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美丽乡村建设文献综述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美丽乡村建设文献综述范文1
[中图分类号] F320.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2013)03-0007-01
随着安徽省农村城镇化和美乡村建设的发展,大量整村推动项目开展,“村改社”而形成的农村社区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本文探讨的新型农村社区,是指在新农村建设中,通过土地增减挂钩置换、流转等方式,把现有的行政村界限打破,将地域相邻的几个村进行撤并,从而整合的社区。新型农村社区的建设和发展不能停留于硬件设施的城镇化改造方面,更应发展新农村社区的乡村文化,发挥文化凝聚、整合、规范社会群体行为的作用。通过营造出类似城市社区的环境条件,使入住的农民以此为平台习得现代性而逐渐褪去其传统性,最终完成由传统人向现代人的角色转型。
一、存在的问题
笔者对我县某新型农村住宅社区采取实地访谈等方式,发现新型农村住宅社区乡村文化建设存在以下问题。
1.乡村文化建设的基础设施医乏,资金投入不足
经费不足是制约农村乡村文化建设和发展的重要因素。我国农村社区的政治性建构的特质决定了国家是乡村文化建设和发展的投资人主体。国家的资源持续性地输入到农村中,使农村社会状况得到了改观,并且表现出非凡的有效性,但是这种自上而下的力量是不可能解决农村建设和发展的所有事务,政府不能包办一切。且这种农村社区政治性建构的有限性,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农村乡村文化的建设和发展,如财政投入不足或者是分布不均匀致使农村乡村文化建设面临着“无钱理事”的困境、居民的有限参与不利于社区长效机制的建立、农民的被动参与使许多农民形成“等、靠、要”的依赖心理等。
2.社区居民相对较低的文化素质制约了乡村文化的建设和发展
农村劳动力素质不高,缺乏从事非农产业的技能,是当前新农村建设的最大障碍和制约。文化素质较低和技能匮乏,社区缺乏合理的产业结构,缺乏必要的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使得居民的就业空间和条件十分有限,迫于生活压力,无暇顾及文化娱乐。新农村乡村文化建设的基础是发展,只有在生产发展解决了居民的基本物质需求后,居民才有精力和热情追求精神生活。
3.管理者和农村社区居民对乡村文化建设认识不足
农村社会自古是一个相对较封闭的社会,农民世世代代生活在经济相对落后、有限的社会联系及狭小的生活领域里,使农民受现代文化的熏陶较少,精神文化生活比较贫乏。同时,受近年来片面追求GDP发展以及对官员政绩的考核重经济而轻文化等思想的影响,部分基层干部认为,发展经济是第一要务,只要经济提升,就可解决所有问题,文化建设无关紧要。而且,对于文化建设的考核标准也是过于形式化,主要是依据建设农家书屋、文化活动室、送电影下乡等的数量,至于效果和利用率的高低并不在意。据居民反映,农家书屋里面的书,对他们来说,大部分实用性不强,而且更新缓慢,真正会看的人只有少数;送电影下乡中所播放电影的内容并不符合他们的口味,很少有人会看,认为还不如在家看电视;而文化活动室在小区中通常是作为摆设用的。
二、对策
1.加强新型农村住宅乡村文化设施建设,多渠道扩大资金来源
调查显示,资金不足是制约新乡村文化事业发展的瓶颈,多渠道扩大资金来源成为新型农村住宅乡村文化发展的必要前提。笔者认为,市、县(区)、乡镇二级政府应提高对新农村乡村文化建设的重视,在财政预算中应安排一定的专项经费用于文化事业;文化主管部门尤其是乡村文化站应加强与上级有关部门的联系与沟通,努力争取专项经费;乡村文化管理人员可与企业合作,使企业赞助乡村文化娱乐活动,扩大企业在社区影响力的同时,社区获得文化活动经费,实现互惠互利;以文养文,进行文化经营,将其所得再用于乡村文化建设。乡村文化的活动经费要节约,开源节流。
2.实行文化建设责任制,使文化建设与政绩考核挂钩
受盲日追求GDP增长思想的影响,不重视文化发展,尤其是在农村,主要表现在乡村文化基础设施落后、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不足,以及文化活动相对贫乏。在新型农村住宅社区的建设中,实现了“交通、医疗、教育等基础性设施的突破性提高,但是对于乡村文化设施的建设,却远远不足。据部分居民反映,本已规划建设的篮球场等体育设施迟迟不到位。笔者认为应通过建立检查、考核、奖惩以及竞争上岗等制度来充分调动专业文化工作者的积极性。
3.培养、引进多方面专业人才,调动居民的积极性,强化乡村文化服务
新型农村住宅乡村文化的发展,需要国家政策在人才引进上给予扶持。通过招聘,择优录用思想素质好、专业水平高的人才,充实到新型农村住宅乡村文化干部队伍中,配齐配好社区专职文化管理服务人员;加大对乡村文化工作人员的继续教育和培训,提高文化工作人员的政治和业务素质;鼓励文化能人积极参与新型农村住宅乡村文化建设中,开发业余文化人才资源,培植业余文化队伍,免费培训文艺骨干,并给予适当的精神或物质卜的奖励;社区有关管理部门可与工业园及有关培训机构合作,定期举办培训班,为居民开展多种职业技能培训,提高社区居民的再就业能力;乡村文化站还可以通过与高校合作,把社区发展为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让大学生为社区居民进行价值观、法制观等方面的素质教育;还可以充分发挥社区人员自身的积极性,发挥各自特长,开展社区居民文化体育娱乐活动、行为规范宣传活动、自愿者服务活动等。
参考文献
美丽乡村建设文献综述范文2
关键词:农村宅基地;整理;新农村建设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民的生活有了很大提升,农民对宅基地的需求和依赖大大减少,使得农村宅基地的地位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当前,我国正在大力推进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又会使得农村的村容村貌村风发生更加深刻而巨大的变化。因此,在推进新农村建设进程中,如何科学有效地处理和应用农村宅基地问题,成为关乎农民利益、实现资源有效利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影响农村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课题。
一、当前我国的农村宅基地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农村宅基地,是指在农村中,过去建设过房屋、现在建有房屋,或者经批准、决定用于建造房屋的土地。当前,随着大量农村人口向城镇的流动和迁移,产生了大量空置、废弃的农村宅基地,浪费了大量宝贵的土地资源,造成了较为严重的社会经济问题。当前,我国农村宅基地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一)农村宅基地面积超标现象比较严重
农村宅基地大多为农民自发自为修建房屋占用和遗留下来的。长期以来,由于缺乏有效的管理、约束和监督,使得一些农民在置产动机和“面子”心理、贪便宜心理的作用下,盲目地扩大住房面积和规模,完全不顾国家村镇规划标准,超标准占据了大量宅基地,有的为了显示其富庶和豪奢,还存在一人多宅、一户多宅的现象。
(二)宅基地房屋的居住环境不断恶化
由于农村房房屋大多为自发修建,缺乏统一的乡村规划和设计,造成与房屋相配套的饮水、道路、通讯、卫生等基础设施建设缺乏、落后和不合理,而且缺乏专门的管理维护人员和有效的管理制度,随着时间的推移和风霜雨雪的腐蚀、风化,使得一些农村房屋及基础设施更加老化和破败,造成老宅基地附近村庄的居住环境不断恶化。
(三)宅基地所在的村庄规划和管理比较落后
由于一些农户对旧村改造缺乏规划意识,存在比较严重的“见缝插针”式的建设和较严重的乱搭滥建现象;大多农户对现代建筑原理和科学知识了解不多,因而盲目地建设高层楼房,而对房屋的外观、式样、间距、层高、附属设施等缺乏规划和统一,从而为后期管理和维护留下了很大的难度和隐患。
(四)城镇化带来的“空心村”问题日益突出
由于农村房屋的自发式建设和盲目性发展,随着大量农民进入城镇和许多农村逐步实现就地城镇化,使得一些落后、古旧的农村宅基地被空置和荒芜,而宅基地的四周已经修起大量的新的现代化建筑,许多地方出现了周围新房包围的“空心村”现象。
(五)宅基地流转制度和法律缺失严重
由于当前宅基地在法律上仍处于农村集体所有的状态,按照现行法律和政策,农民对宅基地没有所有权和处置权,而对宅基地上的房屋农民是否有处置权和自由交易权,法律还未做明确规定。产权不清晰和缺乏法律依据,使得宅基地转让和流转只能够成为一种私下行为,不受法律的充分保护,因而宅基地纠纷案件时有发生。
二、加强农村宅基地整理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现实要求
(一)农村宅基地整理的含义
农村宅基地整理,是指充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及农村土地产权调整政策,通过采取村庄归并、改造等,实现农村宅基地资源的再利用,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逐步朝着集中、集约的方向发展,提从而高农村土地利用效率和强度,促进土地利用科学化、合理化,并实现改善现代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保护农村生态环境的系列活动和行为。
(二)农村宅基地整理对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意义
农村宅基地整理,是全面深化现代农村改革的必然趋势,是统筹城乡发展的现实需要,是增加农民收入和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基础,它可以大大节约耕地资源,对生态发展和环境保护,对建设美丽乡村和美丽中国都具有重要意义。
(三)当前农村宅基地整理的几种主要模式
一是选择原有的中心村为依托,先对中心村进行调整整理,再将零散的自然村庄进行缩并;二是因自然、交通、基础设施不便利等原因,对原址不适宜居住和建设的村庄进行整体搬迁和异地改造;三是将宅基地整理与农田土地整理相结合的模式,实现更好的整体开发和合理布局,避免重复建设,提高农村设施使用效率。
三、在推进新农村建设中加强宅基地整理和利用的对策和措施
(一)加强农村宅基地的科学规划
在新农村建设中,要积极树立统筹规划意识,按照新农村建设的整体规划和布局要求,加强对农村宅基地的规划和管理,加强对农村宅基地使用的规模控制和统筹规划。
(二)完善农村宅基地管理制度
要按照新农村建设实际和需要,改变以往对老旧房屋宅基地放任自流的管理思想和态度,积极建立和完善农村宅基地管理制度,既依法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又对一些随意空置、废弃宅基地的行为进行约束和惩罚,加强对一户多宅现象的清查和整改,提高农村在基地的使用效率。
(三)积极探索宅基地流转和有偿使用制度
要主动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积极改革农村宅基地相关政策和产权制度,积极探索农村宅基地置换、农村宅基地有偿流转、农村宅基地有偿使用和转让等现代管理模式,促进农村宅基地的持续健康发展。
四、结束语
农村宅基地是具有社会保障性和福利性的重要农村土地资源,农村宅基地整理的潜力非常巨大,对保护耕地、美化村容村貌、提高农民收入和生活质量、促进新农村的稳定、和谐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因此,应高度重视农村宅基地整理工作,并不断探索新的模式,让农村宅基地重新“活”起来,充分彰显其应有的功能和作用。
作者:王锡政 单位:开江县国土资源局
参考文献:
[1]陈士银,周飞,吴明发.论新农村建设与农村宅基地合理利用[J].安徽农业科学,2007,14:4354-4356+4396.
美丽乡村建设文献综述范文3
关键词:森林城市;铜陵市;现状;建议
中图分类号 S7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7)11-0130-02
随着工业化大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一系列城市生态环境问题凸显,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正面临重大考验。森林城市作为生态城市建设的重要模式之一,越来越被大众所接受,成为当今城市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主流[1]。森林城市是以城市为建设载体,以城市森林生态系统构建和基础设施建设为主要内容,以充分发挥森林功能为建设目,寻求城市建筑与植物种群之间的合理布局。我国从2004年开始启动“国家森林城市”评定。国家森林城市是指城市生态系统以森林植被为主体,城市生态系统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各项建设指标达到标准,并经国家林业主管部门批准授牌的城市[2]。围绕打造宜居宜业的生态山水铜都,建设“城在林中、林在城中、林水相依”的魅力新铜陵,铜陵市提出了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战略部署。
1 铜陵市林业资源概况及现状
铜陵市位于安徽省中南部、长江下游,周边城市有合肥、池州、芜湖、安庆,为长江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和皖中南中心城市。铜陵在植被分区上属皖南常绿阔叶林地带的铜宣广低山丘陵植被区,植被类型有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针阔混交林、针叶树纯林,以松、杉、檫、泡桐、麻栎、苦槠、枫香、化香、杨树、柳树、刺槐、毛竹为主,灌木类为木、山楂、杜鹃等。近年来,铜陵市紧紧围绕建设国家现代林业示范市和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积极实施森林增长工程,稳步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和国有林场改革,加快发展油用牡丹等特色林业产业,造林绿化成效日益显著;林业资源管理日趋规范,并且探索出了发展与保护并重,工程带动与科教兴林结合,改革创新与依法治林统一的科学发展之路。据2016年资源统计年报,全市林地面积达8.69万hm2,其中有林地7.52万hm2,活立木总蓄积达到417.5万m3,森林覆盖率25.32%,林木绿化率29.92%。
2 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必要性
建设森林城市是城市生态系统工程建设不可或缺一部分,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有利于维持城市生态系统的健康和平衡,是建设魅力山水铜都和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与保障。铜陵作为国家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升级的示范,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有利于区域内矿山植被的恢复,减少水土流失,区域森林生态系统的重建和强化,打造特色鲜明生态山水铜都,增强招商引资和吸引人才的城市魅力,为加快转型发展、建设幸福美丽新铜陵增添新动力[3]。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有利于美化环境,陶冶人们的情操,绿色森林和园林绿化绿地可吸碳释氧,净化空气,调节小气候,对改善环境质量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此外,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也是碳汇经济时代的必然选择。
3 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森林资源总量不足,人均较少 相对于安徽省而言,铜陵市无论是森林资源总量还是人均有林地面积排名均不高,全市林地面积8.69万hm2,仅占全省林地面积的2%,人均有林地面积仅0.05hm2,人均占有森林蓄积仅2.46m3,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森林覆盖率等指标与国家森林城市的标准还有差距。
3.2 城市绿地总量不够 近年来,铜陵市虽然先后实施了滨江生态公园、植物园秋色冬景园、铜都大道彩化、黑砂河岸线整治等一系列城市绿化彩化提升和园林景观建设工程,但是依然存在绿地总量不足,空间布局层次简单,绿地空间利用率不够,未重视垂直绿化等问题。
4 铜陵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对策建议
按照《铜陵市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2014―2023)》,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目标是:至2017年6月,森林覆盖率等40项指标达到国家森林城市标准,实现国家森林城市创建目标。主要围绕“一个规划、三大工程、五项标准”开展。其中,“一个规划”即铜陵市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已全面完成。“三大工程”包括“森林三上”工程(上公路铁路、上江河湖塘、上废弃矿山);“四创”工程(森林城市、森林城镇、森林村庄、森林长廊);“五进”工程(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进公园游园、进学校医院)。“五项标准”包括创新督查方案、考核办法、宣传方案、造林绿化技术规程、森林“五进”工作标准等。
4.1 注重基础设施建设 广义上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包括以森林和湿地为主体的绿色空间建设,在《铜陵市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基础上,应当将绿地、湿地等基础设施作为城市的骨架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和建设中。同时,还应加强城市低碳建设[4]。
4.2 坚持城乡一体化发展 国外一些城市如莫斯科、温哥华等,从郊区到市区都掩映在森林中,绿色成为城市的基本色调,森林非常均匀地分布于市区的各个角落,城乡之间为同一个森林环境,总体上形成森林围城的效果。创建森林城市不仅要在营造林工程上大做文章,还要着力塑造美丽乡村形象品牌,形成地域性的乡村风貌,构建绿色乡村体系。
4.3 要有合理的配置 森林生态系统的功能复杂性是其他生态系统无法比拟的,只有结构合理的城市森林体系,才能发挥森林生态系统的功能。铜陵市是生态资源贫乏并遭到严重破坏的工矿城市,森林城市建设应从长远发展考虑,坚持适地适树原则,以乔木为主,乔、灌、草、藤多层次立体化绿化,达到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整体效应,才能发挥良好的生态效益。
4.4 尽量凸显近自然效果 乡土树种具有天然适应性,可以提高森林的稳定性,降低维护与管理费用,也不乏观赏性。创建森林城市应尽量选用乡土树种,保护原生森林植被,注重利用乡土树种模仿天然森林群落,营造近自然林。在公园、广场、绿道、游憩小品等的规划设计上,采用近自然的手法,可达到闹中取静的效果。
4.5 重视营造生态文化 森林城市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部分,从林业的角度,生态文明建设不是简单的营造林工作,而是通过对森林资源的提升和开发利用,形成丰富的生态文化。铜陵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应重点挖掘“凤丹之源”、“泡桐之乡”、“青铜故里”等文化特色。如铜陵国家矿山地质环境重点治理项目,在规划布局上体现采矿历史人文的特色;大铜官山森林公园建设偏向于以都市区森林公园体系建设为主导的森林生态文化工程,合理开发和利用区域内自然人文景观、历史遗址和动植物资源。同时,创建国家森林城市还应注重开发林业游憩资源,满足城乡居民休闲健身需求。
5 结语
改善生态、改善民生是城市森林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铜陵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以“丹桐故里,森林铜都”为基本理念,通过建设完备的生态体系、发达的产业体系和繁荣的生态文化体系,着力打造“城乡一体、林城相拥、林水相融、人与自然和谐相亲”的城乡生态格局,建成“城在林中、林在城中、林水相依”的魅力新铜陵和国家森林城市,使林业更好地服务于铜陵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进程,推进区域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赵晓东,吕璞,梁向军,等.洛阳森林城市建设现状及其发展思路[J].河北农业科学,2010,14(3):96-98.
[2]李正诗,姚延.森林城市建设途径与策略―以晋城市为例[J].林业工程,2014,30(4):178-181.
[3]王自山.铜陵城市森林建设综述[J].安徽农学通报,2011,17(08):152-153.
美丽乡村建设文献综述范文4
关键词:休闲农业;乡村旅游;产业开发;经营模式
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作为现代农业发展带动下衍生的新产业,一经开发,便展现出其强大的发展空间和势头。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地域辽阔,资源丰硕,具备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优越自然条件。大力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在满足消费者对旅游产品需求,丰富旅游产业内容的同时,更能对农村的现有产业结构进行合理调整,增加农村第三产业比重,充分整合农村剩余劳动力资源,实现农村整体经济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一、实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开发的重要意义
近年来,我国广大农村地区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发展伴随新农村建设步伐的整体推进,正朝着产业化、规模化的方向大步迈进。《2014年中国旅游产业投资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乡村旅游接待的中外游客达到12亿人次,占国内旅游接待总量的1/3,2014年乡村旅游收入达3200亿元,带动了3300万农民致富。全国有200万家农家乐,10万个以上特色村镇。可以说,中国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已经成为农村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大力开展农村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对于整体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现农村经济社会“五位一体”的发展规划,都具有十分现实而深远的意义。
(一)实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有利于提升发展现代农业的理念。发展现代农业,需要先进的发展理念。在大力开发农村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同时,促进了城乡文化的交流体验。先进的思想和发展理念,随着旅游者的旅游活动,被传播到广大的农村地区,原有的农村封闭的思想意识领域被逐步打破。对于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产业的经营管理,无形中提高了广大农村地区融合市场经济的能力,提高了利用市场经济的理论观点管理农业发展的能力,从而全面提升了发展现代农业的先进理念。
(二)实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有利于改善现代农村生产生活质量。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开发,重点以生态环境的建设作为吸引游客的亮点。农村地区在生态环境上的投入,在提升旅游品位的同时,使整个农村的生产生活质量有了巨大的改善,客观上实现了旅游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在很多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产业开发上,已经实现了生产、生活、生态的有机结合,广大农村地区在享受旅游产业开发带来的经济效益的同时,更多的体验到生态建设带来的生产生活质量的彻底转变,这无疑体现了农村经济发展力求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与统一。
(三)实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有利于拉动农村市场消费。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比例偏低,导致农村整体的消费需求不足,对农村的消费市场无法实施有效的拉动。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农村的市场消费表现疲软,农村整体消费不旺的问题表现突出。大力开发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产业,对于刺激农村市场消费,拉动农村市场内需,效果是直接并且作用是明显的[2]。连续几年国内旅游业统计数据已经说明,农村旅游市场的空间巨大,已经成为广大农民脱贫致富的新手段,并且效果已经开始显现。进一步发挥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业在这方面的积极作用,通过农村旅游产业的发展来带动地方经济的格局已经形成,必将对我国实施的农村扶贫攻坚战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四)实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有利于提升我国旅游产业规模。我国旅游产业规模逐渐扩大,国家旅游局最新公布的预测显示,截至2015年,我国国内旅游人数将达到33亿人次,年均增长达10%。截至2020年,我国旅游产业规模、质量、效益将达到世界旅游强国的基本水平。大力开发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产业,实现农村旅游产业规模的扩张,对于实现这一宏伟目标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随着我国新农村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广大农村地区迎来了更多的发展机遇和空间,而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更是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有利条件,不断发展的农村旅游市场对我国旅游产业规模的壮大必将起到积极的影响。
(五)实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有利于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和劳动力资源。我国是农业大国,广大农村地区产业结构的不合理一直是制约农村经济快速发展难题。农村第三产业比例偏低,影响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造成整体农村经济效益偏低。农村剩余劳动力资源的不合理分配更是形成了农村生产力资源的浪费。大力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产业,必将带动农村整个经济发展各个环节相应产业的发展,实现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推动农村产业化进程,解放农村生产力,进一步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资源的重新配置,实现富余劳动力的二次就业,对农村经济社会的整体协调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农村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产业的经营模式
纵观我国各地开展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产业开发模式,在近几年的发展中逐渐形成了比较系统、专业的格局。在实际的开发中,各种模式的构建均立足于当地自然的条件进行布局,但依据客观地理条件,文化特色、地域风格又有不同的特色,相关的内容各有不同。比较我国各地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开发模式,具体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一)自然景观型。这种类型是在现有的经营模式中比较多的,就是紧紧依托当地自然的资源,利用天然的地形地貌,凸显原始的自然景观,将回归自然作为经营的亮点。自然景观型的经营管理模式要求具备特定的自然环境,一切源于自然地原始状态,而不是人为的进行构建,创造人与自然和谐的旅游景致,满足人们回归自然,体验生态的心愿。
(二)休闲娱乐型。这种类型大部分位于城市的边缘,远离城市的喧嚣,结合优美的自然风光,安静舒适的环境,便捷的交通,便于人们假日的休闲,让旅游者体验脱离城市后,心理放松的一个短期的体验。经营重点以休闲和娱乐为主,一般采取野外宿营或休闲营地的模式。
(三)田园体验型。一是在城市的孩子假期被家长送到农村进行农业劳动体验,培养青少年热爱劳动,接触农民生活,了解农村生产生活状态的一种少年励志成长体验。二是发挥本地的特色农业优势,采取各种活动方式,让游客参与农业生产,亲身体验农业生产过程,享受丰收带来的喜悦。三是农民将部分土地租赁给经营者,并代为耕种料理,租赁者在假日休闲时到田间亲自参与农业耕作,并与朋友一起分享劳动果实,体验劳动带来的身心的乐趣。
(四)教育学习型。这种类型是将农业生产与现代的教育活动相结合,通过多种形式展示农产品的生产、加工等一些列过程,让游客了解自身所熟悉的农业产品的整个生产环节以及所采用的工艺与技术手段。这种类型明显的特点是全部以实物的展示出现,可以直观的让游客了解和体验。在实际的经营管理模式中,经营者大多设计成农业博物馆的形式进行陈列,以展示区的状态再现当时的场景。加深游客对农业生产建设的了解同时,提高游客对我国农业发展建设的认识。
(五)文化特色型。这种类型一般是依据当地的民俗特色,进行深度的挖掘,民俗文化村模式是最典型的代表。在这里可以对当地的民俗文化做出历史的还原,让游客回味当时的历史场景。还有就是根据特定的历史时期的重大事件,结合当地的历史沿革,对当时的历史场景进行回放,比较有代表性的诸如北大荒特色、知青特色等等。这种类型满足了游客历史怀旧的情怀。上述几种类型只是对我国目前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开发模式的简单概括,在实际的经营管理模式中,大部分体现为综合性、多样性的经营开发模式,并且在发展中会不断创新出更加适应本地区的开发经营模式。
三、农村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产业的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农村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产业虽得到长足的发展,但作为新兴的农村第三产业,在发展的过程中还存在诸多急需解决的问题,与之相配套的产业链条并不完整,还没有形成系统的产业管理模式和经营管理体系。
(一)理论研究相对滞后,开发理念亟待创新。在对于整体产业的理论研究上,缺乏应有的广度和深度,仅停留在浅层次的理解上,导致对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定位偏低。简单的将这一产业定位与一般的小型的旅游项目,没有进一步深入的研究。在开发理念上,过多的偏重于短期的、眼前的经济利益,或者说直接的对当地经济的影响,忽略了长远的规划以及今后带来的社会效益的影响。
(二)监管机制相对缺失,管理行为亟待规范。作为地方行政管理部门,没有制定相应的监督管理制度,没有对这一产业的经营活动实行有效的监管。这就使得部分地区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产业处于长期脱管状态,经营活动处于无序经营,广大的游客也无法得到权力的保护。大多的旅游项目开发破坏了当地的生态,使产业的发展没有长远的发展周期,仅为一时的短期利益,阻碍了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三)项目质量相对偏低,总体规模亟待扩张。由于缺乏科学而有效的项目论证和评估,在旅游项目的产品开发上,没有形成完整的可行性报告,大多为一哄而上,过度追求多而全,结果质量偏低。部分地方政府受观念的束缚,并未将这一产业的开发纳入当地的经济建设规划中,对项目的安排缺乏统一的部署和安排,资源没有得到有效整合,各自为战,单打独斗的现象仍然存在。这种局面的形成,使整个项目的开发不能形成合力,无法打造地区的品牌,缺乏明显的竞争能力,无法形成规模化经营。
(四)基础建设相对不足,服务水平亟待提高。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经营和发展中,与之相配套的基础设施必不可少。但就目前农村大部分的公共事业配套设施状况来看,还无法满足产业发展的需求,这从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进一步发展。而对于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产业的从业人员,大多为当地的农民,受个人素质的直接影响,并不具备专业的服务理念和服务技能,针对旅游的专业要求,明显存在一定差距,对于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产业,服务标准和服务水平亟待提高。
(五)经营模式相对单一,产品开发亟待扩容。目前,我国大部分农村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经营模式较为单一,缺乏对当地市场的深度开发,对于旅游产品的组合不尽人意,大部分的项目开发仅仅依靠当地的自然资源或者农业资源,不能有效的进行所有资源的重新组合和规划。相对于部分旅游项目及产品大同小异,没有创新,开发的渠道过于狭窄,产品开发上应有所延伸和拓展,应该进一步丰富产品内容,全面提升竞争力。
(六)专业人才相对匮乏,经营手段亟待提升。我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产业开发较晚,专业的管理和经营人才相对奇缺。大部分的地区的经营与管理人员都由当地的农民负责,和专业人才比较,他们缺乏系统的经营与管理的专业知识,缺乏相应的营销与服务的管理手段,缺乏必要的服务与品牌意识,这与现代化的企业经营是格格不入的,直接会影响企业的良好发展,造成整个经营活动管理层次较低,生产效率不高,不能很好发挥企业的经营优势,创造更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四、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管理经营的有效措施与对策
面对经营管理中出现的系列问题,必须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予以解决,促进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产业良性发展。
(一)科学严谨规划,合理统筹布局。要坚持科学严谨的规划,立足于当地优势,因地制宜,合理统筹布局。要结合当地发展特点,整合各类资源,发挥资源优势,在保持生态和兼顾市场的原则下进行科学的开发和建设。对于项目的形成,要严格进行科学的论证,制定相应的切实可行的长远规划,在保持成就发展动力的同时,更要注重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并行。
(二)保持项目特色,突出文化内涵。要继续保持项目产品的特色,更加突出项目产品的文化内涵。在产品的开发上,要保持原始资源的前提下,更深入的挖掘地区文化的深刻底蕴,保持旅游产品的活力。旅游产品的开发设计上要力求统筹兼顾,即满足游客追求体验快乐的同时,又能最大限度的宣传地域人文景观的特点,展示地方的旅游特色,达到开发旅游项目的最终目的。
(三)健全监管机制,实施规范管理。地方政府要积极制定相关的政策法规,对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实施有效的监管,使整体的经营活动在有序的框架下运行。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从多方面对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者的经营管理活动进行规范管理,彻底改变经营中的无序状态。各级管理部门要把服务职能放在管理的首位,重点是规范、监督、引导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经营管理步入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
(四)加大基础投入,扩大产业规模。各级政府部门要站在发展农村第三产业建设的高度,加大对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投入,建立起完善基础设施保障体系,促进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运用市场手段,按照市场化运作的要求,以政府为主导,吸引投资主体参与项目的开发与运作,积极开张招商引资工作,把优秀的企业吸引到广大农村,参与到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项目中来,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共同参与项目的开发与经营。通过政府的积极参与,实现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经营管理多元化,既解决了项目开发经营的资金瓶颈问题,又形成了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多元化发展的格局,实现了农村第三产业的生产规模壮大。
(五)突出品牌效应,打造旅游精品。源于消费者需求的差异,旅游者对乡村旅游的产品需求也各不相同。因此,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产品开发上更要突出品牌效应,打造旅游精品,以满足市场的需求。乡村旅游的开发重点就是原生态的竞争优势,要力求做到原始的自然资源与现代的文化气息相融合,深入挖掘当地特色的乡村文化底蕴,打造旅游精品,积极创造人与自然的和谐,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文化。政府部门要站在更高的起点,对本地的资源优势大力宣传,多方联动合作,在提升地方整体形象的同时,实现农村第三产业的重新布局,以乡村旅游产业带动地方经济快速健康发展。
总之,在全球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我国作为农业大国,传统的耕作生产方式已经不能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要求。致力于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开发,做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管理和经营,对于进一步深化农村体制改革,改变农村生产生活方式,加速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具有长远而深刻的历史意义。
参考文献
[1]郭焕成韩非,中国乡村旅游发展综述[J]地理科学进展,2010(12):1558-1605.
[2]陶玉霞,乡村旅游需求机制与诉求异化实证研究[J].旅游学刊,2015(7):37-48.
[3]鲁阳,冯成骁,杨喆剑.“美丽中国”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研究[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5):70-72.
美丽乡村建设文献综述范文5
关键词:转型升级 旅游 跨越发展
随着国家将旅游产业上升到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蓬莱市旅游产业迎来了新一轮黄金发展期。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蓬莱市发展旅游产业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塑造和提升“人间仙境、美酒之乡、休闲天堂”的城市品牌为目标,积极争创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不断提升旅游产业的发展质量、规模档次和综合效益,加快推进旅游资源大市向旅游产业强市跨越、“旅游城市”向“城市旅游”转变。争取到“十二五”末,年接待境内外游客75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突破100亿元。因此,如何继续“做大、做强、做优”旅游业,是摆在蓬莱经济发展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抢抓机遇,增强旅游产业转型升级信心
2011年12月28日,《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提出,到2015年,我国旅游市场规模进一步扩大,国内旅游达到33亿人次,入境过夜旅游9000万人次,旅游消费稳步增长,相当于居民消费总量的10%,旅游业总收入年均增长12%以上,旅游业增加值占全国GDP的比重提高到4.5%,占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12%。审视旅游产业发展趋势,尽管还面临诸多挑战,但总的判断是机遇大于挑战,实现旅游产业跨越发展有着坚实的基础。
(一)产业新定位搭建发展新平台
2009年12月国务院出台的《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明确提出:“把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将旅游业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定位,其定位之高、地位之赫,史无前例,这标志着国家在今后将为旅游产业发展提供更加强大的政策及资金支持。各地纷纷出台了许多旅游产业发展的政策和措施。蓬莱作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也不例外,《蓬莱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蓬莱市“十二五”旅游发展规划》和《蓬莱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进一步加快旅游产业发展意见》等多项规划,为蓬莱旅游产业发展搭建了新的平台,必将促进旅游新的发展。
(二)经济新趋势带来发展新契机
旅游业是有着经济与社会双重功能的综合性产业,产业链已从传统意义上的观光、休闲和度假向商务、会展、文化、农业等众多领域延伸,可以带动交通运输、商业零售、金融服务、邮电通信、文化娱乐、住宿、餐饮等多个行业的发展,越来越成为事关区域整体发展的重要经济增长点。据统计,旅游业关联国民经济109个产业、行业和39个部门,旅游收入每增加1元,可带动相关行业增收4.5元;旅游投资每增加1元,可带动其他行业投资5元,经济增长产生乘数效应,是其他任何产业都难以比拟的。同时旅游业有利于扩大内需,满足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需要;有利于优化经济结构,促进人力、土地、资源等合理配置。对传承优秀文化、推进城乡统筹、加快新农村建设、构建和谐社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种新的经济发展趋势为蓬莱旅游产业跨越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可以推动旅游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三)消费新理念催生发展新概念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旅游者已经不仅仅满足于简单的观光游,自驾游、自助游、户外拓展游等旅游形式,将更加注重追究高层次物质与精神享受,更加注重追逐旅游的文化性。拓展旅游外延、丰富旅游内涵已经成为旅游产业跨越发展的新期盼。蓬莱市拥有灿烂的神仙文化、海洋文化、精武文化、港口文化和和平文化,发展这些文化底蕴深厚和丰富的旅游资源对接,把文化和旅游最大限度地结合起来,向文化要吸引力、要凝聚力、要效益,使文化活动和旅游发展进入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良性轨道,旅游这种发展的全新要求可谓大势所趋、适时而生,机遇难得。
(四)资源优势提供发展新动力
蓬莱自然景观秀美,历史积淀深厚,文物古迹众多,旅游产业发展具有四大优势:一是滨海、历史文化、乡村田园等相结合的资源环境优势;二是紧邻经济发达经济区和主要客源的区位交通优势;三是景区、城市、乡村相互融合的空间组合优势;四是周边旅游资源相互支撑的区域优势。这四大优势,将助推蓬莱旅游产品从向观光休闲复合型转型、旅游产业向融合产业发展转型、旅游品牌向国际知名的滨海度假旅游目的地转型、旅游服务向人性化转型。
二、抓住关键 剖析影响转型升级发展因素
近年来,蓬莱市旅游产业有了长足的发展,呈现出较好的发展态势。但较之全国各地的风景名胜,德天独厚的旅游资源未能理想的转化为生机盎然的旅游产业,发展中存在着明显的缺陷和问题:
(一)旅游发展思想观念陈旧
多年来该市一直位居省内一线旅游城市,原本走在解放思想的前列,现已逐渐被周边旅游城市“追兵”赶上。优势总是在开拓创新中放大,差距总是在停滞不前中拉开。当前旅游发展已经迈进了创意时代,创意来源于思想的解放、来源于观念的更新。蓬莱市发展旅游产业在思想认识上,缺少发展“全域旅游”的概念,思路仅仅停留在沿海区域和现有景区等板块上,推动“旅游城市”向“城市旅游”转变的魄力还不足。要实现旅游发展思想的大解放,破除旅游业只能靠“老天爷赐予”、“老祖宗留下”的陈旧观念,逐步实现旅游业由资源依赖向创意发展转变,以新的视角、新的理念实现旅游发展的新突破。
(二)景区景点开发力度不足
海洋旅游项目不够丰富,海洋旅游项目主要有蓬莱水城、海洋极地世界、八仙过海口等景区(点),以及部分海上观光和沙滩休闲娱乐等一些小项目。生态资源开发不足,没有形成功效完善的旅游景区,该市既有自然生态旅游资源,如森林公园、艾山森林公园、温石汤温泉等,又有人文生态历史旅游资源,如戚继光故里、蓬莱阁西苑、田横山文化公园、兴瑞庄园、韩非乐园等。由于方案设计和开发资金不足等方面的原因,目前除蓬莱阁、海洋极地世界外,大多数的旅游资源如蓬莱阁西苑景区和田横山文化公园亟需完善,大多是观光型产品,静态的展示多,吸引游客参与的少,特别是能够产生巨大吸引力和震撼力、促使游客全身心投入、忘却自我、激起游客无限遐想和无限乐趣的参与性活动较少,产品结构较为单一。久而久之,会逐渐失去对游客的吸引力,不利于生态旅游业向高层次和规模化进一步发展。
(三)旅游营销促销层滞后
对外的旅游宣传促销景点,更多的是集中在蓬莱阁、海洋极地世界和八仙过海口等部分重点景区(点)上,而对于蓬莱阁西苑、田横山公园、兴瑞庄园、艾山森林公园、韩菲乐园等已初具规模的旅游景点宣传促销工作明显滞后,导致这些景点著名度不高,难以形成旅游热门,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无法达到有机的统一。
(四)交通缺乏旅游专线
该市旅游资源丰富,但地理位置相对疏散,有的景区距离蓬莱城区相对较远,最近的田横山文化公园和蓬莱阁西苑距离市中心也有四公里左右,而最远的艾山国家森林公园距离市区有50公里。大多旅游的参与者主要是收入较为稳固、可以享受法定节假日和双休日的城镇居民。作为蓬莱境内的第一山---艾山,但却因为交通问题制约了多少人导致无法开展“一日游”,身临其境、亲身材验一下艾山的旖旎风光,这致使本地居民参与性受到制约,无法形成人气。
另外在硬件设施上,存在旺季宾馆接待能力不够、停车场承载能力不足、部分景点缺少规范标志等问题。在产业培育上,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互动还不够强,在景区运营上,存在各自为战、各行其是的现象,资源没有形成优化配置,合力不够。旅游形象外延性差,由于蓬莱与周边城市如青岛、威海、长岛等缺乏旅游分工与合作,导致旅游景点开发雷同现象严重,在游客心目中产生背景替代效应,严重影响了蓬莱差异化旅游形象的形成
三、明晰思路,加快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步伐
认清全市旅游产业发展的优势和短板,坚持统筹发展、全面发展,解决制约旅游长久发展的弱项和问题。
(一)科学规划,构筑全域旅游新格局
科学的规划决定发展的方向。全域旅游是一种新的旅游理念和发展模式。所谓全域就是把整个城市作为一个旅游综合体来打造,产业培育要与旅游相衔接,基础设施建设要与旅游相配套,城乡开发要与旅游相适应。无论是旧城、旧村改造,还是新城、社区建设,都要充分考虑旅游功能,植入旅游基因,赋予旅游内涵,促进城乡建设和旅游发展的和谐共生。该市城乡旅游资源丰富,完全具备发展全域旅游的条件。坚持以山海为形、以文化为魂,发挥“古阁、仙山、碧海、葡园”等资源优势,统筹规划,科学布局,合力打造四大旅游板块,即突破发展葡萄与葡萄酒特色旅游,积极发展乡村生态旅游,重点打造北部历史文化和滨海休闲、中部葡萄与葡萄酒地域风情、南部生态农业和康体养生以及“蓬莱美丽乡村”特色游四大板块,努力形成“山海呼应、城乡交融、全域覆盖”的大旅游格局。另外文化娱乐、商贸物流、运动保健、医疗养生、会展博览、休闲创意等高端旅游业态,要进一步开拓提高产业发展的层次和水平。
(二)大抓项目,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投入的强度决定发展的速度。项目是经济发展的载体,抓旅游同样离不开项目载体。要围绕“ 吃、住、行、游、购、娱、教”七要素,谋划好面上的工作,做好线上的文章,设计好点上的项目,做到点、线、面融合,吃、行、住配套,游、购、娱衔接,促进旅游产业六要素构成之间的协调与优化发展。要配套建设旅游标识系统、自驾游服务系统、旅游交通系统、旅游酒店餐饮业、旅游商品加工销售系统;通过合作经营、入股等多种方式建设星级饭店、餐馆,大力提高旅行社网络经营能力;结合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活动,加快建设城市停车场、道路交通指示牌、公共厕所等配套服务设施,规范和完善旅游标识,增强城市的旅游服务功能。
(三)聚集人才,提升旅游服务水平
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决定发展的成败。要加大旅游人才培养、选拔和引进力度,努力建设一支素质良好、规模适当、结构合理、与旅游产业发展相适应的人才队伍。要优化和配强旅游行政管理领导班子,定期对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干部进行轮训,进一步加强对旅游景区、旅游饭店、餐饮企业、农家乐等从业人员的培训,全面推行旅游劳动职业资格认证制度,开展导游服务技能、饭店服务技能等行业技术比武和大练兵活动,培养推出一批名导游、名服务员、名厨师等。要采取对外招聘和送出去委培等方式,加快培养高层次旅游研究人才、中高级导游、规划人才、营销人才、工艺品纪念品设计人才、信息化人才和中高级旅游行政管理等人才,依托重大旅游项目、工程,引进一批紧缺的旅游人才。
(四)整合营销,加大旅游宣传力度
强大的营销决定发展的广度。针对游客数量稳步提升,区域竞争激烈,必须进一步创新营销模式,以更大的宣传力度开拓更广阔的市场,提高蓬莱旅游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一是集中开展品牌营销。旅游品牌是游客对旅游城市的第一印象,也体现出城市旅游发展的最重要特征和亮点。应牢牢把握“人间仙境、美酒之乡、休闲天堂”这一旅游形象品牌,在各级媒体持续投放城市形象广告片,放大城市品牌效应。二是广泛开展合作营销。搞好区域联动和景区间合作,以与长岛、招远、龙口等城市捆绑营销为基础,由近及远,形成以蓬莱为核心辐射周边的二日游、三日游。充分发挥旅行社桥梁和纽带作用,建立“旅行社+景区+饭店”一条龙的旅游营销模式,实现长期稳定的可持续合作,互利双赢。三是探索开展网络营销。加强蓬莱旅游网站建设,着力打造集信息提供、宣传营销、电子商务、旅游产品质量信息等功能于一体的网上服务平台,加强与国内主流网站的深度合作,建立旅游微博,及时旅游动态、宣传特色亮点、回应网民关注。
(五)凝聚合力,强化旅游发展保障
坚实的保障决定发展的基础,要加强组织领导,市委、市政府成立旅游产业发展委员会,统筹协调、建立机制,充分发挥旅游部门的主力军作用,积极争取上级扶持资金,支持旅游产业发展;扶持有条件的旅游企业组建旅游集团,旅游饭店、旅行社组建企业联盟,在旅游中心城市设立分支机构,通过资本运营等方式向连锁化、集团化、网络化方向发展;协调安排旅游产业发展用地,保障重点旅游项目建设;认真落实国家、省、烟台市扶持旅游产业发展的有关税收政策,缩小旅游企业各项成本费用;创新金融产品,强化商业性开发景区信贷支持与服务;形成促进旅游跨越发展的强大合力。为旅游产业跨越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保障。
参考文献:
[1]樊香芝.旅游者旅游心理探析[J].河南农业. 2010,(16)
美丽乡村建设文献综述范文6
(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广州510507)
摘要:具有热带农业和现代农业特色的广东农垦具有发展都市农业得天独厚的条件,对广东农垦发展都市农业的SWOT分析,认为广东农垦具有优越的自然环境,良好的区位条件和丰富的旅游资源,现代农业和特色农业示范带动作用取得明显成效,基础设施条件大为改善等优势;存在国家对农业扶持力度加大,突出生态文明地位,人们对都市农业产品需求热情空前高涨等机遇,但也存在一定的劣势和挑战。对此,提出了广东农垦发展都市农业的原则和对策。
关键词 :广东农垦;都市农业;SWOT分析;生态文明
中图分类号:S289 文献标志码:B 论文编号:2014-0064
作者简介:尹凯丹,女,1966 年出生,吉林延边人,副教授,本科,从事农产品质量检测及安全控制等方面的教学及研究。通信地址:510507 广东省广州市粤垦路198号,E-mail:yinkaidan@126.com。
收稿日期:2014-01-21,修回日期:2014-03-25。
0 引言
随着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闲暇时间的增多,对食品的新鲜安全以及回归自然、休闲度假、体验农业文明等的要求不断增加,对农业功能和定位、农业产品的供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乡村农业和城郊农业基础上发展起来融生产、生活、生态、休闲等多功能于一体的都市农业的迅猛发展,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一条很好的途径[1]。广东农垦的垦区农业具有热带农业和现代化大农业的特点,再加上垦区良好的生态环境、独特的垦区文化和传统,具备发展都市农业的优越条件。积极发展都市农业将成为广东农垦的一个经济增长点。笔者从广东农垦都市农业发展的背景分析和SWOT分析入手,提出了发展都市农业的原则对策,为广东农垦发展都市农业提供一定的参考。
1 广东农垦都市农业发展背景分析
在广东农垦“十二五”规划中,提出紧紧围绕“推进农业现代化,打造跨国大集团,建设美好新垦区”的总体目标,坚持以人为本和可持续发展,在发展好主营产品生产同时,大力发展第二、三产业,更加注重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美好型垦区,做到人与环境协调,实现可持续发展。集团总部和一些下属单位分布于在广州市、湛江市、茂名市、阳江市等城市外,还在南粤的东、西两翼偏远地区建立起47 个初具规模的现代化农场小城镇。在城市的支撑和集团现代农业发展战略指导下,农业结构不断得到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布局区域化特色明显,以高新农业科技园为依托的都市农业初现雏形。然而由于广东农垦集团发展都市农业的时期较短,尤其是对都市农业缺乏科学的发展战略与规划,因而都市农业发展的理念落后、目标不明确、定位不准确、部署不清晰,导致了都市农业的形式较单一,热带农业特色没有充分显现,现代农业的优势没有充分发挥,都市农业在集团产业布局中还处于较低的位置。同时也说明农垦发展都市农业的潜力巨大[2]。
2 广东农垦都市农业SWOT 分析
把SWOT 分析方法运用于广东农垦发展都市农业的战略时,优势和劣势代表广东农垦都市农业发展的内部条件,机遇和挑战代表广东农垦发展都市农业所面临的外部环境。
2.1 优势(strength)
2.1.1 优越的自然条件广东农垦集团及所属的各级单位主要分布于粤南、粤东和粤西南地区,大部分在北回归线以南,是中国最接近赤道的地区,大部分地区为南亚热带和热带季风气候类型。是全国光、热和水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由于境内纬度较低,太阳辐射热量大,日照多,又濒临南海,受海洋暖湿气流的调剂,所以气候温暖,夏长冬短,气候温暖,雨量充沛,无霜期长,几乎全年都能适应农作物的生长。绝大部分地区农业生产可1 年2 熟或3 熟的特点,发展以热带农业为载体的都市农业具有独特的魅力。
2.1.2 良好的区位条件和丰富的旅游资源广东省2011 年人均GDP 7700 美元,远超发展都市农业的人均GDP达到2000~3000 美元的最低要求[3]。广东省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业发达,特别是独具特色的热带、南亚热带风光,对于中国和世界位于温带和寒带地区的广大居民具有很大的吸引力[4]。湛江农垦局境内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红树林自然保护区和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湖光岩景区,阳江农垦局境内有省级风景名胜区闸坡风景区。广东农垦所辖垦区农场虽然地处偏僻,但是地广人稀、山美水甜、天朗林幽、空气清新。加之四处都是成片的蔗园、胶园、麻园、果园、茶园,一道道具有农垦特色的热带田园风光,再加之独特的热带农业生产过程、悠久的农垦文化、深厚的农垦光荣传统和历史积淀,令时下久居都市之人和北方居民向往不已。如此丰富的旅游资源对都市农业的带动能力是巨大的。
2.1.3 广东农垦现代农业和特色农业示范带动作用取得明显成效广东农垦积极探索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走在了全国现代农业建设的前列。集团确立优势产业主导战略,大力推广农业科技,积极发展循环农业。现代农业示范区示范带动效应显著。先后建成橡胶、对虾、甘蔗、剑麻、生猪等5 大优质种苗繁育中心和广垦橡胶技术创新中心等6 个研发机构。累计投入3.3 亿元,购置各类农机具3 万多台,垦区农机化综合水平上升到65%左右。建立了全国甘蔗机械化试验示范区、全国农产品(菠萝)标准化生产示范区,以及剑麻、菠萝、红江橙、番石榴、茶叶等5 个全国南亚热带作物名优示范基地。丰收公司、红江农场、湛垦畜牧公司、名富果业、平岗农场被农业部授予“无公害农产品示范基地农场”。科技推广应用取得新成效。在全面推广胶园机械化开荒、机械化除草、绿肥生态覆盖和橡胶四割制技术。垦区参与“橡胶树主栽区割胶技术改进及应用”、“天然橡胶标准化加工研发集成及应用”2项成果分获2006、2008 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无公害猪肉生产技术研究与推广”等5 项成果获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二、三等奖;“糖厂自动化卸蔗装置系统”等6 项成果获国家实用新型发明专利。“蜂泉”牌白砂糖、“三叶”牌菠萝罐头获得中国名牌产品称号,“雄鸥”牌蒸青绿茶、“名富”牌珍珠番石榴、“红江”牌红江橙、“太阳”牌剑麻纤维获得中国名牌农产品称号,“广垦橡胶”牌天然浓缩胶乳、“燕塘”牌纯牛奶、“肥农”牌复合微生物肥等获得广东省名牌产品称号。同时,积极向当地农村、农民全面展示先进的科学技术、标准化流程、产业化的运作模式,成为农业新技术研发和展示的创新基地、科技推广和普及的培训基地、现代农业示范和扩展的辐射基地,发挥了巨大的示范带动作用。
2.1.4 广大垦区基础设施条件大为改善早在2003 年,广东农垦就开始谋划和推进实施44 个农场场部的小城镇规划;2008 年全面完成44 个农场场部小城镇控制性详细规划,为农垦经济发展和树立农垦新形象描绘蓝图。“十一五”期间,广东农垦共规划场部建设总面积71.2 km2,南华等十几个农场的小城镇建设成为当地新农村建设的亮点和示范点。近年来,广东农垦新建成1360 km 的农场等级道路,基本实现了农场到生产队道路的硬化。累计投资3 亿元进行农场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开展环境的绿化美化,建成一大批垃圾收集点和环境整治工程。此外,建成数10 个文化馆室、图书馆、体育场馆,创建了18 所农垦示范性中小学校,医疗卫生体系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垦区交通条件好、居住餐饮设施较完备,垦区的大多数农场场部成为具有现代城镇活力、宜居休闲、绿色环保的城市后花园[2]。
2.2 劣势(weakness)
(1)灾害天气影响。洪涝和干旱灾害经常发生,台风的影响也较为频繁。春季的低温阴雨、秋季的寒露风和秋末至春初的寒潮和霜冻,也是广东多发的灾害性天气。
(2)多数农场地处偏远地区,旅游的路途成本加大。
(3)经营者对发展都市农业缺乏相应的管理经验,相关都市农业的专业人才缺乏,垦区青壮劳动力流失严重,老龄化现象严重。垦区环境相对闭塞,对具有热带特色的广东农垦宣传力度不够,社会对农垦的认识不足。
(4)现有的具备都市农业的项目功能单一,缺乏创新和特色,可供游人参与的农业生产活动与娱乐活动较少,对农垦的文化内涵、特色品牌开发不到位,缺乏对可供旅游消费的农业生产过程、农业科技、农垦文化和农垦传统的发掘,缺少知识性、趣味性和休闲性。吸引力不足。
2.3 机遇(opportunity)
2.3.1 国家政策对农业、农垦的支持力度加大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已经到了国民经济反哺农业的阶段。近年来,国家对农垦的扶持力度加大。集团积极争取中央、省财政支持,5 年筹措资金7.18 亿元,完成土地整理和农综开发10666 hm2,改造中低产田7133 hm2,新增可灌溉农田16667 hm2、生态水产养殖基地1067万hm2,建成各类育苗和防寒大棚6.2 万m2、高标准猪舍6 万m2,还全面实施了一批小型水库和海堤除险加固工程,增强了垦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2]。
2.3.2 党的“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刚刚结束的党的“十”明确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将生态环境质量纳入基本公共产品范畴,从理论上明确了生态环境的显性价值,同时,提供生态产品必将是各级政府的职责,是公共财政保障的重点,是中央财政转移支付、资金补助的考量因素。生态农业具有“自然、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特点,对于农业来讲生态农业必将是今后发展的重点领域,作为生态农业重要组成的都市农业,良好的生态环境也是发展都市农业首要的基础条件,是都市农业的灵魂[5-6]。发展好都市农业也要求大力保护环境,从实践上按照统筹城乡、梯度推进的原则解决农村、农民的环境问题,要因地制宜、创造性地解决农村、农业领域的污染问题,在发展过程中良好的生态环境作为都市农业的底线。反过来又对农业生态环境建设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7]。
2.3.3 人们对都市农业的消费热情空前高涨在城市化进程飞速发展的今天,资源短缺、环境污染日益突出,人们同自然的距离越来愈大。随着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人们对自然环境的兴趣越来越大,回归自然、返璞归真成为一种时尚。不管是农副产品还是农业休闲旅游,“原汁原味”成为人们一种追求。例如生态旅游受到国际旅游界的广泛推崇,成为近年来旅游市场增长最快的一个分支。据世界旅游组织的估计,全球用于生态旅游的花费每年增长20%,大约相当于整个旅游业增长率的5 倍[8]。作为都市农业重要组成部分农业旅游本质上是一种生态旅游、绿色旅游、乡村旅游产品。而提供自然的、无污染的、新鲜的农副产品也是都市农业的重要功能[9]。
2.4 挑战(threat)
(1)省内外都市农业发展给农垦发展都市农业带来一定的压力。国内各级政府对都市农业的发展非常重视,把发展都市农业作为农业战略性调整的重要内容。广东省近年来都市农业发展速度非常快,呈现出投入大、起点高、多方联动、全方位发展的格局[4]。广东农垦的都市农业起步较晚,在激烈的竞争中处于不利的地位。如果不加大力度发展,不注重自己特色的彰显,在都市农业发展的大潮中占有一席之地是很困难的。
(2)来自其他类型旅游产品之间的竞争。广东省以其悠久的历史、特殊的地理位置和人文环境形成独特的岭南文明,作为中国文化的交融点,对各种文化兼容并蓄,博采众长,而独具多元文化的奇幻特色。旅游资源非常丰富,不管是人文景观还是自然景观在国内外享有盛名,必将对以观光农业为主要内容的都市农业的发展带来很大的竞争。
(3)面临农业地位下降、城市用地扩张、劳动力流失和生态环境污染等发展障碍。
3 广东农垦都市农业发展原则与对策
3.1 广东农垦发展都市农业的原则
3.1.1 以发展高效生态农业为出发点对于都市农业来讲,良好的生态环境是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最重要的基础性条件。都市农业的开发建设可以将自然生态的保护与资源的合理开发结合起来,尽量利用原有的自然生态环境,人为的开发要适度,水系、道路、建筑的建设,要尽量融入当地的生态环境[10]。积极发展“原生态”的农业观光旅游,观光农业应定位于旅游与生态农业协调所体现的地域和产业特点,即热带、亚热带农业特色和农垦文化特色,植根于符合自然生态的生态农业和传统的农垦文化、民俗,对其必须加以保持,并得以充分体现。只有选择生态效益型道路,注意保护垦区的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并与生态建设同步,重视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相结合,避免片面追求经济利益,要体现观光农业特色,突出南亚热带作物植被为主的自然风景,强调农垦人的生活风貌和丰富乡土文化内涵。
3.1.2 因地制宜突出热带农业特色和农垦现代化大农业特色广东广大的垦区,生态环境优越,热带、亚热带植物和农作物资源丰富,大片的甘蔗、剑麻、橡胶、茶林,丰富的热带、亚热带果树,本身就是优美的景观。
与之相配套的热带农产品加工过程也是难得的旅游资源,例如,收获罐头食品有限公司的全国最大的菠萝罐头生产线、华海糖业发展有限公司“雄鸥牌”清蒸茶生产线,各大制糖厂、甘蔗生产过程的大型农机作业等体现现代农业特征,必将深受广大游客的欢迎。
3.1.3 以农垦热带农业生产活动为基础都市农业虽然其功能多样、形式多样,融入了很多因素,但农业是基础、是根本,离开了农业,都市农业就无从谈起[11]。因此,都市农业应在保证农业生产的前提下,将参与性、娱乐性、教育性、体验性贯穿于农事活动、农技表演、民俗节庆等项目之中。不能脱离农业,切忌建造过多的人文景观,使环境和设施过于人工化、商业化。不要盲目追求大投资、大规模、高档次、高消费,避免过分依赖非自然技术手段,大兴土木,人工痕迹明显[12]。
3.1.4 提高游客参与性现代旅游者越来越注重旅游经历,渴望参与,向往体验。农垦空间广阔,热带农业生产内容丰富,极具参与性和体验性的特点[13-14]。例如,橡胶树割胶过程、水果收获、水产品捕捞、畜禽喂养等。因此在项目开发时,根据市场需要,结合自身资源特点,创造性的规划设计和布局具有时尚型的多层次系列观光休闲农业产品。城市旅游者和北方来的旅游者,对于他们平常熟悉的产品,其生产过程必将大感兴趣,如果能广泛参与到生产中,同时能参与农垦生活、生产的各方面,能多层面体验农垦深层次生活情趣和感情,体验原汁原味的热带垦区农垦文化氛围,必将丰富游客的旅游经历,提高游客的满意度,增强都市农业的吸引力[15]。
3.2 广东农垦发展都市农业的对策
3.2.1 整体规划、科学布局
(1)广东茂名垦区的南亚热带作物科技园、湛江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和即将建设的阳江农业科技园为载体,发展以农业科技研究与推广、现代农业技术和设施展示、农业教育、提供新鲜农产品(名优水果、无公害蔬菜、高档花卉、鲜活水产品和畜禽产品等)、花卉苗木繁育、农业度假疗养、休闲茶果采摘、娱乐垂钓、花卉观赏、农产品采购等形式的观光农业。建设高水平的消费性农产品生产基地,严格按照绿色有机标准生产,创建品牌、拓宽销售渠道,实现农超对接。
(2)以垦区的各农场为载体,发展热带农业生产过程观光与体验、热带农业田园风光旅游、生态农业观光、小城镇风光旅游、热带风情旅游、农垦文化和农垦传统宣传与展示等形式的都市农业。有条件的农场也可开展城市消费型农产品生产,充分利用广大垦区农场土地资源丰富,人口稀少,以空气、土壤和水分为代表的生态环境状况良好、气候条件适宜等有利条件,可有计划地发展以南菜北运、出口创汇为主的绿色蔬菜种植基地。
(3)以垦区职工家庭为载体,发展庭院经济,开展庭院客栈式的农家乐。为旅客提供“吃、住、游”一条龙服务。
3.2.2 加大宣传和营销,促进品牌建设,创新体制在广大垦区统筹观光旅游资源,合理设计旅游线路和项目,使南亚热带农业产业带成片连线,相互依托,成为品牌旅游线路。结合人文、历史和自然景观,融合观光农业景点,编排旅游线路,尽可能地多开辟一些综合旅游线路,增强吸引力,满足游人的广泛需求。通过多种媒体宣传,认真策划、精心包装积极推介,着力打造“南亚热带农垦都市农业”整体品牌。创建新型的生态农业旅游投资体制,实行多元化的投资渠道,农垦企业、当地政府、社会相结合,以不断加大市场开发力度,解决生态旅游农业发展所面临的经费紧缺的困难,完善旅游业基础与配套服务设施。
参考文献
[1] 李岳云.都市农业的理论与实践——兼论南京都市农业发展[J].南京社会科学,2002(S1):201-206.
[2] 广东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广东省农垦总局.广东农垦现代农业发展报告[J].中国农垦,2009,8:41-43.
[3] 蔡建明,杨振山.国际都市农业发展的经验及其借鉴[J].地理研究,2008,27(2):362-374.
[4] 陈彩霞,蔡人群,陈升忠.广州都市农业发展现状与对策[J].广东农业科学,2012,7:184-187.
[5] 俞菊生,刘文敏.日本大城市地区的“都市农业”[J].上海经济研究,2001(7):65.
[6] 顾晓君.都市农业多功能发展研究[D].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2007.
[7] 甘庆华.新加坡的都市农业[J].老区建设,2007(9):62-63.
[8] 李娜,徐梦洁,王丽娟.国际都市比较研究及我国都市农业发展[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69-72.
[9] 方志权,吴方卫.中国都市农业理论研究若干争议问题综述[J].中国农业通报,2008(24):521-525.
[10] 杨振山,蔡建明.国际都市农业发展的功能定位体系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6(16):29-34.
[11] 曹林奎.国际都市的基本特征与功能开发[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2(4):270-273.
[12] 马万利.田园城市理论的初步实践和历史影响[J].浙江学刊,2005(2):84-87.
[13] 马杰,张洪波.大城市都市农业与城市可持续发展初探[J].四川建筑,2006(4):2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