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课题实践研究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课题实践研究范文1
一、要改变传统陈旧的教学观念
合作学习是当代先进的教学方式,与之相适应,教师必须构建崭新的课改新理念。只有理念新了,落实了,才能真正开展合作学习。比如,什么是“好教师”?传统的看法,是课“讲得好”,而新课改的观念不只要教师“讲得好”,更主要的是要引导学生“学得好”,教学全过程坚持以学生主体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实现由“教案”向“学案”、“教法”向“学法”的转变,实现“主体”与“主导”的统一。又如什么是“好课”?传统的看法,是教师讲得清晰明白,学生都听懂了,没有疑难了,没有问题了。而新课改的观念当然也要教师讲得清晰明白,但更重要的是要学生学得清晰明白。如何才能学得清晰明白?这里涉及到新课改对于好课观念的一个主要特点和标志,这就是能够引起学生的疑问,好课应当是学生不断求疑和提出问题的教学过程,学生对问题提得越多、越有广度和深度,越反映教学的层次水平。一堂好课,不能要求教师把所有问题都讲明白了,也不能要求学生把所有问题都学明白了,更不能要求所有学生把所有问题都学明白了。但一堂好课应要求所有学生都学会思考了,都进行了积极的思考,并且不同程度地提出了问题,并由这些疑问进一步促进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再比如什么是“良好的教学秩序”?传统教学观念的看法,是学生坐得整整齐齐,小学生还要两手背后,屏声敛气,教师“神彩飞扬”的讲授,学生“聚精会神”的听讲。而新课改的理念,则是要实现师生的互动,要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调动学生的兴趣,最大限度地把学生学习热情焕发出来,形成学生之间、师生之间讨论争辩的氛围和合作研究的品格。什么是良好的课堂秩序?不能死气沉沉,不能静水一潭,不能鸦雀无声。学生动起来,发言活跃起来,讨论争辩交叉起来,甚至有举手争说、下椅离桌的动情行为,这不是课堂之“乱象”,而是课堂之“生气”。当然,好课也应该有开有合,活而不乱,恰当地进行适当调谐统整。
二、应倡导“归纳法”思维方式,并将之与“演绎法”思维方式结合起来
新课改提出新理念,新理念要求相应的思维方式和教学方法。美籍华人科学家杨振宁教授谈到,中国的传统思维方式,总是先将一种无可置疑的理论提出来,然后再用这个理论来解决相关的现象,即“一般特殊”演绎思维模式。像学习电学,便是“电学理论――闪电现象”的学习逻辑程序。既然理论、定义、公式、结论都有了,学生还有什么问题可问,还需做什么探究求索?思维定势了又怎么能够有力有效地发展学生的求疑思维和创新能力呢?杨教授讲到,美国的一些学校的教学思维方式往往与此相反,他们多伴采取“特殊――一般”的归纳法思维模式。先是引出闪电现象,开展学生的讨论争辩,众说纷纭,各持已见,然后再分辨、归纳、求结,充分实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言论自由,创造个性品格于争鸣讨论、探索发现过程中逐渐得到了培养。所以,要提高合作学习的质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在正确恰当运用“演绎法”思维方式的同时,特别要着力倡导“归纳法”思维方式,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定义、公式、结论的框架束缚中解脱出来,从生活出发,从现象出发,从具体事实出发,从可见又可闻的情境出发,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动,燃炽学生思想的火花,由学生自己去探求、索疑、归纳、结论。
三、要摒弃虚假的“启发式”,运用真品实格的“启发式”
课堂开展合作学习,需要师生互动、教学相长,教师提问是题中之意。提问如何正确运用真品实格的启发式,摒弃虚假的“启发式”?何为虚假?为问而问,做给别人看,问得肤浅,答得也肤浅,把“启发式”简单化、表面化为“一问一答式”,等等。真品实格的“启发式”的本质在哪里?做为教师的主导教育思想,你要做的是学生的促进者,而不是控制者。传统教学也强调启发式,而且可以创造很精彩的好课,但教师的这种启发还是控制学生的思维与活动,让学生沿着教师既定教案、既定思路、既定思维去思、去说、去动,这种启发从内在的角度去看,实质上仍是一种控制,学生不可能真正获得思想上的自由、思维上的活力和认知上的创造力。而新课改强调的启发式,是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内潜,是促进学生沿着自己的思路去思、去说、去动。这种真品实格的“启发式”应坚持做到以下五点:第一,要具有“合作学习”和“研究学习”的氛围。提问视界开阔,包蕴深广,面对全体,促动每个学生的思维神经,引起众生研究心理的需要,形成群体参与的局面和探索学习的品格。第二,要实现师生“互知”和“自知”的结合。所谓师生“互知”,即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个性,学生了解教师的教学特点,达到彼此相知、相通、相融。所谓“自知”,即教师要明了自己“启”之方向、契机、重点,学生明了自己“发”之准备、优势、选择,以教师“启”之长调动学生“发”之长,实现教学策略的优化对接和科学组合。第三,教师要深刻挖掘教材的潜在蕴含并灵活地形成“问题交流”的碰撞条件和平台,使启发式真正成为师生教学相长的内在需要、互动行为和自然过程。第四,教师设置问题应有科学性,即具有三度“特点”:一是准度。要有教材、教学和学生的针对性,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并把教学目标化解为具体问题。学生对此问题有思考和有话说;二是深度。问题具有思想的包蕴和睿智的启示,能够拨动学生创造思维的琴弦,深化学生思想认识和升华学生的知识境界;三是适度。问题太深,学生高不可攀,问题太浅,又索然无味。不深不浅,正好对路,才能诱导学生。
四、不断提高教师课堂教学的艺术水平
合作学习,既要学生的群体参与,又要教师的组织指导。既是知识的传授,又是能力的培养。而将二者融为一体,需要教师教学实践经验和教学艺术功力。
第一,要强化教师在合作学习过程中的主导作用。教育部制定的课改纲要在论述教师培养学生作用时,用了“指导”、“引导”、“促进”、“满足”、“创设”等一系列关键词,这是对教师主导作用的充分肯定。新师生关系强调伙伴关系、朋友关系、心理感情沟通关系、学习活动组织与参与关系等等,这些看法从不同视角反映了现代教学论和素质教育的新理念;但应当明确一点,即中国优秀传统教育所论述的“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职责并没有失去它的意义,只不过应该冲破传统观念的樊篱而赋于它新的涵义。必须强调,在新课改条件下,导师及指导作用,仍然是教师最主要、最核心、最根本的职责与作用。倡导合作学习,倡导以学生为主体,决不意味着否定教师的主导作用。从一定意义上说,只有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才能更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才能真正在合作学习中充分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目前在一些学校,一些教师主持的合作学习的课堂上,学生很活跃,有的学生发言也很精彩,这自然是应当加以肯定的;但同时也出现了令人担忧的另外一种倾向,即教师主导作用削弱了。有的教师主持班级学生开展合作学习,他站在讲台前,如同电视台的一个低层次的主持人,一会叫这个组的学生发言,一会叫那个组的学生发言。学生发言,前后接递,一贯到底。彼此之间,没有交叉,没有争论。其间教师也偶有评价,大多是“好”、“太好了”、“十分精彩”;但“好”在哪里?为什么说它“精彩”?教师缺乏明确而具体的评价指导。省内有家发行颇广的小报,在报道2004年教师节长春名师赴村小送课时,赞扬一位教师一堂课用了十多次“太棒了”。“太棒了”只具有褒扬的意向性而缺乏具指性,把同一个词语用在许多学生的发言评价上,评价就更显得雷同而简单。这并不是课改精神所要求的,恰恰是一种弊端的体现。如何正确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提高课堂合作学习的效益呢?其中有一点很重要,即不能仅仅满足于学生做到积极发言了。教师应当看到,学生积极的发言像颗颗闪光流彩的珍珠,但却是散在的、零落的,教师应当用点拨与指导的红线把它们有机地穿起来连在一起。由此可见,要搞好一堂合作学习与讨论,教师在指导上是需要下一番工夫的。像如何设计,如何运行,如何起伏,如何承转,如何发展,如何深化,等等,在某些环节和重要契机上,还是需要教师的主导作用,即不可或缺的引导和点拨。我过去写文章讲过,教师组织合作学习时,如同渔者,不是把网一撒就完事了。什么时候撒网,什么时候收网,有个恰当的契机掌握和时间控制的问题。而撒网时,要能撒得开,把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收网时,又能收得拢,同样要把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这一撒一收,是个互动互学互研的过程,既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又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作为教师要把撒网和收网辩证统一起来,形成起伏交叉,错落有致,互助共学,教学相长的局面。教师要把点拨和引导贯穿“撒”与“收”的全部过程之中,并在合作学习、讨论争鸣中注意发展学生两种主要思维品格:一是求同思维品格,即引导学生相互补充、印证、丰富、发展和深化对某些问题的思考和看法;二是求异思维品格,即引导学生互相讨论、论辩、争鸣,发表不同看法和新异观点。只有如此,才能提高合作学习的层次和效益。
第二,合作学习要打破思维定势。思维定势了,有了统一的结论,学生也就无疑可言、无话可说了。所以,课堂不能成为教师的“一言堂”,而要成为学生的“群言堂”,而且群言无论对错,皆可言之。教师们常说的一题多解,是打破思维定势;对一个问题看法具有不同视角、层面、观点、感受,也是打破思维定势。每个教师在讲课时,都有既定的设计与教案,自然也形成了对某些知识内容的结论性意见。但在组织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要适当延迟判断和结论,给学生充分的讨论探索的时间和机会。凡公式概括、定义归纳、主题总结、问题讨论等等,结论最好由学生在合作学习中自己总结出来。即突出学生自我感悟、自我体验、自我发现、自我总结的重要性。学生于其中学到的不仅是知识,而且还学到了知识的内在联系、发展与过程,学到了逻辑概括的方式方法。如果在合作学习讨论中学生的看法对教师原教案结论有所突破、有所引申、有所迁移,这正是调动学生主体积极性大好时机,教师此时不要怕完不成既定的教学计划,对学生讨论的势头不但不能制止,而且还要抓住契机鼓励之、引导之。东北师大附小语文特级教师宋喜荣在讲授安徒生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开展合作学习时提出:小女孩悲惨地冻死了,为什么脸上还露出了笑意?一问有如石子入湖,引起了一圈圈智慧的涟漪:有的说,这是朦胧的幻觉;有的说,这是对幸福光明的追求;有的说,死时的笑更能衬托命运的悲惨……学生的见解,超出了教案的设计,超出了故事教材,宋老师积极鼓励,随机变动了原教案设计步骤,取得了非常成功的教学效果。这就告诉我们,一堂合作学习的真正好课,究竟需要一个什么样的教学过程,这是教师课前不能完全了然于胸、把握在手的。它需要教师凭着教学经验和教学艺术水平,凭着对教材重点、难点的理解,对学生认知曲线的洞悉,对学生思维张弛和感情波澜的把握,而进行灵活的调整,对教学内容、方式、过程有所增减。
课题实践研究范文2
1.自己
聆听内心的呼唤,发现自己的心声,基于自己的实际,形成具有个性色彩的问题。微型课题,首先关注的是自己,是自己在实际教育教学实践中的感受和困惑,是自己在教育教学实践之中的探索和顿悟。唯有是自己的,才有可能成为大家的。可以这样说,没有自己的发现,就不会有自己个性化的探索和表达,就也不会形成对自己有意义的成果。“自己”这一元素决定了微型课题的独特性、现实性以及针对性,从而赋予了它们强大的生命力。
在微型课题这个微观的世界之中,只有各具情态的一个个自己的加入才会形成微型课题的博大和深邃,有效摆脱微型带来的纤弱和浅薄等先天不足,也才能够滴水成江河,聚沙堆宝塔,在教育教学改革大潮中形成一道道亮丽的风景。
2.行动
行动的重要意义无需赘言,没有行动的种种害处司空见惯。洪宗礼先生曾经大声疾呼,要广大的教师做一个“顶天立地”之人,“顶天”强调的是眼界,“立地”强调的就是行动,要脚踏实地。我们通常会在行动的各个环节遭遇重重的困难。有时候来自于我们的学养不够,有时候来自于周围环境不好,有时候来自于选题的偏颇,但其实,更多时候是来自于我们自己的定力不够,毅力不够,恒心不够。所以,行动的最大困难在于我们自己。要始终把握住微型课题的“微”字诀,在细微处下大工夫,切忌浅尝辄止。
行动,要求我们专注于眼前,但也不妨有的时候抬起头看看方向,看看风向,看看天色。行动需要有立场,行动更需要有方向。
3.经历
微型课题的研究对象常常就是我们的一段经历,它可以是有形的,比如,学生的作业,师生的一段交往也往往可能是无形的,比如,一次心灵的震撼,一段没有回应的期待和付出。虽然我们谈论的是微型课题,但真正研究的时候,对于我们的经历却有必要借助于放大镜,细细考察经历的每一个空间,每一份时间,也许,你的那一份经历里面,就有一座天堂,就有一个世界。
写教育教学叙事是一个好办法。捕捉住轻轻一滑的眼神,记录下一段有意思的对话,也可以是一件件小事情。写作,不仅是帮助你的记忆,也可以磨练你的思维,重要的当然是帮你养成思考的习惯,学会正确的思维方式。这些都是教科书上写着但却非常不容易真正融进你的血肉的东西,而对于一个教师来说,特别是对于一个渴望与众不同、特立独行、成就卓越的教师来说,那真是太重要了!
4.表达
我们自然永远不拒绝规范严谨的表达方式,但作为也许草根式的表达方式更加让我们无拘无束。你会问,我该如何开头呢?就从你提笔时脑海里的第一句话,或者你手边上的那个物件写起吧。要不你就以“有一次”或者“有一回”开始吧。你会问,我该如何构思中间呢?最好不要问这样的问题,微型课题的表达不需要你的构思,除非你终于可以自由驾驭你的语言。你只需要按照你原本的经历,尽量地还原最初的情景,想方设法选择最准确的词语表达你的所见,诉说你的所感,而无须修饰。你还会问,我是不是该有所提炼,让我的所谓研究有一些学术的味道呢?不要,永远也不要。你的真实叙述,你的真实感受和思考就是最好的“学术”!等你终于修炼得道,你自然会参悟到其中的奥妙,然后会逐步真正地“学术”起来。
课题实践研究范文3
一、研究课题的确定
确定研究方向、选择课题和定下具体的题目是我们在开始进行课题研究时首先碰到的问题。教学研究一般性的课题可以来源于个人的(教学)实践或兴趣,也可以产生于阅读研究资料和报告特别是教学研究报告的过程中。当然,有些研究问题是在阅读有关研究资料时结合自己的实践体会而萌发产生的(Sliger & Shoharmy,1997; Nunan,1992)。
笔者在2007至2010年带领英语教研组的部分老师开展了“档案袋评价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效应研究”,并取得丰硕的成果——获得了梅州市课题研究成果一等奖。在开始确定课题时,笔者与自己的团队首先确定我们感兴趣的研究方向(阅读教学),接着我们认真讨论了在阅读教学中碰到的难题,并认真记录进课题研究电子档案。随后,我们翻阅了2001-2006年中国中小学英语教育的核心期刊(如《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等),了解国内外阅读教学研究的现状(笔者经验:可以先翻看期刊目录,只对自己感兴趣的文章进行详读)。笔者与大家经过反复研究、讨论,最终选取了阅读档案袋评价方面的研究。档案袋评价于1995年已经盛行于美国语言教育,主要运用于写作教学。2000年左右引入到中国教学领域,2005年在国内已经有了较成熟的研究成果,也主要运用于写作教学。部分教育专家与老师已经把此种评价方式运用于阅读教学(包括语文与英语),并取得部分研究成果。但是档案袋评价运用于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实证研究并不多,尤其是在山区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是少之又少。因此笔者认为这是课题研究的绝佳切入口,并具有现实的研究意义,所以确定了研究方向以及研究课题的具体题目——“档案袋评价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效应研究”(立足于山区英语阅读教学的实况)。
二、数据收集几个要注意的问题
如果说问题的提出、研究题目的确定在课题研究开始时起了关键作用的话,数据的收集则是课题研究具体操作的过程,它起着重要的作用,它需要我们全面考虑、精心设计,以保证研究有较高的可靠性和较强的说服力。在使用不同研究方法去收集数据时,我们对以下的几个问题都要处理好,它们是:受试的选取,自变量、因变量的确定,无关变量的控制,实验组和对比组的建立。
受试是研究的对象。在笔者主持的课题中,我们的研究对象是自己的学生(两个班级的学生,最好是平衡班)。变量指的是在课题研究中变化的事物,如:学生的英语能力会随着学习时间的推移而变化,他们的英语能力就是一个变量。变量中,一种称之为自变量(Independent Variable),另一种称为因变量(Dependent Variable)。自变量是受试接触的变量,也称为刺激变量或输入。因变量是随着一个或多个自变量的变化而变化或受影响的变量,也称为反映变量或输出变量。在笔者与团队研究的课题中,自变量是采用不同的阅读评价方式:实验班采用阅读档案袋评价方式,对照班采用传统的阅读考测的评价方式。因变量是实验班的受试能否提高英语阅读水平,包括英语阅读兴趣、掌握科学的英语阅读技巧、阅读档案袋评价对学生反思与合作能力的影响、提高英语学习成绩等。无关变量是我们在实验中必须控制好的变量,目的是保证实验有效,方便我们观察实验中的两个变量(自变量以及因变量)。在此次课题研究中,我们必须控制好的无关变量是保证试验班以及对照班的学生阅读水平相当,采用相同的教学材料、教学方式等,唯一不同是阅读评价方式。只有在控制好无关变量的条件下,认真观察自变量以及因变量的关系,得出实验的因果关系,才能使实验具有一定意义。在此,笔者提醒各位老师:不管实验的结果是与开始的研究设定一致还是存在不同,只要遵循了实验的过程,努力处理好无关变量,详细记录自变量以及因变量的关系,我们都可以称之为成功的研究。
三、研究的设定
研究人员可以根据研究的目的、研究的条件来决定研究的设计。一般中学课题研究采用四种研究方式,包括观察法、调查法、个案研究和实验法。观察法指研究者对教师或学习者在教与学中所采取的方法、策略和教与学的行为进行观察的研究方法。调查研究是一种使用问卷或谈话的方式获取数据和信息来决定被调查者的知识或信息、意见、态度、爱好等问题的研究方法。个案研究是研究人员深入了解、调查一个案例,从中较集中地研究教与学过程中某些行为、现象和有关联的各方面因素的研究。实验法是研究英语教学的一种重要方法,我们进行实验的目的是探讨变量间的关系。在实验中,研究者创造或改变一些条件,同时控制另一些条件,以引起探求现象的发生,达到研究一些变量关系的目的。
在此次课题研究中,笔者与团队成员主要采用实验法。对实验班以及对照班的学生的英语阅读成绩进行了(实验)前后测,取得相关数据:实验前,两个班英语阅读成绩的对比情况;实验后,两个班英语阅读成绩的对比情况。数据采用SPSS(16.0)进行统计,得出此研究的量性分析结果。为了进一步补充说明实验的效果,笔者还配合使用了调查法,包括问卷调查以及学生座谈。问卷调查主要研究实验法无法得出的研究成果,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技巧的提高、反思与合作能力的提高等方面,所得的结果也转化成数据,通过SPSS(16.0)进行统计,对研究结果进行补充说明。同时,笔者还随机抽取学生进行座谈,对座谈结果进行详细记录,作为质性分析材料。结合量性分析结果(数据)与质性分析结果(座谈的笔录),笔者成功地完成了此次课题研究的重要内容,保证了研究成果的信度以及效度。
四、实验结果的表述
课题实践研究范文4
一、在行动中思考:在教学反思中找到研究的课题
我们有一个课题“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和习作能力整合培养的策略研究”。研究这个课题是因为在我的课堂教学中及对身边老师的课堂教学观察中,存在着口语训练随意性过大或者没有、口语训练与写作训练脱节或者两者不能很好地有机整合的问题。我就想可不可以把这一问题或现象搜集、归纳,寻求其背后的原因,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呢?于是,跟同仁研讨后决定申请这样一个课题。
这一课题有三个研究目标:①分析、梳理口语交际和习作教学相关的理论综述;②研究口语交际和习作能力培养两者之间的关系;③提升口语交际和习作能力整合培养的具体策略。因为我们认识到,简单地总结自己的教学经验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行动的错误或缺失一定是理论指导不足造成的。两个不同的教学行为的整合需要我们在实践中努力辨析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最终,我们需要在研究中获得一整套提升学生口语能力和写作能力的行动策略。
基于这样的对教学行为中遇到的困惑的关注,我们找到了研究的课题。而这样的课题往往反过来又能促进我们的教学进步和认识的提高。
二、实践出真知:在教学实践中深入探索真知
有了课题,怎么去研究?除了读书,我们认识到“行动”的重要性,只有在行动中,我们才能真实地了解这样做那样做的设计究竟有多少是可行的或者是不可行的,要做怎样的调整,调整后的方案又有多少是合理有效的。仍以上面的课题为例,我们是这样来进行行动研究的:
1.分学段进行三条纵向研究
不同学段的口语交际和习作教学具备严格的要求,不同学段的教材和学生有着鲜明的特点和侧重点,它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训练、系列训练。因此我们分低、中、高三个学段进行研究,以保证研究的可操作性、准确性和科学性。每个学段确定一个研究重点,低年级以“发展兴趣”为主,中年级以“积累素材”为主,高年级以“训练思维”为主,在学段研究明确的基础上,我们选择和积累适合两者能力整合研究的课内课外资源和语文实践活动等,进行不同学段口语交际课和习作课整合课的研究实验,创新口语交际和习作课堂教学模式。三个学段为三个子课题组,这样一分,课题组成员的分配也显得更加系统合理,课题组活动更加有序、有特色、有活力。
2.按内容进行三条纵向研究
(1)课题研究与阅读积累融合
在课题研究中,我们非常重视口语交际、习作与课内外阅读积累的互相融合。大量的阅读积累也为我们提升口语交际与习作能力整合策略提供了丰厚的土壤。老师们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引导学生在大量阅读中积累语言,积累素材,积累感受,习得口语交际与习作的方法与技巧。
(2)课题研究与课堂教学并进
我们的课题研究与语文阅读教学是双线并进的。课题研究最重要的目的之一就是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发展学生的语言,养成多听、多读、多说、多思、多写的习惯,帮助学生积累拓展口语交际、书面习作的思路。
课例方法也是我们课题研究的主要手段。我们的研讨课整合语文教材,整合口语交际和习作的教学环节,整合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同时,根据年级和文本特点创设了三种教学方法:低年级的“先交际后习作”方法,中年级的“交际、习作并进”法、高年级的“先习作后交际”方法。
(3)课题研究与生活实践接轨
我们的宗旨是将课题研究植根于生活,在生活中实践,在生活中体验。实践出真知。只有让学生亲自去实践,才能掌握第一手资料,才能有真切的体验,在口语交际和书面表达时才能有真情实感,激发积极参与生活实践的积极性,体验成功的乐趣。
三、在实践中反思:我们收获了什么
“做中研,研中做”说的是教科研的主要形式,也是最为有效的模式。课题研究中的困惑和问题的出现是必然的,坚持很不容易,但坚持下来,就距离我们的教育理想近一步,只要坚定信念,我们在做有意义的事情,就会有前行的决心和动力。
收获一:勇于实践,改革课堂教学的内容和形式。
语文课堂是语文教师的主阵地。“用教材教”不是一句空谈,是可以落实在行动上的,是课题研究给了我们改革的勇气。老师们在一次又一次的备课、研课、反思的过程中,勇于实践,成为课堂教学改革的先行者。我们大胆改革课堂教学内容和课堂教学形式。
我们的课题研讨课中,教师大胆突破现有教材的限制,自主发掘教学资源,利用绘图本《奇奇的脚趾会说话》,突破常规的课堂教学形式,以学生活动为主开展听、读、写、讨论等活动,有效地训练学生的说和写的能力。
收获二:开拓思路,创新语文活动样式。
生活是口语交际和习作永不枯竭的源泉。学生的生活范围比较狭窄,色彩比较单调,这就要求我们去丰富学生的生活,为学生打开观察生活的大门。在学校里,开展多种多样的活动,利用丰富多彩的学校生活为学生提供大量口语交际与习作素材。为此,我们努力实践“开放、有活力的语文活动”,不断加深学生对社会生活的认识,从而丰富习作与口语交际内容。
我们在研究中设计了一个创新的语文活动“小学生语文素养大赛”。比赛设计了“团队介绍、口语交际和习作能力展示、现场答题”三个环节。其中,“口语交际和习作能力展示”现场抽签,十分钟后进行口语表达。这样的比赛活动为学生提供了传统课堂教学所不能提供的口语与写作的实践机会,也告诉我们的老师:原来语文科还可以这样教。
收获三:特色引领,探索教研方式。
课题实践研究范文5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我国的学校体育通过十五年来的改革,已经走出了传统的教学体制,正走向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的新教学体制,我们拓展了学校体育的目标,丰富了学校体育的内容,改进了学校体育的方法,为教师教学能力的发挥开辟了新的天地,使我国学校体育的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通过改革,传统的教育体制已经向开放的新体制过渡,新的过渡性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正在实施之中。然而在传统的教育体制下出现的学生爱体育但不爱上体育课的问题却依然存在。
在新的课程标准中突出强调:"……要使课程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养成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并在其中设立了三个层次的递进目标:一是课程目标,其中第二点指出:"要培养运动的兴趣和爱好,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二是领域目标,其中运动参与目标的第一点指出:"要具有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态度和行为"。这也就是要求学生对体育要有一定的爱好和兴趣;三是水平目标,它指出"学生要对体育与健康课表现出学习兴趣"。可见本次体育教学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但如何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在新的课程标准下还没有实际的、可供大家操作的东西。为此,如何采用更有效的方法和手段来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爱好,并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就非常值得研究了。
二、课题的界定
1、体育兴趣
体育兴趣是人们积极认识和优先从事体育活动的心理倾向,它是与参与体育活动的需要相联系的意向活动。一个人如果对体育活动感兴趣,就会积极参加,全力投入,活动的结果将是需要的满足并由此得到积极的情绪体验。所以体育兴趣是体育参与的基本动力之一,它影响着人们体育参与的具体活动方向和强度。
2、小学生体育兴趣
小学生天真活泼,具有好动的天性。他们对体育活动有广泛的兴趣。他们把体育看成"玩",只要能活动就感到满心欢喜,表现兴趣盎然,不知疲倦。但从小学一年级到六年级体育兴趣也有一些变化。研究表明,一至三年级为充分活动阶段,他们多选择游戏、跑步等技术简单、富有趣味的活动;四年级为变化剧烈阶段,喜欢球类者急剧增多,占53.1%,不喜欢球类的占14.4%,体育兴趣有明显分化;五至六年级为喜欢学习运动技术阶段,有更多的学生喜欢跳高、跳远、武术、球类等有一定技术、技巧的动作项目。但整个小学阶段兴趣不够稳定,对呆板单调的活动容易产生厌烦情绪。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体育的兴趣、爱好和习惯,在体育活动实践中有着不同的意义。兴趣是一种心理倾向,爱好是一种行为的积极表现,而习惯则成为生活中的"自然"行为,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我们一般是在提高人们对体育活动意义认识的基础上促进他们对此发生兴趣、爱好,以致形成了经常从事体育锻炼的习惯,成为生活节奏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的重要部分。学会体育运动的手段、方法,丰富学生的体育文化知识,这不仅是锻炼身体的需要,也是激发学生体育乐趣,培养学生终身参加体育锻炼习惯的需要。
三、课题的研究目标
1、课题研究的理论性目标
体育学习兴趣是小学生对体育学习活动产生爱好和追求的心理倾向;是学习参与的基本动力之一。宋代教育家朱熹说:"教人未见意趣,必不乐学。"可见,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教学得以成功的重要条件。要想使学生主动积极地获得知识,就必须从多方面培养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兴趣,把教育提出的具体要求转化为学生内在的需要,把学生潜在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体育教学中,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和他们的认识活动中的注意力、想象力、思维力、创造力等智力因素密切相连,也和支持学生体育学习的情感、意志等心理过程直接相关,它贯穿于体育学习中的知识习得、技能掌握和身心发展之始终。因此,体育教师要对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性要有充分的认识,对于影响学生学习兴趣的原因要加以分析、研究,探索解决的方法。这对今后进一步实施素质教育,加快推动新课程的实施,提高教学质量十分必要。
2、课题研究的实践性目标
1、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体育的积极性,主动性。
2、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全面提高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使学生想学体育、爱学体育、学好体育。
四、课题研究的内容和重点
一、课题研究的内容
1、小学生体育兴趣的现状调查研究
2、小学生体育兴趣培养的实践研究
3、提高小学生体育兴趣能力的操作实践研究
二、课题研究的重点
1、如何提高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
2、通过学生对体育兴趣的喜欢从而来提高学生主动学习体育的动力
五、国内外研究的现状及成果
就目前来看,国内外研究此课题的很多,如:美国心理学家戴克提出的三大定律(练习律、效果律、准备律),明确提出学生学习动机、学习的兴趣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这一理论对于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质量很有价值。在日本,学校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从组织教法和安排上,越来越注重提高学生的体育兴趣。在美国和北欧一些国家的体育课以学生为主,尽情发挥学生好动的天性激发课堂气氛,以提高学生的体育兴趣。这些国家的体育课都有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注重课上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能够在愉快的气氛中进行体育锻炼
现在国内对小学生缺乏体育兴趣原因和体育兴趣的培养相关的研究很多,如:教育专家谢月芳在《关于小学生不喜欢体育课的调查分析》中分析了小学生缺乏体育兴趣的原因。她认为小学生不喜欢上体育课的原因有自身和外部两方面的原因。而关于体育兴趣培养的研究比较多比较杂。
六、选题依据
兴趣是一种心理状态,是人们力求探索某种事物和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当前体育课提倡的成功教育、快乐教育,从某一方面来说就是对体育兴趣的培养,兴趣是引导人们实现远大理想的第一步。美国教育学家杜葳曾经说过:"教师应以儿童的兴趣为中心,教师的作用是建设、引导和帮助,创造儿童喜爱的环境"。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把兴趣这一心理因素有机地结合起来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由于受教学条件所限和某些教学理论的偏差,在实际体育教学中存在着教学内容在低水平上反复、重复的现象,使一部分学生存在着偏项的现象,很多学生逐渐的对体育课失去了应有的热情。很多学生上课懒散、练习质量不高、怕苦怕累,这种现象在小学高年级中尤其突出。是什么原因使学生不喜欢体育课呢?是什么原因使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越来越差呢?再全面推广《全民健身计划》的今天,如何提高每个学生的终身体育观念、运动能力以及身体素质,体育教学是关键的一个环节。加强体育课的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显得尤为重要。
七、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
1、资料文献法:广泛收集国内外关于小学生体育兴趣培养的最新理论成果和时间成果,结合本校的实际采取科学有效的方法
2、调查法:通过座谈、问卷等方式,了解小学生对体育兴趣爱好的现状,看看哪些体育项目是学生比较喜欢的
3、行动研究法:课题研究过程中对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不断采取新措施进行修正和完善,逐步形成完善、有效的实施办法
4、经验总结法: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注重的第一手资料,不断进行概括和归纳,最终提炼出切实可行的研究成果
八、课题研究的基本步骤
1、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3.9--2013.12)
(1)确定研究的对象、范围
(2)收集相关的各类资料,做好资料调查的表格
(3)制定研究方案
2、第二阶段(组织实施阶段2014.3--2014.12)
(1)将课题方案具体细化,有专人负责执行,开展全面实施
(2)开展进一步的深化研究,为结题收集充分的研究资料和阶段性成果
3、总结阶段(2014.12--2015.7)
(1)课题进入总结阶段
(2)完成整理研究资料及档案
(3)展示课题研究的成果
(4)召开结题汇报会,请专家、领导鉴定
九、课题研究的预期成果
1、课题研究报告--《小学生体育兴趣培养方略的实践研究》的研究过程和研究成果
课题实践研究范文6
关键词:五年制高职 学分制 研究 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4.05.126
1 前言
五年制高职教育是职业教育的一种形式,在我国已有数十年历史。北京农业职业学院机电工程学院是以五年制高职教学为主体的办学实体。由于五年制生源质量不佳,如何让学生学有所获、成人成材是本课题研究的着眼点和最终目的。
课题《五年制高职学分制研究与实践》项目是北京农业职业学院立项的2011年度教学改革研究重点项目,在历时2年的研究周期内,按照课题分工,对五年制高职中实行学分制进行了研究和探索,形成了一系列研究成果。这些成果在研究学分制理念、实施现状的基础上,根据五年制学生的特点和学生实际,创造性的赋予其新的内涵,使这种教学管理制度在五年制高职实施变得可行。
2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理论依据
2.1 研究的目的
2.1.1 因材施教,让学生成人成才
机电工程学院主要从事五年制高职教育,即招收初中毕业生,经过五年的教育,获得高职毕业证书。这一教育形式贯通了中、高职教育,较好地解决了中、高职教育的衔接问题,缩短了修业年限,得到社会、学生家长和学生的认可。但是五年制高职生源质量不佳,差异较大,传统的“一刀切、齐步走”的教学模式,必然导致一部分学生“吃不饱”而一部分学生“吃不了”的结果。如何在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彰显个性,通过学习不但掌握一技之长还要在道德修养,创新方面齐头并进,在成人成材的过程中充满自信地学习和生活,是此课题研究的出发点和着眼点。
2.1.2 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
学生毕业后要参与劳动力市场的竞争,因此,学生不仅要学知识学技能,还要学做人的规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该有较大的学习自和选择权,可以根据就业市场的变化及自己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特长和兴趣,在导师的指导下自主选择课程,自主安排学习进程,拥有更多的自我设计的权利。使学生在将来的就业岗位能不断自主学习,适应市场需求。
2.1.3 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
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各门学科相互渗透,新技术、新工艺层出不穷,传统单一的专业培养计划已经无法满足社会对技术人才多样化和多变性的需求。实行学分制,允许学生按自己的特长、兴趣、知识基础、爱好选择课程,鼓励学生在学完规定的专业必修课外,跨专业选课。这样,有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技能水平,增强择业竞争力和工作适应性,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
课题研究的目标是根据市场对人才的需求,结合培养目标的要求,研究、构建五年制高职学分制管理办法及实施细则,并适时组织实施。
2.2 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2.2.1 建构主义教育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学习不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而是学生建构自己知识的过程。所以五年制高职学分制方案以学生的具体情况为研究的基础,在绩点学分、证书替代等方面赋予学分制新的内涵。
2.2.2 掌握学习教育理论
以人人都能学习这一观点为基础,着眼于现实,以现有条件改变现状。这个理论坚信只要措施得当,学生可以学会学校设定的教学内容。
2.2.3 多元智能教育理论
每个人的智力都是有多种智力有机结合而成的,每个个体都会存在自己的优势智力。在学分制研究中,以此为依据,以绩点学分计入总学分,鼓励学生在优势智力方面发挥特长。
3 课题研究过程及方法
3.1 研究过程
整个课题的研究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2011.9―2012.6)主要进行调研学习、收集资料;初步确定学分制的框架结构,收集学分制尤其是职业院校学分制的相关资料,学习领会各种不同学分制的特点;到京内外多所职业院校学习调研,分析比较各校学分制的实施情况,初步形成五年制高职学分制实施方案框架。
第二阶段(2012.7―2013.9)主要在学分制框架的基础上,研讨修订学分制方案,制定了《学分制导师工作管理办法》、《课程学分实施细则》、《五年制学生创新学分实施办法》等文件,撰写论文和研究报告。
3.2 研究方法
研究主要采用文献研究、调查研究、比较分析法等。
3.2.1 文献研究
课题组对《中国高校学分制研究》、《五年制高职教育发展及实证研究》、《高等农业院校学分制研究与探索》等近年来学分制的研究成果,为本研究提供大量的理论和数据支撑,通过文献分析出目前学分制尤其是五年制高职院校学分制实施过程中取得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
3.2.2 实地调研
课题组成员先后到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无锡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等院校进行了调研。通过座谈、听课、参观等形式对五年制高职学分制实施等进行了深入交流和探讨,对五年制高职学分管理模式和方案进行初步的设计和构想,对课题的研究打下了基础。
3.2.3 比较分析
将各院校学分制方案和实施情况进行研究分析对比,找出差异点和共同点,概括各院校学分制的优缺点,结合我院的生源、教学设施设备、师资情况等,制定出具有一定特色的切实可行的五年制高职学分制方案。
4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通过广泛的调研学习,课题组认为,学分制的实施,对于充分利用学校教育资源,有效调动教与学的积极性,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各种复合型人才,有重要的促进作用。课题组在如下方面进行研究:
4.1 学分的分类
4.1.1 课程学分
分为通识课学分、专业课学分、实践课学分、公共选修课学分。
4.1.2 创新学分
指、各类竞赛、社会实践、社团等所获取的学分。约占总学分的10%。
4.1.3 思想品德学分
指学生在思想品德、组织纪律、行为规范等方面受到表彰而获得的学分。约占总学分的10%。思想品德学分不允许替代。
以上三类学分均达到要求,方能毕业。
4.2 弹性学分制及绩点学分
保证学生的专业基础扎实,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爱好个性发展。学生在籍时间为4-7年。
绩点学分总和达到要求即可毕业。绩点学分还作为评选先进、颁发奖学金、推荐升学和就业等的重要依据。
4.3 证书计入总学分,可替代相关课程
计算机1级,英语口语、英语B级、中级专业技能证书,折算成学分计入课程总学分。鼓励学生考取高级技能证书及专业相关证书。专业资格证书(技能证书)可替代一门相关课程。
4.4 重修、试读、留级及毕业
取消因成绩不及格而开除学生学籍的规定。不及格科目可以在规定的时间内重修、试读、留级直至毕业,若超出修业年限仍有不及格科目,按结业处理。
4.5 导师制
由专业教师担任导师,引导学生对专业教学计划、各教学环节的关系以及专业的深层次了解,利于学生的学习和将来职业的发展和拓宽学生的专业知识,提高自学能力和实践能力;并和辅导员制度相呼应,避免学生管理和专业教学的脱节。
5 课题成果及特色
5.1 课题成果
课题组成员经过两年的研究,形成了如下成果:
5.1.1 制定学分制系列文件
主要有《五年制高职学分制管理办法》、《创新学分实施办法》、《思想品德学分管理办法》、《导师制工作管理办法》、《学分制收费管理办法》、《课程重修管理办法》、《课程学分实施细则》;
5.1.2 撰写论文
主要有《五年制高职实施学分制的思考》、《五年制高职学分制下学生职业成长引领体系研究》、《五年制高职柔性教学管理体系建设初探》、《五年制高职学分制方案分析与思考》;其中《五年制高职学分制方案分析与思考》一文,分析对比五年制高职学分制的起源发展阶段及实施方案,对其优缺点和我校的实际情况进行了分析。论文《五年制高职实施学分制的思考》对学分制实施的必要性,构建思路及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了论述,这些成果均为为《五年制高职学分制管理办法》等方案的制定提供了研究依据和基础。
5.2 成果特色
5.2.1 弹性学分制
五年制学生入学时年龄较小,自身的知识、能力、社会经验有限,对知识的内在联系了解不够,对学习缺乏全面规划。学分制方案充分考虑了学生实际和我院办学的实际情况,提出弹性学分制的新内涵。弹性学分制方案中,前两学年以学年学分制为主要特征,开设少量公选课;后三学年开始,在整体课程体系的基础上开设专业选修课,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在导师指导下选课。弹性学分制既保证专业课程安排紧密,知识系统性强,使学生的专业基础扎实,有利于集体观念,团体意识的培养和教学资源的合理利用,又使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爱好在合理的知识素质框架下个性发展。
5.2.2 绩点学分制
为鼓励学生努力学习取得好成绩,建立学习竞争机制,将绩点学分的概念加以引申,在一般的学分制中,将学分绩点作为衡量学习的质的标志,作为评选先进、颁发奖学金、推荐升学和就业等的重要依据。以绩点学分计入总学分,绩点学分达到基本学分要求即可毕业。以此激发学生在智能的优势方面发挥特长,以长补短。
5.2.3 成人成材教育并举
在学分制总体方案研究过程中,注重对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的引导,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将科技创新、参加技能竟赛、文体竞赛、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社团活动纳入创新学分的管理范畴,学分的设定体现对学生的全面素质教育和职业教育的特色。促使学生不仅学知识练技能,还要积极参加技能竞赛、社会实践等多项有益的活动,锻炼全方位的能力,促进全面均衡发展。
在学分制方案中,重视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把对学生的品德教育渗透到教学、课余活动的各个环节,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在校行为、思想品德、职业道德提出要求,依此规范学生日常行为,促使学生树立守纪守法观念,做一个品行端正的人。使学生先成人再成材既体现普通教育的教学生做人,又体现专业教育的教学生学艺,成人、成材教育并举。
5.2.4 育人为本
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能力等均差异性较大,对于学生学习困难较大的文化基础课程(如英语、数学),采用分层教学,按不同的层级标准实施教学和考核;学生不及格课程,可以进行补考,重修,试读,留级。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修满设定的学分,即可取得毕业证书。
5.3 成果应用
学分制研究成果中的部分已应用于教学实践,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5.3.1 选修课使学生开阔视野
学院要求五年制高职学生必须修读一定的选修课程,取得4.5学分,并作为毕业的必须条件之一。开设的选修课涵盖人文社会科学、计算机、农学等多个学科,《商务礼仪》、《鉴赏》、《图形图像处理技术》、《现代农业博览》等课程受到了各专业学生的欢迎。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5.3.2 创新学分促学生全面发展
学生参与学院组织的各类讲座、社团、竞赛和志愿服务,可以取得个性发展(创新)学分。团总支依据相关记录资料(如讲座签到表、社团活动记录、竞赛报名和获奖情况汇总表、志愿服务活动记录等)认定学生个性发展学分,学期末汇总后报教务科。个性发展学分的规定和实施对学生踊跃参与社团、专业竞赛等各项活动起到了很好的引导和激励作用。近几年,学生在技能大赛、科技艺术节等活动中均有出色表现。
5.3.3 证书替代为就业奠定基础
学生取得职业资格等级证书和技能证书后,可以替代相应的不及格课程,如取得数控操作工(中级)证书可以替代《数控机床编程与加工》、取得计算机等级证书一级可以替代《计算机基础》等。此项制度鼓励学生积极取得技能证书,体现了职业教育的特色,一方面可深化所学专业知识和技能,另一方面为就业奠定基础。
6 问题及今后的研究方向
第一,学分制的实施是一个系统工程,课题成果的全面应用有待于进一步深入,在条件具备的时候可以选择一个专业或年级进行试点,总结经验修订完善相关文件,再全面实施。
第二,由于学生规模的限制,资源的局限,选课还不能完全进行,只能对有条件的课程进行选师、选课相结合。
参考文献:
[1]周清明.中国高校学分制研究[M].人民出版社,2008.
[2]黄宇.广西高校学分制教学管理研究与实践[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3]董跃娴,范双喜,杜晓林.高等农业院校学分制研究与探索[M].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
[4]黄.成人高等教育学分制理论与实践探索[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2007.
[5]钟建明,董绍辉.农业职业技术学院试行学业导师制的总结及思考――以云南省玉溪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A].云南省高等教育学会高职高专教育分会2009年优秀论文集[C].2009.
作者简介:王琳静(1961-),女,河北定州人,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教育教学管理,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北京 102208
刘艳君,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北京 102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