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发展特征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产业发展特征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产业发展特征

产业发展特征范文1

【关键词】新三网融合 OTT TV 移动互联网 内容聚合 监管

1 引言

2001年3月,国务院“十五规划”中首度提出要“促进电信、电视、互联网三网融合”;在各方的努力下,由电信和广电两大行业主管部门主导的“三网融合”工作,目前已进入试点工作的最后阶段——按照国务院2010年的“三网融合”总体方案,2012年将是三网融合试点阶段的最后一年,而接下来的2013~2015年将是三网融合的全面推进阶段。

回顾这些年来“三网融合”的进展,不难发现:与政府行业主管部门主导、历经十余个寒暑尚处于试点阶段的“官方版”“三网融合”相比,近一年多来以开放互联网为核心的OTT互联网音视频服务异军突起,大有星火燎原之势。

2 OTT TV催生“新三网融合”

所谓“OTT TV”,是指基于开放互联网、在多种终端上为客户提供音视频服务,其服务不依赖于特定的物理网络,强调服务提供与网络的无关性。

OTT TV服务的出现,模糊了传统意义上电信网、广电网和互联网之间的区隔。作为当下官方“三网融合”IPTV业务强有力的竞争者,OTT TV从其诞生起,就引起了各方的关注。目前互联网上大量销售的第三方OTT机顶盒,不仅能够提供与电信和广电广播级质量相差无几的电视直播业务;更是能够凭借互联网丰富的视听内容资源,提供电信运营商和广电所远远不能比拟的视听点播服务。

电信运营商为夺取IPTV主导权而大力推进的“光进铜退”FTTH宽带建设,成了OTT机顶盒越卖越火的推手;电信运营商花费重金打造的高速宽带网络,成了OTT视频服务的廉价通路——用电信运营商自己的话来说,它们彻底沦为了“管道”。

广电尽管坐拥庞大的正版内容,却因为缺乏一个面向直接用户的通道,眼睁睁看着大量的非正版视频内容搭着OTT的快车,呈现在海量的视频用户面前。

以开放互联网为基础的OTT业务,正如其英文原文Over The Top(过顶传球)所描述的那样,借助互联网的开放性,在业务发展上直接越过了电信和广电,而在这两大巨头的夹缝中实现了其独有的“野蛮生长”。

OTT业务的“野蛮生长”,给囿于电信业和广电业之间博弈的“官方版”三网融合带来了不可测性。但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OTT业务的大行其道,可以看成是对“官方版”三网融合的推动;当前官方推动的稳步前行的三网融合,在加入了OTT基因后,将有可能实现小步快跑。

可以这样说:融合了OTT基因的三网融合,正在从传统意义上以强调广电网、电信网和互联网的对等融合,向以互联网为主导、涵盖电信网和广电网的“新三网融合”演进,当前已进入以开放互联网OTT业务为代表的“新三网融合”时代。

3 “新三网融合”的特征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新型社交网络的广泛应用,相较于传统意义上的三网融合,“新三网融合”时代网络、业务和终端层面的融合趋势更加明显,而个性化和社区化应用也逐渐成为应用的热点,服务提供商的“内容聚合”能力成为竞争制胜的关键。

(1)多元化的网络、业务和终端的融合成为主要方向

相较于强调电信网、广电网和互联网对等融合的传统“三网融合”而言,“新三网融合”强调的是在开放互联网主导下的网络融合,开放性成为网络融合的主旋律。

在这种融合进程下,网络之间的功能性区别被逐渐淡化,而回归其业务承载的本质;而随着网络功能性区别的消失,现有基于行业划分的网络管理模式,也将发生显著变化。

与此同时,承载于原有网络上的特定网络业务也呈现出融合的态势,绝大多数的网络业务未来都将以IP的形式进行传输;而在网络业务的功能性特点上,新的网络业务形态将具有原有三网业务的所有特征。

举例来说,传统意义上电话、即时通信(IM)和视频分属于电信网、互联网和广电网络,但在网络融合的大背景下诞生的腾讯“微信”业务,却将这三种业务统一在了一个应用App下。

如果说业务融合是网络融合的必然产物,那么终端的融合则是因业务融合的需要而自然发生的。既然业务应用不再依赖于特定的网络,那么业务应用在不同终端上的同步展示和解析便成为自然而然的事情。许多“跨界”的终端产品将成为市场的“宠儿”,这从近期三星“跨界”手机Galaxy Note II在全球的火爆销售上便可见一斑。

另外,如果把智能手机的“平板化”看成是通信终端和PC融合的话,那么平板电视的“智能化”则可以看成是电视和PC的融合;而一旦“智能电视”接入网络,可以让人们面对面交流,那就可以说,终端的融合已臻于完美。

由此可见,在以互联网为主导“新三网融合”背景下,基于行业划分的网络间区别将逐渐缩小,依托了原有网络的业务应用和终端也将逐渐融合;“新三网融合”时代下,“融合”具有了更加广泛和多元的意义。

(2)移动互联网业务成为核心业务

如果说互联网的出现改变了人们信息获取和交换的方式,移动互联网的出现实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全方位虚拟信息互联;那么,“新三网融合”中网络、业务和终端的融合,则为这种人与人之间的“全方位互连”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

在网络、业务和终端全面融合的背景下,移动性成为业务应用发展的必然;具备全天候无缝衔接能力的移动互联网业务,成为ICP们赢得用户青睐、决胜互联网的关键。看一看当下如火如荼的iOS/Android应用App,便不难得出上述结论。

(3)个性化分享和社交化应用成为热点

移动互联网时代是彰显个性的时代,社交网络从某种程度上也正成为互联网的代名词。而“新三网融合”背景下网络、终端和业务的融合,为表达个人意见、实现信息共享和传播提供了条件。

近期一系列社会热点,如“陕西表叔”、“重庆官员不雅视频”等,无一不是由网民个人上载视频和照片,再经微博和天涯论坛等社交媒体传播,进而引发社会关注和官方介入。

从这个意义上讲,个性化分享和社交网络已经成为聚焦网络热点、获取各方关注的便捷工具,相关的应用正成为网络应用的热点。Facebook等大批社交网站的诞生以及海量用户的加入,也说明了这一点。

(4)“内容聚合”能力成为竞争制胜的关键

在“新三网融合”时代背景下,网络和终端的融合,弱化了网络差别和终端区别,使得不同网络和不同终端上的业务应用,将不得不在统一的平台上展开竞争;业务提供者的行业背景和行业许可,对于最终用户的影响力和吸引力也越来越小;最终,所有业务应用的竞争,都将归结于“内容”的竞争。也就是说,未来业务提供者之间的竞争,将呈现出“内容为王”的特点。而在“内容”纷繁复杂的今天,“内容聚合”能力便成为竞争的关键。

所谓“内容聚合”,就是将海量的互联网内容,按其特性和内在关联进行整理分类,并按照不同用户的应用习惯,以用户关注度为序推送到用户面前,节省用户的内容搜索和整理时间,大大提升用户的应用感受。

在互联网应用中,基于“语义关联”的狭义“内容聚合”已经逐渐成为如Google等搜索引擎的重要功能,而广义的基于“内容关联”的“内容聚合”技术,正成为研究的热点。

举例来说,虽然目前互联网上能够提供视频服务的网站很多,但用户更愿意选择那些能够对视频内容进行分类、并提供关联视频内容链接的网站。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内容服务商之间的竞争,更多的是体现在“内容聚合”能力上的竞争。

可以说,在“新三网融合”时代,已经模糊了原有的行业之间的界限,颠覆了原有的行业竞争模式和管理模式,也给电信业和广电业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4 电信业和广电业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4.1 电信和广电面临的挑战

正如本文前面所提到的,作为“新三网融合”的必然结果,物理网络间的界限将被打破而走向统一开放,业务提供者的行业特征和身份定位将被模糊,所有服务提供者将在同一个平台上展开竞争:以OTT TV业务为代表的开放互联网业务的兴起,不可避免地将给电信业和广电业带来巨大的冲击。

在这种巨大冲击下,电信运营商的“被管道化”越来越明显,而其必然结果就是“被边缘化”。电信运营商在互联网业务的利益格局中越来越显得无足轻重,其所能够分食的“利益蛋糕”也越来越小,电信运营商面临着为互联网OTT服务商“做嫁衣”的窘境。虽然电信运营商们提出了“智能管道”、“流量经营”等诸多应对措施,但目前看来其效果显然并不足以抵挡OTT业务对电信业务的侵蚀。

而对于当下的广电来说,其局面只能用“惨淡”二字来形容:广电迟迟未能形成全国统一的网络和管理体系,其现有网络仍未完全实现“双向化”改造,资金的缺乏更使得广电壮志难酬。于是行政性的牌照发放和行业准入,更多时候成为广电抗衡电信运营商和OTT服务商的最后一道“防线”。

4.2 电信和广电的机遇

对电信和广电来说,它们之间不仅存在着竞争,更面临着来自开放互联网OTT业务的挑战,这是不争的事实。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来自OTT业务的挑战,是当前电信和广电所面临危机的主要方面。

但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如果电信和广电能够主动融入互联网开放的大潮中,以开放的心态来看待OTT业务,主动拥抱OTT业务;那么OTT对于电信和广电来说,未尝不是一个重大的机遇。

对电信运营商来说,在“被管道化”趋势不可避免、其自有业务缺乏客户吸引力的情况下,它们是否能够放下身段,主动成为OTT服务商的“专有管道”?比如通过为OTT服务商构建“专有管道”,使该OTT服务商的业务应用具有更好的客户感知和用户黏度,从而大幅提升其OTT业务价值。

显然,电信运营商是可以从OTT服务商的价值增值中实现自己的价值的;而这,显然也符合电信运营商“智能管道”和“流量经营”的理念与初衷。

与此同时,作为拥有广大用户、洞悉客户所有网络应用行为的业务承载者和内容传输者,电信运营商对于客户应用习惯和业务需求的了解,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电信运营商所要做的,就是将客户的应用习惯和需求加以“数据挖掘”与“云化处理”,作为电信运营商“内容聚合”的依据提供给愿意付费的OTT服务商。这不仅将极大提升电信运营商自有业务的客户吸引力,同时也更能够体现电信运营商自身的“管道价值”。

而对于广电而言,作为传统意义上视频内容的“生产者”及合法版权的“拥有者”,其在内容的传输和分发方面,相比电信运营商来说并无优势;但在视频的生产和内容演绎整理能力上,相比起电信运营商和OTT服务商来说,广电却拥有巨大的优势。广电是否能够将这种海量内容的优势,转化为面向电信运营商和OTT服务商的“聚合平台”提供能力?如果可能的话,这无疑是一个极具发展前景的举措。

另外,对于电信和广电来说,既然OTT的兴起不可阻挡,那么与其封堵互联网OTT服务商的服务,不如自己也成为OTT服务商,充分利用互联网这个开放的平台,面向更广大的用户,面向用户更多样化的应用需求,推出拥有深厚行业积淀、极具用户吸引力的OTT业务。

总之,电信运营商和广电应以开放的心态看待OTT业务,依托互联网开放的平台打造自有的OTT业务,并以一个平等加入者的心态为其他OTT服务商提供服务和参与竞争,以实现其网络优势和传统行业优势的利益最大化,在“新三网融合”时代下以凤凰涅槃的勇气实现其自身的转型和发展。

5 “新三网融合”时代的行业监管

“新三网融合”背景下的网络和业务融合,让原本壁垒森严的行业区分变得不再清晰,原本准确明了的行业规则也变得难以准确执行;互联网OTT业务的诞生,不仅给电信业和广电业提出了挑战,也为行业监管者带来了新的课题。

在这种情况下,转变原有监管思路,监管对象从以“运营行为”为主变为以“运营内容”为主,便成为顺应互联网业务发展、促进行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简而言之,在这种以“运营内容”为主要监管对象的行业监管模式下,监管的焦点将不再集中在服务提供者所提供的“服务类型”和“服务价格”上,而是在服务提供者所提供“服务内容”的合法性上。

也就是说,在这种新的监管模式下,将不再区分电信运营商、广电运营商以及OTT运营商的行业身份,而只对其所提供服务“内容”进行审查;传统的电信、广电和互联网业务将不再具有准入限制,大家同在一个公平开放的环境下,开展业务内容和服务的竞争,以赢得用户的认可和支持。

产业发展特征范文2

关键词:林业产业化;发展;研究

收稿日期:2011-06-30

作者简介:徐健(1983―),男,贵州大方人,助理工程师,主要从事林业技术与管理工作。

中图分类号:S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1)07-0138-02

1引言

林业产业化是指以林产品或林副产品作为主导产品,使产、加、运、销等环节一条龙式地衔接起来,形成贸、工、农专业化联合的经营方式。林业产业化是林业经营方式的根本变革,是对林业产业组织的重构,它是以森林资源和生态环境产业为基础,以综合效益发挥为核心,通过分区、分类生产,协同经营,所形成的结构合理、多条足够长的产业链有机构成的林业产业体系,体现了森林资源和生态环境产业的基础性、3大效益的协同性、林业产业经营的系统性及林业经营的社会性特征[1]。

2林业产业化的内涵

2.1森林资源是林业产业化的基础

森林资源为林业产业化体系中各条产业链提供了加工或生产对象,是林业产业化经营的基本保障。只有保证足够的林业资源,满足了现阶段林产品加工业的需求,再加上以林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带动森林资源培植业的大发展,促进林业产业的大发展,才能使林业产业形成规模和良性的可持续发展。

2.2各条产业链是林业产业化的载体

林业产业化体系中各条产业链狭义上讲包括各类林业企业、林区,其功能是能串联森林资源培育、加工、销售(市场)等各环节,形成一体化经营,广义上讲还应包括其他社会化服务体系,这一体系涉及到金融、工商、教育、科技、社会保障等众多机构和行业,其为林业产业化提供了资金、政策、技术、信息咨询等社会化服务。林业产业化产业链要有足够的长度,形成规模,且各条产业链之间有相当的关联度,才能建成结构合理、有机构成的多条产业链组成的复合产业体系,囊括第一产业到第三产业、低级层次生产到高级层次加工的产品生产[2]。

2.3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是林业产业化的目的

通过有效建立各产业链的构建,形成产业之间的密切联系和协作、有机构成的产业组织体系,使各产业间利益分配趋于合理,从而使各产业得到协调发展。通过林业产业化的系统性经营,使林区的多资源、多产业经营有机地联系起来,使林业一、二、三产业全面、协调发展,即以商品林的大发展促进林业产业的大发展,以林产工业的大发展带动资源培育业的大发展,以森林旅游业的大发展带动森林服务业的大发展,把林业产业建成为国民经济中有一定比较优势的重要产业。

3林业产业化的特征、作用

3.1林业产业化的特征

3.1.1依赖性高

林业产业化体系所建立起的各条产业链都离不开森林资源为其提供加工或生产对象。森林资源是林业产业化发展的基础,它为林业产业化经营提供物质基础。同时林业产业化的发展也要建立在生态环境优化的基础之上,良好的生态环境才能为各产业的发展提供其相应废弃物的排放场所和自然净化场所,从而促进各产业的不断发展。

3.1.2周期性长

森林资源培育和农业种植、牧渔养殖等其他再生资源性产业相比具有生产周期长的自然属性,同样,林业企业和其他加工培育型企业相比,相应的建设周期也比较长。目前,社会经济发展的大趋势是市场周期性变化频率急剧加快,因此,相比其他农业产业,林业产业化建设受其影响极大。

3.1.3产业链长

林业产业化是实行森林资源培育、加工、销售的专业化生产,必须通过多条足够长的产业链将各环节密切地衔接起来,才能形成系统的经营体系。

3.1.4公益性大

林业产业化是以森林资源为经营对象,而森林资源所具有的生态、社会效益,与人类的生存和社会发展具有密切的关系,也就是说林业具有外部效益、长期效益,这些效益由全社会受益。林业是社会发展的绿色屏障,在生态平衡上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3]。

3.2林业产业化的作用

3.2.1增强了林业的稳定性和计划性

林业产业化通过合理配置资源,优化了林业的生产结构,发挥了产业系统各环节的协作功能,提高了资源的利用效率,解决了林业经营与市场化改革的矛盾,实现了规模效益。同时,又在一定程序上提高了林业生产资料、资金、技术和社会化服务的可靠程度,使林产品市场更加稳定。

3.2.2实现了生产过程的社会性结合

林业产业化作为一种新的经营方式,使其各个组成部分各环节均密切结合,推动更大合作,为林业的现代化建设和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3.2.3提供生态环境产品,发挥公益效益

林业产业化使林业资源得到有效配置,通过加强各环节联系,使林业资源得到有效配置,降低了林业资源的浪费,保证了林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等3大效益的可持续发展。

4林业产业化发展的对策

4.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林业产业化把林业、林产加工和销售纳入经营范围,使林产品在加工、流通环节得到增值,提高了林业的经济效益。抛开经营主体不谈,当前推进林业产业化经营,部分地区仍然存在认识问题、领导问题和工作问题。因此大力宣传林业产业,提高各级领导的认识,改变广大林区干部群众的观念,把发展现代林业产业提到各级政府工作的议事日程,并作为各级林业主管部门的重点工作来抓;通过广泛的宣传发动,树立林业科学的发展观,让社会各界人士都充分认识到实现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和实际价值,都来关心、支持和自觉地投身生态林业建设的伟大工程。林业的产业化是林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在全面推进生态建设的同时,要强化林业产业开发意识,高度重视林业产业的发展。要加大对林业产业开发工作的力度,把林业产业作为促进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措施来抓,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核心,加快林业后续产业建设步伐,大力发展和培育好各地区林业特色产业,不断提升产业发展的规模和效益。

4.2加快制度创新,培育林业产业化的市场主体

没有主体的市场仅仅是形式上的市场,科学的市场体系,必须有市场主体的参与。从生产角度看,市场主体包括林业产品和经营者两部分。林业产品是客观的市场主体,而经营者则是主观上的主体,主观影响着客观。因此,要培育效益林业的市场主体,应促进经营制度创新,因地制宜的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经营规模,使林场、林业企业、林农和购销组织成为林业产业化的市场主体。推进林业经济制度创新,是林业龙头企业成为效益林业的又一市场主体,龙头企业不仅能带动和促进林业小规模分散经营纳入产业化经营轨道,还能有效提高林农组织化程度和林业社会化水平。推进林农组织形式创新,积极扶持和发展林业合作经济组织,使林业合作经济组织成为发展林业产业化的有效载体。

4.3突出重点,确定林业产业化主导产业

主导产业是指在众多林业产业中起主导和带头作用的林业产业,在林业产业化体系模式中起着上连市场、下连基地的作用,串联产业化中间各环节,是林业产业化的载体,在实行林业产业化过程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选准选好主导产业,是实施林业产业化经营的关键。各地区应从各自的实际出发,充分利用好当地的资源优势,进一步调整优化产业产品结构,积极发展特则产业和产品,选择市场容量大、商品率高、经济效益好的产业和产品作为开发重点,逐步扩大经营规模,提高产品档次,搞好产品升级,尽快形成区域性的主导产业和拳头产品,通过主导产业的优先发展来带动和促进林区其他产业和林业产业化各产业链的发展。各地要从实际出发,以市场为导向,立足当地资源优势来确定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主导产业。应避免“少而全”的生产经营方式,各地区的主导产业不一定过多,过多的主导产业必然造成地区产业特征的不明确,影响到林业产业化中产业优势的形成。

选准选好主导产业,还要做到统一规划,立足优势,相对集中,合理布局,结合资源、市场、技术等潜在优势和发展前景分析,建立具有区域特色的商品生产基地,进一步扩大经营规模,提高系列化、专业化经营水平,把潜在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现实的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发挥主导产业应有的效益。

5结语

随着我国经济制度的不断改革和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林业目前的生产方式、产业结构、资源配置及管理体制与市场经济的矛盾日益显露出来,林业产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改革现有的林业生产模式和组织形式,更多地是注重林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以适应生态建设和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新要求,是目前面临的主要任务,即推进林业产业化,是当前林业市场化改革和建立发达的现代林业产业体系的当务之急。

参考文献:

[1] 梁建平.林业产业化与新技术革命[J].广西林业科学,2003,29(1):37~38.

产业发展特征范文3

关键词:特色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业结构

中图分类号 F3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3)13-01-03

农村是我国现阶段实现小康社会的主战场,而农村小康的核心问题就是实现农民收入提高,农业结构的提升与优化。社会资源在农业方面的分配正处于相对稳定的时期,农业结构调整是农村小康化发展的必要途径,调整要针对于农产品市场需求以及农业增产,因此,在农业布局中,根据各地的区域特点,发展特色农业是实现农业结构调整,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重要手段之一。

1 特色农业的内涵与特征

1.1 内涵 特色农业是以区域性气候条件、资源优势为契机,以追求社会、生态、经济的最大化为根本目标,以农产品为特色,通过独特的生产工艺及方式,突出地域特征,产品特色鲜明,在同类产品中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的农业产业体系。特色农业是农业发展的产物。

1.2 特征 相对于过去传统的农业发展,特色农业具有以下四方面的特征。(1)具有较强的地域性。特色农业的发展离不开本地特殊的地理环境,比如气候、土壤、水源以及其他地区没有的资源禀赋,使得该地区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这种独有的区域特征,为区域农产品增色,提高市场竞争力注入了天然优势。(2)具有较强的阶段性和动态性。特色农业除了在天然优势上的特点外,还需要特殊的生产技术与加工工艺,使得这些技术和工艺流程在其他地区或者生产厂商无法复制。由于技术进步与创新不断进行,以及技术进步的不均衡性,当生产技术在其他地区或其他生产者的技术超速发展之后,本地的原有技术独占的厂商或者农产品将失去自身的特色,因此,在这一角度上讲,特色农业具有极强的阶段性和动态性。(3)具有产品品质的特优性。特色农产品是特色农业的核心,具有较强的地方性,产品特征明显。概括地讲,产品具有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特质,以名、优、特、新赢得市场地位。(4)特色农产品经营活动具有较高的风险性。特色农业的生产投入与技术应用具有一定的专有性,普及效应较小,特色农业生产活动范围与规模受到束缚。一旦农产品市场需求发生变动,特色农业所投入的技术及劳动无法及时做出变动以适应市场需求。此外,技术专业性及农产品特性阻碍了技术资源、投资的再利用,因而对特色农业的生产经营造成极大风险。

2 特色农业是农业发展阶段的必然产物

2.1 农业发展阶段的特点 国民经济布局中,农业作为第一产业,其发展的特点同其他产业一样,同样具有农业特征的阶段特点。首先,农产品供给从弱于市场需求到供大于求,出现结构性生产过剩;其次,农业与其他产业之间的关联效应越来越凸显,城乡二元结构渐渐模糊,农业产业化经营范围越来越广,农产品服务体系渐趋完善;第三,农业发展方式正由传统的投入式经营向以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农业转变;第四,农业生态系统在农业发展中得到了足够的重视,可持续发展观念正在向农业领域渗透,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农业生产经营局面正在改变;第五,涉农劳动力结构发生变化,农民受教育程度、以及技术运用能力逐步提高,直接带动农业生产经营中的技术应用;第六,农民增收渠道实现了多元化,由过去的依靠农业增产向农业多种经营和非农业经营转变;第七,农业制度与农业政策极大的促进和推动了农业的发展速度;第八,开放的农业经营以及农产品贸易使得农业发展的国际化程度和开放程度得到很大的提高。

2.2 农业发展中不可避免的问题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产业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入,农业在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与外部经济发展所不适应的因素。首先,农业发展的指导思想与方法同现阶段的要求不适应。短缺经济时代的烙印、计划观念和经营方式无法同步的适应新阶段,生产总量相对过剩的现实问题;其次,农业产业结构不适应现阶段的需要。农产品资源在市场分配中的错位问题仍然非常突出,无法满足城乡居民对农产品多样化、标准化、优质化、绿色化的消费需求。农产品贸易竞争力因此急剧下降,逐步被高价国外农产品挤占市场空间。导致农产品价格走低并且剩余的原因就在于农业结构不合理、产品质量不一,加工能力弱等。最后,农业专业合作组织化结构与现阶段的要求不相适应。分散的个体农户直接进入农产品市场,面对市场竞争,农户的利益将直接受到市场的威胁,而强大的农业合作组织将对个体农户有一定的庇护作用。低层次的农业合作组织是农民在现阶段中参与农业经营的根本制约因素。农业科技支撑、农民受教育程度、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产业地位等都与现阶段农业的发展要求有不相适应之处。

2.3 特色农业拉动现阶段农业的快速发展 经过多年的农业发展经验表明,特色农业的发展是拉动农业快速发展的新的增长点,是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和发展模式,推动科技兴农、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全新发展模式。

第一,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看,特色农业是生产力发展过程中必经的阶段。传统农业的生产力普遍较低,而特色农业主要表现为土特产品,产业形成难度大,产量低,市场范围小。就多数特色农产品而言,大部分的消费者无法享用到,然而在近年来,随着特色农业的大力推广,科技应用对农产品增产的贡献使得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能够得到满足。第二,特色农业伴随着社会分工细化而不断发展。信息化时代给社会资源带来的最大福利就是社会分工的日益细化,资源配置效率不断加快,从而促进了特色农业的出现与快速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和产前服务业延长农业产业链增加特色农产品的附加值,促进了垂直分工,生产区域及其影响范围扩大使特色农业规模增加与质量优化,同时还促进农家乐等关联性较强的旅游业等行业的发展。第三,特色农业极大化地发挥区位优势。特定的自然条件、特有生物资源,造就了独特农业景观。各地区应充分认识其资源优势,并利用特有的资源生产农产品,发挥农业优势,凭借此契机调整农业结构。第四,特色农业能够满足市场需求的多层次、多样化、多变化的要求。消费者对农产品的需求是持续有力的,而且特色农产品在同类产品中具有多层次性、多样性、数量品种多、质量稳定的特点。一个地区的农产品生产满足不了该地市场需求,需要来自其他地区的供给。因此,必须实现特色农业在不同地区的推广才能适应市场需求。第五,特色农产品适应了绿色消费、营养保健的消费需求。绿色、天然、营养的农产品供不应求,市场潜力较大,同时也是现阶段农产品消费的特点。各地区通过发展特色农业,能满足消费者多元化、深层次的农产品需求。第六,特色农业开拓了国内农产品市场,而且增加了我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地位。入世以来,农产品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特色农产品中的特色性以及产品差异性吸引了足够的消费者的关注。特色农产品在本地市场的地位,在外地市场的绝对优势,在国际市场的相对优势或绝对优势,体现了特色农业的巨大发展前景。目前,各地成功经验表明,特色农业已经成为县域经济的支柱产业和增长点。

3 农业结构调整对特色农业的定位

特色农业是在充分有效利用本地的资源环境、气候、地理以及产业基础等条件,以市场为信号,发展起来的具有区域主导作用的高效农业。然而,农业产业化经营正在由政府主导向农民共识和自觉参与转变。现阶段,我国已经存在的不同规模,不同模式的农业产业化组织7.6万余家。在利益分配、风险共担的合作机制下,大量的分散农户联合起来,以集体的力量左右市场变动,让自己直接参与到市场经济活动中去。特色农业发展的经验表明,充分、合理、有效地开发利用本地特有农业资源或利用优势环境,从而形成的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发展动力较为强劲,但持续性不高,发展初期会出现产品供不应求的局面,有着良好的发展潜力。因此,在农业结构调整中,为促进特色农业长期发展,实现持续推动农业结构优化提升,积极开展特色农业产业化合作组织应是当前政府和个体农户经营活动的出发点。

首先,特色农业产业化经营围绕着本地独特的农产品,一方面稳固已占市场,另一方面有利于开拓其他地区市场。其次,发展特色农业有利用解决连片农业产区农业经营重复的问题,根据各地特殊情况,调整农业结构,进一步实现农产品结构优化和生产规模的扩大。其三,特色农业产业化经营能够实现弥补农产品市场殊产品的稀缺,满足不同层次消费者的对天然、绿色、不同地方风味产品的需求。其四,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化经营具有良好的市场性、前瞻性和发展性,充分利用中西部地区丰富的生物资源、旅游资源等,有助于缩小区域经济差异,良好的市场性和发展性,而且具有良好的前瞻性。

4 对策建议

近年来,政府持续加大对农业结构调整的投入力度,虽有一定成效,但没能从根本上改变农业地位。特色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有效方式之一,应更好发挥其作用。鉴于此,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1)市场调查。做好前期市场调查,查明市场需求结构;根据区域内外,市场发展趋势,做出相应的生产调整。

(2)立项。通过对当地经济、科技以及农业专家、农民、企业代表等论证会意见的综合评估,确定经营项目。

(3)筹备、实施项目。组建项目团队,以该行业龙头企业为首,与分散的个体农户订立特色农业产业化经营协议,明确职责以及利润分配,建立规模的管理制度和运行章程,在公证部门与监督部门的协助下,顺利实施以确定立项的农业项目。

(4)政府职能划分与制定。当地政府部门要通过一些列的政策引导,给予适当优惠,鼓励农户与企业参与到特色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活动中,促进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适应性调整。

(5)重视特色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管理,发挥好政府职能,充分协调好企业与农户的利益关系,适时的把具有一定规模水平、品质水平的产品申请绿色产品资格、注册品牌,然后做好品牌的宣言与推广,选择适合的营销方案,开拓新市场。

(6)政府职能部门要充分做好服务工作。政府职能部门要端正态度、服务基层。及时修改、优化特色农业产业化经营管理资产,围绕经营项目的实施和发展,做好保障和服务,解决农户和企业在行政审批中的困难。

(7)特色农业产业化经营项目资源与生态环境既要充分利用,又要大力保护。通过加大科技投入、新产品研发和综合利用资源的技术应用,不断改善资源品质,建设和谐环境,实现农业产业和资源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杨伯亚,等. 特色产业论[M].北京:红旗出版社,1999.

[2]葛文光.河北省特色农业发展研究[D].保定:河北农业大学经管学院,2000.

[3]刘成玉.对特色农业、产业化经营与农业竞争力的理论分析[J].农业技术经济,2003.

[4]陈仁杰.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加速农业产业化进程[J].现代农业,1998(11).

产业发展特征范文4

一、关于内涵与特征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要引领带动作用,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的产业”。“战略”和“新兴”是其质的规定,“战略”是对国家层面和全局发展而言;“新兴”是对传统产业和成长阶段而言。从国内外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来看,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以下主要特征:

(一)发展先导性

作为着眼未来、超越传统的新经济形态,其深度融合新兴科技和新兴产业,体现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方向,是引导未来经济社会发展、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力量。

一是引领发展趋向。战略性新兴产业以新能源为动力,以新材料为原料,应用智能技术或生物技术,更加注重循环利用和生态环保,为绿色、低碳、智能、普惠发展提供物质技术条件,能有效破解能源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恶化等瓶颈制约,促进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相协调、人与自然相和谐。二是代表科技前沿。战略性新兴产业既源于当代最新科学发现和技术进展,又为科技创新成果的深度应用和产业化提供平台,其竞争空间一定是全球范围,核心技术一定是世界前沿。当今世界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以纳米、生命、信息、环境和认知科学相融合为特征,集中在能源、环境、健康等最有可能取得突破的领域,代表了未来科技创新方向。三是引导转型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新兴产业中能够成长为先导产业或支柱产业的那一部分,具有强烈的信号指示作用,反映未来的发展重心和政策走向,引导资本关注、研发投入、人才集聚,推动淘汰落后产能、改造传统产业,促进存量升级、增量上档,重塑产业格局,提升经济发展层次和水平。

(二)全局带动性

战略性新兴产业体现了国家战略需要,不是一般的产业概念,而是为了解决重大紧迫的经济社会发展问题、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而科学选择的特殊产业,“正外部效应”明显,超越经济意义,带动全局、影响社会。关联度高。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多突破现有技术体系,交叉融合多种科技要素,与上下游产业关联度高,具有很强的前向效应和后向效应。其产业链条长,带动系数大,不仅包括由重大技术发展形成的最终产品,也包括围绕重大技术而形成的产业链条体系,对相关产业发展具有巨大带动作用。渗透性强。随着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品进入市场,内化其中的新知识和新技术随之溢出和扩散,往往会引发诸多产业的技术更新。既带动传统产业升级、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提高经济整体效率,又促进相关产业共同创造就业机会、提高社会消费水平,渗透于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辐射力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扩张力强、辐射面广,关系经济命脉和国家安全,促进消费升级和民生改善,带动生产体系的变革和生活方式的变化,影响思维方式和伦理道德,甚至改变整个社会面貌。

(三)创新依赖性

创新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内源驱动。战略性新兴产业既没有定型设备和标准体系,也缺乏显性需求和配套政策,无论技术工艺还是产品市场,都需要从头做起、“无中生有”,特别依赖创新驱动。

一是依靠重大技术突破。与需求拉动、资源供给和区域转移等形成的产业相比,战略性新兴产业由核心技术的突破诱发产生,是从“凝聚物质资源”到“凝聚知识技术”的根本性转变。其核心技术占据产业链的高端、控制价值链构成,决定着产业发展的方向、水平和效益。二是需要体制机制变革。战略性新兴产业代表新的生产力,需要新的生产关系与之适应、新的体制机制与之匹配,有赖于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作保障,完善经济、科技、法律等相关制度,健全人才、市场、金融和考核评价等体系。否则,技术创新的种子难以破土成长。三是要求商业模式创新。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供给创造需求的特点,能否走过技术发明、成果转化、产业兴起的发展阶段,最终取决于消费者的认知水平和市场的接受程度。这就要求从研发、设计、管理和营销等各个环节加强创新,发展有利于扩大需求的商业模式,积极引导大众体验和消费,努力培育和占领市场。同时要看到,“创新”常常伴随“风险”,“新兴”往往比较“脆弱”,战略性新兴产业集高科技、高投入、高风险于一体,发展中可能面临较大的技术选择风险、成果转化风险和市场竞争风险等,需要以科学审慎的态度来对待。

(四)较高成长性

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良好的经济技术效益和长远盈利特征,产业成长性强,在市场需求、增长速度、经济效益等方面大大超出行业平均水平,发展前景远大。

一是市场空间大。战略性新兴产品科技含量高、应用范围广,随着营销渠道臻于成熟、营销方式不断完善、产品的公众认知度提高,消费需求快速增长,市场空间十分广阔。二是发展速度快。战略性新兴产业既有以创新为动力的良好基因,又有较大利润空间的吸引,还有国家产业政策的扶持,具有快速成长的内在因素和外部环境。其投资规模、产出份额、产业增长率等均高于一般性产业,呈现出非线性发展态势。三是综合效益好。战略性新兴产业既可在技术垄断和供给不足情况下,通过控制生产要素和产品流向、掌握产品标准和商务规则,又可通过不断技术创新、缩短产品更新周期、始终占据高端领先地位,保持较高利润水平。同时,还能够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实现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

二、关于方向与路径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既遵循产业发展的一般规律,又具有自身成长的特殊要求,应坚持高端化、特色化、集聚化、国际化的基本方向。高端化是核心驱动,特色化是竞争优势,集聚化是重要依托,国际化是必要条件。实践中应紧扣“主题” “主线”,把握国家政策指向,坚持提升长远竞争力与服务阶段发展相结合,注重与提升传统产业、发展绿色制造业、形成现代服务业相结合,进一步把准方向,明晰路径,积极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培育和发展。

(一)突破核心技术

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国际竞争中,常常呈现出低端技术市场化与高端技术政治化并存的现象。关键核心技术引不来、买不到,必须依靠自主创新。就现实而言,各地对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热情高、规模冲动强,但多处于高端制造的低端环节,关键核心技术“空心化”是致命弱点。在宏观层面,没有关键核心技术作支撑的产业扩张,可能造成新一轮的技术重复引进、雷同式布局和低层次恶性竞争;在微观层面,缺乏核心技术的企业,规模越大风险越大,巨量投资有可能在一夜之间变为不良资产。“要抢占未来经济科技发展的制高点,就不能总是跟踪模仿别人,也不能坐等技术转移”,必须在突破关键核心技术上下功夫。

第一,围绕产品攻关是当务之急。依托关键产品攻关,重大技术突破才能抓得上手、落实到位。应以更广的眼界和更大的魄力,坚持内源式和外源式创新相结合,立足现有基础,围绕产品集中优势力量,锁定目标实施联合攻坚,重点攻克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核心技术和系统集成技术,力求在具有相对优势的重大关键产品上率先取得突破。

第二,完善创新链条是关键所在。事实表明,以政府为主的单向科技投资体制,难以有效形成从投资到受益、将受益再投资的创新链循环。应坚持市场化导向,加强利益联结,允许并鼓励高校、院所科研人员在高科技企业兼职兼薪,支持合格企业建立院士工作站、博士后流动站等,构建企业主导技术创新和研发投入的体制机制。建立产学研创新联盟,完善知识产权交易市场,布点建设软件园、大学科技园等孵化器,实施一批重大产业创新发展工程和产业化示范工程,促进科技研发的最前端与市场应用的最后端融为一体。

第三,攻克共性技术是重要基础。共性技术研究是技术开发的基础阶段,有助于突破核心技术和关键领域的瓶颈,形成技术优势。由于其具有准公共性,单靠市场机制很难实现,需要政府加大投入、组织攻关。应把握好科技超前部署的规律,结合国家“十二五”科技规划、知识创新工程和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的实施,构建共性技术服务平台,实现技术标准、科技信息、基础数据、重大仪器设备等资源共享,提高基础性、前沿性技术研究水平,为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提供支撑。

(二)培育重点企业

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处于产业生命周期的初始阶段,尤其需要发挥重点企业的示范带动作用,以形成龙头牵引、整体推进的发展态势。要着力培育一批有国际竞争力的重点优势企业,促进一般加工向高端制造、产品竞争向品牌竞争、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

一是坚持主体多元。打破所有制壁垒,放宽准入领域,既依靠国有企业支撑引领,在一些企业不愿干、干不好而国家战略又需要的领域中着力;又重视发挥民营企业特别是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生力军作用,与大型企业形成配套,在大项目上分工协作;同时,还应注重发挥军工企业的技术优势,促进军民融合式发展,形成充满活力、富有弹性的多元主体结构。二是着力扶优做强。扶优,就是选择基础较好、带动力强、具有竞争优势的企业加以重点扶持;做强,就是整合集成各类资源,动态调整激励政策,推动重点企业做强做大。尤其应引导企业通过创业板股票发行上市、引进战略投资者、兼并重组等多种方式,实现产权结构多元化,提升企业素质和发展水平。三是塑造竞争品牌。企业参与市场竞争实质是产品和品牌的竞争,关键要拿出优质产品、创出自主品牌。应引导重点企业围绕终端产品加强研发设计,不断改进和提升产品性能,形成相互比较、相互追赶的产品竞争格局,以产品和品牌优势抢占市场。

(三)建设特色基地

基地是产业发展的空间载体,特色是产业基地的灵魂所在。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必须走集约集聚之路,以特色基地建设为依托,推动技术突破向产业化发展,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利用水平,强化要素集聚和技术集成,打造特色产业集群。

一是优化重点布局。形成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的空间格局,是遵循科技规律、经济规律和生态规律的必然要求。应结合国家级和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建设,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既“深耕”存量、改造提升,又强化创新、重点推进,引导战略性新兴产业向产业依托条件好、基础设施完善、生态承载能力强、科技资源富集的区域集聚,防止布局分散、资源浪费。二是突出产业特色。没有以“专”为基础的特色打造,就会缺乏参与竞争的制胜“法宝”。应立足区域特点,发挥自身优势,以专业园区为依托,彰显特色、打造亮点,建设一批产业集聚度高、专业特色鲜明的产业化基地。三是配置优质资源。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基本指向是高端领域,关键在配置和集聚优质资源。应把发挥市场基础性作用与政府引导推动结合起来,积极推动平台向基地集中、人才向基地集聚、政策向基地倾斜,吸引实力雄厚、带动力强的大企业、大项目和大型研发机构、营销中心进入,推动产业向高端、高效、高辐射方向发展。

(四)深化国际合作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在全球范围内呈现出在产业链上共同投资、合作开发等新的特点和趋势,谁能优化利用国际科技与人才资源,谁就能拥有更大的创新能力。必须以更加开放的思维、更加开阔的视野,推进智力、资本和市场的深度合作。

一是善于合作竞争。坚持在合作中竞争、在竞争中合作,善于利用自己的竞争优势与国外大企业合作,开展产业招商和“补链式”招商,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引进一批亟需的新技术及其配套项目,做好整体性、差异性、互补性产业承接,努力提升自己的技术、管理水平和市场竞争能力。二是提高利用水平。更加注重技术的学习、消化和吸收,把主要投入用到自身技术能力的培养上,实现引进一批技术、催生一批创新、发展一批产业,避免“引进―落后―再引进―再落后”的恶性循环。三是拓展发展空间。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实质上是“一种资源”、“一个市场”,既应“引进来”利用、又应“走出去”发展。在目前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国际分工格局尚未完全形成的情况下,应大力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重点产品、关键技术和产业服务开拓国际市场,提高国际化经营水平,在更高起点、更大范围、更高层次上进行技术创新和交流合作。

三、关于要素与保障

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突破重大技术、转化关键成果和创造消费需求的快速发展过程,既离不开技术、人才、资金等要素的综合作用,也离不开市场、项目、政策、环境等条件的重点保障。聚合了这些要素就抓住了关键,落实了这些重点就提供了支撑。

(一)培育市场需求

市场需求是决定产业发展的根本动因。只有经济系统中存在一定市场容量,新兴产业才会被系统接纳,产业发展的程度和速度才有保证。要把握战略性新兴产品科技创新起点推动与市场需求末端拉动共同作用的特点,加强培育、积极拓展,变隐性市场为显性市场、潜在市场为现实市场。

一是预测市场空间。总体来看,战略性新兴产业需求潜力巨大,但具体产品千差万别,必须加强评估、科学预测。既应立足国内需求,也应放眼国外市场;既应对接国家战略,也应满足多样需要;既应考虑现有需求程度,也应适应将来需求层次。二是培育初期市场。初期市场对消费者具有“首因效应”。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新技术、新产品在市场导入期往往受到诸多因素影响。应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实施重大应用示范工程、国产首台首套装备风险补偿、消费品购买者补贴等措施,利用规划、政策等手段创造市场。从全球来看,政府采购被作为提振高新技术产业的第一推力。政府采购跑好了第一棒,社会购买就会跟进,自主研发才有信心,初期市场才得以培育。三是扩大国内需求。“母国市场效应”表明,“本土的预期型需求可能催生产业的国家竞争力,而市场规模和成长模式则有强化竞争力的效果”。应坚持扩大内需的方针,通过国内市场实现规模经济,促使战略性新兴产业获得国际竞争优势。四是重视专利和标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专利、标准、规制等具有先入为主和“路径依赖”的特征,抢先一步就会占领制高点。应加快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在重大技术结点抢先突破并注册专利,技术可行性一旦确立,及早遴选、制定行业或国家标准,抢占国际标准,掌握市场话语权,摆脱“被牵着走”的困境。

(二)强化项目支撑

项目聚集要素、整合资源,是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平台。应着力搭建以企业为主体、以项目为载体的运行平台,发挥项目承载聚合、拓展创新、带动示范的功能作用,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一是选准项目。突出前瞻,跟踪现代科技前沿,选择相对稳定并有发展前景的产品;发挥优势,对接国家确定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有关政策,坚持优势优先,根据资源禀赋、生态环境、区位优势、人才基础等,选择能带动一批产业兴起的发展项目;加强论证,遵循产业发展规律,听取专家和企业家等各方意见,开展决策咨询,瞄准良好的经济技术效益优选项目。二是促进“落地”。项目落地,要素才会跟进、规划才不悬空。应既发挥大项目的支撑带动作用,又发挥小项目的配套补充作用,保证足够的要素配置和工作力度,加快项目进度和设施配套,把投资的货币形态和科技成果尽快转化为实物形态。三是动态管理。随着不同阶段经济社会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战略性新兴产业涉及的产业领域也会发生变化。应建立动态管理、梯次推进的项目库,不断优化、完善要素配置,形成开工建设一批、储备论证一批的良性循环,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适应需求、走在前沿。

(三)加强政策扶持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着眼全局的战略考量,同时又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需要政府适度介入和积极推动。目前,我国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政策支持略显滞后,需要与时俱进、探索创新,形成综合配套、协同一致的政策支持体系,防止政策碎片化、执行分割化。现阶段的重点是:创新人才政策。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根本取决于人才集聚度和创新活跃度。应坚持人才优先发展和投入,着力全球融智,以项目和事业吸引海内外高端人才;着力引导各类科技人才向企业流动、向产业发展一线聚集;着力高端培养,依托重大科技项目、重点科研基地等,培养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创新财税政策。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和税收政策的激励作用,采取起步时补供方、发展中补需方、产业化靠市场的策略,既建立稳定的财政投入增长机制,设立专项资金,又结合税制改革方向和税种特征,形成普惠性激励社会资源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政策措施。同时,深化资源环境等要素价格形成机制改革,加快传统产业外部成本内部化等制度创新,扶持战略性新兴产业依靠市场提高竞争力。创新金融政策。战略性新兴产业知识技术密集,研发和产业化投入高,需要良好的金融制度和成熟的金融产品作保障。发展中存在巨量资本需求与融资渠道狭窄的现实矛盾。应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做法,大力发展风险投资基金,完善风险投资体系,解决企业研发负担过重、银行贷款风险过大的难题,形成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金融资本和创业投资广泛参与的多元化投融资体系。

(四)优化发展环境

良好的环境是汇聚优质资源的“洼地”。要采取可行措施,推进环境优化,促进资金流、信息流、技术流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汇集,促其破茧化蝶。

一是提升行政服务。政务环境是发展环境的风向标。必须强化“减少干预就是服务”,对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实行“一企一策、一事一议”,提供“一站式”服务,用硬措施打造软环境。提升行政服务最根本的是要完善政绩考核评价体系,把研发投入占GDP的比例、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比重、企业研发支出占销售收入比重、科技进步贡献率等,纳入班子和干部领导科学发展考评内容。二是规范市场秩序。完善的市场机制和有序的市场竞争与产业的健康发展呈正相关。应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专利转化为生产力的利益分配,明确专利发明人以技术或设备入股等规则;加大对侵犯知识产权行为的惩罚力度,保护企业和个体的创新成果;健全中介服务体系,维护市场秩序,营造公平公正、开放有序的竞争环境。三是营造创新氛围。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不但受到技术、经济和信息的制约,也深受社会文化、舆论环境的影响。应大力培育创新文化,提高公民科学素质,鼓励创新,宽容失败,“让科技工作者更加自由地讨论、更加专心地研究、更加自主地探索”,“让创新火花竞相迸发、创新思想不断涌流、创新成果有效转化”,促进全社会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实践、尊重创造的良好风尚。

参考文献:

①陈清泰,新兴产业驱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人民网,2010-08-03

②彭升庭、姜晓川,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律试探,光明日报,2011-04-01

③贾品荣,新兴产业对国家产业结构升级的意义,中国经济时报,2010-09-17

④(美)小理查德・埃尔克斯,大国的命脉,程海荣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12)

产业发展特征范文5

一、产业布局规划和发展现状

根据《成都市工业发展布局规划纲要(-2020)》,双流西航港开发区布局规划为:教育科研产业园、光电产业园、机械产业园、食品加工产业园、制药产业园、材料产业园以及相应配套产业园。《成都市产业布局规划纲要》明确将双流开发区列为成都市的医药食品、机械电子、光电及新材料基地,具有以四川大学、中科院光电/!/所等为龙头的教育科研基地。

双流县依托与国际机场和成都物流园区紧临的优势,逐步引进品牌企业入驻开发,引导横向集中、协作配套、规模经营,重点发展以航空食品为主的高附加值产品,主动融入临空经济圈,构建与临空经济相适应的产业集群。

双流县共有食品企业近300家,其中规模以上食品企业48家,主要分布在九江、东升、华阳、西航港街道、黄水、彭镇等镇(街道)和西航港经济开发区,包括农产品深加工、果蔬菌类深加工、航空食品、畜禽肉制品和软饮料5大类。,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销售收入254.7亿元,同比增长41.6%;利润总额达16.96亿元,同比增长61.5%;利税总额达22.17亿元,同比增长51.1%。其中规模以上食品工业企业实现销售收入38.44亿元,利润总额1.59亿元,利税1.93亿元。分别占全县企业的15.1%、9.4%、8.7%。销售收入上亿元食品企业有7户。以西航食品、川航汉莎食品、嘉里粮油公司为龙头的绿色食品加工产业。从而形成了食品主导产业集群,具有强劲的发展后劲。绿色食品产业在双流县域工业经济的主导地位较为突出。

在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县食品产业体系基本形成。航空食品、饮料制造、调味品加工、粮油加工等初具规模,有较强的生产能力和管理水平。四川嘉里粮油工业有限公司、成都市天味食品有限公司的“金龙鱼”、“好人家”等已取得中国驰名商标等,部分企业目前正在争创省、市著名商标和国家、省名牌等,冬草莓、枇杷分别获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认证,全县获无公害、绿色农产品、有机食品认证的农产品分别达38个、28个、23个。

二、食品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1、企业规模小。全县仅有48户规模以上食品企业,占食品企业总数的16%,形不成规模效益。

2、结构不够合理。从行业结构看,粗加工多,深加工和精加工少;从产品结构看,产品品种花色少、档次低、包装差、产品更新换代慢,不能完全适应市场需求变化。

3、市场、加工、原料、基地产业链尚未形成。分散的农业生产提供的原料在品种、品质、规模等方面尚不能适应食品产业的要求,没有走上最好的原料、生产最好的产品、卖最好价钱,获最佳效益的轨道。

三、食品产业发展规划

(一)总体思路

食品产业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地区国民经济发达程度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主要标志之一。根据“工业强县”战略的要求,从食品产业实际出发,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促进农业产业化(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为契机,以提高食品工业技术水平、经济效益和确保食品质量与安全为目标,加大结构调整技术创新,加强食品质量安全监管力度和食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建设,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发挥优势、立足小康社会对食品工业可持续快速发展

(二)主要目标

1、,销售收入达到46.1亿元,利税总额26.6亿元,年平均增长保持在20%左右。

2、20__年,食品产业销售收入达到112.55亿元,利税总额64.94亿元,基本保持年递增25%的水平。以优势企业和名牌产品为龙头,实现食品产业集聚发展。

(三)发展重点

重点建好六个基地、抓好六大行业、采取六项措施,即制定“3个六”的工作思路。

——建好六个基地。即充分利用双流所具有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和基础优势,以金桥、太平、永安等镇为重点,着力建设好无公害蔬菜、水果生产基地,其中有全国最大的万公顷太平枇杷基地和5万亩冬草莓基地;以彭镇、黄甲、华阳、三星等镇为重点,着力建设好无公害畜禽生产基地;在草莓、枇杷、破季菜、四季苔韭等果蔬主产地适中区(如金桥的昆山都市农业园、新兴万亩特色蔬菜产业园区),着力建设好果蔬深加工基地;在肉鸭、云崖兔主产地适中区(如华阳、三星),着力建设好小家禽深加工基地;在麻羊、生猪主产地适中区(如黄甲、彭镇),着力建设好畜制品深加工基地;以九江外贸出口加工产业区和蛟龙工业港(九江蛟龙万亩现代农业产业园)为重点,着力建设好出口食品加工基地。

——抓好六大行业。以嘉里粮油公司为主导,大力扶持以本地资源为主要原料的深加工企业,切实抓好植物油加工业;以西航食品和汉莎公司为重点,切实抓好

航空食品业;以豪吉、台青、天味等企业为依托,切实抓好调味品加工业;以东平肉联厂、豪吉鸡精为龙头企业,以不断扩大熟肉制品比重为突破,切实抓好畜禽加工业;以东誉、久和、宏林等企业为重点,切实抓好果蔬及菌类加工业;以统力和黄龙溪、牧山茶叶为主,切实抓好软饮料制造业。——采取六项措施。一是加强对产业发展的领导;二是制定食品企业招商引资目录,加大食品企业引进力度;三是加大企业技术创新和投入力度,鼓励企业研制和开发新产品;四是大力实施“名企战略”,加大对重点企业的扶持力度,培育一批知名企业;五是大力实施“名牌战略”,着力加强食品质量管理,加速培育一批“双流产”食品知名产品;六是完善一系列扶持政策,努力为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四、主要措施

1、切实做好各项基础性工作。推进双流食品产业发展,整个推进工作包括“服务、引导、协调”等,做大做强航空食品、粮油深加工、农副产品深加工等食品主导产业。一是要加强与市经委和市推进办的联系,主动争取市级主管部门的指导和支持,并及时掌握全市推进食品产业发展的有关政策和措施,促进本地食品产业的发展;二是要加强与县内主要企业的联系,进一步收集并整理相关信息,建立起详细的资料库;三是要建立健全产业推进工作的运行机制,重点要明确工作职责、细化目标任务、制定考核办法,有序推进食品产业工作,与相关职能部门及时沟通协调,在全县形成产业推进、整体联动的格局;四是要广泛采集与食品产业有关的信息,定期编制具有一定深度和参考价值的《双流食品产业信息》,及时反映相关的政策法规、业内动态,为领导决策和县内企业的生产经营服好务;五是要充分发挥食品行业协会的作用,进一步关注行业发展动态,加强行业预警,做好协调服务工作,确保食品产业持续快速增长。

2、加大食品产业大企业培育力度。今年,我县已将嘉里粮油、西航食品2户企业列入我县快速成长壮大类和经济效益增长迅速类大企业培育计划。,嘉里粮油实现销售收入12.6亿元,利润5200万元,税金900万元,预计20__年实现销售收入34亿元,利润1.5亿元,税金5000万元;西航食品实现销售收入1.14亿元,利润1675万元,税金1241万元,预计20__年实现销售收入2亿元,利润3000万元,税金3000万元。

3、实行分类指导,突出食品产业资源优势和产品特色,引导形成绿色食品产业链。围绕大企业培育,逐步建设一批大规模、标准化的产品和原料生产基地,培育壮大特色产业化龙头企业,增强产业整体竞争优势。

4、积极扶持,鼓励发展。在产业政策、信贷政策、税收政策、技术改造投入政策等方面做好研究和争取工作。加强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推进食品企业技术进步。一是加大企业自主创新,大力开发新产品。二是重视企业技术改造,不断引进新设备,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三是推广应用新技术。大力推广生物工程、新型保鲜贮存、膜处理、超临界萃取、低温真空干燥技术、微电子控制、微波、无菌包装等高新技术在食品企业中的应用,提高我县食品企业科技含量、提高资源转化率、提高食品质量、提高经济效益。

6、加大监督力度,实施名牌战略。一是继续鼓励品牌建设,对取得中国驰名商标、省(市)著名商标和名牌的企业实施奖励和扶持;二是建立切实可行的监督体系,加大对假冒伪劣产品的打击力度,为培育我县品牌食品企业和产品营造良好的环境。加大对不符合生产条件的生产企业及经营伪劣、假冒产品网点的监督力度。三是强化对食品广告的管理,实行食品广告证明制度,对我县名优食品,媒体应加大力度广泛宣传。

产业发展特征范文6

【关键词】西部 特色农业

甘肃省位于中国的西部,是一片广阔的地域,是被国家划入西部大开发概念的12个省市自治区之一,严重的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加剧、水资源短缺、植被破坏、森林草原退化是甘肃省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工业污染成为城市发展经济的后遗症。甘肃省脆弱的生态环境不仅阻碍区域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而且已经成为未来生存环境的重大隐患。这一切问题都有其症结所在:历史上长期的生产力水平低下与生态脆弱互为因果;“过分强调粮食自给”的发展模式导致森林破坏和水土流失;经济建设不遵循生态环境规律,生态建设科技支撑能力薄弱;制度上条块分割,使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各项措施难以落实。特色农业是指具有独特的资源条件、明显的区域特征、特殊的产品品质和特定的消费市场的农业产业。甘肃省地域辽阔,光、热、水、土资源丰富,物种资源多样,具有发展特色农业的优势和潜力。经过多年的发展,甘肃省特色农业已有一定的基础。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为发展甘肃省特色农业提供了有利的机遇和广阔的空间。当前,要抓住机遇,明确思路,突出重点,制定措施,加快甘肃省特色农业发展

1、发展甘肃省特色农业的重要性

1.1发展特色农业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点任务。

农业是西部大开发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特色农业是西部农业开发的重点。通过发展特色农业,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产条件,提高生产能力,可以进一步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加快甘肃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步伐,为发展甘肃经济和缩小东西部差距创造条件。

1.2发展特色农业是甘肃省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主攻方向。

利用甘肃省丰富的农业资源,因地制宜地发展特色农产品和产业,培育具有西部特色的农业产业带和产业群,可以实现农业资源多层次、多途径的开发利用,满足多样化、优质化的市场需求,有利于开辟新的市场空间,促进甘肃省农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

1.3发展特色农业是增加甘肃省农民收入的主要途径。

目前甘肃省农民增收困难的问题比较突出,农民人均纯收入连续多年位于全国倒数几位,还有100多万农村人口没有解决温饱。通过发展特色农业,建设一批规模化的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可以带动加工、储藏、运输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形成区域性的支柱产业,把独特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开辟新的就业渠道,增加就业机会,实现农民增收目标。

1.4发展特色农业是保护甘肃省生态环境的有效措施。

特色农产品对于资源和生态环境有着特殊的要求。发展特色农业要遵守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兼顾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发展既能够合理利用和有效保护资源,又具有显著经济效益的特色农产品,调动农民保护和建设生态环境的积极性,实现对农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2. 甘肃主要特色农产品的开发潜力及市场需求分析

从农产品分布特点和市场需求两方面来看,甘肃省具有资源优势和开发潜力的农产品资源主要集中在粮食、药材、果品和畜产品上。

2.1、粮食作物

2002年全省粮食播种面积3943万亩,粮食总产量783万吨。区域之间在粮食生产上存在着明显的地区差异,平原地区自然条件好,并采取集约化的精耕细作方式,生产性投入也比较大,因而人均粮食产量明显高于其它地区。从人均粮食收支情况看,年内人均粮食收入合计583.92公斤,支出合计458.24公斤。人均主食用粮258.45公斤(其中小麦212.89公斤,占主食用粮的82.37%),饲料用粮42.75公斤,种籽用粮27.72公斤。说明甘肃粮食消费仍处于紧度平衡状态,粮食作为农村食品消费的主体地位没有什么大的变化。

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及加入WTO,目前国际市场上粮价趋于下降,而我国粮食生产成本总体上则呈上升趋势。短期内土地生产率大幅度提高的可能不大,我国粮食生产的比较优势仍在下降。此外中国小麦进口市场的美国和欧盟各国在乌拉圭回合谈判中达成消减补贴的协议,这意味着中国己不可能再从这些市场上进口过去价格相对较低的小麦,促使中国采取措施提高粮食自给水平,减少粮食进口。由于粮食在甘肃省农产品中所占比重较大,其价格下降成为影响全省农产品价格总水平下降的主要因素。

2.2、经济作物

在经济作物中,中药材加工潜力较大,在全国药材市场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药材年粗加工1.1万多吨,中成药3270吨。五种大宗地道中药材。当归是甘肃省药材的第一大品种,多年来一直处于紧销状态,年产量达2.84万多吨,商品量2.73万吨,出口量1509吨。目前己形成以当归为主体的农村市场有岷县西关、梅川,宕昌哈达铺、理川,漳县城关、石川,渭源会川等十多个。这些市场同省外其它药材市场形成了网络,对于促进药材流通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党参是甘肃省药材第二大品种,年产1.4万多吨,商品量1.3万多吨,其产量约占全国总产量的70%,其中纹当主要提供出口。红芪是甘肃特有的中药材,主要出口台湾。大黄和甘草市场需求量大,产不足销,价格上升,市场前景看好。

中药是甘肃省医药产品的主力,2002年甘肃省中药材播种面积199万亩,总产量30.58万吨,年中药工业产值达到4亿元,占到全部医药工业的40%。医药经济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工业企业小而散、商业企业多而滥是甘肃医药的一个显著特征。大部分药材资源是以原材料或初级产品供应市场,加工增值潜力大。甘肃药材市场容量在20亿元以上,但甘肃本地产品市场的消费量只有6亿多元,市场需求量大。

2.3、果品

甘肃果品及其加工品是市场容量较大的品种,生产主要以苹果和梨为主。苹果的竞争主要来自山东、陕西,两省的产量占了全国的一半。梨的竞争主要来自新疆、河北,仅河北一省的产量就占了全国的三分之一。山东、陕西针对近年来苹果市场占有率下降的趋势,依靠面积大、产量高的优势,大幅度提高套袋苹果的生产规模,使套袋果形成了大的批量,市场占有率大幅度回升,使得国内公认的甘肃经川、静宁等红富士优质产区的苹果销售受阻,两地的红富士优质套袋苹果目前市场售价只有2元/公斤左右,迫使甘肃的苹果生产必须增加科技含量,提高品质。

甘肃的苹果优质产区主要在泾河流域、渭河流域和葫芦河流域的低海拨地区,目前全省245万亩苹果年产量61万吨,但优质果只有红富士,其他优质品种很少;梨的优质产区主要在中部地区的河谷地带和河西西部,由于河西梨在花期常受到冻害的威胁,产量不稳,优质梨的比例也不高。甘肃苹果、梨的定植面积己不少,加之相当部分种植在非最适宜区,增加科技含量,提高品质是当务之急,不宜再扩大面积。否则,既浪费了资金和优质苗木以及人力,恢复生态的效果也不理想,不可能培育起真正的主导产业。

2.4、畜禽产品

2.4.1肉类、禽类产品

从农村居民对畜产品消费需求来看,2002年全省农村居民户均消费肉禽及其制品量为10.36公斤,人均肉禽及其制品的现金支出仅为35.06元,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随着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农户对畜禽产品需求量的增加,有理由相信,畜禽产品的生产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2002年甘肃省农村住户户均消费蛋类及蛋制品2.26公斤,人均蛋类产品消费现金支出仅为2.80元,禽蛋类产品市场潜力较大,但禽肉产品市场在很大程度上被外省产品占领。据不完全统计,全省禽肉市场中的禽肉有50—60%来自山东、河南等省。禽蛋商品量4.7万吨,商品率仅为37.83%。

2.4.2毛皮类

甘肃省畜牧业比较发达,毛皮资源丰富,特别是羊毛、羊绒和羊皮是全省畜牧业的重要产品,是甘肃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2002年,全省绵羊毛产量为 1.27万吨,山羊毛和山羊绒产量为1573吨和356吨,分别位居全国前列。甘肃是全国重要的毛皮集散地之一,现有全国著名的张家川龙山镇、广河县三甲集和平凉市三大毛皮市场。全省提供的羊皮,除少量出口外,绝大部分供省内如工,约有40%的羊皮通过市场以原料的形式流向发达省市和地区。 3、甘肃省特色农业发展的政策选择

3.1甘肃省特色农业的发展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