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实验室建设方案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中学实验室建设方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中学实验室建设方案

中学实验室建设方案范文1

所谓数字化实验技术,一般是指运用计算机、传感器、软件、网络等数字化产品来辅助优化实验设计,提高实验数据采集、处理和计算精度的现代化实验技术。在数字化实验技术中最常运用的数字化产品是“数字化数据采集处理系统”。该系统是一种精确测量和计算的辅助实验工具,由传感器、数据采集器和配套的科学计算软件组成,它的功用主要体现于方便对实验中的数据快捷地进行采集记录和计算分析,从而大大提高实验精度和效率。建设数字化实验室(如图1所示)是理科教育观念的更新和新课程教材改革的重要保障;保证数字化科学探究实验教学开展,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同时适应新的考评方式方法。新课程标准中,数字化科学探究实验既是学生的学习目标,又是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

新的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中都有给定选题的数字化科学探究实验,因此,有意识的研制和装备探究性实验仪器,供学生进行数字化科学探究实验,对于改变过分强调知识传承的倾向,让学生经历数字化科学探究实验过程,增强实践动手能力,学习数字化科学探究实验方法,受到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的熏陶都具有重要意义。图2为数字化实验室系统连接图。

二、中学数字化实验室建设现状与存在问题

由于在新课程标准中,数字化科学探究实验既是学生的学习目标,又是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加之新的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中都有给定选题的数字化科学探究实验,近年来各地新建数字化实验室可谓是风起云涌。与此同时,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由于数字化实验室投资大、进入市场时间短、标准不统一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建设方案不科学、设备闲置、资源浪费等现象时有出现。主要表现有以下3个方面。

1.由于一些学校对数字化实验技术认知不足,缺乏调研

设计方案起草大多数是由厂商提供。而实际上由于学校并未支出一定设计费用,厂家与学校沟通(特别是实地勘察)不够充分,极易导致设计方案的先天性不足。

2.由于目前国内数字化实验室建设、设计标准不统一,不少厂商均拥有自己独立知识产权的数字化传感仪器(设备),产品不具有互换性

从市场竞争角度讲,不利于公平竞争。可以说,谁获得了数字化实验室方案设计的起草权,谁就先入为主,如果不对此方案进行评估、综合,直接交由政府采购中心批准(一般情况下均获准通过)招投标作为技术方案的话,极易让投标人“钻空子”,对招标人的利益造成损害。

3.数字化实验室建设过程缺乏有效监控

目前,国内尚无专业的负责数字化实验室施工、安装的监理公司,数字化实验室施工过程的监理重任就靠学校自己控制,这就会出现众多漏洞。诸如学校专业人员匮乏,原材料或仪器进场缺少必要的检验程序,安装过程中无专职人员参与监控协调等。

三、中学数字化实验室建设特点

1.数字化科学探究实验既是中学生的学习目标,又是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

在数字化实验技术中最常运用的数字化产品是“数字化数据采集处理系统”。该系统是一种精确测量和计算的辅助实验工具,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由传感器、数据采集器和配套的科学计算软件组成,它的功用主要体现于方便快捷得对实验中的数据进行采集记录和计算分析,从而大大提高实验精度和效率。

2.与传统实验相比,特点明显

数字化实验室实验设置时间大大减少,实验课的效率提高,实验耗材减少,学生有更多时间进行创造性的探索和尝试;先进的传感器,可满足各种物理量的测量需要,尤其是那些瞬间变化的量(如小车碰撞前后的速度),可以真实再现传统实验仪器无法实现的实验;运用数字化实验技术,以传感器为测量工具,计算机读取数据,精确度很高(一般可精确到小数点后5位以上),且避免了肉眼观察的误差。而且数字化实验技术可以很方便地解决气氧含量,溶氧含量,CO2含量,色度、浊度、磁场强度、光照强度等物理化学量的测量问题。在数据分析时,数字化实验技术运用专门的计算软件,可以方便地添加各种公式计算数据,还能快速创建图表描绘曲线并进行拟合、积分、切线等操作,大大提高了数据分析效率和精度。同时具备强大的误差分析功能,符合大学基础实验教学的需要。

3.中学数字化实验室建设,应建立在普通理、化、生实验室设备建设基础之上

即数字化实验室建设必须是已经有普通理、化、生实验室设备存在,抑或在数字化实验室建设之前首先建设普通理、化、生实验室,或者打包招标,但普通基础实验室须先行施工。

四、中学数字化实验室规范建设

1.数字化实验室技术方案设计,图3为数字化实验室基本配置表

(1)根据自身的招生规模确定拟建的数字化实验室的总数量。

(2)根据实验楼教室功能设计、总体分部以及教学需要确定数字化实验室的楼层分布。

(3)根据文、理科班级结构确定理、化、生数字化实验室的分配比例。

(4)根据实验楼各教室面积确定数字化实验室实验小组分配(即每几个人为一组)。

(5)在数字化实验室建设方案出台前,学校应进行充分的技术与市场调研,走访相关生产制造厂家。建议最好走访一下具有大学背景的数字化实验室制造商,充分利用其教育资源优势,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尝试合作建立数字化科学实验基地,使其在新一轮的课改中保持学校的先进教学优势;同时高校也将获得宝贵的一线教育经验充实扩展自身研发方向,从而实现双赢。同时,考察相关厂家的数字化信息系统实验设备产品是否通过质量监督检验检验。配套系统软件产品是否适合国内教学习惯,具有较强的扩展性,能够支持拓展型实验和学生自主探究。产品能否较好地兼容现有实验室器材,是否具有较好的售后服务承诺、培训服务等。

(6)在博采众长的基础上形成一套集先进性、合理性和经济性于一体的技术方案。 图4为数字化实验室设计案例。

2.招标采购方案设计与制定

在上述基础上,学校应会同招标采购主管理部门,依法制定公正合理的招标采购方案。招标文件应于相关媒体公示并明确招标文件的获取途径,招标采购人名称、项目名称、项目编号、合格投标人要求、报名地点、报名与投标的截止日期、招标形式、评标办法、投标文件格式、合同格式与主要条款等。

3.施工过程控制

为保证工程质量,学校应委派专人负责数字化实验室设备施工、安装全过程监督、协调、管理。其中包括普通基础实验室地下管、线铺设,地面工程实施,实验室电器线路、桌凳的安装与调试,元器件进场检验,直至最终设备验收等各个环节。

中学实验室建设方案范文2

关键词:中学;动漫教学;实验室;模式

中图分类号:G4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2)10-0074-02

21世纪,动漫产业已成为全球性的新兴产业。为推动动漫产业的发展,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文件。为响应国家政策,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树立电脑动漫创作教育特色,很多较发达地区积极申报“实验市(区)”,越来越多中小学开设动漫创作课程,斥巨资建设了一个又一个先进的“动漫教学实验室”。但是由于缺乏统一标准,该类“实验室”形态各异,功能参差不齐,不能最大限度地为中小学动漫教育提供有力保障。因此,实行“实用够用、适度超前”的建设原则,制定一套参考标准,已成为各地区动漫教育开展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从深圳市宝安区中学动漫教育现状出发,总结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的一些经验。

一、 目前中学动漫教学实验室建设显现的主要问题

1.投入大,产出小

部分中学正大张旗鼓地开展动漫教学,建设动漫实验室,由于处在起步阶段,没有经验可循,没有标准可依,各个学校依照自己的思路在摸索,虽然有创新之处,但在硬件建设上难免出现重复投资、设计太超前、使用率低等现象。一个动漫实验室动辄投入十几万、甚至几十万元,还配备专门的动漫教学教师,但真正用于常规教学的时间却很少,能接触动漫创作设备的学生也仅限于兴趣小组内的同学,与树立动漫创作教育特色、创“实验学校”的目标有一定差距。

2.太专业、太单一

目前市场上的动漫制作系统功能单一、操作复杂、制作流程较长,如摄录编系统、PhotoShop、Macromedia Flash、3D Max、MAYA等软硬件系统的使用都需要经过较长时间的专业训练,这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制作动漫的热情和能力,也限制了动漫教育的全面普及。

3.与潮流脱节、缺乏交流

由于缺乏统一的组织规划,很多学校在实验过程中,都存在“闭门造车”的情况,只购买认为符合本校实际的产品,而且在建设过程中很少与其他“实验校”进行经验交流,常常会出现同一地区的学校配备不同品牌、不同型号的动漫教学设备的现象,有些软件资源原本可以多次使用,但又多次购买,造成重复投资。

二、中学动漫教学实验室建设的基本模式

1.“工作室”模式

让每个学校都建立专门的动漫教学实验室有一定困难,而先建立面向专业教师和感兴趣的学生、通过社团的方式存在的“工作室”,则能体现学校特长生培养的优势。“工作室”规模较小,在占地面积不大的场馆里,放置十台左右的电脑,安装专门的软件,配备少量摄像头、绘图板、场景道具等,就能开展教学活动了。平时教师们可用于教学资源建设(发挥软件制作室的作用),课余时间进行学生兴趣小组、动漫社等社团训练、创作,物尽其用,而且投入不大。

2.“常规实验室”模式

在动漫兴趣小组辅导过程中不断积累,对教材、教法、教学设备应用等方面有了一定了解后,经济条件允许的学校就可以着手建设“常规动漫教学实验室”了。此时,教师们对哪个品牌哪个型号的软硬件设备较适合本校情况已经很熟悉,在上级部门如教育局设备中心、电教站等的进一步指导下,再建设实验室,就可以做到“统一标准、创新应用”。建成后,可用于常规教学,让全校学生参与动漫创作学习,课余时间也可作为兴趣小组训练场地。

3.“对外合作”模式

对于经济欠发达地区或者一时难以拿出专项经费用于动漫教学的学校,可以选择与专业动漫创作软硬件供应商合作,通过租借或者合作推广等方式,先借用几套设备,通过对外教学研讨、组织学生参加比赛、优秀作品等方式在本地区教育系统内推广他们的产品,实现商家与用户双赢。

三、中学动漫教学实验室建设的思考

1. 分析问题,寻求对策

如何使动漫创作变得简单容易,不需要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学习和使用专业制作系统,即使是初学者也能轻松愉快地制作自己喜欢的作品;如何让动漫实验教学所用设备符合学生学习习惯又顺应时代潮流,做到“适度超前,实用够用”。实验学校在应用过程中要不断积累,加强交流,在上级主管部门和产品供应商的帮助下制定一套合理的设备配置标准,是现阶段动漫教学实验室建设的首要任务。

2. 建设一套完善的申报、验收机制

实验学校在建设动漫实验室前,应该按规定向上级主管部门报批,并根据整改意见修改建设方案,待上级部门同意并拨款后,方能专款专用,通过招投标、政府采购等正规途径,购买所需设备。实验室建成后,应当邀请上级部门派专人进行验收,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做到规范、严谨。

3. 制定措施提高使用率

实验室建成后,学校应该制订措施,提高其使用率,做到“造福师生,物尽其用”。可以通过开展动漫常规课程、课外进行兴趣小组活动,也可以组织教师在此进行教学资源建设、网络教研。通过日常教学打基础与兴趣小组的技能提高,组织有特长的师生参加“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全国多媒体教育软件大奖赛”以及市区教育部门举办的相关比赛,通过比赛促进应用,并不断提炼本校动漫教学特色。

动漫人才培养是新时代中小学教育的新任务,但中小学动漫教学没有前人的经验可循,动漫教学所用设备设施标准更需要我们的慢慢摸索,在现代科技不断进步的背景下,我们应该加强学校间、学校与企业间、教育主管部门与企业间的交流,通过“应用—总结—再应用—再总结”的有效探索,为所在学校、所在地区的动漫教学开展找到一条有章法可依的规范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附 中学动漫教学实验室建设方案实例

一、硬件配置

1. 学生用机CPU英特尔奔腾双核 E5800以上;内存≥2GB;硬盘容量≥320GB;独立显卡,显存≥512M,集成网卡、声卡;LCD显示器,尺寸≥19英寸;具备系统还原功能;

2. 教师用机:CPU英特尔酷睿TM2双核E7500以上;内存≥2GB;硬盘容量≥500GB;独立显卡,显存≥512M。LCD显示器,尺寸≥19英寸;DVDRW光驱,集成网卡、声卡;

3. 数位板(绘图板)1024压感以上,100点/秒速度以上,读取分辨率2500LPI以上,每两台电脑配1块;

4. 摄像头,USB链接,500万像素以上,动态分辨率1024×768以上;条件允许可配备动作捕捉仪;

5. 音频采集设备;

6. 扫描仪,平板式,6线彩色CCD以上,USB2.0,光学分辨率高于600dpi 1台;

7. 数码相机有效像素800万以上,3倍以上光学变焦,图像2560×1920像素以上1部;

8. 激光彩色打印机,分辨率600×600dpi,打印速度8页/分钟以上1台;

9. 灯光系统;

10. 场景道具等。

二、软件配置

1. 所有电脑联网,并可上Internet;

2. 安装正版网络教室系统;

中学实验室建设方案范文3

关键词:高校;实验室建设;实验室管理

高校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工作是高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验室教学也是高校教学体系中的重要一环。对高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模式的探讨对充分发挥现代化教育手段的作用、利用实验室教学培养具有高实践能力的人才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就当前高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进行简要探讨。

一、高校实验室建设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缺乏对实验室的科学建设与管理。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高校的实验室建设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也涌现出一大批具有很强科研实力和科技含量的实验室,其中一些甚至在国际上都处于领先地位。但是,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和现代社会对人才要求的逐步提高,目前许多高校的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已不能满足人才培养的需要。许多高校的实验室面临着实验仪器落后,实验用房与配套器材滞后的现状。尤其在实验室的科学建设与科学管理上,没能做到与时俱进。这就导致高校实验室教学不能达到使学生在有限的空间中学以致用、理论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目的,严重影响了高校对高素质人才的培养。

第二,实验内容缺乏综合性和创新性。综合性、创新性人才是21世纪人才培养的要求与目标,实验室教学是现代化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之一。但是在目前许多高校的实验室教学当中,操作性和验证性实验还是占多数,学生被束缚在教师制定的框架中,只能按照设计好的模式步骤去实验,极大地限制了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提高。现在的大多数实验室教学体现了专业性、实践性,但是缺少综合性与创新性。往往某一实验室只针对单一的课程或专业开放,而各个实验室之间也缺乏联系,这就导致了综合性教学难以实现;实验课程缺乏灵活性,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

第三,实验室管理人员缺乏相关知识。随着高校教育教学制度改革与创新的进一步深化,高校师资力量得到了进一步提高,但是高校对实验室管理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却没能受到足够的关注,实验室管理人员学历普遍偏低。这就导致现在大多数高校的实验室都缺乏专业的或是具有相关专业知识的人员进行管理和设备维护。其最主要的原因高校对实验室管得的重视程度不够所导致的。许多高校实验室的管理都仅仅是靠着普通的安保人员来兼顾的,但是许多仪器的定期维护和检查却是这些人员无法提供的,这就导致了实验室器材与设备的维护效率低下、损耗过快,造成了相当程度的资源浪费。同时,由于管理人员监管意识的缺乏,往往也会使得实验器材(尤其是一些小型仪器或易耗品)的遗失。

第四,管理方法落后,与信息化建设缺乏有机结合。高校实验室设备维护率低下,实验物品保管不到位的问题的出现不仅仅是管理人员结构不合理所导致的,也是实验室管理办法落后的后果之一。首先,《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及使用方法》、《实验室安全制度》、《事故责任与损坏、丢失赔偿制度》等相关制度不够完善;其次,高校实验室信息(包括仪器设备、教学实验、科研课题、研究成果等信息)具有数量大、分布广、变化较为频繁、交流需求迫切等特点,传统的实验室管理办法一不能满足现代化实验室的要求。目前许多高校实验室管理未能与高校的信息化建设相结合,未能实现计算机管理,实验设备也未能进行数字化备案。这就导致实验室管理的总体效率低下,离标准化实验室的建设目标还有一定距离。

第五,实验室管理监督工作开展不到位。实验室的管理监督工作,是确保实验质量的重要环节,是确保实验室质量满足教学、科研要求的重要手段,也是实验室管理的难点。当前高校实验室管理面临着缺乏健全的实验室监管制度、监管工作不到位的现状。由于缺乏有效监管,许多实验活动达不到预期效果,实验设备的维护与保管也不到位。

二、高校实验室建设和管理改革的建议

第一,提高对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的重视程度。首先,要明确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具体而言,应到做到:一是加大实验室建设的投入,首先从硬件设施上提高实验室的综合性,为具有综合性与创新性的人才的培养创造良好的实验室环境;二是进一步完善实验室管理制度,明确实验室管理的目标;三是建立实验室管理绩效指标体系,明确实验教学任务;加大实验室开放力度,提高实验教学的创新性与综合性。

第二,加强实验师资队伍建设。加强实验室管理人员的培训和高素质实验室管理人才的引进,进一步提高对实验室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要求与学历要求;完善实验师资队伍的人才结构,强调管理人员的专业化管理能力与技术化管理能力,提高高学历人才所占的比重。同时,还应建立健全实验室人员绩效管理制度,制定一套切实可行的考核方案,通过考核评估奖优罚劣,充分调动实验室人员的积极性。

第三,充分利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计算机网络技术所带来的高校校园网的建成,无疑为复杂化的实验室管理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好机会。网络化与计算机化管理可以大大的提高实验室管理的效率,而实现实验室的网络化也同样是现代高校实验室建设的目标之一。同时,通过网络化管理手段建立的数字平台可以针对当前高校实验室教学数据交换频繁,信息量大的特点进行实验设计与课程辅导,有利于现代化的综合性人才的培养。

参考文献:

1、常薇,肖媚燕.高校开放实验室管理模式研究与改革[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6(2).

2、蒋爱凤,胡喜.高校实验室建设及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0(4).

3、牟英华.高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存在的问题及优化对策[J].四川经济管理学院学报,2009(2).

中学实验室建设方案范文4

1 网络教学优势

新课程改革体现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角色定位,准确把握教改思想,改进教学方法是教学改革成功的关键。

网络教学有利于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创建新型的教学模式,促进教师教育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变革,培养适应当代社会发展的人才;网络教学能创设丰富教学情景,促进学生创造性学习;网络教学拓展了学生学习的时空,学习者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方接入因特网,开展学习;网络学习能提供极强学习交互性、协作性,学习者可共同参与同一专题学习、讨论、交流,方便学习效果最大化。

在网络教学中,基于网络的搜索引擎,可提供大量的多媒体信息和资料,不仅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获取和保持,而且大大扩展了学生的知识面;海量、共享、易寻的网络学习资源具有很强的便捷性和选择性,使学习者的学习更具效率。

2 网络教学环境现状

当前,学校信息技术基础环境得到较快发展,学校普遍建成校园网络,网络覆盖到学校每个角落。教室都装备了多媒体教学系统,实现了“班班通”,这些为学校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提供了基础条件。

但是,目前学校环境建设还仅是初步的,应用还停留在浅层次。主要表现为:学校网络教学环境建设中网络布点数量有限,大都是供教师课堂教学知识传授所用,教学相应资源比较缺乏,教学应用平台不足。学生的自主学习、教师与学生教学互动、学生之间的互动学习、教师之间的互动学习尚不能满足需要。

3 网络教学环境应实现的功能

要能提供师生极其丰富的信息资源库,要能实现师生在网络上进行多样化的学习交流,推动实现教学方式的变革。教师能充分利用网络环境进行多样化的教学。能实现开设基于“情景创设”“主动探索”“协作学习”“会话商讨”和“意义建构”等多种教学方法综合运用的全新教学形式。学生能利用网络进行自主学习,实现由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积极地探索知识和建构知识的主体。

4 网络教学环境建设目标

4.1 构建功能强大的校园基础网络

建设一个集语音、视频、数据的综合统一平台;满足互联网访问的需要、满足教师日常办公的需求、满足校园内部管理和多媒体教学的需要、满足数字化实验室等网络高速连接的需求;作为校园各类信息化服务的载体和对外信息,实现区域互联,互动教学,远程学习的载体。

4.2 构建功能强大的校园教学应用系统

1)建立数字电视系统。实现优秀教学资源的网上直录播及点播功能。

2)建立远程交互系统。满足校间、校内互动教学,实现面对面沟通培训,实现在线流媒体教学。精品课程、专题讲座通过系统提供的会议录播软件进行点播。

3)建立多媒体教学系统。帮助师生高效率完成教学任务、提高课堂效果。多媒体教学系统包括计算机、投影机、先进的交互式显示设备、实物展示台、中控操作台等设备,能满足教师在教室实施多媒体教学的各种需求。

多媒体教学系统要增强教学互动性。

4.3 构建功能强大的教学实验室

通过两种途径实现。一种是将学校的计算机网络教室功能拓展成多用途的教学功能室;另一种是改造提升学科教学专用实验室,使其形成网络教学环境,实现学生自主、合作、交互式的学习。

4.4 构建丰富的教学资源体系

多途径建成丰富的信息资源库:文字资料库、教学图片库、视频库、音乐音效库、备课资料库、电脑小课件库、学习软件等。

5 基于网络的学科实验室建设策略

5.1 计算机网络教室的功能拓展

计算机网络教室是满足学校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的功能室。主要由教师计算机、学生计算机、交换机等设备组成的网络教学环境,是学校普遍要求建设的教学教室。目前,学校普遍建成了一定数量的网络教室,且主要用于开设信息技术课所用,其功能相对比较单一,不能发挥其最大的效益。在满足信息技术学科教学功能的基础上,应将其功能拓展成多功能的学科教学实验室。

1)语言教学教室。在计算机网络教室的基础上,安装专用语言学习教学软件,配置语言学习资源,配备高品质专用耳机,即形成语言教学环境,满足口语教学及测试需要。

2)师生电子阅读。在计算机网络教室的基础上,在服务器上配置电子图书资源,安装图书阅读工具软件即成为电子阅览室。

3)数字化美术教室。在计算机网络教室的基础上,增加美术手绘画板及绘画学习教学软件形成美术教学环境,用于美术绘画教学。为美术教学提供一种新型的教学手段,提高美术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的兴趣。

网络计算机教室还可拓展成语文、历史等学科教学用功能室,只要配置相关学科的教学专用软件和教学资源即能实现相应功能。

5.2 将现有教室或实验室升级,打造具有网络学习环境的专用功能室

1)教学网络教室。在传统普通教学教室的基础上,班级配备一定数量的学习终端(计算机、上网本、平板)。教师教学多媒体系统、学生学习终端与学校网络管理与资源中心形成网络,实现师生教学互动、学生自主学习及小组协作学习,提高教学效率。

2)数字化理科实验室。在传统中学理化生和小学科学实验室的基础上,根据需求(分组的要求)配备一定数量的计算机并将这些计算机构建成网络环境,这些计算机可以设置到每个实验桌上,也可以相对集中布置在一个区域。在此基础上,添加理科实验用实验数据采集分析系统及配套实验工具等,实现理科实验教学的数字化。将信息技术与理科实验教学过程科学地融合在一起,来营造一种新型互动式的实验教学环境,完善现有实验教学手段。通过数字实验系统的应用,培养学生一种新的实验方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3)数字化地理历史实验室。在传统中学地理历史实验室的基础上,根据需求(分组的要求)配备一定数量的计算机并将这些计算机构建成网络环境。在此基础上添加地理历史教学工具如数字星球系统、地理历史教学模型、地理历史教学应用软件和资源。为学生地理历史学习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地理历史的兴趣,提高学生地理历史素养和技能。

4)数字化数学实验室。通过建设一定规模的基础网络,添加数学教学工具,如图形计算器、数学教学模型、数学教学应用软件,构建互动式的数学教学环境,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习效果。

6 基于网络的学科实验室建设实践

近年来,南京市教育装备与勤工俭学办公室装备了一批基于网络教学环境的教室与实验室,如网络教学教室、自动录播教室、数字化中学理科实验室、数学化小学科学实验室、数字化美术室、数学化数学实验室、书法教室、音乐欣赏厅、技能实践室(航模、机器人、武术)等项目。装备过程经历了需求调研、标准论证、方案制定、政府采购、项目实施、使用培训等,保证了实验室建设的质量与效益的发挥,为学校提供了多样化信息学习环境。

6.1 广泛调研,了解市场

基于网络教学环境的实验室建设大都是一些新的装备项目,无可借鉴的先例。因此,要首先深入到项目学校开展调研,听取学校管理使用人员的需求建议,同时了解市场。针对装备项目,对相关企业的产品与技术进行分析比较,提出综合性、优化解决方案。其次,对部分经营规范、服务优良的品牌供应商开展方案征询,收集资料,对相应的配套产品进行筛选。

举办各类项目展示会,进行产品和技术的展示对比。邀请国内优质供应商参展,同时,组织学校、专家组成员对所展产品进行综合的评价,推荐出各项技术指标及功能贴近目标需求的产品。

6.2 多方论证,制定标准

在调研的基础上,针对当时市场产品现状和学校需求情况,制定相关项目装备标准,确定采购技术参数基本要求。

其间,分别组织相关专家、中心组教师、使用学校教师召开座谈会或研讨会,起草了《南京市理科数字化实验室建设指导方案》《南京市中小学课堂教学录播专用教室建设规范》《南京市小学科学数字化实验室装备指导意见》《南京市中学数学实验室装备指导意见》和中小学美术数字画板装备技术参数要求,用于指导学校装备。

6.3 一校一案,落实需求

在统一要求的基础上,结合学校实际,指导学校提出具体的装备需求方案。中小学录播系统的装备涉及的每所学校,由于基础环境不同,需逐校多次落实建设方案。中小学数字化实验室、中学数学实验室也因场地的不同需多次深化具体方案的设计。书法室、技能实践室的建设,从学校需求调研起,到项目方案成型,再到用户或学科中心组研讨修改,专业人员设计,再返回学校对项目功能做综合评测,最后形成科学合理的项目需求文件。

6.4 项目整合,集中采购

根据学校申报的采购需求,按类别进行汇总统计,分别按系统集成、多媒体设备、木器设备、仪器器材等进行集中公开招标采购。由于集中后产生了一定的规模效益,吸引了相关设备的知名供应厂商参与。通过科学的评价标准和公开、公正的采购程序,既保证了项目设备的质量,又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益。同类项目通过拆分组合式的采购,比市场同类项目采购,节约资金达20%以上。

6.5 强化管理,确保质量

招标采购完成后,及时与中标供应厂商签署采购合同,召开项目学校和中标供应厂商的工作会议,明确项目实施的时间要求、设备质量要求、服务要求。要求项目学校设立项目责任人,全程参与项目全过程的管理监督。中标企业要制定项目实施的工程计划,并在项目现场进行公开展示,便于市、区县、学校、企业随时对照,保证相互配合合作。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项目主管部门定期深入学校了解项目实施进度、协调企业之间工程配合的相关问题。有的项目,我们充分利用区县技装部门、学科中心组和学校管理人员的力量,形成质量管理网络,并通过短信、QQ群等方式,实现对项目全程监控,提高管理效率。

严把设备产品进口关和项目工程质量,项目完成时,组织验收小组逐项逐件进行验收。不仅验收每件物品的数量质量、核对技术参数,更重要的是考核整个系统的综合功能。

6.6 培研结合,发挥效益

由于这些项目技术含量相对较高。为了保证项目建成的效益发挥,我们高度重视培训工作,将项目技术培训作为招标文件的重要内容加以明确要求。项目实施后,集中开展系统性的教师培训工作。先后分类开展了数字化实验仪器、数字美术画板、数字星球系统、图形计算器、互动电子白板、数码显微系统和网络设备应用使用操作、维护保养的专题培训。

培训过程中,除了企业技术人员对设备使用开展培训外,在数字化实验仪器、数字美术画板、数字星球系统、图形计算器等项目的培训过程中,还邀请使用过的学校教师作为培训讲师,他们不仅培训设备的使用技术,更重要的是将设备使用与学科教学目标有机地结合起来,增强了培训的效果与实践工作水平。

加强合作,开展教学应用交流。先后和教研部门、项目实施企业合作,共同开展数字美术画板、数字理科实验室、数学实验室等研讨课、公开课,交流使用经验与成果,促进使用。

组织开展学生数字美术作品的展示交流评比,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促进数字美术学科教学。数字美术项目培训后,开展教师、学生数字美术作品论文、课件、作品的评比,作为培训与学习考核的成果,得到了学校的广泛响应,取得较好效果。

以课题研究为抓手,促进学校设备使用和教师专业成长。如开展了“数字绘画技术在中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的运用研究”,开展了基于数字地理实验室、数字小学科学实验室、数学实验室教学模式的研究,以课题研究促进项目的使用与教学效益的充分发挥。

中学实验室建设方案范文5

关键词 新形势;信息安全;实验室;建设;对策

中图分类号TP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0)25-0212-02

计算机信息技术的不断普及,社会对各类信息技术人才的需求与日剧增,尤其是对信息安全人才的需求更为突出和紧迫。信息安全实验室作为培养信息安全人才的重要平台,担负着锤炼学生过硬的信息安全本领的重任,探索新形势下信息安全实验室建设,对提升信息安全人才培养质量,为社会输送更多优秀信息技术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建设新型信息安全实验室的重要意义

1.1建设新型信息安全实验室是信息安全发展的现实需要

信息安全发展势在必行。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信息化建设的高速推进,为信息安全产业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根据IDC数据分析显示,目前安全市场的增长远远高于整个IT市场的增长。政府、电信、金融等部门和行业对信息安全的投入加大成为推动市场的主要动力,随着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等信息化应用的不断深入,对于数据的安全保障、不可否认性等安全机制的要求日益提升,使得信息安全人才在维护信息安全方面的作用将越来越突出。信息安全发展需要有一流的信息安全实验室作技术支撑,众多的理论和实践需要在实验室中得到进一步验证。

1.2建设新型信息安全实验室是满足信息安全人才需求的有力保证

信息安全人才,即受过计算机网络技术、信息安全教育,懂得计算机技术和信息安全方面的知识并且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专门人才,在维护信息安全、保障网络运行中起着基础和决定性的作用。据不完全统计,仅北京一地信息安全人才缺口就达到十万,而现有高校每一届信息安全人才培养数量不足万人,人才供需矛盾十分突出。要解决好需求与供应不足的矛盾,必须要加大信息安全实验室的建设力度,以平台建设的扩大增大人才的培养规模。

1.3建设新型信息安全实验室是解决高层次信息化人才短缺问题的有力抓手

我国的信息产业中工程技术人员所占比例信偏低,高层次人才匮乏的问题比较突出,以首席信息官为例,我国才刚刚起步。CIO的设置是企业信息化成熟的标志,是从采购、库存、销售到客户管理整个业务流程的信息化。早在20世纪80年代,全美500家大公司中就有40%设立了CIO的职位。到1988年底,财富世界500强的企业已有30%以上实行了CIO体制,美国的政府部门也开始设立CIO这一职位,而我国才刚开始起步,这类高级信息化人才的缺乏已经开始影响到我国信息产业的提升与发展。这些矛盾的解决需要通过建设高规模、超前型的信息安全实验室这一有效载体来实现。

2 我国信息安全专业建设现状分析

2.1信息安全专业建设刚刚起步

进入21世纪以后,高校信息安全专业建设有了飞速的发展,有多所学校建立了信息安全专业,形成了从本科生到博士研究生的培养梯队。不同的办学思路一方面体现了各高校的办学特色和学科优势,在学科发展初期是一种有益的探索和尝试;从另外一方面也体现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缺乏对信息安全人才培养的统一规划和指导,尚未形成科学合理的教学模式。

2.2专业基础课程难度大、内容多

信息安全领域的知识覆盖面广、学习难度大,其中信息安全专业的核心课程包含密码学、数字水印技术、访问控制、信息对抗、网络安全技术等,这些课程往往建立在大量抽象、复杂的数学模型及计算机网络基础上,并且在课程学习之前,就需要对线性代数、离散数学、计算机网络等基础课程有较深的掌握和理解。开设配套的实践课程需要专业的教学平台,实施较为困难。

2.3实践教学环境搭建困难

安全隐患与安全威胁的排查能力是需要在大量的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不断实际操作方能提升的,所以在完成理论知识的学习后,实践课程的补充尤为重要。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搭建存在安全隐患或者安全威胁的实践环境往往需要较长时间,同时搭建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无法保证每次环境的一致性,很难确保信息安全实践环境的反复重现。

3 新形势下信息安全实验室建设探讨

3.1信息安全实验室建设目标

信息安全实验的建设应当为国家安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所发展的信息安全提供科学依据,解决对国民经济发展起关键作用的科学问题,探索可能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可预见的有关信息安全问题;为国家或部门信息安全出谋划策,研制和开发具有自主版权的、关键的信息安全技术;为国家培养信息安全方面的高级专业人才,努力将实验室建设成国际一流的信息安全基地。研究国家急需的信息安全理论和关键技术,为国家提供有关信息安全政策和法律建议。研究开发信息安全的系统和模块,为企业、研究机构和政府部门提供安全的系统解决方案、安全模块和安全咨询服务。

3.2创造专业核心课程实践操作环境

信息安全专业课程体系中,密码学、主机安全、PKI/PMI数字证书机制、木马病毒原理、安全审计、数据安全、防火墙技术、入侵检测技术、VPN隧道技术等课程是最为主要知识环节。掌握这部分知识,也是信息安全人才培养的重点教学目标。密码学:将主流密码加解密过程用直观的方式展示出来,并通过较好的实验环境搭建,使得学生可以通过实践动手直接把在书本上学习的知识全部呈现出来,同时还能通过与源代码的一一对应关系,将程序代码与实现效果一一对应出来,达到“用中学”的效果。

3.3进一步拓展实验室的服务功能

信息安全实验室作为学校的一个重要公共实验场所,必须要最大化地利用实验室内的一切资源,为学生、教师甚至是社会人士提供相关信息安全服务,提升实验室的综合服务水平。要把实验室作为提升学生素质的重要舞台,通过开展针对学生及社会人员权威机构培训认证服务,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通过实验室的实际模拟和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团队意识和团结协作精神,促进信息产业健康发展。

中学实验室建设方案范文6

与物流人才奇缺的现实形成鲜明对比的现象是物流企业非专业人员太多,还有许多大型企业将富余人员安置到自己的物流部门。物流企业由于人才不足,造成企业经营水平低下,难以适应物流业发展日益国际化的要求。

同时还要看到,社会对大量物流人才的需求仅仅通过课本的培养是远远不够的,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中的技能需求差距是目前物流教育与社会需求的显要矛盾。

一位国内知名的物流公司的总经理这样评价道:“本公司共有676名员工,其中具有硕士学位的12人,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的仅91人,具有大中专学历的186人。从发展的角度来看,80%以上的人需要进修提高,50%的人员可随时被替换。”

物流实验室建设需求

企业在用人过程中往往希望使用有一定工作经验,或是能够迅速读懂运作流程,能尽快投入到正常物流作业过程中的毕业生。然而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往往接受的是书本上的知识,通过理论学习无法完整地了解物流运作每一个环节的实际情况,从而与企业用人需求产生了较大差距。

如仓储作业中的收货流程,在理论学习中我们知道了车辆到达-收货码盘-验货入库的流程。但在实际作业中,车辆停靠位置的选择,卸货码垛的技巧,检验方式是抽检还是必检,卸货暂存位置管理,甚至收货过程中发现司机送货单与订单不符或者没有送货清单这些紧急情况的处理等等,都需要通过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才能了解整个过程中的全部内容与细节。

在物流教育过程中,往往没有条件去实现这些现场作业培训。物流实验室可以弥补这一缺失,通过物流操作实训,让学生在学习期间掌握企业物流运作特点。因此,物流实验室是培养专业物流人才的有效途径之一。

物流实验室的发展阶段

国内物流实验室的建设大致经历了虚拟实验室建设、离散型物流实验室建设、集成化物流实验室建设三个阶段。其中,集成化物流实验室是能够贴近企业实际,并能真实反映企业物流作业特点的一体化、柔性化物流实验室。

1.虚拟物流实验室

虚拟物流实验室兴起于1999~2002年,此时电子商务和物流的概念在国内炙手可热。学校为了紧跟社会需求热点以及培养电子商务与物流人才的需求,开始大批兴建电子商务与物流实验室。这一阶段的物流实验室大都是虚拟的,即教学软件与电脑的组合体。这种实验室的最大缺点是学生对物流的认识还是存在于理论和虚拟层面,对物流没有直观的认识,因此不能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以后,这一代物流实验室更多地成了学生打游戏和上网的场所。

2.离散型物流实验室

在认识到虚拟物流实验室的缺点以后,部分学校在其基础之上,通过增加适当的硬件设备如叉车、托盘、货架等,甚至小型仿真自动化立体仓库(AS/RS),并引入电子标签、条码识别等系统,提出第二代物流实验室建设方案。这时的物流实验室从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早期实验室虚拟化的弱点,但是在这种实验室系统中,各子系统离散存在,彼此没有形成有机的联系,而且缺少真实数据的支持,系统不能够运行。学生仅仅从直观上知道了设备的名称和设备的外观,而对整个设备及系统的运作和流程知之甚少。最终,这些设备更多成了学生参观的小型物流设备陈列馆,实际教学内容还是没有从本质上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集成化物流实验室

随着现代物流装备技术与管理水平的不断发展,如何利用现代化物流设备,结合实际物流运作流程,给学生提供动手练习的实训平台,一度是很多物流教育工作者的课题之一。集成化物流实验室随之诞生。集成化物流实验室的特点在于:

集成化物流实验室是基于了解企业物流运作实际需求,并具备实际动手能力的人才需求而建设的,因此集成化物流实验室对物流人才的培养更具有针对性;

集成化物流实验室是基于对不同行业物流系统特点的深入了解而建设的,它能够通过不同实训流程、实训模块的操作,给学生提供不同行业物流运作环境的再现:

企业的物流解决方案通常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它包含了物流设备、物流管理、运作流程等多方面的整合。集成化物流实验室正是基于这一完成的系统需求而建设实施的。在集成化物流实验室建设过程中更关注一体化的企业物流系统,而不是独立的物流设备的堆砌;

集成化物流实验室引入了大量企业真实的入出库数据,甚至能够进行真实的仓库作业,能够为教学实训搭建真实的企业物流运作平台,使得学生能够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得到锻炼。

集成化物流实验室的建设思路

1.集成化物流实验室的建设原则

(1)一体化原则

一体化原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软件系统和硬件系统的一体化,主要包括WMS与整个硬件系统的一体化,RF与DPS软件的一体化,Pick-to-light与DPS软件的一体化,WCS与AS/RS的一体化;另一个方面体现在不同子系统之间的一体化,例如AS/RS系统与Pick-to-light系统的一体化。

(2)柔性化原则

柔性化原则体现在,当模拟不同商业环境时,相应的物流硬件与软件系统应该符合该行业特点。这时需要总和的考虑,如何取舍相应的模块,从而得到与该行业特点相适应的软硬件一体化系统。

(3)模块化原则

模块化的设计思路保证了对不同行业进行模拟时能够较好地进行模块的取舍,从而反映相应行业的物流特点。

(4)全面性原则

建立物流实验室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实践环境,应形成较完整的物流运行模拟体系,为本科生、研究生、各类培训班学员提供一个先进、新颖、有竞争性、趣味性的实用教学手段,实验室的教学功能可供物流管理专业和物流工程专业多门课程使用,使之成为集科研、实验、学术交流、人才培养于一体的物流学科建设和科研基地。

2.集成化物流实验室系统架构

在集成化物流实验室系统架构中,应用根据企业仓库作业管理系统(WMS)而开发的教学培训版本,它向上可连接电子商务、财务、车辆调度(TMS)、ERP等上层管理系统,向下透过物流控制系统(WCS)、RF系统等下层控制系统连接包括自动化立体仓库、输送/分拣系统/电子标签拣货系统/RF、RFID系统等底层设备,进行具体岗位培训,并能够对培训过程中学生作业进行指导与考核。

集成化物流实验室是基于现代物流装备与物流管理、运作流程于一体的综合物流实训平台。在培训过程中,通过再现真实的企业物流运作环境,真实的订单下达、作业任务编排,收货、上架、储存、拣选、集货、发货、库位管理等实际动手操作内容,完成整个培训过程。

与此同时,集成化物流实验室在培训过程中既能够培养学生对现代物流装备的认识与动手操作能力,更富含大量实际运作过程中的突发事件处理,可以提高培训过程的真实性,以此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

3.集成化物流实验室建设方式

集成化物流实验室建设具有较高的科技含量与专业技术性要求。如果学校独立实施,除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外,还需要具备丰富物流设备应用经验、企业物流管理知识的专业人员全程参与,在人力、物力和时间投入上难度较大。因此,引入社会资源参与现代物流实验室建设是解决上述困难的有效途径。与具备先进物流运作理念的成熟企业合作,共同建设集成化现代物流实验室,不仅能够保证实验室自身建设方向的正确性和合理性,更能依托企业等广泛社会资源,为学生提供良好实训氛围、企业实习机会甚至未来就业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