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的经济效益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企业的经济效益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企业的经济效益

企业的经济效益范文1

关键词:经济效益 提高 目的

一、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性

(一)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是企业经济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

现在的社会是一个优胜劣汰的社会,企业能否站稳脚跟,谋求生存和发展,关键看企业经济效益是否良好,企业经济效益是衡量一切经济活动的最终的综合指标,因为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而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经济组织。是企业的唯一选择,其内涵是取得利润,利润越多,效益就越好,企业的活力就越强,如果企业的经济效益低,企业内部千疮百孔,就不能继续生存和发展,所以企业将经济效益列为重中之重,因为只有提高了经济效益,企业才能在竞争中不被淘汰。

(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有利于满足人民的需要

企业的经济效益主要是通过投入、产出、消费和所得等四方面比较全面反映出来的。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意味着创造出数量更多、适合市场需要、质量更好的产品和劳务,从而满足现阶段人民消费需求多样性和差异性,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 企业是社会财富的主要创造者,是发展社会生产力的主要承担者,所以,经济效益的好坏不仅仅关系到企业自身利益,对国家对人民的生活也息息相关。

(三)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增强综合国力和社会的发展

提高经济效益,意味着增加盈利和国家收入,繁荣市场,增加资金积累,增强综合国力,巩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促进我国经济在社会主义的发展中向上健康成长,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意味着提高投资效益和资源利用效益,从而有利于缓解我国人口多与资源相对不足、资金短缺的矛盾,提高经济增长的速度。

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途径

企业在合理合法情况下,要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可以通过以下途径:

(一)加强资金预算和管理

资金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原动力,财务部门科学合理地确定生产经营资金需要量,控制资金投放时间,不宜过长或过短,要使资金充分发挥其经济效益,认真选择资金来源,尽可能降低资金成本,搞好资金运用和资金筹划,盘活存量资金,使死资金变成活资金,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还可以适度的贷款和短期负债经营,但是得考虑企业是否有偿还贷款的能力,毕竟贷款和短期负债只是暂时的,如果长期处于这样的状态,那么企业便有筹资上的风险。

(二)依靠科技,采用先进技术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用高新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企业如果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寻找立足点,必须采用先进的技术设备、工艺,用现代科学技术武装企业,提高企业职工的科学文化素质和劳动技能,从而提高产品质量,增加产品科技含量,提高劳动生产率,以最小的消耗,生产出最多的适应市场需要的产品,实现企业的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在现阶段企业资金非常紧张的情况下,以少量的增量带动高效运转,把投资重点放到技术更新改造上是十分必要的,是现阶段实现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有效手段。

(三)提高产品质量,生产适合销路的产品

众所周知“品质是企业的生命”。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有一流的品质,才会有广阔的市场。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企业生产商品的目的在于实现商品的价值,消费者购买商品的目的,在于获取使用价值。企业要提高经济效益,首先必须提高产品质量,树立良好的信誉和形象,生产出满足人们生活需要的合格产品,这样才能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要求领导和每位员工全身心地投入到产品质量管理当中,把质量目标灌输到每个员工的心中,提升企业的内外部竞争实力,扩大影响,以获取更大的利润。

(四)加强员工业务素质,提高员工的积极性

企业应该时时注重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人是各种资源中唯一具有能动性的资源,要做好降本增效,关键在于提高人的素质。企业当前一个迫切任务是加快人才培养,尽快培养出一支高素质的职工队伍,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培训和教化。在安排培训时间上尽量照顾到员工的心理需要,抽出一些工作日的时间让员工去参加培训,员工培训也是为了更好地为企业服务。同时,企业还可以建立一些相应的激励制度或激励措施,强化员工的培训积极性,最大限度地调动员工的自觉性。

(五)优化产业结构,健全企业制度

产业结构优化的目标是资源配置最优化和宏观经济效益最大化。促进产业结构优化有利于推动和保持经济的增长率。领导的首要任务是建立好的制度,然后不断改良这个制度,单位在设计制度时,必须对此作出了解,这样制定出的制度才能有效规避财务风险。在好的制度下,每个位置应有合适的员工,出现问题,按照设计好的程序,相应人员在规定时间作出相应处理。管理不是要去管理人,而是管理制度,用制度管理人。只有抓住重点,才能更好地发展企业,提高经济效益。

总之,企业的目标是生存、发展和获利,应该不断提高企业的竞争力,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提高经济效益是一种定性合理的要求,但是这一要求却缺少可操作性。积极探索能够提高本企业经济效益的途径,成为企业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参考文献:

企业的经济效益范文2

关键词: 会计审计;企业;经济效益;影响

在经济的推动下,企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尤其是在加入WTO之后,企业的竞争更是加剧,从本质上企业的竞争发展成为经济的竞争[1]。为了提高会计工作的质量,我们要正确的保卫会计审计工作,不断完善会计数据的准确性,有效避免信息失真现象。在这种大环境中,会计审计工作面临新的挑战和要求。以下作者结合当前企业会计审计工作存在的弊端,进一步提出符合我国企业发展目标的会计审计行为,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使企业健康顺利的发展。

一、 会计审计对企业经济效益的影响

会计审计工作是市场经济不断完善的主要产物,是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会计审计对企业的的经济活动发挥着指导性作用,督促企业会计人员和财务人员工作,进一步保障会计信息的准确率和作用的发挥。目前,我国会计审计工作在企业的发展建设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仅促进经济的稳定发展,并且有效降低了资金的有效浪费。

(一)提高企业会计信息的准确性

企业的发展和正常运行离不开资金,同时资金的有效管理决定着企业的发展方向和正确决策,所以提高会计审计工作的准确性,有利于寻找企业财务工作中的漏洞,避免了企业财务信息的失真。同时最大化的提高了企业资金使用率,为企业决策者提供正确的判断依据。

(二)影响企业资金的利用效率

会计审计工作对企业资金的管理现状进行审核,主要发挥审计的作用,对企业的资金管理进行指导,帮助企业决策者正确认识企业建设实际情况。企业的决策进一步依据审计的正确数据,做出正确的决策,避免浪费,提升企业整体资金的利

用率。

(三)影响企业的整体实力

会计审计工作作为经济监管的核心环节,可以有效地弥补企业财务的管理的漏洞和失误。通过不断地结合工作经验,完善企业会计审计工作管理,使企业的形式趋于多样化和经济化发展。企业所涉及的经济活动越丰富,且审计效率会随之不断地完善,趋于各个环节,从而使企业的决策更科学化,最大化的降低了企业的经济损失。此外又大大提高了企业的整体竞争力[2]。

二、促进会计审计工作对企业经济的影响对策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对企业当前会计审计工作有更深层次的认识,并且明确了会计审计工作对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影响作用,进一步促进我们寻找切实可行的有效对策,促进企业会计审计工作对企业经济效益的积极影响。

(一)提高企业职工对会计审计工作的认识

为了从根本上提高企业会计审计工作的准确性,必须不断完善企业会计审计制度。与此同时,企业必须正确认识会计审计工作的重要作用,进一步加大对会计审计工作的投入和支持,促进企业会计审计工作的开展。在实际会计审计工作中应该做好教育工作,这样可以使企业管理人员真实、准确的了解企业审计工作具体情况,从而更高的做好决策和安排。此外,企业可以实现全体员工积极的参与到会计审计工作中,体现全局监督管理作用。

(二)拓宽会计审计工作的工作范围

随着企业经济活动范围的不断增加,企业管理项目不断多样化,由此企业财务管理和会计管理的内容也趋于多样化。传统的会计审计工作已经不能涵盖企业工作范围,所以审计内容需要我们要根据企业发展情况不断的完善和补充。与此同时要完善会计审计监管制度,落实设计细化内容管理,总体实现企业会计审计工作的高效率[3]。

(三)加大资金投入,构建单独的审计部门

会计审计工作是企业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有效约束企业经济活动的主要途径[4]。在企业会计审计工作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企业加大了资金的投入,重点建设企业会计审计部门,充分实现会计严格的监督管理体制,不断为企业的重要决策和发展,提供科学合理的审计。

(四)提升会计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作为一名合格的会计审计人员,必须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由于会计审计人员的职责是提高审计的精确性,促进资金的有效利用[5]。由此,加强会计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操作技能能力,有利于企业会计审计水平的提高。所以企业应该定期对会计审计人员进行培训,使其明确会计审计工作的重要性,从而会计人员为企业做出自己的贡献。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社会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的环境中,我国企业为了提高竞争力,重视对企业会计审计工作的完善和发展,使企业的经济效益得以提高,避免了决策失误的发生。由此,今后我们要结合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会计和财务管理现状,提高信息的准确性,增加资金的利用率,使企业健康顺利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任红林.关于起我国审计机关效益审计实践的思考[J].审计研究,2011,(5).

[2]龚传辉.分析企业经济效益审计模式[J].中国内部审计,2012,(16).

企业的经济效益范文3

[关键词]企业经济;效益审计;实践;探索

[DOI]10.13939/ki.zgsc.2016.03.133

1 企业经济效益审计的现状

目前,政府审计部门开展的企业经济效益审计范围较小,虽然在部分领域已经有所成效,但对企业经济效益审计的认识还不够全面、整体。如何全面有效地开展企业经济效益审计,还需要进一步的探索分析。从现状来看,还存在着一定的困难:一是审计资源不足;二是审计环境还不够良好;三是审计主体素质有待提高;四是审计观念落后;五是工作评价体系需要健全;六是审计方法措施要先进;七是要有效利用审计结果。

面对以上现状,我们应该如何开展企业经济效益审计?下面笔者就个人的思考做出简单的论述。

2 有效开展企业经济效益审计的路径

2.1 合理利用企业内审的力量解决审计资源不足和审计主体素质的问题

要想做好企业经济效益审计,必须具备足够的经济知识,同时还要有生产、技术等与企业效益相挂钩的知识。由此可见,这项工作必须由政府审计部门工作人员和内审人员共同协作才能完成。例如:对于那些下属分支机构比较多的单位进行审计时,由于审计资料量大,总会出现这样那样的漏洞,这时,可以让内审人员对其进行协助、把好关,这样将大大提高企业经济审计的工作效率。

2.2 参考社会审计的成果,减少审计环境的不利影响

虽然部分社会审计结果受到质疑,但有些还是具备一定的参考价值,对此我们要合理利用。例如:在某企业的审计报告中显示:其应收账款数额较大、同时比例偏高。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审计人员可以进一步地去分析,经过分析我们发现:应收款项重要集中于某个业务员所负责的某个区域,涉及的业务单位大多是破产倒闭或查无下落的情况。经过深入的调查,最终得出个别业务员贪污、挪用公款等,将其移交检察机关进行处理,从而为企业挽回了损失。

2.3 选择同行业的历史数据作为评价标准

虽然政府财政部门对企业经济效益审计有了一系列的相关文件,也制定了具体的评价细则,但由于企业的多样性,它不能满足所有企业效益审计评价的需求,因此在审计实践工作中,我们可以对国家的评价体系做一下微调,从而更好地为企业经济效益审计评价服务。同时,我们可以选择同行业的历史数据资料作为企业经济效益审计评价的标准,根据企业管理特点,测算出同行业、同规模的评价标准值。同时为了正确评价企业经营业绩,需要了解企业历史发展变化情况,以上年的经济效益指标和历史最好指标为标准,进行近期与前期对比,找出引起变化的影响因素,分析原因,正确评价。

2.4 确定具体的审计内容,改进审计方法

2.4.1 业务经营审计

第一,我们要审查业务经营的具体计划,对他们的计划进行分析,同时更要审查他们对计划的执行情况和结果反馈。我们要改变传统的审计方法,对业务经营的计划要进行全面的分析,例如:计划的制订、计划的执行、成果等。通过这一系列的工作,我们便会得出某个企业对市场调研是否准确,是否有长期而有远见的预测,费用是否控制在计划之中等。

第二,我们要审查业务经营的产供销三大环节,找出经营中的优缺点。经营决策时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它贯穿在企业运作的各个环节。决策的科学性会直接影响到产供销三大环节。例如,有的企业在之前注重产品更新和技术改造,效益较好,之后便不思进取,几年过后效益大大不如从前,甚至出现大量亏损,最后导致企业无法生存下去。

第三,分析各要素的利用情况。主要是劳动力、资金两大方面。某些企业人力过多,人浮于事,管理层人员占企业的30%以上,工资高,造成生产率低的现象;在资金利用方面来看,有负债率高、周转速度慢、设备老化、利用率低等现象。

2.4.2 管理审计

第一,要侧重分析领导机能和组织机能。在企业经济效益审计中,企业的组织机构和人员构成是我们调查分析的重点方面。他们共同影响着企业的经济效益,特别是领导机能,更是企业发展至关重要的方面之一。重点了解领导层是否秉公办事、原则至上、艰苦奋斗、勇于创新等,对于、任人唯亲等不良现象要给予排查。对于人浮于事、管理经费高、浪费无度等众多不良现象都要进行深入的调查,以为企业的良性发展保驾护航。

第二,分析控制机能。控制机能的完善与否是企业经济效益审计的重要方面,控制机能的作用能否发挥出来,对于企业发展来说是十分重要的。我们要根据测试中发现的问题,提出完善企业内部制约机制、提高经济效益的建议。比如有的企业虽然已通过了ISO9000标准质量体系认证,但各项内控制度未被严格、有效执行。在供应口,各项原材物料未严格进行招标或比价采购,有的材料配件未进行严格质量检验,导致出现大量产品质量纠纷。销售方面制定的销售政策不尽合理,对销售人员没有约束力,造成应收账款损失较大等。

第三,注重投资决策审计。企业不能得到良性可持续的发展,大多是因为决策失误造成的。我们在审计投资决策时,应该从决策是否民主、决策是否符合企业自身的优势、决策是否有前瞻性、决策是否有市场前景等多方面进行分析。

第四,开展合同审计。这项审计工作的主要内容是:合同是否合法、是否公开透明、是否按程序进行的、是否有相关部门严格把关了、合同价格是否合理、合同变更是否经过审批、合同内容是否严谨等。

第五,审计资金筹措的不规范性。这一点关乎群众的切身经济利益,因此,我们要认真执行,从而维护广大群众的利益。

第六,审查企业有无违规担保以及担保给企业带来的损失。有些企业出于某些原因,为其他企业违规担保,从而造成重大损失等情况。对于这点,我们也要严格审查。

2.5 提高审计成果的利用率

企业经济效益审计结果是企业改善和发展的重要依据,企业各级部门应该充分利用审计结果,解决企业正常运转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提高企业的效益。

综上所述,企业经济效益审计是一项复杂而有意义的工作,为了企业更好、更快的发展,我们要想方设法做好此项工作,在实践中总结方法和经验,找出不足之处并及时给予解决。审计人员在积极地进行经济效益审计的探索过程中,要强化效益意识和服务意识,从而在企业经济效益审计的作用下,让我国的经济能持续地发展下去。

参考文献:

[1]张爱荣.武钢开展经济效益审计的实践与探索[J].审计与理财,2014(7).

[2]李珊.关于企业内部开展经济效益审计工作的探索[J].经营管理者,2014(19).

[3]张琳.经济效益审计浅论[J].铜陵学院学报,2006(3).

[4]吴春平.经济效益审计的探索和研究[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08(11).

企业的经济效益范文4

一、提高经济效益微观上要求企业不断向内使劲、苦练内功

如何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其途径是:规模经济出效益。企业规模是指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等生产要素和产品在工业企业里集中的程度。合理的经济规模是保证企业经济效益的前提。确定合理经济规模是保证企业经济效益的前提。确定合理经济规模的最简单的方法叫盈亏平衡法。企业实际规模达到平衡点规模,才有可能盈利。如某厂全年预计总费用为(F),每吨产品售价为(P),每吨实际成本费用为(V),则盈亏平衡点规模应为F/P-V=Q。也就是说,该厂年产量只有达到Q吨以上,或者说销售收入超过QP万元,才有可能赚钱。规模经济对我们提出了两点要求:一是项目设计能力要达到行业规定的规模水平,为提高经济效益创造先天条件;二是企业生产组织尽可能实现能力匹配,防止大马拉小车或小马拉大车。对产品有销路的生产线,要通过填平补齐,达到前后生产能力一致。

提高质量出效益。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最终产品质量可以实现优质优价,产品质量好,售价就高。二是通过提高工序质量和工作质量,从而提高产品合格率,可以大幅度降低成本。若每个工序合格率为A,工序共有n个,则最终产品合格率为A的n次方。这说明强化工序管理,对于提高产品质量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开发新产品出效益。依靠科技进步,调整产品结构,不仅可以提高市场占有率,还可以增加产品附加值,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效益。企业按照“市场上需要什么,什么最赚钱,就开发什么”的指导思想,一方面重视发展科学技术;另一方面重视引进科学技术。依靠科学技术不断开发新产品,把科技成果转化为经济效益。

节能降耗出效益。工业产品的消耗包括物质消耗和劳动消耗。在劳动消耗方面,主要可通过强化内部经济责任制,提高劳动者素质,提高劳动生产率,以减少劳动的消耗。其中最有效的方法是按照部颁或行业劳动定额,优化劳动组织,减少不必要的劳动时间,提高设备看台率。在物质消耗方面,一是可利用先进的工艺、技术、设备直接降低物质消耗。二是修旧利废,变废为宝。三是加强日常管理,防止跑、冒、滴、漏、损。从原材料、燃料采购——库存——生产——产品等每个环节都要有消耗定额,并按此定额严格考核,奖惩兑现,把各种物料消耗控制在最低标准。

加快资金周转出效益。资金是工业企业的血液,是经济活动中不可缺少的要素。资金的时间价值决定了无论是固定资产投资长期负债,还是流动资金短缺贷款,除了还本之外,还将支付占用期间的利息,所以加速资金周转,对于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主要办法:一是提高固定资产支付使用率。克服投资无底洞,工期马拉松,效益滑低谷的被动局面。二是提高固定资产利用率。对于闲置的固定资产要采取出租、转让、变卖、调剂等形式,发挥效益。三是勤贷勤还,减少不必要的货币资金占压。四是结合企业偿债能力,千方百计筹措较低利率的贷款,减少财务费用。五是加强产品销售,减少产成品及应收货款资金占用。六是合理储备原材料,节约采购原材料资金,降低储备资金占用。总之,要千方百计发挥资金使用的最大效益。

控制非生产性开支出效益。在制造费用中,需要严格控制的有:办公费、差旅费。一般可采取定额包干,节约归己,超用自负的办法强化管理。在销售费用中,可采取与销售额挂钩的办法,按一定比例提取有关费用。在管理费用中,对于政策性提取的费用严格按有关政策提取;对于办公费、差旅费,尤其是业务招待费要区别情况,严格标准,不要让企业的效益白白吃掉。此外,还要严格控制其它一些营业外支出。对于生活福利设施最好是采取“脱离”企业的办法,减少企业办社会负担,变暗补为明补,以便加强经营核算,增强竞争能力。

二、提高经济效益宏观上还应着力把握的举措

第一,正确认识资产与负债关系。负债经营是指企业通过银行借款、商业信用和发行债券等形式吸收资本并运用这笔资金从事生产经营活动。负债经营被认为是现代企业筹资的一种重要手段。在不同经济发展阶段,企业负债比率产生差异的原因在于经济发展周期引起的景气波动。在经济起步增长时期,企业面临的经济环境和市场条件较好,大量举债可增强企业发展能力。但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确立,绝大多数产品从“短缺”走向供过于求,宏观经济政策稳中求进的形势下,企业必须重新认识资产负债比例关系,对一些技术含量高、市场潜力大、处于成长期的项目,可以高出一般资产负债水平,以形成先发效应。而对一般性项目则要把握举债的尺度。即举债规模不能超过临界点(一定时期企业举债应支付利息与企业产品的销售利润相等时的举债数额)。超过临界点,企业将发生亏损,也没有偿还能力。

企业的经济效益范文5

 

随着经济全球化,网络经济时代的到来,市场经济可谓瞬息万变,互相影响,互相制约,企业投资机遇与风险并存,企业在筹集资金、投放资金的时候需要考虑的因素越来越多,所以财务管理在企业经营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企业的经济效益与财务管理的联系越来越密切。所以,必须建立良好的财务管理制度约束资金管理,选拔和培训优秀的工作人员从事财务管理工作,使企业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经济环境中可持续发展。

 

一、加强企业财务管理的意义

 

在多数外资和上市企业中,企业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往往属于不同的人掌管,是相分离的,这样的话,经营者和所有者追求的目标经常不一致,为了达到自身目的,会互相损害利益,导致企业不能走向良性发展的道路。经营者往往会利用各种手段损害所有者的利益,如盲目投资、收取回扣、夺取股权等;所有者往往会利用自身优势限制经营者的各种行为,如由于对企业经营情况不了解而盲目干预经营者的决策。为了减少这种情况的发生,企业可以通过各种措施强化内部控制和财务管理,如授权管理、不相容职务分离、轮换岗位等。

 

在私有企业中,企业经营者会采取各种经营方式给企业的发展提供更大的空间或者突破发展瓶颈,如企业上市、改变投资方向、研发新技术等等,这些方式都与资金的合理利用相关。在小微企业中,缺少资金是制约发展的最重要原因。

 

由此可见,不论企业的规模有多大,财务管理对企业的发展起重要作用,资金筹集、对资金的合理配置等都离不开财务管理。财务管理活动涉及到企业的各个部门,企业运营的各个环节几乎都会与资金发生关系,因此,企业中的每个人员在进行每项事务时都必须接受财务管理部门的指导、监督和制约。提高财务管理水平,促进资金的合理使用、增加资金使用率,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为企业的长远发展奠定基础。

 

二、企业财务管理对经济效益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财务管理是企业经营的核心

 

企业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获得利润,因此,良好的财务管理基础是企业实现最终目的的前提。企业的财务状况是企业效益的直接体现,如企业生产、经营中的资金流动情况,企业收支情况等,当管理人员看到这些就可以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有了解,为管理者的决策提供方向,维持或改变企业现有的生产经营状态。企业的产、供、销和人、财、物还可以通过财务管理进行综合分析,为企业提供全面的财务指标,为决策者服务。

 

(二)财务管理是企业适应市场经济的前提

 

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深化,市场机制不断完善,经济市场环境也在不断发生变化。而经济全球化、一体化也给国内市场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而财务管理水平的高低决定了这种变化给企业带来的是风险多一点还是机遇多一点。对项目的经营风险、财务风险进行分析,比较同行业的情况,判断企业的风险水平,然后再做出决定、进行有效控制。而财务管理就是这些分析的重要保障,对市场有足够的了解才能合理分配资金,为企业经济效益提供保障。

 

(三)财务管理可以为企业筹集资金

 

财务管理部门为企业的发展、经营筹集资金是其主要工作内容之一。企业的经营发展要想有足够的资金保障,满足企业的扩张需求,只有通过财务管理部门筹集到充裕的资金。通常企业可以从多个渠道来筹集资金,但要想得到更好、更多的效益,企业的财务部门就需要对各种筹集资金的方法进行科学分析,从中选取最适合、最科学的筹资方法,来满足企业发展、经营的需要。

企业的经济效益范文6

会计成本管理经济效益

会计成本是企业经营活动中所有支出的总和。控制会计成本是企业减少支出,降低总成本,提高整体经济效益,进而提高企业的市场经营竞争力。但是当前我国企业的实际经营管理状况是在企业成本方面付出的资本较高,导致成本相对而言较高,市场竞争力和续航力都不足,这与企业的财务管理模式存在着较大的不足具有相当大的关系,并且事实上这已经对企业的快速高质量的发展产生了较大的阻碍,因此,制定一套强有力的财务管理体系能有效的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促进企业更好的发展。

一、企业成本会计管理概念

成本会计是决策会计、执行会计和战略会计的基础;决策会计利用不同的成本概念和方法确定组织的工作目标,为执行会计的实施明确方向;执行会计则通过预算、控制和业绩评价,达到提高工作效率和实现整体目标的目的;战略会计是传统成本会计的发展,是决策会计和执行会计在新形势下的延伸,为企业的战略目标进行规划,并力求获得持续发展的竞争优势。企业成本会计管理内容包括:

成本流程及成本核算(成本会计);决策分析的理论与方法(决策会计);预算、控制和业绩评价(执行会计);成本管理会计的新发展(战略会计)。

二、企业会计成本管理中存在的弊端

1、会计成本核算体制不适应企业的管理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市场经济环境也在不断的变化着,竞争环境和经营环境对于企业的影像不断地加深,但是很多的企业在会计成本核算方式上还是使用着过去的技术和方法,没有顺应环境的变化进行模式的改进,没有保证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成本管理是一个整体,没有办法保证企业的会计成本最低化,从而导致企业的成本没有得到有效地控制。还有一些企业为了保证自身的竞争力,没有认识清楚自身发展的情况而盲目的引进新的成本管理方式,导致企业在进行成本管理的过程中和企业自身的现状之间产生了脱节,导致企业对于原来的成本还需要进行核算,不但浪费了企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还在一定的程度上增加了企业的管理成本。

2、会计成本的核算方式不符合企业发展的需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的数量也不断的增多,对于我国的国民经济有着非常重要的。但是一段时间以来,我国企业规模一般都不大,企业的各项制度都不是非常的健全,因此,在成本核算的过程中只是简单地采用均摊方式,这种核算的方式导致企业在进行成本核算的过程中有着非常大的误差,这种误差会导致企业在进行实际操作的过程中会计成本的增加,不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

3、会计成本核算过程中的费用审核和控制非常松散

在进行成本核算的过程中需要对于各项费用进行事前、事中以及事后的审核。但是在各种费用发生的过程中,由于缺少指导和有效地监督,因此管理上非常的松散,很多的制度都是流于形式,导致费用会超出计划。在进行会计成本审核的过程中需要根据国家的相关政策,而不是随意的进行标准的制定,这种制定的方式会导致计划缺乏科学性以及实用性,在执行的过程中会有着非常多的问题。国家为了保证企业在进行各项活动的过程中的各种费用的支出,制定了非常明确地规定以及划分方式,但是企业在执行的过程中,并没有遵守。

三、会计成本管理改革措施

1、正确的理解企业会计核算标准

在进行企业的会计成本核算的过程中,最应该注意的是企业在进行成本核算的过程中的全面性和科学性。将各种的资源消耗根据国家的相关规定和标准进行准确的划分,不断地提高对于企业无形资产的重视程度,将企业的无形资产划入到企业的成本核算体系当中。相关的部门以及人员都需要不断地进行企业会计成本系统的改革,不断地学习相关的政策和规定,从而保证能够正确的认识到企业成本的核算。

2、改善会计成本体系的循环管理

成本管理是贯穿企业经营和发展的全部过程中的,传统的成本管理方式已经不能满足企业的发展。所以需要建立有效地、全面的成本管理机制,将会计成本按照事前、事中、事后三个方面有效地融合,在管理的过程中能够有效地循环。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对于成本的降低不仅仅需要从生产的成本上,同时还需要对于企业的行政成本的开支进行有效地控制。利用有效地奖惩制度,不断地刺激企业的员工养成低消耗的行为。

3、相关的人员需要不断地学习

企业在管理的过程中就更加需要遵循市场经济发展的规律,不断地顺应市场经济的发展。会计成本管理人员要不断的进行理论知识的补充,将其运用到实践当中。学习并且掌握先进的会计管理理论,不断地熟悉各种最新技术,从而将其运用到管理的过程中,保证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会计成本核算的质量。

4、树立正确的成本管理意识

企业的成本管理并不只是一个部门的任务,而是一个企业所有部门的任务。企业的成本制定应该是通过企业的各个部门的相互合作,共同计算,充分的利用企业生产过程中的所有资源,在行政管理的过程中节约开支,从实际上降低企业的成本,促进企业的不断发展。

综上所述,在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成本会计是重要的管理内容,成本会计有助企业中战略的制定,以及企业产品成本的控制,成本会计能够提高企业产品的竞争优势,有利于企业的发展。随着经济时代的发展,在新的时期成本会计也需要不断创新方法,从而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其中成本管理会计就是能够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成本管理会计会随着企业发展的环境、市场环境的不同而改变,成本管理会计有其自身特点,有着全新的会计体系,具有不同的理论基础和计量方式,因此,成本管理会计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中充分的发挥其重要的作用。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