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企业的经济效应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企业的经济效应范文1
【关键词】 环境成本; 环境成本内部化; 效应
一、环境的外部性
长期以来,人们把环境看作是能够源源不断地免费提供各种资源的“仓库”和可以无限接纳污染的“垃圾桶”。在工业化大生产和人口不断增长的情况下,各种污染物的排放远远超过了自然的净化能力;各种“公害”层出不穷,产生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数据显示,我国流经城市的河段90%受到严重污染,酸雨影响面积占国土面积的1/3,90%以上的天然草原退化。据国内外专家和有关机构测算,我国目前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造成的损失占当年GDP的8%~13%。造成我国环境污染严重的原因众多,但环境的外部性却是重要因素之一。环境资源作为一种公共资源,具有外部性,环境资源被企业过度利用的主要原因是环境资源的耗费没有计入企业成本。企业生产消耗了自然资源,污染了环境,但由于环境是公共资源,企业却没有付费或者只支付了很小一部分,大量的资源耗费由社会来承担。只有将企业环境成本内部化,将环境资源的损害纳入企业成本核算,才能准确地反映企业运营的总成本,减少企业对环境的污染。
二、环境成本的概念及内容
环境成本又称环境降级成本,是指由于经济活动造成环境污染而使环境服务功能质量下降的代价。根据企业环境成本的内容,环境成本可分为以下四类:
(一)环境保护成本
环境保护成本是为了减少污染物和温室气体排放以及对自然环境有破坏性的废气、废液、废料的产生而执行的作业所产生的成本。例如为降低和消除污染而改进流程和产品设计等发生的成本。
(二)环境检测成本
环境检测成本是指为了达到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环保基础标准、环保方法标准等对企业的产品、流程或其他作业进行检测所发生的成本。
(三)环境内部失败成本
环境内部失败成本是为消除和治理企业已经产生但尚未排放到环境中去的污染物和废弃物所产生的成本。其主要目的是减少企业生产经营中已产生的污染物和废弃物的对外排放,降低排放的污染水平,使其符合污染物排放标准的要求。
(四)环境外部失败成本
环境外部失败成本是指企业产生的污染物或废弃物已经对自然环境造成污染而产生的成本。按是否支付,外部失败成本分为企业已支付的外部失败成本和尚未支付的外部失败成本。已支付的外部失败成本指企业已经支付的由于排放污染物或废弃物而产生的成本。未支付的外部失败成本又叫社会成本,是指由于企业排放污染物和废弃物,但是却由企业以外的机构或人员支付的成本。
三、环境成本内部化
在传统的成本核算体系下,企业的生产成本仅包括用于产品生产制造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等,忽视了企业理应负担的环境资源成本。对于生产中耗费的水和空气等自然资源仅记录其采掘和使用成本,没有考虑企业对环境污染以后产生的成本。因此,企业的行为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环境成本。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成本核算应该遵循污染者付费的原则,不论生产者还是消费者,只要其生产或消费造成了环境损失,就要负担这部分成本,将环境成本内部化。
环境成本内部化就是对环境外部成本进行评估并将其内化到企业所生产的商品成本中,从而体现环境资源的稀缺性,消除其外部性。具体地说,环境成本内部化正是针对环境外部性的特点,将破坏环境的外部成本内化到与此相关的市场主体(包括企业、消费者和政府)身上,由使用环境资源和破坏环境的主体来承担。环境成本一旦内部化后,企业在进行生产决策时就会将环境成本考虑进去,从而将企业的行为调节为社会最优的生产和消费组合,由此,环境外部性得以消除,资源得到优化配置。
四、企业环境成本内部化的经济价值分析
环境问题的外部不经济性是由于私人成本转化为社会成本,解决这一问题最有效的方法是,将私人成本转化到其自身的生产成本中去,即使私人成本内部化。一般情况下,社会成本远大于私人成本,因此将私人成本内部化对整个社会来说是最优的选择。下面,分三种情况对企业环境成本内部化的经济价值进行分析:
第一种情况:环境成本外部化
在传统的成本核算中,对生产型企业来讲,生产成本主要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等,设为C生,在环境成本外部化时,企业不治理排放的污染,将会给社会造成危害,由此产生社会成本,设为C社。假设企业生产的产量为Q,产品价格为P,此时企业的盈利为R0,则R0=PQ-C生,在该种情况下,企业对社会的价值贡献V0=R0-C社=PQ-C生-C社
第二种情况:环境成本内部化(假定企业的产量及价格保持不变)
如果将外部环境成本内部化,即企业要负担治理对外污染的成本,则企业的成本就由生产成本和治理污染的成本构成,设治污成本为C污。在该种情况下,假设企业的盈利为R1,则R1=PQ-C生-C污,由于企业对污染进行了治理,企业的生产不会对社会造成危害,即C社=0。此时该企业对社会贡献的价值V1=R1=PQ-C生-C污。比较环境成本外部化和环境成本内部化这两种情况下企业的盈利及企业对社会贡献的价值:
R0-R1=(PQ-C生)-(PQ-C生-
C污)=C污
V0-V1=(PQ-C生-C社)-(PQ-C生-C污)=C污-C社
企业的经济效应范文2
关键词:收入分配 均衡增长 经济历史 企业生产
宏观经济理论发展的一般历史脉络
“市场的自发调节可以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这一结论最早见诸于亚当・斯密的著作《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此后超过一百年的时间里,这一思想不断得到系统化的完善与发展,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微观经济学基础。一般来讲,微观经济学领域关于“完美市场”的阐述多建立在以最大化为基础的假设条件下,以供求和边际分析作为工具,得出市场自我调节实现资源最优配置以及得到均衡价格的结论,然而,世界范围内经济危机的周期性循环使得完美市场假设迅速得到抨击,针对20世纪30年代美国爆发的经济大萧条,以凯恩斯为代表的“支持国家干预经济”学派提出了有效需求理论,认为经济处于供过于求是一般均衡状态,由此引发失业等问题,政府应以积极的货币和财政政策为导向,提升社会有效需求,实现供求均衡。
经过近40年的发展,以20世纪70年代出现的经济“滞涨”现象迅速使得凯恩斯“有效需求”理论局促无力,新出现的供给主义学派登上历史舞台,提出了“供给曲线垂直情况下,社会总需求的增加只会引起物价上升而不会带动国民收入增长”的观点(图1-C),认为只有增加供给才能解决这一问题。同时,货币主义学派的代表弗里德曼主张通过制定稳定货币增长率使得需求和供给同步上升,进而实现物价稳定和充分就业。宏观经济理论以“AD-AS”模型为基础的调控时代到来(如图1),政府以税收、公共支出、转移支付、货币供给以及调节利率等措施作为手段,增加总供给和总需求,在稳定物价的同时实现国民收入增加和促进就业。
针对资本主义世界频繁爆发的周期性经济危机,马克思和恩格斯开创的政治经济学理论则在剩余价值和唯物史观视角下论述了危机的根源及解决方法,从所有制改革出发,认为生产力必须要适应生产关系的改变。不断发展的经济理论在完善经济问题解决途径的同时,却始终没有根除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源,周期性经济危机和失业等社会问题依然时有发生,以美国次贷危机为代表的经济问题再一次显示了在开放的世界中经济危机具有跨国、跨地区传导性的特质,我国巨额的外汇储备流向和人民币远期升值问题始终活跃在经济前沿,大量文献集中于讨论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内在关联,而对于收入差距加大对于经济增长的阻碍效应讨论较少,因此,本文提出以企业作为核心经济体的收入分配问题要通过了解企业收入的宏观效应来进行解释和研究,并据此探究根本原因和政策建议。
企业收入分配的宏观经济效应
(一)供给过剩
企业家在提供生产资料的同时,产品和劳务收入分配以企业家作为决定核心,员工需要基本生活支出对应最低工资水平,通过工资的递增而选择工作地点和工种,而企业家从相反的利益考虑出发,总是希望留存更多利润,双方间的博弈使得全社会工资水平不会低于基本生活开支,这种较低的收入分配比例就会造成社会生产过剩或是社会有效需求不足,企业家留存大部分利润,再生产水平扩大,社会供给进一步上升,伴随企业家个人收入扩大,支付能力增加,而企业家人群数量的较小规模使得其有效需求增加水平并不足以对全社会需求水平构成冲击,员工人群数量的庞大在构成全社会有效需求的绝大比例的同时,却始终受限于低收入水平带来的较小支付能力,两方面的共同作用就构成了全社会有效需求不断萎缩而产品服务供给循环上升的局面,全社会产能过剩,下一步便是企业产品无法变现或无法产生现金流而导致的破产,社会失业水平剧增,进而导致经济危机。
(二)供给不足
企业的收入分配比例如果从相反的方向出发,相对于前一种情况而实现较多提升,即企业家收入降低、利润留存率降低、员工收入水平上升,经济就会陷入供给短缺的局面。由于企业家生产积极性下降,其对于再投资的热情也会削减,一方面,企业家前期为生产而投入的显性资本包括厂房、机器和资金等都会丢失机会成本,另一方面,企业家在整个生产和销售过程中所投入的精力和时间也都无法得到补偿,并且无限制的承担企业的生产风险。一般来讲,由期望收入而不是实际收入决定的企业家生产积极性在循环经济均衡中发挥重要作用,因为投资的实际收入并无法通过预期而完全实现或吻合,如果企业的收入分配比例有所提升,企业家期望收入便会下降,进而丢失生产积极性,生产规模萎缩,而员工却由于较大比例收入而具有了较强的支付能力,全社会有效需求上升,增加的需求与减少的供给便形成了供不应求的局面,供需矛盾从而产生。
(三)宏观经济常态化特征
一般来讲,宏观经济总是保持供给过剩的特征,即企业收入分配比例维持较低水平,而通过剩余产品内耗转出口的方式则可以缓解生产过剩,拉动经济增长,然而内耗转出口也并不是最终解决方案,长期来看还会造成更大规模、更高水平以及更为复杂的经济问题,以美国次贷危机为例,掩藏在金融体系危机表象下的是房地产经济的供给过剩和过度金融创新,其符合自然状态下企业收入分配比例偏低的特征,金融机构以利益诱导而推出的房地产次级贷款拉动有效需求,而衍生化金融资产的发展更是将信用链条进一步扩大,购房需求的增加进一步倒逼供给,表面繁荣的美国房地产经济得以产生,而潜在源头的贷款本金利息偿付危机则实现了逐步的积累,偿贷压力削减社会有效需求,当供给过剩重新走上台前的时刻,日积月累的供求矛盾便使得链条式经济危机产生,全球相关经济随之缩水,而不断上涨的美国利率则引发了危机的导火线。
(四)中国的企业出口创汇和人民币升值
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内需不足问题是长期积累的历史问题,因此创立出口导向型经济符合国情及当时的历史条件,企业产品和劳务的国内销路流通不顺畅、出口产品的外部需求旺盛这两方面因素都使得出口经济一度迅速增长,长期性的贸易顺差在创造巨大外汇储备规模的同时,也不可避免的带来了人民币升值的问题,我国巨大的外汇储备规模和人民币升值趋势的加深使得资产缩水严重,严重依赖出口的企业收入模式在此背景下进一步加剧贸易失衡,从而使得人民币陷入升值循环。另一方面,强烈依靠出口拉动的经济发展模式一旦面临外部需求下降,便会出现经济危机,进而引发社会危机,据统计,汇改后,我国人民币升值累计达到20%,对整个国内经济增长都造成巨大影响。
均衡性经济增长的效果实现
通过分析企业收入分配的宏观经济效应,可以发现构成宏观经济运行个体的企业事实上在收入分配比例方面与经济运行整体态势存在较强的因果对应关系,如果经济处于均衡性增长过程,既没有有效需求得不到满足的情况,也没有出现供给过剩,企业的生产积极性依然很高,稳定的经济增长模式得以实现,此时对应的企业收入分配比例便是均衡性增长分配比例,任何小于这个比例数值的分配方案都会造成社会有效需求不足,供给过剩,任何大于这个数值的企业收入分配比例方案都会造成社会产品供不应求,出现经济萎靡,物资短缺的现象。对于企业收入分配比例的主动调节可以实现经济增长向一般均衡靠拢,实现动态的供求平衡和稳定增长,在企业收入分配比例偏低的常态化经济现象下,生产过剩现象出现频繁,因此对于企业收入分配比例的人为调控提升是使经济走出库存压力的有效途径,伴随这一过程,企业员工收入持续增加,支付能力加强,社会有效需求在前期较小的情况下向供求平衡过渡,企业产品价值实现。对于企业家而言,收入分配比例的提升造成企业留存利润下降,企业家个人收入下降,而前期库存商品的价值实现又反过来提升企业家收入,因此从总体上看对企业家的利益影响较小,企业家有理由进行再生产,这整个过程实现了扭转供给过剩和经济均衡增长的双重效果,是良性的经济发展结构转移。
应该注意到,如果企业收入分配比例的增长超过了经济均衡增长需要的比例范围,经济就会重新陷入供不应求的怪圈,短期的困境重新来临。一方面,决策者要求员工的收入水平提升,社会有效需求增加,另一方面,企业家二次收入增加的部分弥补这种收入分配比例增加效应造成的企业家收入减少,从而使得企业家生产积极性增加,再生产和再投资热情提高,产品和服务供给增加,使得有效需求和供给重新回到均衡水平。此外,在全社会生产过剩的条件下,企业家调控收入分配比例并不会使得全部员工的支付能力得到平均和一致的增加,有时小范围核心员工的支付能力增加对于全社会有效需求的提升作用可能是很小的,因此就难以使得社会产品价值迅速实现,国民收入整体水平变动较小,企业家就会丧失收入分配改革的动力。
从企业家的视角观察,国民经济似乎难以自行从产能过剩中得到逆转,经济自发调节作用不强,政府对于经济的干预是必要而且符合经济逻辑的,社会经济职能部门必须依据详实的统计数据和宏观经济信息对经济运行进行把握,建立企业收入分配比例和社会经济增长状态之间的双向关联参考,主动对经济均衡的背离进行及时纠偏,即对于产能过剩或物资短缺实行状态相反的作用力冲击,人为启动经济增长的均衡靠拢模式,既避免经济增长对于动态均衡的大幅度偏离,又要始终维持一定自由幅度的波动空间,使得供求矛盾在双向间都有缓冲空间,将其对经济的负面冲击维持在可接受的最低范围内。
结论
企业收入分配比例的宏观调控是解决全社会供求矛盾的重要措施之一,化解供需矛盾的积累作用对于防控经济危机和维持社会稳定都具有重要意义。对于我国目前存在的内需不足问题,单一的产业结构调整并不是根本解决之道,增加国内居民的有效支付能力是重要的应对方案,因此提升企业收入分配比例并且给予一定的财政支持可以消除目前全社会产能过剩的局面,并且附带效应还包括解决依赖出口造成的贸易顺差负面效应,维持外汇储备实际财富额。从长远来看,以调整企业收入分配比例为核心的宏观调控措施可以实现我国经济由依赖外部出口向平衡内外需求战略转变、稳定人民币汇率以及外汇储备保值等经济效果,并且为人民币进一步在国际货币体系中发挥作用和国民经济的健康增长提供动力。
参考文献:
1.宁光杰.自我雇佣还是成为工资获得者?中国农村外出劳动力就业选择和收入差异[J].管理世界,2012(7)
2.刘文朝.财政分权、金融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J].金融研究,2012(4)
3.李绍嵘.所有制变化与经济增长和要素效率提升[J].经济研究,2007(5)
4.黄鑫.金融资本与科技产出关系实证分析[J].商业时代,2013(6)
5.邓绍建.国民收入分配与宏观经济均衡[J].商业时代,2010(28)
6.周肇光.我国收入分配差距演变趋势-以马克思的私营企业管理劳动二重性为视角[J].管理学刊,2012(3)
企业的经济效应范文3
关键词:低碳经济企业营销策略
去年,世界各地极端自然事件频频发生,例如俄罗斯夏季高温干旱引发的大火至少造成65亿卢布的损失,巴基斯坦夏季连续降雨引发的洪灾造成1700万至2000万人受灾……与此同时,我国境内新疆大范围寒潮冰雪,西南地区长期干旱,南方多个省市暴雨泥石流频发,根据世界气象组织统计,2010年世界由于极端气候事件,造成的损失已经远远超过以前几年,如果全球继续变暖,后期将会发生更多更严重的此类自然灾害,其影响范围与破坏强度也会加强。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全球变暖不仅严重损害了世界社会经济的发展,还在一定范围内触及到了包括能源、生态等社会的方方面面,甚至一度威胁到了人类的基本生存,所以,我们迫切要求探索开发出一种新型的经济发展模式,在这个大背景下,低碳经济以其“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与“高效能、高效率、高效益”的特色受到了人们的普遍欢迎,将对人类社会的生存产生深远的影响。
一、低碳经济的内涵
低碳,其含义是较低的以二氧化碳为主的温室气体排放。低碳经济的本质其实就是高效地利用能源,不断开发清洁型能源,追求一种绿色的经济增长方式,其核心就是创新能源与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与制度,从根本上转变人类生存方式发展的观念和模式。简单来说就是抛弃原有的传统型经济增长,运用创新技术和机制,通过低碳的经济模式和生活方式,推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要促进传统经济向低碳经济转变,我们需要注重两点,首先是要将现今经济发展的基础从碳基能源转变为低碳甚至无碳能源,将现今经济发展由不可持续发展模式转变为可持续发展模式;其次是要将现今经济中的能源结构由化石高碳型转变为低碳洁净型能源,即将其构成由以前的黑色结构转变为绿色结构。
发展低碳经济,要求我们既要承担保护环境的责任,达成国家关于节能降耗的指标,又要转变经济模式,高效利用能源,组建生态文明。断不能走以前先粗放后集约,先污染后治理的传统发展道路,要逐步赢得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双赢局面。在这种环境下,企业必须探索构建低碳营销策略,低碳经济的时代要求已经成为各个企业实行低碳营销的最大助推力。
二、低碳经济背景下转变发展企业营销策略的必要性
(一)企业适应低碳经济发展的必要
在低碳经济社会中,企业必须从满足自身和客户的低碳需求出发,逐步把以往的传统营销方式转变到“低碳营销”上来,这是新世纪企业不断与时代要求相适应的结果。随着时代的变迁,企业营销策略的重点从最初的产品中心,转变为产品、消费者双重中心,现在又发展成为产品、消费者和环境的三重中心,企业营销策略的导向也从产品导向转变到了需求导向,然后进一步发展为了可持续导向。从这个角度讲,企业在经历了产品营销模式、市场营销模式之后,已经逐渐意识到低碳营销模式是企业逐步适应新的时代经济的需要。
(二)企业迎合世界政经发展的必要
1992年以后,低碳经济这一价值思想就开始形成完善,并逐步得到了全世界各国的重视。低碳经济已经成为新世纪全世界政经环境的主题。在实际中,低碳经济已经开始加速发展,而且无论国际上碳排放的权利怎么分配,最后主要责任一定会落在各国企业的身上,同时各国碳限制政策也会持续提高碳排放的经济成本,使得企业在市场上削弱竞争力。因此,积极转换发展思路,尽快自主建立企业低碳营销模式是国际政经环境对各个企业的新兴要求。
(三)企业自身发展的必要
企业在由传统营销模式向低碳营销模式转换中,原有的竞争优势可能失去,而原有的劣势则有可能转变为优势。目前很多大型企业都是以能源和人力为优势的,等不可再生能源大幅度减少,价格逐步提高时,企业原有的竞争力就会损失殆尽,但如果能及时从各个环节转变策略,逐步实现低碳化,那么则很有可能在新世纪的时代经济浪潮中脱颖而出,成为领军人物。从长远角度出发,这是一个历史机遇,是企业在目前低碳经济快速发展中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必需。
三、低碳经济中企业的营销策略
世界范围内低碳经济的发展,直接影响着企业的营销策略要转变到低碳营销上来,这主要包含产品低碳策略,价格低碳策略,渠道低碳策略和促销低碳策略。
(一)产品低碳策略
要想实施低碳产品营销策略,就必须依靠先进的低碳技术。而低碳技术的内涵涉及到电力和交通等各职能部门与可以高效清洁利用可再生能源及不可再生能源,新能源的开发利用,积极有效稳妥地减少温室效应的新技术。企业应该把低碳营销的理念融汇到产品生产的每个环节中,将低碳、低污染、低成本、高效率作为企业生产的长远目标,加大调查研究低碳消费市场,依据低碳消费市场反馈的信息来进行研发设计,制作出一批能有效降低自然污染的、杜绝资源浪费的、可以高效利用的、满足客户需求的低碳产品与环保技术,并要注意随时检测一下碳的排放量。
在转型初期,企业可能会发现因此多加了很多条条框框,会感觉到不适,但是目前国内已经有很多企业开始适应低碳经济的要求,对自己的产品策略进行相应的调整。比如以一汽、奇瑞等企业为代表的汽车行业都已经将新能源汽车作为新阶段研发的重中之重了,使用新能源的汽车问世吸引着人们的关注,他们的讨论也将反作用于产品低碳策略的推进和实施。
(二)价格低碳策略
在实际生活中,由于低碳产品的昂贵价格,一般百姓都没有能力接受,所以造成了大部分低碳产品有价无市的状况。
受低碳产品设计、包装、维持、推行费用昂贵影响,大部分低碳产品价格都较高,要想让消费者能尽快接纳低碳产品,就必须降低低碳产品的价格,落实到企业身上,就是要不断降低低碳产品营销的成本。随着低碳技术和市场的不断成熟,企业将有更多的余地来降低低碳产品的成本和价格,并依靠争取我们国家的优惠补贴来弥补企业部分的损失,拉近低碳产品和消费者的距离。
(三)渠道低碳策略
低碳产品的营销渠道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合理、高效、扁平、优化的分销渠道。如果能在最大程度上减少产品在营销渠道中流转和储运的时间,就能提高渠道的工作效率,同时也意味着减少了产品在流转中的碳排放量。
渠道的低碳策略主要是尽量实现同地产销,将产品迅速从生产环节转移到销售环节上来,企业必须依据自身实力、产品属性来客观选择建立所生产的低碳产品的营销网络渠道,实现低碳运输和储运。在这一点上,如今日益红火的网上购物实现的非常彻底,它将传统的销售渠道大大缩短了,已经成为一种被大多数人接受的低碳渠道策略模式。
(四)促销低碳策略
对照产品的生命周期来看,目前低碳产品还处在导入期,营销策略最关键的是要深入挖掘市场的潜力,教育引导消费者,创造建立消费者的认知。这时企业可以经由公关活动,与政府联合完成减排节能低碳的宣传教育,完成对低碳的软性促销。同时,企业还可以借力一些大的宣传平台,比如企业可以通过去年上海世博会在国人乃至世界友人中宣传环保节能的生态理念,传播宣传整个企业。在进行产品宣传时,建议企业尽量使用网络媒体宣传,减少印制宣传画册和资料,避免造成广告纸的浪费,达到低碳的目的。总之,低碳促销的形式是各种各样的,在低碳经济迅速发展的形势下,低碳活动定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总体说来,低碳经济发展的趋势已经锐不可当,发展低碳经济,实现自身可持续性发展,已经不仅仅是企业面临的巨大挑战,而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唯一选择。的确,低碳经济给营销环境带来了很多影响,很多企业,尤其是中小型企业所承受的压力挑战都是前所未有的。但是只要企业顺应时代经济的发展,及时调整企业的营销策略,就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站稳脚跟,以至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刘兆征.低碳经济对我国企业的影响分析及应对策略[J]. 科学社会主义.2010年04期
[2]陈晓梅,房笑宇.论我国企业的低碳化发展战略[J]. 商业时代 2010年23期
[3]王智宁,叶新凤.企业低碳成长的价值逻辑与战略匹配[J]. 改革.2010年07期
[4]杨洁.基于低碳经济视角的企业战略成本管理[J]. 财务与金融.2010年04期
企业的经济效应范文4
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及信息网络的日益普及在改变社会生产力及生产方式的同时,也改变了人们生产及生活的方方面面。作为消费者,无论是人们的基本认知观念还是对产品或者服务的主体需求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企业营销的基本方向。因此,在这一竞争视域下,企业必须时刻保持危机感,将科学技术与信息网络的理念运用到企业营销的管理模式中来,提升自身总体竞争水平,才能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持续发展。
二、树立科学的营销理念
1.不同于以往的大生产式企业经营,现阶段我国市场经济的优胜劣汰更加注重企业竞争力的实现。传统意义上产品供不应求的时期也不复存在,单纯的企业产品的大量生产已经远远不能达到占领市场份额的目的。因此,企业应改变营销理念,将注意力转移至市场营销人群的主体需求上来,一方面通过必要的社会调研掌握消费者的实际需求,以保证其产品消费群体的稳定性。
2.改革开放以来世贸组织的加入使得外国企业进军我国市场的同时,同种行业之间的竞争也逐步加剧。因此,为了更好的占领市场份额,企业在对竞争环境进行调研的同时也要对其竞争对手的基础实力,产品生产的优缺点及其营销战略进行系统性整理与汇总。通过与其营销思路进行对比,找到自身企业营销中主体优势及其弊端的存在,并汲取其精华部分,不断完善其营销管理模式,形成科学化营销理念。
3.企业营销不仅仅包括产品的售卖,同时更多的要求与之相关联的服务营销。因此,企业应以消费者为核心,站在消费者的角度耐心为其服务,并在产品售出后做好良好的售后工作。在此营销过程中,消费者也会通过其产品的使用及其营销的服务情况,感受到其企业文化及其营销的基本理念,从而在无形中产生对企业的认可,这样一来就为二次营销带来了可能。因此,笔者认为,营销服务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企业营销观念的完善与否。好的营销服务不仅是企业的形象所在,同时也能为企业赢得信誉,增强其市场竞争力。
三、创建网络化的营销平台
基于互联网的信息时代加快了信息传播速度的同时也转变原有的工业经济为基于信息化的网络管理为主的知识经济,整个社会逐渐向着信息化的方向发展。因此,企业在营销过程中,也应充分利用网络信息资源,第一,建立消费者产品需求信息库,将通过市场调研所得的用户需求信息输入其中,从中得知产品何种性能的存在更能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或者更加直观的了解用户对身边所使用同类型产品性能的意见,进而与企业自身产品性能进行比较、借鉴并改进。第二,创建消费者信息反馈网络体系。一方面,企业应将购买其产品消费者的个人信息及其联系方式输入到此反馈体系,方便售后支持的实施。另一方面,消费者也可将其对产品使用的意见进行及时的反馈。以往的企业回访往往做不到信息的及时获取,而基于信息网络的营销平台能在最短的时间内了解消费者需求,并做好改进措施。因此,从某种角度来看,这一营销平台的创建大大促进了企业营销的整体服务水平,提升了其行业竞争力。第三,由于网络信息的多元化与集成化,加之其传播的高效性,企业可利用这一资源优势进行网络营销。其一,网络型的广告宣传,(如微博、微信等)一定会让产品在上市之初就有极高的认知度。其二,利用网络覆盖面的广泛性直接对企业产品进行销售,这样一来不仅拓展了多层次的营销渠道,将不同销售地区的营销状况联系起来,实现了整体性营销,同时辅助以直销及各种经销商,产品的市场营销局也就活跃了起来,其市场占有率的提升也就不言而喻了。
四、注重营销产品的自主创新研发
一方面,人们对产品的需求的多样性使得市场现有产品往往不能满足其消费的需求。因此,企业应注重对新产品的创新研发,以具有前瞻性的、敏锐的商业眼光看到产品的未来需求,从而在其他企业并未挖掘产品的潜在需求前进行研发,进而领先开拓产品市场,占领营销先机。另一方面,在进行市场营销时,就长远目标的设定来看,自主品牌的产品往往具有更好的发展契机。因此,企业也应重视对产品的自主研发,创立自己的品牌,利用品牌效应开辟产品市场的新局面。此外,一个良好的研发团队也是必不可缺的,依托于团队的创新精神及其团结一致的奉献精神才能增强企业自身竞实力,领先于同行业企业的发展。
企业的经济效应范文5
【关键词】环境规制;产业绩效;国有产权
环境规制对于产业绩效有什么影响呢?国内外学者对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在古典经济学观点中认为,环境规制不利于企业绩效。古典经济学家认为环境规制增加了企业的成本,加重了企业的负担,使得企业绩效下降,但是以波特M.E为主在“波特假说”中提出适当的环境规制能促使企业绩效提高。假说中描述适当的环境管制将刺激技术革新,从而减少费用,提高产品质量,这样有可能使国内企业在国际市场上获得竞争优势,同时,有可能提高产业生产率。对比以上两种不同的观点,本文结合国内2003年到2009年的各行业的面板数据,分析在不同的国有产权的结构下环境规制对于企业绩效的影响。
一、实证分析
(1)变量的选择。用该模型建立的目的是考察环境规制对产业绩效的影响,因此被解释变量是产业的经济绩效,解释变量是环境规制强度。此外,由于影响产业绩效的因素很多,我们还要控制其它可能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产业规模和国有资本的比例。其中环境规制的强度等于废水治理成本加上废气治理成本除以工业总产值,产业规模为工业总产值,国有资本比等于国有资本除以总资本。为了便于比较,环境规制强度、产业规模、总资产贡献率、全员劳动生产率、国有资本的比例均采用对数形式,基本计量方程为:
Log(Assetit)=α+β1Log(ERIit)+β2Log(Sizeit)+β3Log(Stateit)+εit
Log(Laborit)=α+β1Log(ERIit)+β2Log(Sizeit)+β3Log(Stateit)+εit
(2)回归结果:
Asset对各个参数的回归
Labor对于各个参数的回归
二、结论
环境规制与总资产贡献率、全员劳动生产率都成负相关,也就是说环境规制对于企业绩效呈负相关。同时企业绩效中的总资产贡献率与国有资本比例成负相关,说明在在国有资本过高的情况下,容易出现效率低下使得总资产贡献率低下的情况;但国有资本比例与全员劳动生产率呈正相关,说明国有资本比例大的情况下,形成了规模效用提高了全员劳动生产率,所以国有资本比例对于产业绩效的影响依然需要进一步的探讨。
参考文献
企业的经济效应范文6
关键词:企业规模 国际竞争力 规模经济 正负冲击
企业国际竞争力相关概念及影响因素探讨
国际竞争力是指一国在开放经济条件下,依靠自身所具备的各种比较优势在市场中的竞争能力,包括国家竞争力、产业国际竞争力以及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目前,国际学术界对于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构成和评价并没有达成一致的确定标准,企业国际竞争力的评测要在考虑企业规模的同时也伴随考虑其他综合因素,充分论证企业规模对企业国际竞争力所产生的正负冲击效应,从而确定其合理规模。笔者在参考洛桑国际管理发展研究院(IMD)和世界经济论坛(WEF)两大机构建立的评价体系的基础上,结合我国企业自身的特点建立了我国本土企业国际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如图1所示。
国内外学者在研究企业国际竞争力时普遍将企业规模作为一项评价指标,如果单纯的从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定义出发,很容易会认为企业规模与企业国际竞争力之间具有正相关关系,即企业规模越大,其国际竞争力的正效应发挥概率就越高。对此,微观经济学中的规模经济理论可以解释这一现象:当企业规模扩大时,由于生产水平提高,企业的成本会下降,长期来看,平均成本自然会发生递减。然而,从图2中企业规模与企业净利润增长率的伴随变动关系可知,企业规模指标与净利润增长率并不是正向无穷正相关,企业存在和最高利润增长率相适应的“最优规模”临界点,因此不能忽略企业规模扩大、管理能力有限以及内在规模复杂性等因素削弱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可能性。
企业规模对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正负冲击效应分析
(一)正冲击效应数量经济分析
考虑在一个不完全竞争的国际市场条件下,我国企业与另一个国家的企业形成了某产品市场领域的寡头垄断,边际成本更低的企业获得更高的利润率,因此建立一个简单的古诺博弈模型来说明企业规模与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关系:国内和国外两家企业生产相同的产品并在不同的市场中产生竞争,国内企业的利润函数如下:
Ri=Ri(xi,y・i) (1)
其中,i表示第i(i=1,2,3,4…)个市场,xi表示国内企业在第i个市场的销售量,y・i表示国外企业在第i个市场的销售量。则相应的国外企业的利润函数为:
R・i=R・i(xi,y・i) (2)
其中,一个企业的销量越高,则对手的利润就会越低,所以,一个企业的边际利润与另一个企业的销售量成反比,同时企业销售量对自身收入的贡献率要高于彼此之间的交叉作用贡献率,即:
(3)
(4)
TC表示国内企业总成本,TC・表示国外企业成本。
(5)
(6)
其中,t表示运输成本,c表示生产成本,当企业存在规模经济时,企业的边际成本会下降,即c`
(7)
(8)
利润最大化的一阶条件为:
(9)
(10)
式(9)和(10)表明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是企业实现利润最大化的条件。随着产量的增加,企业的边际收益有一个先变大后变小的过程。这一“大”一“小”其实就是企业规模变大的正效应和负效应。当企业规模扩大到足以产生规模经济时,企业能够实现产品规格的统一化和标准化,集中大量采购原材料,从而使得国际采购的单位成本下降;此外,企业规模的扩大同样有利于新产品的研发,产品竞争力构成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核心(刘叶云,2003)。
(二)企业规模推动国际竞争力提升的经济学解释
在经典微观经济学分析体系内,规模经济效应是企业规模与国际竞争力之间存在强正相关性的主要原因,企业成本之所以随规模扩大而下降,除了大规模采购原材料而得到优惠之外,还包括以下原因:
1.学习效应。学习效应是指企业内部人员在长期工作实践中而积累的关于技术设计、产品生产以及管理等方面的工作经验。在这些经验的帮助下,不仅企业的运转效率和生产效率会提升,其长期平均成本也会下降。如果生产出来的产品的单价不变,在单位产品成本下降的带动下,企业本身的利润就会提高,这样会促使企业利用现有的人员去扩大再生产能力,形成竞争力提升的良性循环。
2.沉没成本。企业的无形资产、固定资产、递延资产都属于企业沉没成本范畴。当企业规模扩大并进入国际市场时,企业会充分利用已经存在的厂房和设备,生产要素利用效率提高,对外竞争能力也会增加。同时,沉没成本在企业选择国际化经营期间并不会随着产量提高而增加,这样会有助于拉低企业维持国际市场份额的平均成本,从而促使产生规模经济效益。
3.专业化分工。国际贸易下的专业化分工使得一国企业重复性生产动作越来越少,劳动效率提高,减少了劳动者频繁换工作或进行不同操作而浪费的时间,正如亚当・斯密在他的著作《国富论》中提到的那样:“当企业规模扩大时会进行专业化的劳动分工,以此来提高劳动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此外,当进出口厂商采用专业化分工的方法使得生产成本降低时,国际间的其他企业就会效仿,形成基于不同国家的产业内规模经济(武春友、南方,1997)。
4.合作竞争。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深,国际市场中的企业面临竞争环境更为复杂,单一企业无法依靠自己的力量来实现特定发展目标,企业与供应商、客户以及合作伙伴之间的依赖性越来越强,因此,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表现为合作竞争,即企业群体之间的竞争和企业供应链之间的竞争,当一个企业规模越大,其所能调用的资源和能力越强,运行效率就越高,合作竞争能力就会变强,对于国际上同业务企业的吸引力加强,潜在并购或收购的可能性也就越高,形成良性竞争力提升循环。
企业规模对企业国际竞争力负效应分析
(一)负冲击效应数量经济分析
首先考虑短期生产函数,企业产出量(TP)是一种投入要素L的函数,假设其他要素保持不变,即:TP=Q=f(L),则平均产量,边际产量,随着要素L的不断投入,企业平均产量与边际产量之间的变动关系如图3所示。
由图3可知,在A点以左,曲线为凸性,表示边际产量递增,此时。在A点与B点之间,f`>0,但f``
(二)企业规模扩大对国际竞争力产生负效应的经济学解释
1.规模报酬递减。微观经济学理论认为,在不变技术条件下,企业按一定比例投入生产要素会发生三种变化:生产要素的一定比例增长会引起产出更大比例的增长,对应规模报酬递增;生产要素的一定比例增长会引起产出较小比例的增长,对应规模报酬递减;产量增长比例与生产要素投入比例相等,对应规模报酬不变。当企业规模扩大到一定程度时,边际效益会逐渐下降,如果任其发展,甚至有可能跌破零而成为负值。从而出现规模不经济现象,对应规模报酬递减。
2.非均衡成长。当企业规模扩大时,企业容易出现非均衡成长,表现为企业经营要素发展与规模扩大脱节,出现不同步现象。此外,企业在特定时期的管理能力是有限的,管理能力跟不上企业的发展就会制掣企业真实竞争力的形成。
3.管理成本失控。随着企业规模的增大,行政办公费用、工资福利费用、内部风险控制费用等都会增加,企业的管理成本扩大,管理难度攀升,从而失去进入国际市场的竞争基础。从交易成本理论来看,当市场的交易成本高于企业管理成本时,企业扩大规模是有利可图的,而当市场交易成本小于企业管理成本时,企业的生存就会受到挑战,人们就会选择在国际市场中进行自由交换,因此,企业应该维持企业生产规模的动态可变性。
4.创新惰性。企业规模扩张伴随企业活力降低,这是因为在企业制度趋于完善的过程中,部分管理人员已经实现管理价值,企业改革空间已经很小,继续不断的扩大国际业务只会使得内部结构更加复杂,利润率徘徊不前,如果国际市场环境发生改变,企业规模过大就会限制国际竞争策略调整的及时性,管理人员缺乏应对国际市场新挑战的准备。
结论
企业规模与其竞争力、国际竞争力是连锁相关的发展关系,对于三者之间正负两面性作用的研究可以帮助外贸部门制定针对性的国际贸易战略。我国加入WTO以后,企业可以更方便地利用国际资源进行专业化生产,在不断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合作的工程中学习外国企业的先进管理经验,基于“规模-竞争力”的国际贸易负冲击效应是可以得到扭转的。同时,企业也要从自身出发来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对外出口能力,管理者要树立国际化战略思想,培育风险管理意识,进而以企业规模为导向来匹配本土产品的国外市场定位和营销策略,最大程度发挥出规模经济正效应。
参考文献:
1.孙连才.基于动态能力理论的商业生态系统下企业商业模式指标评价体系[J].管理世界,2011(5)
2.刘莹.企业国际竞争力研究[J].金融研究,2011(7)
3.王彪.企业国际竞争力影响因素的数量经济分析[J].管理世界,2012(6)
4.金.企业竞争力测评的理论和方法[J].中国软科学,2011(4)
5.武春友,南方.企业国际竞争力评价系统研究[J].中国软科学,199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