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教育的意见和建议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德育教育的意见和建议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德育教育的意见和建议

德育教育的意见和建议范文1

一、开展法制教育是医护人员使自己成为一个适应社会要求的实践者的重要前提

近年来,随着人民对健康高度关注,必然带来对医疗行业过高的社会期望,也将更多的压力赋予了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因此大型医疗机构不仅要面临承担社会对医疗的需求,还要承担对青年医疗工作者素质培养的压力。医护人员要面临长时间的工作,严格的职业要求的压力,长期的压力必然导致医生的身体和精神受到极大的挑战。目前,很多医学院的法制教育(除法律及相关专业外)在学校教育中,仍然未摆到应有的重要位置,许多都流于形式。虽然有些学校重视法制教育,但这样的教育住往缺乏实践操作意义,大部分学生仅仅掌握了一些理论知识,而遇到实际问题,就显得束手无策。因此,当有涉及医护人员的医疗纠纷发生时,许多人往往求助的是科主任,上级行政领导,而很少有人能运用法律来维护自身的权利。当这些现象用单纯的道德尺度难以加以衡量和制止时,那么我们就只能通过法律和规章,通过让他们懂得去学习制度的规律性去体现医疗的人性化。

现代心理学认为,思维的评定与体验决定情绪,过度思虑与忧、悲、愁等消极情绪相通,它所表现的心理行为常为:情绪低落、表情悲戚、自卑自责、忧郁不乐、对周围的人与事不感兴趣、行为退缩回避等。长期超负荷必然引起种种心理问题,甚至心理失衡,从而在医疗行为中引发各式各样的问题。因此,一方面我们要鼓励医护工作人员说出自己的内心感受,让其有一个宣泄内心压抑的机会,另一方面更要教育他们从法律上懂得尊重患者,懂得尊重他们的工作,帮助他们把负性情绪变成正性情绪,从超负荷的工作压力中恢复平衡。

二、开展法制教育可以使医疗机构中的医护人员能依法行医,更好履行“治病救人”医疗宗旨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五、六条明确规定——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必须严格遵守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恪守医疗服务职业道德。医疗机构应当对其医务人员进行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的培训和医疗服务职业道德教育。长期以来,人们对医学生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还缺乏统一的认识,大多数时候学校和医院教育都在强调“动手能力”、“理论知识”的重要性。大多数临床医生缺乏对法律和制度的深刻理解,有的对此一无所知,有的甚至认为这些都无关紧要。实际上,“能力”是一个人接受训练以从事一项所必需的所有品质的综合。临床医学既包括技术因素,如获取详尽的病史、进行鉴别诊断等;也包括工作态度、职业道德、交流技能和人际关系。

通过临床教学培训,可以让临床医生熟悉和掌握相关的知识技能,提高实践循证医学的能力,不断地实现知识更新。通过法制教育,则可以预防并减少医护人员中的职业违法,同时也鄙视一些职业道德低下的人与事。例如《执业医师法》从立法宗旨、医师的神圣职责、医师的义务、医师的考核和培训等多层次、多方位地提出法定要求,并把“发扬人道主义精神,履行防病治病、救死扶伤、保护人民健康的神圣职责”写入执业医师法总则,使“关爱人的生命,关爱生命的始终,关爱生命的身与心”从法律角度上升为一种职责。

三、开展法制教育应着重注意的方面

第一,医疗机构本身要努力营造成一个学法、守法、护法的医疗职业环境。如严格制订并执行本院的医疗规章制度,对出现不遵守技术操作规范、利用职务之便牟取不当利益等的现象进行严肃的审察并处理。

第二,在法制教育中,聘请专业的律师、高年资的医师、护师及其他相关技术部门人员进行讲座,进行模拟的医疗事故预处理等。使我们的职工在工作中能时刻学法、守法,提高规范执业依法治医的自觉性。同时,也能懂得运用法律依法保障自身的权益。

第三,医疗机构内部建立一个针对医患关系的法律咨询点,为医疗工作者提供一些关于医疗纠纷的知识,提供预防、处理、赔偿的知识,并能及时帮助和解决青年职工在工作中碰到的疑惑和难题。

综上所述,我们在临床医疗和临床教学中积极开展“法制教育”,是顺应国家“以法治国”、“依法行医”趋势的必然,是医院、科室乃至个人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德育教育的意见和建议范文2

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世界卫生组织对结核病尽管加大力度的防治,据调查显示,我们宁夏地区结核病虽然比2004到2006年下降了10% 但在我们边远山区发病率还是较全国发病率高。由于卫生意识淡薄,机体免疫力下降。因此,对结核病展开有效的健康教育,对控制结核病的发生、治疗和预后控制显得尤为重要。

1 教育方法

1.1普及结核病知识首先向患者介绍结核病的病因、症状、治疗和预后,让病人了解结核病是一种慢性传染病,根据“早发现,有效规范治疗”的原则,对住院病人进行全面的疾病知识教育,让病人了解肺结核的主要临床症状,如午后低热、乏力、盗汗、咳嗽咯血,教育病人凡咳嗽2周以上,出现上述症状,应及时查痰找结核菌和进行胸部X 线检查,不要误认为感冒,或存侥幸心理在安慰自己,要有对疾病自我保护意识,有病早求医。

1.2卫生知识教育针对病人的个性特点、文化素质、生活习惯的不同,对他们做好卫生知识教育,教育得病的人不要面对别人大声说笑,咳嗽、打喷嚏应轻按口鼻,详细向病人解释排痰的病人是传染源,其咳嗽、打喷嚏等急性呼气性动作都有飞散出,带有结核菌的呼吸道粘液、被健康人直接吸入造成“飞沫感染”,此占传染途径的85%。其次教育病人不随地吐痰,因为痰液或粘液落到地面上干燥后,形成“尘埃感染”。农村疫情比较严重,主要是群众卫生习惯,文化素质等因素影响。因此,应教育病人不能随地吐痰,外出有痰时可吐在纸上烧掉或涂在装有消毒溶液中灭菌,以切断传播途径。

1.3 心理知识教育 结核病人均有恐惧、焦虑的心理,我们应及时而耐心指导,只要坚持规律用药,结核病是完全可以治愈的,并不是“难治之症”,不要轻视自己,自暴自弃,疾忌医,贻误治疗时机。结合临床治愈的例子鼓励病人,消除病人恐惧、焦虑的心理,说明结核病人治愈后同样可以与健康人工作、生活和学习,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更好地配合治疗。当病人咯血时,应指导患者卧床休息,保持身心安静,积极配合抢救,切勿屏气,不要错误地认为失血过多会死亡,一定要将血咯出,否则血凝块堵塞气管容易造成窒息。

1.4 饮食指导 俗话说:“三分治疗七分养”,结核病是一种慢性消耗性疾病,合理补充营养对结核病较为重要,饮食选择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低脂肪的饮食,改善机体负氮平衡,增强免疫力,肺结核咯血病人宜进食容易消化低温饮食,忌刺激性食物。对食欲不振的患者,可调剂色、香、味搭配,或中医调理脾胃,增进食欲。

1.5日常生活 帮助病人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讲卫生,使病人掌握更多防痨知识,教育他们发病期间最好不要谈恋爱,也不宜结婚,治愈后,并停药观察半年以上病情无变化者,再结婚,哺乳期妇女不宜哺乳。对病情稳定的患者,应指导适当参与适宜的户外活动,听音乐、散步、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服,避免受凉诱发发感冒,要忠告患者戒烟、戒酒。

1.6 药物应用指导在执行结核病短程治疗过程中,应向病人详细解释坚持治疗原则的重要性,做到坚持规律用药,还要让病人了解抗痨药物用法,药物反应,在服用抗痨药应空腹,易在早餐前,1-2h服药,使药物彻底吸收;比如应用链霉素的病人,如出现头晕、耳鸣、耳聋应及时报告医生并停药。

1.7 出院指导病人住院期间经过药物治疗和整体护理,病情稳定(好转)时,我们应给病人和家属提供有关疾病的预防知识、饮食与休息、疾病康复锻炼方法以及注意事项,指导病人出院后按时复查,解释其重要性,以及如何在门诊配合治疗,提高患者预防保健和自我护理的能力,预防疾病的再复发。

德育教育的意见和建议范文3

1.加强两者之间的整合,打牢一体化基础

在促使教师心理健康教育与师德教育一体化的过程中,不能以放弃任何一方为代价,在具体实施中,既要促使两者有机结合,又要体现各自的独特性。我们要以系统论为指导,高度重视系统中的每个组成元素。其实,促使教师师德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一体化的根本目的就是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如果将教师专业素质作为一个系统,而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师德教育就是其组成元素。因此,在提升教师素养过程中,一方面,我们应该想方设法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不断加强教师师德师风建设,提高教师的师德修养。另一方面,我们应该密切关注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切实加强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确保教师具有积极向上、阳光健康的心理素质,从而为两者的一体化打下坚实的基础。

2.注重问题背后的剖析,抓住实质性问题

从师德教育来看,始终要求教师必须具有理想高尚的人格魅力。但是,理想与现实总有一定差距,这种差距的存在就是引发教师心理问题的根源所在。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往往只关注教师的师德问题,而缺乏对教师心理健康予以必要的关注,以致对教师的行为无法做出准确的评价。将很多属于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深层次问题简单地看作是师德问题。如,对于教师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问题,简单地归结为师德问题,而没有分享现象背后隐藏的本质。从体罚学生来看,与教师的心理健康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有的教师往往处于巨大的压力之下,长期生活在焦虑忧郁之中,不善于自我心理调节,久而久之,就会不自觉地将心中的不满发泄到学生身上,转化成对学生的体罚或变相体罚。因此,我们要注重问题背后的剖析,抓住实质性问题,加强对问题所属的区分,不可将师德问题混淆为心理健康问题,也不可将心理健康问题错解为师德问题。

二、加强教师心理健康教育与师德教育一体化的建议

1.注重对教师的人文关怀,不宜拔高要求

在进行师德建设过程中,在承认教师职业特殊性的同时,必须注重以人为本,应将教师作为教育的第一资源。在进行师德教育时,不能拔高要求,对于当前师德中存在的普遍问题,可以提出一些阶段性的师德行为底线要求。如,提出不准乱收费、不准组织有偿补课、不准体罚、驱赶差生等具有较强操作性的要求,从而规范教师的职业道德,不断提升师德水平。从心理健康方面进行分析可以看出,社会提出的要求是教师师德建设追求的方向,但不可作为普遍性的衡量评价标准。在中国古代,甚至将教师提高到与天地君亲同等的高度,这种对教师的期望是过高的,没有把教师看成一个平凡的人,而是看作了“神”,忽视了对教师的人文关怀,缺乏对教师在物质、心理等方面的正常需求。其实,对教师的人文关怀与学生的发展一样重要。我们应该加强对教师的关怀,及时帮助教师解决心中的疾苦,为教师排忧解难,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高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使其更加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教师也应该高度重视自己的身心健康,不宜提倡带病工作,而应该将教师的健康放在首位。只有让教师保持身心健康,才能使其更好地为国家的教育事业做出更多的贡献。

2.以心理健康教育为突破口,优化师德建设

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水平,必须从社会、学校和个人三个方面入手:一是宏观的社会层面的支持是教师工作的保障。为他们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对其有一个较公正的认可。二是学校要努力为教师营造和谐的内在环境,主动为教师排忧解难。三是面对心理压力,不能怨天尤人,应以实际行动进行自我调节,积极寻求问题解决办法。教师要加强教育理论学习、对学生的了解、文化科学知识的学习,全面充实和提高自己。

德育教育的意见和建议范文4

【摘要】怎样做好新时期中职学生的德育工作,如何促进学生思想的正常发展?这是当前德育工作有待解决的问题。我认为中职学生的德育工作必须要有一个科学的套路,以克服德育工作中盲目无序的现象。本文通过德育实践探索,分析了当前中职学生的现状,提出了切合实际、操作性较强的中职学生和谐发展教育的模式。

【关键词】中职学生 德育工作 和谐发展

Construct the harmonious schoolyard based on moral education

Xu Weiwei

【Abstract】How to do well the moral education work on the secondary vocational students under the new times and how to advance the development of their idea commonly is the problem which needs to be solved right now. I think that the moral education work on the secondary vocational students must have scientific skills and trick so as to overcome the blindfold and out-of-order phenomenon in moral education work. In this article, the writer has analyzed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secondary vocational students through the moral education practice and research and brought forward the education mode that is suitable to the fact and has a strong operating quality to the harmonious development of the secondary vocational students.

【Keywords】Secondary vocational student Work of moral education Harmonious development

众所周知,近几年中等职业学校的生源状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使得中职学校的德育工作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如何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素质全面的新型劳动者,成了职业学校德育教育改革面临的关键性问题之一。科学地认识和分析这一问题,是从根本上解决中职学校德育教育实效性缺失的有效途径。

1.当前中职学校学生存在的主要问题。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品质现状如何呢?毋庸置疑,素质参差不齐与总体素质较低,是当前中职学校学生状况的基本特征。由于多种原因,中等职业学校生源毫无选择地定格为普高落榜生和中学后进生。而成绩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学生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体现了一个学生素质的高低。他们普遍存在的问题:没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是非曲直、正确与错误在他们心中是淡薄的、模糊的,没有积极的人生追求,失去人生前进、奋斗的动力,这给职业学校教育教学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在学校德育工作中,观察到这批学生有如下特征:

1.1 成长经历、家庭背景等情况呈多样性。有四多:单亲家庭子女多,父母文化低、修养差的家庭子女多,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差的学生多,家庭经济条件好、厌学好动的学生多。

1.2 自制力差,逆反心理重,行为偏差明显。不少在校中职学校学生在组织纪律、文明礼貌、社会公德等方面存在着较大的缺陷。事实上,行为偏差的纠正,正是中职学校学生管理(品德、行为、教育、引导)任务繁重的诸多原因之一。

1.3 具有道义感,但法制意识相对淡薄,意气用事,不计后果,主体意识较差。在校中职学生大多缺乏客观的自我评价标准,无自知自控能力,以盲目为特征的从众心理严重。

1.4 “触网”学生较多。网络痴迷者所占比例较大,沉溺网络游戏导致荒废学业、泡吧无度导致金钱支用失控……,如此种种,学生误入歧途的危机重重。

由此可见,如何低进高出,为社会培养具有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就成为摆在我们职业教育者面前的一道难题。我们认为,应从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抓起,构建和谐发展的育人机制,帮助他们从失败走向成功。

2.针对中职学生德育教育的设想。

2.1 教育学生养成良好行为规范。萨克雷说过:播种行为,可以收获习惯;播种习惯,可以收获性格;播种性格,可以收获命运。行为决定成败,基本素质尤为重要。通过行为规范养成习惯,帮助学生由挫败者向成功者转化。

2.1.1 让学生学会做人。要想做事必先学会做人,以有计划、有目的的教育活动为载体,让学生了解做人的基本准则。如,进行军事训练、礼仪训练、队列训练、内务训练,以培养学生集体主义思想,做到集体行动快、静、齐,内务管理军事化,帮助学生纠正不良行为习惯。

2.1.2 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行为规范养成教育体系。如,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自立等。

2.2 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

2.2.1 热爱专业,树立专业理想。请校内资深专业课教师,通过讲座的形式向学生全面介绍本专业的培养目标、教学计划、就业情况;请校友回校作报告,以便使学生对现阶段的就业形势有所了解;观看介绍学校的录像,了解本校成才毕业生典型事例;参观各技训室和实习、实作场所,定期实施技能比赛,在比赛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提高学生对本专业的兴趣和爱好。

2.2.2 对学生进行新型人才观教育。通过请知名校友、行业专家给学生作报告,学生与优秀毕业生和普通劳动者开展多种形式的交流活动,让学生感受到人才就是对社会有用的人。一是让学生懂得社会需求的职业种类多,各项各业都有自己特殊的专业领域,都大有所为;二是让学生树立“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的人才观。

2.2.3 教育学生明确即将从事的职业的性质、社会责任、社会作用、服务对象和服务手段,熟悉本行业守则和其它规章制度,帮助学生形成自己的职业道德榜样。结合专业课,组织开展以培养职业理想、激发专业情趣为重点主题的各种形式的主题班会活动。如“我爱我的专业”、“如何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等主题活动,引导学生把个人爱好与未来职业的需要结合起来。有计划、有针对性地进行职业道德教育。

2.3 社会适应能力教育。

2.3.1 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各种经济成分,认清劳动力市场开放后职业双向选择的就业途径,从而正确对待就业问题。结合毕业前实习,为学生开展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讲座,让学生了解就业政策和就业形势,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掌握求职的技巧和方法,教育学生正确剖析自己,就业服从工作需要,安心搞好本职工作。

2.3.2 教会学生适应社会的生活技能。如:如何与人沟通。人生活在一个群体中,人际关系是你和社会交往的一个纽带。人际关系不是凭空建立起来的,沟通在其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2.3.3 教会学生以健康的心理和良好的心态步入社会,增强自觉融入社会的能力。应做到:对自己有比较真实、客观的了解,有自知之明,不自骄、不自卑、不自欺;能正确理解自己学习、工作和参与社会活动的现实意义和重要意义,能与同学、亲友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对别人要真心诚意,保持尊重、信任、赞美以及帮助的正面态度;善于处理自己的情绪生活,做情绪的主人,不歪曲现实,不逃避现实,尤其要能面对现实,塑造完美的心灵,修正不健康心理。

2.4 以教师敬业奉献精神为支撑点。教师们敬业、乐业的奉献精神、人格魅力,对育人工作的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4.1 更新教育理念,确立育人目标。中等职业教育,是适应市场需求,以就业为导向的,为社会输送技能型劳动者。重视“以人为本”、“以德为先”的教育观和“能力为本”的人才观,加强教育的针对性,充分挖掘学生内在的潜能,突出“专业技术”这一特色,为达到这个目标,德育工作不容忽视,是职业学校工作中的重中之重。我校成立以党委书记挂帅的德育领导小组,挑选责任心强、综合素质好的教师担任班主任和团委、学生科人选,军事管理办公室协作,组成了德育工作班子,同时强调学科育人、教书育人、全方位育人,把德育工作始终贯穿于学生学知识、学技能的过程中。结合学生在校的实际,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推出一套切实可行的德育教育实施方案,努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团结向上的班风校风、刻苦学习的学风。根据学生年级特点,制定了各个阶段的德育目标,围绕德育目标,做到德育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并定期评估检查,师生共同努力,使德育工作落到实处。

2.4.2 根据学生实际,创新德育方法。德育教育中要注重学生的自我教育,发挥内因作用。学生是教育的主体,只有他们亲自体验,才能提高觉悟,形成正确的思想和良好的品质;而教师则要正确引导,潜移默化,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做到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关心学生,善于捕捉学生的闪光点,多给学生肯定关爱,特别对后进生,不能歧视。同时注意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改变过去“家长式”、“批判型”、“行政型”、“防堵型”的说教,转化为“服务型”、“建设型”、“互动型”、“疏导型”,增强教育的感染力。寓教于文,寓教于乐,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启之以行,持之以恒,改变沉闷僵化的育人氛围。

综上所述,不断探索创新,积极寻求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需要的德育工作新思路,努力构建职业学校学生和谐发展的育人模式是很重要的。我校在实施这种教育模式下,使我校学生综合素质有了明显提高,许多毕业生已成为企业的管理人才和技术骨干,受到用人单位的普遍好评。

参考文献

1 张建义著.《大学生心理教育》.香港科教文出版社

2 毛大龙著.《青春期教育》.中国科学文化出版社

德育教育的意见和建议范文5

在教育科研项目资助中,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是一个敏感问题。教育理论与实践之所以存在相互脱离的现象,教育科研项目资助者有不可推御的责任。近年来,我国教育科研项目资助被功利主义所笼罩,急功近利地要求教育科研直接解决教育实践问题,轻视乃至排斥有实际效用的教育理论研究,导致立项的所谓“实践研究”多而肤浅,理论研究由于缺乏政策和经费的支持而难以深入开展,出现了“教育科研成果丰硕,而能有力解释或解决教育实践问题的成果匮乏”的现象。其实,教育理论是一门建立在教育实践基础上的应用理论,在终极意义上,教育理论具有实践依赖性。教育存在决定教育意识,教育实践决定教育理论。教育理论来自于教育实践,又作为一种独立的革新力量作用于教育实践,而且是教育实践的合理内核。同时,教育实践是智力性实践,本身就涉及理论、包含理论,人们在开展教育实践活动时必然要依据一定的教育理论,也就是说,在教育实践背后都存在着某种或某些教育理论的支持,教育理论与实践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融为一体的。

理论有两种基本指向,一是解释或预测,二是规定或建议。与这两种指向相对应,可以将理论分成解释理论和应用理论。解释理论告诉人们世界是什么,应用理论则告诉人们应该做什么和怎么做,也就是说,应用理论是关于如何改进的建议或规定,其主要功能是指导实践。教育科研项目资助者应该正确认识教育理论的作用及其与实践的关系,从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考虑对能够解释或解决教育实践问题的有效性项目给予资助,提高项目资助的有效性。2008年8月4日《光明日报》发表的《如何提高科研相关性》一文,介绍了英国苏塞克斯大学两位博士Paul Nightingale和Alister Scott对科研资助者提出的十大建议。这些建议对提高教育科研项目资助的有效性,促进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有很多启发。笔者据此也对我国的教育科研资助提出十点建议。

一、对于难以解释或解决教育实践问题的科研项目不要资助

目前,部分教育理论工作者和教育实践工作者的教育科研价值观都存在误区。比如,教育理论工作者过于强调学科中心主义的所谓学术研究,忽视教育实践,走所谓“纯学术路径”;而教育实践工作者则过于强调教育科研成果应该是具体的针对教育问题的解决方案或建议,忽视学术理性,走所谓“纯实践路径”。事实上,正如英国教育哲学家迪尔登所指出的,“理论与实践中任何一方都不能绝对地优先于另一方”,“理论与实践是以一种相互促进的方式而共同存在的”。从根本上讲,教育理论与实践之间并非单向的关系,而是双向互动的。教育理论不仅来源于实践,汲取了实践的营养,而且在其发展过程中需要由实践来检验。因此,教育科研项目资助者关注的焦点与其停留在教育实践对理论的批评上,不如落实在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双重互动上。就是说,不要资助难以解释或不能解决教育实践问题的科研项目。

二、教育科研项目资助要摒弃所谓的“学术影响”偏向

教育科研资助者要明白,教育科研成果的有效性与“学术影响”不完全是一回事。这里的有效性主要指对教育实践问题的解释或解决的有效性,“学术影响”则是看论文的发表、转载等要素,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评价语境。近年来,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政府控制方式和资源分配方式更多地采用绩效评价,都使用绩效指标,而任何指标都有“一刀切”的倾向,于是就会出现“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情况。比如,评价教育科研成果时若更多地注重和引用指标,就会导致教育理论工作者只关注论文的发表、转载和引用率,而对于科研成果是否有助于解释或解决实践问题就不那么重视了。我们应该强调,教育理论要在关注教育实践的基础上,以追求教育真知的姿态超越实践、引导实践。因此,教育科研项目资助要摒弃所谓的“学术影响”偏向,把评价科研项目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放到教育实践上来。

三、要鼓励和保护那些力图解决综合性教育问题的跨学科研究项目

教育是一项复杂的人类活动,涉及教育学内部许多分支学科和教育学以外的许多问题,需要进行跨学科研究。然而,教育科研项目申请者多是教育学内部分支学科的研究者,对项目的评审也一直采用同行评议的办法进行。许多重大的综合性教育问题都需要跨学科的解决方案,而同行评议者都是学科专家,遵循的标准都是“学科内部”标准,很难对综合性跨学科教育科研项目、成果作出科学合理的判断,导致跨学科教育科研项目的立项、成果的发表一直都困难重重。因此,教育科研项目资助者要深刻认识这一问题,提倡不同学科研究者共同合作申报并研究综合性教育问题。如果传统的项目资助评审机构无法完成跨学科评估的任务,则可以成立专门的评审机构来支持有效性明确的跨学科研究。

四、跨学科教育科研项目不能等同于有效性项目

正如前文所说,教育问题需要进行跨学科综合性研究,教育科研项目资助者要对那些力图解决综合性教育问题的跨学科研究项目实施鼓励和保护政策。但是,由于教育研究者多为学科专家,他们为了获得教育科研项目立项,可能会设计出一个糊弄人的跨学科研究框架,其实质性内容还是分学科,甚至就是一个学科的研究。其实,跨学科研究是手段而不是目的,跨学科研究的根本目的在于更为科学全面地揭示教育规律,解释或解决教育实践问题,从教育理论与实践结合上推动教育不断发展。因此,教育科研项目资助者不能简单地将跨学科性等同于有效性,而要关注项目本身的有效性。

五、教育科研项目资助者应该打破教育单位垄断教育科研经费的局面

教育是社会大系统中的子系统,教育与社会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然而,我国各级教育科学研究规划课题都只在教育系统内组织申报,只有教育单位才有资格获得经费资助,这一限制性条款违反了平等竞争的精神,也不符合教育专业技能在社会中广泛分布的现实格局。其实,在当今社会,教育专业技能分布广泛,很多社会组织、企业、慈善机构也在从事教育科研工作。因此,教育科研申报要对社会开放,改变“由教育单位研究教育、就教育论教育”的现状,使研究工作从教育中跳出来,站在社会系统的高度,着眼于教育与社会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全方位、多角度地研究教育问题。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打破教育单位垄断教育科研项目的局面。

六、教育科研项目资助要强化对教育实践的有效性

英国著名分析哲学家赖尔在《心的概念》中指出,从历史的观点看,实践先于理论。即便在科学发达的今天,也有一些没有理论体系指导的实践。因此教育科研要转变研究方式,改变时下“尚书斋式”的研究方式,实施“田野作业”,提倡以解释或解决教育实践问题为宗旨,“到现场”去感受、体验、体会教育生活。教育理论的价值在于促进教育实践工作者对教育问题自觉理性地进行反思,唤起他们内心的价值认同和精神再生,引起他们对教育生活意义的深层次思考。所以,教育科研项目资助者应该在项目评审指标中设置并强化项目有效性的标准,在同行评议的专家中除学科专家外增加教育实践专家,在项目评审要求中除教育学术性标准外还应更多地考虑教育实践价值标准。

七、教育科研项目申请书应有对教育实践有效性的评估

教育实践是活生生存在着的,它的生机活力和多样形态的存在方式使它与抽象的教育理论形成鲜明的对比。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歌德说:“理论是灰色的,生命之树常青。”教育理论的抽象和一般意义不应成为其远离教育实践的借口,而只有在分析多种多样的教育实践问题的过程中,教育理论才能“活化”,才能实现有效性。因此,为确保教育科研项目是针对教育实践的,项目申请书就应要求申请人标明对于探究教育实践涉及的各个方面及其特定的研究需求的清晰、准确的看法。在同行评议中也要强调有效性准则,要求评审专家明确解释他们是如何作出项目有效性判断的,凡不能提供项目有效性解释的评审专家,其评审意见均不得采用。

八、要对综合性跨学科教育科研项目进行长期资助

教育科研项目资助者应该清醒地看到,从教育实践出发,切合教育实践的跨学科研究既费钱又耗时,需要有一种制度构架对此类教育科研项目进行长期的支持和有力的投入,还需要稳定的配套政策,否则就可能出现“蜻蜓点水式”的、未得出对教育实践有效的所谓“跨学科研究”成果。因此,要鼓励教育理论和实践工作者合作开展研究,鼓励进行跨学科、跨部门、跨地区合作研究,鼓励提出新问题、发现新材料、运用新方法、形成新认识、创造新成果。

九、教育科研项目资助要对成果转化问题进行考量

毋庸讳言,教育理论与实践之间需要有一定的张力,理论归根结底来自于实践,又要回到实践中并指导实践。教育理论工作者只有脚踩理论和实践这两只“船”,才能使研究成果在实践中不再是“灰色”,不再是实践的“应声虫”,从而有更旺盛的生命力。然而,这样的研究成果实在是太少了。事实上,立项的很多项目从本质上就缺乏转化为实践的可能性和可行性,立项时,同行评议仅采用了“学科内部”标准,或者研究人员根本没有注意教育实践需求,或者缺乏与实践方面打交道的积极性。因此,教育科研项目资助者在立项时就要考虑成果能否转化的问题。

十、教育科研资助政策要体现理论与实践结合的精神

教育科研需要教育理论和实践工作者组成研究共同体,为研究者提供新的信息和生活方式。在这种生活方式中,教育实践问题能得到解释、解决,理论问题能得到生成、提升。因此,教育科研资助政策制定者要本着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原则制定并实施科研资助政策。对于既得利益者举起“学术质量”或“实际效用”来妨碍研究共同体的生成与发展的想法和做法,不能退让也不要害怕,因为教育科研成果的质量最终是要体现在解释、解决教育实践问题的有效性上的。在同行评议中,牵涉不同的价值观念时也需要通过有效性来整合分歧意见并作出决策。

德育教育的意见和建议范文6

Li Lanping

(Hunan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Department of Basic,Changsha 410205,China)

摘要: 和谐交通是和谐社会的基石和重要表征。通过分析我国当前道路交通现状、交通事故特点,阐释了构建和谐交通的意义,提出要采取开展构建和谐交通的理论研究,加强对交通参与者的安全教育,提高驾驶员的安全素质,提高交通事故的救援与急救技术水平,提高车辆技术性能,重视人与道路交通环境的适应性以及气候对交通状况的影响等措施以预防交通事故,构建和谐交通。

Abstract: Harmonious traffic is the cornerstone and important attribute of harmonious society.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current traffic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raffic accident, explains the meaning of constructing the harmonious traffic, offered to take the theoretical study of constructing harmonious traffic, strengthen the safety education of traffic participants, improve the driver's safety quality, and improve the rescue and first aid technique level of traffic accident, and improve the technical performance of vehicle, emphasize on the adaptability of people and road traffic environment and the influence of climate on traffic to prevent traffic accidents and construct harmonious traffic.

关键词: 交通事故 和谐交通 安全教育 交通环境

Key words: traffic accident; harmonious traffic; safety education; traffic situation

中图分类号:F572.88;D61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14-0311-02

1当前道路交通事故的基本情况

随着道路交通事业的飞速发展,汽车交通在改变人类发展历史进程的同时,也带给人类越来越多的生命危害。据统计,1951年至1984年的30多年间,我国交通事故各项指标的变化基本上是平稳的。1998-2002年的5年中,全国道路交通事故绝对数呈上升趋势,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受伤人数年均增长率分别为32.5%、8.8%、42.7%。2002年全国一般以上道路共发生交通事故77.31万起,造成10.94万人死亡、56.21万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33.24亿元,与2001年相比分别增长了2.41%、3.26%、2.85%、和7.66%,是历年之最。[1]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对事故预防倾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实行了综合治理交通和减少交通事故的措施。近几年,欧美、韩国、日本等发达国家交通事故发生率基本处于稳定趋势。我国自去年开展禁止酒驾以来,事故发生率略有下降,但是道路交通事故所造成的损害却依然严重。据统计,去年我国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238351起,67759人死亡、275125人受伤,直接财产损失9.1亿元。与2008年相比,分别下降10.1%、7.8%、9.8%和10.7%。[2]我国道路交通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和万车死亡率远大于发达国家,虽然从相对指标来看,我国道路交通事故增长率和死亡率都在下降,但每年几万人命丧车祸和近十亿的经济损失表明,我国的交通安全形势十分严峻。

2我国道路交通事故的特点

2.1 疲劳驾驶、超速和酒后驾驶是导致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 疲劳驾驶、超速和酒后驾驶导致的死亡人数在2009年虽然降幅明显,但在我们人口大国,其绝对数依然可观,不容小视。同时,国道和省道,以及高速公路的出事率仍然占有很大的比例。

2.2 恶劣天气和摩托车导致的事故居高不下近几年气候相对恶劣,特别是雨、雪、雾等恶劣天气条件下发生道路交通事故导致的死亡人数攀升。摩托车不按规定让行、无证驾驶,以及超速行驶所导致伤亡也在攀升。

2.3 营运车辆肇事严重2009年,营运车辆导致一次死亡10人以上特大道路交通事故,占同类事故总量的79.2%,比较同期,增加了3.3个百分点。[3]

2.4 经济发达地区交通事故相对较多经济发达地区较不发达地区交通事故相对较多,死亡人数多;沿海地区较内陆地区交通事故相对较多,死亡人数多。

2.5 农村人口、进城务工人员是交通事故伤亡的主要人员近年来,由于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城市范围不断扩大,道路不断延伸,农村人口、进城务工农民以及个体劳动者出行大幅度增长,交通参与活动日趋频繁。但是,由于这部分人口受教育程度相对较低,交通安全意识薄弱,容易发生交通事故并造成伤亡。2004年,因交通事故死亡的10.7万余人中,排在前3位的是农民(占26.98%)、个体从业者(占18.34%)、其他不在业人员(占13.22%)。上半年全国死于交通事故的46012人中,农民仍位居前列。[4]

3构建和谐交通的重要意义

3.1 构建和谐交通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指出,要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交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和先行产业,涉及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与人们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交通和谐与否,直接影响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直接关系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构建和谐交通,正是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由此在构建和谐交通实践中,要进一步加深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不断提高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使科学发展观成为构建和谐交通的强大的思想武器。[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