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的关系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的关系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的关系

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的关系范文1

(一)国防建设必须依赖于经济建设,经济建设是国防建设的前提

认为,战争是政治通过暴力手段的继续,而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经济则是政治作为阶级之间、国家之间、民族之间关系的根源。高度发达的经济水平需要有相应的基础设施,较完备的基础设施也是国防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强大的国民经济能够为国防建设提供大量的资金、物资和优秀人才,能够有效地改善国防设施,更新武器装备,加大国防科技投入,从根本上提高国防力量。

(二)经济建设所必须的安定的国内外环境来自国防实力的增强和发展,国防建设是经济建设的保证

国家是阶级斗争的产物,有国家就要有国防。同志曾说:“一个巩固的国防是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的基本保障”。纵观历史,一国的强盛莫过于一个强大的国防力量作后盾。如果国家的国防实力不强,其安全就会受到威胁,经济建设就无从谈起。每个国家无论大小都把国家的独立自主、和经济建设视为国家的基本利益,而国防建设是保障三者的先决条件。

(三)国防建设为经济建设起着先导作用

马克思说过,军队在经济的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它能够促进经济的发展,而且在生产力的发展中起开路先锋作用,对经济建设起着先导作用。加强国防建设能够促进科技的进步。国防建设分娩出来的高新技术能促进经济革命。

可见,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是对立统一、相互制约的辩证关系。在服从国家整体发展目标的前提下,根据国情需要,正确处理二者关系,选择适当的比例协调发展是十分必要的。

二、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关系的创新

(一)定位创新:富国和强军统一

正确认识和处理富国与强军的关系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带有全局性的重大问题。在经济建设为中心初期,强调军队建设服从经济建设;在经济高速发展之后,“加快中国特色军革”写入了十七大报告,标志着追求“富国”和“强军”新目标的统一。

“富国”与“强军”二者不可偏废的定位创新的提出,继承和发展了我们党一贯坚持的有关原则和方针,充分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进一步突出了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两者均衡发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要性,体现了统筹和发展的有机统一。在具备了强军的经济基础后,需要拥有一支强大的军事力量作经济发展的战略支撑,是保持经济建设继续稳步推进的重要保证。“做好军事斗争准备”作为一种和平年代的常态表达,被写入十七大报告并非空穴来风。

(二)成效创新:质量与效益统一

十七大报告,第一次提出积极推进“加快中国特色军革”,适应世界军事发展趋势,打赢高技术含量的现代战争。我国军革的成效要实现质量与效益相统一。

成效创新来自于国防科技工业体制改革,尤其是武器装备采购体制的变革。从改革开放之初到1986年为军品市场探索阶段,确认了军品作为市场客体的商品属性问题;从1987—1997年为军品市场的初步建立阶段,确立了军品研制者和军品使用者作为市场供求主体的地位;从1998年后为军品市场逐步发育走向完善阶段,逐步确认总装部的统一规划和集中管理。1999年,国防科技工业五大总公司改组为十大集团公司,完全按照企业方式运作,逐步形成了国防科技工业既有垄断又有竞争的有效市场供给主体。所以,十七大报告提出“调整改革国防科技工业体制和武器装备采购体制,提高武器装备研制的自主创新能力和质量效益。”从武器采购体制来说,形成买方市场和卖方市场的有效分割,提高资源使用效率,最大限度地节约军费。国防科技工业也跻身市场化的行列,武器采购体制的发展顺应了市场体制的要求。

(三)科技创新:军用与民用统一

十七大报告提出,“建立和完善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体系、军队人才培养体系和军队保障体系,坚持勤俭建军,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军用与民用统一是国防科技工业的一种国际化的趋势。军用与民用统一的实质,在于将军事工业内部剩余产能在民用领域充分释放,将领先技术向民用领域合理转移。

1.军用与民用统一要完善寓军于民的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体系。相对于军工市场有限份额,民品市场空间巨大,二者结合可以更加合理的利用和配置我国的生产和技术资源,增强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从科技创新的角度来讲,军民统一是实现军用和民用两个领域相得益彰的有效手段。

2.军用与民用统一要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在国家经济结构调整中统筹考虑军需民用、平战衔接,可以使平时的国防经济与民用经济的发展比例保持在合理的水平上。

3.军用与民用统一要建立和完善军队人才培养体系和军队保障体系。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又好又快发展,要求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新途径新方法,在更广范围、更高层次、更深程度上把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结合起来,全面推进经

济、科技、教育、人才等各个领域的军民融合。

三、科学统筹,确保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协调发展的要求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国防和军队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中占有重要地位。必须站在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全局的高度,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实现富国和强军的统一。”这一论述在充分肯定国防和军队建设重要战略地位的基础上,明确了新世纪新阶段处理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关系应该遵循的指导方针。

(一)要谋求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的内在统一

经济是国防的物质技术基础,只有国民经济发展了,才能为国防现代化提供必要的物质技术基础。国防现代化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国防建设,增强国防实力,是确保国家安全与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石。

(二)要促进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的协调发展

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实现富国和强军的统一。从国家安全和发展的战略全局来看,坚持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的协调发展,既是富国之策,也是强军之道。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构筑国家的安全盾牌,建立起强大的军队和巩固的国防,是维护国家安全稳定、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的正确选择。

(三)要统筹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的资源配置

富国和强军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两大基石。经济建设是国防建设的重要依托,国防实力是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当今时代,只有经济获得空前的发展,强军才有可靠的支撑。

总之,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是关系国家安全和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必须从这一高度深刻领会十七大报告关于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决策部署,进一步统筹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在继续推进经济社会全面进步的同时,加快建设一支能够有效地应对危机、维护和平,遏制战争、打赢战争的强大国防力量。

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的关系范文2

【关键词】人民防空;房地产;关系

一、引言

人民防空是国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方面,是现代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利国、利民的社会公益事业。人民防空在我国国防体系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具有积极的战略意义。同样,作为我国产业结构中的一种,房地产业已经成为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推手。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城市经济的发展越来越依赖于稀缺的空间资源。此时,人民防空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协调发展就成为摆在城市管理者面前的重要课题。

二、人民防空概述及实施的必要性

(一)人民防空概述

人民防空,简称“人防”,是指国家根据国防需要,动员和组织群众采取防护措施,防范和减轻空袭危害所采取的防御行为。它是现代国防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同国土防空、野战防空一起构成了我国的国家防空体系[2]。

(二)我国人防建设的现状

我国的人民防空主要通过构筑人民防空工程实现其国家防御的目的。人民防空工程,简称“人防工程”,是为防空要求而修建的地下或半地下防护建筑物。现阶段,我国人防工程的构筑主要通过两种方式:一种是为保障战时人员与物资掩蔽、人民防空指挥、医疗救护等单独修建的专门性地下防护建筑物;另一种是依托地面建筑修建的平时用于满足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需要、战时用于防范和减轻空袭危害的地下建筑物。

(三)人防工程的重要性

战时,人防工程能够有效保存国家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重要性不言而喻。平时,人防工程的直接防御作用虽然减弱,但其重要性仍不容忽视。第一,人防工程能够提高保存军事资源、经济资源和人力资源的能力,战备效益和防护效益明显;第二,人防工程能够兼顾城市建设和经济建设,在满足人民生活需要的同时,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第三,人防工程还具备节省城市建设用地、疏导交通、控制噪音和增加就业机会等综合效益。因此,即使是在和平年代,开展人防工程的建设仍然具有重要的军事战略意义和经济社会意义。

三、房地产业及其对国民经济的作用

(一)房地产的概念

房地产,即房产和地产的总称,是以土地和建筑物为经营对象,从事房地产开发、建设、经营、管理以及维修、装饰和服务的集多种经济活动为一体的综合性产业。

(二)房地产业的现状

随着房地产市场的逐步开放,我国的房地产行业发展迅猛。20世纪80年代后,我国开始打破房地产的计划经济体制,逐步推行住房制度改革和国有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房地产行业在带动其他产业的联动发展、提高地方财政收入、改善人民的居住条件、提高生活水平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目前,房地产业已经成为我国产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房地产经济已经成为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

(三)房地产经济的重要作用

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房地产经济的作用主要体现在:首先,房地产在促进自身产业发展的同时,还带动了其他行业如金融、机械设备、建筑材料以及经纪、会展等的联动发展,既有对房地产经济做出的直接贡献,也对相关行业经济做出的间接贡献;其次,作为高附加值行业,房地产对内需的拉动作用十分明显,其不仅带动了房地产的住房消费,还带动了诸如学习、健身、娱乐等方面的生活消费;再次,房地产为土地开发和房屋建设积累了大量经验,在推动城市经济发展的同时,更为新型城镇化建设奠定了基础;最后,房地产还解决了就业难等社会问题,一定程度上维护了社会的稳定。

四、人民防空与房地产经济的关系

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人民防空以其国家防御目的和战备效益位居于国家防空体系中,战略意义明显。房地产业是我国经济的基础性和先导性产业,是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重要推手。可以说,由于性质和目的的不同,人防和房地产在不同领域发挥着不同的社会功能。然而,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多样化、多元化、多角度、多维度的社会体系正在形成,不同领域、不同性质、不同文化的社会事务不断融合,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同样面临着相互融合的挑战。

一方面,人防与房地产存在一定程度的价值冲突。人民防空是国防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防御体系的重要一环,属于国家安全的范畴,具有一定的非经济属性。而房地产是产业结构中的一种,属于国民经济的范畴,在符合相关行业政策的基础上,具有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经济属性。因此,在价值取向方面,二者存在一定程度的冲突。

另一方面,人防与房地产的价值冲突并非是相互对立的,二者是相互统一和谐发展的。这种统一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其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及配套法规的相关规定,人民防空实行长期准备、重点建设、平战结合的方针,贯彻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与城市建设相结合的原则。国家鼓励平时利用人民防空工程为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服务。《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同时指出,防空地下室应在采取相应措施确保战备效益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据此,人民防空具备了与房地产经济和谐发展的法律基础。

其二,人民防空同时具备与房地产经济协调统一的现实依据,具体表现在:第一,既有人防设施的房地产经济价值可以通过商业用途得以盘活。随着城市的不断扩容,早期单独修建的人防工程已经越来越居于城市的中心地带,而中心地带往往都是城市经济的核心聚集区,土地开发利用的价值极高。在地上空间资源越发紧张的同时,房地产尤其是商业地产和住宅地产的开发建设越来越依赖于稀缺的地下空间资源。此时,可以将房地产经济引入人防工程,在保证防御功能的同时,对人防工程进行一定程度的商业开发。目前,许多城市的人防商场已经成为人防与地产经济结合的样板,如长春火车站前地下人防商场等。第二,新建民用建筑可以与人防工程进行有机结合。我国新建民用建筑在建设规划时,都会设计战时可用于防空的地下室。因此,在房地产开发过程中,除个别因地质、地形等原因不宜修建的,或者规定应建面积小于民用建筑地面首层建筑面积的,需缴纳易地建设费的情况外,房地产开发都建设了符合人防要求的地下建筑。除此之外,城市的地下商业区、地下停车场和地下交通干线等工程也都兼顾了人民防空的需要。

可以说,人防与房地产经济的和谐发展既具备较强的法律依据,又具备可操作的现实基础。从有利于人防建设的角度来说,人防与房地产业的结合在提升地产经济的同时,也保证了人防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新发展。

五、结论

人民防空是国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国家安全的重要举措。房地产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元素,已经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人防与房地产虽然呈现出一定的价值冲突,但二者并不是相互对立的,它们是可以同时兼顾有机结合的。一方面,既有人防设施的地产经济价值可以通过商业用途得以盘活。另一方面,新建民用建筑可以与人防工程进行有机结合,在保证防御功能的同时,兼顾地下室、地下商场、地下停车场和地下交通干线等商业用途。

参考文献

[1] 黄玉忠.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防空防灾规划建设思考和探讨[J]. 广西城镇建设. 2011(9): 74-77.

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的关系范文3

关键字国防产业生产要素增长结构

1国防产业的定义及其分类

1.1定义

国防产业是指相对民用产业而言,其产品主要用于满足国家安全和军事需要的社会物质生产部门。国防产业作为国民经济体系中公共产品的生产部门和国防建设中实现物和能的主要生产部门,是国防建设的基本组成部分和战争准备的直接响应部分,其功能和作用具体表现在为国防力量提供各类武器装备和军用物资上。国防产业作为军品生产能力属于国防资源范畴,作为武器装备、军用物资的产出机构又属于国防生产力范畴。国防产业履行着经济能向战争能的转换职能,是经济能向战争能转换过程中的主要工作机器。我国的国防产业体系涵盖国民经济体系的各部门,在军事工业领域主要由兵器、航空、航天、船舶、电子、通信、信息、核工业、军械、军需等部门所组成。这些部门既是国防产业的主体,又是国民经济的主体,具有国民经济和国防经济双重主体的特征,其产业结构代表了国防资源的结构和反映了国民经济中科技体系的结构走向。

国防产业不同于一般的民用产业,有其自身的特点:第一,国防产业属于一种消耗性经济,其产品具有特殊的使用价值,只能是作为国防的消费品,主要用于满足国家安全和军事需要。第二,国防产业,尤其是国防工业的经济活动一般严格按计划进行,买卖双方是固定的,不允许自由买卖。第三,国防产业的产品在质量和数量上的要求非常严格,因为它关系到战斗的胜利和生命的安危。第四,国防产业的结构和规模随军事需要的变化而变化。第五,国防产业的资金主要来源于国家预算。

1.2分类

国防产业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1)广义的国防产业包括国防工业、国防农业、国防交通通讯业、国防建筑业。国防工业主要有兵器、航空、航天、电子、船舶、核及军需工业等部门,它直接为军队提供武器装备、被服、装具等,是国防生产的核心部门。国防农业是指为国防建设提供食物、衣着及其他生活用品的原料的农业生产,它是军队得以生存的重要基础。国防交通通讯业是指交通通讯业中用来保障军品生产和武装力量发挥作用的部分。国防交通通讯业具有同各方面联系的广泛性、产品的非实体性、军民通用性等特点。国防交通通讯业对战争的胜负起到重要作用,是军队作战的生命线。国防建筑业是指从事营房工程、筑城工程、海防工程、防空工程、二炮工程、通信工程、后方基地仓库工程、人防工程等施工任务的产业,它为保存军队有生力量和国家战争潜力提供重要条件,是国防产业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2)狭义的国防产业主要是指国防工业。国防工业是指其产品主要用于国防的工业部门,即国民经济的各个环节为军队或国家安全生产必需的武器装备和特殊用品而从事的经济生产活动。国防工业是寓于整个国民经济中为保障国防建设与战争需要的特殊组成部分,其存在与发展对任何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而言都是必不可少。

2国防产业的增长源泉

2.1劳动力

按照政治经济学原理,劳动力是在生产过程中居于主导地位并起决定性作用的生产要素。劳动力在对物质资料进行再生产的同时,还不断地实现劳动力自身的再生产,不仅表现为劳动力数量的增加,还表现在劳动力质量的提高。劳动力是生产诸要素中唯一具有能动性的一种生产要素,担任着生产要素组织者的责任,推动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不断地实现管理科学化和现代化。因此,劳动力是国防产业中必不可少的一种生产要素,对国防产业的增长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2.2资金

在现代生产中,复杂多样和大量分散在不同地域的各种生产要素之所以能有机地聚合在一个统一的系统中,资金的力量起了很大的作用。资金的规模决定着经济活动的规模,其自身的发展速度又决定着经济发展的速度和技术进步的速度。在我国的国防产业中,问题更为突出,我国发展国防产业的资金(国防费)几乎都是由国家支出的。由于“资源有限论”决定了在一定时期内,国家可投入国防产业的资金是有限的。我国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国防资金投入不可能大幅度提高,国防现代化建设将长期面临资金短缺的局面。资金在国防产业中的作用以及如何有效地利用显得尤为重要了。

2.3技术

技术是人类为了同自然之间进行物质转换和能量传递,根据实践经验和科学原理而创造的各种手段、方法、技巧和配方。技术作为一种基本的生产要素,通过与劳动力、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等要素的紧密结合,深刻地改变着工业再生产的面貌,从而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水平。技术革命和科技进步对产业结构、产业制度和产业格局的改造和优化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从国防产业的发展过程看,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每一个国家不失时机地调整国防资源结构,加快国防军工产业、产品的升级换代,这对于武器装备的更新、提升国防产业效率和增强军事抗衡能力都是极为必要的。此外,现代战争已经进入了高技术战争的时代,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和伊拉克战争充分展示了高技术条件下现代战争的基本特点和发展趋势:高新技术武器装备的大量运用,战争要素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交战双方军事力量和装备技术水平发展不平衡,战争的直接交战空间逐步缩小,战争的相关空间不断扩大。这也充分证明了高技术在现代战争中的地位。

2.4管理手段

在社会高度文明的今天,管理作为重要的生产要素参与到生产过程中,并在经济增长过程中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十六大报告中也提到,管理要素要按贡献进行分配。可见,管理作为一种无形的生产要素已经慢慢被人们所重视。一项有效的管理方法,可以使一个企业在相同的资金、人员和技术设备的投入下,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这已经在很多活生生的案例中得到验证。但是,综观中国管理20多年的艰辛历程,原本我们可以通过有效的管理手段取得更大的成就,但却因为我们的管理跟不上,给我们留下了不少的遗憾,这一问题在国防产业的发展中尤为突出。因此,在将来国防产业的改革和发展中,我们一定要重视管理手段这种无形生产要素所起的作用,并力争使它的作用发挥到极点。2.5信息化改造

信息化改造的主要作用来自网络经济和网络技术的三方面功能:①技术基础的优化功能。信息不仅具有极强的渗透能力,而且具有影响全局的特点,此外,网络技术还提供了新型的知识载体。一切其他方面的技术,都可以借助于网络技术,并通过这些技术能够使其作用发挥到极致。②知识存量的改造功能。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人类社会已进人大科学时代,各门学科相互融合、相互影响,新的发现、新的发明层出不穷,知识存量已经达到了相当大的地步,并且因人类独特的知识创新能力,知识还在不断地扩张。由此可见,由于知识存量之大,只有使人们借助网络技术,才能迅速且以极低的成本获得实现目标的信息,大大降低了国民经济产业结构改造成本和国防产业结构的改造难度。③创新能力的价值功能。网络经济实现了全球知识和信息的共享。然而网络经济并非就是技术改造、技术革新,它的核心是在开放的条件下,通过信息为创新提供路径,使创新思维在信息支持下迅速产生成果。网络时代的到来,要加快国防产业结构优化的步伐,就是要突出信息技术的核心作用,加大信息产业对国防产业结构的影响和作用,使国防产业的结构构成与网络时代的经济、技术要求相吻合,与高技术战争的有效供给目标相适应。

3优化国防产业增长结构的措施

近年来,我国的综合国力稳步提升,国际影响力与日俱增,国际安全环境变得对我们更加有利,围绕中国和平崛起的话题越来越被世人关注。但与此同时,在这一系列成绩与繁荣景象背后,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新世纪初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给我国的国家安全带来了新的挑战,因此优化国防产业增长结构、提升国防产业效率和增强军事抗衡能力,已成为我们国家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通过借鉴日本、德国、巴西等军事强国发展国防产业的经验,我们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优化我国国防产业增长结构。

3.1增加高科技研究开发的投入,为国防产业提供高技术依托

国防产业既是国防建设的主体,又是经济发展的主体,具有经济和国防双重主体的特征。因此,国防科技既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动力,也是国家安全防卫的基石,可以说谁掌握了国防高科技,谁就掌握了未来世界。日本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它一直坚持国防科技有步骤地发展。近年来,日本对军事科研的经费投入持续保持10%以上的增长,并在很多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功。据美国国防部发表的报告称,日本的国防科技发展势头强劲,在不少领域里已经与美国并驾齐驱,甚至超过了美国。而我国的军费投入相对落后,中国国防大学国防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姜鲁鸣指出,1990年以来,中国国防经费总量虽然增加较快,到2003年底总额为1853亿元,约合224亿美元,仅占GDP的1.69%,比世界国防费占全球GDP平均2.6%的比重低了0.91%。因此,我们应该采取多种有效措施,比如鼓励民间企业介入并开发同国防装备有关的高科技,把许多尖端的民用技术直接用于国防产业的生产,为国防产业提供强大的技术依托。

3.2注重国防经济与民用经济的协调发展,采取寓军于民的政策

国家经济建设与国防经济建设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优先发展国防经济可以刺激新的社会需求和经济活力,促进国家经济的发展。同样,在大力发展国民经济的前提下,充分发展国防产业,把国防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通过国防产业的发展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发挥国防产业的辐射作用和“联系效应”。通过加强国防产业与民用产业生产部门间的科技成果交流和相互补充,避免了重复研制,节约了国防开支,提高了军工企业的经济效益。从微观层次来看,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实现国防产业与民用产业的协调发展:①通过使用原有的国防工业企业走军民结合的道路,国防工业企业在完成军品任务的前提下,积极生产社会需要的民用产品,提高国防企业的效益,增加国防工业企业的收入,弥补国防经费的不足。②通过一系列财政优惠政策,鼓励私有企业加入军工生产行列,民用工业企业要根据国防建设的需要积极生产军用产品。③打破军民、行业、地区和所有制的界限,大力发展横向联系,积极开发军民两用技术,推进军工技术向民用企业或民用技术向军工企业的转移和扩散。根据有关资料统计,迄今为止,中国国防科技工业拥有500多个企业,200多个研究院所,民品产值占国防科技工业总产值的比重由1987年的不足10%提高到目前的80%。

3.3积极扩大军品出口,给国防产业注入强大动力

军品出口作为对外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一个国家的国防产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近几年来,在国际形势总体缓和的趋势下,国内军品订货减少,国防工业在一定程度上更加依赖于出口。在我国,国防经费不足一直是阻碍我国国防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军工部门在满足国内武器装备需求的前提下,应该积极扩大军品出口,把军品出口作为保持国防产业规模和能力,补偿国防科研经费不足,扩大国际影响力的战略措施。在军品出口的形式上我们可以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比如德国的军火出口形式就很多,可以直接出口武器装备,也可以出口军品生产技术,甚至出口生产武器装备的生产设备,当然这些都要根据每个国家的具体情况而定。总的来说,军品出口给一个国家带来的好处是比较多的,一方面,可以加快资金周转,赢得外汇和购买必要的军事战略物资,以便进一步研制新型的武器系统,满足军队的需要和再扩大军品贸易;另一方面,可以扩大军品生产、降低生产成本,促成足够的开工率,维持国防产业的发展。

3.4加大信息产业对国防产业的渗透

在我国,对于决定国防产业效益的经济结构,一直存在着比较突出的矛盾,经济增长呈现典型的高投资、低效益的粗放型增长特征,导致国民经济整体素质不高,效益低下,国防抗衡力不强。究其原因,信息技术落后和信息的非对称是其中重要缘由之一。因此,无论从经济发展还是从国防建设的需要出发,都必须加大信息产业对国防产业的渗透程度,以此加快对国防产业各部门的全面改造。信息产业对我国国防产业的发展、特别是军事工业的发展,具有两个方面的重要作用。第一,信息产业是一个关联度、带动度很高的产业,它带动了一系列关联产业的产生与变化,对我国经济发展可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是现代经济的增长源泉。因此,应将信息产业作为国防产业结构调整的带动产业,提升整个国防产业的经济效益。第二,信息技术是国防产业升级的重要推动力。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促进产业结构的变革,为经济增长创造良好条件,同时,还推动了传统产业的改造,提高其劳动生产率,加快产品的升级换代,增强产品的竞争能力,促进产业结构向知识密集型产业和高质量服务业转变。因而,信息技术在促进产业结构优化、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同时,可为国防建设和战争准备带来巨大经济效益和能量积累。

参考文献

1祝尔坚.信息化与国防产业跨越式发展[J].上海经济研究,2002(2)

2李悦.产业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3于连坤.国防经济学概论[M].北京:国防大学出版社,1999

4苗建军.知识产业论[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

5孔祥富.德国的国防产业[J].德国研究,2003(1)

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的关系范文4

“一五”期间,国家就把陕西作为重要战略后方,将苏联援建的50个军工项目(实建46项)中的16项放在陕西。“二五”期间,又在陕西新建和改(扩)建了一些军工骨干项目,在西安、咸阳、宝鸡等大中城市周围建成了以航空、兵器、电子工业为主体的军工科研生产基地。“三线”建设时期,陕西又一次成为国家投资重点,新建、迁建了一批国防科技工业项目,企业布局由大中城市向整个关中地区及陕南扩展,建起了门类齐全、规模庞大,产、学、研配套的新兴国防科技工业基地。

国防科技工业的大规模建设,促进了陕西工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巨大转变,带动了能源、交通、通讯、教育、金融、商贸等社会事业的发展,也促进了城镇化建设。西安、宝鸡、咸阳、汉中等大中城市,由于军工的聚集,迅速发展成为全国有名的工业城市。

以后,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国家由临战状态转入和平建设时期,国防科技工业也进入了新的战略转型期。这一时期,在“军民结合”方针指引下,国防科技工业由过去单纯为国防建设服务转向同时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由单纯从事军品生产转向同时进行民品生产;由独立封闭的军工小天地逐步走向国民经济建设主战场。陕西国防科技工业坚持“三个面向”(面向民用企业的技术改造,担当国民经济建设的“第二装备部”;面向国际市场,担当机电产品出口的主力军;面向人民生活,发展短线高档耐用消费品),以“四大领域”(即能源交通、技术改造、检测设备、新型材料)为主攻方向,全面进入能源交通、机械、石化、轻工、冶金、光学、电子、医疗设备等十大行业大力发展民品生产,从而使国防科技工业相当一部分力量转入了国民经济领域,成为陕西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陕西地方政府对国防科技工业民十分重视,成立了以省长为组长的军民结合领导小组,八十年代先后四次召开全省军民结合工作会议,对军工企业的民品开发生产进行部署,并把民纳入地方社会经济发展计划,在政策和资金等方面给予支持。民的深入推进,在民品生产领域促进了国防科技工业与地方经济的逐步融合,为军地协调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做出了显著成绩。

打造军地协调发展产业链

军工生产(包括部分军工企业的民品生产)游离于地区经济的投入产出之外,是阻碍军地协调发展的症结所在。促使军工在投入产出方面与发展地方经济融为一体,应作为军地协调发展的突破口。其基本途径是:选择若干重大产品,提高生产的迂回程度,组织军工与区内民用行业开展分工协作,加强产业关联;充分发挥分工协作产生的效率倍增效应,打造若干具有鲜明地域特色和较强市场竞争能力的产业链,用产业链条把军工与区内民用行业联结起来,形成适应社会大生产物质技术要求的生产地域综合体。

选择拉动力强的规模经济产品,组织区内军工和民用企业开展一条龙式的协作配套。陕西汽车企业近百家,其中整车厂29家,汽车配件厂近70家,已形成5个系列的整车和20多种专用车的生产能力。但整车生产规模小,专业化协作程度低。应以西沃豪华客车和陕重汽集团两个知名度较高的产品为龙头,通过内联外引壮大整车生产企业的经济实力,增强技术开发和市场开拓能力,并组织相关企业参与零部件协作配套。同时生产面向不同用户的特种车辆,形成具有较强带动力的龙形产业链条。

选择某一类功能或技术相近的产品群(如新型纺织机械),组织区域内军工和民用企业分工进行联合开发、联合生产、联合经营,形成篦形产业链条,以期在国内外市场造成一定“气候”。围绕某一类产品,由若干主机厂并列而又有联系地进行开发生产,形成矩阵式的产业集群。

组织区内军工与民用企业联合开发生产重大设备或合作承包(分包)重大工程。陕西军工在机场和机场设施建设以及机场专用设备生产方面具有一定优势,可与区域内相关企业一起承担机场新建和改(扩)建工程。军工拥有的遥感遥测、大型工程控制及特种爆破技术,也可广泛用于大型工程建设。

选择有条件的民用科研院所和企业参与武器装备研制,构建寓军于民的产业链条。结合军品科研生产能力调整,在军工内部加强武器装备的开发设计能力和总装(包括重要分系统)集成能力,形成军品科研生产的“小核心”。原材料、零部件及中间的加工制造,在做好保密工作的前提下,尽可能地面向市场进行招标,就近择优安排民用厂(所)参加配套,形成军品科研生产的大协作。这种模式可把武器装备制造业与地区的投入产出联结起来,把国防消费传递到地区相关产业部门。应抓住陕西军品科研生产任务大幅度增长的良机,支持并组织有条件的民用科研院所和企业按照军品标准规范,加强自身改造,争取进入军品协作配套体系,推动武器装备制造业逐步发展成为具有陕西特色的经济型产业。

加固军地协调发展的资本纽带

军工与地区民用行业之间,打破部门界限开展分工协作,是生产力领域的一场革命。它要求生产关系、特别是产权制度的变革与之相适应。过去军地合作正反两方面的经验证明,只有按照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打破部门、地区和所有制界限,实现资本在军工与地区民用企业之间横向合理流动,用资本纽带巩固产业链条,才能有效推动生产技术领域的军地融合,促进军地协调发展。目前,资本横向流动的障碍主要不在民用企业,而在军工企业。民用企业除少数垄断经营的企业,都是鼓励外部资本进入的,军工并购或参股民用企业不存在政策上的限制。而军工产权制度的改革则明显滞后,军品生产限制外部资本进入,民品生产虽然鼓励外部资本进入,但尚无明确具体的政策规定,实际操作上仍存在种种困难,军工与外部资本的合作仅限于局部范围,处在个案阶段。因此,要加固军地协调发展的资本纽带,关键是加快军工产权制度改革,推进军工企业投资主体多元化和经营机制的转换。应从以下几方面开通资本横向合理流动的渠道:

军地联手,围绕重点骨干企业和重大龙头产品,跨部门、跨地区、跨所有制进行资产重组,通过企业改制、并购、参股和委托经营等多种形式,培育一批实力雄厚、产品有竞争力、技术有创新力、资产有增值力、对市场有应变力、在国内国际有影响的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陕西应重点培育西飞集团、西航集团、庆安集团和长岭集团。同时鼓励军工企业以多种方式进入民用行业的企业集团。建议省上就军工与地方企业组建企业集团问题进行认真研究,制定具体规划,分步组织实施,并纳入全省大型企业集团序列给予政策扶持。

加快军工企业战略重组,积极推进投资主体多元化。除涉及国家战略安全的少数重点军工企业的军品核心部分要采取国有独资公司形式外,其他军工企业应逐步改为多元化股东结构的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在军民品分线、分立的基础上,采取相关军品生产企业相互参股及民用企业参股的办法,保证新组建的军品公司有多个国有法人作为投资主体,促进军品生产建立起新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绝大多数生产一般常规武器和军民通用产品或不再承担军品任务的企业,可借鉴民用企业的办法,由集体企业、民营企业、私营企业以及外资企业参股或控股,成立中外合资企业,也可以搞股份合作制。特别要加大民品部分的股份制改造,广泛吸取职工、用户、各类法人实体等参股,努力减少国有经济成份,进一步完善民品生产的多元化所有制结构。建议省政府加大对军工改制企业的支持力度,鼓励民用企业参与军工企业重组。

营造军地协调发展的良好环境

在工业经济进入园区时代的今天,军工经济与地方经济的紧密结合、协调发展,空间上表现为在一定区位的产业聚集和城镇兴起。陕西军工企业经过三线调整,绝大部分已搬迁到关中、汉中交通沿线,并集结于西安、宝鸡、咸阳、汉中等大中城市周围。在军工企业集中地带,地方工业也有较快发展,形成了一定规模的企业群落。在这些企业群落基础上,创办军民结合型的、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的产业园,并实施园区带动战略,以产业聚集带动各种社会经济资源的聚集,加快当地的城镇化建设,不仅可有力推动陕西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且对军工企业的生存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在陕西军工企事业集中的关中地区,大胆进行开发区体制创新。即:按照“产业群落”成长理论,充分发挥省内已建设的国家级高新(经济)技术开发区的辐射示范作用,再创建若干各具特色的军工产业园区,并将其作为省内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子区”,以形成“众星捧月、月耀星明”的崭新格局。①在阎良区建设以飞机设计、制造、试飞为主的国家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包括大中型飞机发动机、无人机生产);②在西安韦曲――田王镇设立以航天动力为重点的航天产业园区;③在西安南郊建设以军工电子科研生产为主的电子产业园区;④在西安东郊建设以精确制导武器和光机电一体化产品生产为主的现代兵器产业园区;⑤在西安、咸阳、宝鸡设立以通讯导航、新型电子元器件和软件产品为主的电子产业园区;⑥在兴平市七里镇设立以舰船动力和航空辅机为主的产业园区;⑦在城固县柳林镇设立大中型运输机制造产业园区。这些产业园区中,除闫良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建成为国家级产业基地外,其余园区可分别与西安、宝鸡、咸阳三个国家级高新(经济)技术开发区形成“母子”关系,并与母区一起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园区成员享受待遇与母区相同。

产业园区的创建要与城镇化建设同步推进,做到“四个优化”:一是大力加强交通、通信及供电、供水等设施建设,优化基础设施环境;二是采用工业生产生态化、生态建设产业化措施,加大环境治理力度,优化生态环境;三是积极兴办文化、教育、金融及各种现代服务业,优化生产和人居环境;四是转换政府职能,提升对现代经济和现代城镇的管理水平,优化企业经营环境。总之,应在打造优良投资硬环境的同时,着力优化投资软环境,使产业园(基地)的软、硬件环境有较大幅度的改善,使其成为产业聚集的高地,社会文明进步的标杆。

加快城镇化建设,是地方与军工企业共同的利益所在,军工企业要与地方政府密切合作,共同推进。政府应树立经营城市的理念,促使城建工作产业化、市场化,吸引企业共同参与。企业应根据自身情况,积极参加城市经营,承办具有一定经济效益的公共事业。特别要充分发挥过去“企业办社会”所形成的各种资源,加快企业后勤服务系统的社会化。企业的子校、职校、医院要面向社会,并创造条件逐步移交地方;自我服务的运输、商贸、招待所等也应与社会共用,并向现代服务业转型;同时要利用企业的人才、科技优势,开展技术、信息咨询和网络通讯服务等,发展高层次的第三产业。

形成军地协调发展的制度保障

要从资产重组这个深层次上推进军地协调发展,必须进一步推进军工管理体制改革。我国国防科技工业自建设之初,就一直实行以中央部门为主的管理体制。这种管理体制在非市场化环境中是无法避免的选择,而且为我国国防科技工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对这种管理体制的利弊多年来已有诸多分析。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为了消除军工管理体制上存在的弊端,这些中央主管部门逐步改革演变为今天的各军工集团公司。但是,目前的军工集团公司仍是政府按行业划分组建的行政性公司,仍然继续行使着原主管部门的大部分行政职能,并把这种职能与资产管理和资本经营融为一体,形成了“婆婆加老板”的管理方式,在某种程度上对企业管得更多,统得更死。既人为地割断了军工部门之间的内在联系,也人为地割断了整个军工生产经营(特别是竞争性民品生产经营领域)的内在联系。在这种管理体制下,不但国防科工委的行业管理职能相对较弱,而且地方政府对国防科技工业也缺乏应有的调控能力。军地协调发展的实质,是军工经济资源与地方经济资源在区域内的互相渗透和融合,并在一些领域把军工系统不够合理的纵向配套变为地区各产业部门之间的横向协作。这显然离不开地方政府的积极参与和共同管理。同时,我国幅员辽阔,国情复杂,各省(区、市)的自然条件、资源禀赋差别很大,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很不平衡,军地协调发展不可能采用一个模式,这就需要更多地发挥地方政府的能动作用。

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的关系范文5

这次会议是深入贯彻落实区委二届八次全体(扩大)会议和区“两会”精神,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党管武装工作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对于进一步做好今年的人武工作,全面加强人武工作正规化建设,促进我区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等都有重要意义。刚才,**同志做了很好的报告,认真总结了去年全区武装工作,深刻分析了当前形势,全面部署了今年武装工作任务,我完全同意,请大家认真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就做好武装工作,加强国防和民兵预备役建设讲三点意见。

一、提高认识,进一步增强做好武装工作的责任感

坚持党管武装是我党的优良传统和一项重要的政治原则,是推动国防后备力量建设不断发展的根本保证,是各级党委、政府一项义不容辞的职责。做好人民武装工作,不仅关系国家安危、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也是凝心聚力,兴惠富民,实现我区跨越发展的需要。刚刚过去的一年,在**市委、**军分区党委、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区人武部团结带领广大专武干部和民兵预备役人员,科学谋发展,精心保稳定,思想政治建设深入推进,综合保障能力明显增强,党管武装、双拥共建工作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区人武部被国防部评为全国征兵工作先进单位,全区武装工作和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取得了较好成绩。特别是在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参与生态建设、承担急难险重任务、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有力地支持和促进了我区经济社会的发展,赢得了社会的赞誉和好评,在此,我代表区委、人大、政府、政协向受表彰的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表示热烈祝贺!向工作在武装战线上的广大专武干部和民兵预备役人员致以亲切的问候和崇高的敬意!2010年,是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关键之年,是**市成立50周年的大庆之年,也是我区调整远期发展方略的承上启下之年,要开好局、起好步,就需要动员包括广大专武干部和民兵预备役人员在内的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共同致力于加快**区的发展。因此,我们一定要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维护社会稳定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做好武装工作的重要性,进一步增强责任感,正确处理好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的关系,促进国防后备力量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

二、服务大局,为全力打造**陆港经济区作出新贡献

民兵预备役工作是一项地方军事性工作,与地方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是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积极投身到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光荣事业,是民兵预备役人员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和平时期锻炼部队、考验部队、提高战斗力的有效途径。一要争当经济建设主战场的骨干。民兵预备役人员是各行各业的骨干力量。要积极构建经济建设与民兵工作相互促进、协调发展机制,发动和组织民兵预备役人员积极投身全区经济建设的主战常各乡镇、各部门要通过各种形式,不同载体,为他们提供信息服务,帮助解决资金困难,引导他们树立发展意识,理清发展路子,选准致富门路,掌握致富本领,使他们成为生产骨干、技术能手、行业标兵。二要争当精神文明建设的标兵。要不断适应民兵预备役人员特点,充分发挥人武部优势,把民兵预备役人员组织起来,积极参与到文明城市、卫生城市、森林城市等各类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中,争做精神文明的建设者、传播者和维护者。要进一步加大科学理论、先进思想文化、时代文明新风和社会正气宣传教育力度,引导他们带头移风易俗,带头抵制封建迷信。要组织他们积极参加公民道德建设,以实际行动推进“三德工程”建设和双拥共建工作。要认真总结经验,培育典型,创新载体,以点带面,在构建和谐**中发挥积极作用。三要争当完成急难险重任务的突击队。民兵预备役人员具有政治素质好,作风纪律严,作战能力强等优势,是执行急难险重任务的生力军和突击队。要牢固树立前列意识、有为意识和忧患意识,尤其是在急难险重任务面前,更要发挥优势,义无反顾地履行职责,为地方党委、政府分忧解难。要科学组织、周密部署民兵预备役人员的参建工作,尤其是在防凌防汛、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等关键时刻,要勇挑重担,冲锋在前,敢于克难点、攻险关,切实提高民兵预备役的作战能力和执行任务能力,确保紧急情况下能够“拉得出、用得上、打得赢”。四要争当维护社会稳定的卫士。一个地方的发展,离不开安定有序的社会环境。当前我们面临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既是可以大有作为的“黄金发展期”,又是诸多不稳定因素的“矛盾凸显期”。广大民兵预备役人员要带头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带头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以个体带动整体,在维护全区政治稳定、化解矛盾纠纷、处置各类突发性事件中充分发挥示范作用,为建设“平安**”多作贡献。

三、加强领导,推动全区武装工作迈上新台阶

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的关系范文6

在民品市场上,我国航天军工企业历经了包括前期的无序发展、调整和探索以及后期的战略发展等重大阶段,取得了显著的进展,同时在保军促军等方面发挥出了重要的作用,而且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成功地塑造出了独特的航天民品品牌。目前,在我国航空航天军工订单仍处于稳定状态且需求状况适中。由民品产业所带来的经济效益能够有效地解决由于国防预算的削减、军用品订购的不足所导致的国防科技工业困境。

虽然我国军工行业在信息传播、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民用领域都在不断拓展,但其产品的独特优势却很少,航天军工民品产业尚未形成一套完善的核心竞争体系。所以,本文中将航天军工企业的发展作为了出发点,对目前我国航天军工企业民品发展的策略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工作,从而提出了一套有效的具有较强针对性的发展策略,以希望能够促进航天军工企业在民品领域更快更好地发展,实现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不断提高,进而能够更好地为我国经济建设提供更好的服务,保证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

1 航天军工企业民品SWOT分析

1.1 航天军工企业民品优劣势分析

1.1.1 优势分析。航天军工企业对现有的相关技术及资源设备进行了有效的整合应用,并凭借自身的企业特点和技术优势,成功地开发出了一系列的民品。这些产品与军工技术也有着密切的关联,提高了成熟技术的利用率,增强军用市场的影响力,提高产品的相对竞争力,使得航天民品拥有了较高的享誉度。近些年来我国航天科技发展集团重点发展了信息技术、卫星应用、航天特种技术、汽车零部件及特种车辆和新能源与新材料在内的五个主要民用版块,同时做了信息安全、建筑与房地产、汽车发动机、特种车以及通信服务五大重要标志性工程,而且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1.1.2 劣势分析。虽然中国的航天军工领域具有一定的核心竞争优势,但其中民品经营还是具有一定的劣势,规模较小,而且原材料的优惠等优势也不是很明显。在军工企业的民品领域,对军用技术的开发应用及转化能力呈现出了一定的不足,而且产业化水平也比较低;严重缺乏成本控制技术的管理能力,使民品在价格上不具备任何优势;未形成以市场为中心的经营体制,而且对民品的开发力度还远远不够,产品严重单一化,对目前市场的选择不准确,产业化发展的社会化和市场化程度比较低。

1.2 航天军工企业民品的威胁和机会分析

1.2.1 威胁分析。经济全球化发展进程在不断加快,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的竞争市场都呈现出一种愈演愈烈的趋势,市场上总体供大于求和经济紧缩严重的形势不断加剧,造成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将更加困难,这对目前还处在初级发展阶段而未形成规模的航天军工企业民品发展来说无疑是一个重大的挑战。

1.2.2 机会分析。为实现国防科技工业的改革和发展而提出的重大方针,国家政府在政策上给予了大力的支持;通过军民结合、军转民,大力发展民品等政策的实施,对航天军工企业设备闲置以及科研生产力量过剩等矛盾的缓解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这也关系到国民经济和中国航天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2 航天军工企业民品的STP分析

由于航天军工企业不但要承担国民经济建设的重担,还要为国防建设提供支持,所以在企业的发展道路上还是主要以军品为主。至于民品的发展,就需要处理好民品与军品之间良好的互动关系,实现统筹规划和协调发展。现阶段,我国军工企业还处在战略转型的初级阶段,民品资源开发实力的不足和民品资源的有限性直接决定了民品发展宜静不宜多的特点。

现阶段站在世界的科学发展趋势的高度来看问题,军、民技术呈现出了一种日渐融合的趋势。作为世界上所公认的高新技术――航天技术,就需要促使航天军工产企业在军品技术、人力、设备等领域中发挥出其独特的优势,将军民两用的技术产业作为重点发展。所以,在民品市场的选择上,要选择出最能代表军工企业自身核心优势的,并且能够与军品市场形成战略关联的民品细分市场,保证民品行业技术先进化和集中化的实现,进而在这些高新技术领域真正做到精细化,实现成本领先,从而形成一套独特的市场竞争体系,塑造出航天军工民品的金子品牌。

3 航天军工企业民品的发展策略分析

3.1 加快军用技术成果的民用转化、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

军用航天技术是我国航空航天工业发展的重要技术来源,但从以往的相关数据来看,军品民用的转换能力相对较弱,工业化水平相对较低。所以在后期的发展过程中要加大力度实现军用技术成果向实际生产力转化效率的不断提高。

由于军工企业民用发展资源的有限性直接导致了民品发展要实现专业化的要求,要坚定不移地按照专业化协作及规模经济发展的原则,将重点民品企业的核心产品作为主导,进行优势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结构调整,真正将具备一定优势的民品做大做强。

3.2 融资渠道的拓展、不断推进民品产业的市场化进程

资金密集作为高新技术产业的一大主要特点,所以为实现航天军工企业民品的不断发展,就要不断吸引社会资金,通过发行企业债券、企业上市以及发起相应的航天产业投资基金等多种方式来确保一个多层次多渠道融投资体系的建立。

目前我国的军工企业的军品管理模式大多都是采用的计划经济模式,而民品却是应该顺应市场经济管理模式的,所以在民品的发展过程中,要实现与市场的接轨,同时进行品牌定位、市场定位和产品定位等诸多因素的确定。

3.3 充分借鉴国外民品的发展经验

目前许多国家都面临着和平利用军用技术的问题,同时军工级也是国家之间进行经济技术合作的重要领域。我国军工企业要不断采取措施为外资和技术的引进创造出一个便利的条件,有效吸取和借鉴国外先进经验,进而推动我国航天工业民品产业的不断发展。

3.4 深化体制改革,明确责任体系

目前,对于企业投资者和经营者之间的关系,在军工集团的民品公司和军工集团之间并没有一个清晰的界定,而且存在着经营者和投资者之间的权责关系比较模糊。自民品企业成立之初就确定了其国营的性质,依靠军工集团强大的资金实力及人资实力,很少民品企业能够自己做到自负盈亏,在整体的运营过程中并没有一个明确的规划,也不存在精简节约的意识,对军工集团具有较强的依赖性,离开军工集团,民品企业将很难继续生存。

实现军民产业的有机互动,促进军民技术的不断互相融合,是我国军民融合战略目标之一。虽然军工民品产业作为了军民两用技术的有效载体和具体实现形式,但从其本质来说还是属于市场的范畴,因此民品的发展也必须要严格遵循市场发展规律,重视竞争性和开放性的经营。所以,在接下来的工作过程中,就需要我们不断去解放思想,深化改革,以此来实现军工民品业务的独立运营。推进军工民品的独立运营,有以下好处:(1)在民品实现独立运营后,使其能够及时地对民品市场和技术需求做出准确的反馈,在军工集团的帮助下能够快速地实现军工企业向民用市场的转移,有效地推动了军民技术的产业化进程;(2)促使军工集团能够依据现代化的科学管理方法,完善一套自身企业的规章管理制度,在企业内部多项工作的实施过程中都做到了有章可循,使军工集团成功的从繁杂的事务中脱身开来,只需要进行整体发展战略的把控,通过对控股权的利用来进行正常的监督管理工作。

3.5 制定合理的产品结构,创新培育核心民品产业

现代企业经营所重视的就是对资源的优化配置能力,一家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长久的发展,也只有在产业链中发挥出更好的协同作用,进而形成一种范围经济和规模经济。然而,盲目、毫无目的地进行市场拓展是军工民品行业对自身所有的资源及市场机会的极大浪费,虽然在短期内给企业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收益,但对企业的长期发展却极为不利。所以在具体的企业经营过程中,就需要适当地收缩部门民品业务,要有针对性地培育核心民品产业,真正做大做强,以促使军工集团的核心优势能够得以更好地发挥,实现企业资源的最优化配置。

3.6 制定合理的销售政策,确立全方位服务理念

销售从本质上来说也就是市场,也是企业运营的第一线。对于一些民营公司来说是非常重视对销售人员的培训工作以及销售政策的制定、调动员工的积极性等工作的,这对于军工集团来说一样重要。一套完善的、合理的科学政策的制定是军工集团民品业务发展过程中一个重大问题;另外,现代企业一般都是在给客户提供优质服务的过程中实现了自身的价值,所以航天军工企业民品业务也要在产品的设计、生产、销售及售后等全过程中认真落实好全方位服务的理念、实现自己的存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