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造价未来职业规划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工程造价未来职业规划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工程造价未来职业规划

工程造价未来职业规划范文1

[关键字] 监理;建筑工程造价;有效控制

前言

实现建设工程造价的有效控制与科学管理一直以来是建设企业长期致力奋斗的目标。然而,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我国的监理企业却没能站在战略化的高度实现对工程造价的全过程管理。工程造价管理的局限性、对监理工作与造价管理内在联系认识的不足也阻碍了我国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工作水平的提高。长期以来,我国的监理工作都处在职能有限、权责划分不清的尴尬发展境地,服务内容、对象单一、侧重强制性的委托方式、服务范围狭窄、组织机构单薄、管理人员匮乏等落后方式使监理工作更加缺乏技术含量,很难形成与国际接轨的全新发展局面。

监理在建设工程造价控制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2、1业主强烈的需要监理队伍行使对建筑工程造价的科学管理职能

建设工程项目从运转初期开始就涉及到了多方面的工作,包括市场调研、风险评估、可行性分析、资金筹集、招投标管理、施工管理、保养维修、营销策略、客户管理等工作,这些纷繁复杂的管理环节单靠业主的一己之力是无法高质量完成的。众所周知,业主作为投资方其优势体现在对市场的科学评估、投资方向的正确把握上,倘若一味的将精力浪费在繁杂的企业管理中,则必然会动摇其在市场竞争中的牢固地位,因此,广大业主只有转变思路、合理定位,有效的整合社会资源,将监理的造价管理作为自身能力的发挥,才能对建设项目进行高效、全方位的管理,监理行业的出现正是为业主打了一剂强心针。

2、2有利于监理行业的自身发展建设

我国正处在监理行业建设发展的初级阶段,行业中存在着诸多设置不合理、发展不完善的现象,有违了业主的建设初衷,因此其工作成果很难得到广大业主的认可,长此以往将造成监理行业的恶性循环。为了使行业的不利发展现状得到根本的改善,监理必须明确其对建设工程造价控制的根本意义,发挥有效的成本控制、造价管理职能,提供高水平的咨询服务,才能最终使业主在稳定的经济效益提升中看到企业未来的希望。

2、3有利于提高建设工程造价管理水平

目前,我国建设工程造价管理控制涵盖了对施工设计图的预算及竣工结算的造价管理,主要由业主聘请的造价咨询机构或招投标机构进行具体工作的实施,而这一咨询管理工作的滞后使其很难发挥在前期投资的决策导向、设计阶段的合理介入及对工程施工阶段的有效管理。因此我们只有牢固树立监理工作与造价管理的密切结合关系,将造价管理纳入监理业务的工作范畴,致力于监理业务的合理扩展、横向拓宽才能最终充分发挥监理工作提高建设工程造价管理的重要作用。

全面构建以工程造价控制为核心的监理体系

3、1站在战略化的高度实现全过程的监理管理

借鉴国外企业的成功经验,加快监理企业的体制变革,拓宽行业交流、提高市场综合竞争力是监理企业强化自我,构建有中国社会主义特色企业框架的核心。监理企业只有积极主动的开展咨询服务,拓宽市场份额,开展切实有效的全过程造价管理,摆脱施工监理的落后套路,努力实现向施工前期咨询、招标机构、施工材料及设备采购辅助管理、决策及合同制定顾问等项目的延伸与拓宽,才能使构建以造价控制为核心的监理管理变为现实。

3、2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为实现监理的全过程控制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持

监理企业的全过程管理是一项涵盖广泛、业务强大、服务多样化的长期建设任务,因此需要构建一支功能完备、业务素质过硬、系统理论扎实、承担职能广泛的人才队伍,通过团队的共同协作、上下一心、努力奋斗、顽强拼搏才能最终使企业通过分阶段的目标制定朝着健康、向上、高质量服务、高水平建设的方向不断迈进。因此,面对企业长远、强大的发展目标,我们只有通过企业科学的人才招聘、定期培训机制、业绩考核、成绩评估,提升员工努力工作的积极性。同时,定期的聘请行业拔尖人才开展讲座、行业交流与指导、发掘企业骨干、引进精英人才,以员工的职业规划拓宽其发展渠道,为他们努力营造更多的学习机会、提升自我的空间,促进与国外企业的人才交流、经验互补才能最终构建一支科学、向上、努力进取、经验丰富的人才管理队伍,并为实现监理企业全过程控制贡献力量。

3、3强化基本保障,完善政策法规的全面建设

有了监理企业战略化的发展目标、高质量的人才队伍建设,我们还应通过完善政策法规的全面建设为企业提供有力的发展保障。目前,我国专业的监理人才十分缺乏,浑水摸鱼、专业技能差的监理人员大有人在,因此我们只有通过完善的政策法规约束,为专业人员提供统一的标准考核平台,才能真正的规范行业秩序,提高监理人才的准入门槛。同时为了规范监理的市场交易行为,我们还应大力的构建统一的工程监理招标制度,采用政府投资工程必须公开招标的制度约束,利用基于质量选择的原理规范监理的工程招标行为,杜绝为了中标人为压低价格不顾行业秩序破坏招标规范的恶意竞争现象发生。另外对于非政府的投资项目,我们可通过有目的的引入业主意愿的招标方式充分体现业主参与监理、规范监理的职能,使相互信任的监理招标工作更加公平、合理、高效。再者我们还应充分的发挥政府的监督管理职能,使监理行业在有效的宏观管理中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

结语

随着我国监理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其进军国际化的进程指日可待,我们只有不断的丰富国内建设市场的咨询服务,充分发挥监理在建设工程中的全工程造价管理职能,引进行业人才、构建专业团队,实施企业内部整合,促进行业的对外交流与合作,才能真正实现我国监理企业的全面提升,为打开国际市场、参与竞争做好充分的准备。

工程造价未来职业规划范文2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意向;就业跟踪;莆田学院

1.莆田学院土木建筑工程学系近年来的就业情况

1.1基本概况

土木建筑工程学系于1993年成立,拥有四个综合实验室和一个实训中心,教职员工42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11人,博士4人,具有硕士学位30人。已形成一支以中青年教师为主体,年龄、学历、技术职称结构合理,具有学科带头人的教学科研梯队。目前有土木工程、工程管理、工程造价三个本科专业和建筑装饰一个专科专业,目前有全日制在校生1287人。

1.2就业率分析

毕业生就业率是衡量办学成效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考核高校办学质量的指标[1],同时也是填报志愿的一个重要参考。莆田学院土木建筑工程学系近三年的初次就业率都在90%以上,签约率在50%左右,年底就业率均达到100%,连续三年就业率稳居全校前茅,就业形势保持稳定、良好的就业态势。

1.3用人单位反馈

从09年起,我系利用寒暑假时间,通过走访用人单位,通过座谈、跟踪,了解用人单位、校友和社会对就业工作的评价。共发放问卷500份,回收有效问卷476份,有效率为95.2%。调查显示,毕业生满意率均在90%以上。认为我系学生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学生有较好创新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政治素质高,能吃苦,有团队意识;专业基础知识较扎实,业务过硬,实际操作能力强,但工作经验不足[2];适应能力强,接受新事物快,再学习能力强;学生能为企业创造价值。用人单位也提出了一些建议,指出毕业生的高期望值,定位不准,频繁跳槽,学生的知识面不够广、动手能力、创新能力不足、实践、实习环节不足等。

2.土建类毕业生就业能力的现状分析

当前,土建类学士就业难已成为一个社会问题,一方面诸多的建筑企业在招聘人才;另一方面却有大量的土建类毕业生无法就业,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就是学生存在就业误区,眼高手低,就业能力低,表现为:①就业心态错位,不能正确定位,比较挑剔,喜欢工作轻松、待遇高、有假期的工作;②学生不能主动去捕捉就业信息,往往没有机会向用人单位展示自己的才华,准备各类招聘;③专业基础知识不足,专业素质不强,不能将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结合起来;④就业心理不过硬,心理承受力较弱,遇到一点困难就停滞不前,自暴自弃;⑤缺乏职业生涯规划,对自己的职业爱好和潜能不了解、定位不准确,频繁跳槽,缺乏就业竞争力[1]。

3.提高土建类学生学生就业能力的措施与途径

3.1树立正确的择业心态

在就业上,毕业生更关注于从知识层面提高自己,以提高技能和提高职业素质为主要目的;企业看重的是学生的社会实践、职业素质、就业技能。对此,要从大一就注重对学生的就业指导,改变就业观念,避免盲目追求。通过日常教育和引导,帮助学生树立基层就业的观念,摒弃盲目追求高层次、高薪酬,眼高手低,缺乏应有的危机意识,等不正确就业观点[3]。如我系06级有一学生在毕业时放弃了去某高校当老师的机会,选择回老家自主创业,打破传统就业观念,突破被动的“等、靠、要”,多元化就业。

3.2职业生涯规划指导

我系在对2011届毕业生进行毕业调查问卷时,41.7%的学生表示对自己未来的发展和职业生涯没有规划,43.5%的学生对未来的发展和职业生涯不明确,只有15.8%的学生对未来有明确的设计。为此,首先帮助学生优化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其次,帮助学生自我分析和职业分析,对自己的兴趣、爱好、性格、特长和能力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之后,合理构建知识结构,根据专业发展与市场需要发展的具体要求,将已有的知识进行组合,发挥知识的整体效能。最后培养职业需要的实践能力,顺应市场需要。

3.3培养良好的就业心态

一个优秀的毕业生应该具有良好的组织、协调、沟通、学习、创新能力,也要具备良好的道德素养、全局意识、团队精神和就业心态。能正确处理就业过程中存在的性别歧视、户籍歧视、学历歧视、血型歧视、身高歧视等问题,努力增强抗挫能力,增强自己的信心和勇气,并从中寻找自己的不足,并加以及时改正,在生活中注意锻炼自己坚韧不拔的性格,一步步从失败走向成功。例如,我系07工程管理一个学生曾在各类招聘会上一共求职了近20次,但是他始终没有放弃,一直在证明自己的实力,最后考上公务员。

3.4掌握丰富的就业知识

3.4.1搭建平台,构建知识结构

鼓励学生在校期间要拓展知识面,丰富专业知识,了解专业前沿动态,掌握与现代建筑企业紧密相连的管理知识和建筑知识。系里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广泛与社会各界联系,取得双赢,让老师去企业锻炼,同时也邀请企业老总担任我系兼职教师,为学生传授企业一线的知识。鼓励学生参加各类技能竞赛,学生在全国英语竞赛、省结构设计大赛、全国高等院校BIM软件设计大赛等各类比赛中屡屡获奖。

3.4.2着重提高社会知识

企业在挑选和录用大学毕业生时,同等条件下往往优先考虑曾经参加过社会实践,具有一定组织、策划、写作、管理能力的毕业生。在进行课程设置要充分考虑学生拓展实践能力,让学生自己在就业前借助社会实践平台,提高组织管理能力、心理承受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应变能力,注重培养自身适应社会的能力。

3.5就业技能提升

鼓励在校学生不断提高学习能力,提高与人沟通的技能;提高人际交往技能,也能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可举办各类就业、创业培训班或让学生参加就业培训,邀请校外专家、企业老总做职业指导,进行分析、判断和战略决策,参加一些包括职业规划、就业意识、求职技巧、职业素质培养为内容的系统的、科学的培训。例如,我系就举办创业培训班,实现“校企合作”,邀请社会成功人士、优秀校友、企业老总、专家学者来校讲学。

3.6提高学生应聘能力

毕业生在就业时要有充分的准备,也需要具备一定的技巧。首先强化学生提高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精心编写自己的简历,突出自己的优势,定期收集用人单位的信息,投递简历[4]。其次,掌握面试礼仪、面试技巧和方法,进行模拟面试。最后要提高自我推销的能力,勇于推销自己,既不夸张也不过分谦虚。如我系举办模拟面试大赛,模拟公务员比赛等活动,邀请一些比较知名的企业人力资源总监来担任评委,企业中也现场设置招聘岗位,实现双赢。

【参考文献】

[1]刘锐.关于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调查与对策[J].北京教育,2007,02:42-43.

[2]张梅.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途径的探讨[J].南京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64-68.

工程造价未来职业规划范文3

摘 要: 中等职业学校的办学目标与社会功能决定了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必要性与紧迫性。然而中等职业学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现状大多数仍处于自发阶段,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课程设置只是将原有的专业教学、生活辅导及职业指导融合成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课程,存在形式化、课程不系统等诸多问题,影响中职学生的职业发展。本文主要针λ毡钡厍的中等职业学校,对这几所学校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现状做调研并得出结论。

关键词: 中等职业学校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现状调查

一、中职学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现状调查

笔者于2015年3月对苏北地区几所中等职业学校共12个专业合计524名学生开展了有关中职学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状况的调查,调查共发出问卷524份,回收508份,回收率为96.9%,其中有效问卷为486份。

本次调查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并对部分学生进行访谈。本次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524份。调查的学生涵盖12个专业,主要有酒店服务与管理、旅游服务与管理、电子商务、会计、计算机网络技术、客户信息服务、汽车运用与维修、机电技术应用、建筑装饰工程技术、工程造价、动漫游戏、美术设计与制作等,均为中专三年级准实习生。在做本调查时,学生临近毕业,有些学校专门对学生进行了就业的宣传与指导,属于学生向职业人的过渡时期,对职业生涯规划有了全面理性的思考①。

二、中职学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中职学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存在的问题

1.学生缺乏对职业生涯规划了解

调查结果表明(见表2),部分中职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缺乏了解,其职业生涯规划仍处于放任自流的状态,缺乏有意识的规划。在482名受访学生中仅有19.8%的学生对于职业生涯规划有非常清楚或比较清晰的认识,知道自己需要职业生涯规划,但还是有33.6%的受访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完全不知。因此,当前中职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概念与意识非常薄弱,很难自主地对今后的职业生涯进行规划设计,这是中职学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所缺失的,需要及时加强尽快推进中职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工作。

2.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比较模糊

调查结果表明(见表3),中职学生的职业生涯自我规划意识极度缺乏,仅有2.47%的受访学生表示自己对未来的职业生涯有非常详细的规划,还有23.87%的受访学生对未来的职业生涯有简单的规划,对于自己未来的职业生涯没有规划的受访学生占73.66%。同时我们在对其缺乏职业生涯规划意识的原因调查时,发现受访学生不重视职业生涯规划的原因在于他们普遍存在一种错误认识,认为在学校学习阶段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太早,职业生涯规划可以等进入社会工作后再做。

3.学生对自身的认识严重不足

表4数据表明,某些中职学生对于自己的兴趣、爱好不了解,也不懂得发展一些职业方面的兴趣爱好,对自身发展的需要不明确,同时对社会经济向社会从业人员提出的要求不了解,对于自己与将要从事的职业所需要的能力之间存在的差距还没有清晰的认识。调查表明,75%的受访学生的爱好主要集中在聊天、上网、游戏这类纯娱乐性活动上(见表4,表中人数略),而其他项目选择的比例极低,这反映了当代中职学生对网络的依赖性强,易受互联网影响甚至有沉迷网络的倾向。这些问题的根源都在于大多数学生对于自己日后职业发展所拥有的优势和劣势都不清楚,自然对学习缺乏兴趣和热情。

4.学生择业行为功利化倾向突出

表5(表中人数略)的数据表明,中职学校学生择业时的行为倾向特点主要有两点:

(1)职业期望值过高。在择业的行为倾向中,55%的受访学生希望将来从事的职业既比较稳定又有较高的收入,还要与自己性格与能力相适应。这明显不切实际的倾向表明中职学生在追求职业生涯目标时存在浓厚的理想主义色彩。

(2)功利价值观念过强。有40%的受访学生认为收入、职位等才是职业生涯成功的体现,只有6.42%的学生注重日后职业专业的可持续发展。这表明中职学校学生在择业时,存在不同程度的功利化倾向。在就业的选择上,部分学生对职业的社会名声和经济收入更注重,忽视职业的专业价值和理想价值;忽视自己工作以后事业发展中应付出的努力和应经历的征程。

这都表明,中等职业学校开展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没有达到预期的理想效果,而这样不理想的教育自然难以给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予以有效指导,这既浪费教育资源,又事倍功半。同时,调查发现,有88.48%的受访学生认同职业学校有必要开设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课程与活动。这说明改革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模式,引入新型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理论与创新实践操作模式势在必行。

(二)中职学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目前,我国职业教育阶段已经开始开展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由于起步较晚,没有相应的法律和条例加以规定,在实施过程中不是很理想。多数中职学校没有对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引起足够重视,只是硬性执行国家的相关政策,实际操作没有投入相应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开设比较笼统,请些专家学者以讲座的形式展开,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内容不完善,课程的普及率、课程的形式内容不合理,没有针对不同专业和不同年级建立完善的课程体系;某些学校的师资配备缺乏专业性,担任指导任务的往往是学生的班主任,他们本身并不具备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教师的资格,不能科学地指导学生如何做好职业生涯规划,职业规划教育的展开往往随意性较大、规范性较差,实际效果并不理想。因此,根据中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调研情况,并紧密结合笔者多年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实践与研究,认为当前中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存在很多问题,主要原因有:

第一,中职学校对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重视程度不够。作为一种全新教育理念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对于广大教育工作者来说,是相当陌生的事务。因此中等职业学校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一直没有受到中等职业学校的领导及教师的重视,仅有部分职业学校为帮助学生顺利就业进行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尝试。在当前,我国大多数中职学校都只重视专业技能培养与就业前指导,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不作为补充,渗透在专业教学、生活辅导或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目前,中等职业学校开展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工作一般由招生就业处或者德育教研组主要负责学校招生和就业安置两大职能,但某些学校对于两部门间的工作等都没有统一的计划安排与领导管理,无法科学高效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工作。

第二,中职学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教学工作缺乏科学性。大多数中职学校在日常教学中培养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不强,一方面就业指导机构的工作人员提供求职就业信息及开展相关培训,另一方面是专业教师按照规定教材进行教学,有时会在教学中渗透相关的职业生涯规划。但由于各自为政,导致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内容宽泛而零碎,缺乏条理性、针对性和科学性。由于无人进行统筹规划,相关教育教学内容就无法进行科学规划与整理,无法构建完整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教学体系。另外,中等职业学校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工作时主要集中在二年级下学期和三年级上学期,即在学生实习之前,不能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工作贯穿三年的整个学制中。还有部分中职学校在一、二年级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形式仅限于每学期一次或几次的专题讲座或专题报告,因此效果十分有限。中等职业学校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都比较单一,且由于都是借鉴外国经验,在构建本土化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方面做得不够,没有针对性。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单一体现在教学主要以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实训课程或就业前面试指导等课程为主,而职业咨询、专题讲座或者工厂企业参观等手段却用得较少。这种单一的指导方式必然导致学生的职业经验与职业体验缺乏,难以帮助学生在日后真正适应复杂的工作世界。

第三,中职学校就业指导部门对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工作开展不深入。调查发现,大部分学生对就业指导部门工作和态度表示不太满意,部分学生反映就业指导部门没有提供相应的服务,就业指导老师水平有限。部分学生表示根本不了解就业指导部门的情况和提供的服务。通过跟所调查学校的就业指导部门了解情况,得知目前中职就业指导部门的大部门工作还停留在传统的政策咨询和推荐就业等工作上,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仅仅是由就业指导部门几堂课、几场招聘会完成的,对学生进行专项指导和辅导等服务开展得比较缓慢。另外,各学校都针对自身情况展开了一些探索工作,在探索过程中难免会有失误的地方。这样就造成许多中职学生对就业指导部门工作的否定,甚至抱着一种无所谓的态度看待。

第四,中职学校缺乏专业化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师资。中等职业学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教师的师资力量较薄弱,对于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需要难以满足。这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某些教师没有相关的专业知识背景,对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理论知之甚少,甚至不能将职业测验与职业咨询在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运用。除此以外,某些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教师缺乏对社会经济及各行各业的调查经验,自然会导致脱离实际,照本宣科,难以成为学生在学习世界和工作世界之间的桥梁。

第五,中职学生自身对职业生涯规划认识不到位。中职生对自己未来的职业规划意识普遍比较模糊,不主动考虑自己的未来,未来的发展规划都很被动,希望由父母或其他人来替自己拿主意。有些中职生认为读完书,才找工作,现在尚处于学习阶段,不用考虑那么多。没有将学习和自身未来的发展联系在一起,学习阶段往往是比较盲目和迷茫的。大部分中职生都是初中毕业后进入中职学校就读,所以他们年龄较小,社会经验不足,文化水平或者专业技能方面不如大学生,因此他们一般都要从基层做起。然而某些中职学生不愿从基层干起,挑三拣四,包括某些家长都对中职生毕业时的职业期望过高。当前,学生过于依赖父母或他人是比较普遍的现象。某些学生通过社会实践和其他一些途径,深刻体会到就业的压力,往往对未来的前途很悲观。只看到自己的劣势,看不到自己的优点,过分地否定自己,容易让自己失去信心,悲观情绪带来的一定是不利影响。中职生对职业生涯规划的理念和作用的认同度不高使职业生涯规划的展开普及和深入不够流畅。所以要尽快对中职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明确自己的职业目标,并脚踏实地地为之努力奋斗,避免学生就业时眼高手低。

由于本次调查在抽样方式、访谈人数和分析手段等方面尚有欠缺,可能揭示问题的深度和方向存在不足,但调查结果依然存在一定的震撼力。中职学生正处于职业生涯的初始阶段,这一阶段对职业的选择,对个人职业生涯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因此中职学校必须加强对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

注释:

①杨秋萍.中职学生职业生涯设计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中等职业教育,2014(20):20-23.

参考文献:

[1]李冬梅.中职学生生涯划问题研究[D].南宁:广西师范大学,2012.

[2]杨秋萍.中职学生职业生涯设计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中等职业教育,2014(20).

工程造价未来职业规划范文4

[关键词]错位就业 教材 实践教学 评价方法 高职院校

[作者简介]宋爱华(1975- ),女,河南鹤壁人,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河南 濮阳 457000)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23-0032-02

一、高职学生错位就业的现状

为了充分了解高职学生错位就业的现状,全面透彻分析导致高职毕业生错位就业的原因,以便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高职学生错位就业的有效措施,笔者以濮阳职业技术学院2013届毕业生为例,对濮阳职业技术学院2013届会计电算化、工程造价、石油工程技术等30个专业900名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进行了较详细的问卷调查(见右表),调查结果如下:

调查发现,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毕业生总体就业率较高,为77.33%,但超过40%的毕业生错位就业。导致高职学生错位就业的原因虽然是多方面的,但高职院校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二、高职学生错位就业的成因

1.产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不能充分实施。教学与生产、社会实践相结合是培养面向基层高技能人才的根本途径。高职教育能否办出特色,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的参与程度。由于高职教育的职业导向性比普通高等教育更为突出,因此,高职教育在日本称之为“企业眼里的高等教育”,在德国被称为“企业手中的高等教育”。我国高职教育虽然起步较晚,但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和高职院校已经充分认识到产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对高职教育的重要性。但在实际操作中,还存在如缺乏法律及政策的规范和引导、政府没有发挥应有作用、校企合作停留在表面、人才培养经费投入不足等问题。

2.专业设置脱离实际。专业设置是学校教学工作主动适应社会需求的关键环节。目前我国多数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具有一定的从众性和盲目性,没有经过广泛且深入的市场调研,而是根据其他院校有关专业的招生情况来盲目设置自己的专业,导致高职院校专业趋同现象十分严重。例如,几乎所有的高职院校都开设了会计电算化、文秘、市场营销等专业,但多数院校都缺乏自己的特色,且对工科类专业的建设显得热情不高。

3.课程设置与社会需求不符。课程是连接高职教育与劳动力市场的桥梁。高职院校普遍存在课程内容滞后于专业技术的更新与发展、教学中很难有反映新技术和新工具的应用内容等问题,理论与实践“两张皮”的现象仍比较严重。试验课、实训课的开课率明显不足,即使有些高职院校开设了这类课程,但缺乏智力开发、创新教育等内容,且大部分高职院校不具备模拟操作的条件,影响了学生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的提高。

4.教材质量不高。我国高职教材出版数量不少,但存在如下问题:一是体现高职教育特色的教材严重不足,大部分教材游离于本科教材与中职教材之间,偏重于本科特点的教材,存在理论偏深、实践性内容严重不足等问题。二是教材质量不能保证。由于教师职称评定的需要和出版社对经济利益的追逐,许多高职教材的编写十分混乱,存在短期行为。即使是一些国家级出版社出版的国家级“规划教材”,也存在不少错误。三是教材内容与职业资格证书衔接不紧密,这也反映了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对高职教育的认识尚处在起步阶段,对这一问题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

5.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不足。高职院校教学重点应放在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上,而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需要大量的实践教学。我国高职院校普遍存在对实践教学设施投入不足的问题,再加上目前我国企业参与高职教育的动力不足,企业的生产经营设备不能为学校教学所共享,造成多数高职院校学生实习实训设施严重缺乏。而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多流于形式,企业不可能接受大量的实习生,而且学生到企业实习一般难以接触对口的岗位或专业环节,仅在教室或实训室进行模拟训练很难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具有职业技能的应用型人才。此外,教师受传统教学模式的惯性或者工作动力不足的影响,实践教学开课率低下,使有限的实验、实训设备使用率普遍偏低。

6.评价方法落后。高职院校对师生的评价仍然是偏重理论的评价,不利于技能人才的培养。目前高职教师与本科类教师的评价都奉行一个标准,即学术科研是取得教师资格和技术职称的重要砝码。教师是否具备职业技能、是否熟悉自己所授课程的实操技能,几乎不影响教师的职业生涯和价值判断。没有与自己利益直接相关的评价尺码,教师很少主动去企业实践锻炼自己,于是在高职课堂上自然是偏重理论教学。而对于学生的评价,也几乎是以理论考试为主,90%以上的课程都是以试卷和题库的形式呈现,虽然很多课程设置了理论和实践教学的比例,但实际考试分数仍然以试卷理论考试为主。

7.就业指导不足。据调查,多数学生认为学校就业指导工作不到位,对学校就业指导工作不满意,少数学生认为就业信息不畅通是就业困难的主要成因。实际上,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确实薄弱,缺乏对毕业生职业意识、就业观念、求职能力等的培养,继而导致高职生就业困难和错位就业。

三、应对高职学生错位就业的对策

1.准确定位。(1)培养的人才去向定位。高职院校要找准本校在整个社会经济发展和本地区产业结构中的位置,准确定位自己。高职院校只有立足当地、行业办学,充分考虑学校所在地区的实际需求,确定具有地方特色的培养目标,准确定位专业建设方向,才能有生存的价值和发展的空间。2011年《社会蓝皮书》公开了一项针对二十余万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调查结果。结果显示,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正在成为高职毕业生就业的主渠道,2011年录用高职毕业生就业人数为总人数的83.5%,而国有和集体企业以及政府机构则不再是毕业生的吸纳主体。因此,结合目前的实际,高职院校应瞄准本地区的中小型企业,把为当地中小企业培养合格人才作为主要目标,这样既符合中小企业人才需求量大的实际,又可避免与更高学历毕业生在主要劳动力市场的激烈竞争。(2)培养的人才类型定位。如果职业院校的培养目标和课程结构与学术性大学没有区别,那就意味着学术性大学可以替代职业院校。因此,只有清醒地把握自己的类型定位,凸显高职教育特色,使高职教育成为无法替代的教育类型,高等职业教育才有生存的空间。

2.深化校企合作。(1)高职院校成立由企业深度参与的专业建设委员会。学校成立由主管领导、招生就业部门、教学部门、行业企业界成功人士组成的专业委员会,让企业深度参与专业教学方案的设计和人才培养规格的定位,帮助开发课程,进行就业指导,使招生、教学、就业工作过程充分体现企业需求。(2)发挥学校主动性,积极推行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高职教育的职业性特点决定了其必须进行校企合作。在目前政策环境不尽完善、企业参与积极性不高的形势下,高职院校要想大力推进校企合作,必须积极主动地与企业开展互利互惠的合作,实现优势互补。高职院校要通过主动服务的方式与企业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充分利用自身的教育资源优势,找准企业与学校的利益共同点,创新校企合作方式,积极探索和建立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确保校企合作良性健康持续发展。

3.增强高职教育与劳动力市场对接的紧密度。(1)专业设置与劳动力市场对接。专业设置适应市场需求是解决就业问题的关键环节。高职院校要培养适销对路的人才,在专业建设上必须加强对就业市场的调研,紧密结合区域经济、行业经济和支柱产业发展的实际需要,充分了解市场对人才的需求状况,根据劳动力市场需求科学合理的调整和设置专业,建立专业设置和调整的动态机制,不断优化专业结构和布局,使专业设置主动、灵活地适应劳动力市场的变化。(2)课程建设要与职业需求对接。高职院校应以岗位能力培养为主线构建课程体系,专业基础理论课程及内容应以“必需、够用”为度,加强职业规划教育教材的研究开发,将职业规划教育纳入高等教育正规体系;核心专业课要突出实用性和针对性,鼓励将实践课课堂建到企业车间和产业园区等生产一线,在实践教学方案设计与实施、指导教师配备等方面与企业密切合作,提升教学效果。(3)教学模式与岗位需求对接。强化技能训练是高职教育的一个重要特点,这就要求高职教育要以区域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为依据,深化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在教学内容安排上,要突出知识的实用性和针对性,让企业参与教学设计,与行业(企业)共同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实现专业与行业(企业)岗位对接,同时引入企业新技术、新工艺,校企合作共同开发专业课程和教学资源,校企共同完成教学任务,使学生可以直接顶岗,增强毕业生的就业能力。(4)“双证制”与劳动就业对接。高职院校要推行“双证制”,实现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的同时,要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以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缩短岗位适应期,实现职业教育与劳动就业的对接。高职院校应根据对学生就业有实际帮助的相关职业证书的要求,调整课程体系,把职业资格证书课程纳入教学计划中,在教学中引入职业技能鉴定标准,实现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技能鉴定标准的对接,使学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顺利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增强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5)教材建设与劳动力市场对接。国家统一组织,由高等职业院校的优秀教师、国内相关科技研发院所和优秀的操作者共同编写高职教材,特别是实验、实训教材,并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使用。鼓励高职院校选用国家职业资格证书考试教材,加强对高职优秀教材的评选工作,切实评出反映职业教育特色、产学结合的优秀教材,并且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使用。合理地引进国外已经成型的教材编写理念和优秀教材,给国内的高等职业教育教材注入新鲜的血液和鲜活的动力。(6)实践教学基地与劳动力市场对接。要实现高职教育与劳动力市场充分对接,解决高技能人才培养的“瓶颈”,高职院校必须加强实训基地建设,建立真实或仿真的,与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相一致的实践教学基地,满足专业实训所需。一方面,国家和地方各级政府要为高职教育发展提供政策扶持和经济支持,统筹协调好本地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规划、资源配置、经费保障、督导评估等工作。另一方面,要加强校企资源结合,探索建立“校中厂”“厂中学”等形式的实践教学基地,为校内实训提供真实的岗位训练,营造职场氛围和企业文化。学生在校就接触生产实际,在生产环境中经受锻炼,就会成长为社会所需要的、受市场和用人单位欢迎的职业人才,实现学校与企业的零距离对接。(7)评价方式与劳动力市场对接。对教师的考评而言,根据学校实际情况,教师工作业绩考评和职称评定,应重点考评教师的职业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改变以往重理论轻实践的考评模式;国家教育行政和人事部门应修订高职教师的职称评定方案,增加教师职业能力评价方面的内容。对学生的考评而言,要加强对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考核,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课程,应以实践性考核为主;要建立与用人单位相结合的评价体系,校内成绩考核与企业实践考核相结合;同时引入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具备条件的,部分课程的考试成绩可用资格证书考试成绩替代,对于取得“双证书”学生,学校应在评先评优、奖学金发放中优先考虑,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8)就业指导与劳动力市场的对接。高职院校应对学生提供多渠道、多形式的全程就业指导教育。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和就业教育应从学生入校开始,让学生尽早明确就业的岗位、行业和区域,明白自身素质与未来职业所必备的知识、能力之间的差距,使学生明确在校期间的努力方向,自觉地将学习与就业有机结合,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参考文献]

工程造价未来职业规划范文5

收稿日期:2012-07-10

基金项目:浙江理工大学校级教改项目;浙江理工大学科技与艺术学院教改重点项目

作者简介:刘勇(1980-),男,浙江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工程管理系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工程管理研究,(E-mail) 。

摘要:分析工程管理专业土木工程施工课程定位与特点,归纳与总结目前该课程教学中的不足之处,并在人才培养计划、教学计划、授课方式、理论和实践课教学模式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教学改革措施。研究结果应用于浙江理工大学工程管理专业土木工程施工课程理论与实践教学过程中,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工程管理专业;土木工程施工;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2909(2013)03-0078-04 土木工程施工是工程管理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主干课,课程涵盖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和施工组织两大部分,内容庞杂繁多且章节跨度大,具有模块化、专业化的特征。该课程实践性强,“以教师为主体、书本为中心,单纯进行知识传授”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工程管理专业教学需求。另外,传统的“重施工技术、轻施工组织”的教学结构体系安排不能反映工程管理专业技术与组织、管理并重,“土木工程+管理” 的专业特色和人才定位。因此,在工程管理专业工程技术知识和经济管理知识的双轨制培养模式下,研究探索工程管理专业土木工程施工课程教学模式改革,为学生构筑更为坚实的专业技术平台,具有较大的理论研究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文章分析了现行工程管理专业土木工程施工课程教学中的种种问题,在系统识别与阐述工程管理专业定位和相关特点的基础上,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等进行一定范围的改革和探讨,以期有效解决工程管理专业土木工程施工课程教学中存在的弊端,强化工程管理专业技术平台,契合建筑行业对工程管理专业本科毕业生“技术过硬、管理突出”的人才需求,提高工程管理专业毕业生的竞争力。

一、工程管理专业土木工程施工课程定位及特色

随着建筑业的蓬勃发展,建筑行业对工程管理专业人才,特别是知识结构合理、技术与经济管理能力兼备的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大。据统计,近5年59%的学校工程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率居学校前列[1],工程管理专业日益成为各大高校的热门专业。 对于普通高校工科教育定位,教育界一直存在争议。学术界在参照发达国家的基础上,认为工程科技人才除精通本专业外,还必须具备深厚的工学基础知识,并对相邻学科有所了解;业界则认为,高校专业设置范围广,重点不够突出,毕业生缺乏相应的专业实践能力,进入企业之后需要重新学习才能胜任工作要求。据笔者了解,一些实践性强的行业(如工程造价行业等)甚至更青睐高职高专学生。

培养模式的争议长期困扰高等学校,特别是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师生。对实践性极强的工程管理专业而言,冲突尤其严重。一方面,专业化、复合型的专业知识结构是其职业规划与未来成长的基础;另一方面,对社会和岗位的适应能力以及在其所从事的工作中是否可以尽快独当一面,是其顺利就业的关键因素。在这个过程中,土木工程施工作为实践性极强的专业核心课程,其地位尤其重要。统计表明,虽然工程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分布广泛,涵盖施工、监理、咨询、房地产等诸多行业,但其就业重心仍然集中在施工领域[1-2]。以浙江理工大学2007级工程管理专业本科毕业生为例,超过70%的毕业生毕业之后从事施工技术、施工组织与管理相关工作。因此,土木工程施工课程的定位及教学效果,直接关系到工程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必须予以重视。

土木工程施工是工程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其目的是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建筑施工技术、组织与管理的基本知识,具备独立分析和解决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组织与管理问题的初步能力,为今后进一步学习有关知识和从事专业工作打下基础。从课程目标中可以看出,工程管理专业土木工程施工课程在强调施工技术的同时,也注重施工组织与管理,要求学生利用所学专业知识,根据施工技术的不同制定不同的施工方案,这不同于一般的土木工程本科专业。与开设土木工程施工课程的高职高专的建筑工程管理、工程监理等专业相比,本科专业的属性又决定了其不可能根据实际岗位问题进行课程组织,也不可能弱化学科知识逻辑体系而强调具体岗位技术或技能的熟练操作。

因此,对比土木工程专业和一般高职高专专业,土木工程施工课程具备如下特点。

(1)施工技术、施工组织与管理并重。工程管理专业的“土木工程+管理”的专业特色决定了工程管理专业必须同时注重土木工程施工技术,以及土木工程施工组织与管理的教学与实践工作。这一点在课程学时分配上体现较为明显。通常,工程管理专业土木工程施工教学大纲中,土木工程施工组织与管理的学时占总学时数的35%以上,这一点迥异于土木工程专业。

(2)注重章节之间的联系。除了分部分项工程施工工艺、施工技术等局部性规律外,工程管理专业土木工程施工课程注重章节之间的联系,努力研究土木工程施工的全局性规律,着眼解决建筑施工过程中不同分部分项工程的组织与部署、施工方案选择等问题。

(3)“行业能力导向”特征明显。不同于高职高专的岗位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应用型本科专业将“职业岗位”扩展至“行业领域”。也就是说,工程管理专业土木工程施工课程不仅是为施工岗位设置,而是为建筑行业设置,学生通过课程学习,初步具备在建筑行业不同岗位(如工程估价、房地产开发与经营、工程监理、施工技术、施工管理等)工作的能力。

(4)与其他经济、管理课程联系更紧密。工程管理专业土木工程施工课程要求学生初步具备技术经济、项目管理等基础知识,能够在施工方案设计、施工部署、施工组织过程中熟练应用其相关原理。

二、当前工程管理专业土木工程施工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工程管理专业土木工程施工课程的教学模式主要是教师课堂讲述,学生课后复习,课程结束后再通过对应的课程设计加深和巩固所学知识。在教学实践中,主要存在如下问题。

1.课程理论教学与工程实践脱节

土木工程施工课程综合性、实践性极强。对操作性强的施工工艺、施工机械或技术,单纯的课堂理论学习远远不能达到理解和掌握课程内容的目的,以讲述、投影、幻灯片为教学手段不如在施工现场的教学效果。然而,目前中国本科教育的特点决定了本科院校的学生不能像高职高专学生一样通过顶岗实习等手段获取施工过程的感性认识。因此,土木工程施工课程理论教学与工程实践脱节成为土建类专业亟待破解的一大难题。

2.课程学时偏少,不足以涵盖完整的项目工艺与组织程序

土木工程施工课程内容庞杂繁多,涵盖施工技术、施工组织两大部分共计16章,且每章节内容均不可或缺。以知识层面而言,课程知识结构涵盖力学、材料、测量、施工技术、网络技术、施工组织等多个方面。为满足教学要求,提升教学效果,必须科学组织教学内容,合理安排理论与实践教学学时。据分析,土木工程施工课程的合理学时(包含实践)应为80学时以上。然而,在工程管理专业教学中,土木工程施工课程多为4学分,64学时[3],课程学时偏少,难以涵盖完整的项目工艺与组织程序。

3.重施工技术、轻施工组织与管理

长期以来,国内高校土建类专业的教学体系多以土木工程技术为主,存在重技术、轻管理的人才培养误区,工程管理专业亦不例外。具体到土木工程施工课程,课程本身所具备的工科特性使其“重施工技术,轻施工组织与管理”。据笔者不完全统计,多数高校工程管理专业土木工程施工课程中施工组织与管理模块课时在16学时以下,有些甚至只有6个学时。究其原因,一方面,国内建筑行业长时间处于粗放式的增长模式下,建筑行业的快速增长导致行业对工程管理人才的需求迫切,进而影响高校工程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在高就业率的光环下,工程管理专业施工技术、施工组织与管理并重的复合型培养模式进展缓慢。另一方面,我国高校,特别是应用型本科高校,工程管理专业教师大部分出身于土建类工科专业,如土木工程等,专业教师的学缘结构也导致工程管理专业教学“重施工技术,轻施工组织与管理”。

4.不同模块之间脱节严重,相互关联少

与基础课不同,土木工程施工课程章节之间跨度大、联系少,具有模块化、专业化的特点。例如,土方工程与混凝土工程之间几乎没有知识上的联系。然而,工程建设的复杂性特征使这些原本毫无关联的知识被放到同一课堂进行讲授。因此,传统的土木工程施工课程教学过程中,不同模块之间联系较少,脱节现象严重。然而,工程管理专业的复合型、全局性培养目标使学生必须注重不同施工工艺或者分部分项工程之间的联系,进而统筹安排,达到建设项目“质量一流,工期、成本合理”的目标。

三、工程管理专业土木工程施工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针对目前工程管理专业土木工程施工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上述问题,笔者所在团队申报了2011年度浙江理工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并获得了校内立项和科研经费支持。经过课题组一年多的研究与实践,提出了一些新的教学改革措施,并应用于工程管理专业土木工程施工课程理论与实践教学过程中,初步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1.与时俱进,合理优化专业培养计划

随着建筑业的国际化,对工程管理人才的需求也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土木工程+管理”的培养模式,复合型的知识体系日益成为相关企业引进工程管理专业人才的基本要求。因此,以2012版人才培养模式修订为契机,经过广泛调研,积极修改、优化工程管理专业培养计划。一方面,增加土木工程施工课程学时,理论与实践教学(课程设计)共计96学时(理论学时64,实践学时2周、2学分),基本涵盖该课程的所有章节与内容;另一方面,调整部分实践课程的授课方式,使其易于进行模块化、专业化教学改革与实践,如分散课程设计教学环节(课程设计)等。

2. 施工技术与施工组织并重,凸显专业管理特色

为凸显工程管理专业特色,在优化工程管理专业培养计划的基础上,通过修改土木工程施工课程的教学大纲,调整了章节、模块之间的学时分配,做到施工技术、施工组织与管理并重。首先,在学时分配上,经过调整,工程技术模块共计40学时,施工组织与管理模块共计24学时,实践模块2周,在学时上保证施工技术、施工组织与管理的教学效果。其次,在施工技术教学模块,穿行相关的施工组织与管理类相关知识的教学与实践,由点到面,促进学生专业知识结构体系的建立与完善。在实践环节(课程设计)中,除传统的施工专项方案制定,要求学生进行施工组织与施工部署,按照要求进行流水施工组织与进度计划编制,设定相应的边界条件,引导学生进行施工组织优化与施工平面图布置,最终按小组完成完整的施工组织设计。例如,将两个班60位学生分成10个课程设计小组,每个课程设计小组负责编制一个建设项目的施工组织设计(包含4个施工专项方案,施工总平面图、单位工程施工进度计划表等6项主要任务,分别对应6位学生)。每位学生的课程考核成绩由团体成绩和个人成绩两部分组成,团体成绩由指导教师根据施工组织设计质量给出,个人成绩由课程设计小组成员讨论后投票确定。最后,将课程实践环节(课程设计)分散在理论教学中,与理论教学同步进行。理论教学伊始,指导教师同步下发课程设计任务书,组织学生开始进行课程设计,并定期进行课程设计的指导与点评工作。分散课程设计的初衷有三:一是避开学期末实践性教学的高峰,避免因为课程时间冲突而导致课程设计质量下降,确保课程设计教学时间;二是与理论教学同步,便于学生理论结合实际,加深其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三是利用团队作业(团队设计)的思想,利用课程设计小组促使学生进行交流、合作,进而加强学生对课程的认识,培养其团队协作精神。

3.以案例为主线,实训为手段,进行课程模块化教学改革与实践

为适应土木工程施工课程知识点零散、跨度大等模块化特点,课题组以实际工程案例为主线,借助实践性教学环节,以实训为手段,进行课程模块化教学改革与实践。通过讨论,课题组首先按照课程内容将土木工程施工课程分解为土方与基础工程等六大模块。其次,以一个施工工程案例为主线,分别针对上述六大模块设计课程实践环节,模拟案例项目施工组织与管理的全过程,通过施工方案设计、施工组织、施工部署等实训任务使学生掌握所学知识。经过工程管理专业的教学实践,学生反响强烈,效果较为显著。

4.构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一体化教学模式

长期以来,实践环节一直是工程管理专业土木工程施工课程建设的薄弱环节。一方面,教师“粉笔+黑板”满堂灌的教学方式,难以适应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变化;另一方面,集中式走马观花的实践性教学模式难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基于此,课题组构建了土木工程施工课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一体化教学模式,根据上述模块化划分,分散完成土木工程施工课程设计、生产实习等实践性课程,即在完成某一模块理论教学之后,立刻安排专题训练、现场参观等实践性教学环节,通过教学内容和实际工程的紧密结合,加深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四、结语

土木工程施工是工程管理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主干课程,其教学效果直接关系学生的就业与职业发展。因此,提高教学质量,确保学生在有限的教学条件下掌握更多的施工技术、施工组织与管理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是目前工程管理专业教学改革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参考文献:

[1]黄鲁成,苗红,罗亚非.我国工程管理本科教育现状调查与分析[J].中国大学教育, 2007(3):46-49.

[2]倪国栋,鄢晓非,宁德春.工程管理专业建筑施工类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高等建筑教育,2012, 21(1):54-58.

[3] 李立军,杨秋学.土木工程施工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高等建筑教育, 2011, 20(1):83-85.

Teaching reform of civil engineering constrution course for engineering

management speciatly

LIU Yong, XU Sen, ZHANG Li

(School of Civil Engineering and Architecture, Zhejia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University,

Hangzhou 310018, P. R.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