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古代文学笔记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古代文学笔记范文1
目前古代文学教学中存在诸多误区:其一,以文学史为中心的教学策略;其二,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其三,以传授理论知识为主。这些均不利于学生专业核心能力的提升,使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本文主要对古代文学的教学误区的成因进行剖析,并提出具体的改革途径。
关键词:
《古代文学》;教学;改革
古代文学课程是汉语言文学专业最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承担着奠定学生学业基础、培养学生专业能力的重任。近年来,普通高校这门授课时间最长、课时最多、参与教师最多的基石性课程,正逐步丧失其丰沛的活力和能力培养功能,被放逐到“鸡肋”的行列中。这种尴尬的教学效果主要源自以下教学误区。
一、以文学史为中心的教学策略无法培养文学感悟力
从高校教学管理来看,以文学史为中心的教学安排便于检察监督课程进度和课堂教学内容。由于教学计划是全部按照教材目录做的编排,教学监督部门也很容易评判教师的课堂教学工作量多少和完成情况。从教师方面来看,以文学史为中心的讲课方法省力省心,教学难度低。教材已经把相关问题总结得相当完备,而涉及的文学史宏观研究资料丰富易得,备课轻松,讲课出彩。尤其是在课程考核时,教师以教材制作参考答案,评阅试卷按知识点给分,方便精确,不担心学生质疑和管理部门的后期检查,简单省事。学生也认可以文学史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应试教育使得大多数学生对古代文学作品缺乏大量阅读,反复记诵,悉心体验,古代文学基础不牢,知识面不宽,阐释作品,感悟作品的能力不强,能够熟练阅读古文的学生凤毛麟角。而这种教学法恰好回避了学生的尴尬,只需要一本教材和几页笔记就能顺利轻松地通过考试,助长学生记笔记、背笔记的学习误解。古代文学课程重要目标之一就是培养学生对古代文学作品的把握力。古代文学作品是古人的心灵体验和文字表达,要求学习者投入个体的心灵感受和体验。“古代文学是探求人的心灵和情感的学科,不但创作者需要艺术的想象力,研究者同样需要以充沛的想象力去做‘同情之理解’。”[1]由于忽视古代文学作品教学,使“文学作品已经失去了在文学学科中应有的基础,而处在一种知识传授的辅助地位”,[2]架空了学生的能力培养目标。
二、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忽视培育学生的学术能力
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具体表现为“满堂灌”和“一刀切”的教学法。采取“满堂灌”和“一刀切”最利于完成教学任务。因为古代文学课程教学内容庞杂,如何让学生在有限的课时了解古代文学发展历程和纷繁复杂的状貌成了摆在授课教师面前的重要问题。教学组织学生讨论发言、阐释作品、论证观点等活动显然难以完成艰巨的教学任务。最便捷的做法即按照固定程式概括、梳理作家生平、作品思想内容、艺术特色等文学史知识,阐述文学史观点,同时蜻蜓点水地提到大量名作或者名篇名句佐证文学史。例如,李白、杜甫、苏轼都是古代文学发展中“集大成”式的人物,既是课程的重点,也是学生兴趣的焦点。学生在中小学阶段已经接触了不少他们的生平经历和名篇名作,缺乏的是依据作品从更深的层次去理解李、杜的“集大成者”的不同表现。但在课堂讲解中教师往往该简化生平经历没有简化,该深入解析作品却轻描淡写,没有讲透课程的重点。“最直接的表现是,讲作家必讲生平、思想、艺术成就及影响,讲作品必讲背景、内容、手法、语言。重条分缕析,轻整体感染和心灵的触发,重说明、讲解,忽视描述、抒情,像解剖医生一样冷静与漠然,文学的课堂死气沉沉没有激情,自己都不被感染,怎样感染学生?”[3]由于假设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是平均的,教师在授课时往往采取“一刀切”模式,无视学生兴趣和能力的差异,用普及古代文学常识代替思维、能力引导。同时,由于教师对教学内容有绝对的处置权,随意授课的现象严重,如用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挤压教学中的关键内容、夸大自己的研究领域等现象时有发生。
三、以传授理论知识为主的教学活动与社会需求脱节
古代文学最主要的教学目标有两个:一是提升学生的内在素养,如情趣、气质、意志、修养等。二是培养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包括口头表达和论文写作、创作等。前者是后者的必要基础。培养学生深厚的人文素养,就是要培养学生出色的语言表达力和写作能力。目前古代文学的教学活动未能重视社会应用,以传授理论知识为主,没能激发古代文学的资源活力。因此,中文专业学生存在基础知识薄弱、独立思维不足、文字表达逊色、发展缺乏后劲等致命缺陷,无法满足社会对中文人才的能力期待与需求。古代文学以传授理论知识为主,不利于培育中文专业学生的核心能力——语言表达。这种教法利于完成教学内容,但在课堂上进行具体的文学能力操练几乎不可能。多数教师在课堂上只是传递诸多已成定论的观点,缺乏示范文学问题的提出、论据的搜集、结论的分析论证过程。大多数时候文学作品只是作为论据罗列出来,教师并未进行精妙传神的赏析。学生无法获得语言表达熏陶和研究思路的启蒙,不能激发学生反复体味揣摩所学知识的动力。加上课后的作品阅读和写作训练不能及时跟进,学生的文学感受力得不到有效的刺激和训练,不会赏析作品,不能熟练写作,也不具备思考与分析文学问题的能力,毕业后难以胜任实际的文字工作。
四、以能力培养为导向的古代文学教学策略设想
当前社会对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的语言审美力、运用力、创造力、写作实践能力、口语交际能力等文字应用实践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不能改变古代文学的现行教学模式,根本无法走到良性的发展道路上来。如何适应社会需求培养出高质量的应用型人才,是古代文学课程教学必须面对的问题。以能力培养为导向的古代文学教学应该引导学生吸收古代文学的养分提高专业能力。策略如下:
(一)教学内容设计科学合理
课堂教学时间有限,应该对每节课都能精心设计,最大限度地引导学生掌握古代文学课程的学习方法。有效阅读、解析作品的前提是具备并能自觉地运用科学、系统、的文体知识和理论来指导解析文学作品。在课堂教学中应该确定以文学史为纲领,以作品讲解阐释为中心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体会、揣摩作品的情感和表达机巧,激发学生广泛深入阅读的兴趣,促进学生课后自主阅读作品。优秀的古代文学作品本身就是阅读和写作的范例。如何通过感性的文学感悟洞察文学作品中的情感表达技巧和复杂的心理活动、流变状态,使阅读真正有效地启迪心智,创新阅读者的意识思维和语言能力?最便捷高效的途径就是研究古代文学作品。对作品的情感和写作技巧反复揣摩才能真正开启心智,构建并塑造学生的语言体系,完成能力培育的现实目标。
(二)教师重视示范作用
教师的课堂教学应重视对学生能力的引导与研究示范。教师梳理文学发展线索、考证作家生平、阐述作品精妙、分析论证文学争议的种种活动,应具有示范性和引导性,让学生理解每一个步骤环节的能力培养功能。教师要以文学的语言向学生示范如何体悟典范作品的美感、如何阐释其表达技巧,培养学生正确阅读古代作品的习惯而非肤浅、机械生硬地肢解作品。教师应教会学生阅读作品的方法,引发其阅读原典的兴趣,积累基本的文学经验,培育出敏锐的文字感受力和文学感悟力,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
(三)建立课外持续性学习和评价的平台,重视学习习惯的养成
古代文学的能力培养空间主要还在课外。能力的养成有赖于扎实的基础。“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而反三隅”的教学方法不可能在现代课堂上实现。网络的发展给课外学习提供了方便。教师可以建立网络学习空间加强和学生的互动,及时跟进、指导学生课后的阅读、写作活动,及时回应学生疑问并能迅速找到问题所在。当学生的古代文学的学习习惯养成自然后,能力的持续性发展也顺理成章。同时,一些在课堂教学环节无法进行的文学训练和学习效果评估也可以借着网络传输来实现。例如,教师可以对学生的古代文学阅读、能力基础进行摸底,将学生分组,有针对性地布置相应的能力训练作业,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古代文学课程是一座充满营养与活力的宝库,承担着重要的精神导向和能力培育责任,应该朝着引导学生能力发展的方向发展。确保课程教学完成后,学生不但能从宏观上把握古代文学的发展脉络,还能精妙地阐释古代文学作品,有较为扎实的语言功底、基本的写作能力和科研能力。古代文学课程教学中“独学不用”“学而难用”要不得。想要学生改变,教师首先要改变思维方式和授课习惯。教学管理部门也应该理解文学教学独特性,信任和支持教师的教学改革。
作者:田宁 徐剑锋 单位:西安工程大学人文学院 西安航空学院
参考文献:
[1]马东瑶.对古代文学史教学的几点思考[J].中国大学教学,2012(2):47.
古代文学笔记范文2
关键词: 古代文学教学 情境教学 自主学习
“情境教学”是将学习者的体验活动、认知活动、情感活动整合起来的教学模式,追求教育的整体性。在中国古代文学史教学中,教师可采纳“情境教学”模式,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
美国著名教育家John D.Bransford等人认为,社会情境是指“熟悉的任务情境”和一个“有意义的目标情境”。也有学者认为,情境既是问题的物理结构与概念结构,又是活动的意识意向与问题嵌入其中的社会环境。[1]
将“情境”引入教学的优长有如下两点:其一,“情境教学”模式的运用充分顺应了人的生物特征。脑科学研究表明:人的大脑左右两半球相互协作、各有分工。大脑左半球掌管逻辑、理性,包括言语的活动;大脑右半球负责直觉、创造力和想象力,包括情感的活动。传统教学中,教师的分析讲解、学生的单项练习主要调动大脑左半球,引导学生的逻辑分析能力。“情境教学”着力调动右半脑,使之活跃起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在传统教学方法的基础之上,辅之以“情境教学”,大脑两半球交替兴奋,或同时兴奋,协同工作,大大挖掘了大脑的潜在能量,学生可以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因此,情境教学可以获得比传统教学明显良好的教学效果。其二,“情境教学”模式充分利用认识的直观原理。具体的形象、鲜活的细节等易于留存在人的记忆中。从教学实践上看,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情境教学”更强调直观性、情感性、师生的双向互动性,采用“情境教学”模式,可以更好地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在中国古代文学史课堂上,教师可吸纳“情境教学”的理论与方法,以学生固有的知识结构为基础,大量增补相关背景资料,帮助学生“回到”古代社会的历史情境,体会具体时代的文化氛围和创作环境,更形象、更真切也更深刻地学习、感知、接受中国古代文学史。这种再现过往时空,构建还原“历史语境”的方式,有助于提升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和逻辑分析能力。
中国古代文学课堂“情境教学”的总体思路如下。
(一)创设情境,完善学生原有的知识架构,建构全面的文学史景观。
“情境教学”通过有效地创设情境,将学生引入时空隧道,走进古代文学现象发生的现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利用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知识、经验去同化当前学习到的新知识;如果原有知识与经验不能完全同化新知识,则指导学生对原有认知结构进行改造、重组,丰富、补充、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
如,在讲述元代戏曲《西厢记》时,常规的教学模式下,讲授的主要内容有三:关于作者王实甫、《西厢记》的主题、《西厢记》的艺术特点。在“情境教学”模式下,则补充讲授“关于《西厢记》的续作及其评价”一节。《西厢记》问世后,出现了大量续作,不少续作有意颠覆《西厢记》原有的风格。如盱江韵客的《续西厢升仙记》,将莺莺写成心胸狭隘的妒妇,将张生写成恶人;张生与莺莺结成夫妻,又要纳红娘为妾;红娘更被写成与莺莺争风吃醋的小人。在讲述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引领学生进入明清两代“满地皆话《西厢记》”的“历史情境”,并结合学生所熟知的当代文化界的“恶搞”之风,指导学生认识、分析古今相似的文学、文化现象,激发学生对古代文学的学习兴趣,也引导学生对当下“恶搞”等文化现象形成理性认识,提高他们的文化品位和思想水平。
(二)把握主体,强化学生的感受理解能力,实现不同课程之间的融会贯通。
“情境教学”以学生为主体,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下,经由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帮助,阅读必要的学习资料,激发、强化个人对古代文学作品的感受,并进一步形成对古代文学、文化的理性认识。因此,“情境教学”要求课堂内外充分互动。学生在课堂上了解、接纳、吸收教师讲授的内容,课后寻找、筛选信息要素,提取已有的知识,通过自我建构、自我发现的方式获得新知识。
如在明代小说教学中,要求学生阅读明代、清代小说的评点本。其目的是,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了解、掌握故事情节,同时直观地感受中国古代小说的存在形式、接受和传播方式,了解时人对这些小说的具体评价。之后,要求学生以评点的形式,写出回评、总批、侧批等,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并促使他们进一步深入地理解中国古代小说的存在状态。这样,学生能在具体的语境中了解古代文学、文化的发生、发展过程,而且有效地打通古代文学和古代文论两门课程。
(三)激发兴趣,关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帮助学生形成自主学习模式。
“情境教学”关注的不仅是学生“知什么”,而且要让学生“知怎样”,并根据自己的学习兴趣、学习方式等,最终确定个性化的学习模式,掌握“学什么”、“如何学”、“如何用”。
学生是有独立意识的主体,要引导学生进入历史场景,学生的感情、信念、愿望、动机等非智力因素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情境教学”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进入历史语境的兴趣,并引导学生形成自觉的学习意识。在“情境教学”模式中,关于读什么、怎样读等,教师应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性。比如,阅读明清小说的评点本,学生可以在《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等小说中任选一部,在阅读并做大量读书笔记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兴趣点,分成学习小组,就某些问题展开讨论,不断强化场景意识,并最终建立个性化的、自觉的自主学习模式。
二
研究型教学的目的是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创新性,在展开研究型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是退居幕后,而是进一步发挥能动作用,富于策略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因此,开展研究型教学并非削弱教师的作用,恰恰是对教师业务素质、教学功底、科研水平、协调能力的综合考验。在中国古代文学史课堂上,“情境教学”就是要整合学习者的情感活动、认知活动,以及系统思辨能力、逻辑表达能力,强调教师讲授、学生学习之间的互补、互动,引导学生形成进入“历史语境”的自觉意识,实现教学由静态化向动态化的转变。进入“历史情境”的最终目的是促使学生理解作品、把握作家、自主学习、用之于实践。
(一)开展“情境教学”在教学方案设计上的要点。
1.立足学科性。学科性是“情境教学”根本。中国古代文学、文化的基本特点是“文史哲不分家”,在讲授中国古代文学史时,采用“情境教学”模式,要给学生补充大量社会史、哲学史、政治史、文化史内容。在创设情境时,要注意体现古代文学的学科特点,紧扣教学内容,凸显学习重点,这是首要原则。
2.关注鲜活性。经过时间的沉淀,留存在文学史教材中的作家及其作品已经被经典化。经典化有其积极的意义,但也不可避免地具有消极性,这些作家、作品往往被抽离出具体的社会生活场景,成为某个时代的标签,失去了其鲜活性和生命力。在中国古代文学课堂上,教师要尽可能地还原作家的日常生活状态,在生活细节中把握作家、作品,重构古人的文本世界与生活世界的关系,使学生切实感受到古代作家、作品的生命力。
3.渗透教育性。高等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要训练学生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使学生由中小学阶段了解、习得知识点转向掌握学习方法,形成自主学习模式。“情境教学”的目的正是使学生从根本上把握学习、理解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基本方法。
4.着眼发展性。任何一种教学实践模式都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为根本目标。“情境教学”模式的着眼点之一,就是培养本科生在阅读中国古典文学作品、文献资料时的现场感。在古代文学学科治学与中学古文教学中,这种现场感是必不可少的基本素质。促使学生形成建构历史语境的意识,对学生将来从事科学研究及教学教育工作具有积极的作用,为学生将来的发展提供充分的准备和充足的动力。
(二)实施“情境教学”可采取的方法。
1.描述法――建构基本的历史语境。教师在充分掌握、理解文献资料的基础上,选择与作家、作品等有关的思想潮流、历史细节,以生动的语言尽可能地描述历史的全貌。当学生学习能力不足,或对场景的把握不够时,应结合他们熟悉的场景进行对比、比较,以激发他们还原历史情境的能力。如讲到《三国演义》,为了让学生更深切地理解《三国演义》半文半白的语言所具有的历史感,以学生熟悉的电视连续剧为例,探讨正说历史与戏说历史的区别,提醒学生注意《贞观长歌》与《还珠格格》在语言风格层面上的差异:《贞观长歌》的编导试图把观众引入历史场景之中,所以遵循“讲述历史”的严肃性。这样一来,学生就能充分理解语体对文学文本的巨大影响力。在“还原历史语境”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一步反省古代乃至现当代文学、文化现象。高等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令学习者将抽象的符号逻辑转化为实用知识。师范类院校的学生毕业后,大多进入文化教育部门,针对学生的择业方向,在教学中,时时引导他们对社会问题、文化现象进行反思。如,明清小说、戏曲领域有这样一种现象,那就是国家、特别地方文化官员禁止小说刊行、限制戏剧搬演,但结果却是屡禁不止。在谈到这一现象时,提醒学生思考古代为何禁止小说、戏剧,禁令下达后为何会产生相反的效果,这种屡禁不止的现象对当代有何启示。结合“百家讲坛”“超女”等文学事件、商业文化现象,让学生深入地思考,将来作为一名中学教师,应当如何引导中学生形成宽容的文化心态,同时保持高尚的文化品位。这样,通过课堂教师讲授、学生发言等互动,学生能全面把握文学作品、文化现象及其背后的本质规律。
2.阅读法――全面感受历史情境。把握历史场景,关键在于培养学生全面的感知能力。“情境教学”模式在课堂讲授之外,应注重学生课外的学习。学生除阅读作品选、背诵经典篇目,还需要阅读原著,写读书笔记,提交读书报告,通过大量的阅读、写作,不断强化对古代文学、文化的认知。展开中国古代文学课堂的“情境教学”,还可以进一步对学生阅读的版本提出要求。如明清文学教学中,针对学生喜爱小说、忽略诗文的现象,教师可以要求学生阅读明代、清代文学家诗文集,并要求学生阅读线装书或影印本。这样,通过阅读,学生对古人的写作方式会有直观的了解,理解古人创作的物质环境。通过阅读线装书,学生会充分领悟到,古代文学作品不仅是一种文化产品、精神产品,而且是有必要的、特定的物质承载体,这对学生进入具体语境也有极大的帮助。
3.辅助法――不断强化情境意识。在古代文学课堂上,利用网络资源、多媒体技术,采用图画再现情境、音乐渲染情境等方式,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迅速进入历史语境。如,在讲授元明清戏曲时,由于戏曲已经退出了学生的生活,因此,必须让学生观赏、了解戏剧,他们才会对戏曲有直观的感受。在讲授《牡丹亭》之前,课间,可反复播放经典片段,如《游园》等,使学生对昆曲有直观的印象;在讲授过程中,可让学生观看青春版的《牡丹亭》,使他们进一步从声音、画面等综合效果上理解中国古代戏曲。在讲授过程中,针对有关唱词,还要给学生补充古人生活的基本知识。如《牡丹亭》中有“遍青山啼红了杜鹃,荼蘼外烟丝醉软”一句,教师可放映看杜鹃花、荼蘼等的图片,提醒学生“荼蘼”这种花与玫瑰花同一科属,攀延性很好,颜色纷繁,古人常用来作蓠芭墙。通过这种方式接通古今时空,学生能全面感受古人生活与当下的融会之处。
三
常规的古代文学教学往往讲授知识点,分析人物形象,以及作品的艺术特色,并对文学现象、文艺思潮给予定性式的评价等,这样容易让学生对古代文学、文化形成刻板的印象,学生仅仅将古代文学作品、作家视为抽象的逻辑符号,无法对古代社会生活、古代文学作品作出“同情的了解”。
中国古代文学史课堂实施“情境教学”模式并不反对或否定传统的教学方法,“传统型教学扮演的是一个居高临下的‘传道授业解惑’者的角色”,[2]“情境教学”模式则鼓励教师将学界最新的科研动态、教研方法应用于实践,作为组织者、激发者、引导者、推动者,最终促使学生学习能力全面提高。
以“情境教学”为手段展开研究型教学时,教师通过有意识地穿插对作家活动场景、生活细节等的描述,可以推动学生自觉地进入文学发展的“过程”之中,感受到古代文学作品的切实存在,古人生活的多样性、丰富性。这样,通过还原情境激发学生对古代文学作品、文学事件、文化现象的理解与认知,最终,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思维品质与研究能力。
在古代文学课堂上展开“情境教学”,可以实现由知识向能力的转移,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开拓学习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如何将教师掌握的系统知识、学术方法、教学方法等尽可能全面、快速地传递给学生,是教学的重要目标。心理学研究显示,只要建立适合的语境,激发学习者的主动性,知识就可以成功转移。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情境教学”之中,也可以使形象再建能力与抽象思维能力均得到提高,丰富学习方法,提升思维品质。“情境教学”激发学生调动生活经验与逻辑思维能力,将教师讲授的内容与个人的体验、知识点融会合一,使学生在情境还原的基础上理解古代文学作品。
总体来看,“情境教学”可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中国古代文学、古代思想乃至中国古代文化的理解与认识。对师范生来说,“情境教学”为学生未来的职业建构提供必需的知识储备。通过“情境教学”,师范生在接受高等教育的阶段,就能够了解和习得前沿的教学方法,关注教学方法论,为迅速融入职场进行必要的准备。对非师范生来说,“情境教学”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术品质,帮助学生了解学术界最新动态、最新观念和观点。
参考文献:
[1]顾明远.教育学原理[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古代文学笔记范文3
基于高职类学生古文知识基础相对薄弱的现实,笔者以为,传统的古代文学教学中以知识传授为主的满堂灌教学方式已不太适应形势的需要,我们的目的应当是不只是“授人以鱼”,更要“授人以渔”。也就是说,中国古代文学的教学,要从知识传授型课程向素质培养型课程转变,既强化传统文化教育,也要突出师范教育的特点,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师范人才。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和近几年的探索,这里着重就师范类中文专业
中国古代文学的教学内容及教学方式谈一些看法,以就教于方家。
一、整合教材内容,优化教育方向
中国古代文学(以下略称古代文学)是高等师范院校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必修的一门主干基础课程,在中文专业众多课程中,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古代文学的文体形式丰富多样,每种文体都有其自身的艺术特质,有其自身的流变规律,师范类毕业生不仅应对此有准确的把握,还应对它的教学方向有恰确的认识。在一般通识概述之后,可将教材内容分为诗歌、赋(含骈文)、词、戏曲、小说等几大模块,分门别类揭示古代文体的总体特征及其在不同时期的不同风貌,以利于学生深入了解文体的特点,洞悉文体本身的规律。文学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而每种文体对人的影响方向也不尽相同,如诗歌可以通过意境、情感、意象等,熏陶人的情操和审美感悟,小说则可以通过生动的故事和典型的人物提高人们辨识是非的能力等。
二、增加学术前沿,不迷信权威
在有多媒体、网络的教学环境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将古代文学教学与素质教育密切结合起来,追踪该学科的前沿,将最新的研究成果展示给学生。教师应及时吸纳教育科研新成果,并融入到教学内容中去,把学生引入学术前沿。同时,在授课中,教师能够坦诚而适度地展示自己的研究心得与思路,为学生提供“别一种”选择,进一步激活其思辨能力、发现能力以及参与研讨的兴趣。对于基础教学中留下的许多言犹未尽的话题,可以结合教学进度,以专题形式,如《“花间词”的美学特质及其鉴赏》,或适当开设选修课,补充新的教学内容。信息时代改变着人的思维方式,我们对教学与科研的思考也应体现出时代特点。教师不能为教参所限,只有不断丰富更新知识结构,才有可能理解和鼓励学生多元化的思维,不迷信权威。那种依靠“一本教参吃一生”的教师迟早
会被时代淘汰。
三、巩固基础,让学生与文本直接对话
作品的文学价值,是由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得以实现的,阅读的过程,其实就是发现作品意义的过程。中国古代文学独特的审美影响,在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方面,尤其是人格教育、处世方式教育、情感体验升华,语言思辨能力方面,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那么,阅读文本(原著原文)就应放到头等重要位置。而事实上,笔者调查过,一个学期下来,能背得出《诗经》中5篇以上作品的学生寥寥无几。有人认为当今在校学生大致有这样三种:第一种可戏称为“社会活动家”,第二种是来玩的,还有一种是所谓读书的,但读书的人也不是学知识做学问,他们只看笔记和辅导书。这三种人的共同点就是不看作品,一问到具体作品就什么都不知道。教师的课堂教学许多时候是“一厢情愿”,分析作品时教师说得得意,而学生则往往听得一头雾水。针对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所面临的尴尬处境,笔者建议实施“211”读书工程。即要求学生在学期间,读20本书,背诵100篇古诗文,撰写论文型读书心得10篇。长期下去,结果肯定非常好。
四、运用多媒体,丰富教学方法
从教学方法看,课堂教学有两种形式:讲授式(包括问答式、启发式)与讨论式,对于古代文学而言,各有好处,不能偏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营造轻松、宽容的课堂气氛,开展灵活、互动式教学,这样不仅可以开阔学生眼界,启迪学生思维、加深对本门课程的理解,而且为创新能力的培养更能打下良好的基础。现代教学媒体不仅可以增进学习效果,扩充学习资源,还可以增进学习的互动、协作,其所能达到的教学效果,远非传统教学所能比拟。因而,古代文学教师也应适当采用多媒体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将古代文学教学与素质教育密切结合起来,丰富课堂,提高教学效率。
五、延伸课堂,开展实践性教学活动
古代文学笔记范文4
[关键词] 对外汉语;古代文学教学;现状;对策
一、对外汉语教学中古代文学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1、对外汉语专业中古代文学教学的现状
近年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日益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整个社会的发展也日渐趋近于工具化和技术性。在大学校园中,古代文学的地位远远及不上经济、法律、新闻、公关、市场营销等实用性课程。在学生中间也普遍存在这样的心理,风花雪月的句子在残酷的就业现实面前更无可与考过几个计算机等级证书和英语等级证书相提并论。因此,很多学生都不愿在古代文学的学习上投入过多的时间和精力。从另一方面来看,学校老师和学生的普遍忽视自然而然导致了古代文学教学时数的缩减,这一学科的教学不可避免流于条框的阐释。为了保证古代文学教学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多数教师在教学中只能停留在对中国古代文学发展史的简单勾勒。教师讲授的主要是《古代文学史》,而与之配套的《历代文学作品选》则很少有时间顾及,很少有时间对具体作品有一个比较全面的分析和阐释。并且在课堂上教师为了节省时间也总是把结论性的东西以最简洁的方式交代给学生,学生的分析能力、思维能力很少有机会得到训练和提升。
2、对外汉语专业中古代文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目标模糊严重阻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目前形势下,在我国很多高校中,无论是办学者还是对外汉语专业的研究人员往往自然而然地将具体的对外汉语教学学科和汉语言专业等同对待,这样就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学科教学和专业教育的区别,从而过分注重语言的学习和训练,忽视了文化知识的传授。教学目标的不明确导致了他们只是片面以为对外汉语教学侧重的是语言能力的学习,并不是对学生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所以在语言类课时增加的同时古代文学的课时数却被大打折扣,这样的结果就导致老师教的力不从心,学生学的一知半解。这样很显然大大阻碍了古代文学教学质量的提高。
(2)教学方法呆板根本无法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人们对这门学科的忽视使得在课时安排上受到极大的限制,然而在古代文学的教学方法还采用传统的机械的填鸭式教学模式,这样直观地看来教师是想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最大程度地为学生传送知识。在教学实践中也只好单纯围绕着作家作品、创作背景、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进行灌输,但实际上在学生看来是毫无意义可言的,学生只能生硬地接受,程式化地记录笔记。这种传统的授课方式,以教师的单纯知识传授为主,以学生的机械被动接受为辅,忽视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忽视了对学生人格素养、审美鉴赏、文化修养等方面的提升,忽视了文学自身对学生潜移默化地巨大影响。
(3)教学氛围沉闷大大削弱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基于上述对高校中很多学生普遍心理倾向的调查分析,很多学生对于古代文学这门学科本身没有太多的兴趣,这不仅仅是因为教师在教学方法上的疏漏,还包括课程本身缺乏吸引力。学生更多是自我感觉需要在一些实用性较强的外语等学科上加强学习和训练,古代文学本身作为陶冶情操的所在可以使可有可无的。这种观点是十分错误的,但短时期内在大学校园中并不能彻底扭转,大多数的学生依旧会投入很大的精力背外语单词和课文以便顺利通过专业外语的晋级,而很少愿意投入时间去背诵古诗词或阅读经典之作。还有一些学生觉得古代文学与我们所处的时代太过久远,学习缺乏实际意义,不实用,所以也失去了学习的动力。在急功近利的实用主义的影响,学生对古代文学的学习兴趣普遍不高。
二、加强和改进对外汉语专业中古代文学教学的有效途径
1、做好学科定位,明确教学目标
社会经济的发展带动全球化的不断推进,国际间的交往也日益密切,我国综合国力更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进步,逐步走向世界,与国际接轨。世界需要了解中国,许多国家希望能从多方面多元化地与中国开展交流。因此对外汉语这门课程的开展就为外国学生了解中国开启了大门。古代文学作为历史的产物,是祖先留给后人的宝贵财富。因此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古代文学教学中,文化与语言是同等重要的存在,它们共同为中华文化的传播作贡献。
2、紧密结合实际,丰富教学内容
对于对外汉语专业的学生,他们今后的就业所要面临的是不同的国家和民族。在纷杂的外事活动中,无论是从事教学还是文化交流工作,关键是要永存一颗爱我中华之心。因此在古代文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可适度加强对爱国文人的学习,学习那些不屈不挠、昂扬向上的民族精神,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龚自珍,都是绝佳的学习对象。还可以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讲解古典名著中的精华篇目,指导学生尽可能多地阅读古代文学作品,使学生徜徉在古文的智慧海洋之中,领悟其丰富的精神内涵,从而潜移默化地引导他们对古代文学作品的热爱。
3、改进教学手段,活跃课堂氛围
针对对外汉语专业的学生,采取填鸭式的机械灌输文化典籍毫无裨益,作为一名古代文学教师应当积极营造和谐良好的课堂氛围,使学生自觉沉醉其中。仅仅以刻板的考卷来衡量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是很不科学的。而是应当充分发挥他们动手、动脑的能力,多方面、全方位地调动其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对他们的文学素养和获取新知识的能力采取一种客观公正的方式进行有效地考核和评定,诸如在向学生介绍清代著名词人纳兰容若的时候,不仅需要使学生明白他的作品及所抒发的情怀,还应当鼓励学生通过图书馆和互联网等平台借阅相关著作评论,适当进行内容扩展,把与纳兰性德有相似境遇的李煜拿来进行对比,或简答或论述,使他们尽自己的能力来加深对这两位文人的学习。
结语
综上所述,基于古代文学这门课程在对外汉语专业中的重要作用,无论是办学人员还是该学科的具体研究人员都应当充分审视并明确学科的地位,明确学科定位,在此基础上注意结合现实实际,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和爱国精神,培养学生的审美旨趣。认真把握并积极改进在古代文学这门课程的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古代文学不是语言类课程的补充,而是一门强化语言的人文素质课,因此就应该针对它的特点,不断完善它的教育功能,要让对外汉语专业的学生在古代文学的学习中成为有强烈的爱国之心、有文化素质、有审美能力的优秀的外事人才。
参考文献:
[1]杨华.关于提高对外汉语专业古代文学教学效果的几点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3,(01).
[2]杨冬梅;訾希坤.对外汉语专业古代文学课的教学研究[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09).
[3]杨华.试论对外汉语专业中古代文学教学问题及对策[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2,(05).
[4]邱蔚华.对外汉语专业古代文学课程建设之我见[J].龙岩学院学报,2011,(02).
[5]李锦.论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古代文学教学[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5).
古代文学笔记范文5
强化学生对古典文学作品的诵读与积累
目前,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是以文学史为主干,以经典文学作品为枝叶的分段式讲解。通过对文学史的学习,学生对各个时期的文学会有一个大概的比较宽泛的了解。
1.学生的诵读与积累是课程实施的基础条件
首先,只有勤读作品才能真正领悟文学知识。对于文学作品的阅读和欣赏,最基本的思维活动是调动自己的想象能力将语言文字转化为一定的场景和画面。另一方面,好的文学作品,往往是将深邃的思想融入到故事叙述、感情抒发、场景描写等形象化表述之中,容纳了十分丰富的科学知识或思想内容。如果读者注重这种对话和交流的效果,不仅可以丰富自己的思想,提高认识水平,培养思维能力,而且必将不断地丰富见闻、开阔思路,从而领悟文学知识。
其次,勤读能够绿化心灵家园,有助于塑造完美人性。绿化心灵家园是经典文学作品的永恒魅力。文学作品以其独特的形式将人类所热爱、所困惑、所好奇、所痛苦的一切方面纳入文学范畴,作品中蕴含着丰富的关于人性命运、人生理想、个体价值和道德伦理的思想,因而文学亦被称为“人学”。文学形象总是散发着无穷的独特魅力,展示着无限广阔而复杂的人性世界。
再次,只有勤读作品才能真正体悟文学发展规律。从文学发展的角度来说,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文学现象、风格流派、文学思潮和审美特征。如果学生对古代经典文学作品一知半解,那么在课堂学习中,师生之间的互动、自由讨论等就难以取得良好的效果。学生只有通过大量阅读、背诵不同时期的经典文学作品,不断积累自身文学知识,才能在教师讲解文学现象和解读文学作品时提出不同的想法,从而在思想深度、审美境界等方面不断进步。因此,只有勤读作品才能真正体悟文学发展规律。
第四,只有勤读作品才能奠定扎实的文学功底。积累情感和知识是诵读的另一大好处。“腹有诗书气自华”,当学生将大量的文学作品烂熟于心时,便可以任其调用并将终身受益。通过对文学作品的反复诵读,学生能够更好地感知作品意象,更好地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与文章中体现的深意。
第五,只有勤读作品才能真正学好中国古代文学课程。不管是启发式、讨论式还是探究式教学,只有当学生有了一定阅读量的积累之后,师生之间、学生之间才能有良性的互动与交流,也才能真正提升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质量。简言之,只有勤读作品才能真正学好中国古代文学课程。
2.阅读需掌握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
第一,博览与精读、熟读相结合。博览,是说阅读的涉猎范围要广泛,要博采众长、集思广益。博览群书,拓宽视野,知识便会丰富起来;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思维就会变得活跃起来。精读、熟读尤其重要,所谓“文选烂,秀才半”、“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等,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对于经典文学作品,尤其是篇幅短小的美文要能熟读成诵,加以细细考究,可以从中悟出文学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立意谋篇等写作方法与技巧。
第二,读与思相结合。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就是说,读书应以学为先,学思并重。我们认为,读书的更高境界是多思重于多读。多思当然要以多读为基础,但是只有多思才可能产生质疑,也只有在质疑、解疑的过程中才能有所进步。如果不注重思考,根本就难以真正理解作品。就写作而言,尤其需要深思熟虑,只有这样才能产生自己独特的主张和见解。
第三,读与写相结合。常言说:不动笔墨不读书;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读书时应尽量注意“四到”,即眼到、心到、口到、手到。所谓手到,就是要勤做笔记、摘录,勤写心得、体会,逐渐养成以读促写、以写促读的读写结合的良好习惯。作品所反映的不仅是丰富的现实生活和作者对现实生活的主观体验,还有写作的一般规律,以及一定的写作技巧。我们在阅读时不仅能够理解作品的内容,而且在头脑中逐渐形成了“文章是什么”和“文章怎么样”的知觉印象,这印象就是“写作图式”的雏形。随着阅读的文章种类和数量不断增加,对写作的立意、选材、布局等将发挥强有力的引导和规范作用,同时,心中的“写作图式”越来越完善,因鉴赏而生的创作灵感也越来越丰富。反过来,它又会影响阅读欣赏口味的形成,促进我们自觉进行阅读欣赏。
强化学生对中国古代文学所涉及的历史知识的学习
让学生更广泛、更深入地了解和学习中国的历史文化,有助于他们学习和理解中国古代文学。为此,中国古代文学在课程内容上的改革就应该做到与相关学科的整合,例如与古代文献学、中国古代史的整合。
1.课程内容改革要强调与古代文献学的整合
就中文系大学生而言,其思考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往往体现为通过理性分析对社会科学不同领域的问题获得准确结论的能力。就目前情况来看,中文系学生掌握的知识大多是书本上缺乏联系性的知识。他们普遍缺乏全面系统的历史学知识的学习,因而不善于从各个角度全面分析问题。古典文学研究与古代文学教育教学自身的需要,都要求古代文学课程的改革要强调与古代文献学的整合。系统的中国历史教育在古代文学教育过程中似乎难以做到,但是教师最起码应该通过加强自身对古代文献学的了解,给学生介绍不同作家的生活时代、风格流派,以及文学思潮的兴起等,使学生对某一历史时期文学的时代背景有所了解,从而形成系统的、立体的感知与认识。正如一句俗话所说:“文史不分家。&rdqu o;
2.适当把一些历史知识搬到古代文学课堂上
在进行中国古代文学教学过程中,教师难免会时常用到与之相关的历史知识。比如,当学白所写的“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时,必须了解当年秦统一中国的相关历史;学习贾谊的《过秦论》时,假如学生不知道战国时期分裂割据的局面与战国七雄大致分布的地理状况,就无法理解其中多次提到的“合纵”与“连横”的策略其实就是六国与秦的战争策略,也就无法全面深入地对文章进行把握和解读。由此可见,适时适量地将一些历史知识搬到古代文学课程的课堂上,不仅是可行的,而且是十分必要且大有益处的。
3.增设中国通史为公共必修课程
关于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改革,不仅要从课程教学内部着手,也应兼顾到课程设置的外部。学生通过以往的学习,只对一些历史大事件例如朝代更替等有所了解。因此,要全面提高学生的文史知识水平,就应该把中国通史作为一门公共必修课来开设,并且教师在传授知识时重点应该放在不同历史时期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特点及对当时人文精神、社会思潮、社会发展的影响上面。
强化学生对古代文学作品的哲学解读意识
几千年来,中国古代的母语教育始终是以哲学为核心的经义教育。古时候中国大文学家生活、思想与社会实践的主流似乎并不是文学,许多文学家都是带有浓厚哲学思想色彩的经学家、政治家、教育家,且往往具有较高的音乐、美术与书法等艺术修养。他们流传至今的文学作品具有较高的思想文化与艺术价值。然而,一直以来,古代文学教学偏重于对语言文字的分析,导致人们普遍缺乏对古典文学文本的哲学解读意识。就笔者看来,从语言角度分析文本的解读方法是具有片面性的,用这样的方式去理解古代经典作品,不利于学生紧密结合作者所经历的生活去把握作品本身的思想内容与情感,同时也不符合我国数千年来科学人文教育的精神与基本思路。因此,中国古代文学在教学内容上的改革还应努力增强对古代文学作品的哲学解读意识。
1.理解古典诗词须强化哲学解读意识
尽管中国古代思想学说“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但是在诸多思想学说中以儒家与道家的影响最为深远。许多文学形态都体现了儒道两家的哲学思想,这里以诗词为例来说明这一点。
深受儒家思想文化影响的中国古典诗词,主要以性情胜、气象胜。比如诗经中大雅、颂等诗中赞叹祖先之长寿以及子孙之众多等,体现了赞美人的自然生命的平和与延续;如陶渊明的“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体现了人与自然之相通;如辛弃疾的“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等体现了个人命运与他人命运的相生相依。
深受道家思想文化影响的中国古典诗词,主要以神韵胜、胸襟胜。如陶渊明的“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表现出超尘俗以自化于自然;如王维的“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表现出化自然物以归于虚灵;如苏轼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表现出将人间惊天动地的历史化入寂寞天地。
2.理解古代戏曲和小说也须强化哲学解读意识
中国儒家与道家文化和哲学思想深深地影响了古代戏曲和小说。这类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大多是兼济之志、求忠尽孝,亦或是遁迹江湖、超然物外。不论是正面人物、反面人物或是其他人物形象,其言谈举止等都或多或少地反映出了儒道两家所提倡的人生观与价值观;不论是歌颂还是批判,人物的思想意识及行为都折射出了不同的哲学观念。在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中,若要更好地还原作品的思想内容与情感,就必须增强对古代文学作品的哲学解读意识。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领悟古代文学作品的精髓。
总而言之,要想在中国古代文学教学实践中达到良好的效果,笔者认为需要从三个方面着手进行课程改革:强化学生对古典文学作品的诵读与积累,强化学生对古代文学教育所涉及的历史学的学习,强化学生对古代文学的哲学解读意识。
参考文献:
[1]孟宪承.中国古代教育文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
[2]羊春秋.历代治学论文书信选[M].长沙:岳麓书社,1982.
[3]巴金.巴金散文选:上卷[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2.
[4]张向云.中学语文诵读教学论[J].新课程改革与实践,2009,(13).
[5]宋子俊.《红楼梦》中的哲学意蕴及曹雪芹思想的价值取向[J].红楼梦学刊,2006,(2).
[6]杨实和.论《红楼梦》折射出的哲学理念[J].文学教育,2006,(17).
[7]贾勇.新编大学语文[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1.
古代文学笔记范文6
一、研究者的阅读能力与层次:
t1、阅读能力:
t 学习和研究古代文学,首先要过的是文字关。因为古代文学作品都是用古代汉语写成的,只有多方面掌握古代语言的文字、声韵、语法等知识,能够自如地阅读古文,才能真正读懂作品内容。以广为流传的唐代诗人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为例,(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如果不明白其中的“城阙”“三秦”“五津”“宦游”“比邻”“歧路”“儿女”等字词的意思,是无法理解这首诗表现的内容的。
阅读能力还包括对作品内涵的领会能力。譬如有时须了解作者的 背景与写作动机,用中国古代传统的说法是“知人论世”,也就是作者因何要写这首诗?这就需要许多历史、传记、文化背景、创作情况资料方面的积累,下许多考证的功夫。
t 以李商隐的《锦瑟》为例,(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历代评论家都有感于它的难解,它难解在什么地方呢?不在它的字、词、句意,而在于它的背景与动机。关于此诗有多种说法:有人认为这是诗人追怀他死去的妻子王氏,是一首悼亡诗(见《玉溪生诗笺注》);有人说这是一首描写音乐的咏物诗(见《缃素杂记》);有人说这是李商隐晚年追叙生平,自伤身世之辞(见《玉溪生诗笺注》)。持这些说法中的任何一种,从诗的字句都分析不出来,都要有材料为依据,要有考据查证的功夫,如果不了解牛李党争、义山与王茂元之女的婚姻、王氏的夭亡、王义山自己仕途的坎坷,无法做出悼亡、感遇的推测;如不知旧版李商隐诗集以此诗为首,也很难判定其为诗序、诗论;至于王氏是否精通音律与偏爱锦瑟,这就更需要过硬的材料了。由此可见,阅读能力的提高必须以扩大知识领域为基础。
t 研究要精,阅读则要博。读书的面不妨宽一些,古今中外文史哲,都应涉猎,这样才能有利于一个人的文化素质的提高。
t 在这方面,国学大师陈寅恪先生为我们树立了榜样。他是20世纪最杰出的历史学家和文学史家,很少有人能得到他在学术界的权威地位那样一致的承认。陈寅恪先生治学的范围非常广,除隋唐史外,他还研究魏晋南北朝史、蒙古史、西域民族史;除历史学外,他还研究佛学、文学、语言学等,并在如此众多的治学领域里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仅就治学工具——语言的掌握,他不仅超过了乾嘉巨子钱大昕,而且比王国维有过之而无不及。据同时代人回忆,他在欧美除了学习欧洲一般语言外,还学习梵文、巴利文、蒙文、藏文、突厥文、西夏文、波斯文、土耳其文,回国后又学习满文。因此,在占有资料方面,很少有学者能与他相比。
t2、阅读层次:
t 读书可以分几个层次,就古代文学研究而言,阅读主要分为读文学史、读作品选和读学术经典三个层次。
t (1)读文学史。中国古代文学遗产非常丰富,一个人的精力有限,不可能全部熟悉。如游国恩、王起等人编写,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文学史》等一类的着作系统地介绍了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及其发展的历史,有助于读者了解中国古代文学的大概面目,对于一般水平的人来说,读一种或几种公认写得比较好的文学史很必要。
t (2)读作品选。为什么要读作品呢?因为整部文学史就是由许多时代的无数作家一起创作出来的,一个时代的文学现象是由当时许多作家一起创作所形成的,一个作家的成就也就表现在其平生遗留下来的作品上。所以无论是对一个作家或一个时代以至相续几个时代文学的研究,都必须立足于作品的研究。
t 文学作品是作家的精神产物,优秀的文学作品凝结着作家高尚纯美的感情,并以优美独特的手法表达出来,有着深厚隽永的艺术魅力,影响着读者的精神境界。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咏。”如研究宋词,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胡云翼选注的《宋词选》多为词人的代表作,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宋词的丰富多彩,而且注释通俗完备,评析精当,是一个影响较大的宋词选本。但如果是研究一个作家一个诗人,就应该尽可能读完他的全部作品。
t (3)读古代典籍。中国古代典籍浩如烟海,首先应有个大致的了解。中国古代图书自唐以来一直分为经史子集四部,古典文学属于集部,但若要深入学习古典文学,对于经史子三部中的一些最重要的典籍都应了解甚至熟悉,这是研究古代文学基本功的一部分,不能忽视。
经部,收录的是儒家经典。主要包括十三经、古乐、文字等方面书籍,以及解释经书的着作,儒家经典了"十三经"为代表,包括《周易》《尚书》《诗经》《礼》《春秋》,后《礼》分为《周礼》《仪礼》《礼记》三种,《春秋》分为《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三种,加上《论语》《孟子》《孝经》《尔雅》成十三经。
t 史部,主要是各种体式的史书,如纪传体、编年体、纪事本末体、别史、杂史等。研究古代文学,应注意其历史背景,一定要读有关的史书。比如研究先秦两汉文学,要用心读《史记》《汉书》;研究唐代文学,要读新旧《唐书》等等。史部还包括地理着作、政书、目录书等。
子部,收集先秦以来诸子百家及释道宗教的着作。此部范围广,收书也比较复杂,有哲学书,也包括算术、天文、生物、医学、农学、军事、艺术、宗教的着作,也包括笔记小说和类书。子部中也有一些带有迷信色彩的书籍,如相宅、相墓、占卜、命书、相书等及其有关书籍。儒家思想,主要见于《五经》《四书》;道家之书以《老子》《庄子》最为重要性,儒道之外,法家的《韩非子》集法家思想之大成,文辞优美,应加以注意;小说家中的《世说新语》记载魏晋名士言行,隽永有味,对后世影响很大,也应阅读。
集部,收历代诗文集、文学评论及词曲方面的着作。一人着作的集子称别集,多人着作合编一起的集子称为总集。别集,如李白的《李太白全集》:白居易的《白氏长庆集》、韩愈的《韩昌黎集》等。总集,如《昭明文选》、《全唐诗》等。文学评论,如《文心雕龙》、《沧浪诗话》。
t
t二、收集材料的注意事项:
t 1、广搜博采,多多益善。大量有系统地阅读有关文献,可以借助于目录学,如根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书目答问补正》等书的指引,一部部地查找。一定要宽泛一些,以免顾此失彼。
t 2、透彻理解,发现问题。重要的材料是一字一句地读,反复读,方能获得透彻的了解并从中发现问题。要有敏锐的观察力,注意于古人行文的细小处发现并获得对问题具有关键作用的材料。搜集材料,要有耐心和恒心,注意积累,在阅读过程中要花工夫记下有价值的材料和心得体会。
t 3、避免先入为主。应该做到一切从材料出发,而不是根据已有的观点来对材料进行取舍。例如要研究一位诗人,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先读他的作品集,读他的有关资料,了解前人对他的研究状况。在这一过程中,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即你所发现的有些问题前人已经研究过了,那么这样的问题就不再有研究的必要;但也会出现以下几种情况:一种是有些方面你认为值得研究但是别人尚未涉及的,另一种是有些问题别人虽然研究过,但你自己的体会有所不同,或者别人的结论与你所掌握的材料有矛盾,或者你所掌握的材料正好可以对前人的某一观点做补充,那么,这些独到的体会都将是适合你研究的课题。这样确定下来的选题比先主观地选个题目,然后很辛苦地往下做要容易得多,写起来也不会泛泛而论和流于一般化。
t 4、充分利用现代化的资料检索工具。研究古代文学过去主要靠背诵,现在背诵当然不能荒废,便在已经发展到信息时代的今天像旧时读私塾那样用很多时间背诵不仅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因而可以运用网络,但要注意披沙淘金,如学术期刊网等。
t三、古代文学的研究方法:
t 研究方法说得通俗一点就是一种具体的操作手段,手段是否有效,如果撇开研究者本身的因素,主要看它能否与处理的对象相应,研究方法应该是根据研究对象而确定的。
t 近二十年来,古代文学有了很大的发展,与研究方法的更新与多元化有密切关系。我国传统的考据、点评等批评方法,的美学的、历史的、社会学的批评方法仍然被广大研究者所运用;此外,现代西方众多的文艺研究方法,如神话原型批评方法、心理分析方法、形式主义批评方法、语义学、符号学、结构主义、接受美学、新批评方法、信息论的研究方法等都有所尝试,而且在运用这些批评方法时,还常常交叉、灵活地运用。从研究对象的实际出发灵活运用多种研究方法,有力地推动了新时期古代文学研究的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