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经济十二五规划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国民经济十二五规划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国民经济十二五规划

国民经济十二五规划范文1

1、十二五期间指2011至2015年。

2、十二五规划一般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3、五年规划,是中国国民经济计划的重要部分,属长期计划。主要是对国家重大建设项目、生产力分布和国民经济重要比例关系等作出规划,为国民经济发展远景规定目标和方向。

(来源:文章屋网 )

国民经济十二五规划范文2

按照州委、州人民政府的工作部署,州“十二五”规划办组织相关部门积极开展“十二五”规划的前期重大课题研究、重点专项规划编制、州“十二五”规划基本思路起草和各县(市)“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为了进一步推进我州“十二五”规划编制的各项工作,经请示州政府分管领导同意,州“十二五”规划办先后组织召开了前期重大课题研究和重点专项规划编制工作专题会议及“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培训会。到目前为止,我州“十二五”规划编制的各项工作有序推进,现将工作进展情况通报如下:

一、前期重大课题研究进展情况

前期重大课题研究是向州委、州政府提交具有前瞻性、科学性和实用性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基本思路的重要前提。《州“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编制工作方案》中确定了我州6个前期重大课题研究,其中,州“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环境和发展战略研究、州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研究由州政府研究室负责牵头研究;州“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思路和发展目标研究、州“十二五”期间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和重点产业发展研究由州发改委负责牵头研究;州“十二五”期间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研究由州委政策研究室负责牵头研究;州“十二五”期间新型工业化发展研究由州经委负责牵头研究。截止目前,6个前期重大课题研究已经形成征求意见稿,正在进行广泛征求意见阶段,预计在4月中下旬能够形成最终研究成果。

二、州“十二五”规划基本思路起草情况

州“十二五”规划基本思路由州“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起草。为了能够提出富有前瞻性、战略性和实用性的发展思路,“十二五”规划办在深入学习领会国家和省“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部署和要求的基础上,广泛收集了各县(市)、州“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需要纳入州“十二五”规划基本思路的内容,并进行归纳提炼,使基本思路既立足于我州的实际,同时又符合国家和省的战略取向和目标要求。目前,基本思路已形成初稿,正在进行修改完善,将在近期内提请纲要起草领导小组讨论修改形成征求意见稿后,在全州范围内广泛征求各方意见。预计4月下旬按照各方反馈意见对征求意见稿进行认真修改完善,力争形成送审稿。

三、重点专项规划推进情况

根据省人民政府的规划部署和我州“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和重点,我州确定编制24个重点专项规划。各重点专项规划负责单位都高度重视规划编制工作,目前专项规划编制工作顺利进展,具体情况如下:

(一)12个部门已经编制形成初稿

州体育局负责编制的《州体育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州广播电视局负责编制的《州广播电视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州安监局负责编制的《州安全生产“十二五”规划》、州文化局负责编制的《州文化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州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负责编制的《州人口发展与计划生育“十二五”规划》、州移民局负责编制的《州移民开发“十二五”规划》、州水利局负责编制的《州水利发展“十二五”规划》、州农业局负责编制的《州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州旅游局负责编制的《州文化旅游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州发改委负责编制的《州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云南电网公司供电局负责编制的《州电网发展“十二五”规划》和州劳动保障局负责编制的《州就业和社会保障及人力资源开发“十二五”规划》共12个重点专项规划目前已经完成规划初稿,正进行征求意见和修改完善之中。

(二)12个部门已完成前期研究并着手进行编制

州卫生局负责编制的《州卫生改革与发展“十二五”规划》、州地震局负责编制的《州防震减灾“十二五”规划》、州建设局负责编制的《州城镇发展“十二五”规划》、人民银行州中心支行负责编制的《州金融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州交通局负责编制的《州“十二五”交通发展规划》、州教育局负责编制的《州“十二五”教育发展规划》、州商务局负责编制的《州商贸物流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州扶贫办负责编制的《州扶贫开发“十二五”规划》、州林业局负责编制的《州林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州环保局负责编制的《州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州经委负责编制的《州工业和信息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和州科技局负责编制的《州科技发展“十二五”规划》目前完成了前期研究并着手启动编制工作。

四、各县(市)“十二五”规划编制情况

按照工作部署,各县(市)“十二五”规划编制要重视对上和周边规划的衔接,确保与全州同步完成规划编制各项工作。截止目前,各县(市)推进工作情况如下:

(一)市

市“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于12月开始启动,1月18日召开了规划编制工作动员会议,3月23日召开了规划编制工作培训会。规划纲要委托省政府研究室编制,目前已基本完成前期调研工作,计划4月15日前拿出规划纲要初稿。对“十一五”的评估和28个重点专项规划编制 工作也已全面推进,预计可以和纲要同步推进。

(二)县

县在全州动员部署会召开后,于1月5日召开了专题培训和部署会议。共安排6个前期重大课题和23个重点专项规划。规划办从县级部门抽调骨干组成了“十二五”规划基本思路和纲要起草班子。目前,前期课题研究和专项规划编制工作在全力推进中,“十二五”规划的基本思路已经形成初稿,在进行修改完善之中,规划纲要的起草工作已经开始展开。

(三)县

县“十二五”规划编制确定了6个重点研究课题和26个专项规划,目前重点研究课题已经形成初稿,待修改完善后可形成研究成果,26个重点专项规划中,有2个已经完成,6个形成了初稿,其余18个完成了规划提纲。“十二五”规划纲要委托省经济研究院编制,正在抓紧推进中,近期内可形成纲要初稿。

(四)县

县“十二五”规划工作于12月上旬启动,成立了领导小组和编制工作小组,抽调了专门工作人员开展规划编制工作。目前,6个重点研究课题中的4个已经形成了初稿,正在进行征求意见和修改完善,另外2个课题完成了广泛调研工作,形成了初步提纲和框架。确定的22个重点专项规划中,有17个专项规划在开展前期调研和研究的基础之上,形成了各专项规划提纲框架,部分已经形成初稿,有5个规划正在开展前期研究工作。前期研究和基本思路起草工作在抓紧推进中。

(五)县

县工作已经全面推进,“十二五”规划纲要已经委托省政研室编制,现已经完成初稿,前期课题研究基本完成,重点专项规划正在全力推进,部分专项规划完成初稿。

(六)县

县“十二五”规划纲要委托省经济研究院负责编制,在前期调研的基础上初步完成了规划基本思路和纲要初稿,在进一步修改完善之中,全县确定的18个重点研究课题已经完成,初步形成了研究成果,19个专项规划已经全部完成初稿,并且开展了乡镇规划纲要的编制工作,部分乡镇的规划纲要初稿已经形成,预计4月中旬可全部完成乡镇规划纲要初稿。

(七)县

县“十二五”规划于11月底全面启动,目前已经完成了前期重大课题研究工作,各部门负责编制的专项规划相关工作已经启动,“十二五”规划的基本思路已经形成初稿,正在进行征求意见和修改完善阶段,规划纲要委托省经济研究院编制,现在正进行基础调研等工作,预计规划纲要和专项规划在6月底可基本完成。

(八)县

县于9月制定了《元谋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实施方案》,并开始启动规划相关工作。目前,全县确定的30个重大课题研究已经完成,20个重点专项规划已经全面启动,交通、能源、农业和农村经济、广播电视、绿色产业畜牧业的专项规划已经形成初稿,其余15个专项规划正抓紧推进,规划纲要已经形成初稿,正在进行征求意见和修改完善。

(九)县

县“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于1月开始研究,5月全面启动了规划各项工作。目前,在开展前期研究的基础之上已经形成了《县“十二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初稿)》,正进行征求意见和修改完善之中,28个重点专项规划中除空间规划、参与滇中城市经济圈建设规划正在筹备启动外,其余专项规划2月底已完成初稿,并抓紧修改完善之中。

国民经济十二五规划范文3

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展望未来的5年,我国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经济社会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态势没有根本改变,但我国制造业发展面临的形势十分复杂,机遇与挑战并存。因此,转型升级是“十二五”时期甚至更长历史阶段工业发展的主线,也是工业部门肩负的历史使命。

在国家产业政策导向下,“十二五”期间我国将大力发展低碳经济,主打“低碳”牌。而且,“十二五”是我国兑现哥本哈根承诺的最重要5年,发展新能源产业固然重要,但传统产业的节能减排,也是不可或缺的部分。

制造业是指对制造资源(物料、能源、设备、工具、资金、技术、信息和人力等),按照市场要求,通过制造过程,转化为可供人们使用和利用的工业品与生活消费品的行业,包括扣除采掘业、公用业后的所有30个行业。目前,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制造业是我国经济增长的主导部门和经济转型的基础;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依托, 制造业是我国城镇就业的主要渠道和国际竞争力的集中体现。

《“十二五”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中提出:改造提升制造业,优化结构,改善品种质量,增强产业配套能力,淘汰落后产能,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调整优化原材料工业,改造提升消费品工业,促进制造业由大变强。对于重点产业,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产业布局,加大淘汰落后产能,提高制造业节能环保水平。

国民经济十二五规划范文4

今年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也是编制下一个“十二五”规划的部署之年。如何编制好**“十二五”规划是超前谋划我市新一轮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件大事,为此,就我市“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提出如下思考和建议:

1、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就是编制下一个五年的发展目标和总体部署,关键在是否符合地情、顺应时代要求、反映人民意愿并切实可行。为此,我市“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总结我市“十五”、“十一五”规划编制和规划实践的成功经验和教训,扬长避短,在综合分析各方面因素的基础上,使“十二五”规划编制更为科学,更加切实可行。

2、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我市未来五年的发展主线。率先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国务院支持**建设决策部署赋予**的历史重任,也是我市未来发展的出路所在。因此,建议在“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我市今后五年的发展主线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不仅仅是经济结构的调整,更重要的是发展方式和发展思路的调整,使我市在全国率先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较好的可持续发展。

3、在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同时,不应忽视我市已初具规模优势的特色产业,特别是具有世界市场需求、高科技支撑、有**特色的制造业。如近年来我市通过自发培育逐步形成了眼镜制造、中高压电器制造等尚不被很多人注意的产业,它们在国际市场上已占有一席之地。从**经济发展的可持续和发展后劲综合考虑,“十二五”规划中要处理好这些特色产业和先进制造业的关系。

4、在结构调整与产业布局上要力求错位竞争。“十二五”规划编制过程中,要针对有些区功能设置重复、相互过度竞争、有限资源浪费、区与区之间利用优惠政策相互争夺招商资源、争夺税收落地等同构竞争状况,进行深入研究和思考,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鼓励在结构调整与产业布局上错位竞争。

5、要充分吸取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市影响的教训,积极培植壮大本土民营经济。我市经济发展过程中外向依存度高,容易受制于国际经济等外部因素的影响。编制“十二五”规划,要更加重视发展内生性经济,改变我市经济成分中外资、民营资本长期“一腿长、一腿短”的现象,为民营经济发展营造更宽松的成长空间。

6、进一步深化改革和体制机制创新。充分利用国务院支持**建设赋予先行先试政策的契机,围绕壮大我市经济实力、优化产业结构、推进岛内外一体化建设、拓展对台产业对接和交流合作等重大工作中,加强体制、机制和战略创新,要继续加强政府职能转变,思考政府在大发展、大开放、大变革中的角色定位,进一步推进政府管理方式改革,努力提高政府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国民经济十二五规划范文5

三大转变重点

据国家发改委高技术产业司副司长顾大伟在“十二五”国家政务信息化工程建设规划宣贯会上表示,未来的电子政务信息化工程建设要“实现三个转变、坚持三个原则、突出三个重点”。

所谓三个转变,就是我国电子政务工程建设,在建设目标上应该实现从过去注重业务流程电子化,提高办公效率,转向更加注重支撑部门履行职能,提高政务效能,有效解决社会问题;在建设方式上,应该从各自为政、相互封闭,转向跨部门跨区域的协同互动和资源共享;其建设模式也应该从粗放式、离散化转向集约化、整体化的可持续发展。

顾大伟表示,要想真正实现上述三个转变,今后的国家电子政务工程建设,无论是项目建设单位还是项目审批部门都必须按照以下三个原则,进行工程项目的规划、设计和实施。

一是解决社会问题的原则。即建设项目的取合和建设内容的选择,应以服务公众为出发点,必须按照构建公共服务体系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整体要求,以及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有关要求,优化业务应用流程,改革公共服务模式,创新行政运行机制,促进政府职能转型。

二是提升信息能力的原则。即建设单位在规划设计电子政务项目时必须围绕提升四方面的信息能力来规划建设内容。包括提升处理国计民生重大事务宏观决策能力、提升监测和规范经济社会运行秩序的能力、提升社会公平普惠水平和公共服务的能力,以及提升维护网络公共安全和国家安全的能力等。

三是构建整体系统的原则。即按照五中全会《建议》和“十二五”规划纲要关于“推动重要政务信息系统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的基本要求,对国家电子政务建设工程进行顶层设计、合理布局。所建的工程,都必须围绕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时期中的重大问题,整合相关部门的职能和具体建设项目,形成一个互联互通、信息共享、业务协同的整体性和系统化的国家重大信息化工程,以发挥信息网络化提高多部门协同水平和监测、决策、服务的信息能力的关键作用,从而大幅提升党和政府有效解决社会问题的效率和效能。

顾大伟还表示,关于三个重点,是指电子政务工程所支撑的业务领域重点。“十二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任务涉及方方面面,电子政务工程的选择重点,是从两个维度来确定的,一是涉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二是信息化能发挥关键作用。基于此,确定了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护经济社会安全、提升治国理政能力这三个重点。围绕这三个重点,具体安排了相关领域的信息化工程。如围绕保障和改善民生安排了健康、住房、社保、食品、药品等信息化工程;围绕维护经济社会安全安排了金融、价格、能源、信用、安全生产、应急维稳环保、等信息化工程;围绕提升治国理政能力安排了行政执法、民主法制、执政能力等信息化工程。

为此,“十二五”及以后一段时期,国家电子政务工程将按照实现三个转变、遵循三个原则、突出三个重点的总体思路进行建设,以切实发挥工程实效,加速服务政府转型。

加速服务转型

为保证“十二五”期间我国电子政务服务的转型发展,《规划》确定了重点建设项目:一是构建国家电子政务网络,包括国家电子政务内网平台、国家电子政务外网平台建设;二是深化国家基础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包括人口信息资源库、法人单位信息资源库、空间地理信息资源库、宏观经济信息资源库、文化信息资源库;三是完善国家网络与信息安全基础设施,包括网络与信息安全基础设施、重要信息系统安全保障设施;四是推进国家重要信息系统建设,包括全民健康保障信息化工程、全民住房保障信息化工程、全民社会保障信息化工程、药品安全监管信息化工程、食品安全监管信息化工程、安全生产监管信息化工程、市场价格监管信息化工程、金融监管信息化工程、能源安全保障信息化工程、信用体系建设信息化工程、生态环境保护信息化工程、应急维稳保障信息化工程、行政执法监督信息化工程、民主法制建设信息化工程、执政能力建设信息化工程等建设内容。

相关专家表示,现阶段我国面向公共服务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信息化系统需加快建设。发改委要求建成人口、法人单位、空间地理、宏观经济、文化信息等五大基础资源库,形成统一的电子政务网络;建成信息安全基础设施;并推进健康保障、住房保障、社会保障、安全生产监管等15个重要信息系统的建设。同时《规划》要求充分保障工程的建设资金和运维经费,列入固定资产投资和财政预算,国家对中西部给予适当补助,发改委专项资金将起到显著的杠杆作用。

关于基础信息库面向政务和社会开放,“上海模式”获得肯定。《规划》要求五大基础库支撑面向国计民生的决策管理和公共服务,即政府各个部门的信息化,形成一个基于统一底层数据库的统一平台,决策系统可以贯穿各个部门从而形成政府“ERP”。目前上海的政务信息化建设正是基于这个框架,改变传统的各业务条线割裂模式,在“智慧城市”建设中占得先机,“上海模式”将加快向各地推广。

此外,《规划》要求完善公共卫生管理系统;建立基层医疗卫生管理系统;建立以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医保“一卡通”为重点的公共服务信息系统(区域医疗);推动远程医疗试点。“十二五”时期,医改的重心逐步从基层上移到公立医院,涉及到体制机制改革的问题更多更复杂,是利益格局调整的深水区。2009—2011年医改由卫生部主导,卫生部作为业务部门不够强势,因此进展较为缓慢。发改委的深度介入有助于快速理顺利益关系,加快改革进程。

对于加快社会保障信息化工程建设,异地结算。“十二五”期间在金保一期工程基础上,加快社会保障信息化工程建设。推进社会保障卡应用,建设覆盖乡村社区、实现多险种和跨省区接续的社会保险经办服务信息系统。现阶段工作重心是加快异地结算系统建设,以及医保对医疗的监管系统。在发改委的牵头下,人社部和卫生部将深入合作,将医保对医疗行为的监管以及对医疗费用的控制落到实处,信息化在其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协同效应明显。

而《规划》明确表示,建设安全生产监管系统,政策推动是煤矿生产安全监控行业的首要驱动要素。自去年年底以来,国家安监局先后《煤矿安全生产十二五规划》、《非煤矿山安全十二五规划》、《安全生产科技十二五规划》、《煤层气开发利用十二五规划》等,对煤矿安全监控设备行业需求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保障。此次,发改委又将煤矿与非煤矿山生产安全写入国家政务信息化工程“十二五”建设规划,充分表明政府对煤矿/非煤矿山生产安全的极度重视。

国民经济十二五规划范文6

中国经济现阶段面临几个失衡问题,亟须在“十二五”期间进行调整,重新协调好国民经济主要比例关系。一是储蓄与消费或投资与消费失衡,二是经济增长过分倚重第二产业,三是经济增长付出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四是生态总体恶化趋势高未扭转,五是居民收入差距过大。努力缓解上述几大失衡问题,实现经济的再平衡,是促进我国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的关键,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的主要内容。相信在中央“十二五”规划建议指引下,全面落实建议提出的各项方针任务,今后五年我国经济定能稳定协调发展、又好又快发展。

首先是稳定发展。“十二五”期间,需要逐步缓解2003年以来经济超常规增长(其中“十一五”前四年GDP年均增速达11.4%)、连年突破了一般公认的潜在增长率(9%左右)而带来的资源环境不堪重负、产业结构失衡、社会建设滞后、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等矛盾。中国经济面临从追求数量规模扩张型向注重质量效益型转变的历史性任务,需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改革分配制度,以实现又好又快发展。这就要求恢复宏观经济的稳定和均衡,不再一个劲儿追求GDP短期高速增长,适当放缓经济增速至8%左右,以便致力于转方式、调结构,实现常态的可持续的增长。最近,货币政策已确定回归稳健,宽松的财政政策看来在一段时间后也会回归中性,以利于经济的稳定增长。

走向稳定发展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2008年爆发国际金融危机后,外需和出口急剧下滑,大批出口企业停工或倒闭,上千万农民工返乡。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2008年11月,政府果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启动四万亿投资等一揽子计划,2009年和2010年分别新增长贷款9.6万亿元和约8万亿元。这就使货币(M1和M2)增速大大高于GDP增速加CPI上涨率。2009年底,M2同比增长27.7%,超出年初预定指标17%十多个百分点;M1同比增长32.4%,增速比上年加快23.3个百分点。2010年货币增速仍处于高位,至11月底,M2增速为19.5%,M1为22.1%。其结果,是市场上流动性过剩,大量游资到处冲击,主要是冲击房地产市场,使房价2009年上涨25%,2010年上涨15%左右。接着是带来CPI的逐步攀高。年初许多权威机构和经济预测专家都认为2010年CPI涨幅将在7月份登顶,然后回落,但是CPI在7月份上涨3.3%以后,8月份上涨3.5%,9月份上涨3.6%,10月份上涨4.4%,11月份上涨5.1%,预计全年涨幅将超过计划的3%。2011年上半年CPI涨幅可能还要高一些,达4%—5%左右。当然,中国这轮CPI节节攀升还同部分农产品供应结构性季节性短缺、劳动力成本上升、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等有关。面对逐步加重的通货膨胀压力,政府正在用更大的力气抗通胀,一再重拳调控房地产市场,最近国务院又出台16条措施,控制物价过快上涨。因此,今后为了逐步消化和吸收大量过剩的流动性,为了抵御主要发达国家实行定量宽松货币政策、零利率政策致使全世界流动性过分充裕容易导致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不断上涨的冲击,政府将在今后一段时间内下大力气稳定经济、稳定物价,以保持国民经济的健康运行。2010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已确定2011年要把稳定价格总水平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其次是协调发展。中央“十二五”规划建议提出,制定“十二五”规划,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而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必须坚持把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作为主攻方向。中国经济现阶段面临几个失衡问题,亟须在“十二五”期间进行调整,重新协调好国民经济主要比例关系。一是储蓄与消费或投资与消费失衡,储蓄率太高,消费率特别是居民消费率太低,低得离谱(2009年只占GDP的35.1%)。政府正在采取措施,一些专家建议应逐步提高消费率并在“十二五”期间提高5个百分点以上。二是经济增长过分倚重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发展滞后。我国人均GDP从2001年起达1000美元,到2010年增加到4000美元,但是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并没有随着人均GDP呈几倍增长而提高,一直在40%左右徘徊,同现代化进程脱节。为此“十二五”规划建议已明确提出要加快发展服务业,把推动服务业大发展作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重点。三是经济增长付出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资源环境瓶颈约束越来越突出,主要矿产品如铁矿石、精铜矿、原油等的对外依存度一路走高至50%以上。今后将着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继续把节能、节水、减排等列为约束性指标缓解矛盾。四是生态总体恶化趋势高未扭转,祸及子孙后代。今后既要努力做到生态局部改善而且要求在总体上也要改善,建设生态文明。五是居民收入差距过大,基尼系数接近0.5,超过了0.4的警戒线。2009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为3.3∶1,如加上医疗、教育、社保等公共服务的城乡不平等,城乡居民实际收入差距则进一步扩大为5∶1。注重公平分配,加快提高低收入群体的收入和消费水平,提高中等收入者比重,让人人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是今后五年最现实最紧迫的任务,已成为各界共识。

可见,努力缓解上述几大失衡问题,实现经济的再平衡,是促进我国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的关键,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的主要内容。相信在中央“十二五”规划建议指引下,全面落实建议提出的各项方针任务,今后五年我国经济定能稳定协调发展、又好又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