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农业灌溉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高效农业灌溉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高效农业灌溉

高效农业灌溉范文1

墨玉县隶属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地区,现状年灌区总灌溉面积为128.36万亩,可供的地表水资源主要是发源于喀喇昆仑山,喀河径流补给均以融冰雪水为主,流量日变化特征显著,呈现一日一峰、谷的流量过程,冬季则以地下水补给为主,径流量小且平稳。受补给水源影响,径流年际变化比较平稳,喀拉喀什河径流年内分配十分不均,七月份为水量最大月份,该月径流量约占年径流量的29.5%,七、八两月水量占年总量的57%,连续最大四个月(6-9月)水量占到年总量的81.3%,喀拉喀什河P=50%、P=75%频率年份地表来水量分别为21.19亿m3、18.21亿m3。根据分水协议,墨玉县灌区在P=50%、P=75%保证率下可利用地表水资源量分别为10.63亿m3、9.13亿m3。墨玉县已发展灌溉面积128.36万亩。现状年全县的渠系水有效利用系数为0.52,灌溉水利用系数为0.46,综合毛灌溉定额为952m3/亩。灌区缺水主要集中在3-5月及9-11月,形成了灌区春秋季严重缺水,季节性缺水量1.67亿m3。现状年灌区全年水量供需是不平衡的,缺水量大于余水量,属于缺水状态,因此属于区域资源性缺水。

二、灌区存在的主要问题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墨玉县灌溉输水网络已经形成,但资金短缺和水资源贫乏等因素严重制约着全县工农业的发展。全县的灌溉发展还存在诸多的问题。

1.春旱问题突出由于降水稀少,气候干燥,春季增温迅速,夏季气候炎热而且多风,因而蒸发强烈。作物播种及小麦生长期灌水时又逢河流的枯水期,因而经受干旱威胁,除个别年份外,小麦生长都有不同程度受旱,受旱年概率达90%以上。

2.水资源利用率低由于地表来水季节上分配不均,水库调蓄能力有限,加之灌区输水线路长,渠系利用系数偏低,渠系渗漏量大,有些骨干工程年久失修,又疏于管理,因此实际运行能力远低于设计能力,使有限的地表水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造成水资源严重浪费。

三、高效节水灌溉发展规划目标

1.规划的控制指标2011~2015年:共发展高效节水灌溉工程面积22.0万亩,使全县高效节水灌溉面积占总灌溉面积比例由现状的0.8%提高到16.5%;灌区灌溉水利用系数由0.46提高到0.51;亩均灌溉水量由952m3/亩下降到797m3/亩。2016~2020年:共发展高效节水灌溉工程面积24.0万亩,使全县高效节水灌溉面积占总灌溉面积比例进一步提高到30.9%;灌区灌溉水利用系数提高到0.55;亩均灌溉用水量下降至624m3/亩。

2.规划水平年本次规划以2009年为现状年,2015年为近期规划水平年,2020年为远期规划水平年。

3.高效节水方式的选择与确定高效节水方式的选择有多种,田间高效节水工程主要有管灌、滴灌、涌泉灌、喷灌等。

(1)低压管道灌低压管道灌是以管道代替明渠输水的一种新的节水灌溉方式,可以大大减少输水过程中的渗漏和蒸发损失,使输水效率达95%以上,比土渠、砌石渠道、混凝土板衬砌渠道分别多节水约30%、15%和7%,亩投资相对较低,对各类作物均适用。

(2)滴灌滴灌适应性强,对水质要求高,节水效率较高,但亩投资较大,主要用于效益比较好的一些经济作物,如果树、棉花、蔬菜等。该技术可节水40~60%,增产20%以上,有显著的经济效益。

(3)涌泉灌涌泉灌属于小管出流灌溉方式,以小股水流、射流形式局部灌溉作物根区土壤中,涌泉灌抗堵能力强,水质净化处理简单,特别适用于透水能力大,保墒性差的沙性土壤,被广泛地应用于果树灌溉。

四、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

1.农业发展指标预测

(1)总灌溉面积规划目前墨玉县灌区作物种植以冬小麦、玉米、棉花、苜蓿为主,现状年灌区总灌溉面积为128.36万亩,其中种植业为56.09万亩,林果业为58.72万亩,牧草为13.55万亩,农、林、草用地结构比例44:46:11。2015年灌区总灌溉面积调整为139.36万亩,较现状新增11.0万亩;2020年总灌溉面积调整为152.36万亩,在2015年基础上再新增13.0万亩,两个规划水平年灌区农、林、草用地结构比例均为43:46:11。

(2)高效节水灌溉面积规划灌区现有高效节水灌溉面积1.045万亩,其中滴灌0.285万亩,低压管灌0.76万亩。根据和田地区中长期农业高效节水规划思路,墨玉灌区在“十二五”及“十三五”期间共发展高效节水灌溉面积46万亩,其中在灌区建设高效节水灌溉面积8万亩,灌区内部共建设高效节水灌溉面积38万亩,全部利用地下水。其中:发展涌泉灌4.0万亩,滴灌25.0万亩,低压管灌17.0万亩。

2.各业需水预测

(1)工业用水量预测工业需水量按万元产业总产值需水量进行预测。据调查,墨玉县现状工业万元产值用水量为150m3/万元。随着工业节水水平的提高及工业产业结构调整,工业需水量将逐年降低,规划2015年为130m3/万元,2020为100m3/万元。

(2)人畜生活用水量预测根调查,墨玉县现状生活用水定额城镇85L/人•日、乡村60L/人•日。预测近期城镇95L/人•日、乡村65L/人•日,远期城镇105L/人•日、乡村70L/人•日。牲畜用水量按10L/只•日计算。

(3)渔业用水量预测灌区渔业用水量按每亩水面每年灌水定额1,500m3测算。

(4)水利用系数规划灌区人畜及工业全部利用地下水,规划利用系数为0.9;渔业用水一般从支渠引用,利用系数随干支渠防渗率的提高而提高,各水平年分别规划为0.70、0.73、0.77。

(5)农业用水量预测灌区2009年农业灌溉总需水量为12.22亿m3,农业综合毛灌溉定额为952m3/亩。2015年农业灌溉总需水量为11.11亿m3,农业综合毛灌溉定额为797m3/亩。2020年农业灌溉总需水量为10.35亿m3,农业综合毛灌溉定额为679m3/亩。

3.规划年供需平衡分析

(1)近期2015年P=50%年份,墨玉县灌区可利用河水为9.84亿m3,利用地下水(含泉水)为2.60亿m3,可供水量合计为12.44亿m3,灌区需水量为11.46亿m3,灌区余水0.78亿m3。灌区66万亩天然林草的生态需水量为1.22亿m3,若计入生态需水量后,灌区尚缺水0.44亿m3。P=75%年份,墨玉县灌区可利用河水为8.62亿m3,利用地下水(含泉水)为3.08亿m3,可供水量合计为11.70亿m3,灌区需水量为11.46亿m3,灌区余水0.04亿m3。

(2)远期2020年P=50%年份,墨玉县灌区可利用河水为9.84亿m3,利用地下水(含泉水)为2.63亿m3,可供水量合计为12.47亿m3,灌区需水量为10.74亿m3,灌区余水1.56亿m3。灌区天然林草的生态需水量为1.22亿m3,计入生态需水量后,灌区尚有余水0.34亿m3。P=75%年份,墨玉县灌区可利用河水为8.62亿m3,利用地下水(含泉水)为2.78亿m3,可供水量合计为11.40亿m3,灌区需水量为10.74亿m3,灌区余水0.49亿m3。

4.节水量分析

根据规划,灌区至2020年共发展高效节水工程面积46万亩,其中新增地建设面积为24万亩,老灌区改造面积为22万亩。根据老灌区项目建设前后灌溉定额的变化,可计算项目建设总节水量。根据计算,项目建设共可节约水量10,928万m3。

五、项目区节水规划实施对环境的影响

1.适当增加灌溉面积对环境的影响

本次规划是在维持生态环境现状,使其不至于进一步恶化的前提下,经水土平衡、生态耗水平衡分析,在对原灌区进行节水改造的基础上,适当增加的灌溉面积。这必将促进墨玉县国民经济的发展,使局部地区由人工生态系统代替原来的荒漠生态系统。

2.工程施工对环境的影响

高效节水工程施工过程中,会开挖、回填大量土方,应按规定将其合理堆放,并对弃土进行及时清理,避免对周围景观产生不利影响,防止水土流失的发生。同时,由于机械挖掘、平整场地、运输等作业引起扬尘污染,将对施工区域大气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施工结束后,大气环境影响将消除。对周围的声环境产生影响,预计工地附近区域最高声级将达到85dB(A),超过《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l2523—90)中的70-75dB限值。但影响范围在50~60m内,项目区周围为农田,居民人数极少,并且噪声是非连续性的。

高效农业灌溉范文2

[关键词] 干旱缺水 灌溉 农业

一、前言

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发展,21世纪的中国将面临着更加严重的水资源短缺压力,水资源很可能成为中国乃至世界最为稀缺的资源。我国水资源十分短缺,水资源总量为28万亿立方米,居世界第六位,但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2300立方米,约为世界人均水平的四分之一,是世界13个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水资源供求矛盾日益突出,在我国的用水结构中,农业一直是用水大户。2008年,我国总用水量为 5819亿立方米,其中农业用水 3601.96亿立方米,占总用水量的 61.9%。由于有限的水资源供给和激增的水资源需求导致了我国日益严重的水资源匮乏,同时快速增长的工业和城市生活用水逐渐挤占农业用水。为此,我们必须对农业高效用水进行探讨和研究。

二、干旱缺水趋势下灌溉农业高效用水措施

1、将水价作为节水激励机制来促使农户主动节水

农户作为灌溉的主体,其行为和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节水效率的提高。然而传统水意识和用水习惯普遍存在,农户往往缺乏对水资源短缺和农业节水的认识,认为节水是政府部门的事,农业水危机和水环境保护意识淡薄。尽管政府为提供节水技术做了很大的努力,但是农户缺乏节水的动力。现有的状况是水资源既短缺,灌溉水价格亦低,造成了农户水

资源低效利用。为此,灌区应实行按量收费,让农户参与灌溉管理,促进节约用水。农户可根据自身的种植面积和农作物类型,制定一个合理的灌溉用水量,以“水票”的形式将水权下放给农户,由农户自由安排灌溉水量和时间。如果农户有剩余水量,可以在将来使用,也可以将水票在水市场上转让给其他农户。同时,在考虑农业用水户的经济承受能力的情况下适时适机地提高水价。这样,使农户感觉到节水与自身利益紧密相连,从而使农户自觉产生节水的动机。所以,为了提高灌溉水的利用率,必须深化水价制度改革,把水价作为节水激励机制促使农民自觉采用先进的灌溉技术和节水方法,以提高农业水资源的利用率。

2、调整产业结构,削减耗水型农业,采用先进节水技术

从调整农业内部结构着手,减少耗水量大的农作物的种植面积,培育、推广抗旱能力强、经济价值高的品种栽培。同时,调整工业产业结构,进一步加大以节水为重点的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北方应在满足粮食生产需求的情况下,尽可能压缩小麦的种植面积,增加杂粮和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水稻为需水量最大的粮食作物,目前,在各引河灌区内占有相当的种植比例。因此,在灌溉水源日益短缺的情况下,这些地方应下大力气压缩水稻的种植面积。随着我国农业生产水平的大幅度提高,在满足粮食生产的基本要求下,压缩粮食种植面积并提高其品质,增加饲料作物、经济作物、林果、蔬菜和名优特产作物的种植比例,错开用水高峰,增加产值,是灌溉农业高效用水的发展方向。大力压缩高耗水产业,发展节水型工业,限制高耗水以及淘汰落后高耗水工艺和高耗水设备,避免了工业用水挤占农用水的尴尬。从以色列引进、推广滴灌、喷灌技术。农业是用水大户,发展节水型农业,研发、引进、消化、推广农业节水先进措施是节水的关键。节水灌溉的特点:(l)可以增产,一般大田可以增产30%一40%,棚菜可增产300%;(2)对地形适应性广,可减少平整土地费用,扩大山区、丘陵、沙漠的种植面积;(3)避免漫灌对土壤的侵蚀破坏、盐渍化、荒漠化。

3、节水技术选型要因地制宜

节水灌溉技术选型应该密切结合当前各地的经济情况确定。在大田粮油棉作物生产中,由于其增产潜力己经达到较大程度的发挥,其产出增量有限,在农田灌溉中不宜选择投资高、技术复杂的高新节水技术,如喷灌、微灌。此外,节水灌溉的技术选型还应该有利于工程的管理。由于节水灌溉工程分布广、规模小,管理难度比较大。为了便于管理,在技术选型上就必须考虑到与目前的生产体制相适应。相反,在经济条件好的地域、高效的经济作物区,如蔬菜种植区、名特产品生产基地,由于投入产出效益显著,可以通过农村产业结构和作物种植结构调整,建立设施农业组织,集中人力、物力和技术力量,采用高新节水灌溉技术,不仅技术、管理可行,而且效益显著。多喷头软管移动式喷灌和铝管半固定式喷灌具有工程投资低、灌溉均匀度高、能控制灌溉水量、灌溉用工较少、灌溉效率高等优点,虽然在某些时候喷灌水的利用率达不到很高,但损失的水量在调节和改善田间小气候环境上具有一定的作用,是地面灌所不具备的。与管灌和渠道防渗工程相比,喷灌在经济价值较低的粮食作物灌溉中应用时,灌溉能耗大,成本相对较高,在劳动力与水资源不太紧缺的地区推广应用有一定的难度。

4、充分利用灌区内的降水资源

灌溉水资源一般包括降水、地表水(库水或河水)和地下水。以前,灌区一般注重通过修建灌溉工程尽量利用地表水和地下水,而对本地降水的充分利用重视不够。实际上,对一个灌区来说,直接利用降水供给作物用水,是投资省见效快的最好途径。我国多年平均降水总量为6.19万亿立方米,但目前直接为作物利用的效率很低。为了充分利用降水,灌区应在雨季前多用井灌,以便腾空地下水库容,有利于雨季补充地下水;同时,应在田间采取耕作保墒措施,增加土壤蓄水能力;另外还可以采取优化作物种植结构等农业措施,尽可能做到作物生长与雨热同步,提高降水利用率。

5、实行节水教育,提高和树立节水意识,科学利用水资源

进行全民节水教育,增强水资源意识,让环保成为我们的生活方式,把教育和宣传贯穿于生活的方方面面,广泛利用宣传媒体,如新闻广播、电视、报刊杂志、专栏板报,举办专题讲座、知识竞赛、广告信息等宣传工具,深入宣传教育,不能只停留在一般口号或一年一度的普及宣传,走走形式,发发传单。另外,建议国家通过补贴推动农业节水工作的迅速发展。在现有粮食补贴、农机补贴的基础上,对农民采用节水技术实施补贴,使农民在节水行为过程切切实实的受益,实现节水、增产和增效。建议加大中央财政对秸秆还田机具的补贴,加大中央财政对田间节水设施、末级渠系、旱作集雨补灌等小微型水利工程等专项补贴力度,对喷微灌、低压管道灌溉等节水灌溉机具和设备给予补贴。

三、结语

总之,农田灌溉是农业生产顺利进行的基本保证。节水灌溉是发展农业生产力的重要措施,是节约农业用水,缓解水资源短缺的有效途径。目前,我国在农业灌溉过程存在着极为严重的水资源利用的低效率和浪费。为此,我们必须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使传统农业向高产、优质、高效农业转变的重大战略举措。同时,对于水资源这种特殊的自然资源来说,其合理配置离不开国家的宏观调控。结合我国当前的实际情况,只有把政府对水资源统一管理、用水户民主协商和水市场调节结合起来,综合运行行政、法律、经济等多种手段,根据不同地方、不同时间,因地因时制宜,才能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

参考文献:

[1]安徽水科院等.江淮丘陵区水稻节水技术研究,2001.3.

高效农业灌溉范文3

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本刊讯 9月11日,农业部召开全国农业科研项目经费使用管理情况专项检查工作动员部署视频会议,部署开展全国农业科研项目经费使用管理情况专项检查。农业部副部长张桃林强调,各级农业部门要以贯彻《国务院关于改进加强中央财政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11号文件)精神为契机,在农业科研领域深入开展廉政建设,改进加强项目和资金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不断增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张桃林指出,要进一步强化各层级农业科研项目经费使用管理主体的职责、特别是项目单位的责任,扎实修订完善农业科研项目经费使用管理的规章制度。

农业部部署秋冬季动物疫病防控

本刊讯 9月10日,农业部召开全国秋季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视频会议,深入分析当前动物疫病防控形势,安排部署秋冬季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农业部副部长于康震强调,要采取有力措施,扎实做好秋防各项工作,努力确保不发生区域性重大动物疫情和重大动物产品质量安全事件。

针对当前动物防疫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于康震强调,各地近期要着力推进几项重点工作。切实抓好小反刍兽疫防控工作,抓紧制定实施消灭计划。强化H7N9流感防控,加快实施H7N9流感剔除计划,统筹做好H5、H7、H9等亚型禽流感防控工作。加快推进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工作,落实属地管理责任,加快推动建立长效机制。抓好畜禽屠宰管理工作,加快推进职责调整,切实做好屠宰质量安全监管工作。

中国农产品加工业投资贸易洽谈会签约投资总额达530亿元

本刊讯 9月6~8日,由农业部支持,河南省人民政府主办的2014年中国农产品加工业投资贸易洽谈会在河南省驻马店市举行。

本届农洽会以“开放合作、绿色科技、共赢发展”为主题,以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为目标,全国有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组团参会,参会企业5000多家,参会客商近2万人,其中境外企业150多家,境外客商近300人,总展出面积近3万平方米。美国、俄罗斯、法国等22个国家和地区的120多家知名农产品加工企业参展。会议期间举行了农业及农产品加工项目洽谈和签约、农产品展示和贸易、农产品加工业科研成果转化项目洽谈签约、农产品产销对接及采购项目洽谈签约、农产品加工业投融资暨银企洽谈对接、东盟农产品加工项目推介、休闲农业美丽田园展示及秋季休闲农业旅游精品线路推介、参展产品评奖等活动。

中国科学院、中国农科院、中国农大等60多所国内高校、科研院所,国开行、中信银行、民生证券等20多家金融机构参会洽谈对接。签约重点投资项目187个,投资总额530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150个。农产品采购和贸易成交额48.47亿元,最新科研成果472项,签约科研成果转化项目110个。

银监会农业部联合发文

加大对农业金融支持

本刊讯 日前,银监会、农业部联合印发《关于金融支持农业规模化生产和集约化经营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的,对银行业金融机构健全机制,完善功能,持续加大对农业规模化生产和集约化经营的金融支持将产生积极作用。

《意见》指出,银行业金融机构要发挥各自比较优势,形成功能互补、分工协作的支持合力,通过批零结合、银保、银担、银租合作、投贷联动等形式,为农业规模化生产和集约化经营提供多元化、全方位的金融服务。

中央财政153亿元支持农村扶贫开发

本刊讯 近日,中央财政下拨专项扶贫资金153.07亿元,支持农村贫困地区扶贫开发。2014年,中央财政贯彻落实《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有关精神,预算安排专项扶贫资金地方专款426.55亿元,比上年增长近10%,主要包括:发展资金338.34亿元,少数民族发展资金38.21亿元,以工代赈资金41亿元,“三西”资金3亿元,国有贫困林场扶贫资金3.6亿元,国有贫困农场扶贫资金2.4亿元。截至目前,所有资金已拨付完毕。

2014年,中央财政贯彻落实《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中办发〔2013〕25号)精神,继续加大扶贫开发投入力度,重点支持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扶贫攻坚。

央行下调农民工取款手续费

异地跨行最高20元

高效农业灌溉范文4

Abstract: Yuanzhou adheres to efficient water-saving irrigation to develop modern and efficient agriculture and vigorously promote efficient water-saving irrigation project construction, and goes out of anew way of "centralized inputs, contiguous building,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overall advancement, efficient conservati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for water development, laying the foundation for the region's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关键词: 原州区;高效节水;灌溉工程

Key words: Yuanzhou district;efficient water-saving;irrigation project

中图分类号:S27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34-0060-02

0 引言

原州区是宁夏主要的农业生产基地和自治区确定的生态移民攻坚战役主战场,同时也是典型的水资源严重匮乏地区。2010年以来,原州区按照“北部节水、中部调水、南部开源”的治水思路,紧紧围绕“充分利用地表水、合理开发地下水、高效利用黄河水”的发展思路,坚持把高效节水灌溉作为发展现代高效农业、建设节水型社会、促进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的重要举措来抓,抢抓发展机遇,多上快干项目,大力推进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建设,走出了一条“集中投入、连片建设,综合开发、整体推进,节约高效、持续发展”的水利发展新路子,为全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 基本情况

原州区地处六盘山东麓,总面积2748.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58.4万亩。总人口45.87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3.32万人,占总人口的72.6%。境内气候类型为典型的内陆半干旱温热带气候,最显著的特征是干旱少雨,区内多年平均降水量为458毫米,年蒸发量1361毫米。全区水资源总量为1.206亿立方米,可利用总量为0.932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8,水资源短缺一直是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最大瓶颈”,也是制约全区经济社会快速健康发展的主要因素。

自2010年以来,先后建成中河、头营、三营等高效节水灌溉园区(基地)11个(其中万亩基地9个),在扬黄灌区修建10-20万立方米大型调蓄水池14座,安装200-300立方米/小时过滤设施28台套,架设大型时针式喷灌机23台套,卷盘式喷灌机30台套;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10.4万亩,使全区高效节水灌溉面积扩大到19.7万亩(其中喷灌2.8万亩、滴灌7万亩、微喷灌0.6万亩、膜下滴灌9.3万亩),占到了总灌溉面积的65%。通过滴灌、喷灌为主的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的实施,使全区灌溉总面积由2009年的19.9万亩扩展到目前的30.3万亩,增加了34.3%。从当前的建设进度看,原州区将提前两年实现“灌溉面积达到31.93万亩,其中高效节水灌溉面积达到28.87万亩”的“十二五”规划目标。

2 主要做法

立足节约用水、精细用水、高效用水,在推进示范基地建设上求突破,在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上做文章,在大幅提升农业效益上下功夫,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见成效,突出抓了以下工作。

2.1 立足区情抓规划 对于严重缺水的原州区来讲,实施高效节水灌溉既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举措,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唯一选择。为扎实推进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建设,我们深刻审视区情实际,在深入全面地调查摸清全区水资源状况的基础上,深入研究,认真分析,科学规划,制定出台了《原州区水利发展十二五规划》,把发展高效节水灌溉作为重中之重,做了细致安排,按照“依水布局、集中连片、规模发展”的指导方针,并配套制定了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实施方案,明确了总体目标、重点内容、阶段任务和推进措施,为扎实深入地开展高效节水灌溉提供了路线明晰、针对性强、便于操作的工作指导。

2.2 围绕主线抓重点 坚持走“开源与节流并举,节约与增效并重”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因地制宜,突出实效。按照布局规划,针对原州区不同地域的立地条件,将缺水漏水严重的沙土区作为优先发展区域,采取土地流转和技术集成措施,实行田、林、路、水综合治理,形成了以福银高速公路为轴线,南北连片延展,东西顺次展开的高效节水生态农业示范区。在工作开展上,坚持以推广应用滴灌、喷灌等现代节灌技术为主线,以发展马铃薯种薯、冷凉蔬菜、有机枸杞等优质高效作物为重点,自2010年以来,投入高效节水灌溉资金累计达到2.016亿元。争取国家和自治区节水灌溉项目21项,地方财政安排专项资金用于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同时捆绑整合农牧、扬黄、国土、林业、扶贫等项目资金,集中力量,促使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向高新农业领域延伸,促使田、林、路、水等分项工程共同发力,发挥整体效应。

2.3 示范带动抓典型 坚持项目支撑、典型示范的引动作用,积极抢抓国家和自治区实施高效节水灌溉项目的发展机遇,多上大干项目,把高效节水灌溉项目打造成样板工程,对引进的各种节水新技术,先抓试点、总结经验,再向项目区推广,实现了打造样板、树立典范、全面推广、整体提高的良性循环。三年来,全区发展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基地11个,其中万亩示范基地9个,成为引领现代农业发展、助农增收的新亮点。注重学习借鉴成功经验,2010年8月,组团赴甘肃、新疆等地考察学习高效节水灌溉先进技术,手把手地向群众传授喷灌、滴灌技术,实行生产全程机械化作业,使广大群众切身感受到现代高效节水农业的诸多好处,极大地调动了群众发展高效节水灌溉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4 强化管理抓服务 为确保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充分发挥效益,我们强化工程管理,严格执行项目法人制、招投标制、合同制、监理制的“四制”,严把设计、施工、验收等各个环节,确保了高效节水灌溉工程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率推进、高质量完成。以发展民生水利、服务发展大局为导向,创新完善服务机制,以水务、扬黄、农发和具有法人资格的实体公司为依托,实行“部门管理、公司经营、滚动发展”的运行机制,明确了投资主体、经营主体、受益主体各自的权力和义务,确保了高效节水工程建成一处,管好一处,发挥效益一处,有效化解了后续建设和使用管护方面可能发生的矛盾纠纷。

3 主要成效

3.1 推进设施农业发展,调整优化产业结构 我们坚持高效节水灌溉建设与发展设施农业相结合,围绕设施农业发展配套节水灌溉,通过节水灌溉支持设施农业建设,做到了设施农业园区建到那里,节水灌溉就延伸到那里,节水灌溉延伸到那里,就在那里发展设施农业,促进节水灌溉工程建设与设施农业发展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在节水灌溉工程覆盖片区,积极发挥“水利指挥棒”的作用,引导农户调整产业结构、调新种植模式、调优栽培品种、调高种植效益,把节水灌溉效益体现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上。集中发展马铃薯种薯、冷凉蔬菜、无公害枸杞等特色优势高效节水农业10.4万亩,有力推动了当地农业结构调整,使全区特色优势产业逐渐做大做强,有效带动了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2011年,原州区被中国特色之乡推荐暨宣传活动组委会授予“中国(西部)冷凉蔬菜之乡”和“中国马铃薯种薯之乡”,中河供港蔬菜基地被中国科协和财政部命名为“全国科普示范基地”。

3.2 转变发展方式,促进持续健康发展 我们坚持把发展高效节水灌溉作为促进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手段和主要支撑来抓,有效推动了高效节水灌溉农业的发展,通过发展高效节水灌溉农业,改变了传统的大水漫灌方式,降低了田间输水消耗,消除了供水需水时空错位,变一年三次灌溉为全年根据作物需求随时灌溉,最大限度地提高灌溉水利用率,改变了农业生产“受制于天”的状况。同时,通过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推广,使干部群众对现代节水、机械化作业和新技术、新品种的推广以及规模集约经营有了全新的认识,增强了发展现代节水农业的信心和决心,取得了示范推广、节水增收的实效。更为重要的是,高效节水灌溉的实施,使农业生态环境明显改善,避免了由于漫灌所造成的水土流失、土壤板结,使土壤侵蚀模数和侵蚀深度得到有效控制,也使水资源进一步得到合理配置,减少了水资源浪费,避免了不合理开发,有效维护了水环境的生态平衡,一定程度减轻了农业生产与工业生产“争水”的矛盾,为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由农业经济为主向工业经济为主的发展战略转型创造了条件。推广高效节水灌溉技术使土、肥、水资源得到了合理利用,减少了化肥、农药等对环境的污染,为更好地保护水土环境,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强的保证。

3.3 坚持节约减支增效,大幅提升农业效益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通过实施高效节水灌溉工程,达到了节约资源、降低成本、增产增效的“倍增效应”,成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新亮点。一是增收效果明显。经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基地对比测算,实施高效节水灌溉,马铃薯亩均增产1500公斤、增效2400元;枸杞亩均增产20公斤,增效880元;大田蔬菜亩均增产1500公斤,增效4500元,温棚蔬菜亩均增产4300公斤,增效12900元。综合计算,亩均增加效益5170元,年均增加农业效益10.18亿元。二是节水效果明显。与传统灌溉方式相比,采用喷灌技术节水幅度为30%-40%,采用滴灌技术节水幅度为50%-60%。三营镇鸦儿沟马铃薯种薯繁育基地实施滴灌后,每亩全生育期实际用水量为84立方米,与畦灌方式年用水量270立方米相比,每亩节水186立方米,节水幅度为68.9%;三营镇鸦儿沟马铃薯种薯繁育基地实施喷灌后,每亩全生育期实际用水量为180立方米,与畦灌方式年用水量270立方米相比,每亩节水90立方米,节水幅度为33.3%;甘沟有机枸杞示范区实行滴灌后,每亩枸杞全生育期灌溉用水量为140立方米,与沟灌年用水量370立方米相比,节水230立方米,节水幅度高达62%;中河供港蔬菜基地实施喷灌后,每亩蔬菜生育期实际用水量为240立方米,与沟灌年用水量360立方米相比,节水120立方米,节水幅度为33%。经对比测算,实施节水灌溉平均节水幅度为45%,全区近20万亩节水灌溉每年可节水2000万立方米,相当于再建了1个“扬黄灌溉工程”,利用节约下来的水量可扩增灌溉面积10万亩。对于水资源严重匮乏的原州区而言,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三是减支效果明显。按平均节水幅度45%计算,实施节水灌溉每亩每年可少用水100立方米,每立方米水按0.25元计算仅此一项即可减少水费支出25元,节水灌溉项目区群众每年可累计节省水费500万元。滴灌、喷灌的应用,还可节省人工劳动。特别是节水灌溉片区集约高效农业的发展,使一部分农民与土地的依赖关系得到“松绑”,既可外出务工,也可接受龙头企业的雇佣,变“农民”为“农工”,从多个渠道增加收入,从而有效带动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2011年原州区农民人均纯收入4138元,同比增幅达到16.7%,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的实施从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可以说,近三年是原州区水利事业发展最好最快的三年,也是原州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进入“快车道”,实现超常规、跨越式发展的三年。

参考文献:

[1]孟小涛,王春生.浅析农业水利灌溉模式与节水技术措施[J].中国西部科技,2009,6.

高效农业灌溉范文5

1 发展我县灌区节水高效农业的重要性

1.1 发展节水高效农业是建设现代农业的必然选择临泽县地处河西走廊中部,全县现有耕地面积 3 万 hm 2 ,林草地 1.73 万 hm 2 。我县境内气候干旱,降水稀少且分布不匀,全县多年平均降水量仅为 117mm 左右,不同季节的干旱常年发生。由于受所处地理位置的限制,我县境内气候干旱,降水稀少且分布不匀,全县多年平均降水量仅为 117mm 左右,不同季节的干旱常年发生。境内主要以黑河和梨园河水灌溉,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全球气候变暖,干旱日趋严重,水资源紧缺对农业生产构成了严重威胁。因此,急需用现代科技武装农业,建立技术显示度强的农业节水技术示范推广基地,促进现代农业建设。

1.2 发展节水高效农业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需要临泽县常年农作物播种面积 2.43 万 hm 2 左右,其中制种玉米种植面积 1.67 万 hm 2 左右,加工番茄 0.17 万 hm 2 左右。县境内横贯东西的黑河及南北走向的梨园河为农业主要灌溉水源,中部偏南地区的泉水及井灌为灌溉水源补充,灌区农业管理粗放,灌溉定额高,农民习惯于大水漫灌,全县农业水资源总量为 4.80 亿 m 3 左右,每 667m 2 平均 670m 3 左右,水资源利用率为 64%。这说明我县农业有着巨大的节水潜力,只要通过大力推广灌区农田节水技术,发展节水高效农业,把农业灌溉用水的利用率从目前水平提高到 70%,则灌溉用水就可大量节约,既可满足社会对农产品不断增加的需求,又可为整个经济社会的发展、特别是工业生产提供水资源支持。

1.3 发展节水高效农业是解决水资源短缺和生态恶化问题的有效途径地处河西走廊的我县是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制种玉米、加工番茄、棉花、特色瓜果是我县重要的支柱产业。近年来,一方面由于大气环境的变化,加上黑河闭口向下游均水及生态用水等原因,造成资源性缺水;另一方面,农业用水所占比重大,地下水超采,致使地下水位逐年下降,导致生态环境面临着沙进人退的严重后果。特别是水资源开发利用不当,造成土壤次生盐渍化和水污染持续增加。因此,大力发展以膜下滴灌、垄膜沟灌为主的农田节水灌溉技术,将过去浇地、泡地的灌水方式改变为根据作物类型适时适量地浇作物的方式,既能减少水资源浪费,降低灌水成本,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又能遏制地下水位下降和生态恶化,缓解水资源短缺问题,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1.4 发展节水高效农业是实现农业节本增效的重要措施近年来,我们在平川、蓼泉等乡镇示范推广了以制种玉米平作覆膜沟灌、垄膜沟灌、日光温室蔬菜、制种玉米膜下滴灌技术等为重点的农田节水技术模式,这些技术具有很好的节水、节肥、节药、增产、增效作用。膜下滴灌技术是滴灌技术和地膜覆盖技术结合后集成的一种全新农田灌溉技术,在稀植高效作物上应用具有明显的节水、增产效果,节水率达 50%以上,节肥、节药率达 20%。垄膜沟灌技术是通过起垄,垄面覆膜或垄和沟全覆膜,在垄面、垄侧或沟里种植,沟内灌溉的一种农艺集成节水技术,有全膜沟播沟灌、半膜垄作沟灌、垄作沟灌三种技术模式,在玉米、马铃薯、加工番茄等作物上应用均取得了明显的节水增产效果,全膜沟播沟灌技术在制种玉米上采用后,每 667m 2 平均节水 150 方,平均节水率 28%, 每 667m 2 平均增产 33kg,平均增产率 10%以上;半膜垄作沟灌技术在玉米、马铃薯、番茄等作物上采用,每 667m 2 平均节水 100 方以上,节水率在 19%以上, 增产率在 8%以上。

2 发展我县灌区节水高效农业的对策措施

2.1 构建节水高效农业技术体系重点以提高灌溉水的利用率、单方水的产出率和单位降水量的生产能力为核心,以节水机理、节水关键配推广灌区农田节水技术 促进临泽农业持续发展

2.2 建立可持续农业的用水模式加快建立以提高灌溉水利用率和单方水产粮数为目标的节水、高产、高效、集约型农业模式,以节水、节能、增产、增效为中心,加强用水管理和水的优化调度,以改进地面灌溉技术为重点,与其他节水高产耕作栽培技术相配套,与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相配合,推广膜下滴灌、垄膜沟灌等节水灌溉技术,降低灌溉定额,提高水分利用率和水分生产效率,为改善流域生态环境和灌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高效农业灌溉范文6

关键词 高效节水;灌溉;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 S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4)118-0135-02

1 高效节水灌溉推广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1.1 缺少节水意识

农民缺少节水意识,对节水灌溉缺少积极性。目前,由于我国农用水价偏低,因此农民在进行农业生产的过程中,自行采用引渠灌溉、沟灌及串灌等灌溉方式时,付出的只是劳动力,在成本投入上面无需过多的考虑水的因素,从而导致农民对于节水灌溉缺少积极性。

1.2 认识误区――对节水灌溉的内涵缺乏全面了解

认为搞好渠道防渗、搞了喷滴灌,搞了管道输水,就是节水灌溉。这种认识较为片面。节水灌溉是建设以农业高效用水体系为目标的全面节水体系,包括了管道输水、渠道防渗、喷滴灌及各种地面灌溉先进技术,同时还包括了农艺节水技术和管理等方面的内容,也需要充分考虑水资源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和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及高效利用,实现资源节水。全面、正确理解节水灌溉的涵义,对发展节水灌溉至关重要。

1.3 人员经费不足

试验区每年灌溉设备设施维修、养护和定期更换等开支大,而试验区所在县(区)未明确这些经费来源,也未落实试验观测人员,导致试验观测未达到预期要求。

1.4 节水灌溉投资失衡,适合大田作物的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推广偏少

目前我国推广的节水灌溉技术大体上可分为渠道防渗技术和喷滴灌技术。多年来,各级政府在农田综合开发和土地整理工程中比较重视排灌渠道建设,在喷滴灌节水技术方面重视不足,而真正实现高效用水的喷滴灌技术的推广甚少。除了现有体制、水价、管理等因素外,现有技术与实际需求脱节,也是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节水灌溉不能仅仅盯着高附加值的花卉和蔬菜,大田作物和山地果园也应该纳入推广节水灌溉技术的范畴,否则,农业节水产生不了应有的作用。

2 发展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政策建议

2.1 高度重视节水灌溉新技术的推广

开发适合不同地域特点的先进实用的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做好小麦、水稻、棉花等大田作物滴灌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应用。要重视灌区信息化建设,通过信息化提高灌溉效率和管理水平。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千方百计降低节水灌溉设施设备的成本,并尽可能使设施设备操作简便化。

2.2 要认真研究制定鼓励发展节水灌溉的政策、法规,制定农业节水灌溉发展规划

要认真总结国内外节水灌溉的成功经验,分析存在的问题,科学制定适合我市的节水灌溉的政策、法规及发展规划。调整农业节水灌溉投资方向,加大喷滴灌节水技术推广。本着“谁投资、谁建设、谁受益”的原则,按照国家、集体、个人共同负担的原则,通过政策引导,以奖代补,贴息扶持等形式,充分调动社会投资的积极性。要进一步发挥节水企业、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的设备优势、技术优势和人才优势,积极进行节水灌溉技术的研究和实践,建立实用成果转化平台,加快节水灌溉实用技术成果的集成、转化和应用;并在引进消化吸收和借鉴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生产出质优价廉的节水材料。

2.3 确保试验观测到位

这项试验研究工作需要连续3年的观测和试验才能完成。由于试验研究的历时长、内容丰富、技术要求高,各试验站必须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调动各方面的技术力量,高标准、高质量地完成年度观测试验任务。各县(区)水利局要将试验观测工作作为一项常态工作来抓,通过各级财政部门预算落实好试验人员经费,稳定试验观测队伍,保证工作的连续性。项目承担单位要制定培训计划,加强培训工作,提高试验人员专业素质,确保研究成果真实有效。各示范区、试验区所在县(区)要建立定期报告制度,确定的专业研究人员要认真负责,协助项目承担单位做好资料收集与分析、进行灌溉试验观测采集数据、记录及总结当地群众用水经验、做好收割前农艺调查与测定工作,并如实记录和上报,坚决杜绝不做观测随意填报数据的行为,确保研究成果的真实性。

2.4 建立与高效节水灌溉相适应的制度

不仅要做到技术节水,还要做到管理节水、制度节水。做好高效节水灌溉方式下土地流转和集约化、规模化经营的管理制度建设示范,探索水权交易,鼓励和调动农民群众节水的积极性。要重视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建设,做好对高效节水灌溉从投入、管理到维修养护长效机制建设的系统制度建设,为高效节水灌溉长期发挥效益提供制度保障。

高度重视灌溉试验工作。要加强灌溉试验站的建设,强化灌溉基础研究,掌握作物不同生育阶段的需水规律,依托灌区信息化,实现由人工控制灌溉向根据作物需水进行精确灌溉的转变,逐步实现更高层次的高效节水灌溉。

2.5 要建立良性的运行管理机制

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管理科学的管理新体制,试行管护分开新机制。以实施产权制度和管理、养护体制改革为突破口,围绕健全、完善适应农村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对小型农田水利、机电排灌基础设施进一步明晰所有权、放开建设权、搞活经营权,实行管理和养护分开,充分调动广大投资者的积极性,逐步建立起投入、经营和管理、养护新的营运机制。根据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和机电排灌设施建设、大修理、养护的特点,探索不同运行管理机制,依据“谁投资,谁所有,谁管理,谁受益”的政策,在产权明晰的前提下,由水利工程基础设施的所有者(国家、集体或个人)出资,通过招投标等形式自主选择养护单位对工程设施进行维修、保养。把基层排灌站组建为农水服务有限公司,通过吸收水利排灌系统的富余人才,从原来的事业编制中剥离出来,受管理委员会委托负责工程日常养护。使水务产业由无利可图向有利可图的良性发展转移,用经济手段促节水效率提高。

3 结论

高效节水技术所取得更好的效果,并在灌区推广普及,在政府的扶持、调控和引导下,除了设计单位优化设计、确定合理灌溉制度,施工单位保质保量完成工程外,还需抓好推广服务体系建设,建立施工、管理、维修、服务网络,进行节水设备产品检测认证工作,大力宣传高效节水灌溉的优越性,调动广大农村农民的参与主动性,加大培训力度,提高人们节水认识,加强农民主动投资,从而推动高效节水技术广泛应用,为灌区的现代化农业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