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道疾病的防控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呼吸道疾病的防控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呼吸道疾病的防控

呼吸道疾病的防控范文1

关键词: 广西;呼吸道疾病防控;方法

中图分类号:S858.28 文献标识码:A

1 病因

猪呼吸道综合症由复杂的病因导致,其中传染性因素分为病毒性、细菌性以及霉形体和寄生虫等因素。非传染性因素有饲养管理、环境、季节、应激等,其中病原和饲养管理因素起主要作用,病毒性因素有伪狂犬病毒、猪流感病毒、猪瘟病毒、猪巨大细胞病毒、猪繁殖障碍与呼吸综合症病毒、包含性鼻炎病毒等。 细菌性因素有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副嗜血杆菌病、巴氏杆菌、链球菌、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猪霍乱沙门氏菌、克雷伯氏杆菌、化脓杆菌等。寄生虫传有附红细胞体、弓形虫、霉形体、蛔虫、猪球虫、后圆线虫等,这些寄生虫都可引发猪的感染。氨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硫化氢等都是对猪体有害的气体,猪场内的温度变化,猪体质的下降、免疫机能下降等也是重要原因。

2 临床症状

病猪会出现精神抑郁,食欲减退,出现结膜炎症状,眼睛分泌的物质增加,如果突然发病,造成体温升重的话会造成猪的突然死亡。大部分猪病猪生长速度变慢、消瘦,猪的死亡个数增加,僵猪个数增加。幼猪死亡的个数增加,大都有呼吸困难的症状;对于猪的饲养条件要求也很高,如果猪群的密度太大,饲养管理水平、营养水平较差会出现更多的感染情况,病情会更为严重。

3 主要呼吸道疾病症状

3.1 猪支原体肺炎

俗称猪霉形体肺炎或猪喘气病的猪支原体肺炎,是慢性的呼吸道疾病,各个品种、年龄的猪都能感染;最容易被感染的是哺乳期的猪及幼龄猪,容易被感染的是哺乳和妊娠后期的母猪,成年猪多是慢性或隐性感染,特征为咳嗽、哮喘等。病死率并不高但传染率高,一旦猪场有被传染的猪,整个猪场都会被传染。使传染的猪生长发育缓慢,病猪吃食以及运动过后常出现咳嗽、哮喘、呼吸困难等症状。

3.2 猪繁殖障碍与呼吸道综合症

“猪蓝耳病”是这个病的别称,肺炎症状是它的临床表现症状,病猪会出现眼鼻的分泌物增加、咳嗽、呼吸频率加快、没有食欲、精神萎靡、体温偏高、生长迟缓或停止、有些病猪会成为僵猪。哺乳仔猪会出现是眼镜肿胀、结膜发炎、脱水、体质虚弱、呼吸不畅以及张口呼吸、流鼻涕、出血等症状,四肢呈八字状。母猪会出现嗜睡、呼吸不畅、精神萎靡,还会引发早产、流产、死产等。病猪乳汁减少,重复。公猪有无食欲、精神萎靡、嗜睡发热等症状,并且的数量减少,的质量下降,降低,活力降低。

4 病理变化

所有病都出现不同程度的肺炎。有些肺部病变类似于猪支原体肺炎,不但猪的肺部会出现病变,有病猪还会出现肾、淋巴结、喉咙有出血,部分猪的症状还会有末端发紫。有些保育猪通过剖检能看见弥漫性间质性肺炎或淋巴结的肿大,肺部出血、花斑样硬变等病变,有些病猪的肺会出现化脓的症状,病猪肺部会出现混合感染的现象,有些病猪的腹腔、胸腔会渗出很多纤维蛋白。

5 防治对策

防治猪呼吸道疾病,要加强饲养过程的管理工作,避免病因介入,提高猪的免疫力。要建立完善的卫生消毒安全体系,对于消毒清洁的工作要定时做好,要对圈舍及时做好干燥和通风的工作,对新进的猪种进行一段时间的隔离饲养,保证猪种的免疫安全。定期对猪群进行疫病和抗体水平检测,为减少猪呼吸道疾病对猪场造成的损失要做好以下方面:

5.1 加强饲养管理

对于饲料的营养,要保持均衡,猪群在不同时期的营养需要不同,因此要更加注重提高饲料的品质,还要注重饲料的质量,增强猪的体质,根据各个方面的资料,猪场的最大“隐形杀手”是饲料中的霉菌毒素超标,也是最大的免疫抑制因素,多喂品质优良并且营养丰富的饲料来防止霉菌肆虐。在幼猪断难时更要注意饲料的营养,在饲料中多添加电解多维素。定期对食槽进行清理,及时检查槽内的饲料是否发霉变质,以免猪食用后中毒生病,病原微生物会在猪的体质下降时乘虚而入。

5.2 建立规模化猪场

要坚持做到实行全进全出的饲养模式并坚持自繁自养,提倡早期断奶,减少猪群的饲养密度,为了提高猪的抵抗力,在饲料中添加抗菌药物或保健药物,尽量减少猪群转栏和混群的次数,不同日龄的猪不要混养在一起,切断病原体的水平传播。平时注意加强饲养管理,圈舍应保持采光良好,经常通风,避免过于潮湿,并定期对圈舍及周围环境进行消毒。作好产房和保育舍的保温和通风,解决好通风换气和保温的矛盾。

5.3 建立和完善卫生安全体系

在各个环节都要将消毒卫生工作做好,消毒要选择没有残留、低毒、高效、不破坏设备、不伤害人和猪、在猪体内不会产生有害的物质并积累,例如:次氯酸盐、有机碘混合物、过氧乙酸等。对于治疗效果不好的病猪和僵猪要及时淘汰处理掉,防止疫病的传播。对病死猪及排泄物要做好焚烧、深埋等无害化处理,并对污染场所进行严格消毒。

5.4 做好免疫工作

定期进行强猪瘟(HC)、加伪狂犬(PR)、猪肺疫(PM)、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PRRS)、猪肺炎支原体(APP)、猪链球菌(SS)、猪萎缩性鼻炎(AR)、猪胸膜肺炎等疫苗接种工作,可采取其他措施提高免疫效果。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的疫苗免疫接种工作。活疫苗不能用于呼吸综合症阳性猪。猪肺炎支原体非常容易引发猪呼吸道疾病综合症,为了提高猪群的整体免疫力,可在仔猪哺乳期时定期注射支原体灭活疫苗。每年定期进行猪肺疫疫苗接种,在接种疫苗前后7天,不要使用抗菌药物。

5.5 使用药物合理治疗

发现病猪要及时隔离饲养,可用高免血清和抗生素联合治疗。药物的使用应以预防为主,治疗为辅。根据前人的经验和在广西本地的流行规律,查找可能存在的病原因素,寻找出病原,不管是细菌和霉形体或是病毒等,根据发病的症状,要用合理有效的治疗药物,对于小猪以及母猪应该用一些药效温和的药物进行治疗,也可采用更为先进的治疗方式。在出现PRDC的猪场,药物预防的效果较好,而药物治疗的效果比较一般。可在猪饲料、饮水中添加药物进行预防,如林可霉素、壮观霉素、支原净、强力霉素、甲砜霉素、金霉素、氟苯尼考、恩诺沙星、阿莫西林、泰妙菌素、电解多维素(使用以上药物对已发病的猪群,应优先考虑在饮水中添加,因为发病的猪一般均发烧,而发烧的猪不吃饲料,但喜欢饮水)或在饲料添加止咳、平喘、化痰中草药制剂如复方鱼星草、抗病毒中草药制剂复方如板蓝根、黄连解毒散、黄芪多糖等药物,各个猪场的情况不同,选用的药物也都不同,要根据猪场本身的情况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为提高幼猪的抵抗力,可在饲料内添加的生物活性肽。为了最大程度地防止疾病的传播,为有效控制猪呼吸道疾病的传播,要建立有效的预防措施。

5.6 做好驱虫工作

鞭虫和蛔虫等寄生虫对于猪的免疫系统有很大的损害,使它们的免疫抵抗力降低,所以,在幼猪断奶的一段时间,喂食幼猪左旋咪唑片、苯丙硫咪唑片,定期喂食;也可以注射伊维菌素,按照规定的时间在皮下注射。

6 结语

猪呼吸道综合症是目前对于养猪行业具有严重的危害 ,它的发病原因不但复杂,有些相关疾病尚无可靠的疫(菌)苗进行预防,也没有切实可行的药物进行治疗,但目前只能采用有效的药物和改善猪的饲养管理和环境条件去做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因此,该病应以预防为主要目标,给猪群建立一个良好的内外生存环境。

参考文献

[1] 张原久丽,张红艳,王丽英.猪呼吸道病的预防与控制措施[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11(07).

[2] 张彦飞,李梅,周辽祖.猪呼吸道疾病的综合防治[J].中国畜禽种业,2011(06).

[3] 王丽华,伦艳霞.浅谈猪高热综合征的诊断及防治[J].今日畜牧兽医,2011(02).

呼吸道疾病的防控范文2

【关键词】 基层医院;呼吸道传染病;医院感染

近30年来,新型的传染病近乎以一年1-2种的速度被发现,严重地阻碍了社会的进步与经济的发展,发展成了全球性的严重公共卫生问题[1]。传染病的致病菌主要来源于痰液[2],说明通过呼吸道方式的传染的传染病占了极大多数,而其中最为主要的是呼吸道传染病。呼吸道传染病主要包含了流感、麻疹、水痘、白喉、结核病等,最近几年在我国及全球肆虐横行的非典、甲流等则是新型的呼吸道传染病。基层医院构建了呼吸道传染病防控的第一道防线,如果失去强有力的防护屏障,极易引起医院感染。而这种医院内部传染病的散布或流行,大多是医院内的患者和医护人员中的易感人群引发。研究通过对基层医院患者及医护人员的对近年流行的甲流的知识、需求、掌控、处理来分析如何有效防控呼吸道传染病医院感染,现将具体报告如下:

1 研究对象和研究指标

1.1 研究对象及方法 对本市某基层医院就诊患者及医护人员发放随机的甲流的KAP(知—信—行)调查问卷,共发送患者问卷400份,医护人员问卷50份。共收回患者有效问卷360份,医护人员有效问卷50份。

1.2 研究指标 基层医院内患者和医护人员对甲流的病毒传播方式、出现症状前是否有传染性、临床症状及主要的防护措施等方面进行调查分析。

2 结 果

2.1 经过对基层医院就诊患者对甲流问卷发现,患者对呼吸道传染病的知识普遍出现匮乏,尤其是防护措施方面,仅有20.8%的患者知晓正确的防护措施。具体数据见表1。

2.2 经过对基层医院医护人员对甲流问卷发现,虽然对甲流的病毒传播方式、传染性及临床症状表现有较为清晰的掌握,但对最为重要的防护措施方面,医护人员仍仅有76%的人了解掌握。具体数据见表2。

3 讨 论

近三、四十年来,虽然人类的疾病谱出现了了很多的变化,但是传染病并没有离开历史的舞台。相反,在某一个时间内,一些传染病对人类的生存生活仍构成较大的威胁。在各种传染病疾病中,呼吸道传染病更有了显著增加,约占总数的1/4。[3]WHO在《1996年世界卫生报告》中担忧道:“我们正处在传染性病全球危机的边缘,不会有哪个国家可以逃脱,也不会有有哪个国家对此高枕无忧。”[4]

在研究基层医院的患者及医护人员对甲流这一种呼吸道传染病的问卷调查中发现,基层医院对防治医院呼吸道传染病及医院感染的工作上仍有明显的缺陷。从医护人员来看,仍有较多人对基层医院在呼吸道传染病防治中所起的重要性认识不够,认为很多呼吸道传染病的防控是疾控中心的事情,缺少应有的呼吸道传染病意识,对基层医院中“六位一体”的内涵和服务功能了解不够,造成了过多有经济收益的医疗服务,而不重视社会效益的公众卫生服务,以致防控工作无法完全落实。

强化医护人员的呼吸道传染病培训和对患者的呼吸道传染病的健康宣教显得尤为重要。在2003年广东爆发非典流行后,当地的医院在接诊非典患者时,绝大数的医护人员未受过呼吸道传染病防控知识的培训。这也直接导致了医护人员感染率较高的原因之一。因此,医护人员都应该接受严格的学习,掌握基本流行病学、感染性疾病的诊疗、医院感染的防治等多层次的知识。

医护工作人员应该根据国家制定的标准预防原则,根据传染病的传播方式和可能出现的感染危险采用恰当的防护方法。呼吸道传染病的传播方式一般分为空气及飞沫传播,还有一些还通过密切接触传播。医护人员应该重视呼吸道的防护与皮肤、口腔黏膜的保护。接触了被怀疑与患者体液或血液等污染的物品时应当戴手套。对于发热的就诊患者,应发放外科口罩。外科口罩虽然预防呼吸道感染的作用不如N95口罩。不过仍可以避免患者将病毒传染给其他患者或医护人员[5]。使用外科口罩的患者,经飞沫所排出的病毒及细菌,对周围人员的传染力大大降低,因此给被怀疑是呼吸道传染病的患者发放外科口罩,是能减少交叉感染可能性的。

参考文献

[1] 金伟斌,卢建华,吴建国.基于健康管理的新发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社区防控策略[J].医学与社会,2011,24(2):49.

[2] 吴翠霞.医院感染常见病原微生物的分布统计与监测[J].亚太传统医药,2012,8(7):216-217.

[3] 王承敏.科学认识呼吸道传染病的流行趋势[J].医学与哲学,2004,25(5):20.

呼吸道疾病的防控范文3

关键词 家禽;呼吸道疾病;原因;对策

中图分类号 S858.316.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24-0277-01

在家禽生产中,混合性呼吸道疾病的发病率较高,容易对家禽养殖业造成危害。对江苏省丰县家禽饲养户进行调查,结果发现:在全县家禽发病死亡案例中,混合性呼吸道疾病占40%,治疗费用超过总药物费用的60%。该类病主要影响肉鸡、肉鸭的生长发育和蛋鸡、蛋鸭产蛋率的提高。家禽染病后饲料转化率不高,治疗成本增加,养殖效益下降。

1 家禽呼吸道疾病的发病原因

1.1 传染性支气管炎

传染性支气管炎引起的呼吸道疾病特点是传播快,感染该病后会出现肾脏肿大、出血,形成花斑肾。防治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尽早免疫。参照有关专家、厂家推荐的免疫程序,然后根据当地具体情况,会同有经验的畜牧兽医技术人员制定免疫程序,一般分别于20日龄前后、50日龄前后,用传染性支气管炎H120、H52饮水免疫。二是尽量不用联苗免疫,以尽量避免疫苗间的干扰作用。

1.2 大肠杆菌病

大肠杆菌是自然界的常在菌,在空气、土壤、水中普遍存在,一般情况下不会发病,但在动物机体抵抗力降低的情况下,就会发病。影响大肠杆菌发病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没有科学合理的管理措施。食槽、水槽等用具没有定期清洗和消毒。二是饲料营养成分缺乏,家禽抗病力下降。三是由于其他疾病的发生,从而导致继发大肠杆菌病。四是对各种不良环境的应激。如拥挤、潮湿、通风不良、有害气体浓度过大、突然转群、更换饲料、气候骤变等。该病的防治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建立科学合理的饲养管理制度,对饲养场地及工具及时进行消毒。为达到较好的消毒效果,要避免长时间使用1种消毒剂,可选择2~3种消毒剂,轮换使用。二是切断传染源,避免从外界将病毒带入养殖场。人员和车辆初进养殖场要进行消毒。三是根据家禽所处的不同阶段,供给能够满足家禽生长、生产所需的全价配合料,并供应充足洁净的饮水。四是遇到应激因素时,要适当补充VC或者加入抗应激类药物,减少应激产生的不良影响。五是发现有病禽时,及时用药物治疗,疗效较好的药物有诺氟沙星(环丙沙星、恩诺沙星等)、抗菌素类(庆大霉素、强力霉素等)[1-2]。

1.3 败血霉形支原体

败血霉形支原体引起的慢性呼吸道疾病,其特征主要表现为咳嗽、流鼻液和甩鼻现象,有呼吸道口罗音和张口呼吸。支原体主要是种禽垂直感染种蛋,鸡群在一起饮水、吃料,由于目前慢性呼吸道疾病还没有得到彻底控制,因此支原体在鸡群中普遍潜伏存在,一旦遇到气候骤变、温差过大、鸡舍内有害气体浓度过高、鸡舍内潮湿、 通风不良、免疫接种等应激因素时,鸡体感染程度上升,即可爆发混合性 呼吸道疾病,所以该病的发生,在一定程度上受环境因素的影响。该病的防治方法有几种:一是严把苗禽引进关,从种禽饲养管理及孵化条件好、信誉好、无白痢、种禽免疫过支原体灭活苗的种禽场购进苗禽。二是做好育雏前的各项准备工作,进雏前要把禽舍内外全部清扫干净,禽舍的墙面、地面及舍顶用清水冲洗干净,干燥后用3%火碱水冲洗地面和墙面,饲养用具用清水冲洗干净后,用200 mg/kg次氯酸钠溶液浸泡3 h,捞出后晾干备用,进鸡前2 d垫好垫料,摆好饲具及用具,用0.1%百毒杀喷雾消毒或甲醛熏蒸消毒,禽舍门前设立消毒池。三是采用全进全出的饲养方式。四是做好肉禽出栏后的工作,及时清除禽舍内的禽粪,清扫禽舍及周围环境,做好下一批禽进舍前的准备工作。五是为家禽的生长提供适宜的外界环境条件。如:提供适宜的温度、湿度、合理的饲养密度、光照,确保通风换气状况良好,育雏期及免疫接种时饮水中添加优质多维素,定期带禽消毒,尽量减少或避免各种应激因素。六是在对慢性呼吸道疾病用抗菌素药物治疗时,停药后有时复发,所以要选择2种以上的抗菌药轮换使用,效果较好的有泰乐菌素、链霉素、红霉素等[3-4]。

2 防治对策

根据以上列举的家禽混合性呼吸道疾病的发病原因,必须采取全面的综合防控措施:一是谢绝参观,切断一切可能的传播途径。二是对发病禽进行隔离观察治疗,并加强消毒。三是切实搞好禽舍的环境卫生。四是根据家禽不同阶段的营养需要,提供相应的全价配合饲料。五是对病死家禽进行焚烧、深埋等无害化处理。六是控制大肠杆菌、败血霉形支原体的感染。七是根据当地实际,制订科学有效的免疫程序,防止继发感染。八是加强饲养管理,改善禽舍内生活环境。九是选购健康、品质好的苗禽。十是科学合理地使用药物,有针对性地选择最有效的药物,不滥用药物。

3 参考文献

[1] 沈爱梅.混合性呼吸道疾病的发病原因及对策[J].山东畜牧兽医,2010(8):50-51.

[2] 付辛午,于海娟,王成达,等.家禽呼吸道疾病发病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J].吉林畜牧兽医,2010(12):41.

呼吸道疾病的防控范文4

[关键词]鸡群 呼吸道疾病 诊断 治疗

中图分类号:S858.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13-0370-01

支原体病毒会引起鸡群发病,造成病毒产生的主要原因为:气候的变化、日夜温度差较大或是受到了寒流的攻击,鸡群因为受到寒气而出现疾病,鸡舍的透风性比较差,舍内大量的有毒有害的气体不断产生,如氨气、二氧化碳和硫化氢等,鸡舍中这些气体的浓度较高,鸡群容易出现疾病。鸡舍中的密度过大的情况下,鸡群中一旦某个发病,会造成多种疾病的交叉感染如传染性支气管炎、传染性喉气管炎等,以上这些容易产生继发性呼吸道疾病,尤其是小一点的鸡更容易受到疾病的入侵。因此及时诊断和治疗鸡呼吸道疾病是预防鸡成群发病的重要手段。

1、 鸡群发病时的主要表现

鸡呼吸道疾病的发病特点是发病时间比较急,传播速度较慢,时间长。气温变化以及鸡

舍密度增大和鸡舍不透风的状况会造成单纯性的感染,风向转变不大的情况下,少数的鸡存在呼吸音加强。此时饲料鸡的食欲会出现减退,造成饲料使用量的削减,鸡群中还能够看到有的鸡会堕泪和甩鼻,面部较为肿胀,眼镜掉泪的症状多发生在一侧,少数会出现双眼掉泪。若不及时抑制,该病会转变为慢性传染病,造成鸡时好时坏,严重出现异样物质的分泌,还有的是黄豆大小,有可能会引发眼睛失明,成年鸡的抵抗能力会比较强,但是现实中该病产生后经常会继发其他疾病,尤其是肉鸡群中的发生概率要高于其他品种,造成病情的复杂,增加鸡群的死亡概率。在大肠杆菌夹杂传染死亡的鸡,经过解剖后可以发现鸡的体内出现了各种炎症,有的还会表现出卵黄性腹膜炎的病理变化,多数情况下该病表现出多种病变产生中,对于死亡鸡经过解剖后病理转变才能够看到原并发的转变。

2、 鸡呼吸道疾病的病例诊断和医治

2.1 慢性呼吸道疾病

慢性呼吸道疾病若在败血霉形体传染引发并发症,主要病症是鸡会发出比较奇怪的咳嗽声,并且伴随鼻涕的产生。该病一年四季都存在,秋冬为高发季节,4~8周大的雏鸡对该病较为敏感。临床症状是鼻子会流出粘稠的液体,并伴随喘鸣音。头部发生肿胀,眼睛会流出特殊的分泌物,鸡的体型出现不正常的生长。病变特点为:鸡的鼻子内部出现粘膜增厚,出现干酪样物质,眼结膜发炎,窦内充血、水肿存在渗出物。【2】气囊出现增厚,存在干酪样物质,败血霉形体坏伴随其他较多的炎症并发,详细的实验室诊断方法是全血平板凝集反应,血凝依据按捺实验,使用分开方式对霉形体进行培养。使用卡他霉素和链霉素早晚一针,连续3天,能够缓解症状,存在连续发病趋势,可以通过在饮水中投喂泰勒菌素或是强力霉素等,对鸡自身的抵抗力实现提升。

2.2 传染性支气管炎

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属于一种冠状病毒,首先存在病鸡的呼吸器官内,该种疾病针对乙醚、高热和消毒剂比较敏感。该病只会发生在鸡身上,任何时间段都会出现并发,雏鸡的死亡率比较高,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音以及流鼻液等,产蛋鸡发病表现为产蛋率较低,生产出的鸡蛋和正常鸡蛋存在较大的差别,蛋内部会出现结构变异。病变的主要特点是鸡气管的中下部会出现血性炎症,气管和支气管会出现粘稠性,抗体性的炎症,肺部水肿、气囊炎,产蛋鸡会出现充血形变,腹部存在黄色液体。传染性疾病的应对措施是搞好卫生。

传染性鼻炎是由于副鸡嗜血杆菌造成了鸡急性呼吸系统疾病,该病菌是一种革兰氏阴性小球杆菌,存在厌氧特征,能够被分为A、B、C三个血清型,病毒抵抗力低下,对于抗菌素较为敏感,病鸡和携带病菌为主要传染源,途径为飞沫和灰尘以呼吸道为通道,秋冬和初春季节比较严重,无继发传染时的死亡率并不高。【3】诊断中该病较易被发现,且在鸡体内的潜伏期比较短,传染的时间是1~3d传染该病的鸡主要症状是发出异样声音,流鼻涕、面部出现肿胀,眼睑等出现水肿,眼结膜出现充血发炎,该病通常会先病变成鼻腔以及窦粘膜的急性卡他性炎,鼻腔以及鼻窦发生充血、肿胀,随后产生异样和粘稠的分泌物,眼结膜囊内出现异物,咽喉和器官在一般情况下不存在异常。

该病在防治中,先用磺胺二甲基嘧啶,在0.2%比例和鸡饲料搅拌下喂服,连续3~4天,链霉素,每个鸡实行肌肉注射100~200mg,每天1次,连续3天,土霉素,0.2%比例混入饲料内,连续3~4天。

3、 鸡呼吸道疾病需要遵守的防备原则

该种疾病的预防以及治疗工作要遵守下列原则,该病的产生可以及时的通过鸡的异样来

发现,因此预防就变得十分重要,在防备过程中,最重要的是要对各种病毒的防备工作,其次是做好养殖管理,夏天实行相应的通风、降温和防暑工作,冬季做好防寒保暖工作,合理控制鸡的密度。

在出现该病后,首先要将发病诱因进行去除,实现情况的改良,削减疾病的发病原,帮助进一步开展治疗工作,若出现了不能预测的疾病,主要是对其他疾病进行控制,防止本病出现的继发性传染,适当的对药物的投放进行节制。在医治该病种的原则为:以发病鸡的数量为根据,在发病鸡的数量少的时候,开展治疗要以单位治疗。若是发病数量较多,要先去除外界的诱因,斟酌群体喂药结合预防治疗。

4、小结

文章对鸡呼吸道疾病的主要类型、发病的表现、诊断方法和治疗预防方法展开了详细的讨论,希望可以帮助及时诊断和治疗鸡的呼吸道疾病,有效保护鸡群的生存和成长。

参考文献:

[1]张传碧.鸡呼吸道疾病诊断与治疗[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15,04:105.

呼吸道疾病的防控范文5

河南省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呼吸内科 ,河南新乡 453000

[摘要] 目的 对呼吸科患者呼吸道带真菌情况展开分析,并对其临床意义进行探讨。方法 选取该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所接收的300例呼吸内科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并收集其痰与咽拭子展开真菌培养,进而对其呼吸道带真菌情况进行分析与研究。结果 通过研究发现,有16例患者感染了肺部真菌,感染率为5.3%;47例患者出现呼吸道疾病上呼吸道真菌寄生,其寄生率为15.7%;该次检查出81株真菌,分别是白色念珠菌、光滑念珠菌、假热带念珠菌、克柔念珠菌、放线菌以及烟曲菌;有慢性呼吸疾病的寄生率为35.8%,感染率为14.1%,而无慢性呼吸道疾病患者的寄生率与感染率分别为6.7%、1.4%,有慢性呼吸疾病患者的真菌感染率与寄生率明显高于无慢性呼吸疾病患者,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年龄较大、伴有慢性呼吸疾病的患者,极易出现呼吸道带真菌寄生或感染,因此,应当加强对此类人群的呼吸道真菌感染。

关键词 呼吸道;真菌;感染

[中图分类号] R56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4)07(b)-0041-02

[作者简介] 袁娟(1982-),女,湖北广水人,本科,住院医师,主要从事于呼吸内科工作。

目前,伴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现代医疗技术的快速发展,免疫抑制剂、糖皮质激素、广谱抗菌药物以及细胞毒性药物等被普遍运用在临床治疗当中[1]。而这些药物的使用也使得真菌感染率开始呈现上升的趋势,特别是呼吸道真菌的感染。鉴于此,为了对呼吸科患者呼吸道带真菌情况进行研究,并掌握其容易感染的原因,从而提出有效的防控对策,该研究对该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所接收的300例呼吸内科患者展开呼吸道带真菌的流行学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所接收的300例呼吸内科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其中男177例,女123例,年龄在12~87岁之间,平均年龄(60.5±11.5)岁,其中有211例年龄>60岁,占总数的70.3%。有92例患者存在慢性呼吸疾病,其中54例为慢性阻塞性肺病,占58.7%,21例为肺心病合并心力衰竭,占22.8%,9例为支气管哮喘病,占9.9%,8例为肺间质纤维化合并感染,占8.7%。所有患者在住院之后安排专人进行调查,对患者既往病史进行详细的询问。

1.2 方法

采用无菌的生理盐水棉签对患者的咽腔粘膜进行擦拭,然后放入无菌试管内,并及时送咽拭子涂片找真菌,培养咽拭子真菌[2]。伴有咯痰的患者,采取无菌标本瓶来保存痰液,之后及时从痰涂片,开始培养痰真菌。检验科在接到标本之后,在30 min内将其接种在含有50 mg/mL氯霉素的葡萄糖蛋白陈琼脂培养基表面,然后放在恒温中进行真菌培养,温度控制在28 ℃,持续观察14 d,无真菌生长就是阴性[3]。

1.3 诊断标准

各项检查结果均显示为阴性时,表示无真菌寄生;对于痰结果显示阴性而咽拭子显示为阳性的患者,必须结合其他检查以确定,例如X线片、体征以及血像等[4]。倘若支持感染者,则表现为上呼吸道真菌感染,支持寄植者则表现为上呼吸道真菌寄生。痰培养结果持续三次显示阳性,并且属于同一种菌种,则表示出现肺部真菌感染[5]。

1.4 统计方法

使用spss18.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展开χ2检验。

2 结果

①菌种分布情况分析:在该次研究中,一共检查出81株真菌,其中有63例为白色念珠菌,所占比例为77.8%,6例为光滑念珠菌,所占比例为7.4%,5例为假热带念珠菌,所占比例为6.2%,3例克柔念珠菌,所占比例为3.7%,3例放线菌,所占比例为3.7%,1例烟曲菌,所占比例为1.2%。

②真菌感染与寄生情况分析:在该次研究中,有16例患者感染了肺部真菌,感染率为5.3%;47例患者出现呼吸道疾病上呼吸道真菌寄生,其寄生率为15.7%。

③真菌感染与性别、年龄等的关系:在该次研究中有男177例,女123例。其中男性出现真菌感染9例,感染率为5.1%,真菌寄生31例,寄生率为17.5%;而女性出现真菌感染7例,感染率为5.7%,真菌寄生16例,寄生率为13.0%。男性与女性的感染率、寄生率相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300例呼吸道带真菌患者的年龄分布状况如下表2所示。由表可知,年龄较大的患者极易感染和寄生真菌,其中,50~59岁之间的患者,其寄生率为4.0%,感染率为1.3%,而60岁以上的寄生率与感染率分别为9.3%、3.3%。

④呼吸道带真菌和慢性呼吸道疾病之间的关系:有慢性呼吸疾病的寄生率为35.8%,感染率为14.1%,而无慢性呼吸道疾病患者的寄生率与感染率分别为6.7%、1.4%,有慢性呼吸疾病患者的真菌感染率与寄生率明显高于无慢性呼吸疾病患者,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目前,呼吸系统疾病住院患者出现呼吸道真菌感染呈现逐渐增多的态势。有研究表明,在1999年到2001年间,呼吸系统疾病真菌感染率逐年增加,其年平均增长率约为7.0%[6]。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可能与以下五点有关联:①临床医生在应用抗生素类时,对药物的指征掌握不够严格。②细菌培养意识不强,一些临床医生往往是在不断运用抗生素,且无效之后,才进行药敏试验或者是痰真菌培养。③激素使用不科学,特别是在部分基层医疗单位,将激素作为常规性的药物使用。④预防性抗生素的运用,在治疗某种疾病的时候,临床医生为了防止发生细菌感染,进而预防性的使用抗生素。⑤对于一些患有恶性肿瘤的患者,其在进行放疗或化疗时,患者本身的机体免疫力下降,因此极易受到真菌的感染。

一般情况下,人们的上呼吸道可能发生真菌寄植的情况,有研究者指出:住院患者粘膜部位带真菌率是49.9%,而在该次研究中5.3%,出现这种情况可能与本组研究患者的身体素质较好、年龄较低有一定的关系[7]。另外,呼吸道真菌感染还与年龄、基础疾病有一定的感染。通常情况下,高龄患者极易寄生或感染真菌,由于高龄患者身体素质相对较差,免疫功能下降,进而容易感染真菌。而在该组研究中,60岁以上的患者其真菌寄生率与感染率为9.3%、3.3%,明显高于其他年龄段,由此再一次证明老年患者极易感染或者是寄生真菌。另外,患有慢性呼吸疾病的患者,由于长时间服用抗生素,使得自身体内的正常菌群异常,失去平衡,同样也极易感染真菌[8]。在该次研究中,原本有慢性呼吸疾病的患者,其感染率与寄生率就明显高于无慢性呼吸疾病的患者。

对慢性疾病患者及老年患者进行呼吸道真菌预防是极为有必要的。而合理运用抗生素,且及时进行细菌培养对呼吸道感染的菌谱进行监测,是预防呼吸道真菌感染或寄生的重要手段,特别是对老年患者或者是有慢性呼吸疾病的患者而言,更应当加强对药物的选择与使用。

参考文献

[1] 赵一菊.不同住院患者呼吸道真菌感染的流行病学调查[J].海峡预防医学杂志,2009,15(1):33-34.

[2] 范晓云,汪浩,武晓兰,等.下呼吸道真菌感染的临床特点及耐药性分析[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11,23(6):546-548.

[3] 邵敏,刘宝,孙耕耘,等.危重病患者下呼吸道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J].安徽医学,2010,31(5):452-454.

[4] 王丽君,刘蓬蓬,王芳芳,等.呼吸道真菌感染的临床分析[J].山东医药,2010,50(21):10-11.

[5] 王存德,董蕙,陈曦,等.老年恶性肿瘤患者并发呼吸道真菌感染的临床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20(23):3824-3825.

[6] 李云,李忠涛,夏正武,等.呼吸道真菌感染的流行病学调查及耐药性监测分析[J].实用预防医学,2012,19(4):591-593.

[7] 张琳.呼吸道真菌感染的临床救治与分析[J].健康必读,2013,(9下旬刊):325,318.

呼吸道疾病的防控范文6

【关键词】春季;养鸡;问题

初春昼夜温差较大,养鸡需要预防呼吸道疾病,而且春季也是鸡呼吸道疾病的高发季节。鸡群一旦发病,将给养殖者的经济效益带来损失。因此,养殖户必须弄清引起鸡发生呼吸道疾病的原因,采取综合性防控措施,降低发病率,减少经济损失。

1 春季鸡群的发病类型

1.1 寄生虫性呼吸道病。⑴隐孢子虫病 该病是由隐孢子虫寄生于鸡呼吸道黏膜上皮微绒毛区,感染后鸡呼吸道出现罗音、咳嗽、 打喷嚏,渐而气喘。 ⑵住白细胞原虫病 本病为鸡的血液寄生虫病,主要危害3月龄~6月龄的鸡,鸡愈小发病愈急。一般在病程 中后期,病鸡出现呼吸障碍,常因咯血、呼吸困难而死亡。⑶气管吸虫病 本病由环肠科吸虫引起,病鸡以咳嗽为特征。主要症状为咳嗽、气喘、呼吸困难、张口伸颈 呼吸,呼吸时发出“咯咯”声,最后窒息而死。

1.2 中毒性呼吸道病。⑴一氧化碳中毒 冬季不少人采用煤炭给育雏室加温,倘若烟道阻塞,呛风倒烟,加之不注意通风,容易引 起一氧化碳中毒。轻度中毒时,精神呆滞,食欲减少,流泪,咳嗽。严重中毒时,骚动不安,随之出现呼 吸困难。⑵氨气中毒 鸡舍内的粪便、垫料和饲料等含氮有机物都会分解产生氨气。舍内如不及时清理,加之通风不畅,则空气中氨气浓度升高引起鸡类中毒。鸡则出现口流唾液泡沫,呼吸道分泌物增多,并有明显的呼吸困难动作。

2 春季养鸡应注意的问题

2.1 适度通风与防寒保暖

春季由于气温较低,鸡舍门窗关闭较严,通风量减少,鸡排出的废气和鸡粪发酵产生的有害气体导致空气污浊,易诱发鸡的呼吸道等疾病。要处理好通风与保暖的关系,及时清除鸡舍内的粪便,天气较好时,开窗通风,保证氧气充足。另外,春天气候寒冷多变,特别是低温对产蛋鸡的影响十分明显。在一般情况下,可采取适当增加饲养密度、关闭门窗、加挂草帘、饮用温水和火炉取暖等方式进行御寒保暖,使鸡舍温度最低维持在3—5℃之间。

2.2 减少潮湿与定期消毒

春季鸡舍水份蒸发量减少,舍内的热空气接触到冰冷的屋顶及墙壁凝结成大量水珠,造成鸡舍内过度潮湿,给细菌和寄生虫的大量繁殖创造了条件,对养鸡极为不利。要注意保持鸡舍内清洁和干燥,严禁向舍内泼水,加水时切忌过多过满等。冬春季节气温较低,细菌的活动频率下降,但稍遇合适条件,就大量繁殖,而且冬春气候寒冷,鸡体的抵抗力普遍减弱,极易导致疾病暴发流行。冬春季节养鸡常采用饮水消毒的办法,在饮水中按比例加入消毒剂,每周饮用一次即可。对鸡舍的地面可用干粉状消毒剂进行喷洒消毒,每周1—2次。

2.3 补充光照减少应激

初春蛋鸡由于光照不足会引起产蛋率下降,可采用人工补充光照的方式进行弥补。一般每天光照的总时间不低于14小时,不超过17小时。在一般情况下,补充人工光照的强度每平方米鸡舍面积2—4瓦灯光为宜。另外,鸡胆小,易受惊。因此,对鸡喂料、加水、捡蛋、消毒、打扫卫生、清理粪便等工作时动作要轻缓,严禁陌生人和其他动物进入鸡舍。在饲料或饮水中加入适量多种维生素或其他抗应激的药物,防止及减少应激反应所造成的损失。

2.4 增加能量及增强体质

鸡靠吃进体内的饲料获得热能来维持体温,外界的气温越低,鸡体用于御寒的热能消耗越多。据测定,冬春季节鸡的饲料消耗量比其他季节约增10—15%。因此,在冬春季节鸡饲料中必须保证能量充足,除保证蛋白质的一定比例外,应适当增加含淀粉和糖类较多的高能饲料,以满足鸡的生理和生产需要。春季鸡的抵抗力下降,要特别注意搞好防疫灭病的工作,定期进行预防接种。根据实际 情况,也可定期投喂一些预防性药物,适当增加饲料中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含量,忌喂发霉变质的饲料、污水和夹杂有冰雪的冷水,以利提高鸡体的抵抗力。

2.5 防止贼风及消除鼠害

从门窗缝隙和墙洞中吹进的寒风称为贼风,它对鸡的影响极大,特别容易使鸡患感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