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溉与排水施工方案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灌溉与排水施工方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灌溉与排水施工方案

灌溉与排水施工方案范文1

关键词:水利工程;泵房基础工程;施工方案

在水利工程建设中,泵站肩负着一定区域内灌溉、防洪、除涝以及供水、调水的工作,在城市给水、排水和农田灌溉以及跨流域调水等工作当中起到合理调度与管理水资源的重要作用,可见,作为泵站施工主体的泵房施工在整个水利工程建设中的重要性。下面就泵房基础工程施工方案的健全展开进一步讨论。

一、水利工程建设中泵房基础工程施工概述

作为泵站施工的主体,泵房施工时,地基和基础工程的施工程序通常会按照下列程序开展:一是对道路和场地进行修筑和平整;二是将施工平面和高程控制网点设置出来,并进行测量放样工作;三是布设用于排水和降低地下水位的设施;四是开挖基坑,并将挖出的土石料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堆放和利用;五是若遇到需要进行必要处理的松软土和湿陷性黄土、膨胀土这类地基,则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认真处理。在泵房基础工程施工过程中会对质量造成影响的因素有气候、材料、人员、设备、技术、环境等多个方面,而这些内容都要在施工方案当中有所考虑和体现。可见施工方案是否健全、完善直接影响着整个泵房,甚至是泵站与整个工程的建设质量。

二、健全水利工程建设中泵房基础工程施工方案的具体措施

(一)基础工程施工与地基施工的协调

1.施工程序在水利工程泵房基础工程的实际施工当中,考虑到实际作业需要,往往需要按照施工规范协调好地基与基础工程这两者间的施工程序,具体施工程序如上文所述,先是对道路进行修筑、平整施工场地,然后着手施工平面的设置工作,同时开展高程控制网点工作与放样测量作业。在此基础上开始布设用于降低地下水位与排水的设施、开挖基坑、处理特殊地基等。2.施工排水系统泵站施工的前提是要具备干地施工条件,以保证施工过程中排水性的良好,将地基的承载能力提升上来,起到有效保护地基的作用,并在减少开挖工程量的同时,使岩基与建筑物基础二者有更为良好的结合。一旦施工排水问题处理不好,既会增加施工难度,又会对施工质量造成不利影响,给工程的运行管理留下问题隐患。施工排水同地基地质与开挖的程序、深度和外水位高度、地下水位高度、施工季节等都关联紧密[1]。在泵房基础工程施工中规划与设置泵站施工区排水系统时应将施工地地形、地质条件与水文、气象以及排水量大小等因素综合在一起考虑,同时,还要注意其与场外排水系统的协调性与适应性;基坑要设置有截水沟;渠系上提水泵站建设中主要需要考虑的问题是地下水排除。基坑的排水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初期排水,一种是经常性的排水,初期排水时排水量的构成有基坑或围堰范围内积水量与可能降水量以及抽水过程中围堰与地下渗水量等,需要通过一定计算才能将其确定下来[2]。在经常性排水工作开展中,要分别对渗流量与施工弃水量以及排水时的降水量进行计算,同时,降水量不能与施工弃水量叠加在一起;设备的选定需要将最大抽水强度确定下来,而最大抽水强度则要根据施工弃水量和降水量中数值较大者与渗流量相加之和来确定。此外,基坑的排水或降水要以工程实际地质情况和水文地质状况为依据选用不同的排水方法,如集水坑、井点法等,其中集水坑排水、降水的方法适用于无承压水地层,井点排水、降水的方法适用于砂、砂性土以及砂卵石这类有压承水地层。

(二)基坑开挖及相关问题的协调

1.基坑开挖在开挖基坑的时候,开挖断面必须同设计要求和施工要求以及基坑边坡稳定性要求相符合,在此基础上还要以实际土质与气候情况以及施工情况为准在基坑底部留有保护层,厚度为0.1m-0.3m为宜,等到基础施工之前再将其分块,依次挖除掉。同时,基础底面部分不可超挖,也不可欠挖,当有局部位置出现超挖现象时可使用混凝土进行填筑;当基坑开挖过程中有异常现象或意外状况出现时要及时处理。另外,当气温低于0℃时,挖除基础保护层之后还要立即进行必要的防冻处理[3]。2.地基处理在泵房基础工程建设当中为使工程对于强度和抗渗性、整体性能以及耐久性等方面的要求得到满足,应对地基进行一定处理,以改善地基性能,且不同地基要以工程实际状况为依据采取不同的处理办法。常用于处理软土地基的方法有换土夯实法和砂井预压法、振动水冲法、高压喷射灌浆法以及混凝土灌注桩法与强夯法等。其中若地基的软弱层并没有很厚,既可将其全部挖除,然后用黏土、砂土、砂壤土等进行回填,并做夯实处理,又可使用配置有缓冲装置与自动脱钩器与夯锤等部件的履带式起重机进行强夯处理。此外,当岩基与工程要求不相符合时,适宜采用的处理方法有回填混凝土、灌浆等。

(三)施工质量的控制

首先,做好地质勘察与设计工作。在确立项目的初期,一定要做好地质勘察工作,对地质层单位面积对力的承受强度进行估算,进而将整个水利工程的总吨位计算出来,为泵房基础工程的施工建设提供有力参考依据[4]。同时,泵房设计也是影响基础工程施工质量与成本、工期、效益的主要因素,要注重设计人员的培训与筛选,在材料运用和施工结构图、能源结构以及节能这些方面要从经济和质量两个方面入手进行综合设计,力求在施工质量得到保证的基础上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其次,在施工现场实行领导责任制。具体来说就是将质量责任逐级落实到具体人员身上,同时,加大监督检查力度。需要提出的是,多人管理的制度很容易出现互相推诿责任、管理混乱的现象,既不利于团队建设,又不利于施工现场的管理。所以,在泵房基础工程施工中要采取将责任落实到个人的施工管理制度,在领导模式上要指定专门、唯一的负责人员进行统一管理,以及方案的统一策划与实施,助推施工队伍的团队建设以及施工人员专业性与责任意识的提升,给施工质量管理制度的落实提供基本管理保障。最后,贯彻落实施工质量责任制。只实行领导责任制度并不能使泵房基础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顺利开展得到有效保障,因此,为进一步降低管理难度,确保工程能够如期、保质保量的完成,还要重视个人的作用。所以,在认识到个人在岗位中作用的基础上,要进一步将个人在施工当中的职责与权利、任务明确下来,并不断强化个人对企业的归属感、对工程施工的参与感与责任感、使命感,通过责任制度创建一个人人参与、人人负责、人人监督和人人奉献的施工质量管理机制。同时,还要在岗前、岗中和岗后分别针对质量问题采取培训、严查、审核三种管理方式,以保证每个环节能够有效衔接,实现逐层管理与考核。

三、结束语

泵房施工是泵站施工的主体部分,泵站施工又是整个水利工程建设中实现水资源调度、管理的关键环节,为此,在水利工程建设中要加强对泵房基础工程施工的重视,尤其是施工方案的制定和健全,统筹兼顾质量、效率和效益的基础上协调好各方面、各环节间关系。

参考文献

[1]王玉梅.水利工程中泵房基础工程施工方案的健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5(10):130-130.

[2]叶光华.水利工程泵站施工工艺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4(17):1471-1472.

[3]曹志勇,万春和.水利工程敞口式雨水泵房建筑结构设计浅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4(16):778-778.

灌溉与排水施工方案范文2

【关键词】公路工程路基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X734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路基作为道路的基础,在公路工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由于它是工程设计蓝图与原地质地貌直接结合部,受自然环境影响因素较多,施工难度较大,并且施工工期较长,工程造价占总造价的比例相对较少,因此路基工程施工经济效益相对较差。路基作为道路的基础,在公路工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路基质量的好与坏,直接影响到路面状况和车辆行驶舒适度,因此必须保证其强度和稳定性。

一、施工准备阶段

路基施工准备阶段是关系路基工程施工能否正常进行的关键环节,因此要认真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组织及物资准备。

1、成立项目部,组建生产劳动组织,在满足施工进度和技术质量前提下合理组织和安排施工队伍。

2、制定材料供应计划,各类原材料 、成品 、半成品,必须经过试验和检测,不合格不准用, 配足劳保用品及施工机具等。

二、技术准备

1、调查了解工程所在地气候特点,制定相应的作业方案和应急措施。

2、组织技术人员熟悉和核对设计文件 ,图纸技术资料是否齐全,有无错误和相互矛盾,如发现有不合理的地方,应及时提出修改意见,待有关方面核准后进行修改设计 ,补充图纸等工作。

3、调查工程实际工程量,根据工期要求及工程量划分作业段,编制施工方案,编排施工进度计划,确定工程日进度计划 (日进度计划要综合考虑雨天或其他不利因素的影响)。

4、在工程施工开始前,把施工部署 、整体安排 、施工规范、设计要求、合同要求、 作业流程和规程、施工要点等向施工管理人员 ,机械操作人员及其他有关人员进行全面技术交底,共同把住技术质量关。

5、调查了解工程所在地水文地质情况,公路沿线 (包括路基基底) 及土源等作业范围内的土质的液限 、塑限 、塑性指数及含水量情况,制作标准击实试验和土的强度试验 (CBR 值),制定出路基不同土质含水量的施工方法及路基基底处理方案,防止施工中的盲目性,避免走弯路,以保证工程质量和进度。

6、做好设计、勘测、恢复路中线、补钉转角桩、路两侧外边桩、恢复中线标高等工作对施工全流程的工序和作业方案进行论证;排队检查有无人力、机械闲置浪费的环节,前后工序是否矛盾,如何解决使工程施工尽可能最优化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良好的质量保证体系是施工正常进行的保证,缺乏质量保证体系就容易造成工程质量低下,给工程带来隐患,从而影响施工进度,企业的信誉和经济效益。 因此,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不仅是企业当前利益的保证,而且是企业走向现代化的重要保证 质量保证体系的建立不能只停留在纸上,要在施工全过程一步步去落实,让它真正发挥作用 。要建立层层负责、责任到人、奖罚兑现的制度,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保证工程质量。

三、路面路基排水

1、路面排水的任务是迅速排除路面范围内的降水, 减少水从路面渗入, 使之不冲刷路基边坡 路拱横坡应 2%雨水排出路面有二种方式 第一种是集中排水, 在硬路肩外侧设置水泥混凝土预制块或现浇沥青混凝土的拦水带,其与硬路肩路面构成三角形的集水槽, 每隔 20 ~ 50 m间距设一泄水口与路堤边坡急流槽衔接将雨水排到坡脚排水沟中 设超高路段的排水通过设在中央带的圆形开口排水沟或雨水井进行排除 在西部降水量低的地区大多采用在中央分隔带设过水槽排水 第二种是分散排水, 多用于西北地区地势平坦, 路线纵坡小于0.3% 的长路段, 除了硬化路肩和加固路基边坡外,在经过地下水位较高的绿洲地带,也要防止边坡上部的植草向上生长挡住横向排水出路造成路表积水, 改进的方法是硬化路肩, 设置路肩排水沟,增大沟坡排水。

2、最通常采用的地面排水设施是边沟,截水沟,跌水,急流槽以及地表的排水管 ,对于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上的排水沟渠,一般都要求铺砌防护 ,普遍采用浆砌片石加固 而水泥混凝土预制板块也开始广泛应用,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通过水网地段的路基,过去逢沟设涵的做法在一些地方有了改进,对路线两侧的灌溉沟渠重新系统布置, 免去了穿越路线的排灌涵洞, 从而提高了路基的工程质量。

3、路基地下排水仍多用暗沟, 盲沟 ,渗沟 ,渗井等, 其特点是以渗透力式排水,当水流量较大,多采用带渗水管的渗沟传统的砂砾料反滤层多改用有反滤功能的土工织物, 近年研制的带有钢圈 滤布和加强合成纤维组成的加筋软式透水管直径8 ~ 30 cm, 很适用于地下排水。

四、施工阶段

1、在对路基施工全面展开以前, 首先要分别对一般路基基底、 坑塘路段、 软土路基、 路基回填层按照制定的施工方案进行试验段施工, 通过试验段的施工检验施工方案是否可行、 有效,通过试验来确定不同机具压实不同土质的最佳含水量、 适宜的松铺厚度和相应的碾压遍数、 最佳的机械配套和施工组织,作业段的流程时间是否满足工期要求,工程质量是否满足技术要求, 施工方法是否经济,通过对试验段的总结、 研究,选择出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 人机组合,进行下一步的施工,经过工程质量、 经济、 工期的验证施工方案可行, 然后全面进行施工作业。不可盲目不分情况展开大面积作业。

2、根据试验段总结的施工方案、 作业流程及工程质量要求认真进行施工, 按照质量保证体系分工及施工要求对每一工序进行严格自检,对达不到要求的及时进行返工处理,认真分析返工原因, 如属人为原因造成的要对有关责任人强化教育或采取经济处罚措施,如属客观原因,要及时研究对策,对施工进行调整。返工就是浪费,就是经济效益的损失,每一工序的合格才能保证成品的合格,每一工序出现次品就容易造成不合格的产品,因此强化质量保证体系,强化质量责任制是保证经济效益的有效措施。

3、流水作业是我们施工管理人员经常提倡和采用的施工方法,因其施工最经济、 最方便、 施工进度较快、 便于管理, 而被广泛用于工程施工, 在路面工程结构施工中, 流水作业容易布置和展开,也比较直观, 但对于路基工程就比较复杂,由于路基填筑层次不等,再加上坑塘、公路构造物、 沿线需拆迁的建筑物等障碍, 使流水作业难以部署和展开,但是作为路基施工,流水作业最终的目标是追求路基达到设计标高的路段的连续性, 为路面结构层施工打下良好的基础,根据这个目标, 我们去编排流水作业计划,同时根据恢复定线及原地面高程、 路基设计高程推算出各施工路段的回填层次(包括坑塘等) ,根据这些不同的层次, 寻找出较普遍的层次, 这些较为普遍的层次和少于普遍层数的路段就是路基施工的面, 超出普遍回填层数的路段就是特殊路段, 也就是路基施工中的特殊的点,路基施工就是这些面和特殊的点的集合,面是可以保证路基流水作业的展开, 点是制约整个路基流水作业的展开的, 二者是对立的统一体, 要实现整个路基的流水作业, 就要消除这些特殊点的制约, 就要针对这些特殊路段采取特殊措施, 如采取增加施工力量,对沿线需拆迁的地段加大协调力度等措施, 去消除这些特殊路段对路基施工的影响, 保证路基施工流水作业顺利开展。

4、工地例会是对前一施工时间段的总结, 也是对工程质量与进度的总结,对前一段工程质量与进度是否满足合同要求,还存在什么问题,如何去解决, 如何去调整,都要制定出相应方案,并组织落实。施工过程也是逐步完善、 逐步调整的过程,施工中出现的质量与进度问题要及时解决,并要通过工地例会进行解决。同时工地例会也是集思广益、 充分调动广大施工管理人员积极性制定切实可行方案的会议,工地例会的经常召开更有利于工程质量与进度的保证。

参考文献:

[1] 代金萍.砂砾桩在公路软土地基中的应用研究[J]. 交通标准化. 2012(17)

灌溉与排水施工方案范文3

【摘 要】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水利工程建设是关系到农业生产的关键性工程,同时也是关系民生的重要工程。对于当前有限的淡水资源来说,必须通过加强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优化,才能确保农田灌溉的正常需求,同时也能够满足农村的饮用水需求。本文结合农田水利工程的相关特点及其重要性阐述,对农田水利工程的具体施工技术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最后就如何加强农田水利工程技术管理给出了相关的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农田;水利工程;技术管理;简述

引言

水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生命源泉,作为农业大国的我国来看,水资源的分布是非常不均匀的。无论是洪水泛滥还是长期干旱都会非常不利于农业的发展。农田水利工程在防洪抗涝、解决地区饮用水问题等方面发挥了非常积极的作用。对于当前不断发展的农业经济来看,农田水利建设更应该得到重视。水利工程实施中涉及到很多方面的技术操作,只有通过不断的强化施工技术管理,才能够确保整体水利工程的建设质量和运行效率。所以,必须加强农田水利工程的有效管控,让其成为真正服务于社会的民生事业。

一、农田水利工程的施工技术管理特点

农田水利工程施工的主要特点为:(1)水利工程量小但涉及的内容较多,施工路线长,工期要求较紧。这就必须加强对工程施工管理的合理安排。(2)农田水利工程一般都在农村,必须确保施工材料堆放合理,确保土方调配的使用合理性,同时加强施工区域的道路畅通保障。(3)对于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而言,其中涉及到工程拆迁或者征地等的问题,必须考虑到农村及居民及土地使用情况,通过良好的协调沟通处理好各方面的前期准备工作。

二、当前农田水利工行施工现状

(一)水利工程配套设施缺乏先进行

当前在农村使用的水利工程建设往往只重点进行了蓄水工程规划和建设,这就使得灌溉渠的末级渠系建设需要进一步的加强。再加上当前的水利工程建设施工技术还不是太先进,可利用的资金条件有限,运用的水利配套相关设施都缺乏先进性,使得整体水利工程建设质量和配套设施总体水平较为低下,在农业发展迅猛的当代社会,很多农田水利灌溉工程已经远远不能符合实际的灌溉需求。

(二)水利工程建设机制不完善

一方面,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主要资金都投入在国家大型主力工程建设中,用在农田水利工程的资金非常少,且加上一些历史原因,使得农田水利施工技术一直得不到优化。另一方面,对于农田水利工程施工而言,基本上由水利和其他的国土,农开办等相关部门各自为政的进行施工把持,缺乏彼此之间的协调规划,从而导致建设规划不一致,难以形成统一的建设标准,整体推进困难较大。

(三)缺乏健全的农田水利工程管理机制

因为没有完善的施工管理机制来加以规范,使得水利工程管护主体缺位,工程实际管理权限模式,权责不清,有人建设,无人维护。维修养护费用得不到保障,再加上管理人员缺乏综合专业能力,使得总体工程管理水平比较地下。

三、农田水利工程施工的主要施工技术

(一)工程测量技术

测量包括高程复核、水平位置及放样测量及控制桩位加密复测等。测量施工应该有专门的测量放样小组严格按照水利水电施工测量标准进行规范测量。

(二)临时排水施工技术

临时排水设施在确保工程顺利开展中起到关键的作用。在临时排水施工汇总可以结合永久排水设施布置规范,以确保主体工程实施的安全性为原则,充分的完善施工区域的临时排水设施施工技术,方便进行地面积水及雨水的引导和排出。

(三)土方部分的施工

(1)土方开挖施工主要是进行基坑底部的渗水排出,坡面及开挖区域的临时边坡加固施工等。土方开挖必须坚持填挖平衡的基本原则,加强与施工过程的结合,尽可能的借助机械设备来进行开挖和垃圾清运工作。(2)土方填筑施工。填筑应坚持就近开挖、回填的原则,以尽可能的降低土方运输成本。这同时要求必须在施工前进行合理的开挖回填方案规划。对施工方法的确定以填筑部位来具体确定,填筑平整度和厚度要严格按照技术标准来实施。并通过夯实处理来控制单层的建筑厚度。

(四)浆砌施工处理

首先,用于浆砌使用的砂细度,粒径及石料物理学指标比较符合施工要求。水泥等的建材要栏癜凑帐┕す娣独唇行选用。为确保各层浆砌工程的宽度一致性,控制单层厚度在30cm左右的同时进行分层砌筑。砌筑过程以带线的施工方式为主,并要充分的考虑工程的缝隙防渗处理。

(五)过路涵及沟渠衬砌施工

过路涵需要先开挖沟槽,再进行管道铺设,最后再在过路涵两侧进行短墙设置。沟渠衬砌施工,必须先清理沟渠槽内的杂物,然后进行排水设施安置,基本尺寸确定,地基承载力核定以及沟渠的基础高程,再按照设计要求安装渠身。

(六)钢筋及混凝土施工

钢筋施工是为了确保农田水利质量,这就要求必须加强钢筋的焊接质量控制,并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钢筋型号及尺寸的确定。对于混凝土施工而言,必须确保模板的质量和总体平整度。另外对于各种不同的混凝土浇筑方式来说,在完成浇筑后,必须进行及时有效的养护,避免其遭受冷冻、暴晒及雨淋等情况的破坏。

四、强化农田水利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几点建议

(一)进行严格的施工方案审核

为避免农田水利工程施工中的成本浪费,就必须在施工前期对施工方案进行详细的审核。通过招投标的形式选定施工单位后,对形成的施工方案组织专业会审团队进行审核。对其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的沟通和确认,做好施工技术方案的可行性研究和充分的技术交底工作。

(二)强化水利建设技术人员培养

任何技术的实施必须有高端的人才来执行,从农田水利工程施工技术来看,从事这方面的人才还是相对匮乏的,国家应该在高等教育中强化水利建设专业教育,来培养一批具有精湛施工技术的高级人才。同时对于在职的水利工程技术管理人员,也必须加强其专业技能的提升培训,通过多方面的共同努力,来有效解决水利建设技术人员缺乏的现状。

(三)加强施工技术监管,有效提升工程建设质量

在具体的工程建设中,必须对每一个施工环节都要进行严格的施工技术监管。相关的技术人员以工程设计标准为依据,本着追求农田水利工程社会效益最大化的原则,对其中操作性较强的技术要领较强的应用推广。确保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技术先进性和高效性。通过强化施工技术监管,来确保工程建设质量能够得到全方位的保障。

五、结束语

总而言之,从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来看,其与国家经济发展的各方面之间都有很多的联系,所以加强水利工程建设对于社会总体效益的提升是非常重要的。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中,技术管理是关键,必须本着全面提升施工质量的原则,认真的进行施工全过程的施工技术管控。通过规范施工管理体系,严格进行水利施工技术的实施规范管理,确保水利工程建设成为农业及生活服务的高质量工程。

参考文献:

[1]朱光,肖良 . 水利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中国管理信息化[J],2015,4( 07) : 118 - 119.

[2]富海文,毛斌 . 浙江省中小工程项目法人制探讨 . 现代农业科技[J],2015,9( 18) : 199 - 201.

灌溉与排水施工方案范文4

〔关键词〕渠道;渠道工程方案比选;工程方案优化设计;

1 背景资料

工程位于新疆塔城地区裕民县境内,是一座以灌溉为主的引水渠道,优化设计选用φ1m预制砼管,总长6.9km,设计流量1m3/s,平均纵坡i=0.0025。

原工程渠道总长6.9km,设计引水流量为1m3/s,平均纵坡为0.0025。渠道横断面为梯形,上口宽4.02m,底宽0.6m,设计边坡为1:1.5,渠深1.2m。

2 优化设计原因分析

本次优化设计只针对渠道,主要原因为0+050~4+000为傍山渠,山势陡峭,施工难度大。

(1)从工程地质分析,渠道右岸多为尖顶,山势陡峭,局部滑落严重。从现状老渠道分析,碎石滑落对老渠道破坏严重,渠道内堆满碎石,现已无法正常通水。

(2)从施工分析,梯形渠施工分析:原设计梯形渠上口宽4.02m,底宽0.6m,渠深1.2m,右岸伴渠道路长6.9km,路宽4m,挖方量较大,从现场勘察,高边坡处理及场内运输难度大,渠道开挖断面作业面较大,。

砼管施工分析:选用φ1m预制砼管,取消右岸伴渠路,只保留1.5m行人便道,施工道路调整到山体坡脚河床内,减少了山体的开挖,缩窄了开挖作业面,预制好的成品从河床施工道路上采用吊装施工,解决了现浇方案中原材料运输问题,因此,施工相对简单。

(3)从工程造价分析,优化前概算投资为688.37万元,优化后概算投资为617.34万元,减少了71.03万元。

3 优化方案设计

3.1方案拟定

根据下游灌区的引水要求,本阶段在横断面设计中考虑以下两种方案进行优化比选:

方案一:渠线采用预制混凝土管,渠线平均纵坡i=0.0025,设计引水流量为1m3/s,经计算,选用φ1m预制混凝土管。

方案二:渠线采用预制混凝土U型渠与预制混凝土管相结合,根据地形,桩号0+550~1+270傍山渠线段采用φ1m预制混凝土管,原因是傍山渠线右岸山势陡峭,左岸局部滑落严重。其余渠线段选用预制混凝土U型渠。

综上,本阶段推荐方案一。

3.2优化方案设计

3.2.1 管道设计

本工程改造管道总长6.9km,选用φ1m预制砼管,壁厚120mm,单根预制长度2m,设计流量1m3/s,平均纵坡i=0.0025,分缝处采用聚氨酯填缝。管顶回填土厚0.5m,管底基础铺筑10cm厚的砂砾石垫层,砂砾料垫层中粒径d≤0.075mm的颗粒含量≤10%,砂砾石垫层相对密度Dr>0.75。

3.2.2 水力计算

预制砼管长度L=6920m>15h=15×0.74=11.25m,水力计算用迭代公式计算:

式中:Q―流量,m3/s;

A―过水断面面积, ;

X―湿周,

C―谢才系数,

h―圆管水深, ;

R―水力半径,R=A/X;

i―底坡。

根据《村镇供水工程设计规范》SL-2014,设计流速不宜小于0.6m/s,本工程设计流速为:1.58~1.60m/s,满足规范要求。

3.3施工特点

桩号0+000~4+000为峡谷区傍山管道,主要为岩石挖方段,山势陡峭,这样造成施工场地不开阔,机械设备选型受到约束,施工机械效益受到影响。通过现场踏勘,本次优化设计把施工道路调整到山体坡脚河床内,河床内工作面满足施工机械设备要求,因此本工程预制砼管施工采用吊装施工,预制好的砼管从河床施工道路上吊装施工,选择吊装设备和运输能力与预制砼管吊运相适应,以保护砼运输的质量。

〔参考文献〕1、《混凝土渠道及其附属建筑物系列设计图集》 U形混凝土衬砌渠道设计图

孙竞武 :2011.03.01

2、《渠道防渗工程技术 》 混凝土防渗 中国灌溉排水技术开发培训中心 水利 1998.03

3、《灌溉渠道衬砌》 渠道衬砌的设计和施工 D.B.克拉茨 水利 1980.02

灌溉与排水施工方案范文5

关键词:航道工程 疏浚 施工技术 措施

前 言:

水利疏浚目前存在的最大问题是弃土问题。疏浚弃土污染、流动性强,并受城市周边弃土堆场地理位置条件限制,疏浚弃土越来越难解决。同时疏浚弃土尾水排放问题,一直是疏浚工程的一点困难,疏浚技术规范中有排放标准控制,但经常受渔政、环保等部门不同标准的制约而引起纠纷。

水路交通是我国交通运输的重要方式之一,随着自然环境恶化及水土流失的加重,给航道疏浚工程增加了难度。水路运输具有很多其它运输方式不可替代的优越性,如投资省、运输量大、运费低、收效快、节约能源等。发展内河水运可兼顾农田灌溉、排洪排涝、水力发电、城中供水等,充分利用水资源是我们国家低碳经济发展的要求。航道是水运的基础,要发展水运,必须加强航道的现代化建设。为了改善航道航行条件、扩大通航能力、增加通航里程、提高水运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对航道进行综合治理,采取必要的航道工程疏浚技术措施,是航道建设和维护工作的重要手段。航道疏浚是实施航道工程建设的重要措施之一,在我国航道工程建设实践中的应用十分广泛。由于航道疏浚特别是基建性疏竣施工周期长、工程量大、扰动量大,对疏浚周围水质及环境的影响很大。因此,正确处理好航道疏浚对环境的影响也十分重要。疏浚是港口、航道建设和维护的重要手段,疏浚工程施工为水下作业,是完全隐蔽工程,质量和安全监控难度大,必须实行科学管理。

1 疏浚工程施工技术方案

1.1 围堰的施工

吹填区除了利用现有的水塘、低洼地等区域外,还需通过修筑围堰方式形成吹填区。吹填区围堰可以用当地开挖的上部人工填土及粘土层质土分层碾压后形成,严格控制土料质量,严禁用淤土、杂质土等土料筑堰,在筑堰前必须进行清基清表。一般围堰高2.5~3m,顶宽2m,外边坡采用1:2。内边坡采用 在

围堰底部应设置排水沟,避免地表积水对围堰底部冲刷。根据围堰施工质量,可选择迎水侧用土工织物覆盖。

1.2 围堰地址选择

在航道沿线如果有桥梁及涵闸,大型施工绞吸 船 难 以 进场。小型绞吸船动力有限,排泥管一般架设500米距离左右,所以围堰选址很关键.如果吹填区距离施工点远,则绞吸船难以发挥作用,需要采用挖、运、吹或者增加中间接力泵的作业方案,大大增加了成本。一般航道标在3~5KM,如果条件允许,根据挖泥船施工能力,围堰(吹填区) 可在标段两岸合适距离内选择建设2~4处,吹填区容积越大越好,尽量避免架设排泥管,减少施工复杂程度及成本开支.根据经验统计,一般围堰容量为水下统计土方量的1.4倍。

1.3 围堰出水口设置

(1) 围堰出水口尽量设置在与出泥管对角处的围堰上,以让吹填区排水有更多的时间沉淀泥浆,减小河道回淤量。

(2) 为了充分利用围堰,减少征地面积,一个300亩上的围堰应设两个出水口。在施工后期,可将出泥管移动至另一侧,将原出水口封闭,从另一个出口排水,这样可将围堰容量利用最大化。

(3) 出水口设置可采用两种结构,一种是围堰挖口浆砌片石护体,八字形结构,在出水口通道上设置闸栏,根据水位及时调整闸栏高度,利用涵管向排水沟排水。另一种是围堰上挖口,在口子上满铺厚塑料薄膜,在薄膜上层叠袋装土,根据水位及时调整袋装土高度。

(4) 排水通道尽量新开,避免利用当地小河道或灌溉沟渠,否则因为淤积过多会造成不必要的工程量。

1.4 疏浚施工方案

疏浚施工方法主要有两种,即抓斗式挖泥船施工和耙吸挖泥船施工,当吹填区距离过远时,可采用挖、运、吹二者结合或者增加中间接力泵的方案,成本较大。

(1) 做好施工前准备工作,如向地方海事局申请办理相关手续包括施工许可证、航行通告等。做好放样工作,将边坡区域及航道底部区域分开,复核每个断面工程量,对施工班组做好技术交底及安全交底。

(2) 敷设水上浮筒排泥管,应保持适度的曲率半径,防止半径过小或死弯造成管路破坏,并结合自然条件,如水流及风速影响每隔50米左右抛设浮筒锚,防止浮筒大幅度的撺动和弯曲。岸管铺设时,以平坦、顺直、排高最小、转弯段顺畅的原则选线。岸管铺设时,以平坦、顺直、排高最小、转弯段顺畅的原则选线。排泥管在使用过程中,做到气密性良好,无跑、冒、滴、漏现象。在吹填过程中根据排泥距离随时增减排泥管长度,以减少排泥阻力损失,提高施工效率。

(3) 施工时,应根据泥层厚度及船只性能分层开挖,按设计要求平均超深不大于0.3m,平均超宽不大于0.5m,航道底部不允许出现浅点。边坡开挖采用锯齿型阶梯放坡法,上欠下超,让其上部自然坍塌下形成坡度,阶梯高度同分层厚度一致。在施工过程中,加强测量控制,并应注意水位变化,避免超挖或欠挖。

(4) 在施工过程中根据回淤情况应适当超挖,避免二次清淤或交工验收不合格。

(5) 为保证施工质量,应做好事前准备,过程自检。将进度与质量与效益挂钩,赏罚分明,调动施工人员的积极性。

(6) 在施工过程中应注意对成品保护,可对护岸进行沉降测量控制。

(7) 通航施工应采取相应安全保障措施,架设水下潜管。

2 航道疏浚泥土的处理措施

2.1 水下抛泥法

选择地点进行水下抛泥时,要考虑以下几点:(1) 选择在流速小、容积大及对挖槽、航道、码头、水工建筑物等不产生淤积的水域。(2) 尽量靠近挖泥地点,以缩短抛泥距离。(3) 抛泥区要有一定的水域面积和水深,以便于抛泥船出入和调头,节省抛泥作业时间。

2.2 边抛法

2.2.1 旁通

泥浆潜入水底后,与河底及水体发生摩擦,能量逐渐消失,泥浆中的土块在潜入点附近首先沉积下来,其他颗粒也由粗到细,随着能量的消耗而逐步沉积,变成河床的一部分,而一些极细的颗粒则被紊动扩散于水体中。故水流流速愈大,泥沙愈细愈易分散,紊动扩散于水体中的泥沙数量也愈多,泥沙沉积后离潜人点的距离也愈长,说明旁通的效果也愈好。为了使更多的泥沙带往挖槽外沉积,得到较好的疏浚效果,除了要求有较大的水流流速外,还要求水流方向与挖槽轴线具有一定的交角。交角愈大,效果也愈好。

2.2.2 溢泥

由泥泵吸上来的泥浆进人泥舱内,而多余的泥舱两侧的溢流口连续排入水中。这种方法可使泥浆中的土块和粗颗粒泥沙拦截于泥舱内,至泥土满舱再去抛泥,这就减少了挖槽内的回淤;同时,因从溢流口排出的泥浆具有较小的功能位能,使泥沙不潜入到河底,这就有利于泥沙颗粒在较大的面流流速场内紊动扩散,提高边抛施工效果。

2.3 吹填法

吹填法是将挖出的泥土利用泥泵输送到填土地点,以使泥土综合利用。吹填法处理疏浚泥土,不仅能使泥土综合利用,为国民经济的多方面服务,而且避免了疏浚泥土回淤航道的可能性(特别是在某些河口地区),是一种较优的方案。以吹填法处理泥土,需要认真选择泥场。

灌溉与排水施工方案范文6

【关键词】园林绿化;关键技术;借鉴启示

园林绿化施工是城市景观建设的重要环节,既能改善城市生活质量,又能美化市容市貌,对保护人民健康、改善城市环境、促进生态平衡有重要的意义。但我国园林绿化还比较落后,绿化施工的质量不高,园林绿化施工中的关键技术是本文探讨的重点。

1.施工组织设计

施工组织设计是对施工活动实行科学管理的重要手段,良好的施工组织设计能有效协调施工过程中各施工单位、各施工工种、各项资源之间的相互关系。施工组织设计一般包括施工方案、施工进度计划、施工现场平面布置等基本内容。施工组织机构、各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方案、工程质量的技术及组织管理保障措施、安全防护、施工材料准备预案、施工机械及劳动力配置等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文件时必须认真贯彻相关原则。常用的方法有网络计划技术和流水施工方法,这两种方法可有效组织连续均衡的施工,且会带来较好的技术经济效益。

2.场地处理技术

2.1 场地规划 场地规划要注重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设计,实现社会、经济、环境发展有机结合的区域设计,建设特色鲜明和有文化底蕴的文化设计,达到艺术性与科学性高度统一的科学艺术设计以及垂直绿化、生物墙、绿色建筑等立体设计。

2.2 场地整理 施工前应将现场内的生活垃圾、杂草、砖瓦石块、违章建筑、建筑废墟等妨碍施工的东西清理干净,原有树木在没有特殊要求的情况下要尽量保留。根据施工图纸划定用地界限,合理规划地形,同时结合周边水系在必要的地方布置排水系统。场地粗整平时坡度要满足灌溉和排水的基本要求。对植穴、草坪地等土方的开挖、倒运和置换等做到先挖后垫与土壤改良相结合。

2.3 土壤改良 为创造良好的植物生长环境,对土质不好的绿地要进行深度达到80至100厘米(含表层土)的改良。改良前以抽样试验统计土壤的PH值,其值在7至8.5之间为种植土理想值。土壤改良主要采用平整地面、客土抬高地面、深耕晒垡、微区改土、有机施肥、土壤拌后重填、灌水洗盐、下部设隔离层和渗管排盐等方法,以期改善土壤团粒结构,同时注重暗渠排水以保证土壤透气。

3.植物栽植技术

3.1 栽植时间 植物的生长是有规律的,苗木的栽植必须符合其自然规律。一般落叶树的移栽选择落叶后到翌年春天发芽之间为宜;常青树选择2至5月或10月下旬至11月下旬为宜;落叶树反季节植物需带土坨并注重枝叶修剪和浇水次数。花草的种植或移栽要结合植物自身情况,尽量保证恢复生长时间短和成活率高。

3.2 植物配置 植物配置要考虑种类组合、园林意境、色彩搭配和与周边环境的融合,主要有考虑轻微重叠的单体植物布置、保持比例平衡的多品种搭配、注重视觉衔接的群体布置、改植物适地或改地适植物的适地处理、考虑夏季和冬季色彩的色调搭配等关键技术。

3.3 植物造景 现代造景技术主要有对植、林植、群植、列植、孤植、花坛、花群、花丛和植物专类园等。乔木、草本、藤本等植物本身的线条、色彩、美感、形体是植物造景的基础,植物群独有的时空表现、空间分割、地形改造、景物衬托等功能为景观艺术表现创造了条件。通过树丛、树群、花坛、花群、孤植树等组合来创作自然植物群落景观是构建园林绿地的基本方法。植物造景以适地适植物为前提,引进适合当地气候的植物,做到观赏性和生态性相结合。

4.后期养护

后期养护是园林绿化质量的保障,是改善环境、减少病害、实现绿化目标的重要环节,养护是绿化景观能够长时间保持最佳美观状态的关键,除了防缺补露、松土施肥、浇水保湿、冬季防寒等措施外还有以下几点。

4.1 名木古树的养护 对生态价值和历史遗留较好的名木古树,建议设置栅栏,并进行树干固定、顶枝吊枝、排水浇水、松土换土、病虫防治等养护技术。在早晨向新栽的常青树浇水可提高树木成活率。对较高大的落叶乔木和较大的常青树在种植时应埋入粗5至6厘米、长1.7至2米的支柱,以防浇水后被风吹倒。建议在名贵古树上建立若干观察点,并备案。发现问题时及时组织植物专家会诊。

4.2 多年种植物养护 经常观察植物的根、叶、枝,每年综合混合配杀药物2至3次进行预防。每杀一次都要要综合配合药杀透,不能用单一杀病虫济。选择在阳光好的天气喷药,且保证连续几天无雨水冲淋。对大的乔木其根部要进行重点防治。

4.3 修剪 为保持植物油充足的水分和完成新陈代谢光合作用,并保持苗木造型,需要把乔灌木中的老枝、枯枝修剪掉,对造型或绿篱,必须根据植物的生长特性进行修剪,以达到美观效果。控制植物生长主要在于春季的修剪,要特别注意。

5.工程实例

该园林绿化工程为某镇重点建设项目的园林景观施工,绿化面积约为100万平方,由于工期紧张和特殊的地理位置,采用多工种穿插作业的方法安排施工工序以确保工程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