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优势分析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教师优势分析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教师优势分析

教师优势分析范文1

关键词: 多媒体网络平台 教学优势 英语教师角色 教学改革

前言

随着21世纪多媒体电脑科技的发展,多媒体网络教学平台越来越多地受到人们的关注,利用多媒体网络平台进行日常教学也成了未来教学的流行趋势。国家教育部制订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中指出:“各高等学校应根据自身的条件和学习情况,设计出适合本校情况的基于单机或局域网以及校园网的多媒体听说教学模式,有条件的学校也可直接在互联网上进行听说教学和训练。”多媒体网络平台具有信息量大、交互性强、趣味性浓的教学优势,以这些优势为背景,各种教学策略可以在英语教学中得到充分的施展。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的指导下以及多媒体网络平台的辅助下,课堂教学将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讲授为主转向以学生听说学习为主的网络化教学模式,学习者能更好地发挥学习的自主性,以此为前提,教师的传统角色也将发生质的转变。

1.多媒体网络平台的教学优势

1.1性能优势

多媒体网络教学是指利用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技术来处理和控制符号、语言、文字、声音、图形、图像、影像等多种媒体信息,按教学要求,将这些要素进行有机组合并通过屏幕、投影机投影或网络手段显示出来,同时按需要配以声音,进行人机交互操作,通过计算机网络交流达到师生互动或生生互动来完成教学或训练过程。在多媒体网络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的特点,进行教学设计,合理选择和运用现代教学媒体,并与传统教学手段有机组合,实现师生共同参与教学全过程,以多种媒体信息作用于学生,形成合理的教学过程,以取得最优教学效果。与传统的教学形式与教学手段相比,多媒体网络平台集教学性、科学性、集成性、交互性、情景性,趣味性于一体,具有信息量大,知识更新快,选择面广,信息反馈迅速等特点。多媒体网络平台为学习者提供了一个动态的、三维的、多变化的,更自由的语言学习环境,在这种环境下学习者可以选择学习内容,控制学习进度和方式,交互模式让学习者高度参与,这种较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必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强化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从而获得好的教学效果。

1.2策略优势

教学策略的成功运用能有效地调节教学方式,教学方式的有效调节能帮助教学的成功开展。当外语教学的目标从培养学生“读”的能力转变为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即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译”的能力时,教学策略的运用显得格外重要。在现代教学中,交际教学法占据着主导地位,随着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提倡使用目的语为参照、分析型与经验型相结合、显性与隐性共存的教学策略来进行英语教学。多媒体网络平台给学生营造了一个以目的语为主要交际媒介的第二语言习得环境,通过多媒体网络平台,师生,生生,学生与信息之间都主要用目的语来进行信息交换,通过有意义的交际活动,使语言学习者无意识地习得语言,在通过多媒体网络平台传递信息,表达思想,完成任务,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语言运用的能力。多媒体网络平台将视听、思维、语言三者整体相连形成语言、情景紧密结合的交际认知模式。更值得提及的是,多媒体网络平台通过现代网络技术,让教学从单纯的课堂延伸至课外。师生、生生可以通过网络交流手段,例如:QQ聊天、E-mail、BBS、Blog等来进行讨论交流;语言学习者也可以登陆一些语言学习网站搜寻相关资料来进行自主学习,例如:省略、class.省略、省略等。

2.多媒体网络平台下英语教师角色

多媒体网络平台促使了教学模式的改变,教学模式由传统的“教师为中心”逐渐向“学生为中心”转变,教师的角色也相应的发生变化,在新的教学模式下英语教师的角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编剧

教师是多媒体课件的制作者。作为“编剧”,他要作好教学前的准备工作,根据不同的课堂内容搜集信息、过滤信息、组织信息、传达信息,为学生提供可以学习的资源,最后评估反馈信息,再调整课堂内容。教师要根据教学大纲、教学目标以及学生具体情况编写出适合教学发展的教学内容,统筹教学活动,安排教学步骤。教师如果没有搜集到能激发学生兴趣的信息,就不能让每个学生都参与进来;教师如果没有设计好课堂教学内容与发展步骤,课堂将会产生混乱,将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教师的这种角色定位正是对教师起主导作用的肯定,符合《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对新型大学英语课堂的要求。

2.2主持人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处处需要有教师的组织和协调,需要教师充当动力来推进课堂教学朝前发展。课堂教学好比一档节目,节目中间时刻需要主持人来增进气氛、协调互动、提高参与率,在英语课堂中,教师的这种角色扮演尤为明显。多媒体网络教学平台下的教学,将学习的自还给了学生,学生成了课堂的主体,传统的“灌输”教学变成了师生或者生生互动环节,教师要时刻营造出热烈的学习气氛来鼓励学生参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展现学习的热情,将以往严肃的课堂变成一个激情四射的舞台。

2.3演员

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尤其是在以网络为平台的学习交流中,更需要教师的积极参与,英语教师不仅仅只作为教学的组织者和协调者,重要的是作为参与者,全情投入到自己所设计的活动中,作为活动的一员,与学生共同完成任务。教师的积极参与能更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此刻,教师与学生站在同一个舞台上,他们是平等的参与者,而不再是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作为教师也不要吝惜自己的表演,要参与到活动中去,最大限度地实现交际教学模式。

2.4激励者

在任何一种教学中,最重要也必须首要解决的任务就是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与参与意识。英语学习是一个“doing”的过程,英语教学的目标并不仅仅局限于“knowing”,还必须包括“using”。任何学习者都有认知、自我实现和被尊重的需要,但是有时会因为自身有限的知识水平而无法正常或者流利的进行交流,这时就需要教师从心理上给予学习者安全感,使学习者不必因为犯错而自责或担心受到其他人嘲讽或批评,教师要通过各种途径来鼓励学习者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真正参与到活动中来。通过网络聊天,邮件,博客等形式的交流都体现了学习者对教师激励的需求。

2.5评委

教师不仅是课堂活动的发起人,也是活动结果的检测者。学习者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这就要求教师在共同参与到活动中的过程中注意每位学习者的表现,获得准确的反馈信息,为最后的课堂评估提供依据。评估是教师对学习者学习情况的一种重要的监控手段。教师通过多媒体网络平台与学生进行观察和交流,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最后将信息反馈给学习者,对良好的表现给予肯定,对不尽如人意的表现帮助学习者分析原因,减少差距,以鼓励为手段帮助其达到最优的学习效果。

结语

多媒体网络资源的丰富性,教学手段的多变性,教学模式的先进性,使利用多媒体网络进行辅助教学已经成为了高等学校大学英语教学的必然趋势。多媒体网络将教学从课堂内延伸至了课堂外,真正的实现了交际教学模式。在新的教学模式下,教师角色也被多元化,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以自己的角色在多媒体网络平台这个超时空的舞台上的到尽情的展现。

参考文献:

[1]王笃勤.英语教学策略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5.

[2]文秋芳.英语学习策略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5.

[3]胡春洞.英语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9.

教师优势分析范文2

图像教学法还有一项很好的优势,就是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富有趣味性的图像可以使学生们增强学习地理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在有兴趣以后,可以进行自主学习。例如,在讲到关于宇宙和天体的一课时,教师可以利用彗星、流星以及银河系的图片进行教学展示,同时还可以利用牛郎织女的故事引入课堂,这样的图形和故事的结合能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兴趣,课堂教学内容也会更丰富。再举一个教学例子,我在给学生讲授中国地理,省市分布的时候,就利用了图像教学法帮助学生记忆。很多教师可能会将各个省市对应后列表,让学生死记硬背,如吉林-长春,山西-太原等等,这样的方式会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对地理课产生惰性。我是运用了图像教学的方法,将中国的地图和各个省市的地图都向学生展示,并可以这样讲述:“中国的地图像一只大公鸡,海南岛和台湾是两只鸡爪。鸡头是东北三省,黑龙江、吉林、辽宁,鸡尾巴是新疆”等等。利用这样的方式,学生们用很快的速度将各个省市都记下来,且课堂气氛格外的活跃,学生们还自己想象了很多关于各个省市形状的画面,这样具有趣味性的图片和讲解不但使学生兴趣更浓,也将图像教学法的优势都展现了出来。

2.图像教学贴合实际,方便对比和归纳

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应该将备课资料进行总结,不断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这样学生才会更容易理解。图像教学法中也需要贴近实际,教师可以利用地理图片和生活中的例子相结合,使学生能更加深刻的感受到学习内容。例如,在讲到东亚季风气候的时候,很多学生会容易混淆,分不清风的方向,也记不清楚高压和低压的季节性。教师可以利用季风图片结合生活中的例子进行讲解,如带学生去室外感受一下风的方向,根据当时的季节进行分析,当夏季时,内陆温度较高,属于低压,海洋属于高压,因此风向是由海洋吹向陆地,空气比较湿润一些。相反,当冬季时,内陆温度低,气压高,风向是由内陆吹向海洋,空气比较干燥。学生们通过对季节的感受和湿度的感受,可以更好的理解这一知识点,再结合图片,就能更轻易的理解关于季风的知识。再例如讲到《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这一课的时候,也可以利用图片和生活实例结合的方式进行授课。教师可以将工厂的图片和城市区位分布图展示出来,并向学生提出问题,如:“在生活中,你们都在哪些地方见到过工厂?”学生们凭借生活经验和回忆去思考这样的问题,有同学说:“在比较偏远的地方会有工厂。”有些同学还会说出见过的工厂的具置,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根据工业分布图并联系生活实际进行讲解,工业的区位选择都是在下风向和郊区,这是为了保护环境考虑的。这样学生能更好的记忆知识点,并提高兴趣。地理教学中经常出现学生对知识点混淆的状况,对于一些比较相似的知识学生们很难弄清楚,这就需要教师进行图像教学,将两组相似的图像进行对比和分析,这样的方式可以很好的帮助学生进行整理和归纳,便于学生记忆。例如关于沉积岩中的三类,火山岩、沉积岩和变质岩,很多学生容易记不清,教师可以将三种岩石的图像进行展示和对比,包括他们的的特性等等都可以进行对比,学生们会更容易比较他们的区别,方便记忆。

3.总结

教师优势分析范文3

采用问卷调查法,随机抽取河北省各类幼儿园中350名幼儿教师作为调查对象,从教学准备、教学实施、教学结束后三个阶段的不同维度,对样本幼儿教师的各项教学能力进行了调查统计。结果发现:河北省幼儿教师整体教学能力得分较低,且不同教龄、学历和专业的幼儿教师在不同的教学能力方面存在着显著性差异。今后,在严格幼儿教师准入制度、规范幼儿教师职称评聘、稳定幼儿教师工作队伍、形成正确的教学意识并有针对性地提高教学能力方面,需要不断加强和完善。

关键词:

幼儿教师;教学能力;调查

一、问题的提出

幼儿教师是幼儿教学活动的设计者和实施者,是幼儿健康成长的引路人,是幼儿教学质量提升的核心和关键。纵观世界各国教育改革历程,幼儿教育质量的不断提升,幼儿教育事业的持续蓬勃发展,无不依赖于高水平、专业化的幼儿教师队伍建设。进入新世纪以来,为加强幼儿教师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我国幼儿教师的专业水平,国家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文件。如2011年,教育部制定了《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把以“能力为重”作为基本的教育理念并从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三大维度对幼儿教师必须具备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做出了具体规定。2012年,教育部又颁发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从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领域描述幼儿的学习、发展目标与教育建议,要求将其融入到幼儿教师的具体教学实践活动中。这既为幼儿教师的实践教学指明了方向,也为教师教学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今距离文件的颁发已过去几年时间,河北省幼儿教师的教学能力如何?是否达到了国家的要求?为此,本研究根据国家有关幼教文件中针对教师教学能力的要求,初步构建了幼儿教师教学能力标准体系,并以此研制了切实可行的幼儿教师教学能力现状的调研方案,对河北省若干幼儿园的教师教学能力现状进行实证性调查研究,以此了解河北省幼儿教师教学能力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探寻原因,提出相应对策,以期能为今后河北省幼儿教师教学能力发展提供借鉴。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在河北省各类幼儿园幼儿教师中随机抽取调查对象,共发放问卷350份,收回有效问卷306份,有效回收率是87.43%。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根据课题阶段性成果中构建的幼儿教师教学能力专业标准体系,编制了《幼儿教师教学能力现状的调查问卷》作为测评工具,分别从教学准备、教学实施、教学结束后三个阶段对教师不同维度的教学能力进行了调查,收集的数据由SPSS23.0统计,并结合个别访谈及实地考察,对河北省幼儿教师教学能力现状进行了深入分析。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河北省幼儿教师的基本情况

1.性别比例悬殊

在被调查的306位教师中,男性幼儿教师仅占教师总数的1.96%。可见,河北省女性幼儿教师在幼师队伍中占据绝对优势,这可能是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受传统观念影响,很多男性对幼教职业认同感低,再加上幼儿教师工资微薄、地位不高、工作内容繁杂众多,使他们在心理上极大地动摇了对幼儿教师的职业信念。

2.以中青年教师为主

被调查的幼儿教师中,21—30岁的教师占总人数的33.33%,31—40岁年龄段的教师占52.29%,而20岁以下和40岁以上的教师总和不过整个教师队伍的14.38%。可见,当前河北省的幼儿教师队伍以中青年教师为主,年龄结构相对合理。

3.从教时间较短

从被调查幼儿教师的从教时间来看,从事幼儿教育工作5年以下的比重最大,占总人数的38.57%,说明入职时间不长的教师较多。幼儿教师队伍的年轻化,一方面使其在教学能力方面发展的空间和需要较大,另一方面也说明了河北省幼儿教师的社会流动性大。这不仅不利于幼儿教师队伍的稳定,而且会影响其教学能力水平的持续发展。

4.职称制度不规范

职称评定对幼儿教师个人及教育质量的发展至关重要,它直接关系到幼儿教师教学能力的发展。从调查数据来看,尽管中高级职称的教师占65.36%,但34.64%无职称的教师数量仍不可小觑,他们需要在专业知识和专业教学技能方面得到更快的提升。

5.少数教师学历未达标

学历层次代表着教师的文化程度,是衡量教师素质高低的一个因素。调查数据显示,河北省幼儿教师学历方面相对比较乐观,拥有大专以上学历的幼儿教师占了81.04%,这说明河北省幼儿教师的学历基本符合国家要求,但少数学历不达标,特别是初中以下学历且未受过专业学前教育的教师,其教学能力应该受到更多的重视。

6.专业不对口现象严重

在专业方面,非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师将近占了被调查教师人数的一半,以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为依托的幼儿教师教学能力亟待提高。

(二)河北省幼儿教师教学能力总体状况

通过运用spss23.0对河北省幼儿教师教学能力的测量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得出河北省幼儿教师教学能力的均值及标准差的总体状况。河北省幼儿教师教学能力的各维度总分是29.205,平均分M=1.624,本问卷采用4级计分法,临界值为2.5,而河北省幼儿教师教学能力的总体平均分低于临界值,与最高总分72分相比,有较大差距。这说明河北省幼儿教师整体教学能力水平较低。

1.教学准备阶段

由调查结果可知,幼儿教师在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开发能力方面平均得分最低(M=1.438),其次是教学设计能力(M=1.539)和教学认知能力(M=1.595)。可见,河北省幼儿教师对教学前准备缺乏一定的重视和操作能力。具体而言:在教学认知能力方面,对《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幼儿教师专业标准》等文件完全了解的教师只占总数的38.6%,这不仅说明部分幼儿园对国家幼教文件宣传的力度不够,也表明多数幼儿教师对政策的要求重视和关注程度不够。对教材体系和幼儿学习需要完全了解的分别占41.8%和52.9%,比较了解的分别占52.3%和43.8%。尽管整体来说,教师大致具有一定的教学认知能力,但选择教学内容时,多局限于教科书的要求而非根据幼儿实际认知经验来选择贴近幼儿生活的教学内容。在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开发能力方面,关于教学活动的方案设计、环境创设得分相对较高,但完全能够自行开发和制作玩教具和学习材料的教师只占44.4%,可见这一方面能力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2.教学活动实施阶段

在这一阶段的教学组织和操作能力(M=1.657)、教学调控能力(M=1.706)平均得分稍高于教学准备阶段的各项能力得分,但与“能够积极发挥环境和游戏的作用以提高教学的趣味性、综合性和生活化”“在教学活动中,能够提供幼儿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幼儿主动思考,主动学习”“能够及时预见并科学有效处理突发事件来调控教学进程”几方面完全符合的教师比例较低,分别占总体教师的33,3%、39.9%、32%。通过数据可以看出,幼儿教师的教育性教学的能力和基本教学技能尚可,但对幼儿的观察、沟通、指导能力较薄弱。

3.教学活动结束阶段

虽然幼儿教师的教学评价和反思能力在各项教学能力中得分最高(M=1.811),但具体而言,在评价能力方面,评价内容上相对笼统化、评价主体单一化、评价过程形式化。在反思能力方面,反思形式多采用自我反思、撰写反思笔记的形式,忽略了与教师交流、与幼儿沟通等其他的教学反思形式,反思目的是为了应付检查,缺少从教育科研角度进行反思。反思角度上,多数幼儿教师缺少从幼儿的角度进行反思。①

(三)幼儿教师教学能力状况的差异性分析

1.不同年龄幼儿教师教学能力的差异

本研究关于幼儿教师教学能力在年龄方面的差异,采用方差分析进行检验,但数据显示不同年龄段的教师在各项教学能力方面都未有显著性差异。经过访谈得知,并非年龄较大的教师从事幼儿教育工作的时间就比较长,一些年龄大的教师多数是从其他工作转岗过来的人员,特别是从民办幼儿园和农村幼儿园转岗这一现象更为普遍。由此可以得出两个结论:一是年龄并非影响教师教学能力的关键因素;二是幼儿园教师队伍构成复杂,流动性较大,直接影响着幼儿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

2.不同教龄幼儿教师教学能力的差异

为了深入了解各个教龄段幼儿教师教学能力的差异,本研究以教龄为自变量,以幼儿教师各维度教学能力为因变量,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统计分析。从统计数据可以看出,不同教龄的教师在教学认知和教学设计能力方面呈现出极其显著的差异(教学认知能力:F=5.706,p=0.001;教学设计能力:F=8564,p=0.000),在这两方面,5年以下教龄的教师教学能力平均分较高。在教学组织与操作能力维度,不同教龄的幼儿教师教学能力也呈现出显著性差异(F=3.826,p=0.011)。此外,在其他维度,5年以下教龄的教师得分也较高。这可能是由于教师初入职场,有着较高的工作热情和实现理想的强大动机,善于将已习得的知识、技能运用到教学实践,也愿意在教学方面多花费时间和心思,追求更好的教学效果,以得到同事和领导的认可。在这种积极寻求发展的内驱力带动下,教学能力容易得到较快的提升。①而工作时间较长的教师,一方面更愿意按照经验和自己固有的模式进行教学;另一方面,长时期从事幼教工作,容易产生职业倦怠,主观上不愿致力于教学革新的尝试。

3.不同职称幼儿教师教学能力的差异

本研究将幼儿教师的职称分为以下4组,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统计分析。不同职称的教师在教学认知能力(F=5.849,p=0.001)、教学设计能力(F=6.697,p=0.000)两个维度呈现出极其显著的差异,在教学评价反思能力(F=3.02,5p=0.032)维度上差异性显著,且无职称和职称较低的教师得分较高,这一结果与最初职称高则教学能力高的预想出入较大,由此可以推测出职称评定标准可能和教学能力没有必然或直接的联系。后经访谈进一步了解到,很多幼儿园并不重视教师的职称评定,评定的标准更是五花八门,有的根据教师工作时间长短,有的根据承担工作任务繁重与否,有的根据和园长关系的新疏远近,这样的评价标准缺乏科学性和规范性,也直接影响着幼儿教师主动提高其自身教学能力动机的形成。

4.不同专业幼儿教师教学能力的差异

本研究将幼儿教师的专业分为6组,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统计:从统计数据可以看出,不同专业幼儿教师在教学内容选择和开发(F=3.180,P=0.009)、教学设计(F=4.781,P=0.000)和教学组织操作能力(F=3.720,P=0.003)三个维度上,教学能力差异性显著。音乐、美术、学前教育专业的幼儿教师在教学能力不同维度上得分较高,说明幼儿园教学活动对幼儿教师的弹、唱、画、跳等技能要求较高,艺术专业和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师更容易将所学专业与幼儿的特点结合起来,因而能更好地适应幼儿教育教学活动的需要,表现出较高的教学能力。

四、对策和建议

通过研究发现,河北省幼儿教师教学能力整体较低,距国家要求还有较大差距,从导致其种种问题的原因入手,今后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改进。

(一)严格幼儿教师准入制度

目前,河北省幼儿教师队伍中,部分教师学历不达标,专业不对口,年龄较大、教龄较长的教师未体现出应有的教学能力,这些问题均说明在幼儿教师准入制度方面还不够严格和规范,很多不符合幼儿教育要求的教师加入到教师队伍中,使幼儿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参差不齐。因此,在今后的幼儿教师准入方面,幼儿园应严格按照国家的幼儿教师准入制度,在性别、年龄、学历、专业、工作经历等方面,选择符合幼教要求和适合从事幼教工作的人员加入到教师队伍中,为后期的培训和专业化发展提供必要的前提条件。

(二)规范教师职称评定制度

调查中发现,教师的职称并未与其教学能力体现出较高的一致性。随着河北省幼儿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保育员与教师的工作职责逐渐有了更明确的划分。在幼儿园中,除了一日生活,幼儿的认知、情感的发展,更多的是通过社会、科学、语言等五大领域的教学活动来实现的,因此,幼儿教师职称评定的标准也应该是以其教学能力为主,而非个人的工作强度、人际关系等。只有这样,才能使教师把专业发展的重心转移到教学方面,从而主动寻求自身教学能力的提高。

(三)稳定幼儿教师队伍

河北省幼儿教师的流动性较大,一些年龄较大的教师由其他工作单位或学校转岗而来,他们在教学能力方面不但没有体现出相应的优势,而且还影响了教师队伍的整体教学水平。因此,要提高幼师队伍的整体教学水平,必须稳定幼儿教师队伍,减少专业幼儿教师的流失,只有这样,才能从整体上持续不断地提高幼儿教师的教学水平。

(四)形成正确的教学意识,有针对性地提高各项教学能力

教师优势分析范文4

关键词:幼师教育 职前培养 在职进修

一、前言

幼儿期是人的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和智力开发的关键期,因此,幼儿教育是整个基础教育的奠基阶段,而同时幼教事业的发展与幼儿师资的质量有密切的关系。我国的幼教工作者对日本幼教事业发展的各个方面做了大量的介绍,但涉及到中日幼师教育比较的研究相对较少。有鉴于此,本文从幼师教育(教师养成方面)出发,对中日两国的幼师教育做了一个大致的比较,并从中吸取经验,从而改善我国目前的幼师缺乏、质量不高的现状。

二、中日幼师教育的比较分析

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必须经过一系列的培训和考核。总起来说主要分为职前培养和在职进修两个阶段。本节主要从职前培养、在职进修两个阶段来比较分析中日两国的幼师教育。

(一)中日幼儿教师职前培养的异同

1、职前培养的相同点

(1)无论是中国还是日本,要想成为幼儿教师必须经过一定时期的学校教育。具体细化到专业设置方面来看,日本幼儿教师学习的主要课程有:儿童健康、儿童心理学、早期教育和保育、人际关系、环境、语言表现以及儿童福利等。中国幼儿教师学习的主要课程有幼儿卫生学、幼儿心理学、幼儿科学教育法、幼儿数学教育法、幼儿音乐教育法等。另外,无论是中国还是日本的幼儿教师都必须参加幼儿教育实践活动。1988年日本国会通过了新修改的《教育职员许可法》,增加了教育实习的时间和学分,重视教育实习的事前后事后指导。同样在中国也有法律明确规定三年制幼师教育实习共9周,四年制幼师教育实习共11周。

(2)中日两国为提高教师队伍质量都制定了教职标准。日本于1949年公布的《教员许可法》和《教员许可法实施令》中规定:凡在大学里学完规定的学分者,都可以获得教员资格证书。且具有教师许可证是成为幼儿教师的前提条件。中国在1993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十条中规定:国家实施教师资格制度。同时在《幼儿园工作规程(1996年)》中写道:幼儿教师必须具有《教师资格条例》规定的幼儿园教师资格。

(3)两国都规定新任教师有一年的见习期。文部省决定从1987年度起在部分县市试行新任教师研修制度,并根据使用期间的实际表现做出评价,合格者才能被任用为正式教师。中国虽然也规定新任教师有一年的见习期,但一般都只是流于形式,幼儿教师在录用后一般都能够转为正式教师。

2、职前培养的不同点

(1)培养幼儿教师的机构和办学层次不同。二战后,日本基本取消了战前培养师资的中师和高师,并在1949年制定的《教育职员资格法》中明确提出,从幼儿园到高中的教师一律由文部省认定的4年制大学和2年制短期大学完成。中国幼儿师范教育自清末以来,经过艰难曲折的发展,终于构成了一个拥有中等(含幼师、职高幼师班、中师幼师班)和高等(含大专、大学本科、硕士、博士)以及成人继续教育的完整的幼儿师范教育体系。

(2)具体的招生对象不同。在日本攻读教师培养课程者同其他大学应考者一样,需是高中毕业或者具有同等学历者。而中国到20世纪末仍然是初中毕业生、高中毕业生并存。

(3)取得教师资格证书的要求不同。在日本,幼儿园教员的资格证书分为一级普通资格证书和二级普通资格证书。一级资格证要求在大学里学院4年课程并最少获得124个学分;二级资格证要求在短期大学等学校完成两年课程并最少获得62个学分。而在中国要取得幼儿园教师资格证,应当具备幼儿师范学校毕业及其以上学历。

(4)在教师任用模式上,日本实行公务员聘任模式。教师是国家公务员,享受同政府工作人员同样的待遇保障。中国在1996年的《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明文规定“幼儿园教师实行聘任制”,对有幼儿教师资格的人员进行招聘,择优录取。

(二)中日幼儿教师在职进修的异同

教师在职进修是指对取得教师法定资格并从事教育工作的人所进行的一切再教育。其主要目的在于提高在职教师的职业道德、科学文化知识和专业水平,优化师资结构,提高教师整体水平,以适应教育发展的要求。

相同点:为了不断提高幼儿教师的资质,

日两国都建立了教职员在职培训制度,鼓励在职教员利用节假日及业余时间积极参与进修。日本早在1949年颁布的《教育公务员特例法》中规定“教育公务员为履行其职责,必须不断进行教学研究和参加在职培训”。中国方面也有法律明确规定教师享有“参与进修或者其他方式的培训”的权利和义务。

不同点:日本的在职进修主要有:到大学深造或听公开讲座,参加大学函授教育、大学或都道府县教育委员会实施的资格认定讲习会等。而在中国幼儿教师进修的途径相对较少,主要有选送到教师培养机构培训,收听或收看在广播、电视节目中开设的学科节目和各级各类学科辅导节目等方式。

三、对我国幼师教育的启示

从以上中日幼儿教师教育各方面的比较我们可以看出,中日两国的幼儿师资教育既有相同的地方,但是更多的还是不同。日本的幼师教育无论是职前培养还是在职进修都有很多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

(一)提高幼儿教育的办学层次。我国虽然在一部分发达地区实行专科、本科乃至研究生的幼儿教师教育,但是目前大部分地区仍然是招收初中毕业生的幼儿师范学校、职业高中附属幼师专业等机构。我们应逐步取消幼儿师范学校等中等幼师,幼儿师资一律由4年制本科大学和2—3年制专科大学培养。

教师优势分析范文5

摘 要 武术是我国重要的文化精髓,并且在历史的长河中源远流长,其不仅强身健体,并且还可以起到防身的作用。当下在中学,武术也成为体育教学的重要部分。现代化社会主义中学教学为了促使武术文化的发展,在中学阶段便给学生灌输武术的重要作用,并采取体育教学。本文便通过分析中学体育武术教学课程,分析其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合理化的建议以便能够促使当下中学体育武术教学的发展,促使学生提高学习武术的兴趣,从而更好的促使中学生身体机能的提高。

关键词 武术 教学 问题 建议

目前,教育体制改革下,我国中学体育教育呈现出创新教学模式,并开拓了武术进入中学体育的新手段。但是对于当下中学生来说,中学体育课程教学依旧有很多问题亟需解决。尤其是武术教学,其开展不仅仅对武术传承发展有一定的好处,并且对学生全面发展和教育具有一定的好处。当下中学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致使中学生学习兴趣低下,我们应该更多的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建议,促使学生提高学习兴趣,弥补其学习上的不足,培养对武术的喜爱,增强自身体能。

一、武术在目前体育教学中应用的现状分析

(一)中学对武术体育教学不够重视

目前,中学面临着升学压力,多数学校重视文化课而忽视体育教学,这使得体育课教学计划受到很多影响,并且对体育的不重视,所以在招聘体育教师中对专业性要求没有做太多的严格要求。尤其是武术教学不精,导致任教能力差。同时,中学生对武术认知程度不高,使得在武术教学难以发展。中学阶段的体育老师处于尴尬的地位,学校对学生体育教育没有严格要求,因而体育教师处于散漫的状态,无心认真研究武术的精髓和教学课程,不认真对待武术,在教学中也鲜少采取创新的教学方式促使学生提高对武术的兴趣,使得中学体育教师专业水平受限[1]。

(二)武术自身的限制

进入中学的学生便面临着各种升学压力,整天的文化课学习也让他们感受到压抑,体育课便成了他们释放压力的目标。但是在现实教学中,教师为了完成教学计划,提升学生的文化课成绩便会给学生布置很多作业,这样使得学生为了完成任务而利用体育课做作业,这使得体育课形同虚设,学生对体育课兴趣也会逐渐减少。中学阶段是学生学习武术的最佳时间,其是一门搏击文化,在以前,武术是用来防身或者战斗所需。现如今武术是为了强身健体,能够替代它达到此目的的方式有很多,所以在学习武术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可想而知。

(三)体育教学陈旧

现阶段我国很多中学沿用的体育教材存在守旧单一的情况。尤其是武术教学,内容陈旧,难以更新,因而要改变武术体育教学非常困难。再加上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接受能力较弱,不能够因材施教,所以中学武术体育劣势较为明显,其处于尴尬的地位,被认为是丰富学业业余生活的一种方式。

二、武术在体育教学中的优势

(一)培养学生自我防范能力

武术在现阶段中学的发展中有劣势,但是也存在一定的优势。先前是用来抵御侵害和强身健体,是我国人民流传下来的经典艺术。因而其重要性不言而喻[2]。武术和其他的体育项目相比,可以提高学生自我防范意识,并提高学生的免疫力,增强学生身体机能,对文化课学习也有一定的帮助。这种源自于武术的防范能力会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

(二)有助于培养学生思维意识

武术是现阶段中学体育科目的重要内容,对提升中学生身体素质有一定的帮助,认识到武术动作的巧妙之处,并做好刚柔结合,有利于学生吸收武术中的精华部分。武术学习的过程中,需要学生根据其特点进行学习,武术招式可以帮助学生锻炼思维能力,促使学生思维灵活。

(三)传承我国体育文化

武术是我国重要的传统文化,也是上下几千年传承的精华,是我国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因而体育课程中设置武术,对传武术文化有一定的作用。其在传承我国体育文化的同时加强了学生的体魄,在体育教学中有不可替代的功能,在新的时期被人们当作青少年需要传承的重任。

三、提高我国武术在体育教学中地位的有效措施

首先,应该提升当下中学体育教师的专业水平。中学体育教师在招聘的过程中应当严格的按照标准招聘,不能放任没有能力和教学经验的人,避免造成教学质量不堪[3]。并且学校应当定期考核武术教师的专业技能,并加以培训,才能让老师们重视武术教学的重要性。

其次,要对武术体育教学加以支持和宣传,激励教师和学生提高重视程度,激励教师不断的提高教学质量,并鼓励学校之间武艺切磋交流水平,相互借鉴,相互学习,共同促使武术教学在中学的发展,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弥补教学的缺陷。

最后,需要提升人们对武术的认知。要改善中学教师和学生的体育教学观念,需要人们提高对武术的重视。在目前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健康的体魄显得尤为重要。武术作为我国重要的搏击文化,这对于当下提升学生学习能力很有必要。武术文化对提升学生防范意识有重要的作用,是应该继承和发展的传统文化遗产。在目前新课改之后,新的教学大纲对青少年有了更清晰的计划,需要青少年德智体全面发展。因而武术教师应当与时俱进,改善传统的教学观念,树立创新新的教学目标,编排更适用的武术动作,以便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武术体育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 郝全成.中学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路径[J].新丝路(下旬).2015(10).

教师优势分析范文6

【关键词】高中历史;有效教学;策略分析

有效教学是教师通过教学过程的有效性即符合教学规律,成功引起、维持和促进了学生的学习,相对有效地达到了预期教学效果的教学。目前,历史教学界对高中历史课程改革存在着很多争论,在己经实施了高中历史新课程的地区,很多历史教师觉得要落实新课改的精神困难很多。往往历史教师在历史课程上投入了大量时间、精力,结果却事与愿违,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痛苦,大批历史教师的教学处于低效状态。在新课程背景下,探讨什么样的历史教学是有效教学,己经成为当前历史教育界关注的焦点。

一、在高中历史课程中实施有效教学的主要保障

(一)新历史课程标准的实施为其提供了契机

新课程是在反思传统教学的基础上诞生的。随着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的颁布与实施,新课程的理念真正在普通高中历史教学中得到贯彻落实,普通高中历史教学中的低效情况必将逐渐减少。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是国家对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是历史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与《普通高中历史教学大纲》相比较,具有课程目标明确、专题式的课程内容体系、开放的历史课程思想、倡导多样化的教学方法、留有较大的课程实施空间等特点,因此为历史课程有效教学的实施提供了契机。

(二)教师的历史素养为其提供了基本保障

学校对学生的教育和影响主要是通过教师来体现,虽然教学的效果由学生来体现,但教学效果的决定因素却在教师。历史教师只有在自身具备了必要的素养之后实施的教学才有可能是有效教学。历史教师的必要素养包括教师的一般素养和历史教师的专业素养两个方面。教师的一般素养主要包括政治素养、文化素养、身心素养等方面。历史教师除了要具备教师的一般素养外,还要具备历史教师专业方面的素养,历史教师专业方面的素养主要包括树立牢固的唯物史观、掌握历史学的基本知识、精通历史教学理论、熟悉历史教学方法、能够开发和利用各种历史课程资源等。

二、高中历史课堂实施有效教学的策略建议

(一)做好课堂教学前的准备工作

教学准备是指在教学工作展开之前,教师和学生在生理、心理、物质和精神等方面为教学的顺利进行所提供的条件及其对教学的适合性。这里的适合性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是这些条件要保证教学行为的成功,二是要保证教学在时间和精力的消耗上经济而合理。一般来说,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在分析学生的已有水平和准备情况的基础上,根据学校现有的条件和教师自身的教学优势,着重考虑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手段等的设计。例如,教师要注意创设良好的历史学习情境。比如,在学习“西周的宗法制度”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首先“神入”历史之中,换位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假设在西周时你的祖父是诸侯,那么你拥有什么身份请你结合大宗、小宗示意图进行讲解。”这就是一个很好的历史情境的设置。它给学生带来了一种历史学习的真实感,使原本枯燥乏味的知识也一下子变得趣味盎然。这个教学的重点、难点问题很快就解决了。

(二)实施讲授引导式的教学策略

高中历史讲授引导式教学,就是历史教师通过口语引领学生在头脑中再现基本的历史情景、形成基本的历史概念、把握基本的历史规律,为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分析与综合能力莫定基础的教学。一方面,教师要注意讲授语言的准确性。教师语音应以普通话为准,保证学生听清楚每一个字。教师应使用普通话词汇,避免使用方言词汇。历史教师要适时、恰当地使用历史专业词汇。为准确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教学内容,教师应选择最准确的词汇,防止使用笼统和容易引起歧义的词汇。为了表达连贯流畅,教师应把书面语言转换成口语化的语言,讲授时尽量使用短句子,戒除说话带口头禅和多余助词的不良习惯。

另一方面,教师要注意课堂内容组织的条理性。第一,讲授过程具有连贯性、提示性。讲授过程顺畅、自然、连贯,要有关联词的过渡,没有思路的突然中断。第二,讲清内容的相关性。揭示新授教学内容与学生己学过的知识、内容的相关之处,使它们关联起来,并将新授内容置于学生的知识结构中,让学生在此基础上改变原有知识结构,或者形成新的知识结构。第三,板书呈现的条理性。在黑板上采用标题、小标题、画关联图、概要、斜体、着重号等使内容组织条理化,使学生看起来一目了然。

(三)实施问题探究式教学策略

问题是开启学生心智、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和情感升华的钥匙。问题探究式教学是通过创设历史问题情境和设置教学玄机,借助问题的展示和对学生的质疑问难,形成教学过程的双向互动交流,使学生借助历史学习材料,围绕教学问题,通过独立探究或是协作讨论等方法,得出问题结论,并在这一过程中培养学生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问题探究式教学的关键在有效提问,有效提问可以加强师生之间的交往,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调控教学过程而拙劣的提问却会影响师生之间的正常交往,从而使得教学过程中的学生陷入一种全然被动的状态。教师在运用问题探究式教学时要注意了解和明确提问的目的,提问是一种教学手段,但不是简单活跃课堂气氛、避免课堂毫无生气或活力的手段,也不是问倒注意力分散的学生使其难堪而对其批评、惩罚的管理措施。此外,还要注意在课堂教学中善于针对不同时间、不同场境、不同教学内容以及不同对象等的需要来提问。

总之,随着高中历史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对有效教学的研究必将不断深入。要适应有效教学的需要,教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树立改革意识,弘扬创新精神,在有效教学的理论与实践探索中发挥自己的才能,使我们的教学变得更加有效,更加积极、充满活力、富有挑战性,使我们的工作充满快乐,得到深刻的内心满足,从而焕发出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