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发展思路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产业发展思路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产业发展思路

产业发展思路范文1

一、茶产业现状

1.茶园面积

全县现有茶园面积2.2万亩,其中:投产茶园面积0.96万亩,新植茶园1.38万亩。品种主要以福云、福鼎大白茶、名山白毫131为主。

2.效益情况

年干茶总产量420t,产值4620万元,茶农人均收入4000元,占纯收入的60%以上;目前茶叶销售总体状况良好,省内市场以贵阳、都匀市为主,省外有浙江、江苏、福建、上海、广东等省区。

3.企业情况

全县具有规模加工能力的企业有七里冲茶果场、牟氏茶场、斗底畜牧场、岗度盘龙茶场和摆若茶叶合作社五个。

4.品牌建设

现有己注册茶叶品牌2个,即:七里冲“九炉山”牌九龙毛尖茶和“牟氏珍珠”毛尖茶。其中“九炉山”九龙毛尖茶九四年荣获“中茶杯”二等奖,九五年又被评为“贵州名茶”。

二、资源优势

1.区位优势

惠水县位于贵州省中南部,北与贵阳市接壤,县城距离省城50km,交通便利,有贵州高原第一大坝——涟江大坝,穿越惠水全境,并交会于县城附近的五条高速公路正在开工建设,预计5年后建成通车。将大大改善交通条件,推动惠水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2.资源优势

土地资源丰富,全县总面积2463.8km2,有宜茶坡地30万亩,现有茶园种植面积2.2万亩,发展茶产业很有潜力。森林覆盖率41.3%,环境优美,无污染,宜适有机茶生产。电力资源丰富,剩余劳力多,发展茶叶种植有充足的资源条件。并且旅游资源丰富,把观光茶园建设与旅游相结合,推动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对惠水茶产业的宣传推介将起到积极作用。

3.气候、土壤条件

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适宜,雨热同季,适宜茶叶生长。土壤以黄壤为主,PH值5.2-6.9,土层深厚,土壤等矿物含量丰富,根据贵州省理化测试中心对该村的土壤检测,重金属含量低于规定标准,适合有机茶生产要求。

4.发展优势

惠水县是黔南州“都匀毛尖”茶核心产业规划带,有茶产业发展的好机遇;农民对茶叶生产、管理、采摘、加工技术有所掌握,有一定的茶叶种植基础,对茶的商品意识较强,积极性高;有“都匀毛尖”茶品牌共享,严格按照《都匀毛尖茶综合标准体系》的要求进行生产和加工,茶叶产品走向市场会有很好的经济效益。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1.茶产业发展基础薄弱。主要表现在:发展起步晚,基地规模小,加工技术落后,缺乏统一品牌的意识,市场占有率低。

2.商品茶产量低,茶叶加工质量不稳定,经济效益低。

3.没有茶产业龙头企业带动,形不成规模化生产,销售分散,市场竟争不强。

4.茶产业合作社发展速度缓慢,带动能力不强。

四、发展思路

1.抢抓机遇,加快发展

紧紧抓住国发2号文件对贵州大力扶持的发展机遇,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茶产业龙头企业,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等多种形式,加快茶园基地建设步伐,力争在三年内完成5万亩优质生态茶园建设目标。

2.加快农民茶叶专业合作社发展

以农户种植为主,统一规划、统一品种、统一技术、统一加工销售、统一质量、分散生产管理的“五经统一分”合作社经营方式,是实现规模化、产业化发展,提高市场竞争力、提高效益的有效途径。

3.质量建设

抓好茶叶生产、管理、加工技术培训,加强质量监督,强化标准意识,努力提茶叶产品质量。大力发展生态高效茶叶产业,充分利用惠水优越的生态环境和区位优势,开发生产有机茶,绿色食品茶,无公害茶,提高惠水茶叶品质。

4.企业建设

加快培育和引进龙头企业的步伐,重点打造“上连龙头,中连基地、下连农户”的产业链,以带动全县茶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5.统一品牌

根据茶产业“一心二带三区”发展战略。围绕市场主要打造以“都匀毛尖茶”为品牌,严格按照《都匀毛尖茶综合标准化体系》进行茶叶生产、加工,实行统一标准,统一品牌,做强做大都匀毛尖茶产业,推动惠水县茶产业向高标准、高质量,高档次的方向快速发展。努力提高茶叶产品质量,以“都匀毛尖”为品牌稳定国内市场,开拓国际市场。

产业发展思路范文2

1规模化茶企业数量有限,带动能力不强

闽侯县有规模的茶叶企业7~10家,真正有实力、有影响力的茶叶企业不多,开拓市场能力弱,竞争力不强,并且多数茶厂只能达到茶叶初制加工的水平。部分茶叶企业在管理上和生产设备、技术水平等方面还比较落后,科技含量偏低,盈利能力不强,发展后劲不足,企业成长速度缓慢。虽有台湾企业4家,但是在对台合作的深度和广度开发上明显不足,两岸茶产业合作与交流尚待加强。

2政府扶持力度不够,资金缺乏

政府扶持政策和财政资金支持不到位,银行难放贷,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巨大。2005年以来,新开发引进的5~6家茶叶企业由于茶叶种植初期资金投入巨大,茶园基础配套设施建设目前基本还处于原始开发状态,跟不上形势的发展,严重制约了茶产业发展。资金少导致生产设备落后老化、经营条件差、技术落后,难以发展现代茶叶深加工,新产品研发步履维艰。

3品牌优势尚未建立,市场意识不强

目前尚未发挥出闽侯县高山茶品牌优势,还未形成品牌效应和规模效益。虽然大部分的生产企业都有自己的品牌和商标,但是茶叶产品过于单一,产地直接批发销售,价格普遍偏低,整体经济效益不理想。同时,缺乏竞争意识,新品种引进、名优茶创新开发少,市场开拓能力不强,产品市场占有率不高。

闽侯县茶叶发展总体思路

1发挥地域特色,形成规模

引进和选育闽台优良茶树品种,如台湾软枝乌龙、铁观音、金萱、白牙奇兰、肉桂、水仙、佛手、黄观音、金观音、凤凰单枞等优质茶。做大做强榕台高山茶示范区,生产优质台式高山茶系列,引导茶叶企业发挥本地优势,明确发展方向和目标定位,优化资源配置,加快产业化聚集,进一步体现地域特色,形成规模,实行“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带动和促进闽侯县茶产业提升发展水平。①加快名优茶产业化生产,优化茶叶品种配置,进一步体现地域特色,促进闽侯高山茶与福州茉莉花茶同步发展,形成规模。②加快发展规模化种植,引进台湾新品种及省内外新品种、新技术,提高区域内茶叶新品种、新技术的覆盖率。推进结构调整,优化区域布局和产品结构。③按照最适生态原则,适度调整布局,向优势产区集中,建设优势产业带,实行区域化、规模化、专业化生产,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优势产业和优势产品。④扩大多元化名优茶发展规模,逐步把发展名优茶工作从点向面延伸,从单一品种向多品种发展。⑤着重打造福州地区最大的台式茶博园、茶园度假山庄、台湾茶叶生产科研和闽台茶深加工于一体的大型旅游、休闲、观光的新型现代农业基地,提升茶产业整体发展水平。

2切实把农业标准化与产业化结合起来

茶叶标准化按照“有标贯标,无标制标”的原则开展工作。在全面执行国家、行业、地方标准的基础上,结合本县的具体实际情况,提高现代农业标准化示范推广的组织化程度,大力宣传《福建省促进茶产业发展条例》和《闽侯高山乌龙茶标准化生产技术手册》。①加强对农村基层干部和广大农民的现代农业标准化知识培训和宣传力度,提高农民掌握和使用标准的能力,用行业标准化指导茶叶标准化示范区生产。②严格按照高山茶生产标准化质量标准的要求,实施产前、产中、产后全程标准化管理,形成茶叶现代农业标准化体系,以专业人才、专业市场、示范基地建设带动广大农户掌握、运用各项农业标准,实行标准化生产。③对重点茶叶企业生产情况严格建制、建卡,对化肥、农药等农资产品实行严格的质量安全控制,健全和完善生产档案制度、农业投入品管理制度、质量安全追溯制度。④开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配合有关部门开展国家级、省级名牌产品(农业类)的申报工作,提升闽侯县高山乌龙茶质量水平和市场竞争力。切实把茶叶生产标准化与产业化结合起来,提高标准化示范推广的组织化程度,使示范区标准化生产覆盖率达到95%以上,核心示范区标准化生产覆盖率达到100%;严格按照高山茶生产质量标准的要求,实施产前、产中、产后全程标准化管理,全面提升茶叶标准化水平,形成政府推动、市场拉动和企业带动的农业标准化示范推广模式,充分发挥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的示范、推广、辐射作用。

3以现代农业科技为导向,建立健全市场体系

①围绕提高茶叶种植的科技含量,重点抓好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建立全县茶叶新品种繁育苗圃示范推广基地20hm2,扩大闽台无性系优良茶树良种覆盖面,做实做强产业化发展基础;大力扶持规模较大的11家茶业企业,鼓励每年每家新植优质新茶园13hm2,以及旧茶园更新换代等综合改造。引进先进的自动化、清洁化茶叶生产线,提升名优茶机制技术和机采、机剪、机耕技术,加大培训、示范力度。同时还要狠抓产品质量检测工作,完善中、小茶企绿色食品认证、QS认证,有机认证及产品认证体系建设,全面提升闽侯县茶产业的生产、质量和经营水平。②结合茶叶科技、茶文化、休闲等项目,在优势产业带的集中产区规划建设产地专业批发交易市场,帮助茶叶企业开拓销售渠道,建立健全市场信息体系网络,加强营销队伍建设,加强培训,增强先进营销理念,提高营销水平,突出精品化、产业化、生态型、集约型产业发展特色,大力扶持龙头企业,强化科技支撑。

4加强两岸茶产业合作和茶文化交流

大力弘扬茶文化,为闽侯县茶业的创新发展创造良好氛围。发挥海西区对外开放的先行先试作用,全面拓展闽台农业合作的深度和广度,继续本着“互补、互惠、互利”的原则,促进闽台茶业合作由单向、间接朝着双向、直接的方向发展,实现两岸茶业双赢。力争引进1~2家台商及国内外茶商,引进台湾及省内外新品种、新技术,共同开发,发展规模化种植。形成开发、研究、推广台湾茶叶新技术、新产品体系:①加强对台湾茶企业科技引进,提高茶企业科技实力;②加强对台湾茶企业合作,增加对台湾农业经济发展动态、现状及其茶叶优良品种、高新技术的研究和了解;③促进榕台高山乌龙茶合作,建成高标准集茶叶生产、农业生态观光、旅游休闲的台式示范基地;④充分发挥高优茶业系统调控应用技术研究成果及台湾茶树良种示范基地的重要作用。

产业发展思路范文3

[关键词] 食用菌 发展 对策

[中图分类号] S64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5)09-0043-02

现阶段劳动力市场紧缺,用工、原材料的价格上涨。又因近年来工厂化栽培面积增长迅速,生产总量大,价格随之下跌,今年金针菇最低价格每公斤1.5元左右,从而挫伤了食用菌生产企业和菇农的生产积极性。,给食用菌产业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1 食用菌产业现状

到2014年全区双孢蘑菇种植面积达5000万平方尺,茶薪菇、灵金针菇、秀珍菇、香菇等袋栽菇达6500万袋,鲜菇总产达6.13万吨,总产值达3.3亿元,主要以鲜品销往南京、上海、杭州、苏、锡、常、北京等大中城市,部分加工品罐头、速冻菇、醋制菇等出口港澳、日本、中东、欧盟等地区年创汇100万美元左右,从业人数达1万人。

全区已有各类食用菌规模基地13个。300万平方尺以上的双孢蘑菇基地8个,其中两家工厂化栽培蘑菇;2000万袋以上的袋栽菇基地有1个,1000万袋的3个。能规模生产的菇种有双孢蘑菇、茶薪菇、金针菇、平菇、香菇、杏鲍菇、秀珍菇、黑木耳、白灵菇等9个。建成了江苏省最大的食用菌产地交易市场“高淳区花庙蘑菇产地交易市场”。 已有食用菌产、加、销和科研企业8家,经纪人200多户。已有三个市名牌两个省名牌食用菌产品。食用菌产业不但为我区菇农创造了利润收入,一般每万平方尺(占地0.6亩)纯利1.5-2.0万元,高的达3-4万元。还创造了大量的劳务收入,每万平方尺0.8万元。还提高了稻草、畜禽粪便的价值。2009年建成年产生物有机肥加工厂,2013年生产有机肥6000多吨。消化菌糠1万多吨。为种植业提供了大量优质的有机肥。

2 食用菌产业存在的问题

我区食用菌产业存在两大瓶颈制抑了食用菌产业的进一步做大做强。蘑菇产业是我县食用菌产业支柱,占食用菌总产值的70-80%,蘑菇产业两大瓶颈一是培养堆制、覆土材料制作,二是上料的机械化。当前蘑菇生产中培养料制作均为人工操作、规模小、工效低、劳动强度大,一家一户无法做到,且人工制作的夹生料多,培养料质量差,单产低,覆土材料也是如此,目前由于各级财政的大力支持,堆料翻料基本实现机械化工业化生产。上料的机械化,根据外地考察上海郊区已基本实现,大大的降低了用工成本。

3 产业发展思路

3.1 继续坚持原有的产业发展战略 即“重点发展蘑菇、姬松茸等草生菇类,适度发展平菇、香菇、金针菇,大力发展高档珍稀菇和反季节菇类,加快实现食用菌生产方式的变革,(即实现反季节轻型、机械化、周年化、工厂化栽培和菌种、培养料制作、覆土、销售、贮运、加工等生产的专业化分工,)多元化发展食用菌生产”的食用菌产业发展战略。

3.2 政府重视加大新技术新模式开发推广力度 食用菌生产是劳动密集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又是兴起历史不长的新型高效农业产业,人工生产劳动力成本占总成本的50-60%,我国虽然是世界食用菌产销大国,但几十年以来一年以农户一家一户从事生产经营、生产技术和手段与欧美日韩等国比较差距很大。若通过省工节本、机械化生产、周年生产等技术的开发与推广,可以较大幅度地减少食用菌生产用工、降低成本、增加效益,使生产操作轻型化,均市场供应,防止一轰而起、一轰而下,减少价格波动。各级政府财政资金要加大投入,资助企业和农技部门开展食用菌工厂化、周年生产、机械化生产、省工节本等生产技术开发与推广。

3.3 加大财政投入建设永久性菇房基地 现有的食用菌菇房以竹木构建的塑料大棚菇房为主,易受大风、暴雪等损害,且每年都要花大量的人力物力维修,增加了生产成本。因此,为促进食用菌产业又好又快发展,各级政府要鼓励食用菌菇房的提档升级改造,建设食用菌永久性菇房基地,采用砖混结构、彩钢瓦层面和混凝土床架,这类菇房虽然一次性投入大,每1111平方米(菇床有效种植面积)造价15万元左右,但年折旧成本低,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强。需要各级政府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内容来抓,各级财政投入提高到50%以上,或财政、集体资金建好租给农民生产,镇村做好基地建设规划。

3.4 突破蘑菇生产专业化分工 蘑菇生产以稻麦草及畜禽粪便为主要原料,是栽培历史最长、产最高、规模最大和生产效率最高的世界性菇种,适于我省稻草主栽培发展。但我国蘑菇生产技术和单产水平我国外的差距大、一家一户的手工作坊式生产劳动强度大,特别是蘑菇培养料发酵制作一家一户做不好也做不了。因此,需要政府组织引导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技部门开展蘑菇生产的专业化服务,包括稻麦草、畜禽粪便的机械化收集、蘑菇培养料隧道式三次发酵技术的研究与生产供应、覆土材料的制作、优质蘑菇栽培种的供应等专业化服务。菇农只需采购三次发酵好的培养料、覆土后管理出菇。

3.5 鼓励支持菇农民闯市场 各级政府要鼓励引导菇农联合起来成立食用菌专业合作社或培育种植大户采用直销、品牌专卖、直接批发等形式闯市场,提高生产经营效益。

4 重点对策

4.1 加大领导力度全力推进食用菌产业的升级 县政府成立食用菌生产领导小组,实行政府宏观调控、多部门协同配合的运行机制,领导小组办公室下设专家顾问组和执行组。各镇成立食用菌生产管理办公室对基地直接进行规划管理,基地的运行采用公司连基地、基地连农户的形式。制定《关于加快全县食用菌产业发展的意见》,围绕基地建设,技术推广,菌种管理,食用菌的产加销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催化我县食用菌生产的全面开花。加大领导力度,把食用菌产业纳入全县镇、村经济的总体规划。通过层层签定目标责任状,将任务目标分解落实到各级党委、政府,并将任务完成情况直接与年终政绩考核挂钩。各级党委政府要把食用菌生产作为新一轮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重中之重,作为本地经济发展的“头号工程”,予以高度重视,狠抓落实。

4.2 举全区之力为食用菌产业发展服务 举全区之力有效地服从服务于食用菌产业发展要从各自不同角度、不同渠道、不同的途径为食用菌产业的发展服务好。首选要合力打造食用菌原辅料绿色通道。解决原材料的价格上涨,一是在运输上要绿色放行。作为食用菌原辅料、产品的运输,交通和交警部门必须按县委、县政府的要求开辟绿色通道,既不能人为设障,也不能变相设障,必须保障食用菌原辅料和产品顺畅运销。这要作为考核交通和交警部门的一个重要内容,列入到部门的考核当中。二是购销活动要绿色放开。对食用菌原辅料和产品的购销,全面放开。由工商部门和其它部门,对新的食用菌原辅料和产品购销户,要探索实行新的企业登记备案,在1-2年时间内无费运行,这些购销户有了充分的利益,产品才能活跃起来、减少积压,更好地保护菇农的利益。三是鼓励经纪人队伍发展。经纪人上联市场,下联基地,而且联接着加工企业,他们通过最新的信息、良好的信誉和快捷的结算,来实现菌类产品的购销,不再搞具体的实物购销,以此完善食用菌流通环节。

4.3 加大农民培训力度 接合农业科技入户专业技术人员下乡入村举办食用菌栽培技术培训或进行现场技术培训,举办电视电台食用菌系列讲座,编印食用菌栽培技术手册发放给农民,加强食用菌科学知识的宣传和繁制种技术的培训。加强对繁种户的培训教育,定期培训食用菌繁制种技术,解决生产中的问题,学习法律法规,增强法律意识,遵守合同,促进稻民向菇农的转移转化,提高从业人员的科技素质和栽培技术水平。

4.4 实施品牌战略 创建全国知名品牌 积极参加省市组织的农业招商和农产品展示展销会,通过引进优质品种,实现标准化生产,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商品性。进一步完善产地交易市场软硬件建设,鼓励农民去市场交易,广泛吸引各地客商来市场设点收购,扶持本地品牌产品去南京、上海超市和农贸市场设立品牌专卖,逐步拓展海外市场。高淳县食用菌协会、各镇、村和食用菌生产、加工企业应在各地乃至国外建立销售网络,可采取代销、设立连锁店、总经销处、总等形式并辅之食用菌的食用方法、营养、保健价值、售后服务措施,大力宣传推广本地的食用菌产品,形成知名品牌。同时要扩大市场建设规模,增加经营品种和服务项目,从而扩大销售、占领市场。

4.5 建立食用菌产加销信息快速交流网络 建立食用菌产业管理信息系统,加强食用菌生产资料、产品价格信息、市场供求信息、食用菌产业科技、政策法规等信息交流体系的建设,建成食用菌信息的计算机信息网络,加强高淳县食用菌产业与外界的交流与联系。树立市场经济的观念,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研究生产适销对路的品种,改变很少与外界交流的状况,要走出去、请进来。面对国内外食用菌生产技术日新月异和产销情况不断变化的局面,应通过各种渠道,搜集国内外食用菌发展动向,技术进展和市场需求等情报。在全县菇农之间建立信息网络,传播食用菌生产、加工、销售的有关信息,及时调整指导全县的食用菌生产经营的目标和方向,及时更新食用菌技术和品种,指导好生产和经营。必要时组织有关人员考察,了解各食用菌主要生产国和地区的状况,学习他们在食用菌科研、管理、生产、销售、情报等方面的先进经验,促进食用菌生产发展,增加出口创汇。

4.6 加大食用菌产业科技的开发与推广力度 通过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合资合作、购买专利技术、派人外出学习和工作等形式,引进和培养一批食用菌生产和经营方面的高层次带头人,他们既有生产实践经验,又有专业理论知识,还善于经营管理。还需加强食用菌科研机构的建设,集中全县的食用菌科研人才和设施设备,加大投入、招募人才组建成立南京市食用菌工程技术中心进行食用菌品种资源的收集、整理、研究、利用、保存。还需加强食用菌基础研究,利用生物工程、基因工程等各种先进技术进行新品种的选育、繁制种技术研究及母、原种生产。对本地丰富的野生食用菌资源需加大选种和人工训化力度。此外,对优质、廉价、资源丰富的培养基,食用菌集约化、工厂化周年栽培技术,食用菌深加工、保鲜及系列产品开发,食用菌特色菜谱开发等重点项目也要联合攻关。大幅度增加经费扶持,广泛开展国内外人才和技术的交流。通过财政资金扶持引导企业与江、浙、沪、闽地区的高等院校和食用菌科研院所结成产学研联合体,将本地的食用菌企业培育成为食用菌科技创新的主体。加快突破蘑菇生产的两大瓶颈,实现蘑菇培养及覆土材料的工厂化、机械化生产,专业化供应。逐步实现蘑菇、金针菇、秀珍菇、食药兼用菌灰树花的工业化生产,力争提前实现全县食用菌产业规模的翻番。

产业发展思路范文4

关键词:增长点;建议;对策;

中图分类号:S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12-00-01

为了进一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突出发展我市特色产业,统筹农村经济发展,扎实推进和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参照外县市柑桔产业发展并结合我市柑橘产业进行了梳理。就当阳市的柑橘产业发展现状及如何用工业化理念谋划农业,怎样转变发展方式和解决工作难题,进行了一些浅层的思考。

一、柑桔产业已成为当阳市农业经济新的增长点

(一)产业规模逐步壮大。自2004年当阳市政府确定将柑桔产业列为全市培植农业后续资源,增强农业发展后劲的支柱产业以来,全市柑桔产业在“以奖代补”、“先建后补”、“民办公助”等多元化投入机制中得到高速、快速、高效发展,面积、产量和产值呈等比级数攀升。全市形成了以半月凤凰山片、王店白河片、育溪漳河片等“三片”为重点的优质柑桔板块,综合竞争力全面增强,成为长江三峡柑桔带中建设标准最高,新技术运用面最广,最具开发潜力的县(市)之一。截止2013年,全市共有柑桔面积33万亩,年产柑桔5O.5万吨,实现产值12亿元,当阳柑桔面积、产量、产值综合指数居全省第三,柑桔产业已经成为当阳市“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促进农村经济全面发展,推进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建设的新的经济增长点。规划到2015年,全市柑桔面积将达到35万亩,年产柑桔55万吨以上,水果年产值将达15亿元以上,柑桔将成为当阳市农业发展重要的支柱产业。

(二)产业品牌逐步打造。在全面推进全市水果标准化生产过程中,当阳十分重视“出精品,创名牌”工作,在全市柑桔基地全部通过农业部(武汉)产地环境评估、七个主产镇处通过无公害产地认证、五个产品通过无公害农产品认定、两个产品获得绿色食品认证的基础上,还加大了精品名牌的宣传推介力度。通过组织专班推介,召开产销围绕整合“宜昌蜜桔”品牌,全市倾全力打造“宜昌蜜桔.凤凰王’’金水柑和“宜昌蜜桔‘当阳无核碰柑”品牌,2001年,我市生产的金水柑被评为“湖北特色果品”,2002年,金水柑被评为“湖北十大名优果”,2003年我市生产的金水柑在中国(上海)第七届优质果品展销会上被评为“全国优质果品”,获“中华名果”称号,2006年,“凤凰王”牌金水柑被评为“湖北省名牌产品”。2012年,“凤凰王”被评为湖北省著名品牌。

二、存在的问题

(一)建设资金短缺,基础设施不配套。农业部2009年召开的全国水果会议,把基础设施配套作为标准果园创建验收的一项重要内容,并提出了水、电、路、渠、房、田、林综合治理标准,作为今后各地项目申报与管理的重要依据。对此,我们在标准果园建设中,采取整合各部门涉农资金用于规范化建设,但总体来看,建设资金依然偏少,与规模化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资金短缺已经成为制约当阳柑桔产业快速、高效发展的痼疾,迫切需要加以正视。

(二)产业培育日益壮大,管理力量相对弱小。最近几年,当阳柑桔_立业发展速度随着产业的进一步发展,伴随而来的是大产业与小队伍的矛盾日渐突出。主要表现在:一是技术队伍小、推广网络不健全。全市农业系统现在特产岗位上从事技术推广的仅20人,其中市直7人,乡镇13人。因此在上、下业务衔接、项目申报与管理及生产技术指导工作中均出现了偏差,导致推广网络不健全,服务网络不顺畅,与全市35万亩的产业目标和湖北省“水果生产大市”的地位不相适应。二是社会化服务队伍力量弱。修剪队、采果队等社会化服务队伍不健全。三是农村劳动力逐渐减少。而柑橘的管理对劳动力的要求高,柑橘一般种植在山上,机械操作不方便,施肥、打药、修剪、采果等都需要扎实的劳力,而劳动力的缺失将对柑橘产业带来巨大的挑战。

(三)品牌意识弱化,品牌建设力度不够。围绕“宜昌蜜桔”品牌整合,我市也出台了以奖代补,重点扶持等政策,但由于企业对品牌建设的重视力度不够,将品牌整合的责任都依赖到政府,导致我们的品牌影响力不够。现有的品牌不能为企业所持有,品牌和企业呈现“两张皮”,导致品牌影响和带动力不强,产品附加值未能得到有效提升和扩张。

(四)产品深加工水平较低,冷链物流技术滞后。我市柑桔产后商品化处理处于一个低水平运行状态,而高科技含量的深加工如榨汁、酿造、果面胶等在我市处于零状况。

三、建议及对策

(一)加强组织领导,加大产业扶持力度,保障产业发展。当阳柑橘产业通过几届政府的助推努力,发展来之不易。因此必须加强领导,从政策、项目、资金上给予倾斜,以促进当阳柑橘产业的后续发展。

(二)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推动产业提档升级。一是抓好专业技术队伍建设;二是建立健全市、镇(处)、村三级技术推广网络,布置工作任务、保障工作经费、考核工作绩效,实现特产技术推广网络全覆盖。三是加强专业化服务队伍的标准化建设,提高服务水平和能力,同时进行轻简化和省力化技术创新与推广。

(三)加大品牌宣传力度,着力实施品牌战略。围绕整合“宜昌蜜桔”品牌积极向内挖潜,进行资源、资金、宣传、市场大整合,搞好“宜昌蜜桔-凤凰王”当阳柑桔、“宜昌蜜桔・当阳无核碰柑”品牌的申报、认定、注册、包装,积极支持企业对产品及品牌进行省级或国家级名牌产品和驰品商标认证。

产业发展思路范文5

关键词:凉州区;沙产业;发展思路

沙产业是“多采光、少用水、新技术、高效率”的知识密集型农业型产业,发展沙产业是我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近年来,我区努力调整生态用水、生产用水和生活用水比例,在已建成的农业节水示范基地基础上,重点开展了旱作农业节水技术、沙化土地与水资源综合利用技术、水利化土地节水植被与恢复技术、沙化地区药材人工种植技术的示范与推广。

1 基本概况

凉州区位于河西走廊东端,祁连山北麓,处于石羊河流域中上游。全区总面积5 081 km2,其中耕地面积9.67万hm2,农作物播种面积9.27万 hm2。辖38个镇,总人口101万。辖区北部的九墩、下双、长城、吴家井等4个乡镇地处腾格里沙漠腹地。我区是石羊河流域人口最多,密度最高,水资源最缺乏,生态环境最脆弱的地区,辖区内基本没有矿产资源。

2 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状况

我区年降水量160 mm左右,蒸发量2 020 mm,境内共有可供开发利用的河流4条,均发源于祁连山冷龙岭北坡,4条河流多年平均径流量9亿m3,其中西营河3.75亿m3,金塔河1.41亿m3,杂木河2.44亿m3,黄羊河1.40亿m3,全区地下水允许开采量(包括重复利用部分)为2.861亿 m3,实际可利用水资源总量为9.661亿 m3。凉州区人均占有水资源量约887 m3,为全国人均水资源量的37 %,全省人均水资源量的68 %,667 m2平均可利用水资源量为605 m3,占全国667 m2均水量的34 %,与全省平均水平基本相近。全区农业灌溉用水多年平均为10.20亿m3,占社会总用水量的95 %,正常年份农田灌溉用水缺口在

1亿m3左右,干旱年份缺口更大。

3 沙产业发展面临的具体问题

3.1 人们对发展沙产业的认识还不足

我区的干部群众都有一种习惯性的思维,认为防风治沙、发展沙产业是民勤人的事情,与凉州关系不大。孰不知唇亡齿寒,如果不加大沙产业发展和节水型社会建设力度,今天的民勤就是明天凉州的缩影。

3.2 水资源供需水矛盾加剧

2010年全区用水总量控制在10.44亿m3,较2006年用水量减少2.09亿m3,到2015年要限制在10.27亿m3。同时,上游来水总量总体呈下降趋势,可利用水资源量在逐年削减。随着“经济增长、用水增加、水资源量减少的‘两增一减’”趋势的明显,全区供用水矛盾仍将突出。

3.3 水资源利用效率低下

凉州区现状农业用水占总用水量的82 %以上,农业为用水大户,产业结构的不尽合理显现出了各行业之间的用水矛盾,必须遵循“以水调结构,以水定产业,以水定规模”的原则,大规模压缩传统农业种植面积,压缩高耗水作物的种植比例,发展低耗水高效益的沙产业,提高土地单位面积的产值,通过沙产业规模效应提升农村经济效益。

3.4 沙产业发展滞后,节水措施落实力度不够

近年来,在区政府的大力号召下,把沙产业作为一项重要的产业来发展,有关部门虽加大了沙产业发展和节水措施的推广力度,提出不少切实可行的办法和措施,大力推广沙产业技术,但受各种因素的制约,总体来看沙产业还不够理想,仍有很大潜力可挖。

3.5 龙头企业发展水平低,农产品质量体系不完善

全区沙产业龙头企业竞争力不强,布局不合理,普遍缺乏名牌产品支撑;龙头企业与基地农户的利益联接机制不够完善,合同约束力和履约率较低。农产品生产的标准化程度偏低,质量检测、监督、执法和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完善,农产品无标生产、无标流通现象较为普遍。

3.6 投融资渠道不畅,研发资金短缺

沙产业是一个知识、技术、人才密集型产业,由于我区属经济欠发达地区,农业基础薄弱,财政困难,对民间资金等吸纳力不强,尚未形成合理的产业发展运行机制和投入模式。特别是在沙产业新技术研发、新品种选育、新材料应用等技术难题的攻关等方面缺乏必要的资金支持,同时科技不够发达,人才奇缺。

4 凉州区发展沙产业的思路与模式

4.1 优化资源,调整结构

沙产业是以自然资源为基础,使其资源不断发展和再生,通过合理利用,形成具有一定规模效益和可持续发展的产业体系。因此,要根据区域资源优势和水资源承载能力,准确制定出产业发展方案,大力发展以节水灌溉为主的生态农业建设,按照品质优良、规模适度、布局合理、效益显著的目标要求,因地制宜调整农、林、牧产业结构,使沙产业的发展建立在改善生态环境的基础上,根据生态系统内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规律以及生物链原理,建立起“资源―产品―再生资源”良性循环的农业系统,实现经济、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

4.2 夯实基础,注重实效

生态农业是指在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的原则下,总结吸收各种农业生产方式和成功经验,以生态学、经济学理论为依据,运用现代科技成果和现代管理手段,在特定区域内所形成的经济效率、社会效率和生态效率相统一的农业。

4.3 立足实际,发展特色

(1)要探索沙产业建设的新模式、新成果,开发新技术,引进新设备,如:沙区特种经济作物种植技术、养殖业技术、资源开发利用技术、节水灌溉、无土栽培,利用沙区资源生产的饮料食品的加工设备。

(2)开发沙生植物保健品、沙生珍贵药材、果品与饮料系列产品。发展板兰根、甘草、麻黄、枸杞、黄芪、肉苁蓉等中药材的种植。

(3)开发畜牧产品的系列化加工。

(4)油料及经济作物的系列化加工。酿造葡萄、食用油、酒类、食用菌等。

(5)太阳能、风能利用技术及其产品。主要发展日光温室。

产业发展思路范文6

一、前言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正在成为世界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不容忽视的重要一极。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转变发展方式,推动经济增长方式改革显得尤为重要,旅游产业与体育产业一道,正在随着人们消费水平的增强而越来越成为社会经济增长的重要产业。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特点来看,将旅游和体育结合起来的体育旅游产业可谓朝阳产业,在我国新一轮的经济结构改革中能够扮演更加突出的角色。我国幅员广阔,不同地区间风景各异,人们的体育运动选择也随着地域、年龄、经济收入等而产生差异,但是探究我国体育旅游产业的发展方向能够有效推动我国的经济产业结构改善,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构建休闲社会,从而实现发展体育事业、增强人民体质的目标。

二、当前我国体育旅游产业发展面临的困境

(一)体育旅游产业定位模糊

由于体育旅游产业在我国属于新兴产业,其产业定位存在介乎于旅游与体育之间的模糊现象,造成其发展长期处于这两种较为成熟产业的阴影下,影响体育旅游产业的长远发展,究其缘由,体育旅游产业尚未形成规模化和持久化的经济效应首当其冲。从产业经济的发展角度来看,体育旅游只有成为相对独立的产业才能真正发挥其优势。体育旅游依托于体育和旅游的结合但是又非二者的简单的结合,其目标是在二者的结合中实现身心和谐、人与自然和谐。体育旅游产业定位需要进一步明确产品属性,以当前较为流行的滑雪、漂流、登山、户外拓展等体育旅游产品为例,明确定位其开展水平与层次,为游客提供符合其心理预期的服务,以此来推动体育旅游产业的独立化。

(二)体育旅游开发模式单一

作为一种新兴产业,体育旅游产业的开发存在着模式单一、结构混乱的现象,具体表现在盲目开发、缺乏创新,未能充分结合地区优势,造成同地区或相近地区存在形式和内容近乎相同的体育旅游产品,降低了体育旅游产品的吸引力。以黑龙江省为例,丰富的冰雪资源给其开展以冰雪项目为主体的体育旅游提供了资源便利,1996年第三届亚冬会的举办进一步提升了政府和开发商投入以滑雪为主体的体育旅游项目,同年就开发了15座滑雪场,而由于建设周期短、档次普遍较低等,目前15座滑雪场大都处于淘汰边缘。

(三)体育旅游规划环节混乱

相较于国外体育旅游产业所走过的近百年时间以及在此过程中积累下来的成功实践经验,我国体育旅游产业在规划环节就普遍存在规划混乱、内容雷同等问题,加剧了体育旅游产业开发困境。我国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和体育资源,体育旅游的规划需要真正做到因地制宜、实事求是,在当前各省的旅游业发展过程中,常规旅游产品仍然居于主体地位,体育旅游产品从规划环节就缺乏足够重视,诸如滑雪、漂流、拓展、登山等体育旅游产品近年来正在不断兴起,但是仍然需要进一步加强规划的科学性与合理性,提升体育旅游规划的效率。

此外,在体育旅游产品的销售与游客的购买环节也都存在一定程度的困境,销售模式需要进一步打破常规、加强创新,购买渠道需要进一步优化,提升游客购买效率,充分根据市场规律制定合理的价格。国内游客的体育旅游产品购买力不强也现实存在,其旅游观念有待进一步更新。

三、创新体育旅游产业开发的思路

(一)进一步明确体育旅游产业定位

创新体育旅游产业的开发首先就需要明确体育旅游产业的定位,强调其作为一种综合了体育与旅游两种产业的新兴增强产业的独立性,政府管理部门要进一步强化认识,提升对于体育旅游产业的重视,明晰体育产业的定位,并且在明确定位的基础上,提升对于体育旅游产业的政策支持与法律保障力度,从根本上保证体育旅游产业发展的合法性与合理性。

(二)加强体育旅游产业人才队伍建设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才能够有效提升体育旅游产业的管理效率和发展水平,人才队伍的综合素质直接影响体育旅游产业的进一步发展。这就要求培养一批具备体育旅游专业素质,了解体育运动规律、熟悉旅游产业开发的综合素质过硬的人才,在这一过程中实现与高等教育的结合显得尤为重要。在高等教育改革中探索进一步加强体育旅游专业教育,在各大专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内开设相关的体育旅游方向课程,培养学生体育旅游知识技能。

(三)改革产业发展模式

积极引导并重点鼓励第三部门进入体育旅游产业,利用交叉学科的优势,提升体育旅游产业的活力和竞争力。第三部门是独立于政府与企业的以公益为目的的机构,将其引入体育旅游市场能够提升游客开展体育旅游活动的专业性,增强体育旅游产业发展的内部活力,从而有效缓解当前我国体育旅游产业发展所面临的困境,在公共部门的角度来改进我国体育旅游产业结构,促进体育旅游产业进一步向前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