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煤炭行业的发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煤炭行业的发展范文1
2006年以来,我区国有重点煤炭企业工伤保险工作从企业自保向社会统筹迈出重要一步,以“低费率、多层次,统筹兼顾”为特点的工伤保险制度体系逐步形成,基金规模不断扩大,保障能力和待遇水平不断提高,信息化建设取得突破,老工伤问题得到妥善解决,经办管理工作进一步规范。初步构建起以工伤补偿为主体,以意外伤害险为补充,积极探索向工伤预防、工伤康复延伸的工伤保障制度。
(一)确立工伤保险省级统筹制度和实施原则
按照自治区政府《关于自治区国有重点煤炭企业工伤保险实行省级行业统筹管理的通知》(内政办字[2005]335号),2006年全区国有重点煤炭企业全部参加了工伤保险自治区级统筹。
(二)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大
为顺利开展工伤保险各项工作,自治区制定并陆续出台了相关的配套政策,如《国有重点煤炭企业工伤保险业务管理规程(试行)》等。一系列配套措施的出台规范了业务经办行为,为自治区煤炭行业工伤保险工作的顺利开展和平稳运行提供了政策支持。
(三)构建多层次工伤保险框架体
以维护企业职工权益为宗旨,在不断夯实基础、完善配套制度、规范管理体系的基础上,逐步建立以工伤保险为主体,职工意外伤害和其他互助形式为补充的多层次工伤保险框架体系,在充分发挥工伤保险主体作用的同时,借助行业和社会的力量,最大程度的保障工伤职工和工亡遗属利益,使这些弱势群体在遭遇不幸后能得到及时的医疗救治和较多的经济赔偿。
(四)工伤保险保障范围和待遇水平不断提高
2006年参保人数为10万人,2006-2009年企业政策性破产2.4万人,通过加大工作力度,2013年参保人数为10.48万人;在保障范围不断扩大的同时,工伤保险基金的规模也在不断增加。2013年煤炭行业工伤保险基金收入16356万元,比2006年的4311万元,增收12045万元,基金规模扩大近4倍。
(五)完成“老工伤”纳入统筹管理工作
从2011年开始,按照国家和自治区的布置和要求,在确保稳定的前提下,积极稳步开展老工伤实名登记、待遇核定和支付工作。截至2013年,自治区国有重点煤炭企业43949名老工伤人员登记入库纳入了工伤保险统筹管理。同时在自治区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积极争取到中央和地方财政配套资金政策7667万元。
(六)建设工伤保险信息平台
针对自治区煤炭企业分布于我区各盟市,点多面广、路途远,企业经办工伤业务不方便、待遇赔付速度慢的实际情况,2008年开始建设统一高效的煤炭行业工伤保险系统业务管理和信息服务平台,2009年11月煤炭行业工伤保险信息系统正式启动运行。目前自治区劳动部门、煤炭社保局与参统煤炭企业之间通过信息平台,实现网上工伤认定、登记、缴费、审核、支付等功能,起到了方便企业和提高管理水平的效果。
(七)煤炭行业工伤保险存在的问题
工伤保险制度在我区煤炭行业启动并实施9年来,对于确保煤矿安全生产、化解社会矛盾、维护工伤职工合法权益和矿区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参保扩面工作难度大,扩面范围有限。由于各地区工伤保险启动时间不同,造成同一煤炭企业(集团)跨统筹区域参保或选择性参保。二是老工伤纳入基金统筹管理,制度建设仍不完善,对基金支撑和平稳运行影响较大。三是基金支出结构和结余水平不尽合理。四是业务经办专业化、信息化程度不高,影响工作质量和效率的提高。当前,这些问题都不同程度地影响和制约我区煤炭行业工伤保险事业的发展。
二、促进我区煤炭行业工伤保险事业续健康发展的几点思考
(1)坚持以维护职工权益为宗旨,努力让工伤保险制度惠及更多的煤炭企业职工,必须不断扩大煤炭企业工伤保险和意外伤害保险覆盖面。工伤保险制度是重要的民生工程,在保障劳动者权益、分散企业用工风险、推进和谐社会建设方面越来越发挥出重要的作用。促进工伤保险事业健康发展,核心是要坚持以人为本,以关爱人的生命安全健康为本,维护好企业职工的切身利益,是我们做好工伤保险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扩大工伤保险覆盖面方面,要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要将企业劳动合同用工和临时雇佣工作为参保稽核重点,全部纳入煤炭行业工伤保险制度保障范围;二是要将企业跨注册地或行政区域,在异地生产经营的煤炭企业职工采取相对集中方式参加自治区统筹,使工伤保险选择性参保问题得到解决;三是将2006年工伤保险启动以前,已在属地参保的煤炭企业职工转回自治区参保;四是鼓励煤炭企业为职工在参加工伤保险的基础上,积极办理意外伤害险,逐步扩大意外险保障实施范围,研究意外险和工伤保险协调发展的问题,强化意外险和工伤保险的互补性,真正发挥意外伤害补充保险的作用;五是研究全区重点煤炭企业和地方煤矿统筹管理模式,逐步提高这些煤炭企业工伤保险统筹层次,不断扩大国有重点煤炭企业工伤保险统筹覆盖面。
(2)坚持统筹兼顾,确保工伤保险事业持续健康发展,必须不断完善工伤保险制度。煤炭行业工伤保险启动以来,工伤保险各项工作平稳推进,目前仍需从三个方面尽快对工伤保险制度加以制定并完善:一是统一政策,保证同一集团(公司)工伤职工待遇享受标准的一致性,避免属地劳动部门为单纯完成扩面任务指标,出现跨统筹区域参保的问题。二是积极应对当前经济下行,煤炭企业停产、半停产的困境,探索将全区重点煤炭企业和国有地方、乡镇、民营煤矿纳入自治区统筹管理模式,基金由自治区统筹运作,提高基金统筹层次,扩大基金规模,增强抗风险能力,充分发挥工伤保险制度设计中的应对重大工伤事故能力的优越性;三是“老工伤”纳入统筹管理,给基金运行和经办管理带来考验,加强医疗服务协议化管理,积极探索老工伤就医管理模式和办法,提高基金使用效益;四是研究制定工伤费率浮动办法,深入调查,积极研究工伤保险与安全生产有机结合的途径和方法,建立起工伤保险与事故预防相结合的机制,利用经济杠杆的作用促使企业做好安全生产工作,发挥工伤保险费率浮动机制对工伤预防的激励和约束作用,减轻企业负担;五是积极探索工伤康复和预防制度。工伤康复和工伤预防是工伤保险制度设计的重要环节。要大力促进工伤康复,提高工伤职工生活自理能力和再就业能力;要有效开展工伤预防,最大限度地减少工伤事故和职业病对广大职工的伤害。下一步,力争在工伤康复和预防工作上有所突破,真正建立工伤补偿与工伤预防、工伤康复相结合的三位一体的现代工伤保险制度。
煤炭行业的发展范文2
关键词:煤炭行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应用
中图分类号:F426.21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10-0-01
在我国的能源产业中,占据主导的无疑是煤炭行业,这和我国的具体国情密切相关。如持续发展被广泛认可、普及,煤炭企业都在大力推进循环经济的发展,不断探索、实践,推出新模式,谋求新发展。笔者结合自身经验,对该模式进行了介绍,并提出了应用措施,具体如下:
一、煤炭行业的概念
所谓煤炭行业是指从事煤田地质勘探、设计、基本建设、生产、设备制造、采购销售以及其他与煤炭相关的科研、教育、检测鉴定等活动的企事业单位的统称。我国煤炭资源丰富,能源需求很大,为此,煤炭行业将在很长时间内作为重点行业,而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要加强新模式的探索,大力推进循环经济的发展。
二、煤炭行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通过上述概念我们可知,煤炭行业涉及到诸多方面的内容,在当前的煤炭行业实践中,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主要涉及到了如下几个方面:
1.生产循环模式
在实际生产过程中,要实现循环发展,我们要考虑两个方面,一个就是当前的生态阀值,另一个方面就是地区、全国的资源储量。在把握这两个方面的基础上,建立一个完善、系统的生产循环体系,其中各个要素独立而协同,构成了一个统一整体。生产循环模式不仅仅局限于企业的清洁生产,还和其他各个部门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2.基地循环模式
在煤炭行业的循环模式中,煤炭能源化工基地的循环也是一个重要的方面。利用化工基地,可以聚集诸多的园区,整合、汇聚这些生产群体的力量,利用政府的政策、优惠等实现规模化、集群化发展。在设定的基地范围内,有政策、制度、战略、规划等方面的保证,对相关生产要素的吸引力很强,能够实现集中、循环发展,通过科学的规划,提高生产效率、彼此互助互惠、创造额外收入,减轻污染,减少资源浪费。
3.矿区循环模式
矿区产业循环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方面,这个循环模式的实现的关键就在于推动产业转型、能源结构调整。从当前的情况来看,我国的矿区的工业生产不但投入高、污染大,而且会消耗大量的能源,这和现代产业发展目标不符,需要积极推进转型、改革。
三、煤炭行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应用措施
在煤炭行业的探索、实践中,也积累了一些应用的经验,笔者进行简单的总结和归纳,具体如下:
1.生产循环模式应用措施
具体来说,涉及到三个层次:其一,引入清洁生产的理念。为了实现循环生产模式,就要引入清洁生产的理论、理念,并将其转化为煤炭企业上下都可以接受的知识、“道理”,这样才能真正将其融入到生产的各个环节、管理的各个方面。企业要做好循环生产的规划,积极引入清洁煤炭开采技术,并不断更新工艺、技术,与时俱进。其二,综合开采,避免污染、浪费。在煤炭资源开发中,要依托企业引入的先进装备、技术、工艺,进行资源的综合开发。具体来说,在开采煤炭的过程中,还存在诸多的资源和废弃物,而这些有很多都可以转化为产品,产生新的效益,为此,企业生产部门应该依托新技术、工艺,对这些资源进行综合开发,建立完善的资源开发体系。在生产过程中,要优选技术,在确保煤炭产业质量的基础上,尽量减少污染、浪费的情况,真正做到清洁生产、循环发展、生态保护。其三,综合利用。在实际的加工过程中,一方面要尽量将煤炭进行深加工,提高其附加值,另一方面要将产生的诸多“废弃物”综合利用,让其进入新的“生产循环”,创造新的价值,实现矿区环境、生产的和谐,真正做到循环、可持续。
2.基地循环模式应用措施
从当前的情况来看,大型的能源化工基地,聚集了了大量的园区、产群体,有大量的石化、冶炼以及相关的服务企业,在这样的情况下,产生的规模效应、集群效应十分明显,内部资本流通便利,各个环节的风险大为下降。结合以往的经验来看,在循环模式上主要是选取联系密切的园区实现循环,现在多采取的是煤炭、发电两个行业,将其纳入一个循环体系。将其建立循环,不但可以为电力企业节约成本,还能将工业肥料转化、循环利用,减少污染,产生更多的中间产品,创造额外收入。此外,我们还需要看到的是,因榛地内有大量的制造、服务企业,所以生产要素的供给有保障,为产物、废弃物的流动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减少了相应的成本,提高了循环效率和质量。
3.矿区循环模式应用措施
具体来说,要采取如下措施:其一,与共生单位建立合作关系,实现协调发展。循环发展的一个关键就在于让更多的产品、中间产品、废弃物以“资源”的形式再诸多的单位配置、流动,充分发挥其价值,并且实现生态影响最小化、资源利用充分化,以此来构建循环网络和生态。其二,煤炭企业更新生产观念。煤炭企业是这个行业的核心主体,为了应用矿区循环模式,就需要其制定长期的发展、开发规划,并且积极引入新技术、工艺、设备,完善循环经济产业链,推进矿区生产方式和生态转型。
四、结语
我国煤炭资源多,但是总能源少,综合利用率低,效能差,在这样的情况下,采取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并积极应用十分必要。本文对煤炭行业的概念及其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进行了介绍,并提出了模式应用的对策,以期对煤炭周边企业、利益相关者有所帮助,实现煤炭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于长龙.探讨对煤矿发展循环经济的认识[J].内蒙古煤炭经济,2015(2).
[2]栗少卿.煤矿循环经济园区低碳化经济分析[J].煤,2013(4).
[3]中国建成首个煤炭循环经济园区[J].电力建设,2009(11).
[4]姚俊义.对煤矿发展循环经济的思考[J].山东煤炭科技,2014(11).
[5]石佩风.煤炭企业循环经济探讨[J].现代国企研究,2015(8).
煤炭行业的发展范文3
关键词:耗散结构;煤炭行业;循环经济
一、耗散结构理论基础
(一)耗散结构的定义
耗散洁构是由比利时物理学家伊利亚・普利高津20世纪60年代末研究提出的理论,它是一个远离平衡态的非线性的开放系统,不断地与外界交换物质和能量,当系统内部某个参量的变化达到一定的阈值时,通过涨落,系统可能发生突变,由原来无序的状态转变为在时间、空间或功能上有序状态。
(二)耗散结构形成的条件
要形成耗散结构必须达到四个条件:
1、开放系统。由热力学第二定律可知,在一个孤立系统中,熵值的变化总是由小变大,系统的状态由有序趋向无序,直到系统熵值最大或无序程度最大的热力学平衡态。
2、远离平衡态。远离平衡态并不是绝对的,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孤立系统从某种有序状态向无序状态发展是系统自我演替的过程,最终达到最无序的平衡态;而当系统处于衡态(离平衡状态不远的区域),尽管外界的物质和能量不断的与系统内部进行交换,其发展趋势也要回到平衡态的。因此,只要使开放系统超出平衡态或衡态的线性区域,达到远离平衡态的非线性区域,就可以形成耗散结构。
3、非线性相互作用。系统内部各个子系统间的非线性相互作用产生了耗散结构内部动力学机制,在临界点处,由于非线性机制的放大功能把微涨落作用为巨涨落,热力学分支达到非稳定状态,在控制参数越过交界点时,非线性机制对涨落产生调控,使系统稳定到新的耗散结构分支上。
4、涨落作用。一个复杂的大系统总是由众多子系统构成,而在通常情况下,多个子系统的统计平均效应可以观测的变量,但系统在任一时刻的实际观测量都在平均值附近轻微波动,有些许误差,这些偏差就叫涨落,涨落是不确定的、随机的、杂乱的。
二、基于耗散结构的煤炭行业循环经济的探讨
(一)煤炭行业循环经济产业是一个开放系统
煤炭行业循环经济产业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大系统,它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依赖于整个大系统环境。煤炭的生产者企业、消费者企业以及分解者企业相互作用形成了循环经济产业。煤炭循环经济产业的稳定运行,必须建立健全生产资源能源输入系统,以及生产的煤炭产品的输出系统。
(二)煤炭行业循环经济产业处于远离平衡的状态
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等是构成煤炭循环经济产业链的重要组成部分,外部环境、市场机制、法规政策等诸多因素在产业链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为了响应国家节可持续发展的政策,煤炭生产必须调整原有的生产工艺,从而改变原来的产业链。由此看来,煤炭行业循环经济产业链中各环节、各企业间的关系并非静止不动的,是发展变化的,是不平衡的。因此煤炭行业循环经济处于远离平衡的状态。
(三)煤炭行业循环经济具有非线性的特征
煤炭行业循环经济的组建模式是“煤炭资源―煤产品―再生资源”,其中存在多个非线性表现形式。在产业链中存在着采购设备、生产煤产品、物资循环再生、系统信息管理等非线性要素;这些要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形成新的价值增值。
(四)煤炭行业循环经济存在涨落
煤炭循环经济发展存在涨落主要是由于产业结构的开放性、非平衡性、非线性等一些不确定因素的影响。资源总量、技术创新、市场机制等因素对于循环经济有很大的影响,这些因素随时都可能成为发生涨落的力量。尽管从总体上来看在一段时间内煤炭行业循环经济产业是稳定的,但是这种微涨落现象在系统中从未终止过。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煤炭行业发展循环经济是具有耗散结构特性的,满足耗散结构形成所必需的条件。因此,可以得出结论,煤炭行业循环经济发展耗散结构理论具有可行性的。
三、耗散结构理论对煤炭行业发展循环经济的指导
(一)煤炭行业发展循环经济必须具有开放性思维模式
根据耗散结构理论,在系统发展的过程中,组织外部环境条件变化达到一定的阈值,能量、物质、信息在系统内部间不断的交换,涨落形成突变,通过系统内非线性动力学形成平衡、有序的耗散结构。
煤炭行业发展循环经济,管理者要具有开放性的思维模式,要认识到循环经济的发展必须要创新技术,注重研发技术、原料循环再生技术、废物再利用技术、能量的阶梯利用技术的开发与创新,保持技术、人员的开放。再次,通过企业间、企业内的合作,实现要素和资源配置的最佳结合,推动区域规模发展。同时,也要注重实行对内开放,加强内部各个子系统、各个环节、各个部门的协调发展,增强内部动力。
(二)实施非平衡发展战略推动煤炭行业发展循环经济
长久以来,在大多数人们的脑中总有一种根深蒂固的想法,那就是平衡总是好的,一旦破坏了平衡,原有的规律会崩溃;原有的秩序会混乱。也就是说,不平衡就会引起混乱,所以人们想方设法的保持固有的平衡。然而,实际上,这种看似表面上的平衡往往使煤炭循环经济陷入泥潭中,停滞不前。煤炭行业循环经济的发展需摆脱这种平衡状态进入远离平衡状态,只有这样才能形成耗散结构。因此,就要打破这种僵化的单一生产模式,引入循环经济,加大技术创新的投入,改变生产工艺,引入技术人才,开启煤炭行业新局面。
(三)煤炭行业发展循环经济是各要素相互作用的非线性组织系统
在一个开放的大系统中,各个子系统间的各要素存在着非线性的相互作用,正是由于这种非线性机制的作用,煤炭行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才是多种形式,多种结果的过程,不是单一的线性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煤炭行业基本上是单一的开采活动,忽视了系统内部的协调发展,忽视了资源社会的循环发展。因此发展煤炭行业循环经济必须要强化企业内部各要素职能的协同,解放思想,开阔眼界,从多维视角来看待煤炭行业的循环发展,注重各个产业的联系,实现多元全方位发展。
(四)涨落推动煤炭循环经济的发展
在一个系统内部,各个子系统不会孤立、对称的存在的,它们之间的差异,会导致平衡系统发生微小波动。在平衡状态和衡状态,系统的排干扰能力特别大,会导致涨落造成的偏离不断减弱直到消失,而系统仍保持常态不是稳定。然而,在非平衡的非线性区,各种微涨落会不断被放大,从而使系统达到非平衡性、演化并跨越到一个崭新的有序平衡态。如果把这种涨落机制运用到煤炭行业的循环经济中,应在煤炭开采、运输等过程中采取一些改革措施制造一些涨落,利用涨落对实现耗散结构的“触发”和“激化”的作用,使系统产生突变,促使煤炭循环经济跃迁到一种生机勃勃的有序状态,形成新的稳定有序结构。
四、结论
普利高津的耗散理论是对一般系统论的重大发展,并且对于任何动态系统的转型发展都具有切实的指导作用。在煤炭行业循环经济的发展中,我们要把握循环经济“耗散结构”的客观规律,创造发展条件;努力实施非平衡战略,发展煤炭行业的新的制高点;强化形成非线性思维模式,推动煤炭行业循环经济产业链的多元化发展;利用涨落的思想,切实推动煤炭行业循环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曾旗.矿区社会经济系统的非平衡态及其耗散结构模式研究[J].焦作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03).
[2] 周秋蓉.对耗散结构理论的思考[J].重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5(06).
[3] 宋华岭 王传鹏 李春雷.煤炭资源整合系统复杂性分析[J].中国矿业,2012(3):14-18.
煤炭行业的发展范文4
总体来看,我国煤炭行业经历了高速发展的“黄金十年”后,由于金融危机等因素的影响进入了“买方市场”,行业发展步入了低谷甚至可以说遭遇了“寒流”,这给行业本身及关联产业的发展带来了重大的挑战。
(一)煤炭行业发展形势的基本判断
本世纪初,随着国内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全球经济也保持较好的发展势头,煤炭产品及其衍生品需求大幅度的增加,甚至可以说煤炭产品面临供不应求的局面,煤炭价格不断上涨,2003年,我国煤炭行业开始实行招标、拍卖、挂牌的“招拍挂”模式,此后,行业整体进入“黄金十年”,煤炭价格上涨到上千元每吨。但随着金融危机的爆发,全球经济步入低谷,国内为应对金融危机采取了一系列的举措包括促进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等,高能耗行业发展面临重大挑战,这给煤炭行业带来重大的影响,而全球经济低迷又导致国际煤炭价格处于低谷,进口煤炭价格优势显现,国际国内双重打击使得国内煤炭行业形势发展了重大转变,甚至可以说是根本性的逆转,中国煤炭工业协会数据显示,从2011年第4季度开始,煤炭行业步入发展艰难期,2013年,煤炭行业利润水平同比下降33.7%,部分企业包括上市公司甚至出现亏损,全部煤炭企业、大型煤炭企业资产负债率分别达到64.03%、66.96%,表明煤炭企业生产经营面临较大的压力。
(二)煤炭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总体来看,虽然国家为扶持煤炭行业发展采取了积极的举措,如出台了《煤炭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煤炭行业平稳运行的意见》等政策文件,但目前煤炭行业尚未出现回暖的势头,2014年前2月,规模以上煤炭企业成本利润率下降到近年来的最低值,仅6.29%,大型煤炭企业集团开滦集团开始出现亏损,中煤集团、神华集团也面临较大的盈利压力,由此可见,短期内我国煤炭行业发展形势仍然不容乐观,其影响可能将进一步扩大。
二、煤炭行业下滑对安全服务企业投资的影响
煤炭行业下滑对安全服务企业投资的影响可以从二个维度来考察,即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并不能简单的认为行业下滑必定会导致安全服务企业投资风险加大。
(一)煤炭行业下滑对安全服务业投资的积极影响
煤炭行业下滑导致部分煤炭企业采取停产整顿等举措,这些举措中包括暂停生产对煤矿的安全进行全面的检查,积极构建新设备或者对煤炭机械设备进行检修等等,这些举措的采取必然要求安全服务供应商的参与,如为其提供安全方案等,从而带来了投资机会。实际上,虽然煤炭行业下滑,但其固定资产投资近年来却保持了较好的发展势头,虽然2013年前4个月煤炭行业固定资产投资下降6%,但全年仅下降2%,投资额达到投资5263亿元,2014年前2个月,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75亿元,同比增加10.3%。此外,对于煤炭安全服务企业而言,还可以利用煤炭行业下滑的战略机遇积极延伸产业链条,向煤炭行业领域投资。
(二)煤炭行业下滑对安全服务业投资的消极影响
煤炭行业下滑导致部分煤炭企业陷入资金困境,甚至出现资金链断裂,从而对安全服务需求处于“有需求无动力”的状态,由于利润水平下降,加上大量的赊销,部分煤炭企业资金周转困难,2013年上半年,山西省属五大煤炭集团应收账款规模达到589.55亿元,占销售收入的比重达到11.70%,这就使得其在安全服务方面的购买动力不强,对该行业的投资带来了较大的影响。其次,煤炭行业下滑导致部分煤炭企业转型发展,积极向非煤领域进军,对安全服务需求下降,以产煤大省山西为例,2012年煤炭行业非煤业务收入占比达到59.21%,这种转型发展必然会对煤炭安全服务需求下降。
三、煤炭行业下滑背景下煤炭安全服务企业投资策略
煤炭行业下滑还将维持一段时间,并且随着国家对环保要求的增加,新能源的发展,未来煤炭行业还可能面临较大的发展压力,因此,安全服务企业必须注重投资策略的选择,以控制风险,增加盈利能力。
(一)紧盯需求把握安全服务投资主线
要全面的分析煤炭企业安全服务需求,安全服务企业在投资开发新的服务之前,必须加强对煤炭企业特别是大型煤炭企业集团的调研,全面而细致的了解其安全服务需求特别是细分领域的服务需求,甚至可以创造性的与煤炭企业沟通,激发其某一领域的安全服务需求,通过明确需求提高投资的有效性。
(二)加强战略合作改变投资模式
首先,安全服务企业要积极谋求与煤炭企业构建战略合作伙伴关系,通过战略合作应对激烈的竞争,获取服务合同。一般而言,一旦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得以建立,则安全服务企业在竞争上就获得了优势,甚至构建了一道进入壁垒,为获得投资合同提供了便利。其次,要积极谋求与煤炭企业相互持股等方式构建合作关系,安全服务企业要利用煤炭行业积极引进民间资本等机会有选择的进行投资,并利用煤炭企业积极发展非煤业务的机会引进战略投资者,以此形成合作关系,改变简单的依靠服务进行投资的发展模式。
(三)延伸链条积极拓展其他领域投资
煤炭行业的发展范文5
关键词:煤炭行业;新常态;经济结构调整;建议
中图分类号:F426.21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10-0-01
进入转型改革的新常态,机遇、挑战并存,煤炭行业的发展也是如此,若是不能适应当前经济结构调整的趋势,顺势而为,促进自身改革,将逐渐被市场淘汰,煤炭企业必须抓住这个机遇,才能在未来国内外的竞争中占据优势。笔者结合自身的经验,对煤炭行业的基本情况进行了阐述,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煤炭行业经济结构调整的建议,具体如下。
一、煤炭行业基本情况分析
进入新常态,我国煤炭行业的发展、运行状况不尽理想,走向低迷。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原因有二:其一,国内外环境影响,在后危机时代,制造业生产过剩,工业经济受到负面影响,以往在这方面的热钱逐渐撤离,煤炭行业的投资状况回落。其二,价格下降。总体上,国内外煤炭供给是大于需求的,再加之制造业受到危机波及,所以煤炭价格呈现出下降的趋势,这对煤炭行业造成了很大的冲击,以往的投资未得到回报,煤炭企业的发展陷入困境,资金短缺,甚至出现难以为继的情况。在以往的发展中,煤炭行业都是暴利行业,在这种不完善的市场环境下,该行业出现了畸形发展的情况,导致煤炭企业的生产不以需求为依据,造成如今产能过剩,加剧了价格下降的速度。此外,我们还应该看到,我国煤炭行业生产水平不高,管理能力也十分有限,遗留了诸多的问题,导致我国和国外企业的差距不断加大,没有竞争优势,大量企业出现了倒闭、破产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若是不调整行业经济结构,发展将无从提起。
二、关于煤炭行业经济结构调整的建议
通过如上的分析,我们基本上认识到新常态我国煤炭行业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在这样的情况下,调整经济结构势在必行。具体来说,可以采取如下措施:
1.引导企业重组
目前,煤炭行业存在诸多的中小企业,这些企业在技术、管理、环保等方面都处于劣势,或是做的不到位,在新常态下难以满足行业发展的要求。为此,政府主管部门应该引导煤炭企业重组,建立大型煤炭企业,实现规模效益,并且不断引进、更新技术、设备、工艺,提升管理水平,消除以往出现的问题。
2.加强行业管理
行业管理对经济结构调整也十分重要,行业协会制定统一的标准、统一的范式,并在制度建设、生产管理等方面承担监督的作用;此外,行业经济结构调整的过程中,行业协会也可以起到协调各个主体关系、整合配给资源的作用,引入行业管理,能显著提升行业稳定性、风险应对能力,避免该行业出现软着陆的情况。
3.实现多维转变
具体来说,涉及到如下三个维度:其一,复合结构转变。当前的经济结构较为单一,在未来的调整中,应该向复合结构转变。具体来说,当前的中小煤炭企业较多,涉及到的经济结构较为单一,在未来的发展中,可以通过市场方式,加强行业内、行业间企业的重组,组建大型集团,开展一体化经营。其二,循环经济转变。以往该行业企业多采取粗犷的经济模式,而在调整中,应该逐渐向循环经济转变。这不但是企业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需要。其三,低碳经济转变。以往该行业的经济属于高碳经济,在未来的调整中要向低碳经济转变。低碳环保是当前的主旋律,我国也在这方面做出过承诺,即:到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50%。时间紧,任务重,在调整过程中,必须将低碳经济当作发展的重点,坚持自主创新,积极推进节能减排工作的开展,大力普及和推广清洁生产。
4.促进行业市场化
在实际的调整中,行业可以建立交易平台,致力于实现行业市场化。具体来说,在转型、结构调整过程中,要以以整体营销组织为平台,充分发挥既有优势,其中不但包括总量优势、客户优势、物流优势,还包括了煤种优势、资金优势、信息优势等,在此基础上推动煤炭市场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建立了整体营销组织,还要做到相关的开发和建设工作,其中不但包括信息服务、物权变更、物流服务,还包括了价格发现、交易服务等,争取早日建立全国性市场交易平台。这样,平台就能逐步承接区域易市场建设职能,促进煤炭物流合作。总的来说,只有积极推进行业市场化,才能更好地响应国家能源战略推进,才能建立新型煤炭交易体系,为行业经济结构调整奠定基础。
5.引导行业产业整合
除了如上几个方面,引导行业、产业整合也是十分重要的,具体来说,要做到如下几个方面:其一,建立统一的营销战略体系,协调各方之间的关系,形成协同配合的产业链体系,密切产业、行业联系。其二,制定统一交易规则,为各方的交易建立一个有序的环境。其三,加强关键指标统计报表分析,采取这种措施,能够更好地明确价格指数。其四,科学分配利益,建立完善的经营管理体系,培育更多的骨干企业,提升市场的自我调控能力。
6.加强行业监管
监管是必不可少的,具体来说,应该转变以往的“管死价格”的模式,逐渐转变为管理差率、限价,最少不让政府涉入微观管控,这不利于市场作用的发挥。至于宏观调控,则应该更多的选取间接手段。此外,在实际的监管中还要注意市场的变化,具w涉及到诸多方面,其中不但包括垄断与竞争情况、煤炭与其他能源替代,还包括了市场价格变动等,并结合自身情况,创设良好的行业阿战环境。
三、结语
煤炭行业是支柱行业,关乎国计民生,在新常态下进行经济结构调整是其面临的挑战,是顺势之行,对行业的发展、对我国的能源战略体系构建、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介绍了当前煤炭行业基本情况,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关于煤炭行业经济结构调整的建议,以期更好地促进煤炭行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董保现.正确看待当前煤炭形势加快煤炭行业结构调整[J].现代国企研究,2015(22).
[2]李廷.煤炭行业欲迎“新常态”唯有深化改革[J].煤炭经济研究,2014(11).
[3]张强.中国煤炭行业新常态研究[J].中国煤炭,2015(2).
[4]于雄飞.我国煤炭企业发展方式转型研究[J].能源技术与管理,2014(2).
煤炭行业的发展范文6
1.1传统的煤炭能源利用的技术遇到了困难低碳经济的实质主要是指能源的高效利用。煤炭行业的转型主要是指实现低碳经济,并且要不断提高煤炭能源的利用率。目前,我国煤炭能源的利用主要是粗放式的,这主要是由于煤炭能源的利用技术比较落后,从而造成了煤炭资源的浪费,最终造成了环境污染。在煤炭产业转型的过程中,突破煤炭能源的利用技术是一个重大的难题。
1.2研发投入不足,影响了煤炭行业的转型在煤炭行业转型的过程中,由于研发投入的不足,最终影响了煤炭行业的健康发展。第一,在研发和推广低碳技术存在不足。由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通过科技手段来推动低碳技术的研发,然而在煤炭产业转型的过程中,由于研发低碳技术研发投入的资金以及人力的不足,从而使得研发低碳技术的进步比较缓慢。第二,在研发新型能源过程中存在不足,为了能够推动煤炭产业的转型,这就要求积极发展新兴能源产业。目前,在新型能源研发过程中存在不足,主要是指在研发风能、太阳能等能源研发过程中存在不足,最终阻碍了低碳经济的发展,从而阻碍了煤炭产业的顺利转型。
1.3煤炭产业的沉淀成本过高,使得转型资金匮乏从低碳经济的角度来看,煤炭产业的沉淀成本比较高,从而使得煤炭产业生产要素的专用性比较强。煤炭产业要想转型,这就要使得煤炭行业中的生产要求的用途要发生改变,从而促使煤炭行业的转型。
1.4煤炭产业体制改革停滞不前,影响了煤炭产业的转型在煤炭产业转型的过程中会受到体制环境的影响。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一方面由于国家的政策不能够与经济发展的市场化以及多样化保持一致,最终制约了煤炭产业的转型。另一方面,产权结构的问题严重阻碍了煤炭产业的转型。在煤炭企业发展的过程中,由于政府的所有权保持不变,最终使得产业机构分配不合理,给煤炭产业转型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1.5缺乏煤炭产业转型的科技人才从煤炭行业的现状来看,结构性的人才的较为缺乏。一些矿区虽然拥有专业的技术人才,但是大多数人才主要从事煤炭采掘、维修以及机械加工等工作,这就使得懂经营以及懂管理的人才比较少。除此之外,由于我国的煤炭企业大多数分布在偏远的地区以及欠发达的地区,最终严重制约了矿区产业的转型。
2、低碳经济下煤炭行业转型的对策
2.1不断加强对煤炭资源利用的技术研究,不断提高煤炭的利用率煤炭产业转型为了能够与低碳经济的口号保持一致,从而能够实现节能减排,最终能够很好促进煤炭产业的转型。在煤炭产业转型的过程中,要加强研究传统煤炭资源的利用技术,最终提高煤炭的利用率。比如:要聘请专门的技术人员,并且要提供优厚的待遇,从而可以延长煤炭的产业链,使得煤炭资源的使用率得到提高。
2.2不断加强对低碳技术以及新能源的研发以及推广力度在煤炭产业转型的过程中,要不断加强研发力度。第一,政府以及相关的部门要加大人力、物力资源的投入,从而不断推进低碳经济技术的设立、研发以及推广。随着时代经济的不断发展,这就要不断加快低碳经济的发展步伐,并且要制定符合低碳经济发展的煤炭产业转型的规划,通过不断加大对低碳技术的研发以及推广的投入,从而使得煤炭产业转型得以顺利进行。第二,要加强对风能资源、太阳能资源等新兴能源的技术研发推广力度,并且要积极开发可再生的清洁资源,从而为煤炭产业转型奠定良好的基础。
2.3不断拓宽煤炭产业的融资渠道,为煤炭转型筹集资金目前,在煤炭行业转型的过程中,沉淀成本严重阻碍了煤炭行业的转型。为了能够很好解决这一问题,这就要求煤炭企业要充分利用煤炭产业的沉淀成本,并且要鼓励煤炭企业要不断进行创新,从而使得煤炭产业的生产要素的沉淀成本能够变废为宝。除此之外,还要充分考虑拓宽融资渠道的方式,在煤炭产业转型的过程中要不断筹集资金,从而能够促进煤炭行业转型的顺利进行。
2.4加快煤炭产业的体制改革,不断优化产权结构目前,煤炭企业的产业转型工作由于缺乏长远的规划,从而使得产业转型的工作出现了较大的困难。为了能够很好的推动煤炭行业的转型,第一,煤炭企业要加大资金的投入力度,促使煤炭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第二,要促使煤炭企业顺应时代的潮流,并且要积极发展股份制经济,通过控股、参股以及资产重组的方式,从而能够实现产权主体的多元化,最终为煤炭产业的转型营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
2.5不断引进高端人才,对现有人才实施相关的技能培训在煤炭产业转型的过程中,要注重人才的引进。煤炭企业通过不断引进高素质的人才,从而能够推动煤炭产业的转型。为了防止煤炭企业中的高端人才外流,这就要鼓励煤炭产业要给与高端人才较高的待遇。
3、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