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管控的方案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风险管控的方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风险管控的方案

风险管控的方案范文1

关键词:安置房 项目管理 成本 风险控制

在商业房地产项目中,安置房是属于较为特殊的一种项目,对于安置房项目而言,它的主要风险存在两个方面:第一,政治风险;第二,收益现金流风险。不过,对安置房在开发时有关成本控制的动态因素却不能进行很好的体现,这两个因素包括:第一,施工组织对工程成本所产生的影响;第二,在成本支出时时间节点没有办法进行确定。所以,对于安置房项目资金在哪个阶段进行流入与流出上有必要进行相应的关注,并进行科学的分析。下面通过几个方面进行相应的探讨:

1 腾仓费、财务费与建设周期之间的关系

安置房与其他商品房有所不同,安置房有着其独特的一面,那就是由当地政府或者某一个平台单位来进行定价,并进行收购等,因此,安置房可以看作是已经被销售了的房屋。所以,安置房项目管理中,其开发价值基本上不会有所改变,同时,现金的流入情况也比较稳定。那么,对于安置房的成本来说,引起现金流出的不确定性可以分为以下两点:第一,腾仓费:腾仓费是由拆迁周期与工程周期起着决定作用的,这两个工期的周期越长,所产生的腾仓费也就越高。第二,建造费用、财务费用、专业人员的费用、管理以及融资费用等,以上这些费用同样与拆迁周期和建设工程的周期有着密切关系,这两个周期越长,所产生的财务费用也就随之越高。

2 费用与压缩施工工期的关系

房屋的开发、管理以及工程项目中所产生的其他费用,和压缩的工期成为反比的关系。工程从取得土地使用权之后,到工程的施工,再到工程的竣工,其建设周期大体可以分为4个阶段,也就是准备、招投标、施工、竣工阶段。而在实际操作中,虽然前面两个阶段和后面两个阶段一样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在工程项目进行过程中,这两个阶段总是容易被忽视,因此,出现了这样一个现象:在工程的准备或者招投标的这两个阶段,浪费了很多时间,而在工程的施工、竣工这两个阶段,却在赶进度、赶时间,这样不仅会使腾仓费和一些财务费用增加,还会使房屋的开发、管理以及一些费用增大许多。不仅如此,对于有些部门来说,安置房进入委托设计阶段时,他们经常以为这不代表工程的正式开始,而是等到施工阶段奠基仪式开始了,才把它当作是工程项目建设的开始。

在一般情况下,建设项目的施工工期一般是比较固定的,很少出现变动,因此,安置房建设项目在进行时,要判断其所进行的四个阶段对成本造成的影响时,我们可以看到:①安置房建设项目如果周期不会变化,那么,在项目的准备、招投标阶段,如果花费的时间越长,在施工与竣工阶段,所进行的压缩时间也会随之增加;把施工工期压缩得越短,那么,建设项目房屋的开发、管理以及其他一些相关费用也会随之增加。②如果建筑施工工期没有发生变化,而项目的准备、招投标阶段这两个阶段花费的时间越多,那么,建设项目的周期也就越长;如果建设周期变长,其腾仓费及财务费用也就会有所增加。因此,在进行实际操作时,建设项目的准备、招投标这两个阶段没有进行很好的控制,那么,即便在后面对施工工期进行压缩,事实上也是使建设周期延长了,而建设周期延长,其所产生的腾仓费、开发费、财务费、管理费等各个费用也就会相应地增多。因此,有些施工项目在进行的过程中,在前面的准备与招投标阶段上浪费了很多时间,那么,到竣工阶段时,经常会出现相关的资料不齐全的现象,不仅使工程的成本增大,还会使拆迁户受到影响,引起他们的不满,甚至还会激发一系列的群体上访的事件。

3 单项工程、工序的并列和串联

一般来讲,安置房建设均是采用固定单价合同进行发包或者总价合同来进行的。这就要求工程建设的工期能如期完成,这样作为工程项目的负责人就不用顾虑到建设成本的问题。从另一方面来讲,如果工程工期因为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而不能按时完工,这样就要调节好成本、工期以及质量等三方面直接的关系。下面就影响到施工工期的一些因素进行了总结:①基础施工时碰到特别的地质条件;②连续天气情况恶劣;③在开挖时发现历史文物;④建筑材料和设备条件不足;⑤受到政府决策的影响;⑥由于工钱纠纷造成工人罢工;⑦出现重大安全问题;⑧承包商没有遵守合同。以上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到工程工期,从而也会增加财务费用和腾仓费。那么,遇到这种情况就可以采取以下这些措施进行解决:

3.1 要科学合理地编制工程计划,将工程内容总结和分解为并列和串联的关系,并理顺它们的顺序和关系,按照施工的先后顺序来进行。在此所提到的并列和串联关系并不是对每个单项工程简单的组合,而是针对安置房建设项目的整体来说的。在项目管理上,在控制工程进度上可以坚持两个原则:①如果是在相同的小区,那么它的单体建筑在时间进度上是属于并列关系,施工工期快慢一般是由速度最慢的那幢单体建筑来决定的。②全部的配套工程和速度最慢的那幢单体建筑上的工期进度是属于串联关系,因为速度最慢的这幢会直接影响到其他的配套工程,和施工速度最快的那幢单体建筑都没有关系。由此,从上面的分析中可以得出结论:如果在相同小区内,安置房的建设成本和最慢与最快的这两幢单体建筑完成的实际差是成正比的,这两幢建筑完成的时间差如果越大,那么安置房的建设成本就越高,如果时间差越小,建设成本就越低。

3.2 如果工程计划的工程没有发生变化,就不能破坏和扰乱工程内容的并列和串联之间的关系。因为这会让施工秩序出现混乱,从而影响到施工进度。在实际施工操作过程中,一般是先打破并列关系,才会导致串联关系的解散,从而造成施工工期延长。为了保护好并列关系不受到破坏,可以采取下列两种措施:首先尽量加快速度最慢单体建筑的进度,然后对速度最快的那幢单体建筑的进度进行合理的控制。这两种措施均可以从以下这些方面入手:①对劳动力进行调整;②对设备材料进行合理配套;③可以对工艺进行创新以及采用新材料;④可以按照天气情况来调节施工顺序。

4 两大风险

在安置房项目管理中,如果进度没有得到很好的控制,那将会引起现金流风险与政治风险。对进度没有进行很好的控制,主要是由于工程内容之间的并列、串联两者的关系被破坏。串联关系被破坏,它所造成的风险性我们可以比较直观地进行预见使施工工期延长,导致建设周期的延长,使腾仓费和相关的财务费用增加,如此,使得收益现金流风险也随之增加。而并列关系被破坏所造成的风险则是:如处于同个小区,安置房的建设成本与最快、最慢这两栋工程所竣工的时间差成正比关系,最快与最慢的两栋楼竣工的时间差越大,安置房的建设成本就会越高,相反,则越低。除此之外,并列关系如果遭受破坏,对串联关系也会造成影响,甚至使其被瓦解。这也就是说,当并列关系被打破,同样会使收益现金流风险增大。而不管是工程的并列关系还是串联关系被破坏,其导致的最后结果就是建设项目周期被延长,如此,致使安置房没办法在计划时间内完成并交付,使腾仓期也随之延长,不仅会对老百姓的生活造成影响,甚至使当地政府的信用受到影响,并进一步影响到社会的稳定发展,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政治风险。

5 结束语

终上所述,对于安置房建设项目的理解,很多人把造价控制理解为成本控制,这就导致他们忽视了工程建设的四个阶段,对工程四个阶段的时间安排不够合理,使得项目的成本也随之增加,从这一问题出发,对于建设项目的准备与招投标阶段,要严格控制所进行的时间,使得施工阶段有个合理的时间来进行,把工程内容的并列与串联关系处理好,使工程能够如期完成,并且保证工程的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董晨鹏.旧城改造中的房源安置和货币补偿的平衡关系分析[J].城市建设与商业网点,2009年28期.

[2]戈飞平.成本管理观念的更新与成本控制新思路[J].上海会计,2009年07期.

风险管控的方案范文2

目前,人们生活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必须的工具的就是电子计算机,其具有多种多样的功能,这为企业的办公带来了巨大的变革,使企业办公变得更加方便快捷。而在信息技术时代,最新的档案方式就是电子信息档案,它对企业在高科技方面的创新发展意义重大。但是根据具体情况来看,电子信息档案并不全是优化,它也有自己的不足,比如与传统的纸张档案相比,具有更大的风险性,如果没有积极制定防范风险的措施,那么很容易导致企业的数据被盗,所以,企业在使用信息档案时一定要注意信息的安全性,积极主动的制定一些避免风险的措施,以使信息资源更加安全。

一、避免风险的措施

提前预防,在风险还没有出现的时候就进行遏制是规避风险最有效的方式,也是最经济的方式,对于电子档案来说,应该以其自身的潜在缺陷为根据来实施控制管理,来保证内部信息的安全可靠,主要措施有:

1.积极引进最新技术。计算机在工作过程中要同时结合多种措施,而规避风险的最好的办法就是引进新的技术,新技术对可以使电子信息档案更加安全可靠。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方法就是设置密码,这是现代操作系统最常运用的方式,在对电子信息档案实施密码设置后,要积极的训练一些计算机技术人员来实施管理控制,避免信息资源被一些外界因素干扰。

2.制定一些制度。为了保证信息资源的安全性,那么必要的管理制度是必不可少的,所以企业要主动制定一些有针对性的制度来进行预防,也可以根据需要授权档案管理人员自己制定制度,例如:可以规定只有管理人员才能进行相关的系统操控,而无关的人员没有权利操作系统等。

3.及时消除风险。为了确保信息档案数据的安全性,及时消除潜在的风险是非常重要的,在计算机维修期内,企业尤其要注意随时可能存在的风险,主动采取应对措施。因为计算机网络的的复杂性,使得控制风险工作也极其的不容易,不过,只要及时且做到全面看待问题,那么就可以把问题解决掉。比如,对于那种对计算机激进主义异常敏感的机构来说,为了应对潜在的危险,那么采取一定的措施是非常必要的。

4.及时进行预防和保护。为了消除危险电子信息档案的因素,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措施就是安全防护,其可以有效的避免信息数据受到外界因素的破坏,保证信息的安全可靠。二、缓解风险的措施

电子信息档案在遭到外界的干扰后,为了把危险降到最小,就需要管理人员尽最大的努力把危险掌控在一定的范围内,那么管理人员应该怎么做才能使风险得到缓解?目前,许多企业开始利用风险转移的策略进行缓解,电子信息档案管理的风险缓解就是通过制定实施应变计划、灾难恢复计划、电子信息档案相关资产重新布置等手段来减小电子信息档案及相关资产价值本身或风险的后果或影响。常见的风险缓解方法包括:事前措施、事后措施。前者是指在损失发生前为减少损失程度执行的方案;后者是在损失发生后为减少损失执行的方法。需要强调的是,在进行电子信息档案的管理时如果发生危险,那么不管是什么情况,企业都要积极主动的进行及时的处理,这才是最为关键的。

三、分散风险的措施

在电子信息档案管理中,还有一种经常使用的规避风险的措施就是转移策略,所谓转移策略实质上是一种风险的分散,即把风险转到其他的地方,以此来把已经存在的风险降到最低,一般而言,能够从多个角度对风险转移的方法实施修正,如:修改配置模式、购买保险、外包给其他机构、或者与提供商签署服务合同等等。经过这样的处理之后,我们可以把复杂的风险问题进行简化,再对原先实施的电子信息档案管理策略优化改进,创造更加先进的电子信息档案管理系统。此外,还可以与网络供应商互相协调,让供应商的安全服务符合电子信息档案的使用需要。另外,还要强调的是,外包同样隐含着风险,如果外包人员不符合合同的标准,那么后果会很严重。所以为了预防人为因素给企业造成损失,那么那些使用电子信息档案的人员要做的就是一定要严格遵守操作标准。

四、评估风险的措施

风险管控的方案范文3

关键词:内部审计;风险;公司运营;借鉴

一、引言

我国内部审计开始越来越受人重视,还要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在经济的的作用下蓬勃发展。然而科技的频繁创新,企业的生存环境也越来越复杂和困难,面对这样的困难条件,企业在经济市场中危机四伏。然而内部审计主要作用于单位内部管理机制的营运成果,更由于经济发展的这些年来,风险对企业的作用渐渐成为企业能否良性运行的关键,风险管控俨然成了当前行业最重要的话题。而从内部审计中选取一定的风险管控方式方法,对管控企业生产经营模式中做的不好的地方加以监督,把单位内部的经济损失降到最低。

二、风险管控视觉下的内部审计概述

1.风险管控内部审计的基本内容。在风险管控视觉下的内部审计目的是为了控制国有企业在实际运营的过程中发生的各项风险,给企业增加一定的经济收入,避免一定的经济损失,提高本单位业务经营的确定性,形成良好的经济效益。进行内部审计的审计成员要把各项风险按严重程度划分,着重监督风险度高,承担责任重的项目。并且与其他审计人员进行探讨,最终给予应对风险的决策和方案。预防企业的事前各项风险,最终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

2.风险管控视觉下的内部审计的特点。

2.1监督并解决问题。现代我国国有企业内部审计不仅仅是将发现的风险问题向上级单位报告那么简单了,更加重点推测对企业未来发展的趋势是否良性展开研究,在在企业的运营盈利过程中内部审计作业中给予准确的审计结论并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和可行的建议。

2.2提升企业增值。我国国有企业内部审计风险管控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企业自身的盈利和增值。这是整个审计活动展开的最终目标,内部审计可以通过风险管控的方案来降低企业的审计成本和风险程度。增加企业的生产经营中的获利机遇。提出有效建议的过程中,完成为企业自身盈利增利的任务。

3.风险管控视觉下内部审计的关系。

3.1内部审计是风险管控中的保障。最新由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修订的方案里着重说明了内部审计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是对风险管控的有效手段。然而怎么针对风险管控,有效的使企业良性发展,是内部审计人员需要慢慢研究和探讨展开的。

3.2内部审计支持风险管控的实现。在现代企业的经营中内部审计部门要支持风险管控的工作实现,由于企业经营规模逐渐扩大,避免企业的经营风险和制定风险规避的方案、补偿风险等一切都与企业的内部审计行为挂钩,客观上需要内部审计部门深入细致的对各项风险的认知,内部审计上要有效的控制风险。

三、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在风险管控中存在的问题

1.内部审计的实施缺乏法律法规的引导。当今社会,我国的内部审计在风险管控这一方面缺少系统的界限和概述,然而产生这种情况主要是因为我国的经济法律体系不完善。缺少了实施相关工作中的实际规范引导。内部审计对企业的良性运作以及对企业增利和提升价值空间一直没有作用。另一方面的增值作用也一直没有深入透彻,使得大部分国有企业在以内部审计作为风险管控的手段的存在缺乏实际操作的空间。

2.内部审计在风险管控中没发挥最大化运作。当前,我国大部分国有企业仍有依旧把内部审计做为传统审计业务,没有完善审计机构实施和制定条规规范,更没有科学有效的指导内部审计对风险管控的审计方法。这造成了很多企业的管理者并不知道风险管控的重要性,内部审计可以真实有效的传达企业内部的运行不良现象,推动集中一个企业风险信息库。然而由于没有完整的风险管控机制导致风险管控的信息无法传达给管理层,内部审计的作用削弱使内部审计在企业中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3.内部审计建设人员对风险意识薄弱。我国国有审计人员在掌握强大的风险管控的知识外,还应该足够熟悉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由于我国企业中很多审计人员都掌握财务会计的相关专业背景,但是并没有系统的学习过内部审计对风险管控的专业知识,导致审计队伍的建设人员都风险管控的作用相当模糊,对风险的预测评估,控制规划等都无所适从,审计队伍的建设相对与企业的管理经营风险的管控还相对落后。

4.国有企业管理层对内部审计应用不关心。因为我国大部分国有企业的管理层单位负责人对内部审计是风险管控的重要工具这方面的认识不足,没有公允评价过内部审计的作用,对内部审计效果也没有完善的机构体系和考核标准,尤其是内部审计与企业自身的盈利发展也没有科学的评价,这一方面来严重阻碍了内部审计的风险管控作用的发展。

四、强化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建设风险管控的提议

1.加强内部风险意识。加强单位的所有者以及内部审计队伍人员充分意识到这是一种经常性的常规程序,内部审计人员要接触风险的频率和接受风险的机遇都要高于其他工作人员。因此要加强企业内部审计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和强化风险管控的意识,树立企业内部风险管控有效实施的管理机构,持续督促企业内部审计人员有风险意识才能使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的过程中能够持续发展。

2.树立企业风险管理的规模。由于内部审计是构成企业风险管控机制的重要媒介,在内部审计队伍运行过程中和参与企业内部控制系统和风险监管流程的实施,是确保企业的生产经营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要重点升级企业风险管控的主要机构,保证内部审计队伍对风险管控的实施要详细有效。支持企业风险管控的建设机构能够顺利运作,并且提供更加全面的内部升级,扩大整个企业的内部风险管理的规模。

3.加快风险管控创新。由于内部审计是风险管控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各种风险因素的识别,改进交流方式等区别功能,加快风险管控的创新势在必行,国有企业内不的审计管理机构也要进行一定的升级管理和完善,提出一定的改善建议。加快企业风险管控建设的树立。不仅使企业的管理者能能够充分的看到自身管理的缺陷和不足,更能详细真是的反映出企业实际的生产经营活动的实际状况,从而使内部审计风险管控人员能够有针对性的提出对企业的合理评价和建议。同时制定出适当的制定风险控制的方案,保障企业的风险管控方案呢能够为企业的未来增值盈利提供效率。

4.提高风险管控人员专业认知。通过提高内部审计监督风险管控人员的专业知识,不断的加强深入风险管理人员的知识背景和专业技巧,以相牵制的原则进行企业风险管控,优化组织使对企业运营状况的进一步的监督和管理,更加深入的剖析企业内部的管理漏洞和风险因素的业务人员和部门。力有成效的发现企业的内部风险时,对其存在的结构和进行调整和分析。

五、结语

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对风险管控方面时需要漫长的过程的,不管是什么规模的企业,但是其建立内部审计队伍的根本原因还是为了企业自身能够有良性的运作和提升增值的空间,当然在风险管控方面我国内部审计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当时随着国有企业的不断发展,国有企业要摆脱陈旧的理念,顺应先进的生产水平所经历的风险也越来越大。所以国有企业必然顺应时势建设风险管控机制,内部审计的风险管控必然为企业的价值而努力。

参考文献:

[1]夏赛莲.嵌入风险管控意识的企业内部审计探索[J].经济与社会发展,2015,(04):16-19.

[2]王琦.国有企业内部审计风险成因与对策分析[J].知识经济,2015,(11):128.

风险管控的方案范文4

关键词:地区电网;风险管控;三集五大;专业协同

DOI:10.16640/ki.37-1222/t.2017.02.151

1 引言

地区电网是大电网安全的终端环节,也是保障优质服务可靠供电的关键节点,国务院599号令与国家电网公司安全事故调查规程均对地区电网事故标准予以明确,提出了更高要求。三集五大改革后,专业职责分工更加明确,专业协同在生产管理进一步加强。事实证明,即使在网络结构较为完善的发达城市,仍存在发生大范围停电事件的风险,如深圳“4.10”停电事件、上海“6.5”停电事件等。因此,在现有三集五大管理模式下,建立以调度为主导各专业协同的地区电网风险管控体系,对于降低地区电网风险、减少事故发生几率、提高电网供电可靠性,具有十分重要的社会意义。

2 地区电网风险管控体系建设基础

地区电网风险管控体系以国家电网公司三集五大模式下各供电企业部门分工与生产管理制度为基础、常规应用系统为工具建立,非此模式地区电网可参考。

(1)五大体系角色分工。在电网风险管控体系中,调度实施电网风险全过程管控,负责电网分析、提出风险管控方案、启动并风险预警,落实电网安保措施;大检修主要负责重点设备隐患排查及重点运维;大营销专业主要负责用电风险告知、事故停电解释、重要用户自备电源保障;大规划、大建设专业主要负责落实电网风险薄弱环节解决方案规划、立项、建设。(2)专业协同机制。调度以电网年度运行方式、月度停电协调会、周例会、日早会以及专题协调会为纽带建立协同机制,以纪要、通报、周报形式督办协同结果,以电网预警通知单为载体执行协同决定。(3)技术系统支撑。地区电网风险管控体系主要以电力系统分析软件、电网预警系统以及调度短信平台三大系统作为技术支撑。电力系统分析软件主要分析电网潮流分布、电网薄弱点,校核电网“N-1”安全风险。电网预警系统实现电网风险管控上线流转。调度短信平台实现调度电网运行信息、风险预警指令定向传递。

3 地区电网风险管控运行模式

按照发生原因,地区电网安全风险可划分为常规、计划、事故三类风险,其中常规风险对应于电网正常方式、节假日保供电方式以及季节性常规方式,计划风险对应于计划停电或其他计划性生产活动造成的非常规方式(检修、临时、过渡),事故风险则对应于电网发生事故时的异常方式。三种风险应对措施与解决方案基本相同。

(1)风险校核。调度部门定期开展地区电网运行风险进行安全校核。每年或每半年对电网正常方式、N-1或N-2方式进行风险校核。按年、月对电网计划性生产活动进行评估及详细安排,并在可调范围内进行年度均衡,制定保障措施。(2)风险控制。针对分析确定的各类电网风险,采取优化电网运行方式、优化工程方案、采用过渡措施、设定控制功率、电网改造升级等措施,尽可能减少或降低风险级别,同时考虑采取措施尽量减少风险存在的时间。(3)风险预警。电网风险防范依托于以调度为主导的电网预警模式,即调度负责电网预警的启动、、改期、延期以及取消,各大体系职责部门根据预警在规定时间内制定并执行风险防控措施,形成预警、防控全过程管理。其中常规风险预警每年度或半年度一次;计划风险预警在风险发生前;事故风险预警在风险发生后规定时间内。(4)风险评估。风险预警结束后,调度、安监部门组织对本次风险管控期间的电网运行、措施落实、部门履职、管控实效等进行分析评估,总结本次风险管控存在的问题并及时改进。

4 长沙地区电网风险管控体系应用成效

长沙地区电网风险管控体系由长沙供电公司调控中心主导于2012年建立并试运行,截止到2016年底,未发生一起六级及以上电网事件,未发生因此而导致的大面积停电事件。

5 总结与展望

为满足新形势下电网安全与优质服务要求,以三集五大模式分工、三大系统为基础,对地区电网运行存在的常规性风险、计划性风险以及事故性风险进行全过程管控,构成地区电网风险管控体系,对于规避或减少电网风险,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与一定的经济效益。随着分布式电源发展以及电力体制改革,如何将用户管理纳入电网风险管控重要环节,是地区电网风险管控体系下一步研究和完善的重点。

参考文献:

[1]国务院第599号令,电力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和调查处理条例[S].

[2]国家电网安监[2011]2024号,国家电网公司安全事故调查规程[S].

[3]国家电网安质[2014]339号,国家电网直调系统电网运行风险预警管理规范(试行)[S].

[4]湘电公司安监[2014]286号,国网湖南省电力公司电网运行风险预警管理规定(试行)[S].

[5]潘轩,张建华.基于风险理论的电力系统安全评估方法应用[J]. 中国电力教育,2008(26).

[6]秦继承,吴娟.基于电网状态评估的风险防范管理体系应用研究[J].中国电力,2007(04).

[7]刘江平.电网供需预警评价防范体系的探讨与研究[J].华中电力,2005(04).

风险管控的方案范文5

有限空间安全风险管控工作方案

为推动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的全面开展,大幅提升安全生产工作管理水平,按照上级要求,结合实际,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把安全风险管控挺在隐患前面,把隐患排查治理挺在事故前面,扎实构建事故应急救援最后一道防线。坚持关口前移,超前辨识预判企业安全风险,通过实施制度、技术、工程、管理等措施,有效防控各类安全风险;加强过程管控,通过构建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和闭环管理制度,强化监管执法,及时发现和消除各类事故隐患,防患于未然;强化事后处置,及时、科学、有效应对各类重特大事故,最大限度减少事故伤亡人数、降低损害程度。

二、工作目标

力争2021年,实现科学化、信息化、标准化的风险管控工作。构建起符合安全生产实际,满足安全工作需求的安全风险管控工作体系,通过点、线、面有机结合、无缝对接的工作机制,提升防控安全风险的能力;构建形成严格规范的惩治违法违规行为制度机制体系,使违法违规行为引发的重特大事故得到有效遏制;构建形成完善的安全准入制度体系,安全生产源头治理能力得到全面加强;健全应急救援体系和应急响应机制,事故应急处置能力得到明显提升。

三、明确部署

将安全风险管控工作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安全生产领域的重点工作,摆在重中之重的突出位置。要明确任务、区分责任、细化标准、狠抓落实,主要领导要亲自筹划、亲自部署、亲自过问、亲自把关,分管领导要具体抓、全程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确保各项工作落到每个岗位,带动安全生产各项工作全面推进。

四、组织机构

组 长:生产厂长

副组长:各班组长

成 员:各厂站班组员工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xxxx污水处理厂。

五、具体工作

1.组织分析研判。要对本辖区内安全生产形势和生产安全事故情况进行深入分析研判,以问题为导向,加强对重点行业领域、重点区域、重点单位安全风险的管控,确保可防可控。加强对安全生产舆情和热点、敏感问题的分析预测,完善应对机制,提升应对能力。

2.深入开展城市风险评估。要进一步完善安全风险评估,重点考虑可能危害到的社会公众数量和事故发生的概率,对辨识出的风险点要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将安全风险等级从高到低划分为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和低风险,分别用红、橙、黄、蓝四种颜色标示。要依据安全风险类别和等级建立健全企业安全风险数据库。

3.加强风险管控。要建立重大安全风险和重大危险源以及重大事故隐患管理档案,按照分级属地管理原则,通过实行“网格化”管理,落实风险管控责任,全面强化城市运行风险源头管控。城市规划建设中要充分考虑安全因素,加强城乡发展规划与城市地下公用基础设施规划,特别是石油天然气管道、城镇燃气管线等规划的衔接。要加强督促指导和综合协调,支持、推动企业加快实施管控整治措施,对安全风险管控不到位和隐患排查治理不到位的,要严格依法查处。

4.落实安全风险分级标准。要严格落实制定的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和分级标准;结合重点行业及公共安全领域各类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依据分级标准全面开展本辖区内领域的摸底排查,对各类风险和隐患进行科学辨识和评估,确定风险等级和隐患等级,配合绘制辖区内的安全风险等级和重大隐患分布电子图,制定风险管控办法,落实管控责任和措施,强化日常管理和动态管控。

5.建立完善信息化管理平台。充分利用信息网格化管理系统,建立统一规范的安全监管信息平台,实现安全生产信息数据的共享,形成全方位、立体化监管格局,提高安全监管效能。加快建立与各部门和生产经营单位互联互通信息系统,健全配套制度,提高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信息化水平。

6.严格安全生产隐患治理责任追究。坚持关口前移、重心下移,健全企业自查自改、街道监督检查的隐患排查治理运行机制,加强对隐患责任人的内部处理和责任追究,对排查发现的事故隐患未按期完成整改,熟视无睹,或者整改不符合相关规范标准要求的生产经营单位,要依法依规报请相关部门对该单位和相关责任人进行行政处理或给予处罚,并纳入诚信考核记录,问题严重的要逐级追责,对主要负责人进行约谈和通报,列入安全生产黑名单。对不按要求开展隐患排查,不按规定登记和报告查出的隐患,隐患排查长期零报告或漏报、瞒报的生产经营单位,要对其进行重点检查,发现隐患和问题加大处罚力度,并对主要负责人进行约谈和通报,对相关责任人进行问责。

六、实施步骤

分三个阶段开展。

(一)动员部署阶段

制定构建安全风险管控工作实施方案,组建组织机构,召开动员部署会议,细化工作职责,明确人员分工,确定任务时间节点。

(二)全面落实阶段

要全面落实工作任务,对照相关行业领域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分级标准,摸排各类风险源,实施分级分类管控。组织本辖区内行业领域企业全面开展隐患排查。

(三)巩固提升阶段

构建安全风险管控工作总结验收,在此基础上开展“回头看”,巩固提升安全风险管控工作成果。

七、工作要求

风险管控的方案范文6

【关键词】制造型企业;运营风险;控制

0.绪论

企业运营作为决定企业成败的关键性环节,对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运营是面对生产经营过程的,环境的变化及内外因素的难以预测性决定了运营具有风险性,风险因素对企业运营水平和运营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避免毁灭性的风险要比获取超额利润更为重要,这已是现今企业界形成的共识。作为制造型企业,强化运营风险管控尤为重要。尤其是在当前大力倡导振兴中国装备制造业的大趋势下,我国制造型企业大力提升企业运营水平志在必行。本文从产品质量风险、人力资源风险、技术风险和投资退出风险四大主要运营风险维度出发,识别出每个风险维度的重点风险事件,并提出针对性的管控建议。

1.运营风险识别与分析

1.1产品质量风险

作为制造型企业,产品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线,影响产品质量的因素很多。从风险来源上看,是多方面的,既包括来自原材料采购的风险,又包括工艺设备变更及法规技术要求变更导致的风险。产品质量风险有三个要素:风险发生的可能性、风险的严重性、风险的可检测性。风险的可能性,即在过程或是工艺中风险是否存在,存在哪些风险及其发生的可能性;风险的严重性,是指当可能发生的质量风险发生后对产品质量造成的后果的严重程度,严重程度可以度量;风险的可检测性是指风险在将要发生或者已经发生后是否可以容易被发现。

风险事件――产品质量风险

1.2人力资源风险

企业作为一个经营实体,经营业绩会受到企业人力资源方面的影响,除了经济环境变化、政治法律法规的变化等外部因素会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构成影响,更重要的是人力资源风险因素存在于企业内部。人力资源规划不同于一般的人力资源日常管理工作,但企业人力资源规划工作的影响是十分重大的。企业人力资源规划具有“前瞻性、预见性、全局性”等特征,规划工作开展得不好,就会给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带来极大的风险,造成被动局面,甚至可以用“后患无穷”、“不可估量”来形容。

风险事件――人力资源风险

1.3技术风险

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技术创新是一个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前提,在企业获取竞争优势,构建核心竞争力,以及决定竞争成败的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在装备制造业领域,目前大多数企业缺乏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投入和力度,对于传统产品市场来看,随着国家产业结构的调整难再有大幅度的提升和发展,对于新兴产业市场,由于技术投资收益难以预测,产品还有待市场进一步验证,多数企业也不敢有大的投资,以规避技术风险。

风险事件――技术风险

1.4投资退出风险

项目退出是项目盈利能力、运营策略调整等因素来做的决定。项目盈利能力可能是企业考虑投资退出最直接的因素;从运营调整角度看,企业选择主动退出投资主要包括以下情形:投资项目与企业发展目标、产业导向或核心业务不相符;企业难以取得投资项目的管理控制权和发展主导权;企业内部因资产整合、重组,需要退出相应投资;企业根据目标负债及自身现金流量情况对投资总量进行控制,当投资总量超出上限,或负债率超过目标水平,或财务、现金流量出现困难时,主动退出有关投资;投资项目公司因合并、分立、购并及引入新的合作伙伴等事项使资本规模、股权结构或合作条件发生重大于己不利的变化;投资项目公司因违反有关法律、行政法规造成短期内无法消除的重大影响。对于企业来说,投资总是做“加法”容易,做“减法”难。

风险事件――投资退出风险

2.运营风险管控建议

2.1产品质量风险管控建议

首先要从原料与辅料供应、生产过程监控、生产技术支持和集团管理等各个方面采取切实有效措施,为产品的生产与加工提供必要的生产条件;其次,应建立健全统一的质量保证体系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第三要强化全体员工的质量意识,加强对有关员工的培训工作,切实把好品牌的质量关。

2.2人力资源风险管控建议

制定人力资源发展规划并规范管理模式,实施有效的激励措施,塑造企业文化,凝聚团队力量。

2.3技术风险管控建议

技术风险的管控需要从前馈控制、同步控制和反馈控制三个方面来完成。前馈控制即在立项阶段就要充分估计自己的资金实力和筹资能力,同时加强管理保证财务状况良好,并确保技术创新资金及时供应,或预先提留专款专用;同步控制即要进行新产品的市场测试;反馈控制即收集顾客对技术创新产品的反馈信息,根据意见进行识别和分析,对产品加以改进和完善。同时分析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及其增长、销售收入及其增长、销售利润及其增长等各项市场和财务指标。

2.4投资退出风险管控建议

对投资项目的运营情况进行分析;根据领导批示对准备放弃的投资项目进行退出可行性研究,起草投资项目的退出方案;根据专家意见调整完善投资项目退出方案。对分析报告、投资项目退出方案进行审核;投资委员会根据提交的投资项目退出方案对退出的渠道、价值和时机进行评估,给出委员会专家意见。

3.研究结论

运营风险作为风险管控领域最为重要的一环,已成为企业关注的重点。本文对运营风险事件及其影响进行了识别分析和界定,并针对研究结果,给出了降低制造型企业降低运营风险的管控措施和建议。

通过以上研究,本文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其一,本文根据风险的来源不同,创造性的将战略风险分成四种:产品质量风险、人力资源风险、技术风险和投资退出风险。其二,文章分维度、分层次对制造业企业运营风险进行了分析,找出了各个维度中的重要风险事件,并对各领域风险表现形式进行了探讨。其三,文章从产品质量、人力资源、技术、投资退出四个方面分别对制造业企业如何进行运营风险管控给出了对策建议。 [科]

【参考文献】

[1]杨华江.管理视角下的集团公司内部控制体系[J].财会研究,2010(2).

[2]周敏.浅谈资本运营中的风险管理[J].商业经济,2011(18).

[3]任秀梅,施继坤.国有企业资本运营风险机理透析[J].理论前沿,20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