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企业经济责任审计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企业经济责任审计范文1
【关键词】 供电企业; 经济责任审计; 内部审计
《中央企业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管理暂行办法》所指企业经济责任审计,是指依据国家规定的程序、方法和要求,对企业负责人任职期间所在企业资产、负债、权益和损益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及重大经营决策等有关经济活动,以及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情况进行的监督和评价活动。按照该项规定,电网公司对领导干部开展了经济责任审计,并按干部任免权限“谁任命,谁审计”的分级负责、分工审计原则,根据“全面审计,突出重点”的要求,加强对重大经营决策、重大经营风险、重要管理事项、重点控制环节和大额资金的检查,对领导干部职责范围、经济责任履行情况进行审计评价。在实际开展市级供电企业经济责任审计过程中深刻感受到,遵循科学的审计程序,获取领导的支持,取得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做好经济责任审计评价,实行审计成果转化,提高审计人员综合素质等,对于成功开展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具有重大影响。
一、市级供电企业经济责任审计的实施程序
(一)审前准备
市级供电企业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的实施对象是所属二级单位(县电力局、专业管理所或相关多经企业)的正职。根据市局《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指令书》和《关于对部分中层干部进行离任审计的通知》精神,进行审前调查,制订审计方案,成立审计组,选派审计人员,确定审计任务,听取被审单位离任领导任职期内的工作自述,查阅年度工作计划、工作总结、会计报表及其附属经济资料,了解被审计单位基本情况、业务范围、经营管理、内控制度、财务收支及人员情况、离任时的财务状况,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找准审计切入点,确定审计分工和完成审计目标的具体日程。
(二)审计实施
审计实施中,审计人员通过实施审计程序,采用审核、观察、监盘、询问、函证、计算和分析性复核等方法,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同时作好审计记录,写好审计工作底稿,并与被审计单位交换审计意见。通过对企业负责人任职期间经营成果、财务收支、资产质量和有关经营活动、重大经营决策以及经营绩效审计,正确评价领导干部工作业绩和廉洁自律情况。
(三)审计终结
审计终结阶段的主要工作是撰写审计报告,在界定企业负责人工作业绩和经济指标完成情况时,针对不同职责范围的审计对象选择适当的审计内容和考核指标。根据电力企业的生产和核算特点,对县级电力局和城区局级主要领导考核的主要经济技术指标有:售电量、销售收入、销售成本、内部利润总额、售电均价、电费回收率、资金上解率、综合线损率和全员劳动生产率等指标计划完成情况、国有资产管理情况;对独立核算的多经企业考核企业领导任期内各年年末资产、负债及股东权益增减变化情况、各年产值、成本、利润指标完成情况、职工人年均收入情况、税费上缴及企业所得税减免情况、普通股股利分配情况、资产保值增值和管理情况等;对报账制核算的专业管理所考核其年度预算执行情况。
主要工作业绩从财务资产管理、供用电管理基础工作、营销管理、工程管理、内部控制制度的制订及执行情况等诸方面进行考察和认定。离任审计完成后,要做好审计档案归档保管工作。
二、几点体会
(一)领导重视是做好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前提
1.经济责任审计是根据我国干部管理的需要而开展的,已成为一项具有中国特色的经济监督制度,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工作,从立项到审计评价都必须有一定的行为准则。经济责任审计作为企业强化内部监督约束机制的一种有效方式,日益受到电网企业各级领导的重视,国家电网公司和省、市电力公司分别制订了《经济责任审计办法》和审计业务指南,促进了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
2.经济责任审计涉及企业经营管理全过程,上级领导将经济责任审计作为企业加强经营管理、提高经营效益的重要手段。在目前经济责任实施中,审计通知书、审计报告均由单位主要领导亲自签发和提出意见,并将审计报告作为考核、使用干部的重要依据。领导的支持为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提供了宽松良好的外部环境。
3.经济责任审计内容广泛,审计方法灵活多样。利用核对、比较、详查或抽查及内部控制制度查验等审计方法进行对比分析,对业绩指标采取纵横对比法,对重大经营决策和特定问题作出分析。通过分析比较,摸清家底,肯定成绩,指出存在的问题,提出管理建议。离任者自觉接受审计,配合审计,明确了其在任的经济责任。继任者明确工作思路,尽快适应新的环境,保持了工作的连续性。上级领导和继任者借助审计力量,全面了解单位的真实情况,进一步规避和控制风险,确定其经营决策。
(二)获取充分可靠的审计证据是保证经济责任审计质量的关键
中国内部审计具体准则指出“审计证据,是指内部审计人员在从事审计活动中,通过实施审计程序所获取的,用以证实审计事项,做出审计结论和建议的依据”,它是解除或追究被审计人经济责任的依据。审计证据具有相关性、充分性、可靠性的特点。相关性即审计证据与被审计事项密切相关;充分性是指审计证据的数量足以支持审计意见;可靠性是指证据的可信程度。审计证据质量的高低不仅影响审计证据的证明力,而且关系到审计报告的客观性和公正性。因此获取充分、相关、可靠的审计证据是保证电网企业经济责任审计质量的关键。
证据的类型取决于审计目标,经济责任审计内容广泛,包括内控制度、重大经营决策、财务收支、绩效、工程管理、营销审计等,需要获取多方面的证据。其中:财务审计是对企业的资产、负债、损益的真实、合法、效益进行审计监督,对企业财务报表反映的会计信息依法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取证目标是证实会计报表所作的各项认定;绩效审计是在传统的财务支出审计的基础上,从企业支出的成本和取得的效益、效果来衡量其物质资源、人力资源配置与消耗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取证目标则是各项经营指标、效率指标和效益指标等的实现情况;电力营销审计是对电网企业的市场营销组合因素(即电力产品、价格、地点、促销)效果的审计。其取证要关注电量、电费、线损数据来源真实性、电价政策执行的正确性、电费回收的及时性,回收率指标完成的真实性、电费资金管理的安全性和账务管理的合规性、电力营销管理工作的规范性、线损管理制度的健全性及其执行效果;工程管理审计主要关注工程立项、建设过程、工程(预)结算、工程竣工决算各环节的审计取证等等。
在实际工作中,市级电网企业领导干部任期短至1~2年,长至7~8年,跨越时间长的经济责任审计项目有些证据可能难以取得。同时,由于“先离任后审计”现象的存在,导致审计发现情况不能及时向当事人了解,而继任者受到对情况不了解或不愿触及矛盾等因素的影响,有可能增加审计发现和落实问题的难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审计证据的质量。
(三)审计的评价是经济责任审计的核心和重要环节
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是在对被审计单位主要负责人所在单位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进行审计的基础上,对其任期内履行经济责任情况作出的综合评价。根据国家电网公司、省、市电力公司对企业负责人的考核要求,供电企业任期经济责任审计评价内容主要包括:企业财务状况评价;企业经营成果评价;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评价和企业重大经营决策评价。审计评价的方法是:以市级电网企业负责人任期经济责任目标为标准进行对比评价,确定资产经营责任和工作目标的完成情况;采用国家电网公司系统平均水平为标准进行对比评价,分析任期内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以国家电网公司系统先进水平为标准进行对比评价,寻找本单位的差距。对取得的成绩和查证的问题进行审计界定,分清直接责任和主管责任。
经济责任审计不同于传统的财务收支、经营管理、经济效益审计等,传统审计对事不对人,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是一种政策性强,且既对事又对人的复杂的审计方式。该审计不仅工作量大,而且经济责任划分、审计评价都有一定的难度。一是可能因为以前家底不清,造成对接任认定困难;二是离任者非常关注审计评价,成绩多本人感到满意,问题多离任者不肯接受,因此审计评价是经济责任审计的核心和重要环节。
经济责任审计评价要遵循客观性、相关性、公正性、发展性和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原则,熟练掌握相关政策,谨慎评价,建立在全部事实的基础上,全面看待被审计人的功过。同时认定经济责任不脱离当时当地的客观环境和历史条件,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审计范围内的经济责任履行情况,注重数据,作出真实、客观、公正的评价。对非审计事项、审计中未涉及的事项、审计证据不充分的事项不作评价,坚持数据评价原则和准确性原则,使用规范语言。
(四)审计成果的转化和运用是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价值所在
审计成果是指出具的审计报告、审计结果报告、审计决定等结论性文书和其他相关的审计成果资料。审计成果运用是审计工作的最终环节,也是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关键和价值所在。
电网企业应坚持先审计、后离任的要求,内部审计部门要强化服务意识、大局意识,不断创新,把审计结果转化为纪检、财务和人力资源部门需要的审计成果。同时与人力资源部、纪检监察部门统一安排,分工协作,建立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档案,共同做好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审计部门对查出问题的整改工作跟踪督促落实,明确专人负责,有针对性地安排后续审计或审计回访,加强对审计建议、意见的整改落实,督促被审计单位加强对被审问题的认识,以促使其加强管理。审计成果的有效利用,一方面,能够促进提高内部审计质量,扩大内部审计影响力,提高内部审计监督的有效性;另一方面,能够加强干部管理监督,促进电网企业在干部选拔、加强干部廉政勤政建设、完善防范机制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五)提高审计人员综合素质是做好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保证
由于经济责任审计专业性强,且实行的时间不长,在审计内容、方法、程序、评价上还需逐步规范。内部审计人员在参与市级供电企业经济责任审计中,普遍感觉到,要在较短的审计时间内对企业负责人任期内的经济责任作出一个较准确的定量、定性评价,难度较大,且具有一定的风险。因此,内部审计人员要严格遵守审计人员职业道德,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专业技术水平、调查研究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和工作的责任心。目前,市级供电企业现有内部审计人员以财务和工程审计人员为主,而经济责任审计对审计人员知识面要求高,客观需要内部审计人员的知识结构层次呈现多学科、多领域的状态,需要复合型人才。一名合格的内部审计人员必须具备较好的政治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必须熟悉会计业务及其风险控制,了解供电生产的特点、主要流程及营销管理知识,了解和掌握新技术的运用,学会与企业不同专业人员交流、沟通,具备较好的文字表达能力,从而保证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质量,提高内部审计工作的科学性,增强审计风险防范能力,把市级供电企业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干得更出色。
【主要参考文献】
[1] 中央企业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管理暂行办法.国资委7号令,2004.
[2] 张连华.内部审计实务精要[M].湖南教育出版社,2006.
企业经济责任审计范文2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进一步完善,经济责任审计也伴随着我国政治、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发展,俨然已经成为我国审计事业发展的一个壮举,经济责任审计已经成为我国审计工作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此对今后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经济责任审计需要根据我国经济发展的规模和形式来进一步完善和健全自身的工作。企业经济责任审计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和研究,不仅在理论方面得到了很大的进步,还在监督企业管理层等方面取得了较大的作用。但是我国经济责任审计发展较晚,当前的经济责任审计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进行解决。电力企业是我国国有企业中发展较为快速的企业,但同时经济责任审计过程中存在着许多的问题,通过研究电力企业经济责任审计风险及控制对策,以期能够有效控制电力企业经济责任审计风险。
1. 企业经济责任审计的含义和作用
1.1 企业经济责任审计的含义
企业经济责任审计是指审计部门对企业的管理者在其任职期间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真实性、合理性以及效益等进行监督和审核的活动,是在企业财务审计的基础之上,将审计结果与管理者的责任相联系。可以说,企业经济责任审计一般具有特定的审计对象,由企业管理者的任期时间作为审计期间,主要审查企业管理者在任期内的所有经济活动。同时,企业经济责任审计的内容涉及较多方面,不仅包括一般审计所具有的内容还包括其他经济效益审计等内容。通过对企业管理者任职期内的管理行为及结果进行审计,以此来评价管理者的管理水平。
企业经济责任审计主要是对水平,确定企业财务审计的真实性及合理性进行审计,并在此基础上正确评价企业管理者的经济,以此为人事部门评价管理者提供依据。并且经济责任审计的评价标准不仅能够对评价内容提供标准,还能够提出相应的审计意见。
1.2 企业经济责任审计的主要作用
第一,完善企业监督机制,企业经济责任审计主要是对企业管理者在任期内的经济活动进行评价,提高了对企业管理者的考核质量。
第二,增强企业财政监督机制,经济责任审计主要是以财务审计为主要内容,因而能够重点监督企业管理者的财政情况。
第三,增强企业管理者的自觉性,经济责任审计主要是对管理人员在任期内的经济责任进行公平且客观的审查,使水平较高的管理者能够得到较高的评价,而违反了经济政策的管理者则会得到查处,从而进一步促进管理者认真履行自身职责。
第四,提升企业管理效率,通过经济责任审计,能够进一步查清企业的资产,了解企业的效益,发现企业经济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期进一步加强企业的内部控制。
2. 电力企业经济责任审计的主要内容
电力企业经济责任审计的主要内容为全面审计突出重点内容,同时审计应当以被审计单位的经济活动和负责人的经济责任为主要内容。
2.1 管理者任期内企业的财务合法性
企业财务合法性主要是指企业的财务核算是否符合相关的会计法律法规,是否客观、真实且合理,同时财务报告是否完整及合法,以及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是否真实、合理且有效。
2.2 企业的资金周转情况
企业的资金周转状况主要是指企业的各项经济资源的使用效率和周转状况,经营状况是否有所改良,资产的完整性如何,企业是否存在资产质量下降的状况,且对企业未来的发展状况有何影响。
2.3 企业的重要经营决策状况
企业的重要经营决策主要是指企业的经营决策中风险较高的投融资决策、公司经营结构、资本变革以及企业资产重组等对企业当前状况及未来发展具有重大影响的决策。
2.4 企业电力销售管理状况
电力企业的电力销售管理审计主要是指以评价电力销售业务的健全性和有效性为主要内容,采取抽查验证的方式,验证电力销售相关信息的状况,为审计提供依据。
3. 电力企业经济责任审计中存在的风险
一是审计力量较为有限,且与审计任务相矛盾。从总体来看,审计对象较多,但是企业的审计力量较为有限。电力企业的经济责任审计是一定的,并且每年都会安排一定数量的审计工作,而审计对象的数量却并不确定,这就导致审计力量不足。经济责任审计不仅比一般审计有更广泛的内容,还会对被审计的管理者的经济责任进行评价。
二是电力企业的经济责任审计的主体不够明确。电力企业的内部审计是我国审计工作的主要内容,具有信息、资源、人员及组织等优势,电力企业通过内部审计来提升自身的经济责任已经越来越重要。电力企业基本都制定了企业自身的内部审计制度,但是企业内部的经济责任的主体并不明确,阻碍了经济责任审计在电力企业中的作用。
三是电力企业的经济责任较难确定。企业经济责任审计的主要内容包括企业是否能够完成各项经济指标、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以及企业收支的合法性等。但是在企业实际经营状况中有一些经济责任难以进行划分。
四是电力企业经济责任审计的评价标准不统一。当前,电力企业经济责任审计缺乏完善的法律规范,相关的制度并不完善。并且审计的评价主要是针对审计范围内的特定事项,审计的职责并没有对人的审计范围进行规定,并且对人的评价缺乏依据。
4. 有效控制电力企业经济责任审计风险的对策
4.1 建立电力企业经济责任审计的议会制度
建立电力企业经济责任审计的议会制度是能够真正实现高效和统一的主要基础。可以说,它并不是企业审计能够单独完成的,而是需要联合组织、纪律监督等部门进行工作协调。企业经济责任审计的议会制度需要企业内部的组织、审计和纪律部门等能够统一分工,共同完成经济责任审计工作。
4.2 明确电力企业经济责任审计的发展目标
首先,电力企业应当设立经济责任审计的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企业经济责任审计的长期目标是进一步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而企业的短期目标则是正确评价企业管理者的经济责任。同时,电力企业应当将企业经济责任审计与企业发展方向相结合。可以说,只有两种发展和改革方向相一致,才能不断提升企业经营效率。如果企业能够做好自身的财务审计,那么企业的经济责任能够更加明确,那么审计结果就可以更为明确地对相关人员进行正确评价。
4.3 明确界定电力企业的经济责任
为了消除电力企业的经济责任申风险,电力企业应当首先明确经济责任中的前任和现任责任。同时,电力企业也应当明确直接责任与主要责任的区别。首先企业管理者应当对分工负一定的直接责任,对其余负间接责任。而对于其任期内,未经其审批而发生的重大净问题应当由当事人负直接责任。
4.4 建立完善的电力企业经济责任审计体系
企业经济责任审计体系构建首先应当考虑企业生产经营的实际状况,不仅需要对电力企业的财务状况等指标进行分析,还应当对国有资产增值保值率等进行评价。电力企业经济责任审计要求实事求是、全面反映被审计单位的主要状况,不能主观且片面在审计评价中,电力企业应当遵循重要性原则,首先应当对重要的经济事件进行评价;其次应当遵循谨慎性原则,在进行经济评价时,需要以事实为依据;最后应当遵循客观的原则,以客观、多方地角度来看问题,并且能够客观且公正地进行审计评价。
企业经济责任审计范文3
【论文摘要】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是伴随着中国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的进程产生并发展起来的,是政府为加强管理和监督,防止和治理而采取的重要措施。与常规审计相比较,经济责任审计风险具有受托性、专一性、事后性等特征,加上审计环境污染等因素,其风险较高,如何正确认识经济责任审计风险并采取有效的措拖加以防范,已成为审计必须关注的问题。为此,笔者将从内、外两方面分析审计风险的成因及表现,并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
1经济责任审计风险的成因
随着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审计环境日趋复杂化,审计风险已成为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尤其经济责任审计的特殊性决定其审计的风险尤为突出。了解、认识经济责任审计风险的成因,才能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中进行有效的防范,提高经济责任审计的质量。
1.1产生经济责任审计风险的内在因素
(1)审计程序的实施不合理。审计机关出于各种主观或客观的原因,导致审计机关要在各个阶段、各个单位合理分配技术力量,审计人员严格实施审计程序进行审计产生一定的困难。一旦简化了审计环节,减少了必要的审计力量,就会导致审计风险的产生。
(2)审计材料不规范。审计材料不规范,条理混乱,语言不清,词不达意,不能如实反映客观存在的问题,或语言绝对化、含义模糊等,都会造成经济责任审计产生风险。
(3)审计证据不充分、复核不严谨。审计复核,也就是后续审计,是审计结果进行的复核和再次检查,是一种亡羊补牢的补漏措施。而审计复核只是走走过场,相关人员工作态度不端正,工作作风不严谨,导致加大审计风险产生的可能。
(4)审计人员综合素质低。经济责任审计涉及面广,要求审计人员不仅要具备查账能力,还要熟悉宏观经济管理知识以及相关的政策法规,具备综合判断分析能力等,但是目前大部分审计人员的业务素质不够全面,严重制约和影响审计工作的质量。
1.2产生经济责任审计风险的外在因素
(1)审计对象的复杂性。随着经济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化,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经济活动日益复杂,而经济责任审计的难度加大,风险也就随之增大。在我国人们受到几千年封建思想的影响,法制观念淡泊,被审计单位或领导复杂的社会关系可能会阻碍正常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社会关系复杂,审计风险就越复杂。
(2)被审计单位内控制度不完善。各单位内部规章制度的建立与执行程序是否严格、清晰、有条理影响到该单位所提供的资料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对经济责任审计产生一定的影响。
(3)审计技术方法的局限性。审计工作本身在不断发展,审计技术为了适应审计工作也随之不断发展,然而目前的审计技术方法弊端突出,已远远不能适应现代审计的要求。
(4)审计法律法规制度的不完善险。改革开放以业,我国的审计法律法规不断建立健全,但仍然不能形成一套完全适应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活动的完善的法律法规体制,这就给审计人员的审计工作带来困难,产生了一定审计风险。
2经济责任审计风险的防范对策
防范和控制经济责任审计风险关键是提高审计工作质量,避免和预防引发事件,坚持“积极稳妥,量力而行,提高质量,防范风险”的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指导原则,采取各种措施对审计质量进行有效的控制,才能提高审计检查质量和评价质量。通过责任审计风险成因的明确,我们要想防范经济责任审计风险,就必须采取有力的措施和对策。处理经济责任审计风险,应从预防阶段开始。
2.1建立健全各项法律法规、制度、避免审计风险
经济责任审计是一种监督领导干部经济管理行为的有效手段。随着《审计法》的假改,经济责任审计制度的确立,经济责任审计将从由政策推动转化为法制推动。但是,仍需制定和健全各项法律法规和指标体系,使得经济责任审计有法可依,执法必严,由其重要的是完善审计评价指标体系,这样才能提高并逐步完善经济责任审计实践的规范性,从而使经济责任审计成为一项对于领导干部的强有力经济监督形式。
2.2履行相关审计程序,减少审计风险
严格的审计程序是确保审计行为合法和审计质量可靠的前提。在审计准备阶段,审计立项必须有受托依据,审计方案的编制必须详细、认真,做好事前调查,深入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基本情况,下达审计通知书必须严格遵守国家经济责任审计法规的日期要求;在审计实施阶段,应贯彻”双向承诺制度”;在审计终结阶段,形成审计意见和出具审计报告前,要征求被审计单位及其领导千部的意见,允许提出异议,并把好审计工作底稿和审计结论的复合关。
2.3有效利用社会审计、内部审计的工作成果
部分工作委托给社会审计执行,以弥补国家审计资源不足的缺陷。利用社会审计的结果资料。国家审计机关应当与相关的会计师事务所进行联系与沟通,在了解会计师事务所及注册会计师独立性及专业能力的基础上,进一步实施针对性的审计程序,以证实并获得客观可靠的审计证据。新晨
2.4加强教育和培训,增强审计人员风险意识
经济责任审计要求审计人员具良好的综合素质、政治修养和道德品质。各级审计机关要提供必要的职业培训,开展后续教育,组织审计人员进行审计理论研讨,审计部门还应培养审计人员良好的审计风险意识,提高其在复杂的审计中灵活、有效的控制各种诱发的能力,正确地对待自各方面的干扰和压力,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5加强审计风险的理论研究,完善审计手段
各级审计机关应该充分认识到经济责任审计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加强审计人员对经济责任审计风险的认识和理解,从理论上为预防和控制审计风险提供指导;同时,鉴于当前审计手段的落后状况,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进行审计方法的不断创新,使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真正做到国家审计与内部审计、社会审计相结合。
参考文献:
[1]李凤鸣.审计学原理[M].北京:中国审计出版社,2000.
[2]朱锦余.赵新杰.经济责任审计[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
企业经济责任审计范文4
关键词:石油企业;构建体系;经济责任审计评价
随着我国石油企业的迅速发展,其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主力军之一,许多石油公司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无论是对各个地方的经济还是对全国整体经济的发展都起到了不可忽视的推动作用。尽管如此,石油企业内部的管理工作仍然进行得不彻底,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企业的发展步伐。因此,加强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体系的构建工作成为重中之重,这也是提高石油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方法之一。在近几年的发展中,石油企业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方面积累了一些经验,但仍无法满足经济高速发展的要求。这种体系的使用范围不够广泛,操作起来也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想要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首先就要加强对经济责任审计评价具体内容的了解。
一、石油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的具体内容
经济责任审计的概念,就是审计机关或者机构对党政领导干部及其所在的部门所从事的经济活动进行审计评价,以此来监督领导干部的工作以及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因此,不难得出,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的具体内容就是对企业各部门收入的合法性以及渠道是否正规、收入的成本等方面进行评价,这能够直接充分地反映出企业利润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客观地反映出党政领导在工作中的经济责任。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体系的构建,对企业内部来说,能够检查自身是否遵守了国家的经济制度,促进企业自身经济利益的增长,对外而言,能够有效地维护投资者的利益,也能从一定程度上防止企业利益与国家利益性冲突的情况出现,从而促进企业的良好发展。根据国家相关制度的规定,企业在构建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体系时应该突出企业各个年度的预算估计情况、企业投资和决策的合理性、经济活动中是否出现亏损大于盈利的情况以及企业经济发展的趋势等。
二、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体系的构建内容
(一)加强对责任中心的理解
1.成本中心
成本中心的概念就是对企业的经济活动成本负责任的中心,它的范围非常广,包括的内容也很多,成本中心建立在企业内部所有成本的经济活动环节中,几乎是分布在经济活动的每个方面。它分为标准成本中心和费用中心两种,其中标准成本中心要求产品的生产过程明确,对产品的投入量也必须了如指掌,而费用中心则多存在于对投入和产出没有太多要求的环节。
2.利润中心
利润中心与成本中心不同的是,它对企业经济活动的成本和利润都需要负责任。企业中的利润中心的主要任务就是为企业争取尽量多的利润,同时还要使企业支出在合理的范围内变化。
(二)责任中心的评价指标
1.成本中心的评价指标
石油企业的责任成本是成本中心评价指标中最重要的一个部分,责任成本是责任中心负责任的可控成本。在石油企业中,成本中心的评价指标主要有以下几点:(1)各项成本的综合考核指标;(2)扩大再生产及维护、维持生产规模等投资的投入情况考核指标;(3)科研经费的投入和效益指标;(4)人力资源投资的效果和效益指标;(5)业务招待费支出的考核指标等。
2.利润中心的评价指标
前文中也提到过,利润中心需要同时负责成本和收入两方面,因此石油企业在对利润中心进行评价时,要综合考虑各个方面。对利润中心的考核评价,其具体方法可以通过对利润总额的计算来进行。在审计过程中,要注意将企业的所有投资者纳入到考核范围内,要致力于促使投资者的利益趋于一致,同时保证企业所有者的经济利益。
(三)其他评价指标
企业经济责任审计范文5
【关键词】企业环境责任 环境审计
一、企业环境责任审计的意义
企业环境责任,是指企业对于治理因生产经营活动导致的环境污染和保护生态环境所应承担的责任。环境审计,也称环境健康和安全审计。美国环保局指出:“环境审计就是由会计师事务所或其他法定机构对适用于环境要求的有关业务经营及活动进行系统的、有证据的、定期的、客观的检查。”环境审计以整体或全社会的利益为基础,监督和评价企业的经营业绩,确定以至解除企业的环境责任,使其健康稳定地发展。评审企业的环境责任,既是一种社会的关注、政府的行为,也是企业寻求自身发展壮大的客观要求。
二、企业环境责任审计的内容
1.注重企业投资的可行性,对企业环境责任进行事前审计
现代企业在产值快速增长的同时,也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破坏着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据专家估计,全国每年因环境污染和破坏造成的损失高达2000多亿元。企业的飞速发展是以不断破坏环境为沉重代价的。环境审计是对企业投资项目进行事前审计监督,量化投资项目的各项指标,确定其对企业环境状况的影响,在环境管理系统运行之前进行可行性审计,其结果将成为识别企业环境政策与行动计划的优先事项和连续记载企业环境表现的基础。投资可行性环境评价应当覆盖四个领域:(1)识别和评估由操作引起的潜在环境问题和应有的职业关注,如产生了哪些可能危害人体健康或环境的物质和废物。(2)评价现行管理与经营实践和程序,如谁负责危险废物处置、这些废物在厂内如何储存、其他与企业活动有关的环境问题如何处理等,预测对新增投资项目的环境措施。(3)了解以前的环境事故、处罚及采取的预防措施,评价其机构运作的有效性。(4)了解评审制度和措施要求以及与这些要求有关的经营状态,以确定投资环境的许可性。通过评审,可以为决策者提供科学的依据,选择可持续性意义上的环境成本最小、收益最大的方案,并从一开始就避免潜在环境问题的出现。
2.评审企业环境成本和环境效益,对企业环境责任进行事中审计
企业效益包括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两部分,而评价企业的社会效益,就不可避免地涉及企业的环境责任履行情况。环境责任审计应该做到以下四点:(1)审查会计主体在一定时期的环境成本、收益和净收益,从社会效益角度评审企业的经营业绩。(2)帮助确定企业的经济运行是否直接影响相关的资源,是否与共同的社会准则一致。(3)对企业的污染、生态保护、产品安全、资源等问题加以报告和评判,以影响公众舆论,引导企业正常经营,迫使企业履行环境责任。(4)遵循国际标准化组织iso14000系列标准,监督执行国家制定的环境规则和各项环境政策、法规、标准,有效地利用、保护全社会的环境资源。
3.树立企业的环保形象,对企业环境责任进行事后审计
当前,环境标志制度已日益受到各国的重视,一些国家先后推行了环境标志计划,并制定了本国的“绿色标志”制度。我国也于1992年起正式开始了产品环境标志认证工作,并于1995年首次公布了环境标志产品名录。环境标志已成为国内外贸易合作的重要内容,成为国际贸易的“通行证”。人们也越来越认识到,如果没有良好的环境形象,企业的生产经营将要受到严重影响。这就客观要求对企业产品、工艺或活动在其整个寿命周期内的能源与原材料需要量、废气排放量、废水排放量、固体废物及其他环境释放进行审计。通过识别与量化所使用的能源及原材料以及向环境释放的废物,来评估与产品工艺或活动有关的环境负荷,评价所使用的能源、材料以及其他环境释放对环境的影响。这种审计可以覆盖产品的多个方面,从设计、制造、使用直至处置,同时还要考虑包装、运输及流通等。并且,通过检查评价企业环境业绩,对其签署环境审计报告,公布于社会,可使其履行社会环境责任及树立环保形象。
三、企业环境责任审计的实施
1.从财务审计入手,评审企业的环保成本和环境效益
通过多年的实践,我们已经在财务审计方面积累了一些经验,形成了较规范的制度和方法,并且开展了对国务院所属的环境保护部门、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管理的环境保护专项资金的环境审计,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以此为基础,发展社会环境责任审计和绩效审计,符合环境审计自身的特点及其发展规律,也使环境审计评审企业环境责任变得更为实际和有效。
2.抓好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环境责任审计
根据我国的情况,造成污染的主要是煤炭、电力、化工、陶瓷、建材企业。本着“谁污染,谁治理;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恢复;谁利用,谁补偿”的原则,对上述行业、企业应进行重点审计监督。
3.抓好乡镇企业的环境责任审计
由于我国一些乡镇企业环境意识较差,工艺设备一般落后于大企业,成为主要污染源之一。对其加强环境责任的审计,显得尤为重要。
4.加快制定环境审计的规范和评价标准
《中国审计规范》、《中国独立审计准则》以及《内部审计实务准则》等均没有环境审计的具体实施办法和评价标准。因此,必须加快制定环境审计规范和评价标准,遵循国际标准化组织对环境审计的规定(iso14000),为环境审计提供依据。
5.加强环境责任审计人员的培养
环境责任审计具有较强的技术性、专业性和综合性。一般认为,从事环境审计的人员不仅要具备财务知识,还应有较高的环境专业知识,熟悉环境物理学、环境医学、环境经济学、环境法学、环境生物学、环境管理学等。此外,还应具有社会学、统计学等相关知识。事实上,要求环境审计人员成为既懂财务又懂环境的通才是很难的,至少近期内难以实现。实际工作中,应加强对环境审计人员的培训,使其掌握必要的财务审计、经济效益审计、尤其是绩效审计的方法和与环境审计有关的法律法规,而真正技术性、专业性强的审计内容完全可以借助专家的工作完成。这也使目前开展环境审计、评审企业环境责任成为可能。
参考文献:
企业经济责任审计范文6
为了强化对项目经理的责任监督和考核,在项目经理任期届满时或届中离任时,依据国家规定的程序、方法和要求,对其任职期间所管工程项目资产、负债、权益和损益的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重大经营决策等有关经济活动,以及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企业内部规章制度等情况进行的监督和客观评价,对离任项目经理任期的工作绩效给予界定和评价,或给接任项目经理交清家底,分清经济责任,评价工作业绩,为企业考核、选拔、任免、奖惩提供依据。此项工作可由单位内部审计机构组织或由其直接实施审计。
一、工程项目经理经济责任审计要点
(一)工程毛利审计 工程毛利审计是审计工作的重中之重,是离任或接任项目经理关注的焦点,也是审计把握的关键点,一定认真审阅工程项目所有的经济合同,审核其合同签订、履约是否合规合法等情况。在实务主要把握以下关键链条:(1)奔赴施工现场考察,并会同工程技术部门认真审核至离任时(届满时或届中离任时)的工程项目形象进度,详细列出已完工程量清单和剩余工程量清单,并取得被审计项目经理的书面签认。对因变更索赔暂未批复的工程量,暂按实际发生数来考虑,确保工程量的合理界定,形成工作底稿。这点可结合营业收入的截止测试进行,确保工程量归属期的正确性。(2)按预算定额或中标合同约定的单价对已完工程量进行价值量化,确定完成的施工产值。对属于变更索赔的工程量,若没有建设单位批复的单价,基于谨慎的考虑,可暂按实际发生的成本予以量化,待取得建设单位批复的单价后,仅对批复的单价与实际成本的差异进行调整。量化一定要做到依据可靠、合理,并取得被审计项目经理的书面签认,形成工作底稿。(3)对完成的施工产值认真逐项分析,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建造合同》中有关收入确认核心要件,结合与建设单位签订《工程承包合同》的条款以及其他相关资料,对已完成产值中是能从建设单位得到验工计量批复的,并获得建设单位拨付或将要拨付对应工程款的,就确认为收入(或称其为有效产值);对已完成产值中不能从建设单位得到验工计量批复的,就不确认为收入(或称其为无效产值),只确认相应的实际成本;对属于变更索赔暂未批复的或者批复额不能预估时,暂不作为收入考虑,只作为成本考虑,待实际得到验工计量批复时,再确认为被审计项目经理的任期收入,但在审计报告中要充分披露变更索赔的相关重要情况。这一点要与离任项目经理进行有效沟通,并书面确认,形成工作底稿。(4)按照“权责发生制”基础要求,结合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相关原则,认真核实已完工程量实际发生的工程成本,要按人工费、材料费、机械使用费、其他直接费及管理费等考核成本费用的归集是否及时足额,分配是否合理,与财务账面工程施工合同成本比较,看是否存在差异,并分析差异的原因。注意对其未进账的成本费用进行估价入账(包括未决算的分包工程款、材料款、设备租赁费),同时对回收的废旧材料、工具、机具及行政用品作价后应冲减实际成本,使审计的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使审计的数据具有权威性。更要注意已完工程量是否按工序工费单价承包合同约定及时足额计量,是否存在多列、漏列工程合同成本情况,对于属于变更索赔工程量,是否及时签订补充协议并按约定对劳务费计量,最终取得项目经理的签字认可,形成工作底稿。此时要结合责任成本预算指标,考核分析成本费用开支节超,成本开支范围和开支标准是否符合国家有关财务会计制度规定,有无多列、少列或不列成本费用等问题。对劳务承包队伍的计价成本要做到审查分包合同签订的合规性、审查现场签认的工程量的情况、审查分包队伍使用的材料、审查分包决算、审查分包工程中执行财经纪律的情况。
(二)建设资金使用情况审计 主要关注资金使用是否符合国家财务会计制度规定,有无公款私存、私设“小金库”,以及以个人账户从事股票交易、违规对外拆借资金、对外资金担保和出借账户等问题。实务中要把握的关键点是:(1)认真审查企业银行日记账、库存现金日记账、银行对账单,并与电汇单、支票等原始凭证对比,审计资金流向真实性和期末资金结存的准确性。(2)对债权债务单位做好函证工作(据实际情况选择积极式或消极式),确保债权债务的真实性和资金流向终端的可靠性。债权主要是业主欠拨的工程款,债务主要是欠拨施工队的劳务费、欠付的材料款、设备款,欠发的工资等。(3)逐笔审核资金支付是否履行内部审批程序,是否有真实的经济交易或事项的支撑,是否有有效合同或协议支撑,资金支付是否符合国家财经法纪规定。(4)专项界定任期经济效益中,有多少已转化为现实的资金流,统计相关资金支付凭证,为考核经济指标完成情况提供依据。
(三)任期财经法纪责任审计 旨在关注被审计单位及个人是否发生违反财经纪律的行为,看有无贪污公款、挪用资金、暗箱操作签订不公允的经济合同、违规拆借资金、违规对外投资担保等。实务中实施以下程序:(1)向被审计单位的办公室、财务部门等部门收集有关被审计单位财经法纪方面的基本情况。(2)编制任期执行的主要法规情况调查表,掌握任期被审计单位执行的主要法规,结合建筑行业特点,主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投标法》、《合同法》、《建筑法》、《劳动合同法》、《建设领域农民工工资支付管理暂行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等。(3)进一步调查了解被审单位的内部规章制度,也就是了解被审计单位遵守有关法规所采用的政策和程序。(4)调查了解被审计单位主要违纪问题,通过编制任期被审计单位主要问题情况审计调查表来实施。(5)调查了解被审计人遵纪守法情况,通过编制任期被审计人主要问题情况审计调查表来实施,主要关注:通过个税缴纳情况联查奖金、收入情况,有无、损公肥私、欺上瞒下、弄虚作假、骗取经营成果或荣誉问题,是否存在以对外投资等形式将资金转移到自己名下,招待费开支是否节俭、节约、透明、公开等。(6)审查任期被审计人遵纪守法情况,通过编制任期被审计人遵纪守法情况审定表来实施,方法是查阅账册、凭证及有关文件资料,询问证明人或关系人以获取证据,现场做必要的观察,询问责任人,确认违规违纪性质,分清责任,认定责任人,并提出处理意见。(7)审查任期被审计单位遵纪守法情况,通过编制任期被审计单位遵纪守法情况审定表来实施,方法是现金流量分析法(注意没有相应现金流量的经济效益是不可靠的),审点会计科目(递延资产与负债、其他应收款、管理费用中的交际应酬费、赞助费、预收账款、银行开户情况),审查与其他单位往来款问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