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产业经济发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产业经济发展范文1
关键词:新时期下;农业产业经济;发展措施
目前,在实现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过程中,最为重要的一个部分就是农业产品跟农业产业,核心内容是实现经济效益。在以市场为导向的基础上优化组合各种生产要素,在上述的基础上实现一体化经营体系,主要涉及以下几个部分:企业化管理的实施;区域化布局以及加工系列化灯。多种因素包括农科教、农工商、产供销等。这样一来,在一体化经营体系的前提下,就可以做使我国农业逐渐走向与良性发展轨道,实现一系列有效的自我调节、约束、积累以及发展。并且还可以促使农业产业经济发展得到强化,服务与现代农业发展,促使农业经济效益实现最大程度的提升,最后满足农业可持续性发展的需要。
1.新时期农业产业经济发展趋势
在农业产业经济现代化发展的大环境下,农业产业经济发展也将会朝着几个方面发展:1.1现代化发展农业产业经济朝着现代化的方向发展。农业产业经济走向现代化,一直以来都是农村建设的重要目标之一,其能够有效地提高农业产业经济的发展水平,增加农民的收入,而在我国大力发展农业产业经济的大环境下,农业经济走向现代化也将成为必然的发展趋势。1.2信息化发展农业产业经济朝着信息化的方向发展。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信息化技术也不断地融入到了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对于农业产业经济来说也必将会朝着信息化的方向发展。将信息化技术应用到了农业产业经济当中,不但是顺应了时代的发展,是农业产业经济能够跟上时代的步伐,同时还能够提高农业技术的信息交换,保证农业生产过程中的高效性,提高农产品的生产量。1.3生产化发展农业产业经济朝着生产化的方向发展。在农业合作政策出台之后,农业经济合作组织得到了迅速的发展,通过利益政策所连接起来的农业产业经济机制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在一些大型企业的带动下,对于农业中的农产品生产也逐步走向了标准化的生产模式,在标准化的生产模式下,大大地增加了农业的经济效益。由此可见,生产化的发展方向也将是我国农业产业经济发展的新趋势。
2.新时期发展农业产业经济的问题
2.1缺乏足够的技术信息,传统观念影响较大目前从事农业生产的过程中,大部分农民还使用传统形式进行生产,几乎没有引进新品种以及新技术。对于农业市场信息掌握力度不够,在实际过程中,整个农业生产还维持在较低水平。并且其劳动形式也是处于传统的状态:高投入,劳动密集型生产形势以及低效益。上述因素的存在直接导致农村经济发展受到限制,也就是说,在这种生产模式下,农民所生产出来的产品可以维持自己家庭的生活,只有少部分农产品才可以进入市场,在进入市场的过程中,产品价格因素非常低,所以在市场竞争的过程中明显缺乏足够的竞争力,所以很难形成特色产业发展。2.2龙头企业规模有待扩大,带动性明显缺乏大部分地区都没有设立龙头农业产业,就连现有的龙头农业企业数量也非常少,规模非常小。并且在经营过程中,发展慢,带动性差。经过多年的发展还是没有进步,导致企业自身效益就非常的低,没有在实际过程中引进现代企业经营理念,导致大企业家的魄力明显缺少,最后可能会被现代市场经济快速发展所抛弃。2.3没有紧密结合生产基地跟市场活动在实际发展农业产业化的过程中,不仅需要一个稳定的生产基地,还需要有一个适销对路的市场,两者缺一不可。农业产业是否能得到健康的发展,生产基地跟市场两者是否有效连接是最为直接的影响因素。想要实现农业生产基地跟市场的有效连接,就要设置相应的连接纽带,最为常用的是专业合作组织跟龙头企业。龙头企业更专业合作组织的主要工作就是,在市场中集中带入群众生产的产品。因为市场是不稳定的,如果采取传统的形式,也就是说,一家一户的农民进入市场,风险非常大且市场成本非常高,在交易的过程中如果出现问题,那么就会导致农民生产积极性受挫,且冲击着群众未来的农产品生产工作。
3.新时期发展农业产业经济的措施分析
3.1鼓励农头企业建设发展,发挥农业产业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在实际过程中需要增加农业招商引资的力度,在发展的过程中,还需要将那部分有实力的公司以及有新技术的公司大力引进农业发展领域。实现龙头企业的构建发展。并且还需要实现现有的龙头企业的巩固壮大,政府需要出台一系列鼓励措施,对于那部分科技含量较高,规模较大的龙头企业进行重点扶持跟培育,从根本上提升这部分龙头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最后在市场中,将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跟辐射作用最大程度地发挥出来,实现新型农业经营模式的构建,例如:公司/基地/农户合作模式;公司/合作社/农户合作模式。在实际过程中,还需要从根本上树立正确的指导思想_产业项目大发展。并且跟当地农业局紧密联系在一起,将一部分农字号龙头企业积极引入建设,这部分龙头企业实力非常强,带动能力也非常强。例如:山东省微山县留庄镇,在发展农业龙头企业的过程中就采取了上述措施,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相对于几家湖产品加工企业来说,这是发挥龙头企业作用的有效案例。在实际过程中,这几家湖产品加工企业实施了以下运行模式:公司/基地/农户。企业本身在收购湖产品的过程中,以一个高于同时间市场的价格完成基地农户农产品的统一收购。这样一来周边万余户农户。在2013年,北京睿特环有机农产品开发项目被有效引入,实现了有机水稻种植产业的积极推进。以示范园区为中心,实现农业高品位,高效益发展的有效带动,这一项支柱产业,将会促使农业增效跟农民增收。3.2发展现代化农业以工业化理念为基础在实际过程中,想要实现农业的发展,如果只是单纯地依靠农业自身发展,那么想要实现现代化农业就存在非常大的难度。农业生产想要进入大市场环境,并且参与市场竞争,参与社会分工,就需要将资源优势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所以想要实现现代农业的有效发展,就需要想尽办法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并且推广使用农业新技术以及新技能,这样一来,就可以实现农副产品深加工的有效现代化,同时还可以促使农副产品附加值得到有效提升,最后,提升农业效益,实现农业市场竞争力的最大程度提升。并且还需要支持农产品出口贸易,在走向国内市场的同时还需要扩大国际市场参与度,积极融入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3.3做好基础工作实现农业产业化发展环境的有效优化在实际过程中,如果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较为缺乏,并且还存在特色优质农产品,在这种情况下,针对这部分主要生产基地跟生产区,实现相关水利工程的全面加强跟有效完善,例如:引水、蓄水、提水等。这样一来就可以完善排涝工程,并且促使防汛抗旱能力得到有效提升。同时在实际生产的过程中,还应该积极推广大棚栽培技术,引进使用地膜覆盖设备,实施有效的设备栽培技术。如果条件允许,就是要将农业机械操作技术大力推广使用。实现各个农业生产环节的机械化发展。3.4优化农业产业经济中的产业结构传统的农业产业经济管理更加侧重于对农产品生产水平进行管理,这也导致一味地侧重与农产品的生产水而影响了农民的经济收益,使农民在进行农业工作时丧失了积极性与主动性。因此,需要对农业产业经济中产业的机构进行一定的优化,努力发展出多元化的农业产业机构。政府需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找寻当地农业发展的优势所在,利用其优势来扩大农产品的规模化生产与销售,形成具有地方特色农产品竞争优势。同时,农业生产还需要大力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以此来增加农产品的销售模式,在农产品的销售中形成一个稳定的产业链,农业经营者与生产者需要积极探索农产品的加工产业,积极推广先进的农产品仓储、保鲜、运输以及包装等与农业息息相关的各项技术,并通过培养农产品深加工领头企业的方式来促进企业技术的进步与发展,只有形成了多元化的产业链,才能够提高农产品的经济效益,使农业得到稳步的发展。3.5推进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发展进程政府需要加大对农业产业经济建设的投资力度,一方面能够增加农业技术的效果,防止人才的流失;另一方面能够推进农业建立信息化技术的建设,利用信息化技术提高农业产业经济的管理质量,改善农业产业经济的管理模式,从而使得农业的经济效益能够得到有效的提高。此外,政府还需要重视农业信息化技术人才的培养,培养出农业信息化所需要的真正技术人才,并普及农业生产的信息化技术,使农业产业发展能够与信息化技术形成有机的融合,加快我国农业朝着现代化与信息化的方向发展。
结束语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显著的提高,在我国大力发展农业产业经济的过程中,也使得农业产业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建设出了许多新农业的新景象。而对于农业产业经济管理,一直是近年来社会所关注的重点问题,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必须要通过有效的措施和科学的手段来对农业产业经济发展保驾护航,以此来提高农业的产量以及质量,提高农村的经济发展。本次研究主要分析如何在实际过程中强化农业产业经济的发展,首先分析了新时期下农业产业经济发展存在的起点问题:首先,在农业生产的过程中,明显缺乏足够的技术信息,传统观念影响较大,导致整个农业生产水平处于稳定的状态,迫切需要引进新品种跟使用新技术来促使整个农业生产实现可持续发展。并且还需要从根本上转变,劳动密集生产形势以及低效益生产形式。其次,是农业生产龙头企业规模非常小,带动性不强,所以需要政府颁布相应的政策措施,鼓励农业生产龙头企业实现大力发展,带动农业生产活动。最后,是农业生产基地跟市场两者之间的脱节。一个稳定的生产基地跟一个合适农产品销售的市场环境是发展农业产业化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两个因素。所以需要发挥市场媒介作用,降低风险跟市场成本,鼓励农民生产,从根本上强化农民生产积极性。
参考文献:
[1]刘茂松.论我国农业产业发展中的制度创新与制度分析[J].湖湘论坛,2004(05):77-79.
[2]武艳茹.浅谈凉城县如何调整农业产业结构[J].基层农技推广,2017,5(02):54-56.
[3]周子为.经济欠发达地区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的思考[J].山西农经,2017(01):23-24.
[4]张俊飚,程琳琳,何可.中国农业低碳经济效率的时空差异及影响因素研究[J].环境经济研究,2017,2(02):36-51.
[5]左鹏,刘强.重庆市垫江县农业产业结构的灰色关联度分析[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2(01):56-59.
产业经济发展范文2
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的不断发展,城市化进程的脚步不断加快,大量农村资源转移到城市建设中,使得城乡“二元化”结构日趋显著,甚至导致部分乡村地区经济出现萧条的情况.在这种背景下,依托乡村特色资源,振兴乡村经济成为国家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本文以温州市为例,以乡村文化产业资源开发为研究对象,重点分析乡村文化产业对乡村经济发展的影响与贡献,为温州市乡村经济建设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持.
关键词:
文化产业开发;乡村经济;乡村旅游
温州市地处浙江省东南部,是浙江省三大中心城市之一,是我国东南沿海改革开放的先发地区与前沿阵地,素有“南有吴川,备有温州”之美誉.温州文化属于瓯越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是中国的南戏之乡.温州乡村地区的地方性、民族性文化特色更加浓郁,使得温州乡村地区在发展经济中,不仅拥有鬼斧神工的自然资源,而且还拥有丰富多彩、独特绚丽的文化资源,这对于发展温州乡村经济、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与进步具有积极的意义.独特的温州乡村文化能够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进行开发,打造独具地方特色的文化产业,开发文化旅游,发展乡村多元经济,提升第三产业在当地经济结构中的比重,进而展现现代农村经济发展的特色.
1乡村文化产业对乡村经济发展的影响
文化产业所带来的经济利益是文化产业开发最重要的动力,文化产业带来的经济利益的评判标准是多元的,但最终目标都指向两个方面,一是提升乡村的整体经济,二是提高乡村居民的个人收入.由于文化产业的框架较大,其所涉及的内容较为广泛,在温州市的不同乡村地区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在进行整体研究时不具备普遍代表意义,因此选取文化旅游作为文化产业的典型代表进行分析.
1.1对产业结构的影响
对于温州大多数乡村地区而言,农业与制造业仍然是其主要的收入来源,从《2014年温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与《温州统计年鉴(2014)》的经济统计数据可知,温州市乡村地区第一产业(以农林牧副渔为主)的收入比重为20.2%,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的收入比重分别占44.9%与33.9%,并且第三产业中的文化旅游收入贡献不足20%.独立的数据并不足以说明文化旅游或文化产业对温州市乡村经济发展中产业结构的改变,因此本文以2005年为时间节点,对2005年~2014年温州市乡村各行业收入情况进行对比.结果发现,自2005年以来,温州市乡村文化旅游事业发展迅速,进而带动了其他产业的发展,但仅从对产业结构的影响来看,文化产业或文化旅游对当地产业结构的影响,在统计数值上存在微弱的变化影响,由于本文是在理想状态下进行的数据统计研究,所以当不排除其他干扰因素时,2005年~2014年间温州乡村地区产业结构发生的微弱变化并不能简单的归功于文化产业或文化旅游,也就是说,文化产业或文化旅游的发展对当地产业结构的影响并不显著,没有表现出明显的促进产业结构优化的作用.
1.2对集体经济的影响
在研究文化产业开发或文化旅游对温州市乡村经济发展的影响时,同样选择2005年~2014年为研究时段,对这十年间温州市乡村集体经济的变化与文化旅游经济的变化进行横向对比,研究设计乡村集体经济与农村专业合作组织两个层面进行.对比结果显示,在2005年~2014年这十年间,温州市乡村旅游呈现逐年7%左右的增幅,与整体经济增幅大致相同,但是进行细致的比较发现,在楠溪、洞头等文化旅游经济发展较好的地区,其集体经济净收入的增幅明显高于其他地区,这说明在过来的十年间,温州市乡村文化旅游的开发与发展,对当地乡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是显著的.此外,温州乡村地区的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统计数据来看,乡村地区文化旅游产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并未带来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这说明二者之间并没有建立起有效的衔接与关联.
1.3对个人收入的影响
随着温州市乡村文化产业发展的不断推进,文化旅游事业蓬勃发展,进而带动乡村居民收入结构的优化.从传统乡村居民的家庭收入结构来看,在文化旅游事业发展之前,农民的收入基本依靠农业收入或畜牧喂养收入,之后随着地区经济的不但发展,在有些地区开始出现大量的中小型制造业,这无疑扩展了农村居民收入结构的宽度.但随着文化旅游的发展,部分处于市场竞争优势位置的农村居民越来越多的参与到文化旅游事业中来,比如农家乐、农业休闲、农特产品、文化产品、小超市经营等,这对于丰富农村家庭收入结构具有积极的作用.统计数据结果也显示,从整体上来看,文化旅游的快速发展确实优化了农村家庭的收入结构,带来了农村个人收入的增加,这说明文化旅游对个人收入具有积极的影响.总体来看,文化产业或文化旅游开发虽然给乡村地区经济发展带来了积极的影响,推动了乡村经济的发展,但是从目前的发展现状来看,仍然存在诸多问题急需解决,否则宝贵的乡村文化资源将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甚至严重阻碍乡村居民继续支持文化产业开发或文化旅游事业发展的积极性.
2乡村文化旅游中各利益主体的需求分析
2.1村民利益诉求
乡村居民作为文化旅游产业中的利益主体,其对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关注来源于经济效益的改变,也就是说,文化旅游是否能够给其带来直观的经济收益,其是否能够在低壁垒的情况下参与到文化旅游经济中.对温州市乡村居民的问卷调查统计结果发现,在不同地区村民对文化旅游经济开发的态度是不同的,在文化旅游发展程度较高的地区,村民的支持率较高,而在文化旅游发展程度较低的地区,村民对其支持态度有限,这说明村民对文化旅游的态度是建立在直接利益上的.对温州市乡村文化旅游发展水平较高的几个地区进行调查发现,居民关于文化旅游的利益诉求主要集中在经济收入问题、收入分配问题、居民住房问题、村道交通问题、乡村环境问题、农村土地问题等几个方面.在文化旅游开发中,村民更关注自己土地的使用、自己参与方式的选择、收入分配三个方面的诉求,这说明民村一方面表现出支持文化旅游开发的态度,另一方面更为关注自身收入结构的改变与收入的增加.
2.2游客态度与需求
在对楠溪、瑞安、洞头三个地方的乡村地区进行调查后发现,乡村文化旅游的游客具有以下主要特征:一是近距离游客占据比重较大,超过60%,中距离游客(即浙江省及周边省份)占比约为25%作为,其余为远距离游客;二是游客出游方式以亲友自驾游为主,约占受访游客的70%,其次为单位组织游客,约占17%,这说明温州市乡村文化旅游以散客为主;三是游客获取信息的方式方面,网络途径占据最大比例,约为35%,朋友介绍、旅行社信息以及其他媒体信息大致相当,约17%.此外,游客在文化旅游景观的停留时间、留宿情况、预计消费情况等方面,据表现出短期游的特点,即一天后两天的游客占据绝大多数.在对游客态度的调查中发现,多数地区的文化旅游项目获得了游客较高的满意度,但仍然存在“不尽如人意”的态度,并且在选择重游方面,一年以内选择重游的比例不足10%,三年以内选择重游的比例40%左右,三年以上占据10%左右,其余40%左右选择“不打算重游”.游客对这几个地区的乡村文化旅游需求多表现在休闲、日常生活放松、对民俗的好奇、费用较低、获得传统农业文化体验等几个方面.由此可见,游客对文化旅游的态度表现较好,诉求较为明显,这也是温州市文化旅游事业今后发展中需要关注的问题.
2.3政府态度及需求
作为乡村旅游开发的主导者,政府在乡村文化产业开发中发挥中重要的引导作用.一方面,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需要大量资金支持,仅依靠当地政府财政支持明显不足以满足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需求,这必须要因素社会资金来共同开发.资金需求给政府财政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增加了政府开发文化旅游资源的难度,并且,乡村文化旅游经济的发展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在短期内的经济效果并不明显,这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政府在乡村文化旅游开发上的态度.另一方面,实践证明,乡村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在长远来看确实能够对当地经济带来较大的促进作用,能够优化当地产业结构,丰富政府财政收入层次与居民收入方式.从这个层面来看,无论是政府还是乡村居民,对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又持有支持的态度.此外,政府作为乡村文化旅游经济的利益主体,其对利益的诉求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增加政府财政收入,提高政府政绩与基层社会的支持度;二是借助文化旅游开发推动地方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三是通过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构建新型农村环境,确保农村社会和谐稳定的可持续发展.
3城市化进程下的乡村经济发展模式选择
3.1城市大众文化消费与乡村文化产业开发
在城镇化进程中,乡村的传统身份开始翻转转变,并随着城镇化的进程而获得越来越多的城市带动机会,这种带动作用是全面性的,不仅包括经济的带动,而且还包括文化、意识的带动.都是大众文化的兴趣带动了城市居民文化消费的不断提升,大众文化消费的提升逐渐延伸到乡村地区,这给乡村文化产业开发带来了极大的机遇,成为发展乡村经济的一条全新的路径.大众文化给都是市民带来了文化消费的热忱,这使得乡村文化获得了更多的市场化、商业化的运作机遇,乡村文化产业开发的面向都市大众文化消费倾向不仅新增了乡村经济发展的路径,而且还导致了消费者消费结构的改变.城市居民闲暇时间的增多,使其具备了多样化文化消费的基础,因此在城市化进程下,乡村经济亦可依托自身独特的文化优势,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与城市大众文化消费观念接轨,打造创新的发展路径.
3.2转变乡村经济发展模式融入城市化进程的路径选择
在不断城镇化的进程中,乡村土地利用性质发生变化,而变化的总体趋势是由农村农耕土地逐渐转化为多元化土地运用模式,其中文化产业经营是土地的功能发生了转变,这必将影响农村居民生产方式的转变.乡村文化产业资源的大力开发使得乡村居民有传统的第一产业经营模式逐步转向第三产业经营模式,展现出与城市发展接轨的倾向.此外,乡村独特的自然环境资源与文化环境资源使其具备了独特的优势,比如区位优势、资源优势等,面对这一优势,乡村在进行经济发展时应转变发展模式,逐步向城市化考虑,进一步实现城乡经济一体化.
3.3调整乡村经济产业结构发展文化产业
温州市城镇化发展水平较高,乡村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相对于其他地区也展现出一定的优势,这也为乡村经济产业结构优化调整提供了经济基础和保障.温州市乡村地区应重视自身独特的瓯越文化优势,努力开发乡村文化资源,调整乡村经济发展方向,打造温州乡村文化品牌,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在瓯越文化的基础上,由政府引导,建设规模化的文化产业集群,逐步建立属于自己的地域性文化产品服务体系,提供更为多元丰富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形成市场竞争优势和品牌影响力.充分发挥温州乡村文化资源优势,发展文化产业,建立集文化旅游、休闲度假、特色餐饮、会议接待、文化交流等为一体的文化体系,实现温州乡村由农业向文化产业发展方式的转变.
作者:严再来 单位:浙江海洋学院
参考文献:
〔1〕史学楠.中国乡村休闲经济发展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3.
〔2〕李娟.新型城镇化视阈下的中国乡村文化及其产业化问题研究[J].学术交流,2014.11.
〔3〕韩顺法.文化创意产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实证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5.
〔4〕章迪平.文化产业对区域经济发展影响的实证研究———以浙江省为例[J].浙江科技学院学报,2013(4).
产业经济发展范文3
【关键词】产业经济;转型;新趋势;经济全球化
经过30多年改革开放,我国产业经济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加入世贸组织之后,我国产业经济开始融入到世界经济中,并参与到国际市场分工中,开始适应国际产业的发展新趋势。同时,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的发展目标,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要结合世界经济发展形势和我国不同阶段经济发展,实现经济战略的转型调整。经过实践研究证明,产业经济战略调整能够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提升人们生活水平。为此,需要相关人员加强对产业经济发展新趋势的研究分析。
一、我国产业经济发展现状
1.国际上对我国科技发展带来的压力
近几年,虽然我国科技水平不断进步,但是和国外科技相比,我国在国际市场上的科技竞争力不高,加上国外科技对我国科技发展打压,使得我国科技发展面临层层阻碍。科技发展受阻使得产业经济战略无法实现,制约了我国自主技术研发和产业升级。
2.我国产业集群化发展面临障碍
产业集群化发展面临的障碍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缺乏严格的产业市场竞争秩序,产业集群发展缺乏必要的诚信和良好的环境支持。第二,企业之间的发展没有实现专业化分工,各部门之间的工作零散、缺乏配合,由此使得企业内部存在重复施工建设的问题。第三,不同行业企业之间各部门各自为政,在发展的时候只考虑部门利益,忽视了对企业整体利益的考虑。
3.企业人才的缺失
受我国 工资水平不高的影响,工人在工作之后无法定期是受到专业技术培训和再教育,工人的基本素质普遍偏低,由此导致我国一般工程技术性人才较多,但是高端技术性人才较少。在经济全球化的冲击下,我国在缺乏高端技术人才的背景下,产业经济发展将会显得更加困难,一般工程技术人才也会被国外跨国公司吸引,加速人才的流失。
4.产业经济生态化的薄弱
我国产业经济发展虽然开启了循环经济生态示范园区,但是和发达国家相比存在比较大的差距,表现在思想理念、技术应用、体制等方面的差距,产业经济循环生态化发展实力比较薄弱。
二、产业经济发展新趋势分析
1.实现全球化产业转移
受济全球化的影响,我国产业体系也融入到全球经济范围内,产业竞争优势的彰显不仅表现在企业总体经济实力,而且还表现在企业自身发展和上下游产业国之间的关系上,即上游企业的发展优势能够为下游企业发展提供重要的支持。另外,企业产业和相关产业之间的配合也能够帮助企业在经济大潮中获得自己的竞争优势和地位。在这种经济背景下,我国产业经济发展新趋势体现之一就是产业转移全球化。
第一,产业转移全球化的实现能够使企业发展打破自身资源和市场的束缚,加强企业各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优化配置,促进企业发展战略国际化。另外,产业分工从不同产业全球分工朝着企业内部的全球分工转变发展,在企业生产要素的不断积累下,企业内部也会发生革命性的发展变化,参与到国际分工体系的国家,其产业结构调整都会受到世界性产业转移的影响。第二,产业转移全球化影响国家结构经济调整。国际性的产业转移是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产物,受国际贸易和技术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影响。在国际性的产业转移发展中,国际资本往往是从高流向低,同时会带动产业其他资源的转移,影响国际分工布局和国家的世界经济地位。长期以来,发达国家控制高新技术产业核心技术,并以多种方式向发展中国家传递过剩生产力,能够带动发展中国家的个新发展。同时,发展中国家也会利用自己在国际分工上的优势,积极吸收借鉴发达国家产业转移带来的一切资源和力量。
2.实现全球化产业升级
受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各个国家通过跨国公司开始进行交叉投资,实现了本国贸易的国际化发展。通过跨国流动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相互渗透、相互关联的全球性产业体系。在全球性产业体系的影响下,能够促进产业内部各环节、要素和技术的调整,促进资源的合理优化配置。
经济全球化下产生的产业调整和产业转移为产业升级提供了重要支持,表现在产业调整和转移带来产业数量的扩张性发展,在产业数量增长下带来了更多的高新技术和更大规模的产业。之后,在国和国之间的交流下,产业升级进度加快,呈现出全球性发展趋势。
发达国家主要是发展高科技产业,并在全球范围中寻找支持高新技术发展的资源,跨国公司对分散的资源重组优化,降低了高新技术产业研发成本,促进了高新技术产业的大规模、国际化发展,并逐渐渗透在发展中国家的产业发展中。很多发展中国家利用发达国家的技术优势承接发达国家在产业转移中的剩余技术,并结合自身发展将这些技术转换为自己的高新技术,由此技术贸易在全球范围内展开。
3.融合化的产业经济
受经济全球化和新技术革命的影响,世界经济运行发展主体从侧重制造业和自然资源利用的企业向侧重信息资源和服务业的企业过度,以往的环境要素开展向内置化的企业系统要素发展转变。原来以国家为边界的产业系统朝着一种多层次、多元化的发展方向转变。
全球产业体系的形成对世界各国独立产业体系产生了冲击,由此在全球范围内形成了互相独立又相互依存、制约的产业经济体系。加上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各个国家之间的融合发展程度加强,产业经济显示出了融合发展趋势。
4.知识化的产业经济
世界产业结构开始从刚性结构向柔性结构转变,即表现在从生产重型化生产技术结构向以服务、知识、信息和服务等为主的软型化生产结构。这种产业结构的变化使得金融业、信息行业、服务业在国民经济比重中加大,使得世界产业结构呈现了知识化发展趋势。产业结构知识化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第一,教育和科研产业化发展。教育和科研产业化发展促使企业发展过程中加大了对知识和服务的需求。社会对知识和人才的需求增加,促进了世界各国科研教育的扩张。在知识力量的作用下,教育和科研发展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了重要的作用,为此,知识可以作为一种产业来进行发展。第二,从事研发、管理、咨询服务等知识型人才所占比重加大。传统第三产业的发展往往是第三服务业,包括各种经营管理活动、信息处理、财务会计、后勤保洁等。在生产力不断提升和产品知识密集化的发展趋势下,企业自我服务发展无法满足更高效率的要求,一些服务生产从加工制造业中脱离出来,由专业的公司和机构管理,由此知识产业在产业经济中的比重逐渐加大,产业经济呈现出知识化的发展趋势。
5.绿色化的产业经济
产业经济绿色化主要是指产业在发展的时候根据自然生态规律来确定不同的发展模式,不同类别的产业部门要结合发展实际建立资源循环再利用发展模式,从而在发展产业的时候尽可能减少对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伴随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世界范围内引起了一场绿色革命,在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下,人们加强了对绿色产业经济的追求。产业经济发展迫切需要进行绿色化发展。通过对产业生态产品的生产、使用和回收再利用可以实现产业领域和生态环境的融合,促进生态环境建设和产业发展之间的互动交流。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全面建设下康社会和实现共同富裕的发展目标要求下,产业经济发展需要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战略,实现企业市场经济工业化、信息化、现代化齐发展,从而不断推进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建设水平,提高人们生活水平。在经济全球化和跨国企业发展的影响下,产业经济发展新趋势表现在全球化产业转移、升级、融合、知识性、绿色化发展几方面,基于产业经济发展的综合性特点,需要相关人员进一步加强对产业经济新趋势分析,结合实际探讨出适合自身产业经济发展的策略。
参考文献:
[1]李华. 论产业经济发展新趋势[J]. 经营管理者,2016,(29):239.
[2]任兴洲. 经济新常态下产业园区的发展趋势[J]. 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学报,2015,(01):5-7.
[3]河南省社会科学院课题组,谷建全. 新趋势下产业融合发展研究――以河南为例[J]. 中州学刊,2014,(11):44-48.
[4]陈萍. 我国产业经济的发展趋势与模式[J]. 市场研究,2014,(05):4-5.
产业经济发展范文4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促进经济进步的过程中积极实施了招商引资政策,该政策在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在当前市场经济竞争越来越激烈的背景下,加强对招商引资对城乡产业经济发展的正、负效用的探讨,寻找规律并有针对性的采取措施进行趋利避害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详细探讨两种效用的基础上,对城乡产业经济发展中招商引资应采取的措施提出了宝贵意见。
一、招商引资对城乡产业经济发展的效用
(一)正效用
城乡产业经济在不断发展过程中,最大的限制性因素就是资本投入不足,在招商引资实施的过程中,这一矛盾得到有效化解。例如,某地区人口当中以农村人口为主,具有效数据显示,在原始经济发展过程中,单纯依靠银行的融资投入,该地区经济始终呈现负增长的状态,银行为了保持盈利,只能将发放出去的贷款不断的收回,却不愿继续发放。而现阶段的固定资本,招商引资是最主要的方式,投资增加,该区域新型的项目和资金增多,给该地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招商引资对城乡产业经济发展的正效用还包括机电的提高了当地劳动力的素质,并增加了当地的就业率。某地区在实施招商引资的过程中,会促使当地工作岗位增加,这样一来,该地区会有更多的农业人口不断向城市转移,提高了就业率。外商在选择劳动力的过程中,会重视对这部分人口的使用,这是因为他们拥有较低的用工价格,能够极大的节省成本。据有效数据显示,某城乡地区在进行招商引资的过程中,不仅极大的缓解了当地就业压力,当地政府相关负担也得以减轻,同时也带动周边城乡剩余劳动力的工作率。与此同时,招商引资实施过程中,还给当地注入了新鲜的经济血液,当地工业或其他项目增加,工人或农民在从事工作的过程中,自身的专业能力和思想得到了极大的锻炼,当地劳动力素质大大上升。招商引资的实施,还具备加强当地经济同其他地区经济交流的效用,能够在不断发展中及时引进先进的管理理念及思想等,对于当地人们思想的进步具有重要贡献[1]。
(二)负效用
然而招商引资在实施过程中,给当地经济发展带来贡献的同时,也产生了一定的负效用。首先,增加了当地的资源压力。在我国人口不断增长和经济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土地资源的成本越来越高,而城乡经济不发达过程中,投资者会进行大量圈地,这就会造成很多土地资源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土地资源浪费严重。当土地资源被占用,由于投资者个人原因或者商业角度考虑来看,没有立刻开发土地资源的现象严重。同时这种招商引资还会导致当地的自然资源及土地以较快的速度地价流失,值得注意的是这部分资源的再生是需要较长时间的,不法投资商一味的追求短期利益造成资源的浪费是不可弥补的[2]。从长远的角度来讲,这种做法没有遵循土地价值规律,会导致社会安定受到威胁,最终将以环境恶化的形式回报人类。同时,某地区在实施招商引资的过程中,投资者通常会选择对环保要求低和污染管制松懈的地区,长此以往,那些招商引资发达的地区会出现严重的污染,一旦当地相关部门没有及时有效的对其进行管制,对于该地区长期可持续经济发展将造成严重的阻碍。例如,在电池生产的过程中,主要原料为硫酸和铅等严重污染物,因此已经被国外多地拒绝,但是我国仍有部分投资者在招商引资条件下进行了生产,极大的破坏了当地的环境和人们的健康。
二、城乡产业经济发展中招商引资的措施
首先,恰当选择产业。在经济不断进步的背景下,我国积极对招商引资给当地带来的正、负效用进行了分析,在分析基础上总结出,要想实现城乡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招商引资过程中一定要重视对产业的正确选择。各地区应根据自身实际,恰当的选择产业,过程中,应注重向前关联效应,也就是说,招商引资过程中要根据当地固有的丰富资源进行,降低原料成本,同时还应当注重向后关联效应,也就是说一旦建立主导产业,需要对与其相关的原料制造及设备生产等产业进行建设,从而丰富当地经济种类。招商引资过程中,一定要对首先进行经济投入的部门进行科学的选择,它是带动该地区其他经济发展的基础。其次,积极引进先进技术。在科学和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背景下,我国城乡经济发展中要想充分运用招商引资,必须加大对技术的引进力度。现阶段经济发达地区大多数都是技术密集型产业,同时该地区在不断发展中也能够更容易吸引更多投资。在这种情况下,我国城乡经济发展进行招商引资的过程中,首先可以通过传统产业引进先进技术来实现,更重要的是通过招聘及提供优质待遇的方式招揽科技人才,不断提高当地管理、技术及理念等各方面水平[4]。
结论:
产业经济发展范文5
1、产业生产总量增长较快。全年产业增加值计划为7.8亿元,全年预计8.1亿元,占计划1**.4%,比上年增长30.6%;全年主营业务收进计划为28亿元,全年预计31亿元,占计划110.7%,比上年增长27%;全年进库工商税计划为4400万元,全年预计4400万元,占计划100%,比上年增长25.7%;全年固定资产投资计划为4亿元,全年预计4.4亿元,占计划110%,比上年增长38.8%。
2、经济增长点不断突出。一是今年新开工亿元项目东成(江苏)机械有限公司、丽伟家纺2个,5000万元以上项目华远石机、九鼎机械2个。竣工投产上海贝思特公司、神彩墨业、九鼎机械公司、华峰公司、华谊石油厂、泰西斯公司、正宇机械公司等13个企业。为经济增长奠定了坚实基础。二是20**年底税收过百万5家,20**年底预计超百万企业8家,新增定报企业10个。三是全镇引进产业项目52个,投资总额突破4亿元。“三外”工作已完玉成年目标,全年协议引资500万美元,外资实际到帐119万美元。
3、特色镇建设成绩明显。今年围绕中国鞋机城建设的工作重点,制订了《中国鞋机城建设工作方案》和《20**年创建中国鞋机城工作意见》,制作了鞋机企业灯箱广告一条街,运作了鞋机商会,建立并运行了鞋机商会网站,创办了《??鞋机》简报,编制了中国鞋机产业集中区规划。高出发点规划了6000亩的中国·??鞋机城,稳步推进冈中民营创业园的建设,成功举办了中国·??鞋机展览会,筹建了鞋机检测中心,全年新增鞋机企业15家,集聚了社会资金,放大了载体作用,壮大了支柱产业。
4、科技创新继续加强。今年组织申报并列项省星火计划7项,省科技攻关项目1项,省火把计划3项,省高新技术产品7项,市高新技术企业5家,申报市区科技计划7项,国家专利31项,通过星火计划项目验收6项,争取无偿资金70多万元。全年企业共通过iso9000系列标准认证8个,名牌产品2只。
5、企业破产难中推进。积极推进大龙、耐丽思、石油机械厂、华英鞋厂、工具厂等5家企业的破产改制工作,千方百计化解破产改制过程中碰到的各种矛盾和题目,帮助破产终结企业迅速重新启动,焕发生机,今年破产企业都已恢复生产。
6、健全安全生产工作机制。落实安全生产工作责任,年初签定安全生产责任状265份。正常组织安全生产检查,全年对企业安全生产检查12次,发出整改通知书90份,杜尽安全隐患130次,全镇产业企业未发生较大、重突大安全生产事故。维稳工作变被动处理上访矛盾为主动下访解决题目,对重点对象落实包保责任,对重点时段落实专人负责,全程跟踪监控,把矛盾消灭在萌芽状态。今年老职工上访明显下降。
7、创建环境优美乡镇。圣王油墨有限公司、凯悦粘合剂厂、富康浴业用品厂、宏达化工厂等四个生产和使用化学品的企业生产设备已全部拆除,减少了环境污染。创建省环境优美乡镇的规划通过了省环保厅领导及相关专家的评估认证,环境优美乡镇建设工作得到了与会领导、专家的充分肯定。民生村获得新农村建设示范村。
8、服务措施扎实到位。上半年进行了银企对接,为企业融资5500多万元,有力地支持了企业的经营发展。
9、民营经济发展迅速。全年共发展民营企业122家,个体工商户880户,注册资金2.**亿元。
二、主要做法
在组织经济工作中,坚持科学决策抓重点,改进方法抓难点,齐心协力抓热门,攻坚克难抓亮点,力促产业经济上水平、出成效、创特色。
1、明晰工作思路,果断实施四大工程。一是实施产业强镇工程。坚持三着并举:一抓蓝多特、华跃、坤泰、华森、晨龙、弘佳为代表的企业扩能增量,助推企业做大做强;二抓豪邦、东成、泽田、为代表的企业增资合作,帮助企业提质增效;三促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积极培植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全年发展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1002户。二是实施项目兴镇推进工程。发展经济必须要把项目为把手,以项目推进促经济发展。在实际工作中,重抓产业项目,突出外资项目,主攻大项目,引进好项目。三是实施改革创新工程。改革是“发动机”,科技是“引擎器”。只有创新体制机制,加大改制力度,加快技术创新,才能增强发展的动力和活力,增强竞争的实力。四是实施人才创业工程。业靠人创、事在人为。只有用足用活人才资源,启用重用经济能人,才能化经济资源为经济上风,变能人经济为老板经济。
2、紧扣中心工作,全力攻克重点难点。一是围绕招商引资攻克“三难”。针对项目难找、客商难谈、资金难到位的“三难”实际,主动迎上往,抓上手,促到位。镇招商办主动服务,帮助筛选意向项目,论证考察接手项目,跟踪参与洽商项目。在帮助办理证照手续时,催促投资者资金必须到位。二是围绕改制攻克“三难”。针对企业破产改制中矛盾难化解、债务难落实、工作难深进实际,采取超常措施,突破思维瓶颈,力求做到破一个成一个,见效一个。三是围绕企业运转攻克“三难”,针对部分规模企业人心难稳定、产销难衔接、矛盾难协调实际,加大调处力度。重点调处了部分企业的用地矛盾,租赁厂房矛盾以及职员工资矛盾,确保了企业正常运转,新项目顺利进场,税收正常增长。
3、进步组织含量,推进企业提质增效。积极引导企业抢占市场,扩能增量,创新创业,强化治理。鞋机、纺织、石机、磨料磨具企业销售增幅达28%以上。纺织业企业,遵循市场规律,实行有序竞争。蓝多特公司、华跃织布厂增幅明显;鞋机企业,尽管竞争激烈,但业务不减,闳业、泽田等企业保持龙头地位;冶金铸造企业中,庆华、盛钢等企业生产形势看好,效益提升明显;轻产业企业,龙熙钢等一马当先;磨料磨具企业,华辰公司、石机企业,石油工具厂一路领先,展现出强劲的生命力和竞争力。
4、改进工作方法,增强发展经济协力。一是严实部署工作与重点督查公示相结合。招商引资重点工作逢会必汇报,定期必公示,不断进行催逼加压,变压力为动力,变动力为行动。二是化解棘手矛盾与解决突出题目相结合。主动与供电局、土管局、环保局、建设局等部分联络感情,沟通关系,为项目征地、电力增容、环评、办证等提供“快捷通道”。做到急业主所急,解业主所难。三是协调疏通关系与营造环境相结合。坚持恪守诚信,实行高效服务,着力营造透明公然的政策环境,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一体性相结合。着力营造公平公正的法制环境,严厉打击了吃拿卡要、强装强卸强建等扰商现象的发生,有效保护了投资者利益,从而为企业发展营造了宽松的环境。
三、存在题目
1、招商引资仍有缺憾。对照招大引强目标要求,全年5000万以上、亿元以上项目较之上年虽成效明显,但仍小有差距。服务项目虽热情激增,力度加大,但效率仍需进步。
2、特色镇建设成效不明显,工作中缺乏新路子、新着子。
3、人才引培重视不够。企业“家庭化”用人模式比较严重,人才跳槽、无序活动比较突出。加强对企业的治理与引导,研究不够深进,工作不够过细。
4、企业改制进展不快。针对改制中的共性与个性矛盾,重点与难点题目,工作中分工与协作等组织化程度有待进一步加强。
20**年产业经济工作思路
主要指标为:(1)增加值10.6亿元,增长30.9%;(2)工商税收5500万元,增长25%;(3)增量投进5亿元以上;(4)引进外资150万美元,引进无偿资金100万元,自营进出口500万美元;(5)新产品开发20只以上;(6)新增定报企业不少于10家。
总体思路是:围绕一业特强,多业跟进,特色赶超,产业兴镇的要求,以特色镇建设为抓手,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着力招大引强,培植龙头企业,启动一园一区建设,扶持民营经济发展,全面促进产业经济又好又快向前发展。
1、继续加大特色镇建设力度,壮大产业经济规模。一重抓鞋机企业发展,形成市级产业集群,培大育强龙头企业。二注重石油机械提质增效,做大石油机械市场。三引导纺织企业发展,扩大纺织能力。四做大磨料磨具企业,提升磨料磨具品牌。五发展冶金铸造行业,扩充冶金铸造企业队伍。六促进其他行业发展,达到产业兴镇的要求。明年争取税收百万元以上企业8家,50万元以上企业20家。
2、着力构建服务平台,全面提升服务质量。镇三套班子领导、机关干部全部联系到企业,每人结合一个重点企业,实行挂钩帮扶,落实包保责任,为企业提供信息,解决突出题目,规范企业生产经营行为,进一步落实服务措施,为企业用地、供电、信贷提供优质服务。明年目标:一园一区配套设施到位,启动质检中心,加强鞋机商会的气力,建立一个集群金融服务平台,鞋机集群成立一个金融担保机构,为中小会员企业提供融资服务,环境优美乡镇争取通过省级验收。
3、重抓招商引资,注重外向开发。首先大力推介我镇产业产业基础上风和政策上风,吸引国内外大企业、大团体和民间资本投资,加速产业集聚和发展壮大,尤其以新规划的一区、二区为平台,力争完成引资10亿元,亿元项目4个,5000万元以上项目10个,1000万元以上项目15个。主要做法:一是围绕产业链招商。针对我镇产业企业的特点,产品结构情况,既注重上游产品的招商,也注重下游产品的招商。二是强化专业队伍招商。明确专人长年招商,落实招商指标,严格考核制度。三是强化重点区域招商。围绕接轨大上海,融进长三角,就地招商。四是借助客商引商。加大招商引资激励政策力度,利用产品特点招商。五是激励全员招商,大打招商人民战争。实现高出发点投进,高技术合作的路子。其次注重外向开发,力争外向型经济新突破。以鞋机展览会为契机,实施外向新突破。20**年力争协议注册资金300万美元,完成外资到帐150万美元,自营进出口500万美元,劳务输出150人。
4、发动全民创业,大力发展全镇民营经济。认真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推动全民创业的实施意见》,鼓励双强村干部、农村致富带头人、在外创业成功人士等创业能人投资创办产业企业。20**年争取发展民营企业150家,个体工商户1000户,注册资金2.8亿元。意大利园区达到新进项目10个,外资50万美元。
产业经济发展范文6
为将多产企业做大做强,增强市场抗风险能力和竞争能力,我公司努力扩大生产规模和新产品开发力度。积极围绕产品更新、产品的科技含量做文章,不断调整战略部署,采取合资、融资、股份、职工集资、协作加工、引进技术等多种形式,使产品的质量、技术、规格、品种等诸多硬件因素得到了较大改善。几年来,电力设备厂与厦门ABB公司、维坊浩特公司、烟台东源公司的联营等合作方式,有效利用知名企业、等级品牌,盘活了资金,拉动了企业,抬高了进攻市场的起点,提高了市场竞争力。
1、从“聚才”入手,加速多产企业的“核心”建设
人是企业的核心和灵魂,没有与企业发展相适应的知识型人才,产品的生产、工艺流程、技术改造、基础管理、市场策划乃至企业的近远期发展战略都无法正常实施。目前,我公司电力多产企业干部、职工大多在知识结构、技能素质上有捉襟见肘之憾。与其他优秀的企业相比,我们多产业的人员学历、技术职称、研发新产品能力、市场推销手段以及对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承受能力等,都有着较大的差距。当前,我们必须要有“求贤若渴”的姿态,弯下腰来,集中精力,按照“吐故纳新”的原则、“引进一批”、“换血”一批,循序渐进、扎扎实实的抓好这项工作。
2、从实际出发,调整产业结构
我公司多产企业有八成之众受制于主业的市场需求。主业每年的基建、技改、大修以及日常维护工程量直接影响到这些企业的产值、利润。因而,调整全市电力多产企业结构已成当务之急,电力多产业发展较好的地区经验表明,从社会这个大市场找突破口,这是大的方向。例如:与名牌企业联姻,走品牌战略之路;利用剩余生产能力,开发新的产品;多方融资把块头做大;职工入股买断企业,调整企业的发展方向等。总之,必须逐步放手主业这棵“大树”,实施“走出去”战略,再能真正在市场上占据稳固的地位。
3、注重企业管理机制的调整与更新
电力多产业许多管理手段延续了主业的管理模式,有碍于优秀人才的聚集、有碍于职工的潜在智能的开发、有碍于良性的内部竞争环境的形成。经历了十几年的市场残酷竞争,企业内“大锅饭”的痕迹仍然处处可见。我们认为,现行机制忽视了个人劳动价值的等值认同,即伤害职工又伤害企业。应从调整管理机制入手,一是物资激励。对职工的工作业绩采用更科学细腻的方式来衡量和奖励,明令禁止“一刀切”的奖金发放办法,对于突出贡献者应有额外待遇;二是精神激励。工作的意义、每个员工的前途、企业内外认同的荣誉等都应有合理的给予。特别是管理干部的升降任免,应从工作能力、工作业绩上如实的考核运作。使企业各层面的员工能真正适应企业发展的和市场竞争的需要;三是基础管理。良好的基础管理为企业提供详细的资料,进而演绎为决策的依据。同时也是提高工作效率的必备条件。当前企业的基础管理“星星点点”,缺乏详尽、系统、真实这六个字。我认为基础工作夯实了,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主动地位。
4、严格把住企业用人之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