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经营性分析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企业经营性分析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企业经营性分析

企业经营性分析范文1

借华为老总任正非《华为的冬天》“现在是春天吧,但冬天已经不远了,我们在春天与夏天要念着冬天的问题”引出本文的要探讨的话题:“监理企业的冬天”真的要来了吗?监理人的路在何方?该如何去应对?“监理企业的冬天”真的要来了吗?也许有的人会说,别危言耸听,“狼来了”喊了很多年了,企业的经营额却越来越大、利润稳中有升、公司品牌也越来越响,“狼来了”的说法并不可信。但我认为“监理企业的冬天”真的来了。

二、外部环境变化,市场危机加剧

1.新建向改扩建公路市场转移的适应能力。

新建公路逐年减小,改扩建养护公路逐年增加,这是我国公路建设发展的必然趋势。公路监理市场也必然由原来的新建公路施工监理逐步向改扩建养护公路监理转移,新建公路施工监理市场逐年缩小,但参与竞争的企业却有增无减,我们必须在逐年缩小的这个市场内保持竞争优势,才能生存。因为,相比新建公路,改扩建养护监理合同额小、市场门槛更低,竞争更剧烈,大型国有监理企业的品牌、业绩、信誉优势难以充分发挥,且在经营灵活度上,与私营、中小型监理企业竞争中更处于劣势。

2.政策面影响分析

2.1价格放开政策。

国家发改委《关于进一步放开建设项目专业服务价格的通知》于2015年3月1日起施行,全面放开实行政府指导价管理的建设项目专业服务价格,实行市场调节价,工程监理费价格已全面放开。不可避免的将出现短期的市场震荡、恶性竞争对手增多。

2.2建设项目自管。

受国家政策导向,“又有人来抢吃蛋糕”。交通运输部2014年12月30日的《关于全面深化交通运输改革的意见》提出要改革工程监理制,明确监理发展定位和职责,引导监理企业转型发展。积极试行公路建设项目自管、代建、设计施工总承包等模式,探索项目专业化管理新模式。由交通部的《公路项目代建管理办法》于2015年7月1日起施行,提出代建单位具有监理能力的,其代建项目的工程监理可以由代建单位负责,承担监理相应责任。这就意味着具备条件的建设单位可以不再强制性委托社会监理,建设、代建单位自行监理从原来的不合法变成受法规保护了,他们一定会来抢监理的“蛋糕”,更可怕的是,他们还先把好吃的吃了,吃剩下的再给我们去抢。

2.3PPP投资项目。

国家发改委2014年12月2日《关于开展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的指导意见》,PPP模式将逐渐取代传统政府投资模式,成为公路项目运作的主流模式,PPP项目公司往往建设管理经验更丰富、更专业,建设、施工往往联合作为PPP项目的发起人或投资人,对监理的需求属“自己监理自己”的自控提升驱动,对施工监理的依赖程度下降,进一步挤占了监理市场空间。

三、内部环境分析,内力拐点显现

1.存量项目超负荷。

1.1业绩人员短缺。

存量项目超负荷,长期占用核心人力资源,在新项目争夺上,业绩人员已出现了严重短缺,部分目标项目被迫放弃。交通部正大力推进行业信用体系建设,监理人员从业信息登记正逐步规范化,省省信息互通,全国信息整合已是必然趋势。届时,将出现业绩人员严重短缺,无法争取到新项目的局面。

1.2现金流困境。

多年项目积压,诸多原因已导致多家国有大型监理企业现金流陷入困境。项目应收账款按时到账率较低,尤其是项目尾款积压严重;对部分监理企业项目进行调查、清理,发现自2005年至今,受项目竣(交)工验收、审计进度制约的项目应收款累计已达千万级,现金流短缺的问题已非常严峻。1.3项目管理风险增大。存量项目多,分布广,加大了项目管理的风险等级,一个项目出现重大纰漏,将带给企业沉重打击。

2.咨询业务开发的局限性。

咨询项目,监理企业常扮演的是一个角色,代表上级母体公司管资质、盯市场、办理日常业务。实际完成设计咨询的技术性工作基本完全依靠上级母体公司或社会高层次的技术性人才。限于设计咨询人员资质门槛高,聘用过多专业人才来专做设计咨询,以监理咨询企业的业务保有量,还难以独立在该业务板块实现利润。

3.企业级项目管理现状。

与个别大型监理项目相比,企业级项目管理水平相对落后,与国有大型监理咨询企业身份不匹配。人力资源管理还仅限于人事管理水平,蒙估评价人才,唯个人意识论人才,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有贡献、有责任心的人才成长。客观原因并不能作为让人力资源管理仅保持在人事管理水平的借口。不建立科学的人才评价、激励机制,就难以留住有真才实学、有担当和责任心的良才,以人才为核心竞争力的咨询公司最终将失去竞争优势。

四、战略发展方向

1.总体战略。

在复杂多变的内、外部环境下,顺应监理行业改革的时代潮流,公路工程监理企业必须做出战略决策,总体战略发展方向是:“布局公路、拓展市政、营销咨询、开发代建、进军管养”。

1.1公路监理板块。

坚持以传统的新建公路工程监理业务为中心,加快公路改扩建养护监理的市场布局。在改扩建项目市场大有潜力的省份,布局区域分公司负责改扩建监理项目的经营、管理,缓解公司级经营管理压力,公司级经营更专注于新建公路监理项目的获取,公司着重对分公司进行监管,分公司对项目的获取、实施进行全程管理。

1.2市政监理板块。

突破资质瓶颈应不惜代价,抢夺市政工程监理业务。成立专门的攻关工作小组,负责统筹策划实施资质升级工作,以及市政监理业务相关准备工作,一旦申甲成功,直接由小组主要人员组建市政监理业务部,负责项目投标、运作管理。

1.3咨询业务板块。

继续依靠上级公司技术支持,将着力点放在营销,可引入营销人员专注于市场。

1.4开发代建+监理项目。

大力运作开发代建+监理项目,作为公司未来的主要项目模式。7月1日施行的《公路建设项目代建管理办法》鼓励符合条件的监理企业开展代建释放出强烈信号。

1.5开发特大桥隧专业化管养项目。

运作开发特大桥隧专业化管养项目,培育出一家国内领先的专注于特大桥梁隧道管养的专业化公司。走一条与侧重于项目前期孵化、建设阶段项目管理企业的差异化战略道路。整体打包承接管养业务,履行综合管养职责,向公路运营板块开拓业务。

2.品牌、人才战略。

品牌战略,对监理企业而言是资质、业绩、信誉、口碑、文化,可考虑企业更名,去“监理”2字,改为工程咨询管理公司,将咨询、监理服务落到实处,强化职业道德,扎实做事,在社会对监理行业普遍不认可的大环境下,做脱颖而出的为工程质量、安全保驾护航的强硬派,重塑行业形象。企业的战略转型,离不开人才,人才战略必须贯穿于始终,人才队伍建设必须服务于以上五个板块的战略目标。

五、结语

企业经营性分析范文2

关键词:房地产企业;经营;经济双重性

房地产行业是国家经济建设发展的命脉,经过政府长期对房地产市场的宏观调控,房地产行业规模不断扩大,逐渐发展成熟,房地产企业的经营水平不断进步,经营方式也更加多样,随着房地产行业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化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深入,房地产行业形态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企业盈利空间逐渐缩小,房地产企业需要通过管理思路和经营方式的创新来适应房地产行业形式变化,使之能够在市场中生存下来,实现房地产企业的长远发展。

一、房地产企业经营管理工作的双重管理模式

主要介绍了房地产企业经营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可具体划分成价值链管理和利益分配管理两方面,二者之间形成了明显的相互制衡关系,在房地产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中要充分利用其双重性的特点,平衡内外部关系,形成良性循环,逐渐提高房地产企业经营水平,使之能够在日渐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胜出,实现企业的长远发展。

(一)双重管理

1.价值链管理

企业价值的创造来源于一系列经营和生产活动,包括设计、采购、生产、管理、销售、服务等,不同经营活动之间的有机联系就是企业的价值链,价值链中所有能够创造价值的活动称为价值活动,企业的价值链和价值活动客观反映了企业的历史、战略、战略实施方式以及价值活动的经济效果,基于价值链的管理就是对企业所有价值活动的优化、协调、整合,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控制企业经营和生产活动成本。

2.利益链管理

利益链的管理主要是对房地产企业生产经营利益的分配,不同于企业行业,房地产行业建设周期长,基础投资大,人才、技术、资金密集,价值链上任何环节都对项目开发的最终效果有着直接影响,不合理的利益分配将会影响生产要素之间的协调和成本控制工作的落实,也就是对价值链的形态产生影响,影响房地产企业的最终经营水平和盈利能力,并最终加剧利益分配中存在的矛盾,所以利益分配和价值链管理之间应该相辅相成互相协调配合,为了实现房地产的双重管理,可以应用平衡计分卡管理工具,实现房地产企业内外经营目标之间的均衡兼顾。

(二)双重管理的作用

1.适应市场竞争

我国市场经济改革不断深化,政府政策的不断出台,对市场发展形成了有利的规范和引导作用,提高了市场竞争的透明度和公平性,房地产企业之间的公平竞争更加激烈,生存和灭亡成为了每一个房地产企业都面临的问题。房地产行业是我国拉动内需的重要突破口,是国家经济建设最强有力的脉搏,但是行业发展不能过分依赖政策与经济形势的优势,不利于在房地产行业中形成健康的竞争和淘汰机制,对行业整体的经营水平提升十分不利。所以,房地产企业面临的生存难题其实是必要的,能够刺激其主动找寻适应市场环境的发展策略,进行管理方式的创新,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2.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每一个企业在经营发展过程中都会表现出一定的双重性,企业产品的加工形成过程中不同的加工环节和企业生产要素之间形成了价值链,利益分配上,不同要素投入者之间的利益分配关系又形成了利益链,对于房地产企业,这一客观规律仍然存在,仍然表现出价值链管理和利益链管理的双重性,且彼此之间相互制约,生产要素配置优化工作不到位,成本压缩效果不理想,利益均衡分配必然将受到影响,利益分配不均衡必然会造成协作失败,而协作失败又会造成生产要素配置优化和成本控制不利的问题。

二、现阶段房地产企业双重管理策略

2015年,政策逐渐宽松,房地产行业开始缓慢回暖,但是房地产行业投资总量下降的趋势短时间内难以改变,因此房地产企业转型迫在眉睫,经营管理的双重管理工作也显得十分必要,但是一些管理者在进行双重管理工作时也暴露出了一定的问题,表现为实际操作中指定指标计划完成不理想时考核难以进行,制度理论可操作性差等,需要采取一定的策略有效规避这些问题。

(一)国际平衡计分卡的应用

不同时期,不同发展阶段,不同外部环境条件下,企业经营管理工作的主要目标和任务都是存在差别的,房地产企业想要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就需要积极学习其他企业的成功经验,并对自身的发展实际情况进行全面调查分析,在科学的管理工具辅助下,制定科学的企业发展目标和规范方案。现阶段,平衡计分卡作为一种优秀的通用管理工具,有着数据显示清晰、可操作性强的优势,对于房地产企业的双重管理来说十分适用。

1.内外部指标的双重设定

平衡计分卡能够同时设定内外部指标,维持企业内外部之间的协调。这样的指标设计能够避免房地产企业出现内部指标显示经营状况良好,但是外部指标却不理想的情况。房地产企业的价值链管理更加倾向于对内部运营效率水平的提高,而利益链管理则关注企业和外部利益相关者之间利益分配的协调合理,而平衡计分卡同时设定了内外部指标,实现了价值链管理和利益链管理工作的均衡。

2.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的双重管理

平衡计分卡的指标设定中同时包含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两部分内容,在企业的绩效考核中占有同样的比重。财务指标主要包括企业资产回报率、利润率等内容,非财务指标则主要包括产品质量以及客户满意度等,双重指标的设定有利于限制企业对盈利的过分追求,对控制房地产项目建设质量有着一定的积极意义。

3.结果性和驱动性衡量指标的双重标准

这两部分内容的设置主要目的是实现不同管理环节的优化,平衡积分卡中的结果性衡量指标主要用于显示房地产行使该策略之后的效果,涵盖质量提升效果与盈利能力提升效果等内容,驱动性衡量指标则用于了解策略实行过程中发生的变化对最终结果的影响程度,主要考察其循环周期。平衡计分卡对驱动性指标更加关注,结果性衡量指标虽然也是十分重要的一部分。但是,考虑到驱动性指标能够实现对最终结果的预见性衡量,所以在双重管理的房地产企业中,驱动性指标能够预见性的进行不同环节和生产要素之间的协调优化,改善最终效果,提高房地产企业的管理水平。

(二)双重内部控制

1.不相容职务分离

房地产企业内部控制工作要严格遵循不相容职务分离的原则,在企业的价值链管理工作中形成相互监督相互牵制的机制,形成完善严密的内部控制体系。首先,要从财务管理工作入手,形成严格的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明确不同会计岗位之间的权责权限,实现不同岗位和职务之间的相互制衡。在具体业务上,应该实现记账收款和保管现金职务分离,材料采购、验收保管和付款职务分离,发票开具和收款职务之间相互分离,同时明确规定财产的清查范围,制定明确的期限和程序,资产处置、开发投资、资金使用等重要决策的制定和执行要求负责部门之间要相互知情并且共同参与决策,防止出现一个人独立处理业务全过程情况的出现,企业可以制定定期轮换规程,关键岗位轮换频率要适当调高,提高内部控制效果。

2.资金管理流程的完善

房地产属于高投入和高风险的长周期行业,需要通过对资金管理流程的持续优化,通过提高资金的有效性来规避投资风险,可以进行资金的统一监控管理来缩短预售时间,全面提高资金的利用效率,规避投资风险。在房地产企业中,现金流反映了企业现金收支情况,而经营活动现金流作为财务指标的主要反映,应该作为房地产企业资金管理工作的核心,通过对现金流等敏感性财务指标的跟踪监测来预测企业在经营生产活动中可能面临的财务危机。财务风险的规避同样是房地产企业中非常重要的内容,作为高风险行业,房地产企业需要形成严格的内部控制程序和相互制约措施,重大事项要行使报告和集体决策制度,减少决策失误和舞弊行为风险,企业要形成财务预警的短期和长期预警机制,将不同的财务风险划分为远期和当前风险,选择不同的财务风险规避措施组合,控制经营活动财务风险造成的不利影响程度和规模。

三、结语

房地产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中表现出价值链管理和利益链管理的双重性,二者之间相互牵制,其中价值链管理倾向于内部生产关系和生产要素之间的协调,利益链条则涉及到利益分配等外部活动,采用平衡计分卡这种管理工具能够协调好利益分配和内部价值链管理之间的关系,形成房地产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良性循环,提高企业生产经营效率,改善盈利能力,对提高房地产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有着重要意义。

作者:李茜囡 单位:中国人民大学

参考文献:

企业经营性分析范文3

关键词:经营模式;商业银行;新时期

一、引言

目前国际上金融领域的经营模式主要包括三种,分别是法人综合模式和金融控股公司模式和设立独立的跨业经营的金融机构。其中法人综合模式指的是由同一法人从事多元化的金融业务,比如包括了银行、证券以及保险类的金融业务,这种法人模式主要欧洲等国家比较流行,比如法国和德国。而金融控股公司模式则是一种不直接参与金融领域管理的一种经营模式,通过投资金融银行或者证券公司和保险等金融类企业而进行的金融义务。对于独立的跨业经营的金融机构模式则指的是一些商业银行虽然不直接参与证券或者保险业来进行活动,但是却能够作为投资主体来参与相关的金融义务。在我国金融领域,早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九开始实行了混业经营模式。但是严格的分业经营模式则是我国商业银行经营模式的主流,而这种经营模式又限制了我国商业银行的创新能力。商业银行的经营模式主要有分业经营和综合经营两种,金融的综合经营又被成为混业经营,指的是商业银行或者其他金融企业和相互合作的方式进入对方的经营领域从而实现的多元化。我国商业银行在新时期下,由于竞争的关系,从原先的分业经营开始逐步进入到综合经营模式,本文研究的重点就是分析当前我国商业银行的综合经营模式现状,以及出现的问题,从而提出相关的建议,这对于促进我国商业银行的竞争力显然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二、我国商业银行经营模式的现状及问题

随着我国金融行业的不断创新,原本独立的分业经营开始转变,各个原本独立的金融机构之间的分界线开始变得模糊,有些商业银行投资证券和保险,而有的保险搞起了银行,之所以我国商业银行出现了这样的转变关键还是在于传统的经营方式造成了巨大的成本困扰,同时也提升了金融领域的风险,所以通过混合经营模式来降低成本和风险是一条非常有效的方法。发展综合经营模式能够最少有下面四个方面的作用。第一是能够让银行效益得到有效增长;第二通过综合经营能够有效提升商业银行的市场地位;第三商业银行通过混合经营能够促进现有的业务增长以及进一步扩张潜在的银行业务;第四商业银行的综合经营则能够有效提升银行行业人才的综合素质,提升商业银行的市场竞争力。虽然商业银行通过综合经营能够有效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但是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却出现了很多问题,这主要体现在下面几个方面。

(一)商业银行的综合经营模式相对初级

由于在过去的相当长的时间里我国商业银行是处于严格的分业管理区间的,正是如此我国商业银行在实施创新的综合经营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受到原先的分业经营模式的影响,其综合经营模式很难深入进入到商业银行系统中。所以很多商业银行的推进综合经营更多的是在意短期和狭隘的阶段,所以很容易产生利益上的冲突,难以在商业银行体系中建立长期合作战略伙伴关系,而这种利益冲突也会对综合经营模式的进一步发展产生明显的负面作用。

(二)商业银行的综合经营模式监管体系不完善

在新时期下,商业银行最大的创新途径就是从原先的分业经营模式转变到综合经营模式。但是随之而来的就是对金融风险的有关管理。虽然综合经营模式能够有效的摊薄商业银行的经营成本和扩张自己的业务范围,但是却给商业银行带来更加多元化的风险,而且很多风险隐蔽性较强,除了具有传统经营模式下的信用风险以及流动性风险之外,还包括了利益冲突风险以及综合交易风险等,因此需要更加完善的风险管理才能够更好的促进商业银行在综合经营模式下的发展。但是我国商业银行在风险监管方面并没有和创新综合经营模式相对应风险管理创新,因此很难对当前的多元化风险提供有效的监管。

(三)缺乏综合经营模式下的专业人才

由于商业银行采用综合经营模式,就要涉及到跨部门的经营性人才,对于人才的综合素质要求就变得越来越高,而且这些从业人员还需要有多个金融行业经验,但是从过去的数十年里我国采用的严格分业管理模式,让金融行业的人才具有明显的单一化,所以很难满足当前综合经营模式下的对专业人才的需求。不进如此当前有关对综合性的金融人才的培训工作还没有有效开展,也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这就造成了当前商业银行的专业性人才的缺乏,难以满足商业银行经营模式的转变和革新。

三、商业银行的经营模式的有效选择

我国商业银行相对于欧美等发达国家来说,银行业的市场集中度相对较高,而且不同的商业银行的发展存在明显的不均衡。很多商业银行采用综合经营模式的能力存在明显的差别,因此要根据商业银行当前的真实水平来进行选择,从而来提升商业银行的综合竞争力。而选择的原则要遵循以下几个模式。

(一)金融控股式的商业银行经营模式

我国商业银行大多数在A股上市,成为事业型的金融控股银行,因此金融控股的综合经营模式就成了很多商业银行的首选。作为母公司的商业银行在经营本体公司的主营业务之外,还可以在其他金融业务上开展工作或者经营活动,比如开展证券业务以及保险和基金的业务等,从而形成以银行业务为主体并积极参与到其他金融行业的服务模式。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革也仅仅是在本世纪初才完成,因此发展起步较晚。而长期形成的分业经营思想也让商业银行的综合经营模式的发展造成一定的瓶颈,而事业型控股银行有属于非常浅的综合业务经营模式,是实现完整的综合经营模式的一个过渡阶段,但是其金融风险却不容小视。而且这种金融风险还随着从事业型控股转变到纯粹性金融控股综合经营模式还要会不断发酵,因此当前我国的商业银行应对金融风险能力还相对较低,因此加快改革速度,减速进入纯粹的金融控股模式就显得非常重要。

(二)基于业务合作的综合经营模式

相对我国传统四大商业银行来说,我国很多区域性的商业银行由于资金规模较小,涉及到的业务存量也相对较小,如果和大型商业银行一样进入到纯粹性的金融控股的综合经营模式显然是很难满足这个条件的,但是区域性的商业银行也有自己体量小,创新能力强的优势。比如区域性的商业银行能够对当地的金融需求有更加深入的了解,那么就能够针对当地的金融需求开发一些相对应的商品,比如增加小额贷款,促进中小企业融资状况改善等。正式区域性的商业银行有这样的灵活优势,所以能够促进区域商业银行积极开发一些针对性的金融业务,从而实现不懂区域和大型商业银行的差异化。但是在过去的数十年里我国区域的商业银行同样也收到了分业经营模式的影响,在近些年虽然也开始尝试综合经营模式的选择,但是还是受到一定的发展限制。因此区域性的商业银行要尽快分析自身的优势所在,然后根据金融市场和金融需求的现状来拓展和不同金融机构的业务合作,从而实现基于业务合作的综合经营模式。

四、完善我国商业银行综合经营模式的建议

(一)加速商业银行和金融机构的合作创新

为了进一步深化我国商业银行的综合经营模式深度,就要加速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合作深度,对此商业银行要充分认识到自己的优势,以及不同金融机构的客户基础,从而形成市场和资源的互补,在实现共赢的基础上加深合作才能够促使提升合作的深度,这样才能够有效提升商业银行的综合经营能力。这就能够解决当前我国商业银行的综合经营模式太过于表面化的问题。

(二)创新金融产品

商业银行想要拓展自己的业务,提上自身抗风险能力以及增加盈利水平关键的因素就在于创新,这个创新要从两个层面着手,一个是创新金融产品,另一个就是创新金融服务。创新金融产品要从当前金融需求出发,来不断完善金融领域存在的各种盲点,因为现在很多商业银行更多的和大型企业进行合作,但是却对于中小企业的兴趣不大,而如今中小企业已经成为市场经济下的重要组成部分,忽视这部分的金融产品服务,显然就忽视了一个巨大的蓝海市场。所以金融产品创新要紧密融入市场分析。而对于金融服务创新就要采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让消费者体验到免费完善和安全的服务,同时让更多的利益回报给客户,这样才能够真正实现双赢。

(三)提升风险管理水平

由于商业银行的综合经营模式的发展会出现多元化的金融风险,对此金融监管机构要面对新的形势要积极开发完善的风险监管制度,从流动性和信用以及银行坏账这三个层面来进行全面监管,控制银行坏账水平,从而提升商业银行的经营活力。而提升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水平也离不开商业银行的精英人才的培养,只有提升商业银行的经营人才的综合素质,才能够在风险管理和业务拓展方面展现能力,从而帮助商业银行的管理进一步完善起来。而加强商业银行的金融人才的培养要从社会和商业银行这两个层面来开展,社会的角度要通过教育机构来培养专业性的人才,而商业银行内部则通过经验加外训的方式来促进金融人才专业素养的提升,另外还可以通过在人才市场或者寻找海外猎头公司聘请国际金融专业性人才来进行管理,这样才能够更好的提升商业银行的经营水平。

五、总结

总而言之,我国商业银行已经开始进入创新改革的关键时期,而且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兴起和发展,这已经是对商业银行的经营模式的创新产生一种倒逼作用,在这个背景下商业银行只有通过更加深入的综合经营模式来发展自身,突破创新和服务方面的瓶颈,才能够降低商业银行可能存在的各种风险,当然在创新的过程中也需要相关的金融监管部门对金融领域的发展进行全面的监管,这样才能够保障商业银行在综合经营模式创新的过程中有效规避风险,提升商业银行的可持续发展。(作者单位:中国人民银行烟台市中心支行)

参考文献

[1]张宇虹.浅析农村商业银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现代交际. 2014(01)

企业经营性分析范文4

盈江经济简讯

第 一 期

盈江县经济局编印 20__年2月5日

20__年度盈江县乡镇企业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20__年,全县乡镇企业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在州经委的关心支持指导下,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落实全省乡镇企业工作会议及州、县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乡镇企业发展的意见»精神,坚持科学发展观,把做好乡镇企业工作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一项长期重要的工作来抓。紧紧围绕推进乡镇企业“三大工程”,坚持以服务“三农”为宗旨,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推进技术创新为动力,以农产品加工发展为主线,以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实现农民增收为重要内容,认真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职业转换能力,大力推进技术创新,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建立原料基地、引导新项目和产业聚集,强化资源和环境保护,全面提高乡镇企业的整体素质,实现乡镇企业又好又快发展。通过全县乡镇企业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各项经济指标增长态势良好,继续保持了持续、快速发展的势头,较好地完成了上级下达的各项经济指标和工作任务。

一、全县乡镇企业各项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一)全县乡镇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截止12月,全县共有乡镇企业4074个,比上年的3581个增493个,同比增13.77%(年营业收入在500万元以上的有8个,其中: 1000—5000万元的有7个,1亿元以上的有1个);通过抓转移农村劳动力培训工作,从业人员达11189人,比上年的9810人增1379人,同比增14.06%;完成增加值28938万元,比上年的23651万元增5287万元,同比增22.35%;完成工业增加值20860万元,比上年的17542万元增3318万元,同比增18.91%;完成现价总产值99328万元,比上年的71827万元增27501万元,同比增38.29%;完成营业收入97394万元,比上年的73340万元增23954万元,同比增32.62%;完成利润总额7662万元,比上年的7317万元增345万元,同比增4.72%;完成上交税金5798万元,比上年的5265万元增533万元,同比增10.12%;完成劳动者报酬7453万元,比上年的6308万元增__5万元,同比增18.15%。

(二)主要产品产量完成情况

根据20__年度统计报表制度要求,乡镇企业主要产品产量表中所统计的产品产量不含个体工商户。完成橡胶种植总面积3400亩,产量190吨;毛茶种植总面积6810亩,产量(精制茶)260吨;咖啡20__吨;麻丝180吨;发电量144356万KWh;水泥21.5万吨;铝锭13356吨;中小农具2万件;锰矿石原矿2600吨;工业硅7623吨(属于乡镇企业的光明硅业和和义硅业两个硅厂)。

(三)完成州政府下达发展责任目标情况

根据今年州政府下达我县乡镇企业发展责任目标考核任务,从12月的各项经济指标分析看,今年各项指标增长势头良好,完成了州政府下达的各项考核任务:

1、增加值:完成州政府下达目标任务数27435万元的105.48%;

2、工业增加值:完成州政府下达目标任务数20700万元的100.08%;

3、实交税金:完成州政府下达目标任务数5739万元的101.03%;

4、农产品加工业销售产值:完成州政府下达目标任务数8552万元的425.55%;

5、职业技能鉴定:完成州政府下达目标任务数110人的102.73%;

6、“企村结对”:完成州政府下达目标任务数4对的100%。

二、20__年主要工作

一是加强领导,高度重视乡镇企业发展,年初县人民政府与各乡镇签订了乡镇企业经济指标考核《责任状》,各乡镇把乡镇企业列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的重要内容来抓。

二是强化基础工作,提高服务质量为目标,努力改善服务工作,基层台帐进一步规范完善,乡镇企业统计坚持实事求是,统计质量有了明显提高。

三是认真开展农民工培训工作,提高乡镇企业从业人员素质,增强乡镇企业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能力。完成乡镇企业教育培训1230人,(其中:岗前培训543人,在岗培训687人);培训期次 83期;经费投入76.78万元。

四是举办了盈江县首届职业技能培训班,培训人员113人。其中:盈江县勐弄山茶叶有限公司42人;广源茶业有限公司42人;昊龙生态茶叶有限公司26人;盈江农场平原茶厂3人。此次鉴定范围仅限茶叶加工工种。

五是认真组织开展“企村结对”活动,共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发挥乡镇企业的优势和作用,动员企业和村组开展“企村结对”活动,共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积极探索建立“以企带村,以村促企,以工建农,互利共赢”的长效发展机制。完善了“企村结对”的相关手续,签定了协议书。分别是盈江县广源茶业有限责任公司和盏西镇松坡村结对、云南省盈江星云有限公司和昔马镇胜利村结对、盈江县剑雄水泥有限责任公司和平原镇和平社结对、云南迪思企业集团坚果有限公司和太平镇黄龙村结对。涉及村民6017人,带动农户1219户,村民人均增收94元,吸纳村民就业185人,企业投入新农村建设资金(含折合资金)90.87万元。有效的促进了农村生产的发展,成为建设新农村的一个新亮点。

总之,二0__年的工作由于领导重视,工作思路清晰,措施得力,在全县乡镇企业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呈现出发展持续加快,效益稳步提高,贡献进一步增大的良好态势。

三、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在取得成绩的同时,发展中也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一是人员经费不足,深入基层及企业调研不够,服务工作达不到企业的要求。

二是融资难仍然是制约乡镇企业 发展的突出问题。由于投入不足和流动资金紧缺,严重制约着企业的进一步发展。随着国家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商业信贷业务紧缩,而我县乡镇企业面广、规模小,融资渠道狭窄,自筹和对外引资的能力弱,难以形成好的项目向上争取扶持,因此对实现规模化生产及产品更新、技术改造、市场竞争能力受到限制。

三是企业整体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企业发展方式的转变和结构调整需进一步加快。

四是由于乡镇机构改革,统计工作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首先,部份乡镇由于机构撤并而弱化了乡镇企业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作用,大部份乡镇撤销了乡镇企业办事机构,不能把握乡镇企业与农村经济建设及“三农”的关系;其次,乡级统计人员更换频繁,出现无专职人员和统计人员业务生疏的现象,有时部份乡镇出现统计报表晚报的情况,不能完全客观、如实地反映我县乡镇企业经济运行情况。

在下步工作中要进一步加强领导,提高认识,高度重视乡镇企业的发展,明确乡镇企业的发展与“三农”的紧密关系;明确乡镇企业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和地位。加大乡镇企业工作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确保工作正常开展,及时收集上报各种相关资料、报表,圆满完成乡镇企业的各项工作。

四、二0__年的工作重点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服务质量,恨抓落实,切实做好乡镇企业各项工作。

(一)深入乡镇基层开展调研工作,有效协调解决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推进全省乡镇企业工作会议精神和州县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乡镇企业发展的意见»的贯彻落实。进一步深入实施“三大工程”,即«云南省优势农产品加工推进工程»、«云南省乡镇企业技术进步推进工程»和«云南省乡镇企业吸纳农村劳动力工程»。

(二)加大对农产品加工企业的摸底调查、统计上报工作和传统产业改造提升进程的扶持力度,上报项目争取扶持资金。

企业经营性分析范文5

关键词:经济增长;名义就业;有效就业;隐性失业

Abstract: This paper made a co-integration analysis both on the relation between economics development and nominal employment, and on the relation between economics development and effective employment. Through the comparative analysis on the two co-integration analysis results this paper found out the serious problem of the hidden unemployment in China. On the base of the comparative analysis this paper gave us some policy advice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the hidden unemployment in China.

Key words: economics development; nominal employment; effective employment; hidden unemployment.

一、经济转型期中国经济增长与就业关系的实证分析

1.经济增长与名义就业的协整分析

本文对1992-2006年中国经济增长(GDP)与名义就业人数(L)进行协整检验。为了消除异方差得到较平稳的序列,首先对1992-2006年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和名义就业人口数L进行对数化处理,取对数后的变量用LNGDP和LNL表示,而一阶差分后的变量用D(LNGDP)和D(LNL)表示。

(1)变量的平稳性检验。在检验协整关系前,必须用单位根检验来判断两个变量的平稳性。只有两变量是一阶单整的前提下,它们才有可能存在长期协整关系。ADF平稳性检验结果见表1。

表1 GDP与名义就业ADF检验结果

从表1可以看出,D(LNGDP)和D(LNL)都是平稳的,而LNGDP和LNL都是不平稳的,即D(LNGDP)和D(LNL)是I(0),而LNGDP和LNL是I(1),因此,我们认为两者间可能存在协整关系。

(2)经济增长与名义就业的协整分析。本文采用Engle和Grange提出的两步检验(AEG检验)法对LNGDP和LNL之间的协整关系进行检验,相应的得到了LNGDP和LNL之间的回归方程。

LNL=10.27025+0.079439LNGDP (1)

利用Eviews5.0得到了回归方程1相应的统计特征,其中D.W=0.410679,由此可以初步判断回归模型存在自相关。通过对回归模型残差序列的Q统计量、序列相关图和2阶LM检验可知,该回归方程确实存在1、2阶自相关,因此需要对模型进行序列的修正。

(3)模型的修正。由于公式1的回归方程存在着1阶和2阶的自相光,因此我们需要用AR(1)和AR(2)对其进行修正,修正后的回归方程如下:

LNL=10.18760+0.086568LNGDP+Ut

Ut=1.297247Ut-1-0.696507Ut-2 (2)

修正后回归方程的D.W=2.097864,可能不存在自相关,通过对修正后方程残差序列Q统计量和序列相关图的进一步分析可知,修正后的回归方程不存在自相关。

(4)残差序列的单位根检验。在得到对LNL和LNGDP修正的回归方程后,我们将进行AEG检验的第二步,即残差序列的平稳性检验。其检验结果表明,ADF值=-3.747880,5%水平下的临界值=-1.974028,ADF值小于5%水平下的临界值,由此说明修正后的LNL和LNGDP的残差序列是平稳的,也就说LNL和LNGDP之间存在长期的协整关系,但是由于其回归方程的弹性系数只有0.086568,所以两者间的这种协整关系不是很明显,经济增长对名义就业的拉动作用不显著。

2.经济增长与有效就业的协整分析

在对经济增长与名义就业的协整关系进行分析后,本文对中国经济增长与有效就业的协整关系进行分析。本文选取1992-2006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和生产要素法测算的有效就业人数RE进行协整分析。同样,为了消除异方差我们对数据进行对数化处理,取对数后的变量用LNGDP和LNRE表示,而一阶差分后的变量用D(LNGDP)和D(LNRE)表示。

(1)变量的平稳性检验。对变量序列单位根检验的结果如下:

表2 经济增长与有效就业变量序列的ADF检验结果

由表2可知,LNGDP和LNRE都是非平稳序列,而他们的一阶差分都是平稳的,即LNGDP和LNRE都是I(1)序列。由此可见,两个变量间可能存在长期的协整关系。

(2)经济增长与有效就业的协整分析。运用AEG检验对LNGDP和LNRE进行协整分析,得到如下的回归方程:

LNRE=6.868501+0.318509LNGDP (3)

运用Eview5.0对回归方程(3)的统计检验可知,其D.W= 0.463620,由于其D.W值过大,可能存在自相关的问题。通过对回归方程(3)残差序列Q统计量和序列相关图的进一步分析可知,回归方程存在1阶自相关,因此需要对模型进行序列的修正。

(3)模型的修正。本文选取广义差分最小二乘法中的H-L法对回归方程(3)进行重新的修正,以便消除序列间存在的自相关。修正后的回归方程为:

LNRE=7.410613+0.203678LNGDP(4)

对回归方程(4)进行统计分析可知,其D.W=1.479183,其D.W值在合理区间内,修正后的回归方程可能消除了1阶自相关的影响。通过对修正后方程残差序列Q统计量和序列相关图的进一步分析可知,修正后的回归方程已不存在自相关。

(4)残差序列的单位根检验。对修正后回归方程(4)的残差序列进行单位根检验,其检验结果表明,ADF值=-2.830199,5%水平下的临界值=-1.974028,ADF值小于5%水平下的临界值,由此说明表明LNRE与LNGDP两个序列之间存在协整关系,且由于修正后回归方程的弹性系数为0.203678,所以我们可以认为LNRE与LNGDP间存在着显著的协整关系,经济增长对有效就业有明显的拉动作用。

二、经济增长对名义就业和有效就业拉动关系的比较分析

通过上文的讨论可知,中国在经济转型期经济增长对名义就业没有明显的拉动作用,似乎奥肯定律在中国失效了。可通过对经济增长与有效就业的协整分析可知,前者对后者有明显的拉动作用。这两种鲜明的比较结果引发了我们的思考,经济增长对就业率是否有拉动作用?是怎样的内在作用机制导致了这种鲜明的对比结果?要想解答这些疑惑,我们首先需要弄清名义就业与有效就业的关系。

1.名义就业与有效就业的关系

根据有效就业理论可知,有效就业是名义就业中不存在隐性失业时的就业数量。从微观经济学的角度考虑,有效就业是指劳动力的边际生产力大于零的就业,它反映了就业的有效性和利用程度,体现了就业的质量标准。据此我们可以清晰的描述名义就业和有效就业间的关系。

有效就业=名义就业-隐性失业(5)

2.比较分析的结论

通过公式5可以看出,隐性失业是有效就业与名义就业间的关系枢纽。所谓隐性失业,是指生产过程中,生产资料与劳动力的构成失衡,劳动力的数量远远超过了由技术条件所决定的生产资料对劳动力的需要量而出现的部分劳动力的闲置现象。隐性失业显性化是造成中国经济增长对名义就业和有效就业拉动效应不一致的原因,也是经济转型期间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最大问题。

在中国经济改革的初期,大多数的企业烙有很深的计划经济印记,中国的国有企业生产率很低,随着生产力的不断提高出现了大批的闲置工人,企业的隐性失业现象十分严重。进入到20世纪90年代末,中国国有企业经历了体制改革,国企纷纷实施减员增效的策略,导致了大量闲置工人的下岗,国有企业的隐性失业开始显性化了。隐性失业显性化,一方面使企业消化了多数的闲置人员,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使得企业产出增加,国家经济呈现上升趋势;另一方面大量下岗工人的出现使得名义就业人员减少,相反由于企业内部对一部分无效就业人员的消化使其转化为有效就业人员,导致了有效就业人员的增长。由此可知,经济转型期间中国隐性失业的显性化导致了经济增长对有效就业和名义就业拉动效应的迥异。

三、政策与建议

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名义就业和有效就业差距明显,隐性失业问题严重,隐性失业显性化成为了中国经济发展转型期面临的严重社会问题。如何解决大量的下岗工人就业问题,提高经济发展的有效就业率,关系到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社会的稳定。结合中国发展的实际情况,本文提出了以下几点政策建议:

1.健全完善劳动力市场

充分发挥劳动力市场合理分配人力资本的特点,对闲置的人力资源进行有效配置。首先,由于摩擦性失业的存在,导致劳动者进入劳动力市场寻找工作直到获得就业岗位前存在一定的时间滞差,提高人力资本市场的工作效率可以大大减少时间滞差导致的暂时性失业;其次,由于经济结构调整导致劳动力供求结构上的失衡会出现结构性失业现象,提高劳动力市场的预警机制,迅速调整市场需求结构能较好的缓解结构性失业带来的就业压力。

企业经营性分析范文6

关键词:双创 中小企业创业与经营管理人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企业发展迅猛,日益成为推动我国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已达4200余万户,占全国企业数量的比重已逾95%,对GDP增长的贡献已达到一半以上,是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中最活跃的主体,是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重要渠道。大量中小企业的存在与发展,催生了对中小企业创业与经营管理人才需求的增加,但与此同时,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竞争的日益加剧,中小企业对管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如何培养一批远见和卓识并重、专业和人格兼涞木叽葱麓匆邓刂视爰寄艿闹行∑笠荡匆涤刖营人才,成为助力中小企业发展的第一要务,国内外教育领域对此展开了一系列相关研究。

在此背景下,课题组通过对长沙商贸旅游职业技术学院拟增设中小企业创业与经营专业进行分析研究,论证湖南省高职院校开设该专业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一、开设中小企业创业与经营管理专业的必要性

(一)政策要求――国家、省市各类政策关于创新创业教育的迫切要求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2015〕明确提出:要把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作为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突破口,树立先进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面向全体、分类施教、结合专业、强化实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升人力资本素质,努力造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力军。《教育部关于做好2016届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2015〕指出:支持毕业生到中小微企业就业。中小微企业是增加就业的主体,各地各高校要会同有关部门完善落实中小微企业吸纳毕业生的社保补贴、培训补贴、税费减免等优惠政策。

《湖南省教育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2015〕,提出:大力实施“十三五”专业综合改革项目、教学改革项目、实践教学平台建设项目,加大创新创业教学改革力度,形成一批科学先进、可复制可推广的教改成果;鼓励高校多形式举办创新创业教育实验班,到2020年在全省所有具备条件的高校开设创新创业教育实验班。

(二)企业需求――中小企业的转型升级需要大量的创业与经营管理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中小企业在创新创业中发挥的作用日益得到重视。2015年,湖南省新增市场主体46.77万户,同比增长10.32%,新增资本总额7372.54亿元,同比增长38.43%。在全部新登记企业中,中小企业的占比达到了96.78%,是我省投资创业的绝对主力。中小企业发展规模不断扩大,引发了对中小企业经营管理的专业人才需求的上升,对人才需求层次、规格也相应提高。在经济新常态下,中小企业既有发展的机遇与空间,同时也面临巨大的压力与挑战,其中人力资源缺乏尤其是经营管理水平落后严重制约着中小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一方面是中小企业招工难,难以吸引和留住人才,另一方面是毕业生就业难,找不到工作,出现人才市场上的结构性失衡,站在高校角度,应从教育供给侧进行改革,切实调查了解中小企业真正的人才需求规格,校企共同制定中小企业创业与经营管理人才培养方案,有目的地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意识、素质和技能,系统培养更多适应市场需求的创业与经营管理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为中小企业发展构建人才支撑体系。

(三)家庭期盼――相当部分家族希望接班人具备创业与经营的高素质与能力

根据一项对全国21个省市自治区的1947家私营企业进行的抽样调查显示,中国私营企业目前普遍采用家族拥有的形式,这些企业的创始人大都在50-60岁之间,即将面临着传承问题。统计显示,我国仅有21.37%的家族企业能顺利完成代际传承,能延续到第三代的企业竟只有2.3%。名为“浙江商人培养继承人的方式”的调查则显示,高达82%的“企二代”不愿接受父辈的事业。近日上海交通大学中国企业发展研究院副院长余明阳领衔的一项研究调查也发现,在未来十年,80%的企业将接班换代,80%的企业里又有80%的二代不愿接班或不能胜任,即有多达64%的企业将出现接班危机。一面是对实业无感或缺乏创业经营管理素质能力的“企二代”,一面是盼望子承父业的企业家,在调查中,湖南省71.3%的中小企业负责人希望自己的下一代能够接管企业,担当继承家族企业发展的重任。

因此,高职院校通过中小企业创业与经营专业的开设将助力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创业能力和企业经营管理素质的企业接班人,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第一代企业家的忧虑,推进中小企业的创新发展和二次创业。

(四)人才培养-创业与经营管理人才培养将带动整个学校创新创业氛围形成

目前,全国高校都在努力探索创新创业教育,有一部分教师和学生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而且具有了创业项目。在高职院校开设中小企业创业与经营管理专业就是将这些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且具备一定的创业素质与能力创业导师和学生聚集起来,通过创新创业比赛、创业项目模拟实践、创业项目孵化等,培养创新创业人才,形成本校特色,打造品牌,营造全校创新创业氛围,掀起创业。通过积累创新创业教育经验,助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二、我校开设中小企业创业与经营管理专业的可行性分析

(一)符合十三五期间专业建设规划

长沙商贸旅游职院十三五专业建设规划明确指出,专业建设要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立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及产业结构调整要求和学校的实际,外延发展和内涵建设并举,以内涵建设为主。以商贸财经类和旅游类两个专业建设大类,紧紧围绕湘菜产业专业群、现代服务业专业群、旅游服务业专业群、文化创意专业群和软件专业群五大专业群建设目标,建立专业动态调整机制,根据产业群发展动态,对全校各专业进行动态调整。

中小企业创业与经营专业属于商贸财经类专业建设大类,符合学校建设大类。同时,该专业为中小企业培养“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管得好”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深入服务于现代服务业转型升级。

(二)具备良好的办学基础

我校具有六十余年的办学历史,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同时以市场营销专业、会计专业为代表的商贸财经类专业在十一五、十二五期间都是湖南省重点建设专业或示范性特色专业,且在行业界形成了一定的影响,得到社会的认可,知名度、美誉度高。《管理学》、《市场营销》、《会计》、《法律》、《电子商务》等商贸财经管理类基础课程积累了丰富的教学资源,教学效果好,并且建设了一支专兼结合、职称结构、年龄结构合理的优秀教学团队。专业群内公共实习实训条件在处于领先水平。

(三)湖南省高校中尚未开设此专业,就业竞争小

在查阅湖南省本科院校和高职高专院校2016年专业招生目录中的,尚未查询到“中小企业”、“创业”为关键词的专业或专业方向,根据调研结果显示,目前湖南省高校尚未开设此专业,而全国目前开设有此专业的只有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和惠州经济职业技术学院两所民办院校,从两所院校历年的招生与就业形势看,招生情况很好,就业形势也良好。在国家公办院校设置此专业属开创湖南省教育界之先河,虽前无经验可借鉴,但可以预见,未来培养出的创业与经营管理专业人才是中小企业发展所稀缺的,该专业毕业生未来就业创业竞争小,就业创业前景也是很乐观的。

三、结语

综合以上分析,长沙商贸旅游职院设置中小企业创业与经营专业有一定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未来,应完善修订中小企业创业与经营人才培养方案,准确进行专业定位,探索校企共同培养适应中小企业与市场需求的创业与经营管理人才的培养模式,总结经验,并在适当的时候将成功的经验向湖南省乃至全国其它高职院校进行推广。

参考文献:

[1]湖南省统计局,湖南省中小企业局.湖南中小微企业发展概况[M].2013.

[2]杨绿汀.中小企业创新人才的优化[J].企业研究,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