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课堂教学效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课堂教学效率范文1
一、合理布局课堂结构,优化课堂教学方式
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对教学目标、重点难点等把握准确,对时间的把握也应严格,切忌教学的盲目性、随意性。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少讲、精讲,既要注意知识的传授,也要注意给学生想、说、练的机会,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掌握学习方法,使学生会学、善学、乐学。要重视学生个体差异的客观存在,根据学生的特长、个性特点、兴趣爱好、认知风格的不同,因材施教,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凡能够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培养学生能力的方法,都应不断地研究探索。应特别注意做好如下两个方面:
1.采用多向化信息沟通模式,课堂教学尽可能多地采用一些教学媒体
同一堂课,既可放录音,也可放幻灯、录像,或者做一些其他演示实验。课堂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教学,既是优化课堂教学的需要,也是现代化教学发展的必然要求,它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动手、动口、动脑、动眼等。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可以自己动手或发动学生一起制作教具、学具,绘制幻灯片、投影图片,提高信息传递的质量,提高教学效果。
2.面向全体学生,实行分层教学
就是使每个学生的智能都得到发展,学业水平都得到提高。其实质是教学从大多数学生出发,好、中、差一起抓,实现学生的整体优化和教学质量的大面积提高。前苏联巴班斯基教学最优化系统措施中提出,将全班教学、分组教学和个别教学三种形式结合起来,在课堂教学各个环节实行分组区别教学,这些做法值得我们借鉴。教师在备课时要针对班内上、中、下各层次学生的学习状况,从他们的“最近发展区”出发,提出不同的教学目标要求,按内容深浅正确处理教材,调整教学起点和进度,上课时实行“集体教学,分层指导,合作达标”,同时渗透个别教学,包括导师制等教学形式,使学生各得其所。教学工作只有从全体学生的实际出发,重视个别差异,优化组织结构,使上等生“吃得饱”,中等生“吃得好”,基础差的学生“吃得了”,才能有真实的课堂效率。
二、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整个教学过程中,应始终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主动学习应该成为学生在课堂上的基本学习方式。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努力创设活动情境,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
1.在质疑问难中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
教学活动是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教学过程不仅是一个认识过程,也是一个情感交流的过程。由于学生具有既活泼好动又充满好奇的特点,要善于抓住积极的因素,鼓励学生大胆设疑,积极探索,使学生的整个学习活动充满喜悦。不要怕学生的“刁难”,需知“提出问题”这一行为反映了学生在“探究”和“创造”方面的积极状态。学生能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来,成为学习的主人,发展其主体性,是教师最应该注意和提倡的。当学生敢怀疑课本,提出问题时,正是学生创造性思维火花迸射之时,表明学生的主体意识已经
形成。
2.在民主和谐的气氛中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
在课堂上,我鼓励学生争论,鼓励学生反驳老师,努力营造一种民主的、和谐的课堂气氛,让每个学生都勇于说话,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民主而和谐的师生关系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主体性。提问不仅由教师主导,也可以由学生主导,不懂的内容学生可以互相交流、探讨。知识的总结归纳、分析解答也不都由老师一个人来完成,可师生讨论解决。交流、探讨、讨论应该是多层次、多角度的,如小组之间、同学之间、师生之间。这些都能极大地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让每个学生在不同程度上得到相应的提高,学生的主体性也得到了体现。
三、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皮亚杰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兴趣。”卢梭说:“希望学生对待学习要像对待游戏一样,做一切事情都是兴趣盎然,让人高兴。”这些都强调了趣味、兴趣的重要性。只有学生对功课有兴趣,才会爱学,才会学得快。思想政治课教学就要以教学的趣味性来吸引学生,以“趣”激趣。让学生在笑声中产生强烈的好奇之心和探索知识的欲望,把学生引入最佳的学习状态,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使学生在整个课堂中认真思考,积极讨论,踊跃发言,课堂气氛轻松活跃。为此,教学中要不断创设乐学情境,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结合教材内容,恰当地创设情境,如幽默的语言、生动的比喻、有趣的事例、制作引人注目的教具,以打破沉闷的气氛,缓解紧张的情绪,摆脱困境,融洽师生情感,同时发展思维,为创设乐学的情境提供良好的条件,使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还可以通过适时的角色置换来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增强求知欲。如在课堂上放手让学生组织材料,认真评价,拾遗补缺,概括总结,这就把学生自然地带入探求知识的乐学情境。
四、加强课堂练习的针对性
课堂教学效率范文2
关键词:创建;教学环境;教学效率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2)-10-0165-01
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环境是在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为了达到既定的教学目的,思想品德教师依据教材而创设以形象为主体、富有感彩的具体场景或氛围,以促进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帮助学生迅速理解思想品德学习内容,促进全面和谐发展,提高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效率。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课堂教学环境对学生学习的影响,已被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所重视。
一、关爱学生,善待学生,培养自信
关爱是教育学生的起点和基础,是打开学生心灵大门的一把金钥匙,是教育的灵魂和生命。随着时代的发展,教学观念的不断变革和教学方法的革新,教师通过课堂教学帮助学生确立目标,建立自尊、培养自信,从而以一定的心理优势投入学习活动。现代教育观念提倡在教学中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教师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应尊重学生发展的身心特点,因材施教,与此同时更应该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生命价值,尊重学生的生存方式。以教师的热情,宽容,理解,要多用鼓励与赞扬,在课堂上发现他们拥有的点滴进步,要通过言语、神态、动作给他们以赞赏,注意语言和态度,不应使用太尖锐的话语批评学生,更不能挖苦讽刺,避免给学生造成伤害,窒息刚燃起的求知之火,直至产生逆反心理与教师对立。给学生以心理的安全感,把学生的错误看作是一种纠正原有假设或者结论的信息,做到善待学生的错误,尊重他们,关心他们,让他们能感受到老师的爱,用他们情感上的満足感,燃起对课堂活动的积极性。教师对学生要有积极的期望,应该相信每一位学生的潜能能够都能开发并得到发挥,那么教师自然就会对学生有信心、对教学有热情,教学时就会有激情。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说得好:“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与鼓舞,而没有兴奋的情绪,怎么能激励人,没有主动性怎么能唤醒沉睡的人,没有生气勃勃的精神,怎么能鼓舞人?”教师的教学通过充满激情教学来影响和带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让学生在情感、态度、认知、行为上产生积极的反应,进而让学生爱学、乐学、主动学。
二、激发兴趣,体验成功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老师则是点燃学习兴趣的火炬。”有了兴趣,才会主动积极,执着地去探索,使学习获得明显的成效。针对思想品德课的教学特点,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就要充分注意运用不同的有效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这就要我们改变以往单一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因材施教,借助于多媒体、投影、录音等教学辅助用具,设置巧妙的悬念、组织竞赛、动手实践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创设情境,采取自主探究的方式,行之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从被动学变为主动学,达到快乐学的境界。课堂教学设计的每个环节,都要注意激发和保护学生的探索欲,使学生对知识感到新奇、有趣,让知识保鲜,学生学起来才更有趣味。要循循善诱,本着“你不会学习,我来教你学习”。
三、持续学习,尊重个性
新课程强调“教”服务于“学”,教师通过与学生合作,依靠学生自主动手活动、实践、合作与交流去实现教学任务;新课标要求教师以学生的心理发展为主线,以学生的眼界去设计教学,预测学生可能的思维活动并设计相应对策。这就要求我们尽可能让学生参与课前备课,让学生自己收集有关资料,选择教学内容,自己设计学习方法。这其中教师只充当参与、促进和指导的角色。学生将“自我”摆进了教学的内容,成功地塑造自我、展现自我,给心灵以触动,将知识延伸到课外,联系实际,学以致用,更坚定了他们的心理价值取向。
四、合作探究,营造和谐学习气氛
课堂教学效率范文3
关键词:英语课堂教学 优化 教学效率
笔者认为,中学英语课堂教学的关键在于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从课堂教学的每一分钟都得到知识能力的发展。那么,如何优化英语课堂教学呢?
一、教师必须积极创设一种生动活泼、和谐愉悦的教学氛围
现代教育强调教师在教学中居于主导地位,但不是学生的控制者、支配者,学生有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意见的机会。学生是真正的主体。教师要给学生信任、尊重和热爱,注重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有了和谐的师生关系,师生在教学活动中都非常投入,配合默契,学生得到精神的放松,在最佳的学习环境必然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二、创设教学情境,增添学习情趣,优化课堂教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浓厚的学习兴趣可以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探索。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精心设计带有启发性、趣味性的情景,来激发学生的情感和学习兴趣,使学生喜学、乐学、好学。
1.利用实物创设情境
利用实物创设情境具有良好的直观效果。如我在讲解What’s this in English?这个句型时,就把苹果、梨、桔子、蛋糕等实物带入课堂,让学生看着、拿着这些实物进行训练。有些学生还拿起了身边的铅笔、小刀、铅笔盒等做两两对话,在活跃课堂气氛的基础上,达到知识掌握与口语表达的目的,课堂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音乐欣赏,激发学生的兴趣
音乐不仅可以使学生放松身心,还可以使他们更好地掌握新的语言项目。如我在讲 Merry Christmas 这节课时,就跟同学一起学唱了Merry Christmas这首歌曲,使学生全身心进入欢庆圣诞节的氛围,所以对这节课的内容也就格外感兴趣,记忆也就非常深刻。另外,在讲到星期日到星期六的表达时,也是通过歌曲 The Days of the Week 向学生讲授的,使学生在学习歌曲的同时,很自然的就学会了星期日到星期六的英文表达。
3.运用动作表演和交际,提高言语综合运用能力
交际的形式主要包括信息传递和信息交流。信息传递是指交际的一方向另一方传递信息,彼此间不需要回应。信息交流是指交际的双方在存在信息差的前提下交换信息,彼此回应对方以获取信息。在课堂教学中,后者用的居多。因为很多课文都可以给学生创造真实的交际场景和环境,如购物、问路、就医、打电话,等等。例如,在讲 shopping 那一课时,我就让学生分别扮演成售货员和购物者来进行口语交际。刚一开始,学生可能紧张或怕自己说不好,不够积极主动,这时老师应注意多鼓励他们,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排除他们口语表达上心理障碍。这样,久而久之,他们就会争着上台表演的。他们熟练的口语、维妙维肖的动作,定会让你的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
4.采用电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
采用电化教学,信息量大,节奏快,内容丰富,语言地道、通俗,融生动性、趣味性和故事性于一体。学生兴趣盎然,寓学于乐,学生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大大提高了,课堂也变成了活生生的英语世界,学生在这儿可以轻轻松松地学外语。我在讲 The tiger and the monkey 这一课时,并没有单纯地讲知识点,而是问他们Which animal is the strongest in the forest? Which animal is the cleverest?然后再问学生:喜不喜欢看动画片?这时学生的兴趣当然很高涨,接着再说:今天,老师跟大家一起看一看有关老虎和猴子的动画片,好不好?在这种气氛下,学生很自然地就进入了学习的状态,通过看动画片也把里面的知识点全部记住了。学生喜欢学了,知识就会记得好,课堂效率也就大提高了。
5.游戏激趣,活跃课堂
用游戏的方式呈现新的语言知识能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较难记忆的语言项目在轻松活泼的活动中得以掌握。
在学习“There be ”这个句型时,我让学生搞了一个“接龙游戏”,前面一位学生说“There is a book in the classroom”,后面同学接着他说“There is a book and a pencil-box in the classroom.”等等,这样继续说下去,看哪一组同学说得最多、最快、最好。学生很容易地就记住了此句型的用法。
三、开创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
学生是学习的真正主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组织者、指导者、启发者。要建立这种以学生为主体的意识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中来,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培养学生学习质疑的精神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有了疑问才会去进一步思考问题,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创造。勇于质疑,就不依赖于已有的知识,不轻易同意别人的观点,通过自己独立思考、判断,敢于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其思维更具有挑战性。若能正确地引导学生质疑,学生就会对所学知识有进一步地了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探究性的思维品质。
2.注重对学生综合语言能力的培养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就培养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哪些方面的能力呢?应注意在语言技能和语言知识方面,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动机方面,在发展学生的智力和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以及在学习文化知识和发展跨文化交际的意识与能力方面加大力度。这正是注重了学生在技能、知识、情感、策略和文化素质等方面的综合发展。
3.教学设计体现和谐与美感
要想在课堂教学中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就必须设计一个和谐而具有美感的课堂教学秩序。它的艺术性必须是内在美和外在美的统一。内在美主要指教学内容富有科学美。外在美是教学表达的形式美。教学过程中各环节之间要具有和谐性。这主要又体现在教学活动的有序性、波动性和统一性。我在讲Planting trees 这一课时,先播放萨克斯曲 Spring给学生营造一种春意盎然的气氛,然后问:What is the date today? What is the date March 12th?学生说:植树节。在讲课的过程上,把教学重点和难点How to plant a tree 用投影的形式呈现给学生,增强了趣味性。另外,课堂上还以种树过程为重点,搞了“争做种树小能手”的活动,看看谁对文章的内容了解的深刻,谁掌握的又好又快,在竞争的气氛中,学生很快掌握了本课的知识重点、难点。最后,大家一起来看录像,重温种树的全过程。这节课教学的各个步骤都是环环相扣。真正做到了课堂教学的和谐统一。
4.注意在课堂教学中创设讨论的氛围
课堂教学效率范文4
关键词:课堂教学;内容涉及;高效课堂;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23-0065-02
课堂是教师向学生传播知识、引导学生做人、开启学生智慧之门的重要场所。提高课堂效率,关键在于课堂。课堂教学的设计,直接关系到能不能提高教学质量的问题。
本人从事语文教学多年,语文教学的实践告诉我,语文是其他学科的基础。它的工具性,决定了它具有普遍性特点。于是人们就产生了这样的认识:语文谁都在用,似乎谁都能学好。然而,真要学懂这门课,学好,会用,许多人就觉得力不从心了。我认为,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就在语文教师。课改专家王荣生教授说:“在评价一堂课的教学方法好不好之前,首先要考查它的教学内容对不对,教什么比怎么教更重要。”语文学会会长王立根老师说:“教什么?为什么教?这应该是课堂教学最重要的东西。一堂有效的语文课最重要的也是成功的基本前提是‘准确合宜’的教学内容。道理很简单,如果一节课教学目标不准确,教学内容不合宜,即使师生交流很活跃,这节课也是虚假的热闹,没有多大的意义。”
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的两个极端,不能不说是个误导,即:照本宣科和借题发挥。照本宣科的结果是你不说我也知道,书上写着,久而久之,学生懒惰了,连书也不看了。借题发挥是“原子裂变”,只要能沾边的、联系得上的,都讲,结果是学生的智力没有得到开发,学习的重点没有抓住,无端的练习设计了不少,有些题出得连老师本人都觉得茫然,其结果是学生在题海中挣扎,老师陷入不能自拔的批改作业之中。为改变这种现状,我在语文教学在中做了大量的探索,积累了一些经验,取得了一点成绩。我的做法是:设计课堂教学的内容,提高教学效率,向四十五分钟要成绩。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头开得好,能吸引学生,就等于奠定了成功的基础,为此,我首先将突破口确定在课堂的导入。语文课的单元设置,各有侧重,但由于课文内容比较宽,有的受历史环境的影响,今天的学生很难理解,于是我设计了“背景介绍式”导入。有的文章学生主体认识有一定的难度,我就采用“揭示主题式”,如“人民大会堂的建造告诉世人:中国人民当家做主、共商国是的美好愿望实现了。这‘雄伟’二字不正是人民共和国国威的体现?”按照文章内容特点,有的采用“知识介绍式”,有的采用“情境引入式”,有的采用“开门见山式”,有的采用“联想启发式”,有的采用“讨论评论式”等,新颖别致的开头,往往能抓住学生的好奇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其次,设计导读,新课标对读的要求是:在正确的前提下,有一定的速度,在理解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教师的导就要抓准,利用学生已有知识对难点段落进行集中突破,做到读音准确。介绍文体知识让学生理清脉络,重点句段的点拨,让学生把准文章的思想感情,分析关键性的词所处的语境,正确理解文意。经过这番引导、点拨,准确地朗读的问题基本解决。语文学习的读是很重要的,我国传统的语文教学法重视朗读。读懂则文章贯通。三味书屋的寿镜吾先生的读书入境就是读懂的表现。但我们的读是以“导”为前提,不是一味地“死”读。
再次,设计练习。教师的职责是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的讲是应学生的需要来决定的。语文教学是“文道”组合的典范,有的课中的“道”学生不易悟出,认识模糊,这就需要老师讲,否则就会出现误解。如《一件珍贵的衬衫》对总理形象的把握;《分马》中的人物性格分析;《老山界》中战士语言对表现人物品格的理解。对教学中的难点,学生共同反映需讲解的内容,教师应给予精要的讲解,有的问题,老师稍加点拨或学生议一议就可以解决的就不必细讲。学生自己能解决的问题,通过设计练习可以完成的学习任务,老师尽可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让他们在自己解决困难的过程中品尝成功的喜悦。
练是学习结果的落实,“怎样练”,“练什么”,这是语文教师必须认真考虑的。练习过简单,达不到目的,有可能导致学生对语文学习的误解:练多了会增加学生的课业负担,助长学生的厌学情绪,劳而无功。讲读课教师应注重学法的传授,自读课文便可以进行学法落实的训练,只要学生能在相互讨论、教师指导下完成学习任务即可。教师无须要面面俱到地设计综合性的练习。典型文体特征的课文,老师可重点安排仿写,有的课文要求学生从中悟出点什么,老师可以让学生写点体会,像《散步》、《羚羊木雕》等,有的课文词汇丰富,可以设计连词造句;有的佳句连篇,可以让学生记诵。鼓励学生在自己的作品中大胆引用学过的语文知识,是练的最佳途径。哪怕学生用得不十分恰当,只要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在自己的作品中,就应表扬。
最后,设计教师课堂语言。俗话说“好语动人心”,教师讲解用语要简洁、易懂、平易近人、引人入胜;点拨用语要精要、准确,点到为止;询问语言亲切、真诚;表扬语言要得体,有激励作用;提问语言要有启发式、代表性;批评用语应委婉、含蓄等。老师设计好的课堂语言,会激发学生学习这门课的兴趣,产生对教师的好感,消除学习过程中的陌生感,增进彼此间的了解和友情,达到最佳课堂效果。
综上所述,设计课堂教学,是实践素质教育理论的根本途径,是提高教育质量、提高课堂效率的根本保证。
参考资料:
[1]陈松涛.初中语文改进教法——我的“新绝活”[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1,(32).
课堂教学效率范文5
一、认真备课,有驾驭课堂的能力
备课是把把教学的内容转化为课堂教学的特殊化程序,是课堂施教的必要准备。每位教师备课时必须认真研究教学大纲,钻研教材,熟悉学生情况,做到“三备”即备教学内容,备学生实际,备导学方法和教具。在实际教学中,还要有驾驭课堂的应变能力。这样,有利于把握重点,难点;面向全体学生;重视全面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记忆、运用能力;重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起到“事半功倍”,提高教学效率。
二、加强教学改革,激发学生兴趣,提高教学效率
(一)通过趣味新奇的物理实验演示,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从而激发他们思索的欲望。
例如:在讲授“大气压”一节时,可在装满水的杯上用硬纸片盖住并倒过来,发现水并不流出,纸片也不下落,使学生确信大气压的存在。接着让两学生做马德堡半球实验,是他们感受到巨大的大气压力,这样就是学生对这节课感兴趣,印象深,易理解,记得牢。又如在讲授水不善于导热的内容时,在装满地水大试管里放一条小金鱼,并用网状物将其隔在试管的底部。当在试管上部加热直到沸腾时底部的鱼还在自由自在的游动,说明水不善于导热。当在试管底部加热时,不一会小金鱼就会肚子朝天――死了,这说明水传热主要是通过对流来实现。使学生注意力集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把实际生活中的现象跟物理实验联系起来,使学生感悟实际生活的奇妙和规律性。
根据学生求动、求知、求趣、求异、求新等心理特点,精心组织和设计课堂讲授内容和实验内容,把课本知识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例如:在讲到圆周运动的线速度方向时,利用电影《刘三姐》里“抛绣球”的故事,并准备好“绣球”进行实验,一定会引人人胜、妙趣横生。抛“绣球”时,是有“绣球”和接球人的连线是“绣球”在该时刻的切线方向时,才能够接到“绣球”,这个方向就是“绣球”在该时刻的线速度方向。通过这个实验,学生很快就理解和掌握了,而且也记得牢,直到几年后,有些学生还说这个实验很有趣,印象深刻。
通过演示实验,使抽象枯燥的知识变得深动而富有刺激性,可以使学生感兴趣,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参与学习,提高学习效果。
三、教师授课时要有良好的教学艺术
在教学中,教师富有哲理的幽默,能够深深地感染和吸引学生,是自己教的轻松,学生学得愉快,促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效率。
(一)生动风趣,激发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是一门语言艺术,语言应体现出机智和俏皮。课前,教师要进行自我心理调整,这样在课堂上才能有声有色,才能带着愉快的心情传授知识,从而使学生受到感染。事实证明,教师风趣的语言艺术,能赢得学生的喜爱,信赖和敬佩,从而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即产生所谓“爱屋及乌”的效应。
例如:在讲理想气体等温变化的微观解释时,可这样比喻:你们班五十人,在教室显得很拥挤,容易产生碰撞,而把你们放在大礼堂时,碰撞的机会就减小了。
教学生动风趣,不但能活跃课堂气氛,而且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记忆。例如在讲势能时,可向学生说,当天花板上有一根鸡毛向你头顶落下时,你将怎样?学生肯定会说:“这有什么可怕的。”如再问,若你头顶上的电风扇落下时,你将会怎样?学生肯定会说:“那还不快跑。”从而说明物体的势能与质量有关。在讲势能和相对高度有关时,可以用从课桌上跳下来和从三楼上跳下来进行比较,肯定会受到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风趣的语言,还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在授课时,如果在适当的时机故意讲错,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使学生记得牢。
(二)教师授课时,要有丰富的情感,激发求知欲,提高教学效率。
丰富的情感,是课堂教学语言艺术的运用,也是教师道德情操的要求。一个教态自然的优秀教师,总是面带微笑,每一字每一句都对学生有一种殷切的期望。这样大多数的学生进步都是从任课老师的期望中产生的。富有情感色彩的课堂教学,能激发学生相应的情感体验,缩短师生之间的鸿沟,增强他们的理智感,激发求知欲,更好的感受和理解教材。
(三)给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课堂教学效率范文6
【关键词】活力;优化课堂;生物教学
富有活力的生物课堂是指在课堂里师生要全身心地投入,不仅是促进学生掌握生物科学知识,提高认识水平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还要不断地感受课堂中生命的涌动和成长,去享受创造的喜悦和满足、去品味人生的灿烂与魅力,进而提升人的精神世界、生命价值和教学效率。
那么,怎样去构建富有活力的生物课堂呢?
一、以问题为主线,优化课堂的教学内容
新的课程标准和素质教育要求是:学生不仅要掌握生物基本知识,形成基本技能,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精神情操,并能运用知识及技能进行创新和再发展,否则就会使教学失去其真正的内涵。
首先要创设问题情景,进而引发参与动机,把学生的情感和思维引入到一种与课文内容有关的问题情景中。教师在设计问题情景时,可以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去寻找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可以激发学生兴趣的材料,创设出若干个问题或连串问题,用新颖的方式、生动的语言来揭示,让学生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
例如,我在讲“基因的分离定律”一节时,首先根据身边的一些例子设问:“一对正常的夫妇生下一个聋哑的孩子,聋哑基因怎样从天而降?”、“一方正常,另一方为聋哑患者的一对夫妇,连生下三个孩子都正常,聋哑基因又到哪里去呢?”这节课用设问开头,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被吸引过来了,很快进入认真学习的状态。接着由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引导学生学习理论知识,并让学生通过讨论,用教材中相关的原理来解释上述现象,这样,学生的思维便充分调动起来了。最后我还告诉学生,生物的遗传现象是十分奇妙的,我们要认真学习,从而又激起了学生产生渴求新知识的欲望。
二、以活动为载体,优化课堂教学方式
传统的课堂教学往往以被动的接受式教学为主,学生是一个被灌输者,是一个接受机械、繁琐训练的受害者,这样的教学将学生思维捆绑住了,把活生生的学生变成机械人,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力、创造力、学生的个性、学生的智慧、学生的灵气都被打掉了。而新课标提倡开放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的能动性、想象力、创造力、个性和灵气,在教学中得到展现。
新的课堂要富有活力,应该以活动为主线,这样,课堂教学活动不再是单边的而是多边的。在教学中营造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多向刺激,多侧面、多层面为师生之间的活动创造条件。
第一,大力提倡自主性学习,自主学习的学习动机应是主动的、内在的,而不是被动的外面强加的。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教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使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疲劳。”的确是的,自主学习是建立在学习兴趣之上的,没有兴趣就谈不上主动学习。有了兴趣,学习便成了一种乐趣,一种享受。自主学习的另一个因素是学习责任,学生学习不仅仅凭兴趣,还要让学生明白学习跟自己的生活、未来、生命息息相关。因此,改变生物学习的方式,要从改变教学理念做起,在生物的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责任感,把生物知识学习变成学生成长过程的需要。在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提出问题后,教师应帮助学生进行筛选、提炼有价值的问题,让学生进行合作性学习,例如在学习减数分裂,筛选问题一:细胞分裂的方式有几种?在以前学习的有丝分裂中染色体的行为,DNA的数目,染色体单体的数目是怎样变化的?问题二:生物的发育起点是什么?如果生殖细胞的形成同样是通过有丝分裂,生物的后代将是什么样子?问题三:同学们通过仔细研读课文和图解,归纳对比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的异同?学生通过回忆知识,串联知识,运用知识,引入新的知识,学习新的知识,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第二,采用探究性学习。这种学习方式对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科学探究精神最为有效。如在讲述第四章条件反射的类型时,我是这样设计的:在讲述新内容之前,把学生分成四个小组,然后分给每个小组一个纸包,第一小组纸包中包有话梅,并写上把话梅吃掉的指令。第二小组发给话梅,但写明只看不能吃。第三小组写着想吃话梅的感觉。第四小组只写话梅两个字。要求各小组打开纸后按要求去做。其后要求各组同学说一说自己的反应,并报告小组的结论。在这个基础上老师顺势提出问题:你们有的吃食物,有的看食物,有的想吃食物过程,有的是看到代表食物的文字,但反应却相同。这些反射之间有没有不同呢?这些反射在动物身上是否会发生?学生思维产生了疑惑,不得不进行讨论、争论、对白交流,提出自己相关论点的材料、事实。而后师生共同总结出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的概念,讨论两种反射的不同点并列表比较。其后学生设计探究实验——动物条件反射的建立。回顾上述过程的完成,又恰好为人类高级神经活动的特征的知识作了铺垫。学生在完成探讨、反思、辩论、实验的基础上获得知识,也将会更好地促进生物学教学的开展。
第三,适时运用具有很强的真实感和表现力的多媒体技术,如在《没有细胞结构的微小生物——病毒》一节课的教学中,可以展示病毒的图片讲述病毒引发的种种传染病等。如展示禽流感和“非典”视频资料来创设问题情境,学生就能认识到禽流感和“非典”的致病凶手都是病毒,这样就自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当然,生物课的活动形式还有很多,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运用恰当的活动形式,才能真正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三、以情感为动力,优化课堂教学结构
课堂教学结构由三个要素构成:科学知识结构,学习该学科的认识结构,教学活动结构。教学就是要以教学活动为“中介”,知识结构能动地作用于认识结构,帮助学生完成一个习得过程。生物课堂教学结构是一个动态系统,其外在直接形式就是教学活动的设计,课堂是由一个接一个的教学活动逐渐推进的教学程序和完善教学结构。教师必须善于把握课文,课堂教学的结构特点规律,善于优化组合各要素,使教学结构以最佳状态生成。
在一堂课里,学生的学习情趣不可能永远都是高涨的,这就要求教师首先对教学设计进行动态设计,即按课堂的具体情况来设计教学,根据课堂上随时出现新情况、新问题来安排和调整教学,其次要不断进行刺激和反馈,让学生满怀热情与兴趣参与课堂学习,不时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与创造的快乐。
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情趣,首先可大量地运用对话。一是生本对话,主要指学生与课文对话,将学生研读课文视为对话,强调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参与意识,在积极主动的参与中,使学生个体感受与课本意义交融。如在讲人类遗传病与优生的内容时,课文只是举一些实例来说明,没有感情成分,如果让学生把个体感受、个体周围身边的事例表达出来,同时运用一定的形体语言、一定的语言氛围,那么产生的效果就不一样了。学生由此会产生共鸣,其思想意识就会被震撼。对人类遗传病与优生的关系及优生的意义认识也会深刻。二是师生对话。作为生物教学状态的师生对话,并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师生的问答,应指蕴涵教育性的相应倾听和言说,它需要师生彼此的精神世界的交流与价值观的分享,具体表现为交流探讨、独白与倾听、欣赏与评价等。三是生生对话。课堂上学生应不断地感受着、思考着、反省着、探索着,这一切都离不开学生自我对话。课堂教学中的游戏、角色扮演、学生的对白,都是学生展示自我、反省自我、探索自我的对话表现形式。
在进行对话教学时,老师应注意教学的民主性,课堂上避免一言堂。要尊重学生个体感觉,不要因为有不同的理解和看法导致师生之间对立,而应设法调剂,使学生的学习情趣不断高涨,从而促成对话双方的相互沟通,并营造一种和谐、欢乐的气氛,推动教学结构的不断优化和动态生成。
构建富有活力的生物课堂,就必须让学生多活动,多体验,多表现,当师生全身心投入到课堂教学时,课堂也脱去僵化的外衣,显露出无限的生机来,从而使生物课堂达到教学目的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文国华.《课程与教学论》.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
[2]卢长堂.《生物课堂教学技能训练》.吉林: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3]范春祥.《中学生物教学教法研究》.四川:四川大学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