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企业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企业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范文1
关键词:房地产开发;规模经济;途径;支撑要素
一、房地产规模经济概念
房地产开发企业规模(包括各种专业公司和联合公司的规模)是指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土地资源贮备、开发建设、资金、人才规模。它表明开发建设诸要素以及开发建设的房屋在房地产开发企业的集中程度。根据这种集中程度,一般可以把房地产开发企业规模划为大型、中型和小型三种。划分房地产企业规模的标准,既可用劳动力、资金来划分;也可用其完成的开发量或正在开发的数量划分;也可用其中两个以上的要素同时作为划分的标准。
二、房地产规模经济要求
1.房地产企业初始规模的确定。为了确定房地产企业的适宜规模,必须首先确定房地产企业的起始规模。起始规模是经济合理条件下的最小开发建设规模,是确定房地产企业最适宜规模的基础。起始规模应保证房地产开发建设各环节中的人才、资金、资源、设备等,并使其能够得到充分利用。起始规模的合理确定,是决定投资房地产开发的重要依据。当房地产项目的最小规模低于起始规模时,不宜投入开发,而开发规模大于起始规模时,则应根据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自身条件以及其他条件,按不同的规模,组成开发建设的合理性方案,并选择最优规模。由于房地产的区域性非常强,加上东部与西部差异,城市与县镇差异。因此很难准确确定具体的初始规模。原则上,在大中型城市,以中型房地产企业开发规模较为适当;在小型城市房地产开发企业规模以小型较为适合。
2.企业最适宜规模的确定。在某一地建立房地产企业规模,并非规模越大、实力越强就越好。还必须根据所在区域房地产市场情况而定。为了确定房地产开发企业的最适应开发规模,需要以企业最适宜规模为核算评价的标准,企业最适宜规模是指房地产开发企业内开发建设过程,管理组织最为合理,各种生产要素能充分利用,技术经济指标先进,经济效益最好的企业规模。如果企业规模超过了企业最适宜规模的界限,投资和劳动力消耗的增加所获得的经济效益将呈递减趋势。由于随着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各种社会化分工合作机制的建立,如前期有顾问策划公司、工程有招投标的公司、监理公司、宣传有广告策划公司、销售有营销中介公司。企业从人员数量上考虑,大型企业人才数量只需要中型企业人数,中型企业人数只需要小型企业人员,没有必要搞小而全、大而全。
确定企业最适宜规模的方法很多,要根据具体的技术经济特点合理选择。最常用的是成本效益分析法。这种方法的实质是通过消耗类指标和效益指标的对比分析,在盈亏平衡的基础上不同规模方案进行比较,确定企业最佳开发建设规模。当前企业最适宜规模应当以所拥有的资金、土地资源作为衡量标准。
3.企业最优规模的选择。企业最适宜规模是计算企业规模的依据,但并不是选定的企业实际规模。在选择企业的实际规模时,要根据社会需求量的大小,在企业起始规模和最适宜规模之间,经过多方案的对比分析来确定。比较企业的不同方案,一般是采取计算同一年开发建设成本与基建投资额之和来进行。总费用最低的方案为最优方案。
三、房地产规模经济实现途径
1.房地产企业购并是资本集中的有效手段。低价收购资产,实现低成本扩张。使购并企业获得的资产大大超过购并成本和购并价格,或超过新建企业的投资。这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企业实施购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优势互补、提高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动机。获取土地等生产要素的动机。企业购并可能以直接实现规模经济,这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企业自身内部扩张,逐步增扩股,增大股本结构,实现扩张,并以实现滚动开发的提高资金的利用率;(2)横向购并中的规模经济。横向购并是同一产业中生产同类或存在替代关系的企业之间购并,具有直接的规模经济效果;(3)纵向购并中的规模经济。企业纵向购并的规模经济实现也必须首先具备上述企业规模经济的支撑条件,否则,会陷入规模不经济的误区;(4)混合购并中的规模经济要获得混合购并的规模经济(范围经济)效果,构成企业规模经济的各种支撑条件也是必不可缺的。
2.房地产规模经济也可以在政府统一运作下完成。各级地方政府通过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完成前期土地的规模开发。然后通过土地招投标市场,按照规划片区由各开发企业在竞标所得的地块上进行组团式或居住小区式开发。较为成功的实例就是南京市开发建设的“月牙湖小区”。它由建委、国土、规划局等部门按照南京市居民高尚居住区的规划要求,统一进行布局,综合配套,由十几家房地产开发企业进行组团式、居住小区规模开发,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企业战略同盟。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房地产开发企业为了一定的目的、通过一定的方式组成的网络式的联合体称为战略联盟。战略联盟的概念首先是由美国DEC公司总裁简?霍普罗德和管理学家罗杰?内格尔提出。从20世纪80年代起,战略联盟在西方和日本企业界得到迅速发展。战略联盟是一种关系松散的企业组织形式,它不具有传统企业那样明确的层级和边界,对于联盟中的各方而言都十分机动灵活。在房地产开发企业实践中,这优势互补的组织形式具有较高的效率。由于房地产的区域性很强,因此战略联盟中的各方可以通过相互间的网络进入对方的地区市场。这在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对于房地产开发企业进军外地市场无疑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同时,战略同盟可以克服较大型房地产开发企业双方招投标大型土地项目资金不足的劣势,在大型国有土地招投标中避免残酷竞争,哄抬地价,提高土地投资成本,达到规模经济,战略同盟各方共盈的目的。
四、房地产规模经济的支撑要素
从企业内部来看,构成规模经济的主要支撑条件是:
1.拥有土地资源的支撑。土地是财富之母。土地是一种不可再生的资源。它不仅是房地产业的直接开发和经营的对象,同时也是各类房屋建筑不可缺的基础载体。房地产的开发建设离不开土地资源,而土地资源却可以作为未被开发的原始形态而独立存在,可以说土地是房地产开发建设的万源之本,在我国,土地归国家所有,房地产企业仅能依据开发建设项目用地性质的不同,购得40~70年的土地使用权(依用地性质不同而分),而土地使用权的一次性周期长达40~70年,因此,要实现房地产企业的规模经济,必须在其可预见的预见期里,充分贮备土地资源。如果没有土地只能是空谈规模经济。
2.资金支撑。资金是房地产血液,房地产规模经济优势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资金,通过资金参与控制更多的具有规模经济的开发项目,即房地产规模经济离不开庞大的资本投入。企业自身的资本积累、积聚能力,以及进行间接融资、直接融资的能力,就其成为能否实现规模经济的重要支撑条件。
3.企业家能力的支撑。当房地产企业开发建设规模以算术级数或几何级数增长时,特别是当房地产企业通过横向、纵向及混合购并若干企业,实现房地产企业规模急剧扩张时期,其管理的复杂程度、组织协调工作量会呈几何级数增加。对房地产企业管理提出更高的要求。
从企业的外部来看,构成规模经济主要支撑条件是:
1.政府政策。房地产业是一个由政府政策高度垄断性行业,是一个受政府政策影响,对政策敏感性极大的产业。由于政府严格控制着房地产一级市场中最重要的资源——土地。使得它对整个房地产市场有着绝对的控制权,它决定了市场供求关系平衡位置,决定了价格走向。作为在政府宏观调控下的房地产企业发展与整个社会经济制度紧密相关,政策是决定房地产开发企业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2.市场规模支撑。市场规模即市场需求量。市场需求量的大小是实现规模经济的前提条件。由于规模经济是房地产开发的明显趋势。但由于其受市场容量的限制,即受开发建设地区人口因素影响。因此,并非开发建设规模越大越好,随着规模的扩大会出现规模效益递减情况。笔者根据多年房地产开发实践,提出如下规模:在中、小型城市(人口规模:50万人~100万人)一般不宜进行大型房地产项目开发。在大、中型城市(人口规模:150万人~300万人)一般宜进行大型房地产项目开发。在特大型城市(人口规模大于500万人)一般宜进行特大型房地产项目开发,开发规格以居住区为宜(建筑面积为50万m2~150万m2),资金筹措按上市公司、大型企业集团标准。
上述仅是相对于房地产企业而言。就各级地方政府而言,本着经营城市考虑,其开发规模应适当地提高一个档次,以利于城市综合布局。
3.市场范围支撑。市场范围与市场规模是密切相关的。市场范围大,市场规模也随之扩大;反之,市场范围小,市场规模也会随之缩小。市场范围,即房地产企业开发商品房的销售范围,是一个市场空间概念。由于房地产所特有的地域性强,使用权得其开发建设的商品房一般不会超出以地级市、县级市销售的范畴。因此,在某一地的房地产开发随该城市地域的扩张,城市化的进程而市场范围扩大。房地产开发企业规模无限扩大,也会陷入规模不经济。
此外,由于各城市政治、经济、文化、科研、社会发展、对外开放程度的不同,因此其房地产市场范围不尽相同。对外开放程度越高,政治、经济、文化、科研、社会发展水平越高,其城市吸引力越强,人口流动性越大,人口聚集性越强,市场范围就越大。
4.产业及产品差别。规模经济并非是适用于所有产业与产品的概念。在房地产产业经济运作中,有些商品房的规模经济效益十分明显;有些商品房的规模经济效益则不十分明显,甚至不存在规模经济性。
参考文献:
1.乔梁.规模经济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0.
2.芮明杰.中国企业发展的战略选择.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
企业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范文2
关键词 交通运输 运输企业 运输规模经济
中图分类号:F503 文献标识码:A
1运输规模经济概念
规模经济的概念有很多种解释,其中有几种代表性的认为:
(1)规模经济概念最初是从设备、生产线、工艺过程的角度提出的,这种个别生产过程中的规模经济称为工厂规模经济(或生产技术性的规模经济)。它是指大批量生产能够采用更先进的工艺,更专业化的设备,实现标准化、专业化和简单化操作,从而使单位生产成本下降。另一种规模经济是企业规模经济。它是指生产同样产品的企业或处于生产过程中的不同阶段的若干企业联合在一个经济实体中形成的经营规模的扩张。
(2)在经济学中,规模经济意味着当固定成本可以分摊到较大的生产量时会产生的经济性,是指随着厂商生产规模的扩大,其产品的平均单位成本呈现下降趋势。规模经济的充分利用是推动大工业迅速崛起和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被钱德勒称为“工业资本主义的原动力”。
规模经济是指在一个给定的技术水平上,随着规模扩大和产出的增加则平均成本(单位产出成本)逐步下降。也可分为内部规模经济和外部规模经济。其中:内部规模经济是指随着产量的增加,企业的长期平均成本下降;外部规模经济是指在同一个地方同行业企业的增加,多个同行企业共享当地的辅生产、共同的基础设施与服务、劳动力供给与培训所带来的成本的节约。
运输规模经济(economies of scale)是指随着运输规模的扩大运输成本呈下降趋势的经济现象。运输业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概念与一般工商业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既相通又有不同:相通在于规模经济都是指产量增加会引起平均成本降低,范围经济都是指共同生产多种产品比分别生产时的成本要低;不同主要是由运输产品的特殊性引起的,将多产品企业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概念直接引入运输业将导致运输业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相互包含,使得其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几乎无法分开。运输范围经济和规模经济共同作用,构成了运输网络经济。
2运输规模经济理论概论
与运输活动有关的规模经济可以划分成多种不同的类型,即:运输网络幅员经济、线路通过密度经济、港站( 或枢纽)处理能力经济、车( 船、机)队规模经济、载运工具能力经济和运输距离经济等。运输业由多种运输方式组成,各种运输方式都既可分成基础设施与客货运营两部分,而且根据客货流或服务对象的特点( 如远途或近途,整车或零担,定点定线服务与否等) 又可进一步划分为若干运输类别,这使得讨论运输业的规模经济问题平添了很大的难度,不可以简单地一概而论。可以在运输业中找到很多存在规模经济的例子(例如公路零担运输需要组织较大的车队和在较大的网络内通过沿途接卸和轴辐式中转的结合提供服务),同时也可以找到大量不具有规模经济的例证( 如个体运货卡车和船户、个体出租车等)。
西方经济学家利用成本函数对运输企业是否存在规模经济进行过测算,例如美国经济学家卡福斯等将运输成本函数应用于铁路企业规模的研究上,得出铁路企业不存在规模经济效益的结论。但自各国执行放松管制政策以来的这些年,运输行业却在不断地进行企业组织规模的调整,企业平均规模和行业集中程度都有了较为明显的增加。然而兼并现象的出现诱发了经济学家对规模经济的重新考察,近年西方学者开始用多维向量模型替代单纯的绝对数量指标模型,也得到一些新的结论。例如欧姆对美国航空业进行了实证研究,推知航空业具有一定的网络规模效应;欧姆同时也对铁路业作了实证分析,结果是OECD国家铁路的规模经济系数为1.02,略大于1,因此规模效益还是存在的。
在所有的运输企业中,由铁路自身的经营特点决定其经营规模一般都很大。运输成本的投入也较大,所以对现有的铁路运输规模经济与否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
3总结
本文通过对运输规模经济的理论进行综述,得出可以利用一般运输业规模经济的计量方法,将运输经济理论模型可以推广到各个运输行业的运输企业中,用以计算其运输规模经济与不经济。当S>1时具有规模经济,表明平均单位成本是一条逐渐降低的曲线;当S=1时规模经济不变;S
参考文献
[1] 徐庆斌,荣朝和,马运等.运输经济学导论[M].中国铁路出版社,1995.
[2] 荣朝和,高宏伟.运输业规模经济计量方法的探讨[J].北方交通大学学报,1999.
[3] 陈引社.我国道路运输的规模经济问题[J].综合运输,2004.
企业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范文3
简单地说,企业规模就是指企业的大小,可以从企业投入或企业产出两个方面来把握。从企业投入方面来看,企业规模是指劳动力、生产资料和产品在企业集中的程度。从企业产出方面来看,企业规模是指企业从事经营活动的空间广度。企业规模正是这生产规模和经营规模两者的统一。
规模经济指的是企业在投入增加的同时,产出增加的比例超出投入增加的比例,即规模报酬递增。如果企业的规模超过一定程度后,则会形成规模不经济。一般而言,规模经济包括以下四种类型:一是生产的规模经济,二是交易的规模经济,三是储藏的规模经济,四是专业化分工的规模经济,专业化分工是规模经济形成的最基本因素。
经济规模是指在既定生产技术条件下,通过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使产品生产单位获得最佳经济效益的规模生产。企业追求规模经济,实际上就是重新配置资源、调整生产规模以达到既定生产技术条件下的经济规模,从而获取最大限额的规模效益。
2 影响企业规模的主要因素
从宏观上讲,在一定时期,企业的规模大小受制于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当时的整体技术发展状况这一经济力量。从微观上讲,企业的规模大小取决于企业自身的经济发展力量。在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整体技术发展状况一定的条件下,企业规模会随着企业资本积累的增加、技术水平的提高而不断扩大。
行业特性。不同的行业,生产工艺特点也不同。有的行业需要巨额投资、资本有机构成比较高,或生产大型及成套设备,或均匀而大量的生产的行业。更适合于进行大规模生产,如采掘业、化工等这些资本、技术密集型的行业。第三产业及产品由大量零部件组成的产业(如塑料制品及金属制品等行业),这类产业企业的规模大小与效益关系不大,一般属劳动密集型产业,是中小企业的主战场。
市场规模和需求状况。在某一工业中,能以最低效率规模经营的工厂数目,是受市场需要该工业产品的规模限制的,只有当产品的数量达到值得设置相当庞大的生产组织时,这些经济效果才能完全体现。市场需求变化快、品种多样的产品,以及主要是满足地方需要的产品,其生产规模应以中小型为主。市场需求大、品种较单一、需求变化较小且面向全国的产品,条件可能的话应把规模搞大些。
生产要素的供给状况。资源、能源、原材料、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供给规模是决定企业生产经营规模的重要因素。供应充足才可以建立大企业。对采掘工业来说,资源情况是制约企业规模的决定性因素。资源多而集中,可形成大企业;资源少而分散,则只能建立小企业。对加工业来说,原材料和零部件供应状况对企业规模有较大影响。
企业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理论上的最佳经济规模,由于受到现有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的制约往往不能实现,或者在别国能实现,在我国却不能实现。从社会经济发展的整个历史过程考察,技术因素对企业规模的大小具有决定性作用。
此外,政府的产业政策倾向也会直接影响到企业规模结构的状况,是倾向于反垄断还是鼓励企业规模经营,企业规模结构显然也会有差别。
3 规模的生存技术法
在确定企业的经济规模有许多方法,成本比较法、利润比较法、工程法等。这些方法各有特点,它们的应用条件和对数据的要求也各不相同,这里运用的是生存技术法(又叫适者生存法)。
适者生存法是由著名经济学家斯蒂格勒首先提出的,其基本思想是:一般地说,在激烈竞争中能够生存并且产品的市场份额不断上升的公司或企业的规模就是最优的,因此,判断企业最佳规模经济,就是考察企业在以往全部时间内规模分布状况。这种方法的合理性在于,竞争将趋向于清除那些规模效率相对较低的企业,只留下那些具有较低的平均成本从而在一定时间内生存下来的那类规模的企业。
生存技术与研究规模经济的其他方法相比,应用此方法更直接、更简单,它避开了许多统计与会计方面的困难,对许多行业的规模经济得出了有价值的经验研究结论。应该说这种方法包含了比工艺设备所决定的经济规模更多的因素,在实践中具有更大的应用价值。斯蒂格勒指出,“由于各厂商使用种类不同、质量不同的资源,最佳厂商规模必有多个,呈现某种频率分布,生存技术能对这一分布做出估计。”但采用此方法研究时应注意的是,企业在竞争中生存下来且产品市场份额不断扩大的原因肯定不止是规模经济这一条。生存技术法的计算过程如下:1.用销售收入指标把某一产业的企业按其规模分作不同的层次。2. 选择两个时点,不能间隔太短,至少有5年以上,这样,才能使采集的有关数据能体现出某种趋向性。然后对每一类规模的企业所占行业产量的份额进行计算,如果某类规模的产出份额在一定时间内下降,那么就认为该规模企业的效率相对较低,一般地说,效率越低,则份额下降得越快。通过长期的统计分析某一行业中生产某种产品不同生产规模的变化趋势,就可能看出该行业的规模与成本之间的关系。 4 运用生存技术法分析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规模经济
电子信息产业包括微电子、光电子、电子元器件、软件、计算机、通讯、网络、消费电子以及信息服务等众多行业, 涉及制造业和服务业两大领域,分为投资、消费和元器件三类。信息经济时代, 信息渠道的畅通无阻、信息化建设的推广、新一轮国际电子信息产业的转移, 为电子信息产业在中国快速发展创造了绝好的市场环境, 电子信息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在不断突显。
根据统计资料,采用上述生存技术法对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在1991~2006年间的最佳规模范围进行测度。根据生存技术法的思想,时间间隔要5年以上,需要25年左右的统计数据资料,而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较晚,但规模变化较大,所以时间间隔取为3年,以体现变化情况。
用于规模生存技术法研究的企业,一般取有相当规模的,这里取前100强,根据各个企业的销售额占该年总销售额的比重的分布情况,划分为6个等级。并按照规模等级合计企业数量和该等级占100强的销售额比重。结果如下(见表1):
我们可以发现2%-3%与3%-4%的变化趋势大致相同,所以将两者归为一类,并绘成图表如下(见图1)。
由图1我们可以发现,4%以上的规模等级为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最佳规模范围(要说明理由),0.5%以下规模等级的销售额比重比较稳
定。
4%以上规模等级的企业数目由1991年的0上升到2006年的6个,而占年百强销售总额比重也是由1991年的0%持续上升到2006年的42.48%,上升幅度非常大,并且稳定。电子产品适用于均匀而大量的生产,资本技术密度较高,规模比较显著。而从生产要素的供给情况来看,不受限于原材料、劳动力等,大的企业也有足够的资金进行规模扩张。并且进入的企业相对较稳定,很多由2%-4%规模等级的企业发展而来,说明大规模和企业容易做强做大,发展较快。
2%-4%规模等级以及0.5%-1%规模等级的企业数目和销售额比重均呈下降趋势,说明这两个规模等级的公司规模有很大的不经济性。
而1%-2%规模等级的企业数目和销售额比重除1994有较大的上升外,其余年份的在12左右波动,销售额比重在14%-19%之间波动,呈不稳定的无趋势状态。总的来说,除少数外,大部分中型企业排位在上下波动,没有很大的变化,说明中型企业还是在市场上占据着一席之地。
0.5%以下规模等级的企业数目上升较大,由1991年的37个上升到2006年的60个,增加了23个,而销售额比重仅由1991年的14.88%到了2006年的15.62%,增加不到1%,绩效并不高。并且我们对比电子百强目录可以发现,0.5%以下的企业数目增长虽多,但变化很大,几乎是重新洗牌,重新进入一批新的企业。说明我国电子信息行业处于成长阶段,进入壁垒较低,新的公司容易进入,中小企业仍有生存空间,但同理进入公司多,市场竞争激烈,如经营不慎,则易被淘汰。
5 结论
总的说来,电子信息产业中大企业容易做大,该行业容易进入,但竞争激烈,也容易被淘汰,尤其是不具规模效益的小企业。中型企业在市场上占据着一席之地。近年来大企业数目较稳定,但规模有越来越大的趋势。当然,我国电子百强与国外的跨国公司相比,在规模上还有巨大的差距,2003年的百强企业营业收入之和尚未超过ibm一家企业的营业收入。以上分析说明我国电子产业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尚未达到经济规模。但要注意做大不等于做强,扩大规模外还要注意加强合作和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等。
企业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范文4
借鉴国内外企业发展的经验,可以探寻中国企业实现规模经济的重要途径和措施。
一、扩大经营和生产规模
规模经济的存在驱使企业不断扩大规模,企业追求规模化将推动某个行业乃至整个工业集中度的提高。企业要达到规模经济的形式有几下几种:
1.多样化、一体化、差别化经营
国外大型企业大多采用多样化经营方式,这是在竞争环境下广泛获得盈利及分散风险实现规模经济的重要手段。企业集团经营的业务有的互有联系,有的则毫不相关。企业生产经营多种产品,每种产品的生产都力求达到最佳规模。企业进行多样化的大规模生产经营,可以提高综合利用资源和信息的水平,增强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在组合生产中获得规模经济利益。但是,企业的多样化发展须防范资源过于分散、运作费用过大、产业选择误导、人才难以支撑、时机选择难以把握等弊端。
上下游一体化是实现规模经济的另外一种重要方式,企业不断向生产的前向阶段和后向阶段扩展,把依次对产品加工的各个工厂联合在企业内,实现产品纵向生产一体化,可大大降低成本、节约开支,获得统一的质量管理的经济效益。
产品差别化也是企业规模经济的一种方式。产品差别化是企业根据某些消费者的特别偏好而产生的与其它企业产品有不完全替代关系的产品。企业推进产品差别化策略,如改进质量、提高技术、改变外包装,其结果是企业最大限度地占领各个可能的市场,从而有利于企业规模的扩张和市场份额的提高。
2.水平扩展、集中化生产
目前,国际上的大型跨国公司为了降低经营风险,实现规模经济,基本上都采用扩大经营。一些企业采用水平扩展的方式而实现规模经济,通过单品种大规模生产,有利于迅速提高企业在这一生产领域的技术水平,提高商标信誉,同时,企业产品占有率达到较高水平,有助于稳定企业市场地位,获得价格竞争优势。
除了采取单套装置能力增大的方式外,还有许多企业将几套装置建在一个厂区,或者多个企业在一个地区集中形成
“城市化经济”。这种方式能够更为有效地利用原材料,节约运输费用,促使下游产品也达到规模经济的规模。
3.提高开工率
企业为了实现规模经济还应充分利用现有生产装置提高开工率。国外一些成功的企业开工率几乎都在90%以上,如埃克森近年炼厂的开工率达89%,壳牌和BP冶炼厂的开工率更达到了96%,个别年份甚至超过了98%。
4.关停并转低效益企业
关停并转低效企业是实现规模经济、提高行业整体竞争力的重要步骤,会促进企业的经济效益明显改善。我国近些年对生产技术水平较低、与大型企业争资源、争市场的“五小”企业采取关停的措施,对于我国企业规模经济的实现某种程度上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二、改善产业组织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实现规模经济的重要手段。在世界范围内,大企业集团都实行股份制,组成股份有限公司,按照股份有限公司的规范开展经营活动。集团公司直接控股、集团公司间相互掺股、持股,构成了一个上下纵横、相互依存、紧密联系的经济联合体。
资本经营是实现规模经济的重要途径。通过资产重组把具有生产技术经济联系的各个独立的法人单位,以资产联结和契约合同为纽带而建立起来的一种大规模、多种形式、多层次结构的企业法人联合的组织形态即企业集团是实现规模经济较为合适的产业组织形式。
市场经济越发达,市场竞争越激烈,企业间的兼并就越频繁,规模就越大。大规模兼并、联合并在此基础上实现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和合理组合,从而产生互补、协同效应。未来工业企业的特点是:公司数量更少、规模更大,公司进一步实现全球化经营和上下游一体化经营,成本进一步降低,优势领域更集中和更加依靠技术进步。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一些经济实力比较强的企业相继探索适应发展需要的组织形式和企业联合形式以实现规模经济。但是我国企业组织结构不合理的状况仍未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产业集中度低,企业生产规模偏小,许多企业达不到合理的经济规模,普遍未能采取大规模、大批量的生产方式。资金和技术投入分散,企业“小而全”、
“大而全”,专业化水平低,尚未形成合理的分工协作关系。
企业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范文5
关键词:中小企业;成长性;理论研究;述评
古典经济学家们认为分工的规模经济利益是企业成长的主要诱因――企业中生产作业的分工和专业化提高了劳动生产效率,同时也促进了企业生产规模的扩大,而这又进一步深化了企业的分工协作,如此循环往复,最后通过企业规模经济的获得实现了企业的成长。马歇尔认为外部经济与内部经济决定企业成长。企业成长理论的思想起源于古典经济学家对大规模生产规律的研究,然而企业成长理论的开山之作还属彭罗斯的《企业成长理论》,彭罗斯也因此被认为是现代企业成长理论的奠基人。她认为企业成长理论是一种纯内因成长论,它强调管理对于企业成长的作用,而基本不考虑大量的外在因素,她主张以“成长经济”理论代替传统“规模经济”理论,开创了在管理学领域研究企业成长问题的先河。新古典经济学的企业成长论就是企业规模调整理论,企业成长的动力和原因就在于对规模经济以及范围经济的追求。从新制度经济学观点看,企业成长就是企业边界扩大的过程,企业的出现是为了节约交易成本,但也带来了管理成本变化。管理费用和交易费用的两相比较决定了企业规模的大小。
一、经典的企业成长理论综述
(一)彭罗斯的企业成长理论
彭罗斯认为,企业内在因素决定企业成长,企业是在特定管理框架之内的一组资源的组合,企业成长是由于企业有效地协调其资源和管理型组织,企业主根据整体利益,制定企业政策,并用于企业内部各项活动的协调。企业还是一个生产性资源的结合体,企业主通过决策来决定在何时及如何利用这些资源。企业使用自己拥有的生产资源所产生的服务是企业成长的原动力,企业的成长并非由市场的均衡力量所决定,而是由每个企业自身的独特力量所推动。彭罗斯注意到由于资源的不可分割性、资源间的不平衡性以及理性和能力的有限性的原因,企业总是存在着未被利用的资源,而未用完的生产的继续可利用形成企业成长的原因。每个企业都有各种各样的资源,根据技术有机构成原则,存在着资源的各种搭配,在合理使用和优化配置的过程中,就会衍生出新的资源需求或自愿潜在的服务趋势,企业需要购进新的资源或实现资源的潜在服务,在这个过程中,又会衍生出更多更新的资源需求或更多更新的资源潜在服务……如此循环往复,企业固定资产规模就会扩大,企业人力资本规模就会扩大,企业总规模也会增长。她主张视企业成长为一个不断地挖掘未利用资源的无限动态变化的经营管理过程,认为管理资源是企业成长的源泉,突破管理服务供给的限制、释放管理能力对企业成长有着显著意义。她进一步分析认为,限制企业成长的因素主要有三方面,即管理竞争力、产品或要素市场以及风险与外部条件的结合。
(二)安索夫的战略成长理论
安索夫在《企业战略》一书中论述了企业产品―市场战略决策过程,并且探讨了企业发展的范围和方向问题。安索夫强调企业对自身“能力概况”和“协同作用”的把握。前者表现企业现有技能和资源的特征,是直接反映企业强弱的现实能力;后者反映企业现有经营项目和新办经营项目之间的关联性,实质上是企业的一种潜在的实力。它预示着有利于企业的发展方向和范围,因此是一种“成长向量”。他将产品和市场需求作为二纬参数,确定了四类具体的企业成长战略以及相应的子战略。这四类成长战略分别是:扩大现有经营项目和市场占有率战略、开发新产品战略、开发市场战略和多样化经营战略。安索夫的向关联领域发展的战略成长论,可以认为是核心能力理论的原型。但是,这种先见并未受到足够重视,企业战略理论结果较多地偏向了波特的产业因素的分析,直至20世纪90年代核心能力理论出现,安索夫的战略成长论才重新焕发了生命力。
(三)德鲁克的经营成长理论
德鲁克指出,企业对成长机会的把握取决于内部的成长准备。企业成长能力的关键在于本身有成长潜力的人为组织上。企业管理阶层不能只抱着对成长的希望和承诺,必须有一个切实合理的目标和一套相应的成长战略。他认为,一家企业所能成长的程度完全由其员工所能成长的程度决定。而经营成长的控制性因素是企业最高管理层。经营成长是企业最高管理层所面临的挑战性任务,需要最高管理层进行谋划和组织。因此,最高管理层必须从思想到行动都做好不断改变的准备。尤其重要的是不断保持和加强企业的创业精神与创新精神。实行有效的创业管理是企业在急剧变革时代中生存发展的先决条件。德鲁克认为,企业成长和员工成长是一致的,更强调企业与人的天人合一、协调发展,这是企业成长理论的较高境界。在员工中,中高层管理者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起决定了企业的成长方向和成长速度。
(四)吉布拉特比例效应定律
吉布拉特1931年提出一个规范化的企业成长模型,即吉布拉特比例效应定律,意思是企业规模的预期增长与企业现有的规模成比例。吉布拉特的随机增长模型构成了研究企业成长与产业进化的基石,该模型有三个主要引申含意:第一,不同规模的企业具有相同平均比例增长率,或者说规模与增长率无关;第二,所有大小规模企业增长率均值的分布是相同的;第三,企业增长不存在序列相关,现在的增长率与过去的增长率无关。本质上,企业的规模呈现出随机漫步,意外的冲击对企业规模产生永久的影响,企业规模是所有意外冲击累积的结果,也就是说,企业的规模是随机漫步的,增长的过程是路径依赖的。
(五)被动学习模型
上世纪80年代,一些“典型的事实”或“统计规律”对经济学家们提出了新的挑战,部分事实表明小规模企业的发展速度高于大企业,学者们开始把规模和年限联系起来研究企业的成长性。约万诺维奇(1982)基于学习理论首先构造了一个企业行为的最优模型,模型中企业进入新市场的生产率是不确定的,尤其是生产的成本是随机的,因企业而异。新进入企业不知道成本分布的均值(“真实成本”),然而潜在进入企业都知道“真实成本”的分布。在每一期,企业观察到他们的生产效率,并根据新的信息更新他们相互效率的信念,因此该模型被成为“被动的”或贝叶斯分布的企业成长学习模型。模型的最终结果是效率企业成长、生存,非效率企业衰落、消亡。因为成本是随机的,选择机制是盲目的。被动学习模型的含意是企业选择进入新市场时规模一般小于最优规模,由于他们之间的相对效率具有不确定性,最终形成他们的市场信念,年轻的小企业增长趋势较快。该模型强调选择是企业成长和产业进化的驱动力,“适者生存”并不是该模型的全部内涵,但是它揭示了市场供应不确定性的一面。
(六)主动学习模型
埃里克森和巴克斯(1995)构造了一个产业均衡模型,该模型中企业或企业家主动探究经济环境并通过研发投入着力提高利润空间。投资的结果是随机的、不确定的,企业投资的成功依赖于同一产业其他企业的投资成败,尽管新企业进入,但是竞争压力来自于产业之外。该模型成功解释了竞争企业与企业进化命运特殊本质的异质性,被动学习模型强调选择机制,尽管是一个杂乱无章的机制,把企业区分为效率成功与非效率失败两种类型。主动学习模型强调强迫企业维持利润和生存的竞争压力,知识积累总和随着经济发展而增长,新知识内嵌于行业新进入者企业之上。产业内存在动态均衡,所有企业都会对产业结构进化产生理性预期,在这种均衡下企业的进入和退出都是均衡现象。
二、中小企业成长性理论研究评述
彭罗斯的企业成长理论提出企业成长是追求成长经济,而不是追求规模经济,这个新企业成长观点有创新性。彭罗斯认为规模经济强调静态的数量关系,忽视动态的变化。规模经济重视物质资源,忽视非物质资源,成长经济则十分强调以人力资源为中心的非物质资源。企业成长理论对我们的启示是:研究企业的成长性应从管理、技术、知识、企业制度等内部因素和融资、法律、市场环境等外部因素两个角度进行综合探讨,这样才能全面评价我国中小企业的成长性,从而更好地促进中小企业提升自身的成长性。
安索夫认为企业成长不仅要关注规模经济、更要关注范围经济和联结经济,根据自己的比较优势进行开发新产品战略、开发市场战略和多样化经营战略,以此来形成企业的核心能力,实现规模的扩张。
德鲁克则认为企业成长取决于其内部经营管理能力的成长,特别是领导能力的提升和员工素质的加强。企业领导层的创新精神和企业家精神是企业成功的保障,企业成长和员工成长是一致的,员工中的中高层管理者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的成长方向和成长速度。
吉布拉特比例效应定律强调企业成长是由于无法预期的外力冲击累积的结果,引申含义是企业的成长是难以预料的,每个企业遇到的外部冲击是千差万别的,某个特殊产业的发展对单个企业的进化不会产生直接的影响。其他企业的成长绩效和现有企业的成长不能提供任何有价值的信息,成长过程的历史依赖性限制了其自身的发展。
企业成长的最大化模型强调学习和选择机制对企业成长的作用,被动学习模型之所以“被动”是因为其核心是“适者生存”,主动学习模型之所以主动是由于竞争的外部压力,企业必须不断去创新来维持生存和利润空间。
参考文献:
1、Penrose.E.T.The Theory of the Growth of the Firm(Basi Blackwell,Oxford),1959.
2、Chandler.AD.StraTegy and Structure,Cambrage.MA:M1T Press,1962.
企业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范文6
【关键词】企业成长理论 述评
企业成长问题一直是学者们所关注的焦点问题,有关企业成长的理论成果浩如烟海,本文仅从企业成长的动力角度出发,将有关企业成长的理论从内生、外生和内外结合视角进行阐述,并将有代表性的国外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综述。
一、外生成长理论
企业外生成长理论认为企业成长是由外生变量决定的,即在给定的技术、市场条件下研究企业成长问题,代表性学派是古典经济学企业成长论和新制度经济学企业成长论。
(一)古典经济学企业成长论
古典经济学主要是用规模经济来解释企业成长,企业成长的动力源自于对规模经济的追求。亚当·斯密用分工所形成的规模经济解释企业成长问题。马克思继承了斯密的劳动分工思想,对劳动分工和企业存在及其成长之间的关系做了更详细准确的描述,并在强调分工的前提下,更重视协作对提高组织效率的作用,以及企业自身的管理对于企业成长的制约作用。马歇尔阐述了企业成长理论是由规模经济论、市场结构论和企业家理论等三部分构成,他认为企业成长的源泉是内外部经济共同作用的结果,专业化分工是企业成长的基础,企业成长能力受到规模经济的影响。斯蒂格勒根据产业寿命周期分析了企业成长的一般规律,重新解释了基于规模经济利益的企业成长与稳定的均衡竞争条件相容的原因。
吉布莱特(Gibrat,1931)对企业规模、企业成长性及产业结构的关系进行了研究,揭示了企业成长是一个随机过程,影响因素过于复杂,企业成长率独立于企业规模。Marten Goos (2000)基于产业组织视角研究了劳动需求与企业成长、产业演化的关系,他用企业内部员工数量的增加来衡量企业成长,并分析得出了企业规模、年龄和产业类型的不同,会影响员工需求的结论。L Francesca 等(2001)以意大利工业企业为样本数据,通过实证研究验证吉布莱特定律。
古典经济学的企业成长论认为企业是生产函数,企业成长过程就是调整产量达到最优规模的过程;企业成长的动因是外生的,即在一系列给定的条件下对规模经济的追求。古典经济学的企业成长论无法解释企业为什么存在,及企业成长的真正动力和过程,而且分析范围狭窄,不能确切地解释经济增长和技术进步现象。
(二)新制度经济学企业成长论
新制度经济学将企业作为一个契约要素的集合,有关企业成长的问题研究就归结为企业边界的变化问题,企业成长的动因即为交易费用的节省。科斯认为企业是市场机制的替代,市场交易费用和组织管理费用相等的均衡水平决定了边界,企业成长取决于企业的经营规模、企业功能、市场交易费用三个要素。威廉姆森在继承了科斯的交易费用理论的前提下,认为交易频率、资产专用性以及企业所处的契约环境是决定企业边界的三个因素。这三个因素决定了不同经济组织的交易成本,通过成本收益的比较可以得出理论上企业的最优规模,即企业边界的变化取决于最大限度节约交易成本目的。格罗斯曼和哈特认为对专用性资产的控制成为企业成长的影响要素,进一步明确了纵向一体化的含义。其后威廉姆森的交易费用经济学、阿尔钦和德姆塞茨的团队生产理论和委托理论都是在新古典理论框架上的修正。
新制度经济学企业成长论批判性地继承和发展了新古典经济学企业成长论,合理地解释了企业的存在、边界问题,但无法合理地解释企业之间的异质性问题,而且也忽略了企业的生产,及其企业交易性和生产性的相互作用而导致企业成长的事实。
(三)企业制度变迁企业成长论
企业制度变迁理论认为企业规模的扩大是以企业制度变迁为前提的。该理论认为企业成长的源泉来自于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以及内部行政机制的发达程度。钱德勒从历史和宏观的角度探讨了企业制度的变迁,技术革新和市场扩大是导致企业制度变迁根本原因,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和企业内部层级式管理结构的形成和发展是企业制度变迁的依据。威廉姆森从理论思维的角度阐述了企业成长过程中组织结构的演变和不同组织形态的效率。
二、内生成长理论
企业内生成长理论从企业内部角度出发研究企业成长的相关问题,认为企业成长的动力来自企业内部,主要代表理论有企业成长资源基础论、企业成长核心能力论。
(一)企业成长资源论
彭罗斯从企业内部资源视角出发,以单个企业为研究对象,分析研究得出企业内部拥有的资源状况和组织管理水平决定了企业的能力,并构造了“企业资源一企业能力一企业成长”的理论分析框架。企业的成长是一个动态过程,成长的动力来源于对企业内部资源的合理配置、充分开发和有效利用,企业所拥有的资源状况决定了企业的战略竞争优势(Wernerfield 1984,Barney 1999,Collis&Montgomery 1995),并通过创新、改革和加强组织内部管理等手段使组织所拥有的资源创造更多的价值,因此就能够比竞争对手更好地或以更低的成本实现企业持续成长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