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内容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课堂教学内容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课堂教学内容

课堂教学内容范文1

关键词:时间分配 教学 效率

一丶以学生为主

课前留给学生自主预习教材的时间,可以使他们在思想上有一定准备。学生可以通过预习初步了解本堂课要讲的内容,自觉制定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产生学习的动力,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对于政治课来说,大部分学生不会提前预习教材内容,所以有必要把它作为一个教学环节来设计,最好是能让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地阅读教材,一边预习一边思考一边解决问题。这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是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适当地给学生思考的时间,有意识的为学生创造独立思考的时机,对于这一点我有比较深刻的体会。在最初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课堂提问时,为了节省教学时间,总是一抛出问题后就希望能有学生马上做出回答,如果学生不能给出答案,便急于自己做出解释。有时候有些反应比较快的学生总能先于其他学生得出结论,于是就很快转入下一个问题,而没有照顾到其他一些基础相对薄弱的学生,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因为失去了思考的时间,失去了参与的机会,而无法使他们的思维得到相应的拓展,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他们丧失学习的信心,常常有学生课后来问我一些课堂上讲到过的问题,可能就是缘于这样一种情况。这跟教师急功近利、急于求成的心理有关,我们只关注如何在40分钟内完成教学内容,而忽视了学生们对知识的实际接收能力。古人云,静思出智慧,对于政治这样注重逻辑思维方式和综合思维能力培养的学科,尤其需要给学生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时间。

政治是一门理论性比较强的课程,要想提高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必须给他们参与课堂的机会,合作探究和交流是一种很好的方式。让学生们分组讨论,然后主动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只在探究活动结束时做精炼概括,肯定学生的探究行为,使他们获得独立获取知识后成功的体验。调动学生的积极思考,辅之以教师的适时点拨,往往有我们意想不到的收获。

要想将以上三个环节有效衔接起来,并合理控制教学时间,完成教学任务,备课是关键。充分备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果,首先要抓好备课这一环。教学实践证明,在备课上所花工夫的多少直接影响授课的质量。课堂教学时间的合理分配,关键在于细致地备课和精心的教学设计。在每一堂课的教学设计中,教师都应认真贯彻新课标的教学理念,把“教”和“学”紧密联系起来。对于教师讲授的环节,在教学设计中应具体到应该由教师来讲解的知识点和具体内容,语言尽量精炼概括,在知识混沌初做适当的点拨。最后还要留出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探究的环节,探究的问题需要我们精心设计,控制探究的时间,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也应该引导学生们联系本堂课的主要知识点,得出正确的结论。

二丶教师的主要做法

由于新课改所带来的不适,现在的课堂教学都呈现出教学时间与教学目标不配套的状况。不少政治教师都感觉到:按新课程内容与要求教学,课堂时间远远不够。因此普遍出现“拖堂”、“满堂”或“草草过堂”的教学现象,导致该讲的没讲,不该讲的却讲多了,而且教学效果比较差。这时候,教师就更应该把握好教材内容,并且一定要做好备课准备。那么,教师应该怎样做才是真正利用课堂时间呢?

准确把握课堂教学节奏

把握课堂教学的节奏就要讲究动静互补。只有"静",教学就成了老师的演讲或个人表演,学生就会被动而分散注意力;光是"动",也不成其为教学。所以教师在每讲一个内容时,要给学生留有相互探讨丶积极参与的时间,让他们在活动中理解、消化、掌握技能。把握课堂教学的节奏也应讲究"疏"与"密"的技巧,对非重点的内容,学生自己可以学得懂的部分,则或放手自学,或以读代讲,是教学上的粗线条,是写意;而对重点部分,特别是既是重点又是难点部分,则必须是"工笔画"浓墨重彩,认真描画。同时,要讲究"疏中有密""密中有疏""疏密有致"。在教学中,教学内容简单的,学生自学可以学懂的,或内容比较有趣的,可以快节奏进行。内容比较难的,比较枯燥的,比较抽象的,或是课文的重点部分,则要"慢动作",提问后要留出较多时间让学生思考、讨论、交流,老师适当的讲解也要放慢些语速,让学生来得及消化。在教学中,应张弛有度,"张",时间不可太长,应以学生身心不会过度疲劳为度,"弛",也不可过度,应不致使学生注意力涣散。

(二)巧妙创设课堂教学情境

良好的课堂气氛,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求知欲,思维能力有利于保持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有利于挖掘学生的潜能。课堂教学中教师充分发扬民主精神,融洽师生关系,教师把爱心带进课堂,把微笑带进课堂,把激励带进课堂教师把信任留给学生,把温暖送给学生,形成平等、宽容、相互理解、尊重人格、民主愉悦的氛围;创设活泼、轻松、有趣、和谐的课堂气氛。使学生产生最佳的学习心态主动参与学习。由此可见,教师应要尽可能打破"一块黑板丶一支粉笔一张嘴巴"讲到底的落后状况,多利用现代教具。如小黑板、挂图、投影仪、录音机等,这样既可节约板书,有关内容简介等课堂教学时间,又可让学生在单位时间内接受更多的信息,利于学生立体思维创设。

总之,政治教学过程中,提高效率,准确把握课堂教学时间的方法与其他课程的方法大致相同,只要教师掌握好教学内容,认真做好备课准备,以学生为主,就一定能够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分配。

参考文献:

课堂教学内容范文2

关键词:初中物理;有效教学;时间分配

怎样在物理课堂上有效合理地分配时间一直是令初中物理教师困惑的问题,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谈几点看法。

一、提高教师修养和有效课堂管理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传道授业者,学生与教师是合作关系,师生配合才能使教师课程有效地进行。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处于主导地位,教师的行为决定了教室里会发生什么、怎样发生以及会产生哪些影响。教师还要观察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这就要求教师要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并不是每位教师在学科知识上的领悟程度都一样,那么我们就要针对领悟程度高、能快速投入到教学课中去的这些教师进行有效培养。

第一,培养精讲精练型教师。在课堂上,对教学内容难度比较大的,就要抓住其中重点,对学生的讲解要少而精,真正做到精讲精练。

第二,科学迅速的发展,对教师来说掌握现代化教学手段也是十分重要的。如果我们在物理教学中遇到抽象内容,就要借助多媒体教学来实现把抽象的事物具体化,不但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还能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其中的知识。

怎样才能让学生自主探究物理学中的奥秘呢?要激发学生对物理学产生兴趣,把物理知识和生活联系起来,这不仅开发学生动脑,还能让学生动手。在这个过程中要对给予奖励,也可以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运用这种方式可以把学习的权利交给学生,把学习的乐趣也带给学生,让学生成为知识的发现者。

有人说,初中课堂管理是为了保持课堂秩序,从而给学生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恐怕这些都不是课堂管理的最终目的。笔者认为加强课堂有效管理是为了教师有效地进行传授知识和技能,教师的情感更好地表达出来,学生才能更清楚地感受到。那么做到这些就要与教师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给学生树立榜样,无论是在知识上还是做人上。课堂张弛有度,严明纪律,把教师认真负责的态度落实到教学中的每个环节。

二、物理教学内容时间分配

(一)合理利用课堂时间

国家法定规定每节课堂教学时间是45分钟,怎么样充分利用这45分钟达到高质量高效率呢?教师在这之中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

1.首先指导学生如何预习,把下堂课要学的重点用彩笔勾画出来,遇到要做实验的,自己尝试,然后对自己预习过的内容进行回想,这篇章节主要说了什么,哪些是重要的,不能解答的自己要记牢,教师讲解时认真听。

2.培养学生对知识渴求的兴趣,教师根据学生注意力的变化,也要改变自己讲课的节奏,把学生的注意力逐渐地引到文章中重要的部分,要是效果明显再慢慢地转到生活中有哪些事例,拓展学生的思维。这就要求教师有很强的洞察力和分析力,随时掌握课堂中学生的变化。

(二)合理安排教学过程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居于主导的地位,怎样有效安排一节物理课才是教师应该重点分析的问题。因为在教学过程中突发性状况都是不可以预知的,安排教学计划与教学时间要就有一定的灵活性。例如,我们做一个物理实验,进行物理实验过程前教师就应该把实验中需要的材料吩咐下去,以免占用下节课讲课的时间。在实验的过程中,主要涉及实验观察、对比实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分组讨论和相互交流。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就要合理掌握时间,每一步骤怎么安排,大约需要多少时间,要求教师对教学计划和教学时间掌握安排。如果学生突然对这个实验感兴趣,又有进步一研究,那么需要多长时间才能让学生得到自己满意的结果,遇到问题怎么解决,这些都应该是教师考虑的范围内,开展小组活动不但能增加师生之间的相互交流,还能促使学生开发思维。

(三)利用好课外场地

有一些重要的课程我们不能在室内完成,那么就要选择合适的课外场地。如,对地球、月亮、太阳三者之间的关系研究,对天气的观察,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分析等这些都要学生进行户外操作。那么教师就应该分配是以小组还是以个人来完成,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合理推敲时间,不能太短也不能太长。活动结束后,学生要撰写报告,在班上进行沟通和交流。教师在带领学生进行科学探究活动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教师要根据所要教的教学内容、学校可利用资源、学生个人素质等具体情况,拟定相对应的方案。

2.教师在设定研究题目时要从学生熟悉的事物逐步往深引入,开发学生活跃思维,了解学生对什么事物感兴趣来组织活动,提倡节约材料、就地取材的实验进行研究。

3.在探究活动中,如果教师指导得多,学生对科学研究活动开放性就越弱。怎样处理两者之间平衡的关系,对学生能力培养很重要。

4.教学活动对学生来说是一项创造性的活动,在这期间就需要教师的努力和创新。

教师在物理课堂中时间的分配要合理化。专家曾指出:一节课中,学生的注意力大约是在一节课开始30分钟左右。教师要抓住这样的时间,把知识中比较重要的部分灌输到学生的脑海里,这不但可以避免学生花费大量的时间,还可以让学生热爱学习。

参考文献:

[1]沈翠莲.教学原理与设计[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

课堂教学内容范文3

一、以学生为主

课前留给学生自主预习教材的时间,可以使他们在思想上有一定准备。学生可以通过预习初步了解本堂课要讲的内容,自觉制定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产生学习的动力,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对于政治课来说,大部分学生不会提前预习教材内容,所以有必要把它作为一个教学环节来设计,最好是能让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地阅读教材,一边预习一边思考一边解决问题。这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是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适当地给学生思考的时间,有意识的为学生创造独立思考的时机,对于这一点我有比较深刻的体会。在最初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课堂提问时,为了节省教学时间,总是一抛出问题后就希望能有学生马上做出回答,如果学生不能给出答案,便急于自己做出解释。有时候有些反应比较快的学生总能先于其他学生得出结论,于是就很快转入下一个问题,而没有照顾到其他一些基础相对薄弱的学生,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因为失去了思考的时间,失去了参与的机会,而无法使他们的思维得到相应的拓展,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他们丧失学习的信心,常常有学生课后来问我一些课堂上讲到过的问题,可能就是缘于这样一种情况。这跟教师急功近利、急于求成的心理有关,我们只关注如何在40分钟内完成教学内容,而忽视了学生们对知识的实际接收能力。古人云,静思出智慧,对于政治这样注重逻辑思维方式和综合思维能力培养的学科,尤其需要给学生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时间。

政治是一门理论性比较强的课程,要想提高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必须给他们参与课堂的机会,合作探究和交流是一种很好的方式。让学生们分组讨论,然后主动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只在探究活动结束时做精炼概括,肯定学生的探究行为,使他们获得独立获取知识后成功的体验。调动学生的积极思考,辅之以教师的适时点拨,往往有我们意想不到的收获。

要想将以上三个环节有效衔接起来,并合理控制教学时间,完成教学任务,备课是关键。充分备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果,首先要抓好备课这一环。教学实践证明,在备课上所花工夫的多少直接影响授课的质量。课堂教学时间的合理分配,关键在于细致地备课和精心的教学设计。在每一堂课的教学设计中,教师都应认真贯彻新课标的教学理念,把“教”和“学”紧密联系起来。对于教师讲授的环节,在教学设计中应具体到应该由教师来讲解的知识点和具体内容,语言尽量精炼概括,在知识混沌初做适当的点拨。最后还要留出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探究的环节,探究的问题需要我们精心设计,控制探究的时间,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也应该引导学生们联系本堂课的主要知识点,得出正确的结论。

二、教师的主要做法

由于新课改所带来的不适,现在的课堂教学都呈现出教学时间与教学目标不配套的状况。不少政治教师都感觉到:按新课程内容与要求教学,课堂时间远远不够。因此普遍出现“拖堂”、“满堂”或“草草过堂”的教学现象,导致该讲的没讲,不该讲的却讲多了,而且教学效果比较差。这时候,教师就更应该把握好教材内容,并且一定要做好备课准备。那么,教师应该怎样做才是真正利用课堂时间呢?

(一)准确把握课堂教学节奏

把握课堂教学的节奏就要讲究动静互补。只有"静",教学就成了老师的演讲或个人表演,学生就会被动而分散注意力;光是"动",也不成其为教学。所以教师在每讲一个内容时,要给学生留有相互探讨丶积极参与的时间,让他们在活动中理解、消化、掌握技能。把握课堂教学的节奏也应讲究"疏"与"密"的技巧,对非重点的内容,学生自己可以学得懂的部分,则或放手自学,或以读代讲,是教学上的粗线条,是写意;而对重点部分,特别是既是重点又是难点部分,则必须是"工笔画"浓墨重彩,认真描画。同时,要讲究"疏中有密""密中有疏""疏密有致"。在教学中,教学内容简单的,学生自学可以学懂的,或内容比较有趣的,可以快节奏进行。内容比较难的,比较枯燥的,比较抽象的,或是课文的重点部分,则要"慢动作",提问后要留出较多时间让学生思考、讨论、交流,老师适当的讲解也要放慢些语速,让学生来得及消化。在教学中,应张弛有度,"张",时间不可太长,应以学生身心不会过度疲劳为度,"弛",也不可过度,应不致使学生注意力涣散。

(二)巧妙创设课堂教学情境

课堂教学内容范文4

课例片段1:怎样从锐角三角比过渡到任意角的三角比?

笔者访谈了一位实习生A在讲课时是这样处理的:先复习锐角的三角比,然后把角的终边放在第二象限,在角的终边上任取一点,作x轴的垂线,形成了一个直角三角形。然后如锐角三角比那样定义任意角的三角比。他这样做了之后,问学生:“你们懂吗?”学生齐答:“不懂。”或许我们应该宽容实习生,毕竟没有教学经验啊。该如何过渡与衔接呢?笔者和实习生B就在定义任意角三角比时是否要作直角三角形进行了讨论。讨论的结果是,如果在给出定义时,不作直角三角形,但在求特殊角三角函数值时,又要作出直角三角形以便于求值,这在逻辑上说不通,不好对学生交待。因此在定义时还是要作直角三角形为妥。这是取得的第一个共识。

其次,我们一起讨论了“两个过渡”:为什么要在直角坐标系中研究锐角三角比?从直角坐标系中的锐角三角比过渡到任意角的三角比的基础是什么?经过一番争论后发现:当在直角坐标系的锐角的终边上任取一点并标出坐标(x,y),再作出直角三角形时,x,y有双重含义,一方面表示直角三角形的边长,这是强调几何竟义,另一方面表示点的坐标,这是强调代数意义。当强调几何意义时,是初中的锐角三角比定义的基础。当强调代数意义时,是高中的三角比定义的基础。因此,在教学时,就要强调坐标方法的运用,这是看问题视角的变化。

课例片段2:怎样从角度制过渡到弧度制?

弧度制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实习生一般不能很好的把握好这节课,指导教师对这节课很担心。事实上,即使是指导老师上这节课,学生依然不容易形成弧度制的概念。实习生D对笔者说:“学生对弧度制理解不够深刻,根本不知道弧度制来干嘛的,好好的60度为什么要写成另一种形式呢,在他们看来只是多了一次转换的机会,他们对弧度制没有概念。”笔者又问她该怎样从角度制过渡到弧度制。她说:“我会对比着讲。把圆周分成360等份,每一等份对的圆心角就是一度的角。”笔者认为这种讲法在逻辑上的确很顺畅,但是学生还是不知道弧度制概念产生的必要性和合理性。

笔者通过查阅资料发现,把圆周角分成360等份具有偶然性和主观性。因此相对于弧度制而言,角度制的一系列不方便源于分圆周的任意性。这也可作为弧度制在理论上比角度制优越的一种解释。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到,角度制与弧度制的共同点都是要等分圆周,只不过把圆周分成360等份是历史形成的一种规定,而弧度制把圆周分成若干等份是一种客观规律,理科学更合理。对同一圆周用不同的单位度量,自然形成相应关系,正如分别以公里和米量一段1000米的距离时,总有1公里=1000米一样。因此从角度制到弧度制的过渡与衔接是如何更合理、更科学地等分圆周。在教学时,一定要牢牢地抓住这个“关节点”。实习生D深有感触地对笔者说,如果要她上这节课,她会查很多书的,单看一本教材,她是不会讲的,照着书念没意思啊,尤其是数学史。

课例片段3:怎样引入两角和与差的余弦公式

两角和与差的余弦公式在教材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后续三角变换公式的基础。历史上,托勒密在制作弦表时首先发现了这个公式,其思想实质是用小角表示大角,用小角的三角函数值表示大角的三角函数值。笔者和实习生D进行了探讨。她说,她不愿意按教材上的思路讲这节课,因为从小学至现在,都是先讲加法后讲减法的,笔者也同意她的这种观点。但先讲和角公式,所用的研究方法是解析的方法,所用的观点却是几何的观点。因此,先讲和角公式,解析的观点和几何的观点杂糅在一起,教师在处理时更要处理好两种观点的衔接与过渡。实习生B的看法虽然很有道理,但是从更广的范围看,还是值得商榷。

事实上,和角公式与差角公式,可以统称为加法定理。许多重要的函数f(x)都有自己的加法定理。就是把f(x+y)与f(x)、f(y)联结起来的公式。三角函数的加法定理只是其中的一个特例。鉴于此,还是先讲和角公式为好。实习生D是直觉上有这种想法。实习生D的公开课很成功,评课老师的评语是“山的沉稳”。笔者建议实习生B在讲授这节课时,先讲和角公式,然后得出差角公式。为了利用教材处理方法的优点,可以让学生试着由差角公式推导和角公式,更好地发散学生的思维。因为逻辑的起点可以任意选取,于学生演绎思维的培养是有利的。

课堂教学内容范文5

【关键词】综合英语课程 教学内容 模式创新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6-0088-01

《综合英语》课程是英语教育专业学生的基础必修课程,是学生获取英语语言规则系统知识和英语交际能力的关键课程,它肩负着培养学习者听、说、读、写、译等综合技能和激发学生学习英语兴趣的艰巨任务,“综合英语”教学效果直接影响学生的英语水平。

综合英语作为英语教育专业和学前教育专业的基础核心课程,对于高质量的完成既定的人才培养目标有重要作用,对现有的教学内容进行整合与重构,对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与创新,体现职业院校英语教育和学前教育人才培养的特色,实现人才培养目标。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充分利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改革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

一、教学内容的整合

学生进校时英语水平参差不齐,尤其是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有的同学能顺利通过四六级考试,而有的同学还在为A级考试的通过而苦恼,对英语学习失去信心,甚至放弃学习。对于这些学生教师就要首先看到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和难易程度,采取分级教学,提高学习的实效性。鼓励学生多读、多写、多练,多读优秀的英美文学作品,扩大知识面,丰富词汇量。

根据培养目标和教学目的编制教学大纲;及时引进先进的反映学科前沿知识,补充教学内容。遵循教学规律,因材施教,理论联系实际,向社会提供具有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综合型应用型人才。根据课程的进程适当布置课外作业,并做到严格检查,认真批改。定期与学生座谈交换实施意见。

二、教学模式的创新

优化课堂结构,改进教学方法,增加教学知识密度,扩大教学容量,节省教学时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习热情,提高教学效率。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改变以往那种“满堂灌”,强迫学生死被硬记的教学方法,在传授知识的同时,重在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让他们感受到自己不是被动的听讲者,而是教学活动的主动参与者。提高英语水平最好的途径就是广泛阅读,只有通过大量的语言输入,才能有良好的输出,才能真正提高英语的各项技能,学生任何时候的学习都不是从绝对的“无知”开始的,而是在一定的“已知”基础上进行的。学生的自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学是领着学生上几个台阶的过程。有了这样的教学思想,才能在教学中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有事干。

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形式多样的教学手段进行教学。打破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突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开展以任务为中心的互动式教学和混合式教学。加强基础练习,采用启发式、讨论式、发现式和研究式的教学方法,充分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最大限度地让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充分利用原有的语言实验室和电教设备,积极采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充实、课堂气氛更加活跃。

如今,许多教师仍然是教师唱主角,仍然沿用过去的单词释义-句子分析-语法讲解-举例操练-中文翻译-概括总结-检查练习的老路子上课。学生是观众和听众,上课要注意听,做详细的笔记,课后的任务是背笔记、背单词,学生与老师交流很少,偶尔有一些小组活动,学生没有学习的积极性,学习效果低。

从高职教育改革发展形势出发,根据新课标的相关要求,运用系统和科学的研究方法,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反复实验研究,在组织学习和研讨近期党和国家有关加快改革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方针政策、积极学习借鉴国内外高职教育的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深入研究本专业的综合英语教学内容,适时和适量的融入学生英语等级考试相关训练内容和小学、学前英语教材知识,形成电子教案和课件。

学习当今先进的课程教学模式,重视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强调个别化的、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教学,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以素质教育为内容,以培养创新人才为目标,不断改革教学手段和方法,促进大学生应用能力的提高。

充分利用教学设备(语音室、多媒体教室)和网络的基础上,逐步实现网络教学和互动。

提倡“以教为主、科研为辅、教研结合“的教育思想,把综合英语课程建设成具有示范价值的特色课程积极探究新的教学方式,增加新的教学内容,确立本课程多种教学模式;积极参加学术交流,提高教学水平和学术水平,从而进一步提高综合英语课程课堂的实效性。

课堂教学内容范文6

——“教”与“玩”游戏活动的尝试

小学体育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因此,作为体育课堂教学内容,它应该具备健康、易学、实用、开放的属性。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氛围。”和谐宽松的教学氛围是实施开放教学的前提,开放体育课堂就应该开放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努力营造一种生动活泼、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新《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没有具体规定学习内容与学时,没有具体规定的考试项目和标准,在教学实践中怎样选编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制定评价标准;似乎是学生喜欢玩什么就玩什么,教师想怎么教就怎么教。是这样的吗?这是每个体育教师在新课标实施后,都在思考的一个问题:怎样教?教什么?怎样才能体现出新课程的理念?经过一年来的实施与探索认为:“教”与“玩”游戏活动即:教学内容与方法结合组成的游戏教学过程最能体现新课程标准的理念。

一、源于生活,为学生而择,体育教学内容选择的尝试

体育教学内容是指学生应掌握的课程标准中,所明示的人的有关体育方面的教养:它不仅包括了教材的内容,而且还包括了学习的引导、动作、方法和教育的方法论提示、价值判断、规范等。教学内容是作用于学生的有效因素,体育教学中,教师掌握具有体育文化价值的内容,诸如:体育知识、技能这是显性的教学内容;同时,那些关于学生体育道德修养、体育精神、思想作风及良好人格教育方面的内容,这是隐性的教学内容;想当然,技术和技能中的关于学生心理、生理、情感、态度、文化等方面的内容,这也是隐性的教学内容。在体育教学内容开发和利用的意义上既要实现课程价值、体现课程理念和性质,实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需要;同时也是为实施现代教育、教学思想,与时俱进与世界教育潮流同步的需要;还要为发挥地方教育、教师优质资源,创新、发展体育教育的需要。

(一)、对体育教学内容选择的几点做法

其一:对传统的教学内容延用、改造、变化,根据课程目标进行选择、取舍、优化、组合;课程改革并不是不假思索地全盘否定,传统教学内容是我们体育工作者几代人实践总结出的结晶,在教学实践中取得了较大的成果。教学内容的选择还要以传统的教材为框架:1、适用小学生特点,能体现课标理念的部分传统教学内容就延用。2、对基本的跑、跳、投这些内容进行适当的改造,将一些竞技性、成人化的项目内容简化其方法、规则,降低难度要求,使之适合儿童特点。如足球扩大球门,篮球降低篮板高度,跳远按实丈量成绩等。3、将正规化的动作进行变形,将简单的游戏变复杂,变得更有趣。如:变队形、速度、距离、高度、远度、个数、信号、动作、场地、器材、个人与集体、胜负标准等。

其二、对现有教学内容的延伸、拓展,使学练内容生活化;延伸和拓展可以把单一的技能、技巧学习向提高综合运动能力和实际生活所需要能力方向发展。如:投掷内容从单一的右上手投延伸到左上手投,拓展到实际生活中所应用的一些方法:单手下投、飘投、抛投、双手向前、向后、向上抛投等。

其三、对教学内容进行联想、创造,使创新教育具体化;没有联想,就没有发现和创造。鲁班发明锯子是从树叶的形状联想到的,牛顿发现万有引力是从苹果落地联想到的;而体育学科是以“技艺性”为主,技艺思维就不一样,它是以求异思维为主的,联想动作变化,创编新的方法。如跳高中直线助跑、斜线助跑、弧线助跑;跨越式、剪式、俯卧式、背越式;联想动物形态模仿其典型特征,如从羚羊跑的动作联想到跑的方法;联想生活实际模拟实效动作,如跌倒后的滚动;联想相关知识,迁移、运用、体验,如掷纸飞机等。在利用现有教材内容教学的同时,教师要注意启发学生运用联想,扩大教学效益,发展扩散性求异思维能力,并在此基础上创造学生自己见过或超越现有能力的动作方法,以此来对学生进行创新教育,培养创新意识。

其四、开发利用民间传统体育内容,民间体育项目也是重要的体育教学内容,它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和深远的社会影响。对一些适合教学需要的内容就可以直接引入运用,如踢毽子、打陀螺、跳房子、滚铁环等;对一些基本适合教学需要的内容改编后再运用,如跳竹杠等;把这些教学内容引进课堂,不仅有利于民族体育文化的继承和发扬,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将时代文化注入民族、民间传统项目中再回归社会。此外,还可以开发一些民间通俗教学内容,如利用空的饮料瓶、易拉罐、塑料袋、课桌凳、自行车废旧轮胎、旧报纸等易于收集的家庭生活用品来创编的内容。如空的饮料瓶装上水或沙可以做投掷物用,装上五颜六色的水可以做标志物用,旧报纸可以做成纸棒、纸球、纸飞机等做投掷练习,利用这些简易、安全、实用的器材资源,一物多用,不仅可以丰富教学内容,而且可为教学目标的达成提供有力的保障。另外,教学内容选择还要注意时代性,贴近学生生活,关注学生生活经验,如流行和时尚的街舞、芭啦芭啦舞、独轮车、滑板、跳舞毯、攀岩、短式网球、定向运动、三门球、健美操等竞技和休闲运动项目都可以引进课堂作为体育教学内容,当然引进这些新兴运动项目不能盲目,不能为了求新鲜、赶时髦,一哄而上,也要根据学校的条件、教师的能力、学生的兴趣适量选择。

(二)、在小学体育教学内容上选择要注意以下几点:

其一,教学内容要为学生而选择。在实施新课程标准之前学生非常喜欢自由活动,究其原因就是因为他们渴望自由,渴望摆脱束缚,这里当然主要是我们以前安排的教学内容不符合他们的“口味”,在教学内容安排方面我们可以把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比喻成裁缝与模特的关系,教师作为“裁缝”要考虑到“面料、款式、裁剪、缝纫”等多方面,这样才能有助于模特(学生)更好地发挥潜能,展示自我。在教学内容选择方面一定要

对学生有一个清楚客观的认识,任何一项教学内容的选择都应为学生“量体裁衣”,为学生设计裁制:“定身度做”。

其二,教学内容源于生活。体育原本就源于生活,生活实际是体育教学不竭的源泉,随着我们生活方式和生活内容的不断变化,各种新兴体育运动项目不断涌现,只要我们善于观察生活,从生活中汲取更多的营养,就能创新出适合自己和学生的教学内容,丰富我们的学校体育教学内容。

其三,在教学内容上要体现“健康第一”、“终身体育”、“快乐体育”的指导思想,要使教学内容贴近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终身锻炼意识、全民健身意识、与人交往合作意识等方面,并在具体的教学工作中更好地体现课标理念,实现科学化、系统化的体育教学必须合理选择、安排教学内容。

二、“教”与“学”游戏式教学方法的尝试

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活动中,一般都采用游戏的教学方法。游戏是一项最受少年儿童喜欢的综合性、集体性的体育项目。它具有一定的竞赛性和趣味性。在游戏教学中,还可通过情境的创设,实施情境教学方法,让学生沉浸在一定的情境氛围内,使少年儿童寻求现实生活场景,与他们的思维、想象能力相协调;通过游戏中情境的创设活动,培养学生遵守纪律、团结互助、勇敢、顽强、机智、果断等优良品质,并能开发学生的智力和能力;通过情境的创设,为学习田径、球类等项目技术打下良好的基础。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爱玩好动是他们的天性,小学阶段的学生,兴趣广泛,好奇心强,比较容易模仿和接收新鲜事物,常常以直接兴趣为动力,这就要求体育教学应侧重从学生的情趣特点出发,采取灵活多样的游戏形式渗透在教学中,寓教于玩。小学生的情趣决定了在体育教学中应注重“教”与“玩”和游戏相结合,且通过情境的创设、实施情境教学,这样既能提高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也能在游戏中体现教学内容,并达到体育教学的目的。

(一)创设情境,实施情境体育教学方法尝试

1、以故事情境展开教学,提高学习内容的趣味性:游戏与其它单个的体育动作有所不同,其有其自身的特点。很受广大小朋友的喜欢。在游戏教学中,我采用儿歌与游戏相结合的方法来展开活动,提高学生对游戏的积极性。例如“穿越森林”这个简单的游戏,假如老师不做启发,只是让学生绕着人群在跑,就感到很乏味、枯燥。在活动中老师首先给同学们讲解年代少年儿童穿越森林送情报的故事,激发学生活动游戏的情趣,游戏结束后,教师集中学生讲授理论知识和练习规范,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进行单腿站立、单腿跳跃、单腿跳接力等比赛,把“教”与“玩”结合起来,也可以课间穿插一些趣味性更强的游戏,以活跃体育课堂气氛。如,在教授体操课时,可在课间放一段欢快的乐曲,让学生们尝试按音乐节拍以舞蹈形式做体操;在队列练习时采用叫号的方式把四列横队变成八列纵队,也可穿插其它一些花样等进行队列训练。这些方法都能使一些枯燥、紧张的体育课变得生动、轻松。

2、以生活情境展开教学,促进学习方法的多样性:一项游戏只有一种游戏方法,而我在教学中一般采用多种游戏方法进行教学。如:“织鱼网”,教师先创设情境,“海上有很多鱼,我们要去捉它们,怎么办呢?”学生说用鱼网捕捉,教师讲解游戏方法,“织个鱼网”捕鱼,我把学生平均分成人数相等的六个小组,进行织鱼网游戏,学生每人手拿一根布条,教师预先拿两根标枪插在泥地上,上面平行地系着两根绳子,让学生听到口令后,跑过去织鱼网,看那一组最先把布条系完那组为胜,然后再让学生把织好鱼网的布条解下来,这样的游戏活动不仅能反映学生的动手动脑的能力,而且使游戏活动的气氛更加活跃。接下来我再让学生用织好的鱼网捕鱼,先让三名同学手拉着手做鱼网,其它学生分散在半块篮球场上当鱼。用两张网同时捕鱼,捕后连接起来,三人的手不能分开,接着由五人组成鱼网,用两张网同时捕鱼,要求:1、不出圈,不破网;2、碰到就算抓到。通过教学我认为采用了多样的游戏方法,能激活了同学们的活动情绪,既提高了同学们的反应能力和灵敏性。

3、以利用废旧材料展开教学,废物再生地对现有的教学内容进行联想、创造,使创新教育具体化。没有联想,就没有发现和创造。鲁班发明锯子是从树叶的形状联想到的,牛顿发现万有引力是从苹果落地联想到的;我们利用废旧报纸进行教学:提问:旧报纸还有什么作用?……还有什么用途吗?学生会想象出很多再利用的实例:如撕、拍、抛、吹、卷、折……。教师可因势利导地展开活动;1、顶报纸;(头顶报纸,边跑边做各种各样的动作,通过游戏培养学生的平衡能力。)1、拉报纸跑;(边拉报纸边跑去兜风,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培养学生的协调能力)3、贴报纸跑;(让学生利用报纸往同学的背上粘贴,培养学生的奔跑能力)4、利用报纸做成纸团做下冰雹;(让学生自由发挥进行各种各样的抛接练习)体育学科是以“技艺性”为主,技艺思维就不一样,它是以求异思维为主联想动作变化,创编新的方法。旧报纸可以做成纸棒、纸球、纸飞机等做投掷练习,利用这些简易、安全、实用的器材资源,一物多用,不仅可以丰富教学内容,而且可为教学目标的达成提供有力的保障。

(二)进行“教”与“学”游戏式教学方法要注意以下几点

其一、在“教”与“玩”的游戏教学中,怎样充分利用时机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思想品德教育,这就需要我们体育老师善于发现学生的活动行为和利用时机及时进行教育。例如:在“过草地”这一游戏中,有的学生在做游戏中不遵守规则,一边跑一边人为地破坏学校种的草皮;有的学生游戏活动不积极,出现消极的情绪,针对这一现象教师应采取积极诱导,进行正面教育,并要对学生讲解花、草、树木与我们人类的关系,我们应该关心爱护它们,同时要尊重学生,关心学生,特别要关心那些智力和体力较差的同学,及时帮助他们,在活动中让老师也参与进去,自己要以身作则成为学生的表率,多和同学广交朋友,使师生在活动中关系融洽拉近了距离。

其二,结合“教”与“玩”不忘开发学生的动手动脑的能力。在教学中有人说:“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在提倡以素质教育推动新课程改革教学为主题的今天,开发学生的智力,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是当今教师的首要任务。因此,在游戏教学中,我经常围绕这一主题进行游戏教学。如:在讲授身体平衡技能知识后,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进行单腿站立、单腿跳跃、单腿跳接力等比赛,把“教”与“玩”结合起来,还可以教师提出运动量和锻炼目的,然后由学生自己设计体育项目,自己组织体育游戏活动,促进了学生的智力提高,“教”与“玩”和谐结合,使学生在体育教学中接触了更广阔的知识天地,促使学生在速度、力量、耐力、灵敏、协调等方面全面发展,促进了思维、判断、记忆等方面能力的增强,为学生智力的提高创造了条件。

多少年来,学校体育课堂教学中的游戏教学往往是单向式,指令式,给学生一种"距离感"。而采用情境教学方法便是通过创造一种“教”与“玩”的结合,让学生在心理与教师之间距离缩短,促使学生以最佳的情绪状态,主动投入,主动参与到游戏活动中去,并获得了主动发展。这种方法对提高体育的教学质量是很有必要的,应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继续坚持运用和不断完善。使学校体育事业更加光辉灿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