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的总结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课堂教学的总结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课堂教学的总结

课堂教学的总结范文1

关键词:小学数学 课堂教学 总结

1、启发性总结。启发性总结,就是在学生掌握了课堂讲授内容的基础上,通过教师精心设计的启发性问题作结。这样做,不仅可以使学生学得的知识得以条理和升华,而且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在课堂结尾时,教师提出一些富有启发性、趣味性的问题,不作解答,留给学生课余时间去思考、印证,以造成悬念,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从小培养孩子热爱数学的兴趣。如在学习“圆周率”后,可以设计这样的问题:一些老木工经常说:“一尺圆三寸”,这句话在数学上有什么样的道理?如果按照我们今天学习的计算方法,要做一个直径为1米的木桶,需要木板的总宽度约是多少?这样,既巩固了本节课乃至本阶段的学习内容,又让学生把数学与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重大时事等紧密结合起来,避免了单一枯燥的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发展思维能力。

2、概括性总结。这种总结方法是绝大多数教师采用率最高、最常见的一种方式。每节课结束时,为了让学生较为系统地掌握本节课的内容,教师要引导学生用准确简练的语言,对该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提纲契领的说明,并对教学重、难点和关键问题加以概括、归纳和总结。这样可给学生留下系统、完整的印象,在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巩固新知识的同时,还能为学生以良好的精神状态,投入到下一阶段的学习提供基础和动力。这种总结方式,多用于新授课。在一节数学课里,或者为了形成某一个数学概念,或者为了确立某个法则、性质,或者为了讲授某种数学方法,课堂总结时,将新授内容归纳、概括、梳理,实有必要。这样做,可以使学生快速、精炼地再现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起到深刻理解、巩固、强化知识的作用。如,在教学几种专用名称百分率问题时,其名称和公式较多,有成活率、缺勤率、废品率、烘干率、含水率、命中率等等,它们分别又有各自的计算公式。如何交给学生一条“绳子”,让学生把零散的知识“捆”起来,轻松地“背”着走呢?为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归纳,共同总结出“求谁的百分率,就用谁除以相关的总数量。”概括性总结,要简明扼要,画龙点睛。这样做,既能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又能减轻学生的记忆负担,同时也有助于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

3、悬念性总结。文学作品中的“悬念”,可引人入胜,激趣。数学课的总结,也可以通过巧设悬念,拨动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特别是前后联系非常密切的教学内容,可考虑设置悬念。例如,一位教师在“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应用题教学中,给学生一道只有条件、没有问题的不完整的题目:“某班有男生26人,女生24人。”让学生思考,根据这样的条件,可以提出哪几个问题。学生提出了六个问题:男生占女生人数的百分之几?女生占男生人数的百分之几?男生占全班人数的百分之几?女生占全班人数的百分之几?男生人数比女生多百分之几?女生人数比男生少百分之几?对前两问,让学生口头列式教师板书;中间两问让学生书面列式集体订正;对后两题告诉学生放在下节课研究,还可以提出一些问题,均放在下节课研究。这样做使一题多变做到了适度,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为下节课做了铺垫。

4、趣味性总结。课堂总结的一般化,形式的呆板化,易使学生感到乏味,设计一个新颖有趣、耐人寻味的课堂总结,能使学生调节疲劳,保持学习兴趣。通过与本节课学习的内容有关的音乐、童话、故事,或是看录像、听儿歌、诗朗诵等方式,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音乐之间和谐而统一的美,在美的享受中结束一节新课的学习。教师可以把一节课知识的重点、关键编成歌诀。如,“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教学后,教师可以这样帮助学生进行归纳总结:“外移几,里移几,方向一致要注意;里缺补‘0’莫忘记,上下点点要对齐。”另外,课堂总结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也是饶有兴趣、大胆而有益的尝试,即在总结时运用新知识解释生产、生活中的现象和问题。

课堂教学的总结范文2

二、课堂教学总结的方法:1.游戏法2.悬念式3.激励性总结4.照应性总结5.检查性总结6.概括性总结7.发散性总结;三、课堂教学总结应注意的问题:1.要精当简洁,注意时控。2.要突出重点。3要形式新颖、方法灵活、激趣迁移。4.要巩固双基,系统整理。5.防止形式主义,注重实效。

一节好课的成功与否,不仅取决于课前的巧妙导入,更在于课堂总结的精心安排。如果说引人入胜的新课导入能产生“课伊始,趣亦生”的效果,那么扣人心弦的课堂总结必能达到“课虽终,思未了,情更浓”的境界。

一、课堂教学总结的意义

1.有助于知识的系统化。在一节课即将结束时,通过归纳、总结,使一节课诸多的教学内容联系起来,浓缩成“板块”,使学生对知识有整体印象,便于记忆,有助于知识的系统化。

2.有助于突出教学重点。在本堂课即将结束时,通过小节理清思路,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把握教学重点。

3.有助于进一步理解、巩固知识。一节课即将结束,通过学生的复述或教师的归纳,可以使学生对学过的知识进行重现,进一步理清思路,由繁到简,既可以加深理解,又可以强化、巩固所学知识。

4.有助于课堂教学结构严密、紧凑,融为一体,显现出课堂教学的和谐与完美。此外,课堂教学的巧妙安排,使学生感到“课已尽,而意无穷”。有助于诱发学生的求知欲和积极的思维,使学生进入更深层次的探究,并获得丰硕质佳的认识成果,以得到精神上的满足。

二、课堂教学总结的方法

1.游戏法。寓教于乐是学生的心理需要。课尾,学生感到疲倦,注意力也难以集中,用游戏或比赛结束,动静交替可以调节心态,使学生重振精神。这种方法特别适合低、中年级的学生。比如开火车、对口令、找朋友、夺红旗、放鞭炮、小猫钓鱼、小兔回家等,在游戏中再适当开展游戏比赛,用红花、星星之类加以奖励,更符合小学生好动、好胜、好奇、好乐的心理。在中结束整堂课,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感到学而不厌、乐此不疲。

例如在教学“约数和倍数”时,可以设计“找朋友,离教室”这样的结尾:

教师出示带有数字的卡片说:“你们可以为我出示的这些数字‘找朋友’。如果你的座位号是卡片上数的倍数,你就找到了‘朋友’并可以离开教室了。在离开以前,你要走上讲台,为你的座位号再找出两个‘朋友’并大声说出来,才能走出教室。这两个‘朋友’,一个是它的约数、一个是它的倍数。”学生顿时倍添兴趣。

(1)教师出示卡片2,座位号是2的倍数的学生一个个走上讲台,分别说出了自己座位号的倍数和约数,然后离开了教室。

(2)教师出示卡片3、5时,座位号是3、5的倍数的学生,也用同样的方式走出了教室。

(3)最后,教室里只剩下座位号是1、7、11、13、19、23、29、31、37、41、43、47的学生。

师问:“你们怎么还不出去玩呢?”

生答:“因为我们的座位号都不是老师拿的卡片上数的倍数。”

师问:“那出什么数时,你们就都可以出去了呢?”

生答:“1。”

教师出示卡片“1”,在欢快的下课铃声中,同学们依次做完游戏走出教室,乘着游戏的余兴,投入了快乐的课间十分钟。

2.悬念式。悬念式教学总结,就是对前后教学内容联系密切的课,通过巧设悬念,拨动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他们浓厚的学习兴趣。例如,教完“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后,教师提出如下问题让学生思考:分母相同的两个分数,我们能够相加减,遇着分母不同的两个分数相加或相减,能不能通过一定的数学变换,最终把结果算出来?怎样算?学生思考这些问题既复习了课堂上所学知识,又为下节课做了必要的准备。又如,学了“同分母、同分子的分数大小比较”后,总结时,提出:同分母或同分子分数的大小比较,我们已掌握了,那么分母、分子都不相同的两个分数,怎样比较它们的大小呢?这就是我们下节课所学的内容。这样的结尾收中寓展,使学生思前顾后,兴趣盎然,欲奋力再攀。

3.激励性总结。对于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错误,不要指责,要满腔热情正面引导、多鼓励,使他们在失败和挫折面前不灰心,增强信心。例如,在试卷分析课中,老师要帮助学生分析题中出现错误的原因,找出纠正错误的方法。总结时,语重心长地鼓励说:解题中有错误并不可怕,学习就是在不断纠正错误的过程中前进的,克服了错误就是胜利和成功。这样的结语,感情真挚,字字暖在学生心上,句句印在学生脑中,能使他们受到极大的鼓舞。

4.照应性总结。这种总结是要教师在导入新课时给学生设置疑惑。如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一课时,课始教师边演示边提问:如果将长方形沿对角一拉,变成什么图形?原长方形的面积怎样?请大家猜一猜。课尾,再回过头来解决这一问题,学生发现平行四边形的底与长方形的长相等,高比长方形的宽变短了,所以面积变小了。刚才同学们的一团疑惑,在总结时轻松化解了。首尾照应,给了学生自己摘果子吃的机会,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同时也使导课与结课脉络相通,体现了整个教学过程的协调与完美。

5.检查性总结。检查性总结是教师在讲授结束时,出几道紧扣讲授内容、答案简明的题目让学生自结。这种“检查性总结”能使教学效果及时得到反馈,使学生学习能力得到全面提高。

6.概括性总结。新知识传授后,为形成某种数学概念,或为了确定某个法则、性质,或为了讲授某种教学方法,结尾时,将新授的内容进行归纳、概括、梳理。如教学“小数乘法”时总结时可以把计算法则浓缩成“一乘、二数、三点”。又如教学“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时,可总结成“小数点移动要记牢,右移扩大左缩小。移动一位差10、100、1000……倍,位数不够0补位。”概括性总结,简明扼要,画龙点睛,既能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又能减轻学生的记忆负担,同时也培养了学生抽象概括能力。7.发散性总结。发散性总结就是对所学内容,在巩固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如教学“分数大小的比较”一节课,总结时出示:()<3/7<()问:“括号里可以填哪些分数?”这样的总结,学生既学得生动活泼,也有利于学生智力的发展。

三、课堂教学总结应注意的问题

1.要精当简洁,注意时控。由于是课尾,它不可占用更多的教学时间,因此,无论哪种形式,都要紧扣重点,精心安排。形式要精当,语言要简练,切记形式拖沓、纷乱,语言笼统、烦琐,语无伦次。

2.要突出重点。结尾设计不能事无巨细、面面俱到,更不能重复所讲授过的内容,而应抓住关键,突出重点,以收到画龙点睛的效果。

3.要形式新颖、方法灵活、激趣迁移。结尾的设计是多种多样的,教师应钻研教材,精心设计,不断创新,努力使教材前后连贯,使之成为学生以后学习新内容的起点,激发新的求知欲的启蒙点。教师应善于在课尾给学生留下悬念,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4.要巩固双基,系统整理。巩固性原则是教学活动中最重要的原则之一,它必须贯穿于教学全过程,通过梳理,使知识条理化、明确化,便于学生理解巩固,在头脑中牢固生根。

课堂教学的总结范文3

关键词:高中物理;多媒体教学;优点;缺点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20-328-02

多媒体教学法是指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将课本上的教学内容通过声音、图像、文字等多种不同的形式向学生展示,将枯燥抽象的物理知识用具象的形式传递给学生,从而让课堂教学变得更加生动形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随着多媒体在高中物理课堂中应用的范围越来越广,多媒体已经成为日常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的辅助教学手段,但是怎样发挥多媒体教学的光和热,减少多媒体教学给高中物理课堂带来的负面影响仍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个重点研究的问题。笔者认为,只有对多媒体教学法的优缺点进行总结,才能将多媒体教学法更科学合理的应用到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

一、高中物理课堂多媒体教学的优点总结

多媒体教学法是一个创新的教学方法,改变了传统教学中教学方式单一枯燥的局面,为学生创建了更加丰富有趣的教学环境,带领学生走进科学的殿堂,更全面的学习物理知识。多媒体教学在高中物理课堂中所显现的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高中物理是一门建立在众多实验的基础上的学科,但是有很多的科学实验在教学过程中是无法向学生还原的,而如果将这些通过实验得到的定理规律让学生直接死记硬背,学生又会觉得枯燥乏味。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老师完全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将无法直接向学生展示的实验以另一种形式展示,进而分析问题,得出相关的物理定理和规律,学生不仅能够更深入的了解物理实验,而且能够体会物理学习的乐趣。

比如,在学习“万有引力定律”这部分知识时,这是一个关于天体运动规律的定律,老师可以先向学生讲解牛顿通过苹果落地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故事,并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天体运动的模拟场景,进而引发学生思考:如果苹果成熟了,苹果就会落地,那么月球在太空中运动,但是为什么月球却不会落到地球上呢?

2、为学生创建丰富的教学情境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老师上课只能依靠课本为学生讲解复杂的物理知识,但是由于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思维水平都处于比较低的水平,所以常常出现理解上的偏差。基于多媒体先进的技术条件,可以通过图像或者声音、动画等多种不同的表现手法为学生创建相关的教学情境,把学生日常生活中的情境与所要学习的物理知识联系起来,物理知识本来就是来源于生活,又回归于生活的。为学生创建生活化的教学情境,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知识,还能够激发学生自主思考生活中物理现象的欲望。

比如在学习有关“浮力”的这部分知识时,在正式讲解前为了让学生更准确的理解浮力的概念和特点,笔者为学生创建了情境――同一个人在淡水中不能浮,但是在死海中却能漂浮,让学生思考产生这样的现象的原因,最终找到有关浮力的大小与所浸泡的液体的密度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规律。

3、将抽象的物理知识变得具象化

解决物理问题是建立在物理知识进行正确的分析基础之上的,但是有一些物理情境以及知识点非常的抽象复杂,学生难以想象和理解,给学生留下了高中物理很难的印象。但是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可以帮助学生将抽象的物理知识变得具象化,用具象的思维考虑问题也符合了高中生的认知能力和心理特点。

在学习有关“电磁场”这部分知识时,电波以及电压都是无形的,学生看不到也摸不着,非常的抽象。但是,老师可以通过多媒体为学生模拟电波进行传输的场景,并且向学生用图片展示电磁波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比如应用到卫星遥感技术中等等,将抽象的概念不断的具象化,从而帮助学生理解相关物理概念定理。

二、高中物理课堂多媒体教学的缺点总结

实践经验表明,多媒体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为物理教学开辟了新的方向和思路,但是多媒体教学也有其局限性,在应用过程中老师更应该理性的对待多媒体教学法,多媒体教学在高中物理课堂中应用时体现出的缺点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学生的注意力容易分散

多媒体教学包含了大量丰富的声音、图片和动画等内容,对学生在视觉和感官上都有很大的吸引力,但是随之而来的问题就是很多学生只关注了影像的表面,没有用物理的思维去考虑多媒体展示中存在的问题,产生本末倒置的问题。尤其是对于一些本来对物理知识就不是很了解的学生,他们的自控能力比较差,在多媒体教学的情况下更容易分心,影响学习效果。

比如,在学习有关“力学”这部分知识时,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摩擦力,教师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一段汽车前进、加速然后刹车的动画,很多学生只看到了动画,却没有挖掘汽车在行进以及刹车过程中涉及到的摩擦力的知识,这样对学生的学习而言无疑是一种潜在危机。

2、物理实验不能完全依靠多媒体

实验是检验真理的唯一途径,尤其是对于高中物理这样需要依靠实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得出科学的规律的学科,实验一直是教学中的重点内容。随着多媒体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不断推广,很多老师省略了一些必要的实验环节,就全部用多媒体给学生进行动画展示,学生无法在亲自动手实践中发现真理,不利于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形成。多媒体教学只能将一些无法实际操作的实验用形象的方式展示,但是对于一些必要的物理实验还是需要老师和学生动手完成。

参考文献:

课堂教学的总结范文4

[摘 要]总结可以帮助学生梳理所学的知识,形成新的知识系统。所以,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从以下两个维度来思考如何进行总结:一是有利于丰富学生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二是有利于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数学课堂 总结 丰富 经验 提升 能力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11-039

总结是数学课的重要环节,可以帮助学生梳理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形成新的知识系统。但纵观目前的数学课堂总结,往往只有两种形式,即教师进行总结和学生自己总结。笔者经过调研分析,认为这样的课堂总结不能够促进学生更加有效地梳理所学知识,不能使学生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结构系统。那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总结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梳理并内化所学的知识呢?下面,笔者以教学“20以内退位减法(十几减9)”一课的总结为例,谈谈数学课堂需要什么样的总结。

课堂总结一:

师:同学们,这一节课的学习马上就要结束了,你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都掌握了哪些知识?

生1:我掌握了20以内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生2:我知道了要想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就要先用10来减去9,然后再加上被减数个位上的数。

生3:我知道了14-9=5。

……

师:同学们的总结非常好,今天我们的课就上到这儿,下课!

课堂总结二:

师:同学们,马上就要结束本节课的学习了,这节课我们都学习了哪些内容呢?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回忆一下这节课我们是怎样学习的。(学生闭上眼睛回忆)

生1:这节课我们先复习了上学期学习的内容——20以内进位加法。

师:通过复习,我们都掌握了哪些知识呢?

生2:通过复习,我们知道了如何计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

师:不错。那后来我们又学习了什么内容?

生3:后来我们又学习了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

师:当时,同学们都想出了哪些方法来计算十几减9?

生4:当时我想出的是分解法,就是看被减数的个位上是几,就把9分成几和几,然后再分别减。如15-9,因为被减数的个位上是5,所以我就把9分成5和4,然后用被减数个位上的5减去5得0,再用10减4,最后得到答案6。

生5:当时我想出的是凑十法,因为9加1等于10,所以被减数也要加上1来减。如15-9,就可以变成16减10,最后得到答案6。

生6:当时我想出的是想加算减法,如15-9,因为9+6=15,所以15-9=6。

生7:当时我想出的是借1法,即先用10来减9,然后把结果加上个位上的数。如15-9,先用10来减9得到1,然后将1加5,最后得到答案6。

师:后来经过分析,我们认为哪一种方法是最简便的?

生(齐):借1法。

……

思考:

第一位教师的总结方法与内容直指本节课所学的知识点,而第二位教师除了让学生总结出本节课的知识点之外,还让学生梳理了这一知识点的形成过程,引导学生再次进行有效的思考,促进了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细细品味第二位教师的课堂总结,至少可以给我们以下几点启发。

1.课堂总结应有利于丰富学生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

《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把“发展学生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作为一项重要教学目标提出来。那么,课堂教学中,如何发展学生的数学活动经验呢?除了让学生经历自主探索学习的过程之外,还要让学生系统梳理自己的学习过程。学生通过总结来进一步梳理所学知识,就可以系统地阐述自己在学习过程中获取的活动经验。如上述课堂总结二中,教师在让学生进行总结时,不是让学生谈自己学到了什么,而是让学生谈自己在这一节课中是怎样学习的,引导他们谈自己的思路、自己的方法,这正是促进学生巩固并提升数学活动经验的过程。

2.课堂总结应有利于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从完成课堂教学目标的角度来分析,上述课堂总结二从表面上看是课堂教学的一种重复,没有重点,其实仔细分析一下,就会发现这是对学生数学思维的一种梳理,即通过引导学生回忆数学知识形成的过程,使学生形成多样化的解决问题方法。只有让学生真正思考问题,才能让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长足发展。

课堂教学的总结范文5

1 分析教材

“声音是什么”是八年级物理现象篇第一章第一课时内容,从知识层面来讲,对学生的要求并不高,主要是知道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的条件。声音对学生来说也并不陌生,是一个司空见惯的现象,但是要让学生对它有全面的科学的了解和理解,尤其是如何通过科学的方法对它进行研究进而获得知识,这对刚刚升入初二的学生来说还是有一定难度的。这可能是拿它作为初中物理即整个中学阶段物理的起始节的原因,也许,编者的意图亦在此。因此,我把消除学生怕学物理的心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渗透物理学的研究思想和研究方法定位成这一堂课的重点。

2 研究教法

2.1 活动引题,消除学生的紧张情绪

在几百双眼睛密切关注下走进第一堂物理课课堂,学生的紧张是不可避免的。如何通过课题的引入,逐步消除学生的紧张感,思考再三后,我决定直接由活动切人正题。课前准备,我布置学生把以前的玩具或学习生活用品中能发出声音的物体带进课堂,同时在课桌上放置了一些乐器、音叉、口哨、橡皮筋和一些小玩具等面对满桌的器材,学生眼前一亮,好奇而又“蠢蠢欲动”,我乘势开场白:“……请同学们尽情的动,使它们发出声音……”,这既符合学生看到新物体,好奇想动的心理,又能消除学生的紧张情绪。(不过,学生稍微好了一些,但好像还是比较紧张,从现场发出声音的响度,不难发现学生们“玩”的并不尽情。)

2.2 活动切题,提高学生的探究欲望

在从声音的产生过渡到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时,我安排了一个学生欣赏贝多芬音乐的活动。从我们是通过什么物质听到声音到贝多芬晚年是通过什么方法听到声音,得到“气体可以传播声音”、“固体可以传播声音”的命题。在证明了这两个命题后。我的提问“你还想研究什么?”让学生自然而然地想到研究“液体中可以传播声音吗?”接着介绍“真空——没有气体、固体、液体”,学生又自然想到“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吗?”的命题。这样的过渡,既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又很自然,学生的探究欲望也越发高亢。

在了解了声速后,过渡到声音的传播方式和声能。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活动:请学生欣赏“兔子舞”视频,同时在音箱前点燃一支蜡烛。有同学会发出开心的笑声,因为他发现了一个特殊的舞蹈者——烛焰。这样的安排,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又在轻松的环境中自然的过渡到“声音怎么传播到烛焰那儿,还有使另一个物体振动的本领”。(让学生快乐学习)

2.3 活动思题,渗透研究思想和方法

首先以信息快递的形式介绍“声源”定义,再用“在刚才的活动中,你发现了发声的物体有什么共同的特征吗?”的问题引起学生的思考(并不要求学生立即回答)。同时指导学生在实验活动的过程中,要“用手,用眼,用耳……”仔细观察比较,要观察整个活动过程。(这种观察方法的指导,我觉得还是很有必要的。)这一环节采取小组合作交流的形式,要求同学们在活动的过程中相互影响,相互帮助。在小组展示时,通过全体同学的交流,引起学生思维的碰撞,最后归纳出发声的物体的共同特征是都在振动。

在如何判断发声的音叉正在振动这个环节,对学生给出的用手摸直接感知,用水面溅起水花间接判断的方法都给予肯定。通过比较,让学生知道两种判断方法的不同之处。介绍这种我们不知不觉中应用的方法,叫“转换法”,在以后物理学习中还会经常用到。

针对看不见的空气作为声源的现象较多,而学生常常难以判断这个实际情况,在安排器材时我就准备了口哨、小喇叭、竖笛等物体。在学生列举物体的具体发声部位时,对于“口哨是空气振动发出声音,还是珠子振动发出声音?”果然引起了学生的争鸣。有学生用小喇叭的发声是由空气振动发声,类推口哨也是由空气振动发声。这时,我引导各小组再一起合作探究:一同学用小木棍按住口哨中的珠子,另一同学吹口哨,发现珠子不动但还能发出声音,从而得到口哨声是由空气振动产生的,其实在这里,我们可以通过珠子的振动知道实际上是空气在振动,这实质上也是转换的思想。(知识的生成,情感的升华)再具体到——“气体、液体、固体都可以作为声源”就水到渠成了。

在演示“真空中不能传播声音”的实验时,先让学生猜想:真空能不能传播声音?请学生设计实验,解决了两个问题,首先要有个声源,其次要用抽气机制造一个真空环境。肯定了学生的思路后,我铺垫:在这里要获得绝对的真空是不可能的,你能想到判断方法吗?给了学生思考的时间并能启发学生思维从而在整个实验过程中仔细观察。当学生用“听到声音越来越小”的语言描述实验现象时及时给予肯定。再引导学生思考声音的变化是由于什么原因造成的?声源始终在振动,那声音的变化就是由于介质的变化引起的。引导学生思考:空气再少再少呢?学生潜移默化地用到推理:听到的声音再小再小。那么,形成真正的真空时就听不到声音了。对于逆过程,向钟罩内放人空气呢?在学生猜想的基础上,通过实验验证。(对学生猜想的正确和思维过程给予充分的肯定,让学生体验学习的快乐!)

课堂教学的总结范文6

【关键词】课堂教学;组织;学生参与;有效策略;中学数学

传统课堂教学环境下,使用最多的教学方式可以形象地形容为“教师讲、学生听”,学生在课堂上主要扮演着“知识被动接受者”的角色.随着社会人才需求环境的不断变化,要求学生不仅会接受知识,更要做知识的主人,即“学会学习”,在课堂上能够主动获取知识、创造知识,其中最直接的表现就是“主动参与”课堂教学,主动参与是学生主动学习、学会学习的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教师要把握学生的心理特点、认知结构,优化数学课堂教学设计,激发学生参与动机,创造条件,调动学生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探讨课堂教学中组织学生参与教学的有效策略对于促进学生实现学习目标具有重要意义.笔者欲结合多年的初中数学教学经验,就上述问题作初步的探讨.

一、课堂教学中组织学生参与教学的“准备策略”

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有效的教学离不开充足的教学准备,“备课”是教学不可缺少的环节.新的时代背景下,新的课程标准要求下,备课不再是教师的专利,其同样需要学生参与其中,既然倡导学生参与教学,就意味着学生也应该参与到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自然离不开对备课环节的参与.让学生参与到教学前的备课准备环节,目的是要学生参与课堂教学前就有所准备,使学生对于参与课堂教学做到“有备而来”.

1.吸纳学生,教师学生共同参与备课

课堂教学的实施是为了实现“学习目标”,学习目标既是学习活动的出发点,也是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的最终归宿;学生参与教学的目的也是如此.为了保证学生有效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教师有必要在进行教学准备时就将学生吸纳进来,教师、学生共同探讨课堂上所能实现的最佳目标,有助于解决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学目标与学生学习目标不符甚至相背离的问题.备课环节中学生的参与,能够提高课堂教学中教学目标与学习目标的有效性,做到尊重学生参与需求、符合学习需求.

2.结合学案,为学生参与做充足准备

新时代背景下,新课程标准要求下,学案成为让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一个有力工具,学案是相对教案概念提出,所谓教案是教师开展课堂教学时使用的方案,而学案则是供学生参与课堂学习使用的方案.整个学案的制定,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发挥主导作用,是教师、学生共同“参与”的结果.学案中学生“参与”特点,无疑为课堂教学中学生参与教学提供了切入点,学生在教师的主导下,以“学案”为工具,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

二、课堂教学中组织学生参与教学的“指导策略”

在课堂上给予学生充分的指导,是保证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关键.就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参与,笔者进行了以下尝试,效果较好.

1.精心设计导语,激发学生参与兴趣

我们都知道“万事开头难”的成语,我们也知道“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的俗语;而课堂教学中的导入语作为有效课堂教学的“敲门砖”正是起着引发学生参与教学的“开头”作用.为了达到学生参与教学的目的,精心设计课堂教学导入语,实属必要.一个好的导入语,能够成功引发学生关注,能够成功打开学生参与教学的兴趣与热情之门.

2.优化课堂提问,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问题”有着引发人类思考的作用,吸引着人们去解决、去参与.课堂教学中组织学生参与教学的艺术,也集中体现在恰当问题的提出和巧妙引导学生回答.作为探究式课堂教学中的课堂提问,能发挥引领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作用,也能为学生的参与课堂教学搭建平台,创造条件.针对“课堂提问”,教师要深入钻研、思考“何时问、问什么、怎样问”的问题,进一步优化课堂提问.

3.讲究教学形式,奠定学生参与基础

传统课堂教学形式已不能完全满足“学生参与”的需要,有必要采用学生参与特点浓厚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教学形式,在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上做到“灵活多变”;利用这些新的教学形式,鼓励学生多动手、勤动脑、乐动口,让学生亲自动手收集资料、推演公理、开展证明.如在“直线与圆锥曲线的关系”教学中,运用课堂讨论形式,引导学生利用判别式法及数形结合法分别对直线与椭圆、双曲线、抛物线位置关系进行判断,学生参与讨论、互相交流、互相补充,能够让学生在主动探讨过程中获取知识.

4.重视学法指导,保证学生全程参与

世界著名哲学家笛卡尔曾说过:“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教师不是要在课堂上给学生多少知识,而是要给学生获得知识的方法.”这句话恰恰说明了学生参与教学的本质,就是要让学生“学会学习”.学生的学习方法不是生来就有的,其同样需要教师的指导和帮助,即使学生已经参与到课堂教学中,也并不意味着“成功”,有可能因为学习方法、参与方式的不恰当而中途失败,这时就需要教师对学生的“学法”有所指导,保证学生全程参与,获得成功.

5.设置认知冲突,激发学生参与欲望

“认知冲突”与“问题”有着极其相似之处,只不过问题是“外在”的,而“认知冲突”则潜藏于人脑思维内部.学生能否全程参与教学,会不会发生“中断”,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就是“认知冲突”,连续的“认知冲突”能引导学生连续的“参与”.为保证课堂教学中学生参与的连续性,科学把握“冲突”是关键,要求教师要会“设置冲突”,及时组织学生点评和讨论,不仅对解决问题可能会有新的思路和方法,也鼓励了学生主动参与数学问题解决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参与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实践证明,在新旧知识的矛盾处设置“冲突”,在生活经验与数学科学概念的矛盾处设置“冲突”比较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