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设计的优化建议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建筑设计的优化建议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建筑设计的优化建议

建筑设计的优化建议范文1

关键词: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优化设计

中图分类号:TU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混凝土作为当前建筑工程建设中的基础材料,既存在着较高的结构强度、刚度以及较长的安全性与耐久性等方面的优势,同时,也容易在外部环境因素与自身因素的影响下发生变形、裂缝、断裂等问题,建筑单位要想切实地使混凝土的应用充分发挥各种优势,就必须努力地做好对于其结构设计的优化。就高层建筑来讲,由于其层数较多、空间结构的变化性较大,对于安全性、耐久性以及抗震性能具有特殊的要求,混凝土的结构设计状况在更高的程度上,为建筑质量施加直接的影响。因此,高层建筑的建设单位极其注重其中混凝土结构的设计工作。

1、高层建筑的混凝土结构的设计原则

1.1 设计原则

当前时期,设计人员对高层建筑中的混凝土实施结构设计,必须遵循适用性、安全性、耐久性以及可靠性几个方面的原则,以保证此项结构的设计工作,为该高层建筑的建设带来质优价廉的效果,使其结构的各项功能均达到预计要求。下面就具体地对这几个设计原则加以分析:

1) 适用性。高层建筑中结构设计的适用性原则,是以该建筑设计时所设定的具体使用年限为参照,保证建筑的结构设计能够在此年限中,使自身的裂缝、变形、振动等各项性能变动,始终控制在允许的限度内,使建筑在各项结构性能的支撑下,得以为建筑用户正常顺利地提供各方面的使用功能。

2) 安全性。高层建筑中结构设计的安全性原则,亦是以设计使用年限为依据,使该建筑的结构设计在预定年限范围内,始终可以达到对内部与外部各项荷载力的有效承受,即使遭遇某些偶然的破坏性事故,也要能够使自身结构控制在整体稳定的状态中,避免出现大范围的结构性损害。

3) 耐久性。高层建筑的耐久性设计原则,是指建筑的结构设计必须在规定的使用年限内,维持足够的结构耐久性,比如,混凝土结构出现的裂缝宽度不得超出允许的范围,且钢筋保护层的厚度不能够变得过于单薄,以免钢筋在遭受外部潮湿空气的状况下出现锈蚀问题。

4) 可靠性。可靠性的设计原则,是指高层建筑的结构设计,必须在设计的基准期与建筑的使用年限范围内,充分达到耐久性、安全性、稳定性、刚度、动力性能等各方面的性能要求,即使超出年限的基准期范围,也能够在各项性能出现不同程度降低的基础上,维持正常的使用。

2、工程实例

2.1工程概况

某商住楼,剪力墙结构,6 度设防,修正后的基本风压为0.4kN/ ;地下1 层,地上32 层,嵌固端可取地下室顶板处;地下室层高为3.9m ,首层层高为7.1m ,2 层层高为3.6m ,其余各层层高均为219m ,优化前的住宅标准层平面布置图(如图3.1 所示)。

图3. 1 标准层平面图(优化前)

2.2 问题的提出和优化方法

分析图3.1 ,l/ Bmax = 7100/18900 = 0.376 > 0.35 ,规则性判断为平面不规则类型中的凹凸不规则,同时经初步计算,在尽可能加长墙肢的情况下,即使首层墙厚取400mm ,亦无法满足侧向刚度比的要求,竖向不规则类型判断为侧向刚度不规则。显然,本工程已有两项超出规则性的要求, 需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 - 2010 中第3.4.3 条的要求进行水平地震作用计算和内力调整,并应对薄弱部位采取有效的抗震构造措施。根据笔者以往的经验,若不优化平面形状,盲目采取加强措施,必然要付出沉重的经济代价,甚至会对“控制成本,降低造价”造成致命的打击。由于在建筑平面的中部增加部分楼板对建筑功能的使用和立面的影响较小,经多方协商,发展商同意修改,修改后的平面布置(如图3.2 所示) 。但对首层商业区降低层高的建议因牵连过多,最后决定维持不变。

图3. 2 标准层平面图(优化后)

(2) 分析图3.1的剪力墙布置,核心筒位置的墙体布置似乎偏多,刚度偏大。经建模初算:由计算可知,结构平面布置中的核心筒处,其剪力墙数量有消减的余地。适当消弱结构中部的刚度,除了对控制结构扭转效应有利外,更直接的效果就是降低造价。假设所有墙厚均为200mm ,仅削去核心筒处的部分墙体(如图3.2 所示) ,就可减少混凝土用量:0. 96 ×(3. 9 + 7. 1 + 3. 6 + 30 ×2. 9) ≈124. 2以及扣除原有墙体内的大量钢筋,其经济性是十分可观的。另外,本工程为高层建筑,核心筒以外的其它墙肢,其长度可每隔5~7 层缩短一次,但应检查控制值(如位移比、轴压比等) 是否满足规范要求和确保墙肢长度大于墙厚的8倍,避免墙体演变为短肢剪力墙。

(3) 板中受力钢筋不同强度等级的使用比较。本工程大部分板块的板跨都不大,计算后发现基本为构造配筋,即由最小配筋率控制,而最小配筋率与钢筋强度等级直接相关。本工程标准层的梁板砼强度等级采用C25 ,对比如下:

一级钢:ρmin = max{0.2% ,0.45ft/fy} = 0.27%

三级钢:ρmin = max{0.2% ,0.45ft/fy} = 0.20%

目前,市面上三级钢与一级钢的价位相差不多,三级钢与一级钢的强度比/ = 1.714 ,当结构采用大板且为受力控制时,三级钢的优越性更明显;再者,用三级钢还有个好处,就是支座筋相对不易被踩下去,而底筋不需要弯钩,可减少施工工序。

(4) 本工程1~11 层,其剪力墙混凝土强度等级采用C45 ,往上约每隔5 层变化一次,直到为C30 时不再变化。分析表3.2.2 ,本工程若把墙最高砼强度等级再适当提高(如采用C60) ,降低轴压比后,有部分墙肢其长度可进一步缩减。发展商出于对整个楼盘统一技术措施的考虑,且经初步估算后,工程造价已在可接受范围,故仍控制墙砼的最高强度等级为C45.

3、总结优化方法和途径

3.1 形状优化比尺寸优化更有意义

规范指出:在高层建筑的一个独立结构单元内,宜使结构平面形状简单、规则,刚度和承载力分布均匀,平面长度不宜过长,突出部分长度l不宜过大(图4.1) ;高层建筑的竖向体型宜规则、均匀,避免有过大的外挑和内收,结构的侧向刚度宜下大上小,逐渐均匀变化,不应采用竖向布置严重不规则的结构。相信大部分的结构工程师都曾遇过类似情况:当一幢高层建筑的结构平面布置和竖向布置简单、规则、均匀,那么其各项指标的校核验算会很容易满足规范的要求,反之,则需花一番苦功才能令各项指标勉强满足规范要求。结果可能是墙柱截面尺寸大得惊人,单位面积重量严重超标,不仅造价上去了,而且还影响部分建筑功能的使用。笔者认为,结构设计人员一定要注重概念设计,在建筑方案阶段就应积极介入,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提出建议,在满足美观、适用的前提下,尽可能使建筑结构的平面布置和竖向布置简单、规则和均匀。

图4. 1 建筑平面

3.2 剪力墙的平面布置

主要应注意以下几点:

(1) 在结构平面布置中,在满足建筑功能的基础上,剪力墙宜沿周边均匀、相对集中布置。在建筑物的楼梯间、电梯间、平面形状变化及恒载较大的部位宜布置剪力墙,其间距不宜过大。(2) 剪力墙结构中,剪力墙宜沿主轴方向或其他方向双向布置,抗震设计的剪力墙结构,应避免仅单向有墙的结构布置形式。(3) 剪力墙墙肢截面宜简单、规则,剪力墙结构的侧向刚度不宜过大。(4) 设计中应注意尽量减少短肢剪力墙的数量,不应采用全部为短肢剪力墙的剪力墙结构。

4、结语

以上是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设计经验并结合工程实例对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的优化设计提出的见解。优化设计,关键是要有整体和局部的概念,要从整体入手,落实到局部,整体和局部“两手抓”。

参考文献

建筑设计的优化建议范文2

【关键词】民用建筑;地下室;优化设计

随着居民的需求增长,民用建筑的地下室建造也越来越多,地下建筑的类型和功能一般比较复杂,结构体系设计也比较多样化,而且地下工程具有材料消耗大、建造周期长、施工难度大的特点,因此对于地下室的设计是否优化就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它关系到整个项目的周期能否顺利完成,经费是否超值等问题,所以对民用建筑地下室的结构优化设计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如何在确保建筑使用功能和不降低结构安全性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结构材料的性能,做到技术可行,经济合理,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下面我们就通过以下内容进行分析和研究。

一、对材料的选择

选用合理强度的混泥土是个很重要的问题,它不光关系到地下室建造的质量问题,也对经济性有很大的影响,混泥土的显著特点就是它的抗压强度远高于抗拉强度,钢筋混泥土结构中混泥土与钢筋混合,具有很强的抗压能力,现在以2010年3月国内北京商品混泥土价格分析采用不同混泥土等级的性能与价格比。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不同级差的混凝土出厂价格差别并不是很大,但从理论上来讲,混凝土的等级和它的价格是成正比的,在实际的工程当中,使用的混凝土强度等级需要根据所使用的部位来加以确定。

在地下室柱子在竖向荷载作用下弯矩很小,基本处于轴心受压状态,轴压比的限制决定着截面,柱内的配筋也有最小配筋率控制,在这种情况下,采用较高的混凝土等级就比较科学合理,这样可以减小柱截面,也可以节省混凝土的用量,同时由于柱子截面尺寸的减小还能使按配筋率控制的钢筋用量减小。

地下室梁、板(包括基础底板)属于受弯构件,通过研究发现,受弯构件混凝土等级的提高并不能有效的减小混凝土用量和配筋量,在对于梁纵向钢筋的配置上,是有严格的条件限制的,仅在梁弯柜较大且配筋率(一般在百分之1.5以上)较大时,混凝土强度的提高才能略为减少纵筋的配筋率,减小的幅度约为原纵筋的百分之五,但在实际的工程中,由于存在纵筋配筋率较为合理的梁,实际钢筋水位减小幅度十分有限甚至可以忽略不计,在对地下室梁、板所采用的混凝土等级不宜过高,实践证明采用C25~C35的强度等级较为经济合理。

二、钢筋的使用上

在结构设计中,钢筋的使用主要由构造配筋、最小配筋率配筋、计算配筋三个因素影响和决定,根据不同的情况选用不同性能的钢筋对于节省工程造价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一般来说,采用钢筋强度等级越高,它的强度价格比也就越高,在实际的工程中,主要是梁、墙、柱等受计算配筋控制,在实际配筋时采用的钢筋直径多为16~25mm之间,通过该直径范围内钢筋价格的比较上来看,在直径范围的16~25mm之间的HRB400与HRB335价格仅相差百分之四左右,在强度方面则提高了百分之二十。综合各种因素考虑,在梁、柱等的构件中纵向钢筋使用HRB400最合理,性价比也最高。综合所述,钢筋的选择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要考虑结构、经济等各个方面的因素。

三、在抗震等级的设计中

在地下室的结构设计中,采用不同的抗震等级以及相抗震构造措施对成本的控制非常大,所以应该严格按照抗震规范的要求对地下构造的抗震等级进行设计,在地下室顶板作为上部结构的嵌固部位时,地下一层的抗震等级应该与上部结构相同,地下一层以下抗震构造措施的抗震等级可逐层降低一级,但并不是无限制的可以低下去,最低不得低于四级,当然在设计的过程中也不可随意提高抗震等级,对于地下室无上部结构的部分,要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三级或四级。

四、构造配筋的设计

1、梁、板配筋的设计

为了实现性价比的最大化,在设计时应该注意控制构造钢筋的配筋量,比如在框架梁顶部贯通筋在满足抗震规范的前提下,可以采用较小直径的钢筋贯通,次梁顶部也可以采用小直径的架立筋在距端部1/3Ln处于支座受力筋搭接的方式,这样的处理方式,就可以在不降低构件承载力的情况下节省大量的钢筋。

在设计地下室顶板时,板顶部配置的构造筋应该比较适宜,不可过大也不可过小,一般可按最小配筋率配置顶部通长钢筋,根据需要在板支座处附加受力筋,以此来达到优化配筋的目的。

2、独立基础的配筋

在真正施工的过程,独立扩展基础高度较高,基层配筋如果按照0.15%的配筋率进行配筋的话,很可能会因使用的钢筋过大而造成浪费,因此在实际的工程中。在满足地基基础设计规范构造要求的基础上来科学计算配筋,当基础边长大于2.5米时底板受力筋的长度也应该按照规范要求去边长的0.9倍交错布置。基础侧边与防水板连接时,应该采取较细直径的构造筋,而不只是简单的将底部受力筋向上弯折。

五、结语:

民用建筑地下室的优化设计是一项复杂的工程,需要设计师在结构、材料、配筋等方面认真选择,只有各个方面的因素都控制在合理因素内,才能实现地下室建造的最佳化。

参考文献:

[1]袁辉. 重要民用建筑地下室防水工程[J]. 工程质量, 2001,(03)

[2]韩跃伟, 刘泗章.地下室防水混凝土施工应注意的环节[J].工程质量, 2009,(11)

[3]肖丹.浅谈高层建筑地下室防水工程施工质量监理[J].广东水利水电, 2007,(02)

建筑设计的优化建议范文3

【关键词】新时期 医院建筑 空间设计 流线设计 优化设计

【Abstract】Since entering in twenty-first Century, China has ushered in another round of the climax of the construction of medical facilities, new and expanded medical construction projects, regardless of its size or volume is unprecedented in the history of china.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hina's continued economic, urban modernization, diversification of investment channels of hospital construction, new technology, new material emergence and application of, and attention to the hospital environment continues to increase. All these will influence the trend of the development of medical building.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optimization design of hospital building streamline in the new period.

【Key words】New period; Hospital building; Space design; Streamline design; Optimal design

前 言

医疗建筑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之一,它的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息息相关。目前我国的医院状况仍旧明显滞后于时代的发展,医院的设计理念与国外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因此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符合医疗建筑发展的设计之路显得尤为重要。医疗建筑设计是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只有设计人员力求创新,才能使医疗建筑设计可持续发展,向更高层次进化,设计出更好的医院建筑。

一、新时期下我国医院建筑空间流线优化设计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1 对服务主体的认识

医疗建筑设计指导思想最根本点就是要明确医疗建筑设计的服务主体是谁。医院应是医护人员使用为保障人们健康而建设的,医院设计应重视所有使用它的人们,包括医护人员、病人、陪护人员、前来咨询人员、保健人员等等。有些医疗建筑设计只考虑病人的一般需求,往往忽视了病人的特殊需求,只满足于一般的功能关系,往往偏重建筑设计外表的造型与装饰。现代建筑设计中应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无论是群体建筑还是单体建筑设计、外部环境还是内部装修、物质上还是精神上,人的需要、感受和情感是建筑设计中要考虑的第一要素。因此,在医疗建筑设计中合理划分被服务者(患者及患者家属)、服务者(医务人员)的使用空间,创造幽雅、宁静、富有人情味的医疗环境,满足使用者的需要,是优化设计的基础。

1.2设计理念的变化

随着社会的进步,医疗技术和生物医学发展迅猛,医疗模式已从单纯生物医学模式发展至今的社会学、心理学和生物医学三位一体的综合模式,人口规模和疾病谱也有很大的变化,电子商务也在影响着医院的管理模式。这些因素导致了医院设计理念上的变化。这些变化往往表现在一些细小的地方,如以前多为急诊科现在变成急救中心,以前有集中挂号厅现在分层挂号,以及 ICU、CCU、PICU 的出现和洁净手术室的应用等等。如果我们不能及时对这些变化做出反应进行创新,将导致设计的滞后,更谈不上适度地超前性。在经过几年的建设周期后,医院刚建成投入使用就显得落后,紧接着就要面临改造,也使医院失去发展的机会。

1.3 舒适宜人的环境

为了给患者创造安静的康复环境,除合理进行医院的总体布局外,还需要在病房设计中合理运用建筑材料与构造手段,防止噪音、强光和炫光干扰。在病房设计中应创造出温馨祥和的病房环境,促使患者消除对病房所产生的单一、紧张等不良心理,起到辅助患者心理健康的作用。

1.4 信息时代的建筑

建筑信息化是现代医院的重要特征,因此信息化建设在医疗建筑设计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医院传统管理模式和医疗习惯的改变对医疗建筑功能布局和设计要求产生很大的影响。由于综合布线和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一些综合性医院将挂号和收费方式由传统的集中方式变为分层或分专科挂号和收费的分散方式,由手写处方变为电子处方。这样,极大地方便了患者及家属,减少了许多不必要的往返,药房候药空间也可以随之减少了许多。现代医院的运行和管理信息化程度将愈来愈高,信息中心的位置选择、布局方式、电源保障以及多层次保护等已成为建筑设计必须重视的问题。

二、新的医院格局

医院建筑一般由门诊部、住院部、医技部等三部分组成,医院建筑的空间流线设计实质上就是这三部分的解构与重组。门诊部为广大市民提供快速便捷的服务,是医院的前沿和窗口,选址宜靠近交通便捷的地段。住院部主要为住院患者及其家属服务,应创造优美的自然环境,远离城市噪声和废气污染,使患者心情舒适愉悦。而医技部是医院中最主要的诊断、治疗部门,也是技术性最强、发展变化最快的、改扩建最多的部分,一般还需要同时服务门诊和住院。我国传统的医院建筑多以分散式横向发展为布局形式,院区由若干独立功能的楼栋,如门诊楼、外科楼、内科楼、检验楼、手术楼等,按照一定的功能流线要求联系起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建筑密度的不断提高,城市用地的极度紧张和医院规模的不断扩大,当下中国医院建筑向着更高密度、更集约化的竖向布局形式发展。由传统的多栋分散式向三栋、二栋式,甚至各功能分层叠加的单栋式发展,如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医院建筑布局形式的新发展对空间、流线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特别是随着医院建筑逐步向高空发展,病患、医务人员的工作、生活空间由水平转向竖向,各种流线,如医护流线、病患流线、污物流线、洁物药品流线、探访流线等均变得更加的紧凑。如何在有限密集的建筑空间中实现医患、科室空间的领域专属性、兼容性和公共性,各流线之间紧密联系而又不相互穿越,是医院空间流线设计中迫切需要深入研究的课题。

三、医院建筑空间的优化设计--空间环境与治病需求的变化

医院的空间设计是以治病的需求为出发点的,随着现代医学的转变和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医院从以管理为中心转移到以病员的需求为中心。著名心理学亚伯拉罕 马斯洛将人的需求分为五个层次,分别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会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然而,传统医院空间流线设计中往往只考虑了最基础的生理需求,而忽视了人更高层次的心理、社会需求。

病员在住院期间,期望能尽快治愈身体上的疾病,并在心理和精神上得到慰藉,使每个病员能感受到属于自己的领域空间,满足个体私密性的要求。因此,在病房设计中,应改变以往“大通铺”的布局形式,创造富有人情味的少床病室,使病员具有空间领域感和秩序安定感。这样领域空间的变化能使病员具有更好的认同感。

建筑设计的优化建议范文4

关键词:高层建筑;节水;给水系统;节能;

中图分类号: TU208 文献标识码: A

在高层建筑设计中全面落实节水节能措施,对整个建筑长久降低能耗意义较大,设计给水系统应在给水方式、系统设置、设备选型、水资源收集循环利用等方面综合考虑,才能保证供水系统安全、经济、节水、节能且便于维护管理。

一、给水方案的选择

1.1直接给水方式

优点是由室外给水管网直接给水,是最简单、最经济的给水方式,系统简单,可以充分利用市政管网的压力,节约能源。缺点是系统内部无贮备水量,室外管网停水时室内立即断水。适用条件是室外管网的水压水量能经常满足用水要求且建筑内部给水无特殊要求。高层建筑中地下室、底层及市政压力能满足的楼层一般采用此供水方式。

1.2设水泵、水箱联合给水方式

优点是水泵能及时向水箱给水,可缩小水箱的容积,又因水箱的调节作用,水泵出水量稳定,能保持在高郊区运行。缺点是系统复杂,管理麻烦;投资较大,水箱给水易造成二次污染,有可能影响水质,对健康更加重视的当代人,存在这种影响的给水方式不宜提倡。适用条件是当室外给水管网压力低于或经常不满足建筑给水管网所需水压。由于高位水箱设置高度往往难以满足顶部楼层重力供水需求,仍需在顶部设置增压设施,近年来在高层建筑设计中较少采用。

1.3气压给水方式

优点是系统封闭,水质不易受污染,有贮水能力;不需设高位水箱,可设置在建筑的任何位置。缺点是水压波动较大,水泵平均效率较低、耗能多、给水安全性较差,占空间。适用条件是当室外给水管网压力经常低于或不满足建筑内给水管网所需水压,室内用水不均匀,且不宜设置高位水箱。随着变频供水技术的发展,这种系统已较少单独采用,逐渐被变频调速恒压供水系统取代。

1.4变频调速泵给水方式

优点是各区给水自成系统,互不影响,给水较安全可靠;各区升压设备集中设置,便于维修管理。无需水箱,节省了占地面积。缺点是上区给水泵扬程较大,总压水线长,设备费用较高,维修复杂。适用条件是用于高层建筑给水。建筑高度不超过100m的高层建筑宜集中设置在地下设备间,建筑高度超过100m的建筑宜结合避难层分区设置。

二、给水系统

2.1高层建筑给水系统合理分区各分区最低卫生器具配水点处的静水压不宜大于0.45MPa,特殊情况下不宜大于0.55MPa;水压大于0.35MPa的入户管(或配水横管),宜设减压或调压设施。入户管(或水平横管)的水压确定:各用水点处供水动压大于0.2MPa的均需设,冲洗阀前压力宜为0.15MPa。

2.2减压阀的选型:

给水竖向分区可采用比例式减压阀(宜垂直安装),或可调式减压阀(宜水平安装)。人户管或配水支管减压时,宜采用可调式减压阀。比例式减压阀的减压比宜小于3:1;可调式减压阀的阀前后压差不应大于0.4MPa,要求安静的场所不应大于0.3MPa。用于支管减压的减压阀,宜选用阀前阀后压差要求小的可调式减压阀。

2.3减压阀的设置

给水分区用减压阀应两组并联设置,不设旁通管;减压阀前应设控制阀、过滤器、压力表,阀后应设压力表、控制阀。人户管上的分户支管减压阀宜设在控制阀门之后、水表之前,阀后宜设压力表。

三、节能的给水方式

在有条件设置高位水箱且允许采用管网叠压给水的地方,可采用常速泵组+高位水箱管网叠压给水的给水方式,这样最节能节水。这种给水方式的优点如下:可利用市政给水压力;水泵Q=Qh(最大日最大时流量),只为变频调速泵组流量qs(设计秒流量)的1~1/3;水泵均在高效段运行;高位水箱给水安全、稳定、节水。比较可知,从节能节水比较,四种常用给水方式中高位水箱给水和管网叠压给水占有优势。

无法设置高位水箱而允许采用管网叠压供水的地区,可采用变频泵组叠压供水设备,以充分利用市政水压。

在工程设计中,在考虑节能节水的同时,还需兼顾市政条件、电源可靠性、维护管理等其他因素。因此要结合建筑物提供的条件、用水特点等综合考虑选用合理的给水方式。

四、给水设备

4.1常速泵的选择

水泵的Q-H特性曲线,应是随流量的增大扬程逐渐下降的曲线。应根据管网水力计算进行选泵,水泵应在其高郊区内运行。

4.2变频调速水泵(组)的选型和搭配

应选择Q-H特性曲线无驼峰、比转数 ns 适中(约为 100~200)、效率高、配备电动机功率相对小的水泵;应根据主泵高效区的流量范围与设计流量的变化范围之间的比例关系确定水泵组的数量,水泵组宜设2~4台主泵,并应设一台给水能力不小于最大―台主泵的备用泵;恒压给水时宜采用同一型号主泵;多台泵组可采用单台变频,其余工频的方式运行;也可采用两台或多台变频的方式运行;在设计流量变化范围内,各台主泵宜均工作在高郊区;额定转速时,水泵的工作点宜位于高效段右侧的末端;例题:宜配置适用于小流量工况的水泵,其流量可为1/3~1/2单台主泵的流量,扬程应满足配合气压水罐工作的要求。

4.3节水器具、仪表

采用节水器材、器具,既节水又节能。给水水嘴应采用陶瓷芯等密封性能好、能限制出流率的节水水嘴。大、小便器应采用节水型产品,坐便器水箱容积不大于6L。公共浴室及设公共淋浴器的场所,宜采用系统设可靠恒温混合阀等阀件或装置的单管给水;多于3个淋浴器的配水管道,宜布置成环形。公共卫生间宜采用红外感应水嘴、感应式冲洗阀小便器、大便器等能消除长流水的水嘴和器具。水池、水箱溢流水位均设报警装置,防止进水管阀门故障时,水池、水箱长时间溢流排水。绿化用水采用微喷滴灌方式浇洒,并设置单独用水计量装置。

4.4太阳能采用太阳能作为热源供应生活热水是一项节能新技术,对太阳能热水系统工程应从经济性能和技术因素两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并简单计算下列经济性能指标。与常规热源热水系统相比,太阳能热水系统增加了集热系统的投资。增投资回收年限是指通过节省的常规能源费用全部回收增投资的年限。

五、建筑节水雨水的回收利用:

(1)雨水的收集过去雨水都是由雨水管道直接排放到市政管网,浪费了大量水资源,可以回收利用这部分水资源。把原来的雨水管进行改装,直接接进“绿色管网”的循环系统中去,将收集到的雨水接入地下雨水收集BIC罐中,为防止固体颗粒进入“绿色循环”,可在雨水管关口加一个雨水旋流器。

所谓“绿色管网”就是在建设高层建筑居民的给排水管网中可加入一个废水、雨水收集利用的管网系统。在普通住宅高层建筑的地下建立一个小型贮水构筑物,用来摆放两种存水用的塑料水箱。一种用来储存废水,另一种用来储存雨水。两种水分开装,以免水质的交叉污染。根据地降雨量和废水利用情况推算出水箱的体积。两种水箱可用同一个水泵,同一出水管。水泵上需两个阀门,分别与废水、雨水两种吸水管相接“绿色管网”先进行雨水的利用,再进行废水的利用。因为雨水相对废水来说水质好,而且每家每户的废水认定标准不同,所以在雨水不足的情况下废水才在“绿色管网”中被利用。这样既可以节约水资源减轻居民水费压力,还可以减轻市政管网压力。

废水、雨水回收利用管网的收益家庭在利用完自家的废水后,可以免费利用此管网中的水来进行冲厕,所以新型的大便器水箱除了利用盥洗槽的水,还在水箱上装设两个管道。一个是与多余废水的排出管道相接,溢流出多余水。另一个与废水、雨水水箱的给水管道相接,自身废水不足时有底下水泵打压进水。

建筑设计的优化建议范文5

对产品语意学的识别特征及传播特征进行阐述,通过其与岭南建筑文化结合的创新性、学术性、指导性方面分析,结合岭南建筑文化在表现形式及传承之间的关系进行切入,从元素提取、形态分析、具体实施等阶段结合旅游纪念品设计案例分析其指导现代产品设计的方法。

关键词:

产品语意 岭南文化 建筑 产品设计

中图分类号:TB4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15)07-0102-02

1 产品语意学概述

产品语意学是研究产品语言意义的学问。其理论架构始于1950年德国乌尔姆造型大学的“符号运用研究”。这一概念于1983年由美国的克里彭多夫(K.Krilppendorf)、德国的布特教授(R.Butter)明确提出,并在1984年美国克兰布鲁克艺术学院由美国工业设计师协会(ID SA)所举办的“产品语意学研讨会”中予以定义:产品语意学是研究人造物的形态在使用情境中的象征特性,以及如何应用在工业设计上的理论。突破传统设计对人物理及生理机能的考虑,将设计因素深入至人的心理、精神因素。伯恩哈德.E.布尔德克在《产品设计:历史、理论与务实》一书中详细介绍了产品语言和产品语意的众多论述,并指出“产品语言”是设计领域的深层知识和设计的核心竞争力。

研究产品语意学的目的在于:通过这一理论探求产品存在的内在意义。产品语意具有以下特征。一是识别特征,产品识别是多方面感性语意的交汇,通过产品所表现的语意涌现新的认知,传达给用户特有的设计感和逻辑,进而激发强烈的购买需求。二是传播特征。产品语意设计的关键问题是产品语意能否顺利传播并被相关人群接受和理解。

产品语意学和岭南建筑文化是两个基础。产品语意学提供了一种方法,即通过产品语意去表现岭南文化的方式,一种用当论演绎传统文化的方式,岭南建筑文化提供了一个方向,这个方向延续历史、把握当下、面向未来。通过对产品语意的理论的研究,在设计中拓宽思路,将社会化、生活化、艺术化的相关知识运用于产品开发。探索出来的基于产品语意学的岭南建筑文化产品设计方法。

2 岭南建筑文化主要形式

岭南文化是我国悠久文化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地域来分,岭南文化大体分为广东文化、桂系文化和海南文化三大块,主要以属于广东文化的广府文化、广东客家文化和潮汕文化为主,这是岭南文化的主体。传统的艺术文化,粤语、粤剧、岭南书法、岭南建筑、岭南民俗和岭南饮食文化等都反映出岭南文化独具一格的地方特色和丰富的内涵。受到中原文化和西方文化因素的影响,岭南文化逐步形成了既有中华文化共性又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地域文化,表现出务实、重商、开放、包容的鲜明风格和灵活求变、敢为人先的独特个性。

岭南的传统建筑代表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1)骑楼,经中西传统文化结合而演变的岭南地区特色建筑形式,它的形成受到岭南气候和南方商业文化的影响很大,是岭南建筑文化的一个代表性符号。骑楼主要由顶部的女儿墙、中间的楼体、底部柱廊三部分组成。(2)西关大屋。广州荔湾一带的富有岭南特色的传统民居建筑,多为名门望族及官僚所建。多是青砖木结构,大门采用可推移的“木趟栊”,有“三重门”之称。窗户是图案色彩缤纷的“满洲窗”。西关大屋一般为左右对称格局,厅与厅之间用天井隔开。大屋对内较通透,对外较为封闭,以廊道连接厅和房,布局细致而规整。(3)开平碉楼,位于广东省开平市的多层塔楼式建筑,集自我防卫、日常起居和中西建筑艺术于一体,是中国首个华侨文化的世界遗产项目。碉楼的造型变化主要在塔楼顶部,规模宏大、品类繁多,造型别致。(4)客家围屋。围屋的外形主要为圆形、半圆形和方形三种,部分也有前方后半圆形、椭圆等形状。牢固性、安全性、封闭性以及合族聚居性则突出它们的共同特点。围屋是富有岭南特色的典型客家民居建筑,是中国五大特色居民建筑之一。

3 产品语意学与岭南建筑文化结合的意义

文化常常被描述为与人类文明发展过程相关,牵涉到语言、习俗、信仰、艺术、思想以及行为的过程。传统文化在产品设计的各个阶段都起到相当的影响与促进作用,产品在文化的渗透下丰富与发展。文化对产品设计的各个层次与结构都有很大的影响,可以说产品设计始终是在文化的约束与滋养下进行和发展的。文化性能使产品的视觉识别度提高,深化产品的用户体验感受,也能使产品附加值提升。将产品语意学与岭南建筑文化元素结合是岭南文化产品发展的新的方向之一。具有以下重要的意义:

1)创新性。对岭南建筑进行元素提炼展开研究,将产品语意学与岭南建筑文化结合,可以弥补岭南建筑文化在这方面的研究空白,具有很强的创新性。产品语意学是研究人造物的形态在使用情境中的象征特性,并将此应用到设计中。不仅指物理性、生理性的功能,而且也包含心理、社会、文化等被称为象征环境的方面。从产品语意学入手,以岭南建筑传统文化为基础,探讨岭南建筑文化元素产品语意及运用。

2)学术性。从语意学的角度对岭南建筑文化元素的设计思想、造型纹饰展开深入研究,深入探讨岭南建筑文化元素中造型、图案、工艺及材料等相关理论范畴及其关系,同时针对语意学在岭南建筑文化元素中的运用形式进行研究,具有很强的学术性。

3)指导性。产品语意学通过产品作为信息传递的载体,并通过产品形态上的明喻、暗喻、隐喻、联想等多种方式建立产品与社会之间的视觉联系。针对普遍存在于产品设计中的重形式轻内涵的问题,本文从语意学在岭南建筑文化元素的反映中寻找办法,用设计实践来解决问题。通过对岭南建筑文化的积极元素的提取,用于设计活动中以正能量来体现,注重积极向上的、顽强拼搏的精神状态展现,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4 基于产品语意学的岭南文化旅游纪念品设计

4.1 设计定位

旅游纪念品蕴含着鲜明独特的地域文化,同时符合旅游者的心理需求,是一种特殊的旅游商品。针对岭南地区独一无二的建筑造型元素,搭配以实用性、纪念性,刚好迎合了当代旅游者的购买心理、审美情趣和价值取向,同时通过这种形式经过传播、传承,促进和保护了岭南建筑文化。岭南建筑文化旅游纪念品的设计就是对岭南建筑元素的再设计,将岭南建筑的文化内涵、审美情趣等抽象的主体文化赋予到具体的纪念品上,以另一种新的形式展现出来。文化与设计的结合有助于提升产品的附加值,在满足产品功能需求的同时,更有助于唤起消费者的认同感,进而形成产品的品牌个性。

岭南建筑文化旅游纪念品的设计主要是将具有代表性的建筑――骑楼、碉楼、西关大屋、客家围龙屋的造型语意进行优化提取再设计,以文具中常见的组合―书签、笔、笔套、笔记本四件套作为设计的载体,以旅游纪念品的形式呈现出来,赋予岭南鲜明的建筑文化特色和造型,激发购买欲望,同时可以让旅游者“睹物恩情”,勾起旅游者美好的旅行记忆。

4.2 设计元素的提取

基于对岭南建筑的研究及归纳分类,提取具有岭南建筑特色的元素进行深一步的设计分析。元素提取见表1.

图1分别室骑楼、碉楼、围龙屋、西关大屋的建筑原形的抽象元素提取方案。骑楼建筑保留了顶部具有鲜明特色的墙体结构及底部的柱廊,以为元素提取、优化得到如图平面造型,形式贴切又保留特色。碉楼的特点是顶部各种结构复杂的碉堡造型,下部楼层较多但风格统一,通过提取简化顶部结构,得出碉楼造型。围龙屋最大的特色是“圆”,通过围屋层将房子全都“保护”起来。通过保留这一特点,简化得到造型。西关大屋的“三重门”是最明显的特征代表,通过保留门的“木趟栊”结构,以最简单明了的图形表达出来。

4.3 旅游纪念品设计

考虑材料不易损坏,又兼顾美观实用,选择金属材料作为书签的材质。通过电镀整体添加一层抗氧化层,以防褪色。抛光以得到光滑表面,使其具有光泽。书签可用于标记或装饰笔记本,笔记本有多种款式,或搭配笔套,满足用户的各种不同需求。如图2。笔套和笔记本是皮革材质,通过手工缝制,融入岭南建筑个造型元素,笔袋展示效果图如图3,笔记本展示效果图如图4。笔袋及笔记本都有多种不同造型和规格大小可选择,更多地满足使用者的不同喜好和用途。岭南传统色彩以中国传统的色彩体系为主色系,但在建筑装饰等方面融合了西方的绘画风格和色彩,突出色彩绚丽。书签、笔袋、笔记本的设计用色借鉴了明亮、绚丽的暖色系。

4.4 设计分析

基于产品语意的岭南旅游纪念品在设计过程中,―方面思考建筑文化与岭南文化的的内在联系,对建筑文化的特点要提取准确,另―方面还需结合旅游纪念品的设计原则,深入研究建筑造型的艺术效果、工艺技术的可行性等方面,再结合旅游者的用户调查等因素,明确了建筑与岭南文化旅游纪念品结合的可行性,旅游产品的体验性也应该在产品开发时受到重视。通过对文化对象的各种文化因素的重新思考和审视,获取有价值的设计元素并融入到设计之中,创造出适于社会和满足消费者文化与审美需求的产品,如图4。

建筑设计的优化建议范文6

关键词:建筑节能;酒店设计;应用;建议

“节能减排”、“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以及“资源的优化配置”等已经是当今世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当世界人民把热点聚焦在资源环境问题上的同时,建筑设计行业也无法置身事外。我国人口基数大,人均资源明显不足,而在此基础上我们的资源环境却从来没有停止遭受破坏,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的问题迫在眉睫。在酒店建筑设计中,节能设计是最符合我国国情,也是最有利于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以及减少财力物力的途径。

一、我国建筑节能设计现状

目前,我国建筑节能技术发展还未成熟,对节能建筑材料、建筑节能设计的手段及其途径的了解也不够充分。因此,建筑节能对于我国的建筑设计师们不仅是一项技术性的挑战也是对其综合实力的考验。另外,人口和资源环境的比例越发失调,大量的人类活动对自然资源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和影响,尤其是城市中的废弃以及夏季人们对空调的使用,更是让环境污染更为严重。这意味着建筑设计上节能设计的必要性,同时,建筑设计中的节能设计环节也将为人类与自然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二、建筑节能在酒店设计中的应用

2.1、酒店建筑节能设计原则

“以人为本”的建筑设计是酒店建筑设计的首要原则,在酒店建筑设计要突出人性化,强调建筑设计的实用性。其次,在酒店布局上,充分利用酒店所处地段的自然采光以达到合理布局的效果。另外,在酒店建筑材料的选择上,应该选择节能、绿色环保、防水等新型材料。同时,酒店建筑的采光环节中要多使用节能点光源作为主要采光能源。

2.2、酒店建筑设计节能途径

“高效”和“节能”是绿色酒店建筑设计中的关键词,想要在酒店建筑设计将“高效”和“节能”完美体现,就必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第一,坚持建筑低成本以及建筑材料的环保和实用性。

第二,充分利用自然资源,进行自然采光通风设计。

第三,注重酒店冬季和夏季的保暖恒温问题,使用专用设备来减少对冷暖气的消耗。

2.3、酒店节能建筑设计特性

2.3.1、自然通风设计

窗户作为室内室外空气的交流通道,能够将室内外空间进行对流互换,它不但影响着冬季的室内耗热,同时也能强化夏季的散热功能。因此,窗户的大小对酒店建筑的采光通风有着关键性的作用,而太大太小都不能体现酒店建筑的功能实用性。只有结合酒店室外环境以及城市的气候条件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让窗户的大小符合酒店活动的基本要求,实现绿色建筑的基本条件,对材料和窗户的设计进行隔音、隔热处理,提高窗户在采光、通风以及隔热等方面的性能。在自然通风方面,德国法兰克福德意志商业银行总部――诺曼福斯特的设计就最大限度地获得了自然通风,大大减少了空调耗能。

2.3.2、自然采光与噪声控制设计

窗户的设计不仅仅在自然通风环节中十分重要,在酒店建筑设计中的采光设计和噪声控制方面也需要充分利用窗户的设计来达到效果很多酒店在自然采光设计上手法十分巧妙,利用玻璃采光顶的设计让酒店室内采光能将自然光源融为一体,不但加强了采光效果,也在一定程度上节省了酒店的消耗成本,达到了节能的目的。而在噪声控制的措施上,国内很多酒店已采用了双层窗的设计,玻璃材质使用隔热防噪性能极好的中空玻璃,以实现噪声控制。另外,尽量减少开窗面积,以及在室内墙面等实施降噪措施,都能够达到隔音抗噪的效果。

2.3.3、屋面节能措施设计

屋面在建筑设计中能对冬季保温和夏季隔热起到一个十分重要的作用,想要强化屋面的保温隔热性能则在选择材料上应选择高效型的保温材料。屋面的节能措施设计中的“节能”不仅体现在减少建筑因保温散热等问题而消耗的其他资金,也体现在对屋面材质和设计方案的绿色环保上。所以,材料的低价实用和环保已成为了屋面节能设计中最关注的一点。对于屋面的材料选择,上不宜密度过大也不宜导热系数过高,否则将会使得屋面过于厚重。另外,屋面的保温层最好不要选择吸水性较好的材质,这将大大降低屋面的保温隔热效果。针对于“热岛效应”这一问题,很多建筑已经采用了屋面绿化的设计,以净化生活环境。

三、对酒店设计中有关建筑节能的几点建议

3.1、常规能源的优化利用

对于常规能源的优化利用应该严格遵循国家当前的能源政策,合理将酒店周围的自然资源巧妙利用,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对于酒店建筑设计中各个设备系统能源的供应方案应该优先新能源和新技术,以实用和经济为建筑目标,对建筑设计中的设备系统进行管理和优化。

3.2、使用绿色节能建筑材料

使用绿色节能建筑材料也是酒店建筑设计节能环节中的重点之一,材料的环保和绿色能够直接影响到是室内环境的稳定和舒适感,同时,绿色环保的材料对人体的危害较小,杜绝因为建筑材料中的化学成分而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

3.3、充分利用太阳能资源

太阳能作为可再生自然资源的一种,也是一种天然的洁净能源。在酒店建筑的节能设计上完全可以充分利用太阳能资源,从而减少其他能源材料以及资金的消耗,例如太阳能热水器的使用,就能节省了电能源,实现“能源代替”和“能源互补”的目的。例如云南丽江滇西明珠花园酒店的设计就充分利用了太阳能资源,将屋面板与太阳能集热器一体化,一年为酒店省电约250万kWh,节省电费约150万。

3.4、优化风环境

优化酒店室外的风环境,能够给酒店创造更好的通风质量,在风沙多干燥的地区,应该多进行酒店的室外绿化,创造良好的室外风环境。同时,在冬季风大的情况,可以采取措施进行挡风,让酒店的室外环境和空气质量得到提升,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酒店的舒适程度。

参考文献:

[1]赵思香. 酒店业推行节能减排的影响因素与对策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

[2]闫海仙. 工业建筑节能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