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中小学生家庭教育课堂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中小学生家庭教育课堂范文1
【关键词】中小学 心理健康教育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G4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0(b)-0120-01
从上世纪80年代至今,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不断朝着全面、整体性发展,并且国家和社会对于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越来愈重视,目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主要是锻炼学生的意志,培养艰苦奋斗的精神,并且在此基础上增强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学校不仅要传授学生知识,更要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心理健康对于学生的全面综合成长有着关键作用。
1、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重视程度低,发展不平衡
由于观念没有转变,简单的将心理健康教育当作形式需要,作为应付检查,并且安排非心理专业的教师充当心理教员,有的甚至对心理知识一无所知。学校的心理健康课程形同虚设,学校乃至整个地区的教育部门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认知程度不深,仅仅把心理健康工作当成摆设。并且在心理健康工作经费投入上非常有限,严重的限制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虽然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始以来,取得了不俗的成就。但是从全国范围来看,明显存在着发展的不平衡,南方好于北方,沿海好于内陆,城市好于乡村。
1.2 理论研究薄弱
目前,对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定义、沿革、目标、功能等方面的认识存在着严重的分歧,对于许多基本概念还达不成一致,没有建立健全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体系。而对于如何在中小学形成完备的心理教育工作,也没有具体的理论指导思想,无法使心理教育工作科学系统的展开。传统的教育理念是做好应试工作,而忽视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当前的一大问题是理论研究工作远远滞后于心理健康教育的硬件设施建设,无论在资金投入或者在人才储备方面。因此,应该加大对心理健康教育理论的人才培养,并且呼吁教育部门组织专业人员对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问题进行研究。
1.3 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式缺乏规范性
目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式纷繁,不仅开设了基本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而且还包括组织心理教育讲座,建立学生心理档案等形式,但是这些教育形式大多存在不规范的缺点。特别是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效果不尽如人意,首先由于学校的不重视,并且课程紧张,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并不属于常规的教学范围,其次,教育课堂常常存在无序的状态,并且心理健康课程缺乏一定的教育标准,教师个人偏好的影响较重,心理健康教育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最后,在心理健康教育课堂上,存在成人化和知识化的倾向,这种教育内容不仅对学生无益,更加造成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反感。
1.4 专业人员缺乏
目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往往不是专业的心理专业出身,大多是由班主任或科任老师兼任,对于心理健康知识并不熟悉,有的甚至完全不懂,因而在心理课堂上或者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时,往往不能运用科学系统的心理知识或技能开导学生。中小学的心理健康教师大多充满热情并且富有责任心,但是这只是做好工作的基础,如果不具备较高的专业素质,那么在从事心理教育工作和心理咨询工作时,其工作质量肯定不乐观,并且有些不当的教育方式或咨询方式会造成适得其反的效果。而且在心理健康教育问题上,学校领导往往存在着错误的意识,许多一线教师因为任课成绩优秀,而被派往心理教育的岗位,殊不知心理教育与任课教育是千差万别的。
1.5 学校教育与家庭社会脱节
我国的学校教育一直存在着不对外开放的弊端,心理健康教育更是如此,如果脱离了家庭与社会,将心理健康教育局限于脱离生活实际的课堂或咨询上,不仅不能提高中小学生的心理素质,而且会让学生觉得心理教育华而不实,没有起到真正的教育效果。并且家庭生活对于学生来说是占大部分时间的,而且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在于让学生以健康的心理融入社会生活,而学校教育却与这两方面脱节,严重的本末倒置。
2、当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的对策
2.1 把握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向
目前我国的心理健康教育存在许多盲区,针对这些误区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把握好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向,是非常迫切的。心理教育的目的、意义、基本原则和实施途径都要加以明确,加大师资培训和队伍建设的力度,各个地区应该组织学习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做到读懂吃透上述文件,把握好心理健康教育的正确方向,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2 加大师资培训力度
心理健康教育的质量保证,必须以建立专业知识过硬,实践经验丰富的人才队伍为基础,要想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如果没有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很难想象教学会取得成功。因此,要加大师资培训的力度,将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培训列入当地和学校的师资培训计划,开展专业培训,使从事心理健康的教师提高对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并掌握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所必备的知识和能力。
2.3 学校教育与家庭、社会的结合
中小学生家庭教育课堂范文2
2005年下期**市基础教育工作布置与安排 文章作者:李牮宏 文章加入时间:2005年11月9日11:9 一、德育工作 德育为先、育人为本。为优化育人环境,着力营造和谐向上的育人氛围,达到抓德育、促智育,抓德育、促教学,形成良好的学风、教风、校风。今年下期要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1、抓家长学校建设——探索德育机制 家长学校,以未成年人的家长及其抚养人为主要对象,是为提高家长素质和家庭教育水平而组织的*教育机构;是宣传正确的家庭教育思想,普及科学的家庭教育知识的重要场所;是中小学、幼儿园开展家体教育工作,联系学校、家体、社会,促进形成三结合教育网络的工作桥梁;是优化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环境,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已经成立家长学校的城区学校,要进
一步开展好“四个一”活动,即组织家长读一本书,给家长上一堂高质量的课,举行一次家庭教育经验交流,开展一次亲子活动;要建立家庭教育讲师团队伍,要建立家长学校活动档案。全市各乡镇中小学及城区幼儿园要在今年成立家长学校,家长学校要有牌子、有教室、有活动安排。全市将评选3所示范性家长学校。新建立家长学校的单位要做好《家庭教育读本》的征订工作。 2、抓骨干——加强队伍建设 加强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必须有一支过硬的德育师资队伍。为了推进德育队伍建设,全市各中小学校要明确要求全体教师“立终身从教志向,树为人师表品行,兴教学研究风气,尽教书育人职责”,形成“人人承担育人重任,堂堂渗透德育内容,处处蕴含德育寓意,时时贯彻德育思想,党政工团齐抓共管”的良好德育氛围和格局。 今年,全市各级各类学校要探索班主任等级评价工作。即建立班主任等级(优先班主任、合格班主任、见习班主任)评价机制。评价方案要在9月底前交教育局基教股。 3、抓规范——培养行为习惯 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学校德育的基本要求。为此,各学校要抓《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落实,加强行为习惯的训练。要向蓼江中学、完小那样,把《规范》细化为校纪校规、班纪班规,贯穿于教学、日常生活、学习、待人接物等各个方面。明确学生一日常规,包括进校、离校、集会等校园规范,起床、用餐、就寝等家庭规范,上学、放学、行路途中的交通规范。要向市立中学、鲤鱼江完小等学校那样,经常性地开展学生仪表仪容检查。政教处、团委、学生会每学期要组织多次全校性的检查。通过对学生仪表仪容的检查,规范学生的穿戴,体现中学生的精神面貌。对新生报到注册后要组织学习《学生手册》,遵守《学生手册》的教育活动。总之,在“抓规范”的落实过程中,既从大处着眼,又从小处着手,力求让学生做到在学校是个好学生,在家庭是个好孩子,在社会是个好公民。从而增强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 4、抓活动——创设德育情景 今年九月是“全国第二个中小学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各学校要广泛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诚信教育活动、德育共建活动、青年志愿者活动、主题班会活动、校园文化建设活动、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学校要建立专项活动档案,12月底要上报德育活动总结到基教股。要建立学生成长档案作为改革学生评价的重要内容备查。 开展德育校本课程开发的**、***、**、**等校,要尽快实施,形成特色,做出成效。 全市九月将举行中小学生新童谣、新儿歌、新诗歌学习诵读和演唱活动。举行国旗下的讲话,如:《把握每一天》、《成功始于足下》、《每天进步一点点》、《冲刺》、《你努力了吗》、《青春永不言败》、《生命就是时间的积累》、《尊人者自尊》、《学会关爱每一个人》《从小事做起,从我做起》、《靠天靠地不如靠自己》等专题演讲材料评选活动,通过活动,使爱国主义教育化为学生现实的具体行动——勤奋努力,提高素质,报效祖国。 二、“星级平安和谐校园”创建工作 安全无小事,责任重于泰山。各学校要进一步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确立“学习安全教育法规知识,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培养学生良好的自护能力,降低安全事故出险率”的安全工作方针,坚持“制度保证,重在预防”的安全工作思路,以“平安和谐校园”创建活动为载体,以更加扎实有效的工作,确保师生生命和学校财产安全,确保学校安全工作取得更加显著的成绩。“平安和谐校园”创建活动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5、抓学校食堂安全信用等级建设 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是筑一道食品安全的保护墙。我市被确立为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省级试点城市,试点行业包括粮食、肉类管理,严格辍学学生报告制度,流动人口子女入学登记制度和劝学制度,对辍学率达3-4.5%以上的学校进行专项督查,保障适龄儿童少年都能按时入学,切实巩固和提高“普九”成果。 建立、健全普通高中学生学籍管理制度及其配套的学生档案管理制度。普通高中的学生档案,应实事求是地全面反映学生在校期间德智体美诸方面的表现情况,为高校招生、军队征兵、社会招工等提供参考。 10、要进一步完善普及程度统计、普九资料和贫困生档案。制定贫困生资助管理办法,做好“两免一补”工作。 11、进一步加强对公民办幼儿园的指导,实施幼儿园评估年检制度,规范其办学行为。 12、推进高中阶段教育普及工作,制定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规划和年度推进计划,建立初升高比例和高中阶段教育普及率乡镇目标考核制度,加大对高中阶段教育普及程度的考核力度。 四、课程改革与教育教学管理工作 13、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环节。一是全面落实课程设置标准,开齐开全学科,严格按照课程设置、教学进度进行教学。开设小学英语的学校,每周要开足4课时。 二是建立对新课程的跟踪、监测、评估、反馈机制,加强对基础教育质量的监测。未来三年将是我市的质量年,将积极探索学生综合素质评定路子,指导学校实行学生成长档案评价方式,完善中小学教学质量检测模式与手段,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14、加强对新课程实施情况的调研与学校教育工作现场督查。 充分发挥教研部门对教育教学的研究,指导与服务功能,引导教师进一步加快角色转变步伐。为准确掌握实验进展情况,组织教研部门开展新课程实施情况视导活动。在教学实践中注重反思,总结经验,研究困惑,着眼小问题,不断改进,使教研工作真正贴近实际,解决问题,讲求实效。要制定课堂教学质量评估办法,做好全市中小学课堂教学评估工作。 教育局的调研与现场督查,除对学校的安全卫生、校纪校风现场督查外,今后将重点看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是否实现“三个转移”,是否把握“三条途径”,是否突出“三个重点”,即实现“素质教育由重课堂教学形式向重课堂教学质量转移,教育科研由重形式、重立项向注重为提高教学质量服务转移,现代教育技术由注重“装配”向注重“管用”转移;把握“教育观念、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三条途径;突出“校本教研、评价体系和课堂改革”三个重点。 15、改革教学常规管理,形成新的有利于新课程实施和教师成长的教学管理制度。 加强学校对教师备课、研究教材、钻研教法的评价管理力度,提高教师课前准备的实效性和有效性。 五、科技创新教育与学校体育、艺术教育工作。 16、科技创新教育 在青少年中开展各种科技创新教育活动,使他们从小对科技产生浓厚的兴趣,树立起崇高的科学理念,对培养跨世纪人才是十分必要的。我国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已经举办了十多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等奖励活动;2001年起,每年五月份第三周规定为“科技活动周”;教育部于2002年了关于获得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二等奖的高中生保送普通高校的通知;2004年又了省级以上该大赛获奖的高中生高考录取加分政策。 为提升我市科技创新教育在**的地位和水平,推动我市青少年创新教育的发展。一是要谋划好青少年活动中心的项目、设施设备,为青少年创新教育开辟活动场所,经常对师生开放,让学生在“科技园”中不断受到熏陶,培养科技创新兴趣。二是改组**市教育系统科技辅导员协会。各学校要聘请教育系统老科技辅导员一名,在职教师2-3名,组成科技创新教育辅导小组,建立以物理、化学、生物、
自然、模型、科幻绘画、信息技术等为主的学科科技创新实践活动小组,把有兴趣的同学组织在一起,在辅导教师的指导下,开展经常性的创新实践活动,锻炼学生动脑动手能力。特别是各高中学校,要充分认识其重要性,发挥“科技活动周”的作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创造性实践。三是开展一年一度的学校科技创新大赛,展示成果,加强宣传,营造氛围。建立稳定的学校科技创新教育竞赛活动及激励机制,鼓励师生积极运用所学知识参与科技创新活动,多出成果。四是组织好《中学生百科》的征订工作。 17、学校体育、艺术教育工作 学校体育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在教育系统广泛深入持久地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大力增强青少年学生的体质、意志力和终生锻炼的自觉意识。 今年的主要任务一是在10月份前做好**市第十一届中小学生运动会各项筹备工作。二是推广《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提高体育课程和课外活动的质量,建立学生体质健康监测体系。各学校要配置一套《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器材,一套《健康标准》管理软件(学校版)。三是认真做好迎接**省教育厅中小学校体育卫生艺术与国防教育督导检查,按照通知要求和《中小学校体育卫生艺术与国防教育督查纳入和评价标准》,认真抓好落实。 文章出处: 自己创作 【大 中 小】 【打印】 【关闭】
中小学生家庭教育课堂范文3
关键字: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对策
前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小学健康教育越来越成为我国教育工作中的重点领域及。关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加强对其的心理素质的提高,健全人格,从而实现中小学学生的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但是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同时,也存在了一些问题。如何针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化的解决对策成为当代教育工作的当务之急。
1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中的现状
1.1没有充分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的重要性
该情况将造成各中小学不能平衡发展,一些学校没有深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只为应付上级部门检查,没有安排专业教师作为心理辅导教师,心理专业知识不足,难以对学生正常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这都将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产生不利影响。一些学校还将心理咨询工作作为对一些精神障碍学生的处理机构,将心理健康教育视同与一般卫生知识学习相类似,对心理咨询中心没有创造必要的条件,在组织管理、人员安排及经费等问题上没有进行必要的投入,与教育部对于心理健康教育的要求存在较大差距。
1.2很多学校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都不够理想
预防教育与心理素质的提高是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核心,进行心理辅导与咨询主要是以课堂作为主要渠道,但目前很多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实际情况还不够理想。一是有些学校教务部门将课程紧作为理由,不能将心理教育课程积极纳入教学管理体系;二是一些中小学开设同类课程基本还是无序状况,由多人独自开设课程或讲座,协调性不足,或在课堂中只对一些个人偏好的心理调节方法进行讲授,没有系统科学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甚至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采用的教学模式还体现出课程化、成人化、知识化。很多中小学采用的说教简单生硬,对心理学专业知识生搬硬套,使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成为主要对心理学知识进行传授的学科,要求学生对很多名词解释进行背诵,对不同年级规定训练目标任务,这不仅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不利,也使学生在无形中增大了心理负担。
1.3中小学心理咨询普遍不具有良好的工作条件
心理咨询与常规的中小学教学活动不同,对工作环境具有不同要求,但各中小学心理咨询工作条件还比较简单,办公室达不到所需面积,设施不足,有待于尽快予以改善。部分中小学心理咨询室面积不足,或与其他办公室在一起办公,这与心理咨询工作原则和要求不符,心理咨询不配备专职人员,经费投入不足,值班时间不固定等现象也都比较常见。
1.4专业人员没有配备,现有心理咨询人员业务素质不高
中小学目前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基本上很少出身科班,很多都是由班主任或政治教师进行兼任,因没有经历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培训,所以在工作中应用心理专业知识对中小学学生的指导能力普遍不足。
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的技术性和专业性都很强,其方式方法、原则及技能都各不相同,与传统思想政治工作的差别较大,因此对于从事中小学心理咨询人员的业务素质要求较高。若只是依靠个人热情而科学精神不足,或由于工作所需从事心理咨询工作,就势必会影响对学生心理咨询的效果,严重的还将采取不当措施而导致较为严重的后果。
1.5学校在辅导上处于工作重心,而对家庭社会的配合不够重视
中小学教育一直以来都或多或少地存在“关门搞教育”的实际情况,心理健康教育更是这样。尽管在一些地区中小学学生心理辅导的成绩比较突出,但很多的细腻教育也还是停留在上课和开展心理健康活动,最多聘请专家进行讲座等方面,主要是为提高中小学声誉,但远没有达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作用。由于中小学学生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家庭和社会中度过,可以说,家庭的支持和社会的配合相脱离的心理健康教育是不全面的,教育效果也是不明显的。
2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2.1加大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力量投入
首先中小学校要加大师资力量投入力度,学校应该应聘专门从事心理学和教育学工作的主要教育人才,让更多的心理健康教育人才涌入教育事业中来。对在校老师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对于培训后的优秀教师,让他们转换岗位,从事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2.2建立健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学校领导作为学校管理工作的决策者,应该建立健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建立以学校为主,家庭教育为辅的心理教育管理机构,学校要加强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管理能力,提高组织能力和决策能力,并由专门的教育心理学和教育专业定期为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进行指导和成立专门的研讨机构,学校根据中小学生的自身实际情况,结合心理健康教育的现实规律制定相应的教育方法、教育理念和最终的教育目标,将学校的心理教育工作落实到位[3]。
2.3建立多元化的心理健康教育途径
针对全校学生,中小学校可以开设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通过教师讲课、学生讨论、课外活动等形式来加深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解程度,培养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针对于每个学生的不同心理健康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积极引导,使其的心理朝著健康稳定的方向发展。同时,加强学生的社会实践内容,通过参加公益活动、社会实践,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从而保证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效开展。
3结束语
综上所述,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教育事业的基础性工程,是加强新时期人才建设的根本保证。本文通过论述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发现目前其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存在教育系统不完善、师资力量不足、教育途径单一和方法僵化的问题,从而提出了加大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力量的投入力度、健全教育体系、建立多元化的教育途径和学校要转变思想观念,加深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认识理解的对策,目的在于不断促进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全面、有效、科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康井泉,刘民.进行的几项策略[J].北京教育,2012,5.
[2]刘华山.学校心理辅导[M].湖北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
[3]张瑞彬.浅析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2,(8).
中小学生家庭教育课堂范文4
一、显性课程的开发
(一)自主开发生命教育校本教材
长期以来,生命教育的缺失使得小学生乃至青少年不会欣赏音乐,不想阅读经典,沉迷于网络游戏,精神世界一片荒芜,面对各种困难和挫折时,无所适从,彷徨无助,导致心理防线失控,最终选择伤害别人或毁灭自己,给家庭社会带来无法弥补的缺憾。目前为止,国家还没有出版发行有关生命教育的国家课程。进行生命教育校本教材的开发是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况且,校本教材的要求不是太高,学校的自主性灵活性较大。学校可以结合校情,学生的年龄特点、区域特征等实际情况,自主开发生命教育校本教材,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我校把“生命教育”作为办学特色,依据尊重生命成长规律的角度出发,从生理、心理、道德伦理三个层面,编制了生命教育校本教材一一《灿烂的生命》,分认识生命、尊重生命、保护生命、提升生命四个版块,对学生进行身体安全与健康、生命的价值和意义进行教育引导,使其具备保护自己的基本常识与技能,明白生命的意义与真谛,珍视自己和别人的生命。
(二)借鉴或整合现成的生命教育校本教材
关于生命教育课程的开发,有些学校起步早,做得比较好。例如北京师范大学亚太实验学校的生命教育校本教材《美丽的生命》;云南省开创了“三生教育”,编写《生命・生存・生活》三生教育系列教材;吉林省成立专门的“生命与安全教育研究中心”,组织省内外生命教育的专家学者、吉林省优秀中小学知名骨干教师和生命教育的教科研人员,反复研讨修订,开发学校《生命教育》系列教材和读本。我们可以根据需要,进行有机整合,使之成为我们进行生命教育的有力工具。
二、隐性课程的开发
(一)学科渗透生命教育
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是教育本质的回归,是全体教育者的共同使命。依据《纲要》的规定:中小学生命教育要有机渗透在学校的各门学科、各个环节、各个方面,学科教学有渗透生命教育的必要性和历史使命。各门学科的学科特点明显,针对性较强,其教育内容、教学活动中蕴含了大量的生命教育因素,教师可以捕捉到渗透生命教育的结点,精心设计,创设不同的情景开展教学,使课堂成为实施生命教育的重要渠道。例如: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大都文质兼美,语文教师要充分发挥课文文以载道的特点,在教学中渗透人性教育和人文教育,使学生受到强烈的情感和道德的震撼,进而反思自己和他人的态度和行为,学会欣赏生命之美,尊重生命之坚,让生命更有张力;音乐美术学科以其独特的魅力,引导学生从小学会认识美,享受美,从而引导学生热爱生活,珍惜敬畏生命,让生命更有魅力;体育教育更直接帮助学生锻炼身体,强健体魄,让生命更有活力。
(二)利用实践活动开展生命教育
生命教育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认识过程,但靠言语的说教效果是单薄的。“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我校倡导体验式的生命教育,通过开展实践活动或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去参与,去体验,去感受,去思考,去遐想,去探寻,在体验中了解生活环境、生存状态、生长规律,进而学会生活,学会在生活中坚强;理解他人的生活处境,进而学会体谅他人,学会与人相处;了解生命的奥秘,进而学会尊重生命,珍爱生命。例如“雾霾天气”的调查活动,让学生了解雾霾的形成、危害、防治的方法等;在“法庭审判旁听”的活动中,学生感受到了法律的威严,犯罪分子的忏悔……这些活动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对学生进行关注生命、珍视生命、热爱生命的教育,对学生进行安全告知,使他们学到了安全知识,增强了生命意识,提高了自我保护的能力。课外活动是学生体验生命成长、感悟生命价值的重要途径。学校要充分利用班队活动、节日、纪念日活动、小记者训练营、仪式教育等多种载体,开展生命教育活动,让学生作为主体参与到活动中去,在活动中学会体验、诠释和选择,并形成有关生命的价值判断,从而感悟生命的丰富多彩和无限价值。
(三)配合家庭教育进行生命教育
家庭是社会的主要组成单位,孩子是家庭的希望和未来,孩子的生命教育问题不断地警醒大家:家庭生命教育的缺失是造成问题学生的主要成因。所以,当务之急,必须尽快填补家庭生命教育的空白,让生命教育如同“王谢堂前燕,飞人寻常家”。家长作为孩子的监护人和成长旅途中伙伴,广泛接触社会,参加不同场合的社会活动,具有学校教育无法比拟的先天优势,我校经常利用寒暑假,让家长和孩子共同种植一株植物,可以是豆子,也可以是小树等,让学生深切感受生命生命兴衰的过程,从而唤起孩子们生命意识。现在的孩子对网络游戏沉迷,加上一些玄幻穿越等网络文学的误导,他们对死亡的概念比较模糊。家长可以带孩子参加一次葬礼,让孩子认识到死亡不是游戏,也不可怕,它是生命的一部分,也是生命的必然归宿,正因为每个人都会死亡,所以我们应该珍惜生命,努力实现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同时引导孩子去认识生命的生老病死现象,了解新老更替是一切生命的规律,启发孩子对生命的深层思考,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生命观,从而懂得珍惜生命,欣赏生命,尊重生命,成全生命。
中小学生家庭教育课堂范文5
:刘处长,您好。党的十提出,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科教名城,成都是如何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的全过程?
刘科:教育肩负着向青少年播撒核心价值观的种子,引导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颗扣子”的重任。我们结合工作实际和大中小学生的年龄和特点,通过不同的途径,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到教育教学和管理服务各环节。
第一,发挥教师的榜样示范作用。我们将师德作为教师考核、聘任和评价的首要内容,大力培养学高身正的教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纳入教师继续教育课程体系,开展骨干教师和未来教育家培养,注重校长专项培训与研修。通过大力弘扬优秀教师的高尚师德和先进事迹,发挥教师的榜样示范作用,形成“全员育人、全科育人、全过程育人”的浓厚氛围。
第二,发挥课程的主阵地作用。课程集中体现国家意志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学校一切教育教学活动的总和。我们根据不同阶段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成长规律,优化调整各学段德育课程的主要内容,突出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的教育重点,形成循序渐进、大中小学有机衔接的内容体系。统筹品德、语文、历史、体育、艺术等学科,按照“总体融入、结合教材、突出重点”的原则,根据不同学科的特点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现有教材的有机融合。
第三,发挥社会实践活动的育人作用。我们绘制成都市未成年人社会实践版图,逐步完善中小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体制机制,探索建立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生态文明教育、现代公民教育等多个大主题,实现“学科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的精准对接。充分利用博物馆、美术馆做好全市中小学生校外社会实践活动,开展爱国主义、传统优秀文化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宣传教育,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升华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理解。
:前不久,成都市出台了《加强班主任队伍专业化建设的实施意见》,提出将全面推进班主任队伍专业化建设,到2020年,培养一批国内知名的德育专家。请问,成都市教育系统将通过哪些措施实现这一目标。
刘科: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时效性不强,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做事的人。教师与时俱进的能力不强,凭经验办事,是造成这一现象的重要因素。新时期的特点要求教师尽快转变。班主任是学校教育的实施者,是各项教育教学工作的直接落实者,是家校沟通的纽带,是学生成长路的指路人,因此,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非常必要,迫在眉睫。这次,我们在全国范围内首次提出了中小学班主任应该具备的“六大专业能力素养”:一是班级建设能力,强调班级的精细常规管理,抓实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培养学生自主管理意识;二是指导个体发展的能力,强调全面了解、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不让一个学生掉队;三是课程育人领导力,强调学科间的配合协调、德育课程资源挖掘、活动实践育人;四是家校共育协同能力,调动家长参与班级管理,创新家访形式,增进家校沟通、家校合作;五是心理健康教育能力,强调心理知识和技能的掌握,能及时发现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困惑,并跟进解决;六是网络媒介育人能力,强调对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帮助学生树立网络责任意识,正确对待网络虚拟世界。
为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将紧紧围绕“六大专业能力素养”,不断建立和完善班主任准入与研培机制,推进十大项目任务:一是建立《中小学班主任任职资格标准》,全面推进班主任准入制;二是探索中小学班主任职级管理制度和班主任导师制,充分发挥优秀班主任的引领、辐射与示范作用;三是建立和完善市、县、校三级班主任教研制度;四是建立科研课题管理制度,提高科研效率和水平;五是完善教科研工作网络体系;六是建立《中小学班主任培训标准》,将班主任培训纳入教师全员培训整体规划;七是推进市县校三级培训的规范化和制度化,建立校级常规培训、县级专题培训和市级骨干培训有机衔接的班主任培训体系;八是建设50所班主任发展基地校,为各级各类班主任培训提供研修基地与平台;九是建立和完善班主任月津贴制度,绩效工资分配要向班主任倾斜,并动态调整;十是评选“班主任带头人和特级班主任”,建立50个市、县级 “班主任(德育)名师工作室”。
下一步,我们将制定班主任工作的标准,为班主任量身打造课程和教材。
: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前提和有机组成部分。作为全国首批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区之一,成都心育工作有哪些经验可以一同分享?
刘科:近年来,我们坚持“分层推进、典型引路”的区域推进策略,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机制建设、教师队伍建设、心理咨询室建设、心理课程建设和灾后心理重建为重点,完善区域心理健康教育的长效机制,有力促进了学生的心理健康维护和心理素质培养,形成了良好的区域发展态势。市教育局成立了成都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委员会,通过详细的评估办法审核市、县两级心理健康教育实验校,建立起了科学规范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机制。目前,成都中小学心理咨询室已实现全覆盖,学校心理咨询(辅导)室成为了学生倾吐心声、寻求帮助、放松心灵的温馨港湾。
另外,成都市教育局组织全体教师参加心理健康教育培训,我市初步建立了心理辅导员资格认证制度,极大的调动了教师的积极性。目前,全市获得C级心理辅导员资格证书的教师人数占到全体班主任人数的98%,全市中小学全部配备了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我市制定了《成都市自然灾害后师生心理危机干预方案》。形成了灾后心理教师培训的“心理教练培养模式”和“心理危机干预种子教师培养模式”,保障了灾后心理重建有序、科学、可持续发展。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提出明确要求,在加快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背景下,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面临新的历史机遇。未来五年,成都市教育局将重点实施三级心理维护体系建设、教师队伍心理素养提升、心理危机干预体系建设、心理课程体系建设、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创建、心理健康教育信息化平台建设等六大工程。主要包括学校心理辅导室(中心)建设、中小学生十项心理素质技能培育计划、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争创计划、信息化平台建设等21个推进项目,其中多项新举措达到“全国领先,西部一流”水平。
:2012年,成都市从建立和完善现代学校制度的角度出发,对家长委员会赋予了五项权利,更加有利于学校管理和家委会作用的发挥。请您同我们介绍一下具体做法有哪些,以及下一步在家校工作上有哪些新的举措?
刘科:我们对家长委员会赋予了五项权利:重大事项知情权、参与决策权、评价权、质询权、监督权。一是促进各学校加强家长委会的制度建设,完善家长委员会日常工作制度、会议制度、议事规则、调研与沟通制度、学习培训制度、志愿服务制度、考核评价制度、档案管理制度等,促进家长委员会规范有效运作;二是在全市范围内实行了配证上岗,学校或区(市)县教育行政部门向委员、主任委员颁发家长委员会委员证,委员可随时到校调研、督查工作,现在全市学校大门随时向家长们敞开;三是建立了例会机制,学校家长委员会每学年召开例会两次以上,年级家长委员会每学期召开例会两次以上,班级家长委员会全体委员会根据需要适时召开,家长不单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监督者”,更是学校各项工作的“参与者”;四是各类评价考评逐渐完善,我们定期举办家长委员会工作现场会或经验交流会,评选“家长委员会建设示范学校”,对家长委员会工作成绩突出的集体和个人给予表彰,以推动家长委员会依法、规范、有序、有效地开展工作。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加强家委会的规范建设,明确其地位,完善结构设置,加强机制建设。如,建立健全驻校办公制度,我们要求各学校根据实际条件设立家长委员会办公室,由家长委员会代表轮流驻校办公,每天完成“六个一”工作(听一节课、谈一次话、巡一遍食堂、转一圈校园、查一项安全、提一个建议),协助学校做好教育教学工作。探索“家长义工”工作模式,邀请家长志愿者参与学校教育教学活动,如开设兴趣讲座、组建校园护卫队、协助开展教育活动等。做好“动态家庭教育记录”,对各个班级学生家庭成员状况变化、家长参与家庭教育培训状态、家长参与亲子活动等情况,做到分类记录、及时更新,保证及时了解学生家庭变化,便于有针对性地开展家校沟通,做好心理疏导。
:品格教育是德育的重要方面。请问,成都全市以“中小学生品格教育的实践研究”课题为引领的品格教育是如何推进的?
刘科:品格教育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基础,梳理中小学生基本的品格类别、并以阶梯课程的方式逐步提升培养。通过营造学校品格教育氛围和环境,凸显品格教育要素,如品格墙、榜样力量、升旗讲话等。形成序列化、主题式的品格训练方式,不断固化内容及方式,形成学校品格教育常态。形成品格教育学校、家庭、社会指南。形成成都市中小学品格教育特色教材,并推广使用。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课堂教学中的创新性实践。
今年我们出台了《中小学生品格教育的实践研究》的实施方案,由成都市教科院与《精神文明报・品格周刊》联合成立品格教育项目研究组,研究并推进品格教育项目包括建设品格教育实验基地校,推进项目实践与研究。研究、开发品格教育的课程和教材,同时,组建品格教育教师协作团队和家长志愿者之家,共同参与到课题的研究、推广中来。现在全市已经有近400所学校加入了课题研究,虽然开展时间不长,但在学校有了很好的反响。
中小学生家庭教育课堂范文6
目前全国上下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十分关注,就其概念而言,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中小学生的心理发展变化的特点,运用有关心理健康的方法和手段,培养中小学生的良好心理素质,维护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的教育活动。中小学生在这一时期生理、心理等方面处于急剧变化之中,加强对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全面推动素质教育的必要环节,是适应竞争日趋激烈的时代要求。近30年来国家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高度重视,社会舆论的广泛认同,给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但心理健康教育在操作过程中却出现了一些问题,甚至使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适得其反。因此对目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一些误区,进行必要的梳理,加强认识、加以防范,就能较好解决当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问题,更好地为广大中小学生健康成长提供必要的保障。
1目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1.1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化根据国家和地方课程要求,目前大多数中小学都设置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心理健康课程的开设保证了广大中小学生能够接受正规的心理健康教育,在老师的指导下,掌握成长过程中必要的心理发展的知识,逐步建立起清晰的有关心理健康知识体系。但是,从实际情况看也存在着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仅仅灌输知识,甚至让学生死记硬背的现象。其实,一直以来我们都重视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能力的发展,甚至存在着用知识取代能力的误区。从本质而言,心理健康不等于心理健康知识,决不能用简单的知识传授来替代心理健康能力的培养。在学生的成长中,心理健康知识是必要的,但绝不是传授完知识就万事大吉了。学生的成长是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只有我们重视学生运用知识解决自身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才能赋予学生健康成长的金钥匙。而且,在授课过程中,教师也应该采取多种形式,比如,校园情景剧,结合生活实际情况,让学生参与其中,在活动中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从而增强他们未来面对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1.2中小学心理健康教师非专业化广大中小学为了开设心理健康课程,要配备相应的教师,然而目前我国教师聘任中却没有相应的心理健康教师的岗位。因此让一部分教师转岗担任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不失为一个解决燃眉之急的方法,这样的做法,固然解决了心理健康教师缺乏的问题,且这些教师有一定的教学经验,能尽快掌握学生的心理状况。但是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这些教师缺乏相应的专业知识,给予学生的多是课本上的知识,加之教师缺乏相应的专业技能,因此在给予学生帮助时难免捉襟见肘,力不从心。因为是非专业教师,虽然有些地区和学校也对这些教师进行了培训,但因为时间较短,所以也谈不上有完整的知识体系,更不用说知识更新。这就造成教师的知识是死知识,是固定的。在实际教学中难免会望文生义,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1.3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形式化应该说,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健康的重视,特别是对心理健康的了解,越来越多的学校顺应时代的发展要求,开设了心理健康课程,甚至还设立了心理咨询信箱和心理咨询室。但是,如上文所说,授课的教师多是转岗的、非专业,因此,他们的上课热情就大打折扣,上课也就流于形式,多是讲讲课本,让学生自己看书,甚至有些时候其他学科的教师要求占用心理健康课来完成他们的教学任务或作业,把心理健康课当成了可有可无的摆设。这就造成了上级检查时应付作假的局面,课程表上都有,实际却是学生自习课的别称。对于心理咨询信箱,更是无人问津,即使有了一两封咨询信件,也多是石沉大海,没有回音。心理咨询室,虽然设施齐备,却无人值守的时候居多,更可笑的是,某些学校为了展示自己在心理健康教育所做的工作,专门组织教师和学生“假咨询、真拍照”,以备宣传和检查。这样的课程、信箱和心理咨询,对学生而言,有多大意义,只不过是应付检查的工具罢了。
1.4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非常态化、个别化心理健康教育是个舶来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认识的提高,已经逐步接受了这个新生事物,并越发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多数家长认为只有孩子表现出问题后才去找老师咨询,平时对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的问题不闻不问,很少有家长会和孩子谈谈心里话,所关心的只是孩子吃穿用和考试成绩,认为只要孩子生活好、成绩好,其他就没什么问题。学校里,教师的主要精力多是放在学生的成绩上,平时多是关注学生成绩高低、进步退步的问题。所以心理健康教育中,关心的也多是成绩好的学生和调皮的学生,对大多数学生多是相对忽视的,因此,心理健康教育就成了帮助成绩好学生的助推器、对付调皮学生的法宝,其他学生也只是有了问题,才会得到老师的关注。这样的心理健康教育是非常态化的、片面化的,它关注的只是问题出现的时刻和个别学生,又如何能帮助广大中小学生度过儿童期、青春期,顺利成长呢?
1.5中小学心理健康教师自身问题被忽视正如上文所说,目前大多数心理健康教师都是转岗或兼职教师(如思想政治教师兼任),因此这些教师自身的问题往往会被忽略。学校不会在意他们是否能够胜任,也不关心他们在教学过程中的一些问题,更谈不上和其他各科老师集体教研了。因此,担任中小学心理健康的教师多是单枪匹马,学校和其他教师的支持很少,难免会出现一些力不从心,感到自己精力有限,却没有相应的支持和鼓励。加之有些教师是兼职,所以,也会感到要做的事情又太多,时间却有限。因此,面对个性不同的学生,面对成长中的学生,他们往往会比其他科教师感到更多的压力,体会到的成就感也更少。教师的心理是否健康,对整个教学活动和学生的健康成长非常重要。让我们担忧的是,心理健康教师的这些问题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或者,在某种程度上,是忽视、漠视。试想,如果教师带着一种压力或者勉强应付,这样的课程能给学生带来什么呢?
2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建议
面对全国上下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对于上述问题,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改进,把这项工作做到实处,以达到预想的效果。
2.1思想上落实,从学校到家长,从课程到生活其实,就目前的形势看,可以说我们是很重视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但是从思想又存在着轻视的思想,这和我们一贯重视学生的考试成绩有很大的关系。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学生成绩成了唯一衡量的标准,因此,对待心理健康课程,就成了其他科教师的自习课或者作业课,甚至家长也觉得孩子只要成绩好,其他的问题都没什么。因此,我们不仅要口头上重视心理健康教育,更要在思想上落到实处。就学校而言,要保证心理健康课程顺利实施,不能仅是可有可无的应付上级检查的课程表,也不能当作学生的自习课或作业课。就家长而言,绝不能只是孩子出现厌学、逃学或者其他问题了,才想着去关心孩子的学习生活,才想着从心理上关心孩子。课程的设置不是简单的多了一节课,多了一门课,而是有着其科学依据的,因此从学校到家长,都要重视孩子的心理健康课程的进展。而且,更为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把在课堂上学的知识运用到自己的生活中,把知识用来解决成长过程中的烦恼,做到学有所用,这样的知识才是最有用的,这样的做法也是开设课程要达到的最终目标。任何知识都是用来解决实际问题,如果脱离了实际,知识就只是死知识,知识就是力量也就无从谈起,因此,应该在日常生活中增加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运用。#p#分页标题#e#
2.2观念要更新,注重学生的健康成长思想上重视,更要从根本上更新观念,要对全体教职员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广泛宣传工作,改变过去那种只重视学生成绩的应试教育思想。对于各科教师来说,首先应该使他们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与各科教学结合起来一方面可以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另一方面也会提高本门学科的教学质量。其次要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态度与学习能力,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使学生乐学、善学、好学,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欢乐。因此,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健康成长、顺利成才的有力保障,是教育的首要工作,做到教书必要先育人。这样,既能够使广大中小学生健康成长,又能促进其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习的效率,让学生在健康成长的过程中学好科学文化知识,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