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当代文学一体化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当代文学一体化范文1
心灵的圣地——读《乡邦札记》
心灵的背景与乡邦的滋味——论《乡邦札记》中的日常生活
废墟上青草如歌——读丁宗皓散文集《乡邦札记》
散文集《乡邦札记》的创作观——与作家丁宗皓的对话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电影批评
清代涉宋玉考据与宋玉传播
消极自由?积极自由?——20世纪中叶中国知识分子对两种自由概念的分梳
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构成要件新探
我国农村流通组织市场结构与绩效分析
我国城乡一体化多梯度性分析
中美印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比较分析——基于灰色定权聚类模型
再探我国公共产品定价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高校无现金收付结算模式研究
餐饮品牌建设过程中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以锦州市餐饮企业为例
论晚清社会小说的解构主义审美理想
伤痛与救赎——贾平凹长篇小说《古炉》研究
家园的衰朽——巴金与岛崎藤村的同名小说《家》比较研究
上古汉语第一人称代词“朕”的指称和语用功能考察
汉语新词语与邻近词语集合的关系辨析
80年代的博弈
当代文学的写史问题——有关“共和国文学生产方式”课题的一次漫谈
当代文学史的“另类”叙述——读李洁非的《典型文坛》
“本体”的进入与问题的重识——解读李洁非的延安文学研究
民族志视野与战时中国文学乡土叙事研究
诗与哲学之争的现代嬗变
中国当代文学自主性的建构
论席勒的自由观
鲁迅与库切小说中的他者化比较
《女巫》的恐怖美学与情感指向
《孙子兵法结构研究》序言
《孙子兵法》的话语文本和理论建构
孙子兵法研究的体系性突破——评付朝教授的《孙子兵法结构研究》
中亚的地缘战略博弈现状及对中国的影响
试论政治解决克什米尔问题的背景因素
论20世纪初中国大众化
法社会学视角的“移风易俗”——聚焦A市殡葬改革
论中国对东盟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
收入分配与经济增长研究的逻辑线索
完全资本流动下的企业集群分析
一个人的文学史如何可能
建构散文与散文史研究的高地——丁晓原与范培松教授关于散文的一次交流
独具风采的散文史——读范培松《中国散文史》
与“生命”对话的史学叙述——读范培松的《中国散文史》
上帝死了,语言活着——谷川俊太郎诗集《minimal》论
认同与批判——乡村政治文化视域中的阎连科小说解析
论晚清政治小说作家
论间色法在《红楼梦》叙事中的运用——也谈曹雪芹原作中史湘云之结局
《当代作家评论》2009年第3期目录
奥赛罗悲剧的病态人格根源
《纯真年代》的女性主义解读
陈乾初《大学辨》研究
30年来党的民族宗教理论和政策的新发展
试论解放思想在中国化历史进程中的重要作用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鲜明的中国特色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开放性
环境侵权纠纷解决机制探究
引入风险的矩阵对策最优策略研究
当代文学一体化范文2
引言
英国文学从产生到发展经历了一千余年的历史,并且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成就,对于世界文学体系尤其是世界英语文学体系具有重大的影响作用。而从18世纪至今,英国当代文学的崛起十分符合社会历史的发展规律,这不但代表了文学体系的变迁,也代表了整个社会的变化。当代英国文学在同时期具有不同特征,并且在自身的文学作品中具有不同的表现特征。英国文学在14世纪之后就开始繁荣发展,尤其在16世纪之后,英国自身的国力与经济逐渐增强,国家民族主义不断高涨,因此让社会文化也逐渐形成了文艺复兴的繁荣局面。从18世纪开始,各界人士纷纷开展了文学活动,小说、诗歌等文学创作热情空前高涨,这对英国文学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并且当代英国文学也开始发展起来。在如今,英国文学已经成为了一种传递文化的工具,将社会变化与生活结合在一起,并且与欧洲其他国家的文化相互碰撞交融。因此我们需要梳理与归纳英国当代文学的发展,以便更好地了解与认识英国文学的发展特征。
一 当代英国文学主要类别发展概述本文由收集整理
1 发展背景概述
在19世纪,英国社会从封建专制过渡到资本主义制度,这一时期的英国在文化意识上产生了深刻的变化。随着社会经济结构产生的巨大变化,英国文学艺术方面也得到了迅速的传播。19世纪的英国文学开始不断在发展中汲取养料,作家们也在社会变革中寻找创作的突破点,而现实主义就是在英国社会剧烈碰撞与矛盾冲击中产生的。这一时期的英国文学可以说已经被现实主义所涵盖,人们要求文学作品需要关注社会与人生,对群众个体产生的思想意识要多去关注。
2 当代文学发展概述
可以说英国的启蒙主义运动对于这一时期的英国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作用,尤其是产生的新古典主义思想在全欧洲范围的流行。而当时英国带领王朝复辟的德莱顿就是这一时期新古典主义的代表。德莱顿在自己作品中阐述了对于新古典主义提出的思考,他提倡压抑情感,抒发理性的情绪,并且对文学作品强调了道德教育的职能。他反对僵化的创作思路,这使得英国产生的新古典主义思潮并不会死板单一,并且也被后人所接受与继承,促进了当代英国文学体系的发展。
在英国新古典主义思潮的作用下,当时的英国散文开始迅速发展起来,出现了以约翰逊为代表的散文家与笛福、菲尔丁等人为代表的小说创作者,同时这一时期的杂志报刊的发展促进了英国当代散文的发展。许多当时的散文名家都曾经给报刊杂志社写过作品,尤其是散文家艾迪生首创的《旁观者》报,对于后期的英国报刊文学发展起到了促进的作用。相比其他报刊只是单一地报道新闻事件,《旁观者》更多地是对社会文化艺术进行鉴赏,提倡人们提高个人修养等内容,能够提高英国整个社会的文明程度。报纸中,艾迪生会用华丽优雅的笔法来描写形形的人物关系,加上一些温柔的讽刺,让这份报纸在当时大受欢迎。
整体来说,这一时期的英国文学创作的主要潮流趋势就是现实主义文学引领着当代英国文学的发展方向,并且英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创作风格主要是用真实的视角来还原现实生活,对社会底层的小人物的生活状况要认真关注,并且以小人物的视角来展现出社会的腐败与黑暗,这就是现实主义文学创作的核心。
我们从分类上来归纳,这一时期的英国现实主义文学具有三种特征:第一是讲究作品细节的真实性描写,英国的现实主义文学最核心的特征就是要求还原真实历史,用具体的人生场景来反映出英国当代社会生活。这些现实主义的文学作品是用真实形象与具体描写来吸引读者的,所以可以让读者感受到真实的情感。例如,这一时期的女性主义思想就贯穿在部分作品中,通过文学作品来表现出英国妇女的权利,如简·奥斯丁创作的《傲慢与偏见》就描写了英国中产阶级真实的日常生活,用诙谐幽默的语言来将妇女与婚姻的关系表述出来。第二就是作品形象中的具有的典型性特征,能够用生动的人物形象来高度概括生活中现象的本质,并且会对不同人物性格刻画出真善美的人性。这种表达风格与自然主义相比,让人物有了生动的性格,使故事不会再单一空洞,而是真实地记录了生活。第三就是对作品的客观性描写,许多文学作品融合了作者自身对于客观生活的感悟,加上具体的语言文字描写,使得不同读者群体都能够领悟到文学作品的内涵。
二 当代英国文学的发展现状
英国文学受到文化力量的影响,而它最初发展的时候并不是书面的,它是通过人们口头来传述的。当文学中的故事传播实现了发展,才开始被人们创作。当代英国文学遵循自身的发展规律,从自己形成的那刻起,就开始建立起符合自己国情发展的文学体系。
1 戏剧文学创作的突破
这一时期的英国文学打破了原来的局面,让长期难以得到发展的戏剧实现了长足的发展,并且巧妙地结合了欧洲传统古典戏剧的形式,对当代社会问题进行了辩驳,给当代英国群众带来较高的艺术审美。而英国戏剧创作是在50年代后期,通过具有新鲜活力元素的剧本在戏剧舞台上展现出来,如《愤怒的回顾》、《卖艺人》等。这些戏剧都通过有限的对话来展现英国当时社会的生活情况,并且配合英国当代戏剧演员的演出直接描绘出当代戏剧的深刻内涵。
2 小说创作的多元化发展
在世界大战之后,产生了战争文学,虽然世界大战之前产生了具有细微动机的当代作家,但是在战争之后的新现实主义小说却更加受到人们的关注,如乔伊斯撰写的《尤利西斯》就是以深入的角度来描绘英国现代都市中人们的生活状况,用大胆的语言来揭示社会的面貌,将群众的庸俗与猥亵都刻画了出来。这些战后产生的小说,具有强烈的语言攻击力,在当代英国文学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二战后当代英国文学体系中产生了许多青年作家,他们并不是展现人们心理的阴暗之处,而是对人性的丑恶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加以描写,尤其将当代英国各个阶层的人们的争斗描绘出来,如《蝇王》就能够将这些内容很好地表现出来。在这一阶段也出现了许多愤怒的青年,他们多数出生在工党领导的社会中,接受了高等教育。当时这一时期的英国社会依然具有明显的阶层观念,因此出现的作家具有新的含义,如西利托写的《长跑运动员的孤独》,就是用隐喻的方式表现出社会底层青年对统治阶级的不满与愤怒。另外,这一时期也产生了许多女性作家,她们以女性的角度来审视婚姻、爱情、职业等问题,这也表示了当代本文由收集整理英国文学的进步,如女作家多丽斯·莱辛创作的《屋顶上的女人》等。
3 诗歌与戏剧创作为文学奠定了基础
当代英国诗歌主要通过特殊的形象与变化的韵律而受到人们的喜爱,并且通过与其他国家的民族文化的对比来展现西方当代文明,这一时期的诗歌对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如艾略特的《荒原》等,都是当代文学的典型作品,对历史与生命都有着深深的思考。在二战之后,英国诗人们的创作开始变得质朴,用一些比较强烈的语句来刻画出群众内心渴望和平的情感,并且形成了自己的特征。在二战结束之后,诗人们创作的诗句都呈现出朴素的特点,用较为敏感的语言来刻画当时社会群众的内心。
三 对当代英国文学的发展思考
当代英国文学经历了不同时期的文学意识的冲击,以独特的面貌走进了新的时代。在几百年的发展过程中,英国文学体现出一种坚强勇敢的态度,体现出自身的英伦特色与创作者的特征,尤其是新时期的英国文学,不只是历史的传承者,也能够体现出国家的发展规律与文学艺术的魅力。一直到今天,英国文学依然对现代社会的文化意识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尤其是英国戏剧与小说方面,都极大程度上保留了传统,而不同时期的作家也会不断创新,保持着创作的特色。创新也增强了当代英国文学的内涵,并且极大地推动了这个文学传统。它们不同于其他国家的文学作品,在欧洲乃至全世界都独领。
随着当代世界文学的不断发展,各个国家的文学体系内容都有了或多或少的变动,而文学不只是对于语言的描绘,更重要的是具有承载历史的内涵。对于当代英国文学来说,戏剧、小说等多种文学形式打破了传统的文学形式与格局,而这种新的文学艺术手法与语言形式是符合现代社会旋律的,更加适应当代英国国情与时代的精神面貌。随着英国当代文学的发展过程,文学形式在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之间不断移动,并且建立起的新的秩序是符合历史与时展的。创作者的意识形态与美学价值的提高也深深地影响着当代英国文学创作。与此同时,受到全球一体化的影响,传统的各阶段的英国文学效应已经被打破,所有的文学特征也不只是作用在自身时代的范围,而是聚合在一起,共同为世人呈现出当代英国的国情与社会现实。
英国当代文学蕴含的前卫性质就本质来说,是一种精英文学,不能排斥以现代派为主的其他派别,更不能拒绝现实主义文学的结论,而是应当更具有文学内容而不是简单的艺术形式。如果一直坚持传统的现实主义文学,而忽略了现代派文学的重要性,那么英国当代文学就会呈现出许多缺陷。我们要对所有文学形式与派别都一视同仁,才能让英国当代文学长久地发展下去。
当代文学一体化范文3
摘 要:18世纪之前的西方文化艺术让我们嗔目结舌。从毕加索到莎士比亚,中世纪到今的艺术家不停地刷新艺术记录。我们如何正确的看待,欣赏这些灿烂辉煌的文化艺术遗产?跨文化交际作为一门新兴的专业学科,国际交往日益频繁、全球经济一体化的特定时代产生的产物。我们该如何运用这种角度分析法国的音乐历史?它的价值和经验何在?本文主要按照法国音乐历史的发展分期为界限进行论述。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中世纪、文艺复兴时期、巴罗克文化
文化是一个博大精深的抽象概念,内涵深广,绝不能简单概括。而音乐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断发展,繁荣。故而把音乐价值作为研究对象,不仅可以加深我们对音乐艺术脉络的了解,更可以为文化价值的探讨做出重要贡献。
对于任何一类文化研究,首先我们须以一个固定,特别的身份进入,因为不同的身份及角度可以得到不同的理解。本文便是选取从跨文化交际角度浅析法国文化中的音乐历史。
跨文化交际是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特征背景下应运而生的,该领域的研究无疑是为了适应日益发达的跨文化国际交往及人际交往的需求。该学科研究不同文化背景形成的价值取向、不同的思维方式差异、不同社会结构造成的角色关系、行为规范的差异,及其不同民族习俗所积淀的文化符号、代码系统的差异。这些研究不但需要进行深入的理论探究,还需注重实际的应用研究。从跨文化交际角度下的分析音乐文化,不仅需要了解音乐的表面层次,还需建立自身的音乐审美性,培养自身的审美能力。
拥有优秀艺术传统的法国,历史上曾经出现过吕利、柏辽兹、古诺、比才、德彪西等享有世界声誉的音乐理论家和作曲家,法国音乐家们曾经创作出许多流放百世的音乐经典作品,为丰富人类的音乐遗产做出过重大的贡献。故而对其艺术的研究极具价值。
一、中世纪的宗教音乐
在中世纪的欧洲,基督教在意识形态领域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表现在音乐方面便是宗教音乐的绝对统治地位。法国的宗教音乐始于公元5世纪,5世纪至7世纪是它的全盛时期。从12世纪后半叶到13世纪出现了以莱奥南和佩罗丹为代表的狄斯康特乐派。14世纪至15世纪初,欧洲经济繁荣,王权势力巩固,于是,音乐领域出现了预示着文艺复兴时期到来的“新艺术”法国是新艺术的发源地。代表人物是马绍。
然而除主导地位的宗教音乐外,法国的世俗音乐也不断气发展。流浪艺人和吟唱诗人是中世纪世俗音乐的创作者、表演者和传播者。包括了田园歌、晨歌、史诗歌、对唱游戏歌等。譬如,法国南部的普罗旺斯――吟唱诗人的汇集地。再如代表作品《罗班和马里瓮》。
面对如此磅礴辉煌的中世纪音乐,我们该如何理解?我们应该立足于一个宏观角度,不仅从我们自身所属的文化价值观出发,更应带着辩证分析的眼光看待艺术价值。建立在巨大文化背景差异上的法国音乐艺术,需要一种融合中西,分析综合的眼光去审视。
发展到文艺复兴时期,法国音乐空前繁荣。世俗音乐与宗教音乐并驾齐驱,人文主义思想激起了音乐家们的创作热情。这一时期的音乐冲破了中世纪音乐理论的束缚,音乐范围不断扩大,音乐的表现力度大大提高,复调音乐达到全盛。这种发展不仅是艺术自身的发展,也是西方思维方式发展的产物。宗教音乐其实,西方世界只有上帝,唯上帝存在。这一时期的音乐仍然停留在外在层次,音乐多维宗教政治服务。发展到文艺复兴时期,“人”的发现极大地填补了上帝论的局限。人的创造力为艺术的实质性发展提供了精神支持。讲艺术的发展拉回正轨。而我们在看待这一时期艺术发展时,更倾向于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价值,譬如国内对于该时期作家作品的大量研究。这个共同认知便是跨文化交际带来的切合点。
二、革命时期的音乐
法国18世纪中叶,意大利的喜剧传入法国。喜剧以其题材幽默,亲民性极大地影响了音乐艺术产生了“严肃喜歌剧”,“拯救歌剧”等形式。他们最大的特点便是和时代密切相关,反对封建等级制度,宣扬人的贵贱不取决与出身,而取决于人的品质。出现了优秀的代表人物凯鲁比尼和勒絮尔。法国大革命时期的音乐对后来的法国艺术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在看待这一时期音乐发展变化时,我们必须牢牢把握巨大的时代背景,这是分析艺当时法国社会方方面面的核心点。正如我们在分析我国三四十年代的解放区文学,沦陷区文学一样,我们应当立足与法国当时的社会现实中去,这样得到的体会才能真实可靠,经得起推敲。一般而言,从跨文化交际角度分析必然会产生两种完全不同的思维视角,但是其中相通的地方使我们更应该注意的。
三、独特的巴洛克音乐
“巴洛克”是17世纪初直至18世纪上半叶流行于欧洲的主要艺术风格。最具影响和表现力的便是歌剧艺术。它是将音乐、文学、戏剧、,美术等结合在一起的一种综合性艺术。最早产生于佛罗伦萨,后来在罗马,威尼斯等地得到极大的发展。法国的歌剧的奠基人是吕利。最早的歌剧创作多取材于古代神话,历史英雄故事。到18世纪中叶,拉莫牧歌式风格的歌剧问世,法国歌剧艺术得意振兴。拉莫是继吕利去世后法国最杰出的音乐家之一。
从整体将18世纪前的法国音乐文化在不断发展进步。为现代法国音乐文化奠定基础。在分析层次,我们不能采用分析我国传统音乐文化的眼光去看待,要置身与法国悠久的历史中,带着我们自己的观点去审视法国的音乐文化,这才能正确地从跨文化交际角度去理解。不仅看到它在当时的进步作用,而且应该看到它的不足。从两方面全面的把握这种音乐文化。
正是因为跨文化交际的存在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恰当的角度,打消我们在欣赏过程中产生的迷惑。理解性地面对此类文化现象。更加公正的解读。一方面有利于我们更好的理解西方文化,同时也丰富了我们的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辩证化的缝隙方式必然会带来理性的思辨理解。但是,我们需注意:有时候因为现代科技的发展拉近了人们之间的时间和空间距离,却无法拉近人们之间的心理距离。不同的国家、民族由于不同的历史渊源、不同的社会习俗,形成了特定的文化背景,特定的文化背景又形成了不让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社会规范、语用规则,所以这些因素给跨文化交际带来的潜在的障碍、低效率的沟通、相互间的误解以及可能导致的文化冲突,都会给人类带来不必要的灾难。所以我们更加有必要把跨文化交际提高在一个宽广的层面上去应用。不仅仅是用于文化研究,语言交流,社会现象的分析等等。跨文化交际的价值无所不在的。应该与时俱进,不断注入新的内涵,更好地适应丰富多样的新时期。(作者单位:陕西省西北大学文学院)
参考文献
[1] 苏旭,世界各国文化概览,法国文化[M]文化艺术出版社
当代文学一体化范文4
在随后的圆桌对话中,两国作家一致认为文学在21世纪依然是两国精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能忘却精神的创造,不能忘却对人类的温情与关怀,作家应该在传承民族文化、维护社会公平和正义中扮演重要的角色,为在新世纪文学的辉煌做出新的贡献。一些作家还对自然、文化生态环境的恶化表示了忧虑,对文学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应该承担的角色阐述了各自的见解。
这里摘要发表北京外国语大学张建华教授与俄罗斯作家拉斯普京的发言。
――编者
张建华:俄罗斯作家没有出卖人民、抛弃人民
当代俄罗斯小说表明,俄罗斯文学的未来并不像诗人勃洛克所说的是在她的过去。尽管如今无论在俄罗斯,还是在中国,文学的状况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边缘和凌乱。今天人们的价值观发生了急剧的变化,文学领域的市场化和商业化进程出现从未有过的急速,但是如同其它艺术形态,如音乐、美术、建筑、电影和电视艺术一样,文学仍然继续正常地存在、发展与更新,并且以不同的方式改变着生活。在这进程中有些东西诞生,有些东西消亡,有些东西瓦解,而有些东西成熟。当代俄罗斯小说能让人感到有趣的起码有一点,那就是她仍然在反映着时代,展现着俄罗斯人民的精神风貌,让我们了解俄罗斯近几十年来发生了怎样的变革,俄罗斯作家在关心着什么,当代俄罗斯文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当代俄罗斯文学仍然保持着其独有的经典特征,俄罗斯优秀作家们仍然坚信文学对人的人文关怀,坚信作家应该关注人类的命运,应该成为为崇高的全人类的理想而奋斗的战士。他们仍然站在俄罗斯人民的一边,没有出卖人民,没有抛弃人民。
拉斯普京:人们视而不见世界面临着危机
世界从20世纪80年代到现在,不止是20年的时间,而是完成了两个千年的跨越。从外在的形式到内在的本质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世界的希冀如何存在?以何种形式存在?这些变化既包括意识形态的纷争,也有来自伊斯兰极端宗教主义的威胁等等。
20世纪60年代,“罗马俱乐部”的学者们曾经预言,自然界将面临巨大的威胁。在此之前,尽管我们的世界也有种种缺憾,但这一次,学者们撰写文章,以具体的证据表明,我们的世界只能再存在20-30年的时间。我们面临着水、土地等危机,而人类并未采取什么措施。现在看来,世界存在的时间比学者们预言的要长了一些,但回想起来,“罗马俱乐部”的学者们也没做什么具体的工作,就销声匿迹了,他们只是着实让世界上各国的人们吓了一大跳而已。但毕竟起到了某种警示的作用。
众所周知,今天世界环境被破坏的速度,要比20世纪五六十年代快百倍。而人们不知为什么,反而处之泰然。技术在进步,人们千方百计地延长人类个体的寿命,即每个人的生命,而我们的自然与世界可以存活的日子却越来越短。好像个体寿命的延长是对世界濒临毁灭的一种补偿。而人们也为这方面的任何一次技术进步感觉到安慰不已。
新技术的确带给我们很多方便。如今天的作家们,包括我都用电脑写作。而我还是相信某种神秘主义的因素。普希金用鹅毛笔写作,所以至今人们也认为他是天才;契诃夫虽然已经用金属笔写作,但他毕竟还能亲手去勾画出每个字母,在手稿的增删中,他的才思也不断地流动。电脑的确让我们书写的速度加快,但这种方式抹杀人的思维,而且,写出的东西已经不是人与人交流的手段,而是人与电脑交流的结果。电脑形成的文本再也不能体现自然与人类心灵及思想的美感与深度,不能胜任表达人类心灵与思想的细腻之处。
虽然有人大胆地预言,并且有人真诚地相信:今天的诗歌远远超过一百年前,即19世纪的诗歌。在我看来,这是不可能的。说到这里,我可能把大家都吓坏了。我认为现在的人们像鸵鸟把头藏在翅膀下一样,对世界面临的危机视而不见,以此掩饰自己的惊慌。我的悲观看法是:在新的千年中,世界可能也只能存在一半的时间,即最多再存在五百年。我这么说是有根据的。只要看看现在的孩子们的思想,他们在思考什么、学习什么,他们对生活如何理解,又在向生活索取什么,我们就会明白这一点。
再举个环保方面的例子: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贝加尔湖刚刚开始受到污染。当时有大量的作家联名发表公开信,站出来向全社会大声疾呼。而一两周前,当有输油管要经过湖区附近时,却只有为数不多的作家对此表示关注。当然,输油管是需要修建的,包括中国在内的国家都需要俄罗斯的石油。可是,应该把管道修建得远离贝加尔湖。
当代文学一体化范文5
一、直面缺憾:我们失去了什么
历经拨乱反正、引进趋新和体系创造的步步足履,新时期的文艺基础理论建设无疑是成就巨大并令人鼓舞的。改革开放的历史机遇和文艺复苏的时代大潮,为理论家的创造和理论的推进提供了适宜的精神生态和广阔的话语空间,文艺理论的观念更新与学科拓展赢得历史的尊重已经是不争的事实。然而,我们对文艺理论实绩的真诚崇敬并不能抹去理论研究自身的缺憾,我们对理论走势的欣喜也难以开释对理论困窘的深层焦虑。对于21世纪的我国文艺理论建设来说,得到的已成为过去,而失去的却要影响未来。于是,直面缺憾,检视我们这些年在文艺基础理论建设方面失去了一些什么,也许对构建文艺学当代形态更具启迪意义。
缺憾之一:文艺基本理论研究的边缘化,让我们失去了聚焦文论本体的自信。市场经济带来的社会转型和商品大潮对人们价值观念的巨大冲击,使文学艺术及其理论一道被置身于一个告别和进入、解体与建构的动荡时期。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文艺失去轰动效应,经济的“热”和文艺的“冷”形成鲜明的反差,以致出现精神审美功利与物质实用功利的悖反,作品的艺术价值与衡量作品的经济杠杆之间的反差和艺术消费中“曲高和寡”与“媚俗获众”的错位,文学日渐偏离“社会代言”和“文化主打”的中心位置,文学和文学理论的“边缘化”即由此而生。在文艺理论领域,其边缘化不仅表现在这些年来的文艺研究远不如经济学、法学、政治学、社会学、管理学等社会科学的理论研究那般红火和抢眼,还在于文学理论的“研究”本身也被置于边缘化处境。譬如,文学理论研究队伍的边缘化——理论研究人才流失,甘坐“冷板凳”的学者越来越少;文学基本理论研究的边缘化——扎扎实实从学理本体和基本问题上做“功夫学问”的人在分化和锐减,而赶时髦、求新潮、扮“黑马”、标新立异走“捷径”的投机学人越来越多;还有文学理论研究学科目标的边缘化——即以所谓应用研究、交叉研究、跨学科研究来替代基础原理研究。例如,这些年把文艺原理“美学化”“文化学化”“社会学化”,乃至于“哲学化”或“科学化”的研究成果十分普遍,并且常常得到人们的认可和夸赞。这里潜藏着的危机在于:有些研究在将文艺理论打了一阵跨学科“擦边球”后,理论自身的原理性难题并未得到有效地解决;相反,简单地把文论问题做“美学化”或“文化学化”处理,丧失的却是对文艺理论学科本身独特而系统地把握能力和聚焦文论文体的自信。
缺憾之二:文艺基本理论研究的认同化,使我们失去了原创和超越的勇气。如果说边缘化错位使我们的求异思维找错了坐标,那么,守成的惰性心理则常常使我们的理论研究被求同思维所困扰。在文艺理论研究领域,许多研究者习惯于将自己的思维支点依托于前人的某种理论范式上,以“本本”“经典”“权威”为依归,以读解、引征或推崇、效仿来代替理论创新和学术超越。这有三种表现:一是向马列文论认同。诸如从经典著作中找到哲学认识论、意识形态论或艺术生产论等论述,于是也就有了自己的持论根据和学理体系。二是向现当代的西方文论认同。从俄国形式主义、法国结构主义、英美新批评到存在主义、现象学、精神分析理论,从语义学、符号学到解释学、接受美学,乃至于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新历史主义、女权主义、文化多元主义、后殖民理论、西方等等,都被一些人风车似的玩过,都曾被持论者认同为先锋理论的界碑和方法论武器。三是向中国本土的文论传统认同。博大精深的古代文论宝库和“五四”以来的现代文论遗产不仅成为一些理论研究的出发点和归结点,而且成为一些研究者的学术精神原乡。
这些理论认同并非毫无意义,比如,向马列文论的认同使我们有了主流意识,向外国文论认同使我们找到了参照坐标,而向中国古代文论认同则使我们拥有了理论的民族本根。问题在于,正如有学者指出的,一味地理论认同,极易造成对文学基础理论不是“接着说”而是“照着说”,不是“说自己”而是“说别人”,不是消化式吸收而是囫囵吞枣或照抄照搬。结果便是理论研究的陈旧、重复、学舌和玄虚,理论建设变成了“述而不作”的八股老调、中外文论的“元件组装”或前人观点的“穿靴戴帽”,从而削弱和消解了研究者的原创意识和理论成果的超越价值。
缺憾之三:文艺基本理论研究的功利化,使我们失去了思想和方法论的支撑。“功利学术”的泛滥正侵害着理论研究的健康肌体。走近时下的学术圈,你不难发现,为晋升专业技术职称而进行理论研究、为完成科研指标而从事科研活动、为编写教材、完成丛书出版计划而写书的不乏其人,更不用说“著书只为稻粱谋”的“编书”了。许多人把精力放在争课题、报大奖、拜名家、找路子等“学外工夫”上,希图靠虚名浮利尽快扬名立腕,而对学问本身关注不多或思考不深。功利化学术在研究对象和治学方式上通常表现为:第一,轻基础理论研究重应用研究。因为基础理论研究需要耐得住寂寞,对治学的基本功要求更高,而应用研究诸如介入热点、评品时尚、点击流行文化、追踪偶像明星等,做起来投入少,见效快,事半功倍又名利双收。第二,用浮躁和炒作代替沉思与创造。文坛的心浮气躁常常滋生出一个个泡沫学术和商业化炒作,传统的“求道之思”或“授艺之学”已被演绎成“卖点秀”或“包装术”,骂名人、唱反调、游走传媒、吸引“娱记”,论题惊世骇俗、开口语惊四座,是其惯用的操作方式。第三,重体系搭建轻问题研究。这些年国内出版的不下几十种文学原理教材以及众多学术专著,已经构建出许许多多相同或不同的文论形态和体系,如文艺反映论体系、文艺认识论体系、文艺意识形态论体系、文艺生产论体系、文艺主体论体系、文艺心理学体系、文艺符号论体系、文艺系统论体系等等,无疑它们从总体上推进了文艺理论建设。这些理论体系中,有些是具有创造性的或有具创造性的成分,但确有不少是陈陈相因的。科学的理论体系是建立在对每一个基础理论问题深入思辨和科学解答基础之上的,如果仅有体系空壳而没有思想新创,疑难问题并没有得到很好解决,那么所谓的“体系”也不过是空中楼阁,对推进文艺理论的实际进展和建构文艺学当代形态是无济于事的。缺乏学理创新而忙于搭建体系,是功利化学术的反映,也是文艺基础理论研究失去思想和方法论支撑的表现。
二、认准坐标:我们选择什么
当历史把文艺理论研究带入21世纪的时候,时代迫使我们对建设什么样的文论范式以及怎样建设这种范式作出自己的选择,开放的理论背景又为我们提供了各种选择的可能性。时至今日,至少有4个层面的观念坐标需要我们去认真面对、认知和选择。
从纵向上讲,我们正面对“传统与未来”的价值选择。建设新世纪的文艺理论需要我们把目光投向过去,开凿自己脚下的理论岩层,批判地继承古代文艺理论遗产,吸纳文论传统的丰富营养;同时,文艺理论的发展又不可为传统所累,背负沉重的包袱前行,或囿于旧有模式而驻足,而应该面向现实发展,关注时代进步,把目光投向未来,开辟文艺理论建设的新境界。
从横向上说,我们要面对“自律与他律”的价值选择。文艺理论建设应该保持自己的民族特色,秉承民族的文论血脉和人文精神,重新镀亮自己的理论个性,以理论的民族性来赢得理论价值的世界性;同时,在这个日益全球化的时代,我们又需要广撷博采人类一切优秀的理论质素来滋补我们的文论肌体,以开放的心态接纳外民族文论的“橄榄枝”作为我们理论建构的借鉴,任何封闭意识和“国粹”心态都将和信息时代的历史潮流格格不入。这种“中化”和“西学”或“中体”与“西用”的关系,构成了一个自律和他律的观念悖论。
从理论范式上看,我们正面对文艺理论的“经典形态”“传统形态”与“当代形态”的价值选择。“经典形态”是指文艺理论创始人及其经典作家的理论思想,它们通常代表着文艺理论的主导思想、基本观点和权威话语模式,具有学理的典范性和观念的规范性。“传统形态”是指“五四”以后、特别是建国以来发展和积累起来的习见理论模式,它们是以文艺理论教材及专著式成果所形成的、被多数人认可的文论形态,具有理论范式的约定俗成性以及价值取向的惯性和思维定势的惰性。“当代形态”则是正在创造和发展中的文艺理论,这种文论正面临多方面的挑战。例如,全球化浪潮和世界经济的一体化会给它带来异域文论、甚至是殖民文化的渗透与挤压,高科技的迅速兴起形成文艺存在方式和媒介形式的变异,还有大众审美文艺、特别是影视艺术、网络艺术和“快餐文化”形成的文艺本体变迁和观念革命的新选择等,它们使得文艺学的当代形态常常要在“适应”与“定位”的不断碰撞中,不得不作出无以选择的选择。
最后,还有理论特色的价值取向问题。面向21世纪的文艺基础理论应该是有中国特色的、切合新世纪文艺发展实际的理论。而“中国特色”是一种什么样的特色呢?这里可以有不同的理解。例如,可以是指中国古代文艺学传统所铸就的“中国特色”,这应该是中国特色的根基和“底色”;可以是“五四”新文学以来中国现当代文学理论在其构建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中国特色,这是我们所依托的现实理论背景和学理延续的“接口”;还可以指文艺思想在中国传播、接受、发展、变异以来所显示出的“中国特色”,即“马列文论中国化”过程中所形成的特色,这是“中国特色”的指导思想[1]。这3种“中国特色”是相互关联、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的,尤其是后2个层次,从某种意义上说是齐头并进、此消彼长的。3个层面在各自发展中所表现出的“中国特色”都应当纳入我们所要建构的文艺理论形态中,问题只在于如何把握和选择它们。
以上4个坐标的立体交叉与相互渗透,把当前文艺基础理论研究的观念困境推到了学科建设的前沿,而对之作出怎样的选择将直接影响文艺理论的未来。当然,认准这几个坐标并不难,从理论上找出自己的选择维度也容易做到,但要从实践上让理论选择的自我意识变成理论创造的有效成果,也许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了。
三、构建学理:我们应该做什么
首先是要回到基础理论本体,以“元问题”研究来启动文艺学当代形态构建。
文艺理论的发展取决于文艺基础理论研究的突破,取决于基础理论问题的局部突破带动学理的整体建构。因而,当前的文论研究应该倡导回归本体,而不是解决外围;回到问题,而不是制造概念或急于搭建体系;回到起点、找准支点以解决基础理论命题,而不是凌空蹈虚或避坑落井。美国学者拉夫尔·科恩(Ralph Cohen)在《文学理论的未来》中谈到:“人们正处在文学理论实践的急剧变化的过程中,人们需要了解,为什么形式主义、文学史、文学语言、读者、作者以及文学标准公认的文学观点开始受到质疑,得到了修正或被取而代之……人们认识到原有理论中哪些部分仍在持续,哪些业已废弃,就需要检验文学转变的过程本身。”[2](1)这些话对当前中国的文艺理论建设也是适应的,而我们检验文学转变过程所得出的教训之一便是要关注理论本体中的“元问题”,即“文学是什么”“文学写什么”“文学怎么写”“文学写成什么”“文学有什么用”等,并据此来深入探讨文学的本体论、客体论、主体论、文本论、价值论等“元问题”[3],从这些“元问题”出发延伸出一个个“问题元”。通过这样回到最基本的范畴,抓住最基本的问题,靠理论本身的逻辑产生理论的张力,才会带来学理推进的思想动能,并产生新的理论生长点。要达到这一理论目标,就需要确立文论本位意识,排除边缘心态;确立基础研究意识,排除功利心态;确立理论原创意识,排除认同心态。从范畴概念到观念观点,从思辨方式到思想体系,都采取“问题化”的研究眼光,本体论的研究角度,“推进性”的研究态度,从而一步步构建出具有原创性和方法论支撑的文艺学当代形态。
其次是面向未来,实现“一体两翼”的综合创新。
文艺理论的发展是一个动态的、历史的过程,它是在依托历史、立足现实、面向未来的不断拓展中,把对真理的无限追求变成无限的追求,最终使追求本身变成无限的过程。21世纪的文艺基础理论建设就是这样的一个无限追求的历史过程,而“一体两翼”的综合创新,正是实现这一过程的基本途径。
“一体两翼”的“一体”,是指文艺理论研究要以新世纪的社会现实和文艺现状为“体”,就是让文论建设立足于中国现实文艺发展的实际,贴近实践,实事求是,回应现实的需求,瞩目变迁中的世界,让理论品格体现出鲜明的现实感和时代精神。“两翼”是指文艺理论的民族传统和外来精良。对于中国古代的文艺理论,主要是吸纳它的人文精神,并实现古论范式的现代转换。如古代文论在文艺家与现实关系上的“交感”说(心物交感、天人合一),在文艺家与文艺关系上的“言志”说(诗言志、诗缘情),在创作与作品关系上的“意境”论(意象、兴味、性灵、境界),在作品与现实关系上的“教化”说(诗教、讽喻美刺、有补于世、有为而作)等,都是富含人文内蕴和价值理性的文论传统,一旦将其转换为现代文论的有机成分与合理血脉,不仅会使新的理论建设底蕴充盈,而且还可以使古代文论在21世纪焕发新的活力。外国文艺理论对于我们的意义在于“弃其蹄毛,留其精粹”,洋为中用,一方面要将外来文论的理论质素与中国的文艺现状和理论传统结合起来,实现对其营养素的消化式吸收,另一方面要把握好“同化”与“顺应”的辩证关系,实现文艺理论的跨文化对话和中外互补。
所谓“综合创新”,即运用辩证思维的研究方法,对以往的文艺理论形态进行辩证地分析和综合,让它们根据现实的需要融合为一,铸就一种面向21世纪的新的文艺理论体系框架。它要求我们通过对文艺理论的古典形态与现代形态、经典形态与新创形态的重新审视、辨识、转化和吸收,找到同历史走向和时代精神相符合的思想线索,形成对当代学理本位的思想支撑、对学术立场的重新定位和研究方法的重新选择。在这里,“综合”是创新的手段,“创新”是综合的目标。研究者应该以传统为鉴,以创新为本,光大中国既有的卓越的文艺思想品格,同时采纳外来文论有价值的丰厚资源,发扬中国文论注重整体性、蕴藉性、颖悟性的辩证思维传统和西方文论重逻辑思辨和求新求异的原创意识,而克服中国传统文论“圆而神”的和谐有余、“方以智”的锋角不足的治学缺陷,以及西方文论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思想承继与观念变异“二元对立”的认知模式,从而创造出既把握宏观又剖析微观,既跨学科融通又中外互补,既有学派对话又回应现实问题,既总结过去又指向未来……这样一种由范畴、观念、命题和思想体系一以贯之的、具有原创性又具有科学的思想与方法论支撑的文艺基础理论体系。
另外,在理论视野上,要关注全球化、高科技和大众审美文化对文艺基础理论建设的生态滋养。
世界经济一体化和信息化革命带来的全球化浪潮,使我国的文艺理论建设一方面受到文化霸权和文化殖民的挤压,另一方面也为跨文化的沟通与对话提供了新的机遇。我们从中所得到的应该是更广阔的思维视野、更丰赡的学术资源和更具价值的理论参照。例如,20世纪的西方文论在上半期是从历史走向语言,从内容走向形式;但是,如希利斯·米勒所说:“事实上,从1979年以来,文学研究的兴趣已发生大规模的转移:从对文学作修辞学式的内部研究,转为研究文学的‘外部的’联系,确定它在心理学、历史或社会学背景中的位置。换言之,文学研究的兴趣已由解读(即集中注意研究语言本身及其性质和能力)转移到各种形式的阐释解释上(即注意语言同上帝、自然、社会、历史等被看做是语言之外的事物的关系)。”[2](122)当近20年来的西方文论从语言返回历史、从形式返回内容的时候,我国的文艺理论却走了一条几乎是与之完全相反的发展道路,这对于长期陷入“内部研究”与“外部研究”、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二元对立困境中的我国当代文论建设来说,不是颇具警示和借鉴意义么?
高科技和大众审美文化的嬗变更是新世纪学理建构不得不认真面对的重要课题。当新技术革命悄然走进我们生活的时候,它所带来的不仅有物质生活的高效和便捷、精神生活的新奇与变异,还有文艺基础理论研究的新问题和新挑战。例如,电子媒介、网络文学和视听艺术的崛起,造成了语言艺术日渐被音像艺术所取代,艺术样式由单媒介向多媒介延伸,以及文艺传播方式由“硬载体”向网络“软载体”转变,由此造成了文艺存在方式,文艺功能方式,文艺创作、传播、欣赏方式,文艺使用媒介和操作工具,文艺价值取向和社会影响力等诸多方面的变化,以及现代科技手段带来的文艺研究方法——诸如信息通讯技术、信息存储检索技术和人工智能系统用于文艺研究所形成方法和手段的革命。同时,由科技进步引发的大众审美文化变迁,正使得“快餐文化”“准艺术”和“视听消费”一步步挤占高雅艺术、纯文学和精英文化的市场份额。这时候,文艺基础理论建设需要的不仅是搭建一个宽待时尚、兼容先锋、多元并存、自然甄陶、自由竞争的理论环境平台,更需要在思维方式、概念范畴、理论观点、思想体系和学理模式等总体构架上,认准自己的发展坐标,由理论新变达成学理创新,构筑出知识经济时代的文艺基础理论新体系。这里我想引用希利斯·米勒在论及文学理论的未来时所说的一段话来描述我们所面对的这种文艺研究现状:“文学研究的时代已经过去,但是,它会继续存在,就像它一如既往的那样,作为理性盛宴上一个使人难堪、或者令人警醒的游荡的魂灵。不管我们设立怎样新的研究系所布局,也不管我们栖居在一个怎样新的电信王国,文学,作为幸存者,仍然急需我们去‘研究’,就是在这里,现在。”[4]
参考文献
[1] 董学文.文艺学当代形态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2] 拉夫尔·科恩.文学理论的未来[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
当代文学一体化范文6
当代大学的根本任务就是人才培养。1996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最早提及了“人才培养模式”,但没有明确其具体含义。到了1998年,教育部颁发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高质量人才的意见》中,将人才培养模式概括为“学校为学生构建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以及实现这种结构的方式,它从根本上规定了人才培养特征并集中地体现了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近年来,在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与教学改革的进程中,“人才培养模式”不断被提及、论述,但对其理解可谓众说纷纭。一是广义说,认为人才培养既要设计和建构培养过程,也要管理培养过程,把“人才培养模式”理解为培养目标、培养方案、培养途径、培养方式、管理制度评价体系等多种要素的组合。二是狭义说,认为培养模式是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采取的培养过程的构造样式和运行方式,此说法源于教育的基本问题———“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么样培养人”。我们认为,人才培养模式是高等学校根据学校的办学定位、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及学生的发展需求,为学生设计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以及如何实现这种结构的方式。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既具备人才培养模式的共性,也体现出其特殊性,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要凸显教师教育的针对性,践行教师教育一体化的重大趋势。始于2011年的“卓越教师教育培养计划”,在培养模式上,要求实施学科专业理论培养与教师专业技能培养相叠加、院内培养与院外实践相嵌入的“三叠加嵌入”培养模式。在借鉴高师兄弟院校成功做法的基础上,结合教师教育改革,依托河南教育学院与郑东新区联合申报的“校-地协同创新”教师教育改革创新实验区建设经验,我们探索出“顶岗实习、置换研修”的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汉语言文学专业“顶岗实习、置换研修”人才培养模式,具体而言,指的是组织汉语言文学专业高年级的学生,在完成主要课程的学习之后,到中小学承担相应的教师职能,原任课教师置换到高师院校接受一段时间专业培训的实践教学模式。“顶岗实习、置换研修”是终生学习理念以及教师教育一体化在实践中的具体体现,能够有效地促进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的衔接,确保地方教育行政部门、中小学主动参与高师院校对未来教师的全面培养,切实提高师范生的教学技能,提升在职教师的理论素养。
二、人才培养目标
培养模式是为培养目标服务的,而培养目标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培养模式。培养目标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决定着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考核方式等。要改革传统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务必准确定位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当下,如火如荼的语文新课改,对中小学语文教师提出了更加严峻的考验。新形势下的中小学语文教师,应具备相应的职业素养。首先,需要具备全面、扎实的文史哲知识与良好的传统文化修养,较强的听说读写能力,简言之,即具有较高的语文综合素养;其次,需要具备一定的语文教育学及教育、心理学素养,熟悉语文学习及语文教学规律;再次,需要具备较强的语文教学实践技能,擅长教学生学语文、悟语文,能够自觉遵守语文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鉴于此,我们将高师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具有坚定的政治方向,高尚的职业道德,适应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需要,具有现代教学思想和教育观念、扎实的专业知识、深厚的人文素养、系统的教育技术与方法,富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从事中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的应用型人才。
三、课程设置课程是实现
教育功能的载体,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受教育者的发展方向。就目前而言,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结构设置不尽如人意,比如:师范性与学术性课程未能较好地融合,缺乏有特色的专业课程,教师教育类课程得到的重视还不够,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缺乏连贯性,实践课程薄弱等。进行课程改革,需要明确以下原则:一是以专业化为方向,注重学生教学能力的培养,让学生的教学技能非同一般,体现卓越教师所彰显的卓尔不群;二是以系统化为导向,把汉语言文学专业所开设的课程整合为一个有机系统,这就要压缩学科专业课、扩大公共基础课和教师教育课、增设选修课,提高课程的综合化程度、丰富课程的内容。课程的设置应源于培养目标,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设置要紧紧围绕“中小学语文教师”专业素养的特殊性,进行课程资源和结构的合理配置。具体而言,在公共课模块,除开设传统的政治、英语、体育、计算机外,还要增设国防与军事教育、创新创业教育等。在教师教育方向课模块,除开设传统的教育学、心理学、普通话与汉字规范之外,还要开设现代教育技术、班级管理、学习心理学等课程。在专业基础课模块,除开设普通逻辑、基础写作、中外历史概论、儿童文学、文学概论之外,还要开设应用写作、中国学术思想史、文章学与语文教育等。在专业方向课模块,改变现行分学期分时代讲授文学作品选的做法,以古代文学史、现当代文学史、外国文学史为纲,结合文学史的讲解,研读赏析各阶段有代表性的文学著作,缩短授课时间,增强文学课程的连贯性;整合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语言学概论三门语言类主干课程,开设古汉语基础、语言学概论、语用学、教师口语等课程;开设中国语文教育发展史、语文课程教学标准与教材研究、语文教学课件制作等。在专业选修课模块,开设文学作品鉴赏理论与实践、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影视文学、音乐美术鉴赏、基础教育专题讲座等。在实践模块,安排岗位见习、顶岗实习、毕业论文写作等。
四、实践能力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