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建筑设计优化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建筑设计优化范文1
关键词:生态建筑,节能,自然环境,设计方法
引言
为了减小建筑污染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生态建筑的数量不断增多。在生态建筑的设计工作中,需要注重各个环节的细节处理,设计人员依照绿色环保的设计思路开展不同方面的设计工作。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同时,实现建筑的绿色化。
1生态建筑优化设计原则
1.1与自然环境相协调
基于建筑工程的自身特点,必定会对自然环境造成一定的损害。如果在设计工作中没有重视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工作,则工程在施工阶段以及投入使用之后,将会对环境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不仅不利于建筑的长期使用,还会使人们生活的环境加倍恶化,对人们的身心健康造成伤害。为了避免上述现象发生,设计人员在开展生态建筑的设计工作中,必须在各个环节中注重对自然环境的合理保护,同时,对自然资源进行适度、合理的利用。这样做的优点在于:不仅可以减少建筑本身的能源利用与消耗,还可以最大限度的满足降低能耗和环保方面的要求。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有着积极的意义。例如:如果在建筑设计中,合理利用太阳能,则降低了照明设备的使用频率;如果采用喷水装置达到降温的目的,则减少了建筑内部空调以及制冷装置的使用频率;如果在建筑中合理设置通风孔洞,则能够保证建筑内环境与外部的空气正常循环与流通。
1.2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生态建筑的设计和施工等一系列工作最终都是为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服务的,也就是说,生态建筑最为关注的问题就是人们的身心健康是否得到有效的保障,是否提供了一个有益于人们开展社会交流的社交环境,满足人们生活方面的要求,这些都是生态建筑在人文方面所需要实现的目标。生态建筑的建设目标之一就是最大程度的满足其人文属性,为人们营造一个健康、舒适、合理的生活和工作空间。生态建设的设计和施工过程不仅仅涉及到普通建筑工程的全部工作,还必须对社会、人文以及施工和自然状况等因素进行合理的融合,是一个涉及问题较多的系统性工程。
2生态建筑设计的优化方法
2.1整体设计方法
只有从建筑的整体出发,全面的分析和设计建筑中的每一个环节,才能实现对建筑物的全面把握,从全局的角度开展设计工作。整体的设计方法涉及到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自然生态环境与建筑本身的协调关系,另一方面是社会环境和建筑本身的协调关系。由于较好的自然环境能够陶冶人们的情操,改善人们的健康状况,调节心情,缓解疲劳,所以在对建筑区位进行选择的时候,其他条件相近的情况下,应该优先考虑生态状况优越的地点进行建筑设计与施工。由于自然环境的缺陷需要通过对建筑物的改进来弥补,所以,在进行施工的过程中,应该尽量减小建筑物对土壤的损坏程度以及对周边环境的污染和干扰程度。在确定好建筑地点以后,下一阶段的工作要满足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首先,对于已有的生态组成部分和因素,要尽可能的保留,不做改动,使自然环境保持其固有的特色和状态,尽可能降低人为修饰的程度。其次,设计人员在设计工作中,需要满足确定的要求,包括:尽量保持原有的地形和地貌特点;保护植被不受损坏;对地质状况和水文条件有全面的把握,并且不进行改动;保护土壤不被损坏。社会环境和建筑协调的设计方法,即在进行建筑设计以及施工的全过程中,要有效把握几个方面,包括:对于已被国家列为保护建筑的名胜古迹、古建筑等,要重点保护,具有不同时代气息的景观和景点、建筑,要进一步的继承和发展;具有地域特点的生态环境和自然景观要受到合理保护,并在此基础之上进行适当的维护和保养;适当、合理的建设城市新景观,适度使用城市中的能源和资源,比如:土地。不允许过度使用资源。尊重地方居民的风俗习惯以及生活方式,不允许扰乱当地居民生活的设计与施工;设计和施工中,适当引用当地的施工技术和手段,使生态建筑在具有地方特色的同时,又得到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使居民融入到绿色建筑设计当中。
2.2高效节能的设计方法
这种设计方法主要强调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方面:高效率;第二方面:节约能耗。建设投入使用以后,会利用大量的能源,如果对不同环节的设计工作中进行适当的节能考虑,将会节约大量的能源,也就是实现了建筑设计的低能耗。设计人员在工作中尽量减少浪费,同时,注重合理利用自然能源。比如在不同的工作环节中,材料的选择方面,采用节能环保的新型建筑材料;合理使用太阳能、风能等。技术的不断进步,带动了能源利用方式的改变和优化。设计人员在很多建筑设计当中对太阳能进行了合理的利用,不仅节约了能耗,也积极响应了国家新能源建设的号召。在目前的建筑设计和施工中,太阳能已经承担了多项工作,包括:取暖、干燥、加热、降温等。另外,基于物理学中的原理,也可以通过适当控制温度差和压力差的方式来减少建筑本身的能量消耗。
2.3灵活的设计方法
生态建筑设计中,需要根据施工地点的实际状况以及外部的自然环境,合理、灵活的选取设计方法和手段,设计中遵照适度、合理、高效、科学的原则。对建筑材料的合理选择是设计工作中的一个重点环节,生态设计者根据建筑的状况,提出所需材料的主要性能参数,然后进行节能、环保方面的考虑。建筑材料首先要保证工程质量、性能以及安全性;其次,绿色环保,对环境低污染或者零污染;最后,减少能源的损耗,节约材料和自然资源。国家大力宣传可持续发展的工作战略,将这一原则应用在绿色建筑的设计方面,为设计工作增加了一定的难度。材料的选择过程中更加需要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考虑与比较。设计和施工每一个环节中的工作,可能都与其他环节有所联系,只是程度有所不同,包括:选择材料、合理加工、功能特性、维护保养以及废弃物的回收与处理等。每一处都体现着生态功能与自然环境的紧密联系。
2.4循环利用的设计方法
生态建筑中需要合理开展通风、空调以及采暖系统的设计工作。建筑外表面的设计中,要全面考虑不同的细节,注重保证围护结构的热效率;不同的用电电器、使用设备和照明设备需要从节能的角度进行合理设计。对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进行合理处理,避免或者降低微生物的肆意生长和繁殖。控制建筑材料的采购渠道,降低材料挥发性气体挥发的概率,使建筑中照明设备的光线与阳光光线相近,营造一个适合人们正常工作和生活的光照条件。尽量减少建筑垃圾的产生,对于能够二次利用的材料,做好回收工作,不仅降低了污染,而且节约了资金投入,提高了人力资源的使用效率。比如:铝、钢等金属材料都是可回收利用的建筑材料,可以再次加工成产品进行使用。为了保证建筑的安全性能以及再次利用,屋面、门窗、地板等部位均需进行绝热处理;为了节约水资源,在建筑中合理安装可循环利用的设备。
3结语
生态建筑的设计与施工必须建立在保护环境、节约能源、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前提下。设计人员应该在确定建筑地点以后,针对施工地点的实际状况因地制宜的开展设计工作,在保证建筑工程质量以及使用寿命的前提下,满足建筑绿色化、节能化与可持续发展方面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周宵.生态建筑的设计原理及设计方法研究[J].低碳世界,2014(19):22-23.
[2]王慧丽.生态设计原理及设计方法对建筑设计的作用[D].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学院,2012:119-123.
建筑设计优化范文2
【关键词】:建筑设计;节能优化;设计;分析
【导言】:伴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能源消耗的额度也逐年增大,能源问题已成为焦点,其严重违背了可持续发展原则,制约了国家经济建设,阻碍社会发展。目前,建筑业耗能居于首位,我国出台了一系列的节能标准,切实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原则。
1、我国建筑节能设计的现状分析
由于建筑节能设计具有很强的综合性与系统性,涉及到的专业领域较为广泛,技术含量较高,使得在节能建筑设计方面依然缺乏完善的建筑设计技术,建筑设计体系也不成熟。具体现状归纳如下:
1.1建筑节能标准执行率低
由于我国各地区的气候条件和经济条件差异较大,与当前的能源节能标准尚未细化,也没有充分考虑当地的经济条件,导致所有的标准在实施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问题。
1.2设计人员缺乏J识
虽然建筑业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的支柱产业,但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在建筑行业的发展上建筑设计没有充分展现出建筑节能创新的理念,这主要是由于设计人员缺乏充分认识和了解建筑节能设计,仍沿用传统的设计过程中的设计理念,从而导致在建筑行业的建筑节能理念和技术不能得到充分的体现和应用,阻碍了节能建筑的开发应用。
1.3管理人员节能意识薄弱
建筑节能设计不仅体现在建筑中,它与建筑的管理密切相关。但在建筑节能技术应用的现状并不乐观,原因是创新和管理意识缺乏,不会使用节能建筑的设计理念,施工管理,施工企业的管理模式仍然是传统的粗放式管理应用,这显然不利于建筑节能技术。
1.4先进节能技术应用不足
当前,我国的建筑行业对国外先进技术的依赖性强,特别是在建筑节能设计技术领域。因此,先进的节能技术在节能建筑设计中不能得到充分的应用,许多设计理念仍然沿用传统的设计理念和方法,严重制约了资源的保护和环境的保护。
2、建筑设计中的节能措施分析
2.1屋面节能措施
屋面是建筑围护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屋面的节能措施,在屋面进行保温隔热处理显得尤为重要。在夏季,太阳辐射很强,经受太阳辐射后的建筑屋面的温度能够达到七十摄氏度或以上的高温;在冬季,虽然太阳的辐射要弱得多,但是室内外温差却很大,从屋顶散发到室外热量非常多。基于这方面原因的考虑,很有必要对屋面采取节能设计。在屋面节能设计方法上,以把保温层铺设到建筑屋面这种方法运用得比较多。然而,为了使屋面的保温隔热效果更加的理想,则需要严格要求和控制保温材料质量。具体的做法是:第一,在设计上对保温材料的吸水率以及密度要把握好尺度,屋面自重更是要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第二,在选取保温材料的时候,应尽量选用具有环保的、优良保温隔热性能的以及性价比高的等优点的材料。第三,设计人员还可以用蓄水或者是绿色种植的方法运用到屋面设计中。其中蓄水式的屋面能够散热,还能使屋面温度降低,绿色种植式的屋面不但可以增加建筑的绿化,队环境起到美化的作用;还可以使屋面的保温隔热效果更加理想。
2.2墙体节能措施
墙体也是建筑围护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墙体上采取行之有效的节能措施,能够使建筑墙体的节能效果得到很大程度的提升。对于墙体的节能设计,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方法:在建筑外墙的材料选择上,采用隔热保温性能较为理想的材料;在墙体中间,将保温的材料放入其中,形成墙体和保温材料凝结在一起的复合墙体;在建筑的外墙添加保温层,不但能起到隔热的效果,还能为墙体充当保护的功能,这种方法也叫外墙外保温。如果只考虑保温节能的效果,第三种方法可以说是最佳的选择,因为室外的温度不会对外墙外的保温材料产生太大的影响。
2.3门窗节能设计
2.3.1控制建筑窗墙比
窗墙比顾名思义就是窗和墙之间的面积比,指的是窗户洞口的面积和房间立面单元面积之比,常常把窗墙比作为指标参数运用到建筑和建筑工节能设计中。其中房间立面单元面积指的是建筑的层高与开间定位线所围成的面积。不同的区域,不同的气候条件,在窗墙比的要求也很不同。尽管如此,对于门窗节能方面的措施来说,控制好建筑外窗的面积是很好的也是有效的一个途径。
2.3.2门窗玻璃的选择
着色玻璃:着色玻璃是一种节能装饰性玻璃,它不但具有良好的透明度,还可以对阳光中的热射线显示出很强的吸收能力,有效吸收太阳辐射出来的热量,从而达到隔热节能的功效。不但如此,从外面透入隔热玻璃的阳光,会被其柔化掉,大大降低阳光刺眼的程度,隔热玻璃还能把太阳光中的紫外线过滤掉,有效隔绝了紫外线对室内物品的直接作用而引起的物品褪色和变质情况的发生。镀膜玻璃:镀膜玻璃也叫反射玻璃,它是通过改变玻璃的光学性能,来达到某种特定要求的。具体来说,是将一层或者多层金属、合金或金属化合物薄膜涂镀到玻璃的表面。在建筑门窗节能中,采用的镀膜玻璃指的热反射玻璃,它具有在对热辐射进行反射时候,还能发挥很好的透光性能的优点。阳光控制镀膜玻璃和低辐射镀膜玻璃是比较常用的镀膜玻璃,阳光控制镀膜玻璃,可以对阳光起到一定的控制作用,隔热性能极佳,从而降低了室内空调的使用率,最终达到节能的目的。这种玻璃在安装时,还要在室内侧安装膜层来延长它的使用寿命。低辐射镀膜玻璃可以放射远红外线,也可以很好地阻隔可见光里的热射线,保温效果极其理想。中空玻璃:中空玻璃是一种将两片或者三片玻璃,用高强度高气密性的复合粘结剂,将其与含有干燥剂的铝合金窗框粘结在一起,从而形成的高效隔音隔热玻璃,门窗的保温隔热性能得到很大的提升。
建筑设计优化范文3
【关键词】 结构设计优化;建筑设计应用
传统的结构优化设计,实际上指的是结构分析,其过程大致是假设-分析-校核-重新设计。重新设计的目的也是要选择一个合理的方案,但它只属分析的范畴;且只能凭设计者的经验作很少几次重复以通过“校核”为满足。结构优化指的是结构综合,其过程大致可归纳为:假定-分析-搜索-最优设计四个阶段。其中的搜索过程是修改并优化的过程。它首先判断设计方案是否达到最优(包括满足各种给定的条件),如若不是,则按某种规则进行修改,以求逐步达到预定的最优指标。[7]
一、结构设计优化方法的理论基础
在工程项目结构设计过程中,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有很多,最终要实现的目的是需要在设计对象基本适用功能和安全可靠性有一定保障的基础上,更好地设计设计对象,使其达到最佳效果。在此基础上,工程和结构最优化的问题就必须要引起重视。
从建筑理论上分析结构设计优化方法可以得知,结构设计优化方法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房屋工程部分结构的优化设计,其二是房屋工程结构总体的优化设计。后者的优化设计包括:屋盖系统方案的优化设计、围护结构方案的优化设计和结构细部设计的优化设计。穿插其中的,还包含选型、布置、受力分析、造价分析等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应遵循一定的原则,结合具体工程的实际情况,从实际出发,围绕房屋建筑的综合经济效益目标进行结构优化设计。
在设计安全被保证的情况下,建筑师应开拓创新,挑战新的结构形式。在建筑结构设计的过程中,建筑师的设计意图应能够得到基本满足,应设置尽量符合规则的平面布局,使其对称;同时缩小质量中心和刚度中心的差异,使建筑物在水平荷载作用下不致于产生太大的扭转效应。在竖直方向的布置上,应确保在满足功能要求的情况下,尽最大可能贯通竖向的承重构件;为使结构分析和设计上的难度不致于太大,减少不必要的经济浪费,使应力分散,转化层应尽可能少地使用;竖直方向的刚度要渐变,而不要突变,如若不然,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突变处会产生严重的应力集中现象,这是非常不利于结构抵抗水平动力荷载的。
二、优化的结构设计技术在实践中的应用
在优化结构设计方案设计好以后,就可以在实践中融入这种理论方法。当前,结构设计优化属于一个较为普遍的课题,在能够充分利用结构优化方法而且其适用性能不出现改变的基础上,使工程造价目的得以实现,在实践中充分地运用结构设计优化方法,对于我国建筑工程设计人员而言,是很有必要的,也是很重要的。结构设计优化设计在项目的整体设计、前期设计、旧房改造以及抗震设计等环节中,能够产生巨大的效益。在结合结构设计优化方法以及模型的基础进行实践,一定要注意一下三方面的问题:在结构设计优化的前期工作中积极参与,优化概念设计和细部结构设计,对下部的地基基础结构设计进行优化。下面就针对这三方面开展进一步的分析和讨论:
1.在结构设计优化的前期工作中积极参与
由于前期方案的确定与建筑的总投资之间有着直接的关系,而现在存在的普遍问题就是前期方案阶段结构设计并不参与其中,建筑师在实施建筑设计的时候,通常情况下都不对结构的合理性以及其可行性进行充分地考虑和分析,但是建筑设计的结果对于结构设计而言,能够产生直接影响,有一些方案可能会使结构设计的难度有所增加,在此基础上会使建筑的总投资得以提升。若是在方案初期,结构优化设计就能够参与到其中,那么我们就能够依据不同的建筑类别,将合理的结构形式和合理的设计方案选择出来,从而有一个好的开始。
2.优化概念设计和细部结构设计
针对那些没有具体数值量化的情况,概念设计是最佳的选择,例如,地震防烈度的设置,由于它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计算式与现实之间难免会存在一定的差距,在设计过程中,概念设计的方法是比较适用的,将数值作为辅助参考资料。在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需要能够对结构设计优化的方法灵活充分地运用,从而达到最佳效果。
3.对下部的地基基础结构设计的优化
在地基基础结构设计优化过程中,合适方案的选择是很重要的,若是桩基础,那么就需要与现场地质条件相结合,将桩基类型合理地选择出来,使造价得到最大程度地节省。桩端持力层会对灌注桩桩长的选择产生一定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应该多比较,最终确定最佳方案。
例如:某中学艺体馆,三层22m跨大梁采用后张有粘接预应力新技术,解决了跨度大、荷载大的问题;梁截面400*1500mm,选用后张有粘接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预应力钢筋
3-7∮5,利用荷载平衡法平衡恒载+1/4活载,以保证在无荷载时不至于反拱过大。
三、结论
对结构设计优化的技术方法进行充分有效地利用,可以使有限的空间、有限的资源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从而使其的效果得到最大化的发挥,在此基础上,经济化、实用性以及适用性的目标得到有效实现。在这种情况下,建筑产品的品质要求实现了不断提升,从而使人,们对居住条件以及生活环境的要求得以实现,与此同时,建筑商满足顾客需求的手段也实现不断更新的目的,最终使建筑工程造价成本的目标得到有效地降低。
参考文献
[1] 卢亦焱,黄银燊,唐红.房屋加层外套框架结构方案的优化设计[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2009(04)
[2] 马臣杰,张良平,范重.优化技术在深圳京基金融中心中的应用[J].建筑结构. 2009(S1)
[3] 张红友.优化结构设计 减少建设投资成本[J].陕西建筑. 2008(11)
[4] 肖伟.通过结构优化设计提高房屋抗震性能[J].福建建筑. 2008(11)
[5] 姚琦泓.概念设计在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应用[J].商品储运与养护. 2008(06)
建筑设计优化范文4
关键词:生态建筑;设计原则;合理优化
1、生态建筑的概念特点
生态建筑指是将生态学的思想融入到建筑设计的过程当中,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建成的充分体现出人与自然相和谐设计理念的现代建筑,是生态理论与建筑学相融合的产物。生态建筑在设计时充分的尊重了人、自然以及建筑本身之间协调关系的特点,决定了生态建筑的设计节能、低耗、环保和生态平衡等特征。
首先,生态建筑设计采用了先进的建筑学技术,对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性资源加以充分的利用,大大降低了生态建筑在运行过程中对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同时,巧妙的设计还能利用生物作用和物理原理来实现生态建筑内部对通风、采光及保温的要求,从而减少生态建筑运行过程的能耗,达到了节能减排的效果。
其次,生态建筑的设计注重使用可循环利用的再生资源,这种设计方法不仅能够控制工程的造价,还可以对建筑材料进行充分的利用,有效的控制建筑垃圾的产生,减轻生态建筑在建造的过程中对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生态建筑的设计中不可缺少的一环便是排放物的无害化处理环节,生态建筑在设计与运行的过程中会不可避免的向环境中排放一定的废物,对这些排放物进行无害化处理,使其不会对环境造成危害,并保证建筑内部的环境不受排放物的影响,是生态建筑设计的一大特点。
最后,生态建筑设计将建筑文化与环境文化紧密地结合了起来,不仅重视建筑自身的和谐,还考虑到了建筑与周围环境的和谐,将生态理念融入了建筑以及建筑周围的环境当中,从整体上完善了建筑物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2、生态建筑的设计原则
整体性的原则:生态建筑设计还应当遵循整体性的原则,在保证建筑物各项使用公能得以实现的前提上,重点强调建筑的整体功能,全面考虑工程所在地的自然环境、经济条件和文化特色,充分发挥生态建筑的使用功能和生态功能,实现生态建筑与周边环境的完美融合。
以人为本原则:以人为本原则是生态建筑设计的核心思想,在进行生态建筑设计的过程中,要充分尊重人作为社会主体的地位,保证生态建筑的使用功能,为使用者创造舒适方便、健康环保的生活空间与工作场所,满足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并不断提高自身的设计标准,完善生态建筑的设计水平,为生态建筑创作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环境友好原则:生态建筑设计应当注重建筑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遵循环境友好的原则,重点强调建筑与环境的和谐,在进行设计时充分考虑到建筑本身对周围环境造成的影响,尽可能保证当地的生态环境不被破坏,防止建筑的建设与使用过程对环境造成污染,在为使用者营造出良好的室内环境的同时,确保外部环境不受损害,并与外部环境融为一体。
节能减排原则:当今世界能源短缺的问题日益凸显,成为了威胁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首要问题之一,在生态建筑设计中遵循节能的原则,对实现生态建筑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为此,在进行生态建筑设计时,应当尽量采用可再生可降解的清洁建筑材料,并对建材进行无害化处理,确保建筑材料对人类及环境不构成威胁。同时,还应合理利用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减少生态建筑运行时对电能的依赖,尽可能降低生态建筑的运行能耗,实现生态建筑的高效节能。
因地制宜原则:生态建筑在设计的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到建筑所在地的自然条件和生态环境,对多方面因素进行综合考虑,最终提出同时兼具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的设计方案。这就决定了生态建筑的设计应当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结合建筑所在地的气候特点和地域条件,最大限度的利用自然界的光照条件和风能,实现建筑物的自然通风和自然采光,降低生态建筑的能耗。而在对生态建筑进行绿化时,也应当尽可能使用当地的乡土物种,提高植物对环境的适应能力,避免盲目引进物种导致外来物种入侵的现象。
3、生态建筑设计的优化
3.1科学处理建筑与环境的关系
生态建筑的建设势必会占用一定的空间,并向环境中排放废弃物,因而,生态建筑的设计应当尽可能的缩减无谓的土地占用面积,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并使用可以循环利用的可再生材料进行建设,对产生的废弃物进行无害化的处理,最大限度地保证周围的环境不受影响,达到生态建筑与环境和谐发展的目的。
3.2积极采用新技术新理念
在对生态建筑进行设计时,应当积极发挥设计人员的创新精神,借鉴外国的先进经验,采用最新的设计理念,将节能环保的新技术应用到生态建筑的建设当中,不断完善生态建筑的使用功能,完善生态建筑的生态功能,提高生态建筑的科技含量,使生态建筑的设计更加科学、节能、环保,同时进一步降低生态建筑的建设成本,减少生态建筑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全面的提高生态建筑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
3.3实现生态建筑的智能化
将智能化的设计引入到生态建筑的设计当中,能够进一步完善生态建筑的使用功能,并体现出生态建筑人性化的设计特点,实现以人为本的核心设计理念。例如,在生态建筑中采用光电材料,能够令生态建筑根据环境光照强弱的不同调节阳光的摄入量,同时利用光照进行发电,在实现生态建筑智能采光的同时,也降低了生态建筑对能源的消耗,为使用者创造出健康舒适节能环保的生活环境与工作环境。
3.4提高生态建筑的自身节能效果
在建筑物的使用过程中,建筑物内部的通风、降温、取暖、采光等过程均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是建筑物运行能耗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建筑的设计应当充分利用环境中的有力条件,提高自然采光在建筑物采光中所占的比重,并使用恰当的围护结构,如保温材料、节能门窗、遮阳挡板及双层通风玻璃幕墙等,实现建筑物的自然降温与保暖,并利用风力和风向的特点,降低建筑物通风过程对机械的依靠。此外,合理的利用植物的生态功能,达到降温增湿、调节区域小环境的目的,也是生态建筑设计的亮点之一。
3.5注重生态建筑的可持续发展
在进行生态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应当充分考虑到当地自然条件、社会条件与文化条件的特点,灵活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在实现生态建筑使用功能的同时,注重生态建筑的外观设计,完善生态建筑的经济功能、生态功能和审美功能,使生态建筑能够完美的融入到周遭的环境当中,成为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外,生态建筑的设计还应当具有良好的前瞻性,将生态建筑的设计与城市发展的需要完美的结合起来,从而为实现生态建筑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4、结语
了解生态建筑的设计原则并根据生态建筑自身的特点,制定出提高生态建筑设计质量的有效方法,能够有效的促进生态建筑的可持续发展,对建设人与自然相协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社会有着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耿晓蕊:《试论生态建筑设计的实施》[J]建筑科学,2011(S2)
建筑设计优化范文5
建筑设计 优化管理 质量
建筑是凝结着人类文明历史与科学技术的智慧结晶。其本身也是个复杂综合体。一个城市建筑业的发展同时标志着它的综合实力和社会精神面貌。建筑学专业作为建筑行业的先行官,策划、设计贯穿每个建筑体的形成。它的作用可想而知。质量是产品的生命,没有好的质量,产品就没有市场,只有高质量的产品,在市场上才有竞争力,建筑设计也是同样如此。只有在建筑设计质量的优化管理上做文章,才能产出高质量的建筑设计成品。建筑设计,在某种意义上讲可等同于建筑产品,它是艺术创作与科学技术的结合体。它不能用工业化、工厂化、程序化的过程进行生产,对于不同使用功能、性质的建筑从内容到外表形态是不同的。
1、建筑设计优化管理的理念
建筑设计成果的质量评定不能用固定的标准去衡量,即使达到建筑设计规范、标准和规程,也不能称该建筑设计就是优良品或精品。建筑设计是科学与艺术双重创作的结合,是创作构思加科学计算合成的结果。在运行过程中设计构思组合产生出全新的东西,不可能有固定的模式可套用,建筑设计具有一定的随机性变化。建筑设计质量的优劣,确切地说是一个目标范围的界定,建筑规范、规程和标准是建筑设计合格的下限。建筑设计精品是在设计运行过程中优化取舍,完善完美。因此,设计质量的优化管理是十分值得重视的。
建筑设计质量的优化管理,就在于强化、强调了设计的“全过程管理”,这是动态管理。它也打破了过去静止的简单化的“结果管理”淘汰制。从而避免浪费时间和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建筑设计运行过程要自始至终,由部分到整体、由管理点到强化点,由方案到施工图,这些工作都要进行细化、优化和筛选。它是积极主动、极具挑战性的动态管理。
2、健全建筑设计质量优化管理的基础――质量管理保证体系
建立法人挂帅的组织机构。成立监督机构,即法人亲自挂帅,专家起主导作用的全方位的有机结合体。设立质量检查小组,每个项目均设质检员。以专家为主导是为了掌握专业技术的高标准高质量,法人挂帅是保证质量管理体系顺利运行。主要目的是使这项工作经济化,制度化,责任化。健全可操作的规章制度。主要包括以下方面:一是规章制度的制订要结合实际情况,一定要具体化、细化、量化,特别是要具有可操作性,以保证其运用的经常性和可检查性,以其达到预定目标。二是规章制度要量化,做到可以制成表格分门别类填写打分。三是设计人员行为要规范,原则性要强,只有我们自己有效地规范了行为,才能使我们的服务对象满意。四是跟踪服务、反馈信息及时更正与处理。五是事前计划要具体,事中控制有措施,事后总结有效果。搞好建筑设计优化的几点建议:1.主管部门应加强对优化设计工作的监控。2.加快建筑设计优化工作的推广。3.建立必要的设计竞争机制,成立合法的建筑设计机构建立相应的规定,限制在建筑设计上的随意性。4.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
3、建筑设计质量优化管理的运作
建筑设计质量优化,不仅是为了设计产品合格,满足设计规范的要求,而是为了高标准的追求。在设计优化管理运行的前后,从计划到分工、从人员到产品,从部分到整体等都是为了筛选出最优的方法和手段,产出最佳产品。(1)在定岗定位人员时即时挑选,既要进行优化思想教育,又要注重量才使用,使每一个设计人员都有进取精神,思想中时刻存在着争夺市场的竞争意识。这就是人员的优化组合。(2)确定每一个项目的优化管理。所谓管理点,就是项目中起决定作用的关键点。比如:项目设计的方案图、施工图、预算,这就是建筑设计项目宏观中既有影响又起决定性作用的关键点。(3)设计项目的优化统筹安排。设计项目的各个专业及专业内部的不同程序的交叉运行必须要进行周密地安排。只有这样才能使各个专业及专业内部密切联系,避免出现差错,大大地缩短设计时间,提高工作效率。(4)随时制订与研究项目的创新计划。凡是设计项目运行过程出现新情况新问题,都应该进行分析研究。只有不断地向较高的目标前进,优良产品才会不断产出。(5)提倡精品化、集成化、信息化。要创新要精品就必须掌握足够的信息,如向国外发达国家学习,他们的设计理念和先进经验,做到这一点也就等于找到了捷径。(6)提高设计人员整体水平和素质,给设计对象创造更多的学习,深造的机会,使他们在设计运行中的各个环节都能独当一面。(7)制定优化的最佳目标,打出最低的要求线,尽量把一些定性的要求变成定量的标准,以具有明确的可操作性。(8)建筑设计方案的优化管理。建筑设计方案对于设计项目十分重要,建筑设计方案的确定不仅仅是为了评选好的方案,优化选取方案不是目的,重要的是在建筑设计方案运行中进行优化管理。当建筑设计方案选取后,按专业部分进行优化、细化、量化而后运行。建筑设计方案优化管理,旨在于打破旧的、固定不变的教条,采取积极地动态管理方法。
建筑设计质量的优化管理,首先在于建筑设计质量的优化,然后才是管理。建筑设计质量的优化关键在于建筑设计思想目标的确立,建筑设计思想的优化。
4、建筑设计运行系统与过程的优化控制
设计运行系统指总体的各个部分运行一体化,而过程是进行设计的全过程。要对其进行优化控制。首先,要确定系统部分的控制点,也就是运行的各个部分,即管理点,使每一个部分都进行优化处理。然后,进行过程的优化控制。如果只提达到质量标准、满足规范、规则的要求,那么建筑设计这个特殊的产品并非是精品。因为建筑设计的创作意识包括科学与艺术的排列与组合。提倡设计质量的优化管理,就是始终有一个较高的目标去奋斗。这里目标指的是一个范围,而不是具体的标准。方案有几个,而最好的只有一个。复杂的建筑设计周期短的几周、长的几年,施工的周期更长。
建筑设计优化范文6
关键词:住宅建筑设计;建议;发展方向
中图分类号:TU2 文献标识码:A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快速发展,人们对居住的条件和需求与时俱进。住宅的建设一直是城乡建设的热点,人们对住宅的使用功能、舒适度、安全感以及环境质量更关心。所以,住宅的功能、质量等方面必须与其价格相联系,与市场需求相适应,以满足人们的要求。
1住宅建筑设计存在的问题
1.1套型设计不合理
(1)起居室设计①面积太大。起居室面积太大,使室内净高显得较低,给人带来压抑感;②起居厅的门洞数量过多。在起居厅设计中门的数量与功能作用成反比,有2个~ 3个门的厅,对其功能影响不大,有4个门的厅,其交通面积增多,使用功能就会降低,有5个门以上的厅,作用很小,基本只起着过道的作用,门洞的数量与位置起着决定性作用;③餐厅与起居室结合,造成气氛和气味的相互干扰,很不协调。
(2)卫生间设计在住宅设计中,卫生间的位置正对入口或直接对起居室开门,不雅观不协调。
(3)厨房设计厨房的使用面积太小,多数在4.0㎡左右,给排水管道、燃气管道等排列零乱,没有统一专用管道井,检修也十分困难。
1.2采光不足,日照间距不够
目前一般常见到的大进深住宅,往往室内中部出现“暗厅”,或房间的形状狭长,中部采光不足。一些住宅为了避免出现面积大于10㎡的暗厅,采取了中部暗厅开口,形成狭长的大房间的变换设计,不仅房间使用不方便,也不能满足起居厅采光标准中规定的侧窗采光要求窗地面积比大于1:7的规定。还有一部分住宅套内居住空间均为不利朝向,不符合住宅设计规范规定的每套住宅至少应有一个居住空间能获得日照的规定。
1.3小面积选用跃层
目前在多层、高层住宅的中间层大量出现的跃层式住宅,主要是为追求变化和气派的室内空间,并无其他功能的要求。在户内设楼梯的跃层不利于老弱及儿童上下使用,且楼梯要占用一定的房间面积,对于面积不太大的套型更不适用。另外,不少住宅户内楼梯坡度设计太陡,步宽尺寸不足,存在很大居住隐患。
1.4不分场合地采用错层式
(1)小面积户型采用错层式。有的住宅,面积不大,为了做出错层,免不了踏步的设置,而踏步却占了一定的面积,这不但减少了使用面积,而且由于踏步的空间分界作用使房屋空间显得小气;
(2)在地震区采用错层式,造成平面上和立面上的突然变化和不规则的形状。
2住宅建筑设计的优化建议
2.1套型的功能空间分离
文明的分室标准要求是食寝分离,起居与主卧室分开,工作同学习空间独立。
公私分离。就是把家庭生活空间分为私密区和公共区,把卧室、工作室、专用卫生间等私密性要求高的房间划分为私区,把起居室、餐厅、厨房、公用卫生间、门厅等划分为公区,按公私分离原则进行生活行为单元组合设计。
餐寝分离、居寝分离。将用餐功能从卧室分离出来,同时又将起居功能从卧室分离出来。起居、进餐、就寝分离,在面积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应优先考虑设置专用的餐厅。也可将用餐空间附带在起居空间内,或附带在厨房内形成餐室厨房,也可附带在门厅内。
2.2平面布局面的多元性、变异性和差异性
居住者层次不同,审美意向和价值取向不同,家庭结构各异,对住宅要求就不同;同一居住者不同时期对空间的使用也有不同的要求与选择,因此,在住宅建筑设计时,除了提供丰富多样的套型平面外,同时也要求住宅的平面布局能适应这种变异性和差异性。“部分灵活”的单元大开间,虽有固定的厨房、卫生间、入口和单元的形状,但可划分成不同的平面布局,满足不同层次的需要。
2.3厨、卫布局完善合拍
厨房是家务劳动集中的地方,是否适用不仅取决于有一定的使用面积,而且也取决于形状和尺寸是否适合布置设备及操作。根据洗、切、烧的操作过程,厨房的台面呈L型及H型柜式布置较合理,并要求有足够长的台面能置放电饭煲、微波炉等家电。卫生间应随套型面积的扩大也相应增加,盥洗室分设后,上部空间可设吊柜,也可与厨房入口结合,留出一个完整的墙面作为用餐空间。
2.4提高节能意识,于安全中显特色
在实际建筑设计中我们理应提高节能意识,注重安全。例如,单向板与双向板在棚同荷载、相同板跨的情况下,单向板产牛的等效均布活荷载较高,这不利于楼板承载较多的受力,而正方形的双向板却能够为楼板增加较多的承载力。所以在建筑设计时我们不妨大胆采用双向板,同时也可引入双向井字粱框架,这样不仅有利于平衡结构受力更有利于抗震。另外,在采用双向框架设计后后,由于楼层楼而荷载向可以纵横2个框架传递,横向框架上变小有利于节省工程投资降低能耗;另一方面,即使纵向受力加大亦不足以影响层离,可以于安全
2.5重视价值工程原理优化成本控制
在住宅建筑设计中,价值工程作为一种成熟有效而被广泛运用的管理方法能够促进设计项目真正做到技术领先、功能完备、造价合理,从而优化成本控制。因此,在项目设计时,相关部门应善于运用价值工程原理,顾全大局,全面考虑相关因素,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的影响对审核通过的设计方案进行技术经济分析,从而评估出可行性强的最低成本方案,有效达到成本控制。
3住宅建筑设计的未来发展方向
3.1走可持续发展的建筑设计道路
(1)对涉及的地方性,地域性理解,重视地方场所的文化脉络。运用技术的公众意识,结合建筑功能要求,采用简单合适的技术。
(2)针对当地的气候条件,尽量应用可再生能源。完善建筑空间使用的灵活性,以便减少建筑体量。将建筑所需的资源降至最少,减少建筑过程中对环境损害,避免环境的破坏,资源的浪费以及建材的浪费。
3.2承重结构体系将以框架结构为主
住宅采用框架结构有利于新型墙体材料的推广应用,提高了住宅的抗震性能,并可以为住户提供自由分割的空间,丰富住宅的立面造型,使用面积系数也可提高,自重比砖混结构的轻,并且单位面积造价与砖混结构持平。
3.3“以人为本”的全面性住宅建筑
(1)住宅建筑的舒适性住宅建筑的本质就是为人服务,首先就要讲舒适性,也就是说住宅建筑要寻求一种在符合购买面积,户型的基础上,使得各功能的空间有诗意的尺度。
(2)住宅建筑的适应性主要表现在多样性和可变性两方面。多样性:由于住宅市场需求的多样性,住宅开发建设单位要避免“贫富皆宜”的单一项目,要有一定的特殊,适合多种目标群体,赋予个性化的项目,来满足日益多样的市场需求。可变性:由于功能的多样性和技术的可行性,使居住空间的灵活可变得以实现,其可变性一般是以“户”为设计单位,按基本间定型的厨卫等定型设计,居室部分采用活动式隔断灵活分隔。
(3)住宅建筑的信息性现代化的通讯手段与办公条件,在智能建筑内,人们可以通过国际直播电话、可视电话、电子邮件、声音邮件、电视会议、信息检索等手段,获得全球性情报、信息,以空前的高速度与世界各地的人们进行商贸活动。
(4)住宅建筑的智能型①安全、健康、节能、舒适宜人,能提高工作和生活质量的环境,最大限度的减少能源消耗,创造更有人性的生存环境。②不同用户对不同环境的要求,开放式的大跨度和大空间结构,允许用户迅速、方便的改变建筑物的使用功能。
4结束语
为了适应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和住宅建设发展的要求,住宅建筑应遵循适用、安全、经济、美观的设计原则,设计出符合新世纪要求的、具有高品质的个性化住宅作品,使我国的住宅建设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高翔.论住宅工程建设投资控制的关键--优化设计[J].中国住宅设施,2008,(11).
[2]武晶.浅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居住空间设计[J].山西建筑.2007,33(5):66— 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