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传统文化开发利用及保护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传统文化开发利用及保护范文1
白洋淀位于河北省东部,上承九河,下注渤海,总面积366平方公里,是华北地区面积最大的淡水湿地。芦苇是白洋淀分布面积最大、最典型的水生植被。白洋淀是北方芦苇的主产区,其分布面积约有6000平方公里,年产量高达70多万吨。丰富的储量为芦苇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资源保障。
“淀中有蒲柳多霞苇”,这是北宋太平寰宇记中对白洋淀的描述。这里的芦苇加工历史悠久,淀区农民除了养鱼、种荷之外,大多掌握芦苇编织技艺,打鱼用的鱼篓、盖房用的苇席、以及农家的日常生活用品和各种各样的篓筐等多为芦苇、蒲草编织。淀区农民农闲时多以芦苇加工为业,养家糊口。芦苇加工一直是淀区农民的主要经济收入来源之一。众多的芦苇民间加工艺人为白洋淀的芦苇艺术产业化开发提供了丰富的人才资源。
另外,白洋淀的芦苇皮薄、节长、韧性很好,又有古朴的色彩、自然纹理秀美,是优良的艺术品和纪念品的制作材料,在材料上占有明显的优势。
尽管淀区的芦苇加工在民间历史悠久,初具规模,但大多只是作坊式的,简单初步的加工处理,如苇草和民间建房用的苇板、苇席。虽有部分企业和个人进行一些诸如芦苇画、工艺苇席、工艺苇编加工等产业探索,但其规模较小,这样简单的手工加工模式不足以形成芦苇艺术产业,更谈不上对芦苇进行真正意义上的深层次生态化开发。芦苇艺术产业是芦苇艺术产品(如芦苇艺术编织品、芦苇画、芦苇艺术装饰品等)符合了市场规模化发展的要求而形成的,是一种文化艺术上的产业化。而“芦苇艺术深层次的开发”既包括改良品种,进一步提高芦苇的质量,更包括拓宽艺术加工、利用渠道,根据芦苇的特性,进行编织艺术、芦苇艺术材料、加工工艺等方面的深入研发。
为此,笔者认为在白洋淀芦苇文化产业开发应该从以下三方面进行:
首先,在白洋淀芦苇文化产业的开发中挖掘、保护、传承芦苇传统编织工艺。因为,淀区的芦苇编织艺术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加工工艺技术和艺术审美特征,是整个芦苇艺术产业化开发的文化基础。同时,在传统技术的基础上开发新的,符合现代审美情趣的芦苇、蒲草编织艺术,以巩固芦苇编织产业开发的基础地位。
其次,通过对新芦苇艺术加工形式的开发,巩固初具规模的芦苇文化产业。芦苇画是民间传统工艺与现代装饰艺术相结合的产物,是工艺美术的一个新品种。它通过对白洋淀人民的社会生活和自然风光的描绘,展现了白洋淀浓郁的水乡风情,是将白洋淀芦苇艺术产业发展壮大的良好开始。白洋淀杨丙军艺术公司与河北大学艺术学院成立了河北大学芦苇艺术研究所,对芦苇艺术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在挖掘传统艺术内涵的基础上与现代表现形式相结合,更好地满足了人们日益增长的个性化需求。既拓宽了芦苇艺术的表现题材,对民间文化保护和维护国家的传统文化具有积极的作用,同时又将芦苇这种自然资源与民间艺术传统文化资源进行了有机结合,形成文化艺术产业开发的健康模式。相信随着芦苇艺术新形式的研究开发,芦苇会具有更高的经济价值,同时芦苇、蒲草生态方式的开发利用必将为白洋淀芦苇资源找到更环保、更良性的开发模式,为建设和谐社会做出贡献。目前白洋淀芦苇艺术已经初步形成市场,随着芦苇艺术产业化的进行,将继续深入探讨芦苇以及蒲草等白洋淀自然资源与传统艺术、现代设计艺术以及建筑装饰艺术等有机结合的生态型开发,芦苇行业必将成为白洋淀湿地生态开发的支柱产业。同时,也必将为华北地区乃至全国芦苇文化产业的开发利用提供健康的模式。
另外,在开发过程中要注意必须符合市场运作规律,就是要求白洋淀芦苇艺术加工作坊以企业经营的形式发展;同时要进行市场化的合理运作,和其他企业一样,在市场竞争机制下对产品进行创新,从而不断壮大白洋淀芦苇艺术企业实力,使之成为具有规模的文化艺术产业。
传统文化开发利用及保护范文2
[关键词]三峡库区;传统文化;文化旅游;开发研究
一、三峡库区传统文化概况
传统文化就是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三峡库区是中原汉文化圈与西南苗、瑶文化圈的交际区域,古代系“三苗”所在[1]。生活在库区内的人类团体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创造形成了其独特的传统文化。
(一)巴楚文化
三峡地区是巴文化、楚文化交汇之地,巴楚文化是一种地域性的历史文化,巴楚文化是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由巴楚文化逐渐交流、融合形成的[2]。它主要分布于川、陕、鄂、湘、黔五省交界区域,以长江三峡为其活动中心。
1. 楚文化。楚文化源远流长,历史悠久,是我国古文化重要的一支[3],楚文化的中心地区,虽说是在江汉平原的荆州(江陵)地区,但三峡地区的楚文化也很繁荣,在三峡地区考古发掘出的不少战国遗址,楚文化都是比较明显的。
2. 巴文化。巴国是我国历史上一个神密的国家,巴文化又是一种与中原、楚、蜀等文化并存于我国早期历史的一种自成体系的文化,是巴国王族和巴地各族所共同创造的全部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及其社会结构的总和,是我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三峡库区丰富的古文、诗词文化
《唐诗三百首》中有30首写长江,有12首写三峡,历代歌咏三峡的诗作超过4000首,《三国演义》有40多个故事发生在三峡,现存早至汉唐、晚至明清的石碑、摩崖石刻300余幅、木刻217幅[4]。这些名人、名词、名诗、名赋、名文、名雕、名刻也构成了三峡库区富有诗情画意的人文景观。
(三)神奇隽永的宗教文化
三峡地区是多种宗教交汇地,既有我国土生土长的道教,又有来自南亚的佛教和西方世界的基督教,以及由阿拉伯半岛传入的伊斯兰教,还有巫教文化以及由图腾崇拜、祖先崇拜等原始宗教演变的民风民俗。
(四)三峡库区的民族艺术文化
三峡库区有传统音乐4609项,传统舞蹈243项,传统戏曲208项,曲艺62项,杂技17项,传统美术112项,传统技艺221项[5]。
1. 巴人风韵。古代的巴民族是一个开朗、豁达的民族,是一个爱好音乐歌舞的民族,中国古代典籍记载最古老的音乐创作产生于巴。流传至今最有名的当属巴东堂戏、巴人号子和巴渝舞。
2. 川剧魅力。川剧是中国戏曲剧种之一,流行于四川东中部、重庆及贵州、云南部分地区。川剧的表演艺术以深厚的生活为基础,并形成了一套完美的表演程式,剧本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表演真实细腻,幽默机趣,生活气息浓郁,为群众喜爱。
3. 土家风情。在漫长的岁月里,三峡人――尤其是土家族人,在这片土地上休养生息,创造了独特的民俗文化。土家族这个善歌善舞的民族,其歌舞样式繁多,跳丧舞、摆手舞、哭嫁最具民族风韵,从古至今得以传承,是宝贵的文化遗产。
二、三峡库区传统文化旅游发展现状
三峡库区拥有众多极具规模档次的奇特自然景观、历史文化景观和独特的少数民族民俗风情旅游资源,但由于各方面的因素,三峡库区的文化旅游发展却存在一定的问题。
(一)传统文化开发方面存在的问题
1. 三峡库区内传统文化的沿袭存在危机。一方面由于有少数地方的人们和政府对传统文化的概念不太清楚,没有对传统文化进行着重开发利用和保护传承,让传统文化在年代的进程中逐渐被忽略甚至消亡。另一方面,由于规划者的规划不当,对某些传统文化存在过度开发和破坏性建设问题。
2. 对传统文化的开发不够精细。三峡库区对文化的开发仅限于表层,缺乏深层次的文化内涵,显得不够精细。某些景区对传统节目的表演太单一和改变传统的模式,导致旅游者对其失去原有的兴趣;或者为了取悦旅游者,把传统的表演低俗化,适得其反,给旅游者留下不好的印象。
(二)库区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1. 参团旅游的局限性。来库区的大多数旅游者都会选择参团旅游,参团旅游一般都是乘船,分为国内船和涉外船,国内船一次可以把所有三峡的景点都游玩到;涉外船就只能游到三个景点,而且每个景点要有20个人才能游,乘船旅游吃住都在船上,离长江较远的地方就不能前往,更不能很好的近距离体验当地的特色文化[6]。
5. 旅游人力资源匮乏,旅游市场管理不善。库区内的旅行社、旅游团等旅游机构不少,从事旅游工作的人数也不少,2007年末,重庆全市直接从事旅游的从业人员25.1万人,但是真正有一定的行业素质和管理能力的人才不多[7]。根据重庆市2010年1-4月的投诉情况统计表看,被投诉的对象中,旅行社仍是投诉的重点对象。
三、三峡库区传统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价值
(一)文化价值
三峡库区的传统文化是库区内社会群体社会文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综合,不仅是一段记忆和形式,更是库区历史和文化内涵的体现。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传统文化面临着冲击,保护传统文化成了一项刻不容缓的工作。
1. 延续和传承传统文化。不同的文化之间巨大的差异常常会造成交流的困难和障碍,三峡库区的传统文化经过科学的开发和大众的营销,可以推进库区内文化与外来文化的结合,雅化传统文化的形式和内涵,为库区内文化的传承赋予新的灵气,进而可以引发游客对库区内传统的兴趣,进而洞悉库区文化的魅力所在,提高其审美鉴赏能力与旅游活动质量,使之升华为一种精神享受所呈现出的文化形态。
2. 保护传统文化的完整性。三峡库区的传统文化是库区内的无形宝藏,库区内的每一个人都是受益者。保护传统文化就是保护文化生态,是我们每一个库区人应尽的义务,这种义务不仅仅基于我们对多样文化共存和保护文化生态的需要,也是基于我们对文化发展繁荣的一种责任。
(二)经济价值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发展的重要途径,完善文化和旅游的融合,是库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
1. 促进旅游从业人员文化素质的培养和提高。旅游是一种高层次的社会文化活动,旅游活动需要文化的渗透。研究三峡库区的传统文化,有利于旅游从业人员的文化素养与业务水平的提高,促进其健康、高尚的文化人格的塑造,从而为游客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2. 促进经济的发展。传统文化是一个地区、一个民族悠久历史文化发展的结晶,蕴含着极其丰富的社会内容,极具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是文化旅游业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旅游业是文化性很强和经济性很强的事业,旅游业的发展是经济与文化相互作用、相互渗透、融为一体的过程。通过开发和保护三峡库区的传统文化旅游资源,可以使传统的文化散发新的活力,拓宽库区旅游市场,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四、三峡库区传统文化旅游发展的战略措施
充分利用、挖掘和整合三峡库区的传统文化,加快三峡库区的旅游发展,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
(一)科学合理的开发、保护和利用
1. 尊重传统文化的原貌。在开发文化资源的过程中要在维护文化原状,注重文物历史文化信息的保留,保持文化所固有的环境风貌和历史特征的基础上,一方面促使古老的三峡文化焕发青春活力;另一方面将景观与文学、历史结合起来,寓文化于山水之间,让文化融入旅游之中,加强文化的内涵和意境,突出文化旅游的深层次。
2. 加强传统文化旅游的营销推广。要通过谨慎的、全面的、长远的规划,提高地方文化的感染力、影响力和辐射力,使其成为旅游发展推动力,打造高品位、有个性且与现代化相适应的传统文化旅游展示区。对已开发和在开发的传统文化要加强介绍和传播,对前景较大的文化景点要加大力度宣传。
(二)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1. 明确政府自身的角色定位――旅游业的管理者和监督者。各县级地方政府可以通过制定法规、政策,组织实施行业发展规划,运用行政命令、行政决定、行政措施、行政处罚等手段,及经济杠杆等间接手段,对旅游资源开发和相关行业的企业机构及其活动实施监督,规范旅游开发的市场行为,合理组合并明确旅游业的布局、结构和发展方向,体现其管理和监督的角色。
2.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作为一项公共产品,应当由政府来提供。县级城镇属于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这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困扰三峡库区某些旅游发展的瓶颈。政府应承担开发旅游线路的职责,加大基础设施和旅游服务设施建设的投入,以消除旅游发展的最大障碍。要加快文化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需要政府解放思想,大胆开拓,优化投资环境,拓宽基础设施的投资渠道。
(三)加强旅游人力资源管理
1. 加强高校在校生职业道德教育,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加强专业的旅游职业道德课程教育,这是进行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主要途径。在相关的课程中进行旅游职业道德教育,使学生对职业道德的理论和认识更加全面、深刻,有利于学生职业道德观念的形成。其次,加强旅游职业道德的实践教育。大学生职业道德的形成必须在实践中不断重复,才会成为一种习惯,从而内化为大学生道德信念,才会在将来的职业生活中化为职业道德行为。最后,营造良好的旅游职业道德教育环境。大力开展职业道德教育类的校园文化活动,发挥学生社团的积极作用,重视对旅游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传统和阵地的建设与引导。
2. 企业重视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和审核。(1)企业要加强与高校的交流合作,与学校共同招生,设计培训计划,共同开发课程,学生在校期间就融入企业,并接受企业的管理。如三峡环坝风景区旅游发展集团与三峡电力职业学院合作开办黄牛岩表演班,一方面是企业可以获得完全满足该企业个性化的人才,另一方面学校也提高了毕业生的就业率。(2)建立基本培训制度,实施岗前培训和在岗培训。目前,三峡库区内的旅游从业人员培训工作较为落后,除少数规范的大型企业有较完善的培训制度并实施培训外,绝大部分旅游企业未开展培训工作。旅游企业按岗前培训和在岗培训的原则,分层次对旅游从业者进行培训,保证旅游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
五、结语
综上,传统文化是历史赋予三峡库区的宝贵财富,是旅游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合理的开发利用三峡库区的传统文化,解决现有问题,既能传承和保护文化内涵,又能带动库区文化旅游的发展,从而带动库区经济的发展,实现传统文化与旅游业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玲,李述容.关于三峡民俗旅游[J].当代经济,2007(2).
[2]汪青.巴楚文化与三峡歌舞[J].《文学教育》(下),2009(3).
[3]殷义祥,丹枫.楚文化的特点及影响[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1(2).
[4]王川平.三峡文化特质与三峡人文精神[J].重庆社会科学,2010(8).
传统文化开发利用及保护范文3
【关键词】遵义地区;苗族;传统节日文化;开发研究
苗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世代定居于西南高原山地,长期与世隔绝,经过久远的文化传承,形成了独属于苗族的文化体系。遵义地区苗族主要分布于各个县乡,如遵义县洪关苗族乡、余庆县花山苗族乡、仁怀市后山苗族布依族乡、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桐梓县马鬃苗族乡、正安县苗族仡佬族乡、正安县谢坝仡佬族苗族乡,现有人口约30多万。苗族虽然分布广,但是苗族聚居地都较为分散,苗族村寨联系不深,这就直接导致了苗族文化分布的差异性。遵义地区苗族与其他苗族相比较,有自己独特的历史文化和特色。
一、遵义地区苗族传统节日文化的概况
遵义地区的苗族一直以来就有一句话:“一天一小节,三天一大节”。这句话充分说明了苗族节日的多样性。
苗族的传统节日按其来源及内容可分为三类:一是祭祖的活动,如“鼓社节’。二是纪念苗族英雄人物的活动,如 “四月八”节、 “跳花”节。 “四月八”是苗族的一个隆重的节日,具体纪念事物已经无人知晓了,只有随节日流传下来的几个传说故事对其说明。每年的四月初八每个苗族人都会休息一天,人们聚集在一起开怀畅饮直至通宵达旦,不少苗族青年男女都会在这一天找到与自己情投意合的伴侣。这一天可以说是苗族的“情人节”。 “四月八”,其性质与西方情人节和中国元宵节相近,均属于青年男女的浪漫节日,但是它又与西方情人节的浪漫之夜和中国元宵节的元宵灯会不同,它的独特之处在于它近似于狂欢的节日气氛,直接表现出了苗族热情开放的民族特性。三是庆祝农业丰收的节日,如“苗年”、“吃新节”。 苗族自古就以阴历十月为岁首,有过苗年的传统习俗。虽然近代以来各地苗族文化都稍有改变,但遵义苗年一直承古传今,均于每年阴历十月过。它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祭祖,这与汉族春节相差不大。祭祖时在自家火坑旁祭祀,礼毕之后全家人才开始喝酒吃肉。而且过苗年时,白天要举行斗牛比赛,参加人数往往在数千人以上。到了晚上就芦笙齐鸣,人们载歌载舞直至兴尽而归。苗族另一个重要节日就是吃新节,又可以叫做敬新谷节。它必须在每年小暑后的第一个卯日进行,以当地瓜果蔬菜开始成熟和稻谷抽穗为准。因为是为庆祝风调雨顺而获得好收成举行的节日,所以过节时要采摘新鲜的瓜果蔬菜谷物,全家聚集在一起之后各吃一株胎穗,表示庆祝。这就是苗族为庆祝丰收而举行的吃新节。四是情爱娱乐类节日,如“姊妹节” 、“踩鼓节”、“ 芦笙节”等。苗族传统节日“姊妹节”又称“姐妹节”,是苗族青年特有的社交性节日集会。过节的时节,家家都要准备不少由红、黄、白、黑、绿五色糯米饭搅拌在一起的“姊妹饭”。每年春天,苗族妇女都要过一次“姊妹节”,吃上一餐“姊妹饭”。吃完“姊妹饭”,便各自带上事先准备好的彩色糯米饭,到游方场找小伙子对歌。小伙子想要吃到糯米饭,必须在对歌中取胜。除对歌以外,妇女们可以随意参加各种娱乐活动。
遵义苗族现行的“四月八”、吃新节、芦笙节等许多节日就是苗族所特有的节日传承,有苗族文化的独特风格。在苗族的各项节日中既有特定的仪式也有丰富的群众娱乐活动,如对歌、吹笙、鼓舞、斗雀、斗牛、赛马、荡秋千、上刀梯等。
二、遵义地区苗族传统节日文化开发存在的问题
(一)政府不够重视
遵义地区的主导旅游产业是红色旅游,因此民族文化的开发处于被动的地位,政府的投入和重视不够,这直接导致遵义苗族地区传统节日文化的开发缺乏健康科学的规划,忽略了苗族自身的原生性、多样性、独特性和异地性。苗族虽然同源,但各个地区的苗族都有属于自己的一部分特点,而遵义苗族地区传统节日文化的开发完全套用别人的成功模式,照搬照用,这就把属于自己的特点完全抹杀,如此下去遵义地区的苗族传统节日文化将不复存在。如贵州凯里西江千户苗寨对遵义地区苗族传统节日文化的开发产生了重大影响。
(二)苗族传统节日文化内涵逐渐丧失
随着苗族传统节日文化作为一种旅游资源来开发,大批游客涌入苗族脆弱的原生态环境,当地苗族居民每天都在接待游客,这种联系使遵义地区苗族传统节日文化风貌发生了很大变化,过节时间、过节方式和各个节日之间的联系都发生了变化,当地苗族固有的传统节日文化被汉族逐渐同化,苗族传统节日文化内涵也逐渐的丧失。在受汉族影响较大的地区,对苗族有特别重大意义的“苗年”已经改为和汉族一起过春节了,虽然他们也过着自己的节日,但节日的增多使苗族自身的节日不如以前那么重要。现在遵义市的苗族人民除了过苗年之外,其他的节日都在做着自己的工作,除了留守家乡的人,很少会有人专门回家过苗族传统节日。
(三)外来节日文化对苗族传统节日文化的冲击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到来,外来节日文化对遵义苗族传统节日文化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尤其是中国的春节和西方国家的圣诞节影响最大。现在很多地区的苗族人民都同汉族人民一起过春节、五一劳动节和十一国庆节等,而比春节早两个月的苗年却被搁置一边,更不用说其他的苗族节日。此外,西方的圣诞节进入中国后,得到年青人的青睐,对中国本土节日文化也产生的很大影响,这其中就包括了苗族传统节日文化。
(四)苗族传统节日文化开发缺乏保护机制
遵义地区苗族传统节日文化的开发,给遵义苗族地区带来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也提高了当地人民的收入,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但民族文化开发是一柄双刃剑,既有其益处又有其弊病。苗族传统节日文化在今天的社会环境下非常脆弱,开发者在面对处于弱势的传统节日文化,不合理的过度开发利用严重地影响了遵义苗族地区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因此,开发的同时建立民族传统节日文化保护机制势在必行。
三、遵义地区苗族传统节日文化开发的有效路径
(一)开展科学的发展规划,增强苗族传统节日文化的保护意识
遵义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在制定民族文化旅游开发的政策法规时,应该充分发挥主导地位,不是只为了经济效益而开发,而应该开展科学的规划管理和建立多元的投资途径,在立足保护的基础上进行开发。在建立健全科学的发展规划的同时,政府还应该积极推进苗族传统节日文化的发扬传播,充分宣传它的积极向上的部分,充分挖掘苗族传统节日文化的内涵,丰富旅游的文化底蕴,让旅游者真正享受到民族文化内涵的熏陶。由此,我们要尊重当地苗族传统节日文化的习俗和历史,尊重当地居民的生活习惯,并使其参与旅游相关的培训,让居民成为旅游经营、生产和管理的主体,增强其对苗族的自豪感和认同感,增强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意识,使苗族传统节日文化得以保护、发展和传承。
(二)突出遵义地区苗族传统节日文化的特色
遵义地区苗族传统节日文化是一种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旅游开发来说,民族文化内涵的旅游资源价值远远超过了民族文化本身。对其适当的开发并进行创新,无论是对其本身的传承性还是对其产生的经济效益都有着极其深远的意义。首先,遵义地区苗族传统节日文化应该牢固地树立自身的传承,充分调动苗族人民的积极性,把苗族优秀的传统节日文化继承并发扬。其次,在开发中要保护好遵义苗族地区独特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将当地苗族的原生性、多样性和独特性传承下去。再次,无论从形式表现上还是苗族文化内涵上,都保持自己的特色,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开发,形成遵义地区苗族传统节日文化自己的特色和内涵。
(三)以苗族传统节日文化为本,吸收融合有益的外来文化
我们处在一个多元文化共同发展的时代,各种文化以不同的形态影响着民族文化,我们应该将本土的传统节日文化与西方多元的思想文化相融合,增强自身的民族自豪感、自信心,从而更为客观公正地审视外来文化,并接受外来文化中有利的一部分与自己的民族文化相融合。面对外来节日文化的强烈冲击,我们不能一概排斥,而应该以自己的传统节日文化为本,接受外来文化中有益的一部分,这样不仅会丰富自己的文化底蕴,而且会大力促进自身文化更健康的发展。只有以自己的文化底蕴为基础,不断地吸取融合多元文化中有益的因素,才能更好地传承发展苗族传统节日文化。
苗族独有的传统节日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宝贵的不可再生的文化遗产。因此,遵义地区苗族传统节日文化的开发,既要促进遵义苗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又要传承苗族传统文化的精髓。随着社会的发展,苗族的节日文化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有些节日失去了它生存的土壤,但我们应该剔其糟粕,留其精华,使苗族传统节日文化代代传承下去,因为一个民族的文化就是这个民族的根。
参考文献
[1] 玉石阶.民族传统文化及其传承与改革[J].中南民族学院学报,1990(1).
[2] 李世泽,覃柳琴.节庆文化产业的体制创新[J].广西社会科学,2003(12).
传统文化开发利用及保护范文4
摘要:洛阳运河遗产廊道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现代价值,以及丰富的文化资源,如运河遗迹、风俗人情、历史文化等。运河遗产廊道景观的开发利用要把握几个原则:特色定位;旅游开发与生态资源保护相结合;市场化与企业化运作相结合;多层次、多样化开发旅游产品等。本文立足洛阳的文化资源和自然景观,阐释了运河遗产廊道景观的开发利用,如构建主题公园、建立文化活动场馆、开展各类水上娱乐活动等。以期用现代化的包装设计,推动洛阳文化遗产的传承开发,为地方经济做贡献。
关键词:一带一路;洛阳;运河遗产廊道;开发利用
一、洛阳运河遗产廊道的价值与文化资源
公元605年,隋炀帝下令开凿以洛阳为中心的运河。运河工程分为通济渠、邗沟、永济渠和江南河共四段,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这一伟大工程不论在历史上,还是当今都有重要意义。
(一)洛阳运河遗产廊道的价值
1.历史价值
从历史上讲,运河的开凿对于隋唐时期南北经济、文化交流,维护全国统一和中央集权制的加强,起了不可估量的历史作用。运河的开凿促进了南北经济的发展,导致了一批运河城市的兴起,如洛阳、开封、商丘等,这些城市商业繁荣,经济发达。大运河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和发展。如作为丝绸之路的起点和大运河的中心的洛阳,吸引了大批的外国使团和商队,东西方文化在此交汇。隋唐大运河还为元代的京杭大运河打下了坚实基础,不少河段在元明清三代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
2.当今价值
(1)复兴运河城市的历史文化。洛阳的历史名城有深厚的人文底蕴、历史悠久的遗址古迹、丰富多样的人文活动(如民风民俗、地方戏曲歌舞等文艺形式)、引人入胜的传统科学艺术,对这些内容加以挖掘、整理、打造,是申遗成功后大势所趋。(2)保护生态环境。大运河贯通南北,沟通五大水系流域,目前还担当着南水北调的重任,大运河对水土资源的保护和生态环境的保护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3)促进经济发展。有着隋唐大运河文化符号的城市,整理开发运河文化遗产,让那些已埋没的遗迹、文化,再现昔日容颜,吸引游客观光旅游,是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
(二)洛阳运河遗产廊道的资源
洛阳运河遗产廊道有丰富的资源,如运河遗存、传统民俗与工艺、历史文化资源等。
宋代以后洛阳逐渐失去了中国政治中心的地位,但隋唐大运河的遗存、历史文化历经沧桑却得以保留。主要有:1.运河遗存。通济渠洛阳段(即洛河)一直使用到上世纪中叶,其遗存如通济渠、含嘉仓、回洛仓、天津桥、南关码头、山陕会馆等,让我们有机会一睹昔日运河的风采。其中,洛仓遗址、含嘉仓遗址160号仓窖遗址等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传统民俗与工艺。洛阳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就有河洛大鼓、洛阳宫灯、洛阳水席、关公信俗、唐三彩、洛阳牡丹花会等,仅一年一度的牡丹花会就促进了牡丹产业的发展,为洛阳的腾飞做出了很大贡献。3.历史资源。洛阳是千年帝都,华夏圣城,文明之源,丝路起点,运河中枢,牡丹花都,中国传统文化儒、佛、道的产生和发展都与洛阳密切相关。从洛阳一地就可看出,河洛地区运河遗产廊道资源丰富,是旅游开发和经济建设的文化保障。
二、洛阳运河遗产廊道景观构建原则
洛阳运河遗产廊道景观构造,要注意几个方面:
(一)特色定位、主题鲜明
当前,旅游市场上的旅游产品日益丰富,市场竞争也日益激烈,旅游者的旅行经验也日益丰富。在此情况下,特色成为旅游产品生命力之所在。要在旅游项目设计中注入和提升历史文化因素,突出旅游产品的垄断性和独有性。如洛阳就要把“千年帝都、牡丹花城、丝路起点”作为城市品牌,彰显独特的人文价值。
(二)旅游开发与生态资源保护并重
在当今钢筋水泥建筑林立、生活节奏加快的时代,生态旅游逐渐成为旅游发展的主流趋势。运河沿岸自然风光优美,是人们休闲度假的上上之选。保护好运河的生态资源、生态环境,运河遗产廊道的旅游开发才有广阔的市场前景。要积极开发自然生态型旅游项目和旅游产品,迎合旅游者越来越高的生态环境要求,进而产生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在旅游产品开发中贯彻绿色化、生态化理念,推广并普及绿色旅游、绿色饮食、绿色酒店、绿色装修、绿色消费等,使旅游者身心得以放松,从而促进运河旅游的发展。
(三)市场化与企业化运作相结合
旅游业发展于市场经济环境下,其产品开发就必须牢固树立市场化理念,以旅游市场需求作为旅游产品开发的出发点。旅游产品的开发不仅要立足本身资源,更要着眼与市场的需求。要在市场调研与分析基础上,进行科学定位,确定目标市场的主体和重点,并针对市场需求,对各类预设产品进行筛选、加工或再造,从而设计、开发和组合成适销对路的旅游项目和产品。如开发哪些重点产品或项目,重点策划哪些活动、打造哪些品牌,树立什么样的旅游形象等,由此完成旅游规划与开发的核心内容。
旅游企业是旅游产品开发工作的主体,必须树立旅游产品企业化开发理念。 旅游企业在开发旅游项目和产品时,会以盈利为目标,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规划设计旅游产品、旅游项目,满足旅游者的需求,吸引游客的目光,而这些是保证旅游产品开发的成功的重要条件。
(四)多层次、多样化开发旅游产品
旅游产品可以划分为基础型产品、提高型产品和发展型产品三个层次:1.基础层次:为陈列式观览。内容为自然与人文景观,属于最基本的旅游形式,是旅游规模与特色的基础。2.提高层次:为表演式展示。内容为民俗风情与购物,满足旅游者由静到动的多样化心理需求,通过旅游文化内涵的动态展示,吸引旅游者消费向纵深发展。3.发展层次:为参与式互动。内容为亲身体验与娱乐,满足旅游者自主择项、投身其中的个性需求,是形成旅游品牌特色与吸引旅游者持久重复消费的重要方面。
因为旅游者需求(如年龄、收入、职业、偏好、学历等)的差异,旅游消费也越来越多样化。旅游产品既要有“观光型产品”这样的基础层次,也要有“表演式、参与式、体验式旅游产品”这样的提高层次和发展层次,还要有高、中、低档不同消费档次,通过多样化、多功能、多档次的旅游产品,全面提升旅游收益。
三、运河遗产廊道的景观打造方法
运河遗产廊道的景观打造,可以依托运河的文化资源和自然景观,从构建主题公园、建立文化活动场馆、开展各类水上娱乐活动等几方面入手。
(一)建立主题公园
可以沿洛河建立各种主题公园,如特色花卉主题公园、运河遗址公园、历史文化公园、民俗风情园等,宣传运河文明和历史文化。
1.特色花卉主题公园
花卉主题公园可以怡情养性,是深受人们欢迎的休闲方式,各地可以建立特色花卉公园,如洛阳以牡丹闻名天下,可以建造牡丹主题公园。洛阳牡丹栽培始于隋,鼎盛于唐,宋时甲于天下。洛阳牡丹花会更是大大提高了它的知名度。牡丹主题公园内应广植各类牡丹,通过现代科学技术,让游客在夏秋冬三季也可看到牡丹,避免错过花期的遗憾。牡丹主题公园应设有供人拍照的和牡丹相关的雕塑,雕塑的内容可以是民间传说,也可以是小说故事,可以以风骨气节为题,可以以爱情为题,增强牡丹观赏的文化性。公园内应精选有关牡丹的诗文,体现国人对牡丹的喜爱。园区内还应有以牡丹为主题的文艺演出,如《丝路花开》等,让游客劳逸结合,在欣赏歌舞的同时再次加强对牡丹文化的认知。此外园区内可设置牡丹纪念品,如牡丹瓷、牡丹食品、牡丹饰品等,满足游客的消费需要。
2.运河遗址公园
运河遗址公园是人们吊古思今和展示运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遗址公园可精选地址,如洛阳可以建在天津桥附近,因为天津桥曾是是隋唐大运河地标性建筑。遗址公园设计思路如下:(1)对遗址进行保护和展示。如建设天津桥遗址水上保护展厅;恢复天津桥的历史面貌。让游客在桥上可以观光、购物、品尝美食等。(2)4D电影展示繁华历史。洛阳可以再现隋唐时期商业的繁荣和中外文化的交融,让游客穿越历史时空,梦回大唐盛世。(3)建造拍照景点。如建造西域商人铜雕、遣唐使铜雕等反映隋唐时期洛阳的兴盛;用古船的形象表现隋唐时期洛阳城水运交通的发达等,凸显运河的历史作用。
3.历史文化公园
历史文化公园主要展示洛阳厚重的文化底蕴,可以设计如下内容:(1)建立成语典故公园。洛阳是千年帝都,成语典故俯拾皆是,它们是洛阳历史的缩影,是传统文化思想的宝库。(2)建立洛阳历史名人雕塑园。 洛阳自古名人辈出,通过历代名人雕塑,展现洛阳辉煌的历史,激励后人为社会做出贡献。名人雕塑可以分为文化根脉区雕塑、文学名人雕塑、科技名人雕塑、政治名人雕塑、道德教育名人雕塑等类别。
历史文化公园策划思路如下:(1)按朝代分段展示。采用仿古建筑,按历史年代分段展示历史人物和历史故事,便于游客记忆。(2)精选故事与人物。择其精华、诠释内涵、赋于新意,通过碑刻、壁画、园雕等艺术手法,配以小桥流水、亭台楼榭,使其具有艺术性、可观赏性。(3)注重娱乐和体验。可将故事性、趣味性强的历史故事,白天可以安排话剧演出;晚上可以依托运河廊道安排水幕演出。演出时可以让游客作为群众演员一起参演,甚至不必拘泥于真实的历史事件,如玄奘是洛阳人,他的故事可以根据《西游记》加以杜撰,相信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的故事比真实的历史故事更受游客欢迎。体验式演出一定会给游客留下独特深刻的记忆。
4.民俗风情园
民俗风情园主要展示洛阳丰富的民俗文化,如传统体育游戏、武术、节庆民俗表演等。
传统体育游戏如抽陀螺、弹弓、老鹰捉小鸡、跳绳、抓子儿、滚铁环、跳马、跳方格等。体育游戏可以用雕塑的形式凝固下来,便于拍照;也可以提供实物,让游客在玩中获得运动的喜悦。为了提高兴趣,还可以组织游客比赛,给与奖励。
洛阳节庆民俗表演很多,如河洛大鼓、跑旱船、抬花轿、骑毛驴、大里王狮舞、曹屯排鼓等。表演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精选内容,取其精华,去其糟粕。(2)形式新颖,生动活泼,恰当融入流行时尚因素,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3)加强互动,让游客参与节目演出,体验民俗表演的魅力。
中华武术,博大精深,得到世界上越来越多人群的青睐。仅洛阳知名的武术就有宋氏通背拳、心意六合拳、南无拳等。武术表演应该组建集武术、灯光、音乐为一体的演出团队,以策划及承接大型武术演出活动。通过表演,打响地区武术知名度,成为另一张城市名片。
(二)建立文化活动场馆
文化活动场馆不仅要向游人介绍当地的历史文化,更要注重体验与游乐,要玩中长知。本着这一目的,可设置以下项目:
1.设置“穿越时空”游乐项目
“穿越时空”项目的目的在于让游客在玩中了解洛阳的历史文化。如洛阳可以建立悬空式球幕影院,倾力打造电影场景,形成极具震撼力、冲击力和视听享受的效果。在巨型球幕的包围下,在奇幻的座椅升腾中,游客将插上翅膀,像飞翔的神鹰般穿越洛阳历史时空,从河图洛书、到夏都斟鄩、商都西毫、周代的洛邑、汉魏古城、隋唐洛阳城……亲历酣畅淋漓的飞翔与尖叫,畅享痛快至极的玩乐与释放,观众在看电影的同时会了解洛阳为何是“千年帝都,文明之源”。
2.设立手工制作创意园
洛阳唐三彩烧制技艺、洛阳宫灯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洛阳黄河澄泥砚是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对普通人来说,它们一向高高在上,遥远而神秘。它们是如何制作的?我能不能亲身体验制作过程?大概是很多人都渴望的事情。
游客如能自己参与制作、雕刻,比买工艺品更有成就感。创意园的环境要精心装饰,安静舒适,使游客既能玩制作也能坐下歇歇,喝喝咖啡、听听音乐,在放松解压的同时,还能加深亲情友情,体会创造的乐趣。
3.打造歌舞盛会
旅游不仅要有自然风光,游客的体验式娱乐,还要有视觉盛宴,有大型表演观看。如洛阳历史资源丰富,在“一带一路”背景下,可以抓住这一优势打造一台歌舞盛会。比如说“武皇十万宫廷乐”,为唐代的武则天时期的汉族乐舞,曲内容主要是歌颂太平盛世、赞美大好河山等,可以对其挖掘整理,反映丝绸之路上的盛世景象。此外,还可以设计“礼乐周公”、“忠义关公”、“隋唐百戏”等的演出。
(三)建立水上娱乐项目
人类活动与水息息相关,水带给万物生命和快乐,水上娱乐项目在旅游中是浓墨重彩的一笔。
1.湿地生态游。湿地可以保护改善环境,被称作“地球之肾”,是重要的生态系统。湿地拥有众多野生动植物资源,也是旅游休闲的好去处。湿地生态游要将自然风光、人工建筑风光、娱乐科普结合起来。可以设置水上垂钓、水边烧烤、自行车观光、湿地科普馆等项目,但不管哪种,务必以保护湿地环境为前提。
2.画舫昼夜游。画舫昼夜游应以欣赏沿河风光为主,顺便加入文化因素。运河遗产廊道要打造一段观光河段,这一河段要恢复古风古貌,使人能够遥想九朝古都洛阳昔时城郭巍峨、宫阙壮丽的画面。要让游客在古色古香的河道上观水、赏景,体会清幽、静谧、闲适的古城风情。
3.画舫表演。游客囿于地域、知识的局限,对其它城市的河流知之甚少,比如洛河,周公曾在洛水之滨举办过“洛水流觞”、曹植曾在此写下千古名赋《洛神赋》,隋炀帝的龙舟曾在此处流连忘返,白居易等诸多历史名人于上巳节这天曾在这里诗文唱和等等。洛阳可以依托这些文化资源,进行艺术创作,举办画舫表演,带给游客视听盛宴,让他们了解、传播当地的历史文化。
大运河申遗的成功,使我们开始重新审视运河遗产廊道文化的保护和传承,重新思考如何把河洛地区悠久的历史文明与运河文化结合在一起,用现代化的包装设计,推动河洛地区文化遗产的传承,提高它的知名度,并让它为经济发展做出贡献。河洛地区资源丰富,要借助“一带一路”的战略契机,把悠久的运河文化用现代化的设计加以展示,推动河洛文化遗产的传承开发,为地方经济做贡献。
参考资料:
[1]岳国芳.中国大运河[M].济南:山东友谊书社,**.
[2]阮仪三.价值评估、文化线路和大运河保护[J].中国名城,2008(1).
[3]王健.大运河文化遗产的分层保护与发展[J].淮阴工学院学报,2008(2):1—6.
传统文化开发利用及保护范文5
(一)南京茶文化遗产挖掘有待加深
文化是一个城市的重要软实力和灵魂,茶文化就是这个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南京宣传普及本市茶文化,发展茶文化旅游和养生,大力发展茶叶加工种植。但是,这与南京所蕴含的茶文化资源的总量还相差甚远。主要体现在南京茶文化研究投入不足,茶文化在加速发展现代文化产业中的推动作用有限等。
(二)南京茶文化的青年人普及度较低
课题组针对30岁以下年轻人的调查发现:40%的年轻人不知道雨花茶是南京的城市品牌,67%没有饮茶的习惯,80%首选饮料是咖啡、矿泉水等,45%没有去过茶馆,甚至是一些农学专业的大学生也没有茶文化的概念,他们没有意识到茶文化在南京文化传承中的重要作用。南京青年群体普遍缺乏对茶文化的意识,这严重制约了南京茶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三)南京茶文化开发过于商业化,忽视文化传承因素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茶已经远远超出文化的范畴,茶已经成为获得利润的商品,如茶叶市场、茶旅游、茶养生、茶保健、茶馆等。每年茶叶上市期,南京都会出现以次充好、以陈充新、无地理标志的假雨花茶的现象。雨花茶已经申请“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不少茶商将浙皖等地生产的茶叶运来南京,鱼目混珠牟取暴利。同时,监管不到位也给不法分子以可乘之机。一些以茶为主线的南京旅游市场也借着茶养生、保健的名义大肆推销和误导游客,这制约了南京茶文化的保护和开发。
二、南京茶文化保护与开发建议
2014年,杭州西湖旁边近百家高端会所在政府的引导下,转型为“开心茶馆”。以前一桌酒席数千上万元转变为18元一杯的龙井茶,8元的茶食、15元起步的菜肴等。作为茶文化资源也较为丰富的浙江,已经开始逐渐淡化经济因素,从长远的战略角度来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因此,南京茶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开放也应该驶入快车道。
(一)政府引导建设综合性大型茶企
江苏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产茶大省,但是目前还不是产茶强省。江苏目前也只有碧螺春能够在全国占有一定份额。南京雨花茶虽然已经成为国家地理保护标志,但是雨花茶在全国甚至江苏的地位还没有得到凸显。南京现有的茶企一般都是中小企业,茶企呈现“小散乱”的特点。这表现为企业规模小,具有万亩茶园面积的几乎为零,同时分散经营、布局不够合理,没有形成强大影响力。要充分发挥政府引导和市场调节的作用,采取整合功能、科学布局的方式,引导建立一批集茶种植、加工、销售、旅游、养生等为一体的综合性茶企。
(二)加强南京茶文化的普及
茶文化的传承核心点在于普及和认同。目前南京中小学的文化素质教育中,涉及南京茶文化的屈指可数。我们一方面高呼要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但另一方面作为具有重要历史底蕴的南京茶文化资源却无形流失。政府应努力在南京中小学增加南京茶文化的学习兴趣课。采取学校在一些茶厂设立科普基地,带领青少年学生走进茶园、茶馆、茶企,使他们领略茶道、茶史、茶香,增强他们对南京茶文化的了解和兴趣。
(三)优化南京“茶旅”市场
“茶旅”是一种新兴的旅游项目,游客们在旅游中需要的是远离喧嚣的城市、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他们要在茶旅中体验自然风光、感受文化魅力、得到精神享受,是一种集休闲、学习、养生为一体的高雅的文化活动。目前,南京“茶旅”线路比较单一,内容比较枯燥,且商业化较为严重,这是南京“茶旅”市场需求不旺盛的重要因素。南京“茶旅”市场的开发是一项集学习、娱乐、餐饮、住宿、观赏、体验等为一体的综合性工程。政府要从基础设施建设、茶文化的挖掘、品种的丰富、风俗人情、专业人才培养等角度科学规划南京“茶旅”市场。
(四)实施品牌战略,做强“雨花茶”城市名片
雨花茶最初是因盛产于南京雨花台山丘一带而得名。雨花茶不能称得上是历史名茶,但自1958年创制以来,因其制作工艺、色泽、口感而不断为社会所认可。同时,雨花茶寓意深刻。它“形如松针、翠绿挺拔”,它的研制表达了对“忠贞不屈、万古长青”的革命烈士的崇敬与怀念。2004年12月,雨花茶成为南京市第一个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成为南京市的一张城市名片,但是雨花茶的此项殊荣并没有充分发挥它所应该有的城市品牌影响力。2014年,《南京市城市名片》一书正式出版发行,雨花茶名列其中,这对于宣传雨花茶起到很好的作用。然而,“南京市茶叶协会会长陈盛峰表示,雨花茶制作技艺比龙井、碧螺春更复杂,如今却面临着无人传承的尴尬境地”。我们应该在深刻挖掘南京深厚茶文化底蕴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媒体和网络等的宣传力度,增加雨花茶这张南京城市名片的厚重感。
三、结语
传统文化开发利用及保护范文6
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农村文化建设的核心力量,农民在创造物质文明的同时,也孕育了丰厚的民族文化,即非物质文化。农村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生地,民间文化以最传统的方式保留在农村,积淀深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新农村建设的文化基础。
一、新农村呼唤新型的农村文化:与农民“零距离”,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基础
农民是农村的核心,是新型农村文化建设的主体,农民在不断创造物质财富的同时,也渴望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把现有的文化资源和当地的民间传统文化结合起来,让农村文化与农民“零距离”,建立一种适合农民的新型农村文化。这种文化理念需要对内在的文化挖掘、保护、传承和发扬,对外来的文化有效整合、合理利用,要让深奥的理论简明化,传统的文化大众化、普及化,用通俗易懂、群众喜闻乐见的语言和传播方式来表达,这就是新型的农村文化。
1.发展中的新农村呼唤新型的农村文化
在农村,人们的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其生活方式也在不断变化,而其原有的生产、生活习俗也在悄然变化,特别是大集体(生产队)活动减少了、社会活动(民间民俗活动)的次数、区域和覆盖面也相对减少,人们的民俗文化意识也随之发生改变,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文化艺术的欣赏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对文化的思想、情感、格调需求也要发生变化,原始的农村文化开始与现代人的情感需求不相适应,发展中的农村呼唤新型的农村文化。
2.创建农民“口味”的农村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基础
新型的农村文化应产生于农村,流传于民间,与民间生活要相适应。在各民族长期聚居区,特别是各民族农村聚居地有人们通过几百年积累下来的文化产物,这是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宝贵财富,是农村人祖祖辈辈传下来的珍贵遗产,我们应当沿袭和发展、保护和传承。
在被称为“战鼓之乡”的正定县,流行于东、西杨庄的常山战鼓因其慷慨激昂的气势、灵活多变的队式,弘扬了优秀民族文化艺术,充分展示了战鼓之乡的风采,常山战鼓成长为正定县独具特色的文化产业,而其他村街等不同区域的战鼓,其鼓点和节奏又略有不同,可谓“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可见不同地域具有不同的文化风俗。正因为民族、地域的不同,才形成了丰富多彩、风情各异的民间文化艺术。新农村文化建设要彰显区域文化特色,以地域文化优势构建和发展特色鲜明的符合农民“口味”的农村文化。
二、新农村文化建设不嫌弃“土”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为传统文化扬名正身
1.优秀传统文化是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对新农村文化建设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农村文化建设却相对滞后,已经不能满足广大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精神需要。在广大农村部分人法律意识淡薄,竞争意识不浓,缺乏发展意识,文明、健康意识不强,具有一些传统陋习,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树立社会新风尚、建设乡风文明的要求格格不入。人们甚至错误地将经济的落后与本地的“土”文化等同起来,由此产生自卑心理、崇外思想,甚至否定了乡土传统文化,祖祖辈辈辛苦劳作的文化大餐却被丧失在愚昧落后的文化思想中。其主要原因是传统优秀文化的流失、政府投入不足、管理机制不畅、农民自身文化素质较低和文化发展失去载体。为此,针对新农村建设文化滞后问题必须从多方面切实加强新农村文化建设,促进新农村建设的良性发展。
新农村文化建设不是否定传统、完全创新,切莫一概而论,要因地制宜,新农村文化建设不要嫌弃优秀传统的“土”文化,优秀传统文化是母体文化,是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对特定文化的传承、维护和弘扬是新农村全民利益所在,也是维系新农村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础。
2.民间传统文化并不“土”,政府与农民“零距离”
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民族传统文化建设中的重要性,早已得到党和国家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2004年以来,我国先后已制订《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法》《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从法制上为传统文化扬名正身,民间传统文化并不“土”,是真正农民“口味”的文化,是促进农村和谐发展的优秀文化,得到国家和社会的认可。
在正定这个物华天宝、美丽富饶的民族聚居区,广大劳动人民在不同的生存背景下孕育了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化,分布在全县各乡村的龙山文化、仰韶文化以及战鼓文化,是民族文化的典型代表,是典型的“土”文化。
可喜的是,正定县委、县政府和文化管理部门在正定“土”文化的挖掘、保护、传承、开发等方面做了不少深入细致的工作。从2006年开始,就采取得力措施对民族民间文化进行了保护。首先成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领导小组并由文体局负责对此项工作具体实施,按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方针,对全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了大量细致周密卓有成效的发掘、收集、整理和研究,坚持四不漏、调查摸底、逐级排查、研究上报,更好地继承和发展民间优秀的传统文化。对民间艺人办培训班,“带徒传艺”和“学艺有成”,创“非遗传习所”者给予奖励,鼓励保护和传承各种优秀的民风民俗尤其是优秀的民族民间艺术,还将常山战鼓纳入到正定首家民办学校弘文学校的教学课堂之中,并计划推广到全县中小学教学。
正定常山战鼓列入国家级非遗名录后,参加了众多公益性演出。近年来,受北京2008城市奥运文化活动协调小组邀请,参加了中华世纪坛文化广场表演、天安门广场表演、昌平永安文化广场演出以及在西柏坡举行的奥运火炬石家庄站传递等活动,共计500余人、200余家庭参加了常山战鼓的全国比赛和商业性演出200多场。从2004年正定县第一届民间文化艺术节至2009年举办第六届鼓王争霸赛和民间文化艺术节为止,举办各级各类民间艺术演艺活动达几百次,鼓手们用雄浑奔放的表演和极具震撼力的鼓声敲出了太平盛世的时代强音,敲出了正定儿女顽强不息奋斗不止的精神,展现了燕赵鼓乐文化的磅礴气势。县委县政府也曾多次表彰优秀的民间文化传承人。2010年初,再次决定在全县范围内开展评选100个农村文艺家庭户,100个民间艺术带头人的文化“双百”评选活动,由政府为正定“土”文化传承人评“职称”,为传承人扬名正身,与农民文化人“零距离”,可谓是正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的一大盛事。
3.民间传统文化和文化人有了可靠的法律保障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的启动标志着具有中国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系已逐步建立,相关的保护法律、法规制度与措施正在实施。传统民间文化得到国家政府的保护,为丰富的民间传统文化和文化人建立了可靠的法律保障,为新农村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这是文化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2008年6月份正定县两项非遗项目正定县常山战鼓、正定新城铺高照(中幡)成功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4项即正定竹马、正定宋记碗、真定府马家卤鸡、正定腊会;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9项包括元杂剧、赵氏剪纸艺术、刘家卤鸡制作等。目前,石家庄市国家级非遗项目8项中正定县占2项;省级31项中占4项;市级49项中占9项,正定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在全市名列前茅。2008年底正定县被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常山战鼓)”、这是继“全国文化先进县”之后获得的又一殊荣。
截止目前,搜集整理了正定县非遗普查线索386项,立项资源360项,包括民间文学54项、传统音乐21项、传统舞蹈32项、传统技艺66项、传统美术16项、传统戏剧29项、曲艺5项、生产商贸习俗5项、消费习俗5项、人生礼俗28项、岁时节令8项、传统体育15项、传统医药3项、民间信俗64项、民间知识9项涵盖了15个门类,极大地丰富了全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正定县已被命名的县级以上优秀传承人40名,其中省级传承人5名、市级优秀传承人4名。县政府分两批公布了“正定龙狮道具制作”等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55项。
弘扬民间传统文化进入法制化轨道,以民间传统文化为基础,以传统文化传承人为骨干,全面建设新农村传统文化,这对保护、传承、发展地方传统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开展新农村新型农村文化建设有着积极推动作用。
三、打造新农村传统文化品牌:星级农村传统文化建设,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
我国的民间传统文化资源丰富,遍布村村寨寨,是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源泉,新农村文化的发展必须以此为依托,大力弘扬先进文化,全面加强新农村文化建设。近几年来,新农村文化建设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发展,涌现出一大批优秀农村文化品牌。农村民间传统文化取得了可喜的发展场面,为新农村文化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
1.以优秀传统文化为基础,促进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和谐发展
农村地区有其特殊性,农民的思想意识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目前,农村中人们的思想观念、道德意识、价值取向趋于多元化,因此,必须弘扬与人们联系紧密的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在满足人们多层次、多样化、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要的同时,使先进文化得到发展,低俗文化得到根治。而文化事业的发展仅靠当地政府和个人是不够的,应拓展文化开发渠道,推进农村集体公益性文化事业的发展,以村和组为依托,开展自己的公益性传统文化活动,形成合力,共同推进文化事业的发展,地方政府也应重视公益性传统文化事业建设,为新农村建设提供精神粮食。同时要坚持继承与发展、实行兼容并包的文化政策,构建农村和谐文化,以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新文化的需要。
正定近几年来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重视优秀传统文化,举办或参加民间传统文化艺术比赛, 着力打造新农村传统文化品牌。一是鼓王争霸赛,通过比赛,在全县选出“战鼓王和“优秀战鼓手”。2004年在正定镇举办了首届鼓王争霸赛。来自全县农村共50支代表队2000多人参加了比赛。通过这次大赛把正定的战鼓正式搬上了新农村群众文化的舞台。二是举办每年一次的民间文化艺术节,展示各级各类民间艺术,表彰优秀的民间文化传承人。三是开展评选农村文艺家庭户,民间艺术带头人活动,由政府为正定文化传承人扬名正身,分别颁发“带徒传艺奖”“学艺有成奖”“优秀非遗传习带头人“等奖项。
2.组织有规律性的新农村传统文化节庆活动,实现城乡文化一体化
加强科学研究,合理制定城乡文化统筹发展的规划,形成以集镇为中介的城市文化辐射区,不断丰富广大农民的文化生活,推动城乡文化均衡发展。同时要加强城乡互动,开展各种“文化搭台经济唱戏”,或者借助经济活动弘扬传统民间文化的活动,推进农村集体公益性文化事业的发展,达到城市经济拉动农村文化发展的目的。
政府牵头,组织有规律性的新农村传统文化节庆活动,促进新农村民间文艺队伍的状大和民族民间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新农村文化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近些年来,正定县坚持每年举办全县农村文艺汇演、全县中小学生文艺汇演、歌手大奖赛、全县书画美术大赛等各种文化赛事,连续举办了7届民间文化节,每年有40余支优秀民间花会、文艺表演队伍参加,节目荟萃国家、省、市、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受到了广大市民广泛赞誉。尤其是“2010年元宵节河北省花会踩街启动仪式暨正定县第六届民间艺术节”,由河北省文化厅、石家庄市政府、正定县政府主办,在正定国际小商品市场广场隆重举行。此届艺术节以展现燕赵文化为依托,集萃了一批具有地道燕赵文化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除正定传统的民间花会表演之外,还特别邀请了河北沧州舞狮、昌黎地秧歌、保定寸跷、曲阳擎阁、吴桥杂技独轮车表演等共15支优秀民间花会、文艺表演队伍进行集中展演,内容丰富多样、节目精彩纷呈,充分展示了河北省民间艺术靓丽风采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博得群众阵阵喝彩。通过这些群众性传统文化活动,不仅大大丰富了新农村广大人民的文化生活和精神需求,而且对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发展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3.充分利用大众传媒和教育事业,宣扬中国传统文化,带动新农村主导文化的发展
一方面,在农村通过各种渠道广泛宣传推广民间文化。
正定县多途径宣传推广民族民间文化,带动新农村主导文化的发展。一是举办全县性大规模的农村民间艺术展示活动。在每年的春节期间,全县各个乡镇村街上千名民间艺人,演出了《常山战鼓》《中幡》《二鬼摔跤》《车子旱船》《特色秧歌》等优秀民间艺术节目,将正定的优秀民族民间传统文化做了一次规模宏大、影响深远的展示,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二是组织新农村民间文艺队伍参赛,常山战鼓等优秀民间艺术在各种全国性大赛中多次获奖。常山战鼓于2010年3月参加了第五届石家庄市鼓王争霸赛暨中国北方鼓乐展示大会,被中国群文学会授予“金鼓王”称号。三是组织大型民间文化宣传推广活动。近几年县政府在北京、上海等地举办了大型正定优秀传统文化宣传活动,以此宣传和推广正定的新农村民族民间文化建设。在2009年迎国庆60华诞群众文化系列展演活动中,县政府在全县举办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展。2010年5月12日至18日赴上海参加了上海世博会河北演出周活动获得成功,为正定争得荣誉。2010年6月12日,正定县组织举办了主题为“非遗保护,人人参与”的第五个“文化遗产日”宣传活动,营造人人了解、人人关注、人人保护“非遗”的社会氛围。四是利用现代媒体保护传承民间文化。2007年初开始,我县通过县电视台、政府网站、正定风采报等现代媒体开辟“正定故事”和“村名故事”、“正定文化”等专题栏目,定期向广大市民讲正定的民间故事、村名由来等传统文化。这些举措开辟了正定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广阔天地,新农村的农民文化艺人登上舞台,讲农民自己的故事,符合农民“口味”的新农村文化稳步发展,农村优秀传统文化也得到了保护和传承。五是推动民间文化精品生产。重点打造常山战鼓、元杂剧《墙头马上》、柏棠竹马、三角村高跷、新城铺高照(中幡)、赵向荣剪纸等民间文化品牌。充分利用“文化遗产日”,组织开展文化遗产保护系列宣传展示活动,建设民间文化艺术展馆(厅),对民间艺术表演队重新整合、编排、包装,提升其民间文化品牌,对民间文化特色村、民间文化工作者、民间艺人建立档案,颁发证书。
另一方面,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加强传统文化教育,把传统文化教育放在重要位置,在九年义务教育中应开设与中国传统文化有关的乡土教材课。
民族文化进校园,民间艺人上讲台,是正定民族文化传承、发展的一个特色。如正定教育部门聘请常山战鼓民间艺人进入校园开展教学,培训在校学生常山战鼓专业知识,组织实地教育教学。常山战鼓传承人被聘请组织弘文中学学生战鼓队,通过教学使弘文中学2000多学生都能进行一般战鼓演示,弘文中学战鼓队参加了国家、省、市战鼓表演和比赛。
这些行动弘扬了新农村民族民间文化艺术,改变了正定民间传统文化传承后继乏人的局面,同时促进了正定新农村民族文化的新发展。
四、新农村新气象:传统文化产业的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体现与转换
1.新农村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发展:保护应是开放式的,不是封闭式的
通过民间传统文化浓郁的民间特色和鲜明的地方风格装扮多彩的新农村,我们要让凝聚着祖辈们几百年的民族文化精神永不停滞地流传就必须保护优秀的民族文化,优秀的民间传统文化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是文物,保护不是放到博物馆,它是活态的,应该放在民间。但保护它不等于“原封不动”,不是让它停留在原始的阶段而不发展,继承与发展并存,保存优秀的传统文化和民族风格一定要原汁原味,但民间传统文化的技法、曲段、语言、格调等是可以发展的。多年来,民间艺人、文艺文化工作者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做出了不懈努力,力求为新农村传统文化寻找一条可发展之路,这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2.民族文化遗产是发展新农村文化产业的宝贵资源: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体现与转换
新农村建设把节日民俗文化活动作为新农村文化的重要内容来广泛开展,作为传统民族民间艺术展示和传承的载体,显示农村传统文化的恒久魅力,并从传统的区域文化传播,追求到省外、国外展示。每到传统节日,新农村的农民击打战鼓、舞龙舞狮、踩高跷、荡旱船、讲故事、演戏调曲等,这些活动必将成为新农村农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文化大餐,将对城乡文化生活产生重要的影响。
近几年来,国家重视新农村民间传统文化建设,农村民间传统文化的发展蒸蒸日上,各地区在打造传统文化品牌的同时也出现了一大批传统文化产业。传统文化产业是文化遗产的价值体现,在中国是一个新兴产业。
发展农村文化产业,把具有民间特色的农村民间文艺、手工艺、民间习俗、餐饮等都具有很强的地域性和民族性,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是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
正定县是一个地处平原的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文化名县,早就认识到民族文化遗产是发展文化产业的宝贵资源,正定利用本土文化资源,在影视演艺业、文化旅游业、餐饮业等方面有成功的尝试,为我县非遗项目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既发展了文化产业又促进了传统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如正定东、西杨庄常山战鼓传承人和新城铺高照传承人已在当地办起了培训班,创建了“非遗传习所”,带动周边多个村庄的村民参加到此项活动中,共计500余人200余家庭参加了常山战鼓的全国比赛和商业性演出年达100多场,人均年创收5000余元,常山战鼓成为当地农民在传统的种养业之外的又一致富途径,作为正定独具特色的文化产业,对提高非遗项目的知名度,推动产业经济的发展壮大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正定的文化产业虽然刚刚起步,但已经有了良好的势头,一方面促使了新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另一方面也促进了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