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企业与民营经济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民营企业与民营经济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民营企业与民营经济

民营企业与民营经济范文1

关键词:市场经济体制 民营企业 经济效益 发展策略

民营经济是我国经济结构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增长与健康发展的关键推动力,为我国国民经济做出了重大贡献,“十五”期间,我国GDP增长量为8.8%,而民营经济增加值年均增长31%,利润总额年均增长41%,总体发展远高于GDP; 2006年中国民营经济占GDP的比重为65%,民营企业数量占全国企业总数的比例达到七成以上。民营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已“三分天下有其二”,其发展速度高于国有企业两倍以上,客观的说,我国的民营经济发展取得了重大成就,然而影响民营经济发展的内外因素依然存在,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深入,民营企业要取得更好发展,必须以更为积极有效的策略应对。

一、影响民营企业发展的因素

(一)产权模糊

公司产权问题是困扰民营企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很多公司原始产权模糊,所有者界定不清。据调查70%的民营企业存在家族化经营,在企业初始阶段,其正面作用大于负面作用,但是随着企业发展,弊端明显表现出来。家族化经营将所有权与经营权相结合,这就造成家族成员的经营理念难以走出家族利益的圈套,从而拒绝非家族成员进入企业高层,这造成企业中缺乏良好的人才。就企业的组织机构和运营机制来看,虽说许多民营企业也设置了董事会、监事会等机构,但是这些机构并没有发挥相应的作用,所有权和经营权仍然集中于家族成员手中,缺乏法人治理制度,造成企业产权与治理结构不合理,制约了竞争力的提升。同时,家族式企业或合作企业存在不稳定性,其变动直接对企业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制约了企业的发展。

(二)管理不完善

很多民营企业的管理机制往往是以相对成功的企业管理机制为标准而进行制定,这就缺乏了实际性,在实际管理中存在内部组织关系不稳定,管理层次不清以及管理方法不恰当等问题。据调查,有近20%的民营企业没有适宜自己企业的管理模式,这就为企业经济的发展提供不了良好的管理支撑。企业的家族式管理模式,使得企业内部管理人员的变动性较大,没有确定的职位和固定的职位人员,往往是一人多职,这就造成决策上出现垄断,不利于管理制度的科学制定以及实施。很多企业在制定管理制度时没有对市场实际和本企业的概况做科学分析,急于求成,片面追求发展速度,片面追求品牌与多元化经营等而造成管理计划性不强,缺乏明确的发展目标。还有很多企业虽然建立董事会,经理层等,但是在实际管理中权责不明,影响了企业的发展。

(三)资金问题

资金问题是困扰民营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在民营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或多或少都存在资金短缺问题,融资难成为困扰企业的一大难题。一方面,企业内部财务管理上存在一定缺陷,没有科学的财务体系,不能很好地控制开支,造成资金上的浪费,有的缺少流动资金,而更多地无法筹集到足够的资金。另一方面,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受到中央调整存款准备资金率的影响,货币供应量受控制,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民营企业的发展。同时,银行贷款分布不均,制约着一些中小民营企业的发展。目前我国的民营企业有300万户,但各商业银行贷款的70%给了国企,剩下的30%,主要给了大型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这就使得一些中小型民营企业出现融资困难的状况。

二、民营企业发展策略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若想在竞争中获胜,民营企业必须以积极的发展策略来支撑企业的发展,以实现民营企业经济效益。

(一)明晰产权

市场经济的原则是平等竞争、互利互换,民营企业要以现代企业制度为方向,不断改革和完善企业的产权结构。现代企业制度的产生前提是股权的分散化,市场化,以适应生产的社会化,是企业的制度围绕产权展开职能性分工,以提高资产各方面权利的运行效率。因此,现代企业制度要求产权主体多元化,实行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必须与社会资本相结合,向社会资本开放。再就是,在产权结构上,要以本企业实际为标准,结合本企业现存问题进行细致分析,从而建立适应本企业发展的现代产权制度,充分保证企业的良好发展。

(二)以市场为导向,进行产业结构调整

民营企业发展的出发点和归宿是实现经济利益最大化,这一目标要求民营企业经营活动完全以市场为导向,将资本向市场需要的产品上转移,将资本投向边际生产率高的产业。市场中的供求关系直接制约着民营企业的发展方向,市场经济体制下,人们的经济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民营企业要取得经济效益必须以市场为导向。民营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生存与发展,需要很强的竞争性,很多民营企业根据自身的实际,采取了多种发展模式,就前500强来看,有397家表示继续独立立足,有55家表示坚持主业,有78家表示向多元化方向发展,不同的模式适应了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

同时,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民营企业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采取相应的转型措施。调查发现,2011年民营企业500强积极采取措施,应对成本上升难题,进一步挖掘内部潜力,其中55.4%的企业采用新技术引进新设备,53.8%的企业进行结构调整,加快企业发展,69%的企业通过节能降耗来降低成本等,这就从整体上实现了企业的发展与改进,提升了企业竞争力。很多民营企业采取整合产业链,减少中间环节,发展电子商务等,从企业内部各环节来提升企业的总体力量,促进了企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三)提高人员素质,创新科技发展

人才是企业竞争的核心,企业要发展,必须关心人才,热爱人才,留住人才,加强对人才素质的培养,创就符合市场经济机制的全面化人才。一方面,加大民营企业管理层人才理念培训,使其具有人才意识,在对人才的吸纳上做到通过公开、公正、公平的途径进行招贤,避免任人唯亲,在人才利用上做到人尽其能,以提高待遇奖励的方式留住人才。另一方面,加强企业员工业务培训,全面提升员工素质。加强员工知识与技能培训,提升员工业务水平;以时代为导向,加强员工全面化培训,使员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以及良好的职业精神,全面作用于企业的发展。再就是在企业内部营造一个以人为本、宽松和谐的人文环境,让员工充分感受到尊重和信任,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生活待遇,让员工看到自身发展的良好前景,充分调动员工工作热情,从而促使员工为经济效益的实现贡献力量。

技术力量的支撑是企业发展的关键,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间的开放度以及国内外企业的合作与竞争度越来越强,这就要求企业树立科技创新观念,依靠技术创新,推动企业发展。民营企业的技术创新,大都是市场拉动的,他们熟悉市场环境,了解客户关心的问题,技术创新一开始就瞄准了市场,这不仅成功率高,而且在引导消费者对产品的认同上可以节约大量开支。如例如我国500强企业中计算机领域的领头羊联想控股有限公司2012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8,307,800,这与其市场导向性有直接的关系,近年来,此公司以市场对计算机的需求标准,进行改进与升级,从而赢得市场利益。同时,民营企业由于市场竞争的压力和追求竞争利益的动力,使得在开发利用高新技术方面表现得更为积极,进一步将技术推广和扩散,与科研机构进行合作等,以科技优势创造了企业经济效益,据统计2011年民营企业500强共享有有效专利74631项,其中43.76%为发明专利,华为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以23522项专利总量居于民营企业500强之首。

(四)合理用资,拓宽企业融资渠道

资金是企业发展与运转的基本保证,民营企业必须以积极有效的措施拓宽企业融资渠道,以及在资金的利用上做到合理科学,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企业有充备的资金支持。首先,政府可以通过设立民营企业的发展专项基金,为民营企业获得继续的资金提供政策支持,加速国有商业银行经营机制的转变,以效益为导向,设定统一的贷款发放标准。其次,积极支持与鼓励较强经济实力的大型民营企业通过组建股份有限公司或是上市公司进一步做大做强,同时建立专门为中小型民营企业服务的金融机构,允许地方性中小企业发展银行。最后,加强企业内部资金控制,合理规划企业资金利用动向以及资金利用度,最资金利用状况做及时记录和调整,推动企业资金科学利用的实现。

三、结束语

总的看来,无论是发展规模,还是发展趋势,民营经济都已经成为了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增长和发展的生力军,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民营经济的运行机制接近于市场经济的运作机制,市场价值规律、供求规律、竞争规律在民营经济中体现得最充分,所以民营企业必须要以市场为导向,明晰产权制度,提升人员素质,拓宽融资渠道等策略来支撑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全面获得企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李群奎.民营企业发展现状及对策[J].安阳工学院学报,2009

[2]李美荣.浅谈企业技术创新[J].承钢技术,2008

[3]欧阳峣,生延超.合作型创新:民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技术创新形式[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9

民营企业与民营经济范文2

摘要:投资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在目前我国经济结构调整时期显得尤为重要,随着“国退民进”国策不断深入,民营经济在我国经济中所占的比重逐年上升,民间资本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本文就民营企业投资的增长情况及民营企业投资行为对经济的影响进行探讨,以寻求民营企业更好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民营企业 投资 经济发展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民营经济迅速发展,在拉动经济增长、吸纳社会就业、增加财政收入、优化资源配置和投资结构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民营经济近几年的增长情况

1.民营企业数量逆势继续增长。截至2008年底,登记注册的私营企业达到657.42万户,较2007年底增加54.37万户,增长9.0%;个体工商户达到2917.3万户,较2007年底增加175.8万户,增长6.4%(见表1)。从表1可以看出,2002~2008年,个体工商户不仅户数在持续增加,而且增长率连续6年呈明显上升态势;而私营企业虽然户数也在持续增长,但增长率却从2003年起连续5年出现下降。

2.民营企业资金规模持续大幅增加。截至2008年底,私营企业注册资金达到11.74万亿元,较2007年底增加2.35万亿元,增长25%。个体工商户注册资金达到9006亿元,较2007年底增加1655.2亿元,增长22.52%(见表2)。从表2可以看出,尽管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持续恶化蔓延,国内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增大,但私营企业注册资金增长率却还略高于经济形势最好时期的2006年和2007年。个体工商户注册资金增长率更是较2007年增加了8.92个百分点。

3.民营企业投资规模依然快速增长。截至2008年底,全国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17.23万亿元,同比增加3.5万亿元,增长25.46%。其中国有经济完成4.64万亿元,同比增加0.77万亿元,增长20%;外资企业完成1.41万亿元,同比增加739亿元,增长5.53%;而民营企业则完成11.18万亿元,同比增加2.65万亿元,增长31.07%,较国有经济和外资企业增幅分别高出11.07个和25.54个百分点(见表3)。从表3可以看出,由于民营企业投资增幅始终快于国有经济投资增幅,而外资企业投资增幅总体变动不大,所以民营企业投资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的比重呈逐年上升态势,而国有经济投资比重则逐年下降。

二、民营企业投资行为对经济的影响。

1.民营经济迅速增长,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之一。在当前我国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投资拉动的情况之下,民营企业投资对于促进经济快速增长的作用尤为突出。2008年,我国民营经济占全国GDP比重为65%。其中,个体私营经济占全国GDP比重为49.7%;外商和港澳台经济占全国GDP比重约为15%。2008年,我国民营经济实现工业增加值3.93万亿元,占全国工业增加值总额比重的49.3%,在全国40个传统工业行业中,民营经济已在27个行业中经济比重超过50%,在轻工纺织、普通机械、建筑、运输、商贸服务等行业已占70%以上。

2.民营经济的迅速增长,为吸纳社会就业、维护社会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截至2008年底,私营企业从业人员达到7904万人,较2007年底增加650.9万人,增长9%。个体工商户从业人数达到5776.4万人,较2007年底增加280.2万人,增长5.1%。除2000年因统计口径变化原因导致在个体私营领域从业人员减少外,1989~2008年,在个体私营领域实现就业的人员总体呈逐年上升趋势。

3.民营经济的迅速增长,丰富了税源,增加了财政收入。截至2008年底,民营经济完成税收总额5873.68亿元,同比增长23.1%,高于全国6.1个百分点,在全部税收中的比重达到10.2%,较2007年提高0.6个百分点;个体经济完成税收总额1988.68亿元,同比增长34%,高于全国17个百分点,在全部税收中的比重达到3.4%,较2007年提高0.4个百分点。

4.民营经济的迅速增长,优化了社会资源配置和投资结构,增强了经济发展后劲。我国民营经济在竞争性领域投资日益活跃,改变了国有企业原有的垄断格局,优化了社会资源配置。民营企业同市场经济有一种不可分割的天然联系,民营企业的存在,迫使国有企业低效部门提高自身的配置效率,从而使社会资源得到更优的配置。民营企业投资的快速增长,吸纳了大量社会闲散资金,补充了经济建设资金,促进了投资结构的优化,增强了经济发展后劲。

三.促进民营经济更快更好发展的几点建议

尽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营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但仍然面临着一些障碍,如,在民间资本行业准入问题上存在着“玻璃门”“弹簧门”“铁门”的“三门”现象;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融资难;民营企业投资者的利益得不到有效的保证;为民营企业服务的信息市场过于狭窄等等。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就如何优化民营企业投资行为提出以下建议:

1.进一步扩展民营企业的投资领域。目前,我国的民间投资主要集中在房地产、批发零售、住宿餐饮、制造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等一般竞争领域,在基础设施、大型制造业、金融保险业、科教文卫等社会服务业却一直严重缺席;电力、石化、电信、民航等领域,基本上还是国有资本的天下。进一步拓宽民间投资的领域和范围,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交通、电信、能源、基础设施、市政公用事业、国防科技工业等领域,将会使民营资本迎来一个爆发式的增长。允许民营资本进入更多的领域,会对国有或国有控股企业形成竞争的压力。不排除部分国有企业会利用自身在行业内的话语权和影响力,调高准入门槛,变相设置“玻璃门”“弹簧门”,这些都是政策在执行过程中需要重视的问题。

2.加强金融支持力度,拓宽民营企业融资渠道。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问题的根本措施,必须充分调动政府、企业、金融机构等各方面的力量,有针对性地从民营企业制度创新、金融创新和优化金融生态环境等方面着力,可采取如下措施:一是加大信贷资金对民营企业的支持力度;二是鼓励和引导民营企业利用资本市场筹措资金,拓宽民营企业融资渠道;三是建立健全民营企业信用担保体系,降低民营企业贷款风险;四是建立和完善民营企业信用评级制度,强化民营企业信用管理;五是民营企业要转变经营管理观念,推进企业制度创新,提高信用等级;六是加快社会诚信体系建设,优化民营企业融资环境。

3. 建立和完善法律体系,依法保障民营企业投资者权益。目前,我国民营企业投资者在投资过程中常常会遇到“次国民待遇”(相对于外资所享受的“超国民待遇”和国企所享受的“国民待遇”而言),以及投资权益受到损害,投资合同履行困难等现象,严重打击民营企业投资者的积极性。因此要建立健全法规,给民营企业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促进和引导民间投资的不断增长。

4. 完善社会服务体系,提供为民营企业投资服务的良好环境。政府相关部门应进一步构筑和完善社会服务体系,为民营企业提供信息咨询服务,为企业与科研机构之间以及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协助提供中介服务,为企业提供人员培训、管理和经营指导服务等。同时,还应鼓励发展以服务为宗旨的民营企业投资咨询机构,组织中介机构在投资决策、技术开发等方面为民营企业提供必要的帮助。

参考文献:

[1]王忠礼.积极启动民间投资,发展壮大民营经济[J].河南经济,2007,(10):22-23.

[2]杨松令.中小企业投资决策特点分析[J].财会月刊, 2008,(11):37-38.

[3]唐曙光.中小民企如何做好市场调查[J].大众投资指南, 2006,(4):43.

[4]李垣明.中小民企三望而行(环境篇)[J].大众投资指南,2005,(11):4-5.

[5]王元京.哪些投资将向民营资本开放[J].大众投资指南,2006,(5):4-6.

[6]黄孟复.中国民营经济发展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9)

[7]厉以宁,厉以宁论民营经济[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2)

民营企业与民营经济范文3

授予唐山、廊坊和石家庄市“2011年度河北省民营经济发展先进市”称号;授予宽城满族自治县、迁安市、青龙县、滦平县、三河市、平泉县、固安县、滦县、遵化市、武安市“2011年度河北省民营经济发展先进县(市)”称号。

授予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等100家民营企业“2011年度河北省百强民营企业”称号。其中,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为“2011年度河北省民营经济金牌企业”;隆基泰和实业有限公司、新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和荣盛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为“2011年度河北省民营经济银牌企业”;三河汇福粮油集团有限公司、华为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廊坊京御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河北津西钢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太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和三河福成投资有限公司为“2011年度河北省民营经济铜牌企业”。

授予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魏建军等100名同志“2011年度河北省优秀民营企业家”称号。

授予河北畅达集团有限公司总裁王贵玉等100名同志“2011年度河北省创业功臣”称号。

民营企业与民营经济范文4

一、国企50强与民企50强总量对比分析

1、营业收入

从营业收入看,国企50强共实现营业收入33031.08亿元。其中营业收入超过100亿元的有41家企业,营业收入在50-100亿元之间的有8家企业。而同期民企50强的该项指标总额为3898.79亿元,其中营业收入超过100亿元的有9家企业,营业收入在50-100亿元之间的有12家企业。显然国企50强的营业收入总额是民企50强8.47倍,国企50强明显强于民企50强。

2、资产总额

从资产总额看,国企50强的资产总额为114453.30亿元,平均值为2289.07亿元,其中有14家企业的资产总额超过1000亿元,资产总额在100-1000亿元之间的有28家企业,资产总额在50-100亿元之间的有5家。民企50强的该项指标总额为3343.69亿元,平均值为66.87亿元,其中资产总额超过1000亿元的有1家企业, 6家企业的资产总额在100-1000亿元之间,6家企业的资产总额在50-100亿元之间。

3、纳税总额

从纳税总额来看,国企50强的纳税总额为2502.77亿元,其中纳税总额超过100亿元的有5家企业,纳税总额在10-100亿元之间的有19家企业,纳税总额在1-10亿元之间的有21家企业。民企50强的该项指标总额为140.05亿元,其中纳税总额在10-50亿元之间的有3家企业,纳税总额在1-10亿元之间的有21家企业。

4、研发费用总额

就研发费用总额而言,国企50强的研发费用平均值为5.63亿,其中研发费用总额在10-100亿元之间的有4家企业,研发费用总额在1-10亿元之间的有17家企业,研发费用总额在5000万-1亿元之间的有3家企业。民企50强的该项指标平均值为0.6397亿元,其中研发费用总额在1-10亿元之间的有5家企业,研发费用总额在5000万-1亿元之间的有3家企业,研发费用总额在1000-5000万元之间的有10家企业。

5、就业人数

就企业的从业人数而言,国企50强共吸纳就业140.82万人,其中人数在10万人以上的企业有4家。民企50强的该项指标总值为20.10万人,就业人数在1000-20000人的企业有26家。这显示出上海民营企业的就业规模远弱于上海国有企业。

二、国企50强与民企50强成长性对比分析

1、增长状况分析

从整体规模看,从各指标的增长的绝对数额而言,国企50强比民企50强增长势头要好得多,在相对增长率方面,上海民营企业在营业收入、资产总额、净利润、就业人数上优于国企。详见表1

营业收入增长率,国企50强增长19.71%,民企50强增长26.22%;资产增长率,国企50强增长16.00%,民企50强17.30%。净利润增长率,国企50强增长12.19%,民企50强增长14.96%;纳税增长率,国企50强增长21.03%,民企50强增长15.37%;就业人数增长率,国企50强增长0.46%,民企50强增长11.10%。

2、集中度分析

集中度主要反映企业的数量及其相对规模的分布结构。我们采用企业排名前五位CR5和前十位CR10的各项经济指标占50强企业各项经济指标的比率作为集中度指标值。其中CR5,国有企业在净利润、资产总额和纳税总额的比率上明显超过民营企业,尤其是在资产占有率上有显著的集中性,研发费用、从业人数指标国企略低于民企; CR10与CR5的状况大体一致。研发费用的投入无论在国企还是民企都高度集中在少数企业中,反映出研发费用的分布非常不均匀。而且国企50强企业中,集中度更高。具体的集中度分析数据详见图1。

3、人均效率、资产效益分析

比较上海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的关键指标要从衡量企业的产出效率方面考虑,这其中主要从人均产出和单位资产产出两个角度来进行两组数据的对比。民企50强在诸项人均指标上都低于国企50强,尤其在人均资产上远远低于国企,而且与自身上年度相比,在人均净利润、人均资产、人均纳税上数据在下滑,国企反而是逐年上升。在单位资产的产出上,数据显示民企50强比国有企业50强产出效率高得多,且资产负债率要低。

(1)人均指标

从四项人均指标看,国企50强远远超越民营企业50强。从这四年的发展趋势上看,民企虽然前两年在追赶国企,但在刚过去的一年在人均净利润、人均资产、人均纳税上数据均下滑。相反,国企于此四项人均指标上逐年稳步提升。详细数据见图2和图3。

(2)单位资产的产出

从资产收益率、营业收入资产比、净资产利润率方面看,民企50强优于国企50强,国企50强的单位产出趋于改善。如资产收益率指标,2008年民企50强是国企50强的3.64倍,2009年民企50强是国企的4.73倍,2010年民企50强是国企的2.84倍,2011年民企50强是国企的2.39倍。从营业收入资产比看,2008年民企50强是国企50强的4.58倍,2009年民企50强是国企的4.41倍,2010年民企50强是国企的2.25倍,2011年民企50强是国企的2.13倍。从净资产利润率指标上,同样能发现类似现象。

同时我们关注到,2011年与2010年数据相比,民企50强在资产收益率和净资产利润率上都有所下降。详细数据见图4和图5。

民营企业与民营经济范文5

[关键词]民营科技企业 困境 对策 江西省

民营科技企业是以技术创新为主要特征的,实现自筹资金、自愿组合、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科研、开发、生产、经营相结合的经济实体。近年来,江西民营科技企业实力进一步增强,但与周边地区相比,仍存在巨大差距,其总收入落后于湖南、湖北、安徽、河南、山西等五省。当前,江西省民营科技企业发展还面临许多困难和挑战,这需要我们认真思考和应对。

一、江西省民营科技企业发展面临问题与困境

.区域性差异明显,分布聚集度大

江西省民营科技企业发展的区域性明显,呈北强南弱的格局,按发达程度可以划分为三个集群:第一集群是南昌市,属于全省民营科技产业发展的龙头;第二集群是景德镇市、九江市,同南昌市差距较大,但与其他地区比较,优势也较为明显;第三集群是赣州、萍乡等八个设区市。江西民营科技企业集中在南昌市,分布聚集度大,难以形成以点带线、以线带面的蓬勃发展之势。以软件业为例,全省2002年软件开发单位,仅有软件开发咨询和数据库服务两个,分布主要是在南昌92个,九江2个,宜春4个,赣州3个,其他地区各1个

2.民营科技企业技术含量偏低

江西省发展较好的南昌高新技术开发区至2006年底,南昌引进的1050家企业中,其中高新技术企业366家,比例也才不过30%,还没有完全发挥出民营科技企业在技术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化方面的独特优势。

3.民营科技企业自身障碍

江西省民营科技自身发展存在的障碍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企业内部管理滞后。多数仍停留在作坊式的经营方式和业主式的管理方式,没有引入现代管理制度。第二,民营企业家队伍不够壮大。不少企业进入二次创业阶段后,仍采取家族式管理、作坊式经营,已很难适应现代市场的要求。第三,创新人才缺乏。民营科技企业全新的运行机制,尤其是激励机制,吸引了大批来自科研单位和高等院校的专业人才,形成企业技术创新的支柱力量。

4.江西省民营科技企业技术创新不足

江西省民营科技企业尤其是中小型民营科技企业创新不足。主要表现在:第一,创新动力不足。由于我国长期处于短缺经济时代,民营科技企业尽管生产工艺落后、设备陈旧、管理粗放,但日子依然过得去,并未到不进行技术创新就无法生存的危机状态。近几年,随着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市场竞争日益加剧,虽然民营科技企业感到市场的巨大压力,但是由于种种条件限制,企业往往去寻求一些非经济或非正常的方式去解决一时的困难,而不是通过技术创新从根本上摆脱困难。第二,技术创新机制尚未形成。与国有大型企业相比,民营科技企业在技术创新的各个环节中没有真正的形成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机制,企业还不能主动领先技术创新来适应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第三,技术创新的整体素质不高。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民营科技企业缺乏高水平的技术人才。从技术开发能力看,我省科技力量大都集中在企业以外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业中设立专门技术开发机构的只有50%左右。高水平技术人才的缺乏严重制约了企业的技术创新。二是基础技术、关键技术落后。江西民营科技企业的起点都比较低,使用的多为传统技术,产品的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低,而且关联度差。相对于国有大型企业,民营企业规模小,无法取得人才、技术上的优势,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差。第四,技术创新资金投入不足。江西民营科技企业大多数没有完成资本的原始积累,经济基础薄弱,自有资金普遍不足,而国家对民营科技企业技术创新的金融支撑体系又没有建立起来,民营企业融资困难的情况普遍存在。因此,大多数民营科技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因缺少必要的资金而无法进行,极大地阻碍了民营科技企业的技术进步。

二、江西民营企业高科技发展对策研究

1.完善人力资源管理,增强人才优势

民营科技企业需要关键人才的长期忠诚服务。与国有企业相比,除了高薪之外,民营科技企业缺乏吸引人才和留住人才的有力手段。民营科技企业不知道如何有效培养、吸引及留住关键人才是主要原因。因此,相关职能部门应该加强对民营科技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引导和帮助。主要包括:引导企业培育先进实用的企业文化、企业愿景及共同价值观,实施正确的招聘与沟通方法,制定并实施竞争性的薪酬及福利政策,对关键技术、管理岗位人才实施年薪制、股权、期权激励等,并帮助企业引进现代激励技术和方案以及提供实用的相应管理模版等。

2.创新江西省市场准入制度

目前,民营高科技企业的市场准入问题仍然存在歧视性差别待遇,这主要表现为:禁止民营高科技企业进入某些行业,例如: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行业,使用稀有资源的工业,以及产品会带来公害的行业给予民营科技企业众多的限制(例如,金融、电信、电力、航空等)。因此,打破民营科技企业的身份歧视,允许、鼓励和吸引民营科技力量参加重大科技项目的攻坚。民营科技企业参与重大科技项目攻坚,锻炼和提升了研发能力,增加了企业发展机会,也增强了企业实力。

3.完善技术研发的宏观指导和调控,加强服务

政府可考虑对生产力促进中心的扶持,发挥其技术研发的导向作用,整合技术研发的需求和供给,更有效的匹配研发资源,提升企业研发能力,促进企业研发工作的开展。各级政府要大力推进政企分开、政事分开、政社分开,减少政府对民营企业微观经济活动的直接干预,积极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各级政府、各部门要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提高行政效率,降低办事成本,推行政务公开,实行“一站式”服务、“一条龙”审批。

4.创新民营高科技企业管理制度

民营企业要建立一套比较完备的,适合我国国情且与世界经济接轨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企业管理要以财务管理为中心,财务管理要以资金管理为核心。民营企业管理不能企业家一个人说了算,不能以感情用事,要互相监督,要以人为本、以法改革。中国许多知名的民营大公司都只是昙花一现,沈阳飞龙、三株、巨人等纷纷陷入困境,管理上的落后是重要的原因。温州民营企业中至今还没有出现大公司倒闭的现象,这也与温州民营企业中的大公司相对说来比较重视管理创新有关。

5.大力发展民营科技中介服务机构

在我们对江西民营科技企业的调查访问中发现,江西目前对技术创新的鼓励措施不够,但更为欠缺的是缺乏鼓励技术孵化的措施。由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科技中介服务机构是知识和技术的流动、扩散和转化的桥梁。科技中介是国家和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类创新主体的粘接剂和创新活动的催化剂。因此,要发挥行业协会、社团和民间组织对民营科技企业研发的服务作用。首先,在研发方面,行业协会可以整合协会内的研发资源去完成单个企业难以完成或风险很大的项目,从而获得1+1>2协同效果。其次,行业协会可以协调企业在研发方面的恶性竞争,避免研发资源浪费,降低研发成本。最后,行业协会可以协调企业研发项目和研发特色的合理分配,形成各具特色的研发成果和研发产品,增强行业特色和行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李玉平:加强政策扶持大力推动民营科技企业技术创新[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1(1)

民营企业与民营经济范文6

>> 基于价值链管理的烟草商业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 基于价值链管理的航运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 基于价值链的GPS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构建研究 基于价值链的我国汽车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 基于价值链理论的施工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 谈民营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 基于价值链的核心竞争力分析 无形资产对外向型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作用 基于民营企业营销竞争力的培育与提升研究 对外向型中小企业“构建核心竞争力与和谐环境”的几点思考 民营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策略研究 基于价值链的建筑企业核心竞争力构成 基于扩展价值链的房地产企业核心竞争力分析 基于价值链的高新技术企业核心竞争力探讨 提升民营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研究 基于价值链的中小型建筑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构建研究 基于价值链的我国中小企业集群核心竞争力研究 基于价值链理论的商业地产核心竞争力研究 基于价值链的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影响要素研究 面向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知识价值链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2006-04-10.

[2]周剑倩.广东民营企业对外贸易面临的困境与出路[EB/OL].广东工商联合会,http:///Articles/ArticleView.aspx?id=dd66efdb99f0406d90d5d1da5277eaa8.

[3]倪颂文.民营企业自主创新的知识产权习惯战略研究――以浙江民营企业为例[J].企业经济,2008(06).

[4]牟若.我国加工贸易在全球产业链低端的现状及对策[J].中外企业家,20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