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春季季节性疾病预防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春季季节性疾病预防范文1
[关键词] 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清肝解毒汤;更昔洛韦眼用凝胶;复发
[中图分类号] R772.2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3)25-0101-03
Curative effect and preventive reoccurrence function of liver detoxification soup combined with ganciclovir ophthalmic gel on herpes simplex keratitis
HUANG Xiaoyun
Department of Ophthalmology, Hanghzou Yuhang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 Zhejiang Province, Hangzhou 311106,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curative effect and reoccurrence prevent function of liver detoxification soup combined with ganciclovir ophthalmic gel on herpes simplex keratitis (HSK). Methods Sixty-eight cases of HSK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randomly. The patients in two groups were given 0.15% ganciclovir ophthalmic gel dripped into the eyes 2 drips for one time and 4 times daily. The patients in observation group were given liver detoxification soup by the mouth. Except for liver detoxification soup, the patients in control group were given the same medical treatment as that in observation group. Results After 4 weeks’ medical treatment, the total clinical efficiency of patients in observation group was much higher than that in control group (χ2=6.48,P
[Key words] Herpes simplex keratitis (HSK); Liver detoxification soup; Ganciclovir ophthalmic gel; Reoccurrence
单纯疱疹性病毒性角膜炎(HSK)是一种临床常见的病毒感染性角膜病,主要由单纯性疱疹病毒Ⅰ型(HSV-Ⅰ)的潜伏感染和复发引起[1]。HSK具有病情易复发、迁延不愈的特点,复发率高和致盲率高,目前国内外尚无理想的特效治疗药物[2]。更昔洛韦眼用凝胶是一种广谱抗病毒药物,眼内穿透性良好,疗效较佳,局部应用耐受性好,治疗HSK的疗效确切,还可保护角膜及减少频繁滴眼引起的眼表损伤[3,4]。单纯更昔洛韦眼用凝胶治疗具有较好的疗效,但难以控制复发。近年来我院采用清肝解毒汤联合更昔洛韦眼用凝胶治疗HSK,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8年8月~2012年4月在我院眼科门诊治疗的HSK患者68例。纳入标准:西医诊断均符合以下标准[5]:①有明显的感冒、发热、外伤等诱因;②有明显的疼痛、畏光、流泪和眼睑痉挛等眼部刺激症状;③检查发现角膜有浸润或溃疡、水肿及荧光素钠染色阳性;④视力不同程度下降。中医诊断符合肝胆火炽证诊断标准[6]。排除标准:①严重角膜功能失代偿及免疫功能低下者;②妊娠和哺乳期妇女;③治疗前4周进行抗病毒药物治疗;④严重的心、肺、肾等脏器功能不全者。采用随机数字表将纳入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4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初复况及病程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本研究方案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两组患者入组前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表1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予以0.15%更昔洛韦眼用凝胶(湖北科益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规格:5.0 g/7.5 mg,批号080312)滴眼,4次/d,每次2滴,观察组加用口服自拟清肝解毒汤,药方基本组成:生石膏、生石决明各30 g,金银花、木贼、桑叶、白、栀子、蝉蜕、桔梗、炒牡丹皮、神曲和连翘各10 g,板蓝根、蒲公英各15 g,羚羊粉1.2 g,1剂/d,水煎取药液200 mL,分早晚2次口服。待患者症状消失后原方中减生石膏、板蓝根、栀子,而加石斛15 g、太子参和白术各10 g,连用4周。对照组除不口服清肝解毒汤外余治疗同观察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4周后的临床疗效、视力的变化及药物不良反应,并随访观察治疗6个月和1年内的复发率。
1.3 疗效评定标准[7]
痊愈:眼部刺激症状完全消失,充血完全消退,角膜溃疡完全修复,荧光素染色转阴,局部浸润、水肿消退,后弹力层皱褶消失,角膜后沉着物消失或呈色素性;显效:眼部刺激症状及充血基本消失,角膜溃疡修复,无特异荧光素着染,局部浸润和水肿明显吸收,角膜厚度基本恢复,角膜后沉着物为色素性;好转:眼部刺激症状及充血较前明显减轻,角膜溃疡较前明显缩小或部分恢复,局部浸润和水肿较前稍减轻,角膜后沉着物减少;无效:症状及体征较前无明显改善或病情较前加重。总有效率为痊愈率、显效率和好转率之和。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结果以率的形式表示,采用四格表χ2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
治疗4周后,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6.48,P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后疗效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P < 0.05
2.2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视力变化
治疗4周后,观察组的视力提高(≥1行)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6.35,P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后视力的变化
注:与对照组比较,*P
2.3 两组患者治疗期间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两组中均有部分患者出现轻微眼部疼痛不适,观察组发生2例,对照组发生4例,症状较轻,未做特殊处理后自行消失,不影响患者继续治疗,未发现其他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治疗前后复查血尿常规及肝肾功能均无明显损害。两组患者治疗期间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8,P>0.05)。
2.4 两组患者治疗后随访6个月和1年内的复发率比较
对治疗有效者治疗后随访6个月和1年,观察组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4.74、6.39,P
表4 两组患者治疗后随访6个月和1年内的复发率比较[n(%)]
注:与同时点对照组比较,*P
3讨论
HSK是眼科常见的角膜疾病,病理类型较多,治疗后易复发,迁延不愈,对视力损害较大,是引起患者发生角膜盲最主要的病因之一[8]。HSK的发病机制较复杂,目前国内外尚不完全清楚,大多数学者认为其发病是病毒感染作为抗原引起的机体细胞免疫反应所致,其反复发作与机体的免疫状态密切相关[9,10]。近年来,随着糖皮质激素在临床上的广泛使用,HSK的发病率和复发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已引起了医学工作者的广泛关注。由于HSK的病毒株发生变异,顽固性反复发作的HSK经常可见,临床治疗较困难,因此,如何寻找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药物和方法是HSK患者治愈的关键[11,12]。
更昔洛韦是一种核苷类抗病毒药,进入体内后可转化为单磷酸更昔洛韦,在细胞激酶作用下磷酸化成三磷酸更昔洛韦,能明显抑制HSV病毒的复制;且0.15%更昔洛韦眼用凝胶以卡波姆作为基质,可延长药物在角膜表面的停留时间,能减轻因病毒感染引起的眼部症状、保护角膜上皮细胞功能,安全性较好[13,14]。但长期使用仍易产生耐药性,并不能根除潜伏的病毒,复发率较高[15]。中医学认为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属于“聚星症”范畴,内应于肝,常由“肝经伏火、邪毒侵袭”引起。方中生石膏、羚羊粉、蒲公英、栀子和板蓝根清热解毒;金银花和连翘疏风清热;生石决明平肝明目,炒牡丹皮清热活血;白、桑叶、蝉蜕和木贼祛风散邪、退翳明目;桔梗清热宣肺、载药上行;神曲顾护胃气、防止寒凉伤胃,诸药合用可抑制杀灭病毒,促进角膜上皮愈合。廉海红等[16]研究发现,肝解毒汤治疗单HSK的疗效确切,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症状,缩短疗程,降低复发率。本研究结果发现治疗4周后,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视力提高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期间未发现其他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提示清肝解毒汤联合更昔洛韦眼用凝胶治疗HSK的近期疗效确切,能明显提高视力,安全性较好。同时研究还发现治疗后随访6个月和1年,观察组的HSK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提示清肝解毒汤联合更昔洛韦眼用凝胶治疗HSK的远期疗效确切,能明显降低复发率。我们推测清肝解毒汤可能通过调节机体免疫反应,提高机体免疫力,从而减少HSK复发率,达到治疗和预防HSK复发的目的。但有关清肝解毒汤预防HSK复发的具体免疫作用调节机制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总之,清肝解毒汤联合更昔洛韦眼用凝胶治疗HSK的疗效确切,能明显提高视力,安全性较好;且能降低HSK的复发率,具有治疗和预防HSK复发的作用,但其具体的免疫调节作用机制有待进一步深入探讨。
[参考文献]
[1] 谢立信. 我国眼科角膜病的应用基础研究现状[J]. 中华眼科杂志,2003,39(1):60-62.
[2] Haddow LJ, Mindel A. Genital herpes vaccines cause for cautious optimism[J]. Sex Health, 2006,3(1):124.
[3] 戴子娴,张宏,林妙英,等. 更昔洛韦眼用凝胶治疗上皮型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临床疗效观察[J]. 亚太传统医药,2009,5(7):100-101.
[4] Herpetic Eye Disease Study Group. Oral acyclovir for herpes simplex virus eye disease: effect on prevention of epithelial keratitis and stromal keratitis[J]. Arch Ophthalmol,2000,118(8):1030-1036.
[5] 李风鸣. 中华眼科学(中册)[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220.
[6]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5:103.
[7] Kaye S,Choudhary A. Herpes simplex keratitis[J]. Prog Retin Eye Res,2006,25(4):355-380.
[8] Wu X,Chen X. Acyclovir for the treatment and prevention of recurrent infectious herpes simplex keratitis[J]. Chinese Medical Journal,2002,115(10):1569-1572.
[9] 钟良玉,来坚,王晓萌,等. 单纯疱疹性角膜炎发病机理的现代研究[J].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03,13(2):116 -119.
[10] Hosseini H,Khalili MR. Therapeutic potential of bevacizumab in herpetic stromal keratitis (HSK)[J]. Med Hypotheses,2007,69(3):568-570.
[11] Mott KR,Osorio Y,Maguen E,et al. Role of anti-glycoproteins D(anti-gD)and K(anti-gK)IgGs in pathology of herpes stromalkeratit is in humans[J]. Invest Ophthalmol Vis Sci,2007,48(5):2185-2193.
[12] 裴森,王炳亮,琚怀民,等. 单疱病毒性角膜炎78例临床分型治疗[J]. 国际眼科杂志,2005,5(4):821-822.
[13] 高娜,黄挺. 更昔洛韦眼用凝胶对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角膜上皮及泪膜稳定性的影响[J]. 眼科新进展,2008,28(10 ):775-777.
[14] 古丽努尔·托肯,刘雪清. 回顾性分析本院用更昔洛韦与阿昔洛韦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的疗效[J].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1,27(6):425-426.
[15] 黄挺,高娜,王玉娟. 更昔洛韦眼用凝胶治疗上皮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的疗效观察[J]. 眼科新进展,2008,28(4):297-299.
春季季节性疾病预防范文2
自2013年首次在中国发现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病例后,我国已先后经历了5次H7N9禽流感病毒季节性流行。这5年里,每逢冬去春来,H7N9禽流感疫情总是“如期而至”,已不折不扣地成为了季节性“老毛病”。不过,禽流感年年有,相比往年,本轮H7N9禽流感疫情却有一些新的特点。由于我国南方地区去年冬季相对温暖,自去年12月起,我国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数急速上升。国家卫计委疾病预防控制局数据显示,仅今年1月,全国共报告人感染H7N9禽流感发病数192例,死亡者79人。世卫组织数据显示,自2013年至2016年年底,中国报告出现季节性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不足900例。两组数字对比可以发现,本轮疫情相比往年来势更为严重。
目前疫情仍呈上升趋势,但令人略感宽慰的是,我国H7N9疫情总体形势未发生改变,仍呈散发态势,也没有证据表明该病毒具备持续性人际传播能力,而且尚未出现该变异病毒发生对人感染力、毒力和人际传播能力增强的突变。尽管本轮疫情总体可控,但H7N9禽流感“久病不愈”,年年来犯,无疑还是应提高警惕。那么,面对来势汹汹的H7N9禽流感,日常生活中我们该如何防控?高发期我们还能安心吃鸡鸭肉蛋吗?
季节性“老毛病”
禽流感,全名鸟禽类流行性感冒,是由病毒引发的动物传染病,通常只感染鸟类,少见情况会感染猪,在罕有情况下会跨越物种障碍感染人。
H7N9型禽流感是一种新亚型禽流感,禽类和人类都会被感染。这种禽流感自2013年我国华东地区首次被发现人感染病例以来,每年都会在冬春季出现季节性流行。
根据卫生部门的通报显示,去年入冬以来,受气候异常等多种因素影响,全球动物禽流感疫情呈高发态势,波及亚洲、欧洲、中东的近40个国家和地区。目前,我国也处于H7N9疫情高发季节,福建、云南、湖南、湖北、浙江等多地出现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另外,我国台湾地区禽流感疫情扩大,并首次出现了H5N6禽流感病毒,而接触被感染的禽类或暴露于活禽经营市场是人感染的重要危险因素。有证据表明,该病毒尚不能造成人际间大范围传播。
从近期报告的H7N9病例来看,以离退休人员、家务及待业人员、农村群众为主;中老年人居多;多数病例有基础性疾病;绝大多数病例发病前曾接触过活禽或到过有活禽售卖的市场;老年人和患有基础性疾病的人,感染发病后发生重症和死亡的可能性更高。以北京报告的一例输入性H7N9病例患者为例。患者苗某,男性,48岁,辽宁兴城市人;1月31日在当地发病;2月3日至7日,患者在当地医疗机构就诊未见好转;2月8日凌晨,转入北京医疗机构就诊。经调查,该患者在外地有活禽暴露史。目前,在京密切接触者均无相关症状。该患者仍在全力救治中。无独有偶,南宁报告的1例人H7N9流感病例也是因接触活禽而感染。李某某为女性,41岁,原籍四川,长住在南宁市高新区,发病前在西乡塘区某农贸市场从事活禽交易。
那么,H7N9与大家熟知的H5N1有何区别?据了解,H7N9和H5N1都属于甲型流感病毒,都是主要在动物中传播,偶尔感染人类。据世卫组织称,H7N9在禽类中引起的症状较温和,在禽类间易于传播且难以发现,增加了人感染的风险;H5N1对禽类有高致病性。
本刊医学顾问、第302医院病理诊断与研究中心主任赵景民介绍,人感染H7N9型禽流感通常会有7天的潜伏期,也可长达10天。肺炎为主要临床表现,患者常出现发热、咳嗽、咳痰,可伴有头痛、肌肉酸痛、腹泻或呕吐等症状。重症患者病情发展迅速,多在发病3~7天出现重症肺炎,体温大多持续在39℃以上,出现呼吸困难,可伴有咯血痰。常快速进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性休克和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少数患者可为轻症,仅表现为发热伴上呼吸道感染症状。H7N9病例早期发病无特异性表现,早诊早治困难,后期重症病例治疗效果差,所以病死率高。目前报告病例的总体病死率在40%左右。
“导致人感染H7N9病毒最重要的危险因素,是直接或间接暴露于受感染活禽或带毒禽类污染的环境。”赵景民表示,尚没有证据显示H7N9病毒能够通过妥善处理的禽类或禽蛋类传播给人类。此外,吃煮熟的食物也不会感染H7N9病毒。尚无证据表明H7N9病毒能持续地“人传人”。
变异或许不是坏事
禽流感年年有,而相比往年,本轮H7N9禽流感疫情更引起民众高度关注,除了其来势汹汹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病毒变异。
2月19日,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通报称,今年 1月,对两例人感染H7N9病例分离到的病毒分别进行了基因y序分析,发现在该两株病毒的血凝素链接肽位置发生了基因插入性突变。目前,该检测结果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所国家流感中心复核确认。中国疾控中心组织专家研判,并与农业部门相关专家沟通后认为,H7N9病毒在血凝素链接肽位置发生的基因插入性突变,提示该病毒突变为对禽高致病性的病毒;二是根据病毒序列分析结果,尚未出现该变异病毒发生对人感染力、毒力和人际传播能力增强的突变。
据悉,两例病例发病前均有禽暴露史,并在其暴露禽群中先后发生禽只病死现象。目前一例病例已经治愈,另一例仍在救治之中。两病例的全部105名密切接触者经过两周医学观察,均未出现发热、咳嗽等不适症状。
“从分析结果看,此结果对人感染H7N9的防控影响不大。”国内一位权威疾控专家向本刊记者介绍,此次的病毒变异或许对人类来说不是坏事。他认为,往往H7N9在禽类是低致病的,而在人类则是高致病的。这次发现的病毒变异株,表明对于禽类也是高致病的。依据H7N9高致病理论,如果病毒变异株流行,对存在疫情的禽类进行早期扑杀具有很大帮助。“而且,从通报中可以看出,两例病例发病前均有禽暴露史,目前一例病例已经治愈,另一例仍在救治之中。这就说明,即使出现病毒变异,对人类的影响也没发生太多的变化。”
“无论是理论还是实际情况来看,目前H7N9禽流感既没有大流行的可能,也没有确切证据证实人际间传播。”专家表示,虽然不排除H7N9可能会在有限的人际间传染,但就目前两起家庭聚集性病例来看,也不能排除感染者共同或先后暴露于携带病毒活禽环境,以及病毒污染的高危环境中的可能。
就此,国家卫计委也表示,目前还没有明显证据显示,现有的防控措施需要升级。在全国范围内,对病毒H7N9人群的监测范围仍然是重症肺炎患者和流感样就诊者。由于目前尚没有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疫苗问世,所以,专家再三提醒,接种流感疫苗具有明显的预防作用,尤其是中老年人应该避免接触活禽,不食用未煮熟的禽类。一旦出现发热现象,务必及时到医院就诊。这些谣言您别信
自去年12月以来,全国多地陆续发现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面对来势汹汹的H7N9禽流感,关于“禽”的各种坏消息也开始在朋友圈又疯传开来。为此,本刊也特意进行了收集。提醒读者,以下这些谣言,您千万别信。
谣言一:禽流感能在人与人之间传播
禽流感的传播途径主要经呼吸道传播,通过密切接触感染的禽类及其分泌物、排泄物,受病毒污染的水等。目前还没有人与人之间传播的确切证据。所以这段时间我们只需避免与禽类打交道即可。
谣言二:郊游遇到野鸟就会被传染
专家表示,别和动物凑得太近就没事。目前已知的病例感染以禽类接触或活禽市场暴露为主,市民到公园和野外接触禽类的机会较少,到公园游玩,感染H7N9流感的风险较小。但是在公园、野外游玩时,建议市民避免直接接触动物,尤其不要过度亲近野生鸟类。如在野外发现生病或死亡的野鸟,应及时报告所在地区的野生动物林业管理部门。
谣言三:土鸡蛋、泡椒凤爪不能吃了
专家表示,洗干净、煮熟后放心吃。食用煮熟的鸡蛋并没有感染风险,禽流感病毒普遍对热敏感,100℃加热两分钟以上就可将病毒完全灭杀。同理,泡椒凤爪、麻辣鸭脖都是熟制品,对于禽流感病毒而言完全可以灭活。
谣言四:家里的宠物鸟也不能B了
实际上,关在家里养风险不大。养鸟的市民大多将鸟关在笼子里,活动范围不会超出家庭,不与外界交流,与禽流感的传播不直接相关,没有太大风险。家养鸽子经常需要放飞,有可能被迁徙的野鸟污染,不排除感染的可能性,有一定传染风险。不过,目前尚无接触鸽子后患病的报告。疫情流行期间,市民应避免与这些禽类宠物、家禽接触。接触后应及时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
谣言五:穿羽绒服得禽流感
网上曾有谣言传出,H5N1等禽流感病毒可以在禽类羽毛上存活较长时间。不仅生产羽绒服过程中收集环节的工人是高危人群,穿羽绒服的人也要加倍小心。事实是,穿羽绒服或使用绒毛制品都不会感染禽流感,因为羽绒制品通常经过消毒、高温等多个物理、化学环节处理,病毒存活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谣言六:可打禽流感疫苗预防
据了解,H7N9禽流感并非季节性流感,在人群中分布也不算广泛,目前只有预防季节性流感的疫苗,尚没有H7N9禽流感疫苗。只要注意防护,不接触活禽,不去活禽交易市场,传染风险并不大。
春季季节性疾病预防范文3
[关键词] 布鲁菌病;发病率;监测;流行特征
[中图分类号] R516.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5)08(b)-0063-04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human epidemic features of brucellosis during 2007-2014 in Chifeng City, and obtain Chifeng City brucellosis epidemic dynamics. Methods Brucellosis information reported to National Disease Monitoring and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 from 2007 to 2014 in Chifeng were collected to analyze. Descriptive epidemiological methods were mainly employed to make statistical data processing and analysis. Results 11 252 cases were reported of human brucellosis in last 8 years, the annual average incidence was 31.39/100 000, the highest rates in 2014 (50.46/100 000) and the lowest in 2007 (14.29/14.29/100 000). Morbidity from 2007 to 2009 increased year by year, and this upward trend continued until 2011. In 2012 it began to reduce, but by 2014 the cases were bumped up to historical peak (2184 cases). The highest onset seasons began from March to May, April were the most. The 12 banners, counties or districts were all the epidemic areas with pathogenesis of brucellosis, Linxi County and Bahrain Right Banner had the highest morbidity, Hexigten Banner and Bahrain Left Banner had the second morbidity, Punavuori District, Yuanbaoshan District and Ningcheng County had the lowest. Onset age was given priority to 40-
[Key words] Brucellosis; Incidence; Surveillance; Epidemiology
布鲁菌病(Brucellosis,简称“布病”)是由布鲁菌属细菌侵入机体后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传染性疾病,在全世界170多个国家和地区均有发病,疫情主要集中在亚洲、非洲和南美洲等发展中国家,北欧国家发病率较低[1]。但自20世纪90年代布病疫情在全球均有回升趋势,由于医疗条件、经济水平和地理环境以及国际旅游等原因,很多国家的布病发病率都呈逐渐上升趋势[2-3]。
布病在我国20世纪50~60年代广泛流行。20世纪70~90年代初由于检测手段的改进、布病预防知识的宣传与普及以及自然和社会环境的改变等原因疫情开始稳定下降,但1993年后又开始逐年上升,发病率最高的省份包括、黑龙江、山西、辽宁、河北和吉林[4]。是布病的老疫区,且发病地区随着时间由历史高发区向低发区、非疫区蔓延[5-7]。因该病与牲畜繁殖有关,在畜牧业和农区多发,赤峰市包含牧区、半牧半农区和农区三种地区,因为其特殊的地理环境成为该病的高发地区。
现对赤峰市12个旗县区2007~2014年布病监测疫情进行流行病学分析,以了解布病在该市的流行情况,探讨该市布病的防治措施,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7~2014年人间布病疫情数据来自赤峰市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传染病监测中心,按发病日期收集网络报表中报告的赤峰市2007~2014年病病例个案;人口学资料来自于赤峰市统计局,各旗县区人口数采用赤峰市统计局统计历年年底报告的人口数据。
1.2 监测方法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的《布鲁氏菌病诊断标准》(WS269-2007),监测由人间布病实验室和临床确诊的布病疫情,通过网络审核、漏报调查、卡片质量管理等各项措施进行质量控制以保证上报数据的准确性。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发病率或构成比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两组间发病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流行强度)
8年间共报告人间布病11 252例,年平均发病率为31.39/10万。其中,8年间每年的发病例数分别为655例(2007年)、1027例(2008年)、1804例(2009年)、1539例(2010年)、1571例(2011年)、1236例(2012年)、1236例(2013年)、2184例(2014年)。2014年发病例数和发病例数与上年相比增长率达到76.70%,为历史最高。
2.2 时间分布
根据赤峰地区2007~2014年人间布病疫情资料显示,8年间发病率呈总体上升趋势。发病例数最高的年份为2014年(50.46/10万),最低的年份为2007年(14.29/10万)。2007~2009年布病发病呈逐年上升趋势,发病率由14.29/10万增长到39.00/10万;自2010年起,发病例数开始进入下降阶段,2011年和2012年发病率分别为36.19/10万和28.62/10万;2013年发病率降至28.47/10万,但2014年发病例数骤增到2184例,发病例数和发病率(50.46/10万)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见图1。
2.3 季节性分布
报告病例多集中在3~6月之间,占平均全年发病例数的45.49%,呈现明显的季节性周期分布(图2)。其中,发病高峰的4月累积发病1337例(当月累积发病率为11.88/10万),发病低峰为每年的11月(4.51/10万)。由图2还可以看出,2011~2014年的各月累积发病例数之和高于2007~2014年的各月累积发病例数。
2.4 地区分布
2007~2014年间赤峰的12个旗、县、区中,每年均有疫情出现。其中,林西县的累积发病例数最多,为1555例;除不详地区病例数10例外,元宝山区累积发病例数最少,为298例。就总体而言,疫情主要集中在林西县、巴林右旗、克什克腾旗、巴林左旗和翁牛特旗这5个赤峰市北部旗县,构成比达到61.31%;这5个旗县的人间布病发病率明显高于赤峰市对应的年发病率。但从表1中可发现,北部5个旗县的发病率呈逐年下降的趋势,但南部旗县区的发病率在逐渐增加,尤其是松山区、敖汉旗、喀喇沁旗和元宝山区。
2.5 人群分布
2007~2014年赤峰地区上报病例共11 252例,其中10例为流动人口;男8021例(所占百分比为71.29%),女3231例(所占百分比为28.71%),男女发病的性别比例为2.28∶1。各年男女布病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56.12,P < 0.05),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
发病年龄集中在40~
按职业划分,2008~2013年间发病例数最多的为农民,占发病总人数的79.54%,其次为牧民和学生,分别占全部发病人数的11.65%和1.56%,其他人员(工人、干部职员和餐饮服务业人员等)的发病数均较少,共计占7.25%,且各职业发病例数所占百分比较为稳定。
3 讨论
通过以上对赤峰市2007~2014年布病的流行病学分析可知,8年间该市布病发病率总体呈上升的趋势。2010年发病率有所下降可能是因为该是在2010年全市各级卫生主管部门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在各部区开展人间布病联合防治项目和布病防治培训,加强了全市的病畜和易感人群的检疫和检测,赤峰市人间布病得到了有效的防治[8]。2014年发病例数与上年相比增长率达到了76.70%,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提示该市布病疫情的发展形势较为严峻,需要及时采取有效的针对策略。具体原因有待进一步查证,可能原因有随着肉类市场经济的繁荣和发展,从事牛羊肉养殖、生产加工和销售的农牧民人数也相应地增加;未经检疫合格即进入市场的牛羊肉类产品增加[9]。赤峰市布病全年均有发生,高发季节为春季和夏季,秋季和冬季发病数相对低发。4~7月为发病的高峰期可能为这段时间是北方农区的耕作时间和牧区的产羔时间,接触病畜的机会增多导致,加上这段时间温度开始回升,易于病原菌的产生及传播。
总体来讲,林西县、巴林右旗、克什克腾旗、巴林左旗和翁牛特旗的发病率一直居高不下是由于这5个北部旗县草原面积大、人数却偏少,而且农牧民所占比例较高,与牲畜接触的机会也更多。但是近年来由于城市化进程和教育经济等的发展所导致的人口流动增加以及牛羊肉类市场的不断扩大,其他旗县区的患病人数也在逐年增加,导致南部旗县区发病例数所占的构成比逐渐增加。
布病年龄分布主要在40~
职业分布中占构成比最高的为农民,其次为牧民,农民和牧民发病数多可能的原因是他们平时饲养家畜、在日常的生活和耕作中接触到病畜或污染物的概率比较大,加上防病意识的薄弱和农村卫生条件相对较差,因此为布病发病的高危人群[12]。此外部分学生感染布病可能是由于假期或者农耕时期在家放牧或者务农时感染导致。
目前唯一控制和消除布病的方法就是对所有易感机体进行免疫接种、消除传染源。但是目前针对人类还没有高效合适的疫苗被广泛应用,接种疫苗现多应用于动物防疫上[13]。因此,预防人间布病的发生,还是要从加强监测与布病的知识的宣传教育出发[4]。
布病为高发的人畜共患病,故其是否能得到有效的诊断和治疗对布病的预防和控制具有深远的意义。虽然布病是一种死亡率较低的人畜共患病,但同样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如动物生产的减产(乳汁减少、流产和死胎)以及公共卫生的损失(医疗治疗成本和劳动力的损失)[14]。布病在人与人之间的传播极少,因此人一般通过牛、羊、猪等牲畜传播而患病[15]。人感染布病后常见症状有盗汗、乏力、关节痛、头痛、精神抑郁、炎等,严重者甚至发生残疾或者死亡。若在布病的急性感染期得到及时有效的诊治,临床症状和体征会在发病6~8周后逐渐消失,体力和劳动力缓慢恢复;否则,就容易转变为慢性布病,从而对患病者的身体健康和劳动能力产生严重的影响[16]。赤峰地区为布病疫情严重高发的地区,形势越来越严峻,因此控制和预防布病疫情的发展非常重要。
布病如何得以有效地控制与卫生部门的宣传管理力度有直接的关系,同时其他组织和个人也应该积极配合[17-18]。首先要加大布病网络监测的敏感性,增强农村以及生活条件较差地区人们的卫生意识,做好布病防治宣传工作,提高易感人群的防病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19]。同时,要定期对健康的牲畜检验检疫及接种相关疫苗,降低动物布病的发病率,进一步达到从根本上预防和遏制布病流行的目标[20]。
[参考文献]
[1] Pappas G,Papadimitriou P,Akritidis N,et al. The new global map of human brucellosis [J]. Lancet Infect Dis,2006,6(2):91-100.
[2] Sprague LD,Al-Dahouk S,Neubauer H. A review on camel brucellosis: a zoonosis sustained by ignorance and indifference [J]. Pathog Glob Health,2012,106(3):144-149.
[3] Rodriguez-Morales AJ. Climate change, climate variability and brucellosis[J]. Recent Pat Antiinfect Drug Discov,2013,8(1):4-12.
[4] 陈丹, 柳晓琳,刘孝刚,等.布病流行趋势及其防治措施的研究进展[J].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2011,26(1):26-28.
[5] 郭卫东,池海谊.2002~2006年人间布鲁氏菌病流行特征[J].中国热带医学,2008,8(4):604-606.
[6] Zhang WY,Guo WD,Sun SH,et al. Human Brucellosis,Inner Mongolia[J]. China Emerg Infect Dis,2010,16(12):2001-2003.
[7] Chen Y,Ke Y,Wang Y,et al. Changes of predominant species/biovars and sequence types of Brucella isolates,Inner Mongolia, China [J]. BMC Infect Dis,2013,13:514.
[8] 朱建新,李保荣,石杲.赤峰市人间布鲁氏菌病疫情现状及防治研究[J].疾病监测与控制杂志,2013,7(3):171-172.
[9] 米景川,张庆华,尉瑞平,等.内蒙古人间布鲁氏菌病的流行特征[J].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2010,25(1):34-36.
[10] 崔步云.中国布鲁氏菌病疫情监测与控制[J].疾病监测,2007,22(10):649-651.
[11] 王大力,李铁锋,李晔.全国重点省(区)布鲁杆菌病疫情调研报告[J].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2011,26(3):182-184.
[12] 毛景东,王景龙,杨艳玲.布鲁氏菌病的研究进展[J].中国畜牧兽医,2011,38(1):222-227.
[13] 王传清,李星.布鲁氏菌病的流行和研究现状及防控策略[J].中国动物检疫,2009,26(6):63-64.
[14] 李悦,王宇枢,王锐,等.97例布鲁杆菌病病例临床分析[J].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2015,30(2):147.
[15] 张俊辉,杨超,叶运莉.我国人间布鲁菌病流行特征变化及防控策略[J].寄生虫病与感染性疾病,2011,9(2):101-103.
[16] 杨志光,贺青华,王大力.中国布鲁氏菌病防治工作[J].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2009,24(5):346-347.
[17] 林素华,王晓清,刘鸣寒,等.赤峰市2010 年地方病健康教育效果分析[J].医学动物防制,2013,29(3):332.
[18] 李宏茹,石杲,李保荣.人间布鲁氏菌病防治档案的管理与分析[J].医学动物防制,2013,29(3):349-350.
[19] 陈文婧,崔步云,张庆华,等.布氏菌病流行50年特征分析[J].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2008,23(1):56-58.
春季季节性疾病预防范文4
【关键词】 传染科;护理;防护;压力
传染病病房的护理人员护理对象均为据哟传染习惯的病人, 护理过程中接触病人的排泄物,接触血液、体液的机会多,职业暴露的几率比普通病房高。尤其在不明原因传染病暴发流行期间,传染科护理人员是高危易感人群之一,此外在面临着职业暴露危险的同时还要承受来自家庭、社会的双重压力。
1 造成感染科护理人员职业风险的常见因素
1.1 职业暴露
由于感染科传染病种类繁多,传播途径多样,感染科护理人员长期处于特殊的工作环境中,每天不可避免地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和排泄物。锐器损伤是护理人员在诊疗操作过程中造成的足以使受害者皮肤深部出血的意外伤害,是护理人员最常见的一种职业性损害。最常见的是注射器针刺伤,其次为刀片割伤等。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护理人员锐器损伤的研究表明,由于锐器损伤所造成的职业暴露而引起的血源性的感染趋势在日益加重。在血源性传播的疾病中威胁最大的是乙肝、丙肝、艾滋病等,呼吸道传播疾病中结核病的感染率较高,近几年如SARS、禽流感等重大传染病的蔓延,更是增加了感染科人员的风险与压力。据美国CDC(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估计,健康的医务人员患传染病的原因80%~90%是由针刺伤所致,其中护士占80%。
1.2 职业损害
由于感染科疾病的特殊性,要求对所有物品都要经过严格的消毒,很多的化学消毒剂都会对人体造成伤害。如以前常用的甲醛,它与一定量的高锰酸钾配制用于熏蒸消毒,不但对呼吸道、眼睛有很大的刺激性,还会引起女性的月经紊乱、妊娠综合征等;过氧乙酸有很强的腐蚀性,皮肤一旦接触未经稀释的过氧乙酸,会引起灼伤、腐烂,此外还可引发头痛、哮喘等;我们医院使用润兴特种消毒液尽量减少对护理人员的损害。紫外线有一定的消毒杀菌作用,但过量的照射会使皮肤色素沉着,甚至引起皮肤癌,也会对眼睛造成伤害,引起畏光流泪,照射过程中产生的臭氧会使人产生恶心呕吐。传染科护士夜班频繁,护士经常在人造光线下工作,医学研究发现人们长期生活或工作在逾量、不协调的光辐射下会问出现头晕目眩、失眠、心悸和情绪低落等神经衰弱症状。
1.3 感染科的特殊性
1.3.1 特殊的环境
感染科大多位于医院的偏僻角落,为封闭或半封闭式结构,工作环境压抑,还经常受到医院同事的嫌弃、家人朋友的误解和患者的不理解抵触情绪,这使得感染科护理人员的心理压力增加。
1.3.2 疾病的季节性
很多感染性疾病都有一定的季节性。如甲肝、麻疹、水痘、流腮多发生于冬春季,伤寒、霍乱、菌痢多发生于夏秋季。由于感染科疾病相对单纯,所以配备的护理人员无论从数量和体力上都要稍逊于医院内其他科室,所以当感染性疾病的季节来临,护理人员的体力压力就暴露出来了。
1.4 社会心理压力的危害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各种制度的改革,人们对从事护理工作的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护理人员必须不断接受更高层次的职业继续教育,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以适应这种社会的需要,这就产生了学习压力。社会心理因素使护士护士的工作疲惫感明显增加。传染科是一个传染病集中、病情多变的危险场所,频繁的夜班也使护士承受着巨大的工作压力,加上还承担着抚养后代和管理家务的重担,容易造成护士身心疲劳,极易造成职业危害。
护士职责和任务是使患者恢复健康,如今患者维权意识提高,护理风险始终贯穿在护理操作、处置、配合抢救等各个环节过程中,有时即使是极为简单的护理活动,也有风险。如果工作中出现差错,会给护士带来河大的心理压力,而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规定及社会舆论对医疗行业的不理解甚至谴责。
2 正确认识职业防护
2.1 自我防护意识欠缺
部分护理人员存在不安全行为,在进行非侵入性操作时没有严格遵守操作规程而违规操作;操作技能欠佳、心理状态欠佳、工作注意力不集中;防护知识缺乏、忽视自我保护等。
2.2 职业防护培训滞后
护理人员职业培训时所受的教育更多的是如何保护病人的生命安全。对职业防护教育不够重视,忽略了对自身安全的考虑。由于对职业防护认识程度不高,发生职业暴露后没有按标准防护原则进行处理,通常仅仅做简单的消毒处理,忽略职业暴露后报告的必要性。我国《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规定医护人员操作规范,但在实际工作中,特别是在繁忙的护理工作中,并非每位护士都能严格遵守这一规定。
2.3 自我防护过度
由于医护人员缺乏对艾滋病职业防护知识和技能的正确理解,导致过高估计艾滋病职业暴露风险,造成对艾滋病及病人的恐惧心理。对于其他传染病也会有同样的看法表现出过度的防护行为。
2 正确对待压力和自身防护措施
2.1 充分认识职业防护的必要性,控制和消除职业性有害因素,贯彻和执行卫生标准,对接触职业性有害因素的护理人员进行必要的健康监护,树立全面防护的管理理念,加强职业防护教育与培训,制定相应的防护措施,提高传染科护士对职业危害的认识,知道传染科护士严格按照各项制度和规范操作。
2.2 加强对新上岗护士的岗前培训,由工作严谨、要求严格的高年资护士一对一地进行专人培训,通过培训,可以使新护士深入、全面地熟悉各种传染病的传播途径、传播方式和消毒隔离种类及方式,解除对各种传染病及其病人的恐惧心理,掌握传染科常用防护技术操作和防护措施,能够正确应用标准性预防原则来保护自己,避免进入过度防护的误区。
2.3 加强学习,提高工作能力,除了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以外,还需加强新技术、新业务的学习,特别是职业防护知识及技能的学习。建议医院统一组织培训。
2.4 手卫生也使标准预防的重要措施,是一户人员防护最简单、最有效、最方便最经济的方法。认真吸收与手的消毒是对病人和义务人员双向保护的有效措施
2.5 针头、注射器和其他锐器的处理 规范护理人员操作行为是降低针刺伤的重要环节。
3 小结
医院应为护理人员提供良好的工作条件和完善的硬件设施,改善不和理布局,以方便护理人员的工作和生活,消毒剂及消毒物品按规范放置、操作,无人因误操作而引起伤害。根据工作量合理配置护理人员,在发病季节实行弹性工作制,减少了不必要的人力浪费,提高了工作效率。通过有计划地组织学习,不同程度的提高业务水平。医务人员之间加强情感交流,在安排好工作的情况下,多组织一些有利于身心健康的活动,增进了解,缓解压力;另外,要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必要时实行弹性工作制,使护理人员在繁琐的工作中既确保适当的劳动强度,又能发挥出最大的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董慰慈,张桢先主编.护理学基础[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3.
[2]方藕环,董静波,陈国员.护士工作压力状况调查及相关因素分析[J].护理研究.20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