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古诗文背诵活动方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古诗文背诵活动方案范文1
一、指导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它是古老文化的精华,是中国文化和中华民族精神形成的基本根源,也是我们应该生生不息传播的瑰宝。经典诵读,使孩子在最佳的年龄段能接受祖国源头文化的熏陶,通过开展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活动,弘扬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潜移默化地形成优良的道德思想,并逐渐完善自己的人格。
二、实施目标
1、通过经典诵读,充分激发学生学国优秀文化的兴趣,促使学生从小热爱祖国传统文化,多读多背以加强语感,积累语言,陶冶情操,丰富想象。
2、通过经典诵读,为学校的管理和发展增添激情、注入活力、丰富内涵,从而形成浓厚的校园文化底蕴。
三、诵读内容
从现在开始,计划用一个学年的时间,以《疯狂背古诗》为突破口,从而引发学生吟诵古诗词的浓厚兴趣和良好习惯,形成一定的诵读规模。然后背诵中华经典:《弟子规》、《三字经》《笠翁对韵》、《诗经》《论语》、《道德经》等。《笠翁对韵》、《诗经》、《论语》、《道德经》可以选择部分章节内容进行诵读,目的是引发学生对传统经典内容的了解和关注。
四、具体实施
(一)诵读时间
1、每天安排二十分钟的经典诵读时间,采用教师带读、学生齐读、优生领读、自由对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吟诵,注重学生诵读的验收和评比。
2、利用每天上午大课间的时间,让学生跟着录音模仿吟诵。配合诵读表演。
(二)诵读要求
1.经典诵读应遵循以下原则:
模糊性原则:不求甚解,只求熟读成诵。
差异性原则:整体推进,承认学生个体间记忆思维等的差异性。
自主性原则:允许学生在规定阶段完成规定内容外,诵读更多的经典,给予相应的评价。
鼓励性原则:评比鼓励,平时激励,引导学生热爱经典为根本。
2.诵读力求做到:个人学习与集体辅导相结合;诵读与展示相结合;评比与激励相结合;总结与提高相结合。
3.古诗文背诵之“三要”:心要专——专心致志、不可分心;眼要准——仔细看准、全神贯注;口要到——边看边读、通顺流畅
(三)诵读措施
1、创造诵读的氛围
通过诗文图展以及利用宣传栏、黑板报等形式让学生随处可欣赏到古诗文佳作佳句,在有意、无意之中将古诗文记住。学生可以在课前3分钟,和睡前10分钟进行朗读吟诵。
2、积极营造“诵读国学经典,积淀文化底蕴”的书香校园,探讨经典诵读教学的方法,让学生先背诵大量的古诗文,实现“量”的积累,充分汲取古诗文的精华,得到古文化的浸润,厚积而薄发把经典诵读、古诗吟诵与语文教学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学以致用。
3、建立学生的诵读档案,积累好实验的一系列过程资料,如:学生诵读情况分析、出现的问题和困难分析、记录照片、好做法经验推广等。
五、六年级级背古诗设计
1、学生自由背诵,可以自己背、同桌结合相互随节奏拍手背、小组几个人轮背;
2、全班学生集体背,可以共同背,可以按横排或竖排轮流背,可以按小组轮背,可以每个学生轮流背,一首一首的轮背;
3、小组展示,配以手操、韵律操进行表演;
4、个人展示。
六年级经典诵读活动总结
中华经典诗文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精髓,也是中华文化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灿烂的明珠。经典古诗文作为民族智慧与民族精神的载体,是人类文明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魂与根。现将我班“经典诵读活动”总结如下:
一、明确目标、落实活动方案
1、明确活动目标
通过开展经典诵读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兴趣,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发展智力,活跃思维,陶冶情操,传承并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承中华美德,促进学校人文化发展,提高班级品位和班级特色。
2、落实活动方案
与日常教学相结合,除安排的校本课外,每周一下午课外活动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师生集体共读经典,共赏美文,共写佳句,进行经典吟诵、演讲,分组背、个别背、接龙背、默背、书写比赛等学习游戏活动,为经典诵读拓展更宽的道路。
与学校养成教育活动相结合。开展“人人读经典、做谦谦君子”活动,利用早读课前2分钟时间,采用教师带读、学生齐读、优生领读、学生自由诵背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坚持天天吟诵;并提倡制定恰当的周背诵量,力求达到这个小目标。学期结束,评选诵读小明星。
与班队活动相结合,每月抽出一至两节班队课作为经典诵读活动课,将本月
所吟诵的古诗文全面复习,在班级内举行吟诵表演。举行古诗文默写或经典文化手抄报、书画展览、凡人凡言征集等活动。
注重校内向校外延伸,激励学生利用节假日开展多种形式的读书活动,多读多背从而多用,不增加负担,不断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开展“优秀诗文朗诵会”、“诵读小小擂台赛”、“读书大王”等评选活动。
二、措施到位
为调动学生参与诵读和创作的积极性,我班将通过灵活多样的方法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经典阅读活动,为学生搭建施展的平台,不断提高小学生课外经典阅读的兴趣,使优秀诗文诵背和阅读课外书籍活动成为学生课外生活的一件乐事。
1、举行了“中华诵经典诵读行动”的启动。
(1)在班内举行
“中华诵经典诵读行动”的启动仪式。进行国旗下讲话,使同学们明白讲普通话、诵读经典的意义和重要性,倡议师生亲近母语,共同行动。
(2)利用班队会深入开展推广普通话的宣传工作。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设计丰富多彩的内容,通过主题班会,让学生明白,作为中华民族的一份子,说普通话,写规范字,诵经典文,一定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2、积极组织师生参加各级各类比赛,提高全体师生人文素养。
(1)学校通过师生比武这个平台选拔优秀师生,通过培养诵读尖子,从而进一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广普通话、推行规范汉字,激发少年儿童对中华优秀文化和祖国语言文字的学习和热爱,增进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
(2)举行全校学生规范汉字书写大赛,从中选拔书法苗子,展示学校写字教育成果,进一步提高广大学生的规范汉字书写水平,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3、每个月各个班级评选“课外经典阅读小明星”,每月上报给学校,在升旗仪式上由校领导亲自表彰、宣传;
4、各班组织学生根据经典诗文进行写读书笔记、创编童谣、编抄报、编写书籍等活动,并定期举办交流评比。
5、举办了“经典阅读活动”,结合各项诵读竞赛,开展经典阅读故事会、读书心得交流会、优秀经典诗文朗诵赛、读书笔记展评等活动;通过活动,来检测学生诵读效果,激发学生诵读经典的热情。
三、收获和体会
1、丰富了学校的文化内涵。
(1)通过实践,初步探索出一条符合本校实际的中华传统经典诵读的路子,营造班级文化氛围。
(2)初步建立中华经典诵读教材体系、学生评价体系,培养了一批导读骨干。
(3)把中华传统文化的经典优秀思想与学校教育、管理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创新学习管理,让家长更满意。
2、全面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1)在诵读实践中,感受中华经典的魅力,提高记忆力,积累语言,促进语文素养的提高。
2)陶冶情操,发展个性,提高道德修养水平,使学生具有更佳的学习、生活状态,促进各门功课的学。
(3)锻炼了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学生通过自编自演节目、办手抄报,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协调能力,艺术鉴赏力等等都得到了极好的锤炼。
3、提高了教师的文化底蕴
(1)通过活动,理解中华传统经典对学生做人、做事、学习等方面的重大影响意义,陶冶自己的情操,树立更好的学习、生活的态度,积极投身于教育、教学之中去。
(2)掌握小学生经典诵读的方法,初步能创造性地展开活动,提高诵读效果。
四、今后的工作思路
1、总体目标
通过组织学生诵读、熟背诗文经典,让他们在一生记忆力最好的时候,以便捷的方式,获得主流文化的基本熏陶和修养。
2、
具体目标
(1)培养小学生的注意力和记忆力。
(2)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心地向善,修养提高。
(3)提升学生语文水平,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
(4)培养小学生读书兴趣,增加各方面的素养。
(5)引导父母子女一起诵读,增进亲子感情,提升家庭文化品位。
3、诵读内容
主要诵记内容以新语文课程标准中推荐的优秀古诗文及经典优秀选文为主。(其中有:《三字经》、《弟子规》、《论语》、《小学生必背古诗80首》经典的选萃等
4、教学原则和方法
A、原则
模糊性原则:不求甚解,只求熟读成诵。
差异性原则:承认学生个体间记忆思维等的差异性。
自主性原则:允许学生在规定阶段完成规定内容外,诵读更多的经典,并给予相应的评价。
鼓励性原则:以鼓励为主,引导学生热爱经典为根本。
B、方法
(1人人参与,个个提高。
(2)每日在校读10分钟。在学校由老师利用经典诵读课背诵。
古诗文背诵活动方案范文2
一、 健全阅读制度,让学生持续读
行为文化中固化、物质化的东西首先表现为制度文化,它是群体约定俗成, 共同遵守,促使行为长久坚持的显性保证。书香文化制度不是强制学生怎样做,而是让制度本身产生导向、激励作用。1. 时间制度。把课外阅读课纳入课程计划,每周一节,做到时间上保证、目标上明确,课课有内容,堂堂有书声。每天午间半小时静读时间,学生不走动、不言语、不作业,班级沐浴书香。2. 统计制度。统计的内容包括阅读的书名、篇名、页数、字数,读书笔记、心得体会的篇数等。统计能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阅读成就感。3. 交流制度。班级每周举行读书交流会,每学期举行演讲会、故事会、诗歌朗诵会等。4. 展示制度。每月一次的班级“读书悦读星”、“优秀漂流图书”和每学期一次的“书香家庭”、“书香小组”表彰。阅读成果的外在物化展示,旨在典型引路,辐射全体。
二、 开展图书漂流,让学生有书读
为解决农村家庭子女书源匮乏现状,每学期初,根据课标中年段阅读目标,结合学生的阅读兴趣,以问卷调查的形式,让学生自主选择阅读书目,然后以“征求意见稿”的形式,取得家长支持。学生购买书籍后在图书管理员处登记、造册、 上墙公示,真正实现“赠一本,读百本”的资源共享。图书漂流过程中,要求学生主动投漂自己的图书,乐意与漂友分享自己的图书,中途不将图书转漂他人,按规定时间归还。借阅时认真填写漂流卡,阅读后在漂流感言簿上及时写下自己的感受。根据图书漂流记载,让传漂过同一本书的学生聚在一起,组成“读书迷你吧”,手捧“漂流记录卡”或读书笔记,饶有情趣地分享阅读体会。
三、 活动激趣,让学生读得有兴致
1. 亲子共读。通过《亲子共读――致家长的一封信》、家长会,引导家长关注孩子在校与在家的阅读活动,吸纳家长热情参与阅读;定期或不定期举办亲子共读沙龙,交流亲子共读心得;开展亲子阅读征文、亲子手抄报、亲子日记评比,亲子朗诵会、亲子课本剧表演,“书香家庭”评比……以评比促阅读,共同享受读书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
2. 师生共读。教师根据个人实际,制订读书活动方案,明确阅读内容、目标、措施;倡导树立“读书――成长”意识,充分利用假期、双休日以及课余时间,自主内修,走近经典,品味名著,提升个人综合素养;和学生同读一本书,撰写读书笔记,和学生一道交流分享阅读感受;每学期撰写读书笔记不少于5000字,每学年撰写教育教学论文(或案例)2篇以上,课后必须撰写教后反思。
3. 班级读书节。班级读书节是学生一年一度的精神大餐,读书盛会。其间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检验阅读成果。以读为主的系列比赛:读书汇报会、国学经典诵读大赛、现代诗歌散文朗诵比赛、读书演讲比赛;以写为主的系列比赛:优秀阅读成长手册展评、读书知识竞赛、读书征文活动,在阅读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以演为主的系列比赛:课本剧表演、美诗文吟唱等。
4. 古诗文诵读。以五个“一”为抓手扎实开展古诗文诵读活动:班级黑板报开辟“每周一诗”栏目,学生备一本“古诗诵读积累本”,每周至少背诵一首古诗,每周的周五晨会为古诗诵读时间,每月底班队课开展“古诗文诵读考级”活动。
四、 阅读指导,让学生读得有质量
1. 读前推荐课。推荐时或讲述作品创作时的艰辛、有趣的故事,激发学生的亲切感,产生阅读动机;或通过生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简介读物主要内容,唤起学生的阅读期待;或借用名人(或媒体)对优秀读物的评价增强对读物的吸引力;或朗读精彩片段,激起学生的阅读欲望;或针对情节曲折的读物,叙述内容至处戛然而止,激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
2. 读中指导课。阅读方法指导方式要灵活多样,可以让学生结合个人读书实践,谈做法、谈体会,在充分交流的基础上,师生总结出方法;可以学生先阅读尝试,然后自己总结方法;也可以由教师运用实例进行专题讲座。无论采用哪种方式,都要使学生真正认识某种阅读方法的精髓,并通过阅读实践切实掌握,以提高读书的品位和质量。
3. 读后交流课。阅读交流一般提前一周告诉学生,以使学生对前段课外阅读情况进行回顾梳理,选准汇报的内容要点,列好汇报提纲。汇报交流时形式力求活泼多样,可以采用背一背、画一画、演一演等方式实现阅读成果资源共享。
五、 科学评价,让学生读得有效果
没有课外阅读有效性的科学评价,就会使阅读活动失去其意义和推动力。多一把评价的尺子,就会多一个爱读书的孩子。评价时,要遵循个性化评价原则、导向与激励性原则、模糊性原则、过程性原则,不仅评价学生课外阅读的质量和数量,更要关注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和习惯、课外自主阅读的能力、课外阅读的积累与运用。评价手段力求多样,可以采用活动评价、问卷调查评价、课堂练习评价、考级评价、档案记录评价、多元自主评价等多种方式,改革过去评价主体的单一模式,把“自我评价、学生相互评价、老师评价、家长评价”分别引入课外阅读能力的形成性评价之中。阅读活动开展一个阶段后,引导学生认真评价自己所制订的目标、计划实施情况,以及自己的阅读收获,进一步优化阅读心理,强化自我意识,提高调控能力。
古诗文背诵活动方案范文3
一、指导思想
全面落实《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有关要求,强化对学生语文课外积累与阅读的指导,帮助学生在小学阶段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阅读能力和阅读品位。在不加重学生课业负担的情况下,通过语文课外积累与阅读,拓宽学生视野,增强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理解分析能力和辨别鉴赏能力,提升语文学习水平,提高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为终身学习和未来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工作目标
1.认真落实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的“把课外阅读作为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达到“小学六年级背诵优秀古诗文160篇”、“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45万字”的要求。
2.激发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使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3.扩展学生阅读面,增加阅读量,使学生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丰富学生的积累,培养良好的语感。
4.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使学生养成写摘记和读书心得等良好阅读习惯。
5.增强学生阅读理解和分析鉴赏能力,注重情感体验,能初步鉴赏文学作品,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三、活动主题
品读经典,做书香少年。
四、实施办法
(一)精心选择课外积累与阅读内容。语文课外积累与阅读内容主要包括经典诗词、国学经典、经典名句、经典名著等,同时要注重成语的积累。各校要认真落实《市小学语文课外积累与阅读推荐内容(试行)》的阅读要求,成语的积累由各校自行选取。除此之外,可结合学校实际情况,科学论证,根据学生的阅读个性和阅读水平,自选健康向上、质量较高、适合学生阅读背诵的内容。
(二)保证课外积累与阅读时间。各校要结合本校实际,统筹规划,精心安排学生语文课外积累与阅读时间,以确保活动的有序实施。一是有效利用每天晨读、午读、下午放学前第七节课、校本课、语文机动课等,保证每周在校课外积累与阅读时间总量不少于40分钟;二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与课外阅读相结合,增大阅读量,扩大阅读面;三是指导学生充分利用课后零星时间分散阅读;四是利用周末和寒暑假时间,在语文教师的指导和要求下,引领学生自主阅读;五是利用学校图书室开放时间,教师带领学生集中读书。
(三)加强课外积累与阅读指导。各校要注重对学生课外积累与阅读指导,注重教授阅读方法,切实提高课外积累与阅读质量和阅读效率。一是各班级要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兴趣爱好制定符合学生实际的班级读书计划和学生读书计划;二是指导学生写读书笔记,可以摘抄好词佳句,或写读书心得(一年级因书写受限,可以写一句话或填词句,以阅读与指导为主);三是每两周至少上1节语文课外积累与阅读指导课(指导教师要有简要指导教案),时间可灵活掌握,但每节课应不少于15分钟;四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教授方法,指导自读,利用好语文教材中的“课后阅读链接”和“快乐读书吧”,引导学生由课内向课外延伸。
(四)开展多种活动推进课外积累与阅读。各学校要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阅读活动,营造人人爱读书的良好氛围,激发学生阅读的积极性。一是学校要积极开展读书专题活动,如读书节、读书月、读书周、读书竞赛等活动;二是为学生创造展示与交流的机会,开展读书沙龙、读书征文、读书演讲、读书报告会、课本剧表演、办手抄报、交流读后感、撰写读书笔记、诵读优秀美文、好书推荐、好书漂流等活动;三是开展“书香班级”、“书香家庭”、“读书之星”、读书笔记展评等评选活动,倡导师生共读、亲子共读,适当表彰奖励表现优秀的学生和指导效果明显的教师。
五、保障措施
(一)切实加强课外积累与阅读活动的组织领导。积极开展课外阅读活动,帮助学生在青少年时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各学校都要把开展课外阅读活动纳入重要工作日程,坚决克服畏难情绪,真正把课外阅读活动抓实抓好抓出成效来。同时各校要根据本方案精神,并结合本校实际,制定本校语文课外积累与阅读活动实施方案,完善各相关的读书制度,并认真组织实施。
古诗文背诵活动方案范文4
我校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以德立校、以德立人的办学方向,确立了“全面规划,整体推进,突出重点,讲求实效”的德育工作思路,拓宽了德育工作渠道,提高了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切实尊重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将日常培养与开展活动、激发积极向上的情感教育相结合,切实抓好对小学生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教育、诚信教育、养成教育、法纪教育以及心理健康教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加强德育队伍建设,提高德育工作质量
1.每年学校都开展“树党员先锋形象,做人民满意教师”主题实践活动
学校党支部坚持按时召开党会,通过学习,培养了一批入党积极分子;加强了党员的先进性教育,帮助党员提高思想认识,明确努力方向,密切联系群众。
2.学校重视对教师的培训,切实抓好教师的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教育
通过教育理论学习,举办专题讲座,加强德育科研等形式,不断提高德育工作者自身素质,要求老师为人师表、自尊自重、以身作则,不参与违公德、损害教师形象的一切活动,做到文明用语、举止有礼、谈吐文明、作风严谨、情趣高雅、爱岗敬业、治学严谨。
3.加强以班主任为主体的德育队伍建设,提高个人品德修养
组织班主任培训班,学习有关班级管理方面的知识内容,通过学习,更新了教育理念。社会要求把学生培养成为德才兼备的“四有新人”,所以,要求教师比其他职业的工作者具有更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社会对教师的职业道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教师要精力充沛、团结协作、宽容待人、热爱学生、仪表整洁、谈吐高雅、举止大方。
二、切实发挥学校、家校、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功能,加强学生德育建设
要坚持以学校教育为主体,以社会教育为依据,以家庭教育为基础,积极开展“三合一”的教育活动。班主任可通过家访和电访的方式与家庭经常联系,互相反映学生的表现情况和提出教育建议,充分发挥家校通、亲情电话的作用,帮助老师及时与家庭进行联系。我们对家长发放了有关家教资料,进行科学家教方面的指导,帮助家长掌握与子女沟通的有效方法,提高家教水平。从每月查阅的情况看,班主任和任课老师都能通过各种渠道及时地与家长取得联系,互相了解孩子们在学校、家庭中的表现,互相送上有针对性的建议或意见。为了更多地了解孩子们在双休日、长假期间的学习、生活情况,我们还要求班主任进行频繁的家访工作,做到时刻关注每一个孩子。
三、提升文化底蕴,深化未成年人德育教育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而学校文化是一所学校在办学过程中所形成的包括思想、理念、价值、传统、行为等在内的文化整体,既是一所学校在发展过程中积累的物质财富、精神财富,同时也是一种最重要的教育资源。一年来,在新教育活动的推动下,学校把德育特色教育纳入了学校工作总体规划,与学校文化建设有机结合。我们坚持教育科学发展观,提出了“注重文化引领,突出人文熏陶,立足特色强校”的发展思路,以“建设学校文化,打造特色品牌”为发展目标,实现了文化育人的功能,推动着学校健康、可持续发展。
1.建设环境文化,提高育人品位
众所周知,校园环境是学校文化的外在体现,是一所学校的名片;也正是通过这张名片,学校的人文特征、办学理念、文化品位、审美趋向将一览无余。为此,我们以“文化品位、现代气息、人文精神”为基本理念,将自然之美与人文之美有机结合,将现代气息与传统文化有机渗透,力求“一墙一角”皆文化、“一草一木”总关情,实现了环境文化熏陶的德育效能。走进校园,乐音缭绕,一曲曲美妙动听的少儿歌曲回响耳畔,享受童趣,催人奋进;“为学生一生幸福和发展作准备”的办学宗旨、“成长乐园、亲情家园、人文校园”三园式办学目标醒目耀眼,给师生以温馨提示……
2.建设课程文化,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是课程,课程是学校育人的主要载体。为此,我们牢固树立了为每一名学生设置最适合的课程这一理念,加快课程体系建设,丰富课程文化。我们在全面落实国家课程方案的同时,积极开发校本课程,扎实落实活动课程。一是落实“书香校园”诵读工程。学校编写了《西海声韵》、《经典诵读》作为校本课程,每周背诵两首古诗文,课前朗读,课间操、放学路队集体诵读,已成为学生的自觉行动。二是扎实开展活动课。坚持普及性班级活动课与提高性校级活动课互为补充,即班级活动课为普及性活动课,全员参与。以级部为单位,挖掘并整合本级部教师资源,根据教师技能特长,设计活动内容,打破班级界限,让学生自愿选择。三是综合实践活动课富有成效。综合实践活动,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以及动手操作能力,我们把每周三节的综合实践活动课连排连上,既保证了课时,又能使师生有足够的学习探究、调查访谈、动手实践的时间,确保综合实践课程扎实有效。四是培养学生终生受用的好习惯。我们坚守“教育就是培养习惯”这一教育理念,把学习习惯养成教育作为学校校本课程。五是认真开展文明礼仪教育活动。我们认真落实文明礼仪课程,组织开展文明礼仪进教室、进课堂、进学生头脑活动,用好文明礼仪教材,固定课时,配备兼职教师,备好课,上好课,学校定期不定期督查课程进展情况,将文明礼仪教育纳入教师岗位目标考核,纳入学生综合评价。六是倡导“说普通话,写方块字”,打牢学生素质的基石。通过专题培训,规范师生用语,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写字即育人,为培养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提高写字质量,实现校园用字的规范化,学校坚持把学生写字指导与活动课结合起来,为学生统一购买了庞中华的字帖教材。在课程设置中,每周安排两课时写字课,由语文老师指导书写,写字教学已成为我校对学生进行规范用字、养成教育的有效载体。
3.建设主题活动文化,提高学生道德水平
构建学生文化的意义在于让学生快乐健康成长,在于让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对社会的适应和创新。一年来我们以新教育为载体,以“基础扎实,全面发展;个性鲜明,人格健全;习惯良好,兴趣广泛”为培养目标,从学生的需要出发,创设适合学生发展的文化氛围,让学生自主发展,张扬其个性,培养其品行,身心得到了健康发展。
我们开展了主题教育活动,凸显活动育人。以新教育为载体制定每月一事活动方案,学校少队部以重大节日为载体,积极组织学生开展主题鲜明、形式活泼、丰富多彩而又富有成效的主题队会活动、艺术教育活动等。
四、加强法制教育宣传,预防未成年人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