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治疗综述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高血压治疗综述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高血压治疗综述

高血压治疗综述范文1

资料与方法

本组患者284例,男168例,女116例,年龄45~82岁,平均68.4岁。均有高血压病史及高血压家族史,发病至入院时间平均4.5小时。

临床表现:来院时处昏迷状态240例,其中一侧瞳孔散大68例,两侧瞳孔散大16例,GCS评分13~15分42例,9~12分96例,6~8分122例,3~5分24例。

实验室检查:全部病例入院时均行头颅CT检查,按多田氏公式计算,出血量均在10~100ml,其中10~20ml 42例,21~40ml 112例,41~60ml 74例,61ml以上56例。基底节出血168例,丘脑出血46例,出血破入脑室86例,皮层下出血168例,脑室出血16例,小脑出血12例。

治疗方法:行开颅血肿清除术104例,其中外减压68例;穿刺血肿清除术136例,同时加脑室外引流48例;直接脑室穿刺引流(锥颅)24例,术后监测血压、给吸氧、止血、脱水、营养神经及维持内环境等治疗,加强护理,防治并发症,对穿刺引流的患者行溶血治疗(0.9%氯化钠注射液3ml+尿激酶2万~3万U)注入血肿腔,夹管4小时后开放引流,1~2次/日。血肿大部分清除后(不足10ml),拔引流管,行腰椎穿刺排放血性脑脊液,1~2天1次,30~50ml/次,至脑脊液较清亮。对昏迷程度较深,呼吸道有痰或有误吸的患者行气管切开,呼吸弱、氧饱和度在90%以下用呼吸机辅助呼吸,同时检测D=聚体,根据结果给低分子肝素,防治血栓形成。肢体瘫痪早期功能锻炼(被动活动),结合电针,脑超,促进功能恢复,对3~4周后仍未苏醒,但生命体征相对平稳的患者行高压氧治疗。

结 果

随访6个月,恢复良好62例,中残112例,重残24例,死亡36例(12.6%)。死因:脑功能衰竭18例,再出血3例,肺部感染5例,肺栓塞3例,肾功能衰竭2例,颅内感染1例,消化道出血1例,低钠综合征1例,放弃治疗2例。

高血压治疗综述范文2

【关键词】 高血压;中西医结合疗法;社区

DOI:10.14163/ki.11-5547/r.2016.32.013

【Abstract】 Objective To research and investigate clinical effect by combined therapy of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in the treatment of community hypertension patients. Methods A total of 120 community hypertension patients were divided by random number table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with 60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conventional Western medicine for treatment,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ad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reatment on the basis of Western medicine. Comparison was made on blood pressure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observation group had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blood pressure control as 95.00%, which was higher than 83.33%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

【Key words】 Hypertension; Combined therapy of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Community

高血菏粲诹俅采铣<的心血管疾病, 临床特征以血压异常增高为主, 容易诱发多种心脑血管疾病, 但临床上尚未出现高血压的根治方法, 仅能通过给予患者降压药物以控制患者的血压, 属于维持治疗[1-3]。如何有效控制血压是高血压治疗的关键, 而近年来中西医结合疗法在血压控制中取得的效果较为显著[4], 本次研究为了探讨中西医结合疗法对社区高血压患者的治疗效果, 选取了2013年1月~2015年12月共120例社区高血压患者进行分组比较, 分别实施常规西药治疗、中西医结合药物治疗。现作如下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2月于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的120例高血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 所有患者均被证实为高血压, 均在本社区医院进行签约治疗, 排除其他慢性心血管疾病患者。此次研究经患者及其家属知情同意, 且符合伦理学要求。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60例。对照组:男27例, 女33例, 年龄最小51岁, 最大79岁, 平均年龄(65.07±11.62)岁, 病程3~7年, 平均病程(5.03±1.89)年;观察组:男28例, 女32例, 年龄最小51岁, 最大80岁, 平均年龄(65.79±11.86)岁, 病程3~8年, 平均病程(5.67±1.84)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 降压药物选用硝苯地平缓释片(天津太平洋制药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20133022, 规格:10 mg), 1次/d, 给药剂量为30 mg/次。观察组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 药方选用天麻钩藤饮, 药材组成为天麻10 g、钩藤20 g、夜交藤15 g、川牛膝15 g、桑寄生15 g、杜仲15 g、益母草15 g、石决明30 g、黄芩10 g、茯神10 g、栀子10 g, 水煎, 取200 ml为一剂, 分早晚服用。两组患者均进行为期6个月的治疗。

1. 3 观察指标 治疗结束后, 比较两组患者的血压控制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 并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压(收缩压、舒张压)情况进行比较。

1. 4 疗效判定标准 血压控制效果根据血压监测情况进行判断, 可分为良好、尚可及无效[5]:良好:收缩压降低幅度>20 mm Hg(1 mm Hg=0.133 kPa)或降至正常水平范围内;尚可:收缩压降低幅度为10~20 mm Hg;无效:收缩压降低幅度

1. 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y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血压控制总有效率比较 观察组的血压控制总有效率为95.00%, 高于对照组的83.33%,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 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水平比较 治疗后, 两组患者的血压均明显降低, 且观察组血压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 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 均未出现因不良反应而终止治疗的患者。对照组有4例患者出现轻微的不良反应, 其中2例头晕、1例口干、1例乏力,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观察组有5例患者出现轻微的不良反应, 其中2例头晕、2例口干、1例乏力,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33%。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近年来, 社会经济水平的发展速度普遍较快, 饮食习惯和饮食结构也随之发生改变, 高血压疾病的发生率出现增高, 成为全球范围内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3]。高血压主要是指血压持续处于高水平状态的一种心血管疾病, 属于慢性疾病, 很可能因血压长期增高而导致其他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6-9]。临床上治疗高血压尚无根治性方法, 故临床治疗高血压的目的以控制血压为主, 而采取何种治疗方法可更加有效的控制血压尚有待临床上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目前, 临床上治疗高血压普遍采用降压药物, 如硝苯地平、氨氯地平等, 可有效降低患者的血压水平, 但治疗高血压时不仅要考虑降压作用, 在达到降压效果的同时还应注意保护患者的靶器官, 进而全方面保证患者的身体健康状态, 促进患者生命质量的提高[10-13]。近几年, 中医学随着公众的重视而不断发展, 中医学理论在临床上的应用也逐渐广泛, 其中, 中西医结合疗法作为中医与西医进行有机结合形成的一种新型疗法, 西药治疗可快速发挥药效, 但其对临床症状的改善不及中药, 中药的药效发挥则相对较慢, 但其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 二者相结合, 可取长补短, 取得显著的临床效果[14, 15]。

本次研究中观察组选用的中药方剂为天麻钩藤饮, 药材组成为天麻、钩藤、夜交藤、川牛膝、桑寄生、杜仲、益母草、石决明、黄芩、茯神、栀子, 具有平肝熄风、补益肝肾、活血化瘀的功效, 主治肝阳上亢证, 适用于治疗高血压疾病, 组方严谨、配伍合理[16]。本次研究结果显示, 观察组的血压控制总有效率为95.00%, 高于对照组的83.33%,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 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对社区高血压患者进行治疗, 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 可有效促进患者血压控制在稳定水平, 且安全性较高。

参考文献

[1] 倪宇艇.中西医结合防治高血压的切入点及策略探讨.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2, 10(5):601-602.

[2] 王清海, 陶军, 陈利国, 等.高血压中西医结合诊治方案建议.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5, 13(5):664-666.

[3] 王新.中西医结合在社区高血压治疗中的应用探究.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4, 6(5):122-123.

[4] 马成福.高血压的中西医结合诊疗进展.现代诊断与治疗, 2014, 25(6):1240-1242.

[5] 明华, 杨征西.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肝阳上亢证患者的疗效观察.中国社区医师, 2016, 32(15):113-114.

[6] 曹曙波.中西医结合对老年难治性高血压治疗效果观察.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3, 22(4):83.

[7] 程广书.高血压病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治疗高血压75例.中医研究, 2012, 25(3):15-17.

[8] 黄伟.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临床疗效分析.现代医药卫生, 2015, 31(4):588-589.

[9] 黄飞劲. 社区高血压治疗中中西医结合应用价值探讨. 现代诊断与治疗, 2015, 26(19):4358-4360.

[10] 李宏玲. 中西医结合治疗社区老年高血压的临床疗效观察. 中国保健营养, 2016, 26(12):231-232.

[11] 冯晓东. 社区治疗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探究.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4, 8(4):111-112.

[12] 张亚兰, 徐超, 李艳. 中西医结合在社区高血压治疗中的应用. 社区医学杂志, 2013, 11(15):31-33.

[13] 章铃淋. 高血压患者社区治疗干预的应用效果初评.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5(9):98-99.

[14] 冯建辉, 龚文波. 中西医结合治疗社区高血压临床观察. 新中医, 2015(1):58-59.

[15] 马婷. 高血压病病人社区护理干预研究进展. 人人健康, 2015(24):163.

高血压治疗综述范文3

【关键词】:老年高血压;临床特征;靶器官;并发症

【中图分类号】R54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517 (2010) 02-010-2

1血压波动较大

老年高血压患者无论是SBP或DBP或是脉压波动性均比年轻患者大,尤其是SBP。其可能的原因为:(1)老年人压力感受器敏感性减退,反应变慢,直接影响到血压和心率的变异性,使心率变异性降低,血压的变异性增大,血压波动性增大;(2)动脉硬化、僵硬,血管调节功能障碍导致血压变异性增大。老年人血压波动性大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对患者血压总体水平的估计、诊断和治疗,因此在临床上对老年人血压要多次测量必要时行ABMP。ABMP可评价血压变异性,这种变异性独立与靶器官功能受损后果相关,在一些轻至重度高血压病患者的研究中,那些24小时血压变异性高的患者,其靶器官病的发病率高。

2清晨血压高峰与靶器官损害关系密切

有研究显示,老年高血压患者清晨血压高峰越大,其脑血管病和脑卒中发病率越高,清晨血压高峰已成为一个新的治疗目标,控制清晨血压高峰可防止靶器官损害和心血管事件。

3白大衣性高血压多见

白大衣性高血压指办公室(诊室)血压异常,但ABMP正常。普通人群发生率占15-30%,老年人和孕妇发生率高。白大衣性高血压有增加老年高血压病人心脏病的危险,10年发生心脏病的危险,白大衣性高血压者为7.9%,而持续的轻度高血压者22%,对于白大衣性高血压患者是否比正常患者有更高的危险,尚有争议[1]。新诊断老年高血压患者,开始药物治疗之前应予考虑和排除,同时对这些病人要继续随访和重新监测,必要时行ABMP。

4收缩压增加明显,脉压增大

老年人,由于主动脉硬化,僵硬度增加,弹性减低,其顺应性下降,心脏收缩时,动脉血管不能有效扩张缓冲血流的冲撞力;心脏舒张时,血管壁又不能靠弹性回缩维持一定的舒张压,即造成单纯收缩压升高,而舒张压不升高或降低,因而脉压增大。据国内报道,ISH患病率约占所有老年高血压的43-55%,在60岁以上组占高血压患者的5%,60-70岁占10%,70岁以上占24%[2]。收缩压、舒张压及脉压均比年轻患者波动大,文献报道24小时收缩压波动可达40mmHg,舒张压波动可达20mmHg,年龄越大血压波动幅度越大,对靶器官损害程度越大。

5易发生性低血压

性低血压是指站立2分钟后,与仰卧时血压相比收缩压降低20mmHg以上或舒张压降低10mmHg以上。当1个人处于直立位时,500-700mL的血储存在下肢末梢和内脏血管,因此减少静脉回流到心脏,导致心排血量降低并刺激主动脉弓、颈动脉体和心肺压力感受器,该刺激反射性增加交感神经冲动和抑制迷走神经兴奋,使心率和血管阻力增加,以维持站立位时的血压。从循环容量到神经冲动和血管系统,当调节血压的任何一个环节存在缺陷时,性低血压即可发生。老年人由于主动脉弓、颈动脉体和心肺压力感受器敏感性降低,脑血流降低,肾脏排纳过度增加,窦房结功能减退,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对生理刺激的反应性降低,和随着年龄增加口渴机制损害所致的容量降低,这些因素均可诱发老年人性低血压。据报道,老年人24%存在性低血压,且常常无症状。ISH患者性低血压发生率较高,Brinn报道为11-24%,国内有人报道可达36%。老年高血压治疗过程中,发生率可达33.3%。性低血压,使心、脑、肾供血明显不足,使老年高血压患者发生头晕,甚至突然摔倒造成不良后果。为了防止性低血压发生,临床上应避免使用能加重低血压的药物,尽可能不与利尿剂合用。

6容易发生严重合并症

老年高血压多以SBP升高为主,增加了左心室后负荷与心脏作功,且老年人心壁胶原纤维增多和淀粉样变,使心肌肥厚,心脏舒张与收缩功能受损、心排血量下降,易诱发心衰肾功能变化在老年高血压病人中发生率高,严重者最终可导致肾衰心排血量降低,造成心、脑、肾灌注不足,极易发生脑卒中老年高血压患者常常同时合并有多种慢性疾病,比如冠心病、糖尿病、前列腺肥大、青光眼、慢性支气管炎等,比如糖尿病患者,其高血糖、高胰岛素血症使血管内皮功能受损,导致血管功能障碍促进动脉硬化进展,及大血管病变的发生。这些疾病的存在及频繁用药,极大地影响高血压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高血压治疗综述范文4

关键词 老年高血压 社区医疗 中西医结合治疗方式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03.180

高血压病严重影响老年人的身体健康,是老年人疾病导致死亡主要也是最常见的疾病之一。老年高血压作为高血压的特殊类型,正逐渐变成业界重要的研究课题之一。老年高血压是指年龄>65岁,血压值持续或随即检测3次以上超标,就是收缩压≥160mmHg和(或)舒张压≥95mmHg的老年患者。2009~2011年收治老年高血压患者60例,现将疗效观察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选取老年性高血压病患者60例,其中30例患者使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式治疗老年性高血压病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其中男12例,女18例,年龄65~78岁,平均71.5岁,合并冠心病8例,糖尿病7例;其余30例患者使用单纯的西医治疗方式来治疗老年性高血压病为西药治疗组,其中男16例,女14例,年龄65~80岁,平均72.3岁,合并冠心病10例,糖尿病6例。两组在治疗前均排除严重的心、脑、肾疾病,在性别、年龄及并发症方面无特殊差异。

诊断标准:按照WHO/ISH高血压诊断标准,年龄>60岁,血压持续或3次非同日血压测量收缩压≥140mmHg或舒张压≥90mmHg为高血压。若收缩压≥140mmHg,舒张压≤90mmHg则诊断为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1级高血压:收缩压140~159mmHg和(或)舒张压90~99mmHg;2级高血压收缩160~179mmHg,和(或)舒张压100~109mmHg;3级高血压收缩压≥180mmHg,和(或)舒张压≥110mmHg。

高血压病的临床表现:中医形容为眩晕不已,视力减退,双目干涩,少寐健忘,心烦口干,耳鸣,神疲乏力,腰膝酸软,舌红苔薄,脉弦细等,属肝肾阴虚证。

治疗方式:中西结合治疗组给与患者尼福达(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沙苑子、女贞子、决明子、枸杞、生地及各15g。1次/日,水煎服用。西药治疗组给予单纯尼福达治疗。

疗效判断标准:①疗效显著: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血压恢复正常范围或收缩压下降>20mmHg,舒张压下降>15mmHg,且脉压差<30~40mmHg;②治疗有效:临床症状减轻,收缩压下降<20mmHg,舒张压下降<15mmHg且脉压差下于40~50mmHg;③治疗无效:血压下降数值未达以上标准。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3.0统计学分析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用X2检验,当P<0.05时,认为具有显著差异。

结 果

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的差异,中西结合治疗组治疗显著占总人数的66.67%,而西医治疗组的治疗显著的占总人数的50%,在无效率的对比上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占总治疗人数的6.67%,而西医治疗组的无效率为33.33%,明显高于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统计学计算P<0.05,提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西药治疗组,见表1。

对比两组的治疗有效率及有效起效时间,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3.33%,高于西药治疗组的66.67%;有效治疗的起效时间对比中西结合治疗组起效时间18天,而西药治疗组的起效时间为27天,明显长于中西结合治疗组,见表2。

注:*提示经考统计学计算,P<0.05,有统计学意义,提示中西结合治疗组的有效率明显大于西药治疗组的治疗有效率。

讨 论

老年高血压是老年人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今年来发病率有提高趋势。老年人随年龄的增长收缩压往往升高而舒张压则下降导致脉压差越来越大。脉压差的增大导致了动脉牵拉的增高,血管壁所受到的压力也会变大,导致管壁的弹力成分疲劳或断裂,使血管内膜损害加重,从而引起动脉粥样硬化或血栓的发生。

尼福达(硝苯地平控释片)是钙离子拮抗剂,他可以阻滞钙离子进人体血管的平滑肌细胞,阻滞钙离子进入肌浆内,使兴奋收缩的耦联减弱,使血管平滑肌张力减弱和外周阻力减少,扩张冠脉及肾脑血管,增加血流量,降血压效果缓和,所以尼福达成为社区医院治疗老年高血压病首选药物,取得了良好的疗效。但尼福达仅能控制高血压,并不能消除高血压的原始病因,在治疗过程中如果剂量控制不准就会出现血压的较大波动,容易造成脑缺血或脑血栓形成。停药后还会出现明显的反跳现象。高血压在中医学中属于“眩晕、头痛”的治疗范围。《灵枢髓海论》中写道:“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老年人髓海不足,肝肾虚损,故多眩晕,头痛。”所谓“治病求本”为中医学的治疗原则,老年高血压的治疗应重在治疗“肝肾”,以“滋补肝肾阴虚”本质。我们使用的中医材料:沙苑子可以改善血流动力学指标、降压、调脂、抗凝、增强机体的免疫力;女贞子则可降血脂、抗动脉粥样硬化;决明子有降压、调脂、调节免疫功能等功效;枸杞子具有降低糖、护肝、调节神经系统及免疫系统的功能等作用;可起到降血脂、抑血栓、扩管的作用。

综上所述,经过研究发现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式,可以减少治疗恢复时间,提高治疗效果,可以广泛应用于社区社区内老年高血压病的患者的治疗。

参考文献

1 中国老年高血压治疗共识专家委员会.中国老年高血压治疗专家共识[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08,10(9):642.

2 王永炎,李明富,戴锡盂.中医内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121.

3 覃裕旺.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高血压的临床观察[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10(6):159.

4 Mancia G,De Backer G,Dominiezak A,et al.2007 Guidelin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arterial hypertension:The Task Force for the Management of Arterial Hypertension of the European Society of Hypertension ESH and of the European Society of Cardiology ESC[J].Eur Heart J,2007,28:1462-1536.

5 尹春喜.110例老年高血压中西医结合治疗临床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7,1(3):42-43.

6 靳晓明,董琳,范蜂,等.女贞子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J].中医药信息,2008,25(1):40-42.

高血压治疗综述范文5

血压监测是临床高血压诊断、指导治疗和判断预后的重要手段。自从1962年Sokolow发明动态血压检测仪以来,动态血压监测(ABPM)在临床中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 [1] ,并且在过去的20年间动态血压监测仪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改进,在欧洲和美国已经被认为是高血压诊治的理想选择 [2] 。大量的临床资料表明ABPM明显优于传统的血压测量 [3] 。本文将对ABPM在临床中的应用做一简要的综述。

    

1 ABPM的临床应用优缺点

    

随着ABPM在高血压中应用的发展,ABPM比起偶测血压(CBP)已经显示出了许多的优点:ABPM能够更真实地反映血压变化,能及时发现高血压患者 [4] :ABPM可以严密监测诊室外血压变化情况从而避免“白大衣”高血压 [5] ;ABPM较CBP能客观地反映24h血压波动情况,能更好地评价抗高血压药物治疗的昼夜血压情况,对合理控制夜间高血压、清晨高血压、保护靶器官和预防心血管疾病至关重要 [4] ;ABPM能发现夜间血压不降低的高危的“非勺型”高血压 [6] ;ABPM比CBP能更好地评价高血压靶器官损害,与高血压导致的左室肥大、微量蛋白尿、动脉粥样硬化以及心血管事件的相关性均较CBP好 [7,8] ,而且ABPM能发现许多临床高血压类型,对单纯收缩期高血压、低血压、“勺型”和“非勺型”高血压的诊断和治疗监测均优于CBP [9,10] 。也正是ABPM具有以上优点,使ABPM早在欧洲、美国被作为高血压诊断和指导治疗的有效手段,并不断在世界各国广泛应用。然而由于ABPM设备较贵、检查费时等缺点,目前还缺乏多中心性大规模试验研究,因此没有统一的标准,而且ABPM测定存在着影响,ABPM设备种类繁多,应用软件不统一等仍是有待解决的问题 [11] 。

2 ABPM的正常参考值

    

由于各种原因国际上一直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正常值标准,目前比较公认的参考值见表1 [2,4] 。

    

表1 ABDM的正常参考值 (略)

   

3 ABPM在高血压诊断中的应用

    

3.1 “白大衣”高血压 Mancia等 [12] 通过连续直接动脉内ABPM发现,当医师在床旁用血压计给患者测血压时,患者血压明显升高,且持续存在于测压全过程,其中测压第4min上升到最大值,平均上升值为27/14mmHg,因此把这种CBP升高现象称为白大衣效应或者白大衣现象,其机制是由于患者对于医院环境和医务人员的警觉反应所致。“白大衣”高血压在临床中相当普遍,是指异常的诊所血压(>140/90mmHg),正常的白天动态血压均值(<135/85mmHg)。早在1988年Pickering等 [13] 研究发现大约有25%的人在诊室测量血压时,血压高于140/90mmHg,在老年患者及妊娠妇女中更为明显。随着ABPM的应用,目前已把ABPM作为诊断“白大衣”高血压的首选方法,通过ABPM的监测可以明确诊断,从而解除就诊人员的心理负担,避免抗高血压药物的不合理应用。

   

3.2 反“白大衣”高血压 随着ABPM的不断应用发现了一类患者,他们的CBP正常而ABPM高于正常值,这一类患者被称为“反白大衣”高血压或“白大衣正常高血压”或隐匿性高血压(mask hypertension) [14] 。这类患者只有通过ABPM监测才能得到诊断,一般认为当患者具有CBP的偶尔增高、家族史中父母均为高血压患者、糖尿病患者等因素时建议进行ABPM监测以明确诊断,而且大量的临床资料表明ABPM是该类高血压的理想检测方法 [15] 。

   

3.3 夜间高血压 ABPM是目前对于夜间血压监测唯一的一项非侵入性方法,它可以每30min进行1次血压测定,尽管这将影响患者的睡眠,但通常都能忍受。Ohkubo等对1542名居民进行了4.1~9.2年的研究,发现夜间血压下降率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呈线性负相关,当夜间血压增高5%则发生心血管事件的比率上升达20% [16] 。而且夜间血压不下降往往提示存在着继发性高血压可能 [17] 。

   

3.4 老年高血压 老年高血压患者由于血管压力感受器或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可以出现各种各样的动态血压类型,如:老年“白大衣”高血压、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性低血压、饭后低血压、非勺型高血压、药物性低血压等。ABPM往往比CBP更能明确反映老年高血压类型,以便更好地制定合理的治疗措施,以及判断治疗效果,从而减少高血压并发症的发生 [18,19] 。Staessen等 [20] 研究发现老年高血压患者白天CBP比ABPM值一般平均高出20mmHg,从而造成不恰当的治疗,而且指出ABPM能更好地预测心血管事件发生率。

   

3.5 妊娠高血压 [21~23]  ABPM技术在妊娠妇女中已得到广泛的应用,对于妊娠妇女“白大衣”高血压的发生率可达到30%,明确诊断非常重要,以避免不必要的住院和服用降压药,而且有研究发现,“白大衣”高血压的妊娠妇女进行剖宫产的比率明显升高,因此对妊娠产妇进行ABPM监测比CBP更为重要,可以降低剖宫产的比率。据研究ABPM比CBP在妊娠高血压中与尿微量蛋白及其他高血压病并发症的相关性更好 [24]。

   

3.6 低血压 [25,26]  临床中已经使用ABPM来明确老年高血压病患者低血压的诊断,因此当年轻人出现低血压症状时也应该可以使用ABPM来进行诊断。ABPM同样能够发现由于抗高血压治疗时引起的低血压,对于可能存在动脉灌注不良如冠状动脉和脑血管疾病的患者,能尽早发现和诊断在抗高血压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低血压具有重要的意义。ABPM有助于诊断性低血压及饭后低血压,这将使患者避免在低血压时活动而加重重要器官血流灌注不良;以及避免在血压低时服用降压药。

   

3.7 顽固性高血压 当联合使用3种或3种以上降压药物,CBP仍高于140/90mmHg时,通过ABPM鉴别是真正顽固性高血压还是白大衣效应所引起的高血压,进一步来指导用药剂量和服药时间 [26] 。

    

4 ABPM在高血压靶器官损害中的应用

高血压治疗综述范文6

高血压是目前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不仅患病率高,而且常引起严重的心、脑、肾并发症,是冠心病、脑卒中的主要危险因素。我们对应用卡托普利与硝苯地平联合治疗高血压病的效果进行了观察,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按照美国国家高血压预防、检测、评价和治疗联合委员会(JNC)在2003年第七次报告中提出的高血压的诊断标准[1],并排除继发性高血压。本组50例,其中男28例,女22例,年龄32~68岁,病程10个月~28年。合并冠心病16例,高脂血症16例,糖尿病3例。

1.2 治疗与观察方法 每天9时、15时各测血压1次,使用台式血压计测量右臂卧位血压,舒张压(DBP)以柯氏音消失为准。取用药前3 d血压平均值为治疗前血压,连续治疗4周,第4周后3 d血压平均值为治疗后血压。初始剂量:卡托普利片12.5 mg/次,2次/d,口服,硝苯地平片10 mg/次,3次/d,口服,然后根据血压水平的变化在2~3周内调整用药剂量。最大剂量:卡托普利片50 mg/次,2次/d,口服,硝苯地平片20 mg/次,4次/d口服,一般使血压维持在<140/90 mm Hg以下,且无血压明显波动现象。治疗前后均检查心电图、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血脂、血糖、血离子等。

2 结果

2.1 疗效判定标准 高血压降压治疗的总的靶目标为血压<140/90 mm Hg以下,对于合并糖尿病或慢性肾疾病的高血压患者,血压的控制更加严格,必须控制在血压维持在<130/80 mm Hg以下[1],则为降压达标;未达到上述标准,则视为降压未达标。

2.2 治疗结果 本组50例中,降压达标者为36例,降压达标率为72%;14例降压未达标,但血压亦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5例更换其他药物治疗后也达到了预期的治疗效果,余9例失访。

并存疾病的治疗:16例合并冠心病患者经给予扩冠、活血化瘀、改善心肌供血的药物治疗后,心电图ST-T的改变均回到等电位线,16例合并高脂血症的患者给予降脂药物治疗后,血脂水平有较大改善,3例合并糖尿病的患者经降糖药物治疗,血糖、血压均降至正常范围内。本组中有3例患者出现干咳现象,均能耐受,但未影响治疗。

3 讨论

高血压病是一种临床综合征,高血压的治疗目的不仅是降低血压,其主要治疗目标是尽可能降低长期心血管致残率和病死率,并需要对所有与高血压并存的其他危险因素及疾病,包括吸烟、高脂血症、糖尿病等加以控制,减少并发症及降低病死率,降压达标治疗是降低心血管病危险的关键。

卡托普利为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对各种类型的高血压均有明显的降压效果和对靶器官有保护作用,可有效地预防高血压患者发生心血管病的危险及相关的死亡[2]。它能增强副交感神经的兴奋性,对压力感受器的影响较少,故降压时对心率的影响小,可使血管紧张素I转换为血管紧张素II,使血浆肾素活性增高,醛固酮分泌减少,血管阻力下降,还可以直接作用于周围血管降低阻力,也可干扰缓激肽的降解,增加肾小球滤过率和肾血流量,降低高血压伴糖尿病患者的微量蛋白尿,减缓肌酐清除率的下降,长期应用可使糖尿病患者延缓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发生和发展[3],且对血脂有较好的作用,它可增高高密度脂蛋白、降低胆固醇及甘油三酯,降低血糖及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尤其适合于并发冠心病、高脂血症、糖尿病的高血压病患者。

硝苯地平为K+拮抗剂,1 632例患者观察3年的试验结果表明[4]:硝苯地平降压效果显著,且可使老年高血压患者脑卒中和心血管意外发生率分别降低57%和59%。硝苯地平降压后对心、脑、肾血供影响较小,可以降低其阻力,增加侧支血管血流,改善缺血区的血液供应,增加心肌供氧,故对心肌有保护及营养作用,长期应用可减轻左室肥厚,降低支气管平滑肌的张力,对血脂、血糖、尿酸及电解质均无不利影响,尤其适用于老年性高血压、收缩期高血压以及伴有心、脑、肾血管并发症的患者。

卡托普利与硝苯地平联合治疗高血压病,可从不同环节上发挥降压作用,具有协同降压、增加疗效、减少或逆转靶器官的损害等特点,是治疗高血压病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参考文献

1 Chobanian AV,Bakris GL,Black HR,et al.The seventh report of the Joint National Committee on prevention,detection,evaluation,and treatment of high blood pressure.JAMA,2003,289(24):2560-2572.

2 Hansson L,Lindholm LH,Nisknen L,et al.Effect of angiotensin - converting - enzyme inhibition compared with convertional therapy on cardiovascular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in hypertension:theCaptoprilPreventionProject(CAPPP) randomizedtrial.Lancet,1999,353(9153):611-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