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化战略分析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国际化战略分析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国际化战略分析

国际化战略分析范文1

关键词:制造业企业;国际化战略;对外贸易

随着产业向高加工度方向的进一步升级,制造业占GDP的比重还可能出现小幅度的上升。我国制造业要取得长久的发展,必须应对经济全球化,逐步融入到国际从分工体系中,不断提高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

一、我国制造业的概况和特征

2006年,我国制造业增加值总规模为4.31万亿人民币,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为36.8%,就业人员规模为8406万人,占就业人口总规模的比例为11.3%。我国制造业增加值规模居全球第四位,占全球制造业总量的比例,从2006年的3.1%提高到2009年的6.2%,提高幅度达一倍多,而同期日本和德国制造业占全球总量的比例分别由23.1%、10.3%下降到18.3%、7.6%。但我国人均制造业增加值仅为344美元,约为发达国家的1/17。

从近年来我国制造业的结构变化看,呈现如下的特点:

(一)重化工业的加速发展

轻制造业主要是生活资料行业,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由2006年的38.25%下降到2009年的27.14%,同期重制造业主要是生产资料行业所占比重由45.32%上升到54.04%,尤其是2006年之后,重制造业的比重加速提高。由于计算口径等原因,我国与日本等国相比,重制造业比重较高,但可从中发现的基本趋势就是出现了重化工业加速发展的特点。

(二)高增长产业交替出现

高增长产业交替出现,当前的高增长产业主要集中在重化工业和电子信息等技术密集型产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现了三轮以高增长行业推动经济进入高增长周期的过程,形成了结构变化推动经济增长的格局。第一轮是20世纪80年代初中期以轻工、纺织为主导的增长周期,以满足居民的吃、穿为主。第二轮增长周期始于90年代初期,起带动作用的高增长行业包括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家电产品等。第三轮增长周期是发生在2006年之后,住宅、汽车、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通讯成为新的带头性高增长产业,并由此带动了钢铁、机械、建材、化工等提供中间产品的行业快速发展。这三次结构转变都与居民的消费结构升级相关,形成了消费结构升级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的发展规律,这是消费导向型工业化战略必然出现的结果。

(三)产业向高加工度方向发展

工业内部结构升级,一般遵循加工深度不断深化的有序过程,按照由采掘业向原料工业、初加工业、高加工工业的升级过程,同时也是低附加价值产业向高附加价值产业的演进过程。

由于加工业发展速度加快,在重工业当中其所占的比例呈上升趋势。2006年至2008年,重工业中的采掘业所占比例下降了5.06%,加工业却提高了4.93%,而原材料工业则略有下降。采掘业、原材料工业、加工工业之比,2006年为1∶2.1∶2.10,2008年这一比值达到1∶2.77∶3.09,产业呈现向提高加工深度的方向升级的特征。

二、我国制造业企业国际化战略模式选择对策

目前我国企业国际化的步伐刚刚开始,与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韩国的企业国际化起步阶段相比,国内外环境已相去甚远。国际环境方面,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大力引进外资发展出口贸易,虽然在许多领域已经对外企开放,但是国内企业长期受到保护,未能真正融入国际市场。在我国加入WTO后,我国企业直接面对来自国外大型跨国公司的竞争,国际化战略不得不提上日程。与发达国家企业国际化初期阶段相比,我们的企业更多是被动适应国内市场方面,我国市场本身还具有相当大的发展空间,而且国内的劳动力等生产要素价格相对便宜,出口加工制造业具有天然优势。跨国公司纷纷把生产制造中心迁移到我国,既利用了国内廉价的劳动力,又能发掘巨大的市场潜力。因此,我国企业必须寻找灵活的方式进入国际市场,并且要注意国际化模式的动态调整。

(一)贴牌战略模式

从我国制造业的基本情况来看,我国的家电产品在制造业中占有的比重迅猛增加,对于这类制造业产品,我国企业应实施贴牌战略。实施贴牌战略有很大的优势。首先,我国许多厂家品牌影响力不大,技术开发投入不足,又没有资金去拓展销售渠道,产品在市场上销路不畅,因而造成大量资源的闲置。实施贴牌战略有利于我国企业消化过剩的生产能力和闲置资源。其次,有利于我国企业学习国外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从总体来看,我国还处于工业化的中级阶段,相对于发达国家,我国企业在新一轮全球经济竞争中处于被动地位。缺乏核心技术和管理效率低下已成为我国企业向前发展的瓶颈,而技术开发往往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和人力。再次,有利于我国企业摆脱技术风险和市场风险。当前世界科学技术更新换代速度非常之快,我国企业还没有能力承担这种新技术快速淘汰的风险。通过“你拿过来,我仿照生产”的方式,我国企业不必承担技术淘汰的风险。从全球视角来看,我国有良好的基础设施条件、劳动力资源优势和配套产业的发展。为降低成本和开拓市场,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生产基地已成为大型跨国公司战略发展的普遍趋势,我国企业与跨国公司合作利用其强大的品牌,可以实现最初的资本积累。

(二)海外投资模式

我国制造业企业的跨国经营主要是体现在海外投资方面。根据制造业的特点,海外投资模式在重工业方面显得尤为重要。从目前情况看,我国企业建立海外营销渠道具有一些优点:一是企业可通过构建自己的海外销售渠道,从而减少中间环节,将产品直接销往海外目标市场,有利于扩大出口规模。二是在此模式下,企业不仅可以直接扩大产品出口,通过直接掌控海外销售获得流通领域的可观利润,还能直接了解市场信息。三是“国内生产、国外销售”对于我国企业具有吸引力。四是对于部分大型企业而言,设立海外营销渠道,有利于全面考虑进出口和国内外市场可利用的资源。五是从宏观经济角度看,还能够为国家出口创汇,并解决大量劳动力的就业问题。

(三)“模仿创新为主,合作创新为辅”模式

制造业技术创新方式有自主创新、模仿创新和合作创新三种方式。其中通过自主创新方式获取的先进技术,有利于形成较强的技术壁垒,使自己处于较强的竞争地位,并形成创新的辐射和聚集等效应,但自主创新需要很强的技术条件,市场风险大。而模仿创新通过学习、模仿创新者的最新成果,集成和转化为自己的创新点。模仿创新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投入的后倾性,即将有限的资金和技术力量投入先进制造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应用上,同时所承担的风险也比较小。合作创新方式是指中外企业、研究机构和高校之间,通过优势互补、共同研发而获取创新技术的行为。根据目前我国制造业的情况,可选择“模仿创新为主,合作创新为辅,最终实现自主创新”的方式获取制造业创新性技术。为此,一是积极引进外资,利用其技术溢出效应,提高我国制造业的技术学习和模仿能力。二是加强与研究机构和高校的合作,利用第三方智力,提高我国制造业的技术创新的速度。三是注重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和吸收。

(四)信息化模式

对于我国钢铁、化工、电子信息等技术密集性制造业企业,实行信息化模式尤为重要。所谓的信息化模式,是指将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现代管理技术与制造技术相结合,改善制造企业的经营、管理、产品开发和生产等各个环节,提高生产效率、产品质量和企业的创新能力,降低消耗,带动产品设计方法和工具的创新、企业管理模式的创新、制造技术的创新以及企业间协作关系的创新,从而实现产品设计制造和企业管理的信息化、生产过程控制的智能化、制造装备的数控化以及咨询服务的网络化,全面提升制造业的竞争力。借助信息化模式可加快企业国际化的步伐和提高企业竞争力。例如,宝钢集团有限公司采用集中一贯管理模式和制造执行系统,贯通了订单计划到作业计划的技术,加上它雄厚的生产过程自动化基础设施,首先在我国大陆钢铁行业成功建成了整体产销管理系统,并很快发展到企业资源的全面规划、电子商务、经营决策支持等纵深领域。

(五)绿色制造模式

从保护国际环境出发,我国企业应向绿色制造模式发展。所谓的绿色浪潮,是指以保护环境和回归自然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绿色营销活动。其主要特征是:提倡绿色消费观念、营造绿色消费的群体意识。创造绿色消费的宏观环境,培育绿色文化,进行以绿色产品为主要标志的市场开拓。这种绿色消费浪潮,适应了人们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全球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因此,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和各国消费者的认同。在绿色浪潮中,企业发展目标开始了与环境目标的融合;企业管理理念、营销理念开始了与绿色生态理念的融合;这种绿色浪潮的飞速发展,已经为绿色制造奠定了坚实的生态基础并提出明确的生态要求。

当前,绿色食品、绿色服装、绿色家电、绿色家居、绿色包装、绿色建材、绿色环保汽车,绿色节能产品的发展提出了一个共同的要求,就是必须从制造业下手,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和设备支撑。这种巨大市场需求不仅给制造业提供了巨大的商机,而且给制造业提出了创新的方向和目标。发展绿色制造模式可以从国际贸易和国内需求两方面来研究其必要性。

从国际贸易看:近年来,许多国家要求进口产品要有“绿色标志”认证。有些国家还制定了极为苛刻的产品环境指标,设置了“绿色贸易壁垒”。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加快绿色制造业的发展。确保产品的制造过程能够满足绿色认证的要求。

从国内需求看:洁净生产和净化环境的要求亟需烟气脱流装备,水资源的匮乏亟需绿色水资源洁净装备;环境污染的控制亟需清洁能源制造设备,小至眼镜架的生产也亟需无焊药一次成型焊接设备。

三、结束语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制造业依旧是外商投资的主要领域,随着跨国公司在华技术转让和研发活动日趋活跃,我国制造业融入到国际经济分工体制之中。由于重化工业快速增长的情况还可能维持相当一段时间,从中长期来看,能源、资源、环境将明显制约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为了促进我国制造业进一步发展和提高国际竞争力,我国制造业企业的国际化发展战略是我国企业面对的非常重要的问题。我国企业的成功的关键在于如何开拓思路,打破思维定式,把我国的比较优势转化为企业的独特的竞争优势,只有这样,我国的制造业企业才能在国际竞争中取得胜利。

参考文献:

1、周健临.现代企业国际化经营[M].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

2、刘小东.面向先进制造业的企业发展战略[J].当代企业管理,2008(12).

3、刘树森.现代制造业企业信息化[M].科学出版社,2009.

国际化战略分析范文2

一、引言

在市场竞争条件下,战略是引导企业潜力,应对日益复杂和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实现企业目标的核心性概念,以实现企业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的一致性为目的,主要涉及企业的长期发展目标和发展方向。由于企业的发展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包括资产、组织、文化等多个方面的发展,因此在企业制定战略发展计划时也必须考虑多种因素的影响,也就是必须进行战略分析。

企业的战略分析主要包括竞争环境分析和竞争优势分析,外部环境分析和内部环境分析构成了企业竞争环境分析的全部内容,而对企业能力、价值链的分析是目前对竞争优势分析的主要内容。当进行企业能力和价值链分析的时候,可以对企业发展战略执行后企业所达到的状态进行定位,也就是可以对企业战略目标进行定位,每一个战略目标就是企业的一个战略空间点,无数个战略目标的集合就构成了战略空间。因此,企业的战略空间分析是竞争优势分析的转化和发展。

二、战略空间的特征

战略空间是建立在其他战略理论的基础上的,起源于20世纪90年代的资源基础理论和核心能力理论。战略空间定位的重点是以现在状态的准确刻画,制定下一个战略的合理目标状态和能力范围。

1.以战略能力为基础

企业的战略能力是企业资源、能力和战略在制度和文化影响下的有机融合,表现为企业协调资源并将其发挥作用的技术和能力。主要包括资源整合能力、组织结构能力、环境制度能力、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战略空间是从不同战略因素的维度来分析战略能力所形成的空间分析模型,表现为战略能力的量化过程。

2.以发展现状为起点

企业的战略空间分析以企业现时的发展状况为起点,先将现状在不同维度进行刻画和计量,再在战略空间坐标模型中体现,然后设定战略目标和制定战略计划。

3.以未来状态为目标

战略空间分析不仅仅是对现状的定位刻画,而是要对未来做出一个目标设定和预测,对企业发展的各方面进行全面系统分析。

4.具有相对全面的评价指标体系

由于企业的活动都离不开资金流、信息流、物流的价值链体系,在其中又需要最大程度地发挥人力的能动性,因而通过价值链体系进行指标的设定,能够相对全面地体现企业的战略空间定位。

三、发展中国家的企业国际化战略空间分析

对于发展中国家的企业来说,企业的使命决定了企业管理过程伴随着价值创造,它的战略空间依托的物质基础是企业的各种资源,资源的范畴和价值越大,则企业的发展空间就越大。因此,企业战略发展过程是在一定的空间范畴内,依托该空间内的资源所构成的战略竞争优势,利用该空间及环境的技术和手段,实现经济实力的扩大和经济要素的增长。

(一)发展中国家企业发展的影响因素

发展中国家企业与发达国家企业相比,并没有所谓的垄断优势,然而它们依然在进行国际化活动,而且投资同时分布于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发展中企业国际化影响因素种类繁多、非常复杂,可以分为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外部因素主要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技术、产业及法律因素等,内部因素主要包括资源、组织、信息、人力、文化、制度、技术、声誉等等。

(二)发展中国家企业发展战略空间的四个维度

从影响企业国际化战略制定的众多因素中我们可以看出,在进行竞争环境分析时我们分别集中于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本身对企业战略的影响,而进行战略空间分析时我们要集中于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相互作用的过程。由于这些因素彼此之间是有联系的,通过彼此的相互影响和相互协作共同创造企业的价值,因而我们依据企业价值创造过程把这些因素进行归类分析,可以得到战略空间的四个维度——资金、信息、物流及人力。

1.资金维度

资金维度主要体现企业的价值运动过程,是企业资本资源最主要的表现形式,其他维度的价值创造都要通过资金维度来实现。资金是企业经济运行的血液,是企业进行生产经营活动的必要条件,它作为生产要素对企业发展的作用主要表现在资金的筹措、使用和产出三个方面。

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企业不生产创新型产品,而是只生产那些生产技术标准化的产品。事实上,除个别企业外,这些企业大都没有人尽皆知的品牌,相应的也没有很高的客户忠诚度。发展中国家企业无法获得最新的制造技术,并且事实上,它们并不在技术密集型产业从事生产经营。发展中国家企业的市场营销和管理水平也不高,至少与发达国家的跨国企业比是这样的。

2.信息维度

在企业中,信息是提供决策的有效数据,是可以为企业带来持久生命力的一种重要资源。系统的信息资源管理可以保证企业内部系统的协调,提高企业的环境适应性,增强企业的现实成长力和再生力,对于推动企业持续成长有着直接的作用,对于企业的管理决策和实现组织目标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

从过去的发展中国家的企业发展历程来看,其中都有与别的企业合资合作或直接从外引进先进技术及信息管理系统的经历。这都是发展中国家后发优势的具体表现。后发优势主要是指经济技术落后的国家通过观察、模仿、学习,以较低的代价获得先进国家经过探索而获得的技术、信息、知识、经验和教训,从而为加快经济发展的速度提供了可能性。这种后发优势使得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化经营在不同程度上体现出一定的超前性,主要表现在工业化初期就将对外直接投资作为国际化成长的重要方式。

3.物流维度

在企业价值链过程中,物流是指从输入到输出都是以物的形式出现的实物流程,如半成品、产品、商品等实物。它是由物料采购、物料库存、生产转换、产品库存、配送和产品销售活动组成的实物流程。在这一流程中,每一环节都伴随着有形实物的移动,通过一系列活动使有形的实物发生了变化,由分散各供应商的原材料转变成商品。企业内部的所有业务单元如订单、采购、库存、计划、研发、生产、运输、市场、销售、服务以及相应的财务活动、人事资源管理、技术管理、信息管理均纳入一条供应链内进行管理。这种供应链管理将企业各个业务环节连接在一起,使得各种物流和信息流实现集成和共享。

4.人力维度

企业之间的竞争由资源竞争转向人才竞争,企业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过程实质上是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过程,这是因为人是企业的主体,他是有意识、有价值观、有特殊使用价值的,不但能转移价值还能创造价值的一种特殊的资源。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和技术是依附于人而存在并发挥作用的,因而人力资源已经成为企业具有战略意义的资源。在企业战略空间的影响因素中,人力因素成为了最重要和最核心的因素。

企业的发展最终还是得靠人的发展,发展中国家的企业普遍具备的一个优势是大量的廉价劳动力的供给,这也是很多企业能达到规模经济化目标的一个重要原因。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劳动力成本也会逐步提升,劳动力的价格优势也将慢慢丧失,目前在我国出现的部分地区民工短缺问题正是这种变化的体现。更为重要的是,对于发展中国家的企业来说,高层次的人才还很匮乏,懂得国际化经营的管理人才更是凤毛麟角,这也直接制约了多数企业不能由规模经济化向更高层次目标的迈进。

对国际化经营的企业来讲,不同国家的社会文化差异是一个不能忽视的问题,跨文化管理也是目前在企业管理领域普遍重视的一个问题。随着发展中国家对外开放的深入,西方的一些主流文化已被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所熟悉和接受,如英语的普及,印度软件业强盛的重要原因便是大量精通英语的软件人才的存在。同时,发展中国家的一些优秀文化比如我国的儒家文化也逐渐被主流文化所认同和吸收,某些特殊的文化资源更是有可能为企业带来直接的竞争优势。既然文化的差异性不可消除,企业在海外经营时就应该尽量避免这种差异所带来的负面影响,选取文化相近地区投资或直接聘用外籍管理人员都是可以考虑的办法。

四、结论

企业发展的四维战略空间按照企业价值链的创造过程将影响企业发展的因素分解为资金、信息、物流、人力四个类型,从而建立战略空间模型的四个维度,同时依据企业的资源整合能力、组织结构能力、环境制度能力、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等五种战略能力构建了企业战略空间的价值链模型。

对发展中国家的企业国际化战略空间从四个维度分析可以得出,目前发展中国家的企业战略优势主要存在于人力和物流这两个维度,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但不足的是没有一种成熟的战略模式,无论是产品模式、技术模式,还是资源模式都不是非常完善,这也就要求要从资金和信息两个维度进行战略拓展,从而增强资源整合能力、组织结构能力和环境制度能力,实现战略空间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李贵卿,范仲文.人力资源管理的量化技术研究[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7.

[2] 任浩.战略管理——现代的观点[M].北 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3] 谢光亚,李洋.发展中国家企业国际化成长优势研究[J].环球经贸,2006,(8).

[4] 尹凌青.战略绩效考核——可持续发展企业素质及经济增加值考核[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

[5] 于富生,张敏,等.价值链会计研究——基于时空维度的会计管理框架重构[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6] 于沐琳,田也壮.城市发展战略三维空间架构研究[J].学术交流,2008,(12).

[7] 郑秀芳.价值链会计[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9.

[8] Otiso K. M.Kenya's secondary cities growth strategy at a crossroads:which way forward [J].GeoJournal,2005,(1):117-128.

国际化战略分析范文3

【关键词】民营企业;国际化经营战略

一、国际化经营战略

国际化经营战略又称“走出去”战略、海外经营战略、跨国经营战略或全球化经营战略。广义的国际化经营战略指的是使中国的产品服务资本技术劳动力管理以及中国的企业本身走向国际市场到国外去投资建厂去开展竞争与合作。国际化经营战略可分为两个层次。较高的层次是资本输出层次,是指对外直接投资,主要涉及的是到海外投资建厂和投资开店。国际化经营的初级层次是商品输出层次,是指货物服务技术管理等商品和要素的输出,主要涉及到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技术贸易以及承包劳务等。

二、民营企业国际化经营现状分析

我国民营企业充分利用国家一系列鼓励企业“走出去”的优惠政策,出现了大型企业主动“走出去”,中小企业抱团“走出去”的局面,民营经济已经成为我国对外贸易的重要主体。2010年,我国民营企业出口总额达4812.66亿元,较2005年增长223%,年均增长26.4%。民营经济“走出去”集中体现出以下特点:(1)工业化发展水平决定企业走出去的实力。工业化发展较早的浙江省、上海市、江苏省和广东省民营企业的出口和对外投资的企业数量较多。(2)民营企业总体对外投资数量少。由于我国民营企业多处于纺织服装业、鞋帽制造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劳动密集型为特点的产业分布决定了我国民营企业的资产规模偏低,产业的国内竞争程度高。企业参与国际经济活动的主要方式是产品出口,有能力对外直接投资的企业数量较少。(3)对外投资形式和投资目标具有多样化特征。我国民营企业尽管在海外投资的企业的数量较少,但从这些企业的总体投资方式看,还是具有一定的多样化特点,具有“设立销售机构、生产机构、研发机构、信息窗口”等多种形式。(4)对外投资区位选择更加合理化。随着企业对外投资的区位选择理论科学性的增强,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区位选择更加慎重。对外投资不再局限于非洲、拉美等欠发达地区,而是在包括大洋洲、北美、欧洲、日韩等众多国家和地区开展业务。另外,民营企业通过收购海外能源矿产资源来满足国内对能源资源持续增长的需求成为投资新趋势;通过收购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国际著名品牌,民营企业在开拓海外市场、引进先进人才和技术的同时,也展现了中国民营经济走向世界的强烈愿望。与此同时,民营企业更加注重提高经济管理水平,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资金来源的日趋多元,股份制成为企业更为科学的经营模式。

三、民营企业国际化经营问题及政策建议

经过多年的改革和发展,同时国家引导和鼓励民营经济国际化经营的力度也有目共睹,具备国际化经营实力和意愿的民营企业越来越多,具有国际视野、战略观念、敢于开拓的新一代民营企业家队伍逐步壮大。但是我们也应看到,民营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形式大多以绿地投资为主,投资规模较小;国际化经营的目标大多放在扩大出口规模上,缺少利润中心国际化、研发中心国际化、战略布局国际化作为国际化经营目标的企业,民营企业的国际化经营总体上还处于起步阶段。

(一)民营企业国际化经营所面临的问题

1.政策和市场环境层面导致的问题。第一,对境外投资的政策法律和投资信息缺乏了解。推进企业境外投资,不仅需要政府提供优质服务,而且需要法律、会计、投资、咨询等社会中介组织提供各类专业服务。而目前我国这类社会咨询服务机构发育尚不成熟,阻碍企业向外发展。第二,境外投资融资困难。融资渠道少,境外资金筹措困难已成为制约民营企业国际化经营的主要因素。由于民营企业大多属于中小企业,在境外银行中缺乏信用基础,往往不具备担保条件,难以从境外银行获得贷款支持,而国内银行对民营企业国际化经营融资贷款的门槛较高,企业申请贷款难度也较大。第三,国内境外投资管理和审批程序较多,环节繁冗,法律法规不规范。当前我国对企业进行海外直接投资的审批由多个主管部门负责标准过严、手续繁杂、耗时费力,这导致有的企业错失投资良机。政府对外投资的外汇管理制度和投资的法律制度与政策不适应企业对外投资需要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民营企业国际化经营。

2.民营企业层面导致的问题。民营企业要想在国际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真正显示出竞争力,那么首要地、根本地是切实地提高自身的实力。而目前我国民营企业在国际化经营的进程中存在一些问题。第一,民营企业基础不扎实,规模小,优势不明显。在目前境外投资企业的构成中,中小企业占绝大多数,规模小缺乏实力,而发达国家的投资企业规模都比较大,大型的和特大型的跨国公司居多。境外企业规模偏小,难以形成规模经济,也难以与世界大型跨国公司相抗衡,难以在国际市场竞争中立足。第二,缺少国际化经营人才。民营企业在国际化发展过程中,人才匮乏的矛盾依然存在。大多数企业缺乏国际市场调研和国际投资方面的专业型人才,了解国际市场环境,熟悉国际通行规则和主要目标国法律法规的人才不多,具有国际战略头脑、善于成熟操作跨国投资实务的人才更少。第三,民营企业对外投资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民营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形式大多以绿地投资为主,投资规模较小;国际化经营的目标大多放在扩大出口规模上,而把利润中心国际化、研发中心国际化、战略布局国际化作为国际化经营目标的企业不多,即民营企业过于关注短期利益而不是专注于长期发展。

(二)加速民营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建议

由于民营企业自身处于市场竞争激烈的初级产品和生活必需品等行业,产品的获利能力较低,企业的资产规模较小。同时,我国民营企业国际化经营获得国外资源的能力也较低,民营企业国际化经营尚处于起步阶段。民营企业要实现经营的国际化,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跨国公司,不仅有赖于我国的整体工业化水平和创新能力的提升、产业结构的高级化调整,也需要我国政府进一步完善金融支持政策,增强海外投资的风险担保机制,提升信息服务水平。目前我国民营企业国际化经营的政策环境得到了一些改善。但实际上,与国有企业相比,民营企业的生存与发展环境仍然存在不公平的现象,需要在财政支持、融资便利、外汇管理、税收减免、出入境管理等方面更好地落实公平待遇。长期困扰民营企业的融资难、贷款难等问题,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民营企业的发展,更制约了民营企业国际化经营的步伐。

而要真正地加速民营企业国际化经营,民营企业自身必须做出自己的努力。对于那些准备国际化经营的民营企业来说,重要的一条是要在思想上首先国际化经营。对于那些实力和经验不足的民营企业,则要注意选择灵活多样的国际化经营模式。要把企业国际化发展、实现更快成长作为本企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目标。同时,对于那些已经国际化经营的企业,则有必要借鉴西方跨国公司在本土化战略中的创新体制和成功发展经验。民营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要注意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创造名牌产品,形成品牌优势;积极培育国际化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刘迎秋,张亮,魏政.《中国民营企业“走出去”竞争力50强研究》.《中国工业经济》.2009(2)

[2]衣长军.《当前经济环境下民营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的思考》.《科技与产业》.2010(3)

国际化战略分析范文4

[摘要]循环型农业是循环经济理念在农业经济建设中的体现和应用,它摈弃了传统农业的掠夺性经营方式,把农业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有机结合起来,从而成为农业经济发展的新模式,发展循环型农业既需要遵循生态规律和经济规律同时还需要外部条件的保障。

关键词:循环型农业经济效益保障体系

循环经济是按照生态学规律,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以物质、能量梯次和闭路循环流动为特征的生态经济。其对经济的持续发展的意义体现在“3R”原则上,即减量化(Reduce)、再使用(Reuse)和再循环(Recycle)。循环型农业是循环经济理念在农业经济建设中的体现和应用,从宏观上来说,循环型农业是我国经济社会大循环的子系统,也是人类赖以生存和持续发展的根本;从微观上来说,进入新世纪,尤其是我国加入WTO后,对农业生态环境、“绿色”农业和产品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而,发展循环型农业就成为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1.循环型农业及其特点:

1.1循环型农业循环型农业是循环经济理念在农业经济建设中的体现和应用,循环型农业的概念可概括为:尊重生态系统和经济活动系统的基本规律,以经济效益为驱动力,以绿色GDP核算体系为导向,按照3R原则,通过优化农业产品生产至消费整个产业链的结构,实现物质的多级循环使用和产业活动对环境的有害因子零(最小)排放的一种农业经营模式。以经济效益为驱动力体现的是经济规律,市场经济条件下,只有有了经济效益的活动才能更好地保护生态环境,3R原则是循环型农业的精髓,零(最小)排放则是循环型农业具体的可操作目标。传统的农业发展模式将生态环境保护与农业发展两者对立起来,而循环型农业将二者有机的结合起来,使二者相互促进,相互发展,这是循环型农业的创新。

1.2循环型农业的特征首先,循环型农业作为循环经济有其一般特征:以资源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三R”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其次,循环型农业有其特有的特点,主要表现在:①注重农业生产环境的改善和农田生物多样性的保护。②提倡农业的产业化经营,实施农业清洁生产,改善农业生产技术,适度使用对环境友好的“绿色”农用化学品,实现环境污染最小化。③利用高新技术优化农业系统结构,按照“资源-农产品-农业废弃物-再生资源“反馈式流程组织农业生产,实现资源利用最优化。④延长农业生态产业链,通过要素耦合方式与相关产业形成协同发展的产业网络。

2.循环型农业发展的内在动力:经济效益

虽然社会十分关心农业的生态效益,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种农业发展模式能否生存并得到推广,关键在于它能否带来经济效益,循环型农业主要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获得经济效益:一是通过区域大循环获得规模经济和结构效应;二是通过企业小循环和产业链延长获得经济效率产业链增值。

2.1通过区域大循环可以获得规模经济和结构经济循环型农业要求根据区域农业资源优势、产业结构特征以及废弃物特征和分布状况,实现区域范围的大循环,这种大循环无疑促进了规模经济的形成和产业结构调整所带来的结构效益。首先是规模效益,由于农业生产加工过程相对较分散、废弃物也较分散、规模较小、农业生产经营者往往无法对废弃物进行处理或至少处理成本太高或根本没人关心,如果在区域内有相应的处理中心,将废弃物集中处理,这便可以实现规模经济,产业化经营,一方面废弃物得到清理,另一方面废弃物也可得到充分利用。其次是结构效应,循环型农业要求通过产业结构调整推及区域范围的大循环,在实现污染最小化和集中化的同时,实现专业化和规模化,根据产业经济学原理,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会产生一种“结构效应”,即不需要增加任何要素的投入而只是调整其配置的方向,就会产生比原来更多的产出。例如通过调整要素在种植业、养殖业、林业、渔业等产业内部的配置,不但各业的产值会发生变化,而且农业的总产值也会增加。

2.2企业小循环和产业链延长获得经济效率产业链增值一个运行模式是否适合企业、能否得到推广应用,关键是能否有经济效率,因为这是经济主体(涉农企业和农户)更关心的问题,经济效率主要表现在尽量降低成本的同时,尽量增大利润空间。由于循环型农业遵循3R原则,这实际上就是遵循了经济效率延长了产业链,实现了产业链增值。一个典例就是现在不少企业开始废水回用,不仅减少了对水资源的浪费,减少了水污染,同时降低了成本,实现了经济效益。

3.循环型农业发展的保障体系

3.1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建立有利于循环型农业发展的政策和法律体系借鉴发达国家发展循环经济的经验教训,建立和完善推进循环型农业发展的法律法规体系,使污染者治理,受益者补偿机制。鉴于我国居民,尤其是广大农村居民对生态环境保护知识较为缺乏和意识比较薄弱的状况,政府应强化责任意识,并通过立法把发展循环型农业纳入地方政府的职责范围,加强对循环型农业发展的重要性教育、宣传和引导。同时,综合运用财税、投资、信贷、价格等政策措施,调节和影响农业投资主体的经营行为,建立自觉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激励机制。

3.2加大政府对农业科技开发的扶持力度,推行农业清洁生产的新技术农业循环经济是农业生产技术的革命,它必须以先进技术为支撑点。政府应从总体上加大对农业科学技术扶持力度。一是对农业经济发展有重大影响的技术应重点资金扶持;二是建立一批高效运作的农业科研组织与管理机构;三是在农业科研运行机制与模式上进行探索与创新;四是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加快农业清洁生产技术的扩散和传播。

3.3建立适合循环型农业发展的管理体系转变政策目标导向:彻底转变单纯追求GDP增长的政策目标导向,建立绿色GDP核算体系,将农业生态环境成本和农业生态环境效益纳入农业经济增长机制之中;结合国情、资源能源特点有选择地吸收国外成功的经验成果,尤其是先进的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方法,从而形成一套适合自己发展的管理模式。同时我们的农业生产还必须应对全球产品绿色化的需求,和国际标准接轨,推动我国农业向国际化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国际化战略分析范文5

【关键词】国际金融一体化;经济全球化;影响及对策

0 前言

国际金融一体化作为世界经济发展中的一种必然现象,作为经济全球化的一部分,不管欢迎不欢迎,它已不可抗拒的来临了。对于每一个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来说,除了积极参与,努力趋利避害以外,别无选择。伴随着中国经济逐步融入到全球经济中去,中国也开始了国际金融一体化进程,国际金融一体化给中国经济带来了积极和消极两方面的影响和效应。

1 国际金融一体化对我国经济的积极影响

1.1 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国际金融一体化促进我国国际贸易的发展、国际投资的增加,促进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并且大大加快了我国市场经济竞争主体――企业的发展,这就为我国经济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首先促进了我国国际投资的增加。国际投资的增加使我国国内市场投资总量增加,有利于我国经济的发展。国际金融一体化促进了国际资本进入我国,利用外资成为我国增加资金投入的一条重要途径,在相当大的程度上突破了本国自身建设资金不足的限制。同时促进我国国际贸易的发展。国际金融一体化带来了大量的外资企业进入中国的同时,要求实现人民币经常项目下可兑换,这降低了中国企业进行外贸业务的国际壁垒,降低了进出口成本,方便了内外资企业展开正常的对外经贸活动,从而推动了我国国际贸易的增长。

1.2 促进国内产业结构和金融结构的调整

1)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国际金融一体化促进了国际资本的世界运动,为我国带来了大量的国外投资。国外投资带来的很多先进科学技术填补了我国的一些技术空白,还参与我国大批老企业的技术改造,促进我国传统产业和行业的改造和升级。2)金融结构的调整与发展。在金融结构主体结构中,国际金融一体化促进了我国金融主体结构的调整以及金融主体竞争力的增强。中国国际金融一体化尤其是外资金融机构的进入,打破了国内金融业与世隔绝的局面,使我国的金融主体结构中不仅仅有我国国内投资的金融机构,还增加了大量的外国金融机构,改变了原有的金融主体结构。国际金融一体化丰富了金融业竞争机制的形式,推动了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进程,有利于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的转轨。

2 国际金融一体化对我国经济的消极影响

2.1 中国金融行业经营受到冲击

金融业的经营受到了冲击,这主要体现在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的业务受到冲击。首先来看以银行为主的金融机构已经或即将受到的冲击。外资金融机构业务迅速扩张,抢夺中资金融机构原有市场。随着入世承诺的兑现,外资银行经营的业务范围已从外汇业务扩展到人民币业务。此外,外资金融机构依托母国企业或投资者的地缘关系以及与企业建立的长期合作关系,争取了大量经营业绩较好的在华三资企业和外向型企业的客户。近些年,一些外资银行将目光盯住我国目前正处于雏形阶段的国内个人理财市场,推出针对高端客户的个人理财品牌,吸引了大批在华外籍人员、港澳台华人及国内富裕阶层等优质的中外零售客户。因此随着经济活动国际化及我国金融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加深,我国所面临的金融风险也越来越大,在此过程中付出一定的代价几乎是必然的。

2.2 汇率、利率的稳定受到挑战

国际金融一体化条件下,我国经济金融开放对汇率和利率的稳定产生了影响。首先我们看汇率稳定方面的主要影响:我国经济对外开放,伴随着涉外经济活动的资金流量的迅速增长,汇率风险的产生机会急剧增加,汇率的稳定也很容易受到冲击;我国金融的扩大开放带来许多冲击汇率稳定的因素。其次我们来看看经济金融开放对利率稳定的影响:国际金融一体化进程中,伴随着对外借款规模的得不断扩大,中国所承受的国际利率风险也日渐增大,风险结果也将日益严重。

2.3 我国经济中的泡沫成分大大增加

在过去国际金融一体化进程中,许多发展中国家在推行金融自由化政策的同时采用扩张性的宏观经济政策,我国也不例外。将大量资金投入到“赚钱快”的项目中去,同时国际投机资本也趁虚而入,在巨额资金的支撑下,对股票市场和房地产市场投机炒作。这些领域的人气攀升容易驱使投资和消费热情高涨,导致股票、债券、房地产市价膨胀,脱离经济实体而飚升,资产气泡越滚越大,债务经济愈演愈烈,使代表国家富强和国民福利的经济增长严重偏离实际经济水平,扭曲了资源、实际财富与价值的关系,国内经济泡沫逐渐形成并扩大。

3 中国实现国际金融一体化的策略

3.1 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增强金融机构竞争力

3.1.1 金融体系内部改革

我国正处于向市场经济转轨时期,主要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当前的金融结构必然需要改革和完善,因此我们需要通过对金融结构的调整,提升我国的金融实力。针对金融机构的改革主要有:建立真正意义的中央银行,改革、完善中央银行的职能;建立真正意义上的商业银行,充分发挥商业银行的职能和作用;建立真正意义上的政策银行,分离商业性金融和政策性金融;在发展中规范其他金融机构的行为,促进金融领域的有序竞争。针对资本市场的改革主要有:深化和完善货币市场;积极稳妥逐步发展资本市场;加快外汇市场的建设。

国际化战略分析范文6

关键词:国际化动机理论;中国传媒集团;因子分析;“四力”模型

一、企业国际化动机的相关研究

关于企业国际化的动机问题,Makino等从产开发(AssetExploitation)和资产创造(AssetExploration)两个角度阐述企业海外直接投资动机。美国国家外贸委员会曾对从事跨国经营的企业进行调查,结果显示,这些企业参与跨国经营的最主要动机有:跨越关税和进口壁垒与管制;降低关税和消除高额运输成本;获得和利用当地原材料等。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海外直接投资与跨国公司理论得到了发展,关于企业国际化动机的研究,在不同阶段出现了不同的理论,如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垄断优势论、内部化理论等。日本学者小岛清和英国学者Dunning对跨国经营动因所做的系统归纳,受到学术界普遍的认同。小岛清认为,自然资源寻求型、市场寻求型和生产要素寻求型,是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三类主要动因。Kojima(1978)按照动机把对外投资分为自然资源导向型、市场导向型和生产要素导向型。东道国在自然资源、市场、生产要素等方面的优势决定了进行投资时的区位选择和投资类型。2006年的《世界投资报告》认为,发展中国家企业对外投资的动机有三个方面:寻求市场、寻求效率和母国政府对国有跨国公司规定的战略要求。

对发展中国家企业而言,跨国直接投资并不是利用现有竞争优势、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的主体行为,而是对于外部环境冲击的战略反应,因此中国企业跨国直接投资的战略动机多表现出外部环境的要求。鲁桐对温州112家名营企业的调查显示,拓展海外市场的需要、获取较高的利润、母公司长期发展战略的组成部分、获取海外市场信息是企业海外经营的主要动机。江小娟则认为我国跨国直接投资的动力来自于我国更多地参与国外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国外科技资源、更好地贴近国外市场、推动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邢建国认为中国跨国直接投资成长的推动力来自于政府部门的政策推动、综合国力的增强以及对经济主体战略的调整。而王林生等人提出:国家利益的驱动是跨国直接投资发生的宏观原因;企业利益的驱动是跨国直接投资发生的微观原因。由此看出,对于企业国际化的动机,有着不同的类型。而对于中国传媒产业国际化问题,目前少有研究涉及,在国家“走出去”战略导引下,探索中国传媒集团国际化动机的相关理论,对于中国传媒产业国际化提供理论指导,有利于中国传媒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接下来部分将对于Dunning国际化投资动机理论进行分析,然后结合中国传媒产业的现状,对于中国传媒集团的国际化动机进行问卷调查研究,以检验Dunning理论的实用性,以期对中国传媒产业的国际化进程提供理论与现实指导。

二、Dunning的国际投资动机理论

1.资源导向型。资源导向型是以资源为导向的一种投资战略,公司直接投资、参与国际生产的目的是为了寻求和获得东道国的资源优势,并以这些资源为母公司提品和服务。对于资源导向型国际动机而言,首先是海外寻求国内的劣势资源,主要是从国外获得本国缺少的原料,通过投资于海外的产业,开采外国的资源来补充自己的先天不足,并获得由低成本原材料带来的益处。其次,维护原料来源的稳定性,使用进口原料的企业,随时都受到国际原料市场供给状况与价格变化的影响,面临多种不确定性。这些不确定性,威胁到原料进口企业的生产规模、产品质量以及在市场竞争中的位。为了防止或消除这些不确定性,厂商往往前往国外的原料产地投资设厂。最后,资源导向倾向于利用当地生产区位优势。

2.市场导向型。市场导向型是指公司直接投资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东道国市场或相邻市场的需求,实行当地生产、当地销售。市场战略动机来源于企业自身规模的扩展需要,通过更深层次的国际分工来获得规模经济效应,市场寻求型投资是基于多种导向,规避贸易风险、稳定与扩大市场。

3.效率导向型。效率导向型跨国公司更多的是利用母公司资源支持、产品大部分销售回母公司或其他子公司,它们进入东道国就是要压低成本。这类跨国公司比较重视东道国的三个方面:生产要素成本、政策优惠与基础设施建设。

4.战略资产型。伴随着跨国公司全球战略资产的角逐,国际化经营已成一种必然趋势,通过战略资产的寻求,根据专业化协作的原则,利用领先的世界技术,进行国际直接投资,在全球范围内最有利的地方配置专业化生产厂家,可以形成国际专业化生产网络。

三、中国传媒集团国际化动机的实证检验

1.实证检验假设。进行资源型投资多是因为国内资源比较贫乏,需要资源投入比较多的行业,如制造业、建筑业等,并且资源性投资方式常常规模巨大,周期长,风险高,相对于传媒产业而言,受到资源因素影响较小。因此,得出第一个假设:

假设1:中国传媒集团国际化动因不属于资源导向型

由于国外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具有较高的消费能力,Islam研究表明,一个国家的经济水平(如收入)与传媒产品的消费密切相关。同时,国外良好的市场环境,能够为企业经营提供便利,因此国外市场对于中国传媒集团具有较大吸引力,通过开展国际化战略,可以拓展海外市场,赢得海外市场的发展机会,因此得到第二个假设:

假设2:中国传媒集团国际化动因属于市场导向型

发达国家有良好的基础设施,能够提供良好的公共服务,开展传媒集团的国际化战略业务,能够提升传媒集团的经营效率,因此得到第三个假设:

假设3:中国传媒集团国际化动因属于效率导向型

中国传媒集团国际化的战略是在国际化趋势大背景下,考虑外部环境的威胁与自身的优势,根据专业化协作的原则,通过国际化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与管理方式,在提升自身竞争力的同时,形成国际专业化生产网络,从而促进集团更好发展,因此得到第四个假设:

假设4:中国传媒集团国际化动因属于战略导向型

2.中国传媒集团国际化动机实证分析。为了探索传媒集团的国际化动机,对上海几家传媒集团有关领导进行了深入访谈基础上,结合传媒产业发展的形式,分析传媒集团机会与风险的同时,进行了问卷调研。对于问卷的设计,针对Dunning国际化动机理论的四方面,首先,考虑到资源因素,传媒集团从事国际化,除了要寻求国内劣势资源外,政府对于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对传媒产业的财政支持等,都是传媒集团实施国际化战略可资利用的资源。其次,对于市场因素,主要考虑到海外市场高的经济发展水平,对于传媒产品具有相当高的消费能力,且海外传媒产业巨大发展空间对于中国传媒集团也是一个极大吸引力。再次,对于效率因素方面,国外的研究主要考虑追逐海外低的生产要素成本、寻觅国外的政策优惠以及利用国外便利的基础设施等。最后,对于战略导向型,传媒集团进行国际化,在利用自身优势向国外学习同时,借助国家战略导向的引导,通过培育自身竞争力从而打造国际品牌。因此,问卷主要从以上四个方面进行设计,共分为16个相关的问题。总共发放了问卷65份,收回65份,剔除填写不完全的,共计回收有效问卷61份,描述性统计如表1。

由表1各个指标的得分可知,对于寻求国内劣势资源得分较低,海外市场经济发展水平与吸引力等得分较高,寻觅国外政策优惠等得分中等,而集团闲置资金的利用、创新能力的培育等得分较低,针对Dunning国际化动机理论的四个方面,可以初步得出结论(见表2)。

由实证的结论可知,Dunning的国际化动因模型并不能充分地解释中国传媒集团国际化的动机,这或许与中国传媒集团发展较缓慢,海外投资刚刚起步,并未形成系统化的战略模式,缺乏足够的国际竞争力,更多的是在外界推动下被动进行国际化战略。

四、中国传媒集团国际化动机“四力”模型

为了进一步研究中国传媒集团国际化动机理论,对于此次调查进行了深入分析,首先对于研究样本采用了Kai-ser-Meyer-Olkin与Bartlett检验,根据SPSS17.0的测算,该问卷的KMO为0.753,Bartlett近似卡方为427.546,因此比较适合进行因子分析。用主成份分析法对于样本进行最大方差旋转分析,可以得到四个因子(如表3)。

由表3可以看出,每个条目的因素载荷均大于0.559,总体方差解释率为65.47%,问卷的结构效度较好,并得到四个因子:

第一个因子包括海外寻求国内的劣势资源、海外稳定的经营环境、海外市场的经济发展水平、具有吸引力的海外市场空间、追逐国外低的生产要素成本、寻觅国外传媒市场的政策优惠、利用国外良好的基础设施建设,主要考察了国内外市场环境对于中国传媒集团国际化战略的影响,这里我们称其为市场影响因子。

第二个因子包括政府“走出去”战略导向、借助传媒产品输出国家观念、政府的财政和金融支持、政府产业政策导向和行业协调。这里主要考虑到政府对于传媒集团国际化战略的影响作用,我们称其为政府影响因子。

第三个因子包括利用国际化提升传媒集团自身的良好形象、通过国际化把企业打造成国际知名品牌,这里主要考虑到传媒集团从事国际化是为打造国内外知名品牌的目的,因此我们称其为品牌影响因子。

第四个因子包括引进新的经营理念和管理模式、集团闲置资金的利用、集团创新能力的培育,主要是从集团自身的能力出发,考虑到集团自身资源与发展战略,因此称其为集团创新影响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