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育规划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体育教育规划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体育教育规划

体育教育规划范文1

一、从学校体育教育现状出发,完善体育管理机制,明确个人职责,为体育工作的开展铺平道路。

 

我校建校历史悠久,体育特色鲜明,教师素质普遍较高,学生体育基础牢固,学校对体育课设置课时充足,体育设施、器材齐全,有较好的体育工作条件。

本学期学校领导从思想上达成共识,对体育工作充分重视,由学校陈校长主管具体的体育工作,相信在他的督促、协调下我校的体育教育教学工作一定会步入一个新的台阶。

体育教师日常工作实施目标管理,三名体育教师都有明确的工作目标,建立奖惩制度,从根本上调动体育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为体育教师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力争使他们安于工作、勤于工作,促进学校体育工作的发展。

二、学校体育教育坚持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原则,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工作。

 

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努力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也是德育、智育、美育的基础,在开展具体的体育工作方面,本学年应做好以下几点。

1、加强体育教研活动,规范体育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学校成立体育教研组,组织体育教师学习《体育教学大纲》,钻研教材,交流教学经验,并使之制度化、经常化,努力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

体育教师依据学科特点进行教学,努力改进教学方法,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组织教学活动,使体育教学步入正轨,在授课时突出对学生体育能力的培养。

2、以《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为切入口建立检查、评估制度,对所学课程及时测试,以督促学生学习,提高学生锻炼的积极性,力争使全校学生的体育达标率保持在95%以上。

 

三、开展课外体育活动,丰富学校文体生活。

 

课外体育活动是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学校体育目的、任务的重要途径之一。它是培养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环节,是增强体质的有效措施,是发展竞技体育,发现和培养体育人材的必经之路。

(1)、课间操、课间舞

学校加强对课间操、课间舞的管理,由王开敏老师按时组织。建立课间操常规,严格纪律,保证课间操、舞顺利开展。成立课间操检查小组,在精神面貌、出勤人数、动作质量等方面,以班级为单位进行检查评比,并将检查结果纳入班级百分竞赛,定期公布成绩。在本学期力争使我校课间操、舞形成自己的特色,努力做到“四个一样”,即:进出场一个样;队伍、队形一个样;做操质量一个样;教师学生一个样。

(2)、班级体育锻炼

学校组织学生以班级为单位,利用下午第三节课的时间,进行体育锻炼,由各班主任负责,体育教师与班主任密切配合,帮助各班制定、执行锻炼计划,并给予技术上的指导。班主任要把班级体育锻炼纳入班级教育计划,做好组织发动工作,进行思想教育,保证活动时间和活动质量。学校将定期对各班锻炼情况进行评比,及时总结,形成制度。

(3)、体育竞赛

学校以全面锻炼学生身体、保证学生每天有一小时体育活动时间为出发点,在保证开齐、开足体育课程和课间操、舞的基础上,将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贯彻小型多样、单项分散的原则,按季节气候的不同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竞赛活动。力争通过这些体育竞赛活动,来激发学生兴趣,锻炼学生身体,活跃学校文体生活,在校内形成浓厚的体育氛围。

体育教育规划范文2

记者:历经近三十年的奋斗,我们自治区基础教育确实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老百姓也是看在眼里的,在子女接受教育上,每个国民都分享到了社会发展所带来的实惠。请您概括一下这些年基础教育的巨大变化。

姚副厅长:教育是“民生”问题之一。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到世纪末,自治区与全国一样,经历了从“人民教育人民办,办好教育为人民”,到“人民教育政府办,办好教育为人民”的艰苦历程,“两基”工程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实现“两基”达标后,义务教育的重心已经从“条件创设”转入“标准化建设”,从满足基本办学条件转向均衡发展,从强制性教育转向免费教育;每个孩子都有书可念,都有学可上,实施了真正意义上的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也在2012年前全部实现了“两免”。一些经济发达地区,如鄂尔多斯市已经实现了免费的十五年国民教育。这在20年前都是不可想象的。所有这些都是在短短的20年当中发生的重大变化。

记者:办学条件改善了,上学花钱少了,学生上大学更容易了,照理说“社会对教育的需求和资源不足之间的矛盾”在缩小,但人们对教育,特别是对基础教育非议之声仍然不绝于耳。好像教育还没有达到“人民满意”的程度。作为自治区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领导,您对基础教育的这些热点、难点、焦点问题是怎样看的?

姚副厅长:基础教育热点、难点、焦点问题,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备受社会、家长的关注,人们对基础教育诟病之声十分强烈,这说明办“人民满意的教育”难,办“人民满意的基础教育”难上加难。

基础教育发展到今天,与社会经济发展的不相适应越来越突出,社会转型、家庭结构、青年自主择业,以及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业竞争上,因而产生了从学前教育到高中教育的恶性竞争。“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行为反映在整个教育的各个阶段上,不可避免地造成了基础教育方针政策的实施与家长“望子成龙”观念的碰撞,也造成了学校与学校、地域与地域之间的不良竞争,造成了学生课业负担过重,身体、心理状况欠佳等问题,导致了学校办学行为的不规范,甚至时有违背教育规律的行为发生。因此,社会、家长对基础教育的诟病是有来由的,有道理的。在这样的背景下,就需要我们把规范办学行为,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为学生提供相对均衡的教育条件作为重要任务来抓。

记者:社会、家长的诟病似乎主要集中在对优质教育资源的渴望和对教育弊端的指责、批评上,如入学难、学生课业负担重(重到了小学生拉着拉杆箱一样的书包上学)、身心发展不良、孩子们厌学,道德感、责任感、创新能力下降等等。其实“优质教育”也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到底什么是“优质教育”?不少家长甚至领导认为“升学率高”就是优质教育。可见社会对它的理解与我们教育部门对它的理解是有偏差的。

姚副厅长:长期以来,我们内蒙古地区的基础教育面广、线长、量大,办学条件处于薄弱状态,尽管实现了“两基”达标,但仍处在低水平的状态,与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的要求相去甚远。同时,地域位置、办学历史、师资水平、管理水平、所处的社会环境以及学校的文化积淀,都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优质教育资源是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才形成的,这样的学校数量少,分布也不均衡,很难满足家长、学生的需求。面对这种局面,我们要在办学条件上、师资水平上、校长配置上加大改革力度,从政策上予以扶持。同时要将优质教育资源与薄弱学校采取结对帮扶、内部交流等办法,缩小校际之间的差距,全面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为学生、家长提供多角度选择学校的机会。

至于基础教育的弊端,是个全局性的问题,涉及诸多因素。教育行政部门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对学校教育过程的不规范深感纠结和担忧,对切实加强教育过程的规范化管理具有强烈的危机感和责任感。

基础教育是为学生一生的成长发展打基础的教育,是奠基性的教育。

在教育载体上,最基础、最重要的是课程的实施。义务教育阶段,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以及普通高中必修课、选修课和学校课程都是指令性的,现在很多学校连开齐开足课程都做不到,何谈实施素质教育?不重视课程建设和实施的教育是短视的教育,至少是功利化的教育;急功近利的教育行为其实还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人们对这种行为的漠视乃至默认。

在教育内容上,除了课程标准规定的知识外,最基础的还应该是行为、礼仪和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全国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抓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抓养成教育,一直到现在,效果仍不理想。原因之一是:我们在德育的政策上赋予中小学生成人化的、政治化的教育太多,基础性的、可以转化为良好行为习惯影响人一生的教育抓得少。

这些都是“教育过程规范化”的问题。所以从今年起,我们要将“教育过程规范化”与公民教育结合起来,作为一项工程来抓,经过我们几代教育人的不懈努力,一定会抓出成效的。我们要有这种忧患意识和强烈的责任感。

体育教育规划范文3

如今的幼儿园教室愈来愈成为训斥、叱责、威胁充斥的集中营:,请举手回答问题!我看谁的小手举得最好,我就抽谁的问题!请排队上厕所,我看谁的小耳朵不听话,小耳朵不听话的今天就别想上厕所!这样的情形和福柯笔下所描述的那驯服肉体的训练场颇有几分相似。班级规则教育的这种异化现象让人不禁反思:班级规则教育为何成为驯服幼儿身体、奴化幼儿思想的一种武器?事实上,对于班级规则教育应然状态,许多教育学家所达成的共识是:有意义的规则教育在于幼儿主动、积极地建构。但在实然状态下,班级规则教育的异化现象却愈演愈烈。理论与实践不对接的背景下,对于幼儿园班级规则教育实然状态的考察与分析研究显得尤为的必要与紧迫。

班级规则教育的异化现象激起了许多研究者的兴趣,研究者们一致认为造成此种现象的原因之一是班级规则实施过程中教师对于幼儿主体性地位的忽视,为此许多研究者从不同角度进行了深入地批判。比如,研究者指出幼儿园班级规则的制定、出发点、执行等体现出以教师为中心、以管理为中心、以控制为中心、以说教与强化为中心的特点,导致了幼儿消极的自我认知以及教师的知识权威[1].有研究者分析了幼儿园班级制度化生活的特点并指出已有的研究大多关注班级常规积极的意义而忽视了对班级常规的深刻反思[2].有研究者以文化的视角切入,认为幼儿教师作为化代表,对于幼儿文化的定位与解读出现了偏离,从而导致教师文化压制了幼儿文化[3].有研究者从教育现象学的角度详细剖析了幼儿违规现象背后的情感体验与动机,并呼吁幼儿园、教师应走入幼儿的内心世界,与幼儿一起构建更有生命力的规则教育[4].有研究者通过观察法搜集到了班级规则,分析发现幼儿教师提出的规则主要集中在学习和生活方面;教师主要用表扬和批评反馈幼儿执行规则的情况[5].可以看出,已有研究从多个角度审视幼儿园班级规则教育,但大多为理论思辨。而本研究将运用质性的实证研究方法,以班级规则实施过程为切入点,深入幼儿园实践现场以考察幼儿园班级规则实施过程的实然状态,发现其问题,从而为改变幼儿园规则教育的异化现象,提升幼儿园班级规则教育中幼儿的主体地位提供实证依据。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为了详细与全面地把握幼儿园班级规则实施的实然状况,本研究采取了目的性抽样方法,以期能够为本研究提供最大信息量。研究对象为某市某一级示范园的一个中班。该园是该市一级示范园,是该市教育实验基地园与窗口园,在全市一直发挥着积极的带头示范作用。该中班由35个幼儿、两名教师和一名保育员构成。班级幼儿年龄在4.2岁-5岁之间,男女比例为1:1.2.主班教师为学前教育本科毕业学历,已工作九年,工作能力突出,是园里公认的教学能手;配班教师为学前教育专科学历,已工作七年;保育员为高中学历,有十二年的保育经验。

(二)研究工具

幼儿园班级每一条规则实施过程是一个不断动态演变的过程,都代表着一个完整的行为事件。根据教育社会学研究,这样一个动态的过程大致经历三个阶段:导入执行修复,这构成了本研究中观察的基本维度。根据研究目的的需要,借鉴有关幼儿规避行为、违规行为、规范事件等已有研究,并结合前期与幼儿园一线教师关于规则教育的访谈,经过反复地推敲、辨析,最终制订出了幼儿园班级规则实施的观察记录表。现有的框架包括四个基本部分以及更加细化的若干类别,如表1.

(三)研究程序与数据处理

采用参与式观察,共持续70天。每天观察时间为幼儿一日活动时间,即7:50-17:30.观察间隙,对该班教师进行了随机访谈,其目的是了解在具体的活动背景中教师制订、执行规则的出发点等,以期为总体把握教师的规则教育观提供丰富的事实依据。对所有数据,采用SPPS16.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幼儿园班级规则的导入方式

图1统计的结果表明:幼儿园班级规则教育中规则的导入以显性的命令要求与违规行为为主,分别占48%、26%.相比之下,榜样行为导入占19%,渗透式教育则更少涉及,仅占7%.可以看出,前两种方式更具有强制的约束力,而榜样行为与渗透式教育则略显温和。对教师来说,导入方式越具有强制约束力,给到幼儿的震慑越大,所能引起的幼儿行为的变化越明显与即时。一些相对温和的方式比如渗透式教育由于需要教师多次耐心地说理与解释,费力且费时,且效果不显着,自然成为教师最后的选择。

(二)幼儿园班级规则的执行方式

班级规则教育中规则的执行方式的频次分布如图2.可以看出,在班级规则的执行中,预警性提醒是最主要的执行方式,占23%.所谓预警性提醒是指在幼儿违规迹象时教师所采取的诸如口头提醒、动作指示等预警措施,其目的是将幼儿的违规行为扼杀于摇篮之中。在预警性提醒中,教师对规则机械式地复读机式的强调就能让幼儿表现出对于规则表面的遵从,这样的方式省力、省时且具有较好的效果,自然成为班级规则执行中最常用的方法。另外,我们看到班级规则的执行中,隐射、代言人、假问题、贴标签、反复练习等方式均有涉及且所占比例相差不大,分别是21%、20%、15%、11%、10%.其原因在于:规则的执行是规则实施过程中最重要也是最花费时间的环节。如果教师在此环节中长期固定使用一种方式,该方式的威慑力难免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消减,这迫使教师在班级规则执行过程中结合不同的情境,尽可能利用多种方式,以便让幼儿对不同执行方式长时间保持一种心里敬畏而从行为上表现出对规则的遵从。最后,综合规则的执行过程,我们看到各方式均是以行为主义为基础的行为控制与纠正方式,体现出了强烈的控制性。

(三)幼儿园班级规则的修复方式

从图3可以看出,幼儿园班级规则的修复中最常用的方式是直接暴露,所占比例为19%.直接暴露是指在幼儿违规后,教师直接针对该幼儿以言语的形式将其违规行为完全暴露于班级之中。对于幼儿而言,这种方式具有极强的指向性与被注视性,即幼儿被直接暴露同时又不断地被注视(教师一直注视着幼儿,直到幼儿的行为有所改变)。对幼儿具有极强的震慑力,能够迫使幼儿在短时间内迅速调整自己的行为。对教师来说,这种方式省时且有效果,同时由于它不会激起教师太多负面情绪,看上去这种方式似乎没有参杂太多的教师威慑力而显得较为温和,因此直接暴露成为班级规则修复中最惯用的方式。除了直接暴露,在班级规则修复中使用频次从高到低分别是警告、训斥、隔离、匿名批评,分别占16%、15%、12.5%、12.5%;其次是剥夺、故意忽视、说理、收回标签、沉默,比例最少的是合作解决。可以看出,警告、训斥、隔离等在规则修复中这些教师较高频次使用的方式多具有负向性质,对于诸如说理、合作解决等这类具有正向性质的方式,教师较少使用。显然那些负向性质的方式由于附带着教师强大的威慑力往往能带来及时的效应,而正向性质的方式由于其费力且不能取得及时的效应,自然成为教师最后的选择。

四、讨论

上述结果与分析表明班级规则实施各过程中高频次出现的方式多具有负向性质,这些负向性质的方式体现出的共同特点是具有较强的震慑力,能带来即时的效应。结合访谈,进一步分析可以发现幼儿园班级规则实施过程存在以下两个问题:

(一)追求高效管理,忽略幼儿的发展价值

从班级规则实施过程来看,教师往往倾向于采用简单粗暴且具有即时效应的方式来控制幼儿的一言一行。这些方式无不宣扬着教师对于高效管理狂热的执着。观察中我们发现时常一个20分钟的集体活动里,教师随意地警告、恐吓、惩罚违规幼儿的时间有时能占据整个活动时间的三分之一。似乎全部的教育活动都必须让位于班级的良好秩序.访谈中当被问及规则的价值时,教师均将方便教师管理作为首要考虑因素。例如,两位教师谈到:只要让孩子们知道规矩了,懂规矩了,有时我们一个眼神,一个动作,孩子们就知道咋回事了,用不着我们费力气费口舌。现在的家庭,独生子女多,爷爷奶奶惯养得太厉害了,孩子在家里很难学到规矩,只有上了幼儿园我们做老师地帮家长压一压,孩子才懂得什么是规矩,做一个守规矩的乖孩子。可以看到,虽然幼儿还未正式进入幼儿园集体生活,但教师已经先入为主,为幼儿打下了深深的烙印:不懂规矩。于是一旦幼儿进入其视线范围,教师便绞尽脑汁想出各种方式对付那些调皮的不知规矩的孩子,教他们如何懂规则、守规则。而一句压一压很是形象地再现了这一过程,一个眼神、一个动作就能让孩子做一个守规矩的乖孩子,这更是宣扬着教师的管理有多么高效。

不可否认,对于一个团体来说,规则是其良好秩序与有效行动的保证。从这个层面来说,规则首先表现出的是其管理价值。但幼儿园这一团体存在着鲜明的特殊性---不仅是管理性组织,更是教育性组织[6].这意味着幼儿园中一切教育教学活动必须服务于育人这一目的。而幼儿园班级规则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活动,首当其冲的也应该是其育人这一目的。换句话说,班级规则并不仅是一种手段,更多是作为教育目的的存在。正如吴洪伟所言:纪律实践是一种独特的事物,具有自身的发展规律和独特价值,是一种独立的活动。它既不是教学工作的一部分,也不能等同于管理,而是一种教学活动,是整个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7].当班级规则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活动存在时,对其管理价值过多地强调,只能给幼儿园班级规则教育披上一层追求高效的外衣,其结果必定是另一弱势群体---幼儿自身发展价值的忽略与缺失。

(二)强调绝对权威,忽略幼儿的主体地位

从规则的导入到规则的修复,一些以压制、约束为目的的方式占据着绝对的主导地位,这些方式彰显着教师的绝对权威。比如,教师在执行户外活动前必须上厕所这一规则时,即使某些孩子在户外活动时因为忍小便而面红耳赤,甚至趴在地上了,也必须等到老师下达解便的统一命令。访谈中,教师一致认为规矩一旦定下来,就绝不能打破,否则老师的威信立马就没了.因为将威信高高地置于幼儿的主体地位之上或者置于幼儿自在自由状态的对立面,班级每一条规则在实施过程中无论其存在的情境,也无论其具体内容,但凡是教师所要求的,幼儿必须绝对地服从,毫无任何弹性,同时绝不容许一丝挑战。由于教师权威的无限膨胀,规则系统控制权绝对地偏向了教师。这种失调的权利参与与分配直接导致幼儿对于班级规则的遵从更多的是为了避免受惩罚而表现出的机械地服从。

显然,幼儿对于规则的遵守应该更多的来自于个体内心主动的觉醒,儿童必须自己感觉到,在某一规范中,究竟什么是他应该自觉遵守的东西。[8].要达到内心的觉醒,必定要将幼儿作为独立的个体,充分尊重并调动其主动性、自觉性。而教师在其中的作用,正如涂尔干所言:他是伟大的、超越他的道德实在的一件工具,而且他与这种实在的交流比儿童更直接,正是通过他的中介作用,儿童才能与道德实在沟通。[8].由于教师身上所承载的知识优势,社会赋予其一种权威。然而教师的权威并不与幼儿的主体地位相悖离,而是幼儿与道德之间对话的桥梁。但如果过多强调权威,权威亦演变成威权。太多的威权必然导致幼儿主体地位的被忽略,甚至被抹杀。

五、结语

上述研究表明幼儿园规则实施过程中显性明确要求和违规行为导入是班级规则实施中主要的导入方式;预警性提醒是规则执行中使用频次最高的方式;班级规则的修复中,直接暴露使用频次最高,合作解决最少使用。进一步分析可以发现幼儿园规则实施过程中存在着两个主要问题:追求高效管理,忽略幼儿的发展价值;强调绝对权威,忽略幼儿的主体地位。

要改变这种现象,教师需要平衡规则的管理价值与其对幼儿发展价值的关系,摒弃高效管理的规则教育观,赋予班级规则教育更多育人的价值。同时放弃其在师幼互动中的绝对控制权,在班级规则实施的各过程中充分调动幼儿的主动、自省、自觉,让幼儿成为自我规则积极的建构者,以此彰显幼儿园班级规则教育中的人文关怀。

[参考文献]

[1]陈群。幼儿园班级活动规则下儿童精神的缺失[J].学前教育研究,2007(4):19-23.

[2]郑三元。幼儿园班级制度化生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3]侯海凤。自在世界与规范世界---关于幼儿园班级生活中儿童文化建构的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7.

[4]魏洪鑫。幼儿园一日活动中幼儿违反规则的体验与反思---教育现象学的视角[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1.

[5]陈世联。对幼儿园班级规则的记录与分析[J].学前教育研究,2011(11):40-44.

[6]叶澜。新基础教育发展性研究报告集[C].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184.

体育教育规划范文4

根据新课标精神,根据我校工作计划,制定体育组工作计划。严格按照小学体育教学常规实施细则;以课程改革为指导,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努力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注重学生创新意识、自学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开展教学研讨,从而不断促进教师自身业务素质,树立正确的学校体育教学观,提高教学质量。

二、主要目标

 

1、集体备课怎样开展:体育组按照个人初备-集体研讨-修正教案-重点跟踪-课后交流的程序进行。首先,备课组长确定好集体备课计划表,主要包括备课内容、主备人、辅备人、主持人等。在后面的一周里由备课教师熟悉教材,自我初备,下次集体备课时集体交流,集体交流后形成集体备课教案,

 

2、开展好教研活动:

 

(1)根据课程改革精神,认真组织体育教师学习,全面了解领悟课改精神,实行新课程标准,组织上好体育课。

(2)积极的向学生宣传学校体育活动的重要性,并有计划有组织的开展学校课外体育活动,让学生和教师在课外活动时间里都能动起来达到体育锻炼的效果。使学生和老师都能处在有张有弛的学习与工作状态中。

(3)组织研讨学校运动队的组建与训练,促进校运动队制度的完善与训练的高效性。

(4)继续加强小学校园舞的开展,抓好校广播操的训练质量。严抓进退场队列队形,加强全校师生对广播操的认识态度。

(5)继续抓好体育课堂常规教学工作。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增强学生对体育运动习惯对自身发展重要性的认识。

(6)组织教师开展优质课达标活动及听课评课活动。

(7)充分做好各项运动队工作,制定训练计划,抓好训练,作好比赛前的训练工作。

三、开展好业务学习和网上教研活动。

 

本学期体育组业务学习以“引领教师专业成长”为目标,在专业性学习、主题性学习、研讨性学习三个方面着手学习。

体育专业性学习由谭延伟老师负责,主要学习体育专业方面理论和最新专业信息。

主题性学习由徐世伟老师负责,主要学习如何提高课余体育训练水平,提高二课堂活动效果。

研讨性学习由体育组教学能手谭延伟和邓伟老师负责,主要学习如何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等。

开展好网上教研活动,成立网上教研小组,定期登陆教师论坛平台,提高远程教育的应用。

四、具体工作安排

 

1、九月份完成训练队的选拔和组建工作(乒乓球队和速滑队),制定好各项体育计划。

 

2、十月份协助政教处和大队部开展校“园吉尼斯”活动。

 

3、十一月份体育创新课堂教学活动,组内互相听课。冰场浇制工作。

 

4、十二月份加强速滑队训练工作,准备参加分局冰上运动会。

 

体育教育规划范文5

相关热搜:教育 教育理念

2010年7月29日公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是指导我国教育发展的一份纲领性文件,其中第48条提出要“提高我国教育国际化水平”,同时在第1条中又明确指出要“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教育体系”。可见,研究生教育的改革,必须既要推进国际化又要保持中国特色,处理好这对矛盾的两个方面是极为重要的。

研究生教育国际化的内容十分广泛,近年有关这方面的论述很多,这些论述从人员交流、课程改革、引进外国教材等方面进行了广泛的讨论。本文仅仅从制度建设角度进行一些讨论。

研究生教育国际化的目的是什么?还是引用《纲要》来回答。《纲要》第48条在提出提高我国教育国际化水平后指出:其目的是“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我国研究生教育的规模已经在世界上首屈一指,到2020年,在校研究生将达到200万人,成为一个研究生教育大国是毫无悬念的,但是要成为研究生强国,要对外国留学生有吸引力,必须大幅度提高国际化水平才行。

在过去的30年里,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国际化水平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仅从制度建设的角度来看,早期的学分制;从1999年10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设置和试办工商管理硕士学位(MBA),到近年推广专业学位和最近的工程博士学位试点;从强调硕士是一个独立学位到开展直接攻博;培养机制改革以及扩大应用型硕士的比例等等,都是提高国际化水平的结果。其他方面诸如扩大政府间的学历学位互认、人员包括教师和研究生的交流、中外学位联授(如上海交通大学机械学院与美国密歇根大学机械系等),直至美国纽约大学与华东师范大学在上海联合办学等,都是提高研究生教育国际化水平的成果。这类例子不胜枚举。总之,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我国研究生教育国际化的步伐不断加快,今后还会进一步加大推进研究生教育国际化的力度。从当前来看,还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推进研究生教育国际化。

一、硕士研究生的修业年限改革

早在1987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吴本厦就提出要积极创造条件,逐步缩短硕士生的学习年限。他说“目前硕士生的学习年限,工科为2.5年,其他学科为3年,一般反映长了一些,不能很好地适应国家对高层次人才的需要。如果能够认真总结经验,对硕士生课程的设置和内容加以规范化和科学化,适当调整硕士学位论文的要求,并大力改善硕士生的实验和研究条件,在基本保持现有硕士生要求的前提下,逐步缩短硕士生的学习年限是有可能的”。从国际上看,在全世界具有一定研究生教育规模的国家里,中国是攻读硕士学位费时最多的国家,极大地妨碍了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国际化步伐。为了吸引外国留学生,教育部不得不作出“内外有别”的规定。1990年我国政府对接受留学生的办法实施改革,明确提出“高层次、短学制、高效益”的方针,也就是说外国留学生的修业年限可以缩短。从经济实力上看,我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人均教育经费的投入远不如发达国家,显然在硕士学位上过多投资是不合算的。如果保持现有资源不变,只要将硕士生的修业年限从3年改成2年,就可扩招50%的硕士生,这就可以给学士学位获得者提供更多的深造机会,对调整硕博士生比例从而扩大博士生生源都是有利的。也可将一部分经费用于扩招硕士生,一部分用于提高博士生教育的投入,以取得更好的效益。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现有的硕士生大部分是两年半完成学业,而招生却是一年一次,造成部分教学资源闲置,是非常可惜的。

为什么这项改革步履维艰呢?原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主任、现任浙江大学校长杨卫院士曾说:“对于硕士两年毕业,比较难以认同的就是导师。”研究生是导师科研团队中的生力军,对无权招收博士生的导师而言,更是如此,从三年改为两年,对导师的科研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导师的困难是应该解决的,也是可以设法解决的。硕士生修业年限缩短后,硕士生招生规模会适当扩大,每位导师招的硕士生人数会有所增加,可以弥补一些对科研团队的影响;硕士生承担的科研项目可以采用“接力”的办法,一人因三改二未能做完的课题由下一年级的硕士生继续做;也可用组成团队的办法,几名硕士生各自分担同一课题的不同部分;实行导师资助制后,确有大量课题的导师还可以用提供额外资助的办法,要求硕士生提前进入课题组,利用假期进行科研。

二、证书改革

我国研究生教育有两种证书,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这是一项令人费解的制度,在国际上是绝无仅有的。在这种制度下就出现了一些人拿到了学位却没有毕业,一些人毕业了却没有学位的怪现象。估计有些领导对之也有疑问,为此曾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的谢桂华1998年专门给有关领导写了一份材料,解释这件事。据笔者回忆,这实际上是计划经济的产物。20世纪80年代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工资基本上是全国统一并与学历挂钩2的,当时有一批在职人员以同等学力资格攻读研究生并且获得了学位,但单位没有加工资的指标,所以将这些人列为“有学位、无学历”,只发学位证书不发毕业证书,解决了不给他们加工资的问题。这种中国人都看不懂,外国人更搞不清的事,现在无论如何应该改革了。应按照国际上通行的做法,取消毕业证书,只发学位证书。对那些修过课程成绩及格但没做论文或论文答辩没通过的人,出具真实的书面证明即可。

我国的学位证书都带有庄严的国徽,表明我国的学位与其他国家不同,是国家学位。这在当今的研究生教育规模较大的国家中也是绝无仅有的,其实国家根本不可能为某一个授予单位授予的某个学位提供“质量保证”。最近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制定了《博士学位论文抽检办法》,但也只是每年随机抽检5%左右的博士学位论文(约2500~3000份),何况每年还要授予45~50万个硕士学位,根本不可能进行抽检。总之,在我们这样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研究生教育发展不平衡的国家里,国家要监督这么多研究生的教育质量是不可能的。还不如由各授予单位自己印发学位证书,对本单位授予的学位的质量负责。这样做也有利于各单位努力提高教育质量,为提高本单位的声誉开展竞争。这样的改革还有助于适度提高研究生教育的淘汰率,从而提高培养质量。众所周知,过低的淘汰率是当前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的主要障碍之一,除了文化上的原因外,被一个单位淘汰的研究生无法转到另一个标准较低的单位去继续攻读学位,也是造成一些导师不敢严格要求的原因之一。你我都是授予国家学位的单位,我当然没有依据接受你不要的研究生。其实转学在欧美国家是司空见惯的事,在一所高水平大学攻读学位的研究生,如果自己感到不适应,就可转到另一所水平较低的大学去继续攻读,还可带走一定数量的学分。宽松的学术氛围使得转学的研究生不感到有过大的压力,导师们也可以较为大胆地严格要求研究生,这对保证高水平大学的教育质量有很大的好处,我们不妨借鉴。

三、导师资助制度改革

《纲要》第19条指出“要大力推进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建立以科学与工程技术研究为主导的导师责任制和导师项目资助制”。可见资助研究生的责任主要应由导师通过科学与工程技术研究的项目经费来承担。在世界上其他研究生教育规模较大的国家,对一部分研究生主要是通过助教和助研岗位来进行资助的。前者从院系的教学经费中开支,后者则完全由导师从本人的科研经费中支付;对科研经费较少的人文学科和部分基础学科,则由大学进行一定的补助。这样的资助制度已行之百年,当然也会有些副作用,例如我们最担心的导师和研究生之间形成“雇佣关系”,但应该说没有一个办法能做到十全十美,实践证明这种资助模式是可行的。为什么这些国家的研究生导师能提供数额较大的资助呢?大家都知道这些国家的科研经费中都包含“人工费”,比例最高时可达到近50%,我国目前除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提供15%的“人工费”外,其他途径获得的科研经费对此尚无明文规定,导师们自然就没有足够的财力来全额承担研究生的资助费用,只得由培养单位从主管部门拨付的培养经费中支付,这是计划经济的做法,反正都是国家的钱。等到有一天理顺了这个关系,所有课题费中都要包括人工费时,导师们也就有能力又乐于承担起这个责任了。目前可以将现在用于资助研究生的那笔钱,根据导师上年度的实到科研经费,按一定比例(各学科不同)直接拨给导师,由导师通过助研岗位资助其指导的研究生。按科研经费的多少进行分配,是符合“以科学与工程技术研究为主导”的精神的。至于对担任助教岗位和助管岗位的研究生的资助,则仍按原有渠道运作。主管研究生教育的职能部门基本上可以摆脱这方面的各种繁琐事务,只要把那块大蛋糕切好就可以了。应该说最了解研究生表现好坏的还是导师,而不是职能部门或院系的领导,没有理由认为由导师来做主会比职能部门或院系做主来得不公正。有人担心这样一来,导师的权力更大了,会不会出现处置不当的情况。这当然是可能的,任何一个制度都不能绝对保证权力不会被滥用,只能通过建立各种约束机制来减少可能出现的偏差气

四、取消博士生导师称号

中央电视台在介绍一位人物时,经常会说这位是博士生导师,那位是硕士生导师,外国人对此感到奇怪。西方人对“博士生导师”在中国可以被当作头衔印在名片上无法理解,因为在其他研究生教育大国里,助理教授(assistantprofessor)或是讲师(lec-turer)就可以招博士生,更不用说招硕士生了。尽管这种现象有其历史原因,在二三十年前尚有其合理性,但现在条件变了,就要考虑改革。三十年前,当我国刚开始培养博士时,教授和研究员中很少有人获得过博士学位,更不用说指导博士生的经验了,在这种情况下,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集中评定博士生导师资格,以保证博士学位的质量是完全有必要的。但是,随着博士生教育事业的发展,这种集中统一评定博士生导师资格的办法已不能适应形势,为此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对博士生导师的审核办法进行了多次改革,1995年起不再实行国家集中统一的评审制度,而是将审批权下放给各授予单位或其主管部门;再就是实行博士生导师岗位制,按需上岗,择优上岗,希望能解决已经形成的博士生导师是比教授还高的一个固定层次的问题。但是由于没有彻底取消博士生导师这个称号,一些随之而来的固有的弊端仍然没有得到根本的解决。一方面由于种种原因,一些有能力指导博士生但资历较浅的人难以取得导师资格,只好以有招生资格的博士生导师的名义招生,而由没有招生资格的人实际指导,出现了一个时期内相当普遍的“副导师现象”;另一方面又造成某些博士生导师同时指导好几十位乃至近百名学生的假象,造成不良影响。此外,由于“博士生导师”成了高于正教授的层次,大部分单位又对博士生导师有种种物质待遇的优惠,使得一些不具备条件原来本人也不想招收博士生的人,为了心理平衡和物质利益而去争取这个称号。这些现象目前还不同程度地存在,只有采取釜底抽薪的办法,取消这个称号,才能解决问题。在真正实行“导师项目资助制”的条件下,导师的权利义务平衡了,可以仿照国外的办法,凡是有博士学位的人员都可以招生,但必须在招生简章或个人网页上详细说明自己的在研项目和资助能力,让报考学生自由选择。

体育教育规划范文6

【关键词】成都;城市规划;城市交通;卫星城;车辆

成都,位于我国的西南地区,我国西南地区的科技、金融、商贸中心及交通、通信枢纽,我国西部地区重要的旅游中心城市,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全市土地面积12390平方千米。如此广袤的土地上,成都凭借其自身的优势不断发展壮大,就像一颗太阳冉冉升起。然而近年来,成都也开始出现了大城市的通病:交通拥堵。

成都作为区域的交流中心,周边资源向中心汇集,以及城市本身人口密度和车密度的增加,使得市内中心的交通逐渐趋于饱和,最终导致了拥堵的问题。

这里我们就其拥堵的原因从城市规划方面做了些调查、分析:成都市的道路规划是一个呈以市中心为中心点向外放射线发展的蜘蛛网形,类似于“摊大饼”的向外扩张。城市本身分为三层:第一层为中心城,面积为598平方千米;第二层为中心城周边的4区、2县,面积为2662平方千米;第三层包括规划范围内除一、二层次以外的9个县,总面积为9130平方千米。这样的规划使得越接近中心,地域面积越小道路越少;而整个地区的资源都汇集于城市中心以获得交流,因此越到中心,资源越多越集中。这样的规划就导致了越到中心,城市的交通承载量就成倍增长,最终导致超过承载能力而崩溃,然后拥堵问题就出现了。

在结束城市向外扩张“摊大饼”后,按照成都市城市总体规划,将城市的扩张模式在外环路以外南北展开,采用轴向式、走廊式发展的城市扩张形态,并连接其9大卫星城①。

所谓9大卫星城,即是城市资源主要汇集地的一、二层之外的第三层的9个地区,分别是:都江堰、彭州、邛崃、崇州、金堂、新津、大邑、蒲江、双流南部,并称为9大卫星城。发展卫星城,一方面推动了这些地区的发展,加快了城乡一体化;另一方面通过确立多个小中心,分散大中心的承载压力,让资源分散到各个地区交流,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成都的交通压力。

经过我们调查,经过近些年来的大力建设,9大卫星城以蓬勃之势迅猛发展,其中房地产作为了必不可少的主要产业。这样却带来了新的问题。很多购房者并非此长期居住,只是下班之后,才回卫星城休息。有的则是周末才到卫星城来居住,平时房子便是空的。就是说近期内,成都本身的资源压力并没有得到有效的缓解。这也是必然的过程,由此看来,近期内成都市中心仍是人们趋向的资源中心。

就在近期卫星城规划成效不高的时候,我们将目光从拥堵问题根治放向了现状问题解决方面,也就是交通问题本身。

经过调查研究。我们发现当城市越来越堵的时候,人们陷于了一个怪圈:越堵越买车。因为我上班的时候挤不上公交车,也打不到“的”,没有办法只有买车,而买车后开车的路上又越来越堵,最后向北京发展,开车上班要两小时。这就是大城市病的一个表象。

解决公共交通是必须要综合治理才能办到的,经过综合讨论和研究,我们总结了一下四个规划措施建议,一定程面上能够达到缓堵的目的。

措施一:合理规划增加高峰时段的公交车辆密度。

现在的公交现状是油价高涨,城市拥堵。相较高昂的油费,公交车2元的价格非常便宜;另外特设的公交优先道也使得公交在拥堵的城市中成为了一艘艘快速的绿舟。然而由于城市人口密度高,公交上可以说是人挤人,许多小偷乘机行窃;而且公交发车间隔长,也使得等待时间有时长达半个小时。

因此我们认为应该增加高峰时段的公交车辆密度。对于公交公司现在的情况是上下班时车辆超载,而其余的时段车辆上客率低,因此要公交公司全天增加车辆是不合适的。我们建议公交公司可以增加车辆,平时把增加的车辆停在站上,上下班高峰时再开出来。当公交密度大了,能提高乘坐公交车的舒适性。

措施二:规划形成公共自行车、公共雨伞网络服务,第一,解决最后500米问题,第二,减少人们对于汽车的依赖。

建立公共自行车网络②和公共雨伞网络,我们认为不应该采用都江堰的形式由自行车厂家来独立完成,这样由于没有强大的监管支持,必然会把事情做死,必须要改变政府对公共自行车、公共雨伞的定义,要切实的认识到这虽然是一件小事,但却关系到控制城市公共交通的疏通、也就是城市血脉是否顺畅的大事。我们做了一个简单的资金估算以看投资规模,取交通点1000家,每一家按100辆车计算,共10万辆,每辆车的采购价按400元计,自行车投资约为4000千万元,站点设施费用按每一家5万计,共5000千万元,也就是说,二环市区内公共自行车的首次费用不超过1亿元。这样能尽量的减少人们对于汽车的依赖,减少拥堵,美化环境。

措施三:在三环外沿三环每隔三公里或两条进城主干道,政府规划预留用地,用以修建公共停车场,以便城外自驾车辆到三环外进行公交转换。

最好是在二环或二点五环上设置,更有效果。这件事是迫在眉睫,我们认为,成都市未来的交通是否顺畅的关键,就在于在三环上,政府能否有能力把更多的车辆控制在三环外。我们的一二环路上就是缺少了这样的停车场地。要用好这些场地,建成高容量的自动化的停车楼。未来十到十五年间,随着三环或二点五环外居民点的成熟,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限制这些地区车辆的入城,将是城市交通的噩梦。而地铁本身的特性就注定不可能向地面交通一样覆盖面广和贴近居民点。

措施四:在实施各项措施时,必须有一个高级别的专门机构,能统筹城建、土地、公用事业、公安交警、街道办事处等相关部门,能够转拨各部门之间的专项资金,为各项措施提供政策和资金的保证;应将经济利益与各项措施挂钩,确保措施顺利实施。

城市交通不仅仅要依靠公交车、出租车、私家车,还要把自行车、电瓶车、三轮车、摩托车、微面等充分运用在合理的区域、时间,让城市的血脉流动不仅有强劲的大动脉还要有活跃的微循环,才能促进城市的健康发展。

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