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存管理优化措施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库存管理优化措施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库存管理优化措施

库存管理优化措施范文1

为了加强成品油的库存管理工作,就要建立完善的库存模型。这一模型的基本架构包括成品油费用、成品油需求、成品油补充和最主要的部分。对于成品油库存管理,其主要的管理策略包括以下几方面:

①RQ策略。加大对成品油库存量的检查力度,当库存量达到订货水平(R)时,就需要马上发出订单,每次订单的量为Q(不变量)。一般情况下,当成品油需求量较大,缺货成本较高时,这一策略最适用。

②RS策略。在检查成品油库存的过程中,如果发现库存量低于订货水平就开始订货,那么,订货的数量需要达到最大的库存量(S)。

③TS策略。要定期检查成品油库存量,并且定期订货,以便实现库存量最大。

④TRS策略。这一策略主要适用于有固定的定期检查时间、订货数量多和最大库存量的情况。在检查过程中,一旦发现库存量低于订货点,就要立即订货,如果没有低于订货点,就不需要下订单。鉴于此,需要根据成品油库存情况选择合适的库存管理策略。当处于成品油需求量大、缺货费用高的情况下,成品油的需求量还有一定的波动性,这时,采取RQ策略最合适。

2优化措施

对我国成品油库存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同时,基于成品油供应链的供应情况,根据笔者多年的工作经验,库存管理优化措施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

2.1引进信息化技术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要在成品油库存管理中加入信息技术,以不断提升库存管理的效率,具体包括以下几点:

①建立健全的成品油库存信息化管理系统,加强对成品油库存的全方位监测,以保证当库存量达到订货点时,能够及时发现,系统能够自动将这一信息通知给相关工作人员。将信息化技术应用于库存管理中,能够实时掌握物流信息,以便及时补充库存。

②全面监控成品油,及时了解成品油的库存量,以确保能够及时将产品运输给客户。

③加强对成品油库存的自动化控制,这样就能够有效控制管理过程中的不稳定因素,减少库存管理中的人力和财力,进而节约成本。

2.2加强对油库的优化

加强对油库的优化,不断完善油库性能,提升油库的功能,具体表现为:

①优化油库能够提高成品油周转的效率,从而及时控制成品油库存管理中的不稳定因素。同时,要合理调整油库中成品油的结构,以满足各区域对各类油品的需求量。只有这样,才能充分降低库存,节约库存的管理成本,提升油库周转率。

②要逐步实现对油库库存的动态监控,制订一个最为合理的库存量,为油库高效运行提供保障。在具体的油库优化过程中,要妥善保管成品油,加大对油库资产的盘点力度,及时记录油库补充、订货等数据,并加强对相关问题的验收,保证油库资产是透明的。

③在油库优化的过程中,要将重点油库区分出来,并对其进行重点优化。重点油库是指供应区域广、库存量大的油库。在区分了重点油库后,需要明确规定其具体的油库量。在油库优化的过程中,有一个库存量计算公式,即:K=p×t+g+ss.(1)式(1)中:K为合理库存量;p为平均需求量;g为保罐库存量;t为订货提前期;ss为安全库存。

2.3不断完善缺货补救措施

在完善缺货补救措施时要注意:

①要划分成品油的重点供应区域,同时,不断完善现场地理勘察工作,并在勘察过程中确定最佳的油库位置,以保证成品油的日常供应能够满足区域需求;

②将一些销售成品油经济效益较高的区域划分为重点供应区域。只有做好以上两部分工作,就能够完善油库的补救措施,降低成品油缺货的概率,以保证成品油的供应。

3总结

库存管理优化措施范文2

供应链库存管理是指在供应链的环境当中的库存管理,为了减少库存的成本以及提高企业对市场的敏锐力,采取的点、线、面的全面性库存管理方法。对于库存连管理来说,其中主要特点就是其管理的目标必须严格服从整个供应链的目标。其管理的主要手段即通过计划、组织、控制和协调整个供应链上的库存,尽量减少不同阶段库存量,以此来减少库存管理所需的成本,避免资源不必要的闲置或是浪费,从而达到降低整个供应链库存成本的目的。与传统库存管理不同的是供应链库存管理是一种供应链的平衡机制,通过管理来减弱管理中的薄弱环节,使整个供应链机制达到平衡状态,正常运转。现代管理思想理论的发展与成熟衍生了供应链管理,以下是其的主要特点:

1.可利用资源外延。旧式的库存管理模式是一种旨在充分利用本企业内部的资源,当引入供应链的管理模式之后,企业可使用的资料就自然扩大,不在拘泥于企业内部,整个供应链上的资源都能共管理者驱使,但是要值得注意的是全面的考虑各个节点上面资源分配问题,以达到资源的优化配置。

2.企业之间的平衡关系。供应链管理是以企业客户为核心,将客户满意、客户成功以及客户的服务作为管理的出发点,并融会贯通了整个供应链管理的过程。因为企业客户主动的去了解全程的供应链,使得各成员之间伙伴关系更加紧密,成员之间逐渐转变成一种互利互惠的关系。这种管理的形成使得供应链的各成员形成一种合作模式,深入市场,从而共同致力于总体库存的减少。因此,库存管理早已不是保证成员正常生产的方法,而是使供应链产生平衡的关系。

二、供应链中库存管理的几种模式

1.传统库存管理模式。企业的各部门的库存管理都是各自相对独立的,物流渠道的每个部分都是各自为政的,它们之间有各自不同的库存系统,并且相对闭塞,供应链中传统的库存管理模式是在交易层次的基础上面以订单的形式行进流通的静态的库存管理方式。

2.联合库存管理模式。联合库存管理模式是一种立足于协调之上的库存管理模式,它比较侧重于供应链每个部门之间的协调合作的关系,使得个部门之间同步化程度加深。联合库存管理模式讲求的就是供应链每个部分全部加入制定库存计划的行列,这样以来就可以让供应链管理过程中的每个环节都有各部门之间相互协调合作,确保供应链两两之间的实际库存与预测库存之间是基本一样的,从而减少供需不平衡的现象。相邻之间的供求多少都是供需双方相互协调的结果,因此,库存管理不再是如前所说的各自为政,而是有了相互联系,成了供需之间的协作核心。

3.供应商管理库存模式。供应商管理库存模式是一种决策型的模式,具体说来是一种处于战略贸易伙伴的合作性手段,将库存管理的系统加以集中,让供应链系统更加同步的运行。这种模式的库存管理是一种自上而下的管理方式,上面的部门可以对下面的部门的库存策略、订货方案予以同意的安排和规划,以双方获得最低成本为前提,让供应商来管理库存,然后批发商进行库存的决策,并且相互监督,不断地完善推进供应链库存管理理论、实践不断成熟的进程。

4.协同式供应链库存管理模式。协同式供应链库存管理模式是是一种协作、同步式的管理模式,它是在上述两种模式的基础上加以优化的一种升级型的模式,减少了前两者供应链不集中的缺点,减少了分销商的存量,增加供销商的货量。运用专业的技术,检测整个供应链运作过程,将一起管理的业务和信息共享平衡分销商和供销商之间的关系,并且增加了实际库存和预测库存之间的一致性,以达到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降低库存以及同样让客户满意的目的。这种模式的优点就是对于供应链出现异常时,能够迅速的察觉,及时采取措施,减少损失。它是从整体出发,规划统一的管理模式和相应的方案,将库存管理视作中心,发散式的经营其他方面,所以说,协同式供应链库存管理模式能够促进伙伴之间更好的合作,能够定向,定量,消除供应链中的一些约束等等。

三、供应链库存管理运行机制设计

供应链库存管理讲求的是各个企业的长效合作,所以需要有一种明确的规章来约束、平衡各个企业,以达到让其长期有效的合作下去的目的,因此就必须建立有效的供应链库存管理机制。

1.建立供需计划协调管理机制。它涵盖了各企业一起合作的目标、库存优化规划、协作方式、合理的利益分配以及风险分担等机制,确保信息能都在供应链的各部分及时的传达。

2.建立供应链库存运行机制。它包括制定供应链过程中的各种规则,如合同规则,库存信息共享规则,应收、应付账款结算还有与供应链库存管理相关联的各种物流过程制定的规章制度等等,全面的确保各个企业能够相互有效、和平的、顺利的经营。

库存管理优化措施范文3

库存管理是实现价值链增值的重要环节。传统库存管理模式下,企业站在自身角度,从存储成本和订货成本出发,确定经济订货量和订货点,侧重于优化单一企业的库存成本。供应链管理模式下,企业库存量的高低不仅会对自身成本产生影响,而且会制约整条供应链的性能。适当的库存量既可以降低库存成本,又不至于影响正常的产品生产和客户服务。建立与市场不确定性需求相对应的库存,是企业管理者改善和优化供应链时必须考虑的重要问题。

一、供应链管理下的库存管理特点

供应链管理下的库存管理的目标服从于整条供应链的目标,通过对整条供应链上的库存进行计划、组织、控制和协调,将各阶段库存控制在最小限度,从而削减库存管理成本,减少资源闲置与浪费,使供应链上的整体库存降至最低。与传统库存管理相比,供应链管理下的库存管理不再是作为维持生产和销售的措施,而是作为一种供应链的平衡机制。通过供应链管理,消除企业管理中的薄弱环节,实现供应链的总体平衡。供应链管理理论是对现代管理思想的一种发展,其特点主要表现为:

其一,管理集成化。供应链管理将供应链上的所有节点看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以供应链流程为基础,物流、信息流、价值流、资金流、工作流贯穿于供应链的全过程。因此,供应链管理是一种集成化管理。

其二,资源范围扩大。传统库存管理模式,管理者只需考虑企业内部资源的有效利用。供应链管理模式的导入,企业资源管理的范围扩大,要求管理者将整条供应链上各节点企业的资源全部纳入考虑范围,使供应链上的资源得到最佳利用。

其三,企业间关系伙伴化。供应链管理以最终客户为中心,将客户服务、客户满意与客户成功作为管理的出发点,并贯穿于供应链管理的全过程。由于企业主动关注整条供应链的管理,供应链上各成员企业间的伙伴关系得到加强,企业间由原先的竞争关系转变为“双赢”关系。供应链的形成使供应链上各企业间建立起战略合作关系,通过对市场的快速反应,致力于供应链总体库存的降低。因此,库存管理不再是保证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的措施,而是是供应链管理的平衡机制。

二、供应链管理下库存管理存在的问题

供应链管理下的库存管理不是简单的需求预测与补给,而是要通过库存管理,改善客户服务,提高收益水平。供应链管理下的库存管理内容主要包括,采用商业建模技术对企业的库存策略、提前期和运输变化的准确度进行评价;测算存货经济订货量时,考虑对供应链企业的影响;充分了解库存状态,确定适当的服务水平。目前,供应链管理下的库存管理存在的问题主要在信息、供应链运作、供应链的战略与规划三方面。这些问题表现为以下几方面内容:

(一)未形成供应链管理要求的整体观念。许多供应链管理系统没有针对全局的供应链绩效评价指标,各节点企业各行其道,导致供应的整体效率低下。

(二)信息传递系统效率地下。供应链库存管理强调协作和信息共享,供应链各成员企业的需求预测、库存状态、生产计划等,都是供应链库存管理的重要内容。企业要对客户需求作出快速有效的反应,必须实时准确传递分布在供应链各成员企业的信息。目前,许多企业的信息传递系统尚未建立,供应商了解到的客户需求信息常常是延迟的或不准确的信息,使短期生产计划实施困难。因此,应建立高效的信息传递系统,有效传递供应链库存管理信息,提高供应链库存管理绩效。

(三)供应链中的不确定性。供应链库存的形成原因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出于生产运作需要建立的一般库存,另一类则是为防范供应链上的不确定因素建立的保险库存。企业在制定计划时,无法顾及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如市场变化而引起的需求波动,供应商的意外变故导致的缺货,企业内突发事件引起的生产中断等,都会对库存产生影响。不确定因素是企业建立保险库存的主要原因。研究和追踪不确定性对库存的影响,是供应链库存管理面临的一大挑战。转贴于

(四)缺乏合作与协调性。供应链是一个整体,需要各成员企业的协调合作才能取得最佳的运作效果。但企业间如果缺乏相互信任,就会增加企业间协调与合作的困难。企业间缺乏相互信任,是供应链企业之间合作关系不稳固的根本原因。因此,需要在各成员企业之间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和激励机制,促进企业间的沟通与合作。与建立企业内部针对各部门的监督机制和激励机制相比,建立企业间的监督机制和激励机制困难要大得多。

(五)产品设计未考虑供应链库存的影响。现代制造技术使企业的产品生产效率大幅度提高,毛利率较高。但是,供应链库存的复杂性常常被忽略,使产品生产过程中节省下来的成本都被供应链上的分销与库存成本给抵消。因此,在供应链结构设计中,需要考虑库存的影响。

三、解决供应链库存管理问题的途径

首先,必须树立供应链整体观念。要在保证供应链整体绩效的条件下,实现供应链各成员企业间的库存管理合作,需要对各种直接或间接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如供应链企业的共同目标、共同利益、价值追求等。要在信息充分共享的条件下,通过协调各企业的效益指标和评价方法,使供应链各成员企业达成共识,从大局出发,树立“共赢”的经营理念,自觉协调相互需求,进而建立一套供应链库存管理体系,使供应链库存管理的所有参与者在绩效评价内容和方法上取得一致,充分共享库存管理信息。

其次,要精简供应链结构。供应链结构对供应链库存管理有着重要影响。供应链过长、各节点之间关系过于复杂,是造成信息在供应链传递不畅、供应链库存成本过高的主要原因之一。优化供应链结构,是保证供应链各节点信息传递协调顺利的关键,是搞好供应链库存管理的基础。因此,应尽量使供应链结构朝扁平控化方向发展,精简供应链的节点数,简化供应链上各节点之间的关系。

再次,将供应链上各环节有效集成。集成供应链上各环节,就是在共同目标基础上,将各环节组成一个“虚拟组织”,通过使组织内成员信息共享、资金和物质相互调剂,优化组织目标和整体绩效。通过将供应链上各环节集成,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供应链库存管理系统复杂性对供应链库存管理效率的影响,使供应链库存管理数据能够实时、快速地传递到各个节点,从而大大降低供应链库存成本,对顾客需求做出快速的响应,提高供应链库存管理的整体绩效。

四、供应链库存管理运行机制

供应链库存管理强调各节点企业的长期合作,需要一种明确的制度安排来强化各节点企业合作的持久性,以抑制各节点企业的机会主义行为。诺思曾经证明:当交易成本为正时,制度是重要的。建立合理的供应链库存管理机制,是保持供应链的库存管理系统运行稳定健康的重要方法。供应链库存管理机制的建立应主要从以下三个层次着手:

第一层次,建立供需计划协调管理机制。包括建立共同合作目标、库存优化计划和协调控制方法、信息沟通渠道,建立利益的分配和激励约束机制、风险分担机制,以保证信息在供应链上传递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库存管理优化措施范文4

摘 要:对于油品销售企业来说,良好的库存管理体系是其做到量效兼顾的重要前提。库存管理的效率和库存损耗是库存管理中的两个重要方面,本文首先从库存量和库存占用资金的角度探究了提高库存管理效率的措施,然后从技术和管理层面探讨了控制成品油损耗的方法,以期为相关油品销售企业提供参考。

关键词 :油品销售 企业 库存管理

一、引言

石油作为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能源,可以说是现代经济发展的血液。从开采、加工到销售,石油工业的每个环节都与社会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对于油品销售企业来说,做好库存管理十分重要,良好的库存管理体系是油品销售企业做到量效兼顾的重要前提。随着经济不断发展,油品销售领域也引入了一些新的管理理念,开始运用erp操作系统,成品油的定价机制得到改善,大库存管理模式下成品油的流转问题也引起了重视,企业的内部管理效率得到了明显的提升。近年来,由于政策变化、消费疲软以及竞争加剧等因素的影响,油品销售企业提升经济效益的阻力变大,对成品油的库存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油品销售企业应当提高库存管理的效率

(一)从库存量的角度来提高库存管理的效率

1、库存管理与物流管理应当相互配合。物流管理是针对商品及其他物资从生产地或库存地到销售地的高效流动而进行的规划、实施以及控制,其目标是让恰当的商品或物资在恰当的时间、以良好的状态到达恰当的地点。完善网络和统筹优化是提高经济效益的有效措施,因而一直是油品销售企业在努力开展的工作。库存管理与物流管理相互结合能够促进销售网络的完善及其统筹优化。在物流管理理念的引导下,改善油库的数量和分布情况,重新确定合理库存量,油库的使用效率能够得到显著的提升,从而拓展经济效益的增长点。在ERP操作系统的支持下,油品销售企业拥有足够的信息技术平台,能够实施大库存管理模式,对库存物资进行多角度分析,比如油品的入库、出库,资金占用、来源与去向。在这种良好的环境下,油品销售企业更应该充分利用有利的内部条件,在库存管理过程中引入物流管理的观念,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从库存量的角度来提高成品油的库存管理效率。物流并不是简单的物资搬运,强调的是物资流动过程中的价值增长和成本控制,油品销售企业在开展相关工作时应当以效益增加为目标。总的来说,库存管理与物流的相互结合并不是简单的同一决策而已,而是要在库存管理过程中充分利用物流管理的相关原理,为油品销售企业降低成本,赢得新的效益增长点。

2、准确测算合理库存量及最低库存量。库存量的相关决策是库存管理过程中的关键环节,油品销售企业只有尽可能地准确测算出合理库存量和最低库存量,才能够使库存量的相关决策更加合理有效,进而提升库存管理的效率。不同的企业所面临的具体情况往往存在较大差异,在测算合理库存量时需要企业结合自身的实际条件,因而需要考虑的因素很多。其中,物流条件和销售需求是最为重要的两个因素,因此油品销售企业应当充分利用ERP操作系统,综合分析与物流及销售相关的数据。合理库存量一般是周期库存量、安全库存量以及最低库存量三者之和。为了满足两次成品油到货之间的市场正常需求,油品销售企业需要保持相应的周期库存量,以维持正常的销售。为了应对突发性的订货需求,油品销售企业需要设定一个安全库存量,这是针对不确定性因素的缓冲库存。而最低库存量则是受到油库罐底存油以及重点市场保障等客观条件影响而维持的最低保障库存。为了使测算结果尽可能的准确,油品销售企业应当仔细分析历史销售数据,多总结经验的同时也多关注市场动态。在ERP操作系统的支持下,油品销售企业的信息更加畅通,可供参考的数据和资料更多,更应该充分利用有利的条件,结合各种可获得数据和资料进行分析,从而提高库存量测算的准确度。

(二)从库存占用资金的角度来提高库存管理的效率

1、供应商管理用户库存。油品销售企业通过合理确定自身的库存量,能够有效降低库存过多的风险,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库存占用资金的数量,减少了资金成本。这也是传统库存管理模式中的主要内容。然而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为物流和库存提供了更加有力的支撑,库存管理的模式也得到了拓展,供应商管理用户库存就是一个具有特定优势的模式。从库存占用资金的角度来看,油品销售企业的合理库存占用资金越少,相应的资金成本就越小,对企业就越有利。供应商管理用户库存就是一个既能保证合理库存量又能有效降低库存占用资金的库存管理模式。通过与客户达成合作性的协议,在一个共同的目标框架下,由供应商来管理双方的库存。根据协议及目标框架的具体内容,油品销售企业的安全库存量和最低库存量可以得到不同程度的降低,从而减少库存所占用的资金量。当然,这一新模式有着非常严格的实施条件,比如与客户的充分沟通,客户的成品油需求量等。供应商管理用户库存模式在实施的初期也具有较大的风险,双方的协议框架可能会经历多次的修订和调整。因此,油品销售企业在采用该模式前需要对其实现条件及风险作出全面而客观的评价,在条件不成熟或者风险较高时不能急于求成。

2、联合库存管理。联合库存管理与供应商管理用户库存的原理类似,都是通过与客户合作来合理降低库存量,从而减少库存占用资金。区别在于联合库存管理是利用油品销售企业一对多的关系,与多个大客户建立合作关系,在各个用油节点上进行充分的协调与合作,制定出一套全局性的用油量和供油量计划,并以此来确定库存量。首先,油品销售企业需要根据用油量和客户信用等来选择几个大客户,通过充分的沟通和协商建立共同的目标,形成联合库存管理的基础。然后,运用信息技术建立一个共同的工作平台,及时共享相关信息,以便对库存量进行及时的调整。此外,还要定期召开供需见面会,对联合库存的相关问题进行沟通和协调,并提出改进意见。联合库存管理是一种双赢的库存管理模式,对油品销售企业来说,能够提升库存管理的效率,而对客户们来说,则不仅可以提升库存管理的效率,还能够使用油更加有保障。但实施条件较多,前期的风险也比较大,油品销售企业为此需要更加重视客户信息的管理,保持与客户的沟通,也需要更加重视相关风险的识别与控制。

三、油品销售企业应当控制成品油的库存损耗

油品的损耗既有技术层面的原因,也有管理层面的原因。相应地,油品销售企业也应当分别从技术层面和管理层面来控制成品油的损耗,以提升其库存管理的效率和效果。

(一)从技术层面来控制成品油的损耗

控制成品油的损耗也是油品销售企业库存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技术层面来看,在油品的运送和保存过程中,相关人员的技术不过关,设备陈旧或者操作不规范等都可能导致跑冒漏滴的情况发生,不仅造成油品的损耗,还会污染环境,甚至引发安全隐患。因此,就工作人员方面,油品销售企业应当提高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使其操作更加规范安全,必要时可采用定期培训和考核的方式。就设备方面而言,则应当及时维护和更新油罐、油车以及相关测量设备和回收系统等,控制成品油损耗的同时也减少污染,减少安全隐患。此外,油品销售企业还可以根据自身条件引入一些新的设备或技术。随着科技不断发展,在油品的运送和保存方面也取得了一些技术进步,通过运用这些新的设备和技术,能够克服一些客观原因,使成品油的损耗降到最低。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油品销售企业不妨做一些新的尝试,不仅能够节约资源、造福人类,还能够进一步提升企业自身的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

(二)从管理层面来控制成品油的损耗

就管理层面来看,油品销售企业应当主要从管理制度和企业文化两个方面入手。首先,加强内部控制,杜绝油品的非正常损耗,制定科学的操作流程来规范相关工作人员的操作方法,减少由于操作不规范而导致的油品损耗。其次,建立有效的奖惩机制,来激发工作人员的积极性,约束消极怠工的行为,使每个员工都参与到控制成品油损耗的工作中来。最后,还应当在企业内部培养控制损耗的文化,从减少环境污染、节约资源以及减少安全隐患的角度让相关人员认识到控制成品油损耗的重要性,逐渐形成控制损耗的良好习惯。

四、结论

在政策变化、消费疲软以及竞争加剧等因素的影响下,油品销售企业的库存既要满足经济社会对产品的正常需求,同时作为企业又要考虑科学合理安排库存,降低成本,盘活资金,增强企业获利能力,因此,库存管理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重视,库存管理的改进变得更加迫切。油品销售企业可以通过将库存管理与物流管理相互结合,并准确测算合理库存量和最低库存量来提升其库存管理的效率。同时,也可以尝试与客户合作,采用供应商管理用户库存以及联合库存管理等新的库存管理模式,来进一步减少库存占用资金,为企业的经济效益寻求新的增长点。控制成品油的损耗也是油品销售企业库存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油品销售企业应当分别从技术层面和管理层面来控制成品油的损耗,以提升其库存管理的效率和效果,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李英.低库存下成品油物流体系运行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石油商技.2014(02) .

库存管理优化措施范文5

【摘要】:目的:总结我院药品库存管理的存在问题,并探讨解决措施。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自实施药品库存管理起在实践药品库存时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并从不同角度探讨现有问题的解决方法。结果:影响我院药品库存管理问题的因素是药品本身、医院、药企、医药公司中的独立因素或者彼此相互共同作用导致,应从建立零库存管理小组,优化库存结构,引进药品零库存计算机管理模式,实施ABC库存分类管理法,建立准时采购、配送、验收制度,定期总结临床用药规律,建立药品预警机制等多方面着手解决。结论:药品零库存是未来药品管理的必然趋势,一定程度上能解决我院库存管理存在的问题,从而给医院带来巨大综合效益。

【关键词】:医院药品;库存管理;问题;解决措施

医院保持适度的药品库存来供临床预防、治疗、诊断疾病的需要,但受库存成本、库存容量、药品品种、社会发展需要等各种因素制约,陈旧的药库管理模式已难以适应现代医院管理要求,需实施经济高效及准确的库存控制及管理体制,进行科学合理的备药,利用严格的数量控制来掌握药品需求的变动,实现库存量的最小化,达到既能大大降低药品储备成本,又能满足临床用药,确保医院的正常运作,为此,各大医院相续引入药品零库存管理模式,并在实践中不断加以完善,取得了很好的成效[1-2]。本文笔者总结我院药品库存管理的存在问题,并探讨解决措施,以期解决好患者需求与库存费用缩减的平衡,优化成本管理,现将结果分析如下,仅供同行参考。

一存在问题

临床出现断药的影响因素包括药品、医院、医药公司、药企四个因素。急诊用药、特殊疾病用药、突发事件用药等非常规用药应需需保证适量的库存,我院对此类药品的备存的药品约占所有品种的10%,有效保证了临床正常及时的用药,但不可避免造成一定库存负担。某些微利的品种或有效期短的品种,医药公司出于经济利益的考虑,不是非常乐意配送或者配送积极性不高,使临床用药受到限制;药剂科的采购员大多把时间耗费在复杂、繁琐、重复的事务性工作上,致使采购以经验判断做采购计划,或者以设立的低储量为依据的,可能出现药品库存管理不准确、药品采购周期不合理等,或因别药品的用量有时会出现异常变化,未能及时采取处理,可能导致某些药品的库存过大或者某些药品出现断药;由于门诊药房及住院药房临床用药需求信息传送滞后,会影响药品采购及供应速度,导致配送公司不能准时地供货;药企、医药公司同样实行零库存管理,根据对市场需要的评估,进行生产或者进货,容易导致药品供应链整体的零库存,在出现突发的流行病时,可能出现市场需量突发的增长,而药企的生产数量或医药公司备货量未能及时补充,导致终端医院供货无法保障;医院、医药公司、药企虽然都引进了先进的信息化管理,但很少医院能与药商做到信息共享和采购订单的传递,多通过数据的重复录入,使信息传递效率和准确性都大打折扣,影响药品准确、准时供货。

二、解决方法

1.优化库存结构

优化库存结构是库存管理的重要组成部份,其核心为满足需求的前提下,消除不必要的库存,保持合理的库存水平,医院的药品库存是在不断地补充中构成的,防止积压,提高库存周转率[3],因此,药库采购员及管理人员应制定少量多次的药品采购及库存计划,即限量采购方式,引进先进和系统的程序进行操作,既能确保采购信息传送的准确性与及时性,又能提高采购人员工作效率,最好能实现药房与药库、药库与配送公司之间的连贯的网络操作管理,建立高效的信息沟通平台,从而能够实时在线监控医院全部药品库存信息及临床用药信息,以便及时、快速制定采购计划并传递给医药公司,配送公司实行“准时制配送”,部分应急药品可实行“加急制配送”[3]。由于医院药品种类越来越繁多,且不同品种的药物的金额、临床用量存在一定差异,因此有必要将药品分成ABC类进行严加管理,便于化繁为简,提高管理效率,A类药品为关键的少数品种,品种单价金额巨大,但品种数量较少,约占存品种总数的5%~20%,但资金额占资金总额的70%左右;B类药品为一般药物,品种数量占总品种数的20%~25%,资金额占资金总额的15%~20%;C类药品为次要的药品,品种数量占总品种数的60%~70%,但价值金额却很小,仅占资金总额10%左右。三类药品的金额比重大致为A:B:C=0.7:0.2:0.1,而品种数量比重大致为A:B:C=0.1:0.2:0.7[4]。利用计算机管理系统动态监测各类药品的流量,根据各类药品消耗情况分析近期各类药品近似库存量及制定药品需求的上下限值,上限值等于近似库存值,下限值为缺药报警时的库存量,当实际库存等于或小于下限时,自动生成采购计划,并通过系统上传供应商。设立滞销药品条目和有效期查询条目,为修改库存下限减少货量或者及时退回医药公司提供依据。

2、引进药品零库存计算机管理模式

药品零库存计算机管理模式是实现药品零库存的内部条件,信息系统是药品物流的神经中枢,应建立先进的网络系统与物流信息系统,拥有独立的医院信息系统(HIS)及物资管理系统,将药品进行统一编码,科室请领药品、药房库存量预警、向医药公司的发出采购计划等均可通过此平台操作,使需求信息在系统中快速、准确、实时的动态流动,通过中间服务器实现医院与供应商之间的信息对接实时化,达到数据传递和信息共享,提高供应商能对医院需求的变动的反应速度,而供货商不能直接访问医院数据库,保证医院系统的安全,整套零库存计算机管理模式能够实时掌握药品供应链的动态及监控药品物流过程,能够起到节约医院的流动资金,减少药品的维护成本.同时可以节省一定的人力资源.缓解医院用房紧张的局面[5]。

3、建立零库存管理小组

以药剂科及临床各科室为对象,通过自发报名的形式组建一支药品零库存管理小组,定期召开各类相关活动主题的讨论,分析影响药品周转天数的因素,包括库房与窗口人员职责不清、零散药品过多、不同种类药品销量差异、领药或上药失误、月盘点时领药量大等因素,针对不同因素制定改进措施,可以增配领药上药人员,调整不同种类药品的在药架的摆设位置,隔开包装相似药品,组建质量零库存管理小组能改变以往的处方风格,从过去的”要我做模式,向”我要做”转变,具有有形和无形的双重效果[6]。

4、建立准时采购、配送、验收制度

采购计划应根据临床需要,实行“准时制采购”,采取限量采购,少量多次,减少药品准备的库存,药品的配送应当采用“准时制配送”,所以合作供应商最好是实力雄厚物流水平较高的供应商,具备GSP认证,能24h内及时送货,管理先进的,并签订《供药协议》、《药

品质量保证协议》、《药品购销廉政协议》等合同,才能保证高效的配送机制,简化中间仓储和搬运等环节,并建立合作关系的医院和供应商之间建立信息交换平台,加快配送速度,药品送货当日,药库库管随即到各部门上门验收,就地入库,按照药品类别及时有序上架[7-8]。

5、定期总结临床用药规律

对临床用药环节的评估是保证药品零库存管理的重要一环,但由于临床的用药存在多样性和不可预测性的特点,但每种临床药品使用具有一定规律性,应快速及时的统计临床用药的需求,生成用药需求清单反馈给药品采购部,临床科室、采购和药房等部门的信息的格式应统一标准化,便于临床药品需求信息得到快速处理和传递,采购部根据药品需求清单及时地进行采购与配送,同时采购员做采购计划时应与临床药师、有经验的老医师共同协商,考虑季节、用药习惯、新药等因素,对于受季、流行范围的影响较大的药物,应根据实际情况来备货,比如抗菌药、抗病毒药品等,对于各季节用量稳定的药物可参考以往季节用量来备货,比如心血管类药、降血糖类药、消化系统药等药物。

总之,药品零库存是未来药品管理的必然趋势,一定程度上能解决我院库存管理存在的问题,从而给医院带来巨大综合效益。

参考文献

[1]丽华.医院药库实施零库存的探讨[J].中国药房,2005,16(16):1224-1226

[2]李志龙.利用医院信息系统实现药品零库存管理[J].中华现代医院管理杂志,2005.3(9):853-855

[3]梁显刚,龚颖彩,李盟军.优化库存结构,提高库存周转率,中国医学装备,2010,1:23-25

[4]冯运,朱珺,顾嘉钦.采用ABC库存结构分析法和订货点技术优化贵重药品管理,药学服务与研究,2009,9(4):268-271

[5]孙远南,蒋国.医院药库药品零库存计算机管理模式在我院的应用体会.海峡药,2009,21(9):195-197

[6]张健,陆晓彤,h书红,等.建立绩效管理平台提高人力资源效率[J].药学服务与研究,2008,8(1):1~4

库存管理优化措施范文6

关键词:备品;备件;供应商;库存管理;联合库存;零库存

一、备品备件管理

备品备件的管理与企业的生产和经济效益有着密切联系,是企业生产管理中一个重要方面,是设备维修管理的主要部分,对备品备件的计划、生产、供应、储备的组织和管理过程。所以,只有对备品备件的供应和储备做到科学、合理的安排,才能使设备的维修管理工作顺利地完成。如何做好科学、合理的储备,保证设备维修工作需要、加速资金周转,充分发挥资金的利用效果,是目前的备品备件管理工作需要进一步研究的课题。

二、传统备品备件库存管理模式以及常见问题

传统的备品备件库存管理模式就是供应企业和使用企业都会有自己的备件库存,需要供应时,供应企业只需要把备品备件运输到使用企业就可以了。这种管理模式的特点是集中对内部的库存进行控制,为了不影响生产,企业一般对备品备件的库存比较多,也就产生了大量的库存管理费用以及占用了大量的流动资金。通过实际调查,一些大型企业设备维修费用占生产成本的8%以上,备件费用占维修费用的65%-80%之间。传统的这种管理模式常见的问题有:备品备件的管理比较分散,信息资源无法共享;备件的通用性管理很难落实;需要的库存资金比较高;备件的仓库管理制度不完善,对备件的查找需要浪费很长时间;缺乏库存分析系统,备件的编码系统不规范;备件的储存品种以及储备定额不合理、不科学;管理人员的思想观念比较落后等。

三、现代企业备品备件库存管理模式

传统的备品备件库存管理模式没有考虑企业之间的协调和配合,大大限制了库存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的发展。现代库存的管理模式是将传统的分散式管理模式转变成合作式管理模式,将库存管理的角度从企业内部向外部进行转变,由企业的局部优化向边界的整体优化进行转变。下面就对现代企业备品备件库存管理模式进行详细的介绍。

1.VMI库存管理模式

(1)VMI库存管理模式的特点。VMI库存管理也叫供应商库存管理,指的是供应商依据需求信息对企业(客户)库存情况进行监控和协调,做出补货决策。这种模式的特点是企业是库存管理费用和决策由供应商来承担;企业的库存由供应商来管理,也就意味着所有权属供应商,只有企业在使用存货时,销售活动才真正体现出来;供应商需要对企业的库存信息进行及时了解和获取,对存货需求进行预测分析,实现信息共享。VMI库存管理模式的优越性已经被很多企业重视,在美国已经有50%的企业都采用了这种管理模式。

(2)VMI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供应商通过对企业的信息共享,缓解了供应链的需求波动,进一步减少安全库存。二是减少浪费、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提高生产和运输效率。供应商掌握了企业的库存信息,有能力防止过剩和不足,可以采取灵活的补货策略满足生产需求。三是大大减少了传统模式下的协商、谈判环节,把补货决策权交给供应商,双方建立信任的合作关系,节约了交易费用。四是提高了服务水平,VMI模式是将双方的信息以及活动进行集成,使供应商与企业之间的界面更加友好,提高了双方的相互影响能力以及柔性。

2.联合库存管理模式联合库存管理是在同行业用户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备件共存、共享的管理模式,需要各方同时参与并制定库存控制计划。设备的维修方式对备件的库存管理有着一定的影响,并且分为计划维修方式和非计划维修方式两种方式。前一种方式对备件可以提前预定和采购,对备件供应量是可以提前预知的,一般采用无库存管理模式;后一种方式按照缺货造成的损失大小把备件分为关键件和非关键件,关键件是在设备出现故障时如果不能及时供应就会造成经济损失的备件,此时要采取安全库存策略;非关键件是指同行业之间的各个企业会备有安全库存,使所有企业的总库存高于行业的总生产能力需要的库存。所以,对备品备件采取联合库存可以为企业降低资金的占用成本。联合库存管理模式依据库存要素的不同,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模式:(1)用户间的虚拟联合库存。这种管理模式没有实体联合仓库,是借助现代信息技术系统将各个参与方的共享备件连接起来,如果一方需要用到他方的备件时,可以直接购买或者借用。这种模式一般适用于使用频率不高的或者是价值比较高的备件,目前我国很多的企业开始采用了这种模式,也取得很好的经济效果。(2)用户间的实体联合库存。这种管理模式是建立在地理位置比较接近的同行企业之间,在合适的位置上确定联合仓库并制定库存控制策略。这种模式大大降低了运输费用,地理位置越近,可用的共享备件范围就越大,除了适用于使用频率不高、价值比较高的备件以外,也适用于其他特性的配件。

(3)供应商参与的联合库存。这种管理模式是供应商与备件用户之间建立合作关系,供应商拥有备件的管理权力和所有权。这样既有利于用户企业减少由于库存备件占用的资金以及企业面临的库存积压风险,也有利于供应商与企业之间加强联合,获取更多的备件信息,增加了供货的可靠性。3.JIT管理和零库存管理模式JIT管理也就是及时管理方式,只有在需要的时候才会发生,不会产生库存,所以也叫零库存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模式强调及时服务,通过消除库存使库存尽量减少到最低,是建立在供需双方长期合作的基础上形成的新型的供需关系。这种模式较少了资金的占用,减轻采购人员的工作量,提高了管理工作效率,主要适用于大型企业或者专业性很强的制造行业中使用。

四、大力推行现代企业库存管理模式

我国的备品备件库存管理在以后的发展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应该摆脱传统的观念,积极学习和吸收国外的先进管理理念与方法,使管理模式进一步创新;二是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完善的信息交流平台,促进企业之间的合作,确保库存管理模式的实施;三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制定经济合理备件供应策略,选择合适的库存管理模式,以加速企业的资金周转,为企业降低成本增加效益发挥作用。

五、总结

现代企业的发展面临强烈的市场竞争,企业为了稳定健康发展和生存需要强有力的后勤支持和保障。备品备件的库存管理是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状态的重要条件,也是推动企业管理的科学化、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基础和保障。

参考文献:

[1]赵嵩正.浅析加强备品备件的管理措施[J].山西科技,2012(16):5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