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财务管理制度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科研财务管理制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科研财务管理制度

科研财务管理制度范文1

一、高校科研经费管理财务监管缺失现状分析

(一)认识不足 高校科研经费是由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合作企业或者基金会等通过委托方式或者对申请报告的筛选来分配,用于解决特定的科学和技术问题而支出的费用。当前各高校十分重视科研经费的数量,科研经费的多少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成为评价高校办学实力和学术水平的重要标准。这无形中就提高了项目负责人的地位,高校管理部门对申请到的科研经费除了扣除少部分管理费之外,并没有对项目负责人所控制的大部分费用进行必要的财务监管,科研经费俨然成为项目负责的人的“福利”或者“奖金”,项目负责人更是被学生戏称为“老板”。这种现象的存在正是由于高校管理层对科研经费的认识不足造成的,没有将科研经费当作学校经费的一部分来管理。事实上,无论从何渠道获得的科研经费,都必须作为高校经费的一部分由财务部门进行科学的管理,这不仅是高校财务制度的自身需要,更是保证科研经费合理高效使用的需要,是对科研经费提供者的负责。

(二)财务监管制度不健全 由于对科研经费的认识不足,高校管理层在对科研经费的管理上就缺乏建立科学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的意识和行动。在科研经费的管理上,由于经费来源的复杂性和科研经费账户的独立性,高校给予项目负责人较大的权利。一般只在科研经费的使用方向上制定必要的规定,在经费的具体使用的途径和数量上,多由项目负责人个人决定。高校财务部门缺乏精细化的管理制度,既不能在使用前对使用的合理性进行判断,也不能在使用后对使用的效果进行评估。监管制度的不健全导致项目负责人在科研经费的使用上具有较大的随意性,随意截留、滞留经费现象严重,不断出现科研经费的浪费和流失,甚至滋生了学术腐败现象,利用经费洗钱、套取经费的现象屡禁不止,这已对高校科研经费的财务管理造成严重的威胁。

(三)科研经费使用监管不力 科研经费分纵向和横向,纵向是由国家和政府部门设定的,横向一般指和企业合作,由企业提供经费。无论是纵向还是横向,科研经费的提供者在科研经费使用上,大多只是规定使用的范围和数量的界定。由于科研课题的专业性,学校的财务部门不具备深刻的理解和认识,缺少对科研课题进行会计项目设置的基础,导致学校制定的管理制度也大多只是定性规定而缺少具体的数据指标,对科研经费的具体监管上缺乏必要的依据,多由项目负责人自己决定项目的各项开支。由于项目负责人自身财务管理能力的不同,科研项目对经费使用要求的不同,给高校财务部门的监管带来极大的复杂性,财务部门很难对科研经费的使用做出有效的预算和决算。科研经费账户的独立性,又使其没有纳入高校经费管理的信息化平台,这更使高校财务部门被排斥在科研经费大门之外,这都不利于科研经费的合理、高效的使用。

二、财务监管介入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必要性

(一)合理使用科研经费的需要 科研经费是高校经费的一部分,加强对科研经费的监管是财务部门不可推卸的责任。尽管由于一些项目的特殊性的需要,项目负责人必须保留一部分的经费支配权,但由于项目负责人财务素养的差别,科研经费的使用常常出现一些不合理情况,如购买一些不是服务科研项目,而是服务个人家庭的物品,但以科研经费需要的名目实报实销;管理费和招待费所占比例较大等。这都不利于科研经费的健康合理使用,必须将科研经费的各项收支情况列入高效财务部门的监管之下,设立专业的会计科目、项目进行管理,对科研经费的使用进行专业的预算和决算。根据预算决定项目进行中各项费用的支出,项目结题后对科研经费进行专业的财务决算,科学处理经费结余。只有使科研经费处于专门的财务监管之下,才能保证科研经费各项支出的合理性。

(二)保证项目正常运行的需要 科研经费的合理使用是项目进行的重要保障。当前,由于财务监管的缺失,科研经费使用的随意性,使大量科研经费没有真正使用到项目研究当中。据一项调查显示,当前仅有40%左右的科研经费能用于科研,其它则大部分流失在项目之外,被肆意挥霍。这严重影响了项目的健康进行,甚至会造成项目的中断,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这用于科研的40%也存在使用不当的现象,如重复的购买器材,学术交流和出国考察花费过大等,科研经费的不合理使用人为地造成了科研经费的紧张,给科研人员带来很多研究外的问题和烦恼,影响了科研项目的正常进行,减慢了科研的进程,也减少了科研人员取得突出进展的可能。

(三)杜绝学术腐败滋生的需要 财务监管的缺失使科研经费几乎成为项目负责人的“小金库”,具有独立的自主支配权,财务人员不能在事前和事中对其进行必要的监督和管理,只是在项目结题后对其进行审签,这已是事后的统计,多流于形式。这种管理模式必然给学术腐败提供滋生的温床,随意支配科研经费的乱象此起彼伏。出国考察、学术交流等似乎与项目相关的费用居高不下,实则不过是游山玩水;突击购买高端器材看似是为科研的效果实际是洗钱的需要;至于差旅费、招待费更是毫无标准可言。尽管高校也出台很多制度遏制这种乱象的恶化,但都不涉及科研经费的财务监管,只能是隔靴搔痒,治标不治本。

三、财务监管下高校科研经费管理革新措施

(一)理念创新:科研经费是学校经费的组成部分 具体有:

(1)科研经费与学校经费的统一性。学校经费是由教育主管部门为支持整个学校的运转和发展的所拨付的费用,科研经费是由政府部门、合作企业或者高校自身为支持某个项目的研究而拨付的专款。尽管在资金来源和使用对象上存在差异,但都在高校的范围内运行,其人员组成都来自高校自身的教师和学生,在本质上两者都在为高校的学术发展和人才培养发挥重要的资金保障作用。项目运行的任何环节出现财务问题都会影响高校的声誉和发展,项目的成功与否与高校的发展息息相关,这些决定了科研经费与学校经费的统一性,所以科研经费必须接受高校财务部门的监管。一旦项目的经费到账,则立即成为高校经费的一部分存在,处于高校财务部门的监管之下,科研经费的运作必须遵守高校的相关财务制度和使用程序。项目负责人作为直接责任人,不能再片面地认为科研经费是自己申请来的,就要当作自己的“福利”来随意支配。必须创新理念,提高认识,树立全局意识,自觉接受财务部门的监督和管理,做到科研经费使用的科学化、规范化和透明化。

(2)科研经费的相对独立性。科研经费作为项目的专项资金,在使用上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在财务上也以独立账户的形式存在,但这种独立性是相对的,是建立在财务监管下的独立性。由于科研项目的独立性,其科研经费也采用专款专用的形式,项目负责人对科研经费具有较大的控制权,但这种形式并不是指科研经费完全与高校的财务部门割裂开来,而是指科研经费的使用可以依照项目的特点编制专门的会计预算和决算,不受学校整体经费使用的具体制度的束缚。但这种专门为科研项目编制的预算和决算必须受财务部门的监督,各项费用的支出必须在财务部门的监控下进行。可见,这种独立性不是绝对的,而是作为学校经费的一部分,为保证项目的独立性和专款专用具有相对的独立性,是与学校的整体经费管理相统一的。

(二)制度创新:建立科学的预算决算制度 具体如下:

(1)预算的规范化和科学化。预算的不规范是给科研经费带来许多财务问题的重要原因,一些高校和项目负责人为追求较高的科研经费,常常虚报科研费用,虚开名目,重复购买物品,甚至人为地更改国家规定的与高校分摊成本的比例,这在上报的预算上,必然高于实际科研所需,即给项目资金提供者增加了经济负担,也滋生了自身的腐败。项目进行过程的预算也因项目负责人自身财务知识的不足和研究过程中很多不确定因素的原因,预算往往不够科学和规范,多由项目负责人凭感觉编制,缺少必要的论证和预测。在实际的执行过程中多沦为形式,科研经费的使用很少能严格按照预算进行。因此,项目的经费预算必须结合高校财务部门制定专业的、规范的、科学的预算,项目人员要与财务人员充分沟通,使财务人员能深入了解项目的各项成本,使财务人员能更加科学规范地设置会计科目,据实列支。并详细了解项目进行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风险可能带来的成本的增加,提前做出预判,并在预算中有所体现。高校财务部门参与编制项目成本预算,极大地保证了预算的专业化,使科研经费的成本预算更加的完整、真实,全面。特别是项目研究使用高校现有器材、耗材和水电时,更能保证成本的比例分配更加合理和客观,有力地避免了很多项目白白使用学校的公用实施,而将预算中的这部分资金个人挥霍,或者干脆不设置这部分预算的不合理现象。这既保证了科研项目按计划有秩序进行,又有利于科研项目进行中各方面开支的范围和标准,增强了科研经费财务预算的约束力。

(2)决算的精细化和经费结余的规范处理。决算是预算执行的总结,科研经费的结题决算是对经费预算执行情况和执行结果的综合性信息资料,是科研项目管理部门和经费提供者对项目执行情况作出评价的有效凭证,精细化的决算,这不仅是对项目管理部门和经费提供者的负责,更是对项目执行人员的负责。高校财务部门要严格按照科研经费的预算编制对结题的科研项目进行精细化的决算,首先要收集各项原始的会计凭证,并将各项开支按照预算科目进行分类汇总,依据相关管理规定考核各项开支的合理性和规范性,并严格执行各项目的预算比例。其次,对于超出预算限额的开支项目,要求项目负责人必须给出合理的解释和依据。精细严格的决算是对项目执行人员的一种正确的诱导,更是对那些一直不坚定,容易掉进金钱陷阱的项目人员的一种威慑。同时,也是对项目效益情况评价的重要指标,将为项目管理部门和审计部门提供重要的考评依据。对结题后的经费结余要按照相关制度的规定科学处理,一般情况下,经费结余会自动转变为项目发展资金继续由项目负责人掌握,但具体的使用缺少方向和数量的限制,高校财务部门必须制定严格的制度规定项目的使用范围和比例,尽量鼓励资金用在器材的采购及与项目相关的科研项目上,严格控制学校管理费抽取的比例和项目人员经费的占用比例,防止经费结余被人为地挥霍和浪费。

(三)执行创新:财务部门监管使用全程 执行力疲软已是高校科研经费管理不善的重要因素,无论管理制度制定得如何好,执行乏力都是枉然,无论预算编制得多么精确,实际操作不与其同步,都会使预算变成一纸空文。所以,加强财务部门对科研经费使用过程的监督至关重要。

(1)由专人负责。科研经费是专款专用,项目负责人对其具有自主支配权,高校财务人员不能将其纳入高校教育经费等进行监督管理,这导致高校财务人员不能对科研经费的使用过程进行监督,以便及时发现问题,使科研经费使用效果最大化。高校财务人员只能在项目结题时进行经费的结算,即使发现问题也为时已晚。因此,建议高校财务部门向科研项目派驻专门的财务人员负责监管每一笔费用的支出,以预算为依据,严格把关,控制科研经费的使用范围和使用数量,促进项目负责人依据预算使用科研经费的执行力。

(2)搭建信息化平台。财务信息化是高校财务管理的现代化要求,高校常规经费管理必须通过信息化平台展示出来,做到每笔开支的透明化、公开化。科研经费由于经费来源的多样化,科研项目的多变化,使其经费管理的信息化步伐相对落后,透明度不够,这也是滋生腐败的重要原因。因此要想提高项目经费的执行力,真正监督项目运行的全程,使其在阳光下进行,必须尽快建立科研经费信息化管理平台,依照项目的特点,将项目预算、项目支出和项目决算的全程在一套软件平台上显示出来,既供高校财务人员及时监管,又供高校管理人员、项目参与人员及时监督。只要打开软件,科研经费的每一笔开支一目了然,这就从根本上保证了对科研经费的结果监管向过程监管的转变,由秋后算账的被动控制变为日日清算的过程控制,极大地保障了科研经费的规范使用。

四、结论

科研活动对高校的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于一些研究型的大学,更是成为高校活动的主体。而来自各个渠道的科研经费对科研项目的正常运行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没有这些经费作为坚强的经济后盾,很多科研项目难以顺利开展并取得成果。所以加强高校科研经费的管理至关重要,它直接影响着科研项目能否正常进行和进行的效果。而加强高校财务部门对科研经费的监管无疑是提高科研经费使用效果的最有效途径。首先,财务部门的财务专业能力,能使科研经费的使用更加规范和科学,能最大限度地做到经费使用效果的最大化。其次,财务部门的参与,有利于项目负责人及项目人员从纷繁芜杂的财务问题中解放出来,专心从事项目研究,有利于科研的健康发展和高效进行。第三,财务部门参与科研经费管理有利于防止腐败滋生,避免经费的流失和挪用,保证科研项目的顺利进行。总之,财务监管参与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对科研项目的顺利进行具有重要的意义,各高校必须将科研经费纳入高校经费管理的轨道上来,使科研经费的使用更加规范化、科学化、透明化。

参考文献:

[1]李小芳:《高校科研经费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农村财务》2010年第8期。

[2]朱宇坤:《高校科研项目经费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价值工程》2011年第30期。

[3]孙思惟、林琴珍:《高校科研经费财务管理探析》,《商业会计》2012年第3期。

[4]刘美、罗旭东、马榴强:《高校科研项目经费管理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现代服务》2013年第7期。

[5]谭红梅、张经鹏:《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审计初探》,《审计观察》2009年第1期。

[6]毛素萍:《高校科研经费财务管理制度建设研究》,《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第5期。

[7]蔡彩凤:《浅谈现行制度下高校科研经费的财务管理》,《会计师》2010年第7期。

科研财务管理制度范文2

近几年高等学校不断崛起,使得高校的范围和规模都不断扩大,给很多高等学校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和竞争。所以管理好高校的财务问题,提高学校的经济效益对一个学校的发展和进步尤为重要。目前的高校财务管理制度已经不能满足当今高校的发展需求,所以需要从资金管理制度、部门自身建设制度、人员管理制度和财务管理根本制度进行研究和探讨,制定合理的措施。

一、高校财务管理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财务管理人员的素质不高、职能和管理目标模糊不清

财务管理人员的技术水平和综合素质较低,不能适应于改革后的高校财务工作制度;另外财务管理人员忽视了内部的控制和管理,只注重使用和分配资金,没有做好记账、算账和报账工作;

(二)财务核算和财务信息不透明

对于学生的学费应用问题较为模糊,很多高校主要通过教代会进行校务公开,内容主要是预算和执行情况,由于暗箱操作,没有明确的账目公开,对于是否偷税漏税等问题没有公开,导致账目混乱。

(三)财务估算效果不理想、不实际

财政部门编制的预算和学校内部综合预算编制情况不一致,导致在预算结果上产生矛盾,最终落实后发现内部的预算小于财政部门的预算效果,使得很多项目都没有执行上级的决策,导致很多费用不翼而飞。

(四)重投入、轻考核

在学校建设和管理工作上,很多高校只注重了科研、教学,资金投入和项目投入,忽视了投入的经济效益,忽视了对资产的管理和充分利用,导致资产流失严重。

(五)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没有发挥审计监督作用

目前很多高校出现财政混乱、收支不实、管理欠规范等问题,审计中也出现了收入不入账、私设小金库、出借账户等现象。其主要原因就是财务制度在管理和设计方面不够严格。

二、高校财务管理制度的创新

(一)建立统一、完善的财务管理体制

目前的高校由单一的事业型管理向多元化管理转变,逐步成为独立法人的实体单位。财务管理内容有所改变,经济活动相对复杂,所以需要建立统一领导、集中管理和分级管理相结合的财务管理制度,对学校财务工作统一领导和部署,实行分级管理。

(二)合理编制预算计划

学校改变了原有的预算管理体制,逐渐采用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在此状况下,需要从学校整体状况出发,考虑学校的建设和未来发展,注重效益,保证重点,制定合理的财务编制计划。

(三)明确高校财务基本原则

1)依法管理原则;2)合理配置教育资源的原则

三、高校财务管理制度创新措施

要想做好高校财务管理制度的创新工作,需要做好会计核算,充分发挥资金的使用效益,其中主要的措施有:

(一)资金制度创新

1、树立开放的效益意识,多渠道筹措资金

高校需要大胆融资,实行多渠道、多方位的资金筹措方式,要求学校在办公中实行勤俭办学的方针。

2、严格控制经费支出,做好成本核算

高校需要树立效益观念,因为在长期投入不足的情况下,势必会影响学校的经济效益,支出结构混乱。所以在学校财务管理上,需要严格控制经费的支出,合理使用,保证每笔费用用在刀刃上,创造最高价值,提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3、加强财产物资管理

建立完善的资产管理制度,严格控制资产的流失。对于通入经营用和创收用的固定资产,需要建立有偿使用和折旧基金等,保证国有资产的稳定使用,防止资产流失。

(二)财务部门人员管理制度创新

1、职业道德的改良和素质的提高

优秀的财务工作人员需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工作责任感,需要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另外需要更新观念,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技术水平,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改变工作作风,完善工作技能。

2、服务意识改良

目前高校财务工作“门难进、事难办”的现象严重,导致工作效率也逐渐降低。所以需要对财务人员的服务意识进行改良,实行微笑服务,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创造良好的财务环境。

3、岗位制度的调整委派制的建立

高校财务管理制度需要实行会计人员岗位轮岗制和人员委派制,高校需要设置二级财务管理制度,统一管理学校的会计人员,建立相应的委派会计人员管理制度,包括考核制度和权利制度。会计岗位实行定期轮岗制度,扩大财会的知识范围,提高综合业务能力和水平。

(三)财务部门自身建设管理制度创新

1、跟国际接轨,面向全球经济发展

高校的教育必须实行国际化,在科研的交流和合作方面需要加强,通过国际结算、经济往来和业务交流等,改变管理环境,丰富会计核算的内容,提高管理水平,以更好的适应学校未来的发展。

2、建立总会计师制

高校实行总会计师制度,该制度需要由校长统一领导。有利于加强学校对财务的宏观调控,统一使用和管理资金,平衡各种收益,综合评定和管理财务工作。

四、结束语

科研财务管理制度范文3

【关键词】高职院校;财务管理;问题与对策

一、目前高职院校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1、预算管理意识薄弱,执行力度不强、缺乏激励与约束机制

预算管理包括预算编报和预算的执行。多数高职院校的预算管理仅停留在预算的编报阶段。有些领导和部门负责人预算管理意识淡薄,不能积极主动地参与预算管理。各部门也没有将预算做为未来工作的数量化计划进行执行和管理,预算的的引导和控制高校活动,最终达到学院总体办学目标的功能被架空。没有形成预算管理的激励与约束机制。节约没有奖励,超支没有惩罚,领导和广大教职工对预算的重视重视低下,执行预算的积极性不高,预算的权威性和约束性得不到保证。

2、没有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

财务管理制度是良好的经济秩序和各项事业成功的重要保证。目前,有部分高职院校不重视财务制度建设,未能依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财务规章制度和学校实际情况及时制定或修订各种校内财务制度,导致在经济活动发生后,没有相应的制度可依,或者已制订制度内容滞后,已经不能满足当下情形所需。财务管理制度的不健全,可能直接导致财务风险增加、资金浪费、财务管理混乱,严重影响着学院的健康发展。

3、当前的会计核算不能适应经济与高校发展的需求。

会计核算是高职院校财务工作的基础,是记录、记量经济活动的必要手段。由于高校体制原因,我国高职院校会计核算较长时期内受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预算会计、非营利组织会计等的影响,会计核算的基础较简单,采用收付实现制,不核算教学成本,不计提折旧,不遵循配比原则等,这样得出的会计信息无法对高校主体的财务状况、运营情况等进行准确的把脉,不利于高校管理和发展,更不能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趁势。

4、缺乏系统的财务分析与评价

目前,高职院校的财务管理工作还多停留在日常经济业务会计核算的层次上,没有深入地进行财务分析、评价、效益考核,更没有根据分析评价或考核意见给予必要的奖惩措施,或给学院管理者提供有用的决策信息。少量的财务分析数据也仅是停留在“收入多少、支出多少、预算收入多少、预算支出多少”等“量”上的分析,而影响本期收入变化的主要内外部因素、支出结构是否合理等“质”上的分析较少,导致财务不能系统地提供有用的经济管理信息,难以实现经费分配与经济主体权、责、利的结合。

二、提高高职院校财务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径

1、强化预算管理,严格控制经费,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全院上下重度重视预算管理对学院发展的重要作用,为贯彻党十会议精神,身为社会公共教育与经济发展推手的高等学校应响应号召,不仅要运用科学发展的方法编制预算,还要严格控制经费的支出,优化支出结构,体现“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原则,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全面实行精细化预算管理模式,增强透明度,提高管理效益,给当下预算管理注入新活力。严格执行预算,维护预算的权威性和刚性。建立预算的绩效评价与考核,明确经济责任。

2、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

高职院校必须依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财务规章制度,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在充分调研、民主讨论基础上思考如何规避财务风险,提高管理效率,规财务工作,理顺各部门关系,促进学院教学改革与发展等,制订新制度,弥补相关内容的空白。同时,还要主动修订已有的财务管理制度,以满足不断变化的环境需求。这直接决定着高职院校财务管理制度体系是否健全,决定着高职院校财务管理水平的高低。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另外,加强学院财务管理制度的执行力。可以通过制定制度实施检查计划、制度实施检查标准、按计划检查、按标准评估等手段进行引导与规范,同时制定制度实施奖惩方案,奖优罚劣,以保证制度的顺利执行并且保证执行到位,体现公平、公正的管理环境。

3、改进会计核算内容。

br>

明确收支分类,加强收支管理。新《高等学校财务制度》中对收入及支出的定义,内容与管理都进行了明确的规定,特别是收入与支出的分类与口径,较旧的财务制度比有了很大变化,财务人员在认真学习掌握的基础上,明确收入与支出的分类与口径,准确做好收入与支出的确认与计量。同时,还要狠抓收入,化化支出结构,坚持“收支二条线” ,压缩学院行政开支,降低运行成本,积极开展厉行节简活动,切实加强收入与支出的有效管理。

推行高等学校的内部成本管理,应在充分动员和组织学院教职工,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下,对学校教学、科研等活动过程的各个环境进行科学合理的管理,力求以最少耗费取得最大的成果,探讨进行教育成本核算与科研成本核算,为高职院校推行成本管理,进行成本控制,保证会计信息质量,完成受托责任,提高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等具有重要意义。

4、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财务管理评价体系。

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发挥政策导向作用,引导高校的财务管理走向长期稳定的发展道路。高校财务管理评价系统的需要建立在民主集中的基础上,通过有各职能部门统一思想认识,积极了解宏观信息和财务风险,分类指导和制定奖惩政策,对高校教学活动、科研活动、管理活动等的总体绩效和分类状况的科学合理的评价。从总体上反映高职院校在核算期间里各项活动组织与开展,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整体情况,为学院不断总结、提高、发展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评价结果应明确经济责任,与奖惩制度、个人职位调整等挂钩,努力作到在高校全体教职工的参与与监督下,充分发挥财务管理评价体系的在高校财务管理中约束与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事业单位财务规则》财政部令第68号

[2]《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财会〔2012〕22号

[3]《高等学校财务制度》财教〔2012〕488号

[4] 翟志华.高职院校财务管理的问题与对策[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6).

[5] 陈 群.当前高职院校财务管理存在问题及改善对策[j].中国证券期货,2011,(12).

[6] 吴欣然.关于高职院校财务管理分析[j].新财经,2012,(4).

科研财务管理制度范文4

关键词 科研型事业单位 财务管理 现状 措施

中图分类号:F234.3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科研型事业单位面临的内外部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科研型事业单位更加深入的参与到市场经济中来,单位的职能和经济范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我国的很多科研型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制度建设不健全。随着市场经济的推进以及科研型事业单位职能范围的扩大,财务管理环境越来越复杂,事业单位既有自己的科研任务,又是市场经济的参与者,需要参与市场经济活动,对于财务控制的要求越来越高。但是,由于长期以来自身的行政部门性质,一些事业单位的领导对于财务管理的重视不足,使得财务管理工作很难适应新形势的发展。

二、科研型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科研型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意识落后。

科研型事业单位的管理层很多都是科研人员出身,对于财务工作了解甚少,对于财务工作的重要性和作用认识不够。许多财务部门的领导干部自身对于财务工作都不熟悉,很多时候想当然的以为财务工作不过是记账收账而已,财务管理的意识相当落后。另外,由于国家对于科研型事业单位的财务工作的监督和管理仍然是按照行政事业单位的财政管理办法,主要是以收支两条线为原则,实施国库集中管理的办法。因此,科研型事业单位往往将财务工作的重点主要放在对于科研拨款等款项的预算管理和会计工作的规范性方面,要求财务部门的主要任务就是开源节流,增加资金的来源和更好地使用财政拨款。对于新形势下科研型事业单位财务工作的难度和可能出现的财务风险的认识不足,忽视了财务管理体系的建设。

(二)内部控制制度建设不健全。

很多科研型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体系不健全,不能够很好的对单位内部的各项活动进行控制和管理,难以有效的预防和评估财务风险。首先,很多单位在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方面没有考虑到市场大环境和单位内部环境的变化。随着科研型事业单位改革的深入,科研型事业单位的资金来源越来越多元化,科研单位市场经济活动越来越频繁,科研项目的资金投入规模越来越大,原有的内部控制体系很难适应现在的财务资金状况。另外,很多科研型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主要将重点放在会计核算和重大专项资金的使用方面,而对于其他的财务活动和财务行为的控制比较放松。例如,对于科研型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变动,固定资产的折旧,其他来源资金的管理、项目结余资金的使用等环节没有设置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使财务部门很难对这些经济行为进行全面有效的控制。

(三)缺乏全面的科研经费预算管理制度。

科研型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对于事业单位经济活动的管理和控制的作用非常重要,是财务管理制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通过对科研经费的预算管理,可以很好地将科研单位的资源进行优化配置,提高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率,有利于科研活动的更好开展。但是,我国的很多科研型事业单位没有建立严格的预算管理制度,对于预算编制的目的很多仅仅是为了应付相关部门的审查,预算编制缺乏准确性和合理性。另外,在预算执行方面力度不够,很多科研型事业单位存在着乱花钱,突击花钱等现象,使得预算管理不能在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体系里面发挥应有的作用。

三、加强科研型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对策

(一)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加强风险管理制度建设。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科研型事业单位职能的转变,一定要重视加强单位风险管理制度的建设。要从外部的市场大环境和单位内部的财务环境出发,对可能发生的经济活动风险做好充分的评估,做好风险防范和管理工作。例如,科研型事业单位在一些下属或者管理的国有资产和国有产业的经营活动中,要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政策和市场经济的规律来进行管理和控制,避免用行政管理手段来干预市场经济活动。另外,单位要设立专门的财务风险管理部门,建立财务风险预警系统,对于财务和会计报表以及相关资料进行分析,找出可能潜在的财务风险。对于一些贵重的资产,例如办公楼,汽车等,要通过购买保险的形式对可能发生的风险进行防范。

(二)建立全面的科研经费预算管理制度。

严格科学的预算管理对于科研型事业单位的科研经费资金能够进行很好的管理和监督,提高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率。单位一定要加大对于预算管理的重视,加强预算管理的编制和执行力度。在每年的单位预算编制时,一定要根据单位实际的收支情况和数据,进行科学合理的计算和预测,使得预算编制能够很好的反应单位的收支状况,使得年度财务状况能够有科学的管理依据。另外,科研型事业单位要加强预算的执行力度,要严格按照预算的实际要求来规范科研经费的使用情况,不能用行政命令取代预算管理,避免乱花钱和突击花钱等不合理的行为出现。

(三)发挥内部审计的监督作用。

在科研型事业单位参与市场经济活动越来越多,职能范围越来越大的新形势下,很容易出现一些领导干部利用财务管理中存在的漏洞,通过职务之便盗窃贪污国家和单位的财产,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面临严峻的考验。在这种形势下,科研型事业单位要充分吸取和学习其他市场经济主体的经验,通过成立专门的内部审计部门,对单位内部的各项经济和财务工作进行严格的内部审计,发挥内部审计的监督作用。一些事业单位成立了专门的内部审计部门,并且花费巨大的投入引进了先进的财务监控系统,对于各个部门的财务和经济活动的信息实行严格的控制和监督。

四、结论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以及科研型事业单位改革的推进,对于单位财务管理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科研型事业单位一定要看到在财务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缺陷,积极完善财务管理制度。

(作者: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会计核算中心,会计师, 大学文化,毕业于福州大学会计学专业本科)

参考文献:

科研财务管理制度范文5

疾控中心即疾病控制中心,是国家卫生部所属的疾病预防机构,主要负责国家疾病的预防、控制以及日常的卫生监督工作,其中还包括对相关疾病预防所进行的科研工作等。当前,疾控中心在社会上的地位愈发凸显,但与此同时,在其中心财务管理方面,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1 疾控中心存在的问题

1.1 认识错误

疾控中心属于国家的机关单位,由于有严格的监管,其财务管理的过程较之其他单位相对简单。其财政收支主要由国家负责调配和调拨,这样的管理制度造成大家对财务管理问题的忽视,因为单位不用考虑生存与发展的实际问题,这样的思想观念使得疾控中心对财务管理方面的认识不够,相关人员只负责管理金钱而忽略了成本核算以及相关结果的分析过程,导致财务管理方面的工作缺失。实际上,这些工作在整个财务管理的过程中还是十分重要的,要想做好疾控中心的财务管理工作,就要求相关人员从根本上改变这种错误的观念[1]。

1.2 没有明确的工作重心

对疾控中心财务管理工作认识上的缺失,使得相关人员无法对这份工作的性质以及重要性有十分明确的了解。进而无法找到工作重心,使其发生偏移。主要表现在只重视资金而忽略其他的财产管理,没有对财务做具体的数据分析。对流动的资产没有给予准确的记录和明细,不重视对相应收账目管理以及重要的资金管理,进而影响资金的使用效率。

1.3 缺少控制制度

虽然疾控中心的财政拨款是由政府负责的,但是政府只负责拨款而不负责管理和决策。政府只是利用预算这一环节,达到它对疾控中心的约束目的,然而这种约束力实际上是很微小的。但是这种做法却导致很多的疾控中心只是一味地增加预算以获取更多的财政。这种做法实际上是对财务管理制度的忽视。究其原因,无非是疾控中心内部的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制度能够约束人的行为,只有制度健全了,才能够形成有公信力和权威的管理系统,相关人员才能够通过制度的约束,做好财务管理工作[2]。

2 疾控中心财务管理问题的解决对策

2.1 重视财务管理工作,强化管理意识

加强疾控中心全体人员在财务管理方面的知识学习,有效执行财务管理制度,强化疾控中心全员的管理意识。使其在工作过程中,充分考虑工作的成本以及产生的工作效益。

做好资金的统筹规划,加强疾控中心内部管理,提高财务管理水平。通过学习相关知识,掌握财务管理的技巧,不断改进财务管理的技术和管理方法,降低成本消耗,以创造出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实现资源利用程度的最大优化。

2.2 完善财务管理制度

进一步完善疾控中心内部的财务管理制度,根据疾控中心的工作特性制定出一套适合其发展的、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加强财务管理者的管理意识,使之在财务管理的工作进行中,按原则办事。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有关财务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建立严格的内部监察制度。以确保财务管理工作的有序进行。

2.3 明确财务管理的工作重心

财务管理工作有其工作重心。作为疾控中心的工作人员,想要做好财务管理工作,首先要明确其工作重心。依据重心对财务管理的方向做出相应的调整。建立健全的成本核算体系。实现资金效益的最大化,是疾控中心财务管理的最终目标。与此同时,要对其可能产生的现金风险做好严格地控制,以防遭受经济损失,使得整个疾控中心的利益受损[3]。

另外,疾控中心内部要优化利用资源,尽量节约成本,减少成本消耗。合理利用资源,使资源的优化利用率达到最高。

同时要对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和应付账款做好账目明细,以便疾控中心的工作人员对其财务状况有清楚的了解,强化内部的资金管理。在疾控中心整体的运作过程中,对成本进行精准核算,尽最大可能降低成本消耗,建立绩效考核制度以计算疾控中心内部人员完成工作的情况。

2.4 完善内部控制制度

疾控中心的管理阶层及财务部门应该对建立内部控制制度给予相当大的重视,通过完善疾控中心内部的控制制度,建立起人、财、物一体的内部控制制度系统,与政府对中心的宏观调控相互配合,双管齐下,以确保工作的顺利进行。

在财务管理方面,要充分利用中心内部的监督职能,把相应的财务记录做好,并对财产明细做出定期的检查与结果分析,以确保账目与实际收支情况相符。

2.5 依据运营情况,建立财务信息管理系统

利用网络管理财务信息状况,提高业务人员的综合素质与管理水平。通过工作人员对网络的熟悉,进而促进整个管理信息系统的完善。

由于疾控中心财务状况比较复杂,数据较多,建立网络信息管理系统,大大减少了财务管理过程中的数据错误以及工作疏漏,不但节省了财务管理工作过程中的人力、物力、财力,同时也降低了财务损失的风险。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财务管理工作的科学性及工作效率,促进工作的有效落实[4]。

3 加强疾控中心财务管理的意义

财务的支持,是确保疾控中心各项工作顺利开展的前提和基础,资金的正常运转和有效流动,对疾控中心正常行使其职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只有保证财务状况的良好,加强财务管理,建立完善的内部监督机构,才能确保疾控中心工作的顺利开展,合理有效地利用医疗资源,降低成本消耗,进而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

4 疾控中心财务管理的活动特点

第一,财务管理方面的职责与活动内容形式相对简单,工作流程不同于其他机构的繁琐,无需个人经营管理,消耗过多时间。主要由国家统一管理,宏观调控,但疾控中心内部仍需要有专业的财务管理人员配合工作。[5]第二,疾控中心致力于疾病研究,科研、卫生监管等活动,属于服务性的非盈利性组织,所以其收入来源相对比较单一。由于受政府拨款限制,所以其预算不能依据个人意志,在工作的过程中需要控制成本。

科研财务管理制度范文6

关键词:财务管理;模式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5年1月15日

一、高校财务管理现状

(一)财务管理观念落后。在目前的新形势下,高校的财务管理目标已经不再是单纯地追求社会效益,这就使得高校的财务管理变得更加重要,同时也对高校财务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要求财务管理能够更加严格地控制和防范好财务风险,并尽可能地降低筹资的成本,以使得高校的经济效益最大化。

(二)资金运作方式落后于高校发展

1、筹资渠道单一。长久以来,由于我国的计划经济体制,很多高校到现在仍然不能很好地适应在现阶段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开拓筹资渠道,这也是目前高校发展缓慢的原因之一。目前,高校可以通过多种渠道进行筹资,从而改善办学条件:一是在学校建设过程中,通过向市场上的企业筹资而获得资金;二是发展高校的科技项目来吸引社会中的投资;三是通过向银行贷款吸收资金。只有通过各种方式来向社会借助力量,并运用新的筹资机制才能够使得高校进行快速稳定的发展。

2、预算管理存在缺陷。财务预算是高校的财务管理中最为重要的一项工作。财务预算是决策目标的具体体现。目前,我国的多数高等院校对于如何科学合理地使用各项事业经费,仍然存在着很大的盲目性。在使用事业经费时往往没有一个系统的计划,而制定的计划却不合理,与实际高校的发展方向并不一致,这就使得经费出现盲目使用和浪费的现象,由于资金的安全缺乏合理性,最终导致了高校的资金分配出现了问题,在需要资金的项目中没有足够的资金投入,而在不需要大量投入资金的项目中却投入了大量的资金,这也使得高校的发展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3、资金使用缺乏计划性。根据现行的财务制度来说,高校凡是涉及到重大项目,需要大量资金使用时,必须经过集体讨论来决定资金是否使用合理、科学,禁止独断专行。且高校重大的财务项目应公开透明的在校内公示。对于那些非常规的重大财务事项,应主动向主管部门进行备案。在责任方面应采用签字负责的原则,出现问题追究到人。在校内建立起一套以责任追究为主体、绩效评价为重点的管理制度,并实施定期检查财务制度。但在实际的财务管理中,资金使用并不透明,在使用的过程中也没有按照预算而进行。

4、投资决策不力。随着国家开始加大对校办产业的扶持力度,高校也开始不断地加大办学力度。随着学校通过各种形式向经济实体转化,使得高校的经营性资产大幅度地增加,这也使得高校渐渐地融入到市场经济中去。但完成这一系列的动作需要有合理的决策制定者,只有通过充分的调研和民主集中讨论,才能够尽可能的将投资决策趋于合理,最大限度地降低教育投资的风险。

(三)财务分析指标体系有待完善。随着国家对教育行业的大力扶持,教育行业也因此而得到了飞速发展,高校的办学规模以及可控资源正在不断增加。市场经济的活跃也带动了高校的经济,高校的经济活动也变得日益丰富,这也使得财务风险变得更大,而财务分析和财务决策的压力也变得越来越大。高校财务管理的重点也从以前的资产管理变成了财务分析和财务决策。

二、高校财务管理模式改革与创新

高校财务管理制度的建设是现阶段高校财务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旧的财务管理制度已经无法满足现在的财务管理需求,同时也无法有效地对财务管理进行限制。因此,在构建高校财务管理制度时,应根据目前的社会经济环境和学校发展的实际情况来制定一系列的规章制度,以使得财务管理工作能够兼备原则性与灵活性。

(一)创新财务管理新理念。随着高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经济活动日益复杂,高校的财务管理活动的内涵与外延均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这就对高校的财务管理工作提出了新要求。为此,首先要做的就是创新财务管理的理念,应该树立成本与效益并重、货币时间价值和财务内部控制等重要理念,这样才能在高校规模扩大之后实现科学发展。

(二)建立垂直的财务管理体系。财务管理首先应把握好“集权”和“分权”的程度,建立自上而下的垂直管理体系。为了更好地促进院校的教学与科研顺利进行,各单位只能按照院校主管财政部门的规定自行安排经费的使用,但是资金的来源则必须由院校进行集中控制,由院校对资金进行统一安排与分配。“集中控制”并非意味着一定要实行“集权”。院校财务决策管理过程目前尚无明显的区分,决策主体是院校的党委班子,最终构成“统一领导、一级核算、二级管理、专项调控”的财务管理体系。

(三)完善预算管理制度。高校在编制预算时,收入预算要从实际出发、积极稳妥;支出预算要坚持统筹兼顾、保证重点、勤俭节约的原则,对经常性支出要严格控制,资本性支出要适度合理,要优先保障发展目标项目急需解决的问题,以促进可持续发展。在国库集中收付制度下,高校的资金不再直接下拨,而由财政收付中心将预算以指标的形式下达给预算单位,国库集中收付要求预算具体准确,各预算单位按指标的数额分月编制用款计划,财政部门批复计划后给预算单位下发用款额度。这就要求预算要实事求是。预算经审查批准后,单位预算的执行将贯穿整个预算年度的始终,各部门应当严格执行预算,通过对预算执行情况的分析,若预算数与实际执行数存在重大差异的,要针对存在的问题探索措施。

(四)健全财务总监机制。一是建立财务总监制,分别设立各二级部门的财务总监。总监的级别可根据各二级部门级别确定;二是各二级部门的财务人员根据业务需要,由总监确定岗位,院校总部委派或自行招聘;三是加强院校总部财务部的力量,保留院校总部的核算、院校报表合并、对二级部门财务稽核、对二级部门财务总监进行考核以及院校制度编制等职能;四是建立会计核算中心,进一步对经费的使用做好事前预防、事中监督和事后核查等工作。

(五)建立统一的财务管理制度。为了保证院校整体的有序运行,院校总部应根据二级部门的实际情况与特点,制定操作性强的财务管理制度。根据国家财经法规与会计准则统一所有二级部门的会计政策,规范二级部门重要财务决策的审批程序和账务处理程序,提高二级部门财务报表的可靠性与可比性,同时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计算机网络系统,将下属二级部门的财务信息均集中管理。院校总部财务主管可以随时掌握各二级部门情况,及时发现问题。

(六)建立并有效实施内部控制管理制度。从建立起完善的内部财务控制制度开始,健全各项财务活动的管理制度,比如基本财务管理制度、预算控制制度、筹资管理制度、决策管理制度、电算化管理制度等。建立起制度后更重要的是要能够严格地执行各项内部控制制度,并建立起有效的监督体系。因此,学校财务部门要加强与内部审计部门、监察部门的配合,加强内部控制的监督力度。

(七)建立科学有效的绩效评价体系。借鉴企业的评价指标,高校应设计出一套符合自身实际情况并能反映财务状况及绩效运行的指标体系,如资产负债率、资本积累率、就业率、人均教学收入、科研成果利用率等等,对于部门、个人的业绩,如不能清楚量化的,也应该设计出一套合理的评分表,就客观实际情况进行打分以评价出部门和个人的绩效状况如何。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我国高校的财务管理模式仍然存在着较多的问题,因此为了学校能够更加科学高速地运行,提高对学生的教育水平,每一所高校都应该考虑结合自身的情况科学合理地对财务管理模式进行改革与创新,通过实践探索寻找最适合自身的财务管理模式,以切实地提高办学效益和对人才的培养质量,促进学校教育的健康发展,为国家输送数量更多、质量更高的人才。

主要参考文献:

[1]李素珍.校院两级管理体制下高校财务管理模式探讨[J].财会通讯,2011.29.

[2]吴力佳.基于经营理念下的高校财务管理模式优化[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