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社会实践的成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社会实践的成效范文1
1建设园林城市的探讨
1.1可提高人民的幸福指数
通过建设园林城市,将建平的城市、街道、森林、水系等特色资源紧密结合,进一步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打造一座具有“城在林中、林在城中、林水相依、林居相依、人在景中”的森林城市。为居民创造一个绿树成荫、鸟语花香的生活环境,实现经济社会快速、稳定、健康、持久地发展。通过建设园林城市,进一步提高县城生态质量,改善人居条件,优化经济发展。
1.2是建设生态文明的标志
大力推进城市生态建设,创建园林城市,让居民生活在有山、水、林、花、草、鸟的优雅地方,可以改变人们的精神风貌。在提高物质生活的同时,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
1.3提高城市的综合竞争力
建设园林城市,能够给人们提供优雅舒适的生活环境,能够吸引更多的人才、技术,对招商引资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能够提高城市知名度、美誉度和城市综合竞争力。
1.4是发展生态旅游业的基础条件
建平县是清朝末期建立的一座具有人文历史的新兴城市,是集城、林、山、河四大自然景观于一体的中国北方著名旅游休闲圣地。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生态旅游资源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和巨大的发展机遇。建平县地理位置优越。明显的地域优势对充分发挥旅游资源推动本地区经济发展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借助“建设园林城市”平台,发展森林旅游产业,弘扬生态文化,可以发挥林业在绿色经济增长和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2建设园林城市发挥的效益
2.1生态效益
美化环境,改善城市空气质量。随着林地面积的增加,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在扩散和气流运动中遇到森林冠层会被树木枝叶吸收、过滤、阻隔,最终分解。同时,大量栽植乔木树种,可以优化城市内街道遮阴树木的配置,起到了美化环境、减弱噪音、提供负氧离子及萜烯类物质的作用,有效地改善了城市空气质量。涵养水源,调节气候。森林能涵养水源,在水的自然循环中发挥重要作用。降水通过被树冠截留,与林地土壤蓄留,再通过植物吸收与蒸发返回大气,起到调节雨量的作用。到2018年末全县森林覆盖率由43.9%提高到现在的44.6%,林分质量得到较大的提高,水源涵养林将充分发挥其涵养水源、调节气候的作用。增加碳汇,减缓温室效应。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中最大的碳库,林木在生长过程中不断地利用光能,从大气中吸收二氧化碳,并将碳元素固定在植被或土壤中,降低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减缓温室效应。另外,乔木的枝叶能够遮挡阳光,从而降低城市空气温度。防风固沙,构筑生态屏障。建平县处在三北地区,沙化、沙漠化土地在不断扩大。通过园林城市建设,积极推进三北防护林建设,进一步防止辽西地区受内蒙古科尔沁沙地南侵,构筑抵御蒙古高寒气流东下南移的有效屏障,对保障“环渤海经济圈”的生态环境和“京津唐生态防线”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维护生态平衡,协调发展。通过建设园林城市,植物资源得到了全面的保护,必然会给野生动物创造良好的生存、栖息环境,使植物、野生动物之间相互协调、相互依存,从而有效地保护了生物物种及其遗传多样性。
2.2社会效益评价
改善城乡人居环境。建设园林城市,使城市得到优化、美化,街道整齐、楼房林立、树木成荫、城区森林绿地布局合理,增加了生态休闲游憩地面积,改善了城乡人居环境。提高社会公众的生态意识。森林城市建设,有利于带动当地水、电、交通等各项基础设施和学校、医院、娱乐场所等服务设施的发展,提高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从而提高社会公众的生态意识。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建平县建设园林城市的各大工程对种苗的需求量较大,这对当地苗木产业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可以带动木材加工、油料加工、种子加工、种苗、特色经济林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可以为当地居民提供许多直接和间接的就业机会。
3经济效益评价
社会实践的成效范文2
关键词 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实践研究
一、问题的提出
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的历程,如钟启泉先生所说:“课堂教学应该关注在生长、成长中的人的整个生命。对智慧没有挑战性的课堂教学是不具有生成性的;没有生命气息的课堂也不具有生成性。从生命的高度来看,每一节课都是不可重复的激情与智慧综合生成过程。”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是新课程倡导的一个重要的教学理念。教师须善于捕捉即时出现的有价值、有创见的问题和情境或观点,善于调整和改变预先的教学设计,挖掘学生的潜能,引发学生深入思考,充分展现学生的个性,从而达成或拓展教学目标。正如华东师大叶澜教授所说:“课堂应是向未知的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这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因此,我们应以课程标准为依据,用动态的、生成的,而不是静止的、僵化的观点来看待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历史与社会课应是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不断调整,动态发展的过程。它随着教学环境、学习主体、学习方式的变化而变化,根据教师的不同处理而呈现出不同的价值,使课堂呈现出动态变化、生机勃勃、春意盎然的新特点。
在传统的历史与社会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这样的倾向:过分偏重知识、记忆,过分强调学科体系严密性和经典知识,以考查学生的记忆能力为主,学生是被动的,人为地加大了学习难度,历史与社会学科的学习成了枯燥、痛苦的代名词。学生心目中优秀的历史与社会课是:课堂活跃,师生合作好,内容充实吸引人,讨论性强。本文旨在对有效课堂教学实践生成进行探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增强自主学习的动机,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思想道德素质,培养、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概念的界定
(1)动态生成所谓课堂动态生成资源就是在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在一定的环境中,围绕多元目标展开合作、对话、探究、交流、碰撞的课堂教学,及时生成的、超出教师预设方案之外的新问题和新情况。这里的“新问题、新情况”就是“资源”。动态生成性是对教学过程生动可变性的概括,是对以往强调过程的预设性、计划性、规定性的一个重要补充和修正。真实的教学过程是一个渐进的、多层次和多角度的非线性序列,是师生及多种因素间动态的相互作用的推进过程。
(2)教学预设通俗的讲,教学预设就是教师的教学设计,反映教师的教。它集中体现教师的理念、智慧、机智和经验等要素。什么是预设?“预设”是预测与设计,是课前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清晰理性的超时空的设想与安排,具有弹性和留白。是对课堂教学过程展开之前的预先设计。设计的基础至少有两个:一是学生已有的基础(知、能、情、意);二是课程标准(教师自身对标准的解读和内化)。
三、研究原则
(1)兴趣性原则。兴趣性特征是指课堂教育总是能激发起学生内在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带着兴趣走进课堂,并且在学习的过程中进一步地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如从初级的兴趣到高级的兴趣,从不稳定的兴趣到稳定的兴趣,从短暂的兴趣到长久的兴趣,直至终身学习探究历史的兴趣。
(2)成功性原则。成功性特征是指历史与社会课堂要创造条件保证每一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有成功的体验,在日常交往中有自尊的体验,从而能建立起积极的自我评价,产生积极的“自我接纳”。
(3)创造性原则。创造性有两个含义:一是指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虽有一定的模式但不可以因循守旧,需要教师根据不同班级和每一堂课的实际情况,在有效教学与合理安排下,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二是教学内容要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精神,提高学生的创造性素质。
(4)合作性原则。动态生成的历史与社会课堂应该以学生活动为中心进行同伴间的合作交流。通过合作,学生能够相互学习,齐心协力解决问题,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同时,合作还应包括师生共同优化教学的过程,教师要从学生的心理需求和认知水平出发,设计出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意境中提高运用历史与社会的能力。
四、研究的内容与策略
1.充分预设保生成
一堂符合新课程要求的课,应该是课前“精心预设”和课中“动态生成”的辩证统一的课。课前预设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之前,根据教学目标和要求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对教学活动诸因素进行分析和策划的过程,它是上好课的前提和保证。预设是生成的“奠基石”,而生成则是对预设的超越。关注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并不是不要预设,恰恰相反,课堂生成机制的高效发挥正是依赖于教师的精心预设。在实际教学中,总会有一些不期而遇的问题,面对这一现实我们教师只有做好充分的预设,才能“临危不乱”。
(1)吃透教材。教材是课程标准的具体体现,是学习内容的主要载体,也是学生学习的基本材料。但教材是面向全体的,不一定完全适合教师个体的教和学生个体的学。因此,教师在分析教材进行教学预设时,应在深入理解教材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实际和本人的教学风格,对教材进行适当改编或重组。例如:在上九年级历史与社会第二单元PRED问题时,教材是按“世界人口――世界资源――世界环境――中国人口――中国资源――中国环境――计划生育――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这么个顺序编排的,这样的编排顺序由于跨度大,学生往往难以从整体上把握顺序。我在教学中打破教材编排顺序,按照“世界人口――中国人口――计划生育;世界资源――中国资源――节约资源;世界环境――中国环境――保护环境”这么个顺序进行重组,这样使得知识条理更加清晰,更有利于学生总体上对知识的理解和把握。
(2)研究学情。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能力水平、个性特点必然影响着教学活动的展开和推进。因此,我们要了解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有过什么样的生活体验,从而联系教材,设想出易激发学生思维火花的话题和情境,促成课堂的生成。例如:在讲中国环境问题这课时,可以采取以小见大的方式来反映中国存在的环境问题的表现。黄河断流、海河污染、北方沙尘暴这些现象对我们的学生来讲都离得比较远,没有具体生活体验。上课时我可以用农民焚烧秸秆、河道污染、农田大鹏薄膜污染等这些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材料来替代,这样既贴近生活符合学生的认知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预测“可能”。教师应对预案设想得细些,把可能出现的问题估计得充分些,使预设具有强烈的预测性和应变性。例如:讲抗美援朝这一知识,对于战争结果的讨论,学生可能会问“为什么美国没有投降,只是签署停战协定,就说我们取得了战争的胜利?”对于这个问题如果老师课前没做主功课的话,估计很多老师会被学生当场难住了。反之老师能准备充分,学生还会对教师产生敬佩之情。
2.营造氛围促生成
动态生成的教学过程是互动的,是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学生与学生的互动,教师可以成为学生式的教师,学生也可以变成教师式的学生。能够生成动态资源的课堂氛围也必然是和谐、宽松的。在这种课堂中,学生可以自由地思考、探究,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学习成为他们生命的自觉需要。教师也更容易把握学生的兴趣和需要,使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达到至高点,促成课堂教学资源不断生成。
我们常会碰到这种情况,学生在课堂遇见了一个我们预设之外的问题。一些教师会认为这个问题不适宜回答或者偏离了教学目标,往往会以“这个问题我们下课后再谈”答复。那么,到底有多少个这样的问题在课后被真正地答复了呢?结果可能是微乎其微的。如果每次学生有了创造的火花,有了有价值的生成,而教师给他的则是失望和不能满足的信息,那么学生的主动思维和积极思维就会被磨灭。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应该采取鼓励、赞赏的态度,对于学生的创造性的提问或者见解,不要随意地加以敷衍,而要真正地关注。如果真的在课堂内没有办法实践的,那就要在课后与学生一起参与解决,不能不了了之。当老师真的做到这些时,会使学生觉得自己提出的问题是有价值的,老师是重视的。这样久而久之,学生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会不断地被激发,我们的课堂才会有智慧的不断交汇。
例如:在讲三国鼎立原因的时候,课堂上有学生把原因归结为诸葛亮的杰出贡献。“隆中对、出师表、草船借箭、空城计”都被学生搬到了课堂上,如果在这些问题上讨论时间过多,那就偏离了教学目标了。当时我对学生说,既然同学们对诸葛亮这么有兴趣,那下节课我们专门来讨论这个历史人物,同学们先去查询下资料做足功课。第二节课我就让学生专门对诸葛亮这一人物进行了讨论,同时让学生观看了易中天品三国。学生终于明白了历史人物的历史形象、文学形象以及民间形象的区别。既调动了学生探究历史的兴趣,也增长了阅历。
3.有效选用引生成
课堂经过充分的预设和氛围的营造,学生的情绪被调动了起来,这就为动态生成创造了条件。教师应在教学中适时捕捉住这些生成的资源,并通过对这些资源的适度选择和有效利用,促进预设教学目标的高效率完成或新的更高价值的目标的生成。同时,新课程也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中抓住课堂中的生成性资源,运用恰当的评价进行引导、挖掘、升华,从而有效地运用生成性资源。
(1)灵活地选择。课堂教学中的生成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有价值高的,也有价值低的。对于积极的、正面的、价值高的生成教师要鼓励运用;对于消极的、负面的、价值低的生成教师要采取机智的方法,让思维归队,回到预设中来,要使生成成为新课程课堂教学中富有生命力的亮点,而不是导致散乱的盲目活跃。
例如:在讲孝文帝改革的意义时,有的学生讲到了民族通婚的时候用了“民族杂交、杂种”这些词汇。我首先耐心的和同学们讲“我听过袁隆平研制成功了杂交水稻,马和驴能杂交出骡子。“杂交,杂种”这些词汇用在形容我们人身上大家看是否合适?”。学生开始意识到用词不当了,然后我再让学生寻找更贴切的词汇来替代,最终引导学生往民族融合的角度思考。
(2)有效地利用。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中会生成许多亮点资源和问题资源。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需要,随时做出教学调整,有效地利用课堂中的生成资源,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学生能力发展从一个阶段进入到另一个更高的阶段,实现对原有技能的深化、突破和理解,使教学富有灵性,彰显智慧。
例如:一位同学对于“历史上第一位总统的产生”,在课堂上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美国实行总统制后政体仍是共和制?”我就反问道:“为什么实行总统制就不能是共和政体呢?”他回答说:“总统就是国家首领,无所不管,与封建君主没多大差别,所以就不可能是共和制。”显然,他把资本主义国家总统和封建国家的君主混在一起了。我觉得这是一个极好的教学资源,于是就向同学们简要地介绍了资本主义国家的主要政体形式,并把总统和封建君主作了比较。同学们听了恍然大悟。
五、体验与反思
1.懂得尊重历史与社会课堂动态生成的学生差异性
尊重学生在身体条件,兴趣爱好和基础等方面的个体差异,根据学生的这种差异确定学习目标,采用适宜的手段和方法,从而保证大多数学生完成学习目标,让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和成功的乐趣。
2.善于寻找历史与社会课堂动态生成的最佳结合点
为了上好一节历史与社会课,我尝试用不同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感觉到每种方法都有其独特的魅力,依据各班学生的实际情况,不断尝试预设,找到学生最感兴趣的东西,在预设中寻找、发现各种有效的方式激发学生兴趣,这样的教学才充满活力。
3.注重把握历史与社会课堂动态生成的关系协调性
预设是课前的准备,生成是教学过程,两者互补,是相辅相成的。在上课时,有时按部就班地按照预设来进行,丝毫不变动,这样不利于产生好的生成,使整堂课失去了活力。有时由于在执行教学过程时遇到一点阻力,不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而是马上改变教学内容,使原来的预设成为一张空纸,偏离了教学目标。因而我们的教学预设不应是单维的、封闭的、主观的、静态的固定教案设计,而应该是多维的、灵活的、开放的、动态的弹性教案设计,创设生成预计空间,创设教学情景及应对策略。
参考文献:
[1]陈丽英.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动态系统的分析[J].中国学校历史与社会,2007,(9).
[2]赵超君.预设还是生成[J].中国学校历史与社会,2007,(8).
[3]杨银付.中国教育的改革和发展[J].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4]彭丽富.让“意外”促进课堂生成[J].中国学校历史与社会2006.11.
社会实践的成效范文3
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胜阶段,脱贫攻坚任务艰巨繁重
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确定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没有农村贫困地区的小康,是不完整的小康。我们必须深刻认识扶贫工作的阶段性特征,准确把握扶贫工作规律,在新形势、新条件下开创扶贫工作新局面。
从发展阶段来看,扶贫开发由解决温饱问题转到加快脱贫致富的阶段。贫穷是社会的伤疤,减贫是党和政府的重要职责。改革开放以来,经过全国范围有计划有组织的大规模开发式扶贫,实施了一大批扶贫工程和扶贫项目,我国有6亿多贫困群众实现了脱贫,成为全球首个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贫困人口减半的国家,为人类减贫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党的十以来,中央把扶贫开发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扶贫开发已由解决温饱问题,转向加快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脱贫致富、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阶段。
从发展时期来看,扶贫开发已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期。通过30多年的扶贫开发,我国贫困人口大量减少,贫困地区面貌显著变化。剩余的贫困程度深,扶贫开发的成本更高、难度更大。我国现行脱贫标准是农民年人均纯收入按2010年不变价计算为2300元,2014年现价脱贫标准为2800元。按照这个标准,2014年末全国还有7017万农村贫困人口。到2020年实现农村贫困人口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每年需要减贫1000万人。完成这一目标时间紧、任务重、难度大,“十三五”时期是扶贫工作的攻坚期。
从发展区域来看,革命老区仍然是扶贫开发的重点区域。江西是革命老区,贫困人口数量大、贫困程度深。截至2014年,全省仍有276万贫困人口;25个扶贫开发重点县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仅相当于全省平均水平的67.5%。贫困地区条件差、发展难度大。现有贫困人口大多分布在生存环境差、发展水平低的深山区、库区、湖区,是扶贫开发最难啃的“硬骨头”。影响致贫因素多、返贫压力大,既有富民产业发展滞后的问题,也有防灾抗灾能力弱的问题。特别是因病、因灾致贫的问题突出,全省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患长期慢性病、大病人员和残疾人占31%。加快老区人民群众脱贫致富,实现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任务十分繁重艰巨。
二、精准扶贫理论开创新思路新境界,成为彻底消灭贫困的制胜法宝
强调,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必须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因人因地施策,提高扶贫实效。精准扶贫理论,是对我们党的共同富裕理论的发展和延伸,开创了新时期扶贫开发工作的新思路新境界。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有利于集中各类资源,聚焦扶贫对象,提高扶贫工作的精准度和有效性,确保帮到点上、扶到根上,让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真正脱贫致富奔小康。
推进精准扶贫,前提是思维认知精准。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指出,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只有思想认识到位,才能找准工作定位。我们必须充分认识精准扶贫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意义,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强烈的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把贫困地区加快发展、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着力推动扶贫开发工作由粗放式、分散式、单一式向集约化、精准化、整体化转变,由“输血式”向“造血式”转变,提高扶贫开发的成效。
社会实践的成效范文4
一、 家庭,主题生成的第一摇篮
人们常说,家庭是人来到这个世界之后迈进的“第一所学校”。家庭生活是五彩缤纷的,饮食起居、休闲娱乐、消费与理财等都是家庭生活的内容,以充满情感的家庭生活为着眼点,不断生成有意义的活动主题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生活化的表现。如《水果拼盘》这一主题活动,在开展之前主要考虑到水果是人们都喜爱的一种食物,它不仅能给我们人体补充许多营养,还能给我们补充许多微量元素。同时,它还能通过组合搭配制作出精美的水果拼盘,使人们得到艺术的欣赏,美的享受。为了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使学生合理地、科学地食用水果,提高对艺术的欣赏能力和创造能力,根据学生的喜好和兴趣,选择了“水果拼盘”这一综合实践活动主题,把本应在餐桌上的学问引入了课堂。在教学一开始我就以自己制作的水果拼盘引入,迅速刺激学生的视觉神经,引起学生的动手欲望。接着通过课件出示各种各样的水果拼盘图,直观、生动的画面创设情境,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更调动他们在情感和行动上的参与意识,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然后通过课件展示了如何制作水果拼盘,让孩子们掌握基本的刀法和注意事项,随后小组里就利用自己所带的水果设计一个有主题的水果拼盘,并进行制作。而设计水果拼盘是一个有利于学生合作学习的载体,学生发挥每个人的特长,运用多种能力,共同完成一件作品,这时的孩子们俨然成了一件件艺术作品的创作人。不一会儿,学生的“水果拼盘”就百花齐放,果香飘溢。在这样的氛围下让孩子再来介绍他们的作品,个个都是侃侃而谈,让人不由地佩服他们的设计。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无疑是成功的,快乐的,同时也锻炼了他的各种实践能力。
二、 校园,主题生成的第二摇篮
学校是孩子的主阵地,是他人生道路上的一块必经之路,是他生活的基本空间。每个学期我们学校都会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如科技节、读书节、运动会……我们就可以把这些活动作为基点,从中去选取能让学生“心动”的主题,而这个主题越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越好,范围越小越好,让学生在活动没有开始之前便“蠢蠢欲动”,这样才会使课堂活动之外的真正探究因这份心动而更加丰富多彩。如结合学校开展的“跳蚤市场”让孩子把自己想要拿到跳蚤市场上出售的玩具或者书标上价格,想好介绍词,向同学们进行推销,并把挣来的钱捐到学校的“爱心基金”,让活动得以延伸。哪个孩子的家中没有玩具与图书呢?谁又不喜欢玩具与图书呢?学生一听到这个活动课题就比较兴奋。如结合学校的大课间,展开《走进老游戏》主题活动,让孩子去追溯以前的传统游戏,了解老游戏,学会玩老游戏,并创编新游戏。在一系列的活动后,学生的大课间活动更为丰富了。我也发现很多孩子对学校生活中漠不关心的事情或现象都引起了极大地兴趣,那以此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开展起来就更加有声有色了。
三、 社会,主题生成的第三摇篮
陶行知先生说:“要做,要真正做,只有到社会上去,以社会为学校。这样,教育的材料、教育的方法、教育的工具、教育的环境,都可以大大增加,学生、先生也可以更多起来。”我们人类生活在社会中,与社会的角角落落、方方面面直接或间接地发生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而多少年来,我们的教育忽视了少年儿童同大人一样生活在现实世界之中,存在于他人之间,社会之间。而综合实践课,这一门全新的课程,密切联系着学生的生活。
社会实践的成效范文5
【关键词】工业设计,社会学,人文素质
高职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从国家到地方都非常注重高职教育。但是,现实是:在注重高和快的知识教育下,道德教育和价值观教育少之又少。学生人文精神严重缺失,学生普遍存在自私狭隘,缺乏爱心,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团结协作观念较差等问题。在注重技能和知识教育的体系中,杭州万向职业技术学院工业设计专业教学团队根据多年来对高职学生教学的经验积累,从2010年在工业设计专业开设《现代社会学》课程,结合三届高职院校学生的教学实践,我们探索出如下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考核形式。
一、设置《现代社会学》课程,建立以培养健全人格的教学理念
《现代社会学》这门课程32学时,在2年级第一学期开设,所采用的教材是西安交通大学教授李乐山编著的《现代社会学》一书。从他们的当前需要出发,尝试解释他们关心关注的主要社会问题,帮助学生解决对各种问题的困惑,要求学生通过对比中西文化,进行家庭访谈,企业实践社会调查,思考自己要如何生活、工作,应该承担哪些责任,为学生的专业学习打下良好的思想、人文基础。在对《现代社会学》课程教学内容的调整过程中,我们首先着重分析了自己的学生特点,高职的生源是高考的第4、5批次,他们有自己的特点,但存在许多问题,想学习静不下来,去竞争缺乏扎实的基础。针对这样一个群体,如果单纯的增加智力、知识、技能的培训肯定不够,教育所肩负的更为重要的使命是陶冶人性铸造健康饱满的人格,教育的本质应当是先教会做人。我们通过讨论调研在专业课程设置时增加了《现代社会学》课程,旨在关注学生的精神世界,引导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意志、艰苦奋斗的精神、团结合作的作风及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
二、《现代社会学》教学方法丰富:实践、访谈加讨论,不说教,很人文
《现代社会学》有教材,但不拘泥于教材,针对当前的社会现象和学生中普遍感到困惑的问题,从教材提炼若干个专题进行讲述,师生再对具体问题进行社会调查和讨论,启发学生主动参与调查讨论,在教学方法上,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了很多别出心裁的教学环节。
(一)实践出真知,体验教学很受用。例如从专业角度分析,企业对从业人员的实际要求是什么?高职学院的工业设计专业的学生就业空间有多大?针对这样一个问题,光靠老师的课堂讲解和数据分析是不够的,要把知识变成能力唯一的办法就是通过实践!我们安排了特殊的社会实践大课堂,让学生在实践中寻找答案。从2010年起,我们要求学生在暑假一定参加4周以上的社会实践,社会实践的方式采用两种途径,一个是专业老师会有些实习基地岗位提供,另一个是学生自己联系单位,可以是任何工种,但必须在一个具体的岗位上按员工要求顶岗。要求每天写日记:内容很简单就写你今天干什么工作?工作中碰什么事?今天学会了什么?最后写一个实践总结在开学2周内以PPt形式互相交流。这样实打实的顶岗实习让学生清楚的认识自我。3届学生的实践汇报总结会最深刻是学生了解了企业对高职生的要求以及自己在经验,能力和知识方面的欠缺,也促使他们思考未来如何工作生活,应该承担哪些责任。
(二)沟通很重要,访谈形式不缺席。在讲述工业社会的核心价值观念这一章时,首先告诉学生:第一,家庭为本,家和万事兴;第二,社会为本,建立和谐社会;第三,以国家为本,实现国家统一。为了让学生理解这一抽象的核心价值观念,教师积极思考,从学生自身环境切入,布置了一个特别的访谈作业:1、访谈家长写家史;2、对照家庭对你的要求和期望,思考自己的人生目标和行为及努力方向;3、结合现在和家庭有关的社会问题写家训。写家训不仅仅是写一些警句,而是一个深入复杂的思考过程,这是加强家庭观念、提高生活能力的过程。在这一单元和学生一起讨论如何和睦与父母、夫妻、子女、亲友、朋友等相处;讨论家庭日常生活中各种行为规范;讨论家庭各个成员的职责,尤其是丈夫的职责,妻子的职责,子女的职责;讨论什么是成功的家庭,如何看待“个人事业成功”;讨论干扰家庭和睦的因素;讨论如何保全家庭,尤其是出现危机时如何对待;对家长的访谈促进孩子和父母的沟通加深了互相的理解和情感,家史的追述激发学生对家庭的关注度和责任感,撰写家训让学生对传统家庭文化的学习和借鉴,同时促使学生以成人的角度去思考自己所担负家庭责任,职业责任和社会责任。很多学生说:因为这门课给了我和爸爸妈妈畅谈的机会,才了解做父母的不容易,家长们也说孩子能做下来倾听他们的讲述自己的事很温馨很有幸福感。
(三)讨论不可少,课堂说教没有了。教学中我们采用课堂讲授法,案例分析法,问题讨论法,个人自主学习和课堂讲解相结合等教学方法。在课堂上,针对学生问题提炼若干专题,教师采用阅读—思考—讨论—总结四个教学步骤,讨论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了解别人就是收获,同时也开阔自己思想视野,提高沟通能力改善同学关系,讨论不是吵架、不是征服对方、讨论是群体共同探索的过程。如我们有个讨论题是:看到路上有老人摔倒要不要扶?讨论很热烈但态度坚决地的很少,如果这个老人是你的亲人?如果这个社会物质富裕人情冷漠你会喜欢这个社会?你会热爱这样得人文环境吗?那我们应该怎么做?一改以前人文素质培养的说教之风,切中实际,学生学得深刻,受益匪浅。
三、《现代社会性》考试方法大改革:全程参与,考试环节设计人性
《现代社会性》课程的考试一改其它课程一卷考试看结果的考试方式,采用大作业和笔试相结合的方式。大作业有三项,其一、访谈家长:他们的人生经历和经验,他们对你的期待是什么,你有什么不足?从孝顺,善良,勤俭,明确目的刻苦学习等方面进行思考;其二、撰写家训;其三、调查企业:企业需要什么样的高职毕业生?高职生存在什么缺陷?
笔试环节也不是原先那种刻板的知识点考核,学生可以通过自己所学的这门课程,结合自己的经历选择自己最有感触的题目,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凸显转变的过程,为此我们专门设置了笔试的十个题目,让每个学生学有所获,有话可说,这些题目紧密结合高职学生的学习生活环境:1、是否说“对不起”和“谢谢”。主动纠正自己的不妥行为。当别人无意识冒犯你时,是否能够宽让别人。2、是否以个人利益或小团体利益高于一切。是否以朋友关系取代社会道德、责任、和交往,以朋友关系针对他人。3、作伪证是只用局部事实歪曲主流事实是,或用假话代替事实,这是违反道德和法律。4、是否爱争吵好斗、爱闹事、传闲话、猜忌别人、拨弄是非、制造谣言、拆台、或企图控制别人。5、不应干扰别人的休息、学习、工作。人人都要承担群体的事情,维护环境卫生,维护社会公共环境的秩序,节约水电气,能够劝阻制止违群体行为准则的现象。6、是否注重善良、勤俭、理性、准时、效率、质量。7、是否对自己的言行负责(自我责任感),是否孝顺父母(家庭责任感)。8、是否对工作负责(职业责任感),是否遵纪守法(社会责任感)。9、是否能够与别人友好合作。10、是否心理健康,要性格外向(有表达交流愿望),能够自我调节紧张、压力、过度兴奋、郁闷等情绪。
在考核比重上,摒弃了原先的平时成绩和考试成绩的二元加权评定的办法,而是进行了四元加权评定,考核成绩分为四个部分:调查、笔试、课堂表现和出勤率。具体实施为:项目1、调查(家访),数量1,比重15%,;项目2、家训,数量1,比重20%,;项目3、报告,数量1,比重20%;项目4、笔试,数量1,比重30%;项目5、出勤率,数量按总课时到课率计算,比重15%,根据课程考勤核定。总评成绩=3项调查(15%+20%+20%)+行为转变(笔试30%)+讨论发言+出勤率15%。
这样的一种考试方法,让学生耳目一新,同时也凸显人性,课程的考核方式重在考核了学生的行为转变。
四、小结
我们在进行《现代社会学》课程的教学改革过程中,不唯课本、注重实践,强调以学生人文情怀的建立和人文素养的提高为目的。以人文性、参与性、实践性为特征构建这门课程内容和教学体系,期望通过教学、实践、访谈的多种教学形式真正做到人文教育润物细无声,也算是对当下快速教育的一种反思和积极应对。
参考文献:
[1]李乐山.工业设计思想基础[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社会实践的成效范文6
【关键词】品德与社会 健康心理 育人作用
【中图分类号】G62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8-0090-01
对小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培养他们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使他们从小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道德观,树立远大的理想和抱负,立志为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贡献自己的一切,长期以来一直是我们教育永恒的主题。《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品德与社会课程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发展儿童丰富的内心世界和主体人格,体现以育人为本的现代教育价值取向,培养他们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社会的能力,成为有爱心、有责任心、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人。不可否认,品德与社会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在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中,适时地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会使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如鱼得水,也会使品德与社会课程的育人作用发挥得淋漓尽致。
一、挖掘教材内容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内容丰富多彩,从个人的学习生活到集体的校园、社会生活,从个人的行为准则到学校、家庭、社会的道德规范,从为人处世、品格修养到尊老爱幼、拥军爱国……这其中包含许多心理健康教育的思想。教师要发挥教材的优势,紧扣教材内容,循循善诱,如春风化雨般滋润学生的心田,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认识到自身的价值,生活的美好,从而形成正确的是非观、美丑观和荣辱观。
在教学时,有一女生性格就是太胆小了,不敢主动发表意见。在宽松、愉悦、生活气息很浓的课堂中,她竟轻轻地举起了手。当她回答之后,我情不自禁地赞叹道:“孩子,谁说你胆小,这一次回答问题就代表了你是一个勇敢的女孩,同时,也可以看出你积极向上。只要努力,一切皆有可能,老师相信你!”女孩开心地笑了,从她那羞涩的眼神中,我看到了些许希望与期待。
二、利用音像设备
鲁迅先生曾说:音美以感耳,形美以感目,意美以感心。在品德与社会的教学过程中适时巧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创造悦耳、赏心、移情的体验,使学生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身临其境的美好感觉。用音乐、歌曲等渲染课堂气氛,陶冶学生情操,激发学生潜能是十分有效的。如教学《他们需要关爱》这课时,我们可以播放《感恩的心》这首歌。师生共同做手语,用无声的手语来唱出心中感恩的歌,让学生体验残疾人的生活,感受社会的关爱,从而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人的情感总是相互的,把教材的内容制作成形象、有趣、动感的画面,再配上能拨动学生心弦的音乐,使其正确体验情感,并不断引导学生获得情感上的升华,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
三、参与实践活动
“社会即学校”,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与生活相通,与实践相连,实践活动极大地拓展了课堂教学的空间,使学生获得了丰富的生活体验。能力的形成是学生参加各种实践活动的结果。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教师应针对学生的发展特点,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可以充分利用校外教育资源,带领学生走出学校,到社会中去学习、实践,以开阔学生眼界,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如参观访问、社会调查、动手实践等,提出一定的行为要求,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使他们在活动中得到锻炼,培养合作、探究、判断、分析等能力。并注重贴近学生实际,引导学生通过访问等活动,体悟获得成功的感受。例如教学《有多少人为了我》,我们可以指导学生课前调查、访问身边的劳动者。让学生用自己的心感受生活,捕捉和定格生活中一件件司空见惯的小事,感受一天中有多少人在为我们辛劳。这样的访问,可以让学生体会劳动者的辛劳,感受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各行各业的劳动者,我们要尊重他们,感谢他们,珍惜他们的劳动成果。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的主要目的是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所以,教师应该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充满个性化的社会实践活动,使小学生在活动中逐渐形成良好的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在教学中,结合某一课,开展一些如:“为妈妈洗一次脚”“帮助家长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等实践活动;“团结就是力量”主题班会;“让世界充满爱”征文;听“英雄事迹”报告会等。让孩子们亲身体验、感受活动带给他们的快乐,使他们从小就树立崇高的生活目标和远大的理想,受到良好的教育。
四、塑造自身形象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学生、教师、家长、社会风土等都是本课程的重要资源”。道德高尚、幽默风趣、责任心强的品德与社会老师本身就是一种直观、有效的教学资源,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本人的模范影响作用,利用自身的人格魅力来感化学生,这对于品德与社会教学目标的实现很有帮助,对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也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