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化学分析研究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化学分析研究范文1
[关键词] 尿路感染;尿干化学分析仪;尿有形成分分析仪
[中图分类号] R446.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5)10(a)-0028-03
Clinical Study of the Effect of Urine Dry Chemistry Analyzer Combined with Urine Formed Element Analyzer on the Detection of Urinary Tract Infection
ZHAO Fei
Clinical Laboratory, No.97 Hospital of PLA, Xuzhou, Jiangsu Province, 221009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value of urine dry chemistry analyzer and urine formed element analyzer applied to the detection of urinary tract infection. Methods 260 cases underwent specimen detection in our hospital from March 2014 to March 2015 were selected as the subjects. The result of white blood cell count, bacteria count and nitrites test were compared with that of bacterial culture. Results ① Bacterial count sensitivity (50.76%), specificity (77.83%), positive predictive value (60.18%) and negative predictive value (82.69%) compared to the three joint sensitivity (80.01%), specificity (82.21%), positive predictive value (64.32%) and negative predictive value (86.51%)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with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
[Key words] Urinary tract infection; Urine dry chemistry analyzer; Urine formed element analyzer
尿路感染是临床的常见疾病,在尿液中检测到细菌白细胞、红细胞等有形成分是临床拟诊尿路感染时有效的客观依据,它们在病情诊断、病情进展和预后等方面的研究判断具有重要意义[1-3]。该研究对该院在2014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260例尿路感染住院患者尿液联合应用Iris iQ200尿沉渣分析仪和URIT-1500尿液干化学分析仪进行尿液标本检测,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整群选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期间在该院收治的260例标本检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120例,女性患者140例,年龄在23~58岁之间,平均年龄41岁,未用抗生素前留晨尿进行检验。
1.2 试剂和仪器
尿沉渣分析仪器选择美国Iris iQ200尿沉渣分析仪及其配套试剂和质控品;尿液分析仪器选择优利特URIT-1500尿液分析仪及其配套试剂和质控品;细菌鉴定及药敏分析仪选择西门子MicroScan Auto Scan-4细菌鉴定及药敏分析仪。
1.3 分析方法
1.3.1 标本采集 根据操作标准留取清洁中段尿,先做中段尿细菌培养,再做尿沉渣分析和尿干化学分析检测。
1.3.2 操作步骤 ①用接种环把1ul.尿液标本接种到血平板和麦康凯培养基进行半定量培养,经过18~24 h37℃需氧培养,计数菌落数量;②URIT-1500检查:将该研究标本按照相关程序进行尿化学分析,对标本亚硝酸盐结果进行检查和记录;③IrisiQ200检测:依照SOP将尿液标本在IrisiQ200尿沉渣分析仪上检测,对白细胞数和细菌数进行记录。
1.4 统计方法
该研究相关的数据用SPSS 18.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对计数资料用率(%)表示,进行χ2检验,以P
2 结果
2.1 细菌培养结果
阳性标本68例,其中40例为革兰阴性菌,大肠埃希杆菌16例,6例为变形杆菌,4例为肺炎克雷伯杆菌,3例为阴沟肠杆菌,同样有3例为铜绿假单胞菌,其他阴性杆菌8例;革兰阳性菌28例,其中溶血葡萄球菌4例,粪肠球菌4例,松鼠葡萄球菌4例,表皮葡萄球菌3例,金黄色葡萄球菌3例,耳葡萄球菌3例,其他阳性菌7例。阴性标本192例。白细胞计数:男性
2.2 尿路感染的诊断效能评价
三项指标中白细胞计数的敏感性(67.99%、0.645)相较于细菌计数(50.76%、0.324)、亚硝酸盐(25.03%、0.421)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24,P
表1 三项指标的性能评价分析(%)
3 讨论
尿路感染是临床的常见疾病之一,发病原因多是由单一细菌引起,占到90%以上[4]。90%的门诊病人和一半左右的住院病人,病原菌都是大肠埃希杆菌,此种病原菌有140种左右的血清分型,多种细菌感染见于留置导尿管、神经源性膀胱、结石、先天性畸形和阴道,肠道、尿道瘘等[5]。诊断尿路感染的重要指标是尿细菌培养,但尿细菌的培养通常要花费3~4 d的时间,并不利于为临床的治疗提供准确的依据,因此考虑以辅助诊断尿路感染的方法来及时地为临床提供参考,如尿沉渣的白细胞计数,细菌计数,尿干化学的白细胞酯酶和亚硝酸盐等等。在尿液中检测到细菌白细胞、红细胞等有形成分是临床拟诊尿路感染时有效的客观依据,它们在病情诊断、病情进展和预后等方面的研究判断具有重要意义[6-7]。
经过该研究分析,三项指标中白细胞计数的敏感性(67.99%、0.645)相较于细菌计数(50.76%、0.324)、亚硝酸盐(25.03%、0.421)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24,P
在张广波等人[9]的报道中,其联合利用了尿干化学、尿沉渣以及显微镜检测等方法,针对被怀疑的尿路感染患者尿液实施检查与分析,并在其结果中显示,尿干化学、尿沉渣等检测方法在灵敏性方面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同时相较于显微镜检测法则在灵敏度方面效果显著。通过有效利用这两种检查方法,能够增强对患者病情的可预见性诊治和判断,有益于提升治疗的效果。该次研究各项指标与报道相比存在指标偏低的问题,考虑以下因素:假阳性率和假阴性率的影响导致评价指标偏低,这一因素在其他报道中也会产生影响,该次研究中革兰阴性菌40例,占58.82%,该菌在分解亚硝酸盐的能力上存在明显不足,这一点极容易造成假阴性。同时该次研究的仪器选择有区分活菌和死菌的问题,以及细菌聚集成簇被仪器误认为其他颗粒导致假阴性,所以有待于日后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采用尿干化学分析仪与尿有形成分分析仪联合检测方法,对尿路感染的诊断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在保证检测结果科学、准确的同时,提升了工作效率,可在较大程度上排除尿路感染,值得在临床上大范围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 王立英.尿沉渣分析仪与尿干化学分析法、显微镜镜检联合检测尿白细胞、红细胞的分析研究[J].吉林医学,2013(13):1750-1751.
[2] 满思金,孔德玲.尿干化学分析仪与UF-100尿沉渣分析仪联合运用在尿路感染诊断中的价值[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3(8):788-789.
[3] 俞梅云,张亚彬,黄坚,等.尿沉渣分析仪联合尿干化学分析仪在诊断尿路感染中的应用[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4(13):1808-1810.
[4] 林金端,卢志权.尿干化学分析仪与尿沉渣分析仪联合使用在尿液红细胞检验的临床应用分析[J].中外医疗,2012(23):172-173.
[5] 殷海芳.UF-100尿沉渣分析仪、干化学分析仪与镜检联合检测的应用[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1(2):264-266.
[6] 袁松.不同方法检测尿液红细胞、白细胞的结果互认的可行性研究[D].南充:川北医学院,2014.
[7] 张汉东,富晓敏.探讨尿干化学与流式细胞术联合应用于尿路感染的价值[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5(9):1239-1240.
[8] 徐媛.尿液有形成分分析与尿培养诊断尿路感染的临床研究[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4(12):1680-1681,1683.
化学分析研究范文2
[关键词]药学;药理化学;分析化学
随着我国医疗事业的飞速发展与进步,药学研究水平越来越高。其发展主要依赖于药物分析技术,药学研究对我国医药事业开发、创新、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促进意义,能够间接提升我国经济水平,从根本上提高我国健康保障水平。
一、药物化学和分析化学的基本概念
(一)药物化学概念
所谓药物化学主要是将化学分子原理应用于药物研发,从科学角度分析化学药物的基本构成、生物效应及相应药性原理等相关内容,用于新类型药物研发。药物化学研究需要两方面来共同促成,其一是生物学,另外一方面是化学,其在药物研发中主要明确药物的活性物质或药性机制,分析患者用药治疗后,药效对机体的代谢作用,及机体对药物的适应情况及吸收情况等。
(二)分析化学概念
所谓分析化学主要是指对物质中相关药物成分、不同结构含量等进行测量,将测量的物质指标进行化学分析,其属于物质化学分析的一门科学,除此之外,有关于物质成分测量所用仪器也包含在内,属于分析化学的一部分。分析化学中对药物成分进行测量分析的方法被称为化学分析法,这种方法在测量过程中主要应用天平和所要测量的物质及试剂,将其用玻璃器皿盛放,将所测量的物质成分计量指标与测量过程中出现的化学反应两者相互对应分析,以此得出结论。另外一种分析方法即仪器分析,这种方法在满足上述作用的同时还能够进行微量分析及形态、结构分析等。
二、物理化学和分析化学的发展及作用
(一)物理化学和分析化学的发展
早在19世纪,物理化学这一概念被提出,并且于30年代和40年代蓬勃发展。物理化学概念被提出后科研人员研制出了磺胺类药物,投放于临床治疗,响应效果较好,对患者的预防感染及临床治疗均具有一定促进作用,在投放应用的10年内,β内酰胺类抗生素研发技术逐渐完善。于19世纪40年代有相关研究人员研究出了抗菌药物的药性、活性及药物机理等,将其与药物成分及结构等相关内容相互融合,用于新药的研制,就此不同种类药物越来越多。于19世纪末时,通过研究人员的努力,对于新药的研制不再仅依靠药物活性机理及其成分结构方面入手,新药的不断研制也是物理化学逐渐认识的过程,研究人员能够明确大部分种类药物在机体中出现的生化效应,能够明确不同类药物应用于人体其活性及产生的药效,就此于19世纪末可以通过不同类型、病症患者的实际患病情况入手,分析患病原因,实现新类型药物研发,对症下药治疗。于20世纪分析化学理念被提出。分析化学除了分析方法以外,其能够用于新药研制主要依赖于分析仪器,在不断探索发展的过程中,仪器分析方法逐渐占据主要地位。在整个20世纪中,40年代至80年代之间,出现了三大重要学科领域,即材料学、环境学和生命学科,这三大学科通过与仪器分析方法联合应用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成就、完善了分析化学,促进其发展进步。从当今环境来看,仪器分析方法又与计算机信息科技相互联系到一起,以计算机为载体、以网络信息为媒介,将分析化学中测量的数据、信息进行整理、收纳,最终录入电脑,实现信息传输及智能分析。目前,信息化仪器分析中最具代表性的即为传感器的发现及图谱快速检索和实验室自动化等。
(二)物理化学及分析化学的作用
从不同角度来讲,物理化学和分析化学的作用存在一定差异,是不同的。物理化学更偏向于药物活性、机理及药性和机构的研究,极大促进了早期药学的研究与发展,为后续的新类型药物研发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20世纪内的分析化学主要是用于药物成分、剂量的测量及化学实验反应研究,其属于实验方法的一种,并且在仪器分析发展进程中,挖掘了与药学有关的不同学科,为药学研究提供更全面、系统的理论支持,促进药学研究。当前,仪器分析法融合计算机信息技术,实现了仪器分析的智能化和自动化,其具有测量分析数据准确可靠、操作迅速等优势,但是从另一方面来讲,仪器设备购置昂贵并且对仪器操作者要求较高,操作繁琐,这些都是局限性。从大方面来讲,物理化学和分析化学的丰富及发展对于我国药学研究均具有一定促进作用,通过对不同药物运作机制的研究和不同药物成分实验研究,研发了不同类型的新药物,将其用于临床治疗。综上所述,药物化学和分析化学是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在不断发展中融合不同新技术,为药物研发、临床治疗及医疗事业的发展都起到一定促进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王巧峰,王全军,刘雪英.药学专业无机化学教学实践与体会[J].基础医学教育,2014,16(7):507-508.
[2]杜利月.高职高专药物化学教学探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2,10(5):54-55.
[3]彭婷婷,安芸,董晓辉.高职高专药物分析专业课程改革探讨[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1,32(18):3010-3011.
化学分析研究范文3
一分析化学实验存在的问题
目前,培养宽基础,大口径的多功能的毕业生,提高本科生的就业实力作为一项重要的目标来完成。要提高学生在各方面的竞争实力,就要增设一定数目的选修课程,来扩大学生的视野。在总学时数不变的情况下,我们院本科教学中对化学实验课课时进行了适当的压缩。[2]从而增加与化学相关学科的学习。在学时减少的情况下,学生对分析化学的基础操作和练习就相对少很多,而且重视程度也有所下降。只是在课堂上听老师讲解实验的理论,将分析化学实验变成了理论课来学习。整个学习过程,学生处于被动的学习和机械的操作,缺乏主动能动性,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和发散思维的培养。发生这样的问题,既有学生对于分析化学实验的学习,方式方法还不够正确,也有教师在授课中过多的注意理论的讲解,轻视了实验技能的培养。分析化学实验包含两大部分内容,即化学分析实验和仪器分析实验。首先,近几年的分析化学实验,大型仪器的使用程度远高于十几年前,在操作中仪器的自动化程度高,实验步骤简单,处理过程由工作站完成。教师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并没有完全注意到学生对于新的实验仪器是否有充足的认识,只将基本的操作方法告诉学生,让学生如何如何操作。教师没有做到积极的引导学生学习,学生也没有做到主动的学习。[3]其次,教材在设计上有相当一部分实验内容之间存在重复,实验题目过于陈旧,导致了学生所做的实验不能让其与未来的工作相结合。实验内容缺乏研究性、综合性,使学生所学的知识无法与实际情况相统一。对于仪器分析实验,科技都在日新月异,而学生使用的教材已经远远不能满足新的实验仪器对实验内容的要求了。最后,在实验的考核中,多数的学校的考核方法都大同小异,平时成绩加期末试卷作为总成绩。不能真实有效的反应学生的实际情况,也不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学生把主要的精力都用在如何使实验数据更符合实验的要求。同学之间实验后会相互核对实验数据,更有人会更改实验数据。使实验课的真正目的失去了。
二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
1分析化学实验教学内容改革
(1)分析化学基础实验内容调整随着现代仪器分析方法的发展,仪器分析实验在分析化学实验中逐渐占有更高的比例。化学分析方法以化学反应作为测定样品质量或浓度的方法。化学分析实验应是学习分析化学实验的基础方法。化学分析实验与仪器分析实验内容上要融会贯通,相辅相成,学生在学习分析化学实验时不应有主次之分。分析化学实验是一个系统性、研究性、综合性相结合的实验,在实验内容上不能简单按照教材依次进行授课。对于化学分析实验,根据近些年在科研和工作中,各种化学分析实验测试方法的使用频率,我们将化学分析实验具体分为五大部分进行设置。分别为酸碱滴定法、络合滴定法、氧化还原滴定法、沉淀滴定法和光度分析法。以酸碱滴定法为例,我们选择了2个基础实验,分别为以盐酸和氢氧化钠作为标准溶液的实验,将教材中的实验进行整合,调整。原教材中的盐酸溶液的配制及标定实验和混合碱成份的测定两个实验合并为一个基础实验。这样,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能在一次实验中对盐酸标准溶液从配制、标定到测定有清晰的认识。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盐酸标准溶液的使用方法。也掌握了对于混合碱成份分析经常用到的双指示剂法的使用。同样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滴定实验中,将原教材中的氢氧化钠标液的配制及标定和甲醛法测定铵盐中氮含量的实验相结合。这样的设置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了,确实效果很好。学生反映通过基础实验能很好的掌握标准溶液的使用方法。在基础实验进行后,又设计一个与酸碱滴定法有关的综合设计实验,作为酸碱滴定法实验的考核内容,有机酸摩尔质量的测定实验。实验的内容以试卷的形式,学生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对有机酸摩尔质量进行测定,并在试卷相应的位置填写实验的数据,得出实验结论。通过综合设计实验,可以有效的考查学生在酸碱滴定中的掌握情况和实验的基本操作。在仪器分析实验的内容上,我们更多的是在大纲的范围内,根据本院的大型仪器的特点设计了一些与实际生活相关的测定实验,比如测定白酒中酒精度数、味素的成份分析、果汁中维生素C的含量测定以及比较等。这些实验大多数是学生们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增加了实验内容的实用性,使学生能更好的掌握大型仪器的使用。(2)设计分析化学综合性实验作为必修课程开设分析化学综合实验,主要实验内容以多个实验和内容综合设计,如室内空气污染物分析及浓度测定实验,涉及甲醛检测———酚试剂分光光度分析法;氨的检测———靛酚蓝分光光度法;室内空气中苯、二甲苯的测定———气相色谱法;室内空气中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TVOC)测定———气相色谱法。通过综合实验的开设,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分析化学基础实验中的测试方法。(3)开设分析化学创新实验与其他教研室合作,指定数名研究生导师每人带2~3名本科生共同参与科研工作,课程为选修课程,目标学生为学有余力并对分析化学研究方向感兴趣的本科生。选修课时长1年。通过几年的实践,对学生的实验技能,科研态度,综合应用能力都有很大提高,为学生考研及后续研究生学习做了很好的准备。
2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方法改革
(1)实行小组责任制传统的实验课教学中,大多数都是一个老师在前面讲,一群学生在下面听,然后照着实验书看一眼,做一步,实验效果不好,学生实验后也根本就不理解,学习过于被动。近些年,我们尝试将学生分组进行,每组4人,设有小组长。小组长采用循环式,每次实验由小组中一人担任,组长负责制。教师对每个实验有针对性的提出几个思考题,引导学生思考实验中的关键问题和注意事项。小组长带领本组同学在实验预习时,对思考题进行讨论。并对实验中的疑问,通过讨论相互学习,使组员能掌握实验内容,抓住实验的要点。将原来被动的学习变为主动的学习。培养了学生对实验要质疑、多思考的习惯。在实验中,小组内部能够相互帮助,共同解决实验中遇到的问题。避免了学生遇到问题就问老师,使学生能在相互帮助的过程中相互学习。学习气氛浓厚,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相互协助的科研精神。(2)多种教学手段配合使用制作分析化学实验多媒体课件,将课件上传到分析化学公共邮箱,课件内容包括实验目的、实验过程、实验数据分析以及与实验相关的思考题,注意事项等,让学生能在课余时间下载。我们自己还在实验中录制标准实验操作的视频,学生下载后可以在课前对实验过程有所了解,掌握实验操作的重点。充分利用现代的科技通信方式,开通QQ群、微信群建立与学生之间的联系,及时一些实验前、实验后的问题。课堂上,不再使用单一的教学手段,我们统一印制了挂图,保证不同实验室实验内容一致。课堂使用多媒体投影教学,利用flas显示实验原理,播放录制视频演示实验过程,做到图文并举,让学生能更好的掌握滴定实验终点颜色。Flas能很好的演示大型仪器的内部构造,使学生能真正了解红外光谱仪、气相色谱仪、液相色谱仪等仪器工作原理。
3分析化学实验的考核机制
采用过程性评价体系,不单纯依靠一次期末考试判断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将分析化学实验成绩分为平时成绩和考试成绩两大部分。平时成绩,分值100分,包括:实验预习(10分)、课堂表现(10分)、实验操作(50分)、数据记录及处理(15分)、实验报告(15分)等几个部分。实验预习,在每个实验着重检查5人左右的预习报告,对学生提出一些实验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从问题中检查实际预习情况。课堂表现,学生态度是否端正、实验台面卫生是否打扫、不高声喧哗、不迟到早退、注意安全。实验操作,着重考查学生实验过程中的滴定操作、天平称量、移液管使用等过程是否存在错误。实验结果分析,是否与实际样品真实质量或浓度一致。实验报告,如实记录实验数据并分析实验现象、实验数据。讨论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等。将以上几个部分做成表格,统一发放到每位教师手中,教师通过具体化了指标给每一位学生的每一次实验进行评分。考试成绩,通过三次考试最后得出总的考试成绩。三次考试都采用多题目,学生自选题目进行。例如有机酸摩尔质量测定考试,设计了多个不同的有机酸,学生抽签后进行实验,充分保证实验考试的公证公平。总之,近些年,改革后的分析化学实验在化学教育、化学应用、制药工程、材料化学各专业的学生中开设,将原本被动式的学习主动化,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将枯燥孤立的分析化学实验趣味化、实用化、综合化。通过全新的考核方式使实验成绩的给定更具有公平性。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们也会更加深化分析化学实验课程的改革,培养更具有竞争力的学生努力。
作者:吴红波 于泓 李萍 马亚杰 苏志兴 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参考文献:
[1]曹俊涛.分析化学实验改革与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广州化工,2015,43(17):210-211.
化学分析研究范文4
[关键词]指纹化学成分 内源性 外源性
中图分类号:TQ6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33-0128-01
1 指纹的成分
指纹中残存的分泌物和人体的代谢有关,因此指纹中微量化学成分分析同样具有生物体自身代谢识别和生物体活动的一些特点,随着现代分析测试仪器灵敏度的提高,可以通过探索以指纹作为生物基质的化学成分分析,从而对人们的行为、习惯以及所接触的物质成分进行分析。由于指纹化学成分复杂,确定指纹化学成分存在很多困难,可以认为指纹的化学成分是一个随着时间变化而发生在系统间不同状态下的演变。由于许多因素的作用,指纹的初始成分和老化成分都具有可变性,因此当分析指纹中化学成分时,必须重视初始成分和老化成分的结合以及影响因素的作用[1]。
2 指纹的初始成分
指纹的化学成分是由许多化合物混杂在一起形成的,而这些化合物主要来自于表皮、真皮中的分泌腺以及外源性物质。
2.1 表皮分泌物
人体表皮在皮肤的最上部,由表皮组织构成(组织由细胞紧密排列在一起),主要分为基底层、棘层、颗粒层、透明层和角质层共五层,。角质层是表皮的最外层,由多层已经角质化的扁平细胞组成,基底层随着细胞分裂增殖,新生细胞会迁移至表面,原先的死细胞脱落为皮屑,从而进行皮肤更新[2],这样的替换周期大约为3-4周。在脱皮过程中,蛋白质会进行表达[2-5],分泌物在角质层和客体接触的过程中遗留在客体表面。
有一项研究证明了蛋白质在表皮脱落过程中进行表达[3]:角蛋白1和10(56和64千道尔顿)和组织蛋白酶D(48和52千道尔顿)。这项研究运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氨凝胶电泳技术(sodium-dodecyl-sulfate 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SDS-PAGE) 和免疫印迹(Western Blotting)相结合来检测指纹中的蛋白质和多肽,但没能获得具体蛋白质的详细定量信息。
2.2 真皮分泌物
真皮位于表皮深处,包含了五百万的分泌腺,如泌离腺、汗腺和皮脂腺等,这些分泌腺的分泌物通过表皮毛孔到达皮肤表面[6]。
泌离腺主要分布于生殖器、、腹股沟和腋窝区域。由于外分泌腺和皮脂腺分泌物给泌离腺分泌物的分析造成了困难以及泌离腺分泌物对指纹化学成分本身影响较小,所以很少有研究关注泌离腺的分泌物,甚至从没有关注过泌离腺分泌物对指纹化学成分的影响,但泌离腺的分泌物对于性犯罪很可能具有重要意义。
汗腺分布于全身各处,对指纹化学成分具有重要影响,其分泌物的主要成分是水(99%),也包含有其它一些无机或有机化合物。
皮脂腺存在于除了手和脚以外的全身各处,皮脂腺分泌的油脂是指纹化学成分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手和脚表面没有皮脂腺,因此只有当手接触到身体其余部位后油脂才会转移到指尖,从而遗留在客体表面。
许多研究利用汗腺和皮脂腺的分泌物进行皮肤病学和医学研究[2,3],但很少有人研究这些分泌物对指纹化学成分的影响。
2.2.1 汗腺的分泌物
汗腺的分泌物主要是蛋白质/多肽。然而到目前为止,仅认定了一小部分蛋白质。这其中就包括了通过SDS-PAGE确认的指纹中的清蛋白、角蛋白1和10和组织蛋白酶D[3,6];通过免疫检测反应确认的皮离蛋白,一种起保护抗菌的作用的缩氨酸[3]。研究还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学(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FTIR)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成像(FTIR-imaging)技术证明了蛋白质的存在,但是依旧没能具体识别和量化它们[1-3]。由于样品的浓度低(指纹中蛋白质的含量低)和环境干扰[4]给指纹化学成分的进一步分析造成了困难,也致使现在依旧没能完成。也许未来通过更先进的质谱分析技术和精细的样品制备会得到详尽的分析结果,但这些技术无疑要消耗大量的金钱和时间[5,6]。
2.2.2 皮脂腺的分泌物
指纹中的皮脂腺分泌的许多化合物都已被识别。皮脂腺分泌油脂的主要成分是角鲨烯、蜡酯、甘油三酯和磷脂。此外油脂中还含有甘油酯、胆固醇、脂化胆固醇和游离脂肪酸等,这些成分主要来自于表皮(皮脂膜)。采用不同分析技术,研究发现指纹中最丰富的脂质化合物是游离脂肪酸[1,2,3]。
3 指纹的外源性成分
指纹中的化学成分不仅仅来自于外分泌腺,还有大量的外源性物质,例如化妆品、食物残渣、灰尘和药品及其代谢产物。
通常利用GC-MS检测指纹中的化妆品成分,例如美发产品、残留香水、体乳等的成分[3,4]。需要说明的是,检测中很难把化妆品和指纹的固有成分区别开来,因为化妆品中可能包含一些指纹内源性的脂质分泌物。例如脂肪酸(例如软脂酸)或蜡酯(例如肉豆蔻酸、肉豆蔻酯)。
总之,研究指纹中的化学成分,可以为提高显现指纹技术水平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撑,未来指纹学研究内容的丰富将更多地依赖于对指纹中化学成分的分析。
参考文献
[1] J. Salama, S. Aumeer-Donovan, C. Lennard, C. Roux, Evaluation of the fingermark reagent oil red O as a possible replacement for physical developer, J. Forensic Ident. 58 (2) (2008) 203-237.
[2] E. Candi, R. Schmidt, G. Melino, The cornified enveloppe: a model of cell deatch in the skin, Nat. Rev. 6 (2005).
[3] V. Drapel, A. Becue, C. Champod, P. Margot, Identification of promising antigenic component in latent fingermark residues, Forensic Sci. Int. 184 (1C3) (2009) 47-53.
[4] R.L. Eckert, M.T. Sturniolo, A.M. Broome, M. Ruse, E.A. Rorke, Transglutaminase function in epidermis, J. Invest. Dermatol. 124 (3) (2005) 481-492.
化学分析研究范文5
[基金项目] 海南省中药现代化专项基金(ZY201328);海南省社会发展科技专项(SF201315);深圳市科技创新委项目(JCYJ201206153136998)
[通信作者] *易博,副主任药师,主要研究中药现代化及医院药学,Tel:(0898)65920079,Fax:(0898)65920380,E-mail:;*雷鸣,教授,主要研究肿瘤学,E-mail:
[作者简介] 马燕春,博士研究生,Tel:13572140149,E-mail:
[摘要] 综合运用HP-20大孔吸附树脂柱粗分、硅胶柱和Sephadex LH-20凝胶柱等色谱法分离纯化海南道地药材裸花紫珠Callicarpa nudiflora 中的化学成分,借助波谱数据解析化合物的结构。采用MTT法测定其粗提物和单体化合物的细胞毒活性。发现裸花紫珠醇提物50%,70%乙醇洗脱物对肿瘤细胞的增殖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从上述活性部位分离和鉴定得到12个化合物,其中6个黄酮:木犀草苷(1),木犀草素-4′-O-β-D-吡喃葡萄糖苷(2),6-羟基木犀草素-7-O-β-D-吡喃葡萄糖苷(3),木犀草素-7-O-新橙皮苷(4),野漆树苷(5),木犀草素-7, 4′-二-O-葡萄糖苷(6);3个苯乙醇苷:连翘酯苷(7),类叶升麻苷(8),alyssonoside(9);3个环烯醚萜苷:梓醇(10),nudifloside(11),益母草苷(12)。化合物3~6,10和12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9为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离得到。单体化合物的细胞毒活性实验显示,黄酮类化合物1~6整体均显示出对宫颈癌Hela,肺癌A549和乳腺癌MCF-7细胞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化合物3,5和11的细胞毒活性比较突出。综合分析表明,黄酮类化合物是裸花紫珠活性部位的主要化学成分,有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的潜在功效;苯乙醇苷类化合物含量较高,但不表现细胞毒活性;环烯醚萜苷类成分少量存在,表现出微弱的细胞毒活性。
[关键词] 裸花紫珠;细胞毒;化学成分
裸花紫珠Callicarpa nudiflora Hook. Et Am为马鞭草科紫珠属植物,是海南省的地道药材,广泛分布于我国的海南省,广东和广西等省,以其干燥地上部分入药,主要具有止血、祛瘀和止痛功效[1-3]。近年来,围绕其止血活性成分和相关机制研究中,已报道了部分黄酮、萜类和苯丙素类等成分,并推测其通过内源性凝血途径来发挥止血作用[4];同时裸花紫珠还有消炎和解毒的作用,可用于治疗化脓性炎症[1]。研究认为,炎症的恶化往往会促进细胞癌变,甚至引发癌症,导致侵袭和转移的发生,因此癌症也可以被视为一个炎症过程,并且具有抗炎作用的中草药大多含有抗癌活性成分[5-9]。已有文献报道,裸花紫珠的地上部分的醇提物对慢性白血病骨髓瘤K562细胞有抑制作用[10],然而少有对其活性部位及化学成分的细胞毒活性研究,因此探索其中的活性物质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本研究首先对裸花紫珠醇提物进行大孔吸附树脂处理,依次用30%,50%,70%,90%,100%乙醇水进行洗脱,分别测定所得的5个流分对宫颈癌细胞株Hela,乳腺癌细胞株MCF-7和非小细胞肺癌细胞株A549的抑制率,筛选出可显著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的活性部位。然后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离鉴定,获得了6个黄酮苷类,3个苯丙素苷类和3个环烯醚萜类共12个化合物。最后对分离得到的单体化合物进行了细胞毒活性测定,以进一步明确裸花紫珠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的化学物质基础。
1 材料
1.1 药材 裸花紫珠药材于2013年4月采自海南省五指山,经深圳市中科院仙湖植物园陈涛研究员鉴定为马鞭草科紫珠属植物裸花紫珠C. nudiflora,材料自然风干,地上部位粉碎后备用。
1.2 细胞株 实验所用的人宫颈癌细胞株Hela,人乳腺癌细胞株MCF-7和人非小细胞肺癌细胞株A549均购自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细胞资源中心。
1.3 试剂与仪器 Bruker AVANCE 500型超导核磁共振仪,LCQ DECA XP型质谱仪(美国Thermo),精密天平(德国Sartorius),制备薄层硅胶板、硅胶薄层色谱板 GF254和柱色谱硅胶80~100,100~200和200~300目(青岛谱科分离材料有限公司),Sephadex LH-20羟丙基葡聚糖凝胶和大孔吸附树脂HP-20(日本三菱化工有限公司),氘代试剂CD3OD和DMSO-d6(美国剑桥公司CIL),RPMI 1640培养基(Gibco公司);DMEM 培养基(Gibco公司),FBS(杭州四季青生物工程有限公司),二甲基亚砜(DMSO,美国Sigma公司),紫杉醇(Taxol,Tocris Bioscience公司),恒温CO2细胞培养箱(日本三洋SANYO公司),其他试剂均为分析纯。
2 提取与分离
裸花紫珠2.5 kg,粉碎后经95%乙醇浸泡3次,每次48 h,将提取液过滤合并,旋转蒸发仪减压浓缩得总浸膏(415.0 g)。浸膏经HP-20大孔吸附树脂柱色谱,依次用30%,50%,70%,90%,100%乙醇洗脱,每个浓度洗脱3个柱体积,减压浓缩洗脱液,分别记作HP-1~HP-5。体外细胞毒活性测定表明HP-3和HP-4有显著的细胞毒活性,选择对HP-3和HP-4组分进行系统的化学成分研究。
HP-3(79.0 g)经硅胶柱色谱(氯仿-甲醇 9∶1~2∶1)梯度洗脱,TLC检测合并相同组分得Frs.A~G共7个流分。Fr.B(9.8 g)经硅胶柱色谱(氯仿-甲醇 5∶1~4∶1),得10个小流分(Frs.B1~10)。Frs.B3~B5中有沉淀析出,过滤沉淀后,滤液经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纯化(甲醇),得化合物1(228.3 mg),2(32.1 mg)。Fr.C(1.5 g)先后经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甲醇:氯仿 3∶1)和硅胶柱色谱(氯仿-甲醇 5∶1~3∶1)多次纯化得化合物9(119.6 mg),5(3.73 mg)。Fr.E(2.3 g)和Fr.F(2.8 g)合并后,经硅胶柱色谱(氯仿-甲醇 5∶1~4∶1)分离,所得主体部分再经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甲醇)纯化,得化合物3(67.5 mg),4(16.3 mg),6(12.9 mg)。
HP-4(52.0 g)经硅胶柱色谱(氯仿-甲醇 9∶1~2∶1)分离,TLC检测合并相同流分得Frs.H~M共6个粗流分。Fr.I(2.5 g)经硅胶柱色谱(氯仿-甲醇 5∶1~3∶1)得10个小流分(Frs.I1~I10)。Fr.I2滤得沉淀经TLC检测,为化合物1(32.0 mg)。Fr.J(1.5 g)经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甲醇),硅胶柱色谱(氯仿-甲醇 5∶1~4∶1)及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反复纯化(甲醇),得化合物11(16.04 mg);取另一流分经制备薄层色谱(氯仿-甲醇-水 2∶1∶0.5),得化合物12(9.9 mg)。Fr.K(15.5 g)经硅胶柱色谱(氯仿-甲醇 5∶1~3∶1)和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甲醇)分离,得到化合物10(71.8 mg),8(1 681.1 mg),7(912.1 mg)。
3 结构鉴定
化合物1 黄绿色粉末;ESI-MS m/z 471.1[M+Na]+,447.2[M-H]-;/1H-NMR(DMSO-d6,500 MHz) δ: 13.00(1H,s,5-OH),10.02(1H,s,4′-OH),9.42(1H,s,3′-OH),7.46(1H,dd,J=2.5,8.5 Hz,H-6′),7.43(1H,d,J=2.0 Hz,H-2′),6.91(1H,d,J=8.5 Hz,H-5′),6.80(1H,d,J=2.0 Hz,H-8),6.76(1H,s,H-3),6.45(1H,d,J=2.0 Hz,H-6),5.09(1H,d,J=7.5 Hz,Glc-H-1),3.17~3.73(6H,m,Glc-H-2~6);13C-NMR(DMSO-d6,125 MHz) δ: 164.9(C-2),103.6(C-3),182.3(C-4),157.4(C-5),100.0(C-6),163.4(C-7),95.2(C-8),161.6(C-9),105.8(C-10),119.6(C-1′),114.0(C-2′),150.4(C-3′),146.2(C-4′),116.4(C-5′),121.8(C-6′),100.3(Glc-C-1),73.6(Glc-C-2),76.8(Glc-C-3),70.0(Glc-C-4),77.6(Glc-C-5),61.1(Glc-C-6)。以上数据与文献[11]报道木犀草苷的数据一致。
化合物2 淡黄绿色粉末;ESI-MS m/z 449.4[M+H] +,471.1[M+Na]+,447.2[M-H]-,895.3[2M-H]-;/1H-NMR(DMSO-d6,500 MHz) δ: 12.92(1H,s,5-OH),10.85(1H,s,7-OH),9.09(1H,s,3′-OH),7.53(1H,dd,J=2.0,8.5 Hz,H-6′),7.50(1H,d,J=2.5 Hz,H-2′),7.25(1H,d,J=8.5 Hz,H-5′),6.83(1H,s,H-3),6.50(1H,d,J=2.0 Hz,H-8),6.20(1H,d,J=2.0 Hz,H-6),4.90(1H,d,J=7.5 Hz,Glc-H-1);13C-NMR(DMSO-d6,125 MHz) δ: 164.5(C-2),103.8(C-3),181.7(C-4),161.4(C-5),98.9(C-6),163.2(C-7),94.0(C-8),157.4(C-9),104.0(C-10),124.7(C-1′),113.6(C-2′),146.9(C-3′),148.5(C-4′),116.0(C-5′),118.5(C-6′),101.2(Glc-C-1),73.2(Glc-C-2),77.3(Glc-C-3),69.8(Glc-C-4),75.8(Glc-C-5),60.7(Glc-C-6)。以上数据与文献[12]报道木犀草素-4′-O-β-D-吡喃葡萄糖苷的数据一致。
化合物3 黄色颗粒状沉淀;ESI-MS m/z 487.1[M+Na]+,951.2 [2M+Na] +,463.2[M-H]-,927.3[2M-H]-,499.2[M+Cl]- ;/1H-NMR(DMSO-d6,500 MHz)δ: 12.74(1H,s,5-OH),9.95(1H,s,4′-OH),9.42(1H,s,3′-OH),7.42(1H,dd,J=2.5,8.0 Hz,H-6′),7.40(1H,d,J=2.0 Hz,H-2′),6.96(1H,s,H-8),6.90(1H,d,J=8.5 Hz,H-5′),6.70(1H,s,H-3),5.02(1H,d,J=7.0 Hz,Glc-H-1),3.75(1H,d,J=11.0 Hz,Glc-H-6a),3.16~3.53(5H,m,Glc-H-2~6b);13C-NMR(DMSO-d6,125 MHz) δ: 164.3(C-2),102.6(C-3),182.3(C-4),146.6(C-5),130.5(C-6),151.3(C-7),94.0(C-8),149.0(C-9),105.8(C-10),121.7(C-1′),113.5(C-2′),145.8(C-3′),149.7(C-4′),116.0(C-5′),119.0(C-6′),100.9(Glc-C-1),73.2(Glc-C-2),77.3(Glc-C-3),69.7(Glc-C-4),75.8(Glc-C-5),60.7(Glc-C-6)。以上数据与文献[13]报道6-羟基木犀草素-7-O-β-葡萄糖苷的数据一致。
化合物4 淡黄色颗粒;ESI-MS m/z 617.2[M+Na]+,593.4[M-H]-;/1H-NMR(DMSO-d6,500 MHz)δ: 13.01(1H,s,5-OH),9.96(1H,s,4′-OH),9.50(1H,s,3′-OH),7.44(1H,dd,J=2.5,8.5 Hz,H-6′),7.41(1H,d,J=2.0 Hz,H-2′),6.91(1H,d,J=8.5 Hz,H-5′),6.77(1H,s,H-3),6.75(1H,d,J=2.0 Hz,H-8),6.39(1H,d,J=2.0 Hz,H-6),5.26(1H,d,J=7.5 Hz,Glc-H-1),5.14(1H,s,Rha-H-1),1.21(3H,d,J=6.0Hz,Rha-H-6);13C-NMR(DMSO-d6,125 MHz) δ: 164.5(C-2),103.2(C-3),181.9(C-4),162.5(C-5),99.3(C-6),161.2(C-7),94.4(C-8),157.0(C-9),105.4(C-10),121.3(C-1′),113.5(C-2′),145.8(C-3′),150.0(C-4′),116.0(C-5′),119.2(C-6′),97.7(Glc-C-1),77.0(Glc-C-2),76.3(Glc-C-3),70.4(Glc-C-4),77.2(Glc-C-5),60.5(Glc-C-6),100.5(Rha-C-1),69.6(Rha-C-2),70.5(Rha-C-3),71.9(Rha-C-4),68.3(Rha-C-5),18.1(Rha-C-6)。以上数据与文献[14]报道木犀草素-7-O-新橙皮苷的数据一致。
化合物5 黄色颗粒;ESI-MS m/z 601.2[M+Na]+,577.4[M-H]- ;/1H-NMR(DMSO-d6,500 MHz)δ: 12.98(1H,s,5-OH),10.43(1H,s,4′-OH),7.95(2H,d,J=8.5 Hz,H-2′,6′),6.95(2H,d,J=9.0 Hz,H-3′,5′),6.89(1H,s,H-3),6.80(1H,d,J=2.0 Hz,H-8),6.38(1H,d,J=2.5 Hz,H-6),5.24(1H,d,J=7.5 Hz,Glc-H-1),5.14(1H,s,Rha-H-1),1.21(3H,d,J=6.0 Hz,Rha-H-6);13C-NMR(DMSO-d6,125 MHz) δ: 164.3(C-2),103.2(C-3),182.0(C-4),161.1(C-5),99.3(C-6),162.5(C-7),94.5(C-8),157.0(C-9),105.4(C-10),121.0(C-1′),128.6(C-2′),116.0(C-3′),161.4(C-4′),116.0(C-5′),128.6(C-6′),97.8(Glc-C-1),77.2(Glc-C-2),77.0(Glc-C-3),69.6(Glc-C-4),76.3(Glc-C-5),60.5(Glc-C-6),100.5(Rha-C-1),70.4(Rha-C-2),70.5(Rha-C-3),71.9(Rha-C-4),68.3(Rha-C-5),18.1(Rha-C-6)。以上数据与文献[15]报道野漆树苷的数据一致。
化合物6 黄色沉淀;ESI-MS m/z 633.1[M+Na]+,1 244.6[2M+Na+H] +,609.3[M-H]-;/1H-NMR(DMSO-d6,500 MHz) δ: 13.00(1H,s,5-OH),7.59(1H,dd,J=2.0,8.5 Hz,H-6′),7.57(1H,d,J=1.5 Hz,H-2′),7.30(1H,d,J=8.5 Hz,H-5′),6.90(1H,s,H-3),6.89(1H,d,J=2.0 Hz,H-8),6.44(1H,d,J=2.0 Hz,H-6),5.07(1H,d,J=7.5 Hz,7-Glc-H-1),4.87(1H,d,J=7.5 Hz,4′-Glc-H-1);13C-NMR(DMSO-d6,125 MHz) δ: 163.6(C-2),105.1(C-3),182.6(C-4),161.4(C-5),100.2(C-6),163.6(C-7),95.2(C-8),157.4(C-9),105.7(C-10),125.3(C-1′),114.5(C-2′),147.6(C-3′),149.5(C-4′),116.7(C-5′),119.3(C-6′),100.2(7-Glc-C-1),101.7(4′-Glc-C-1),73.6/73.8(Glc-C-2),76.5/76.9(Glc-C-3),69.8/70.4(Glc-C-4),77.6/77.9(Glc-C-5),61.5(2C,Glc-C-6)。以上数据与文献[16]报道木犀草素-7,4′-二-O-葡萄糖苷的数据一致。
化合物7 白色粉末;ESI-MS m/z 779.3[M+Na]+,755.9[M-H]-,791.6[M+Cl]- ;/1H-NMR(CD3OD,500 MHz) δ: 7.63(1H,d,J=16.0 Hz,H-7′),7.11(1H,d,J=1.5 Hz,H-2′),6.99(1H,dd,J=1.5,8.5 Hz,H-6′),6.83(1H,d,J=8.0 Hz,H-5′),6.75(1H,d,J=2.5 Hz,H-2),6.74(1H,d,J=8.5 Hz,H-5),6.60(1H,dd,J=1.5,8.0 Hz,H-6),6.32(1H,d,J=15.5 Hz,H-8′),5.21(1H,s,Rha-H-1),4.99(1H,t,J=9.5,10.0 Hz,Glc-H-4),4.95(1H,d,J=2.0 Hz,Api-H-1),4.40(1H,d,J=8.0 Hz,Glc-H-1),2.81(2H,m,H-7),1.11(3H,d,J=6.5 Hz,Rha-H-6);13C-NMR(CD3OD,125 MHz)δ: 131.4(C-1),115.3(C-2),145.8(C-3),144.3(C-4),116.3(C-5),121.3(C-6),36.4(C-7),72.2(C-8),127.5(C-1′),114.6(C-2′),146.5(C-3′),149.5(C-4′),116.5(C-5′),123.3(C-6′),148.0(C-7′),117.1(C-8′),168.2(C-9′),103.9(Glc-C-1),81.6(Glc-C-2),75.9(Glc-C-3),70.3(Glc-C-4),74.2(Glc-C-5),68.2(Glc-C-6),102.9(Rha-C-1),72.1(Rha-C-2),71.8(Rha-C-3),73.6(Rha-C-4),70.6(Rha-C-5),18.3(Rha-C-6),110.8(Api-C-1),78.0(Api-C-2),80.5(Api-C-3),74.9(Api-C-4),65.5(Api-C-5)。以上数据与文献[17]报道连翘酯苷的数据一致。
化合物8 白色粉末;ESI-MS m/z 647.2[M+Na]+,623.6[M-H]-,659.4[M+Cl]- ;/1H-NMR(CD3OD,500 MHz) δ: 7.51(1H,d,J=16.0 Hz,H-7′),6.99(1H,d,J=2.0 Hz,H-2′),6.87(1H,dd,J=2.0,8.5 Hz,H-6′),6.71(1H,d,J=8.0 Hz,H-5′),6.63(1H,d,J=2.0 Hz,H-2),6.61(1H,d,J=8.5 Hz,H-5),6.48(1H,dd,J=2.0,8.0 Hz,H-6),6.20(1H,d,J=16.0 Hz,H-8′),5.10(1H,s,Rha-H-1),4.29(1H,d,J=8.0 Hz,Glc-H-1),3.93(1H,m,H-8),3.73(1H,br t,J=9.0 Hz,H-8),2.70(2H,m,H-7),1.01(3H,d,J=6.0 Hz,Rha-H-6);13C-NMR(CD3OD,125 MHz) δ: 131.4(C-1),117.1(C-2),145.9(C-3),144.4(C-4),116.5(C-5),121.3(C-6),36.4(C-7),72.2(C-8),127.5(C-1′),115.2(C-2′),146.6(C-3′),149.6(C-4′),116.3(C-5′),123.2(C-6′),148.0(C-7′),114.5(C-8′),168.3(C-9′),103.9(Glc-C-1),76.0(Glc-C-2),81.7(Glc-C-3),70.4(Glc-C-4),75.7(Glc-C-5),62.2(Glc-C-6),102.9(Rha-C-1),72.2(Rha-C-2),71.9(Rha-C-3),73.6(Rha-C-4),70.3(Rha-C-5),18.4(Rha-C-6)。以上数据与文献[4]报道类叶升麻苷的数据一致。
化合物9 白色粉末;ESI-MS m/z 793.1[M+Na]+,769.7[M-H]-,805.3[M+Cl]-;/1H-NMR(CD3OD,500 MHz) δ: 7.67(1H,d,J=15.5 Hz,H-7′),7.20(1H,d,J=2.0 Hz,H-2′),7.09(1H,dd,J=2.0,8.0 Hz,H-6′),6.82(1H,d,J=8.0 Hz,H-5′),6.71(1H,d,J=2.5 Hz,H-2),6.69(1H,d,J=8.0 Hz,H-5),6.58(1H,dd,J=2.0,8.0 Hz,H-6),6.39(1H,d,J=16.0 Hz,H-8′),5.20(1H,d,J=2.0,Rha-H-1),4.95(1H,t,J=10.0,10.5 Hz,Glc-H-4),4.92(1H,d,J=2.5 Hz,Api-H-1),4.37(1H,d,J=8.0 Hz,Glc-H-1),3.89(3H,s,OCH3),2.80(2H,m,H-7),1.10(3H,d,J=6.0 Hz,Rha-H-6);13C-NMR(CD3OD,125 MHz) δ: 131.4(C-1),116.3(C-2),146.0(C-3),144.6(C-4),117.1(C-5),121.3(C-6),36.6(C-7),72.3(C-8),127.6(C-1′),111.8(C-2′),149.3(C-3′),150.3(C-4′),116.5(C-5′),124.3(C-6′),147.9(C-7′),115.1(C-8′),168.1(C-9′),104.2(Glc-C-1),76.1(Glc-C-2),81.5(Glc-C-3),70.9(Glc-C-4),74.5(Glc-C-5),68.4(Glc-C-6),103.0(Rha-C-1),72.3(Rha-C-2),72.0(Rha-C-3),73.6(Rha-C-4),70.4(Rha-C-5),18.4(Rha-C-6),111.0(Api-C-1),78.1(Api-C-2),80.6(Api-C-3),75.1(Api-C-4),65.6(Api-C-5),56.4(OCH3)。参考文献[18]报道alyssonoside的数据一致。
化合物10 白色粉末;ESI-MS m/z 385.1[M+Na]+,747.2[2M+Na] +,397.4[M+Cl]-,361.4[M-H]-,759.2[2M+Cl]-;/1H-NMR(CD3OD,500 MHz) δ: 6.37(1H,dd,J=2.0,6.0 Hz,H-3),5.10(1H,t,J=5.0,5.5 Hz,H-4),5.05(1H,d,J=8.0 Hz,H-1),4.80(1H,d,J=8.0 Hz,Glc-H-1),4.16(1H,d,J =13.0 Hz,H-10b),3.93(2H,m,H-6,Glc-H-6a),3.82(1H,d,J =13.5 Hz,H-10a),3.66(1H,dd,J=6.0,12.0 Hz,Glc-H-6b),3.48(1H,s,H-7),2.56(1H,dd,J=7.5,9.5 Hz,H-9),2.29(1H,m,H-5);13C-NMR(CD3OD,125 MHz) δ: 95.2(C-1),141.7(C-3),104.0(C-4),39.0(C-5),79.4(C-6),62.5(C-7),66.2(C-8),43.5(C-9),61.5(C-10),99.6(Glc-C-1),74.7(Glc-C-2),78.4(Glc-C-3),71.6(Glc-C-4),77.5(Glc-C-5),62.8(Glc-C-6)。以上数据与文献[19]报道梓醇的数据一致。
化合物11 黄色油状物;ESI-MS m/z 547.1[M+Na]+,523.2[M-H]-,559.2[M+Cl]- ;/1H-NMR(CD3OD,500 MHz)δ: 7.62(1H,d,J=16.0 Hz,H-7′),7.09(1H,d,J=2.0 Hz,H-2′),6.99(1H,dd,J=2.0,8.0 Hz,H-6′),6.81(1H,d,J=8.0 Hz,H-5′),6.39(1H,dd,J=1.5,5.5 Hz,H-3),6.34(1H,d,J=16.0 Hz,H-8′),5.19(1H,d,J=9.0 Hz,H-1),5.05(1H,d,J=7.5 Hz,H-6),5.00(1H,dd,J=4.0,6.0 Hz,H-4),4.82(1H,d,J=7.5 Hz,Glc-H-1),4.19(1H,d,J=13.0 Hz,H-10b),3.95(1H,dd,J=2.0,12.0 Hz,Glc-H-6b),3.85(1H,d,J=13.5 Hz,H-10a),3.72(1H,br s,H-7),3.67(1H,dd,J=6.5,12.0 Hz,Glc-H-6a),3.43(1H,t,J=8.5,9.5 Hz,Glc-H-3),3.36(1H,m,Glc-H-5),3.29(2H,m,Glc-H-2,4),2.65(1H,t,J=8.0,9.0 Hz,H-9),2.63(1H,m,H-5);13C-NMR(CD3OD,125 MHz) δ: 95.1(C-1),142.4(C-3),102.9(C-4),36.8(C-5),81.3(C-6),60.3(C-7),66.8(C-8),43.2(C-9),61.3(C-10),127.6(C-1′),115.2(C-2′),146.8(C-3′),149.8(C-4′),116.5(C-5′),123.1(C-6′),147.6(C-7′),114.5(C-8′),168.9(C-9′),99.7(Glc-C-1),74.9(Glc-C-2),77.7(Glc-C-3),71.8(Glc-C-4),78.6(Glc-C-5),62.9(Glc-C-6)。以上数据与文献[20]报道nudifloside的数据一致。
化合物12 淡黄色油状物;ESI-MS m/z 371.1[M+Na]+,371.1[M+2Na] +,383.3[M+Cl]- ;/1H-NMR(pyridin-d5,500 MHz) δ: 6.42(1H,dd,J=1.5,6.0 Hz,H-3),6.12(1H,d,J=2.0 Hz,H-1),5.42(1H,d,J=8.0 Hz,Glc-H-1),4.96(1H,dd,J=3.0,6.0 Hz,H-4),4.48(1H,dd,J=2.0,12.0 Hz,Glc-H-6a),4.39(1H,dd,J=4.5,11.5 Hz,Glc-H-6b),3.28(1H,d,J=9.5 Hz,H-9),3.22(1H,dd,J=2.0,9.0 Hz,H-5),2.27(2H,m,H-7),1.62(3H,s,CH3);13C-NMR(pyridin-d5,125 MHz) δ: 93.5(C-1),140.1(C-3),105.5(C-4),41.4(C-5),77.1(C-6),49.6(C-7),78.6(C-8),52.0(C-9),25.2(C-10),99.8(Glc-C-1),74.7(Glc-C-2),78.5(Glc-C-3),71.2(Glc-C-4),78.3(Glc-C-5),62.2(Glc-C-6)。依据/1H-,13C-NMR数据解析,参考文献[21]的报道,确定该化合物为益母草苷,并进一步结合HMBC谱,完善了该化合物的/1H- 和13C-NMR数据。
4 细胞毒活性实验
4.1 方法 采用MTT比色法测定HP-1,HP-2,HP-3,HP-4和HP-5以及单体化合物1~12对Hela,MCF-7和A549细胞的体外抑制活性。
收集对数期生长的细胞,1×104细胞/孔,接种于96孔板,37 ℃,5%CO2培养箱培养24 h后,加入不同浓度的样品(实验组每个浓度设5个平行孔)培养48 h,接着加入20 μL MTT溶液(5 g・L-1,即终浓度为0.5% MTT)培养4 h后,吸去孔内培养液终止培养。然后每孔加入100 μL DMSO,置于摇床上震荡10 min,充分溶解结晶物。酶联免疫检测仪测量各孔的吸光度(570 nm处)。实验同时设置调零孔(培养基,MTT,DMSO),对照孔(细胞,相同浓度的药物溶解介质DMSO,培养液,MTT,DMSO),以紫杉醇taxol为阳性对照。按公式[(对照-本底)-(给药-本底)]/(对照-本底)×100%计算抑制率。
4.2 统计学处理 数据用SPSS 17.0软件处理,结果以±s表示。
4.3 裸花紫珠粗提物体外抑制肿瘤细胞增殖作用 裸花紫珠醇提物经大孔吸附树脂处理后所得5个组分对肿瘤细胞Hela,MCF-7和A549抑制活性的整体趋势相似,无明显选择性差异,见表1。具体分析,HP-1的抑制率最低,各浓度下对肿瘤细胞的增殖均无明显抑制作用;在最高给药浓度100 mg・L-1时的抑制率也仅仅分别是(9.66 ± 3.76)%,(6.22 ± 4.01)%,(6.09 ± 2.81)%;在25 mg・L-1的给药浓度下甚至促进肿瘤细胞增殖。HP-2随着给药浓度的增加,抑制率逐渐增大,抑制率与给药浓度表现出一定的线性关系;在最高浓度100 mg・L-1时的抑制率为61.7%,说明该组分在高浓度时对肿瘤细胞的增殖有一定的抑制作用。HP-3和HP-4在低质量浓度25 mg・L-1时,HP-3对肿瘤细胞的抑制率分别低于20.0%和在50.0%左右;但随着加药质量浓度到达50 mg・L-1时,两者的抑制率突然升高达83.0%以上,对肿瘤细胞表现出强烈的抑制活性;在最高浓度100 mg・L-1时对肿瘤细胞增殖的抑制近乎完全(抑制率接近100.0%),并且线性区间很短,说明该组分有强烈的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的活性。HP-5在低浓度时对肿瘤细胞表现出微弱的抑制活性,在50 mg・L-1时对3种肿瘤细胞的抑制活性有所增强,分别为(46.23 ± 5.78)%,(61.45 ± 3.99)%,(38.47 ± 3.57)%;但是随着给药浓度至最高100 mg・L-1时,抑制率也达到了90.0%以上,显示较好的抑制活性。综合分析,裸花紫珠的粗提物HP-3和HP-4整体对肿瘤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最为明显。
4.4 单体化合物1~12的体外细胞毒活性 体外细胞毒活性测定结果表明,化合物5,11表现出较强的细胞毒活性,见表2。其中化合物5对乳腺癌细胞MCF-7的抑制作用最明显,IC50为18.2 μmol・L-1,其次是对宫颈癌细胞Hela和肺癌细胞A549的IC50分别为25.81,37.06 μmol・L-1。化合物11对3种肿瘤细胞Hela,MCF-7和A549的IC50分别为19.44,23.80,35.23 μmol・L-1。另外化合物1~4对3种肿瘤细胞有普遍的抑制作用,未表现明显的选择性差异,其IC50在36.8~62.1 μmol・L-1。化合物6,10和12表现出微弱的细胞毒活性,其IC50在50~100 μmol・L-1。化合物7~9不表现细胞毒活性,其IC50 > 100 μmol・L-1。
5 讨论
炎症与癌症的发生有着密切的关系,持续的炎症发展,能够改变细胞的正常生长环境,导致DNA氧化损伤,促使细胞恶性增殖,最终发生癌变[22]。多数拥有抗炎活性的天然药物同时表现良好的抗癌活性,如辣椒素、白藜芦醇、大蒜素、姜黄素和人参皂苷等均具有广泛的抗肿瘤活性。抗炎药物和常规抗肿瘤药物配合使用,不仅能够改善肿瘤患者的状况,而且可以降低化疗药物的毒副作用[23]。因此,从具有抗炎作用的中草药中探索抗肿瘤天然产物是发现抗肿瘤药物的有效途径之一。
裸花紫珠具有止血消炎的功效。体内实验表明,裸花紫珠总黄酮提取物可以明显抑制二甲苯所致的小鼠耳廓肿胀和由角叉菜胶引起发炎导致的大鼠足跖肿胀[24]。本研究从裸花紫珠醇提物的抗肿瘤活性部位中分离的化学成分主要为黄酮类、酚类和萜类成分。其中黄酮类化合物是裸花紫珠的主要成分,化合物1~6的苷元主要是木犀草素和芹菜素。研究表明木犀草素作为黄酮类化合物的典型代表,具有较好的抗肿瘤活性,与化疗药物联合使用,可不同程度的抗增殖增敏[25]。木犀草苷(1)对多种肿瘤细胞有抑制作用,呈现浓度和时间依赖性[26]。以芹菜素为苷元的野漆树苷(5)是一类具有发展潜力的抗肿瘤药物,具高度选择性,对人喉癌上皮细胞Hep 2和子宫颈癌细胞HeLa的诱导凋亡作用较为显著,同时也对原发性肝癌细胞HepG2,人结肠癌细胞HCT-116和人胚肺成纤维细胞MRC-5等癌细胞株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27]。裸花紫珠中苯丙素苷类化合物具有清除自由基以保护和修复机体损伤的作用,显示出明显的抗氧化活性,并且含量很高,其中化合物7和8的得率分别为0.022%,0.041%。类叶升麻苷(8)存在于多种药用植物中,表现出良好的体外抗炎作用,并具有广泛的抗恶性细胞增生的活性,对小鼠黑色素瘤、人类腺瘤和子宫癌细胞和HL-60人类急性骨髓性白血病细胞的增殖有较强的抑制作用[28-29]。环烯醚萜类化合物在紫珠中含量较低,具有一定的细胞毒活性,其中nudifloside(11)可抑制慢性白血病骨髓瘤K562细胞的增殖 [21]。根据上述文献报道推测,从裸花紫珠活性部位获得的主要成分显示出有一定的抗肿瘤活性基础。
本研究通过体外细胞毒活性测定,对裸花紫珠醇提物的大孔树脂洗脱部位进行了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的活性筛选,其中50%,70%乙醇洗脱物表现出了明显的抑制作用,在给药浓度为50 mg・L-1时,其抑制率在90%左右,在给药浓度为100 mg・L-1时,抑制率接近100%,并且总体呈现一定的浓度依赖性,说明裸花紫珠粗提物存在潜在的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的活性。在完成对该活性部位的主要化学成分的分离和鉴定,得到12个化合物,其中化合物3~6,10和12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9为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离得到;经细胞毒活性测定后,发现黄酮类化合物1~6均表现出细胞毒活性,环烯醚萜类化合物11有细胞毒活性,苯乙醇苷类化合物7~9则未表现出明显的细胞毒作用。根据其活性检测结果分析,裸花紫珠活性部位对肿瘤细胞显示出较强的抑制作用,并且从该部位分离鉴定得到具有细胞毒活性的单体化合物,进一步揭示了裸花紫珠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的化学物质基础。此外,由文献报道可知从活性部位中也分离得到具有强烈抗氧化活性的化学物质[13,29-32],基于氧化损伤是炎症发展的诱因之一,而炎症的发展又可能导致细胞的癌变[22]。因此,理论上进一步提示裸花紫珠不仅具有良好的抗炎作用,而且有可能是多种化学物质通过多途径共同协作,表现出整体的抗肿瘤作用。
[参考文献]
[1] 蔡金平, 董琳, 关薇薇, 等. 裸花紫珠的研究进展[J]. 现代药物与临床, 2012, 27(1): 60.
[2] 九芝堂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裸花紫珠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制剂和用途 中国:CN101623394A[P].2009-01-12.
[3] Zhou Z Q, Wei X Y, Fu H Z, et al. Chemical constituents of Callicarpa nudiflora and their anti-platelet aggregation activity[J]. Fitoterapia, 2013, 88: 91
[4] 张洁, 李宝泉, 冯锋, 等. 裸花紫珠的化学成分及其止血活性研究[J]. 中国中药杂志, 2010, 35(24):3297.
[5] 姚静, 胡容, 郭青龙. 炎症与癌症的发生发展[J]. 药物生物技术, 2011, 18(4):372.
[6] Weber D, Whea J M, Currie G M. Inflammation and cancer: tumor initiation, progression and metastasis, and Chinese botanical medicines[J]. J Chin Integr Med, 2010, 8(11): 1006.
[7] 李斌, 魏超田, 劳扬,等. 三种菊科植物抗癌抗炎组分分离与功能研究[J]. 现代食品科技, 2013, 29(7):1620.
[8] 罗明, 李春, 林丽美,等. 藏药榜嘎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2, 18(12):298.
[9] 黄群荣, 马哲. 甘草酸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 药物评价研究, 2011, 34(5):384.
[10] Mei W L, Han Z, Cui H B, et al. A new cytotoxic iridoid from Callicarpa nudiflora[J]. Nat Prod Res, 2010, 24(10): 899.
[11] 杨念云, 段金廒, 李萍, 等. 连钱草中的黄酮类化学成分[J].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2005, 36(3): 210.
[12] 王祝年, 韩壮, 崔海滨, 等. 裸花紫珠的化学成分[J].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2007, 15(4): 359.
[13] Beer D, Joubert E, Malherbe C J, et al. Use of countercurrent chromatography during isolation of 6-hydroxyluteolin-7-O-β-glucoside, a major antioxidant of Athrixia phylicoides[J]. J Chromatogr A, 2010, 1218(36): 6179.
[14] 田冶, 汤海峰, 王晓娟, 等. 假包叶抗菌活性成分的研究(2)[J]. 中国中药杂志, 2009, 34(11): 1377.
[15] 马双刚, 袁绍鹏, 侯琦, 等. 山香圆叶中黄酮苷类成分及其抗炎活性研究[J]. 中国中药杂志, 2013, 38(11): 1747.
[16] Lewis D H, Bloor S J, Schwinn K E. Flavonoid and carotenoid pigments in flower tissue of Sandersonia aurantiaca (Hook.)[J]. Sci Hortic, 1998, 72:179.
[17] Lu C H, Shen Y M. Water-soluble constituents from Callicarpa pedunculata[J]. Chin J Nat Med, 2008, 6(3): 176.
[18] ali 瘙 I, Hosny M, Khalifa T, et al. Phenylpropanoid glycosides from Marrubium alysson[J]. Phytochemistry, 1992, 31(10): 3624.
[19] 廖立平, 张紫佳, 胡之壁, 等. 大花胡麻草环烯醚萜苷类化学成分研究[J]. 中草药, 2012, 43(12): 2369.
[20] Mei W L, Han Z, Cui H B, et al. A new cytotoxic iridoid from Callicarpa nudiflora[J]. Nat Prod Res, 2010, 24(10): 899.
[21] Chaudhuri R K, Afifi-Yazar F ü, Sticher O. 13C NMR spectroscopy of naturally occurring iridoid glucosides and their acylated derivatives[J]. Tetrahedron, 1980, 36(16): 2317.
[22] Coussens L M, Werb Z. Inflammation and cancer[J]. Nature, 2002, 420: 860.
[23] Rayburn E R, Ezell S J, Zhang R W. Anti inflammatory agents for cancer therapy[J]. Mol Cell Pharmacol, 2009, 1(1): 29.
[24] 陈颖,杨国才. 裸花紫珠抗炎作用及增强免疫功能的实验研究[J]. 广东微量元素科学, 2006, 13(8): 39.
[25] 王洪燕, 全康, 蒋燕灵, 等. 木犀草素抗肿瘤细胞增殖及增敏抗肿瘤药物作用研究[J]. 浙江大学学报: 医学版, 2010, 39(1): 30.
[26] 韩宁宁, 叶文博. 木犀草素和木犀草苷对K562细胞增殖的影响[J].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08, 37(6): 622.
[27] Omayma A. Eldahshan. A potent antiproliferative effect on cancer cell lines[J]. Br J Pharm Res, 2013, 3(1):46.
[28] Lee K W, Kim H J, Lee Y S, et al.Acteoside inhibits human promyelocytic HL-60 leukemia cell proliferation via inducing cell cycle arrest at G0/G1 phase and differentiation into monocyte[J]. Carcinogenesis, 2007, 28(9):1928.
[29] Korkina L G. Acteoside inhibits human promyelocytic HL-60 leukemia cell proliferation via inducing cell cycle arrest at G0/G1 phase and differentiation into monocyte[J]. Cell Mol Biol, 2007, 53(1):15.
[30] 孙静. 河北香菊中黄酮类化合物抗氧化活性研究[D]. 石家庄: 河北医科大学, 2010.
化学分析研究范文6
关键词:微课;分析化学实验;信息化教学;课程改革
“微课”作为一种在传统课基础上继承和发展起来的新型信息化教学资源,正以其“主题突出、情境真实、交互性好、生动有趣”等特点快速渗透到高职院校各门课程的教学改革中[1]。《分析化学实验》作为高职院校化工类和环保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是将分析化学理论知识应用于操作实践的重要平台,也是高职院校学生掌握相关专业技能的重要基础,承载着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任务。然而,由于高职院校的学生学习自主性不够强,加上传统教学模式和实验教学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分析化学实验》的教学效果始终不甚理想。因此,在“微时代”背景下如何利用好“微课”这一新型的信息化教学资源,改变传统的实验课教学模式,提高《分析化学实验》的教学效果,是当前面临的问题。
1《分析化学实验》课程教学现状
《分析化学实验》作为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在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该课程以实操为主,需要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将分析化学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是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重要实践环节。但是目前该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并不完全能达到以上教学效果,存在着一些问题。首先,该课程知识点繁多而零碎,缺乏合适的教材。分析化学实验主要包括称量、配制溶液、移液、滴定等单元操作,每一个单元操作中包含着很多操作步骤,每一个操作步骤中又隐含着很多操作要点,因此该课程的知识点多而杂,前后无逻辑联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记忆困难。同时,该课程目前可用的教材都是以“实验项目化”为主要思路,而课程重难点——单元操作部分内容往往被忽视,因而在选择教材和教学参考书时非常困难。其次,学生课前无法预习,课后很难复习。学生在上课前应对每个实验的内容有一定的了解,课后也应对实验操作步骤和操作要点等关键内容进行复习。然而,由于该课程缺乏合适的教材,同时由于实验类课程的特点——实验场所只有在课堂上才对学生开放,实验仪器只有在上课时才准学生使用,因此学生在课前几乎无法预习,课后复习也很困难,从而限制了《分析化学实验》的教学效果。第三,实验课传统的教学模式限制了学生的探索能力和创新能力。在高职教育改革理念中,特别强调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然而目前《分析化学实验》仍然主要采用传统的实验课教学模式,即提出任务、分析任务、示范操作、学生模仿[2]。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示范操作和学生模仿占用了大量的课堂时间,使得教师不可能再有多余的时间引导学生对实验进行深入的探索,也就更没有时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了。
2微课在《分析化学实验》课程教学中的现实意义
微课是指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以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全过程[3]。微课以视频为主要载体,形象直观,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微课时长通常只有5~10分钟,能使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微课观看方便,可以保存在移动终端上,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因此,“微课”这种教学模式恰好能够解决《分析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引入“微课”十分必要。首先,微课体现了真实的教学情境。微课的核心手段是课堂教学视频,并配有文字、音乐、图片和动画等多种表现形式,创造了一个真实的学习情境,能在短时间内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4]。以往课前学生无法预习,或只有书上一些简单的实验原理和实验仪器介绍,学生的预习效果并不理想,而微课的引入恰能解决这一问题。学生在观看教师制作的课前微课时,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可以有针对性地找到一些问题,带到课堂上解决。在课后,学生可以回放课上的实验内容,利用微课视频进行查漏补缺。如此一来,由于创设了真实的教学情境,以往该课程无法解决的预习与复习的问题便迎刃而解了。其次,微课能够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如上所述,微课是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展开,主题突出、目标明确,而《分析化学实验》是由若干个单元操作构成,如果将每个单元操作都录制成微课的形式,该课程的全部内容便可浓缩为若干个微课视频,这些视频涵盖了课程所有知识点,加在一起组成了一本“微课教科书”。教师将这些微课内容上传到网上以后,学生可以对该课程所有实验有计划地自主选择相关视频进行学习,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渴求。因此,微课在解决课程教材缺乏问题的同时,还可以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要,提高实验课堂的教学效率。第三,微课能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前已述及,微课时代下的实验课教学模式,将提出任务、分析任务和示范操作等环节移至课前完成,为课堂上学生实践操作环节赢取了更多的时间,教师可以从繁琐的演示、规范操作等教学任务中解放出来,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引导学生对实验进行合作学习和自主探究,以及创造性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等实验环节中去。与此同时,利用网络技术和学生手中的移动终端(例如手机和笔记本电脑),学生可在课后继续进行拓展学习,对实验内容深入探讨,为学生进行创造性实验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3将微课引入《分析化学实验》课程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3.1在课前预习中引入微课
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的过程是一个自我建构的过程[5],因此微课教学应从学生“建构”知识和技能的起点——预习开始。我们将分析化学实验的每一个单元操作都做成微课,包括称量、配制溶液、移液、滴定等,以视频的形式展现应学的知识和技能。但是,这里的微课是只有图像没有声音的,我们称之为“无声微课”。我们将这些无声微课上传至授课班级的QQ群或微信群里,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利用各种移动终端进行下载,事先观看视频进行课前预习。由于这些视频是无声的,学生只能看到教师的操作演示,而需要对操作步骤和每一个步骤中的操作要点进行归纳总结,于是试点班级的学生自发进行了很多合作探究学习,对实验过程中的步骤和要点进行了先期整理,并将存在的疑问带入了课堂,起到了前所未有的预习效果。
3.2在课堂教学中引入微课
课堂教学是微课应用的核心环节,如应用得当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课前无声微课的基础上,我们每堂课都对学生的预习情况进行检查,希望学生能够自己总结出操作步骤和操作要点。当学生归纳的知识和技能与标准有出入时,我们便会在课堂播放我们制作的“有声微课”,学生通过对比来对自己的预习效果进行评价。同时,有声微课的播放也对实验操作步骤和要点进行最终的流程化和规范化,学生按此标准进行实验操作便掌握了相关的知识和技能。此时,由于提出任务、分析任务和示范操作等环节均用微课替代,节省了大量的课堂时间,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可以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指导学生的过程中。在学生模仿的教学环节,由于每一位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动手能力各不相同,因此在实验操作过程有快有慢、有好有坏。这时,教师将有声微课上传至授课班级QQ群或微信群,替换课前上传的无声微课,每一位学生在课堂上可以通过自己手中的手机进行下载,边观看教师示范边进行动手操作。与此同时,学生还可根据自己的实验进程,有选择地针对某一操作步骤或操作要点反复观看、反复研究,以解决自己在操作中碰到的实际问题。如此一来,传统课堂无法解决的分层次教学与差异化学习的问题便得到了很好的解决,学生普遍反映每一堂课都有很大的收获。例如,我们将“滴定分析基本操作”做成了微课视频,并在课堂中使用。
3.3在课后复习中引入微课
在每一次实验课后,教师上传专门制作的“课后微课”。课后微课有别于无声微课和有声微课,将重点放在知识、技能的归纳整理和课后延伸上。这些微课既包含了学生课堂实验中遇到问题的思考和课后作业,又包括了在课后学生对实验完成情况的自我评价,还包含了引导学生对知识和技能进行的课外拓展,鼓励学生自我发现、自我创新。课后微课为学生在课后对课堂实验内容进行随时、随地的复习提供了可能,学生在下载观看课后微课后评价普遍较好,认为课后微课对知识和技能的巩固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经过一个学期的探索与实践,我们发现传统的实验课堂被有效地延伸到了课前和课后。与此同时,学生的学习行为模式也发生了转变,从传统的课堂学习模式转变为移动学习、泛在学习模式。通过引入微课,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课堂注意力集中了,自主探究意识更强了,年轻人的创造力也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激发,总体而言《分析化学实验》课程的教学质量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因此,我们的《分析化学实验》微课教学改革是成功的。今后,我们将提升教师自身的多媒体微课制作水平,让微课内容更丰富、更精彩;同时更加注重微课视频中所体现的教学设计思路,以完善教学设计过程来提升微课视频的质量,并将行业标准嵌入微课,让我们的微课更加科学。
参考文献:
[1]林胜.基于“微课”背景下高职院校《机械制图》教学模式改革探析[J].高教论坛,2014,(10).
[2]冯思垚,黎亚红.微课与“多媒体技术”课程教学改革[J].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29(3).
[3]胡铁生.“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J].电化教育研究,2011,(10).
[4]唐艳妮,徐军,罗积军等.微课在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探索[J].物理与工程,20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