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涝灾害的防治措施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洪涝灾害的防治措施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洪涝灾害的防治措施范文1

【关键词】 钉螺;消长趋势;芜湖市

【中图分类号】R532.2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019(2013)12-0568-01

芜湖市属长江中下游冲积平原,主要由河漫滩和阶地构成,其主要水系包括长江、青弋江、水阳江、漳河等干支流,以及黑沙湖、龙窝湖、奎湖等,属典型的湖沼型血吸虫病流行区。为了解芜湖市消灭和新增钉螺面积变化趋势及其原因,为科学制定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我们对1995-2009年间芜湖市的钉螺面积(包括消除的钉螺面积以及新发现和复现的钉螺面积)进行了调查。

1 材料与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根据1995-2009年芜湖市螺点卡记录表和年报表,按照统一设计的调查表,分别统计每年的消除和新增的钉螺面积。用Excel 2003 软件建立数据库,并分析年间变化趋势。

2 结果

2.1消灭钉螺情况 1995-2009年间,芜湖市共消灭钉螺面积775.28 hm2,除2007年当年消灭面积达200hm2外,其他年份的消灭面积一般在50 hm2左右。

2.2 新增钉螺情况1995-2009年间,芜湖市共新增钉螺面积805.15 hm2, 其中1998、2000年和2006年当年新增钉螺面积较多,分别为159.6 hm2、94.46 hm2和266.22 hm2,其他年份则均在50 hm2以下。新增钉螺环境中按水系分布的构成比分别为:青弋江、漳河、水阳江等通江内河水系(569.19hm2)占71%,柏山渠灌区水系(148.71hm2)占18%,长江水系(87.24hm2)占11%。

2.3 年钉螺消长趋势 1995-2001年间大多数年份消除的钉螺面积小于当年新增的钉螺面积,而2002-2009年大多数年份的消除钉螺面积超出了当年的新增钉螺面积。其中新增钉螺和消除钉螺面积最多的年份分别为2006年和2007年。但从15年间的总体趋势来看,消灭钉螺总面积(775.28 hm2)仍低于新增钉螺总面积(805.15 hm2)。

3 讨论

1995-2009年芜湖市间钉螺面积消长趋势显示,15年间钉螺面积的总体消除趋势弱于新增趋势,且在1998、2000年和2006年钉螺面积增加趋势尤其明显,可能原因在于洪涝灾害造成钉螺大面积扩散,或因启动专项任务(如引江济淮工程、血防项目、行政区划调整等)而进行了大规模的螺情调查,及时发现了新出现和残存的钉螺环境[1-2]。新增钉螺面积主要分布于通江内河水系和柏山渠灌区水系。近年来随着三峡大坝的建成使用,长江安徽段的泥沙变化导致主航道岸壁崩塌严重,水流变缓引起支流泥沙淤塞形成新涨滩地, 3~5年后植被生长[3],又为钉螺的孳生提供了环境,使得通江内河新增钉螺面积不断增加。柏山渠灌区为无坝引青弋江水的中型自流灌溉工程,灌区内沟、塘、坝紧密相连,环境复杂,所形成的特殊内陆环境和水系为钉螺的孳生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消灭钉螺是控制血吸虫病传播的关键措施之一,多种灭螺措施的联合使用,可有效减少钉螺的数量和分布范围[4],但湖沼型或环境复杂地区由于受到水位不能控制、环境改造难以实施、药物灭螺污染严重等自然环境及经济状况等因素的影响,以灭螺为主的防治策略未能取得理想的效果[5]。湖区血吸虫病防治的主要问题是人群和家畜的严重再感染[6]。目前实施的以传染源控制为主的综合防治策略的核心是控制血吸虫虫卵污染环境,缩小疫水范围,减少甚至杜绝人群和家畜的再感染,以达到控制血吸虫病传播的目的。这一新策略已经在湖区五省的重点流行村试点,结果阳性钉螺密度、钉螺感染率、居民和家畜感染率等指标均显著降低[6-8],血防工作取得明显成效。本文也同样揭示了在湖沼型或环境复杂的血吸虫病流行区,灭螺只是权宜之计,而实施以传染源控制为主的综合防治策略才是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长远措施。

参考文献

[1] 陈名刚,周晓农,汪天平,等. 安徽、江西省灾后血吸虫病流行情况和防治措施调查报告[J]. 热带病与寄生虫学, 1999, 28(3): 129-132.

[2] 张世清,汪天平,葛继华,等. 洪涝灾害对安徽省钉螺扩散的影响[J]. 热带病与寄生虫 学,2004, 2(2): 90-94.

[3] 汪天平,葛继华,张世清, 等.三峡建坝后长江安徽段生态环境变化与血吸虫病传播关系的研究[J]. 实用寄生虫病杂志, 1998, 6(4): 157-163.

[4] 刘颖芳、彭宇、刘凤想,等. 中国灭螺技术的研究进展[J]. 四川动物,2005,24(4):651-652.

[5] 汪天平,操治国,陈红根,等. 实现防治策略转变 加快血防工作进程[J].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2009,21(4):241-242.

[6] 陈红根,曾小军,熊继杰,等. 鄱阳湖区以传染源控制为主的血吸虫病综合防治策略研究[J].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2009,21(4):243-249.

洪涝灾害的防治措施范文2

一、全面整合教材,把握课标要求

在复习这部分内容时,要打破课本的章节顺序,重点以我国区域为背景,讲解主要的气象灾害:台风、寒潮、干旱、洪涝、沙尘暴。提炼出四点课标内容:①运用地图说明我国主要的气象灾害分布;②结合我国自然灾害多发区的环境特点分析台风、寒潮、干旱、洪涝等气象灾害的形成原因;③结合地理环境特点分析同一灾害对不同地区造成危害程度的地域差异。④针对重要的气象灾害提出具体可行的应对方法及防灾减灾措施。在复习的过程中一定要把握课标的要求,针对课标的要求选取典型的配套习题训练。

二、重点分析灾害的成因,把握本质

气象灾害的复习和自然地理联系比较紧密,在分析讲解时,成因是重点。下面以台风和寒潮为例举例分析。在讲解台风时,可从台风是发展强烈的热带气旋入手,分析气旋的气流运动状况,从而分析出台风的三个结构及台风形成的三个条件,这样,学生在掌握台风形成的三个条件基础上很容易分析出形成台风的地区在哪里,非常简单地理解了台风的形成和分布,而不用去死记硬背台风的知识点。

三、危害和措施体现差异性、区域性

自然灾害的减灾措施虽有共性,但在具体实施时,应根据不同的自然灾害强调其减灾重点。①时间跨度大、影响范围广的自然灾害,如干旱、洪涝等,其减灾措施除了平时的防御措施及预警外,应强调遭灾时的抗灾。②时间跨度小、影响范围广的自然灾害,如地震、海啸等,其减灾措施除平时的防御措施及预警外,应强调灾后的救援。③时间跨度小、影响范围小的自然灾害,如泥石流、滑坡等,其减灾措施重点是工程、生物措施的实施。④同一灾害的不同地区措施要有差异,如洪涝灾害不同的河段措施不同:

上游治理原则是调洪,做法是修水库、植树造林、退耕还林还草,保持水土,减少水土流失;中游治理原则是分洪、蓄洪,做法是修水库,修建分洪、蓄洪工程;下游治理原则是泄洪、束水,做法是加固大堤,清淤疏浚河道,开挖河道。

四、辩证地看待自然灾害

自然灾害在带来灾害的同时也会带来一些好处。

(1)台风:①携带大量淡水资源,缓解旱情;②在一定程度上降温,缓解酷暑;③维持着地球的热量平衡;④增加捕鱼产量(使江河湖海底部营养物质上泛,鱼饵增多,吸引鱼群聚集)。

(2)沙尘暴:①加大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延缓全球变暖趋势;②中和酸性气体,降低北方酸雨发生概率;③形成黄土高原;④给海洋生物提供营养物质。

洪涝灾害的防治措施范文3

关键词:工程现状 存在问题 防治措施

1 城市概况

安阳市位于河南省北端,地处晋冀鲁豫四省交界处。安阳市为省辖市,辖一市(林州市)、四县( 安阳、汤阴、滑县、内黄)、四区(文峰、北关、铁西、郊区)。其中市区面积247Km2,1999年市区建成区面积56.4 Km2,人口69.02万人,其中城市人口53.22万人。国内生产总值85.94亿元。城市布局以老城为中心向四周发展,分为横跨京广铁路的东、西两部分。建成区东西最宽约11 Km,南北最长约10 Km。

《安阳市城市总体规划》(1994-2010)于1995年6月27日经安阳市第九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1996年4月17日河南省政府豫政文[1996]67号批准通过。规划将安阳市划分为铁东区、铁西区、开发区和洹河北区。城市规划区总面积167 Km2,城市规划总用地为120 Km2,规划城市建设用地100 Km2,规划远期(2010年)城市总人口为100万人。

2 洪涝灾害

历史资料表明,安阳市经常发生旱、涝、洪、风、雹等灾害。由于降雨过程在时空上分布不均衡,造成年度内旱涝交错时有发生。安阳市的洪水主要为来自洹河、金线河、洪水河的洪水。

2.1 洹河洪涝灾害

由于洹河河槽上游宽下游窄,河床比降上游陡下游缓,过流能力上游大下游小,造成历史上洪涝灾害频繁。

(1)1929年7月1日,洹河上游出现洪峰流量3200m3/s,造成五道沟漫溢,薛庄决口,水冲郭庄,淹了火车站,将始建于1901年的四孔21m的铁路桥南端三孔冲落河中。

(2)1956年汛期大水,郭家湾进水,水淹北关。

(3)1963年8月8日鹤壁市大闾寨小水库倒坝,造成龙泉水库水漫大坝,倾泻洪水流量达1100 m3/s,向北冲 断安李铁路,水淹电厂,电厂水深1.87m,四台机组全部停止发电,向东冲毁曲沟大石桥,水漫京广铁路,进入市区,市区水深1.0-1.5m,房屋倒塌,停工停产, 文明大道积水长达7天,损失巨大。

(4)1982年8月2日,西部山区暴雨,日降雨350mm,铜冶三日降雨583mm,彰武水库泄洪800 m3/s,安阳流量站出现洪峰流量2260 m3/s,造成北岸全线漫溢,致使京广铁路中断18个小时,水漫安阳桥,南岸沿堤铁路口、郭家湾路口、安阳桥口等处进水,造成水淹北关大部,两岸受洪水为害,全市直接损失达4900万元,加上京广铁路和郊区、安阳县的农田村庄被淹,总计损失超过2亿元。

2.2 金线河洪涝灾害

金线河七十多年来有1916年、1928年、1943年、1956年、1963年、1975年、1982年七次较大洪水,其中1963年洪水最大,灾害较重。据龙泉水库记载:1963年8月1日至9日降雨684mm,最大8日降雨309.5mm,4小时降雨220mm,以至龙泉水库以上垮了四座水库,使进库洪水猛涨并漫坝下泄,洪峰流量约900m3/s。洪岩村以下河槽漫溢,受安林铁路阻拦,洪水向东奔向市区,冲毁铁路400m,水淹电厂造成巨大损失。

2.3 洪水河洪涝灾害

洪水河历史上是一条山洪排水沟,1957年挖沟排水。1963年大水,京广铁路桥最大过水深2.1m。铁路桥南北两堤均决口,八府庄西北左岸决口,洪水直泄市区,铁西各路水深1.5m左右,南关12 个仓库进水,市区水深1m多,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遭到严重损失。

3 城市防洪现状和存在问题

(1)小南海、彰武水库:小南海水库位于安阳市西南35km的后驼村,控制流域面积850km2,按100年一遇洪水标准设计;彰武水库坝址在小南海水库下游10km 的北彰武村,控制流域面积970km2,按50年一遇标准设计。小南海、彰武水库已于1993 年按上述标准完成除险加固,对削减安阳市洪峰将起到很好的作用。

(2)双全水库:双全水库位于安阳县蒋村乡双全村北,洹河主要支流粉红江上,距安阳市23km,流域面积171km2,总库容1820万m3。

水库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工程质量差且年久失修,险情日益严重;兴利库容太小,水资源不能充分利用。

(3)龙泉水库:龙泉水库位于安阳市郊区龙泉乡金线河上,距安阳市18Km,控制面积32Km2。水库主体工程质量好,防洪标准设计达到30 年一遇,校核达到500年一遇。

水库存在的问题:主坝迎水坡干砌石护面松动,有不均匀沉陷。已处理过2/3 面积,尚有3200m2面积未处理,如遇洪水,将导致坝体淘刷,危及大坝安全。

(4)洹河:洹河是海河水系卫河的一条主要支流。其干流自林州市姚村镇西北清泉寺至内黄县范阳口入卫河,全长164Km。安阳市防洪设防标准为100年一遇,洹河市区段经过治理仅达50 年一遇的标准,亟需采取相应工程措施。同时应加快洹河下游段治理进程。

(5)洪水河:洪水河是汤河流域内羑河的一条支流,发源于马投涧乡的郭家村,到安阳县高庄乡的汪流屯入羑河,全长约32Km,流域面积231.9Km2。市区河段堤距40-50m,河中子槽口宽3-5m,水深1.2-1.8m,状河槽的泄量只有130-140m3/s, 仅能满足除涝标准,且堤防残缺不全,流域上游兴建六座小型水库,标准低,一遇超标准洪水,水库即漫顶或垮坝,洪水河较大支流张北河、郭里沟、曲沟沟,在规划的南水北调总干渠以西尚有沟形,总干渠以东都是顺地面漫流,一遇较大洪水,洪水就沿街道穿流,亟需采取工程防护措施。

(6)金线河:金线河位于安阳市区西部,是洹河的一条支流,流域面积68km2,龙泉水库以下全长 13.02Km。河道标准低,年久失修,淤积严重,群众沿河滩种地建房等因素,大大束窄了原有河道

(7)白沙河:白沙河为洪水河的一大支流,位于市区南部,全长15Km,京广铁路以上为山丘地区,地势较高。京广铁路以下地势平缓低洼,洪水河河底高,白沙河不能顺畅排入,形成白沙河下段洪水漫决,将危及开发区的安全。

(8)非工程防洪措施

目前城市非工程防洪措施存在问题较多,突出的有:①城市防汛机构不健全,人员少;②防汛自动化和办公自动化基本上是空白;③雨情信息收集手段落后,通讯能力差;④河道测站测点少,观测设备落后。 转贴于 4

城市防洪标准

城市防洪范围依据安阳市总体规划,城市规划区总面积167Km2平方公里,人口规模2010年100万人。根据国家技术监督局和建设部1994年6月颁布的《防洪标准》及经济合理、切实可行的原则,安阳市城市防洪标准为100年一遇。

5 城市防洪规划原则

根据安阳市的洪涝成灾及洪水特点,城市防洪重点是防御安阳河、洪水河、金线河的洪水,规划原则是:因地制宜,综合治理,以防为主,防治结合。以城市总体规划为基础,结合防洪的实际情况,充分利用现有的防洪工程措施,在有条件地段,堤防与规划的城市道路相结合,采取工程防御措施和非工程防御措施相结合的办法综合治理,既要保证标准洪水以下洪水时城市的防洪安全,又要在发生超标准洪水时有措施、有对策,最大程度地降低城市的洪灾损失。

6 城市防洪规划应着重注意和研究的问题

(1)城市防洪工程是城市基础设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编制城市防洪规划要以流域治理为基础,并服从于流域的综合防洪格局,将城市总体规划与城市防洪规划有机结合,防洪工程布置要与城市的道路、交通、景观等其他方面的建设相互协调,市政建设也要服从防洪大局,不能因个别工程降低整个城市防洪标准,造成洪水隐患,而因小失大。

(2)随着城市经济的高速发展,要树立超前的防洪意识,结合城市发展,制定长远期防洪目标,工程建设分期实施,在兼顾长远发展的前提下,要先上那些最迫切、最重要的工程,次要工程可随经济发展逐步实施。

(3)城市防洪工程涉及到多个行政部门的方方面面,矛盾较多,现行管理体制又是分灶吃饭,水利与城建对防洪、除涝各自为政,市、郊、县对河道是各管一段,更使矛盾难以协调解决。因此,应立即改革管理体制,加强对防洪工程的统一管理,从整体出发,统筹兼顾,处理好上下游,市、郊区及各部门之间的关系。

7 城市防洪方案

7.1 城市防洪工程措施

7.1.1 洹河

首先按50年一遇标准,将东风桥至滞洪区入口段进行治理,打开通道保证洪水出路。其次,开设洹河分洪道,使安阳市防洪标准达百年一遇,超50年一遇洪水由分洪道沿市区北边缘下泄至市区下游入滞洪区。分洪道为非常工程,数年使用一回,为减少分洪道内群众损失,不影响平时耕种,故采用复式断面,大槽底高同现地面,两侧筑堤,城市北外环路构筑为右堤并高于左堤,防御超标准洪水,子槽按除涝标准设计,用来承接五道沟、安丰沟、御路沟、漳涧沟等由北入市区进洹河的涝水。

7.1.2 金线河

河道按50年一遇洪水标准清淤,与其交叉建筑物也相应达标,保证河道畅通,右堤按100年一遇洪水标准加高河堤,保证100年一遇洪水不入市区。

7.1.3 洪水河

洪水河上游张北河、郭里沟和曲沟沟三条支沟结合南水北调总干渠工程重新规划出路。将曲沟沟洪水在南水北调总干渠以西向北引入安阳河;郭里沟位于楼庄东北,张北河于李潘流南分别排入彰南延伸渠,利用现有的彰南延伸渠,沿南水北调总干渠左岸穿过黄张村后汇入洪水河。洪水河干流按50年一遇洪水标准扩挖河槽,堤防按100年一遇洪水填筑,左堤与南外环路结合。

7.1.4 白沙河

按50年一遇洪水流量扩挖河槽,按100年一遇洪水重点加高左堤,防止洪水进入市区。

7.1.5 水库工程

小南海、彰武水库已按设计标准除险加固,其它8座中小型水库针对存在问题,进行加固维修,使其真正发挥调蓄洪水作用。

通过以上的工程措施,构成“拦、疏、排、分”的可抵御100 年一遇洪水的安阳市城市防洪工程体系。

7.2 非工程防洪措施

有了防洪工程体系,还必须建立一个可靠畅通的防汛信息、防汛通讯、防洪调度指挥系统,以达到及时掌握洪水形势,拟定防洪方案,下达调度指令,继而有效运用防洪工程体系实现防洪目标。

8.2.1 防汛信息系统

⑴建立雨量遥测系统,利用遥测技术实时取得安阳河和洪水河干支流、上中游及市区降雨数据。在较大支沟(张北河、粉红江、金线河)干流入口处建水文、水位站,在彰武水库、双全水库、龙泉水库建坝上水位站收取数据,分析洪水势态,预测洪水流量。

⑵在城市防汛指挥部建设区域计算网,配上网络软件、大屏幕显示系统及必须的系统软件,完成防汛信息收集、处理、显示和预报调度工作。

8.2.2 防汛通讯网

充分利用市区邮电通信系统比较发展快的优势,建立防汛指挥部与重要工程管理单位之间的热线电话;建立一个覆盖全市区的无线通讯网,配套车载电话和手持电话,成为一个机动灵活、覆盖面大的防汛通讯网。

洪涝灾害的防治措施范文4

关键词:水利工程建设;水土流失;水土保持;防治措施;有效途径

中图分类号:TV文献标识码: A

1、水土流失的现状以及对水利的危害

目前调查表明,我国现有的水土流失面积共有356万km2,这其中包括受水利侵蚀和受风力侵蚀的水土流失面积,另外还有水蚀与风蚀的交错区。我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比较严重的国家之一,水土流失的面积广,总量大,在不同的地区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水土流失问题,比如山区、丘陵区以及农村、城市等。水土流失导致的后果首先是枯水季节的水量减少,甚至会使水源枯竭,河道断流,另外水土流失会使湖泊、水库、河道等产生淤积、堵塞,蓄水量就会相应的减少,也使汛期水更多,易发生涝灾;其次在水利工程中,由于水土流失,使表层土壤,随着水力的冲击,许多泥沙就会顺着地表径流流向江河、塘库,不仅严重影响行洪能力,抬高河床,造成水位上涨,还会减弱水库的防洪能力,水库的使用寿命也会大大减少,甚至发生漫坝、垮坝等灾害。

2、水土保持在水利中的作用

水土流失能够影响水资源的利用,可以说是我国最严重的环境问题。只有遏制水土流失才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尤其在一些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相对较弱的地区,对水土的保持是改良和提高水资源利用率的重要手段,同时对于土地生产力的提高也有重要作用,还能带来经济和社会效益,建立良好的生态环境。水土保持在水利工程中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点:①有利于减少洪涝灾害的发生。水土保持能够增加土壤的入渗量,一些水利工程所采取的措施对拦蓄径流有

重要作用,比如,梯田、水库的建立,在汛期可以减弱洪峰,提高防洪能力;在少雨季节还可以补充径流,使径流的年际变化减少。②水土保持可以有效减少水土的流失量。很多水平梯田、小山塘以及排灌沟渠等设施的建设可以拦泥截沙,增加塘库的蓄水能力,减少水库、湖泊等的淤积,使水利工程的效益不断得到提高。③水土保持可以有效减少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发生,同时也降低了其对水利工程的损坏程度。④水土保持可以保证水环境的质量。

3、水利工程水土保持的防治措施

(一)水库枢纽区防治措施

水库枢纽区可将土石围堰优化为混凝土围堰,减少土石方开挖量,开挖基础产生的弃渣应及时运至渣场堆放,严禁向河道内弃渣。在坝肩等开挖边坡与山体连接处,设置浆砌石截排水措施。

(二)道路工程区防治措施

道路工程区的主要防治区域是道路的边坡处,特别是土质边坡,要通过撒播草种、植树种草来固定边坡土壤,保证道路边坡的稳定性,并且要沿着山侧设置截排水沟。对于边坡坡度较陡,坡长较长的,还应考虑修建综合护坡。同时,还应种植行道树。

(三)弃渣场区防治措施

弃土弃渣应选在地质条件较好的山凹地,不得在库区淹没区内设置弃渣场。弃渣场须先拦后弃,堆渣前应在渣场出口修建拦挡措施,同时还应做好弃渣场周边及底部的排水措施。对于堆渣高度较高的,应采取分级设马道的方式进行堆渣。堆渣结束后,应及时对渣场边坡及堆渣表面进行治理,布设绿化措施时,应尽量采取“乔灌草”的方式进行,并做到与周边环境相一致。

(四)料场区防治措施

料场应设置砌石挡墙,并做好排水措施,料场开挖应严格按照主体设计要求进行,宜采取分台阶开挖的方式,以达到保持边坡的稳定性。在料场使用完毕后,可视料场的具置布设不同的防治措施,如位于水库淹没区内的,可只进行场地平整;如位于淹没区外的,应削缓危险边坡、清理边坡危石,并覆土栽植草本类和爬藤类等适合边坡生长的植物。

(五)施工生产生活区防治措施

施工生产生活区布置应相对集中、紧凑,尽量减少对地表的扰动破坏,场地周边设置截排水沟及沉沙池。施工结束后,应及时拆除施工场地内临时设施,并做好施工迹地恢复及绿化措施。

(四)移民安置区防治措施

移民安置区后期覆土绿化所需土方量较大,应做好项目建设区的表土收集工作。表土收集后要集中堆放,且应设置防护措施。如用编织袋装土进行拦挡,用防雨布覆盖等,对于堆放时间较长的堆土场,应考虑防护措施的时效性。

4、加强水土保持的有效途径

(一)采取退耕还林措施

水土流失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植被的缺失,根据国家相关规定,禁止在25°以上陡坡地种植农作物,坡度>25°的坡耕地要采取退耕还林措施,扩大植被覆盖率,加强对生态环境的建设,使水土资源能够高效利用,争取从源头上解决水土流失的问题。

(二)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修复

要适当加大对当地居民的教育,让他们从思想上提高对水土流失危害的认识,改变传统耕作观念,将顺坡耕作改为横坡耕作,严禁陡坡地开荒,减少人类对大自然的过分索取,逐渐实现生态的自我恢复,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目标,进一步减轻水土流失带来的危害。

(三)运用科学技术提高水土保持工作效率

国家要在水土流失的预防、水土规划等方面加大科技投入,引进先进技术,建立水土保持体系,还要加强对当地居民的教育培训,提高他们对水土保持重要性的认识,还要与国外进行合作与交流,引进适合我国水土保持的技术,通过提高技术水平来提高水土保持的治理水平。

(四)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加强对水土的保持

由于水利工程中水土流失有点状和线状之分,所以在采取防治措施时要因地制宜。在施工阶段,水利工程项目中的回填区、开挖区等是需要工程措施与植物措施结合起来的,这两种措施各有功能,把两者结合成一个有机整体,可以有效地提高地面植被的覆盖率,能够起到水土保持的作用。在挖方区,可以通过设置截排水沟的方式来防止水土流失。为了防止滑坡、泥石流等重力侵蚀的发生可以设置挡土墙、抗滑桩等。在回填区,要对坡地地形进行整理,增加植被的覆盖率。在施工阶段要注意对地表植被的保护,对施工产生的弃渣要集中堆放在弃渣场,对弃渣场和占用的耕地、林地要及时恢复好植被。

(五)加大水土保持的监管力度

水土流失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所以水土保持工作是一个长远的任务和目标。对生态环境脆弱、水土流失严重的区域,应该采取有效的措施保护植被,禁止当地居民乱砍乱伐及毁林开荒,防止人们对生态环境的再次破坏。对于那些水土流失较轻的地区,应加大保护力度,建立监测预警体系,加强对水土流失的监测。

洪涝灾害的防治措施范文5

【关键词】地面沉降;灾害成因;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P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4)07-150-01

地面沉降又称为地面下沉,它是在人类工程经济活动影响下,由于地下松散地层固结压缩,导致地壳表面标高降低的一种局部的下降运动。它是一种不可补偿的永久性环境资源和资源的损失。地面沉降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大、成因复杂以及防止难度大。地面沉降对经济发展、资源利用,城市建设以及人民生命安全造成极大的灾害。地面沉降是我国乃至全世界的较普遍的地质灾害,对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影响巨大。

一、国内地面沉降现状

目前,中国在19个省份中超过50个城市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地面沉降,累计沉降量超过200毫米的总面积超过7.9万平方公里。地面沉降的重灾区主要是长江三角洲地区、华北平原和汾渭盆地这三个区域。中国地质调查局公布的《华北平原地面沉降调查与监测综合研究》及《中国地下水资源与环境调查》显示:华北平原不同区域的沉降中心有连成一片的趋势;长江区最近30多年累计沉降超过200毫米的面积近1万平方公里,占区域总面积的1/3。

二、地面沉降的原因

引起地面沉降的原因较为复杂,主要有以下下几种人为因素:

1.抽汲地下水引起的地面沉降。抽汲地下水引起的地面沉降大多发生在大量开采松散沉积物孔隙承压水的地区。根据有效应力原理,饱和土体的自重应力由颗粒和孔隙水共同承担,由土颗粒所承担的那部分应力为有效应力。当抽水引起承压水水位下降时,含水层本身及其上下隔水层中孔隙水压力也随之降低。在总应力不变的条件下,饱和土体中孔隙压力减小必然会使土中有效应力等量增大。使土体被压密并导致地面沉降。

2.工程降水引起局部地面沉降。在深基坑和地下构筑物的开挖过程中往往会遇到地下水位高于施工作业面的情况,为防止基坑边坡失稳,保证顺利开挖,避免水下作业,须进行基坑降(排)水。但是,降水方案不当,会引起周围地面沉降。

3.开采固体矿产引起的地面沉降。矿区采空塌陷分布在各矿区,以采煤塌陷最为突出。

4.开采石油天然气引起的地面沉降。

三、地面沉降的危害

1.对建筑物造成危害和影响,使建筑地基下沉,房屋开裂等。

2.形成地裂缝,直接或者间接的对建筑物造成破坏并恶化环境。

3.影响建筑物抗震能力,致使地震灾害加重。

4.由于地面沉降作用,局部改变地形地貌条件,形成地面沉降降落漏斗,降低防洪排涝工程效能,造成大面积积水,洪涝灾害加剧。

5.造成海水倒灌。地面沉降区多出现在沿海地带。地面沉降到接近海面时,会发生海水倒灌,使土壤和地下水盐碱化。对地面沉降的预防主要是针对地面沉降的不同原因而采取相应的工程措施。

四、地面沉降的预测、监测与防治措施

(一)地面沉降的预测

国内外有关地面沉降的预测方法很多,主要有模糊神经网络、灰色理论等当沉降均匀平稳时,宜采用灰色预测,当沉降波动较大时,宜采用人工神经网络预测。沉降是一个受多方面因素影响的复杂过程,其影响因素与沉降之间存在复杂的非线性关系,正确选择预测方法和建立相应的模型,对于精确的预测沉降和防止事故的发生显得尤为重要。

(二)地面沉降的监测

地面沉降的监测项月主要有大地水准测量、地下水动态监测、地表及地下建筑物设施破坏现象的监测等。监测的基本方法是设置分层标、基岩标、孔隙水压力标、水准点、水动态监测网、水文观测点、海平面预测点等,定期进行水准测贷和地下水开采量、地下水位、地下水压力、地下水水质监测及地下水回灌监测,同时开展建筑物和其他设施因地面沉降而破坏的定期监测等。根据地面沉降的活动条件和发展趋势,预测地面沉降速度、幅度、范围及可能产生的危害。

(三)地面沉降的防治措施

地面沉降一旦出现很难治理,因此地面沉降主要在与防治。目前,国内外顶防地面沉降的主要技术措施大同小异,主要包括建立健全地面沉降监测网络,加强地下水动态和地面沉降监测工作;开辟新的替代水源、推广节水技术;调整地下水开采布局,控制地下水开采量;对地下水开采层位进行人工回灌;实行地下水开采总量控制、计划开采和目标管理。

除上述措施外,还应查洁地下地质构造、对高层建筑物的地基进行防沉降处理。在已发生区域性地面沉降的地区,为了减轻海水倒灌和洪涝等灾害损失,还应采取加高加固防洪堤、防潮堤以及疏导河道,兴建排涝工程等措施。

洪涝灾害的防治措施范文6

关键词:水利工程;堤坝;防渗加固;技术措施

目前在我国的众多水利工程中,由于设计、施工及维护中存在不足之处及运行时间长等原因,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渗漏情况,这些病险如果不及时进行加固处理,极易导致险性的发生。所以对于出现渗漏的堤坝要及时的采取有效的措施对其进行加固,延长使用寿命,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创造有利的环境。

1 堤坝工程出险种类及施工方案

1.1 水利工程堤防出险的主要种类

堤防出险包括渗透破坏、滑坡、开裂和没治,其中以渗透破坏为主。渗透破坏主要表现为集中渗漏、管涌、流土、接触冲刷、接触流土。堤防渗透破坏险情可分为三类:首先,堤身产生的险情,主要是由于堤身物质组成的不均匀性和填筑密实度的不均匀性造成的,如部分堤段堤身壤土为粉细砂、砂壤土或存在孔洞、裂缝等,主要表现为散浸、脱坡、漏洞、跌窝等。其次,堤身和堤基接触带产生的险情,由于筑堤时未清基,堤身堤基接触带物质较混杂。第三,堤基产生的险情,主要是由于堤基存在透水性较强的砂层、砂壤土层所致。

1.2 水利工程中堤坝防渗施工方案的选择

在设计防渗施工方案之前,应该对出现渗漏的原因进行分析,对地质情况有所了解,然后再设计防渗方案。在防渗施工方案设计阶段,要充分的考虑到原有结构的属性,在新修部分与原有结构之间的衔接要合理处理,防止因为新旧混凝土存在性能方面的差异而再次出现渗漏。对于堤身的处理,可以采用截渗墙和灌浆技术,在必要的时候,还可以对堤身进行加厚,或者是拆除后重新填筑。在考虑施工技术可靠性的基础上,还应该考虑到施工方案的经济性,在保证质量的基础上,选择经济性较好的施工方案。应该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施工技术,提高堤坝的加固效果,保证施工的质量。

2 堤坝工程防渗加固技术分析

2.1 堤坝防渗处理

对于堤坝的防渗处理一般都是采用灌浆技术或者是防渗墙的方法,可以对渗漏的地方进行防渗处理或者是将浸润线降低,然后利用防滑桩来提高稳定性。对于堤坝滑坡的处理比较复杂,要想处理好滑坡,还应该对起因进行分析,然后有针对性的采取防治措施,可以通过降低浸润线,或者是提高材料的强度来实现,在现阶段使用比较多的是土工膜和复合土工膜,可以有效的提高稳定性。在对坝基的渗漏处理技术中,一般对于上游的渗漏都会采用防渗墙和灌浆等实现加固,对于下游渗漏可以修建减压井或者排水沟等措施,以此来降低扬压力。

2.2 堤坝灌浆防渗的几种方法

2.2.1 劈裂式帷幕灌浆法。这种灌浆法主要是用于防止堤身渗漏而采用的,对堤身起到加固的作用。在灌浆之前,要在堤身顶部进行钻孔,钻具的选择要根据堤坝的实际状况来选择,可以使用比较轻便的钻具。布孔方式可以是梅花形也可以是直线型,根据实际情况而定。位置为在堤身顶部距离堤的外肩1.5米处开始钻孔,然后每个孔之间的距离一般为3米,深度可以自行掌握,一般为钻到堤身以下1-2米左右。灌浆的过程为从上至下,每次的数量要少,增加次数。浆液的粘稠度从稀到稠,压力从大到小,以防在灌浆的过程中出现冒浆和串浆的现象,这样在堤身内就会形成一道帷幕,可有效的提高堤身的质量,提高堤身的坚固性,防止渗漏。

2.2.2 低压速凝式灌浆法。这种灌浆方法一般用于高危水位下抢险堵塞管涌,它可根据管涌所处位置的地质情况(即粘土层或砂砾层)分别采用30型钻机或50型钻机钻孔,然后先向孔内注入浸水后即膨胀的物质(如黄豆、大米),再以小于49kPa的压力徐徐向孔内灌入加进速凝剂水玻璃的水泥浆。注入膨胀物质是为了加大管涌内阻力,减慢管涌内水流速度,防止水泥浆随水流出;加入速凝剂,水泥浆能很快凝固而堵塞管涌。

2.2.3 高压填充式灌浆法高压填充式灌浆主要用于堤基基础灌浆,亦用于堤身蚁穴、溶洞的填充。用于基础灌浆时,须用50m工程钻机在需灌的堤段从堤顶钻孔,孔距1.5~2.0m,孔深以钻入基础穿过砂层进入砾石层2m左右为宜。灌浆时压力一般为127.40~166.60kPa,套管下到填土层保证堤身干燥,基础部分砂砾层灌入水泥浆,然后逐步提升到土层,以黄泥浆封孔。这种灌浆法主要用于治理因基础不良而引起的管涌。用于填充蚁穴、溶洞时,灌浆用30型钻机先在蚁穴或溶洞周围布孔灌入泥浆,形成包围圈,然后进行填充,则填满为止。

2.3 混凝土防渗墙技术

2.3.1 高压喷射防渗墙

这种方式主要是对于坝体有裂缝的现象,通过高压喷射的方法,将混凝土射向坝基的覆盖层,在将覆盖层扰动之后,使浆液与被灌层的颗粒充分的融合,从而形成防渗墙,对原有墙体进行保护。

2.3.2 自凝灰浆防渗墙

这种防渗技术目前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但是在美国和法国等国家已经应用的比较广泛,并且防渗效果较好。主要是在塑性混凝土墙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在灰浆中掺入水泥、膨润土等制成自凝灰浆。在泥浆凝固以前可以作为固壁泥浆使用,施工完成以后可以自行凝固,在形成墙体以后可以起到防渗的作用。

2.3.3 水泥土搅拌桩防渗墙

运用深层搅拌桩机把水泥浆喷入土体并搅拌,使水泥与土体混合,经水泥的水解、水化和离子交换等一系列反应,硬结成墙2002年长江堤防防渗工程中被广泛应用,共造墙98×104m2,占总成墙面积的69%。其优点是造价低(90~130元/平方米),设备轻便,墙厚为25~30cm时,在深15m范围内墙体完整性较好。适用于细粒料的土砂层及含少量砾石的砂砾石层。

3 结束语

近年来水利工程在防治洪涝灾害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保证水利工程的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长期使用的过程中,由于缺乏日常维护,都不同程度的出现了渗漏,威胁到水利工程的质量。渗漏是水利工程中最为常见的病害,其对水利工程功能的正常发挥具有极大的威胁,因此需要我们在施工中不断提高对病害的处理技术水平,增强施工中的质量控制措施,从而保证水利工程安全稳定的运行,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创造有利的环境。

参考文献

[1]任旭华,苏守坤.碾压混凝土重力坝的渗流控制[J].水利水电科技进展,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