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展示设计概念分析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展示设计概念分析范文1
关键词:牛顿第一定律;前概念;力与运动;思维冲突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148(2017)3-0021-4
1 教材分析以及本内容的教学现状
牛顿第一定律是经典物理学的基石,在科学史上第一次从本质上厘清了运动与力的关系,为进一步定量阐述力对运动的改变提供了前提和基础。以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物理必修1》为例:教材在分别系统介绍了直线运动和相互作用力知识之后,提出了“学习了怎样描述物体的运动,但没有讨论物体为什么会做这种或那种运动。要讨论这样的问题,就要研究运动与力的关系”[1]。所以,研究运动与力的关系是科学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教材安排顺理成章。同时,也只有明确了力与运动的关系之后才能理解加速度与外力之间的关系,才能打下理解牛顿定律的基础。
然而,在当前的教学活动中,普遍存在着轻视牛顿第一定律的现象。其表现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1)有些教师认为该部分内容初中已经涉及,且不是高中考察的重点,在教学要求上以识记为主,将学生看作被动的接受者,教学方式简单粗暴。
(2)部分教师认为本节教学以物理学史为主,授课时对教学内容未能进行细致的再加工,按照教材照本宣科,强调物理史实,轻视物理方法的引导和物理思想的渗透,与教材设计者的意图相背离。
2 本节教学难点归因
相对牛顿第二、第三定律,牛顿第一定律教学难度更大。牛顿第一定律教学中的难点集中体现在直接的生活经验感受对建立正确的物理概念的干扰。例如:“马拉车,车就走;失去拉力车就停”“汽车刹车,速度大滑行远,不容易停下来;速度小,滑行短,容易停下来。车子越难停下惯性越大”。这些现象在学生头脑中形成了“力的存在是物体运动的原因”“物体速度越大惯性越大”等错误的感受,对“运动不需要力维持,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惯性与速度无关,质量是惯性唯一的量度”等正确概念的建立起到了极大的阻碍作用。
学生刚刚进入高中物理的学习阶段,尚未形成理性分析的习惯。遇到问题还习惯于根据观察的感性认识直接得到答案,对问题的理解更依赖于直接的经验和表象。在学生头脑中建立正确的力与运动关系绝非易事,学生常常依据头脑中的直觉得到与亚里士多德相类似的观点,虽然可以通过记忆背下“正确”的结论,但其潜意识仍然认同唯心的结论,一旦利用牛顿第一定律分析具体问题,就会从潜意识出发得到错误的结论。
3 教学难点突破策略的设想 教学流程的预设
通过对牛顿第一定律教学难点形成原因的分析,可以知道学生通过对生活现象的表象感受在头脑中形成的错误结论是建立正确概念的阻力。如何带领学生突破既有的错误概念,重新生成正确的概念,是本节教学的核心所在。
3.1 教学难点突破策略的设想
建立新的正确的力与运动关系的观点,必须先“破除”学生头脑中的既有错误观点,不破不立。然而,学生头脑中的观点非一日形成,且有感性认识佐证,使其摒弃错误观点就必须使他们真实地对这些观点产生具有冲击力的怀疑,进而在教师的带领下再分析,以建立正确的力与运动关系的观点。
因此,本节教学难点的突破策略为:基于对学生形成的既有概念分析,针对性地设置问题和场景,通过学生的分析得到与其既有概念相冲突的结果,以期形成思维冲突、激起疑惑,使学生对既有概念产生怀疑,重新回到问题本身。再通过理性分析和理想实验形成结论,进一步通过对生活经验现象形成思维冲突的案例进行再分析,检验理论的自洽性,使学生真切地感觉到后期形成的这个结论才是一个能自圆其说的、合理的结论。
3.2 教学流程的设计
(1)教学流程预设的理论依据
科学结论几乎是以完成的形式出现在读者面前,读者体会不到探索和发现的喜悦,感觉不到思想形成的生动过程,也很难清楚地解释全部情况。波利亚在其提出的教学发生学原理中指出 “在教一个科学的分支(或一个理论、一个概念)时,我们应该让孩子重蹈人类思想发展中的那种最关键的步子,当然我们不应该让他们重蹈过去的无数个错误,而仅仅是重蹈关键性步子”[2]。在本节教学中,应当带领学生重新经历伽利略曾经经历的过程――“怀疑―假设―推证―得出结论”,了解探求客观世界真理的一般方法。
(2)教学流程的设计(如图1所示)
4 教学片断
教学片断1:
播放视频:马拉车,车运动,失去马的拉力,车最终停止;
粗糙地面,施加拉力物体运动,拉力越大运动越快。
师:马拉车车才运动,停止拉车车就会停下,你能得到什么结论?
生:物体受力才会运动,不受力就会停下来。
师:粗糙地面,施加拉力越大,物体运动越快,你能得到什么结论?
生:物体受到的力越大,运动得越快。
师:同学们总结得很全面。其实,早在2 000多年前一位伟人也得到了和你们相同的结论。
展示亚里士多德关于力与运动关系的观点:力维持物体运动;力越大物体运动越快。
【设计意图】本环节旨在暴露学生在生活中积累的感性结论。只有充分暴露学生头脑中隐藏的前概念,将其摆在桌面,才有可能“破除”这种错误的认识。“我们在教学中发现用非常规问题创设情境,通过学生讨论、师生对话的方式可以有效暴露学生的前概念,然后抓住时机引导学生打破旧图式,建立科学概念”[3]。
教学片断2:
教师继续安排事例展示:
师:我国第一艘海上作战平台“辽宁号”上,舰载机在降落时需要拦阻设施。那么,高速运动的飞机为什么能够在有限的空间内停稳?
生:因为飞机受到了拦阻绳的巨大阻力而使飞机停止。
师:也就是说,飞机因为受力而停止。
继续展示事例2:
师:如图2所示,沿斜面运动的物体,为什么在绳子拉紧后会停止?
生:因为受到了绳的拉力。
事例3:播放跳水\动员入水后减速下降的视频。
师:为什么跳水运动员入水后会逐渐减速直至停止下降?
生:因为运动员在水里要受到向上的水的浮力。
师:亚里士多德认为受力是物体运动的原因,可是为什么这几个例子中物体却因为受力而停止了呢?受力到底是物体运动的原因还是使物体静止的原因呢?可见,“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这个观点不可靠。
【设计意图】 本环节旨在通过一系列的事例,使学生得到与既有认识完全相反的结论,形成其认知上的冲突。通过这种思维深处的矛盾困惑,达到对前概念的动摇、怀疑,属于“不破不立”中“破”的环节。对前概念“破”得越彻底,形成的思维冲突越剧烈,后期新概念的建立才会越省力、越有效。
教学片断3:
展示如图3所示的实验装置,请学生分析小车的运动过程:A到B过程,加速下滑;B到C过程,匀速运动;C到D过程,减速上滑。
原因分析可知,AB受到重力下滑力推动,小车越来越快;CD受到重力下滑力阻碍,小车越来越慢。
通过分析可知,力既可以使物体由静止运动起来,也可以使物体由运动停止下来。即使是同一个力,有时使物体运动,有时使物体停下。可见,使物体运动与否的关键因素不是力。那么,什么决定了物体的运动与否呢?
【设计意图】本环节的目的在于进一步“破除”学生思维深处的定势,通过列举力对运动效果的不唯一,说服学生力并不是使物体运动的原因。前概念被打破了,在学生的心中必然亟待建立一个新的力与运动学说,此时介绍伽利略对运动与力关系的研究就水到渠成了。
教学片断4:在300多年前,先哲伽利略也在苦苦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作为一位崇尚理性、极具创造性思维的学者,他想如果运动环境里完全没有摩擦力影响,那么力和运动的关系是不是会更明晰一些。
介绍什么叫理想实验,知道理想实验在物理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如图4所示,带领学生思考:
假如存在一个完全没有摩擦的曲面,物体下滑后必将到达曲面另一侧等高处;
假如另一侧曲面较平缓,物体到达等高处势必走更长的路程,坡面越平缓,小球通过的路程越长;
假如坡面无限平缓呢?小球在水平光滑面上永远运动下去,直到无穷远处,在这个过程中物体运动方向上并不受力。
可见:物体的运动是其自然的属性,并不需要力维持。
在300多年前,由于实验手段的局限,伽利略只能借助于理想实验获得结论。在科技发达的今天,我们可以创造微摩擦环境,对其结论进行验证:
如图5所示,演示气垫导轨和光电门。
【设计意图】 本环节是本课的重点环节,教师在授课时务必引导学生参与思考,使其经历概念“突破―建立”的过程。虽然理想实验设计缜密灵巧,但是仍难免偏重于思维,教师在得到结论后加入气垫导轨的实证环节,目的在于加强结论的可信度。
教学片断5:既然力不是物体运动的原因,运动也不需要力维持,力到底起到什么作用?基于这个问题我们重新回顾刚才的例子,如图6所示。
我们把物体的运动分为AB、BC、CD三个阶段,结合物体的受力和运动特点可以发现:
(请学生列表分析,如表1所示)
介绍笛卡尔等科学家的贡献并总结:
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总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又叫做惯性定律。
【设计意图】 在教师的引导下,进一步通过实例分析,得到力在运动状态变化中的作用,有助于学生构建完整的理论体系。
教学片断6:牛顿第一定律说明物体具有维持自身运动的特点,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这种维持运动状态的能力越强,力改变其运动状态越难,相同的力改变运动状态越慢。我们把物体总试图维持其运动大小和方向不变的能力称作惯性。
那么,如何比较物体惯性的大小呢?惯性大小又和哪些因素有关呢?
举例1:相同动力作用下的小汽车和火车,谁的速度增加更快?谁维持运动大小和方向的能力(惯性)更强?
举例2:载重卡车和摩托车以相同速度行驶,谁刹车减速更快?谁维持运动大小和方向的能力(惯性)更强?
结论:质量越大,惯性越大,运动状态越不容易改变。
应用:战斗机在准备空战时为什么要甩掉副油箱?
【设计意图】 此部分教学通过实例的分析,使学生理解惯性定义的内涵。同时,在进行惯性概念分析时,进一步强化了“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这一观点。并通过实例的应用分析,解决了具体问题,使学生形成了如下理论观点:
1.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在不受力或受力为零时其运动状态不改变;
2.力是改变运动状态的原因;
3.物体具有维持自身运动的属性,质量是其惯性的唯一量度。
以上几点相互联系,形成良好的理论自洽,学生在构建上述理论的过程中体会物理理论的自洽之美。
参考文献:
[1]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物理必修1[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67.
展示设计概念分析范文2
因式分解是代数式中的重要内容,它与前一章整式和后一章分式联系极为密切。因式分解的教学是在整式四则运算的基础上进行的,因式分解方法的理论依据就是多项式乘法的逆变形。它不仅在多项式的除法、简便运算中有直接的应用,也为以后学习分式的约分与通分、解方程(组)及三角函数式的恒等变形提供了必要的基础。因此,学好因式分解对于代数知识的后续学习,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二、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分析】
因式分解的概念是把一个多项式化成几个整式的积的形式,它是因式分解方法的理论基础,也是本章中一个重要概念。教材在引入中是结合剪纸拼图来阐述这一概念的,也可以与小学数学里因数分解的概念类比予以说明。在教学时对因式分解这一概念不宜要求学生一次彻底了解,应该在讲授因式分解的三种基本方法时,结合具体例题的分解过程和分解结果,说明这一概念的意义,以达到逐步了解这一概念的教学目的。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1)理解因式分解的概念和意义
(2)认识因式分解与整式乘法的相互关系――相反变形,并会运用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寻求因式分解的方法。
2.能力目标:由学生自行探求解题途径,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判断能力和创新能力,发展学生智能,深化学生逆向思维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是因式分解的概念,难点是理解因式分解与整式乘法的相互关系
【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仪、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看谁算得快:(抢答)
【初一年级学生活波好动,好表现,争强好胜。情境导入借助抢答的方式进行,引进竞争机制,可以使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提高兴趣,并增强竞争意识和探究欲望。】
(二)探究新知
1.请每题答得最快的同学谈思路,得出最佳解题方法。(多媒体出示答案)(1)a2-b2=(a+b)(a-b)=(101+99)(101-99)=400;
【“与其拉马喝水,不如让它口渴”。探索最佳解题方法的过程,就是学生“口渴”
的地方。由此引起学生的求知欲。】
【利用教师的主导作用,把学生的无意识的观察转变为有意识的观察,同时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描述自己的观察结果,并及时予以肯定。】
3.类比小学学过的因数分解概念,得出因式分解概念。(学生概括,老师补充。)
【让学生自己概括出所感知的知识内容,有利于学生在实践中感悟知识的生成过程,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板书课题:§6.1 因式分解
因式分解概念:把一个多项式化成几个整式的积的形式叫做因式分解,也叫分解因式。
(三)前进一步
(要注意让学生区分因式分解与整式乘法的区别,防止学生出现在进行因式分解当中,半路又做乘法的错误。)
【注重数学知识间的联系,给学生提供探索与交流的空间,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生成过程,由学生发现整式乘法与因式分解的相互关系,培养学生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逆向思维能力及创新能力。】
整式乘法
说明:从左到右是因式分解其特点是:由和差形式(多项式)转化成整式的积的形式;从右到左是整式乘法其特点是:由整式积的形式转化成和差形式(多项式)。
结论:因式分解与整式乘法的相互关系――相反变形。(多媒体展示学生得出的成果)
(四)巩固新知
1.下列代数式变形中,哪些是因式分解?哪些不是?为什么?
【针对学生易犯的错误,制造认知冲突,让学生充分暴露错误,然后通过分析、讨论,达到理解的效果。】
2.你能写出整式相乘(其中至少一个是多项式)的两个例子,并由此得到相应的两个多项式的因式分解吗?把结果与你的同伴交流。
【学生出题热情、积极性高,因初一学生好表现,因而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
分析:检验因式分解是否正确,只要看等式右边几个整式相乘的积与右边的多项式是否相等。
【进一步拓展学生在数学领域内的视野,增强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使学生从小热衷于数学的学习和探索。通过机动题,了解学生对概念的熟练程度和思维的灵敏性、深刻性、广阔性及探研创造能力,及时评价,及时矫正。】
(七)课堂回顾。今天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有哪些收获与感受?说出来大家分享。
展示设计概念分析范文3
关键词:高中数学;概念认知;自主探究;转换思想
要想让学生都学好数学,我们就必须根据学生的实际认知规律对教学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整合,这样才能让学生循序渐进,掌握高中数学学习的主动权。鉴于此,笔者集合一线教学经验,遴选几种操作性比较强的促进高中数学优质高效的方式与方法。
一、设置灵活方案,巧引概念认知
我们不能小看数学概念只有几句话,实际上概念是信息的渊薮,一旦理解不到位,不能注意到细节,那肯定就会在运用过程中出现问题,阴沟翻船。此外,囿于学习背景不同,学生也存在客观上的认知差异,于是针对同一概念,每个学生考虑的重点也不一样。课堂教学中,我们不能照本宣科,更不能只宣读一遍就束之高阁,而要从学生认知情况和信息反馈进行有目的地分层细化,只有这样才能做到薄物细故,满足各个认知层次的进取需求,最终实现共同进步。
比如,许多学生在高中伊始就对集合概念不够重视,没注意到细节理解上。针对这个问题,笔者并没有对学生耳提面命,而是通过几个递进的小问题,来让大家发现不足,弥补漏洞:问题1:看看这些描述有没有异同之处:(1)我校全体教职工;(2)所有参与昨天师生大会的人;(3)介于1和250之间的所有自然数。
问题2:根据集合的概念分析一下是不是集合?(1)军人;(2)比9527大的数;(3)杨幂的粉丝。
如果没有问题引导和启发,学生阅读概念可能收获不大,结合上面的两种表达,再让大家边思考边分析集合的定义,这样才能通过对比,递进认知,成功掌握集合的概念和实际运用,迁移知识,生成能力。
二、筛选经典试题,暴露学生问题
要想弥补学生的知识漏洞,还要优选经典例题,让学生上讲台进行板演展示。板演不能故弄玄虚,问题不能太难或者太简单,要紧扣教学内容和精神进行有针对地设置,这样才能让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呈现知识发展或者暴露问题。
譬如,在教学二次函数的定义及应用时,为了引导学生用集合思维来理解二次函数的概念:由定义域集合A到值域集合B上的映射,笔者就根据学生的认知层次,进行了有针对性的问题设置,让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上台板演。
基础题:设若f(x)=4x2+5x+6,那么f(x+1)是多少。
这道题检查基础相对薄弱的学生,听他们的分析,看他们的板演:f(x+1)=4(x+1)2+5(x+1)+6=4x2+3x+15。听分析:刚才学了函数其实就是由定义域集合A到值域集合B上的映射,也就是让集合B中的所有元素y=ax2+bx+c(a≠0)与集合A中的未知数x一一对应。而现在定义域集合A中的元素是x+1,所以我们就将这里的x+1替换掉函数中的x,于是得出结论。板演正确,解说到位,说明这个学生真正理解了以集合的概念来理解函数的问题。借此重申了概念,激励了其他基础薄弱的人,让大家都有收获。
能力型题:如果存在f(x+1)=x2-4x+7,那么f(x)是多少。
这道题让基础比较好的学生解答,且看板书:
第一位同学:f(x+1)=x2-4x+7=(x+1)2-6(x+1)+12,将x替换x+1,得出f(x)=x2-6x+12。
听分析:根据集合的映射概念,我们要将函数中等号后面的部分配x+1这个元素。实际上,这样的方法是最朴素的方法,但是相对不容易理解,出错几率大些。然后笔者再鼓励性地问:大家还有没有其他方法?这时第二位同学走上来展示了他的解法:他设x+1=a,得出x=a-1,因此推出:f(a-1)=(a-1)2-4(a-1)+7=a2-6a+12。所以,f(x)=x2-6x+12。这位学生善于从逆向思维考虑问题,这样代换容易理解,大家应该学其精髓,并能实际运用。
三、启迪发散思维,巧妙化解抽象
转换思想,顾名思义就是将要解决的抽象的、难以理解的问题,通过观察分析、类比联想等思维过程等价转化已有知识范围内已经解决或容易解决的思想。转换思想是中学数学常用的数学思想方法,尤其针对客观题有出其不意的效果,因此教授学生掌握转换思想也是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
例如,已知正实数a,b,m满足a
如果直接证明这样的真分数不等式特别枯燥,步骤多,容易出错,因此我们可以结合生活问题进行理解转化:我们理解成是a克盐溶入水中得b克盐水,这时候我们再加入m克盐,盐水的质量分数是多少?显而易见是,这样的话,盐水是变浓了还是变淡了,答案显而易见。
这样转换将原来抽象的字母公式转换成大家容易理解的意识形态,有效地激活了学生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灵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了高中数学的教学质量。
四、根据学生作业,及时完善评价
评价是完善教学的重要步骤,对于练习活动或者作业,我们都要及时进行评价,指出学生的不足,给他们指出改进方法。对基础差的学生设定最基本的、如上例题板演的基础题,以鼓励信心为主;基础好的学生做能力型的题,一方面巩固知识,另一方面给大家展示知识生成和发展的过程。此外,还有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教师的及时点评和学生的互动。选学生上台画出函数的图,并分析定义域内的单调性作为作业探索:
如题:已知函数f(x)=x2+2(m-1)x+2在区间(-∞,4)上是减函数,画图表示。请看三位学生作业画出的图示:
三个学生给出了三个图,这里面肯定有真假孙悟空,这时候就需要我们及时启发和引导,解开大家的心结:
先看函数的对称轴:X对=-=1-m。再来看第一幅图,这是把对称轴求错了,将区间和对称轴搞到一起了,错了;后面两幅图对称轴都对了,再找别的毛病。看第二幅图,函数在区间(-∞,4)上不是单调函数,也错了;再看第三幅,对称轴是X对=1-m,函数在区间(-∞,4)上也是减函数,对了。
板演讲评可以使教师引导学生发现,也可以让学生自主探索,但是切忌讲评中口不择言,伤害错题者的自尊,要给错题者诊脉,让他们知道哪里错了,下次遇见类似的题需要怎么做。如果学生有独特见解,有优于教师或课上的新颖解法,应鼓励他们大胆提出来,让学生思维中的每一个闪光点,都能及时辐射到群体的每一个个体上,产生积极的群体效应,激发更多的个体积极向上,同时也有利于教学相长。
条条大路通罗马,教学实践中引导高效数学课堂的方法有很多,囿于篇幅限制,不能一一细说,概括地讲,课堂实践中我们始终要以学生为中心,有针对性地结合教学内容设计符合他们认知和发展的教学方案,先激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样才能驱策他们进行详尽的探索与研究,最终通过总结归纳,升华知识脉络,彻底掌握知识产生、发展的过程和知识迁移技能,完成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展示设计概念分析范文4
将EDA仿真软件应用于模拟电子技术理论和实践教学,提出一种基于EDA仿真平台的理论分析与仿真分析相辅相成、虚拟仿真实验和实际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通过仿真电路和波形显示,加深学生对理论的理解,有效解决模拟电子技术理论概念抽象,电路分析复杂的难题。同时通过EDA技术的引入,引导学生进行基本电路的分析和设计,为实际电路的设计应用打下基础。
2.EDA技术在模拟电子技术理论教学中的应用
EDA即电子设计自动化,以计算机和仿真软件为工具,可以完成整个电路从系统级到物理级的设计与分析。常用仿真软件有Matlab、Protel、Multisim和PSpice等,考虑到Multisim先进的电路仿真和设计功能且一年级时曾作为学生的自修课程,本次教学研究采用Multisim软件。在模拟电子技术的理论教学中,对于那些概念分析抽象、不易理解的部分,利用Multisim,教师可以构建电子电路模型进行仿真演示,通过波形图和数据直观展示各种参数变化和虚拟故障对电路静态动态性能的影响,具体而又生动,不仅可以加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例如在模拟电子教学中第一次讲解共射放大电路时,很多同学对放大线路中各个节点的波形分不清楚,不知道直流信号和交流信号如何叠加在同一个电路中,电路中各节点信号的相位关系如何觉得难以理解。传统教学中,仅仅靠在黑板上画图讲解,教师难讲,学生难懂,费事费力效果却不好。现在针对这个问题,教师可以通过Multisim搭建基本共射放大电路模型,设置模型参数,观察仿真波形。共射电路输入信号(节点2波形)和输出信号(节点5波形)的反相关系,并且根据波形的峰值可以直接算出电路的电压放大倍数。节点2和节点4波形是静态工作点电压和交流信号叠加信号,c1和c2两个电容起到隔直作用。通过Multisim软件的演示过程,直接把抽象的理论转化成直观的视觉感受,电路各点波形在学生的脑海里留下深刻的印象,教学效果事半功倍。教学过程的前期,可以在课堂上现场建立电路模型,演示如何进行仿真,让学生逐渐掌握Multisim的使用。在教学过程的中后期,随着学生对Multisim软件的熟悉,为了节约课堂时间,可以事先把教材中需要讲解的电路模型搭建好,用到时直接调用即可。通过这种理论教学和软件演示相辅相成的教学方式,使得学生把电路原理、工作波形和数学关系等紧密结合在一起,全面掌握模拟电路的基础理论,更好地理解这门课程。
3.EDA技术在模拟电子技术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模拟电子技术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实践教学基本都是基于实验平台操作。实验平台的特点是安全、便于操作,但是平台电路有限,只能覆盖课程教学中一部分基础电路,基于实验平台的实验基本都是验证型实验,且操作过程中平台电路元件易损坏,不能很好地达到锻炼学生动手能力的目的。这就使得学校教学比工程实际滞后,不利于工科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造成学生眼高手低,进一步影响学生的就业和发展。因此,模拟电子技术实践教学中引入仿真软件,将平台实验和软件虚拟实验结合,先采用软件对实验进行设计仿真,后平台实验进行实际电路搭建,既加强了学生对理论的理解,又突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教学分成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基本电路的验证和演示实验,加深学生对书本基础理论的理解。该部分实验相对比较简单,学生主要在实验平台上进行操作,同时以Multisim仿真为辅,对一些在实验平台上难以操作的部分进行仿真验证。如研究静态工作点对电路动态性能的影响,实验平台操作只能观察电路中的一个电阻参数改变对电路输出波形的影响,而在虚拟仿真平台上,可以对电路中所有涉及到静态工作点的元件参数进行更改,进而观察电路波形的变化,并且还可以连续改变元件参数对波形的变化进行实时观测。第二部分是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要求学生自己分析设计一个较大规模复杂模拟电路,给出严格的设计思路、理论推导和元件选型依据,在仿真软件平台上搭建出具体电路模型并通过仿真实验验证,然后进行实际电路焊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对该课程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学生对模拟电路的认识分析能力和创造能力。
4.结论
展示设计概念分析范文5
斯图尔特·布兰德(Stewart Brand),斯坦福大学生态学毕业,他终身都是生态学家、未来学家。在他眼中,所有事情都是可以解决的设计问题。Stay foolish,stay hungry这句话最早由他说出,他是乔布斯年轻时的偶像,他的观念整整影响了一代人。这本书是一个告诉你如何有智慧地改变你的心智的短期课程。主要探讨了关于城市、能源、生物技术这三个话题,提出我们必须转变一些长期固守的观念,去接受一些以往不信任的工具。对传统的绿色悲悯心态来一次彻底的反思,才能避免让我们的地球资源遭到灾难性的毁灭。
叫魂
孔飞力是美国及西方中国史研究中人们公认的大家。《叫魂》获“李文森中国研究最佳作奖”。清乾隆年间,政治与社会生活被名为“叫魂”的妖术搅得天昏地暗,传言通过剪人发辫施法便能偷取他人魂魄。这一民间迷信通过谣言的传播肆虐为一场全国性妖术大恐慌。1768年皇帝下令在全国范围内剿灭妖术,但除妖运动最终却化为一场政治闹剧,揭开了“盛世”的动荡与冲突。反观昔日除妖之风,再看今日造神之乱。在讲述叫魂故事的过程中,孔飞力重在讨论这背后的历史意蕴,帮助我们理解传统中国政治和中国社会的一些基本问题。
你永远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
在一个乌烟瘴气的喧嚣迷茫时代,在一个颠倒是非的时代里生活,个体性的痛楚可想而知,除非你放弃自身的价值标准,与这个肮脏的时代握手言和,或者闭上眼睛装睡。可是即使是在外部环境非常糟糕的情况下,一个人依然可以选择过一种合乎德性的生活,依然可以选择不止做个“好人”,还可以做个“好公民”。本书精选学术新锐周濂十年来公开发表的随笔文章,包括时评、书评及其部分学术文章等。用最真切的道德直觉、清醒的问题意识和柳叶刀式的概念分析能力,一猛子扎进问题的深处,把深邃的哲学拉回到“粗糙的地面”。
特别的一天
吴念真,原名吴文钦。曾创作《恋恋风尘》等电影剧本,多次获金马奖及亚太影展最佳编剧奖。本书为台湾作者吴念真先生的短篇小说选集,包含其早期创作的七部短篇小说。其中《白鹤展翅》以描写台湾北部矿区的乡间生活为主,故事饱含对村庄的浓浓乡愁和人情味道。吴念真的小说作品充满悲悯的情怀,故事真实地呈现底层人们生活的艰辛。文字朴实内敛,讲述充满同情心、感情不失理智,展示命运的残酷。读者可从书中了解到台湾北部九份、溪尾、瑞芳等地的地方风貌人情。
有个世界在变绿:
面向生态商业的智慧解决方案
本书内容专注于一个如何从根本上让世界变绿的新领域——“生态商业”:一个能够促使社会与自然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达到动态平衡的可持续商业功能系统。本书收集的每个绿色智慧解决方案都用一幅插画和精炼短文呈现,共计193篇。通读全书后您将发现,这些解决方案就像193位来自世界各地的革新者按照顺序,讲述着同一个故事的不同部分,直到完整地呈现出一部有关如何让世界变绿的传奇。本书适合于商业人士、政府官员、研发人员、NGO工作人员、学校师生等各界人士阅读。
展示设计概念分析范文6
关键词:数学教学; 概念教学; 思维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2)04-039-001
在教学中经常有学生反映:“概念课没想头,也没听头;老是记定义、背公式,没有劲头;搞了半天昏了头。”这个问题应该引起我们教师的重视。
我们知道,能力的培养依赖于知识基础,概念是掌握数学基础知识的前提。学生掌握概念一般有四个步骤:首先是观察,获取感性材料;其次是通过分析认识事物的本质特征;第三是给概念下定义;最后是运用概念解决问题,深化对概念的认识。在教学中,把握这四个环节努力挖掘思维素材,以引起学生的积极思维.
一、联系实际,加强形象化教学感知概念
感知是认识概念的第一步。人们常有“先入为主”的经验,假如学生“第一次感知”所取得的认识是含混的甚至是错误的,那么他们不仅不可能准确地掌握概念,而且会给将来纠正错误造成不少麻烦。为此,在概念教学中,要尽量运用形象鲜明、生动而又合乎科学的材料,把学生的各种感觉器官最大限度地调动起来,以强化感知的效果,在他们脑海中造成深刻的印象。这些材料除了直观教具之外,还有生动的例子和描述。
二、注重概念分析,揭示概念本质
概念教学的关键步骤是揭示其本质特征。概念的本质特征指的是它反映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主要之点。在学习概念时,学生常会出现两种倾向,或是不顾概念成因而孤立地记住定义,这就是死背;或是在丰富的感性材料面前陷入困境,找不出主线来。这是缺乏思维能力所造成的。因此,我常引导学生在概念的正面辨析和反面类比上下工夫。
三、给概念下定义,为学生的思维“点睛”
给概念下定义,就是用简练的语言表述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特征。概念的定义揭示了该概念的内涵,而使用的语言又是极精练的。所以要求学生正确、完整地领会并用言语表述定义,不仅有助于他们对概念的记忆,更能培养他们思维的严密性和精确性。这在他们的思维活动中可以说是起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四、深刻领悟,内化素质
我们教学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当在上课前对学生进行提问复习时,学生会结结巴巴地不很完整地叙述出上节课学习的基本概念,甚至有的同学用词不当。细细观察与分析会发现,其实他(她)在背概念,而不是叙述。究其原因就是学生没有把概念的实质理解透,或许心知肚明但表达笨拙。其实解决这样的问题方法很多。(1)在理解的基础上加强记忆,在记忆的基础上加深理解;(2)掌握概念的名词术语,用严密的数学语言与符号描述,所谓“内行人不说外行话”。(3)可以让学生多读几遍,朗朗上口,熟能生巧,熟能深思。(4)可以让学生形象的描述,如图形描述、模型演示等;(5)可以让学生课后互相提问,用自己的语言来刻画概念,描述概念的本质属性、基本要求。此外还可以配以一定量的概念题让学生研究与学习,进一步深刻领悟概念的外延与内涵。总之通过多方面的督促、引导与训练,把概念的学习内化自身的素质,“出口成章”,为今后的学习与综合应用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精选精编习题,领悟并熟练运用概念
学生往往错误地认为解题靠的是公式,与概念无关,从而会产生注重解题、偏废概念的不良倾向。为了使学生重视对概念的学习和运用,我进行了所谓“概念习题化”的工作,亦即编选“概念型”例题让学生练习,引导他们加深对概念的理解。例如,学生熟记和理解了圆锥曲线的定义,但是当这些曲线以其他轨迹面目出现时,他们就会用距离公式重新求一遍轨迹,而不能直接用定义一举求解。
六、探索解题思路 培养思维能力
解题是数学教学的一个基本形式,也是概念在实际中的应用。但学生对题目往往是不加选择,拿来就做,做后就丢,题目一改头换面又得重新思考。这里有一个思维能力的培养问题。我从学生的实际水平出发,不断向学生提出一些比较新颖的、困难的、典型的同时又是他们通过独立思考可以解决的题目,引导他们去探索思考的方法。
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师必须具备的思维品质
“打铁需要自身硬”,为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思维品质和扎实的基本功。
首先,教师对教材需要有不断创新的思维方法。教材是固定不变的,但教法是多样的,需要从不同角度、广度与深度处理同一教材,去适应对不同层次学生的教育。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的形成,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教师数学思维品质的外化,所谓“名师出高徒”。能够与学生一起探讨问题,展示知识概念的形成过程,暴露教师思维过程,而不是直接把概念捧给学生,学生也能从教师的思维中学会思维方法。所以教师还需要有开拓性的数学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