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传记文学的特点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传记文学的特点范文1
现行的高中语文课本全6册教材中,文言文48篇,其中传记文学共有13篇。传记文学占整个文言文的四分之一强,足见编者对传记文学这种源远流长的文体的重视程度。从1993年至1997年的高考试卷中,文言文阅读大部分选自传记文学。
现行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要求学生“了解一些阅读文学作品的常识”和“我国文学史的常识”,“能比较熟练地阅读一般的政治、科技读物和文艺读物,初步具有鉴别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对于文言文,高一语文中提出要求,“了解文言文阅读方法和行文的一些特点”,“懂得一些古代文化知识和古代文体知识”。这从知识掌握的范围和阅读能力的培养两方面对我们的高中语文教学提出了要求,联系传记文学的教学,笔者认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帮助学生掌握文体常识。
传记文学主要是指记载人物的生平事迹,具有较强的文学性的作品。它既是文学,又是历史,是文学和历史结合的边缘学科。在中国古代,它的主要形式有史传、杂传、散传、自传、专传等。中学语文课本中的《廉颇蔺相如列传》、《鸿门宴》等6篇就是史传;《左忠毅公逸事》、《五人墓碑记》等为杂传;《记王忠肃公翱事》、《梅花岭记》都是别传;《谭嗣同传》、《柳敬亭传》等是专传。另外,《史记》还创立了一个“列传”的概念,是指与“本纪”相区别的,记载人臣士庶的传记,如课文《屈原列传》。
在教学中,应结合课文的内容让学生了解传记文学文体的一些基本常识。
2.揭示传记文学的基本特征。
传记文学是文学和历史相结合的边缘学科,因此它既有历史特征,要求“尊重历史”,又有文学的特征,人物形象、语言都要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传记文学的主要特征是:
(1)真实性。传记文学必须以真人真事为依据再现历史,再现人物。传主及事件必须符合史实,有史学价值,决不能凭空虚构。这也是传记文学享有崇高声誉和至今仍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根本原因之一。高中课文中的传主,如廉颇、谭嗣同、屈原、张衡等,都是历史名人,其事迹史书都有记载,真实可靠。近几年来高考卷中出现的人物如狄仁杰、姚崇等也是史学界备受推崇的人物,其事迹均有明确记载。当然,传记文学的真实性并不等于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简单记录,一些次要人物、局部细节可以借助于想象、联想等作适当的艺术加工,但这种加工必须符合人物的性格,符合事物发展的逻辑。
(2)艺术性。传记文学要运用多样的艺术手法来刻划人物,描摹物态。传记文学主要是写人的,所以它要求刻划出人物鲜明的个性,塑造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一部《史记》之所以备受历代文人墨客的推崇,主要原因就是它运用了多种多样的艺术手法,刻划了许多感人至深的人物形象。
(3
)相当完整性。传记文学主要是表现人物的,要使人们对人物性格有全面深入的了解,就必须注重人物性格的完整性。因此在传记文学中,传主的生平经历一般都较完整,便于读者从总体上把握人物,如《史记》。一些小传,如“逸事”等,由于受材料、篇幅的限制,不可能表现人物一生完整的经历、事迹,但往往通过典型的事例,以小见大,来表现人物性格,如《左忠毅公逸事》。
3.引导学生分析、把握人物形象。
传记文学以写人为中心,作者通过人物的言行和典型事例来塑造人物形象。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也必须从把握人物形象入手来分析、欣赏、评价作品,注意引导学生分析人物形象的特点,掌握塑造人物形象的一些基本方法和基本规律,不断提高阅读能力和分析、欣赏水平。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对传记文学刻划人物的一般规律和特点加以分析归类,能使学生在实际阅读过程中逐渐积累,提高阅读水平、欣赏能力,准确地把握住人物形象的特征。
4.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和崇高的思想境界。
传记文学的特点范文2
传记文学采用形象化的笔法,描写传主的生活经历、精神面貌及其历史背景,即把传主的生活经历、思想演变过程等系统而又有重点地通过文字形式表达出来。所以,真实性和艺术性的紧密结合是传记文学的特点,即要求所写人物具有时代性和代表性,所写事实具有真实性和典型性,所用笔法具有史实性和文学性。传记文学一般按照时间顺序记叙人物生平,在平实明快的叙述中穿插具体的描写、精当的抒情和精辟的评说,刻画人物形象,丰富人物内涵,剖析人物的思想行为,揭示人物的精神境界,从而增强文章的生动性和思想性。
解题金钥匙
解答传记文学作品,首先要掌握传记文学的特点,即真实性和艺术性相结合。一、传记文学以真人真事为依据再现历史,再现人物。同学们在阅读时,要归纳作品所叙述的传主的生平事迹,把握传主的形象,概括传主的思想性格、精神品质。如《鲁迅自传》第二段中写鲁迅的求学经历,从其“弃医从文”的经历可以看出鲁迅把自己的学业和国家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赤子情怀。二、传记文学主要是写人的,需要运用多样的艺术手法刻画人物,塑造形象。同学们在阅读时,要注意通过传主的言行和典型事例,分析传主的形象特点,掌握文章中塑造传主形象的一些基本方法和规律。如《吉鸿昌传》中,吉鸿昌在被迫出国期间,为了反对美国人对华人的歧视,特意在自己的胸前佩戴着“我是中国人”的牌子。这一细节描写,表现了吉鸿昌高尚的民族气节,也体现了他的个性特点。
解答传记文学作品,其次要把握“评”与“传”的关系。许多传记文学在叙述传主生平事迹,展示传主的人生经历的过程中,适时地对传主的思想行为作出分析,对传主的精神境界作出评价,从而揭示文章的内在意义。如《“纵浪大化”季羡林》开头:“滴水虽小,却能穿石。这给我们两点启发:一为从不中断,二为注入一点。从不间断,就是有恒,日复日,年复年,坚持不懈;集中一点,就是目标专一,从不旁逸。”这段议论,既是为介绍季羡林作了铺垫,同时也揭示了一个人在事业上取得成功的道理,成为作品的文眼。
解答传记文学作品,还要品味作品语言。传记文学写的是历史,语言却是文学的语言。文学语言的本质是形象。传记文学的语言大多丰富、精练、典雅,讲究韵味。如《徐悲鸿的一生》写徐悲鸿求职失败,濒于绝望的一段文字:“悲鸿感到呼吸困难,浑身像着了火,有一种燃烧的痛楚。他猛力扯开衣襟,让无情的风雨打在他的胸脯上……”把徐悲鸿当时的内心感情表达得形象生动。
模拟训练题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走向艺术之路(节选)
范 曾
我四岁时入学,由于早熟的聪敏,学习成绩名列前茅。我父亲是上海美专毕业的,家中有些留下的画册和画具,我从小便喜欢横涂纵抹。最早对我有影响的是画家丰子恺的《护生画集》《子恺漫画集》。我喜欢他要言不烦的用笔和浓厚的文学气息,他的恻隐之心深深打动了我。我的父亲信佛,是一位居士。我问他,我是不是也应该吃素?父亲说,你太小,吃素成不了佛,可见父亲的教子是很有幽默感的。还有张乐平先生的《三毛流浪记》,我有时看着看着就流下了眼泪。我照着丰子恺和张乐平的画临摹,有时到了如痴如迷的地步。我也写字,由于张廉卿是范伯子的老师,所以我们家对他的书法十分推重,我从小学他的字,每天悬腕对临。有一年暑假,我满嘴长了胡子疮,擦着紫药水,像个小魔鬼。一向爱漂亮的我把门锁上,从早到晚羞与外人接触。除此便收集邮票,那时没有钱买,就从偶然收的家信中撕下来,一张张积累,连很普通的、不值钱的邮票,我也认为趣味无穷。我们小时候老实得很,连向别人要旧邮票都不敢的,因此搜集的速度之慢,可以想象。直到二兄1945年去香港之后,他从银行里的信件上取下一批批的外国邮票寄给我,我才渐渐收集了几大本。
我八岁之后,家庭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大兄因为参加革命,遭到追捕,几乎丧命,离开家园,到苏北打游击去了;二兄也为生活所迫,跟舅父去香港谋生。我从小不爱和女孩子玩,一个姐姐、一个妹妹对文学又一窍不通,所以我很孤独,怀念着两位才情出众的兄长。他们也很喜欢我的,二哥的生活渐渐好一些了,经常寄糖果和书刊给我。大兄则一直为革命奔走,常囊空如洗,挨饿受冻;但他还是想着我,给我寄回过十只石猴,那是刻工粗糙的艺术品,我竟然让它们排队睡在我的枕旁,每天给它们洗澡。(1)
我上中学之后,开始顽皮,成绩也江河日下,只有文学永远在全班执牛耳。我对数、理、化没有丝毫的兴趣,所幸范氏大代数书很厚,正好在书的边角上画卡通。每一页画的动作,略有区别而有连续性,用相当的速度翻阅,便可有运动的效果。画人吃包子、踢足球、小孩儿推磨,无奇不有。同班的顾乐夫,今天也是一位名画家了,画得更出神入化,竟至有一次数学教师冯德吾忽然问顾乐夫三的四次方是多少,他说“二十七”,引得哄堂大笑;接着再问我,我说“二十七再乘三”,虽然我心算不行说不出得数,却也博得了满堂彩。(2)
(选自《范曾自述》)
1.结合文义,解释下列句子中黑体词的意思。
(1)只有文学永远在全班执牛耳
(2)画得更出神入化
2.文中作者回忆了自己童年时代哪些方面的艺术爱好?
3.文中画线的两处描写非常精彩,请选择一处略作赏析。
4.通过对本文的阅读,你认为一个人小时候的爱好对一个人的未来有着怎样的影响?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我读一本小书同时
又读一本大书(节选)
沈从文
自从逃学成习惯后,我除了想方设法逃学,什么也不再关心。
有时天气坏一点,不便出城上山里去玩,逃了学没有什么去处,我就一个人走到城外庙里去。本地大建筑在城外计三十来处,除了庙宇就是会馆和祠堂。空地广阔,因此均为小手工业工人所利用,那些庙里总常常有人在殿前廊下绞绳子,织竹簟,做香,我就看他们做事。有人下棋,我看下棋。有人打拳,我看打拳。甚至于相骂,我也看着,看他们如何骂来骂去,结果如何。因为自己既逃学,走到的地方必不能有熟人,所到的必是较远的庙里。到了那里,既无一个熟人,因此什么事皆只好用耳朵去听,眼睛去看,直到看无可看听无可听时,我便应当设计打量我怎么回家去的方法了。
我从不用心读书,但我从不在应当背诵时节无法对付。许多书总是临时读十遍八遍,背诵时节却居然朗朗上口,一字不遗。也似乎就是由于这份小聪明,学校把我同一般同学一样待遇,这样,便使我轻视学校。家中不了解我为什么不想上进,不好好地利用自己的聪明用功,我不了解家中为什么只要我读书,不让我玩。我自己总以为读书太容易了点儿,把认得的字记记那不算什么稀奇。最稀奇处应当是另外那些人,在他那份习惯下所做的一切事情。为什么骡子推磨时总得把眼睛遮上?为什么刀得烧红时在水里一淬方能坚硬?为什么小铜匠会在一小块铜板上钻那么一个圆眼,刻画时刻得整整齐齐的?这些古怪的事情太多了。
我生活中充满了疑问,都得我自己去寻找答案。我要知道的太多,所知道的又太少,有时便有点发愁。就为的是白日子太野,各处去看、各处去听,还各处去嗅闻。死蛇的气味,腐草的气味,屠户身上的气味,烧碗处土窑被雨以后放出的气味,要我说来虽当时无法用言语去形容,要我辨别却十分容易。一只黄牛当屠户把刀抟进它喉中时叹息的声音,藏在田塍土穴中大黄喉蛇的鸣声,黑暗中鱼在水面拨剌的微声,全因到耳边时分量不同,我也记得那么清清楚楚。因此回到家里时,夜间我便做出无数稀奇古怪的梦。这些梦直到将近二十年后的如今,还常常使我在半夜里无法安眠,既把我带回到那个“过去”的空虚里去,也把我带往空幻的宇宙里去。
在我面前的世界已够宽广了,但我似乎就还得有一个更宽广的世界。我得用这方面得到的知识证明那方面的疑问。我得从比较中知道谁好谁坏,我得看许多已由于好询问别人,以及好自己幻想所感觉到的世界上的新鲜事情新鲜东西。结果能逃学时我逃学,不能逃学我就只好做梦。
(选自《从文自传》)
1.请根据文义说说题目“我读一本小书同时又读一本大书”中的“小书”“大书”各指什么。
2.文中作者逃学的原因是什么?
传记文学的特点范文3
《贝多芬传》是法国文学家罗曼·罗兰着名的人物传记之一。这是一颗受伤后近乎窒息的心灵勃发而出的一曲激昂的交响乐,是对音乐艺术大师贝多芬一生的真实素描。贝多芬所处的年代,正值旧的毁灭与新的勃发交加,他的成功掩隐着无可言说的苦痛,他的一生就是一个天才的艺术家与多难的命运斗争的过程,那是“苦难铸成的欢乐”。
这本书主要讲贝多芬,米开朗基罗,托尔斯泰,屠格涅夫的赞歌。从诞生之日起,它就以其独特有的旋律震撼着世界,使一代又一代的读者的心里中掀起了狂澜。
在世界文学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痕迹,罗曼。罗兰以极其丰厚而卓越的创作,发展了传记文学的体裁,成为了20世纪的一道风景线。
我十分佩服罗曼·罗兰,把书中的人物详细的写了出来,活灵活现的展现了人物的特点,以及值得我们引以为荣地方,如贝多芬在耳聋的情况下仍保持着不屈不挠的高昂的斗争精神,巨大的创造力和高尚的道德标准,有一个伟大的人格对讨厌的人也会忍耐,他虽是不幸的人,但他却创造幸福给予世界,
传记文学的特点范文4
【关键词】钱钟书传;孔本;汤本;比较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钱钟书带着《围城》以王者归来般的姿态再次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钱钟书的“回归”一是因为《围城》再版的热销和改编电视剧的热播,二是因为在访问欧洲、美国及日本时取得了极大的成功,在当地及汉学界引起了关注,人们惊奇地发现:劫后中国竟然还有这样一个儒学大家!至此,“钱学”开始兴起,为钱钟书作传的人也不下十余个。其中孔庆茂的《钱钟书传》和汤晏的《一代才子钱钟书》是比较具有代表性的。
一
同为钱钟书作传,又是在相距不远的前后几年问世,这就使得这两本书极具比较价值。两本书的作者在前言后记中都诉说了为钱钟书作传的难处:钱先生很少谈自己和自己的文字,而且阻止别人宣传他,尤其是在功成名就之后更是深居简出,晚年避居北京三里河,闭门谢客,世人难得一见。研究者们获取的资料一方面来自杨绛的《记钱钟书与》;另一方面主要来源于友人对钱钟书的回忆文章,这就增加了为钱钟书作传的难度。两书作者都提及了自己为钱钟书作传的原因:对钱钟书作品的喜爱和对其为人的敬仰。关于作传的难处和原因,两书作者达到了高度的统一。
两书都叙述了钱钟书传奇的一生,主要事件大致相同,但在细微处变化也是不小的。首先,从时间上来看,两本书的时间跨度并不完全重合。孔本问世较早,作者一九九一年成书,当时钱钟书还健在。而汤本出版时钱钟书已经去世,因此汤本更加完整,纵观了钱钟书的一生,这也可以看作是对前者的一个补充。这个补充虽然短小,但可使读者对钱钟书有一个完整地了解。汤本中记录了钱钟书葬礼的简单朴素,“不举行任何纪念仪式,恳辞花篮、花圈,不留骨灰”,彰显了钱的与众不同和特立独行,生前淡泊名利,死后也宁静悄然。
其次,两者的侧重点也不同。孔本比较注重对钱钟书先生著作的介绍,从章节标题中可以明显看出。第四章“钱钟书的散文和短篇小说”,第五章“钱钟书与《围城》”,第六章“钱钟书与《谈艺录》”,第十章“不朽的巨著《管锥编》”,用了整整三分之一的篇幅来专门介绍钱钟书的著作。另外,在其他章节中,钱钟书的诗作也是零星散布。相比之下,汤本更注重对钱钟书家世背景、生活环境的叙述。作者开篇便是对钱钟书家世的介绍,通过前三章“家世”、“幼年”、“父亲钱博基”的叙述,把钱钟书的成长环境呈现在读者面前,使人觉得钱钟书成为儒学大家不是偶然而是必然。作者没有给钱钟书设置一个“神童”的起点,在这种环境中成长起来的钱钟书才是真实可信的。
再次,在叙述方法上两者也略有不同。孔本共计十二章,以时间为经,以事件为纬,完全按照时间顺序来诉说钱钟书。对于相关人物如父亲钱博基、夫人杨绛等的描述也完全依附于钱钟书,为更好地展现钱钟书而零星地穿插其中。在汤本中则大有不同,作者总体上仍以顺序为主,但会插入对某一人物的专门介绍,如第三章则用一整章来系统地介绍其父钱博基,在第五章中,则用一小节来专门介绍杨绛,等等。这样一来,次要人物的描写有点有面,令人印象深刻,可为描写传主更好地服务。
汤本出版较晚,有些变化是作者匠心经营,是对前人的改进和完善。而有些变化则是因为两书的写作时间和作者的生活环境不同。传记作者要从环境中去说明传主,而比较两本传记时,我们亦不可忽视作传者的生活环境。不管怎样,两者都尽了自己最大地努力向读者展现一个更加真实的钱钟书。
二
由于钱钟书先生很少谈自己及自己的文字,晚年又避居谢客,传家们拿到第一手资料是十分困难的,这就加大了为钱钟书作传的难度。作传者大多只能从流于世面的文章中去搜集资料,有论者道:在一定程度上,大多数钱传则是杨绛笔下钱钟书的扩写,然后将一些印象散记以及书评杂糅其中。此言虽过,但也在一定程度上道出了事实。在这种情况下,作传者要想标新立异、与众不同就要煞费苦心了。笔者先是阅读了孔本,许是先入为主的缘故,在开始阅读汤本时总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然而随着阅读的推进,逐渐体会到两者的不同,发现两书各具特色,各有春秋。
孔本最大的特点就是注重对钱钟书学术著作的分析。前文也曾提到,正文十二章有四章专门论述钱钟书的学术著作,可看这一份量之重。孔本后记中道:“强烈的好奇心驱使我把凡与钱先生有关的文章、书籍都找来阅读”,这自然也包括钱钟书的著作。书中不仅有作者的客观陈述,更有不少作者自己的独特见解。如谈到《谈艺录》时,作者根据自己的阅读体验为这部著作总结出四个特点:知识之博、方法之新、论述之精、文采之美,分析有理有据,通俗易懂。同时作者又不偏掷一词,多处引用其他评论者的观点,如在总结《管锥编》对中国文化的贡献时,较多的引用了郑朝宗的观点。这样既有利于读者理解钱钟书的学术著作,又为读者从精神层面上解读钱钟书提供了渠道。
较孔本而言,汤本的行文更具国际视野,是一部集国际性和开放性、历史性和知识性于一体的评传。如果说孔本把聚焦点心无旁骛地投在了钱钟书身上,“别无旁枝溢出”,那么汤本在聚焦的同时又彰显其发散性思维,把钱钟书置于一个更加立体的时空中来观察。这里所说的国际性是指作者身处国外,又亲历了钱钟书的访美之旅,可以根据自己的真实经历从一个更加广阔的视野中来展现钱钟书。开放性主要体现在作者对钱钟书《围城》盗版和版权之争的讨论中。盗版、版权之争是畅销书的常见问题。而这一问题在大陆作者的传记中几乎是一个禁题,这既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情,又屡禁不止,难以彻底解决,对于这种出力不讨好的事情,绝大多数的作传者是三缄其口的。而汤本作者就对《围城》盗版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对钱钟书夫妇和四川文艺出版社的版权诉讼也进行了详细地叙述。作者在引言中提到,“大陆出版的书难免脱不了框框,有框框就有忌讳,就不能畅所欲言。”作者常年侨居海外,社会风气开放,生活在这样一个环境中,作者的思维也更加西化,看问题的角度自然不一样,这些都是汤本具有国际性和开放性必不可少的因素。
汤本传记又具有历史性和知识性。书中对租界的由来,清华、牛津、西南联大等国内外高校的历史都有专门的介绍,把与钱钟书有关的社会环境都进行了简洁的梳理。作者注意到描写钱钟书必不可少的人物,除父亲钱博基和夫人杨绛外,清华外文系的教授们、西南联大的同事们都有专门的段落提及。笔者在感叹作者资料详实的同时,也不禁感叹那真是一个人才辈出的时代!作者把钱钟书置于一定的历史环境、时代背景和人际关系之中,知其世论其人,使得读者对钱钟书的了解更加全面、多维、立体。
三
两本评传各有特点,比较阅读之中优劣得失更是显而易见。孔本虽被评为全国优秀畅销书,在同类评传中销量最大,但历来评论者对这本书都是颇有微词。伍立杨认为“孔本《钱钟书传记》板滞肤廊,尽管用心良苦,致力甚勤,可惜使偏了劲,热忱远过于功利,譬如画人像,待其收笔,却只见一堆衣饰、纽扣、眼镜,主体尚无些微像!”批评甚为犀利。而郭济访的批评则较为婉转,“资料的真伪仍有待考证;过于拘泥于史实,便不可能放笔摹写;记事有余,捕捉精神的闪动便显得不够。”笔者学资尚浅,然而在细小处确是有些拙见。作者在为钱钟书作传时溢美之词过多,给人一种浮于半空的飘渺感。在作者笔下,少年钱钟书就是一个神童,一个天才,他的成长近乎传奇,这可以加深读者对钱钟书的崇拜,但也拉远了读者与钱钟书的距离,只能远远地膜拜。孔本作者用“文化昆仑”和“中国诗话的里程碑”来评价钱钟书的学术著作,虽是引用前人观点,但难免有些断章取义、人为拔高之嫌。
孔本书后有三个附录,《钱钟书年谱》、《钱钟书著作目录》、《“钱学”资料索引》,这大大增加了这本传记的学术价值,可以说是这部书最值得称赞的地方。这三个附录所占篇幅不多,但在实际操作中却要费力不少,是一项繁琐的工作。许多传记写作者为图方便都不再做这方面的工作,可见作者是秉着严谨负责的态度来写作这本传记的。这三个附录,尤其是《“钱学”索引资料》,对“钱学”研究进行了系统化地梳理,为后来的研究者提供了方便,这是此本传记不可忽视地贡献。
汤本最大的优点是查证详实、资料丰富。作者汤晏自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末开始接触钱钟书的作品并成为“钱迷”。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在美国和钱钟书相识后,与钱钟书、杨绛夫妇通信联系了二十多年。在写作过程中,作者多次写信向杨绛先生请教。杨绛先生虽然因“未能从头至尾细读原稿”而婉拒为此书写序,但在书出版之后,汤晏有机会拜访了杨绛,杨绛细读此书后,进行了批注及其他方面的一些意见。书再版时,根据杨绛的修改意见进行了校正,可以说汤本是得到杨绛先生认可的,这就使得汤本更加真实可信。书中还附有不少弥足珍贵的资料,作者影印了钱钟书先生的大学毕业证书和部分钱钟书、杨绛夫妇书信的手稿。同时作者没有拘泥于文字的叙述,在书中附有多幅钱钟书及其一家的照片与文字相互照应,图文并茂,为严肃的传记行文增添了一些趣味性,使得全书严谨中不乏生动活泼。
汤本在语言上更加客观,少溢美之词,对前人有失史实的结论进行了纠正,对不确定的细节进行辩证的分析,没有妄加评论。如胡志德在《钱钟书》一书中说,牛津曾聘钱钟书为中文讲师,但被他谢绝了。汤晏经向杨绛求证,发现事实上并没有此事。汤本对孔本中罗家伦校长召见钱钟书的时间也进行了修正,等等。在溢美与史实面前,作者选择了尊重事实,“不虚美,不隐恶”这是传记文学诞生以来的一贯追求,公允评价更是传记文学的一大准则,这在汤本中都得到了传承。
两本传记比较之下汤本更为客观全面,但并不能因此否认孔本的价值。孔本早汤本约十年,孔本中存在的问题必为汤本所注意,可以说前人的版本为后来者的写作奠定了基础。为钱钟书先生作传这一工作并没有中止,这是一个延续的动态过程,正是有了前人的铺垫,后来者的钱钟书传记才会日臻完善。
【参考文献】
[1]孔庆茂.钱钟书传[M].江苏文艺出版社,1992.
[2]汤晏.一代才子钱钟书[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3]伍立杨.五本钱钟书评传[J].博览群书,1996(6).
[4]郭济访.《钱钟书传》编余漫记[J].中国图书评论,1993(5).
传记文学的特点范文5
试卷结构有较大调整,“选考试题”首次登场。新旧高考命题题型虽然都是由语文基础知识、古诗文阅读、现代文阅读、语言表达和写作几个板块组成,但新高考题增加了选考内容,这既是试卷变化最大之处,更是新高考试卷的亮点。与此同时,新试题加强了社科类文本阅读的比重,题量在旧高考的基础增加了一道,而分值却是旧高考题的两倍。社科类文本的阅读题型也有不小的变化,由纯客观题型演变为主客观题型兼顾,分值、题量各占一半。选考类文本的分值则比旧高考必考文本的分值有所降低,语言表达题量和分值也有降低。这个变化,既符合新课标强调的“人文内涵”培养和“积极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课改精神,也表现出命题者关注社会发展和需要,引导学生和语文教学注重个性化发展的思路。作文题沿用“话题作文题型”,意在鼓励考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并给考生个性以较大的自主发挥空间。
选材富有时代感,注重贴近社会生活和学生生活实际,兼顾地方特色。试题从不同角度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生活,如第22题是一道语言表达题,选材是关于2008年北京奥运会四个比赛项目的标志图形,要求自选一个图形,围绕图形内容,紧扣动态特征展开联想,写一段话并运用两种以上的修辞方法表达。
北京奥运会是举世瞩目的大事,更是青年学生关注的热点。四个比赛项目的标志图形是广大学生熟悉和喜欢的,因此,这类材料,比其他任何纯理性的抽象材料更能激发学生的思维灵感。从答题要求来看,既能给学生广阔的思维空间,又能具有很好的区分度。
广东题锐意出新,命题视野开阔
选考题实用类文本《访钢琴演奏家傅聪》所涉及的人物也是学生较为熟悉的,内容围绕“做好人,才做艺术家”这个中心展开,对人生有正确导向作用,也符合学生的认知心理。名句默写部分,都是耳熟能详的句子,舍弃了旧高考中涉及到的文学常识的内容。文言文阅读所选取的材料,一改传统的传记文学,选取著名文言小说《聊斋志异》的篇章,取材新颖,内容生动,又富有很强的生活气息,读起来让人觉得轻松,不像传记文学那样面孔冷峻,这就拉近了文言文阅读与中学生的心理距离。
第23题是关于粤剧的信息筛选试题。这个内容极具岭南地方特色,作为广东学生应该有所了解,作为广东语文教学也应该有所涉及。老题型新内容,面目鲜活,体现了广东的地方文化特色。
客观题难度降低而主观题难度有所提高,注重学生语文素养的考查。例如,第1题关于汉字读音,几乎没有设置解题障碍。第2题,关于成语及熟语的运用,秉承了旧高考的传统,去掉了生僻成语以及介于成语与熟语之间的熟语。第3题是关于词语的辨析,选材都是使用率较高的词语,辨析起来没有太大的难度。文言文阅读理解所涉及的词语以及内容的理解难度都不大。而主观题则适当增加了难度,如选考类文学文本第18题,选考类实用文本第21题,要求学生既结合文本内容又结合自身的语文素养来回答,这样既考查了阅读鉴赏能力,又考查了“审美情感”和“思想情感”,虽然自由度增加了,但也增加了一定的难度。社科类文本阅读增加了两道主观题,将原来的三道客观题改为现在的主客观题各两道,无疑增加了答题难度。这些题注重对人的思想精神领域的开掘,注重对学生语文素养的考查,考查的力度也相对加大。
选考题更注重考查学生的语文能力,难度增加,但给学生提供了较为自由的发挥空间。增设选考内容,有利于不同类型学生个性特长的发挥。例如,文学类文本第18题,主要是从学生的“审美情感”角度命题,学生解答时既要鉴赏文章的内容,还要调动自身的语文素养和审美能力,难度较大。实用类文本第21题则是从学生的“思想情感”角度命题,出题思路与文学类文本虽然略有变化,但本质上是一致的。由于选考设计了不同文本的阅读试题,这就给考生提供了依据自身特长选取自己感兴趣的文本阅读答题的自由,这有利于学生个性特长的培养。
增加探究题型,凸显新课程理念。该套试题注重探究性学习能力的考查。第14题、第15题、第18题、第21题是该套试题的亮点。这实际上是要求学生运用探究性学习的方法和理念来分析问题,昭示了教改方向和学习发展方向,有利于学生形成学术研究思维。
宁夏、海南题 推陈出新,改革力度较大
试卷知识结构与题型结构推陈出新。该试卷题型安排除了根据课改精神推出选考题外,还改变了旧高考试题的编排顺序,先从社科类文本阅读开始,然后是文言诗文阅读,接着是选考文本阅读,再是语言文字选择与运用,最后是写作。
从知识结构来看,全套试题去掉了旧高考试题中的读音和字形的辨析,保留了其他传统知识点的考查,语言运用题量减少,分值也相应减少。但整个板块强调的是语言的运用,着力考查语文的理解和实际运用能力。古诗文的阅读鉴赏,最突出的变化是分值的提高。比旧高考试题增加了4分,更重视古诗文阅读欣赏能力的培养。现代文本阅读设置选考题,这个变化应该说是紧随新课改精神,体现了新课标"鼓励学生自主选择和个性化阅读"的教学理念。
试卷中文本选材既凸显时代特点,又兼顾传统。例如,社科类文本选材是关于"我们这个伟大时代却出不了伟大作家"的问题,具有时代特点,而选考文学类文本选材是《林冲见差拨》,则是传统的古白话小说,选考实用类文本是《叶圣陶在四川》,关注的是语文学科本身的相关信息。
增加探究题型,体现出强烈的改革意识。探究题与广东、山东卷一样设在现代文本阅读部分。但两省该题赋分比广东、山东都要多。第14题和18题是探究题,赋分均为8分。这样设置分数,体现了海南、宁夏两省对探究性试题和对探究性学习的高度重视。
作文命题注重考查写作基本功和基本素养。海南、宁夏的高考作文题是材料作文,给考生提供了一个科学故事,故事的核心与创造相关。作文试题留给学生的思维空间比较大,材料并没有明确给出一个固定的话题,考生只要注意故事后面的提示,就不容易离题,这样将作文的重点放到表达上而不是审题上,是一种合乎实际的回归。这样命题继承了旧高考的新材料作文的传统,注重考查写作基本功和基本素养。由于这个命题留给考生的思维空间比较开阔,考生完全可以根据题意和自己的积累与个性特长立意作文,这与目前我们提倡的创新精神不谋而合,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时代气息。
山东题平稳中体现创新,继承中寻求突破
山东题全卷整体结构形式与旧高考试题结构形式保持一致。不论是基础知识的考查,还是古诗文、现代文的阅读考查,都体现了良好的继承性和稳定性。除选考题以外,其他题型没有任何变化,该套命题体现了在课改第一年高考中平稳过渡的命题特点。
整套试卷从知识结构和题型结构上,又都在稳中创新,在继承旧高考的传统命题题型上寻求变化和突破。其主要变化体现在以下几点:
作文由旧高考的新材料作文回归到“话题作文”。作文话题没有安排任何语境,话题本身充满了诗意,虽说审题有一定的难度,但构思、立意和选材的自由度非常大,便于学生充分发挥个性特长写作,便于学生展示个性才华和语文素养。
古诗文识记和阅读欣赏部分虽然题量、题型没有变化,但文言文的翻译和名句默写题增加了分值。
分值增加3分,这暗示了要求考生加强文言文学习的方向。准确翻译文言文和名句默写则是考查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基础和基本的方式。
社科类之外的文本阅读由过去的必做题改为选做题。在题型和文本的选择上与广东题多有相似之处。
两道题难度、题型和分值基本一致,考生可根据自身特长选做不同内容的文本试题。阅读文本的变化和选择的自主性,便于学生个性特长的发挥。这种命题与新课标所确立的“注重学生个性化阅读和自主探究的学习”理念十分吻合。
试卷信息量大,题量与旧高考一致,但比广东题多两道小题。这两道小题主要是基础知识部分和语言表达部分各多出了一道题,因而涵盖的知识面更为广泛。
文本阅读选材继承传统,立足于稳,重视语文的“文”的色彩。选材虽然生活气息没有广东试题浓厚,材料也不如广东题鲜活,但所设计的探究题比广东题更开放,更自由。例如,选考题文学类第21、22题,实用类第22题即是如此。
增加探究题型,体现创新和寻求突破。注重探究性学习能力的考查,这是山东题创新思想和寻求突破的又一体现。选做题的两个第22题,就是这样的试题。这实际上是要求学生运用探究性学习的方法和理念来分析问题,昭示了教改方向和学习发展方向。
新高考 对高中语文教学的启示
四省区新课程改革后第一年的高考题均“稳中求变,稳中求新”,即保持了高考的相对稳定,又体现了新课程标准对高中语文教学的要求,这样的试题命题方向对我们今后的高中语文教学有以下几点启示:
语文教学要重视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的培养。四省区的语文试题都没有放弃对基础知识、语文素养和基本能力的考查。这些是语文教学的重点,无论高考怎样改革,无论语文教学怎样改革,语文的基础能力和基本素养都要强调。因此,语文教学中必须要认真落实基础知识学习和读写基本能力的培养,强调语文素养的提高意识。
语文教学要锐意改革,积极推进探究性学习。四省区高考最大的亮点,就是将探究性试题引进高考试题中。不管是有意为之,还是不约而同,但都昭示一个共同的方向,语文教学要强化学生探究性学习的意识,要注重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的能力。探究性学习不能停留在口头上,也不能与课堂教学脱节,而应该把语文课堂教学与探究性学习结合在一起,进行一体化研究,真正把探究性学习落到实处。
语文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独立自主意识,要给学生个性发展创设良好空间。四省区高考命题的另一亮点就是增设选做题,目的是引导学生语文个性化学习和个性化发展,促进学生独立自主的学习意识。
这不仅是高考命题昭示的方向,也是新课程改革的方向,更是我们民族独立创新、走向强大的需要。中学语文教学理应肩负起这一历史使命,要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的独立自主学习创造有利条件,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创造良好环境,要真正使学生成长为人格独立、思想深刻、见解独到的大写的人。
语文教学要引导学生“读书”,不要只盯住“考试”。高考语文既是对语言表达能力的考查,更是对思想素质、审美情感的考查,这就明确了语文学习和备考的一项根本性的任务,在语文课程“工具性”和“人文性”两个环节中,我们不仅要关注语言文字,关注用语言文字表达思想感情的形式和技巧,更要关注学生的“思想素质”与“审美情感”。通过“读书”来提高“思想素质”与“审美情感”。
传记文学的特点范文6
关键词:林语堂;哲学翻译;半半哲学;翻译
0. 引言
林语堂(1895-1976)是中国现代的著名学者、重要作家、翻译家、语言学家与哲学家。为中外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做出了不少贡献。在西方,林语堂不仅仅是学者作家,更多得是被称为哲学家。林语堂的《吾国与吾民》(My Country and My People)、《生活的艺术》(The Importance of Living)位于畅销书之首位。他向西方传播了孔孟老庄思想,向西方读者展现了真实的中国哲学与形象。美国林语堂研究专家Timothy C. Huson在林语堂国际学术研讨会评价林语堂时认为他提倡日常生活哲学,睡觉哲学,饮食哲学,在这些日常哲学中,含有深沉的哲理,他通过讽刺和幽默,来表达他的哲学观点。其作品没有故意迎合美国人的口味,他是一位很有独立人格的哲学家。
1. 林语堂是哲学家?
林语堂一生贡献卓著。作为作家,著述颇丰。作为语言学家,他研究了古代方言、探究闽粤方言之来源等,编撰《林语堂当代英汉词典》。作为发明家,倾尽家财发明出来明快打字机。作为翻译家,不仅向西方介绍了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还向西方译介了中华哲学的精髓——儒家与道家思想。因为他的幽默与闲适的生活哲学,他是一位哲学家。
1.1 为何林语堂是哲学家?
哲学是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是自然知识、社会知识、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所讨论的自然与生命的本质。哲学家就是对哲学的深入研究思考的人。纵观其著作,从译著《孔子的智慧》(The Wisdom of Confucius)、《老子的智慧》(The Wisdom of Laotse)到英文小说《京华烟云》(Moment in Peking)、传记《坡传》(The Gay Genius, The Life and Times of Su Tunpo)以及散文集中,体现出综合儒家与道家思想之所长,体现各种生活哲学。但是这种哲学与传统的儒道思想不同,融合儒道,使两者互补,是儒道的发展与升华。林语堂在文化传播过程当中,一直努力构建自己的文化哲学。这个哲学就是“半半哲学”。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林语堂是一位哲学家。
1.2 林语堂的“半半哲学”
“半半哲学”起源于儒家中庸传统,并以道家的眼光反观儒家思想。一开始,林语堂极力反对“中庸”,在后来受到克罗齐的美学思想的影响,重新审视了儒家“中庸”思想,至后来极力推崇。林语堂认为中国人是“一半道家主义,一半儒家主义”。分别抽取了儒家和道家中合理的部分,摈弃了其中的糟粕。但是“半半哲学”并不是指一半道家精华,一半儒家精华,林语堂从小出生在基督教家庭,所受西洋教育很多。同时还受到佛教思想的影响,各方面的精华凝聚在一起形成其独特的“人文主义精神”。所以“半半哲学”是集众家所长,具有丰富文化底蕴的哲学。“半半哲学”既是林语堂文化观的体现,也是其人生哲学的高度浓缩。
1.3 林语堂“半半哲学”翻译观
林语堂对自己文化哲学的构建在各类作品中都有不同体现。林语堂在谈论儒家与道家的区别时,认为儒家的人生观是积极功利的,其本质是“都市哲学”;道家的人生观是消极的,对世界抱着否定嘲弄的态度,其本质是“田野的闲适哲学”。在他看来,这两种哲学思想是两种极端,在这两个极端中间还有许多中间可取的部分。最佳的人生态度应该是不过分功利,有保持最崇高的理想,不完全逃避社会,同时有着充分的节制力。其人生哲学指导他的创作与翻译活动中所使用的策略都有一定的影响。
林语堂认为真正的艺术是不可翻译的;译者与作者地位平等,译者也是艺术工作者(熊宣东2006)。他说:一百分的忠实,只是一种梦想。翻译者能达七八成或八九成之忠实,已为人事上可能之极端。凡文字有声音之美,有意义之美,有传神之美,有文气文体形式之美,译者或顾其义而忘其神,或得其神而忘其体,决不能把文义文神文体及声音之美完全同时译出。这是其“半半哲学”观的一方面的体现。而在其对于翻译中重视程度,在他看来,忠实可以分为四等,就是直译,死译,意译与胡译。死译是直译的极端,是译派中的国际档,反过来,胡译就是意译的极端表现,也是过激党。由此不难看出林语堂在“半半哲学”影响之下在忠实的标准上寻找一种动态的平衡。
2. 哲学翻译与哲学体现
2.1 哲学翻译
如同诗人译诗,哲学翻译也需要由哲学家来完成。正是这两部不朽的传统哲学引导着中国几千年的思想。林语堂作为哲学家才能传达出最真实的传统儒道思想。林语堂的“半半哲学”中有儒家的思想精髓,也有道家的思想核心,还有其他西方思想精华。他相信儒家思想在现代社会中的价值而编译了《孔子的智慧》一书。因为他十分推崇道家的思想,编译了《老子的智慧》一书。
林语堂编译《孔子的智慧》中把翻译与编辑创作创造性地融合在一起。为了传播儒家思想,在序言导读中对现代社会其所具有的价值。不同于对儒家思想的全盘否定,也区别与对儒家思想的盲目褒扬,中正地对儒家思想进行了评价。书中深入揭示了儒家智慧的全貌。在翻译文本中,林语堂针对相同词在不同语境中的翻译采取了灵活变通。如“礼”译
为“the principle of social order”,但是在设计个人行为规范时则翻译为“moral discipline”,在涉及个人行为原则时翻译为propriety以传达哲学思想内涵(冯智强2008)。
在《老子的智慧》中,林语堂提出“最好的翻译是愚蠢的翻译”。《道德经》在林译本出现之前就有9个版本的译文,自然优劣皆有。林语堂也从其中的一些版本中收益较多。林语堂使用“愚译”翻译《道德经》虽略显笨拙,但是却超出其他版本译文,展示了本真的中国传统哲学以及语言形式特点。例如: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Out of Tao, one is born;
out of One, Two;
out of Two, Three;
out of Three; the Created Universe.
虽然这种翻译会让西方读者一时难以接受,但是这才是真正原汁原味的中国传统哲学。“Tao”不同于“way”,“way”不能完全表达出其中的哲学含义。没有使用西方哲学概念解释中国传统哲学,可以纠正西方人对中国哲学的偏见。愚译在哲学概念的翻译中应该是最佳的翻译方法了。
2.2 “半半哲学”在小说创作中的体现
林语堂创作的小说有很多,如《京华烟云》、《风声鹤唳》、《红牡丹》等。在小说中体现出来的哲学思想是一种儒道互补、中西结合式的哲学思想。
小说《京华烟云》中道家思想。《京华烟云》主要体现了道家的哲学思想。林语堂本人在《关于》中说道“全书以道家精神贯之,故以庄周哲学为笼络”。小说中第一卷的标题就凸显出小说将会描述到的道家思想,为“ 道家女儿”。林语堂通过对姚姓一家的人生遭遇以及人物性格的描写生动刻画了道家人生哲学思想。如姚父在丧子丧妻之后没有大悲,选择了云游四海,坦然面对。木兰作为“道家的女儿”完全集成了道家思想,她天真烂漫、胸怀开阔、与世无争、随遇而安。林语堂本人极为推崇,曾言说“若为女儿身,必做木兰”。其实就是将自己所推崇的哲学完全表现在木兰的人物性格上面。
小说《京华烟云》中儒家思想。 小说中诸多风俗习惯就是儒家思想的体现,木兰出嫁的描写中,那些中国式的风俗展现的淋漓尽致,如敬茶、会亲戚、进合欢酒等。这些是儒家风俗习惯的体现。再有曾姓夫妇作为小说中的儒家思想代表,在日常生活中规范与伦理,爱幼孝老。这是林语堂先生所认同的中国传统美德。但是针对看西方电影,曾文璞由开始认为是伤风败俗的态度转换为表面厌恶信中暗喜。这种刻画是对儒家思想中封闭一面的冲击。
曾文璞的尊儒与暗喜电影的对比显示出林语堂对儒家思想取精去糟。道家人物代表姚思安、木兰、孔立夫等对国家前途、民族命运的关注与忧患;不满现实渴望变革的心态与他们以“仁”和“义”凝聚人心、以“礼”维持关系凸显了儒道思想的融合。
2.3 哲学观在散文中的体现
林语堂著有多本散文集,其中作为译创的典范《吾国吾民》。在书中林语堂对于传统的社会政治生活作了评说,对传统的儒释道作了宏观评价,还对国民的特性作了独到的分析。在《吾国与吾民》第四章“人生的理想”中阐述了中国的人文主义、宗教、中庸之道、道教与佛教。在其他章节中列举了中国人“最糟糕最昭著”、“最恶劣”的两个特点:消极避世与超脱老狡。暴露了中国人缺乏组织能力。“超脱老狡”是一种麻木不仁与自私心理的表现。另一方面,对中国人的“知足常乐”表示了赞许。中国人能够随遇而安,在生活的辛酸或困苦中寻找快乐。
2.4 “半半哲学”在人物传记中的体现
林语堂所著传记有《坡传》(1947)、《武则天传》(Lady Wu1957)、《由异教徒到基督徒》(1959)、《八十自述》(1947)等。钱钟书曾言“为别人作传记也是自我表现的一种……”,《坡传》中苏轼的人生哲学其实就是林语堂人生哲学的真实写照。坡熔铸儒、释、道思想精神于一身,这正与林语堂的“半半哲学”不谋而合。林语堂在谈及著《坡传》的原因说知识个人比较喜欢坡。正式因为苏轼的人生哲学与林语堂所推崇的生活哲学一致才会产生共鸣,进而成为作传的动机。
以《坡转》为例,林语堂以真实史料为依托,展现了坡人生各阶段的处世哲学。《坡传》描绘了坡 60 多年的生活历程,重点着墨的是坡遭贬谪、流放时期。因其身处逆境,最能体现他“忧患来临,一笑置之”的豁达。第一章总论就以“独行其事”概括了坡超脱不羁的道家风度。林语堂描写坡祖父苏序高大英俊、慷慨大方、不慕钱财、衣食无忧、优哉游哉;最喜欢携酒在青草地上饮酒高歌,以遣时光。这正是道家思想所推崇的返归自然性情之美。坡身处狱中却鼾声如雷体现了坡准其自然、不惧生死与畅达脱俗。坡多入仕途体现了积极入世的儒家思想。不得不提的是,林语堂笔下的快乐自由的坡形象,与历史上亦有沉重、压抑、坎坷的一面的历史人物并非完全符合,这是因为林语堂独特的中西文化观,使他笔下的坡形象既融合了佛、道、儒的混合人生观,同时又兼具西方对“人”的重视,从而使坡成为“具有现代精神的古人”。
总结
林语堂作为文学家、语言学家的光环太过耀眼,但是作为哲学家的贡献更是不可小觑。林语堂独特的人文主义哲学观影响了其一生。对中国传统哲学的翻译一定程度上纠正了西方人对中国哲学的偏见,让世界了解了中国哲学。英文创作中的哲学人生观让西方人认识了真实可敬的中国人。散文传记生动刻画出中国儒道生活方式。他“行为尊孔孟,思想随老庄”,作为哲学家,他的贡献是巨大的。
[参考文献]
[1]林语堂. 张振玉译. 坡传[M]. 北京:东方出版社,2009
[2]林语堂. 圣哲的智慧 [M]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3]冯智强. 中国智慧的跨文化传播 [M]. 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 2008
[4]张强. 浅析苏轼人生观念中儒释思想的互补性 [J]. 三西师范大学学报 2008
[5]万平近. 评林语堂著《坡》传 福建论坛(文史哲版) 1994年第二期
[6]王慧. 论林语堂的传记文学创作 [D]. 湖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12.4
[7]孙晓玲. 论传统道家思想对林语堂的影响 [D]. 青岛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7
[8]高桂英. 林语堂《京华烟云》中儒家思想及其矛盾性 [J]. 甘肃政法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06
[9]张芸. 林语堂的道教观 [J]. 内蒙古师范大学 集宁师专学报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