库存管理优化方案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库存管理优化方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库存管理优化方案

库存管理优化方案范文1

【关键词】零售企业 库存管理 问题 对策

一、引言

现在的市场竞争很是激烈,适者生存不仅仅存在于生物学,在经济管理学中也是同样存在的,必然会淘汰一些落后的企业,而引发这种事情的原因都是企业的资金周转不良所导致的,对零售企业来说,库存管理占据主导,如果将存货利用好,资金周转也将会有所好转,提高零售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尤其是连锁零售企业。

库存管理是现在零售企业物流管理的一个核心部分,也是我国零售企业现在内部管理的薄弱环节,库存管理不仅仅是一个独立存在的,必须要保证商品的需求,还要与销售部门沟通购、销活动,采取合适的方案。加快资金的周转率。通过采用合理的管理方法,零售企业能够对库存进行最优化的管理,达到最好的效果。

零售企业只有合理的控制库存,甚至达到零库存,才能促使企业得到快速的发展,所以从此可以看出库存管理对于一个零售企业来说是相当的重要,甚至可以说可以决定企业在这个竞争激烈的市场是否能存活的关键。下面就针对企业库存管理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针对问题来提供解决方案

二、我国零售企业发展趋势

零售业是商品流通过程中最重要的一个基础力量,我国现在很重视零售企业的管理。在2012年,零售企业都努力积极地应对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变化,和各种事件和因素所带来的种种压力,对于零售企业是充满挑战的一年,但是各个零售业都没有放弃,仍然保持稳步发展的良好状态,使销售额达到了21万亿元,位居世界的第二位。

但是对2013年零售企业做个回顾的话,实体零售过于保守与沉默。就算有些零售商敢于新的尝试,但是也无法改变行业的尴尬局面。市场环境已经被多重因素所改变,行业现在正在发生大的改变,无论是竞争环境还是消费者的购物习惯的选择,如果零售企业还是要坚持传统想法,那将不得不面临被淘汰。

虽然现在网络很发达,那么在不久的将来电商会不会取代实体零售呢?未来我国零售企业的发展趋势又是怎样的呢?“实体零售与网络零售将融合发展、优势互补、成为零售企业发展的一个选择。”王德生明确的表示。实体零售和网络零售结合可以获得新的竞争优势,在网购的对比之下,实体零售可以充分利用自己的优势来使自己得到全方面的发展。

三、零售企业库存管理现状

对于零售业来说,库存管理一直存在着很多问题,我国零售企业之前做的都不是很好,恰恰是因为这个原因,在很大程度上一直影响着零售业的资金周转率和利润率等很多指标。而最近几年库存管理被零售业所重视,库存管理慢慢的趋向于信息化、网络化了,随着信息技术的告诉发展,作为现代的库存管理业也适应了时代的发展。

四、零售企业库存管理存在的问题

1、缺乏供应链上整体合作精神,从库存管理的角度来说,有自己的独立的库存是非常必要的,所以供应商、生产商、分销商以及零售商都各有自己的库存,虽然使自己的库存成本减少到最低,但是你从整个供应链上看去时,不以为然,其实这种方法是不可取的,因为他只是这个点得到了优化,而整个链上却没有得到最优化。

2、存货量的不合理,大多数的零售业经常会出现存货量不合理这种现象,不是过多就是过少。

如果库存量过大会导致很多问题,一是会增加存货的面积(占地面积会变大),这样就会导致库存管理费随之增加,从而使得产品的成本增加;二是会占用大量流动资金,同时增加贷款利息负担,会影响机会收益;三是造成产品有形和无形的损耗,例如体现在产品老化、过期和积压品增加,此时减价售出产品会使得利润降低,造成企业资源大量闲置,便影响企业资源合理配置和优化。四是掩盖企业运营过程的各种矛盾和问题,不利于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

反之库存量过小也会引发很多问题:一是导致产品脱销而错过销售的最好时机,将会造成顾客的不满,使得服务水平下降,影响到企业的信誉和利润;二是,造成销售货品不足,交货延期,影响销售经营过程的正常运行;三是,缺货要紧急订货使物品价格增长,物流的成本增加,使得物品的成本增加,从而使利润降低。四是,影响营销过程的连贯性。五是,使订货间隔缩短,订货次数增加,导致订货成本增加。六是增加了对于脱销混乱场面的间接人员成本。

3、缺乏对紧急事件的相关处理方案,一是产生负库存(计算机系统统计出来的库存数量是负数的商品信息),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可能有:库存调整单的延迟录入;系统故障;店内码的遗漏或是错误粘贴;盘点等原因造成的;二是放大消费市场的需求,对需求的预测失误,采购量的失误,超计划或者是短缺;三是忽视了不确定的因素,例如顾客需求的变化、运输时间的计算失误,商品的损耗以及天气。当遇到这些情况的时候,会造成零售企业库存量的不稳定,现在很多的零售企业没有建立好的应急措施而导致了出现混乱的局面。

4、缺乏库存管理的人才,库存管理看似简单,可是仍然还是有难度的,所以还是需要这方面的管理专业人才,有的零售企业不太重视人才的培养。

5、缺少信息同享,在整个供应链上,有很多的重要数据,例如需求量的提前预测,生产量等,这些都是比较有用的数据,而这些数据都分布在整个供应链上,所以供应链上的各个节点都应该分享这些数据来使得彼此的库存管理达到一个最佳状态,而现在我国的大部分企业的信息系统不是很完善,而造成一些顾客需求不准确或是延迟得到这些数据。这样使得短期生产计划遇到很大的问题和困难。

五、优化零售业库存管理问题相应对策

1、加强供应链上各个节点的协作精神,在供应链上,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对应部门应该多接触,例如供应商和零售商一起协商之后,确定订单的业务流程以及有关数据。订单的协商不仅仅是采购和营销部门之间的事,其他部门也应该参与进来,如生产部门、销售部门、财务部门,要全方位的参与协商。生产部门要提供需要原材料的数量;销售部门要提供商品的销售量;财务部门要根据资金的周转来进行及时的付款。而且双方也应该设计出最佳的运输、产品控制等的方案,这样可以降低成本,提高彼此的利润,只有合作才是双赢的,所以应该注重彼此的合作。

2、合理科学的订货,合理订货不仅仅可以降低货物的积压,还可以保证物品的销售,所以只有合理订货才能保证合理的库存,可以降低了库存管理费,这样可以降低成本增加企业的利润。订货主要是两个问题,就是何时订货和订多少的货?所以零售企业要根据销售状况来确定订货周期,再根据订货周期来确定订货量。

3、当突发紧急事件发生时,应有相应的解决方案。当无法预知一些因素引起突发事件出现的时候,可以根据专员的经验,来策划出随机应变的方案来解决这些问题和困难,或是预先列出可能发生的紧急事件,然后先做出一些解决方案,这样当事情真的出现的时候可以及时解决,不用现想解决方案。

4、要全方面的了解顾客的需求,只有了解顾客需求之后才能保证库存量的多少,才能减少库存管理费。当顾客对某种商品的需求量比较大时,应该保证这种产品的库存,不能让它有脱销的现象产生,相反,当顾客对一种商品的需求欲望不是很强烈的时候,就不能补货补太多,使得库存量过大,导致积压状况出现,使得库存管理费过大,成本过高。

由此可以看出全方位了解顾客的需求是相当重要,这和企业的成本、资金周转率挂钩,所以企业应该对顾客的情感、希望、需求等心理因素进行细分,并把我顾客的需求趋势,来满足顾客这些需求,这样还可以提高顾客对企业的满意度,对企业有益无弊。

5、重视人才的培养,提高管理人员的水平,在这个竞争力极强的社会中,不仅仅是企业面临着重要的考验,企业的人员也是一样,人才也是决定企业是否赶上市场步伐的一个核心问题,所以零售业应该培养出各方面的人才,能够为企业增加核心竞争力,尤其是管理方面的人才。

而库存管理模式是值得借鉴的,尤其是加强信息技术运用能力的培训,因为现在是信息时代,发挥信息技术在库存管理中的作用,借鉴世界上先进的库存管理方法,并且提高库存管理人员的责任心,因为库存管理是一个需要细心的工作。

6、在供应链上彼此建立信息共享机制,要是想制造双赢,那么供应链上各个节点都应该彼此分享各个信息,例如顾客需求、和生产计划,因为商品是通过流通最后到达消费者手中,所以供应链上的每个节点都应该随时了解消费者需求和商场库存,这样对库存管理是有重要作用,不仅仅是对零售企业,而是对整个供应链上的各个企业(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第三方物流等)。

7、加强存货成本管理,在一个零售企业里,一般情况下,库存占企业总资产的百分之三十左右,所以库存对企业很重要,因此库存管理是否得当,资产的运作会受到直接的影响。以下几个方法可以加强库存成本的管理:

(1) 采购这个环节的成本管理,应该杜绝采购的高价和浪费。零售企业必须加强采购管理,应该实施公开,选择好的供应商,然后长期合作,保持合作关系,可以及时因缺货所带来的损失,同时可以实现供应渠道的成本低和稳定。

现在是信息时代,互联网比较发达,所以可以利用互联网来采购商品,这样可以降低采购成本。

(2)存储环节成本管理,第一是储存空间成本,其中包括租金、照明等仓库成本,第二是服务成本,包括税收和保险等成本。可以通过及时清理滞销产品,来提高可用的库存量的比例。

(3)加强内部管理,例如加强财务部、销售部、采购部门的彼此沟通。避免客户项目延期造成等问题。

六、总结

零售企业不是单独存在的个体,在整个供应链上是关键的一个节点,所以在商品流通整个过程,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以及第三方物流等应该齐心协力做到资源共享,使得彼此都能得到更好的发展。

经过以上针对零售企业的存货量的不合理、人才的缺乏、合理订货等问题进行分析并给出了相应的对策,可以看出库存管理对零售企业来说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企业的基础和核心,所以加强库存管理是零售企业目前最为重要的一件事。零售企业应该合理的分析我国的市场环境,并消化吸收,同时应该与国内外优秀的零售企业相比,学习他人的先进的管理思想和技术,来使得自己企业得到更全面的发展。零售企业的库存管理是一项不可间断长期的管理过程,需要不断的自我改善、创新和学习。如果一时的疏忽或放松,将会给企业带来很多问题,例如库存量的增加或是过少,使商品的成本增加,从而导致资金利用率下滑,如果想让企业能够持续稳定的发展,就必须重视企业的库存管理。

参考文献:

[1]菲利普・科特勒.市场营销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2]赵霏.零售企业库存管理对策研究[J].北京:现代商业.2013,03.

库存管理优化方案范文2

关键词:中小型制造企业 库存管理系统 信息化 ERP

ERP的早期形式――INVENTORY CONTROL(库存控制)是为适应机械制造业中离散业而设计的,发展到今天,ERP虽然已经可以适应任何形式的工业生产方式,但是从适用度来看,还是机械制造业最能取得成效。所以本文以ERP应用为策略谈谈中小型制造企业库存管理问题。

科学的生产管理包括生产计划管理和库存管理两方面内容,是制造系统合理利用资源、提高生产率的一项重要的手段,其中库存管理对企业影响日益显著。激烈的市场竞争,使企业已经很难在管理的其他环节降低成本,而存货成本降低的空间仍然存在,很多大型制造企业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推动下,纷纷上马ERP、MRP等管理信息系统,对供应链中的库存管理开始重视,转向库存生产按订单生产、按订单组装及按订单设计,追求零库存战略。中小制造企业在这种巨大的市场竞争压力之下,在这方面的要求显得更加迫切,只有建立适合自己企业特点的库存管理策略,才能在市场上求得生存和发展。

1 中小制造企业的特点

在我国,从业人员100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40000万元以下的为中小型制造类工业企业。中小型制造企业的特点是:①生产过程和生产控制较简单,生产周期短;②生产计划的制定根据市场预测和定单,倾向于市场定单驱动,一般是直接产生短期生产计划和物料需求;③产品结构较简单,所以BOM表层次不太深,一般为3~5层;④对信息化有需求,但投资预算有限,管理基础差,企业管理人员的工作依然凭经验,数据标准化工作做得较少,生产组织和企业管理方面的相关基础数据较少,对企业信息化发展在纵深应用、产业成熟方面造成阻碍。

2 中小制造企业库存管理存在的问题

库存管理处于供应链中很重要的一环,在整个供应链中,对库存控制目标的优化体现在在满足需求的前提下最大限度降低库存,在确保顾客满意的前提下最大限度降低库存成本这两个方面。然而库存管理普遍存在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2.1 缺乏物流供应链整体观念,对库存管理没有形成系统的、集成的管理思想

持有一定的库存对于企业是是非常必要的,也是库存功能的体现。传统的库存管理流程和方法还是多以经验为准,这样整条供应链的各个节点都独立持有自己的库存,并非整个供应链的优化,其结果往往是库存的大量积压,造成企业资金减少。

2.2 对物流顾客服务理解不够,缺乏物流服务标准化的意识

提高顾客服务水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越来越重要,所以要形成物流系统个部分及物流过程个环节的标准,而实际中顾客期望值与实际获得服务之间存在一定差距。

2.3 库存信息传递效率低,信息化程度不高,不能充分实现信息共享

组成供应链的各经营者之间的买卖关系,库存的人工记账,软件应用层次不高,这些因素使经营者之间缺乏合作与协调,难以在整个供应链上实现信息共享。2004年赛迪顾问对年销售额在500万到5亿元之间的中小企业系统建设状况调研发现成功应用ERP系统的中小企业仅占0.6%,传统的交易方式会导致不必要的库存,给企业增加成本,这些成本最终又将反映在产品的价格上,从而降低顾客的满意度。

2.4 库存管理的决策过于简单

良好的库存规划和管理能力是以尽量低的库存保证正常的销售需求为基础,而许多公司简单地进行“一刀切”,不按供应与需求中的不确定性根据库存品的性质和特点分类,对所有的库存采用统一的库存控制策略。采购与生产、订货成本与储存成本、生产与销售等等矛盾都会不可避免地出现。

3 企业信息化对中小型制造企业的影响

机械制造行业由于工艺复杂的生产特点,工艺及在制品管理困难,传统的库存管理方式难以满足现代企业科学管理的需要,借助ERP这一管理工具,通过信息化能更好的解决这些问题。实现信息化管理对中小型制造企业在企业组织运行、客户关系和供应链管理、竞争领域的扩大和生产制造管理等方面将有巨大的影响力。具体体现为:信息化管理给中小型制造企业提供恰当的经营管理运作模式,给企业以及员工的管理意识和管理行为以客观的强化;通过实施企业信息化管理,实现中小型制造企业全面的供应链管理和电子商务,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企业交易成本,扩大其利润空间,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信息化管理的“时空压缩”和“时空放大”效应,极大地扩大了中小型制造企业的竞争领域;在信息化管理中采用柔性制造技术,中小型制造企业生产资源得到合理优化,原材料、在制品和成品等的库存降低,资金运营状况改善,运营成本降低,企业各功能之间和谐运转。

实际的情况是各软件公司先后推出中小企业信息化解决方案,许多中小型制造企业为实现企业信息化也做出一些举措:收购一些功能有限的ERP产品,将大型复杂软件剪裁成简单财务加供销存等等。然而,信息化实施多年,却没有实质性进展。

4 中小型制造企业的库存管理解决方案

企业信息化集成是中小型制造企业库存管理解决的方案。企业信息化集成方案是在企业的产品、过程、组织、资源和人员的大环境下,包含生产、销售、库存、设备管理、财务等业务上相互关联的子系统的集成,每个子系统的变化都有可能引发其他多个关联子系统的变化,制约企业的发展。所以,一种灵活的、通用的、能与其他商务平台系统集成、易于管理和维护的企业信息化集成方案的开发技术成为中小型制造企业信息化集成的关键。

可以先利用IDEFO建模方法对ERP系统进行功能建模,再对企业资源计划系统所要实现的功能进行分析。按照IDEFO法建模基本原则简化ERP系统所能实现的功能,使其作为在生产管理过程中计划企业资源的一项活动。根据企业的实际生产管理内容,将ERP这个总活动分解为采购管理、生产计划管理、车间管理、设备管理、库存管理、销售管理、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和质量管理等九个子活动,不同的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特点进行不同的活动分解,库存管理机构承担制定物料需求计划和库存控制策略的任务,包括物料的采购和运输、保管和配送以及供应商管理等内容,通过库存管理实现通过一定量的库存维持销售产品的稳定。

制造企业信息集成系统的本质是企业的全面信息集成和优化运行,面向制造企业信息集成系统的ERP系统的首要任务是支持企业的全面信息集成和优化运行。在这一基本观点的指导下,结合我国中小型制造企业的实际情况,以制造企业信息集成系统为框架,建立面向中小型制造企业信息集成系统的企业资源计划系统的体系结构,根据所采用的分布式对象技术规范的不同,可以提出基于Windows DNA的企业资源计划系统体系结构和基于CORBA的企业资源计划系统体系结构。

参考文献:

[1]侯开虎,牛骁.最小最大库存计划模型及计算机实现.昆明理工大学学报,1999,4.

[2]金蝶软件(中国)有限公司.ERP集成应用:企业信息化的必由之路[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3]朱小平,程昔武.我国ERP发展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5,(6):140-144.

库存管理优化方案范文3

目前的世界级现代企业,都将库存管理视同为库存在整个供应链的行为控制,并且将整个物流作为第三利润源泉。尤其是在当今的买方市场大环境下,很多供应商为赢得客户而采取薄利的销售策略,如何节省整个物品流动环节的费用,减少不必要的资金占用和浪费,就成为整个库存管理的根本目的。

二、库存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库存周转慢

2013年,联通华盛零售业务年库存周转次数仅为11次,远低于先进同行年周转 15 次,落后比例高达 36%。

(二)库存贬值损失较大

由于手机更新速度快,产品周期短,以及手机行业串货管理水平不足等原因,库存手机均不同程度存在贬值跌价损失,企业库存管理风险较大。

(三)存在一定部门主义障碍

日常库存管理工作中,各单位库存需求不完全一致,容易产生矛盾。总部采购部门希望大量采购,获得最低价格,全部产品都想全国集中统一采购,但总部集采流程长,反映速度慢,无法快速满足一线业务需求;省分销售部门希望保持采购灵活性,以获得当地厂家分部、国代商分部的资源支持;省分库存管理部门希望保持最低库存水平,以减少资金占用,降低库存贬值损失;零售门店希望门店库存丰富,不影响日常销售。

(四)库存管理不善

各省分公司库存管理水平不一,缺乏一套有效库存管理制度和监督机制,部分库存管理人员业务水平不高,知识结构不合理,导致没有合理划定库存管理警戒线,没有定期清理长期积压库存,部分手机被门店违规拆包,导致手机因品相差而影响销售等诸多库存管理问题。

三、库存管理提升策略

(一)ABC 分类管理策略

ABC 分类管理是按事物在技术或经济方面的主要特征,进行分类排队,分清重点和一般。企业库存物资种类虽然繁多,但也存在重要的“少数”和不重要的“多数”这一规律,即少数库存占用大部分库存资金,而大多数的库存仅占用极小部分的资金,利用库存与资金占用的这种规律,将库存物资按其占用资金的多少,依次将资金占用最多的物资划为 A类,资金占用较多的物资划为 B 类,资金占用少的物资划为C 类,然后针对不同等级分别制定相应的策略。

(二)推动门店直供模式

实现各级总仓零库存管理联通华盛零售业务按总部、省分公司、地市分公司、门店建立 4 级库存管理,总部集采商品要先通过总部总仓省分公司总仓地市分公司总仓门店,物流链条较长,严重影响物流配送效率。经统计,每月库存中,有较大比例的库存存放在总部总仓、省分公司总仓、地市分公司总仓,即降低了库存周转率,又增加了存货贬值损失风险。要提升库存管理效益,就必须最大限度降低各级总仓库存,实现管理层级总仓零库存管理。

1、要进一步挖掘专业物流公司配送时效,优化物流方案,改变采购货物先到各级总仓,再层层分发配送模式,实现物流直送到门店。

2、要进一步优化采购模式,严格按门店需求采购。

3、进一步提升门店作业水平,加大门店库存周转管理和考核力度。

(三)建立健全库存管理内部控制体系

首先,为规范经营管理,保证各项业务活动的正常开展,企业应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各项规章制度,并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和管理需要,制定一整套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各层面、各环节的存货内部控制制度体系,并不断健全和完善其内部控制制度。其次,企业应组织全方位的培训,使库存各级管理人员除了具备必要的业务知识外,还拥有现代管理知识,通晓手机零售行业管理特性,不断将现代仓储物流理论应用到实际工作中,逐步实现库存管理标准化。再次,要结合手机行业特性,进一步细化手机串号管理,实现手机串号实时进销存管控,准确掌握每台手机库存状态,制定严格的定期库存清理机制、门店末端库存日清日结等系列管控手段。最后,进一步理顺公司各级管理单位绩效考核体系,不应出现各单位严重矛盾的库存管理思路,做到相互配合、相互监督控制,有效提升库存管理水平。

四、小结

库存管理优化方案范文4

关键词:库存 管理 方法

前言:就当前的现状来看,库存管理工作的展开受机构设置不合理、物资需求预测不准确等众多因素的影响,表现出库存管理效率低下的问题。为此,为了更好的迎合当代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应做好库存管理的创新工作。即引入ERP物资管理系统等,对企业库存进行智能化管理,由此提升整体库存管理效率,满足企业物资使用需求。以下就是对企业运营中库存管理难点等相关问题的详细阐述,望其能为当前库存管理方法的不断革新提供有利参考。

一、库存管理重要性

库存管理,是指在保证施工和生产正常进行的前提下,对一定数量的工程物资、材料储备、备品备件实施管理的工作事项。其工作的开展是建立在牺牲现金代价基础上进行的,因而,若库存结构不合理或者储备量大,占用流动资金较多,那么将引起资金占用成本增加的问题,甚至会增加无效的仓储面积[1]。为此,在企业运营期间,应深刻意识到库存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二、库存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就当前的现状来看,库存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生产计划频繁更换。例如,一些电子制造企业在库存管理中,原本依据生产计划制定了JIT、CRP、VMI等供货内容,但因生产计划变更,且未及时通知采购员计划变更内容,造成采购员仍然按照原有计划将送货计划发送给供应商,最终引起库存多余、库存缺失现象。即生产计划与采购计划是相互制约的,所以,若生产计划频繁变更,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库存管理效果;

第二,机构设置不合理。即在部分企业库存管理工作实施期间,受机构设置不合理因素的影响,促就生产部门和采购部门各自独立存在,继而在“各做各的”工作氛围中,没有办法判断是采购计划未依据生产计划,还是生产计划未依据采购计划,且一旦发生问题,生产部门和采购部门间会相互指责,最终影响供货商出货效率;

第三,物资需求预测不准确。即SMI和CRP订货流程中明确规定,制造企业在物资采购期间,必须提前给供应商发送物资需求预测信息,让供应商备货。但若市场环境发生变化,客户订单量减少,那么将造成物资需求预测错误,引起多余库存管理问题[2]。

从以上的分析中即可看出,生产计划频繁变更、机构设置不合理、物资需求预测不准确是库存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而导致此问题发生的原因主要归咎于传统库存管理方法滞后,所以,应创新库存管理模式。

三、库存管理模式创新

基于传统库存管理方法机构设置不合理等的基础上,为了打造良好的库存管理管理环境,高效性管理企业工程物资、材料储备、备品备件等等,应创新企业库存管理方法。

首先,在企业库存管理工作中,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创建企业资源计划库存管理模式。即ERP库存管理。同时,在库存管理期间,借助MRP和MRPⅡ,完善ERP系统,并以供应链管理思想为导向,将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融入到库存管理系统中,且系统化整理企业生产和供应商的相关资料,最终实现对企业供应链上采购、库存、生产制造、客户服务等业务流程的科学管理。此外,基于ERP物资管理系统构建的基础上,应注重结合企业发展需求,将ERP分为收货、采购、质量检验、发货、库位管理、库存盘点等若干个功能模块。同时,建立所有物资库存,就此实时反馈客户需求信息、采购订单信息,并自动生成物资采购计划,让采购员可将物资采购数据准确传达给供应商,由供应商为企业生产提供所需物资,满足企业正常生产需求[3]。即ERP环境下的库存管理,具备资本占用少、物资计划准确、信息共享实时性等特点,所以,可改善传统库存管理工作中呈现出的问题,达到最佳的库存管理效果。

其次,在库存管理创新过程中,也应注重采取供应链环境下的库存管理方法。即实现供应链上企业的无缝连接,而后,展开库存管理行为,避免供应链间高库存问题的凸显。但在供应链下库存管理模式应用过程中,应科学选择JIT、供应商管理库存、联合管理库存等库存管理方法。其中,JIT下的库存管理模式,需借助集成化技术手段,整合SCM、ERP、CRM、供应链管理、企业资源计划等等,并让他们无缝对接,组成一个动态的供应链网络,以信息共享形式,实现对企业库存管理中各种资源的优化调整,避免多余库存或者库存缺失等问题的凸显,且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库存管理成本,满足企业库存管理工作实施要求[4]。

即库存管理方法的创新,有利于克服传统库存管理缺陷,加快库存周转,减少库存采购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因此,应强化对其的落实。

结论:综上可知,在生产企业快速发展背景下,库存管理问题逐渐引起了人们关注。而由于传统的库存管理方法逐渐呈现出不合理现象,因此,为了改善库存管理中多余库存或者库存缺货的问题,应创新当前库存管理模式。即在ERPh境下进行库存管理。同时,在库存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充分发挥MRP和MRPⅡ的作用,对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进行集中管理,就此达到最佳的库存管理效果,且降低多余库存和库存缺货发生概率。

参考文献:

[1]李莹.基于数据采集技术的优化库存管理[J].科技展望,2015,40(35):172.

[2]柴锐,黄凤仙.ABC分类法在介入耗材库存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当代医药,2015,30(24):138-140.

库存管理优化方案范文5

关键词:企业;库存管理控制;优化措施

现如今我国经济发展迅速,企业与之间的竞争也变得愈发激烈,库存管控是企业管理工作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为企业进行各项工作提供物资保障。因此加强对库存的控制,是企业管理工作的一大问题,不仅需要保证自身不因原材料短缺造成影响,还需要保证不因大量库存导致资金占用,致使成本增加。基于此,本文对当下生产型企业库存管理控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

一、库存管理的重要性

库存的类型较多,通常为原材料、辅料以及相关产品,具有生产、销售等诸多作用。顾名思义,库存管理便是对上述企业的物品进行有效管理,管理内容繁多,主要为数量管理、内容管理以及质量管理等。企业发展过程中各个部门基于自身工作要求作出相关决定,例如销售部门则需要尽量满足广大客户的要求,保证相关产品以最快的速度送至客户手中,使客户感到满意,有效提高销量。采购部门则需要确保原材料充足,符合生产的要求,同时为了使采购成本进一步下降,可以选择合理的采购方法,如批量方法。财务部门的主要目的为提高资金的使用率,确保信息流的充足,使库存量下降。确保企业在运行过程中,库存量合理,符合各部门的需求,减少存货成本,进而提高企业的竞争优势。

二、企业库存管理现状分析

(一)存货管理现状对大多数生产型企业来说,其对于原材料的需求非常大,类型较多。但是因为原材料和产品具有一定的风险,所以对储存的环境具有非常高的要求。因此需要将成品及材料放置在通风、干燥的室内。但是留置数量较多可能会导致企业仓库库位严重不足,同时还会导致流动资金被占用,库存积压的原因包括下述几点。第一,企业经营者决策层面的失误所致,部分项目并没有经过全面分析便进入,盲目进行扩张便是导致库存大量积压的最根本原因。第二,采购的物料与实际生产要求存在严重不符,使库存不得不额外增加。因为采购工作人员对工作存在理解方面的偏差,因此导致物资使用率下降,或者相关部门在选购过程中过于随意和盲目,没有仔细分析,导致损失严重,该类情况多出现在新产品研发方面。

(二)库存管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1、企业库存管控制度有待完善库存管控制度的不完善集中表现在库存管理责任体系有待完善,入库及出库的相关单据不全面,流转过长,入库及入库的验收手续不全面。企业库存成本的主要组成部分为采购成本、运输成本等。因为库存管控值制度的不完善,所以管理工作的权责不明确,划分不合理,相关数据不具真实性,物料管理不严格,物料质量不佳以及数据的严重缺失等不良情况,对于企业的发展形成一定阻碍。2、不具备库存管理风险意识在企业实际运行的过程中,风险存在于企业运行的全部流程中,对库存管理机械能分析,其中也具有一定的风险,因此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具备良好的风险防范意识。大多数风险均能够通过制定有效的措施加以预防,但是因为企业工作人员风险防范意识匮乏,不重视相关问题,导致风险问题频发,造成严重经济损失。例如采购环节因为盲目采购导致数量不准确、储存环节因为方法不合理导致货品材料消耗严重。3、缺乏对库存产品数据信息的处理结合现状分析,当下企业库存产品信息数据的处理方式仍为人工处理方式,数据整合处理方式相对落后,处理能力不佳,因此对企业预判市场情况产生影响。4、企业内部库存管理不完善库存管理的流程制定缺乏合理性,流程并不规范,在记录物料出库以及入库方面,记录不完全,不客观,并且没有对其进行及时更新,不具备一定的数据保障,真实性和可靠性不佳,导致其与实际严重脱节,生产过程中很多货物积压严重,或者短缺情况十分明显。5、库存产品结构缺乏合理性企业未能全面分析不同产品在各个流程存在的差异性,不同的产品对库存周期的要求各不相同。采购方案的制定过程中使用的分类方法不正确或者方案不合理,导致产品需求预测精度与实际严重脱节,库存量大幅增加,供应周期持续增加。

(三)库存管理形成问题及原因分析1、企业不具备相应的监控机制因为企业不重视监控体系的建设问题,并且相关人员综合素质参差不齐。并且库存绩效考核机制的不完善也导致企业不具备完善的奖惩标准,工作质量优劣都一样,进而导致工作人员对工作缺乏热情,主动性低下。所以需要建立相应的奖惩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激发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进而提高企业库存管控工作质量。2、对库存管控重要性的认知程度较低虽然企业具备全面的内控体系,但是其重心在于生产及经营、销售方面。生产是产品使用价值的实现,经营和销售则是将价值转化为收益的重要方式。但是对库存风险管理缺乏重视,导致原材料受损严重,产品质量性能不佳,造成严重经济损失。3、企业各部门间缺乏有效的交流企业建立信息管理平台有助于提高生产质量及效率,使内部管理结构得以优化,但是也导致部门和部门之间的联系衰弱,为了确保部门考核指标的有效完成,各部门都是独立工作,一些中间区域缺乏人们的重视。库存管理需要多个部门展开,但是如果各部门各自为政则会引发诸多管理问题。

三、企业库存管控优化措施

(一)完善库存管理体系,确保管理人员根据规章制度展开工作企业需要完善库存管理体系,制定管理细则,细化相关工作人员的职责,避免发生重复工作或者工作越界等不良情况。同时工作人员还需要做好采购工作,提高采购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对采购全流程加以监管,管理人员全面记录入库信息,对库存信息进行盘点,有差额存在需要及时查明原因,送至主管部门后处理。健全责任机制,防止因为管理不合理导致物资受损。

(二)使用合理的库存管理方法减少企业现有库存量采取合理的库存管理方法对于提高管理的效率和质量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其中委托管理方法是目前较为常用的一种库存管理方法,效果理想,指的是库存通过委托保管的方式,交予管理水平高的第三方对其实施成本,能够节约大量的成本,如规划成本、建设成本等,有助于企业将精力用在生产经营方面。生产型企业对于材料的需求量较高,所以需要大量的仓库面积储存,通过委托保管法有助于减少成本。还可以使用JIT配送方法,在第一时间便能够将产品送到客户的手中,对于减少库存周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能够确保零库存的实现。

(三)促进库存周转,保证资金的合理使用如果库存周期较长会不利于企业资金的周转,影响企业的发展。并且现如今科技发达,产品发展速度越来越快,产品的更换周期越来越短,长期库存积压则会引发严重经济损失。企业需要减少库存的周转周期,加强对下游市场的分析,通过科学合理的评估实施库存管理,防止盲目采购情况的出现。除此之外,还要将一些产品进行及时处理,全面分析滞销的原因,不断提高资金的使用水平。

(四)对不同的库存物料实施合理的分类化管理企业在进行库存管控的过程中可以使用ABC分类库存控制方法,以科学合理的数理统计为基础,对企业库存产品进行分类,分类的依据为产品的价值、类型等,如果极为重要则划分至A类库存,一般重要则划分至B类库存,不太重要则划分至C类库存。对不同类型的库存来说,企业需要使用针对性的管理方法,不可一概而论,这样才能提高管理水平。

(五)建立专门的库存信息管理系统企业需要加强对先进互联网信息技术的使用,结合自身生产以及发展情况,基于对成功经验的合理使用,专业人员得到相关有效数据,管理人员对数据进行合理调整、全面论证后明确周转库存以及安全库存量。使用ERP系统管理库存,减少人工管理导致的失误问题。

库存管理优化方案范文6

关键词:石油企业;库存管理;供应链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3年12月12日

供应链库存管理从满足顾客需求的角度出发,在整个产品的生产和消费的过程中,为了提高库存管理的效率、降低相应环节的成本以及提供相关信息等方面进行的实施、计划和控制。供应链库存管理属于物流管理范畴,是物流管理的延伸和拓展,供应链库存管理不仅仅包括商品流通,而且还包含企业各环节的协调以及业务流程的调整等。近年来,在石油企业的经营管理实践中,管理层对供应链库存管理的重视不断提高。同时,库存管理在石油企业经营管理中也有着相当重要的地位。库存管理在供应链各环节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库存影响着石油企业供应链条一定环节的成本,同时也制约供应链条整体的功能和竞争水平。因此,企业供应链库存管理的理念形成,使得企业不能在使用局部最优的办法运作库存管理,而应该从供应链上各环节合作的角度来管理企业库存,以此来提高企业供应链库存管理的效率。石油企业供应链库存管理注重供应链条各环节之间的长期协调、合作,即需要制定一套明确的制度安排。要确保供应链的竞争优势,要做到整个供应链中库存的优化配置,这样不仅一方面降低了石油企业的运营成本,又提高了对客户的服务质量。

一、石油企业供应链环节的不确定性和库存管理问题

(一)供应链环节不确定性。石油企业供应链各环节库存分为两种:分别是产品生产过程中的库存问题和成品物流环节的库存问题。而石油企业供应链各环节存在的不确定性有两种形式:一种是链接的不确定性,即石油企业部门之间功能衔接的不确定性,主要表现为企业间合作层面上即内部各部门之间缺乏沟通,因此需要增加各企业及其部门间的协调与合作;另外一种是企业经营的不确定性,即石油企业内部低效率的控制机理对企业供应链的不确定影响,制约机制低效率便是企业经营管理不确定的根源所在。因此,需要加强企业内部的控制,来提高企业间各环节的稳定性。石油企业供应链的不确定性主要根源在于供应商的不确定性、生产商的不确定性以及顾客的不确定性。

(二)供应链各环节中库存管理问题。现代石油企业供应链的库存管理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几方面:供应链的战略规划问题;供应链各环节反馈信息问题;供应链各环节的运行问题。主要表现为:

1、石油企业各环节信息反馈的低效率。石油企业供应链中各环节之间的库存数据、需求变化、生产计划供应链管理过程的重要信息资源,这些信息存在于供应链的不同环节之间,石油企业要做到高效库存管理,需要对这些信息数据进行实时处理和反馈。目前,各大石油企业普遍都是分级物资供应管理模式,有些甚至将物资管理部门分为采购部门和供应部门,分权化严重。其库存管理模式为,在物资供应管理部设立中心库存,各二级生产单位设立物资供应站点,同时在各生产点设立独立的库房。物资从采购到用料单位上经历了层层环节,首先由物资管理部门集中采购后存入中心库存,各二级用料单位按照上报的计划领回物资存入供应站,各基层单位再到供应站领取物资。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审批复杂,效率低下,同时由于各生产点地理位置差异,路程远,运料车辆往往存在空载现象,浪费了大量资源,供应周期很长。各生产单位为了避免因此造成的缺货,大幅度提高物资需求计划,这又造成了库存物资积压现象。

2、库存管理方式简单化。在对物流企业和生产经营性企业中,库存管理的目标都是确保供应链各环节经营中的持续性,避免不确定情况的发生。而目前大部分石油企业的物资库存管理主要是根据个人经验,而其中订货时间、数量、订货频率、库存量设置等全靠计划人员来决定。

3、供应链各环节及企业各部门之间缺乏合作、沟通和协调。首先,供应链作为一个整体,需要调动各环节的资源来确保整个供应链运作效率。协调的目的在于使供应链各环节的信息顺畅地传递,从而使得整个供应链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客户的需求,最终达成优化的供需关系,以此来应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其次,由于物资供应属于后勤保障工作,与一线生产单位没有充分的信息交流,这就造成了采购有一定的盲目性,又因为缺乏与技术部门的沟通,技术升级或产品更新等原因导致所购材料闲置;最后,由于没有同市场管理部门建立起良好的沟通机制,不能随企业生产计划及市场动荡及时调整自己的物资供应计划,所以造成了很多不必要的损失。

4、缺乏物资储备定额研究。相关资料表明,各大石油企业对物资供应普遍没有足够的储备定额研究,都是采用一种“被动式”物资供应模式,完全按照生产单位上报的物资需求计划进行供应,没有参与到生产单位的物资需求预测中,因为不能完全掌握物资需求情况,只能大批量全面的准备各种物资,以防物资需求状况发生变化,即只能被动应付,不能主动改善。在这种状况下,必然对企业的库存管理产生不利影响。一方面由于没有物资供应部门参与,物资需求预测工作只能由生产单位本身来做,因其专业缺乏,同时不能随时掌握市场动态,做出的物资需求计划往往偏离实际情况,造成库存物资积压或短缺;另一方面由于物资供应部门都是生产单位物资需求计划上报后才能制定物资采购订单,供应过程不能同步于生产过程,经常造成物资配送到生产单位时,发现生产单位由于等不到物资已经用其他相似物资代替,这样,物资只能存入库房,增加库存管理负担。

二、石油企业供应链库存管理模式

(一)传统库存管理模式——SCM。传统库存管理模式将库存管理分为两种模式:独立需求、相关需求。前者采用订货点EOQ模型管理,后者采用原材料需求计划管理。生产过程中的产成品库存管理属于独立需求库存管理问题,原材料和中间产品的库存管理属于相关需求库存管理问题。在整个供应链中,供应商、分销商、制造商等各个环节都存在自己的库存管理问题。供应商的库存管理问题为独立需求库存;制造商的中间产品的库存为相关需求库存问题;分销商应对需求的不确定性有自己的库存,其属于独立需求库存。

(二)供应商库存管理模式——VMI。供应商库存管理是传统库存管理模式基础上进一步发展的结果,是基于用户和供应商之间达成的合作协议,将多级供应链问题转换成单级库存管理问题,最终目的是降低“牛鞭效应”优化双方的产品可获得性。在这个合作协议中,用户库存交给供应商管理,运行过程中以合作互利、总成本最小、目标一致、连续改进四大原则为基础,不断调整协议内容,改善履行环境。供应商库存管理主张优化必须从供应链的角度出发,不能只是局部的优化,要考虑到供应链的全局性,必须以系统的集成的管理思想进行管理,使库存管理实现一体化的运作。在实施过程中,将供应商库存管理模式的库存设在需求方,补货决策权和存货所有权交给供应方,由供应商负责把订货和供货作业进行集成和协调执行,最终使得用户和供应商的运作同步化,降低信息误差带来的影响,实现库存成本最低,服务最优。这种管理理念是由产品全过程管理思想转化而来的,它认为当产品售出后不能算供应活动的完结,供应商还承担在产品流通过程中的监管责任,只有产品被用户使用才算是最终完成。实际上是库存管理交给供应商,责任倒置的一种管理模式。

(三)联合库存管理模式——JMI。基于供应链的库存管理经过了几个发展阶段,刚开始是供应商管理库存的出现。通过现实中的应用,发现供应商库存管理模式存在一些缺陷,像库存责任倒置引起的用户过度依赖供应商,双方利益分配不均等。联合库存管理模式就是为了克服这些缺陷而出现的,它与供应商库存管理模式不相同,它主要强调双方共同参与,共同制定库存计划,使得供应链运行过程中每个库存管理者在做出决策时都能站在彼此的立场去考虑,相互协调,保持供应链中相邻环节之间的物资需求预测的一致性,最终减少直至消除“牛鞭效应”。在这种库存管理方式下,每个环节的物资需求都经过彼此协调,库存不再成为一种成本负担,而成为各环节企业间的信息连接纽带,成为供需协调中心。

联合库存管理将供应链上下游集成为两个协调中心。库存管理参与各方制定库存政策时,从供应链整体利益出发,消除了原本由于各自为政导致的库存波动现象。联合库存管理在实施过程中建立公平的利益分担机制、合理的风险预警和分担机制、合理的物流成本和库存相关成本的分担机制,减少由于各方的短视行为造成供应链片面优化现象的产生。在两个协调中心基础上,构建信息共享平台,通过对彼此生产状态以及需求状况的了解,共同承担起稳定整体供应链利益共享的目的。

(四)协同式供应链库存管理——CPFR。协同式供应链库存管理是一种立足于供应链各环节企业之间的合作模型。它通过建立一整套涉及各个合作方的业务流程,以电子信息化为主要方式,共同制定运行方案,协同预测物资需求,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协同补货,有效降低了由于信息流通不畅带来的高风险、高成本,是一种以协同运作为特点的库存管理模式。有利于改善石油企业供应链各环节企业合作协调关系,提高消费者满意度和供应链功能及预测精确性,完善企业库存管理。协同式供应链库存管理是一种更加注重各环节协同运作的一种供应链管理理念。

三、对我国石油企业供应链库存管理的建议

(一)加强物资储备定额研究。企业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目标便是加强库存物资的计划性,有效地对库存物资进行控制管理,并对不同类别的物资进行综合分析,确定库存定额多少。要根据库存情况和市场情况进行调整。制定物资储备定额可以按照以下几个步骤来进行:首先,按照金额和品种对物资进行ABC分类,按照使用特性对物资进行通用及专用分类,并将既属于A、B类的物资,又属于通用性的物资筛选出,作为能够建立物资储备定额的物资。其次,分析物资消耗规律,对需要建立储备定额的物资,建立物资消耗规律模型或消耗定额,将又属于通用性的物资,按照其消耗特征统计出年或月的实际消耗量;然后选取订货模型。基于定量订货模型、定期订货模型的特征,考虑石油勘探、开发需求的不确定性因素,总体上可以对石油企业物资建立既定服务水平下的定量订货系统,同时也相应确定物资的储备定额。

(二)加强物资计划管理。1、对石油企业二级单位需求计划考核指标完成情况进行季度的考核与通报,培养并树立基层物资计划管理典型单位,提升基层单位计划管理工作整体上水平;2、强化与需求部门的协作,坚持每季度现场办公并结合业务人员每月到生产一线跟班劳动,掌握主要物资需求动态;3、加大物资需求信息化管理力度,完善物料消耗数据库,逐步形成需求计划引导订货机制;4、加强工程项目和维修项目的计划管理,与二级供应部门联合成立项目采购组,提前介入项目到前期论证和设计阶段,加强与设计部门的沟通,优化需求建议,提前解决采购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降低供应风险和采购成本;5、对重点工程项目,编制采购统筹计划,作为项目物资采购大纲,根据采购统筹计划制定主要物资的采购计划。

(三)加强针对库存水平、服务水平的考核。实行严考核、硬兑现,有利于库存管理目标的实现。对库存管理的考核可以从两个层面来落实:一种是明确绩效考核的步骤,包括确定绩效考核的具体目标及建立工作期望,达成承诺、设计评价体系和客观公正地进行业绩评价、绩效考核、绩效改进计划。另一种是明确针对库存服务水平的绩效考核内容,包括加强对库存服务水平的数据统计分析;建立一套针对库存水平的统计指标,如周转率、服务水平、缺货次数等;在库存水平数据的基础上,建立针对库存水平的考核指标、制定降低物资库存责任制,成立专门的库存小组,根据历史数据,制定一个合理的考核指标,确定奖惩措施。控制在一定范围内给予一定的奖励,超出范围给予惩罚。依据当年的实际完成情况,逐年更改提高,根据历史数据每年调整相应的库存控制指标,促使库存管理部门不断改良。根据前一年的库存运营情况,历史数据制定次年的库存指标,使库存管理不断提高。有了库存成本的考核制度,给了相关部门库存管理压力,增加了管理的动机,调动了相关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有助于促使管理者更注重库存管理,具有行为的导向性。

(四)加大积压物资处理力度,努力降低当前库存。库存积压问题已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一个包袱,降低当前库存已变得刻不容缓。企业可以制定相关政策,鼓励设计、施工以及勘探开发等单位首先选用库存物资,尤其是积压物资。还可以广泛利用电子商务网等信息网络,加强与同行单位之间的联系,多余积压物资信息,互通有无,调剂给其他单位使用。对于技术升级换代的产品,可以通过组织自身力量,开展技术攻关,对库内积压物资进行改造利用,确保对积压物资的处理有效地进行。

主要参考文献:

[1]王育海,武树东.供应链下的库存管理[J].商场现代化,2007.2Z.

[2]苏祺.供应链库存管理在石化企业中的应用[J].现代营销(学苑版),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