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文学读书笔记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当代文学读书笔记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当代文学读书笔记

当代文学读书笔记范文1

一、总体实施方案

师范生现代文学课程改革的基本思路是从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体系两方面展开改革。要点如下:1.教学方法改革:实行专题化教学,重置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多样化。(1)为使教学回归文学本体,提高学生问题意识和审美素养,遵循“淡化史的线索,突出作家作品阅读”的原则,突破面面俱到的“大文学史”教学模式,以某类文体、某类作家作品、某种文学现象等为线索,打破教材章节割断和时间限制,将分散的知识纵深归纳,将教学内容划分为若干专题后予以教学。(2)与新时代语境、师范生特定培养目标协调,在现有教材内容陈旧的情况下,自创性适当增加新的专题板块。(3)为增加教学的生动感和及时有效性,激发学生参与意识,形成教、学良性互动,在自主编写出较成熟的个性化、特色化、专题化教材之前,以自编教学大纲为依据,将自制多媒体课件、教材、作品选、学科网站、网络数据库等资源予以创造性综合利用,建立网络平台帮助学生自主学习。2.教学评价体系改革:配合更新后的教学内容,以多样化作业形式和灵活的过程性评价方式激发学生兴趣,促进其自主学习能力。(1)为提升学生问题意识、创新意识、团体合作精神,增强其师范专业素养,帮助学生组建课程学习团队。各队每学期各有分工又团结协作地完成某一专题研究和展示,教师根据其团结协作程度、PPT质量、讲解效果等予以综合打分,作为该组每位成员的统一成绩,按平时成绩的50%计算。(2)为提高学生作品阅读与写作能力,提升其独立思考能力和审美素养,借鉴王晓初教授2011年提出的现代文学课改思路——要求全学期学生写作读书笔记共15篇。其中2篇以电子文稿形式随时发送给教师,教师给出精要点评和修改意见。其余13篇读书笔记期末一并检查,并给予成绩,两次成绩各占50%,计算为平时成绩的50%。(3)学生课程成绩按期末60%,平时成绩40%计算。

二、具体实施方案

遵循上述整体改革思路,具体应从教学目标重设、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以及课程考核评价改革等方面展开师范生中国当代文学课程的教学改革尝试。1.为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团结协作精神和师范专业素养,对其就业产生一定的良好引导和示范作用,推行以教学内容和作业形式专题化、课程学习团队化为标志的专题化教学。主要进行以下工作:(1)教学方法改革:实行专题化教学,重置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多样化。①将授课内容整体分为几大板块——框架性、贯通性的宏观概括;重要文体发展演变及代表作家作品;现代文学与古代文学、世界文学、现代文学的关联;与师范生专业实际存在密切关联的“儿童书写”等。各板块再细分为若干专题性内容。②以自编教学大纲为依据,将自制多媒体课件、教材、作品选、光盘、网络数据库等资源予以创造性综合利用,建立网络课程平台帮助学生自主学习,激发学生参与意识,增加教学的生动性和及时有效性,形成教、学良性互动。(2)教学评价体系改革:配合更新后的教学内容,以专题讲演和读书笔记形式考查学生写作能力、综合实践能力。全班各学习团队每学期完成专题讲座一次,作为与任一专题性教学内容相呼应的延伸阐释:各组成员集体协商确定专题内容和基本思路后,每人各有分工——或寻找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材料,或进行多媒体课件制作,或进行文字润色,最后由一位或几位同学在规定时间内辅以多媒体课件展示完成讲解,组内其他同学同时进行作品朗诵等辅工作,教师和其他组成员根据其团结协作程度、PPT质量、讲解效果等进行现场点评,并通过考评强化学生的参与意识。2.为将知识传达与能力培养结合,课堂教学与学生课外阅读、写作相结合,提高学生的作品阅读、写作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提升其审美素养,围绕对经典作品的细读展开对话式教学。主要进行如下工作:(1)提供50部审美价值、时代特质兼具的作品阅读书目(含必读、选读两部分)。(2)利用课堂教学,示范性地解读各范式经典作品,解读中适当融入文学理论视野,尤其注重对经典作品的细读,教师推荐国内外相关经典论著(李健吾著作、欧阳子《王谢堂前的燕子》等),以引导学生切实掌握深入文本的有效途径,提高解读能力。(3)借助各种形式展开师生、生生之间有关作品细读的对话,促进学生对经典作品的个性化、多元化理解。教师通过电子邮件对学生电子读书笔记进行深入点评,对有关问题进行详细探讨,以切实提高学生阅读和写作能力;教师定期针对学生电子读后感情况予以全班范围内的及时辅导;各学习团队内部进行读书笔记互相批改工作;全班每学期举行两次有关必读作品的读书笔记现场交流、讨论活动。(4)以考促学,通过考评激发学生对作品的深入阅读积极性。专题化、对话式教学在实施过程中难免遭遇诸多实际困难,需要师生齐心合力予以克服,通过实践不断对原有思路和具体内容予以反复调整,从而将师范生中国当代文学课程的教学改革不断推向深入。

作者:李红霞 单位:绍兴文理学院

当代文学读书笔记范文2

一、激发兴趣,让学生“好读书”

兴趣是影响学习活动的最直接、最活跃、最现实的因素。学生只有产生了阅读兴趣,才能从内心深处对课外阅读产生主动需要。

1.巧用故事悬念诱兴趣。故事人人都爱听,一听到教师说要讲故事,学生们个个精神抖擞,喜悦之情溢于言表。随着教师声情并茂的朗读,被渲染了的故事情节把学生带入了一个或有趣,或惊险,或奇特,或令人感动、悬念百出的情感世界里。正当学生听得津津有味时,教师嘎然收声:“后面的更精彩,想知道结果,自己借书看吧。”《木偶奇遇记》、《一千零一夜》……学生被精彩的故事情节激起了浓厚的兴趣,纷纷要求借书。这样的效果恐怕比任何说教都有效。

2.善用环境氛围激兴趣。有意识地把学生带进图书馆、阅览室参观,任他们随意翻看,感受课外书的吸引力,感受书迷专心致志读书的精神,感受那浓浓的读书氛围,从而激发阅读愿望。在教室中建立读书角,让学生将自己认为优秀的课外读物带到班里,做完作业后经常聚在这里看书,看完后交流、讨论,在不知不觉中丰富了自己的语言,也加强了同学间的知识交流。学生在家的时间最多,家庭是学生阅读的重要场所,因此建议家长建立家庭书架,让它成为学校课外阅读的重要延伸,鼓励学生节约下零用钱,经常为自己的书架添本书。

3.勤用活动促兴趣。小学生往往缺乏坚持阅读的恒心。为激发他们课外阅读的兴趣与爱好,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笔者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让他们有机会展示课外阅读的成果,获得成功的喜悦。笔者在班中成立了课外阅读兴趣小组,开展小组阅读竞赛活动,同时在班内开展诗文朗诵比赛、讲故事比赛、《读后感》交流会、《小作家》擂主大比拼等活动。这些交流不仅反馈了学生课外阅读的情况,也提高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二、精心推荐,让学生“读好书”

由于学生年龄较小,阅历不深,原有的知识也不太多,所以在课外书的选择上有一定的盲目性,很容易被不良因素所干扰。教师要适时地引导学生选择合适的课外书,让学生有好书可读。根据新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笔者精心选择了适合学生阅读的各类图书和报刊推荐给学生:一是童话,如《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中外现当代童话等;二是寓言,如《伊索寓言》《克雷洛夫寓言》、中国古今寓言等;三是故事,如成语故事、神话故事、中外历史故事、中外各民族民间故事等;四是诗歌散文作品,如鲁迅《朝花夕拾》、冰心《繁星·春水》等;五是长篇文学名著,如吴承恩《西游记》、施耐庵《水浒传》、笛福《鲁滨逊漂流记》、高尔基《童年》、奥斯特洛夫斯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六是当代文学作品,主要从“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以及近年来发表的各类中外优秀作品中选择推荐。

一本好书,以它的健康思想教育人,以感人的事迹鼓舞人,以高尚的情操陶冶人,以紧张、惊险、曲折的情节吸引人,以科学的知识丰富人。让学生在教师精心推荐的书目中选择自己喜欢的书阅读,“和高尚的人谈话”,与优秀的人物为伍,置身历代伟人之间,闻其声,观其行,见其人,与他们情感交融,悲喜与共。

三、授以方法,让学生把“书读好”

很多小学生书读得并不少,阅读能力却未见提高,究其原因大多是阅读方法不对,往往只是一味追求惊险、离奇的故事情节,一门心思看“热闹”。结果是书读了不少,收效却不大。这就要求教师要在“导”字上下功夫,“多方设法,使学生能逐渐自求得之”。

1.指导精读。所谓精读法,即逐字逐句精研细读、咬文嚼字的阅读方法。元人程端礼说:“每句先逐字训之,然后通解一句之意,又通解一章之意,相接连作去,明理演文,一举两得。”就是对于某些重点文章,集中精力,逐字逐句由表及里精思熟读。这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最主要、最基本的手段。

2.指导速读。速读法就是对所读的书报,不发音、不辨读、不转移视线,快速地观其概貌。这就要求学生在快速的浏览中集中注意力,做出快速的信息处理和消化。如果每篇文章都字斟句酌,则很难适应时代的要求,跟上时代的步伐。利用速读法,可以做到用最少的时间获取尽量多的信息。

当代文学读书笔记范文3

“自主――合作”式学习模式能推动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勤学好问的学习态度和探索性的创新精神,教给学生自主获得知识的能力和创造的本领。同时可以提高发现、吸收新信息和提出新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中,首先是构建小组“自主――合作”学习模式,为学生提供一个自我成长、合作学习的平台。这种课堂教学模式的变革,能够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学潜能、个性得到张扬,课堂上开展发展性的教学活动,极大地焕发了课堂的生命活力。不仅仅是回归教育本位,更是实现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把课堂教学建立在小组合作的自主学习的基础上,从而使课堂结构和教学活动发生根本性的变革,这种变革引发出崭新的教学功能,尤其给学生提供一个发展空间,能够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这种新的教学结构和教学活动的特点是:课前指导学生进行自主性的超前学习,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学潜能;课堂展开启发性的教学活动,让课堂充分焕发生命活力。一般说来,所谓自主绝非放任自流,而是在教师调控下真正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在课堂中坚持“少讲多学”,即教师少讲,学生多学;凡是学生能读的就让学生读,凡是学生能说的就让学生说,凡是学生能想的就让学生想,凡是学生能讨论的就让学生讨论,凡是学生能写的就让学生写,凡是学生能做的就让学生亲自做。教师如何抓住这一契机加以引导就成了关键,给学生充分的自学时间、提问时间、读书时间和练习时间这样才能打破以往束缚学生自主学习的桎梏。这样教学与发展就形成了良性循环的机制。合作是多方面、多渠道的,既应有师生之间的合作,更应体现学生之间的合作师生之间的合作,教师是引导者、启发者;学生之间的合作则体现学生的互助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好地让学生产生一种互助友爱的感情,体会到帮助人的成就感和集体荣誉感从而学有乐趣,学习积极性也有明显提高。

其次,改变教师单向授课模式,构建“师生互动”教学模式,给学生以自主的学习权利,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精神。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教学中,一方面,教师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承认学生的主体地位,因为没有学生的积极参与,任何求知过程都是不可能自然延伸,新的知识不是我们灌输进去的,而是学生在合作学习过程中主动地参与、探索、自我构建而获得。另一方面,教师要更新观念,要作为教学活动中的普通一员,融人到学生学习之中,为学生营造一个自主、合作、讨论、探究的课堂教学环境,并通过教师引导,开展多种多样的活动;教师应成为深刻理解学生的观点、想法和情感特征的知音,与学生共同探索新知;形成“师生互动”的教学模式。

比如通过讨论课的进行,既锻炼了学生组织语言、驾驭材料、表达观点的能力, 又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思考的习惯。要达到这样的教学效果,只有通过讨论,教师才能准确把握学生对原有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获取新知识的思维障碍,在学生通过自身的努力发现问题并即将解决问题时,经老师开导,学生便豁然开朗,从而让学生在讨论中感受到思维的乐趣,由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当然课堂教学不应拘泥于某种固定不变的程式,预设中需要开放地纳入直接经验和弹性灵活的成份,教学目标必须潜在和开放地接纳始料未及的体验。让师生在互动中即兴创造,超越目标预定的要求。突显课堂教学的开放性,无拘无束的提问以及富有创造性和启发性的设疑,方能使课堂充满着智慧的挑战,显露出勃勃的生机。

再次,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增加课堂趣味性。除了传统的授课方法,还可以配合多样化的方法。如可以通过播放相关电影片段加强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借助多媒体使影视作品和文学作品融会贯通,增强学习的形象性、直观性、兴趣性。当代文学有很多作品被改编为电影,这对于阐释作品提供了有效的资源。如《活着》、《动物凶猛》、《妻妾成群》、《t高梁》、《伏羲伏羲》、《万家诉讼》等都拍成了电影,教师在讲授这些作品时,可以播放相应片段,加深学生对作品的理解。

如由余华小说《活着》改编的电影《活着》,能增进学生对当代小说新写实小说特点的了解。新写实小说的特点主要体现在对“主体”和“历史”的解构,如果教师仅仅从小说出发,向学生讲解会显得枯燥而晦涩。但辅之以视频资料:福贵在赌场输光了所有家产,开启了他流浪的时光;经历了战争劫后余生的福贵毫不犹疑选择了回家,见到妻子女儿朴素又真诚的欣喜;“”到来以后福贵家庭的妻离子散等等,我们就很容易理解,电影将文字描述的场景转化为影像,更能丰富和加深我们对小说的想象力。与此同时,我们辅之以课外活动,如开展有意义的课外活动、组织学生撰写影评、支持学生社团改编、表演文学作品、参加各种层次的比赛等,从而激发学生对文学的热情。

要培养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就要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激发学习的积极性,为自主学习奠定自信的基础。

最后,变革考核模式,侧重综合能力的评价。

当代文学读书笔记范文4

关键词:高职院校 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 人文性

起步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高职院校,凭借国家教育政策的大力扶持,近年来发展势头强劲。但由于长期以来实利主义教育观的影响,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目标的设置上,往往倾向于以单纯的“职业能力”来定位学生的价值,忽视了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从而使教育的历史使命和终极目标发生了偏离和错位。针对这一现象,一些有识之士纷纷呼吁,应在高职院校加强人文教育或者普及通识教育,并提出了种种可行性方案,其中之一便是加强人文学科及课程的建设,构建良好的大学人文氛围。作为有着一定学科背景的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其人文性尤其明显。所谓人文性,主要指引导学生把作品当作文化的载体及现象来审视,理解其中的人文意蕴和文化价值,在春风化雨似的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对人生的理解力和对美的感知力,培养其健全的人格,陶冶其情操,从而实现马克思所设想的人的全面发展的理想。在当下大的时代环境中,作为高职院校汉语专业的基础课和专业课。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在发展中面临着诸多困惑与挑战。

首先,学科魅力在商品大潮的冲击下日益枯萎和暗淡,课程的吸引力也在悄悄地弱化。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已走过半个世纪的风雨历程,其间曾有过类似于“显学”的辉煌,但时至今日,昔日风光已消失殆尽。究其原因,一方面,由于作为其研究对象的文学在当下功利化的环境中不断“边缘化”和“世俗化”,在人们心目中的位置一落千丈。建国后的文学因与社会政治之间的亲密关系,其命运曾一度大起大落。与政治的关系刚刚冷却下来,却又遭遇更为强劲的经济大潮的冲击,文学再一次难以自持,在金钱化、欲望化的书写中,沦入万劫不复的堕落的深谷,读者也由寄予厚望变为弃之而去。文学面临的生存困境给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学科和课程建设蒙上了阴影。另一方面,与古代文学、外国文学相比,其学科内涵与学养积累本来就有着先天的不足,在这一大背景的衬托下,更显捉襟见肘。

其次,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职业化、技术化,使课时一减再减,如何在尽可能短的时间里,最大限度地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成为教师必须面对的实际问题。2001年10月以来,教育部连续三次召开全国高职教育产学研结合经验交流会,进一步明确了高职院校“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的指导方针。基于这一方针,高职高专院校在课程的设置上进一步向实践倾斜,对一些理论性强、与就业直接关系不大的课程逐步削减,中国现当代文学的课时量几乎减少了一半。不论如何评价这一变化,都必须承认并正视这一事实。

再次,学生人文素质差,心态浮躁,缺乏学习的热情和耐力。与普通院校的学生相比,高职院校的学生在专业水平方面并无明显差距,只是人文素质和知识面处于劣势。此外,受社会风气的影响,现在的学生虽然视野较开阔,接受知识能力较强,但往往急功近利,坐不得冷板凳。对于教师布置的课下阅读作业,也大多虚与委蛇,敷衍搪塞,不愿意认真地去完成。或者迫于就业压力,忙于考这个“本”那个“证”,精力分散,上课自然就不可能专心致志了。

针对以上实际问题,笔者从一个专业教师的视角,就如何突出该课程教学的人文性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应对措施。

首先,应努力营造一种有利于学生成长的富有特色的校园人文环境,利用环境的熏陶。影响学生的价值取向。每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文化背景,高职院校应当树立一个理想和目标,通过构建一种能体现人文关怀、尊重科学与民主、充满理性和自由之光的校园文化氛围,使浸润其中的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完成思维习惯和价值取向的自然生成,真正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作为专业教师,在上第一节课时,一定要先讲明该课程的性质特点及正确的学习方法,帮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以抵御社会上一些不良风气和错误观点的消极影响。通过张扬具有人文精神的文学教育。重建对文学的信心。

其次,针对高职院校课时少、重实践的课程设置特点,改革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最大限度地满足时代对人才培养提出的人文素质方面的要求。根据以上情况,我对课程内容作了如下调整:在不多的课堂教学中,侧重于基本文学常识、文学现象的讲解,将作品的阅读作为课下作业布置给学生。为了保证任务的落实而不是流于形式,要求学生一定要记读书笔记,并作为一项考查内容记入成绩。当涉及作品时,注意结合学生的阅读印象和碰到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评价。布置作业时,采取“少而精”的原则,既让水平一般的学生不感到无从下手,又要让好学生觉得有发挥才能的余地。这样,在对作业进行考评时,才能凸显档次,体现公正原则。

教学内容的变革必然会牵涉到对教材的选择或重编。在教材的选择上,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那些覆盖面广、趣味性强、理论深度适中的教材。有条件的院校也可本着“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组织有经验的教师在博参深思的前提下编写针对性强的教材。

有了合适的教学内容,还要有好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两者互为补充,相互促进,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目标。课堂讲授依然很重要,但主要由教师点拨,要求学生在课后的阅读中去体验、去感悟作品,并写下心得和体会,既注重审美鉴赏力的提高,又强调写作方面的训练。可谓一箭双雕。同时,还加入了专题报告式、讨论式教学方法作为补充。所谓专题报告式,是由教师指定作品,让学生阅读,根据笔记选定一名学生做专题报告,其他学生参与讨论,教师最后分析总结;讨论式教学则由教师集中选出几个与所讲内容有关的话题,让学生分组自由讨论,并记录下讨论结果,中间教师可适当加以引导,最后再由教师对讨论结果进行分析、点评,并加以总结。对新的教学方式的尝试和运用,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活跃了课堂气氛,突出并强化了教学效果。

当代文学读书笔记范文5

一、形成课外阅读磁场

兴趣就像磁场,只有培养学生浓厚的阅读兴趣,才能使他们更为积极主动地投入课外阅读中。教师可以通过以下三种方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一是典范激趣。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师可以向学生讲述名人名家的阅读事迹,同时充分发掘身边典型来激励学生,使他们认识到书中有无穷的营养,逐渐养成“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的习惯。

二是活动享趣。教师可以根据小学生活泼好动的特点,开展与课外阅读相关的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感受课外阅读的乐趣。比如,在全校范围举办阅读节,开展师生同读、亲子共读等活动;在班级组织与课内外阅读有关的展览活动,让学生体验收获的喜悦;班级还可以定期举办专题竞赛,如故事擂台赛、诗词竞赛、手抄报赛等,点燃学生课外阅读的热情。

三是赏析品趣。随着积累的不断丰富,小学生的赏析能力也会逐渐提升。这时教师可以选取课外阅读材料中的一些精彩片段,引领学生一同赏析,让学生在品味乐趣的同时,萌发对自主阅读的浓厚兴趣。

二、开发课外阅读源泉

小学生心智不甚成熟,尚不具备完全自主选择读物的能力。教师应当担负起推荐合适读物的责任,为学生开发课外阅读的源头活水。结合实践经验,主要可以结合以下方面向小学生推荐。

一是关联课堂。课外阅读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可以适当结合教学内容推荐。如学完《海伦・凯勒》,可推荐学生阅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学习了《林冲棒打洪教头》,可向学生推荐《水浒传》等。

二是符合年段。教师推荐读物时,应当考虑小学生的年段特点。如低年级尽量推荐绘本读物;中年级可推荐经典童话故事或浅显的科普小品文;高年级则要有意识地推荐有一定深度的读物,增加学生的思维深度。

三是促进习作。习作是小学生语文学习的难点,而有效的阅读则可以为习作打下基础。比如,推荐学生阅读冰心的《寄小读者》,引导学生练习写书信等,实现读写相促。

四是重视经典。文化的传承往往从阅读经典开始。与经典牵手有助于学生净化心灵、塑造健康人格,是小学生课外阅读的较高境界。当然,阅读经典应循序渐进,教师应为学生推荐与其认知水平相近的经典作品,让学生逐渐养成阅读经典的习惯。

五是融入时代。教育不能与时代脱节。除了名著名篇以外,也要推荐一些当代文学作品。此外,报刊杂志、电视广播甚至微信自媒体中的一些材料,也可以在筛选和改编后成为课外阅读的资源。

六是放宽眼界。小学语文教师要有“大语文观”,因此,教师所推荐的读物也不应局限于文学门类。涉及科学、艺术、人文、社会等方面适合学生的读物,教师都可以有意识地推荐,以拓展学生的视野。

三、促成课外阅读习惯

方法是习惯养成的关键一环。教师有义务帮助学生掌握有效的课外阅读方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在方法上,教师应当注意把握以下三点。

一是见缝插针勤阅读。通常小学生可供阅读的时间相对零散,教师应引导学生将时间化零为整,充分利用课后闲暇。教师要让学生明白,课外阅读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只要持之以恒,阅读量就会不断增加。

二是手脑并用会阅读。要培养学生勤动脑。一方面,引导学生养成爱思考的好习惯,带着问题读书;另一方面,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文字在学生的脑海中变成生动的画面,从而加深理解、增强感悟。对于名作名篇,应鼓励学生深入感悟、重复阅读。好文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往往能入情入境,获得独特体验。还要培养学生勤动手。很多学生课外阅读时很少做笔记,大大影响了课外阅读的效果,因此应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在课外阅读实践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摘录好词佳句、整理读书笔记,鼓励学生仿写精彩片断、写读后感等,形成读写相促的良性循环。

三是自成一体巧阅读。每个学生都是鲜活的个体,他们的阅读水平也有差异,因此课外阅读的方法也会因人而异。比如,有的学生喜欢直接在阅读材料上写写画画,而有的学生则喜欢自己另做笔记。教师应认识到,无论学生采用何种方法,只要适合他们自己,就是好方法。因此,教师应鼓励并支持学生形成自己个性化的阅读风格。

四、分享课外阅读成果

小学生乐读书、会读书后,就要指导他们分享课外阅读的成果。分享的过程一方面可以起到加深理解、巩固记忆的作用,另一方面也能增强学生阅读的内在动机,成为学生阅读的不竭动力。在教学实践中,可以采取以下方式,促进学生分享阅读成果。

一是开辟图书角。鼓励学生把自己手中读过的好书拿出来,放到班级图书角供全班同学阅读。这样,学生既能与同伴分享自己喜欢的读物,又能读到更多的好书,扩大阅读面。此外,图书角还便于教师更好地对学生进行阅读指导,有效地把学生课内外的阅读结合起来。

二是组建兴趣组。 组织一些平时在课外阅读中表现较积极、阅读成效较好的学生成立读书兴趣小组,通过活动进一步提高学生阅读水平和活用知识的能力,再以点带面,提高班级整体的阅读水平。

三是建立展示园。展示园是学生自由展现阅读成果的地方,学生可以把阅读收获如好词佳句、读后感、仿写作文等张贴出来,与大家交流分享。

当代文学读书笔记范文6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文学类公选课 文本中心 评价体系

人文类公共选修课作为高职院校公选课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优化学生知识结构、拓展学生知识面、传承传统文化和提高人文素养与综合素质的重要作用。人文类课程中的文学类公选课凭借文学作品这一特殊载体不仅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更能通过诠释蕴含在语言文字中的人类历史文化内涵,传递人文精神,培养大学生的自律性,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得到高尚情操的陶冶和人格品性的塑造[1]。因此,文学类公选课在人文精神培养过程中担当极为重要的角色,不仅有助于改变当下经济高速发展进程中高职院人文教育相对缺失的现状,而且是贯彻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重要途径,对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和道德情操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我院近年来在周二、周三下午开设了多门公共选修课,其中包括部分文学类公选课。学生选修的积极性很高,随着学院对公选课管理的不断改进,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但仍存在不少问题。

一、高职院校文学类公选课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1.文学类公选课数量较少,课程变动大,缺乏精品课程。

我院每学期文学类公选课在2~4门浮动,相对于全院110门左右的公选课而言,比例偏低。根据对本校学生公选课情况进行的调查,有65%的学生反映文学类公选课开设不够,较难选上。仅有的少量文学类公选课中只有《中国现当代小说与电影》、《名著电影赏析》是相对固定的,古代文学、外国文学中的经典作品则较少涉及,就连传统的唐诗宋词,国学名篇等也鲜见开设。学校曾有教师开设过《戏剧戏曲赏析》和《中国古典诗词赏析》等,却往往因各种原因持续不了几个学期。因此仅存的文学类公选课往往处于孤掌难鸣的境地,难以形成一批有口碑、有一定影响力的精品课程,更无法利用文学类公选课的整体效应提高高职高专学生人文素养,推进审美教育。

2.师资力量薄弱,专业素养亟待提高。

造成上述情况的诸多原因中师资力量薄弱显然是首位的。首先,由于高职院校一般没有汉语言文学专业,因此高职高专院校的文学类公选课很少由专门研究文学的专业教师兼任,而是由文秘专业或大学语文组的教师开设,教师们往往很难做到跟中文系教师一样将专业研究与所任课程紧密结合,更不用说有些非文学专业出身的教师开设文学类公选课仅凭自己的兴趣与爱好。因此,高职院校文学类课程教师的专业素养跟本科院校的教师们相比还是存在较大差距的。其次,相当一部分文学类课程教师除上课外往往还兼行政工作,因精力有限或对公选课不够重视而干脆放弃开设公选课,这让原本就薄弱的师资更加势单力薄。最后,较少针对教师进行文学类公选课课程培训。虽然在师资培训上我院一贯非常重视,每位教师每年至少有两到三次的培训机会,但这些培训绝大多数都与专业课相关,极少有教师针对自己开设的公选课接受专门培训。

3.单一的教学模式导致课堂实效欠佳。

与本科院校一样,文学类公选课属于高职院校公选课中比较受欢迎的课程。然而据笔者了解,此类公选课的课堂实效却欠佳。一方面,在电子通信产品极为发达的当下,网络视听娱乐对学生的诱惑日益增加,很多学生已经很难静下心来阅读经典名作。另一方面,许多教师依然采用比较单一的教学方式,课堂教学依旧遵循传统的教学流程:简介作者与作品写作背景—介绍作品内容—分析作品的艺术特点、人物形象。文学类赏析课程不仅要与专业强的中文专业课程有别,而且要与具有专题性质的文学讲座有所区别,仅靠传统教学模式往往会削弱学生的参与感。有些教师意识到了问题所在,尝试增加互动环节,采用讨论教学法。由于部分学生对公选课重视程度不够,事先准备不充分,对要进行讨论的作品并不熟悉,因此讨论环节往往流于形式,难以深入。

更严重的是,学生消极被动的上课态度反过来削弱了任课教师的热情。据笔者对本校学生进行的调研发现,有近50%的学生对上课时播放视频持支持态度,而实际上有半数以上的人文类公选课教师上课时播放视频时间超过50%,视频资料尤为丰富的文学类公选课更是首当其冲。以播放相关电影、电视剧代替讲授与讨论,学生乐意,老师轻松,却是看似双赢,实则双输。多媒体适当运用于教学中本来既可以丰富教学手段,又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然而播放频率过高,时间过长则无异于让学生放弃了文本阅读,怠惰了思考,长此以往如何做到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的双重提高?

4.单一的考核—评价模式导致抄袭成风。

现在文学类公选课一般都以课程论文方式取代以往的试卷考核,论文方式看似灵活,理论上说可以考查学生多种能力,然而实际操作中却成了滋生抄袭的温床。由于学生们很少阅读作品,因此对于文本缺乏真正的情感体验与感悟,也就没有表达的欲望。在资讯极为发达的今天,网络上各种类型的论文资料简直应有尽有。因此,学生的文学类课程论文往往抄袭成风,或拼贴剪切,或甚至干脆“乾坤大挪移”,整篇照抄。教师虽然想出各种方法防止、打击抄袭,但往往防不胜防,最后只好不了了之。时间长了难免不在学生中间达成这种共识——文学类公选课既轻松又好过。因此高职院校文学类公选课虽选者众多,然而认真听课者却寥寥,教师以放映视频敷衍了事也就见怪不怪了。

二、高职院校文学类公选课管理的对策建议

1.完善课程设置,鼓励专、兼职教师开设文学类公选课。

首先要鼓励有专业特长的教师坚持开设文学类公选课,除充分挖掘本校教师资源外,还可以外聘请其他院校优秀的中文专业人才开设此类课程。要选取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与外国文学各部分中的经典与精华,结合当下社会语境与学生需求,设置比较全面的文学类公选课。并在此基础上形成课程群的整体优势,充分培育更优质的精品课程,最终提高文学类选修课的美誉度,树立良好口碑,形成良性循环。

2.加强本校师资培训。

要加强对文学类公选课教师的培训,尤其要对那些非专业出身的教师进行强化培训。针对教师开设的公选课程想方设法提高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可以参加各种针对课程的网络培训与短期的师资培训班,也可以通过去知名学校相关专业做访问学者的方式提高专业素养和理论水平。我院就有文秘专业的老师去南京大学中文系做访问学者,专门研究现当代文学的例子,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方式可以多种多样,但须结合自己所开设的公选课进行,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3.以文本阅读为核心,坚持讨论教学法改革,创新教学方法。

要打破“教师上课放电影,学生论文靠抄袭”的恶性循环,关键是要激发学生兴趣,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在近年的教改中,讨论教学法的重要性已经渐渐为大家接受并付诸实践,在多类专业课教学中也颇有收益。很多教师明白阅读—讨论教学之于文学类课程的重要性,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却很难实施。因为讨论教学法的灵魂在于受众,即学生对于教学内容(作品)的熟悉程度,没有学生对作品的阅读(文本细读),讨论教学难免流于形式。笔者认为必须把考核纳入讨论教学法,将其拓展为整体模式,因为不强调文本的重要性,不想方设法让学生配合阅读,那么讨论必然与阅读脱节。对经典文学作品的阐释与讨论是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如果不配合老师的要求,不熟悉文本,既无问题意识,又没有经过思索,则很容易让讨论流于形式,实践证明收效甚微。因此,讨论教学必须有一整套教学环节的设计来支撑。

笔者以《西方文学名作赏析》为例谈谈讨论教学模式的具体实施过程。在教学中首先在第一堂课布置本学期要学习的作品,并且把每个作品要求讨论的重要问题附在每一个作品的后面。要求每位同学选择其中的四篇作为自己的精读篇目,其他作品为泛读作品,只要求知晓情节。精读篇目要求在课外进行阅读,并围绕教师布置的问题做好讨论笔记。课堂教学先由教师对作品作者、写作相关背景等做简介,然后由参与讨论的学生集中表述自己的观点,形成相互讨论。教师在整个讨论中起到引导、提示、总结的作用。具体流程如图:

4.建立多元课程考核—评价体系,激发学习主动性。

要使上述讨论教学流程顺利实施的关键是将考核模式纳入到模式中。既然文学类公选课开设目的是培养审美能力、传承人文精神,提高学生的文学素质,那么考核方式完全不必拘泥于形式。为了让学生重视文本阅读,就要大力强调平时学习的重要性,降低期末课程论文或试卷的成绩比重。把读书笔记、课堂讨论与出勤、期末成绩以恰当的比例纳入到总体考核中。笔者在实践中为了突出阅读、参与讨论的重要性,干脆取消了期末课程论文,并将课堂讨论规则加以细化,根据学生每次参与讨论的综合表现给出分数,并规定读书笔记、课堂讨论与出勤比例为6:4。实践证明这种方法大大提高了学生阅读与讨论的积极性,端正了学习态度,更重要的是保证了讨论教学法的实施。当然,在具体的实施中要结合每个学校和学生的具体情况细化规则,以公平且开放的方式使学生在充满兴趣的学习中完成本课程的学习要求。

5.整合教学资源,充分利用文学实践活动。

由于公选课受教学时间、授课计划等因素制约,不太可能对某类文学作品或某位文学大家的作品进行全面、深入探讨,因此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反馈,掌握学生感兴趣的文学现象、文学作品,将它们与学校举办的读书节整合起来,开展以专题形式为主的人文讲座,尽量邀请一些知名专家、学者来校进行专题讲座,同时还可组织学生现场观摩或参与“经典诵读”比赛、并鼓励学生参加各类征文比赛活动,学生通过参与文学活动,可在多重文化语境中重温课堂所学知识。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参与情况,将表现记入平时成绩。多样化的实践教学不仅能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而且会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并在全校形成一种非常浓郁的人文氛围,这对于建设良好的校园文化将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三、结语

高职院校人文类公选课是高职院校开展通识教育的重要渠道,担负着学生人文综合素质提高的重任,关系着学生品德养成、学习生活、社会适应能力、就业和择业等问题。其中文学类公选课又是人文类公选课中的一个大类,通过对文学类公选课现状及对策的研究,解决如何增强师资力量、合理设置课程,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问题,将有限的课堂教学与课外文学实践结合起来,探索出一条切实发挥文学类公选课作用的可行之路,将是每一位人文教育工作者不断探索和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刘学明.重视高校通识教育,提升学生人文素养[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2011(11):135.