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心理研究综述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中学生心理研究综述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中学生心理研究综述

中学生心理研究综述范文1

关键词 中学生 积极情感 影响因素 问卷调查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Students' Positive Emotional State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

DU Hongmei, LI Hui

(School of Education Sciences, Leshan Normal University, Leshan, Sichuan 614000)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status of positive emotions high school students, to explore gender factors, family factors, academic performance and the impact of education on positive emotions high school students. Methods positive negative emotions questionnaire (Students) Sichuan Leshan two secondary school students in 550 sample survey. Results of boys than girls to be more positive emotional experience; Students whose parents divorced positive emotional experienc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family complete high school students; better academic performance of high school students will be more positive emotional experience; positive emotional experience i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junior high school . Students' generally positive mood optimistic conclusions status quo, and gender differences in high school students, family factors, academic and cultural level of the positive emotions were high school students affected.

Key words middle school students; positive emotion; impact factors; survey

目前有很多研究者证实,积极情绪可以促进认知的发展,并能增强人的免疫力、思维能力、社会交际等。因为人在积极情绪状态下,注意力更容易集中,认知范围更广,思维更加灵活,具有创新性。积极情绪还可以消除消极情绪体验的不良后果,增加个体抵抗压力和缓解焦虑的能力,对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而言,积极情绪的培养对身心的健康培养尤为重要。文章调查了中学生积极情绪现状,并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并提供对策,为促进中学生积极情绪的培养提供实证依据。

1 研究方法

1.1 研究对象

四川省乐山市两所中学550名在校中学生接受了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550份,最后获得有效问卷517份,有效率94%。

1.2 研究工具

研究采用的问卷是由国内改编的积极消极情感量表中文版(中学生),分量表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的Cronbach Z系数分别为0.82和0.80,各个条目的因子负荷介于0.45~0.80,二元结构模型的各项拟合指标都在0.90以上。积极情感(PA , Positive Attect)与外向性的相关为0.34,消极情感(NA , Negative Attect)与情绪稳定性的相关为0.59,与SCL-90各项指标的相关介于0.37~0.57,因此,积极消极情感量表具有良好的二元结构和信效度,共计14个题目。

1.3 数据处理

数据处理工具采用SPSS for Windows 16.0软件统计包。

2 结果

2.1 中学生积极情绪总体状况

从表1知,被试的积极情绪得分显著高于消极情绪(P

表1 中学生积极/消极情感得分情况

注:*P

2.2 中学生积极情绪在性别上的差异性检验

从表2可知,中学生的积极情绪在不同性别上存在差异(P 0.05)。

表2 不同性别中学生积极/消极情感得分及T检验

注:***表在0.001水平上有统计学意义。

2.3 中学生积极情绪在不同家庭情况上的差异性检验

从表3可知,中学生的积极情感在不同家庭情况(父母是否离异)上差异性显著,即父母离婚的中学生积极情绪(P 0.05)。

2.4 中学生积极情绪在不同学习成绩上的差异性检验

学习成绩的等级(优、中等、差)是有被试对自己最近一周内学习成绩的自我主观评价。从表4可知,中学生的积极情感在不同学习成绩之间差异极其显著(P

表3 不同家庭状况的中学生积极/消极情感得分及T检验

注:*表在0.05水平上有统计学意义。

表4 不同学习成绩的中学生积极/消极情感得分及F检验

注:*表在0.05水平上有统计学意义,***表在0.001水平上有统计学意义。

2.5 中学生积极情绪在不同文化程度上的T检验

从表5可知,中学生的积极情绪在不同文化程度上差异显著(P

表5 不同文化程度的中学生积极/消极情感得分及T检验

注:*表在0.05水平上有统计学意义,***表在0.001水平上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中学生的积极情绪总体上多于消极情绪。研究发现,女生体验到的积极情绪显著低于男生,分析其原因,第一,家庭教养方式的不同,对于女生,家庭会采取更多的监控,因此,女生相比男生而言,其人身自由可能会更受家人的限制,体验到的独立性和信任感会少一些;第二,初中女生对学业的恐惧感显著高于初中男生。学业占据初中生的大部分时间,如果学生对学业感到不顺心,产生焦虑不安和恐惧感,很难从学习中体验到乐趣和自豪等积极情绪。

研究表明,离异家庭的中学生相比健全家庭的中学生,其积极情绪的体验显著较低。中学生正处于青少年时期,他们希望父母能表现出“亲近感”,即父母与孩子之间有稳定的、温情的、充满爱意的、和积极关注的联系,父母离婚可能会降低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亲近感。并且,处于青少年期的中学生,其情绪情感还未完全独立于父母,在此过程中,如果伴随着家庭冲突,而这些冲突又会带来累积的消极情绪;孩子在与父母的互动的过程中,其情绪是可以相互表达和传递的,孩子处理情绪的方式也可以从父母那里习得,如果学生面对的是整天争吵,或者是长期不相往来的父母,学生的情绪习得如果没有适当的引导,可能会导致他们的情绪调节比较偏激。

统计结果显示,被试通过对最近一周来学习成绩的自我评价,不同的学习成绩水平,其积极情绪的得分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进一步分析表明,一部分被试认为自己的学习成绩越好,其积极情绪的体验相比认为成绩不好的同学要多。究其原因,一方面可能是良好的学习成绩会促进个人的学业成就感,而学业成就感能够带来愉快、骄傲、希望、满足等积极情绪;另一方面,tredrickson的研究证实积极情绪拓宽人的认知范围和注意范围,从而提高思维的灵活性,促进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此外,当个体处于积极情绪状态下时,在流畅性、原创性、灵活性、持久性、积极观点数、消极观点数等方面有更好的表现,这些思维能力均可以促进中学生的学习。可见,积极情绪与学习成绩的高低有相互促进的作用。

结果还显示,在积极情绪的体验上,初中生显著高于高中生,可能一方面,高中生相比初中生而言,会有更多的竞争压力和学习负担,会产生学习疲劳、压力和焦虑,降低主观幸福感;另一方面,高中生比初中生在心理和生理的发育上会更成熟一些,高中生会面临更多的情绪问题,此外,高中生在思维上的独立性和生活上的依赖性与日益增强的成人主观愿望与孩子的客观身份等心理矛盾加剧,其感受到的压抑和不满等消极情绪可能会比较多。

基金项目:四川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西华师范大学四川省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立项项目 基于积极心理学理念,中学生积极情绪的教育心理干预实验 课题号 CJF012032

参考文献

[1] 陈文锋等.积极消极情感量表中文版的结构和效度.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18(11):763-772.

[2] 雷雳.发展心理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236-237.

[3] 李磊,郭成.青少年学业情绪研究综述.贵州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9.25(4):12-15.

中学生心理研究综述范文2

【关键词】篮球意识 中学生 培养

前 言

中学生正处在身心发育的关键阶段,适当的参与体育活动,对促进中学生的身心健康和长期发展,对中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及终身体育观的养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篮球运动群众参与性强,场地小,技术及对抗性强,娱乐性高等特点,使其成为开展得最为广泛的集体运动项目之一。因此篮球运动的开展情况对整个学校体育的运行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新乡市五所中学,包括新乡市一中,二中等5所中学的100学生。

1.2 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

在图书馆电子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收集与本论文相关的有权威性的文献,中国学术期刊网的中国期刊数据库和中国硕士、博士学位论文数据库,近20年国内相关资料进行查阅、总结、综述。为本次调查进行合理的搜集与应用获得间接理论知识。

1.2.2问卷调查法

问卷的发放与回收:发放问卷调查表100份,共收回问卷100份,其中有效问卷88份,回收率为100%,有效回收率为88%,符合社会学调查要求。

1.2.3数理统计法

通过其对调查问卷所得数据的整理分析,应用统计学原理,同时运用SPSS和Exce2003等软件,对所获得的数据进行整理、归纳、比较、并进行统计分析。

1.2.4访谈法

通过对学校的实地走访调查,收集真实可靠的资料。并与部分中学体育行政部门、体育教师、学生、社会人士等进行面谈,获得详实的第一手资料,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依据。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关于篮球意识培养途径的研究综述

这一命题的研究相对多一些,大多在基础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心理学的理论知识,结合篮球运动的特点和经验,对篮球意识的特点、表现以及训练中注意的问题和训练的手段从认识论和训练的角度提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杨善乾[2]针对篮球技术训练及其特点,结合场区、战术分配、时空争夺和规则,就技术训练中如何培养队员的个人防守意识进行了重点探析,提出“个人防守意识的培养与训练的方法则应包括在平时有形技术训练的整体过程中”。依据篮球运动的特点,从感知、表象、注意、思维等方面探索这些心理活动与青少年篮球意识和智能的关系,提出了青少年运动员篮球意识的培养途径。王大中、范素香[5]根据篮球运动的特点,结合运动员篮球比赛意识形成过程提出了比赛意识的培养方法:(1)重视理论知识学习,改善知识结构;(2)在技术训练中培养比赛意识;(3)通过战术训练强化;(4)通过分析典型战例进行强化;(5)在比赛中培养;(6)记训练日记;(7)利用准备会和总结会强化。

2.2 中学篮球课程开展研究综述

赵剑斌[8]认为中学体育教学中存在以下问题:老师的教学观念显得有些陈旧,学生在体育运动中的主体地位不能充分的表现出来;篮球课堂教学的层次性差,缺少专业的篮球教学老师;篮球器械和篮球场地不充裕,一堂课中体育老师教授的学生太多等。提出了:要培养专业的体育教师队伍;进一步加强对体育器材和运动场地的建设,加大这方面的资金投入。体育老师应加强体育教学规范化等措施。

综上所述,当前中学篮球教学的现状不容乐观,升学压力大、场地设施缺乏、教学手段陈旧等因素严重制约了篮球运动的开展。在这种情况下,推出篮球教学的新模式,新理念显得尤为重要。

3 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1) 初中生由于年龄偏小和训练时间较少,在篮球意识方面普遍存在以下明显的问题,如:接应意识差,在练习和比赛中常出现防守意识不强、上篮无保护、运球突破无阻挡等失误与消极的局面;传接球意识欠佳,许多学生在这方面弱点表现得很明显,时常掌握不准时机,致使同伴没能在有利的位置接到球;落位意识不强,比赛中经常出现人随球乱跑,场上出现乱挤现象,学生篮球意识薄弱,应加强意识的培养。

(2) 中学生篮球意识的培养和提高教师应该认识到篮球意识的产生和发展,是随着学生反复实践和战术的提高而发展的,需要学生在平常的训练中不断自我积累经验,需要教师给予科学的、系统的、有成效的熏陶和培养。

3.2建议

(1) 注重对篮球运动专业理论知识的传授,加强学生对篮球运动的全面理解。掌握和丰富理论知识及熟悉专项运动规律,有助于形成篮球意识的智力结构。让学生了解篮球运动发展的趋势及技术、战术特点,了解技术动作的构成及战术心理要求,有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篮球意识。

(2) 加强接应意识的培养。在训练和比赛时,及时指导学生适时、正确、合理地接应同伴,克服消极的作风和情绪,在场上保持旺盛的斗志和高度的责任感,充分发挥自己的技战术能力,发挥配合作战的团队精神。

(3) 做好总结工作。每次训练后或比赛后都要集体进行总结,提出建议和看法,这样才能使学生在篮球意识上有新的认识,通过新认识才能有提高。 篮球技能已经作为必要的课程纳入教材,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重视和加强篮球方面的教学,在培养学生学习掌握篮球技术、战术的同时,也要注意培养学生的篮球意识,为今后参与篮球运动奠定基础。篮球意识的培养和提高要长期艰苦的训练学习、积累,教师必需要常抓不懈,才能取得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吕永才.试论篮球运动员“篮球意识”的培养[J].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1):95-96.

中学生心理研究综述范文3

>> 城乡初中教师主观幸福感的比较研究 论进城老人幸福感问题 幸福感和职业幸福感研究探析 河北省城乡居民主观幸福感研究 我国农村留守老人主观幸福感研究概述 空巢老人现象归因分析及获取幸福感的对策研究 国内空巢老人主观幸福感的研究进展 养老院老人为何缺乏幸福感 河北、香港两地大学生心理幸福感比较研究 大学生恋爱的主观幸福感比较研究 两族大学生主观幸福感比较研究 不同归因方式大学生主观幸福感比较研究 城市与农村中学生主观幸福感的比较研究 企业员工工作幸福感研究 主观幸福感研究综述 员工工作幸福感研究综述 主观幸福感研究文献综述 主观幸福感国外研究综述 心理幸福感研究述评 主观工作幸福感研究综述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2] http://.cn/news/2011-12-30/175652338.shtml.

[3] 王枫,况成云,王娟,陈瑞颖.农村老年人主观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0,(5).

A Comparative Study of Urban and Rural Old People Happiness

ZHANG Wu-tong,HU Yao-wen,LIU Ying

(Literature and Media School,Chongqing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s,Chongqing 402160,China)

中学生心理研究综述范文4

关键词 中学生;学习压力;进展

O.引言

压力理论认为,适中的压力强度有利于维持适度紧张感,提高个体活动的效率,过高的压力则会产生多种负面影响。中学生是受学习压力影响最大的群体,许多研究表明[1],30%-70%的高中生存在较高的心理压力,77.5%的中学生承受着中等及以上程度的心理压力[2]。中学生学习压力受到学校、家庭、社会及自身各方面因素影响,伴随各种情绪、行为的不适应,产生抑郁、焦虑及其他心理问题,降低学习效率,导致学业成绩不良。因此了解学习压力的特点、结构维度和影响因素,探讨中学生学习压力现状及应对策略,引导其积极应对压力,对中学生人格完善,维护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教育意义。

1.学业压力的界定

1.1 压力的概念

19世纪身心研究的先驱William Osler首次将压力应用于医学著作中,指出身体同心理之间、生活方式同健康之间有着直接的联系。自然科学发展后,压力成为了心理学、医学、生物学等多学科共同关注的话题。一般认为,压力又称应激、紧张,是指个体的身心在感受到威胁时所产生的一种紧张状态。在长期研究中逐渐形成三种取向[3]:刺激取向把压力视为能够引起个体产生紧张反应的外部环境刺激,即如果生活情境或事件对个体产生威胁或过度要求,个体即处于压力状态。反应取向认为压力是个体对环境刺激所产生的整体性反应。互动取向重视压力与环境的相互关系,主张压力是个体面对刺激时,经过主观评估之后所产生的反应,是个体与环境间交互作用的结果,Lazarus等人就把压力视作个体对环境的负荷超过身心适应的程度。

1.2 学习压力概念

学习压力是一种特殊领域的压力,国内外研究者都在自己的研究中对其下过不同的定义。

世界卫生组织在TCD—10中将学习压力及其表现描述为“一些学生将学习生活中的事件意识为挑战甚至威胁,同时会导致一些诸如焦虑、抑郁或恐惧的不良心理反应”。

阴国恩[5]认为,学习压力即通常所说的学习负担,也称为课业负担,是指与在校生学习活动有关的各种负担,其中既包括主体以外的客观环境因素构成的学习负担,也包括主体精神因素构成的学习负担。

田澜 [3]等人认为学习压力感是指个体由于学习方面的压力源(包括成绩、竞争等)而引起的较量和压抑体验。

陈旭 [7]将学业压力理解为“学习者对超过自己应对能力或可能威胁自身的学业内外环境要求的反应或主观感受”,并将学业压力源界定为:源于学习环境中,超出学习者应对能力范围的任何物理刺激和心理需求。

不同研究者对学习压力的定义各有侧重,值得借鉴,参考压力的三种取向,综合考虑不同的学习压力理论,同时重视概念的现实指导性,笔者认为可将学习压力定义为由主客观因素造成的实际学习水平与期望学习水平间的差距所引起的一种主观体验。

2、学习压力来源结构

根据应激理论 [8],个体产生压力的主要来源有内因性的压力源,主要来自个体自身方面的,如不良的自我概念,过高的自我期待等;外因性的压力源,主要来自外部环境方面的,如社会动荡、经济萧条等。

陈旭 [7]主张:“学业压力包括两大范畴,一是内源性压力源,如个体对学习活动的目标、需要,个体对学业活动的认识评价甚至期望等等;二是外源性压力源(外部事件或刺激),学习和学业活动中任何超过学生应对资源的刺激或事件,都可能成为学业压力源。”

阴国恩[5]认为,学生的学习压力是由压力情境—学生角色、学习任务、学习的行为环境、学习的无力拘束环境、学习的社会人际关系环境和自我形同开始[3]。对这些情境的直觉和对自己应付这些情境的能力的认识决定了评价过程。学生对客观情境的评价过程是其产生学习压力的重要过程之一,并具体将学习压力划分为 6 种:(1)基于任务的学习压力,这样的任务主要特征是任务难度、意义明确度、负荷。(2)基于角色的学习压力,主要为角色冲突、角色不明确。(3)由行为环境所产生的学习压力。(4)物理技术环境引起的学习压力,如:自然环境恶劣、教材难度大、教学设备贫乏等。(5)由社会人际关系环境引起的学习压力,诸如学校、家庭、广播宣传、社会风气等。(6)由个体身心条件引起的学习压力,如学生的抱负水平过高、焦虑水平过高、身体条件欠佳等。

李文道认为中学生的压力生活事件主要来自于学习、父母、老师和同伴、环境、自我发展和时间6个方面,其中学习压力是中学生的主要压力;中学生应对压力方式主要有主动型应对和回避型应对[9]。

综上所述,学习压力的形成既与中学生的学习条件、学习效果、家庭期望、环境变量等外部因素有关,又受中学生对自己的期望、时间管理技能以及应对方式等内源性因素的影响,所以学习压力是中学生学习环境中的主客观条件交互作用的结果。

3、学习压力的测量

目前对学业压力的研究主要采用问卷法。国外用得较多的工具主要有Gadzella编制的学生生活压力量表(Student-Life Stress Inventory,简称SLSI),Nwadiani编制的学习压力问卷(Academic Stress Questionnaire,简称ASQ)以及由Ang和Huan开发的学习期望压力问卷(Academic Expectations Stress Inventory,简称AESI)。国内有田澜和邓琪编制的大学生学习压力感问卷和陈旭编制的中学生学习情况调查问卷(SSA)

学生生活压力量表(SLSI)由51个题项组成,5点计分,由学业压力和压力反应两个分量表组成,学业压力分量表包含挫折、冲突、压力、变化和自我强迫五个维度,压力反应分量表则由心理、情感、行为和认知四个维度组成,量表信度在0.63到0.85之间。SLSI量表对于学习压力方面的应激情景描述不足,更适合测量大学生生活压力。

学习压力问卷(ASQ)问卷由31个题项组成,前11个题项主要用于收集被试背景材料,后20个题目则是用于测量大学生学习压力感受,预测信度为0.92。

学习期望压力问卷(AESI)用于测量学生因自身和他人期望所产生的学习压力。该问卷由自身期望压力感和非主体的期望压力感两个分问卷组成,共有九个维度。全问卷的信度为0.87,两个分问卷的信度分别为0.81和0.79。

大学生学习压力感问卷由七个维度,即学习前景担忧、学习成效困惑、学业竞争压力、学习气氛压力、课业负担压力、学习条件困惑和家庭期望压力组成,具体化为42 个项目。该问卷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93,分半信度为0.89。

中学生学习情况调查问卷(SSA)问卷包括任务要求压力、竞争压力、挫折压力、他人期望压力及发展压力五部分。问卷采用5点评分,“没有压力”为1分,“压力很大,几乎无法承受”为5分。共计62个项目,该问卷各分维度的重测信度在0.70-0.92之间,分别为0.96、0.87、0.87、0.85、0.70。整个问卷的Cronbanchα系数为0.95。

4.学习压力调节

已有研究表明,积极评价、学习正确归因、社会支持、以及开展休闲娱乐活动是减轻学生学业压力的有效途径[10]、[11]。

1、提高自我评价水平

自我评价是个体对自己和自己与环境、社会之间关系的认识。中学生的自我评价不稳定,容易走极端,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关注中学生的自我评价倾向,引导其主动对自己的心理和行为加以调节,以避免不良情绪的发生。

2、归因训练

归因理论把个体归因按照内外因和是否可控进行划分。内因指存在于个体内部的原因,动机、态度、情绪及努力程度等;外因指行为或事件发生的外部条件,包括背景、机遇、他人影响、任务难度等。研究表明,着重学生努力的归因可以增强学习的动机,因为努力属于不稳定且可控因素,对学生进行“努力定势”的认知归因训练,引导学生从自身内部可控因素归因。

3、提供有效的社会支持

有效的社会支持是调节学习压力的一个有效手段。中学生的主要社会支持来自家庭和同龄人。虽然中学生表现出“成人感”“独立感”,但仍然强烈而积极地依恋家庭,经常寻求父母的指导,家庭是中学生获得情感支持的主要来源。同伴支持是中学生另一个重要社会支持来源,同伴交往的重要性在青春期迅速提升,因此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利于缓解中学生的学习压力。

4、高度重视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中学生正处于“心理第二次断乳期”,这是心理成熟前的动荡不稳定时期,特别重视这一时期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增强心理保健意识,保证学习活动的正常进行。

5、总结与展望

5.1 成果与不足

中学生学业压力的研究已广泛开展,并取得了许多有价值的研究成果。主要体现在:1、充分揭示了学业压力的负向功能,能够引起社会对中学生学业压力的关注;2、学者们基于不同视角,全面探析了中学生学业压力源的结构,并开发出一批符合心理测量学要求的测评工具,为科学分析和评价中学生的学业压力现状提供了工具支持;3、初步探析了缓解中学生学业压力的策略和机制。然而尚存在一些明显不足:

第一,关于学业压力的理论(模型)缺乏整合,今后应借鉴压力的交互作用模型,基于多学科、生态化、动态化的视角,明确界定学业压力的操作性定义。

第二,缺乏对学业压力的影响机制的深入探讨。应多因素、多影响源地综合考察中学生学习压力的形成和影响机制。

第三,已有研究多为横断面调查或静态分析,少见对中学生学业压力的纵向研究或动态考察。

第四,对中学生学业压力应对和缓解策略的研究相对薄弱[8],只重视理论构思,对实践的指导意义较弱。

5.2 未来趋势

压力不完全是有害的,适度的压力和适当的应对还能激发动机,有助于个体成长。 未来关于压力及其应对的研究应更多地关注压力的积极方面,帮助中学生提高压力应对的有效性;也应注重现场干预研究,提高研究的生态效度,切实帮助中学生解决成长中遇到的现实问题。

参考文献

[1] 田澜,孙春红,田强杰.高中生心理压力问卷的初步编制[J].中国学校卫生.2007,22(11):993-995

[2] 郑林科,万力萍,李志强.学习压力对学生心身健康的线性回归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01,22(3):224-225

[3] 田澜,向领.大学生学业压力研究综述.江苏高教[J].2010,4:64-67

[4] convingtion.M.V.A motivational analysis of academic life in college.In J.Smar(ed) [J].Higher Education:Handbook of Theory and Research,1993,9:50-93

[5] 阴国恩.学习负担的心理学分析[J].天津师大学报,1993,(2),31-37.

[6] 林崇德,杨治良,黄希庭.心理学大辞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3: 1490.

[7] 陈旭. 中学生学业压力、应对策略及应对的心理机制研究[D].西南大学,2004

[8] 韦有华,汤盛钦.几种主要的应激理论模型及其评价[J].心理科学,1998,25:441-444

[9] 李文道,钮丽丽,邹泓. 中学生压力生活事件 、人格特点对压力应对的影响.心理发展与教育[J],2000,(4),8-13.

[10] 李金钊.应对方式、社会支持和心理压力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J].心理科学,2004,27(4):980-982.

[11] 王桂平,陈会昌.中学生面临学习应激的应对方式及其控制点、自尊和心理健康的关系[J].中国心理卫生志,2001,15(6):431-434.

中学生心理研究综述范文5

【关键词】 中学生;应对方式;心理健康

The Coping Styles of Middle School Students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m an d Mental Health. Zhao Lingyan. Department for Students' Work, Anhui Univ ersit y of Technology, Maanshan 243000, P.R.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ping sty les and mental health of middle school students,Methods Seven hu ndred and fifty seven midd le school students were investigated by using Chinese Students Coping Style Ques tionnaire and Chinese Middle School Students' Mental Health Questionnaire. Results The order of the coping styles in middle school students wasproblem solving,patience, avoidance. vent, fantasy and help-seeking. According to the study on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ping styles and mental health, we divided coping sty les into: active coping styles (problem solving); intermediate coping styles (he lp-seeking, avoidance); passive coping styles (vent, patience and fantasy). Conclusion Middle school students have mature coping styles, but the y still need guidance and help on cultivating coping styles.

【Key words】 Middle school students; Coping styles; Mental health

中学阶段是人生的关键时期,在此阶段,学校如果不能及时有效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高 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学生就有可能在学习、生活和交往等方面出现问题。作为中学生心理 健康影响因素之一的应对方式,是个体面对挫折或压力时所采用的认知和行为方式,是中学 生适应性和社会技能发展的一个明确指标[1]。因此,本研究旨在通过对中学生应 对方式 的特点及其与心理健康关系的探讨,识别有效积极的应对方式,更好

地为中学生心理健康教 育和训练提供参考,以提高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采取整群取样的方法,从四川省成都市选取3所不同类型中学(城市重点中学、 城市普通中学、农村普通中学)初中一年级到高中三年级18个班的在校中学生为研究对象, 发放问卷 846份,共获得有效被试 757名,其中初中学生404人,高中学生353人;男生329 人,女生428 人;城市来源学生 460人,农村来源学生297人。

1.2 工具

1.2.1 中学生应付方式量表 由黄希庭、余华、郑涌等人于2000年制定的,是根据中学生 在日常生活五种应激情境下自己所报告采用的应对方式编制而成。由35个项目组成,分为六 个分量表,分别为:问题解决、求助、退避、发泄、幻想、忍耐。中学生应付方式量表构成 各因子条目的因素负荷值在0.412~0.759,6个应对因子重测相关系数在0.48~0.89,具有 较好的信度和效度[2]。

1.2.2 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 由王极盛编制,由10个分量表组成,分别是强迫症状、偏执 、敌对、人际关系紧张与敏感、抑郁、焦虑、学习压力、适应不良、情绪不平衡等,共有60 个项目,采用5级评分制。分量表与总量表的相关在0.7652~0.8726之间,内容效度比较理 想。

1.3 数据处理 采用SPSS 12.0统计软件进行描述性统计、方差分析和相关分析。

2 结 果

2.1 中学生应对方式的特点

2.1.1 中学生在不同应对方式类型得分统计 表1显示,中学生运用应对方式类型由多到少依次为:问题解决、忍耐、退避、发泄、幻想 、求助。提示中学生遇到一般应激情境时,较多采用问题解决和忍耐的应对方式,其次是退 避和发泄,而幻想和求助等方式则使用较少。

2.1.2 不同性别、年级、学校类型、地区中学生应对方式各因子得分比较 表2显示,在应对方式的性别差异分析上,男生解决问题因子均分高于女生,而女生发泄因 子均分高于男生,其余应对因子均分在性别间差异均无显著性;在年级差异比较中,初中生 的问题解决、求助和幻想因子均分都高于高中学生,其它应对因子均分初中学生和高中学生 之间差异无显著性;应对方式的地区比较中,6种应对因子中只有发泄因子地区间差异有显 著性,农村学校中学生得分明显高于城市学校中学生。

2.2 中学生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水平的关系

2.2.1 中学生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的相关 表3显示,中学生问题解决的应对方式除与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中的强迫、偏执、心理不平 衡因子无显著性相关外,与其它因子及心理健康总分均呈显著负相关;求助因子与强迫呈正 相关,而与学习压力因子、适应不良因子呈负相关;退避因子与心理健康量表中的偏执、情 绪不平衡因子、心理健康总分呈弱的正相关;而发泄、幻想、忍耐因子与中学生心理健康的 各个因子及心理健康总分呈非常显著正相关。

2.2.2 不同心理健康水平中学生应对方式的特点 中国中学生健康量表,测试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除用10个因子的分数进行判断外,还用总 均分进行总体的评定。根据中学生心理健康总均分高低将被试分为四组:分值在2分以下, 说明心理健康;2~2.99分,表示存在轻度的心理健康问题;3~3.99分,表示存在 中等程度心理健康问题;4~4.99分,表示存在较严重心理健康问题,见表4。

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心理健康水平的中学生在应对方式的6个维度上均表现出显 著差异。将其在6个应对方式维度上的平均数得分画在同一解剖图上,可以直观地看出现有 的3种不同心理健康水平中学生的应对方式情况。(见附图1)

经进一步检验,在问题解决维度(F=11.47,P

3 讨 论

3.1 中学生应对方式的特点 本研究表明,中学生在面临挫折和烦恼时主要采用的应对方式依次是问题解决、忍耐、退避 、发泄、幻想、求助。这一结果与黄希庭的研究较为一致[2],表明中学生随着年 龄的增 长和阅历的丰富,其认知成熟度提高,面对困境时首先采用的应对方式是理智地分析、解决 问题。

在本研究中,女中学生比男中学生更多地使用发泄应对,而男中学生比女中学生更多地使用 解决问题的应对方式。男女应对方式存在这些差异的原因很可能是在性别社会化过程中受我 国传统文化观念的影响之故。在现实生活中,社会文化规范,社会期望和习惯都鼓励男性采 取主动应对,积极解决问题的应对方式,鼓励女性表达和沉溺于她们的感情[3]。 此外, 我们也常看见女孩进入青春期后自我评价降低,主动性差,加之进入中学后来自家长和教师 对她们的预期可能降低,从而导致女中学生比男生消极被动。这一点与国外的研究结果也相 一致[4]。

人们通常认为,年龄越大,采用应对方式越成熟、有效。在本研究中,我们发现初中生的问 题解决、求助和幻想因子均分都高于高中学生。可能的原因是高中生相对于初中生生活经验 比较丰富,对事物的认知能力有所提高,因而面对问题和应激时,较初中生能认识到更多不 良的后果,感受到的压力也更大,当其判断应激超出他们的应对能力时,会采取其它应对方 式暂时缓解冲突和压力,而不是通过幻想和直接解决问题的方式[5]。在求助应对 方面,初高 中学生的差异可能是由于随着年龄的增长自尊心增强,不再轻易开口向人求助;另一方面, 高中生的心理承受能力较初中生有所提高,在面对困难时,学会了自行采取其他应对方式。在本研究应对方式的地区比较中,农村中学生较城市中学生更多的使用发泄应对,可能 与农村学生学习压力、生活压力、竞争压力大,农村学校的教师只注重学生的成绩,忽视学 生整体心理结构的塑造,尤其是社会交往能力的培养,其社会支持也低于城市学生。在面临 挫折和烦恼时,农村学生易产生不公平感和敌意,进而较城市中学生更易采取发泄的应对 方式[6]。

3.2 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的基本观点是:有些应对方式会保护个体不受压力生活事件的伤害,而 另一些应对方式使个体更容易出现心理健康问题[7]。所以,应对方式的选择与个 体的心身健康有较密切的相关关系。本研究发现,首先,问题解决的应对方式是一种积极的 、具有较好适应性 ,反映成熟人格而有助于维护 心理健康的应对方式。在与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因子的相关分析中,它除了与中学生心理健 康量表中的偏执因子、心理不平衡因子负相关无显著性外,与其它因子均呈显著负相关。此 外,在心理健康组学生中选择解决问题应对方式明显高于轻度和中度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组 。所以认为,问题取向的应对方式对健康有积极的影响,多数研究也支持这一观点[1, 8]。

其次,求助和退避的应对方式属于中间型应对方式。许多研究[1,8]认为,求助是 一种积极的 、有助于维护心理健康的应对方式,而退避则属于消极被动不利于学生心理健康的应对方式 ,在本研究中,并不支持这一观点。首先,在与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因子的相关分析中,求 助和退避的应对方式仅与心理健康量表中的少数几个症状因子呈弱的相关,与大多数症状因 子的正相关不显著。此外,不同心理健康水平中学生的应对方式方差分析表明,轻度心理健 康问题学生与心理健康学生在此两项得分并无显著差异,而中度心理健康问题的中学生此两 项得分明显高于轻度心理健康问题及心理健康的中学生。对于这两种应对方式,笔者认为关 键是掌握一个“度”的问题。从适应的角度来看,中学生在面临挫折和困难时,适度的采用 求助的应对策略,寻求身边的工具支持和情感支持,是有助于维护其心理健康的,但若是依 赖 外界力量去解决问题和缓解压力,长此以往,会严重损害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同理,适当的 采 用退避应对而不是直接处理冲突,可以暂时缓解冲突带来的压力,使个体有可能和有时间去 调动应对资源或考虑采用不同的策略来解决问题,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但也一样是 过犹不及。

最后,本研究表明,发泄、忍耐、幻想是消极被动、不利于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应对方式。在 与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因子的相关分析中,发泄、幻想、忍耐3种应对方式与中学生心理健 康的各个症状因子之间呈非常显著正相关。而且在这3种应对方式的选择程度上,中度心理 健康问题组学生最高,轻度心理健康问题组学生次之,而心理健康组学生最低。这可能与学 生找不到解决生活和人际冲突的合理方法,无法应付困境,为了得到暂时的心理解脱和缓解 紧张情绪而被迫选择此类消极应对方式有关,但选择这类应对方式后,不仅不能缓解压力, 反而会加重压力的负面影响,进而对学生的心理健康造成不良的影响。

中学阶段的青少年具有很大的可塑性,是应对方式发展的关键阶段。本研究表明,中学生采 用 最多的是问题解决的应对方式,表明中学生已经具有了一定的应对压力的能力。但对于学校 心理健康工作者来说,如何在教育中培养学生选择与使用合理的应对方式,有效应对压力应 该引起充分地关注和重视。

4 参考文献

[1]王智,杨军霞.高中生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中国学校卫生,2005,26( 10):824-825

[2]黄希庭,余华,郑涌,等.中学生应对方式的初步研究.心理科学,2000,23(1):1- 5

[3]Vilma Hanninen, Hillevi Aro. Sex differencesin coping and depress ion among young adults. Soc. Sci, Med, 1996,43(10):1453-1460

[4]McCrae RR. Age differences in the use of coping mechanisms. Jorunalof Gerontology, 1982,37:454-460

[5]冯永辉,周爱保.中学生生活事件、应对方式及焦虑的关系研究.心

理发展与教育,2002,(1):71-74

[6]李艳红,许晶敏.天水市农村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社会支持、应对方式的相关 研究.中国全科医学,2004,7(7):472-473

[7]刘朝莹.应对方式与中学生心理健康研究综述.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4,(5):31 -34

中学生心理研究综述范文6

【关键词】 压力;问卷调查;精神卫生;学生;统计学

【中图分类号】 R 179 R 395.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9817(2007)11-0993-03

Questionnaire Development of Psychological Stress for High School Students/TIAN Lan*,SUN Chun-hong,TIAN Qiang-jie. *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Science,Hubei Normal University,Huangshi(435002),Hubei Province,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develop questionnaire of psychological stress for high school students so as to estimate the situation of psychological stress in high school students. Methods Based on relevant literature review and investigation by use of open questions,questionnaire of psychological stress for high school students was constructed,developed,consulted and finally tested in 568 high school students. Statistical analysis was adopted to explore the possible influential factors,while both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were tested as well. Results Five principal factors which were social communication anxiety with classmates,achievement worry,adaptive trouble in learning,nervous relation with teachers and conflicting with parents were useful in the process of questionnaire development;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of the questionnaire were both precise enough to meet the demands of the psychometric indeces. Conclusion The self-designed questionnaire of psychological stress for high school students is suitable for individual use.

【Key words】 Pressure;Questionnaires;Mental health;Students;Statistics

压力(stress)是一个人对某种压力源是否构成压力以及自己应对压力源能力的评估[1]。适度的心理压力会引起适度的焦虑和紧张感,从而提高智力活动的效率,但持续、过量的心理压力则会引起身体过度的情绪紧张,导致活动效率降低或活动失败。众多的调查表明,有30%~70%的高中生存在较高的心理压力[2-5];周玉明等的调查数据显示,77.5%的中学生承受着中等及以上程度的心理压力[2]。大量研究发现,中学生的心理压力与其身心健康、主观幸福感密切相关,长期的压力是中学生抑郁、焦虑及其他心理问题的有效预测因子[2,6-9]。因此,了解、探明中学生的心理压力现状及特点,引导中学生积极应对各种压力,对人格完善及身心健康维护具有重要意义。

以往关于青少年心理压力的研究多采用国外、国内的生活事件量表作为压力指标[10-11],多将青少年生活事件(life events)视为临床神经症状的致病源。事实上,生活事件虽与个体的心理健康密切相关,但有研究[12-14]揭示,中学生的日常烦恼(daily hassles)是比生活事件更为有效的压力指标,日常烦恼错综聚合所形成的“多重效应”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危害远大于单一的危机性或转折性生活事件。该研究拟从“日常烦恼”角度出发,整合、提炼已有文献关于中学生的心理压力源的分类,编制《中学生心理压力问卷》,以期为评定当前中学生心理压力现状和分析高中生心理压力特点,进而探讨提高高中生心理承受能力的对策有所帮助。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采用目的取样与分层取样的方法,选取黄石市、蕲春县3所高中9个班的568名高中生为研究对象。在最后收回的有效问卷中,高一学生245名,高二学生220名,高三学生48名,共513名。其中男生232名,女生281名;425名学生来自城镇,88名学生来自农村;重点班学生与普通班学生分别为303名和210名。

1.2 问卷题项的收集与编制 将中学生心理压力界定为“对日常学习、生活及交往烦恼的评价”,综合已有研究关于中学生心理压力事件影响源的合理解构[5,15-17],拟定从同学交往困惑、考试及升学担忧、学习适应困难、师生关系压力、亲子冲突五大方面构建中学生心理压力源问卷的框架。在理论建构的基础上,采用开放式问卷调查56名高中生,请他们描述日常学习和生活中所面临的压力事件。对问卷调查结果加以分析,选择有代表性和普遍性的条目,构成初始问卷的主要项目,请教育心理学专家对问卷的可读性、题项意义的明确性、题项的格式等进行修改,形成了66个项目的预测问卷,表面信度良好。对高二年级的文、理科各1个班级120人(文科班58人,理科班 62人)进行预测,修订为包括60个题项的正式问卷。正式的自陈问卷采用5点记分法,即“完全没有感受”记1分,“感受比较微弱”记2分,“感受不强不弱”记3分,“感受比较强烈”记4分,“感受非常强烈”记5分。得分越高,表明心理压力越大。

1.3 施测 以班级为单位采用统一的指导语施测,施测时间约为20 min,问卷当场回收。共发放问卷568份,剔除作答不完整或明显无效的问卷53份,最后剩余有效问卷513分,有效率为90.3%。

2 结果

2.1 项目分析 首先对60个题项进行项目区分度分析,采用精确度较高的相关法计算区分度,得到各题项的鉴别指数,见表1。

根据心理测量学的一般原理,鉴别指数在0.20以上的题项区分度尚可。按照从严要求原则,删除了16道鉴别指数小于0.40的项目。

2.2 因素分析 为进一步完善问卷及分析问卷的结构,对保留的44个项目进行因素分析。首先利用KMO(Kaiser-Meyer-Olkin)统计量对原有变量进行因素分析的适当性考察,得到KMO的值为0.914(P

由表2可知,5个因素解释了总方差的41.945%,题项的最高负荷为0.710,最低负荷为0.405。分析各因素所含题项的内容:第1因素包括14个题项,涉及的是与同学交往或建立友谊的困惑,因此将该因素取名为同学交往困惑;第2个因素包括7个题项,涉及的是对考试、成绩及升学目标的担忧,可以命名为考试及升学担忧;第3个因素包含8个题项,涉及的是在学习动力、耐力、注意力、学习兴趣维持及科目学习困难等方面的困惑,可以命名为学习适应困难;第4个因素包括5个题项,主要涉及的是与教师的冲突引起的困惑,可以命名为师生关系压力;第5个因素包括6个题项,主要涉及的是与父母及家人的矛盾和冲突,可以命名为亲子冲突。

2.3 信效度分析 采用同质性信度来检验高中生心理压力问卷的信度。全问卷的同质性信度α系数为0.916 6,5个分问卷(因素)的同质性信度系数分别为0.831 7,0.799 4,0.817 5,0.737 4,0.715 5,全问卷及各分问卷的α系数均大于0.70,较好地满足了心理测量学的要求。

自编问卷的各因素间的相关分析见表3。问卷各因素与总分的相关在0.671~0.835之间,说明各因素较好地反映了问卷要测量的内容;各因素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268~0.571,呈中等偏低的相关,表明各因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根据Tuker的理论,构造健全项目所需要的项目和测验的相关在0.30~0.80之间,项目间的组间相关在0.10~0.60之间[18],说明本问卷的40个题项均是能够接受的,提示问卷具有较高的效度。

3 讨论

3.1 信度和效度 笔者编制的中学生心理压力问卷选择学生学习和生活中比较典型的压力事件和情景,探究学生可能产生的负性情绪和态度反应。测试结果表明,问卷具有较好的信、效度。首先,经筛选后由40个项目构成的中学生心理压力问卷的内部一致性为0.916 6,各分问卷的信度系数在0.70以上,显示该问卷有较好的可靠性;其次,该问卷也有较好的内容效度和结构效度。初始问卷在编制过程中,得到了相关专家的反复、仔细的推敲和修改;各分问卷和全问卷之间呈现0.671~0.835之间的中等偏高相关,而各分问卷间呈0.268~0.571的中等偏低相关,说明高中生在心理压力各维度上的反应既具有一致性,又相互独立。

3.2 析取因子 在确定问卷初始维度时,参照国内外同类研究的思路,笔者提出了同学交往困惑、考试及升学担忧、学习适应困难、师生关系压力、亲子冲突5个维度。探索性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这5个因子全部析出。而这些因子大致可归并为学业压力及人际交往压力两大范畴,说明人际交往和成绩担忧是当今高中生最主要的压力源,与以往研究结果一致[5,10,15,17]。

从上述分析来看,本研究编制的高中生心理压力问卷的测试结果基本满足了主要的心理测量学指标,可以作为评估高中生心理压力状况的工具。不过,本研究仍存在样本容量偏小和取样范围狭窄的问题,需要进行大样本广泛取样,进一步验证所编问卷的代表性、稳定性及可靠性。

4 参考文献

[1] 李虹,梅锦荣.大学生压力量表的编制.应用心理学,2002,8(1):27-31.

[2] 周玉明,刘福江,刘爱武,等.中学生心理压力状况调查及对策.教育探索,2004,4:84-86.

[3] 郑林科,万力萍,李志强.学习压力对学生心身健康的线性回归分析.中国学校卫生,2001,22(3):224-225.

[4] 杨建文,冯一星,董美华,等.学生心理压力及调节方式调查.中国公共卫生,2003,19(9):1 138-1 139.

[5] 楼玮群,齐铱.高中生心理压力源和心理健康研究.心理科学,2000,23(2):156-159,155,253.

[6] 肖建伟,石国兴.高中生生活事件与心理健康及主观幸福感的相关研究.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7(2):75-78.

[7] MONROE SM,HARKNESS KL.Life stress,the “kindling” hypothesis,and the recurrence of depression:Considerations from a life stress perspective. Psychol Rev,2005,112(2):417-445.

[8] 井世洁,乐国安.初中生的生活事件、应对方式与不良情绪的结构模型研究.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4,12(3):256-257.

[9] 李东升,陶芳标.中学生生活事件评定及其与焦虑、抑郁之间关系的研究.安徽预防医学杂志,2000,6(4):241-243.

[10]丁新华,王极盛.中学生生活事件与抑郁的关系.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2,16(11):788-790.

[11]费立鹏.探讨国内生活事件量表的应用.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5,19(1):42-44.

[12]KANNER AD,COYNE JC,SCHAEFER C,et al. Comparison of two modes of stress measurement: Daily hassles and uplifes versus major life events.J Behav Med,1981,4:1-39.

[13]BAND BE,WEISZ JR.How to feel better when it feels bad: Children's perspective coping with everyday stress. J Dev Psychol,1988,24:247-253.

[14]CHAMBERLAIN K,ZIKA S.The minor events approach to stress: Support for the use of daily hassles. Br J Psychol,1990,81:469-481.

[15]李文道,钮丽丽,邹泓.中学生压力生活事件、人格特点对应对压力的影响.心理发展与教育,2000,16(4):8-13.

[16]郑全全,陈树林.中学生应激源量表的初步编制.心理发展与教育,1999,15(4):45-49.

[17]田丽丽.初中生学校压力现状的调查研究.上海教育科研,2005,25(2):43-45.

[18]戴忠恒.心理教育测量.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