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全球化的利弊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科技全球化的利弊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科技全球化的利弊

科技全球化的利弊范文1

关键词:跨国公司;研发;全球化

中图分类号:F7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15-0178-02

跨国公司研发全球化是经济全球化、竞争全球化的必然结果。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和国际市场竞争的加剧,跨国公司一改以母国为技术研究和开发中心的传统格局,根据不同东道国在人才、科技实力以及科研基础设施方面的比较优势,在全球范围内有组织地安排科研机构,以从事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工作,从而促使跨国公司的研发活动朝着国际化、全球化的方向发展。

一、跨国公司研发全球化概述

(一)跨国公司研发全球化动因

跨国公司研发全球化最初动因是为当地生产部门提供技术支持,从而进一步拓展市场,表现为在发达国家或地区的技术获取型研发和在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资源寻求型研发。跨国公司将其研发活动布局于能为其全球经营做出最大贡献的地区,一般出于以下几种原因:

1.支撑附属公司的生产,实现技术本地化。需求驱动因素鼓励跨国公司在海外建立研发机构,以接近最终消费者、对当地需求做出迅速反应,支持当地生产和营销运作,并避免来自保护主义的压力。此外,海外研发机构利用母公司研发机构已有的科研成果、技术条件,针对该地区市场需求对原有技术进行改革和创新,以实现母国科技成果的本地化。这种“入乡随俗”式的发展战略有助于跨国公司树立良好的公司形象,灵活应对市场变化,更好地满足消费者需要。

2.寻求技术资源和研究环境,提高竞争优势。随着国际经济技术合作的深入,跨国公司可以通过集中优势资源、共享信息等手段提高竞争力。研发活动可利用的技术资源既包括技术、人才,也包括为保证研发活动顺利进行的技术基础和法律政策等环境,跨国公司在海外设立研发机构,可以充分利用当地的基础设施、法制环境、优惠政策以及相关技术领域的协作。此外,如何获得全球智力资源,已经成为跨国竞争的关键要素。

3.跟踪或获取先进技术,开拓海外市场。跨国公司到海外投资研发的另一重要动机是为了获取或跟踪东道国的先进技术。跨国公司在海外设立研发机构,为母公司在国外建立了一个信息窗口和据点,能及时捕捉世界范围的新信息,并对其加工,开发出符合母公司战略要求的新技术、新产品,以支持其产品的先进性和技术行业的垄断地位,占领更多市场份额,进一步拓展东道国市场乃至世界市场。

4.规避风险,降低成本。经济全球化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促使市场竞争日益加剧,新产品和新技术的研发费用、难度和研发风险也相应增加。高新技术的复杂性、技术产品生命周期缩短趋势等因素进一步增加了研发活动的成本和风险,因此,跨国公司需要在全球范围内分摊这种高成本、高风险。此外,研发战略联盟也可以弥补单个跨国公司投资能力与风险承受能力的不足。

(二)跨国公司研发全球化案例分析

1.各国海外研发投资时比较注重研发项目的专业化方向。例如,美国跨国公司在德国主要从事汽车制造、精密仪器、化工、生物工程的研究开发,而在日本则集中于电子元件、计算机、通信技术领域内;爱立信公司的40个研究中心分布在20个国家;瑞士ABB公司在海外拥有独立的研发分部,将数个总部设置于不同国家,发电设备总部在德国,电子总部在芬兰,自动控制总部在美国。

2.投资收购兼并或参股控制。例如,松下电器公司美国子公司兼并美国摩托罗拉公司的电视部门是瞄准其一个规模庞大的研发实验室;川崎钢铁公司和三菱金属公司在加州购买了半导体硅片工厂;新日铁公司在马萨诸塞州剑桥市兼并了一家高新技术企业;曾在微电子领域享有盛誉的西欧高新技术企业ACT公司、ICL公司已为日本三菱、藤津机械公司控制。

3.实施研发本地化战略。例如,摩托罗拉公司一直坚持向中国转让世界领先的技术,并积极推动技术研发的本地化,研制符合中国人消费需求的产品。其产品国产化率在2007年时就已达到68%。从1999年摩托罗拉在北京成立中国研究院至2006年在北京成立无线宽带中国研究院,在中国总共成立了18个研发中心,截至2007年,摩托罗拉在中国的研发投资累计已达8亿美元,研发人员近4 000人。

二、跨国公司研发全球化对中国的利弊

(一) 跨国公司研发全球化对中国的正面影响

近年来,由于跨国公司使用先进设备和技术带来一些高级技术专家以及先进的管理经验,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培养高水平科技人才和加快中国产业技术进步。

1.弥补了企业研发资金的不足。当前国际技术竞争的根本是研发能力的竞争,从投入规模看,中国研发经费投入在国际上的地位低于经济产出的地位,研发投资占整个GDP的比重为0.5%左右,而发达国家一般为2.5%,这是制约中国企业自主研发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不仅如此,在总额来看,尽管现在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投资强度大多低于在母国的程度,但相对于中国国内大部分企业来说,它们的投资规模还是较大的,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国内企业研发资金不足的情况。

2.有利于企业吸收先进技术。跨国公司在与中国的研究机构、企业合作进行研发活动时,会对中国产生一种非自愿的技术扩散和溢出效应,这种效应能够带来外部经济,促进中国技术能力的提高,从而带动研发力量的发展,缩短中国与国际先进科技的距离。此外,国际性跨国公司往往拥有完善的研发网络,在技术创新方面拥有丰富的经验。其研发管理经验、组织原则与经营理念会通过各种途径影响中国的科研管理人员,提升中国企业技术创新的国际化水平,改变粗放型的研发管理模式。

3.促进企业研发人才的发展。挖掘科技人才和利用技术资源是跨国公司海外研发的主要动机之一。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机构注重对人员的培训,为中国培养本土高级研发人才提供了良好的机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中国人才向国外流出,同时也促进了中国研发人才市场的形成和优化,部分程度上满足了市场经济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此外,还可以推动当地企业、大学、科研机构与国外企业的科技合作;通过人员流动等途径,也会产生大量的管理技术的交流;可以推动当地高科技产业聚集区的形成等。

(一) 跨国公司研发全球化对中国的负面影响

1.挤占中国市场。跨国公司研发全球化,使国内产品市场面临严峻挑战。跨国公司通过开发适合中国需求市场和消费者偏好的产品,大大地提高了消费品的市场占有率,赢得了大量的国内消费者,使国内产品市场面临更激烈的竞争。

2.研发全球化使中国一些研发资源流失。首先表现为人才的流失。跨国公司在中国设立的研发机构大多在本地招聘人才,高薪、良好的工作环境、丰富的研究管理经验等优势使国内科研人才对之趋之若鹜,从而导致企业人才流失。其次,还有可能引起国内部分保密技术的泄露,在竞争中部分水平较低的研究开发机构面临倒闭的威胁。这些使得中国的战略性研发资源流失严重,削弱了中国自主研发能力。

3.企业获得关键技术更加困难。核心和关键技术是跨国公司取得超额利润的重要来源,跨国公司在研发全球化中严格控制技术溢出,把较陈旧的技术转让给合资或当地公司,实现对核心技术的垄断和控制,造成国内外企业在技术创新和研发能力方面的较大差距。加入WTO后由于更加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条款,更多跨国公司倾向于建立独立研发机构,技术扩散的渠道在很大程度上被封死,这进一步限制了中国企业获得先进技术。

4.无法把握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动向和调整的主动权。在研发全球化过程中,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对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力和控制权。而中国受经济发展水平低、科研能力差等不利因素影响,很难参与跨国公司高新技术领域内的合作,无法把握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动向和调整的主动权,与跨国公司的研发合作只能集中在一般性研究领域和中低技术领域内,这使得中国在某些具有战略性的高新技术领域内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

综上所述,对中国企业来说,跨国公司研发投资利弊参半,既有机遇又有挑战。研发投资是跨国公司通过技术控制影响中国市场的一种手段,不管资本投向何处,跨国公司追求垄断地位和高额利润的本性不会改变。在这种情况下,目前中国企业首先要做的是趋利避害,顺应研发活动全球化的潮流并采取对策。

三、中国应对跨国公司研发全球化的策略

1.要正确处理好“合作研发”与“自主研发”的关系。应把“合作研发”和“自主研发”有机结合,并以“自主研发”为主。通过“合作研发”努力提高自己,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尤其是高科技领域。这样方可摆脱受制于人的处境。并且通过高新技术生产附加值高的产品,获得垄断利润,从而为研发活动积累更多的资金,实现生产―研发活动的良性循环。

2.中国需要大力建设吸引跨国公司研发活动的软环境。首先,政府要采取措施完善研发基础设施和研发服务体系,这是从事研发和充分利用技术成果的必要条件。其次,跨国公司研发活动在开发人力资源方面的作用日益凸现,尤其在很复杂的制造业和服务业。再次,完善知识产权法,提高政府行政管理透明度,保证市场秩序,保障社会公正,保证劳动力受到适当教育,创造一个公平竞争、利于创新的公共环境。

3.中国企业应考虑设立海外研发机构来获得技术优势。中国具备条件的企业还应该在技术创新环境好的国家设立研发机构,在海外雇佣当地高素质的科技人员从事研发活动。这不仅有利于跟踪世界前沿科技的发展和技术积累,提高技术创新效率,缩短技术的开发周期,而且还可以打破国际间的技术封锁,获得通过其他渠道难以引进的先进技术,也有利于中国企业走向国际市场。

参考文献:

[1]吴守贵,张茂纯.面对跨国公司研发全球化的思考[J].河海大学学报,2001,(12):41-45.

[2]范黎波,宋志红.跨国公司研发活动全球化的成因、策略与组织形式选择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04,(5):64-68.

[3]吴湘频.跨国公司R&D全球化对中国的影响[J].中国科技信息,2005,(20).

科技全球化的利弊范文2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价值观;影响

中图分类号:F0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3)03-0257-02

一、引言

目前看来,全球化最彻底、最全面的地方主要在于经济领域。经济全球化既是全球化的前提,又是全球化的主要内容。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扩大,经济全球化作为我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外部环境,有力促进了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并与其他国家民族进行社会交往的过程中加速了我国社会内部思想文化层面的转型,从而给人们的价值观念带来了巨大影响。

二、国际经济体系和市场秩序的形成

经济全球化在本质上是市场经济的世界化。市场经济体制作为迄今为止资源配置最为有效的方式,逐渐在全球范围内取得了绝对优势。世界上的绝大多数国家,无论是西方发达国家还是广大的发展中国家,都将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本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目标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保证。经济全球化的形成就是以市场经济为基本条件的,经济全球化也是市场经济最大范围的扩展。在此基础上,各国的经济联系和社会交往进一步增强,世界范围内的经济体系和市场秩序逐渐形成,从而打破了地域界限以及制度、文化的障碍,使世界各国人民的命运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过去以国家政策为主导的发展模式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一个以超越国家的经济力量为主导的共有世界。

顺应时代的发展潮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中逐渐加大对外开放的力度,积极地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中,通过吸引外资、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等方式,不仅促进了自身的经济发展,也使得中国在国际经济体系中担当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从而加速了国人市场经济价值观的形成。首先,主动参与一些国际性的经济组织。我国政府在慎重地权衡利弊之后,通过与发达国家不断的交涉与协议,以发展中国家的身份加入了以建立平等互利的健康国际贸易秩序为宗旨的世界贸易组织(WTO),明确了我国在其中的权利和责任,不仅为我国市场主体的跨国贸易活动搭建了规则平台,也为海外投资提供了优惠政策和方便条件。这是我国迈向国际经济体系的重要标志。在此基础上,我国的对外贸易往来更加频繁,市场活动也随之活跃起来,跨国公司的规模不断扩大。我国的市场主体逐渐树立了与国际接轨的市场规范观念,利益意识和风险意识开始彰显,并越来越重视竞争和能力的重要性,形成了敢于突破、勇于创新的价值观念。同时,我们还注意对国际惯例进行灵活选择,依据趋利避害原则,建立符合本国国情的适用规则,进而为广大的发展中国家争取更多的优惠条件和生存空间。其次,国际经济领域内的互动合作也带动了国内的法治建设。人们在从事跨国贸易以及各种投资活动时发现,原有的法律条文已不能满足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市场活动的新需要,法治改革势在必行,这不仅导致一系列适应社会发展新变化的法律规定的应运而生,同时与国外司法机构的互动合作也进一步得以加强。在这个过程中,人们的法制意识和契约意识逐渐增强,当出现风险意外、不可抗力等因素导致市场交易失败而造成损失时,能够按照事先签订的合同条款来最大限度地保障各方主体的合法权益,进一步促使诚信观念深入人心,从而有效地保证了经济活动的有序进行,树立了我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威信。最后,当前的经济全球化已发展到虚拟资本阶段,金融市场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建立起来,全球化进程中的每个国家都难以置身事外。为了实现共同发展的双赢结果,国际性的经济峰会也逐渐增多,大家都主动面对经济运行中所遇到的各种难题,积极商讨解决纠纷的办法,进而推动了经济环境的和谐有序,加速了全球经济现代化。

科技全球化的利弊范文3

关键词:金融全球化;金融创新;银行业

前言

世界经济发展的整体趋势就是经济全球化,中国经济在金融全球化下发展,受其影响也越来越深。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具有两面性,既帮助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又增加了风险性,而在经济处于不断发展的中国更应当重视其对中国金融业的影响,最大限度的远离风险。当前中国金融业仍存在诸多问题,对中国金融业的现状进行分析,发现问题并提出有效地解决办法尤为重要。通过分析中国金融业存在的问题和金融全球化以便更加了解金融全球化对我国经济发展的鼓励及阻碍作用,同时提出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中国金融业发展的建议及对策。

一、金融全球化概述

不同国家进行的商业活动转变为全球性质的,跨过了国界的限制,这就是金融全球化。金融全球化可以被描述为全球金融活动和风险机制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过程。金融全球化表现为资本流动的全球化、全球金融市场的集成化。金融市场是金融活动的载体,金融市场的全球化等同于金融市场忽略空间和区域逐渐变化成为一个整体的市场。

二、金融全球化给中国金融业带来的影响

(一)中国金融业发展现状。目前,中国已基本实现了业务的多元化发展,这是由于中国金融业不仅建立了证券和期货的交易市场,同时还建立了外汇交易市场和货币交易市场。中国人民银行为了抑制通货膨胀,同时也为了增加银行业的抗风险能力,已先后上调存款准备金率18次,并且对存贷款基准利率进行了8次上调。同时,近年来一项新兴的金融业进入人们的视线,即互联网金融业。在2013年,一项新兴的金融业务在手机和网络上横空出世,就是名为余额宝的基金业务,这一新兴的金融业务已经对基金行业的竞争格局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但是,中国金融业的发展水平依旧较低,市场利用率不高,小规模的金融企业提供的服务仍旧相对落后;但同时国外金融服务却十分完善,具有完善的金融企业管理制度,高效率,强大的风险控制,企业资产强劲。因此,投资于中国的重要途径就是投资中国的金融业,参与股份或收购中国金融企业。

(二)金融全球化为中国金融业带来的机遇1、为中国提供人才和资金。在各国金融业都飞速发展的今天,实现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对于我国金融业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而实现中国工业产业化是离不开充足的资金、先进的技术和先进的人才的,金融全球化则刚好可以为中国提供这样一个便利,全球化对中国有效吸引外来投资是十分有帮助的。大量外资的引进可以缓解我国资金短缺等一系列问题,同时引进先进技术和先进人才。2、有利于中国学习国外经验。在一些发达国家,金融体系以及金融业制度的发展都是相对完善的,在中国金融业发展的道路上,积极吸收来自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对我国金融业的发展有着明显的推动作用。金融全球化就为我国吸收外来金融经验提供了很好的桥梁,参考学习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可以大幅度提高我国金融业发展效率。与此同时,我国内部金融机构与国际间金融机构的商业竞争随着全球化进程而加深,单一的模仿外来模式已经无法满足激烈竞争的市场,这督促着我国金融机构着眼于金融创新,利用创新来赢得市场。3、有利于中国金融资源的优化配置。金融全球化的进程加深使得全球金融业务更加趋于自由化,自由的进行贸易活动意味着金融信息的透明化,金融信息能够更加快速准确地流通于市场。全面的信息更能够体现市场的供需要求,有利于中国金融资源的优化配置。尤其是在信贷需求的情况下,有限的资源可以通过竞争的方式储蓄流向产量最高的储蓄项目,以实现稀缺资本的有效配置。

(三)金融全球化下中国金融业存在的问题1、中国金融业创新意识乏善可陈。在中国,与负债类的金融业务相比较而言,在中国资产类的金融业务的创新程度是处于一个较低水平的,并且在我国金融领域内,一项能够确保利润和有效规避风险的资产类业务创新现今依旧是屈指可数的。我国金融业乏善可陈的创新成就在某些程度上阻碍了我国金融业在国际金融市场中建立核心竞争力。2、中国金融监管上存在的问题。现行分业经营模式无法完全适应这样的特性。金融全球化的快速发展,给中国金融业的监管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中国金融业的监管目前还无法充分满足这样的高要求。3、中国金融业制度不完善。金融全球化带给中国金融业参与者的利润是显而易见的,但是尽管如此,由于我国金融业制度仍然尚未完善,在中国金融参与者大规模进军国际金融市场的进程中,势必会产生不小的风险和损失。中国的金融体系失衡所带来的消极后果是多层次的。因此,金融体系已成为中国金融业发展不平衡的一个阻碍。中国金融业必须把金融体系达到一个平衡存放于金融改革的首要位置,以增加供给制度的频率和密度。4、中国银行业发展尚不健全、易受国际游资冲击。随着国际间贸易程度的加深,对我国金融业发展的要求也更加严格。金融开放化与充分的财务自由是形成国际游资的两个基本的条件。而在当下金融全球化程度加深的国际环境下,首先国际间的资本流动阻碍被消除了,阻碍的消除促使资金可以更加快速的在国际市场中流通;其次,由于金融全球化增加了金融业务的自由性,在国际间对于利率以及外汇的管制也相对放松下来,这正是各种金融产品的价格机制产生大幅波动的良好契机。此外,对于投机资本,在国际上均未对此进行高度的关注及有效的约束,因此十分有可能造成金融动荡的风险,如若是金融交易市场上出现了动荡,大量的资本即刻会撤离出该国。

三、中国金融业存在问题原因分析

(一)我国金融业发展过度依赖政府。政府的调控限制了我国金融业创新意识的大幅度进步。在中国进入WTO之前,我国金融业还是处于内部发展,而在国际间仍旧较为闭塞的状态,缺少了吸收发达国家成功经验的平台,尽管我国鼓励金融创新,但是一方面是教育水平的限制而另一方面是我国金融业知识的落后状态,导致我国对于银行等行业的发展和对于新型金融业务的创新疏于鼓励发展。大部分金融业的发展主要还是依赖于政府的帮助与鼓励,而自身在创新发展上开辟新兴的金融业务方面等仍旧薄弱。中国金融业主要还是金融主管机构指导甚至是一种强制性的领导下发展的,这一发展形势大大地削弱了我国的金融创新能力。

(二)分业经营模式无法完全适应金融活动的高度灵活。中国金融业目前经营模式是分业经营过渡混合操作的初级阶段的,尽管现行的分业经营存在很大优势,我国金融监管仍旧存在一些主要问题,金融活动是具有高度灵活以及时刻充满变化的商业活动。当代科技的迅猛发展加速了金融工具的创新利用,大量的新兴交易工具帮助国际间进行金融贸易,使得大量的货币资产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交易完成,但是对于交易的双方却存在着不确定性。首先,中国金融业经营和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尚未解决,这一问题长期影响财务运作;其次,降低了社会福利方面的金融受益者;再次,导致金融改革的收入下降;最后,由于金融体系某些方面的改革迟迟没有发展的,它可能会因此降低人们进行改革的热情和信心,使社会广泛丧失支持改革的动力。

(三)中国对于银行业欠缺严格的管理。在中国,银行业的发展仍旧处于一个不平衡的阶段,我国的银行业是脆弱的。和许多发展中国家一样,中国对于银行业欠缺严格的管理,而在银行业的内部,管理者也疏于控制。银行内部缺少专业人才对银行日常金融业务的盈亏进行有效的评估,这一缺陷导致了银行无法准确分辨高风险行业而将资金盲目的注入,却由于风险导致无法在指定期限获得利润,从而变成了银行的不良资产;另一方面,银行对于利率仍旧把握不准,利率的浮动也造成了银行盈利的浮动,对于利息的收入反而不赢却亏。基于以上的问题,金融国际贸易更加盛行的当下,使银行业受到了国际游资的冲击。

(四)金融监管存在局限性。在金融全球化下的背景下,中国金融业正处于一个转型期,面对如此一个过渡期,我国所实行的分业经营尽管有利于维持金融体系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但它使我国的金融操作系统偏向于小型金融企业,并且存在较低的资本充足率,以及资金实力不足、不良资产率在全国范围内出现、企业盈利能力弱、更高速率的业务品种单一等问题;其次,在我国仍旧存在金融监管触及不到的领域,金融监管存在着局限性。随着科技的不断创新发展,以及信息技术产业的飞速发展,更多新兴的金融业务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正如互联网金融业。新兴的金融业务挑战着我国的金融监管行业。我国的监管内容仍旧相对片面,存在着监管范围还相对不够广泛的问题。

(五)金融监管欠缺法制规范

四、中国金融业应对金融全球化的建议

(一)建立一个完善的竞争体制。仅仅依靠优化政府的管控职能是不够的,我国金融业更应该建立一个完善的竞争体制,在提高我国金融企业竞争能力的同时树立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市场主体。想要增加我国银行业的竞争力水平,必须实现国有银行业的产权制度多元化,由国家控股,实行市场外部调治和银行业内部调治相结合的方式。银行业持续恶化的资产持有量正是由于国有企业和国有银行业的相似产权结构。正是因为这一原因,我国金融业主管机构更应该明晰我国国有金融企业的改革和我国金融体系的改革是存在着一定的联系的,我国金融业管控机构就要做到产权职责合理分配,充分调整国有企业的内部治理,构建一个健康发展的金融业环境。我国金融业在政府的监控职能转变后,在政府的合理监控下,有一个竞争力完备的发展环境,而我国政府就要施力于金融监管和金融市场秩序的管控,鼓励更多的金融业务创新,体现出在金融资源优化配置中,市场机制必不可缺的作用。

(二)我国的金融监管体系需要改进和完善。金融监管必须基于法律,就是要以一种间接的方式,由金融监管当局的行政命令取消基本款式的监管方式进行日常监督进行严格的法规限制。在我国的金融监管中,监管主体更加注重于所监管企业商业的规范合法,但是却忽略了在商业活动进行前对其风险的评估预测。如果能够在金融活动前对其进行合理的风险评估,这就是着眼于该金融机构的内部资产优良性和其内部管控的合理分析。这种模式相较于之前就有很大程度的前瞻性,对于可能产生风险的商业活动能够有效的规避,对于银行业的监管,主要有对从银行贷款的商业企业进行风险评估,保证银行时刻防范恶性资产,同时加强银行内部管控,对于银行随时面临的危机要有完整的处理方案。在我国银行业中更要建立完善的风险评估体系,预警商业活动可能带来的风险,从而能够将银行面临的损失降到最低程度。

(三)全方面推进金融系统供给改革。必须要有一个全新的制度供给的思路,全方面地推进金融系统的供给改革。第一,要完善符合国际标准的公司治理结构的金融机构,以降低不良贷款率,解决长期存在于深层次的问题,以达到资本充足率;第二,要进一步规范资本市场和货币市场的联系,对于融资渠道的选择,要充分考虑到多样性和适当调配的重要性,从制度上支持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创造高质量有竞争力的市场,让资源的分配更加优化;第三,提高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的水平,不断完备货币政策的传导体系,充分利用利率等货币政策工具,适当调节货币供应量,保持人民币币值的稳定不变;第四,不断加强金融监管力度,维护存款人、投资者和纳税人的利益。全面推行商业银行的优质五级分类系统,改善核算制度、信息披露制度,促使国有商业银行的管理达到一个更好的水平。

五、结论

金融全球化可以被描述为全球商业活动和所面临的风险更加紧密趋同的渐进过程。来自世界各地的商业活动转变为全球性质的商业活动,即金融全球化的表现。包括金融服务、协调和扩张的财政政策,使全球金融业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一体金融业。首先,本文对金融全球化的概念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指出了金融全球化是全球金融业发展的必然走向;其次,根据目前的情况分析了中国金融业在金融全球化的影响下存在的问题。并根据这些问题,给出作为参考的建议;最后,在本文中阐述了金融全球化带给中国金融业的积极的以及消极的影响,并且提出了三个建设性的策略建议,希望能在中国金融业快速有效的发展状态下给其一些有价值的帮助。

主要参考文献:

[1]张羽霖.金融全球化的利弊与中国的战略对策[D].华中科技大学,2004.6.

[2]郑彦.金融全球化进程中的金融风险和中国金融安全[D].河南财经学院,2006.5.

[3]陆琴.金融全球化与我国金融策略[D].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2008.25.

[4]陆超,施炜等.全球金融变革与中国金融崛起[D].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2012.5.

[5]李辛白.制度失衡———中国金融业发展的制度分析[D].深圳大学经济学院,2002.11.

[6]黄满盈.中国金融服务贸易发展现状、国际竞争力及对策分析[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商学院,2010.4.

科技全球化的利弊范文4

[关键词] 经济全球化 对策选择 发展中国家

一、经济全球化概述

经济全球化,是指资本、信息、技术、劳动力、资源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流动、配置、重组的过程,是生产、投资、金融、贸易使世界各国、各地区经济相互融合、相互依赖、相互竞争和制约的趋势。它是世界经济规律的体现,使企业生产的内部分工不断朝横向和纵向扩展为全球性分工,使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优化组合和资源优化配置,从而促进了各国和全球经济的共同发展,同时也带来了各国和全球共同面临的社会经济问题。经济活动和经济运行的全球化,成了我们所处时代的基本趋势和基本特征之一。经济全球化对世界经济的影响是深远而复杂,在提高生产要素的全球配置效率,推动世界经济的总体增长,促进国际贸易、国际投资的进一步大发展的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经济全球化不可避免地在全球范围内产生了一系列负面影响,带来了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对于广大发展中国家而言,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具有二重性:既有正面效应,也有负面效应。一方面,经济全球化为发展中国家参与世界经济、吸收发达国家的资金技术和先进管理经验,充分发挥后发优势并最终赶超发达国家提供了机遇,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利益;另一方面,经济全球化也可能给发展中国家带来风险甚至灾难,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安全、价值观念提出了挑战,稍有不慎,就可能为经济全球化付出沉重代价。

二、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下的对策选择

面对经济全球化这一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各国又该如何做出自己的战略选择。发展中国家长期以来民族工业机器设备、技术工艺落后,生产效率、管理水平低下,各国要从战略的高度,全面考虑到本国的经济现状,综合平衡各方面的关系,权衡利弊,制定适合本国国情的参与战略和对策选择。当务之急是要把进一步扩大和深化参与国际分工同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升级紧密结合起来,加快技术进步的步伐,以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和国内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的承受能力、应变能力、生存能力和发展能力。还要在推进金融和贸易自由化过程中,建立有效的预警机制和强有力的调控体系,加强金融监管力度,提高抗御风险的能力。

1.迎接经济全球化的挑战,参与到经济全球化当中去。经济全球化是一场深刻的革命,时代的潮流,不可逆转,任何国家消极回避或抗拒这一潮流既不现实也无可能,最终受损的只能是自己。面对不可逆转的经济全球化潮流,发展中国家惟一的也是正确的选择是积极参与,依靠发展中国家的集体力量,以充分享用经济全球化可能带来的好处和提供的有利条件,尽快走向世界经济的前沿,改变自身的不利处境和边缘化地位。广大发展中国家应团结一致,开展“南南合作”,推动“南北对话”,集体应对全球化。单个发展中国家力量单薄,声音微弱,实力根本不足以推动不利于自身的全球化规则的制定。为了有效维护自身利益,发展中国家要敢于、善于对现存的不合理国际经济旧秩序进行有理、有利和有力的斗争,迫使发达国家在制定全球化规则时更多地考虑发展中国家利益,削减发展中国家债务,对发展中国家开放市场和技术。

2.维护国家经济,保证经济安全。全球经济竞争说到底是综合国力的竞争,而综合国力的强弱决定着国家经济是否稳固和国家经济安全是否会受到威胁。在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增强综合国力是发展中国家迫在眉睫的首要任务。其中最主要的是坚持扩大开放,努力发展社会生产力。还要在加速本国科技进步的同时,积极引进国外先进的科学技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改变不合理的国际产业垂直分工结构。发展中国家应掌握对外开放的主动权,提高对外开放程度,降低对外依赖程度;应加快对外开放步伐,提高对外开放的质量和水平,拓展更加广阔的经济活动圈。与此同时,要注意防范经济的对外依赖性,消除威胁国家经济安全的隐患。发展中国家还应进一步积极参加国际性经济组织或参与它们的活动,争取在国际经济舞台上的发言权和世界经济规则的制定权。

3.大力推进国内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当前,发展中国家大多面临着产业结构升级的问题,但这种升级又不可避免地受到发展中国家两大历史任务――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影响与制约。因此,发展中国家在处理世界范围产业结构调整和国内产业升级的关系时,必须注意立足现实与着眼未来的有机统一。既要继续引进发达国家技术比较先进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增加国内就业,扩大出口,完成工业化进程;又要充分利用经济全球化提供的机会,加大对发达国家先进技术的引进、学习,发展一批高新技术产业,特别要在某些关键环节上占据优势,抢占未来竞争的战略制高点,加速国内现代化进程。

4.经济区域化和集团化是发展中国家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有效途径。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在参与经济全球化之前,首先着眼于参与地区经济一体化组织是较为实际、较为稳妥的做法。由于地区经济一体化到目前为止还是以民族国家为核心,因而具备包括利益分配在内的明确的游戏规则,有较完善的监督和协调机制,因而发展中国家的利益能得到相对较好的保证。同时,地区经济一体化也为发展中国家参与经济全球化带来了有利条件,积累了经验,提供了巩固的大后方。在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形势下,发展中国家选择加强本地区经济合作有着重要的意义。地区经济合作既可以作为发展中国家逐步融入经济全球化的一个初始或过渡阶段,也可以用来抵御发达国家的经济冲击。

三、结束语

对于经济全球化趋势,发展中国家无论谴责或者回避它都是没有用的。许多的学者强调,发展中国家应采取经济的对策,趋利避害,寻求发展,首先是把自己的事情办好。发展中国家要切实加强自身的发展与进步,不断提升本国的综合实力,包括发展针对经济全球化给发展中国家带来的一系列冲击和风险,有学者提出建立新的经济金融秩序与制度,防止或降低世界经济金融不稳定因素造成的冲击,在地区范围内,考虑创建地区性货币基金组织等应对之策。越来越多的学者指出,国际组织应更多地考虑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发达国家有责任帮助发展中国家。而发展中国家也应加强团结合作,维护自身的利益,推动对旧的不平等的国际规则和制度的改革,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参考文献:

[1]马杰.经济全球化与国家经济安全.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

[2]伍贻康.经济全球化与发展中国家.世界经济与政治,2000,4.

科技全球化的利弊范文5

在这个金融化国级大市场中,我国要能够看清金融全球化所带给我们的机遇和挑战,同时也要积极应对潜在危机。中国目前任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而且我国的金融监管体制还不够完善,如何加强建设和完善我国的金融监管体制,是目前必须要去解决的重要问题。就目前中国金融监管体制所面临的挑战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阐述,以及今后中国的金融监管体制如何进行改善,从而才能积极有效的应对国内、国际市场带来的各种金融风险。

[关键词]金融全球化 金融监管体制 金融风险 金融市场 风险防范

1金融全球化对当今金融市场的利与弊

1.1金融全球化的定义

金融全球化是目前金融市场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主要指世界各国和地区的金融活动日趋紧密。具体来说相比传统的金融市场活动,目前的金融市场正在趋向于一种相对放松的金融监管和资本项目管制,较开放的金融业务,各种资本可以在全球自由开放的流通,这样就逐渐形成了一种全球金融市场和货币系统一体化的趋势。

相比传统金融市场,金融全球化的发展也是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和推动。首先最主要的因素是金融创新,各种新型的金融产品和市场的兴起,给金融全球化提供了技术支持。其次是相对宽松的管制。由于金融自由化导致了管制上的放松,这给金融全球化提供了制度因素。最后是科技、贸易、生产等方面的国际化进而推动了金融全球化,这一点是导致金融全球化的实体因素。除此之外还有其他诸多因素,比如各国政府为了确保本国金融业的竞争力,会采取一些措施,例如加大技术支持、放松金融监管等。相比一些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的金融市场还相对不成熟,为了不断完善和改进金融市场的发展,发展中国家也在相继对自己本国的金融市场做出相应的完善和创新,以此能够适应全球金融市场发展的大环境。基于这些方面因素的共同推动和影响,金融全球化的趋势相比以前更加显著。

1.2 金融全球化的主要表现

首先是金融机构表现出的全球化趋势。包括本国金融机构和外国金融机构不断增进的互相业务往来。特别是一些发展中国家也逐步放宽了对外国金融机构的管制,鼓励本国金融机构积极开展国际业务,设立相应的国外分支机构,从而推动了跨国金融机构的发展,形成了全球范围的经营网络。

第二是金融业务也逐渐形成了一种全球化趋势。例如对国外银行、资本流动、外汇管制等方面的监管放松;在全球范围内容许各种金融业务的开展和互相往来等。一些国际性的金融机构,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向其成员国提供融资和发放贷款等。第三金融市场全球化。各国家各地区的金融市场联系日趋紧密,从而逐渐形成了全球性的金融市场。第四金融监管和协调的全球化趋势。一些金融监管体制在全球范围内也逐渐趋同。

以上这四种表现主要是伴随着金融全球化发展所逐渐形成的,金融机构需要对每一种表现进行深层分析,了解其反映出的实质内容。

1.3 金融全球化对金融市场的影响-利弊分析

既然金融全球化是一种不可阻挡的发展趋势,那么它对于金融市场又有哪些影响。总体来说金融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它在给金融市场带来机遇和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潜在的危机和风险。

金融全球化对世界经济的有利影响有许多方面。例如更有助于资本流动,提高了全球资源配置的效率,同时还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以及对全球各国经济的增长产生了积极作用。特别是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带来了有利影响,使得发展中国家更容易在国际金融市场上融资,同时还可以得到其他国家在资金上的支持。但这些都只是金融全球化的一方面,除了这些有利因素外金融全球化也带来了一些不利影响。伴随金融全球化的发展,国际金融市场也出现过各种动荡。由于金融监管制度的普遍放松,整个社会处在一个不确定的金融世界之中。同时由于金融全球化,来自一个地区或国家的金融动荡可能就会产生“蝴蝶效应”进而波及到其它国家和地区,例如20世纪80年代的拉丁美洲债务危机,2009年爆发的欧债危机。所以说金融全球化的发展向全世界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2面对金融全球化的影响,中国的金融监管体制所需应对的挑战

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金融市场和体系都还处在发展的、不成熟阶段。因此对于金融全球化带来的影响也更加敏感。所以说中国的金融监管机构承担着很重要的角色。如何建立一个完善健全的金融监管体制是目前中国金融监管机构所需尽快解决和制定的一个重要任务。也只有拥有一个完善负责任的监管体制,才能抵得住金融全球化带来的挑战,才能够在各种风险和危机的影响下,仍然能够稳步前进,逐步发展我国的金融业。但就目前全球金融市场而言,特别是我国在加入WTO以后,各种金融业务的开放,容许一些外资银行办理人民币业务,逐步开放资本市场,所有这些来自于金融市场的发展和变化都在一步步考验着我国的金融监管体制。特别是在2008年的那次次贷金融危机之后,全球许多国家也都或多或少的受到了各种影响,虽然中国在那次危机中,基本没有受到什么影响和大的损失,但我们仍然需要从别国的例子中总结经验,不断完善我们的金融监管制度。

回顾目前国际上所发生的金融、经济危机,所有的这些事例都是对我们中国金融监管的一个警醒,我们要从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特别是针对我们的金融监管体制需要进行全面的完善。但就目前来说,我国的金融监管体制还存在许多缺陷和漏洞,总的来说主要有下面这些方面。

第一我国金融监管的有效性还不强。由于各种原因,我国的金融监管作用有时会被消弱或淡化,金融监管过于分散,或是进行了重复监管,这些都使得我们的金融监管降低了效率,增加了成本,从而极不利于我国金融业的发展。第二我国金融监管在一些方面还不够成熟,也就是独立性还不强。第三我国金融监管机构的协调能力较差,中央和地方的相关机构不能有效的进行协调。第四我国现行金融监管制度不利于金融创新。第五我国现行监管制度不利于金融业规模化。

这些方面都是我国目前金融监管体制所面临的主要挑战,也是急需要解决的问题。

3面对金融市场的挑战,中国金融监管体制如何进行创新和完善

面对目前我国所面临的这些金融监管制度的挑战和问题,金融监管机构应该经常分析当前大环境和内部小环境之间的关联,正视和发现问题,对不同的问题进行级别划分,认真积极的落实和解决每一个问题。这样才能逐步的完善和发展我国的金融监管体制。否则,我国的监管体制只能一直处于不成熟状态,而全球金融环境每天都在变化,如果不及时对本国的金融监管进行调整和发展,那么终将会埋下下一次金融危机的种子。所以说中国的金融监管机构还需在以下方面做相应的加强或是改革。

3.1逐渐建立我国自己的外部信用评级机构

在国际上,特别是美国等一些发达国家都早已有了自己的外部信用评级机构。例如众所周知的穆迪、标准普尔和惠普等。这些都是目前在国际上比较先进完善的外部评级机构,它们通过信息披露,强化市场约束,加强了金融监管。因此我国也需要建立自己的先进的外部信用评级机构,来约束和反映金融市场的活动。同时也可以给投资者提供有效信息,引导、指引投资行为。

3.2逐步完善我国的金融法律体系

金融监管的目的就是为了维持金融市场的秩序和良好的市场运作,防范金融风险的发生,保障金融体系的运行安全。为了使金融监管能够在一个良好的环境中有效运行,必须的一个条件就是要有一个健全的金融法律体系。相比西方一些发达国家,我国的金融法律体系还不够健全。虽然我国已经出台了相关的一些法律和法规,例如《中国人民银行法》、《商业银行法》、《保险法》、《证券法》等,但在金融市场监管方面,我国法律体系任然不够完善,还存在一些漏洞,这样就形成了一种潜在的风险,当金融市场某一环节出问题时,很可能没有有效的法律来维护,造成一种法律真空状态。所以说要改变这一局面,我国现阶段就要尽快加强和完善金融法律体系,使得金融监管得到健全的法律体系的支持。

3.3构建科学的金融监管信息系统

金融监管实行需要获得有效的信息,但是金融监管的高成本又阻止了信息的获取。金融监管信息系统是金融监管的基础,也是提高金融监管效率的有效途径,所以信息系统对金融监管至关重要。然而目前我国的金融信息系统还处在低效率的状态,由于监管的高成本导致中央银行信息获取不充足、对风险的识别能力有限,最终形成了滞后的监管。所以面对这种现状我们要加快建设监管信息网络化,降低成本,提高监管效率,达到信息共享。

3.4建立高效的金融风险预警管理体系

风险管理是维持金融市场稳定的一个重要方面,通过风险管理也可以反映出金融市场上存在的许多问题,从而可以提升对金融风险的防范意识。金融风险预警体系从宏观方面来说应该从三个层次上建立。一是国家层面上的,也就是建立国家宏观性金融预警系统,通过国家对各地方、各区域进行统一管理,组织和指导。同时负责分析和监测国家金融的风险走势,并将这些信息及对策传输的其他相关的政府部门和金融机构中,让相关机构都能够及时了解到最新的信息。二是区域层面,建立区域金融预警系统。主要负责区域内的金融风险预测和管理。三是地区层面,建立地区金融预警系统。对各地区的金融风险进行监测和预警。这三个层面应该互相联系,及时对各种金融风险进行有效的预警和管理。

3.5完善金融机构的自身建设,加强中介机构的监管作用

目前我国法定的金融监管主体有许多例如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保监会、证监会等,所以要充分发挥这些监管机构的作用,进行有效监管。除此之外金融机构也要加强自身内部建设,外部监管手段只是作为金融机构内控不足的补充,控制风险的根本还是要靠内控制度,同时还要利用各种中介力量进行监管。

4总结

综上所述,我国金融监管体制还面临着许多挑战,特别是在目前金融全球化的大趋势下。所以说改革和完善我国的金融监管体制是非常重要的任务。由于我国仍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经济、金融发展起步晚,相比西方一些发达国家,我国的金融市场还很不完善,所以要进行改革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但我们不能因为所存在的困难性而不去改变,否则在以后的将来我国的金融市场将会存在更多的潜在危机,这些危机甚至不会亚于美国2008年的次贷危机。中国要清楚和敢于认识到自身金融监管体制的问题所在,积极努力的去完善,这样我国的金融市场才能稳步,健康的发展,不仅对我国金融、经济的发展提供保障,同时也会对稳定国际金融市场的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斯科特,贝斯利,尤金,F·布里格姆.金融学原理[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科技全球化的利弊范文6

关键词:全球化浪潮;未来转型;上海影响;战略研究

DOI:10.3969/j.issn.1674—7739.2012.06.002

【编者按】

在全球化浪潮的发展范式下,欧美城市与亚洲城市在城市化进程中存在着不同体制与不同结构上的产业竞争与发展思路,因而使城市化可持续发展与整个国家联动治理的领域,正日渐衍变成全面城市化进程中攸关国计民生的监管组织与调控规划。换言之,城市化发展将面临更加复杂的城市社会关顾,也将迎接更富挑战的经济增长机遇。作为中国最具竞争力的城市、作为长三角城市圈发展的龙头,上海在城市化扩大内需的转型发展趋势中,在经济发展模式与经济发展方式中,将更加关注金融领域及保障机制的放开与完善。

那么世界城市未来转型对上海会有哪些影响?上海将如何进行战略对策研究呢?本刊记者为此专访了上海市政府规划委员会专家委员、上海社科院城市与人口发展研究所所长郁鸿胜教授。他认为,新一轮的转型是在经济、社会、人口、资源和环境方面的全面转型,涉及到很多具体的生态化指标,也许要通过一个或几个五年计划才可能显现。为了使现阶段独特的转型现象寻求到可以清晰把握的政策契机,郁教授从考量指标出发,就世界转型的态势、经济增长的回落、上海转型的战略、转型发展等关键问题,诠释了世界城市转型正对上海发生着的多重关联,揭示了当前制定相关政策、调整利益格局过程中的各种社会基础与价值基础。

五种态势——世界转型与未来发展的战略替代

本刊记者:现在学术理论界有一个普遍的看法,认为在20世纪末出现了以“世界城市”为核心概念的理论思潮及其社会实践,但由于金融危机等后危机时代的背景,关于世界城市的理论缺陷及其实践问题已明显暴露,进而提出要构建注重差异化发展的多元化城市发展范式的时代。在这样的意义下,我们不妨可以将此世界转型比譬成竞争驱动下的一场击鼓传花。所谓鼓不打不响,花不传不香。郁教授,您如何看待未来二十年世界在转型发展中的态势?

郁鸿胜:世界城市转型的本质是信息经济与知识经济的融合体,因此未来二十年世界在转型发展中将会面临五个方面的基本态势。

一是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国际体系,为世界转型发展奠定重要的理论基础。

世界产业发展的多变性、多级性和资源的有限性,全球未来的消费和增长的重心必将发生质的转型。世界的经济增长与发展将从绝对依赖一次自然矿产资源的物质消耗为主,向相对依赖二次或三次自然矿产资源的物质消耗为主转变。世界的整体工业化水平将进入中后期,高科技研发和发达的技术,推动了自然资源二次的综合有效利用,以自然矿产资源的掠夺性增长来发展工业化和再工业化的时代已经成为过去。自然矿产资源的有限消耗和综合利用已经成全世界发展方式的共识。世界后工业化时代的曙光已初露端倪。

二是形成国际经济增长方式的持续性和全球的不平衡性,为世界全球要素资源配置奠定重要的物质基础。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和一体化,重点表现在生产要素的全球化和制度要素的一体化。世界大国全面掌握了全球资源开发的领先科技,助推了世界资源的全球化、技术全球化、金融全球化、劳动力全球化和消费结构全球化,同时通过制度要素的一体化,助推了全球生产一体化、全球市场一体化。世界大国通过百年强权建立的科技帝国大厦,在未来仍然是世界发展方式的风向标,经过无数次经济、金融危机,世界大国的各类危机修复能力已经炉火纯青,未来国际形势的走势仍然是以世界大国为主,全球发展方式的转型发展仍然以世界大国为标杆。全球的不平衡性发展方式的变化在加剧。世界的多极化、多元化、分散化,催生了新型大国的崛起,打破了世界经济一国独大的平衡态势,在任何时候、任何区域,新型大国都与世界大国一样,更关注世界科技领域的转型,更关注世界经济结构的转型,更关注世界发展方式的转型,新型大国将会在世界科技转型、经济结构转型、发展方式转型中拥有话语权、引领权和自。

三是全球恶性的资源性争端引发世界战争的可能性加剧,为全球安全体系的转型提供了重要动力。

可持续发展的国际体系总体上稳定,处于维持阶段,但是国际可持续发展的元素结构性震荡加剧,新旧体制交替,国际战略处于黄金期。恶性资源性争端加剧,局部区域表现突出,自然资源严重破坏,态势难以改变,重大国际突发事件不断产生,国际政治动荡局面不断发生。

四是国际文化的多元、模式的多极、核心价值观的趋同化,为全球文化思想的包容性转型奠定了重要基础。

国际上的务实政治和全球治理理念有东西方融合之趋势,治理国家、治理社会的认知观、协同观越来越明确,全球转型理性发展的观念,从西方发达国家不断向发展中国家渗透,发展中国家已经完全能够接受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理念,可持续发展的规律已经成为全球经济向接受市场经济发展的规律一样,成为维护全球发展的重要定律。

五是多国和利益国集团的全球治理机制逐步形成,为全球国际新经济体系的转型与重构奠定了重要的合作基础。

为更好地治理国际经济体系、开展全球性发展合作,被少数发达国家垄断的国际体系已经成为历史,新型大国的内聚力不断增强,在维护世界经济的多元性和平衡性上,挑战世界强国的趋势明显。打破一国体系治理全球的局面,建立国际程序、架构更加合理的呼声高涨,构建一个稳定新东方、调整新西方、实施全球治理的体制框架正在初步形成。

三层导向——转型发展与城市发展的战略关键

本刊记者:提到转型关键,往往会涉及到价值定位、产业升级、管理升级、资本运营、文化转型、产权结构、核心能力等概念,这其实是以社会文明发展尺度加以衡量的结果,是应对经济风险、保持社会稳定的利益保障与战略回应,是城市化过程中有序制度的结构化、市场化的整合性表达。我们现在理解的城市化,基本上局限于人口城市化的范畴。比如,中国的城市化率50%,是指中国的城市人口(非农业户籍人口和城市、城镇常住人口)与全国总人口之比。这样的政策解读准确吗?

郁鸿胜:这是很有局限性的误解。从城市化的内涵分析,城市化不仅是人口城市化,还应包括土地城市化和产业城市化。所谓土地城市化,是指单位时间内,农用地向国有城市建设用地的转化率。比如,近十年来,我国的农用地转向建设用地增长了7%。这就是土地城市化的一个指标。所谓产业城市化,是指“三二一”的产业结构,第二产业的制造业和城市服务业占区域经济结构的比重,中国制造业占的经济结构为43.3%。这就是制造业的产业城市化的一个指标。

有一个重要判断值得注意:十年来,我国农村人口向城市(镇)集聚增长了4%,我国农用地向城市集聚了7%,我国的制造业的经济结构为43%。为此,可以得出一个结论:中国的人口城市化慢于土地城市化约3个百分点,快于工业城市化约3个百分点。因此,在“十一五”末,上海农村居民与农业耕地的土劳比为1:1左右,即征用一亩耕地,就要解决一个农转非户口。但是,近五年来,每年进入上海的外省市人口机械增长约100万左右,还有930万的常驻流动人口。

因此,上海的城市化态势是,产业城市化率高于人口城市化率,人口城市化率高于土地城市化率。实施上海城市化发展战略,实际上就是一个实施城市化政策的过程。上海城市化的政策基础需要从上海的城市化结构上来认识。上海全市的城市化结构布局不等于上海郊区每一个具体区县的结构布局,每一个具体区县的城市化结构布局会有不同的反映。如果我们用全市的城市化结构来替代各区县的城市化结构,不作具体事物的具体分析,就会犯经验主义错误,就很难把握上海城市化发展战略的意义。

本刊记者:毫无疑问,随着中国进入全面转型时期,上海转型发展的城市化发展战略已经不是政策替代的模式解读,而是期待机遇的强势运作。如此而言,郁教授,您认为上海转型发展的关键在哪里呢?

郁鸿胜:上海城市化发展的战略、布局、结构、政策等需要落实到上海郊区的具体区县,需要形成各具体区县的差别化政策与措施,这是上海未来十年实施城市化战略的关键所在。因此,上海城市化发展是一个综合战略体系。上海走新型的城市化道路,按城市化发展的基本规律,必要形成三个层级体系。

一是城市化战略导向体系。根据区域人口城市化、土地城市化和产业城市化协调发展的重大方向,制定区域城市化的重大发展战略。

二是城市化政策导向体系。根据区域城市化基本特征,制定人口、土地和产业城市化的发展目标、重大政策。应该说,目前对我国城市化的结论,并不是我们希望看到的。土地城市化过快,我国的农用地被城市建设用地大量占用,且人口进城、进镇的速度还低于土地集聚度,使得土地资源放空,土地的利用率不高,大广场、大马路、大开发园区在我国的一些城市司空见惯。同时,工业经济结构占的比重或服务经济占的比重还低于人口城市化率,这样粗放型和资源消耗性的城市化将不可持续。理想的我国城市化结构,应该是与目前的现状相反:产业城市化高于人口城市化,人口城市化高于土地城市化。所表现的是,在现有的土地资源基础上,土地经济效益产出最大化,这将为城市支持农村、工业反哺农业提供服务,而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解放了农村劳动力向城市和城镇转移,又起到了保护农用地和耕地的作用。从制定上海的城市化政策来看,重要的是判断上海城市化将处在哪个阶段。应该说,上海人口城市化,用大户籍人口(常驻人口)计算,城市化率超过了80%,上海经济结构中的农业占0.6%左右,上海土地城市化慢于人口城市化。这就是上海城市化的政策基础。

三是城市化环境导向体系。城市化发展是与农业、农村和农民的“三农”政策有着重大关联。城市化环境导向政策的重点,在于统筹城乡协调,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即在城市化过程中,要保护好城市化了的农民利益,也要保护和发展好“三农”的利益,制定一系列加快“三农”发展的重大政策与措施。上海的城市化三个层级综合政策体系,形成了上海转型发展中走新型城市化道路的系统战略设想。

本刊记者:这三层导向体系的建立,不仅体现上海经济结构、工业结构、城乡结构的优化,而且也反映上海的“放慢”速度是坚定不移的转型方略,是进一步在考验上海改革创新的智慧策略,即不能以积累社会矛盾为转型代价。

多元调整——增长回落与上海转型的战略研究

本刊记者:2010年世博会后,经济学家就认为,上海经济将由“快跑”变“慢走”,经济增长将呈现周期性回落。虽然企业利润的增长、市场销售的增快、基础投资的加快、中国次萧条经济所导致的投资下降、外需疲软、产业空心等困局得到一定的缓解。但是在宏观层面,我们不得不看到受货币政策的渐趋紧缩、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劳动用工成本的增大、土地资源的减少等制约,上海经济的发展面临着公平待遇、汇率风险、融资困难、经营成本等牵涉到市场大环境的诸多问题。您怎么看待经济转型中上海经济增长的回落?

郁鸿胜:中国经济继续保持平稳增长的基本态势没有改变,上海经济稳中有降趋势反映了转型中的结构调整战略。抓住中国在发展转型中的重大机遇,是实现我国在新世纪中叶建成全球中等发达国家的重要基础。新世纪的头十年末,中国的GDP总量已经达到世界第二位,外贸进出口总额达到了世界第二位,其中出口第一位。我国的外汇储备达到了世界第一位,制造业的总值达到世界第一位,占到全球的20%,中国已经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经济大国。这为中国在未来的二十年成为一个经济强国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本刊记者:如此而言,在全球化下,我国的经济转型意味着亟待开掘的重大机遇。那应该怎样认识我国经济转型背景下的上海经济发展特点呢?

郁鸿胜:一是要肯定我国改革开放的成就。中国改革开放33年来,国内生产总值平均增长9.8%。“十二五”末,我国经济增长速度调整到7%,但是有可能在8%以上。到2020年之前,我国的GDP可能达到80万亿人民币。如果按照8.5%或者9%的预期速度,GDP可能会达到100万亿人民币。我国的经济发展高速发展的周期从改革开放时期算起就有40年,这对于中国的经济发展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

二是要理解经济周期性波动的规律。在这几十年的发展中,中国高度关注世界上发生的林林总总的危机和风险,其目的就是要保持中国经济增长的稳定性,要延迟经济的周期性波动,形成世界经济的反周期运行。通过国家政策,在世界经济的反周期运行中,要把中国的经济周期的平稳性拉长。通过经济的平稳性,腾出手来用好战略机遇期,为我们企业升级、地区合作、国家转型提供重要的发展环境。

三是要看到上海转型的标杆作用。上海经济增长在改革开放的33年来,总体经济发展可以理解为三个阶段。改革开放后的20年,上海经济发展速度平均高于全国2-3个百分点,经济结构调整从适应性调整转向了战略性调整快于全国3-5年。新世纪的头十年,我国区域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高增长期,上海经济发展速度与全国增长基本持平,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发展方向与全国基本保持一致。“十二五”期间,上海经济发展进入了转型期,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全球国际化和世界经济的一体化的战略性调整,成为上海发展的方向。上海经济结构从国内的主动的率先调整转向为适应全球国际化发展的被动转型调整,经济增长将平稳回落,低于全国区域省市经济增长的2-3个百分点,与全国平均发展速度持平。

本刊记者:很明显,您对上海经济转型的发展前景充满信心,也同今年上半年的《2012上海经济发展报告》中强调经济增长动力与经济结构调整的指导策略是一致的。现阶段中国的经济仍然是靠消耗资源发展。上海的转型,正从依靠消耗资源发展转向依靠高附加值的技术密集型产业。那么,您对上海经济转型在战略研究方法上有何思考?

郁鸿胜:我们国家要逐渐把科学技术变为经济发展中最活跃的因素,逐渐使科技主导经济逐渐取代资源消耗型经济,使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向高附加值的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型,这是中国经济转型的根本目的。因此,上海经济转型战略上可以从以下方面思考。

第一,上海转型应包括转型规划、转型实施、转型管理和转型系统四个方面。上海转型战略规划研究,主要包括三个阶段:国际转型战略体系的变化阶段分析;中国转型战略的闯关分析;中国转型与世界转型的匹配调试阶段分析,特别关注上海转型的利弊分析。其中最关键的,在于如何提高中国和上海在世界上的国际地位。

第二,上海转型应着眼四个方面。其一,评价世界转型趋势。分析国家和上海的战略机遇重点在哪里,要有危机意识,有危机才有机会。其二,上海转型战略决策重点诉求。破解中国和上海转型的重大困境,丰富战略和谋略,要掌握上海未来转型的特点。其三,建立上海转型战略的全要素框架。要分解全球、国别、区域和短、中、长期国内外转型统筹的重大思路。其四,上海转型互动和调试。掌握转型的程序、程度,要解决转型的开题、破题和答题的重要问题。

本刊记者:经您这样一分析,上海未来的转型发展应该更加注重具体指标体系的落地,在全球化过程中要不断解放思想,要包容各种创新精神,培育富有前瞻眼界的精细化政府管理行为,注重环境建设过程中的能效整合。

郁鸿胜:的确,目前转型对上海这样的特大型城市而言,是告别投资拉动为主的驱动方式,而要完成这样的“质变”,不仅政府要提供更好的服务、营造更利于市场的环境,还主要涉及到行政效率与效益,特别是要摆脱地域性思维惯性。

本刊记者:非常感谢您的世界转型视野下对上海的经济解读,为上海未来的城市化建设提供了后续发展的战略研究思路。再次感谢。

后记

许多专家认为,亚洲的城市化进展中还没有形成理论以供借鉴,借鉴西方经验的趋向不利于亚洲的发展,因此世界未来转型对上海而言,一方面需要借鉴西方以及亚洲其他国家在城市化方面的先进经验,另一方面上海不能和别人比GDP的增速。上海的未来转型既是经济转型,同时也是从制造到智造的打造智慧性城市的过程。

今年五月底举行的“上海论坛”闭幕之际正式对外的《上海论坛共识》中指出,未来十年,我国应重视政府对于危机的积极作用、推动改革国际货币体系、促进世界经济秩序调整、致力于有效突破能源约束推动经济增长,应坚持合作与创新、努力推动发展转型、进一步提升可持续化城市的地位及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