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画设计分析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插画设计分析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插画设计分析

插画设计分析范文1

关键词 林业;伐区;调查规划设计;技术;分析;步骤

中图分类号 TN91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671-(2012)112-0201-01

1 设计原则

林业伐区调查规划设计的基本原则为:①未经上级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批准的生态公益林,不得进行采伐设计;②先规划择伐伐区,经过林业局审批之后方可进行设计;③森林采伐作业单位按地籍小班进行,实行一小班一证制,设计伐区不得跨小班进行;采伐设计面积当年连片不得超过300亩;④杜绝超计划设计,对森林实行限额采伐;⑤禁止设计砍伐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⑥禁止采伐设计中幼林、封山区林、水源林、纠纷林、公路两旁林、石头山林等;⑦不得采伐设计下列情形之一者:不可及资源、无可伐资源、乱砍滥伐严重及山林火灾多、造林更新欠账、林场无经营方案、坡度超过46度等。

2 技术标准

森林采伐蓄积调查采用角规控制检尺进行,对每木树高和胸径进行记录,树高精确到整数,胸径精确到整偶数,各角规点公顷蓄积用树高和胸径查二元立木材积表及角规点进界株数计算得出,伐区蓄积用伐区面积乘以各角规点蓄积平均值得到。

要有代表性地进行角规点的布设,角规点的点数要求为:面积为3公顷以上,则需要6个点以及更多;面积为3~6公顷,则需要9个点以及更多;面积为6公顷以上,则需要12个点以及更多。采用10m×10m杨方对毛竹采伐设计进行实地调查,并计算立竹量。

用1:10000地形图作为伐区采伐示意图,勾绘应用圆珠笔或钢笔进行,伐区设计要有明显的地籍小班号、四至界限、有详细的面积、地点、材积、材种、采伐者姓名、蓄积等。

出材率标准为60%杂,70%杉、松,且根据实际的伐区山场林木情况进行计算,凡是采伐长2米尾径4厘米以上杉木,长2米尾径8厘米以上松、杂木者,均要纳入采伐计划。将伐根降低,保证不超过10厘米的伐根高度。要达到95%以上的材积精度、伐区调查设计蓄积,达到98%以上的面积精度。采取间伐方式进行毛竹采伐,每公顷伐后应当保留不少于2500株的健壮母竹。

3 设计伐区的程序

在当地的林业站,由采伐者领取《林木采伐申请表》,认真填写表格,然后由林业站进行审核,通过之后再报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队,对伐区进行统一安排设计,在调查设计伐区的过程中,必须由有关人员参加、且汇同两名以上设计人员进行,绝对不允许单人操作。设计人员按照要求填写设计书,完成内外业作业,然后交由设计队领导审核,通过之后方可交到林政股办理采伐许可证。

第一步,提出申请:①申请书:树种、地点、四至界限、面积、采伐数量等内容;②林场证明材料的原件和复印件,承包合同;③新山林证的原件和复印件;④如果属于集体林木,则村民代表同意的材料必须占所有村民的2/3及其以上。第二步,申请的初审:由林业人员、场长、林业站长对申请材料是否齐全进行认真复查,此工作要在25个工作日内完成,主要是检查是否为纠纷山林、是否有新山林权证、林场是否有经营方案、林钟是否生态公益林等。第三步,实地调查设计:必须有2名以上设计人员参加,同时还要有村干部、林业站林业人员、山林权属所有者、采伐申请者参加。作业工具有围尺、角规、铅笔、彩油笔、钢笔、1/1万地形图、林木采伐设计书等。采用对坡勾绘的方法进行地形图的勾绘,做到线条精细、清晰勾绘、认真对照。地点由熟悉地形的设计人员进行确定,或由大地形控制小地形,对东南西北和四至界限要仔细询问申请者,同时结合地形图判断是否准确,对现场地形、界止、地点等进行记录。对主要树种、林龄、林种、林分起源、郁闭度等因子进行调查,调查方式可为查档案或现场判断和询问。在填写的时候要按照专业知识规范化进行,不能新造名词。在对坡勾绘的同时,角规样点就应选择好有代表性的地点设布。对林分质量的好、中、差的地点进行认真分析,保证合理的布点个数和位置。采用角规控制检尺于布点找到后进行调查,对进界木树高和胸径进行记录,精确到整数的树高,精确到整偶数的胸径。采用10m×10m样方对毛竹进行实地调查,并对立竹量进行计算。采用每木检尺对散生木进行调查设计,对蓄积及采伐量用二元材积表进行计算,这个过程中需要注意角规进界木和半株进界木离散度。山林权属所有者和林木采伐申请者现场在设计书上签名认定。第四步,伐区内也工作:面积应用方格纸进行计算,计算结果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单位统一用ha。树种主要分为杉木、松木及杂木,设计时不能采伐的树种有银杏、福建柏、香樟(樟树)、油樟、华南锥、润南、厚朴、楠木、长果安息香、半枫荷、大叶木莲、榉树、鹅掌秋等。用外业调查记录到的树高和胸径,查二元立木材积表及角规控制检尺每公顷株数表,角规点公顷蓄积用算得的单株公顷蓄积相加得到,伐区蓄积用伐区面积乘以各角规点蓄积平均值得到。出材率标准为60%的杂木,70%的杉木和松木,且根据实际的伐区山场情况进行计算。具体规定各个地方有所不同,比如有的规定胸径5 cm起计算蓄积,而根径材积表为松6.9 cm、杉6.5 cm、杂6.1 cm。采伐类型分为抚育采伐、主伐、低产林改造及更新采伐等。而主伐的方式又分为择伐、皆伐和渐伐;低产林改造方式又分为择伐改造和皆伐改造。地籍编号统一进行,14位组成。不超过5 cm的人工林伐根,不超过10 cm的天然林伐根。根据实地林况调查结果进行更新造林,并详细做好造林设计档案卡。采用交叉核查的方式对设计书进行核对,即乙组审核甲组、甲组审核乙组,要求有一式两份的设计书,一份在林业站存档,一份在林政股存档,采伐许可证(执照)由生产者持有。

4 设计人员的要求

插画设计分析范文2

关键词: 城市主干道绿化; 景观设计

1城市主干道绿化景观设计的概念

城市主干道绿化景观设计,就是指从美学观点出发,在满足道路交通功能的同时,充分考虑道路空间的美观以及与周围景观的协调性, 主要应用园林植物材料(乔木、灌木、花卉、攀援植物、地被植物等)通过不同的布局形式和栽植手段,对城市主干道系统进行装点,让使用者(驾驶员、乘客以及行人)感觉安全、舒适、和谐所进行的设计。城市主干道绿化,不但可美化主干道,还有净化空气、减小噪音、减尘、防风、防火、组织城市交通、维护交通秩序等作用,同时具有一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城市主干道绿化的现状

改革开放前,我国城市道路狭窄,道路质量较差,有些道路虽宽,但是绿化较少。改革开放以来,城市道路的建设速度加快,城市主干道路绿化为了满足新的功能要求,不断的创新,由此出现了一条又一条绿化带宽阔、景观性多样、行车通畅、行人舒适的现代化城市主干道,形成了层次丰富,落叶树与常绿树相结合,绿化与美化相融合等道路绿化的特点与特色。

德州市中心城区自2000年以来,随着城市建设步伐的逐步加快,以美化家园、改善城市形象、优化生态环境为目的的城市园林绿化事业蓬勃发展,作为城市绿地重要组成部分的主干道绿地以独特的魅力展现在市民面前。尤其是2006年随着河东新城建设的全面展开,城市道路绿化有了新跨越。相继建设了东方红路、东风东路、长河大道、天衢东路、康博大道、广川大道、新河路等道路绿化工程,新增道路绿化覆盖面积约150万平方米。截止2010年底,中心城区绿化覆盖率达45%,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9平方米。

3城市主干道绿化景观设计内容

3.1人行道绿化景观设计

人行道绿地是指车行道边缘至建筑红线之间的绿化地。一般,宽为2.5m以上的绿地种植一行乔木,宽度大于6m时可种植两行乔木,宽度在10m以上可以采用多种方式种植。在人行道绿化带中,行道树是构建城市主干道绿化的主体,在主干道道路绿化中起着关键作用,人行道绿化带种植类型一般可分为规则式、自然式以及规则与自然相结合的形式。为了使主干道绿化整齐统一,同时又能使人感到自由活泼,人行道绿化带的设计以采用规则与自然结合的形式最为理想。

3.2 分车带绿化景观设计

在分车带上进行绿化,成为分车绿带,也称为隔离绿带,用它来分隔对向或同向的交通。一般分车带宽度为4.5~6m,随着宽度的增加,分隔绿带上的植物配植形式多样,所营造出来的景观特色也各有不同,可以丰富主干道绿化景观,创造一个良好的绿化环境。

3.3 路侧绿带景观设计

路侧绿带是指便道外侧至建筑前的绿化空间,它宽窄不一,有的甚至延伸到道路红线外侧,与单位庭院绿地融为一体,形成较好的绿化景观。植物配置方面以乔灌草、乔灌花合理搭配,路侧较宽的绿带还可以设置花坛等,以植物造景为主,采用不同的设计方式,增加绿化的植物种类,创造最佳的景观效果。

3.4 其他绿地景观设计

在城市主干道设计上,在一些交通路口的地带,根据需要往往设置交通岛、立交桥等道路形式,所以在城市主干道绿化中还有交通岛绿化,立交桥绿化等绿化形式,其绿化形式多样,为主干道绿化增添更多的风景。

4城市主干道绿化存在的问题

城市主干道绿化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它的形成与发展比较缓慢,人们对其认识程度不是很透彻,在实际的设计施工过程中就难免碰到很多的困难,给城市整体建设带来了较大的影响。主干道绿化建设虽具有一定规模,并形成了一定的特色,但还存在着以下问题:

4.1 城市主干道规划建设与城市主干道绿化建设中存在不能同步进行的现象

在施工中,主干道规划设计过程中决策者们往往先进行道路建设,而没有考虑绿化建设的需要,当路建成后才发现道路两侧的绿化带宽度不够,在预征土地时,甚至有些土地已无法征到,则达不到预期绿化的目的和要求,形成残缺不全、形态不整的景观,影响了城市的整体形象。

4.2 城市主干道绿地建设与城市总体建设存在局部的不协调

近年来,由于各行道树的快速生长,树梢已经超过了上空各种管线(通讯光缆线、高压电线等),已不能满足植物生长的要求,况且树木触及高压电线,有时甚至可能发生危险。

4.3 城市主干道绿化存在植物品种少、配置单调、不合理的局面

许多地段采用同一树种绿化,使各区段主干道面貌大同小异,相邻道路绿化雷同,掩盖了各自的景观特色,没有充分利用有限的绿化空间,采用背景树-主景树-花坛-草地的方式进行设计,更好地发挥绿化带生态功能效益和城市景观效益。

4.4 园林绿化队伍整体素质不高,部分结构不合理

一些园林行业的技术人员是“半路出家”的,对园林绿化所掌握的知识不足,对植物学、生态学等相关学科知识了解欠缺,且绿化施工人员大多对设计意图领会不充分。因此许多设计作品,不能达到预期理想的效果。

5城市主干道绿化景观设计发展对策

城市主干道绿化是城市绿化中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园林绿化发展的需要和所处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资源环境等因素,正确地解决好在城市道路绿化中存在的问题,成为当前城市园林绿化的重心。针对城市主干道绿化设计与建设中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几点发展对策:

(1)从城市主干道的周围环境和立地条件出发,为设计打下坚实的基础。调查的指标有:周围绿化的现状(绿化的树种、布置形式等)以及当地土壤的主要理化性质,地下、空中管线和大型公共场所。

(2)认真分析,具体规划。设计时要仔细分析,城市主干道绿化内容包括行道树、分车带、路侧绿带等部分,为了充分体现出一个城市的特色,不同的主干道或同一条道路的不同地段在绿化规划时,首先要与周围的环境相协调,其次在四个组成部分的布局和植物品种的选择应密切配合,做到景色的相对统一。

(3)科学的选用植物品种。在设计时,避免盲目追求一时的美化效果,需要从长远的角度来选用植物品种。做好树种规划,减少树种选用的随意性与盲目性;首先要以乡土树种为主,以适地适树的原则适当引入外来树种,同时要选用以抗逆性强的树种为主,功能性和观赏性相结合的树种,其次要选用季节性的色彩变化的树种,做到四季有景。

(4)城市主干道绿化要适当的发展立体绿化,可以丰富城市的空间绿化。

(5)在后期管理方面,要提高养护管理水平,增加养护管理科技含量,同时要减少病虫害,延长树木的寿命。

(6)在制度方面,要完善园林绿化管理体制,强化绿化队伍管理机制。

插画设计分析范文3

一、跨文化交际的概念 

跨文化交际就是特指基于不同文化和语言背景,借助于一种通用语言进行的交往行为。其实质和内涵在于加强整合语言和文化之间的差异,旨在不断加强交际双方之间深入的交流与协作。 

二、中西方社会文化差异在跨文化交际中的表现形式 

跨文化交际与中西方社会文化差异存在着较多的不同之处,差异性比较明显,因此,表现形式也各有不同。具体包括:中西方交际原则、交际时间以及语言和非语言交际形式等等方面的内容[1]。 

(一)交际原则和模式之间的差异分析 

在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中西方文化中的个体主义、集体主义以及群体主义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区别,具有较强的对比性。 

1.中国人交际行为主要来源于家庭和亲源的关系,归属感较强,体现出一定的集体主义特征。在传统中国文化中,过于强调家、国、天下的利益;关注群体关系的和谐性与利益性;个体利益包含在整体利益中,集体利益高于个体利益等等方面。交际行为侧重于情感原则,属于情感型关系模式。 

2.西方人交际中强调个体意识的重要性,包括个人潜力的发挥和个人目标的实现。侧重于个人利益的追求,极力维护私有财产;人人平等、相互竞争、公私分明;在实际交往中,尊重个人隐私,对于像婚姻、年龄以及收入情况等等相关问题一概不在公共场所提及,甚至不能未经当事人允许就私自碰触他人的东西。因此,西方在交际行为具有一定的理智性和逻辑性。 

(二)交际时间取向方面的差异分析 

交际时间也是跨文化交际研究的重要内容,根据中西方在交际原则和模式等方面的差异来看,对于时间观念来说,也有较大的区别性差异。 

1.中国在时间观念上,属于“圆模式”[2]。由于受到农耕文化的影响,逐渐形成注重过程的整体思维模式。西方则属于“直线式模式”,注重时间的起始部分。 

2.从时间取向来分析,中国强调以过去为主,过于追朔事情的根源,而且强调汲取过去的经验教训对人的积极影响,已经成为评价人物的重要参考标准。因此,也存在着较不完善的部分,主要表现在过于守旧、不思进取,缺乏时间紧迫感等等。西方文化的时间观着重于未来,眼光比较前卫、发展,时间观念非常强,并不强调一定要遵守传统习惯。在词汇的理解方面也有着较大的区别,例如:针对“老”一字,中国对其理解为智慧和高尚的象征,西方则代表着年龄的增大,体力消耗。 

三、缩小中西方社会文化差异的具体措施、策略 

通过上述中西方在社会文化之间存在的差异性比较明显,无论是思维方式、处事原则,还是宗教礼仪和文化习俗上,表现各有不同,已经成为跨文化交际的重要参照指标。因此,就必须要采取行之有效的具体实施策略,进而不断缩小中西方之间的社会文化差异,提高双方之间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水平。 

(一)增强非语言交际能力 

在跨文化交际中,我们要格外重视非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加大重视程度。例如:在交流模式中,西方人通常会使用眼神来传递相应的信息,被定义为“眼神交流法”;中国则不然,受传统文化的影响,通常很少甚至不会长时间用目光来直视对方。因此,中西方非语言存在的差异比较明显,要不断探索和发现二者在交际方式中非语言的影响因素,确保跨文化交际的正常进行。 

(二)加大语言综合能力的培养 

要想更好地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必须将理论基础知识和口语能力更好地结合在一起,加强二者之间的融合。要加强对语言语法知识和语言发展历史等等非语言交际能力了解和掌握,不断加强语言技能,包括听说读写译的语言能力。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跨文化交际上,中西方在其社会文化差异性表现非常明显,在积极全球化大范围的影响之下,二者具有不同的文化价值观,在经济、文化、社会的交流中,难免会产生一定的文化冲突和文化障碍。因此,在跨文化交际中,缩小中西方社会文化差异任重而道远,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二者之间存在的差异,要不断理解、宽容和接纳。吸取西方文化中的积极部分,结合自身地实际情况,找到适合自己的交际模式。只有这样,才能促进中西方文化之间的交流、融合以及传播,从而促进双方在国际中稳定地发展。 

参考文献: 

插画设计分析范文4

随着都市节奏的加快,城市化进程的日渐成熟,城市交通拥堵、汽车尾气污染也越来越困扰大家的日常生活。目前我们国家提倡低碳减排,提倡出行乘坐公交车来代替私家车从而减轻对空气的污染。人们也通过乘坐公交车来体现自己对节能减排、保护地球的责任。乘坐公交车出行,成为一种环保新方式。未来的几年里,公交系统的成熟和私家车增多导致的交通堵塞,这两种情况的双面作用必定使公交车成为都市社会的主流交通工具。针对在公交车上出现的各种各样的尴尬情况,通过深入的设计调查与分析,设计一款以人的情感需求为导向的公交座位语义系统。

情感化设计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以及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产品设计从注重使用功能转向注重情感交互。情感是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的源泉,对人的行为具有一定的支配作用。产品作为人与情感之间连接的枢纽,通过人与产品的交互,引起人们的回忆及情感体验。诺曼在其著作《情感化设计》中,将情感化设计由低至高分为3 种水平:与外观关联的本能水平、与使用关联的行为水平以及与记忆关联的反思水平。在产品设计中,基于情感化设计理论,可以从产品的使用功能、产品形态、设计材料及色彩等要素方面从情感化和趣味化的角度进行深入设计,使产品能够满足用户心理层面的需求,进而提高产品的竞争优势。

项目提出

(1)问题提出

以下是在公交车乘坐过程中真实发生的情景:

情景一:张某今年22岁,年轻体壮,每次乘坐公交车看到老弱病残孕等都会主动热情的让座。某天,由于工作时间过长,头晕不适,坐在座位上没有让座受到了司机的责骂,被认为自己没有素质。

情景二:某女瘦小,坐在座位上,一胖女站在旁边。司机准备开车,看到此情景,遂喊道:“谁给孕妇让个座!”瘦女无动于衷,司机对其喊道,“你没看见有个孕妇在你旁边站着吗?有公德心吗?”那个胖女人莫名其妙道:“我不是孕妇,我只是胖”。瘦女委屈道:“我怀孕着!”。

(2)分析问题

针对在公交车上出现的各种各样的尴尬情况,通过以下的设计调查与分析,基于情感化设计理念,拟设计一款电子声光让座系统,将直接交流的和想要表达的语言用指示灯显示的方式来含蓄的表达,人性化地考虑到人们的心理需求,使以上尴尬情况不再发生、让城市生活更加舒适。

设计调查与分析

(1)调查目的

公交车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为常见的交通工具,它方便了我们大家的出行。公交车上的让座情况,体现了这辆公交车所在城市的文明程度。可以这样说,公交车间接的反应了所在城市居民的文明程度和素质。公交车让座折射的是公民的素质与道德。2013年10月18日至 2013年12月18日,通过设置相应的调查问卷,通过市场调查、网络调查和用户访谈的方式,对乘坐公交车是否该让座和怎么让座等问题作了详细的调查与分析。希望通过此调查,了解人们对于公交车上让座这一问题的观点。

(2)调查内容及分析

1)社会观察角度

让座到底是义务,还是自觉?如果是义务,眼下的座位设计存在问题;如果不是义务,仅仅是自觉,那么,我们固然可以对让座给予赞赏,但对于不让座,也不应该给予鄙视。自觉让座跟两种情况有关:一种是道德素质,另一种是具体情况。不让座不全是道德素质不高的缘故,“我们比他们这些老人累多了”――这样的理由未必荒唐。

2)公交车上让座现象支持度

图1 公交车上让座现象支持度

3)拟设计的公交车电子声光让座系统设计在社会中的认可度

(3)市场趋势

1)社会发展的角度

随着现代中国社会前所未有的发展变化,在人口聚集和规模扩张步伐加快的同时,城市的交通也不断地进行着新陈代谢。公共汽车作为一种机械化运输工具,它不仅在现代城市交通中扮演着物化的标志性角色,还由于其大众化客运服务的特点而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在公交车成为生活出行必不可少代步工具的同时,公交车内和谐环境的营造对产品情感化设计的需求与日俱增,操作性强、界面友好、人机交互和谐的公交车电子声光让座产品有很大的市场空间。

图2 公交车电子声光让座系统设计在社会中的认可度

2)文化传统美德方面

尊老爱幼、帮助弱势群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公交车让座是一种社会公德行为,是社会公德的一种具体表现。《中国幸福学研究》指出,道德就是人们为了维护我们群体利益而约定俗成的我们应该做什么和不应该做什么的行为规范。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为: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由此可见,公交车让座是涉及到社会公共部分的、人们为了维护社会利益而约定俗成的道德,属于社会的范畴,是助人为乐的具体体现。

结论

通过市场调查与分析,运用人机工程学、设计心理学和情感化设计等方面的知识,深度挖掘公交车这一公共交通工具在使用过程中的诸多不便和存在的问题,以人的情感需求为导向进行公交车电子声光让座系统的设计。在公交车上车门近身位置设置求助按钮,在公交车座椅上设置应答按钮和内嵌式指示灯,通过指示灯的形状和色彩编码让人们可以更加便捷表达自己的心理语言,同时在公交车内的显示屏上显示让座位置以及谢语等,使让座人和被让座位人都感到舒适温馨,营造和谐的公交环境,避免尴尬发生,有效解决公交车让座问题。

(作者单位:宝鸡文理学院机电工程系)

基金项目:宝鸡文理学院2012年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项目编号:201210721010)

作者简介:韩超艳(1982-),女,陕西乾县人,宝鸡文理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产品创新设计及理论;

张莎(1990-),女,陕西西安人,宝鸡文理学院机电工程系2010级本科,专业:工业设计;

袁仕崇(1990-),男,陕西岐山人,宝鸡文理学院机电工程系2010级本科,专业:工业设计;

插画设计分析范文5

关键词:四季 脉象 舌象 分析

中医认为人与自然相应,人的生理必然受自然界的影响,四时寒暑交替,势必影响人体脏腑气血的变化,反映脏腑气血变化的脉象、舌象也会有所变化。我们从2007年3月至2010年12月分别选择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四个节气前后对我校部分健康在校生进行脉象和舌象测定,观察季节变化对脉象、舌象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778例均为2007年3月至2010年12月廊坊市卫生学校(2+3)中西医结合、中西医结合、社区医学专业的在校生,年龄在16~24岁,其中男性422例,女性356例;778例均身体健康、无全身器质性病变史,无阳性体征和自觉症状。

1.2研究方法

1.2.1医师望舌、诊脉 由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中医师用寸口诊脉法进行脉诊,同时观察记录舌象。

1.2.2舌象采集 受试者取正坐位,舌体放松伸出口外,必须使舌面光线明亮,舌面平展,舌尖略向下,尽量张口使舌体充分暴露。然后用数码相机进行拍摄。

1.2.3脉象仪检测 采用上海中医药大学研制的ZM一ⅢC型智能化中医脉象仪,受检者取自然坐位,于右手寸口脉关部安置脉象换能器,调节换能器压力调节螺旋纽,对50、100、125、150、175、225g等6个取脉压力进行连续采样、储存,并从6段系列脉图中由仪器自动选取最佳脉图,调整参数后,调整到屏幕所提示的最佳取脉压力再次采样,并由脉象仪进行分析、辨脉。

1.2.4舌象确定 由三名医师直接观察并确定舌象类型。脉象确定医师诊脉与脉象仪检测结果一致者即确定脉名。对医师诊脉与脉象仪检测结果不一致者,让受检者休息10分钟后,再次用ZM一ⅢC型智能化中医脉象仪,用同样的方法再次检测,两次检测结果相同者即确定脉名,两次检测结果不一致者以与医师诊脉结果相同者为准。

统计学处理:采用χ2检验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

778例受检者中,弦脉在春季出现的比率明显高于其他季节,沉脉在冬季出现的比率明显高于其他季节,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1),洪脉只在夏季检出3例,浮脉、迟脉、数脉、细脉、滑脉、缓脉、实脉在四季出现的比率无显著差异(P>0.05)。(相兼脉分开计算)(见表1~表9)

春、夏、秋、冬四季舌象以淡红舌,薄白苔为最多(分别占观察例数的78~90%、73.7~81.1%),红舌以夏、秋季明显偏多,薄黄苔四季均可见,但四季比较无明显差异。其它舌象散在可见(如淡白舌、暗舌,厚苔、腻苔、少苔);舌形以正常居多,四季也可见到胖舌、齿痕舌、裂纹舌。

3、讨论

一年四时的气候变化,对人体的生理病理有一定的影响,对脉象也有相应的变化关系,这种天人相应的观点,是中医整体观的内容之一。古人把正常人体随季节气候应变的正常脉象称为时脉,只有识得季节性正常脉象才能掌握病理情况下所产生的病理性脉象。《素问.脉要精微论》中指出:“万物之外,六合之内,天地之变,阴阳之应,彼春之暖,为夏之暑,彼秋之忿,为冬之怒,四变之动,脉与之上下。”《素问.玉机真脏论》亦曰:“脉从四时。”这就充分说明自然环境影响人体的生理活动包括脉搏在内,因此才有四时平脉。对于四时平脉,元.滑伯仁在《诊家枢要》中说:“凡诊脉须要先识时脉……谓春三月,六部中俱带弦,夏三月,俱带洪,秋三月,俱带浮,冬三月,俱带沉……凡人脏腑脉既平,胃脉和,又应时脉,乃无病也,反此为病。”明.李言闻《四言举要》明确指出:“春弦夏洪,秋毛冬石,四季和缓,是谓平脉。”[1]

本研究中,生理性弦脉在春季出现的比率明显高于其他季节(P<0.01),这和古人弦脉应春的说法基本吻合。《素问.玉机真脏论》曰:“黄帝曰:春脉如弦,何如而弦?”岐伯曰:春脉肝也,东方木也,万物之所以始生也,故其气来濡弱,轻虚以滑,端直以长,故曰弦。反此者病。”春主生发,应肝气,肝主生发,其性条达。春季,气候温暖,大地苏醒,植物萌芽,昆虫复活,是一个生机勃发的季节。人应生发之气,所以腠理疏松,血气流畅,人体阳气向外泛越,故脉来如鱼游在波,轻虚而滑,端直以长,且有冲和之象,此为春日的平脉。本研究中,生理性沉脉在冬季出现的比率明显高于其他季节(P<0.01),这和古人沉脉应冬的说法相符合。冬季,气候严寒,冰封地冻,万物潜藏,为潜敛收伏季节。人应闭藏之气,所以腠理致密,阳气内敛,故脉来在骨,沉而搏坚,且有冲和之象,此为冬季的正常脉象。正如《素问.玉机真脏论》云:“冬脉如营,何如而营?岐伯曰:冬脉肾也,北方水也,万物之所以含藏也,其气来沉而搏,故曰营。”[2]

按《黄帝内经》所载:夏季,天气炎热,植物繁茂,万物畅发,形成一个阳热极盛的季节。人应成长之气,所以腠理疏松,汗孔开畅,血流加速,脉道充盈,机体代谢旺盛,故脉来在肤,来盛去衰,且有冲和之象,此为夏日平脉。本研究中,生理性洪脉只在夏季检出3例,是否能证明与其理论相符合,有待进一步研究,考虑季节变换也是个渐进过程,即使炎热的夏季也有气候骤变之时,因此选择检测的时机显得很重要。本研究中,生理性浮脉出现的比率虽在秋季最高,冬季最低,但四季之间的差异之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考虑人的脉象除了受季节影响之外,还同时会受各种因素影响:比如所处地域不同,性别差异,体质差异,以及情绪因素影响,我们的学生虽然同在一个学校学习,但他们来自全国不同地区,生活习惯及体质差异较大,因此脉象会表现不同。

关于舌象,《中医诊断学》载:正常舌象,往往随着不同季节和不同时间而而稍有变化。如夏季暑湿盛时,舌苔多厚,或淡黄。本研究中我们的受检对象是健康的青年人,春、夏、秋、冬四季舌象以正常的淡红舌,薄白苔为最多(分别占观察例数的78~90%、73.7~81.1%),红舌,薄黄苔以夏、秋季偏多,这与教科书所载一致。夏季暑热当令,阳气最盛,心为火脏,同气相求,暑热通于心,舌为心之苗,应之而变为红,苔变为黄。[3]本研究中冬、春黄苔并不少见,考虑可能与生活习惯、冬季取暖设施好等因素有关。由于体质差异,健康人群其它舌象散在可见(如淡白舌、暗舌,厚苔、腻苔、少苔);舌形以正常居多,四季也可见到胖舌、齿痕舌、裂纹舌。

4、结论

从本研究结果来看,季节变化与弦脉、沉脉有密切相关性,检测结果与内经春弦冬沉的理论相符合,而夏洪秋浮理论的实际意义有待进一步研究。因此,临床诊脉时需注意辨别季节变化对脉象的影响。四季舌象以淡红舌,薄白苔为最多,红舌以夏、秋季偏多,薄黄苔四季均可见。

存在问题:

(1)该仪器为单探头脉象仪,不能使寸、关、尺三部脉同步描绘脉图,以资比较;该换能器探头的垂直加压螺旋所加压力,被测者感觉与医生指切压力差距较大;其浮取的换能器压力实际是指切接近沉取的压力,因此,尚不能体现“举按寻”的取脉要求。

(2)由于条件所限,对观察对象缺乏动态连续性观察,季节气候的渐变过程对脉、舌的影响不能很好的体现出来;对舌象只是肉眼粗浅的观察,缺乏量的对比分析。

参考文献:

[1]赵恩俭.中医脉诊学.3版.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558

[2]赵恩俭.中医脉诊学.3版.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559

插画设计分析范文6

关键词:林业生产建设;林业调查规划设计;作用及地位

中图分类号:S757.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0333173

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对于促进林业生产建设发挥着重要的促进作用,林业调查规划设计是保证林业生产建设的基础性依据,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包括林业调查、林业规划以及林业设计,做好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工作能够为林业生产建设提供准确有效的数据支持,制定科学合理的林业调查规划设计措施,促进林业生产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1 林业生产建设中林业调查规划设计作用及地位分析

有利于森林保护。环境保护是历年来社会较为关注的重点,生态环境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开展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工作能够最大限度地保护森林资源,森林能够释放大量的氧气,实现净化空气的效果。森林能为生态环境提供充足的水分,实现水循环的有效利用,在林业生产建设中开展林业调查规划设计能够实现森林资源的优化配置,有效保护森林,森林还可以避免水土流失等现象,林业调查规划设计能够使林业规划工作有效开展,为其提供准确的参考性依据,实现保护森林的目标。

有利于实现个人权益。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可以保护个人的权益,现今阶段林地的承包现象较为常见,林业得到了多样化的发展,在承包林业的过程中极易出现经济纠纷,例如承包通常会涉及到林地所有权以及开发权等,双方之间需要协调好,才能够实现双方的利益,运用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可以对使用权和所属权进行合理的分配,可以有效地处理经济纠纷问题,减少了对方的损失,保护了自身的权益。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可以按照规范的标准对林地的所有权及使用权进行合理的分配,能够协调好双方之间的利益,既维护了对方权益,也实现了个人的权益。

有利于调查与规划设计。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工作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进行开展,林业生产建设的所需条件各不相同,所以开展调查规划设计的方案也不相同,林业调查规划设计能够避免林业生产建设中的盲目性,促进生态结构平衡。在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工作中需要根据不同区域情况开展林业生产建设,主要是按照地区的经济发展来进行布局,有利于调查与规划设计的有效执行。

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有效结合。 林业生产建设遵循了时展的要求,将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进行权衡,使两者之间能够协调一致,在具体的林业生产建设过程中,普遍存在一味的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环境效益的情况,限制了林业的发展。而林业调查规划设计能够实现林业部门与调查部门配合,调查部门可为林业部门提供参考性依据,对林业部门起着指导作用,林业部门可以使调查部门工作得到有效的开展。因此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工作有利于与共同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实现,加快了林业建设。

2 林业生产建设中林业调查规划设计的有效策略

推进信息化建设。 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被广泛应用在各个领域,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需要依靠数据的支撑,推进信息化建设能够得出准确有效的数据,能够提高林业规划设计工作的效率,减少工作人员的压力。推进信息化建设是必要的,各个林业部门都应加强信息化建设,创建互联网信息管理系统,达到信息资源共享,将信息传输到信息管理系统的数据库里面,有利于工作人员实时查询有关工作的数据信息。

加大资金的投资力度。为了使林业规划设计工作有效实施,需要加大资金的投入力度,比如对于技术人员来说,加大技术人员的培养力度,培养技术人员的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保证每个人员都能够接受到培训,提高技术人员的职业素养,提高技术人员的实践操作技能,使林业规划设计工作得到有效的开展。

加强林业规划设计工作的监督力度。 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工作缺乏法律意识,监督力度不够,必须对调查部门进行制度上的约束,提高部门的职责意识,加强法律监督,避免经济纠纷的产生,完善法律法规,树立人员的法律意识,为林业规划设计工作提供法律依据,使工作中的每个环节都能够得到有效监督,保障林业规划设计工作稳定运行。

3 结语

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工作只有适应时代的发展,才能够促进林业生产建设,应明确认识到林业调查规划设计的作用及地位,保护森林,保障个人权益,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只有加强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工作,认识到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工作的重要性,保持林I调查规划设计在林业建设中的作用及地位,才能促进林业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师丙海.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在林业生产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分析[J].绿色科技,2014(5):131-132.

[2]彭正武.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在林业生产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J].现代园艺,2015(10):215.

[3]郝静.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在林业生产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J].农业与技术,2015(18):116,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