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服务区规划设计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服务区规划设计范文1
【关键词】
老龄化;老龄产业;老龄地产;养老社区;配套服务设施;规划;设计;
1. 老龄产业发展背景
我国自1981年至1999年迅速进入老龄化社会,且老龄化速度仍在加快,呈现高速、高龄等特点。未来老龄消费市场巨大,2050年中国老年人口将达到4.8亿,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2014年至2050年间,中国老年人口的消费潜力将从4万亿元左右增长到106万亿元左右,占GDP的比例将从8%左右增长到33%左右。我国将成为全球老龄产业市场潜力最大的国家。
2. 老龄居住产业发展背景及老年社区设计现状
作为老年人生活的基础及老龄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老龄房地产业暨各类老年社区是解决老年人居住、服务需求的重要载体,同时也是解决和提升老年人生活品质的重要途径。
目前国内针对老年社区规划设计特点和基本原则的研究刚刚起步,老年社区的建设标准也相对缺乏,难以满足开发建设需求,亟需在规划设计层面研究和总结,以指导越来越多的老年社区建设。
3. 老年社区的特点
老年社区相较普通社区的最根本区别在于:老年社区是硬件物理空间充分结合适老化软件服务的综合性、经营性社区。老年社区除了为老年人提供满足其身心特点的居住空间外,还必须为其提供完善、系统的适老化软件服务。
因此,老年社区需建设更多的居家、社区乃至机构型老年服务设施,会存在大量的后期管理与服务运营工作。由此可见,养老社区在居民入住后,将面临更加复杂、繁重的服务经营压力。
社区除了传统认知上的无障碍、适老化和设施设备的植入外,更重要的是将物理空间与软件服务充分结合,以满足老年人的生活需求及管理服务人员的运营需求。因此,养老社区的重点在于服务,养老社区规划设计的重点在于服务配套设施的规划设计。
4. 老年社区配套服务设施的规划设计原则
1) 老年人需求及社区服务的分类:
老年社区中配套服务设施的业态和产品类型定位应围绕老年人的实际生活需求及服务进行。
老年人独特的物质和精神需求决定社区所提供服务的门类,配套服务设施应满足服务的空间需要。
2) 老年社区配套服务设施的规划布局原则
a) 向心化原则
老年社区中,配套设施是支撑社区内外老年人各类所需服务的物理载体。应保障对社区内老年人有较均衡的服务半径,使其能较快捷地到达并享受各类养老服务。同时使服务运营人员能够有效、快速地到达老年人家中提供居家养老服务。因此,社区配套设施应在总体规划布局中相对居中布置。
向心化的布局形式能够缩短老年人到服务核心的路径,在身体机能允许的情况下获取所需服务。同时能够有效降低服务运营者的服务半径,提升服务效率,进而提升服务品质。
b) 多核化原则
配套服务设施所面临的主要服务对象不尽相同,如健康医疗配套主要服务于身体机能明显下降或需要护理的介助、介护型老年人,而日常生活服务、情感及育乐型配套等主要服务于活跃健康型老年人,甚至社区内部非老年人。
因此,配套服务设施的经营业态、服务对象、服务团队、运营模式均不尽相同。根据其自身特点将服务核心多点布局,有针对性地对配套周边人群提供服务,则能够有效提升服务效率和品质。
c) 网络化原则
服务应满足社区内老年人“随时、随地、随意”地获取所需服务。配套设施以等级划分并合理布局,有利于获得较短的服务路径、较快的服务效率及有针对性的服务功能。多级配套形成的网络化布局,可避免集中化服务配套设施造成的路径长、效率低等弊端。
d) 庭园化原则
大型配套综合体有利于集约功能、降低建造成本和时间。但老年人的方向辨识感逐步退化,大型建筑空间复杂,不利于老年人寻求所需服务空间。
同时,老年人在利用配套空间的行为上与年轻人有本质区别,可能将生活中绝大部分时间消磨在各类配套服务设施中。
此外,社区后期运营中,如何让老年人充分利用和享受配套设施并在产生更多的消费,形成社区长期稳定的经济回报,也是老年社区区别于普通社区盈利模式的重点。
因此,配套服务设施的首先应与用地内外可利用的景观资源充分结合,将服务载体纳入到景观环境中,形成园林化的服务空间,提升服务空间品质。
各单体以院落形式布局,有利于将进行同类活动的老年人聚集起来,提升社区及本配套设施的人气和活力。院落形成的半私密空间,有利于避免各类不同活动之间的相互干扰并限定服务范围,提升服务品质和效益。
e) 聚落化原则
老年人的活动一般具备明显的初始目的性和临时转换特征。即需要某种服务的时候比较明确地前往服务空间,中途可能在不同服务空间转换。
社区配套服务设施应根据服务业态种类相对集中地布局,方便老年人辨识和记忆、明确方向,较快地到达初始服务需求空间。同时提供方便的建筑内外交通联系路径,供老年人方便地进行服务转换,保证可达性和舒适性。
f) 分置化原则
配套服务设施根据等级差别,在服务半径、对象及方式上有明显差异性。
一级配套服务半径较大,往往内外服务兼顾且服务人数量多;二级配套服务半径适中,主要服务于社区内部人群;三级配套服务半径最小,主要服务组团内部人群,服务强度最小。因此,在规划布局中必须注重这些差异性。
一级配套设施应布局在社区与城市的交界面上,方便内外兼顾服务,发挥配套的最大效益。同时,使如医疗护理等设施中的人群不会与社区内部其他人叉,造成不良影响。这些设施中的老年人出现意外情况,也能相对快速便利地转介到社区外部,并最小限度影响社区。
二级配套设施应布局在各生活组团群相对核心的位置,便于健康独立生活老年人充分利用和享受设施空间及服务。
三级配套设施应布局在各组团核心或组团出入口,以最小服务半径和最便捷的服务支持组团内部老年人的日常生活。
g) 配套服务设施的复用性原则
老年社区中存在的大量自持性、经营性配套设施是对老年人物质及精神生活的有力支撑。但也使社区建设者和投资人要付出相对于普通社区规模更大、运营难度更高、服务更密集的建设、运维成本。
服务区规划设计范文2
关键词:高速公路;服务区;规划;建设
1 引言
北京至哈尔滨高速公路是国家高速公路网中由北京出发的七条放射状路线之一,是东北地区公路交通运输的大动脉,是东北地区南下西进入关的重要通道。京哈高速绥中(冀辽界)至盘锦段(以下简称沈山高速)作为京哈高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东北三省与关内相互联系的最便捷通道,在东北、华北区域高速公路网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辽宁省高速公路网中也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2 高速公路服务区的基本功能
高速公路服务区是以高速公路上运行车辆及司乘人员、被运送物资为服务对象的基础设施。由于高速公路是全封闭、全立交、严格控制出入的公路运输设施,在高速公路的中途需要加油、检修的车辆,需要休息缓解疲劳的驾驶人员,需要如厕、就餐、购物或观光的旅客,需要维护保养的物资等,就只能依靠高速公路服务区来满足需求。因此,服务区能否满足道路使用者的上述需求直接影响着高速公路整体功能发挥。
3 高速公路服务区功能发挥的影响因素
对于高速公路服务区而言,高效、合理的提供各功能服务设施,有效满足服务区的服务需求,是保证高速公路有效运行、提高高速公路服务水平的关键条件。影响高速公路服务区功能发挥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
3.1 服务区密度
在高速公路的规划设计中,首先应根据预测的交通量、交通流的性质,合理的确定服务区(包括停车区)的总体设置间距;其次设计中应考虑人的生理和心理需求,特别是缓解驾驶员的疲劳、紧张的生理等方面需求;再次应该综合考虑靠近沿线的城市位置和大小,以及对沿线环境的影响。如有的区域地理环境特殊,公路沿线人文景观、自然景观资源丰富,可以增加服务区数量及缩短间距,使其既是高速公路服务区,又是理想的度假和旅游景点,以确定服务区的合理密度。
3.2 服务区规模
交通部制定的《公路工程技术标准》(ITG B01-2003),对于服务设施做了进一步的规定,最关键的是对于服务区设施和间距做了规定:“A级服务区应提供停车场、公共厕所、加油站、车辆修理所、餐饮、与小卖部等设施,平均间距应为50km”,但是对于服务区的规模、具体规划、内部设计的技术标准和设计方法并没有做出具体的要求。
如服务区规模过小,即供小于求,则服务区供给不能满足需求,使得部分需求得不到满足。如果服务规模过大,出现供大于求的情况,则造成了资源闲置。在服务区建设过程中,应遵循按需投入和分期修建的原则。对于沿线经济欠发达、车流量较小的路段,服务区可适当延缓部分项目建设或适当压缩规模,但征地应一次到位。
4 沈山高速公路服务区改扩建要求
4.1 服务区数量及间距的设置
公路出行的发展趋势,包括公路交通量的发展、车型比例结构和外部交通量(过境交通量与对外交通量之和)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高速公路服务区设置间距的确定。如公路出行交通量的增长速度与趋势决定了一定时期内服务区的布设密度;另外,对于车型比例结构,大型车与小型车对服务区的间距要求是不同的,一般大型车对服务区的设置间距的要求要比小型车小一些,在确定服务区的设置间距时应区别对待。
京哈高速公路沈山段高速公路目前共设置5处服务区,分别为:万家服务区、绥中服务区、兴城服务区、塔山服务区、凌海服务区,服务区之间最大间距61km,最小间距38.5km。
4.2 沈山服务区建设规模
通过对服务区规模构成的分析,运用规范中建立的服务设施模型,在参数选取时充分结合沈山高速的自身特点,通过大量的数据统计和调查问卷,以及充分的数据分析整理,计算得出沈山高速服务区的占地规模和建筑规模,并通过沈山高速现有服务区的使用状况进行佐证,对于公共厕所、餐厅等与使用者关系密切的服务设施通过模型计算法和实际工程经验法两种计算方式进行计算,并结合使用者、管理者、经营者的意见和建议,综合得出符合沈山高速实际需求的服务设施房建规模。
本次服务规模研究立足于沈山高速自身的特点,切合沈山高速服务区的实际需求,能够用于指导沈山高速服务区的改扩建工程。
4.3 沈山服务区布局创新
改扩建计划的沈山高速公路与目前国内其他高速公路的最显著区别是客货分离式路基和大交通量。对于高速公路服务区而言,客货分离式路基无疑对服务区与主线之间的衔接以及其内部车行流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大交通量又为服务区带来了增长的车流和人流,这就意味着服务区需要更大的场区、更多样化的服务设施和更高效的管理,这些都是沈山高速服务区区别于其它服务区的关键点所在。
沈山高速公路服务区可以遵循一次规划分期建设的原则。分期建设的具体实施,需要与沈山高速公路服务区的实际需求相结合,主要控制性因素就是预测交通量。通过对交通量的分析,合理的确定特征年的交通量,从而准确的计算出沈山高速公路服务区的实际需求,合理的确定分期开发的规模。
结束语
沈山高速公路作为全国高速路网重要的一环,如何科学合理的规划建设服务区显得十分必要。本文结合最新的高速公路服务区专项研究成果,对改扩建的高速公路服务区建设要求进行了分析探讨,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将进一步推进并深化关于高速公路服务区改扩建工程提升的研究,促进紧跟时代要求的高速公路服务区建设标准,以提高服务区整体的服务品质与运营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陈鸿博.广东省高速公路服务区规划设计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
[2]蔡赫.黑龙江省高速公路服务区规划设计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3.
[3]宁乐然.高速公路服务区现状探析[J].交通与运输,2004(03).
服务区规划设计范文3
关键词:综合物流园;规划
引言:在当代的经济大潮之中,买方市场逐渐形成,而商家所要做的便是通过各种手段增加消费者对自己产品的关注度,进而达到开拓市场的目的。其中,舒适的商业环境很重要,在购物过程中可以起到十分重要的催化和促进作用,使消费者感受到购物的乐趣,并享受在购物之中。
一、项目定位
广佛肇空港物流综合园围绕肇庆高新区产业发展及广佛肇一体化的物流市场需求为基础,以空港物流为载体,国际采购交易、电子商务、物联网、物流总部商务为依托,建立集展示交易、仓储配送、商务结算为一体的空港综合物流园区,形成立足肇庆高新区,服务广佛肇,连接珠三角地区物流服务网络,促进广佛肇地区高新技术产业融合,促进区域产业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
设计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 1997.11.1
2、《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1989.12
3、《民用建筑设计通则》 GB 50352-2005
4、《总图制图标准》 GB/T50103-2010
5、《建筑制图标准》 GB/T50104-2010
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 50016-2006
7、《住宅建筑规范》 GB 50368-2005
8、《肇庆高新区建设项目规划设计要求》
9、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划(GB50045-95)(2005年版)
10、商店建筑设计规范(JGJ48-88)
11、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
12、汽车库建筑设计(JGJ100-98)
13、自动喷火灭火配置设计规范(GB50084-2001)(2005年版)
14、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
二、项目概况
该项目位于广东省肇庆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北江大道,项目基地位于肇庆大旺国际汽车场以东,南面是大旺海关检查站以及是北江特大桥。规划总占地174340平方米,地块内计算容积率建筑总面积为212507平方米,建筑密度为35%,容积率为1.22。
依托有利的交通,地理等优势,肇庆地区近二十年来外向型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对外贸易蓬勃发展、经济总量快速增长的同时,也带来了对国际物流服务的强劲需求,迫切需要能与国际接轨的、综合性强的物流服务。由于历史原因,肇庆市对外向型经济向深层次发展,沿海经济产业转移的大背景下,肇庆正在成为许多跨国公司重要生产基地、采购基地和分销、研发基地。该项目的建立极大地满足肇庆对外向型企业物流高效运作的需要,促进对外招商引资和肇庆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及其产业升级。
三、总体规划布局
地块呈不规则的梯形,在总体规划上将按照物流综合园的功能要求设置,根据各自的功能要求与之间的相互联系进行总平面的规划与设计。归纳为一园;四区;六中心。
一园:广佛肇空港物流园。
四区:即四大功能分区,包括总部商务功能区、国际采购交易功能区、航空物流功能区、后勤服务功能区。
六中心:即园区重点发展功能,包括展示交易中心、总部商务中心、物联网示范中心、航空物流中心、冷链物流中心、公共外库中心。
建筑立面造型在整体园区平稳形象中寻求变化,且高差变化错落有致,避免这种一线形布局带来的单调感,并且为肇庆大旺大道增添了一道亮丽的建筑风景。
1.功能布局
在园区内规划一条道路南北贯穿场地,把场地分隔成东西两大片,在场地西侧即临近大旺大道一侧为物流展示交易办公区、总部商业办公区与后勤服务区。区内按照功能要求规划设计有物流展示、交易功能建筑以及高层总部办公楼,为物流展示交易提供一流的成熟平台。
后勤服务区规划设计可满足一定人员的生活居住需求,优美的居住环境也更好地美化物流园区内的景观环境。
区内东侧为物流仓储配送区,区内集中布置大中型货车停车场地,有效组织了场内物流交通的流线,围绕停车场周边按照仓储标准布置仓储仓库、冷库与轻加工用房等,流程简单明了。基地交通规划规整有序,功能服务配套上相互呼应,整体物流园区效果也是错落有致。
物流三大功能块在总图布局里呈现出三角形式的功能联系形式,如此布置能合理安排园区的交通,并能达到各功能用房之间的紧密联系。
2.道路交通系统
基地西边是60米宽的城市道路,南边是40米宽的城市道路,基地内靠展示交易区一侧设有9米宽道路,方便地下停车库的车辆进出与疏散商业大量人流。广场设置的基地的西南角,通过与物流展示交易区的结合,形成基地的主要步行出入口。物流仓储配送区为基地交通最为繁忙的地方,为此设置了2个出入口解决该仓储配送区的交通问题,一个位于南侧,面向场地规划路,一个位于东侧,面向滨江路。行人和车辆通过具有高差变化的广场和人行道路实现分流。另外,各功能区还分别设置了各自出入口,行人和车辆均可方便快捷地到达各栋建筑。各栋建筑物均有至少两个长边设置了4米以上的消防车道或交通广场,满足消防要求。
3.绿地系统及景观规划
规划将该空港物流综合园设计为绿色的物流园区,设计充分利用园区内的自然景观,营造多种绿化开敞空间,强调生态绿地对园区的凝聚作用。物流仓储配送区周边种植各种植物,既可以隔绝车辆的噪音,又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园区内的舒适性。物流展示交易区前设置大型绿化广场,屋顶绿化等,物流办公区也有各式各样的绿化广场与垂直绿化,创造出优美的办公环境。北面生活配套区种植各种植物,形成幽雅别致的园林景观。该地块内绿地率达到30%,满足规划要求。
4.竖向规划
地块的现状地形为北面高,南面低,东侧地势较高。竖向设计上尽量利用现状地形优势,减少土方的填挖。
四、建筑设计
1、整个物流园区最为显眼的建筑为总部办公区,办公大楼整体平面呈规整矩形,经济宜人的平面柱网,立面造型上配以简洁,明快的手法突出总部办公大楼端庄大气与现代科技感并存的办公效果。在总部办公楼下部设计有地下停车场,按照规划指标安排停车数量。
2、物流展示交易办公区规划呈八角形规整体块,立面端庄、大气。结合外立面广告位置一并设计,使得整个外立面实用并不失俗套。展示区与总部办公结合规划设计,展示与办公功能相互渗透,相互作用。
服务区规划设计范文4
关键词:地域文化;高速公路服务区;视觉设计
1引言
最近几年,各地陆续建成了富于特色的高速路服务区,具体在设计时也融入了地域特色与人文特征。伴随社会进步与经济发展,某些独特的地域文化正在逐步消失,这种现状实质上并不利于保护珍贵的地域文化。这是由于,经过长期的历史积淀,地域文化已经融入了群众的思维与日常生活,进而对于行为方式与思想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于服务区在进行视觉设计时如果能融入地域文化,那么就可以体现鲜明的服务区特色。由此可见,服务区设计与地域文化应当密切结合,从而赢得更多人对高速路服务区的认同和支持。
2视觉设计与地域文化结合的必要性
从本质上讲,地域文化具体包含了社会制度、宗教与民俗、环境和当地景观等很多要素。因此,地域文化应当构成文化形态的重要部分,在这其中蕴含了传承性与创新性的要素。对于不同的地区来讲,地域文化都具备各异的特征,地域文化应当融入民众的日常生活中。高速路不能缺少服务区,近些年来的服务区设计也获得了显著改进。但是,某些服务区在进行设计时并没有达到完善,服务区的设计很可能影响到高速路整体的服务质量。设计人员应当认识到,各地高速路的服务区都应当具备特殊性与可识别性,因此在设计时也需要格外重视服务区之间的差异性。对于服务区只有进行综合性的全面设计,才能突显独特的地域文化,确保运用多样的设计模式来吸引受众并且提升满意度[2]。
3探求完善思路
近些年来,对于服务区也体现了更高的服务质量需求。驾乘人员经过较长时间的车辆驾驶之后,就要进入休息和缓解的阶段,而高速路设置的服务区具备了提供休息与服务的基本功能。同时,服务区也是高速路段上可供驾乘人员饮食与休息的重要场所[3]。从现状来看,很多高速路段设立的服务区都不再局限于单纯提供休憩与饮食的层面上。这是由于,驾乘人员与乘客不仅希望在服务区内获得足够的休息,在此基础上还希望欣赏到富于地域特色的优美景物。为此,对于服务区在完善视觉设计时应当依照如下思路:
3.1增加服务特色
富于地域特色的服务区建筑可以增强吸引力,这是因为地域建筑本身就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各地都应当具备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与之相应的服务区建设也要符合这种特色。具体在为驾乘人员提供基础时,应当致力于构建高速路沿线的特色化服务区,在栽培树木时优先选择当地易活并且易生长的树种。每条高速路在修建的过程中都会穿越很多地区,服务区设计也要融入沿线地区的地域文化。例如:设计人员可以尝试着在服务区内部增加休闲景观,通过这种方式来提供优质的人文体验,对于服务区的综合价值也进行了提高[4]。
3.2运用多样的材料与符号
视觉设计应当综合运用多样的材料,同时也需要布置独特的文化符号。各地自然环境与地域文化都是有差异的,对此只有运用个性化的文化符号才能进行表达。如果能在服务区设计中增加视觉符号,就可以增强服务区设计的新颖性,从而整合了现代与传统的两种符号类型。对于颜色搭配与材质选择都应当力求新颖性[5]。例如:服务区的屋顶可以设计为灰色的坡面形状,而在服务区内部增加富有地域特色的建筑物等,通过这种设计方式来增强传统文化的气氛。这样做有利于提升服务区的综合效应,既可以为驾乘人员提供所需的基本服务,同时又能体验独特的当地文化。
4结论
各地都具有自身的地域特色,这种特色应当蕴含于高速路服务区的具体设计中。从现状来看,有必要完善对于服务区的建筑与景观设计,从而密切结合高速路的服务功能及其他功能。设计人员具体在布置高速路的服务区时,应当通过优化设计服务区的方式来吸引更多用户。截至目前,很多地区都开始做出相应的尝试,密切结合了视觉设计与地域文化。但是不应当忽视,高速路的服务区设计仍存在弊病与缺陷,因此亟待进行完善。未来在视觉设计的实践中,设计人员还需要摸索经验,在此前提下提升高速路服务区的整体设计质量。
参考文献:
[1]季文媚,戴慧.彰显地域特色的高速公路服务区创新设计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5(4):212~214.
[2]顾晓锋.地域文化在高速公路景观设计中的传承与保护——以湖北杭瑞高速公路文化景观设计为例[J].交通标准化,2014(3):16~19.
[3]夏尊知,李静.地域文化指导下的高速公路绿化设计——以合肥市新桥机场高速公路绿化设计方案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4(22):13588~13589+13593.
[4]王翠翠,江海涛,潘旭.地域文化下的高速公路服务区设计研究[J].华中建筑,2015(2):68~71.
服务区规划设计范文5
【关键词】历史文化名村;吊脚楼群;建筑特色;空间布局;保护性规划
1 人文地理
彭家寨位于宣恩县沙道沟集镇东南,东经:109°40',北纬:29°42'。这里气候宜人,山清水秀,空气清新,大量的亚热带生物在这里繁衍、生长。彭家寨处于沙道沟镇的中心地带,南为红溪村,北连咸池村,西接四道水村,东与龙潭村毗邻。国土面积861.92公顷,有8个村民小组,318户,1331人,其中土家族占80%。核心保护区面积35000平方米,历史建筑面积约12000。
2 建筑资源
(1)建筑的历史年代。
现彭家寨有一栋清代房屋建筑、一座清代凉亭桥,其余均建自解放前后。曾家寨保存有清代曾氏祖墓两座,吊脚楼群始建于清代。汪家寨也保存有清代汪氏祖墓,寨内凉亭桥建于清代。龙潭河流域十余处吊脚楼群建筑手法和风格相似,建筑年代相同。宣恩修建吊脚楼的历史久远,据专家考证,在大溪文化中已发现吊脚楼基址,距今有5000多年。
(2)原貌保存状况及现状规模。
彭家寨建筑面积约12000平方米,有房屋23栋,45户人家。白果坝建筑面积约13000平方米,有房屋30余栋。汪家寨、曾家寨建筑在积约在10000――11000平方米。唐家坪建筑面积6000平方米。符家湾、袁家寨、覃家坪、何家寨、罗家寨、梁家湾……建筑面积约在3000――6000平方米左右。
(3)空间分布。
两河口村十余个吊脚楼沿龙潭河呈串珠状分布,中国古建筑学家、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张良皋称其为“龙潭河上的一串明珠”。以彭家寨为中心,上游的曾家寨、下游的汪家寨、对岸的唐家坪呈“三星拱月”之势护卫,呈现给世人的是一个自然园林,步换景移,风光无限。
“光彩照人”的彭家寨,是武陵山区土家聚落的典型选址。众多单体建筑组合成村寨时,以公共用地的院坝、桥梁为中心展开。吊脚楼群依托观音山,建于山脚斜坡上,寨前是一排稻田,面向龙潭河,河上架有铁索桥。左是召大沟,右为叉几沟,沟上架有一座百年历史的凉亭桥。寨后竹影婆娑,竹林间建有一横排苕窖,后山树木苍劲挺拔。河对岸是龙潭至两河的公路。
(4)建筑特色
彭家寨房屋大多坐西北朝东南,每栋自成体系,面积百余到几百平方米不等,由“座子屋”和“楼子屋”组成。“座子屋”为正屋,大多一明两暗三开间。“楼子屋”为厢房,又叫“龛子屋”,“楼子屋”是吊脚形式,有的用上下两层龛子相围,形成三层空间,底层或用于村落小道,或用于圈养牲畜。台阶、院坝、道路铺以青石板。往后层层高起,出现纵深。
“楼子屋”由干栏式演变而来,张良皋教授认为,“座子屋”属黄土高原的井院式房屋建筑。在彭家寨,干栏式与井院式建筑的结合达到品类齐全,不仅照顾到了立面,而且充分发展了平面。二十余栋房屋外部形态的六种基本样式共存,有单吊式,这是最普通的吊式;双吊式、二层吊式、三层吊式、平地起吊式、“一”字吊式。
3 保护性规划
(1)总体构思
以《彭家寨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规划》内划分的核心保护区,风貌控制区和风貌协调区三个层次的范围为参考,同时考虑到彭家寨周边的现状环境条件,进行彭家寨服务区的选址。力求既保护到位于彭家寨沿线,居深山更深处的其他传统土家寨不受影响,又要不破坏彭家寨周边原真土家传统聚落环境。
服务区的选址避开核心保护禁建区;建筑项目的选择上考虑设计博物馆、商业步行街、滨水吊脚楼餐饮街等,力求打造传统土家文化交流窗口;建筑外形上考虑与彭家寨传统吊脚楼群相协调,以不破坏彭家寨传统风貌为原则进行设计;停车站场的选择结合现状地形地势,尽量减少土方量。
另外,考虑到远期彭家寨原住民的部分迁出,规划远期居民居住发展方向,并预留用地供其发展。
(2)主题形象定位
主题定位:
彭家寨的首选定位为:“吊脚楼群的典藏,武陵土家的绝唱”。
第二定位选择为:“中国典藏的土家生活”。
第三定位选择为:“中国土家生活的诺亚方舟”。
形象定位:
主体形象――独特的土家吊脚楼建筑群
辅助形象――土家族风情文化展示,土家族生活体验,物外桃源、纯朴清新的田园风光观光
(3)总体布局与设计
本次规划具体确定规划用地面积约1平方公里。整个设计以入口处桂树和风雨桥为第一吸引点,而后逐步沿河向彭家寨核心保护区发展,让游客经历一个又一个的兴奋点。
1)空间结构
本规划在空间结构上可概述为“一轴两线五点”。
一轴――指空间主轴。主轴位于规划用地地形的凹陷处,是视线最好的地段,规划设计的建筑布局和景观设计均围绕此轴展开。
两线――指规划建设的两街。
A.立体商业街,主要用于步行,兼作消防车道。立体商业街设计主要是利用现状形的高差,通过立体化的处理,布置设计大量二层的立体内街。并通过内院式步行小道与滨水的商业街相连通,塑造出层次丰富的商业休闲空间。
B.滨水的餐饮内街,在滨水餐饮内街的建筑处理上,设计大量使用檐下的灰空间以及骑楼的做法,通过木栈道将这些空间串联起来,使之形成一条滨的餐饮街,不仅独具特色,而且使得建筑和街道融为一体。
五点――指中重要的五个空间节点。在两条主要街道上依次布置五个重要的空间结点:入口广场(包含风雨桥)――入口过街楼――由立体内院错落重叠而形成的公共休息区(戏台)――核心管理住宿区――民俗博物馆(包含售票处)。
2)功能分区
本规划在功能分区上可分为四个部分――入口服务区、核心保护区、综合服务区、居民自建区。入口服务区指进入彭家寨入口处的小广场,是游客对彭家寨的第一映像。核心保护区范围指彭家寨现有的土家吊脚楼群,核心保护区内的建筑和环境不得破坏,属于禁建区。服务区是本次设计的核心内容,选址上既不远离核心保护区,又有一定距离,不对其产生影响,具体指规划设计的服务于游客的部分,在这个功能区内布置餐饮、商业。休闲、娱乐及相关的旅游附属设施。居民自建区指为满足原有土家人由于受到旅游开发影响,远期可搬迁的区域。
(3)其它旅游服务设施的充实
配合入口集散广场的服务、管理,配置如公厕、公用电话、管理用房、导游图例等设施,方便游客使用。
街道两侧的饮食、购物、等配套设施。
博物馆内的基本服务设施。
进入核心的售票点(设置在博物馆入口处)等。
(4)规划分期建设
一期:入口服务区、风雨桥、核心管理区、民俗博物馆,出口凉亭.
二期:商业街和饮食街两条主要街道。其中伴随居民自建活动(自建区内)
服务区规划设计范文6
摘要: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设计是我国当前城乡建设关注的焦点,本文以长安东大镇新联村村庄规划设计为例,探讨新农村规划的相关理念、策略和方法。规划以“自然、和谐”为基础,提出“旅游核心、新村宜居”的规划概念,以期塑造一个“集约、生态、宜居”的新型农村社区。
关键词:自然和谐新农村 规划设计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已成为我国现代化进程中重大的历史任务,村庄整治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即是当前村镇建设的重点,也是摆在全国村镇规划建设工作者面前一道全新课题。本次村庄整治规划本着资源整合利用、落实“四节”的原则。希望通过村庄整治,能够走出一条“综合整治、改善村貌、优化环境、加快发展”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有效推进新联村的小康型新农村建设,为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一、项目概况
长安区地处关中平原腹地,南依秦岭,北邻西安;新联村位于长安区西部,属于东大街道办所辖范围。该村坐落在秦岭山脚下,因为环山傍水、山清水秀的地理环境,不少人选择在节假日前来度假、避暑…全村居住地形从东至西2.3公里,南依秦岭,北临沣河,西连东石村,老环山路为村庄过境路,是环山旅游线的有机组成,东临210国道,有着极好的自然环境优势。
本规划范围为新联村村庄建成区范围,面积约 29.41公顷。现有人口932人,约246户,平均约4人/户。
二、发展条件
1、不利因素
(1)基础薄弱,仍处于封闭、内向的农村经济状况。
(2)村庄建设落后于时代脚步:人居环境差;缺乏公共活动空间;缺乏必要的共设施;村庄建设与自然环境不融,缺乏特色。
2、有利条件
(1)用地与环境:依山临河,自然环境优美。
(2)区位与交通:新联村地处环山旅游线上,交通方便,利于开发建设。
(3)政策与机遇:适逢城乡统筹发展、改变二元结构的历史时期;紧邻朝着国际化大都市迈进的西安市,山水资源显得更加珍贵。
(4)新联村的整体搬迁建设,有利于村庄整体规划、统一实施,为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4、村庄性质
(1)村庄功能
本着避实就虚、扬长避短的原则,村庄功能应体现以下特点:
依托资源、跨越发展:以传统农业为基础发展旅游业,由第一产业转化为第三产业,跨越式发展。
居游分离、重点突破:西部居住区,东部旅游区,特色鲜明,形成区域性核心节点,带动周边发展。
融山纳水、天人合一:依山靠水,山水文化,村庄结合自然形成自己特有的产业功能,错位发展。
根据以上分析,新联村功能拟定为:旅游服务;村民居住;生活服务。
(2)村庄性质:根据以上职能,新联村性质拟定为:以山水环境为依托,以游览观光、旅游服务为主导的,特色鲜明、设施齐全的山水农村新社区。
三、规划原则与重点
立足于城乡统筹理念,围绕居住――旅游这一核心,走可持续性发展的道路。根据以上指导思想,确定规划原则为:1、统筹规划,区域协调。2、集约整合,合理布局。3、生态优先,适地开发。4、因势利导、凸显特色。
规划重点:1、走生态化、外向型、集约化道路。2、正确处理保护、利用、发展的关系。 3、整合资源、形成特色。 4、完善功能、健全设施。
四、总体布局与规划设计
1、空间发展战略:“南控、西住、东服、北游”
南控:南部依靠秦岭,根据《大秦岭西安段保护利用总体规划》要求,未来10年,规划区域内25度坡线以上人口将逐步外迁,实行退耕还林、生态移民,因此,环山路以南严格控制建设用地。
西住:村庄向西地域宽广,作为村庄居住建设用地,平整填方,适宜发展。
东服:东部临近沣河,环境秀美,作为休闲度假服务区,建筑舒展,环境宜人。
北游:北临沣河,利用自然资源优势,作为村庄环境提升的主要方面:整治沣河沿岸环境,扩大河漫滩经济生态林地种植范围,构筑以亲水活动为主导的生态观光旅游功能区。
2、功能结构
形成“一轴、两带、三廊、四心”的功能结构。
“一轴”:以老环山路为村庄发展轴,东西贯通,向两侧发展。
“两带” :滨河绿化带与公共设施服务带。滨河生态绿地既为村庄、旅游提供优美的环境,更为沣河的生态保护做出榜样;西南部集中村委会、幼儿园、活动中心、医院等公共服务设施,形成全村的公共服务中心,方便村民生活。
“三廊” :一廊,以村委会,幼儿园小游园形成视线走廊,将沣河美景引入村中。
二廊,以流入沣河的村中小河绿化带为为视线走廊,进行居住区,旅游产业区东西两区对话。
三廊,旅游产业园步行景观大道连接老环山路与滨河大道,为鹿鸣园打开良好的视线走廊。
“四心” :村口公共服务中心;村庄中心游园区;东部景观大道广场中心;东部休闲广场中心。
3、用地功能布局
全村分为三个片区――西北村民居住区;东部旅游产业区;沿老环山路设村委会,商业,医院等公共建筑,形成一条主街,保留村庄特有的商业公共主街,村口广场,幼儿园以及其后的商业小游园,为村民提供娱乐休闲场所。
4、绿化系统规划设计
绿地系统由水体、景观绿地、游园、生态绿地构成。村庄规划范围总体东南高,西北低,住区水体系统总体流向由东南流向西北,即将村旁小河水引入住区内部,形成绿化水体,再由西北方向流入沣河,利用河水资源,形成活水水系,造价低且美化村庄环境,提升村庄品质。
景观绿地采用点、线、面相结合的方式,尽量使所有居民都能享有良好的景观。
点――宅间、宅前、院落绿化,小广场小空地小空间绿化。
线――道路均绿化,主要道路加强绿化的带状联系与渗透;沿中心街道带状绿化;滨河生态绿地是整个村庄北部一条巨大的带状绿地,是优美的,宜人的,稀有的,是整个村庄的亮点。
面――居住区与综合服务区设置大片的绿化。提供休闲与活动的空间,充分发挥环境对品性、人格的熏陶作用。
五、景区游览规划
1、景区划分
1)山水文化展示区
2)农家小院体验区
3) 休闲娱乐垂钓区
4)滨河休闲亲水区
5)特色餐饮服务区
2、主要景点:构建三大主题广场
1)新联村文化广场:展示新联村历史、地貌、姓氏、人物、重大事件、发展历程等。
2)山诗文化广场:如: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陶渊明:《饮酒》)
3)水词文化广场:
柔情似水,一衣带水,小桥流水,一江春水向东流……水词含情,给人以联想、启迪。
六、建筑造型特点
建筑单体采用徽派建筑结合关中民居,青砖黛瓦,高墙小窗,马头墙,既有关中民居的自然古朴,隐僻典雅,又有徽派建筑的淡雅清新。
1、形体:建筑形体简单大方,既适应当地环境,与山相携,与水相融。
2、色彩:深灰顶、灰白墙,自然、古朴,与环境融为一体。
3、材质:砖墙加外墙涂料,墙角处采用灰砖勾缝的形式,求得变化并构成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