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专人才培养方案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大专人才培养方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大专人才培养方案

大专人才培养方案范文1

[关键词] 职业教育;物流技能大赛;人才培养方案

[DOI] 10.13939/ki.zgsc.2016.28.186

职业教育逐渐走出了传统高等教育的学科教育体系,取而代之的是更加重视培养学生职业技能、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国家对于职业教育的规划是要以提高质量为重点,并提出通过开展职业技能竞赛来提高教学质量。职业技能大赛,既是检验职业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的手段,又是加强校企合作和深化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途径。

1 物流职业技能大赛和人才培养方案结合的必要性

人才培养模式是专业建设的核心体现,包括专业、课程建设,实训条件和实训内容的建设和制定,教师团队的结构和建设以及课程日常的教学工作等内容,而这些内容都是可以通过职业技能大赛来实现的,可见职业技能大赛对于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设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而使得职业技能大赛和人才培养模式的结合成为必要。

1.1 将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与技能大赛相结合,优化人才培养方案

技能大赛的项目设定是在充分调查市场的基础上,将当前先进的物流硬件设备与运输、仓储和配送等前沿理论进行深度融合。大赛项目的设置,一方面,可以满足企业的实际需求;另一方面,也与职业技能标准相契合。这样,通过对大赛项目的理解和实施,可以更好地对专业人才培养方向和标准进行准确定位,同时可以针对市场的实际需求调整课程设置、课程内容和实训项目,从而达到优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目的。

1.2 将物流职业技能大赛与教师团队建设相结合,强化人才培养方案

物流职业技能大赛参与主体是学生,但是真正的实力较量是教师团队的较量,因此教师的知识水平和实践能力是职业教育质量的核心。多年来各高职院校一直重视“双师型”教师团队的建设,主要通过以下三种措施来实现。一是“传帮带”制度,对于新进教师安排有经验的老教师进行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指导;二是安排教师到企业进行顶岗锻炼,参与企业的运营的相关过程,提升实际工作的能力;三是引进行业或企业的人担任兼职教师,指导大赛和实验实训。通过教师团队的建设,使得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更有保障,从而达到强化人才培养方案的效果。

2 物流职业技能大赛对人才培养方案实施的作用

2.1 以赛促学

高职院校的学生来源是高考中分数比较低的一部分学生,这部分学生的特点是不爱传统的学习,但是动手和实践能力比较强。如果还是采用学科教育体系,无疑就将这部分学生的缺点放大了。而通过技能竞赛,一方面提高了教师的业务水平,改进了教学方法;另一方面也能提高学生的信心,并最终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通过完成项目,成就感使得学生信心逐步提高,因此,技能竞赛可以促进学生学习兴趣和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2.2 以赛促教

将职业技能大赛的项目按照科目分类之后融入课程标准中,“课赛相融”需要对原有的物流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打破以理论课和课堂教学为主的培养模式,取而代之的是突出技能教学和岗位实践。将每一门专业课都体现出技能大赛的相关能力要求,同时让每一位学生都有参加竞赛项目的机会,形成“人人参与”的局面,将大赛由传统的少数师生参与转变为全体师生共同参与的普及化转变。

2.3 以物流职业技能大赛为切入点,优化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主要模式,而职业技能大赛是践行这个模式的重要平台,对于专业改革、促进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具有重要作用。在教学内容选取、教学实施、考核评价、实训教学条件建设等方面融入大赛元素。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中,强化职业技能大赛方向与技能培养。有针对性地将赛事项目内容融入到教学内容中。同时充分借鉴大赛组织、大赛评价、过程控制等形式,完善课程实训项目的建设,充分实现“课证岗对接、学训赛相通”。

3 物流职业技能大赛影响下的人才培养方案教学体系的构建

近年来,在职业教育的顶层设计上提出了“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等理念,为了充分实现这一理念,就应当着力构建基于能力培养、注重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培养、适应高等职业教育特点的物流职业技能教学大赛体系,而这个体系的关键就在于三个主体的建设,即教师、学生和企业。

3.1 教师团队的构建

“双师型”教师是高等职业教育对于教师的新型要求,由于之前我国单一的高等教育体系,使得高职院校的教师只具备单一的知识技能,这和职业教育的本质相差甚远。近年来,高职院校开始注重“双师”素质的教师团队建设,通过培训、企业实践锻炼等途径来完成。而物流职业技能大赛恰恰是“双师”能力展现的主要平台,也是检验教师是否具备“双师”素质的试金石。

3.2 强化学生基于工作过程的学习,发挥“双证联动,半工半读”的作用

物流技能大赛的重要特点是不仅要比赛参赛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而且要考理论知识,以行业从业者的标准和要求,从“知”和“会”两个方面进行考核和比赛。因此在进行学科教育的同时,也应重视学生的技能训练,学生在学习理论的同时,需要拿出一半左右的课时,用于学生的实践训练。

3.3 引企入校,将企业需求与教学体系构建深度融合

物流职业技能大赛的竞赛环境建设和企业的生产运作实际是相吻合的,同时结合院校实训基地的条件而构建的,这样使得竞赛环境既能满足生产型需求,又能满足教学型需求。学校在构建校内实训基地的实践教学体系的时候,密切结合企业生产实际需要和职业技能大赛需要来编制实训方案。在新的职业教育理念的指引下,通过“引企入校”,将企业所需的设备和学生实训所需的设备相结合,把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成职业技能大赛训练基地。

“职业性”是高职院校物流职业技能大赛不同于本科学科竞赛封闭式模式的典型特征,这也就决定了如果技能大赛仅仅是教育主管部门、学校和学生来参与,就违背了“职业性”的特征。因此,物流职业技能大赛需要行业、企业和学校、学生等多方参与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物流技能大赛必须借助企业的资源条件,将实训的内容与社会实际需求相融合才能发挥其作用。

4 结 论

通过职业技能大赛,将物流前沿理论和生产实践进行融合,为“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了平台。同时可以与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和教师团队建设相结合,对人才培养方案起到推动和促进作用。职业院校师生应该充分利用这一平台,广泛参与技能大赛,从而实现促进人才培养方案、提升教师业务素质和提高学生学习热情的“三赢”局面。

参考文献:

[1]张小菊.高职技能大赛的探索与实践[J].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

[2]张星海,龚恕.高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安徽农学通报,2007(19).

[3]张卿.高职院校举办技能大赛的实践与探索[J].教育与职业,2009(10).

大专人才培养方案范文2

关键词:地方本科院校 国贸专业 应用型 人才培养模式

当前,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对外贸易进入了一个快速的发展阶段,为了适应我国对外贸易阶段性转型和地方对应用型经贸类专业人才的迫切需求,地方本科院校国贸专业必须培养更多适应地方经济需要的相关人才。为了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对地方本科院校国贸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深入的思考是十分必要的。

1.龙岩学院国贸专业办学定位的外部环境

改革开放以来,福建省充分发挥其东部沿海地域和海峡西岸经济区域优势,大力发展对外经济合作,取得了长足发展。与此同时,龙岩市持续改善投资发展环境,积极扶持企业出口,制定各种优惠政策,对外经济合作产业环境得到不断优化:成为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有利于增强我市对沿海和东部地区的招商引资的吸引力,提高招商引资的规模和水平;陆地港投入试运行,有利于降低外贸物流成本,增加外贸企业竞争力。对外经济合作产业环境的改善,推动了对外贸易的突破性增长。据龙岩市统计局数据,龙岩市进出口总额从2009年全省最末位到2010、2011年连续两年居全省山区地市首位,连续四年出口增幅为全省第一。在2011年龙岩市首次入选中国海关总署公布的“2010-2011年中国外贸100强城市”名单,位居第77位。2011年龙岩市全年进出口总额241957万美元,比2007年增长792.99%。

2.龙岩学院国贸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目前,中国高校的国贸专业的人才培养方向,总体可分为三大类型:1.偏重于国际贸易发展和世界经济发展规律的理论研究的高层次理论研究人才,该人才培养任务由综合性重点大学承担;2.侧重于国际商品贸易理论及实务的研究,培养直接从事外贸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该人才培养任务由财经类院校承担;3.与地方经济特点相结合,以培养综合贸易理论与实务的对外经济贸易应用型人才为目标,该人才培养任务由地方本科院校承担。

龙岩学院是省级综合性大学,作为地方性院校有着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使命。福建和龙岩市对外经济合作的快速发展,都对高质量的经贸人才存在着十分旺盛的需求。龙岩学院国贸专业应立足福建,服务地方,为外向型经济发展服务。培养能较系统地掌握国贸专业的知识和能力,具有分析和解决国际经济贸易问题能力,有较强实际工作能力和创新精神,当地经济建设急需的外经贸高级专门人才。

3.龙岩学院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3.1人才培养方案不够完善

龙岩学院国贸专业作为一个新办的专业,在专业方面存在办学经验不足的缺点,特别是在凝练专业特色方面,“服务地方,培养应用型人才”办学指导思想与国内大部分老牌本科院校国贸专业的“重知识轻能力、重理论轻实践”的办学思想存在着很大的不同。使得在制定培养方案的时候,特别是对理论与实践课程的摸索中,有较大的难度。

国贸专业培养的学生在具有宽广的学科视野基础上,应具有很强的实际技能,以尽快适应工作需要。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虽然已经明确了突出应用性教育中心地位的思想,但在课程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专业应用性课程设置比例、专业实践课程开出比例还是不够高的。现有方案在课程体系上:1.仍然过于强调理论性强的课程,培养学生专业基本技能的课程占的比重小,且学时少。2.随着经济贸易的发展及对人才素质的新要求,又没有及时增加新的课程来替换已经不符合新时代对于培养人才的要求的课程3.课程安排的顺序不够科学,不能完全符合课程学习的顺序和逻辑性。4.课程安排的时间不合理。考虑到课程知识的衔接、学生接受的难易程度、第七学期学生忙于考研和准备就业而不宜多开课等因素,应适当平衡各学期的课程数量。

3.2校外实习基地建设较为薄弱

由于龙岩学院地处龙岩市,为内陆山区城市,虽然近些年进出口贸易大幅上升,但是外贸基础仍然薄弱,建立足够数量固定的校外实践实训教学基地难度大,地方为本专业建设提供的资源主要指的校外实习基地、校外指导老师等无论数量还是质量上,都还不能满足专业建设需要。不利于构建多层次、多学科、全方位的实践教学大平台。

3.3实验室建设和管理严重滞后

3.3.1实验室建设严重滞后

龙岩学院国贸专业在3年多的建设过程中得到了长足的进步发展。但由于办学时间短、资金缺乏、教学改革不到位等原因,我校实验室建设严重滞后。大部分国贸专业技能实验如国际贸易实务,国际结算都只能采用原始的纸上作业练习。实验室建设严重滞后,导致了教学方法较为单一,目前的教育手段还是处在以课堂教学为主的阶段。由于老师在课堂上单纯的讲解书本理论,虽然也引入新鲜的实际例证,但很难让学生们产生代入感。学生无法了解并感受到实际操作中的真实情况,缺乏自己亲手实习操作的机会,学生的实际解决国际贸易实务的能力不够,影响人才培养质量。

3.3.2实验室管理有待加强

实验室教学管理较为松散,缺乏行之有效的实验室教学管理制度,以及相应的质量管理与评价规范,实训教学效果难以保证。专职的实验室管理教师没有配备,设备维护和学生管理没有专人负责,学生课余时间无法到实验室进行更多的练习。

3.3.3实训教学考核不够规范

在实训教学的考核模式上,龙岩学院国贸专业没有建立全面、规范的实训教学考核办法。对学生技能考核重视程度不够,教师对学生实训考核很少出现不及格现象。使得学生实验室学习上缺少考核压力,技能培养动力不足。

3.3.4实践师资力量不够

目前龙岩学院的国际贸易教师一般都是在高校国际贸易专业毕业后直接到学校参加工作,缺少相应的专业实践经验,专业理论与实践能力都具备的“双师型”教师十分匮乏。而在师资比较紧张的情况下,教师忙于上课,外出进修、与企业交流、参加学术会议和参加社会实践的机会较少,直接影响着实践教学水平和质量的提高。

4.龙岩学院国际贸易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措施

4.1做好人才培养方案的修改

人才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的顶层设计及蓝图,是实施教学过程、开展教学改革和进行教学管理的基本依据。为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具有全球视角,能够适应国际竞争的市场型、国际型、复合型、高层次人才,对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修订。

为体现应用型人才的地位,在人才培养方案别是主要课程体系及学分方面要做较大调整。在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必修课程不变的基础上,加大专业选修课程、实践教学课程和专业英语课程的比例,使课程体系与体现应用型人才的指导思想相符,符合度高。

4.1.1加大专业选修课程的比例

体现应用型人才的地位,突出了专业特色,删减去专业特色不明显的课程,如财务会计等课程,在主要课程体系及学分做了大幅调整。增加了国贸专业实际业务能力方面的课程,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第五、六、七学期增加限定选修:货物运输与保险、进出口商检;非限定选修:外贸跟单理论与实务、国际货运实务。通过这四门课程使学生具备更全面的专业能力。

4.1.2增加专业英语课程比重

通过增加专业英语课程,突出专业英语的重要性,并更好的符合课程学习的顺序和逻辑性。对本专业学生的专业外语应用能力进行全面规划。首先,增加专业教学计划中专业外语门类和比重,从听、说、读、写四个方面提升学生的专业外语应用能力。增加商务英语,以利于国贸的学生能够从大三上到大四上三个学期的时间依次修外贸函电、外贸口语、商务英语,这样从难易程度、学生接受度、学生考证等多个方面来说都是较为合理。其次,增加专业课程中双语教学的比重,特别是专业实务类的主干课程争取实现50%以上的双语教学,让学生直接用外语学习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

4.1.3加大课内实践教学环节

转变了课程实习单一的实践教学手段的观念,通过大量增加实验教学,强化实践教学。明确实践教学在人才培养中的地位与作用,强化实践教学,将实验教学体系建设、实验教学模式改革及实验课程内容整合作为提升教学质量的关键。增加了实验教学报关理论与实务、外贸单证、国际结算、货物运输与保险,在实践性强的课程中规定相应的实践教学课时及必须完成的教学内容,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同时加大对实践条件的建设,除课内实验外,每学期都分别安排认识实习、社会调查、毕业实习等实践环节。改革校外实习的方式,探讨和实践全面实行在实际工作部门聘任实习导师制。

4.2加大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力度

加大校外实习基地、校外指导老师等的资源的挖掘力度,一方面寻求龙岩市各个相关部门和各种人才的支持和合作,另一方面把视角投向福建省内,与省内的外贸企业,高校加强联系,并利用网络等现代化手段,提高校外实习基地、校外指导老师的数量和质量。

4.3加快实验室建设和管理

4.3.1加快建立国际贸易综合实验室,该实验室包括了外贸实习平台系统、外贸单证教学系统、外贸模拟练习系统、外贸考试系统、外贸报关、外贸报检、国际贸易结算和商务谈判模拟等教学实验。通过这些教学软件的学习,学生可掌握外贸单据的缮制,熟悉贸易磋商、外贸函电的写作、签订合同、审核信用证、安排装运、制单结汇等进出口业务流程及报关和报检业务流程,提高学生的对外营销策划能力、商务谈判能力、外贸英语听说和国际结算的操作能力。

通过国际贸易综合实验室学习,学生可以在虚拟的国际贸易环境中,体会国际贸易的理论综合性、实践操作性和环境复杂性,将所学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与实践应用相结合,进一步掌握国际贸易的实际业务技能,从而为将来从事外经贸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4.3.2制定实验室管理条例。加强实验室教学管理,制定行之有效的实验室教学管理制度,以及相应的质量管理与评价规范, 保证实训教学效果。配备专职的实验室管理教师,专人负责实验室设备维护和学生管理,课余时间开放实验室,增加学生的练习机会。

4.3.3规范实训教学考核。建立全面、规范的实训教学考核办法,加大对学生技能考核监督管理力度。使学生实训考核能真实反映实际技能水平。促进使得实训教学的提高。

4.4加强国际贸易实训教师队伍的建设

增强教师的实践能力,制定教师实践能力培养计划,通过以下途径培养实训师资队伍:

4.4.1与贸易公司、海关及涉外银行等校外实习基地进行深入合作,有计划安排专业实训教师到第一线进行业务实习和调研。通过社会实践,丰富教师实践知识与经验,提高教师实践教学水平。

4.4.2针对实践教学的薄弱环节,有计划引进具有丰富实践工作经验的专、兼职优秀国际贸易人才,以充实实践教学团队。

4.4.3强化国际贸易教师的终身学习思想,一方面鼓励教师外出进修或脱产学习,补充实践知识的不足,另一方面积极开展学术交流活动,聘请职业外贸经理来校举办讲座、对教师进行培训等方法,提高教师教学和实践能力,即成为“双师”型教师。

总之,在新形势下,国际贸易专业应坚持“以服务地方为宗旨,培养应用型人才”理念教学,通过做好人才培养方案的修改、加大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力度、加快实验室建设和管理、加强国际贸易实训教师队伍的建设,不断的摸索与探讨国际贸易人才培养新模式,才能适应新时期社会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龙岩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龙岩调查队.龙岩市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N].闽西日报,2012-1-12(2)

[2] 宋秀峰,孙萍.地方本科院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刍议[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 (12)

[3]张汝根.进出口贸易模拟实验室建设探讨[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5,24(12):115-117

大专人才培养方案范文3

[摘要]本文以我国和南通市外贸发展状况和对外贸人才的需求出发,分析了目前高职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几个问题,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双体系融合的国际贸易人才培养思想,并在此基础上给出了“双体系融合”建设高职国际贸易专业的实施措施。

[关键词]国际贸易 专业 双体系融合

一、南通市外贸人才需求状况

国际贸易步入新一轮增长期,贸易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愈加凸显,南通已成为江苏甚至全国的国际贸易增长的新生崛起力量。具体地说,随着中国加入wto和中国经济融入世界经济体系,我国对外经贸高速发展,具体针对南通近年的外贸发展情况,我们在调研过程中作了详细了解,根据资料显示,2007年,南通的进出口总额达到127.76亿美元,比去年增长27.4%,高于江苏省平均增幅4.3个百分点。拥有外贸经营权的企业不断增加,大批操作性和服务性较强的金融、保险、电信、信息、咨询、旅游等行业的涉外工作岗位不断出现,这将吸纳国际贸易专业(外贸专业)毕业生,从而促进需求增长。WWw.133229.Com同时,更多的国际性企业看好南通,国际各类投资及其贸易趋向活跃,2007年仅南通开发区新增外商投资396个,其中总投资1000万美元以上项目183个,商务部确认资金实际到帐注册外资23.23亿美元,这将产生更多的涉外就业岗位。国际贸易人才将出现多层次、多样化需求。结合我们的调查资料结合南通人事局的预测,在今后的五年内,南通对国际贸易(外贸)专业从业人员的需求量在11000个岗位到15000个岗位。

二、目前高职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中遇到的几个关键问题

1.对市场需求的调查不够,导致人才培养与用人单位的需求存在偏差

高职院校国际贸易专业对国际贸易企业的市场调研都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调查的企业面比较窄,数量有限,不能反映实际的用人需求情况。部分高职院校在调查时,通常以几家企业或是几十家企业为调查样本进行,最终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是即以此为依据。但是国际贸易企业有着专业贸易型外贸企业和生产型外贸企业,其所属行业也千差万别,因此几家企业或几十家企业不能代表整个行业的用人需求,导致人才培养和用人单位的需求存在偏差。其次,对用人需求的调查分析的深度不够,不能反映企业用人的规格要求。很多学校在用人的调查表设计时往往注重调查企业用人需求的数量和岗位,但是对于企业某一岗位用人具体需要哪些基本素质、基本技能,以及要达到的标准等调查不够,导致对用人单位的调查结果没有真正为人才培养计划的制定起到参考作用,人才培养也因此产生了偏差。

2.没有建立有效的校企合作“双赢”机制,导致学生岗位实习欠缺

高职院校培养的国际贸易人才是应用性人才,因此校企合作是一条实用、高效的途径,可以对国际贸易人才的培养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目前就国际贸易这个专业而言,校企合作缺乏“双赢”机制,首先,从学校角度而言,学校十分希望将所有学生派到国际贸易企业的相关岗位去实习,并在实习中通过企业外贸从业人员的指导,真正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升实践技能。但是学生数量众多,平均一个班大概有30到40人,一个年级大约有100人甚至更多,以每个企业接纳3到4名实习学生计算,一届国际贸易专业的学生大概需要找30到40家国际贸易企业,这对于学校而言十分困难。其次,从企业角度而言,企业接纳学生实习的积极性不高,实习效果普遍不高。其原因有两方面,一方面是国际贸易企业普遍对其业务特别是客户资料采取保密的态度,学生参与到实习中去企业担心其客户资料流失给企业带来损失。另一方面,外贸业务环节繁琐,很多细节东西问题需要有丰富经验才能应对自如,企业担心没有任何经验的学生参与其中会导致业务出差错,因此一般只让学生观看,不会让学生上手操作,导致实习学生有时干脆被晾在一旁,实习质量无法得到保证。

3.课程设置与职业资格鉴定联系不紧密,学生实践技能水平参差不齐

目前,对于国际贸易专业而言,职业标准的开发相对完善,发证规范,主要有商务部及人事部联合颁证的国际商务师(执业资格)即外销员考试,商务部外经贸企业协会的国际贸易业务员、跟单员、单证员职业资格考试,海关总署的报关员资格考试,国家质检总局的报检员资格考试,国际货运协会的国际货运员资格考试,剑桥商务英语初、中、高级考试等。对于这些职业资格和技能的考证,很多学校没有重视,仍然沿用以前的学科式教学计划,没有将职业资格鉴定课程和教学计划紧密结合,使学生毕业时手中含金量较高的国际贸易职业证书缺乏,实践技能也相对较差,在就业竞争和岗位竞争中处于落后局面。

三、“双体系融合”的基本思路及其实施措施

1.“双体系融合”建设高职国际贸易专业的基本思路

目前,对专业成功与否的评价,主要涵盖诸如专业的师资力量、科研能力、课程建设、学生就业率等等指标。但是,对于高职国际贸易这一具体的专业而言,真正能够体现其成功与否的应该是以下两个方面:首先,国际贸易专业的毕业生能否被社会和企业认可,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即毕业生的就业能力与岗位适应性是否强;其次,国际贸易专业毕业生能否有较强的发展后劲,即人才的可塑性是否强。基于以上的认识我们认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建设应当坚持“双体系融合”的思想。

所谓“双体系”即国家学历教育体系与国家国际商务职业资格、职业技能认证体系的融合。“双体系”在重视其职业技能资格培养的基础上,还注重学生的整体素质能力的培养。在我国,所有的高等职业教育是包含在国家学历教育体系中的,每一个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修完教学计划规定必须修完的课程才可以获得国家承认的大专学历文凭,所以,我们高职高专的全日制学校首先应当使学生完成教学计划并获得大专学历。同时,基于直接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基本教育职能,决定了高职高专院校的学生必须具有本专业的从业或执业技能,而目前我国的从业或执业技能往往通过国家(行业)建立职业资格制度、标准,并通过行业、认证培训机构培训并颁发相关的资格证书来完成。这就需要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必须结合学历文凭教育体系和职业资格、技能教育体系两个方面,这两个体系必须进行良好的融合才能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高职高专人才。双体系融合示意图如下:

2.“双体系融合”建设高职国际贸易专业的实施措施

(1)实施“双体系融合”,需要对我国国际贸易专业职业资格认证体系进行研究,引导学生理性考证

虽然,国际贸易行业职业标准的开发相对完善,发证也比较规范,有外销员考试,国际贸易业务员、跟单员、单证员、国际货运员等职业技能考试,也有报关员、报检员等职业资格考试,同时也有一些含金量较低的所谓的职业技能考试混在其中。因此,在实施“双体系融合”教学时,需要对国际贸易专业职业资格认证体系进行研究,引导学生合理和理性考证。因为,这些职业资格和技能的考试在外贸行业有着一定得层次性,对从业人员的个体特性要求也不尽相同,所以国际贸易专业还应该结合学生自身的职业规划,将国际贸易职业资格认证形成体系,并将该体系融合到学历教育过程中,提高学生获取职业资格证书的针对性、层次性和差异性,完成对学生的人性化培养。

(2)改革教学计划和人才培养方案,将职业资格认证的内容有机的融合到教学课程中,构建符合“双体系融合”思想的课程体系

根据“双体系融合”的思想,在构建本专业理论课程体系和实践课程体系时,首先通过调查明确国际经济与贸易职业资格、技能认证教育体系的模块课程构成,这些模块课程主要针对国际经济与贸易职业领域中的六大职业资格和技能考试而设定的,它们分别是报关、报检、外销、单证、跟单、国际货代,其模块课程构成如下列图所示:

在考查了上述岗位课程后,针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培养目标规格要求,结合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用人单位意见,将这些课程进行了课程的整合,从能力培养的角度出发设计了本专业的课程体系。总体结构如下图:

(3)在“双体系融合”教学中,注重专业技能课程的同时,还应当注重学生拓展素质和能力的培养,拓宽学生的就业面

在“双体系融合”教学中,“双体系融合”可以很好的培养学生的国际贸易专业素质和技能。但是,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包括学生的性格差异、成长环境差异、心理差异等,他们在从事国际贸易相关事务的工作中其实有着不同的适应性,我们在注重专业技能课程的同时,还应该关注学生的这些个体差异,还应当注重学生拓展素质和能力的培养,拓宽学生的就业面。据调查,高职国际贸易专业毕业生有一部分毕业后会进入营销、管理和会计等岗位,因此,我们设计人才培养方案时将基础会计、财务会计、国家税收、证券投资、公共关系、电子商务、企业管理、经济应用文写作和推销技巧与商务谈判等课程加入其中,使其毕业后具备与个体特性相适合的岗位工作能力和后续发展能力。

(4)构建“双师”型师资队伍,保障“双体系融合”教学的实施质量

运用“双体系融合”的思想来建设高职国际贸易专业,具有较好的可执行性和预期效果,但是如果要保证“双体系融合”思想基础上的人才培养方案的成功,我们还应当建立一支技能和素质水平较高的“双师”队伍作为“双体系融合”教学的实施保障。培养国际贸易“双师”时,高职院校可以通过引进加培养的方法,首先,可以直接从企业引进有丰富经验的外贸人员充实教学队伍,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其次,可以将专业教师派驻到企业去,进行下厂实习,在实践中提高学校教师的实践操作技能,在此基础上对课程和课堂进行改革,真正提高教学质量。达到“双体系融合”的教学目标,为社会培养符合要求的国际贸易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姚志毅.国际贸易专业人才供需失衡原因及对策分析.现代商业,2009.10.

大专人才培养方案范文4

关键词:高职;“2+1”人才培养模式;实践探索

为适应21世纪社会对高职教育发展的需要,绵阳职业技术学院坚持“重德、精业、求实、创新”的办学理念,强化教学质量是生命线的意识,抓住机遇,深化改革,积极探索既符合现代化建设需要,又具有自身特色的“2+1”人才培养模式(“2”即2年在校理论学习,“1”即1年企业顶岗实训),取得了良好效果。

学校从企业用户的需求出发,把满足企业需要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内部管理模式、学校办学模式、人才培养模式和队伍建设模式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和创新,实现了职业教育、职业培训、技能鉴定与服务产业的贯通融合,锻炼出一支新型的教师队伍,职业培训深受欢迎,毕业生供不应求,校企实现了双赢。学院积累了高职高专院校面向企业办学的成功经验,践行了《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精神,拓展了职业院校在终身教育和学习型组织建设中的作用。

产学合作“2+1”人才

培养模式的发展历程

第一阶段(1995年10月~1998年10月),进行调查研究,开展产学合作。这一阶段的标志是产学研联合办学董事会的成立。第二阶段(1998年10月~2000年10月),提出并尝试产学合作教育。这一阶段的标志是学院首届旅游专业(中专99级)学生在绵阳金龙宾馆毕业前的顶岗实习。第三阶段(2000年10月~2002年12月),提出“2+1”人才培养模式,制定“2+1”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路和方案。这一阶段的标志是2002年5月,学院在绵阳仙海会议中心召开的制定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方案大会上,管理工程系提出了“2+1”产学合作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引起大会的高度重视;2003年学院按照“2+1”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路,申报旅游管理为省级试点专业并获得了批准。第四阶段(2002年12月至今),是“2+1”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阶段。这一阶段的标志是学院已有两个专业进行了“1”阶段的顶岗实习,按“2+1”人才培养模式培养了四届毕业生。这些毕业生的质量明显较高,就业呈现出供不应求的局面。

产学合作“2+1”人才培养模式的成果

(一)积极推动教学改革,创新高职人才培养模式

将学生培养目标定位在“满足企业用人要求,符合岗位素质标准”上,通过加强领导,加大投入,政策激励,典型引路等举措,推动管理工程系各专业实现专业设置与调整、培养目标定位、课程开发设计、教学与考试模式、就业服务与指导等人才培养全过程的系列改革与创新。

在专业设置方面,为了适应社会的需要,结合管理工程系的实际情况,增设了饭店管理等几个新专业,实现了专业设置和企业需要的协调一致。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学院与杭州城市花园酒店、深圳富临国际大酒店、北京凤山温泉度假村、珠海港中旅温泉公司、广东惠州康帝大酒店等企业合作实施“定单式”培养,充分利用学校和企业两方面的教育资源,实行产学合作的“2+1”培养模式,实现了培养目标和企业用人标准相协调,技能训练和企业岗位要求相协调,受到了学生与企业的普遍欢迎。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实施了两个突出:一是突出职业能力培养,按照企业对员工综合素质的要求设计并落实培养方案。(1)培育“三个能力”。以能力为中心,在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培育上悉心策划,认真贯彻国家职业标准,借鉴国外先进的职业技能标准,组织骨干教师参加国家特殊工种技能标准的设计,加强职业资格和技能等级培养与考核,全面推行“双证书”制度。(2)以学生为中心,改进教学过程,通过运用任务目标设立、媒体演示、计算机辅助、小组讨论、“头脑风暴”等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二是突出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学院把培养企业优秀人才的目标与学生职业素质养成紧密结合。(1)倡导“优秀人才”意识,引导学生树立建设社会主义强国的远大理想,按计划参加熟悉企业和进入企业实习实践的活动,实践“进入学校门,要做职业人,学习为创业,入企当先锋”的人生目标。(2)培育做人能力,把德育课的效果评价定位在是否帮助学生建立了良好职业行为习惯,参照企业职业岗位的素质要求,在教学计划中融入了成功心理、团队建设、沟通技巧、时间管理、职业礼仪等十门关键能力课程。(3)培养创造意识,课内充分调动和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和创新意识,课外大量组织学生融入社会实践,如国际会议志愿者,国际性赛事志愿者服务等实践活动,收到了社会、学校、学生三满意的效果。

(二)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实现教师队伍建设模式创新

新的工作模式要求教师面向高职学生是讲师,面向企业生产经营是职业经理人。第一,坚持学习制度,要求教师、管理骨干勤奋上进,聘请著名学者讲学,使员工、实习生队伍及时把握最新成功理念。第二,建立教师跟踪前沿,进厂实践制度;教师主动利用周末和假期深入到企业考察学习或挂职锻炼。第三,建立与企业经营和管理专家结合的老、中、青传帮带制度,带出了一批既能授课,又能帮助解决生产现场问题的“特种教师部队”。第四,建立优秀专兼职培训师、专业带头人和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的选拔、评审、激励等制度。

(三)通过产学合作,提升服务产业能力

校企合作,建设校内外实训基地在实践中,学院通过调动企业参与实训基地建设的积极性,引入企业资源,实现校企资源共享等办法,解决实训基地建设中的困难,提高实训基地质量,改善学院办学条件。(1)引入企业资源,在校内建立校企共用的实训基地。例如,学院的“雅苑”餐厅作为旅游专业学生的院内实训基地,在满足学生实训的前提下,同时又对外承担餐饮接待任务。(2)建立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拓展学生能力培养的空间。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是学生职业素质养成,职业能力提高的有效保障。目前,学院已在北京、上海、广东、浙江等地建立了10个校外顶岗实习基地。(3)依托企业,着力打造“双师型”师资队伍。“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落实人才培养模式的关键,也是提高学院教学质量的关键。学院本着“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则,创新师资队伍建设途径,构建了一支高水平的实验实训兼职师资队伍。首先由专业教师带队,学生在企业顶岗实习,由企业负责学生的技术指导和相关实践课程的教学工作。教师同时在相关岗位挂职锻炼。其次,学院聘请企业领导、技术人员担任学院的兼职教师。目前,来自各行各业的兼职教师已达数十人,他们中既有学养深厚的教授、管理经验丰富的企业老总,又有来自生产第一线,经营管理能力强的部门经理。他们通过讲座、课程教授、实践指导等方式丰富了学生的生活,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提高了学生的素质。

学校资源企业化,提高为地方经济服务的能力(1)学院的图书资料向区域内所有企业开放,实行信息资源的区域共享。(2)积极为企业培训各类员工。(3)积极参与企业的产品设计、技术研发,提高为企业服务的能力。

(四)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增强,毕业生供不应求

产学合作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随着产学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不断创新,合作教育的不断深入,企业参与学院教育教学改革程度的日益加深,学院的教学空间和学生的学习空间由学校延伸到了企业。学生通过“真刀真枪”的企业顶岗训练,提高了技术应用能力;学生在企业文化、企业精神的熏陶下,明确了企业对人才的基本要求,自律能力、服务意识、工作责任感等大大提高,养成了守时、快节奏和严谨、认真的工作作风,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毕业生供不应求由于我院培养的学生职业技能水平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也不断提高,学院连续两年毕业生平均就业率在97%以上,企业对学生评价的满意率在95%以上。旅游管理、饭店管理专业的毕业生更是供不应求,已全部被企业“抢购”,甚至二年级的大部分学生也已被企业“订购”,形成了“出口畅、入口旺”的良好局面。毕业生就业优势不断显现。学生毕业后两年的平均月工资在1500元以上。

产学合作“2+1”人才培养模式工作的开展

大专人才培养方案范文5

关键词:重点实验室;本科生;开放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41-0257-03

本科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首要任务,培养面向21世纪的高素质人才,是高等教育的重大课题。当前建设创新型国家等一系列国家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迫切需要大批具有工程和科研实践的创新型工程人才。《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规定:“高等学校应当以培养人才为中心,开展教学、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保证教育教学质量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坚持德育为先,坚持能力为重,坚持全面发展”,将学生的能力培养提高到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因此,对于高等学校来说,教学和科研是高校的两项重要功能,本科生的培养是大学教育的核心内容,本科教学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了人才素质的培养。只有高水平的本科教学,才能完成人才培养这个高等院校的主要任务。利用国家财政资金建立的各级重点实验室是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平台,也是高等院校教育的重要实践基地,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科技实力培育、对外合作与交流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近几年来,中央和地方加大了对高校的经费投入的力度,高校的学科建设不断加强,高校自身通过各种渠道争取的科研经费的数量也有了迅猛的发展,重点实验室在人才培养方面的资源优势更加明显。如何充分利用重点实验室的优势资源,参与并服务本科教学,更好的促进新形势下创新型工程人才培养,是高校面临的日益突出并且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为此,国内很多高校通过毕业设计、学生竞赛、参与科研项目、开设实验等途径对重点实验室向本科学生开放进行了探索和实践,在人才培养和教学质量提高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效果仍不明显。西安交通大学自是国内较早开始将重点实验室面向本科生开放,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得到了2001年教育部本科评优专家的高度评价。主要通过建立选拔推荐机制,每年选取20~25名大二学生,按照导师―课题组(2~3人)的方式进行教学―实践―科研―考核,提升本科教学的深度与广度,从而达到了明显的成效:①科研创新意识得到培养,科研适应期明显缩短;②综合能力得到提高,就业竞争力得到强化;③报考研究生专业得到合理引导;④重点实验室资源得到挖掘,本科教育模式得到完善。但针对的本科生人群数较少,不能使得所有本科生得到相关教育。深圳大学则主要通过“挑战杯”竞赛的推动作用,将本科实践教育引入重点实验室管理范畴,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郑州大学的“材料成型与模具技术”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在培养研究生的同时,探索了利用高水平科研平台培养本科生的方法和机制,主要包括研究生导师授课、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平台和“以研带本”等方式。广西大学通过重点实验室科研人员专题前沿讲座、开设选修实验项目、本科毕业设计与研究课题结合等方式,从点到面的提升本科生的学科前沿知识和科研实践能力。桂林理工大学在重点实验室中开展认知教育、实践活动、科技活动、毕业设计等,巩固了本科生的理论知识,强化了实验技能,同时拓宽了视野,激发学习积极性和参与科研项目、社会实践的热情,培养了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温州医学院将浙江省医学遗传学重点实验室纳入本科教学中,以实验教学作为切入点,以科研全面渗入本科教学作为突破口,建立了“名师指导、基金引导、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以上实施措施对于促进本科生的实践教学和创新能力培养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但目前对于重点实验室面向本科生进行开放的系统体制、保障体制等方面还存在一定欠缺,本文以浙江工业大学特种装备制造与先进加工技术教育部/浙江省重点实验室为例,着重对重点实验室共享平台及其运行机制体系进行研究。

一、重点实验室的优势资源

特种装备制造与先进加工技术教育部/浙江省实验室的简介、仪器、设备、人员、科研和教学情况。重点实验室经过多年的建设,现有研究人员109人,其中中科院院士1人(共享),教授、副教授86人,拥有博士学位的人员76人,已形成一支积极进取并以中青年为主的高水平、高层次、专业结构合理、多学科交叉的研究、技术和管理队伍。实验室拥有一批先进的实验设备和测试仪器,仪器设备原值达3000余万元,现有用房的总建筑面积达7300平方米,建有办公室、会议室、小型学术交流室、成果展厅和各研究方向的实验室等,具备本领域国内一流的研究条件。实验室以机电装备先进设计与控制方法及其关键实现技术研究为核心,以机电装备设计方法学理论研究为基础,形成了“工艺―控制―设计―装备”的完整研究体系。实验室以“瞄准国际前沿、围绕国家目标、结合地方经济、强化自身特色、全面开放合作”为发展战略,努力将实验室建成国内一流、国际上有一定影响、研究特色鲜明的开放式实验室,使之成为浙江省乃至全国机械制造与自动化领域的技术创新、科技成果转化和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

二、建立面向本科生的研究型课程体系

本科生参加科研项目已经由来已久,但主要限于个体的兴趣的“点”,并未形成体制性的“面”。因此充分利用重点实验室在科研人员、仪器设备、科技立项等方面的优势,开展开放性的理论课程和大型综合实验课程、建立本科生导师制,有助于本科生加快进入科研领域,接触相关研究方向的前沿知识。

(一)鼓励重点实验室一线科研人员开设本科生课程

在专业基础课程基础上,针对相关科研领域的前沿,开设研究型和实践型课程。目前机械工程的发展方向之一是大型与重大高端装备的开发,依托重点实验室在特种加工装备制造和专业装备方向的优势,鼓励具有副教授职称以上的科研人员开设前沿课程,从理论知识和参观时间方面提高本科生对于专业方面的认知和共鸣,经学院院务会专题讨论,确认主讲教师或教师团队在课程内容方面具有扎实理论或工程经验、重点实验室具有开展实践类课程条件及是否相关方向前沿,对拟开设课程大纲、教案认定后方可开课。如针对本科生开设《先进制造技术》课程,形成一人主讲,多人参与的体系,在三维打印、激光加工、超精密加工、农业装备、机器人等尖端领域邀请副教授以上职称科研人员进行授课,介绍各自的研究特色、最新进展和发展趋势等,并通过实验室参观实践等方式加深印象,有利于本科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方向,并进一步在后续课程选择方面有的放矢。

(二)根据专业特点,开设主题设计类课程,进行项目式教学

由主讲教师(一线科研人员)根据本科相应阶段的知识,组织教师团队,涵盖机械设计、机械制造、控制、机械电子等多个专业方向,确定项目内容。本科生自由组队,针对同一主题自主提出方案、发现问题并在教师指导下解决问题。该类型课程采用部分授课+设计实践的模式进行,不局限于课堂教学。项目团队需要定期进行项目进展汇报交流,不断完善方案,最终形成整体方案,进行答辩。同时,所设计项目均申报发明专利或实用新型专利。

(三)完善面向本科生的科研平台

搭建学生科研平台,建立学生科研平台运行机制,支持学生开展科技立项、参与科研项目、参加各类科技竞赛等科技创新活动。

1.建立本科生导师制。在高考招生按照机械工程一级学科进行的背景下,通过选拔考核与双向选择,安排在大一第二学期进行专业分流,确定本科生导师。而进行分流之前,通过多种渠道使本科生对重点实验研究方向深入了解,包括图片宣传、实验室参观、方向负责人介绍及与研究生、高年级本科生进行交流等。本科生导师同时也是毕业设计的指导教师,在大专业培养的背景下,发现本科生兴趣和特长,并协助进行课程选择、发展方向与目标的制定等。

2.建立本科生科研创新实践基地。本科生正处于创新的旺盛期,随着专业知识的不断学习,以及网络时代的知识学习途径的多元化,使得他们在交叉学科、工程实践等方面具有了前所未有的优势。但作为机械工程方面的创新,不可避免地需要实际的动手操作和必要的指导。因此重点实验室根据各研究方向实验室的申报与全面开放的原则下,选择前沿研究方向作为科研创新实践基地,与实践基地负责人签署协议,规定每年面向本科生(不仅限于本专业,更是面向全校本科生)的仪器设备开放机时和实验技术人员的指导时间,并对实践基地予以考核和补贴。

3.完善本科生科研团队制。在本科生导师制的基础上,进一步鼓励学有余力的优秀本科生建立科研团队体制,由具有不同方面特长的本科生组成针对某个目标的科研团队,针对目前社会和生产所需进行自主创新。学院根据科研团队需要,安排团队科研指导教师。该类科研团队的主要目标是进行各类机械设计、校“运河杯”、国家“挑战杯”等创新创业大赛,以竞赛促进本科生的知识自主学习和动手能力的培养,也是进行卓越工程教育的重要环节。

4.完善重点实验室本科生科研专项基金。依托重点实验室设立学生科研专项基金,安排专人负责经费管理,资助学生科技立项。学生的科技立项也需要以团队建制进行,通过项目申请、项目答辩和专家评审后确定资助名单,每个项目资助0.5~1万元,主要用于外协加工、材料购买等。项目完成后组织专家对项目的开展情况、项目经费使用情况进行评审。此外,对科研团队指导教师和获得省部级以上奖项的参赛小组或竞赛队伍给予相应的补贴和奖励。

(四)制定实验室平台管理办法,激励和保障共享机制的顺利运行

1.从制度上确定重点实验室的开放性。重点实验室除少数特殊部门外,全面开放。在进入实验室之前,需由重点实验室技术人员对本科生进行安全教育与考核,通过授课或网络自学等方式,掌握必要的安全操作、防止人身伤害的技能等。对于小型设备经过培训后达到独立操作,对于重大重点设备(设备单价4万元以上)指定若干专人(实验技术人员或经过培训的研究生)负责为本科生使用该设备提供技术服务(或指导)。由于各实验室均承担着繁重的科研任务,因此难以满足本科生随到随用的要求,因此需要实行实验室预约制。一般情况下,要求本科生提前一周进行实验室预约,填写实验内容,拟定实验方案,预期实验结果等,由实验室管理人员根据实验室使用情况安排时间和专人负责,更重要的是对实验内容、方案等提出修改意见,期望在有限的时间内取得更好的实验结果。

2.对本科生科研实行双重管理。双重管理不是加重本科生的负担,而是为了更加有效的促进本科生的科研素质培养。一重是本科生导师或科研团队指导教师的管理,主要是从科研方向的确定、总体方案制定和实验结果分析等出发,在科研能力的纵向培养方面进行管理。第二重是对本科生在实验室的具体动手实践进行横向管理,一个项目的开展,难以在单一的实验室全方位的完成,不可避免地涉及到其他实验室的协作,因此需要各实验室技术人员进行实验进程安排、仪器操作、安全管理等方面的管理。

3.解决仪器设备运转费用的来源。重点实验室拥有的重大重点仪器设备较多,运转消耗的水、电、气等成本较高,维护成本也高。而本科生科研立项等资助力度较小,难以负担相应的费用。因此重点实验室针对面向本科生科研创新实验的资金,同时将重点实验室的仪器设备纳入到全省大型仪器协作平台,争取财政的部分支持,从而使得本科生不再为实验无经费而耽误进程。

(五)取得的成效

在重点实验室开放的基础上,通过对本科生进行科研创新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提高了他们的团队意识和专业能力,从单纯的课堂授课和大型实验转向研究型学习和实践。2013年和2014年,依托重点实验室的技术资源和科研平台,本科生参加了省级、校级等创新设计大赛,取得了较好的成绩。获得全国机械创新设计竞赛一等奖5项、二等奖2项,科研类全国航空航天模型锦标赛二等奖2项,浙江省“挑战杯”特等奖1项、一等奖和二等奖各1项,浙江省大学生机械设计竞赛一等奖3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3项,浙江省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计划(新苗人才计划)立项15项,另外申请各类专利217项,其中发明专利47项。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17.

[2]周仲荣,张文桂,朱昊,杨川,黄楠,张卫华.重点实验室参与本科教学实践的启示[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3,(5).

[3]邹永东,郑易之.开放重点实验室,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6,23(3).

[4]张勤星,李倩,王利霞,张世勋,曹伟.重点实验室在教研型高校人才培养中的作用[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3,32(10).

[5]李美娟.大型精密仪器用于开放性实验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现代仪器,2012,18(3).

大专人才培养方案范文6

关键词:电力行业;能源与动力;专业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36-0113-02

能源是现代人类文明的支柱之一,能源类人才的培养一直是我国高等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中国教育部(原国家教育委员会)《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的制订与修订过程中,与能源相关的专业随着学科的发展、社会分工的变革以及教育对象的变化不断地进行着调整。本着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社会需求的变化,适应高校多类型、人才培养多规格的需要和有利于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的原则,与能源相关的专业从第二版的“热能核能类”中的四个专业经历第三版中的“能源动力类”的两个专业后,发展到2012年第四版“能源动力类”的“能源与动力工程”一个专业。《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修订过程中的专业调整,不仅为我们明确了专业建设的指导思想,同时也对我们提出了专业建设的新任务。

我校创建于1951年,1985年开始本科生教育工作,是一所电力行业为背景、特色鲜明的行业类院校。“热自”专业(即现在我校“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的前身)设置于学校创立之初,是学校的老牌专业。在60多年的办学过程中,尽管专业名称经历了“热能工程”、“热能与动力工程”和“能源与动力工程”的变化,但是专业建设始终本着为电力行业服务的宗旨,努力打造“电力工程师的摇篮”,在课程体系的构建、实践环节的设计上侧重于培养电力行业内的能源专业技术人才,为我国电力工业培养了大量的专业人才。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颁布实施,我校的“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以此为契机,在专业建设方面,结合自身专业的背景情况,深入思考,在专业建设的某些方面又进行了有益尝试。

一、专业方向的设定

2012年颁布实施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第四版中能源动力类二级学科门类下列的专业仅存了“能源与动力工程”一个专业,使得该专业转型成了一个“大能源”范畴 内的专业。但是,从人才培养的规律来说,在拓宽专业面的同时,还是要“有所为,有所不为”。我校的“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一直以为电力行业培养人才为主,是侧重于电厂的热能动力,这个主线条不应改变。但同时考虑到即便是电力行业内的人才,在实际工作之中也要“术业有专攻”的实际情况,我们的“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既不能过于宽泛,又不能过于单一,培养方案最好能够体现在一定行业领域的多元化培养。

人才的培养源于社会的需求,专业的培养方案应以满足社会人才的需要为首要目标。多年来,我校教师与电力行业企业紧密接触,及时掌握人才需求的发展动向,同时对毕业生就业后的实际工作岗位进行一定的跟踪,在掌握一定信息的情况下了解到,电力行业内所需要的能源动力工程专业人才也在发生着一定的变化,从以往传统的电厂运行人员为主,已经悄然衍生出污染物控制、清洁能源、节能、能源管理等多种人才的细化。

综合前面专业设置变化和人才需求细化两种情况,我们结合学校多年来对电力行业内“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经验,发挥自身专业特点和优势,以专业方向的多元化设置为切入点,在培养方案中,通过课程的设置,凝练和体现出三个专业方向:电厂热能动力、洁净发电技术和节能与能源管理。“电厂热能动力”方向继续秉承和发挥学校的专业特色,旨在培养电力生产运行、检修方面的人才;“洁净发电技术”方向紧跟我国的能源和环保的发展趋势,侧重于培养学生在污染物控制和新能源方面的素养;“节能与能源管理”方向结合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展节好型社会的客观需要,培养有节能意识、熟悉节能管理、掌握一定节能技术的能源计量与管理人才。

二、课程体系的的构建

课程体系的构建是否合理决定着培养目标是否得以实现,直接关系到人才的知识储备,课程体系中课程的配置需要从多方面综合考虑,即要形成较为完成完整的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又要能体现出的专业方向的设置。

能源动力工程专业是一门内容丰富而又广泛的学科,所涉及的课程较多,为了合理配置课程,我们按照学校教务处的要求,设置了公共基础课程、专业领域课程、拓展选修课程、集中实践教学四个模块。在这四个模块中除了公共基础课程模块与专业本身的直接关联度不大外,其他三个模块都与专业关系密切。

考虑到“工程流体力学”、“传热学”、“工程热力学”、“工程燃烧学”、“锅炉原理”、“汽轮机技术”、“热力发电厂”等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是我校能源动力工程专业的传统课程,这些课程的知识是无论哪个专业方向的学生都应该掌握和具备的知识,在课程体系中,将这些课程设置在必修的专业领域课程模块中,以确保每名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的学生都必须学习这些课程。

而在体现我校“能源动力工程专业”专业方向的多元化方面,我们在灵活性较大的拓展选修课程模块中动足脑筋,在满足学校课程学分设置的前提下,在拓展选修课程模块中精选课程,使得拓展选修课程模块中课程都与各自的专业方向相契合,比如“电厂热能动力”专业方向设置“单元机组及集控运行”、“超临界和超超临界参数机组”等与电厂实际联系紧密的7门课程,“洁净发电技术”专业方向设置“洁净煤技术”、“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等与清洁发电有关的8门课程,“节能与能源管理”专业方向设置“能源管理与审计”、“节能技术概论”等能源管理类的8门课程。与此同时,为了满足部分学生对拓展专业视野的需求,又将拓展选修课中不同专业方向的选修课相互打通,允许学生跨专业方向选修课程,使得拓展选修课程模块中课程的选修灵活性更强。

在集中实践环节的实践教学设置中,继续秉承“重传统,拓方向”的思想,无论哪个专业方向的学生,都要求参加下电厂的专业实习、仿真实习和“锅炉原理”、“汽轮机原理”和“热力发电厂”三大专业课程的课程设计等实践环节,以保证我校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学生的电力特色。此外,对三个专业方向又各自设立了自己的实践教学环节:“电厂热能动力工程课程设计”、“洁净发电技术课程设计”、“节能与能源管理课程设计”,来体现专业方向侧重的不同。同样也允许学生跨专业多选其他专业方向的实践环节。

三、师资队伍的建设

师资是培养方案的执行者,良好的师资队伍是教学质量的保证,我校的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一直非常重视师资队伍的建设,采用引进与培养相结合的方法建设师资队伍。

首先,我们从外面引进高水平人才来补充新专业建设所需的专业教师扩充我们的师资队伍。近几年,我们有针对性地从国外引进上海市“东方学者”两名,提升了师资队伍在分布式能源与制冷领域的专业水准;从电力行业的研究所和一线企业引进了经验丰富的高职称人才和实验人员,增加了有工程经验的师资力量。

其次,我们从培养自身教师入手,通过进修学习、产学研合作、“双师计划”培训等多种方式提高教师的学术水平和工程水平。近几年,我们选送了1名优秀教师赴美国进行为期一年的风能发电方面的学习交流;先后选送若干名教师去西安热工院、外高桥电厂等行业内单位进行产学研合作;每年都有序地选送教师进行“双师型”(教师和工程师)人才的培训。

最后,我们还在日常教学工作过程中对教师的教学工作精益求精。在新教师入职初期,我们要求新教师都必须参加上海市教委组织的“新教师岗前培训”。在教学方面,提出“先做学生再做老师”的要求,无论新进教师在科研上有多深的造诣,规定新进教师第一学期随老教师听课、辅导,并由专人传、帮、带。第一次开课前需通过内部试讲后才能踏上讲台。

四、课程建设工作

课程教学是学生获得知识,发展能力和素质的重要途径,课程建设是高等学校的专业建设的基础工作,加强课程建设是有效落实培养方案,提高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证。

在课程建设方面,我们根据课程的内容和任务,明确出3门专业基础主干课程和3门专业主干课程。对于这几门课程先后进行主干课程、校级精品课程、上海市教委重点课程和上海市精品课程等几轮课程建设工作。经过几年的积累,我们的主干课程已全部成为校精品课程,4门课程为市教委重点课程,3门课程进级上海精品课程行列。除此之外,我们还进行一系列的教学改革工作,《面向行业一线的热力透平类课程教学改革》荣获上海市教学成果三等奖。这些工作有力地支持了培养方案更好的执行。

五、结束语

我校的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电力特色鲜明,在多年办学经验和基础上,结合电力行业对人才的要求,在如何培养具有电力特色的能源动力工程人才方面进行以一定的探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同时我们也意识到专业建设工作是一个任重而道远的工作,永远没有终点,如何进行专业建设工作,我们还将继续积极进行探索。

参考文献:

[1]中国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1987年(第二版),1998年(第三版),2012年(第四版)

[2]杨晴,等.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建设探索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08,9(1):66-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